第 2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顾惜颜低头答道:“上午到的。[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那我们晚会一同过去请安。”卫策说着,长公主的年龄比谢衡还大,若是遇上,谢衡也得过去请安,那不如跟着一起去,正好热闹些。

    “我家兄长没有与两位一起?”顾惜颜问着。

    罗慕远道:“惜风与王爷一处,此时应该还在山上。”今早起来时,他嫌天气太热,就没跟大部队去打猎,跑过来游湖钓鱼,卫策是中饭时跑过来的,只怕也是嫌热。

    卫策也道:“我本来也想叫上他和谢潜到湖上乘凉,结果两人都不愿意过来。”

    “多谢两位对兄长的关照。”顾惜颜福身说着。

    “客气了。”卫策说着,又转头对罗慕远道:“我们就不打扰两位姑娘的游兴,先回去吧。”得先去通知谢衡,打猎先停一下整顿一番,再集结这边人马去给长平长公主请安,这么一番折腾至少也得半下午了。

    罗慕远点头,却是随手提起脚边的鱼篓,貌似很随手甩手一扔,鱼篓却是到了虞秋荻脚边上。虞秋荻不禁一怔,呆呆的看向罗慕远。顾惜颜和卫策也愣了一下,有点搞不清楚罗慕远这是想做什么。这事若是卫策的做,可能没人惊讶,但放到罗慕远身上,总觉得十分别拗。

    罗慕远却是一脸淡然随意的道:“一个上午的成果,送给两位姑娘下酒。”

    “呃……”虞秋荻还是觉得有点发怔,此时只能浅笑着福身道:“多谢小罗大爷。”

    顾惜颜也一脸莫名的跟着道:“多谢。”

    卫策和罗慕远坐的画舫越划越远,顾惜颜看看虞秋荻脚边的鱼篓,里头好几尾欢蹦乱跳的活鱼,莫名的道:“小罗大爷这是怎么了?”被什么东西附身了吗,行事竟然比卫策还要诡异。

    虞秋荻摇摇头。

    “算了,既然人家送了,那我们就收。”顾惜颜说着,随即把鱼篓交给婆子们道:“交给厨房,晚上加菜。”

    “……”

    这段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顾惜颜游湖的兴致,把画舫停到荷花边上,顾惜颜让婆子把两人的渔具拿上来,今天的重头戏是钓鱼。虞秋荻接过鱼杆,放线出去后,眼睛看向瞄向鱼杆,心思却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她受了这么多年大家闺秀的教育,比谁都清楚,有些心思是不能有的。都活到长平长公主那份上了,还不能万事遂心,更何况是她。

    “鱼上钩了。”顾惜颜旁边说着,看向虞秋荻道:“你这是怎么了?我可没见你这样发过呆,有心事?”

    “只是想起了家中的一些事。”虞秋荻连忙说着,硬要说自己在状态中那是睁眼说瞎话。

    顾惜颜听得一叹,拍拍虞秋荻的肩膀道:“现在虞家大房和二房己经分家,你多少也能松口气了。”虞家大房三位姑娘,大姑娘是归宗,二姑娘是打嫂子,四姑娘是不敬嫡母,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虞秋荻只是苦笑,说是己经分家,但二房能依靠的也只有虞秋元。随即笑着道:“难得出来玩了,我还想这些烦心事,实在不应该。”

    “我们从小一起玩到大,你的烦心事也就是我的。”顾惜颜笑着说,又道:“我邀你过来玩,也是想你能散散心,哪里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跟你做了姐妹。”虞秋荻笑着说。

    顾惜颜却是一副受不了的表情,道:“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游湖看景,两人在画舫上玩了半下午,说要是钓鱼,架式倒是摆出来了,顾惜颜好歹钓到两条小的,虞秋荻是一点收荻都没有。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正要收杆走人,渔浮却是动了起来,虞秋荻还不觉得有什么,顾惜颜先来了精彩,笑着道:“终不至于空手而归。”

    虞秋荻拉杆扯线,把鱼抓到手里时却是愣了一下,顾惜颜也愣住了。是一条白鲢鱼,个头看着挺大的。

    “怎么是白鲢啊。”顾惜颜皱眉说着,钓鱼钓到白鲢是很不吉利的事。

    虞秋荻心中轻叹口气,这运气真是霉到家里了。脸上却没有带出来,只是伸手把鱼嘴里的鱼勾取下来,把鱼又放回到湖里,笑着道:“看来我是注定空手而归,走吧。”

    顾惜颜本来有心安慰虞秋荻几句,现在看她如此潇洒,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只是道:“走,我们是要回去了。”

    船娘划船靠岸,软轿和妇仆一直在岸边等着。两个上轿回庄子上,刚进门管事的就来报:“郑亲王和郑王妃带着京城公子们来给公主请安。”

    “郑王妃也来了?”顾惜颜有些惊讶,记得顾惜风说的时候,只说跟着谢衡去打猎,若是郑王妃同路肯定会另外说出来。

    “听说郑王妃也是中午到的,知道公主来了,便一起来给公主请安。”管事回话说着。

    “噢,那我们晚些时候再过去。”顾惜颜说着,本来她们回来之后该马上给父母请安,现在既然有外客在,还有一群公子哥,她们就不过去了,等晚饭后再过去请安就好。

    抬轿妇仆正欲调转方向往颜月阁走,只听身后传来罗慕白欢快的声音:“两位妹妹这是要去哪?”

