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联姻显得有点没必要。[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就是欣姐儿自己.庶出的庶出.在勋贵人家里头.要么去当填房.要么嫁个一般庶子。
算来算去不如找个潜力股.就是开头会有些苦头.但若是看准了.以后总是能熬出来。更重的是不用在高中大户里各种受气.以后也能自家当家作主。
唐氏早从父亲那里拿了个名单出来.唐老爷是庶吉士.熬了这些年也开始慢慢出头.这回秋闱.他也是协助官员之一.手里不少青年才俊的名单。现在就看哪个能考中.然后再商议着亲事。
虞秋元名字高挂前几名.虞庆怡落第.消息传过来时.虞秋荻高兴坏了。虞庆怡年龄还小.这回下场本来就是试试.若是能中那是虞家祖上积德.未中却是理所当然.虞秋元中不中才是重点。虞秋荻备下贺礼.与罗慕远一起.又把三个孩子都带上.亲自去给虞秋元道喜。
虞秋元与罗慕远本来就不熟.再加上一别数年.基本上就是不认识了。就是虞秋荻也是许多年不见虞秋元.此时再见多少有几分惊讶。虞秋元三十岁出头.容貌上并未有丝毫的老态.倒是显得成熟稳重了许多.也可能是心静平和的原故.气质上也越发显得仙风道骨了。
两厢斯见.旭哥儿领着弟弟妹妹拜见虞秋元和小陶氏.虞秋元和小陶氏也是十分欢喜。尤其是虞秋元.虞秋荻当年在京城孤苦无依.十来年后能如此.是她的本事也是她的造化。
“明年春闱我不打算下场。”虞秋元说着.其实就是这回他也只是想想试试手.按他的打算.若是中了那明年也下场试试。结果贺子章告诉他.三年后是好时机。虞秋元自己也觉得三年后更合适些.也就于脆不下场了。
罗慕远听得多少有些意外.不过虞秋元既然自己有打算.他也不好再说。只是笑着道:“舅兄盘算明白自然是最好的。”
“其实还是全靠妹夫和妹妹.尤其是妹妹能够不计往事.我是感激不尽。”虞秋元说着.这是他的真心话.虽然已经十几年过去了.等当年往事是他的软肋.现在虞秋荻生活圆满.表示原谅他了.这事也就彻底掀过去了。
虞秋荻笑着道:“看兄长说的.我们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再提当年往事。”看看现在的齐家.若是她嫁过去了.只怕更是劳心劳力。
中午留在虞家吃饭.虞秋荻与小陶氏在里间说些家常.还有就是虞庆怡的婚事.此时肯定要在京城找了。小陶氏是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只能请虞秋荻帮着看看.虞庆怡是嫡长子.他的媳妇要当家理事的.至于家世.不嫌弃虞家的就行。
当然以虞秋荻的交际面.这样人家的姑娘也未必认得。怡哥儿的婚事也没那么急.只让她帮忙留心看着.若是有合适的那就慢慢挑吧。
罗慕远则与虞秋元在前头书房说朝廷形势.虞家几个大儿子.连带着旭哥儿和安哥儿都在旁听。罗家儿子有男性长辈抚养.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从懂事就开始灌输报效朝廷的思想.自然比长与女眷之手好的多。
饭完休闲一会罗慕远和虞秋荻也要回去了.两个都是大忙人.罗慕远还是趁着周休过来的.就这家里还怕有事。虞秋元和小陶氏送他们到二门.虞秋荻笑着道:“嫂子闲了只管过去寻我。”她未必能抽出空来出门去.要是小陶氏来.她倒是能招呼招呼。
小陶氏笑着点头.道:“等我空闲了去找你。”
罗家大部队出门.虞秋元和小陶氏相视一笑转身回屋.虞秋元中举本来该摆酒的.只是实在想不出要请谁好。虞家人口单薄.单传了几代.至于亲友们.也早就不来往了。
“老爷辛苦这些年.也算是要熬出来了。”小陶氏说着.这十来年虞秋元读书的拼命劲她是看在眼里的.总算不枉这些年来的用功。从京城繁华之地到直隶乡间.只是适应就要许久.然后现在终于回来了。
虞秋元也是长吁口气.看向小陶氏道:“这些年来也是辛苦你了。”
“看老爷说的。”小陶氏笑着说.想想又道:“我听三姑奶奶说.箫家一直都是闭门谢客.但想想我们与箫家认识与旧时.箫太太又是原本乔家姑娘.我想上门时.箫太太未必会把我赶出门。”
当年虞家与箫家都在直隶.虞秋元与箫凌云还有几分交情.后来箫家上京来.箫清和中探花.也是送了消息与虞家的。现在虞秋元上京了.已经中举.按小陶氏想的该跟箫家续起旧情才是.就是箫清和不与其他臣子相交.自己这个旧识也未必能拒之门外。
虞秋元想想道:“这话也对.初来之时你不是给箫太太送贴了.箫太太也回贴了。那就不如再送一张拜帖去.箫家不愿行走.我们先去看看也好。”
贺子章重点给他提过箫清和.此人的才华能力不容小觑.走孤臣路线.又有本事讨得天熙皇帝欢心。与此人合作之类不太可能.那至少不要交恶。摸不清箫清和的态度.那就先从女眷交际开始.夫人外交有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那我一会让管事写了贴.明早送过去。”小陶氏说着。
“嗯.让你辛苦一趟了。”虞秋元笑着说。
虞秋元去前头书房念书.小陶氏则回屋收拾.虞家的家务说不上多.不过家里孩子多.又是从直隶上京不久。分派房舍.裁制新衣.只是这些就够她忙的了。现在虞秋元又中了举.摆脱了白身更上一步.孩子们一直养与乡间.许多事情也要慢慢教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小陶氏想跟虞秋荻开口.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虞庆怡已经是秀才了.肯定要把他送到国子监读书.这个并不用担心。有点麻烦的是下面几个小的.京城并没有很好的私塾.因为好老师都被高门大户请走了.按小陶氏想的.想把下头几个送到罗家的私塾里。
除了念书之外.也与京城这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们接触一下.去跟他们说.这里是京城.只怕他们感觉不到。去接触去交际了.真实的感受到了.比用嘴巴说要有用的多。
“太太.外头一位自称是这府大奶奶的人到门外吵闹。”婆子突然进门说着.脸上也是满心的疑惑.来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衣服非常破旧.满脸皱眉.本以为她是闹事骗钱的。谁想到她却把虞家上下人口说得清楚.还说是二爷的嫡母。管事的搞不清楚状况.便过来回小陶氏了。
小陶氏也有些愣神.却是起身道:“我去看看。”虞秋元此时正在读书.要不是什么大事就不去打扰他了。
小陶氏带着丫头婆子到二门处.外头天将黑.却还不到点灯笼的时候.光线多少有些暗。门口妇人已经被管事带到二门处.却没有请她到厅里坐下.就是她是虞家以前的亲戚.也是打秋风的穷亲戚。现在就等小陶氏过来.看是给几两银子打发走.还是直接赶出去。
“你是?”小陶氏看看来人.也有几分愣神.似乎是在哪里见过.但真想不起来了。
妇人看到小陶氏却是立时扑了上来.一副要厮打小陶氏的模样。小陶氏不禁后退一步.几个婆子上前把妇人按住了。那妇人还叫骂着道:“贱人.贱人.你抢我夫婿.抢我的家.现在倒是大模大样的充起太太奶奶了……”
妇人如此一喊.小陶氏不禁细看妇人.顿时惊呆了.竟然是大陶氏。她与大陶氏年龄相仿.大陶氏虽然容貌不如她.当年也算是个美人.只是十来年的时间.哪里想到大陶氏竟然变成如此模样.她根本就认不出来了。
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大陶氏是从小欺负到她大.不过此事看着大陶氏这样.她也没有那么多幸灾乐祸.倒是有一番感慨。下午才送走的虞秋荻.现在再见的大陶氏.真让她有种物事人非之感.当年的陶家早就不行了.大陶氏又是和离二嫁.如何能生活的如意。以陶太太的行事风格.此刻陶家只怕早就败落完毕了。
“若不是因为你.大爷为什么要跟我和离.你个贱人.抢了我这么多东西.你倒是心安理得的很。”大陶氏嘶声叫着.她与虞秋元和离之后再嫁入商户中.初时还算富裕.后来却是一天不如一天.陶家早就不行了.后来陶太太去世.她就失去最大的依靠.家中兄弟们分家之后.更是没人再管她。
虞家去了直隶.她自然没有消息.虞家回归也不晓的.直到虞秋元中举.消息发散出去.她才晓的.虞家不但回来了.还如此风光。再想想她现在的苦难生活.她就越发的痛恨.脑子一热便冲到虞家门上。