    妇仆停下脚步,顾惜颜看到是罗慕白并不意外,罗慕白仿佛罗慕远的小跟班,走一步跟一跟,前头都遇上罗慕远了,此时看到罗慕白并不奇怪。只是笑着道:“原来是小罗二爷,我与虞妹妹刚才去游湖有些累了,想回去歇着。”

    “游湖啊,真好,我也想去,妹妹要是这几天还要去,记得叫上我。”罗慕白一副大家一起玩的随意模样说着。

    虞秋荻听得有几分奇怪,便道:“下午游湖时才看到小罗大爷,还以为二爷在另外船上。”罗慕白想游湖跟着他亲哥就好了,跟她们说一起去游湖,她们要怎么回答好啊。

    “我是中午才到,跟着姑姑一起来的。”罗慕白笑着说。他并没有跟罗慕远同路,最近郑王妃给他开了小灶,每天操练的死去活来,直到郑王妃自己累了说要出来玩,他才跟着一起来了。

    “原来如此。”顾惜颜说着,不过罗慕白这样直接说跟姑娘们一起游湖还是挺奇怪的。幸亏罗慕白现在还长了一张小孩子脸,没有大人的样子,不然这话她们真尴尬了。

    罗慕白没听到两人的正面回答,刚想继续邀约,后头就传来卫策的声音:“小白,在这里胡说什么呢。”

    顾惜颜和虞秋荻也跟着看过去,除了卫策之外,左边是谢潜,右边是罗慕远。三人从旁边石子路上过来,应该是给长平长公主请过安之后出来的,估摸着罗慕白也是跟着一起出来的,只是比其他三位快了一步。

    虞秋荻和顾惜颜不敢在轿上坐着说话了,顾惜颜与谢潜的婚约先不说,谢潜是正经亲王世子,此时遇上肯定是要见礼的。两人下轿见礼,尤其是看到谢潜时,顾惜颜多少有点不自在。

    京城就这么大,未定亲之前,顾惜颜见谢潜没有一百次也得有几十次了,根本就没啥感觉。突然间两人订婚了,再相见那种别别拗拗的情绪就出来了。亏得顾惜颜平常行事十分爽利大方,不然真要羞红脸了。

    “小白胡说八道呢,两位别跟他一般见识。”卫策首先笑着说,虽然他行事十分不拘小节,但也不敢去邀两位己有婚约的姑娘去游湖。

    顾惜颜和虞秋荻听得笑笑,都不去这个话头。

    罗慕白却是一脸不服气的道:“我哪里有胡说八道,游湖自然人越多越……”

    话未说完,罗慕远抬手在罗慕白头上敲了一下,罗慕白立即抱头蹲到地上,一脸巨痛的模样,看样子这下打的是挺重的。

    罗慕远随即低头拱手道:“弟弟不懂事,两位姑娘见笑了。”

    虞秋荻看着只是笑,她不止一次羡慕罗家兄弟,目光流转之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正好撞上罗慕远淡然浅笑的眸子,四目相接的一瞬间,两人几乎是瞬间避开。

    卫策旁边道:“两位姑娘也是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虞秋荻和顾惜颜福了福身,上轿离开。软轿走出了好远,虞秋荻只觉得的自己的心谖似乎才慢慢归位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紧张些什么。

    软轿抬到颜月阁,虞秋荻和顾惜颜先是沐浴更衣,正想问厨房准备了什么饭菜。管事的却是突然过来报:“晚饭郑王妃摆宴,在湖上吃饭看歌舞,公主请两位姑娘换了衣服就过去。”

    “在湖上吃饭看歌舞?”顾惜颜有点意外,果然是郑王妃请客,出手就是这样的大排场。随即笑着对虞秋获道:“那我们快些过去,晚上只怕有得玩了。”

    74

    所谓湖上摆宴听歌舞,当然不是指大家坐到一艘画舫上看歌舞,而是几人一船,有点像分席而坐,但每席坐的人多一点,每席之间间隔也大的多。这样的安排省掉了许多尴尬,郑王府那边的几乎全是男客,但顾家这边的女客却是不少。

    两家现在是儿女亲家,此时遇上了,若是不一起吃个饭聚一下实在说不过去。[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若是相聚,必然全员出动,不管坐位如何安排总是有不妥之处。现在多好,虽然说大家相聚,但分坐在不同的船上,彼此行动也就方便多了。

    两人沐浴更衣后又坐软轿过去,这回却不是直接湖边,而是先到长平长公主那里集合,然后大家一同过去。因为贵客迎门的关系,庄子上的管事仆从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若是此时丢了脸,顾家就丢大人了。

    软轿到了长平长公主正院门口,虞秋荻和顾惜颜下轿,顾惜颜却没有马上往里走,问门口的管事媳妇道:“谁在里头?”