此时她看到小陶氏依然如往昔般的美丽.并不见丝毫老态.穿金戴银前呼后拥.这更让她恨到极点.那一瞬间她都想去抓花小陶氏的脸。那些都是她的.她才是虞家的正经太太.都是这个贱人挑唆着虞秋元不要她的.这样这贱人就能成为名正言顺的正室了。
“去屋里拿五十两银子来。”小陶氏对身边的丫头说.从账房拿钱那就是公中的钱.从自己屋里拿钱.那就是自己的私房钱。[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都是陶家的姑娘.恩恩怨怨她也不想再去计算.其实也是她自己不知道要跟大陶氏说什么.真是无话可说。
大陶氏听说有钱.顿时怔了一下.五十两银子对与现在的她来说.是一笔很大很大的数目。但越是这样.她心中越是窝火的很.她为什么要小陶氏施舍.虞家的这些东西本该就是她的.她该跟小陶氏换个位置才对.该是小陶氏过成穷婆子.四处打秋风过日子.然后自己富贵荣华.可怜她.同情她.赏她几两银子吃饭。
丫头腿脚利落.没一会拿了一包银子过来。小陶氏对押着大陶氏的婆子道:“放开她吧。”
婆子们这才放开大陶氏.却仍然提防着她再像刚才那样冲上来.小陶氏也没上前.只是把银子交给婆子.又看向大陶氏道:“你与老爷已经和离.你与虞家再无关系.我与你总是姐妹一场.看你过成这样……这些银子你拿上吧。”
婆子把银包递给大陶氏.大陶氏立时抢了去.打开看看是白白花花的银子.不禁双手抱住。却是看向小陶氏道:“这些本来就是我的。”
小陶氏只是淡然听着.也不并去反驳大陶氏.只是对管事挥挥手。管事的会意立时劝大陶氏出门去.小陶氏则转身回屋里.又对身边的婆子道:“以后她若是再上门来.给她几两银子打发她走就是了。”
202
罗欣的亲事在罗老太太,罗大太太,罗二太太的挑挑拣拣之后终于订下来了。新科举子姓朱,京城人士,刚二十岁,父母己亡故,家中有千田良田,虽然不能说是大富,但也是小康之家。据罗慕清所说,这位朱公子人品样貌都不错。又是京城人士,上头没有婆婆,嫁过去日子倒也舒服。
朱罗两家定亲事宜倒不用虞秋荻操劳,罗二太太身为嫡母自然该她张罗,朱大爷的大伯母帮着张罗的,朱家上下高兴坏了,先是中举,又娶到侯府的小姐,那真是喜上加喜,只是聘礼嫁妆方面只怕要委屈姑娘了。
朱家已经分家,大伯母可以帮着操办婚事,但不太好拿钱出来给侄子下聘,毕竟自家还有几个儿子。两方协商之后,朱家下了三千银子聘礼,就这样朱家还是几厢凑了的,朱家大房借了钱与朱大爷才拿出来的。
罗二太太也觉得面子上能过去了,罗欣的出身在这里摆着,嫁的也不是高门大户,罗家公中出六千银子嫁妆也就差不多了,自己添点,罗老太太可能再添点,七八千银子嫁妆也就差不多了。
罗二太太与罗老太太商议,也觉得可以了,来年朱大爷还要春闱。再者姑娘出阁总要十五**礼之后,朱大爷才二十岁,还能再等上一两年,若是罗欣有造化,朱大爷能中了进士,她的日子也就更好过了。
家中张罗定亲事宜,罗欣也不再跟着女眷们出外行走,只在家里准备嫁妆事宜。这门亲事可谓是上下都满意,本来都是欢欢喜喜的。偏偏罗欣的生母张姨娘,听说女儿要嫁给个举子就开始哭哭泣泣。
女儿本来是跟着她的,后来被罗老太太抱去养,本来也是好事,但她只有一女,如何舍得。本以为跟着罗老太太几年,怎么也得寻个高门大户的公子哥,风风光光的嫁过去。谁想到就是小地主家的举子,前程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张姨娘先是跟罗二太太哭,这些年来罗二太太也算是抬举她,主要是罗二老爷子嗣单薄,膝下只有一子一女,罗欣又是罗老太太抱去养的,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罗二太太从来没有苛待过她生母。结果张姨娘过来说姑娘嫁的不好,罗二太太当时就不爱听,把张姨娘说了一通,要不是罗老太太用心给罗欣挑,罗欣根本就寻不到这样的好亲事。
旁人家的嫡母是如何拿捏庶子庶女的,遇上罗老太太这样的真该烧高香了。就是罗二太太自己这个嫡母,也自觉得对得起罗欣和张姨娘了。
张姨娘在罗二太太这里都碰了钉子,更不敢去找罗二老爷说,她年龄大了,早就不得罗二老爷宠爱,要不是因为有罗欣在,只怕罗二老爷边她是谁都记不得了。张姨娘无奈之余只能去找罗欣说,让罗欣去求求罗老太太,看看能不能换门更好的亲事。
“姨娘!!”罗欣不等张姨娘说完就一脸生气的打断她,这些年她跟着罗老太太,罗老太太肯定不会教她不认亲娘,但是大道理也教了她。高门大户的媳妇没那么好当,她跟着虞秋荻管家这么久,当家奶奶的辛苦她再清楚不过。舞阳郡主那是身份高贵,唐氏和箫云灵把娘家因素抛开,自己也不是一般人物。
其实在说亲事之前,罗老太太问过她的意思,她自己也不想在寻个高门大户里的庶出,上头两层婆婆,中间无数娌娌小姑,凭着她的出身,实在辛苦的很。与其这样,还不如嫁个潜力股,只要罗家不倒,她在婆家的生活就会不错,何必去高门大户吃那个苦。
“我也是为姑娘好。”张姨娘说着,道:“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难道不会你着想吗。”
“但姨娘想为我好,未必是真能为我好。”罗欣说着,上一辈的刘姨娘也是这样,说是为罗氏好,这样那样教养女儿,结果罗氏二嫁。要不是罗老太太撑着,任由刘姨娘闹,只怕罗氏现在还是过不好。道:“我是姨娘生的,我誓死都不会忘,只是我的婚事自有老太太和太太做主,姨娘就别操心了,更别再拿此事出来说,不然惹怒了老太太,姨娘吃不了兜着走。”
张姨娘听亲生女儿如此说,顿时眼泪汪汪,满心的委屈。要是她一直带着罗欣,罗欣肯定不会这么跟她亲娘说话。跟着祖母好像是好的,但女儿却不是她的了。
罗欣看亲娘如此,心中也是十分不忍,把语气放软了,劝着张姨娘道:“姨娘你想想前头的刘姨娘,因为二姑姑的婚事被发配到庄子上受了多少苦,你若是敢插手我的亲事,只怕是……姨娘放心,我是姨娘生的,我一次会记得,朱家本就是京城人士,我也能时常回来,定会常来看看姨娘。”
张姨娘父母兄弟皆无,又没有夫婿的疼爱,一个人在府里,只有自己一个女儿。虽然她承欢在罗老太太膝下是她的大造化,但想到张姨娘一个人也是凄凉,不过女儿家总是要嫁出去的。
论婚事的时候罗欣就想过,若是她嫁到高门大户去了,规矩太多,她想对张姨娘好些,只怕也有闲话说。低门低户里,倒是不用讲究这些,以后她在朱家时候长了,生儿育女了,也能把张姨娘接过去小住几天,尽尽她女儿的孝心。
“姑娘只要还记得我,我也就知足了。”张姨娘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秋去冬来,新一季的冬衣换上来,贺家二姑娘的十五及笄之期也要到了。这是姑娘家的大日子,罗大太太备上厚礼,带上虞秋荻,唐氏,箫云灵给贺二姑娘过生日。现在贺府是贺大奶奶管家,贺子章一直没再娶,也再无儿女,只有前妻的二子二女,府里一直是平平顺顺。
罗慕白一直在海宁,归期不定,仗没打完,主帅如何能回来。罗大太太就是心里急的冒火,也不敢说其他的。再加上订的又是贺侯爷的女儿,就是人家不成年,罗家也不能说,你家女儿还太小,不如先弄个小妾送过去生儿子。
现在终于贺二姑娘成年了,罗大太太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明年就把婚事办了。现在沿海的局势没有那么严重了,许多武官都接了家倦再或者家里送了妾室过去。当然不能安置在军营里,却是海宁旁边的城市里住着,这样对于外出的武官也有个照样。
罗大太太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尤其是听说这位贺二姑娘颇有罗素的风采,只怕不是位娇娇小姐,能受得了沿海的苦,若是贺家愿意把姑娘送过去。那就在京城把婚事办了,然后把新媳妇送过去就好。
“这个……我实在不能做主,我与大爷商议之后再给亲家太太回话吧。”贺大奶奶犹豫着说着,当儿媳妇的不能说要跟公公商议事,她先跟贺大爷说,然后贺大爷转述,小姑的婚事只有贺子章点头。
罗大太太当然也不指望贺大太太此时就答应她,她也是想跟贺家商议商议,只是这个事她不好跟贺子章直接对话。她倒是催过罗大老爷让他跟贺子章说说,罗大老爷却不太愿意,亲事早早就订下来了,早晚要成亲,何必如何着急,大丈夫只要有功业了,不怕没老婆。