    “郑王爷,郑王妃,二老爷,二太太还有大奶奶。其他的公子们则由卫九爷带着先去湖边了,说先去张罗安排。”管家媳妇低头回话。

    谢潜不在,顾惜颜多少松了口气,郑王爷和郑王妃在,这又让她紧张起来。倒是旁边虞秋荻朝她笑了笑,虽然去见未来的公婆有些别拗,但既然躲不过那就大大方方的去。尤其是郑王爷和郑王妃还是出了名的奇葩夫妻,这时候千万不能表现的小家子气了。

    在门口稍稍停了一下,顾惜颜深吸口气这才进去。进到屋里,一排长辈在里头坐着,两人上前见了礼,郑亲王和郑王妃只是含笑着点头,好歹还看了未来儿媳妇顾惜颜一眼,几乎没给虞秋荻一个眼神。

    虞秋荻是见过郑王妃的,郑亲王谢衡却是头一次见,比想像中的年轻许多,长相也好,真可谓是中年一枝花。要是说起来,郑王妃和郑王爷两人都是样貌非常出众之人,当然谢潜长的也不错,但跟这爹妈一对比,总觉得有点不够看,也不是不好,只是感觉有点大众脸。

    “两个丫头终于来了,屋里闷热,我们也先去湖边吧。”顾大老爷笑着说。

    郑王爷点头道:“是有点些闷了,我们也去看看,看那群小子收拾的如何了。”

    大队人马出发,虞秋荻跟着顾惜颜和年氏走在最后头,外头车驾早就准备好,这回过去就不是软轿了,而是车驾。年氏,虞秋荻和顾惜颜三人一车。

    想到年氏过来时身上不好,虞秋荻就忙道:“本来想着回来就去看看大奶奶,现在可好些了?”

    “我只是坐了半天车有点晕,大夫瞧过了,说没什么事。”年氏笑着说,又道:“倒是让妹妹挂心了。”

    不等闲聊了几句,车驾便到了湖边。丫头扶着下着车,虞秋荻下车时多少有些傻眼,她和顾惜颜离开湖边好像没大会功夫,此时湖边早就大变样了。夕阳西下,湖边却是一片灯火通明,大红灯笼从庄子后门一直挂到湖边上。

    五、六艘大小画舫停靠在岸边,每只画舫上都是挂一圈红灯笼,然后湖上不远处还有一艘,灯笼挂的更多,隐隐可见几个妙龄女子穿梭着,那应该是歌舞伎表演的专用船只。

    卫策和谢潜本来正在湖边站着,看到车驾过来便迎了过来,罗慕远则是继续指挥管事收拾安排。众人下了车,郑王妃看看目前的进度,难得赞一回道:“还不错。”

    卫策笑着道:“全是慕远安排的。”

    郑王妃笑着点头,她对这个娘家侄子向来很满意,笑着道:“不是我夸,我这个娘家侄子是样样都好,虽然年龄不大,却是极为细心仔细,比我那儿子和小九都强。”

    卫策听得只是笑,谢潜也是不吭声。

    旁边顾二太太却是凑趣接话道:“要说京城的公子少爷们,小罗大爷真是数一数二的了,还订那样的好亲事,只怕今年王妃就有侄媳妇了。”虽然罗慕远才十五,何大姑娘今年都十六了,京城贵妇们都说,这门婚事估计今年就要成了。

    “何大姑娘我是见过的,端庄贤淑,人品贵重,我那侄子是高攀了。”郑王妃突然神色认真的说着,随即话音一转:“不过婚姻之事是结两姓之好,尤其是家中嫡孙媳妇,哪里是姑娘好就够的,依我说,这门亲事还需要再参祥。”

    两个月前罗家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罗家的长辈们全部到齐,郑王妃和谢衡都来了,罗慕远作为嫡长孙也过来旁听,议的就是罗家与何家的婚事。最初给罗慕远议亲时,罗大爷有些犹豫,但最终赞同父亲的决定。郑王妃是一直反对,现在更加反对。