笑着道:“这是自然的,姑娘已经成年了,我这个当婆婆的怎么要问问亲家的意思。”从来都只有男家追着女家,女家上门来问倒显得不好了。
贺大奶奶听着笑着道:“罗大太太是心疼我家小姑,想她早点过去承欢膝下。”
她能理解罗家的着急,罗家是不缺儿子了,但罗慕白还没有儿子。要是罗慕白是文官着急一点也无所谓,问题是罗慕白还是武官,这万一有个好歹来,就是罗家孩子多能过继,总不是罗慕白亲生的,罗大太太想的就是赶快把这一房人立起来。
“每每看到二姑娘,我就觉得怜爱无比,尤其是我那儿子此时还不在京城,我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若是早日成了亲,媳妇代我去好好照顾她,我这颗也就放下了。”罗大太太说着,想到罗慕白前一段的婚事,她也是各种揪心,现在她只希望贺二姑娘是罗慕白的菜,他们小两口过的热热乎乎的,她也就能放心了。
贺大奶奶听得点点头,听出罗大太太的意思,只希望成亲之后贺二姑娘去沿边照顾罗慕白。虽然辛苦些,不过以贺子章对女儿的偏爱,若是嫁过去就要独守空闺,他会更情愿留姑娘几年。而且此事只怕更合贺二姑娘的心意,离开闺阁之中到外头的世界去看看,这样的机会对与她们这样门第的小姐并不多。
“亲家太太心疼儿子媳妇不忍心他们小两口分离,果然是极疼他们。”贺大奶奶笑着说,只说罗大太太好,对此事却不发表意见,总要贺子章发了话她才能对外放话。
贺大奶奶答应代话了,罗大太太却更是心急了,她把家务交给虞秋荻了,自己只是带带孙女,日子闲了,担忧也就多了。转眼半个月过去,贺家仍然没有任何动静,其实这倒不是因为贺大奶奶有意推托,而是朝廷事忙,贺子章天天忙与公务。
沿海打了几场大胜仗,以天熙皇帝的意思,要**行赏。还指望着这批人能收复琉球呢,现在肯定得赏。受赏官员名单是前线传过来的,罗慕白自然是上上份,他现在已经接下谢衡的班,正式的海军统帅。
官员名单中,箫殇之名赫然在列,箫清和的大侄子,得考虑一下这官职如何分派好。
贺子章看到了即将升迁官员名单,其他人家自然看到了,罗慕远怕虞秋荻担忧别的,压根不提此事。对于虞秋荻来说倒是有件喜事,因为名单中宁寒飞在列,当然这功劳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就像罗慕白占了谢衡,谢潜,罗素,卫策的功劳一样。卫连舟的功劳自然全部归与他身上,这位三代贫民,大字不识几个的连襟,这回只怕要得大大的封赏了。
虞秋荻听得是无比欢喜,不等她去虞家跟虞秋元,小陶氏分享这个好消息,顾家突然传来卜文,镇远侯顾大老爷去世了。
203
各家各户收到顾家卜文时都愣住了,顾大老爷虽然闹过一阵子身体不好,但总体来说顾大老爷的身体还不错,他又不像罗老太爷那样,年龄大了。顾大老爷和罗大老爷是差不多的岁数,罗大老爷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还在衙门里行走办事呢,顾大老爷也传出来有啥大病,怎么突然就殁了呢。
罗顾两家是姻亲,顾大老爷去世,从罗老太太起,罗大老爷,罗大太太,罗慕远,虞秋荻,全部过去吊唁。顾老太爷乍然去世,顾家和公主府都是乱成一团,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根本就没有准备,准备的是顾老太太的,没想到顾老太太身体硬朗,顾大老爷先去了。
顾老太太哭的死去活来,长平大长公主也缓不过气来,年氏里外张罗,亏得顾家也是大族,家里婶娘妯娌多,大家帮衬着也先把场面撑起来了。一般的亲友宾客就算了,因为事发突然大家也能理解,麻烦的是顾大老爷还是驸马,还是皇家一直很喜欢的驸马,皇家贵胄肯定都会过来,要准备的接待事宜也就多了。
罗家女眷们吊唁完之后,皆过去劝慰顾老太太,老来丧子人生一大悲事。似乎只是一夜之间,顾老太太的白发全部冒出来了,整个人都显得苍老了许多。
“我这个老太婆活这么久做什么,我为什么不能替我儿去死。”顾老太太哭的嗓子都哑了,顾大老爷昨天晚上咽的气,她一直哭到现在,滴水未尽。