    这半年来何家与太子的关系更近一步,但太子与皇上的关系却是越来越恶化,毕竟皇帝还活着,太子就要拉帮结派,这是朝堂上的大忌讳,目前来说皇帝是没什么反应,但心里会怎么想就不得而知。

    会议之后,罗大爷和罗大奶奶都赞同退婚,毕竟现在只是退婚,罗家受到的影响相对少的多。婚姻是结两姓之好,要是何家呈败落之像,这还没什么,最多就是不能带来好处,但若是要给夫家带来大麻烦,那谁都得考虑一下。

    倒不是说何家真倒霉之后会连累到罗家多少,这是一种态度,本来就偏向太子那边,现在再联姻,这就是站队了。罗家可以不站队,但站错队后果就大了。

    唯一不赞同是定远侯,这门婚事就是他拍板定下来,他坚信太子一定能当皇帝,到了此时他仍然是如此坚持。作为罗家家中最大的一个,他坚持,罗大爷也没办法,郑王妃跟定远侯争了两句,仍然拗不过定远侯。

    最后争来争去的结果就是婚事拖延,反正罗家的是儿子,今年才十五岁,拖到二十岁成亲都没问题。定远侯想想与罗家没坏错,也同意先拖着,但退亲之事还得再议。按定远侯说的,罗大爷和郑王妃是担心太子当不上皇帝,万一太子真当上皇帝了,这样罗家退婚岂不是先得罪人。

    郑王妃却不这么认为,一直以来定远侯府都是向皇上一个人尽忠,并没有参与过皇子之间的斗争。可以说罗家现在的这些姻亲故友里,没有一个站队的,大家都是看皇帝的。皇帝说传位给谁,大家接着尽忠就好了。

    唯独与定远侯交好的何家,这是死忠太子党,若是不娶何家姑娘,何家最多恨上罗家,但凭罗家一直以来的家底故旧,罗家也就是沉寂几年,不得皇帝喜欢,不会有啥大危险。但若是罗家表示,我们也是太子党,我们要为太子尽忠,万一其他皇子登基了,那接下来很可能就是夺爵,这才是罗家最害怕的一件事。

    郑王妃说前头几句话的时候,众人听得就有些吃惊了,要是郑王妃笑着说自己侄子高攀了,没人当一回事,这就是一句客套。但郑王妃说的很认真的,而且郑王妃不是会说这种话的人。到后头一句说婚事参祥时,众人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尤其是顾二太太,此时更是瞪大了眼。她也只是凑趣说上一句,哪里想到会引出郑王妃这些话来。郑王妃这意思就是傻子也能听出来,这是嫌何家不好要退亲。

    顾大老爷惊讶过后首先笑了起来,却是岔开话题道:“画舫看来是准备好了,我们上船说话。”

    顾家与郑亲王府已经订下亲事,从某种程度上说,两家就是利益共同体了。尤其是顾家出嫡长女,郑王府出世子,从政治上说这就是联盟。既然是联盟,顾大老爷当然希望郑亲王府能好,定远侯府又是郑王妃的娘家,两家自来关系紧密,连带着顾、罗两家的关系又更近一步。

    让顾大老爷说,罗家与何家联姻不是什么好亲事,现在看着是太子地位稳固,皇帝正值壮年,但这个是不是假相谁都说不好。罗家已经有世袭的爵位,何必还要去拼这个,把何家的婚事退掉,朝上中立派人士多的是,另选一家姑娘当嫡孙媳对罗家更好。

    湖边停的画舫多,在分派上就相当自由,长平长公主,顾大老爷,郑王爷,郑王妃,四大巨头坐了最大的那艘画舫。左手边画舫上就是卫策,谢潜,罗慕远,罗慕白,顾惜风,再旁边就相熟家里的公子哥。

    右手边是顾二老爷,顾二老太太,还有二房的人马占了一艘画舫。再旁边的小画舫上才是虞秋荻,顾惜颜和年氏,三人坐了一艘小画舫。

    船娘划船向湖中央,此时前画舫上音乐响起,歌舞伎也开始了。船上侍候的丫头婆子也开始打开盒箱摆饭,郑王妃请客,饭食自然是郑王府的,菜色精美,香味十足,前头画舫上的歌舞看着更是精彩,只是小画舫上三人都没心情欣赏这个。

    刚才郑王妃说的话,她们都是听到的,以郑王妃当时的音量,不止她们听到了,估计在场的人差不多都听到了。

    “看样子罗家是希望何家主动退亲。”顾惜颜说着,郑王妃直接把话说成那样,那意思就是直说,要是何家不主动退,那只有罗家主动,何家的是女儿,自己主动退,与被退亲,明显是后者影响更大些。

    虞秋荻想了想道:“郑王妃虽然地位尊贵,毕竟只是罗家的出嫁女,这事……”要是罗太太或者罗大奶奶谁说了这样的话,那罗家是绝对要退亲,现在只是出嫁女说,这事多少有点古怪。

    要是罗家真想退亲,那该当家女眷放话,暗示一下就好了。何家主动上门退亲,大家脸上都好看些。现在出嫁女出来说,是不是罗家的意思,只怕何家也要想一想,然后找罗家议一议了。

    难道这就是郑王妃突然如此说的用意?郑王妃本人肯定是反对这门亲事,但罗家却有人赞同,以至于两派产生争议,郑王妃便干脆亲自出手把水搅的更混?