罗老太太看顾老太太这样也满是伤心,她自己也老了,最晓的老人的心事。旁边孙媳妇也跟着劝慰顾老太太,顾老太太这样伤心下去只怕身体也要垮了。
看过顾老太太,罗家女眷们也是满眼泪光,要走的时候虞秋荻给罗慕远送了个消息。罗大老爷和罗慕远只怕一时半会走不了,就是虞秋荻过几天也要单独过来,今天要先跟着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回去。
罗大老爷和罗慕远自然去顾家爷们那里,尤其是罗慕远与顾惜风自小交情就不错,这种时候他肯定要劝慰帮忙。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他过去寻顾惜风的时候,顾惜风除了伤心之外,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难受,委屈,更隐隐带着几分愤怒。这些情绪混和在一起,让他这个孝子显得没那么多的悲伤。
“家里事情还要你料理,你要小心保重才是。”罗慕远也很想真心劝慰顾惜风一番,只是看着顾惜风的神情,许多话他也是说不出来。顾大老爷死的确实奇怪,既没有受伤也没有大病,更让他觉得巧合的是沿边的升迁名单刚刚传过来,箫殇的名字正在其中,然后顾大老爷挂了。他看到名单的时候,本来还有几分担心,没想到顾家马上有大丧事。
顾惜风似乎不在状态中,对于罗慕远的话也没有几分没听清,只是道:“你与我自小一起长大,若是有事我定然会给你说。”
“嗯。”罗慕远答应着,心里却是明白顾家这回的丧事他一定要远着了。
罗慕远跟着罗大老爷回家去,顾二老爷立即来寻顾惜风,一直以来顾家大房都是住公主府的。顾大老爷也是在公主府里断的气,发丧却是在侯府,两府之间奔波行走,要处理的事务更是多,虽然还有顾二老爷,顾三老爷帮衬着,但重要的事务还是要顾惜风点头。
再就是侯府继承事宜,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侯府也是一样,顾惜风是世子,顾大老爷去世,他继承爵位理所当然,不过再理所当然,也得上折子皇帝下旨才算数。顾二老爷想写折子,大哥不在了,他这个叔叔可以往上递折子,等顾大老爷出了殡,只怕就要下旨,孝中一切从简,但要准备的事情却是多着呢。
“二叔看着办就好了。”顾惜风说着,有些心不焉。
顾二老爷不禁拍拍顾惜风的肩,道:“大侄子要保重,这个家还要你撑着呢。”虽然也有兄长去世,弟弟们袭爵的,但顾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长平大长公主那里站着,谁敢有这个想法。再者顾大老爷对下头的弟弟们都不错,以后顾惜风承爵,日子照样过也很不错。
“我晓的,家中事务还要劳烦二叔。”顾惜风说着,又道:“这府里事务先劳烦二叔看着,我回府看看母亲,接母亲过来。”事发突然,长平大长公主当场昏倒了,一直在公主府里养着,还未过来。
“嗯,快些回去看看吧。”顾二老爷说着叹了口气,又道:“公主与兄长那么好的感情,大侄子要好好劝慰才是。”
顾惜风心中有无尽的烦恼,也不想与顾二老爷多说,只是道:“劳烦二叔了。”
顾惜风说话间就要往外走,只是不等他出门,管事就过来寻他。主要是棺材的事,顾大老爷突然去世,现找棺材肯定找不到好的。倒是给顾老太太准备了一块好板,管事们商议不如先用这一块,然后再给顾老太太找,当然这事要顾惜风点头了才好。
“也只能这样了,我要先回公主府,这边府里的事先与二老爷商议。”顾惜风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着管事,心情再烦燥,顾大老爷总是他爹,大丧在眼前,他要忙活的事情太多,此时旁的事情也只能放到一边了。
骑马到公主府里,顾惜风直奔长平大长公主的卧房,从昨天到今天,长平大长公主不知道怎么过来的。恍恍忽忽的,觉得非常的不真实。在好几天前天,顾大老爷向她坦承了一个错误,这事要是说起来也不是多大的事,也说不上大错。