    “郑王妃虽然是出嫁女,但可不是一般的出嫁女,我听父亲说过,朝廷上有什么事郑王爷还会跟王妃商议呢。”顾惜颜说着。

    顾老爷特意拿这事教育过她,虽然自古对女子的要求都是贤良淑德,但也得看情况来,郑王府的女人们一直都很剽悍,顾惜颜嫁过去之后也不用只当个贤慧妻子,厉害些也没妨碍。

    年氏旁边听着,想想何大姑娘,又想想郑王妃说的话,感叹道:“都说娶妻娶贤,何大姑娘我们都是见过的,那样一个好人……”

    顾惜颜道:“就像郑王妃说的,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哪里是姑娘好就够的。也不说太远的,当年卫九爷就跟绍家姑娘订过亲,后来还不是一样退了。哪里是人家绍姑娘不好,根本就是……”

    虞秋荻听得心中一惊,忙道:“难道何家以后也会像绍家那样?”若真是如此,那朝堂上肯定就要有大动静,现在虞家无人出仕,倒是不用担心家里会出事。但齐二老爷可是才得外放,若真有大动静不知道会不会被连累。

    顾惜颜只是随口举的一个例子,说的时候也没有深想,听虞秋荻如此说也跟着愣住了。脸色也变了,道:“我只是随口说的,应该不会吧……”绍家的下场现在想想还是后怕,男丁杀光,女眷入奴籍,不该被连累的出嫁女被夫家休出的也不在少数。

    年氏听得最为不安,不由得道:“想想罗大奶奶的娘家……”这辈子谁能说家里没一点事,京城里头娘家倒霉的也不在少数。

    “罗大奶奶当时已经嫁到罗家,并且生了儿子,这跟定亲不是一回事。”顾惜颜说着,就比如卫策曾跟绍家姑娘订过亲,退亲了也没人会说卫策什么。

    但后来周家那样对待绍清词,却备受指责。主要是当时绍氏已经进门生子,嫌人家娘家不好,可以送庵堂,最多也就是休掉。结果别说绍氏,连自己的亲孙子都不放过,恶毒成这样如何不被人骂。

    虞秋荻想想又道:“罗大奶奶娘家的事只能算是后宅之事,卫二老爷在朝堂上并没有错处。”卫二老爷在政治上站对队了,就是后来因为后宅之事不得皇帝重用,仍然有官职在身的,何家的事只怕不是这么简单。

    顾惜颜越想越是觉得心惊,作为闺阁小姐,说起来好像很轻松,外头的世界与她们不相干的。但事实哪里能轻松的了,不管是夫家倒霉了,还是娘家倒霉了,她们都得跟着倒霉。不说远的,就看绍家的妻女入奴籍,难道她们做什么坏事了吗。只是男人在外头倒霉了,她们也就理所当然的跟着倒霉了。

    “郑王妃也就是这么说一句,接下来会如何我们也猜不出来。”虞秋荻说着,罗家到底是退亲还是不退亲,不是郑王妃说了算的,更不是罗慕远说了算的。抬头看向中间画舫,笑道:“早听说郑王妃的舞伎名震京城,我们也看看。”

    罗慕远定亲也好,退亲也好,与她是没什么关系的。她是亲事是早就订好,并且是板上钉钉,就是偶尔想到了什么,那也只是想想而己。

    75

    郑王妃湖边的一句话,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京城。要是一般出嫁女敢这样议论娘家侄子的婚事,只怕贵妇们先议论说话的这位,都己经是出嫁的姑娘了,如何能插手管娘家的事,就是管了,私下里去跟家人说也没什么,公开说这个实在有点与礼不合。

    现在这话是郑王妃说的,那意义多少有点不同,最起码众人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看来罗家是想跟何家退亲,会这么说是想何家主动去退。

    何家接到消息之后就炸开了窝,前头男人们先去开会,后院的女人们也开始议论。何大姑娘做为当事人躲到闺房里,何老太太则是把儿媳妇,孙媳妇全部叫了过去,怒气冲冲的说:“怪不得上回问起婚期时,罗家这样那样的找理由搪塞,原本打的是退亲的主意。”

    何大太太双手握紧,指甲几乎要扎到肉里,嘴里却是道:“罗家既然放出话来要退亲,何家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找他退亲就是了。谁知道罗家打的什么主意,万一他们家再搞出什么事来,到时候……”