顾大老爷跟她坦承说,他在未跟她成亲前,有过一段风流史,风流完也就给钱打发了。其实这种事情也是挺平常的,长平大长公主虽然是公主,但想到这些年来与顾大老爷夫妻恩爱,又是几十年前的往事,她都没打算计较。结果顾大老爷告诉她,没曾想那个打发走的女子竟然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虽然没有找过来,但听人确实是生下来了。
长平大长公主听说有孩子有就比较郁闷了,婚前风流过也就算了,毕竟婚事顾大老爷一直老老实实,对她对这个家都是好到不能好。突然间说有个孩子,这就这让长平大长公主郁闷想到吐。
长平大长公主这一生除了孙子这事上为难外,可谓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上。公主家里没好过的也不是没有,不然顾大老爷也不会被皇家喜欢,如此诚心侍奉公主,这才是好臣子的表现,也是对皇室的敬重。结果到这个时候了,顾大老爷弄出个私生子了。
这些天长平大长公主都不愿意理顾大老爷,但事情要怎么处理她也觉得很烦恼。认是不可能的,顾大老爷自己都说了,这孩子绝对不能认祖归宗,但有这个孩子在,长平大长公主就觉得很郁闷。
前天的时候顾大老爷来与她道歉,又与她说了好些话。说到最后的时候,都不像是道歉了,而是说这些年的夫妻生活,把长平大长公主说的也眼泪汪汪的。她晓的最初成亲之时,顾大老爷是因为她的身份,但几十年夫妻,生儿育女生活下来,要说一点感情都没有那就未免太冷血了,她相信这些年顾大老爷的感情是真的。
顾大老爷说完那些话之后,她本来就打算把这事揭过去不再提,他们才是夫妻,以后还要白头谐老的。顾大老爷会此时坦承此事,只怕那孩子己经晓得自己的身事,就是晓的又能怎么样,私生子不说,还是驸马的私生子,顾家根本就没有胆子认下来。
她怎么都想不到的事,顾大老爷说完这些就去了。悲伤还在其次,她的第一感觉是不可能,顾大老爷也没啥大病,还如此年轻,他们还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于三十年的日子,怎么可能会这么去了。
“母亲……”顾惜风走到榻前,看旁边摆着动都没动过的饭食,就知道长平大长公主根本就没动筷。在侯府的时候,他都没哭过,此时看到长平大长公主顿时泪如雨下,他知道远比长平长大公主多,有事情不能对妻子坦白,却不会瞒着儿子。
他晓的箫殇是他亲兄长,他也晓的当年顾大老爷对箫殇**做了什么。男人风流没什么,父亲在外头弄了个私生子也不是特别难以接受的事。关健的问题是,顾大老爷的行为在他看来也实在太狠毒了些。
所有人都以为顾大老爷是宜家宜室的好男人,对长平长大公主的好是有目共赌,这些年来身边连个丫头都没有。对兄**女更是不必说,至少在顾惜风眼里这个父亲对家人是无话可说的,这样一个好男人,当年怎么能做出这么恶毒的事情来。
那位箫表妹,从顾大老爷决定尚公主那时起,他就有让她死的打算。不是担心她会怕影响自己以及顾家的前程,而是因为喜欢她。按顾大老爷说的,那时候的他还很年轻,对于感情也非常的执着。若是她不死,以她的性格以及条件必然会另嫁他人,到时候他们夫妻美满,必然不会再记得他。既然注定自己得不到,那何必让别人得到。
怀孕是意外,但两人XO却是顾大老爷所为的,他最爱的女人一定要得到。到后来处置的时候,他不管大人孩子都没打算留下,为什么箫殇还活着,这是个意外,他不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或者是箫殇的命太硬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大老爷从少年走向青年,然后从青年走向中年,随着日渐老去,顾惜风一直无嗣,他觉得这是他的报应。对与当年的狠绝想法他也渐渐的开始后悔,或许是因为过了少年的冲动劲,他也开始反思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箫殇找到了他,箫殇的容貌与祖父相似,应该是错不了的。箫殇的名字也是他母亲起的,殇字,意早夭,其意再明白不过。面对箫殇的时候,他才真正晓的自己当年错下了什么样的错。人生在世不止有爱情,还有血缘亲情,他不该亲手杀害自己的孩子,就是箫表妹,无法得到,但也可以祝福你过的幸福美满。