    何大太太是何大姑娘的亲娘,遇上这种事情,她心里比谁都恼火。只是生气也得考虑现实,何家的是女儿,比不得罗家的儿子,注定是要吃亏些的。更何况强拗的瓜不甜,就是何家咬定不退亲,罗家是拿何家没办法,但他们可以拖着婚事。

    就像现在这样,本来今年就该成亲的,硬是拖到明年,那到明年时也许罗家还要找借口再拖一年。最后就是勉强嫁过去了,人家夫家看不上,吃亏的还是自己家女儿。何家的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何必在这么一棵树上吊死,大大方方的去退亲,自家脸面上还好看些。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想订亲就订亲,想退亲就退亲,当我们何家好欺负啊。”何老太太拍着桌子吼了起来,罗家多了不起吗,敢这样欺负人。

    “姻缘之事本来就是你情我愿……”何大太太接口说着,以何大姑娘现在的年龄,现在退亲然后再寻亲事并不是难事,若是再耽搁下去,那还是自家吃亏。

    何二太太向来记恨大房得势,更怪大老爷不提携自家兄弟,此时道:“虽然说姻缘之事是两厢情愿的,但像罗家这般,想订亲就订亲,想退亲就退亲,实在没把何家放在眼里,若是不讨回来,何家的面子往哪里摆?”

    何老太太此时心中怒火更盛,何二太太的话正合她的心意,便道:“何家不能白白吃这个亏,一定要向罗家找回来。备车,我们现在就去罗家,看看他们怎么说。”

    何大太太听到这话就急了,知道何老太太向来左性,平常家务事都有几分处事不清,现在又被何二太太勾起火气来,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便劝道:“老太太先消消火,现在只是郑王妃随口说了一句,老爷今早就去了定远侯府,定远侯府肯定会给一个说法的。若是郑王妃乱说的,岂不是伤了两家和气。”

    何二太太却是接口道:“大嫂倒是愿意熄事宁人,但人家罗家未必愿意。郑王妃直接在外头那样的放话,若是罗家真拿何家当回事,为什么不悄悄的说,现在满京城的人都在说何家。就是何家主动去退了婚,以后难道没人拿来说事。再者大姑娘都是十六了,生生被罗家耽搁了一年花期,怎么也得让罗家赔。”

    何大太太气的全身打颤,道:“二婶婶这是怎么了,非得挑得老太太过去跟罗家闹一场,闹大了你又能有什么好!”

    她何偿不想让罗家赔,但这种事要怎么赔,强迫罗家娶吗,那样嫁过去难道就能好了?出了这种事情女方吃亏是吃定了,与其去吵闹,不如把姿态放高一点,摆出一副何家不稀罕的模样,这样面子多少还能回来点。

    “难道吃亏了就好了。”何老太太怒气冲冲的说着,起身道:“备车,我现在就去罗家,罗太太若是不给我一个说法,看我能轻饶了她!”

    何大太太旁边看着满心焦急,知道何老太太这是脾气上来谁也劝不住了。悄悄让身边丫头去找何大老爷,小丫头没一会过来回话道:“大老爷早上出门去了罗家还没回来。”

    何大太太听得更是心急,何老太太却是不理会这些,外头车驾备好,她就要上车去罗家。劝是劝不住了,此时只得跟着去。

    何二太太自然是要去看这个热闹的,一边扶着何老太太上车,一边继续拔火道:“当初老太太是看的起卫国公府的门庭,这才好心过去提亲。哪里想到卫大奶奶竟然那样,不同意就算了,还宣扬的满京城都是,让何家颜面尽失,这其中不知道有没罗大奶奶的功劳。”

    提到这件事何老太太顿时老脸涨红,心里怒火更旺,心仇旧恨勾起来,她现在恨不得上门去撕了罗家。嘴里说着,道:“罗家欺人太甚,定不能轻饶了她们。”

    何大太太看着实在没办法,只得也跟着上车去了。

    何家的车驾到了罗家大门,管事进门通报时,罗太太和罗大奶奶婆媳俩正在说话,说的也就是跟何家的婚事。郑王妃突然在外头那样的发话,也没有事先跟她们说,从昨天开始就不少亲友过来打听,言语间也多少指责罗家不厚待。

    何大姑娘己经十六岁了,本以为今年嫁过去,谁想到罗家竟然想退亲。订亲退亲本来也是平常,但既然想退了那就快点退,把人家姑娘年龄拖大了,再说退亲,这就十分不厚道了。

    罗太太和罗大奶奶都是低头不吭声,这事确实是罗家理亏,罗太太这回是站在儿女这边的,也觉得与何家退亲比较合适。奈何定远侯不听,最后争执的结果就是拖着。

    婆媳两个正说着,婆子进门来通报说何家人来了,婆媳两个多少有点慌张,自家人理亏,现在苦主找上门来,满心想躲,但也知道躲不掉。罗太太和罗大奶奶只得起身去二门相迎,丫头们扶着何老太太下车。

    罗太太刚想说点什么表达一下歉意,何老太太却是冲着她喷过来,怒声道:“你们罗家欺人太甚,年初说起婚事时,说什么今年没有好日子,为了两个孩子以后好要把婚期拖延。没想到一年过去一半了,郑王妃又在外头那样说,你们罗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罗太太本来就不是善于争辩的人,此时只能陪着笑脸道:“何老太太先请屋里坐,有什么话我们进屋去说。”

    何大太太听得心中一凉,罗太太只叫何老太太,并不叫亲家太太。其实来的这一路上她还想过,最好的情况就是郑王妃胡说的,然后罗慕远迅速娶了何大姑娘,至于郑王妃不同意,她只是出嫁女而己,当不了娘家的主意。现在听罗太太都如此称呼,便知道退亲并不止是郑王妃的意思,至少罗太太和罗大奶奶是同意退亲的。

    何老太太却是没留心称呼,只是继续喷着道:“屋里说?怎么罗太太还怕下人听去了,背后笑话你啊。”

    罗大奶奶只得上前,陪着笑脸道:“何老太太说的哪里话,两家相交这么久,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何二太太冷哼着道:“这话该问你们罗家,还说什么相交这么久,耽搁人家姑娘的花期,我们今天来定要问罗家讨个说法。”

    罗太太和罗大奶奶都不知道怎么回话,何大太太也劝着何老太太道:“外头天气热,老太太有话还是进去说吧。”

    “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家没什么不能对人说的,倒是你们罗家,今天必须得有个说法。”何老太太怒气冲冲的说着。

    罗太太和罗大奶奶都无言以对时,突然门口传来郑王妃的声音:“罗家要退亲,至于说法,何老太太想要什么样的说法?”

    随着声音传过来,郑王妃的车驾也进来了,并不是从角门进,而是从正门右边的大门进来。管事的见她进来,本来是要通传的,郑王妃没让,结果到了二门里,正好撞上。

    王妃车驾进门,罗大奶奶也得跟着行礼,何老太太倒是很想跟郑王妃争上一争,何大太太却是先拉拉她,家法大不过国法,见了王妃先是行礼是正经的。

    郑王妃从轿撵上下来,众人也跟着起身。何老太太满心的怒气,却是道:“我从来没听说过出嫁女管娘家的事的,我倒是想请问郑王妃,你在外头乱说话,这是哪门子规矩。”

    “何老太太是二品诰命吧,你这样跟亲王正妃说话,也不怕被制罪。”郑王妃神情淡然的说着,随即也不理会其他人,只是径自往罗太太正房走。

    罗太太和罗大太太自然跟着走,何老太太见罗家人直接把晾在二门,面子上更加过不去,正欲再开口,何大太太却是上前对何老太太道:“老太太,我们进去吧,郑王妃来了。”郑王妃可不像罗太太和罗大奶奶那样好说话,想在她面前耍横,只怕要吃大亏。

    何老太太却是气的全身打颤,道:“把客人晒在这里,这就是罗家的待客之道!!”

    罗太太听到这话只得把脚步停下来,一脸郁闷纠结的道:“我是让了老太太进门的……”是何老太太自己不进门,非得在二门上吵闹,她又有什么办法,难道要让婆子把她拖进去。

    何大太太实在不想得罪郑王妃,只对何老太太轻声道:“老太太,但凡再大的气,也得进屋去说个明白,在这里吵起来我们面子上也过不去。”

    何老太太怒火烧的再猛,此时也得先跟着上去。

    一行人一路走到罗太太正房,定远侯府相当大,一般情况下有客人来,都是招呼坐车。结果前头郑王妃用走的,罗太太和罗大奶奶后头跟着,何家人也只得用走的。

    罗太太还好,虽然马上娶孙媳妇了,但不过四十多岁。何老太太就不行了,她都五十几岁了,身体也没那么好,一路过来气喘吁吁。进到屋里坐下来,郑王妃理所当然的首坐,何老太太本来是满心的怒火,但这么一路走来,真是想发火也没力气。

    何二太太却是道:“正好王妃也来了,今天我们过来就想想,你那天在西郊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郑王妃看都没看她,只是看向何大太太道:“这门亲事不合适,希望何家来退亲,至于为何退亲,何家想怎么说都可以。”女方主动退亲,理由也随便何家说,退亲的不利因素全部有罗家来承担,这样相对来说,不会太坑何家。

    婆子给何老太太顺着气,此时她还顾不上说话,何二太太就道:“王妃说的真轻松,当初提亲也是罗家提的,现在耽搁了大姑娘一年,这又要怎么说?”

    郑王妃这才瞧了何二太太一眼,淡然道:“那是何家是打算对簿公堂吗?”

    何二太太多少愣了一下,一时间哑然,要不要打官司的话哪里是她能说的。何老太太此时缓过劲来,却是道:“打就打,难道我何家怕你们罗家不成!”

    郑王妃脸上有几分同情,却是看向何老太太道:“我娘家侄子才十五岁,你孙女十六岁,真若对薄公堂,这官司打上一年半载,何老太太真觉得这样合适?”

    “那何家就要白白受你们的气!!”何老太太捂着胸口说着。

    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何大老爷有些气急败坏的声音:“母亲怎么突然来了……”

    76

    何大老爷昨晚收到消息后,次日清晨就来了罗家,过来的目的是挽回的。在他看来,这门亲事还有挽回的余地,而且对于何家来说,挽回也是最好的。郑王妃知道太子最近行为不检,何大老爷心里也清楚。

    作为死忠太子党,现在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但想退步抽身已经太晚了。退不开那就只能希望太子能成功,同时也得拉拢大臣,像定远侯府这样的,能结成儿女亲家这是最好的。反正两家婚事只是郑王妃说一句,又不是定远侯说的。

    按何大老爷想的,以他跟定远侯的交情,这门婚事肯定还有得谈,最好的就是两家马上把婚事办了。刚进门的时候何大老爷跟定远侯谈的还挺不错的,毕竟郑王妃在外头放话是她私人决定,并没有跟罗家任何人商议。

    然后眼看着有点进展了,那边管事就来报,何老太太带着何大太太,何二太太来了,先是在二门吵了起来,然后郑王妃也来了。本来只是何家人来,还不用来回报,结果郑王妃来了,管事的怕出大事,便赶紧过来了。

    何大老爷听到这话心里就急了,自己母亲的脾气他如何不知道,此时上门来肯定是要闹的。此事是罗家理亏,何家闹也是有理由,但何大老爷满心想的挽回这门亲事,若是何家女眷们先在罗家闹了个天翻地覆,这门亲事还要如何能结成。果然等到他与定远侯赶过去,屋里已经吵了起来。

    众女眷看到两人进门,都起身相迎,不容何家人开口,郑王妃直接道:“父亲来得正好,何家说要对簿公堂,我们也得准备打官司事宜了。”

    何大老爷听得这话就是心中一惊,顿时明白这是上了郑王妃的套了,定远侯本人是有点犹豫的。何老太太虽然脾气大,也未必上门就说要打官司,心里多半还想着到罗家闹上一闹,让他们家里怕了,然后婚事还成的。结果郑王妃开口就是官司,直接把两家关系推到风口浪尖上,这是只怕两家的亲事退不掉。

    想通这里,何大老爷马上笑着道:“郑王妃误会,只怕是外头的人错解了王妃之意,才有些流言传出来。本来就是一件小事,以我两家的交情,哪里还说什么官司。”

    “没什么误会,我确实是说罗家要退婚。”郑王妃说着,看一眼何老太太又道:“何老太太也是这个意思,退婚,问罗家要个说法,我们正商议着,要罗家怎么给这个说法。”

    何大老爷顿时着急起来,郑王妃句句不离退婚,要如何能把话转回来。旁边何大太太知道何大老爷心事,刚想开口,何老太太就吵着道:“何家的女儿又不是没人要,非得塞到罗家来,我们就是来退婚的。”

    郑王妃轻笑起来,看向定远侯道:“看,父亲,何家来退亲了,你还要执意这门亲事吗?”

    “郑王妃,你……”何大老爷知道是中了郑王妃的计,只怕是从湖边放话开始,郑王妃就想到了现在的结果,利用何老太太的性格,她只是随口说一句话,然后何家就自动把接下来的事情做了。

    到此时此刻,何大老爷只得看向定远侯,道:“侯爷,我们两家相交多年,总不能因为王妃一句话就此断送了。”

    “何大人这话错了,何罗两家说不上多年世交,只是您与我父亲十分投缘,除此之外,不管我兄长还是我侄子们,与何家任何人都没有交情。”郑王妃说着。

    在定远侯与何大老爷相交之初,她就特意提醒过罗大爷和罗慕远,也不是说那时候她就看出来现在的局势。而是觉得凡事留点退路好,何必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何大老爷越听越听凉,只是看向定远侯,道:“我现在只问候爷,侯府的事是不是郑王妃说了算的。”

    定远侯进门以来一直绷着脸,眼中刺出的眼刀几乎都能杀了郑王妃,要不是郑王妃一直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不会拖到现在。

    此时又听何大老爷如此说,定远侯刚想说马上操办喜事,只见罗 (: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