“你父亲呢,你父亲……”长平大长公主看向顾惜风,她还是无法相信顾大老爷真的没了。
顾惜风泪如雨下道:“父亲殁了,他己经殁了。”
顾大老爷不是病死的,他是服毒自杀,箫殇己经立下军功,眼看着就要封官。顾大老爷倒不担心箫殇能怎么样顾家,他担心的是箫殇的容貌与顾家人相似,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这事揭出来,皇家肯定要顾全长平长大公主的脸面,牺牲的必然是箫殇。
当年是他要害死他们**的,箫殇这些年来恨怨,还有箫殇和顾家的安危,他死了是最妥当的。当事人己死,就是有人拿住把柄想做文章也不容易。他死了恩怨才能一了百了,箫殇不可能会改姓,他们兄弟也不会有相认之日,他现在只想用一死保住他们两人的平安。
尤其是到最后,顾大老爷留给他一句话,再大的事也大不过家族爵位。虽然这些年来午夜梦回时,他也时无限后悔,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娶长平大长公主。
长平大长公主听得大哭不己,顾惜风哭的更为痛心,道:“母亲要保重自己才好,父亲殁了,殁了……”
204
又一年春闱放榜时,虞秋元没参加考试,虞秋荻相对来说没那么挂心。倒是罗老太太紧盯着放榜,结果消息传过来,朱大爷落榜了,想想也是情理之中,二十岁就能金题榜名的实在太少了,今年不行还有三年后。定亲之后朱大爷来过罗家,罗家上下都很满意,其实功名也要看个人造化,若是罗欣有进士娘子命,那朱大爷总会考上的。
不过虞秋荻也没闲着,放榜之后,哪家公子得了功名,例行送礼过去道喜,再有摆酒宴的人家,亲厚的就亲自过去,一般般的也就打发人过去。与其同时,上一界恩科的举子们也在翰林院里呆够了时间,正式走入仕途。
官职分派上,名次和人际关系一样重要,要是考到最后一名,家里就是再手眼通天,也不可能跟第一名的状元同待遇。这几年罗家与齐家长二房关系不错,齐瞬武也是个很会处事的,他很果断的投到贺子章门下。
按理说他是清流新贵,去找林老太爷那种同样的是科举出来的比较靠谱,结果他却是剑走偏锋,果断投向勋贵的怀抱。就是长二房的女眷们,对外交际应酬时,也以威远侯府嫡派分支自居。
如此以来最尴尬的就是现任威远侯府的齐家一房,他们一房本来就是旁支,还是相当远的旁枝。当然他们一房人承爵有先皇的圣旨,最是有底气的。可惜的是先皇帝已经早就驾鹤西游了,齐二老爷又没有勋贵的姻亲故旧。倒是齐瞬武这一房,论起来与勋贵人家的亲友不少,他祖父是侯府正经嫡子,不出五服的亲友成群结队。
“今天齐二老爷上折子了,说自己年龄老迈,要把爵位传给齐大爷。”罗慕远说着,知道虞秋荻家务繁忙,朝中的事务他一般不说,不过齐家的事还是有必要让虞秋荻知道。
虞秋荻端茶递给罗慕远,笑着道:“齐二老爷竟然舍得了?”
一般侯府里的侯爷与老侯爷差别并不大,儿子肯定得听老子的,又不是争夺皇位,小臣子肯定得父慈子孝。不过齐家的情况特别,齐瞬庭是去世齐大老爷的嗣子,齐二老爷本来就是过度一下的,一旦让位了,他这个老侯爷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尤其是齐大奶奶成了正经侯府夫人之后,那气焰只怕要更盛,齐瞬庭虽然能说是纨绔,但要说本事见识他还不如齐二老爷。再加上齐二老爷一直想着能起复,能发达,现在连爵位都要给儿子了,只怕再无前程了。
“只怕他也是没办法,林大爷从翰林院出来就进了吏部,现在齐家需要姻亲来支援。”罗慕远说着,像这种世袭罔替的侯府,要是太激进卷入皇位之争,占错队必然是一个死。要是完全不做为,皇帝也未必乐意养着。
看看现在四家侯府,贺家自是不必说,人家是在皇位争抢中占对队了;顾家有大长公主,就是顾惜风本人也有差事,不能说是庸才;罗家更是不必说,儿子在前线打着仗。其他三家与皇帝都有用处,皇帝养着还会觉得乐意。
像齐家现在这样,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偏偏与皇帝又没有用处。得利姻亲也只剩下这么一门,前头齐林两家还有些不痛快。齐二老爷只怕丢了爵位,不如干脆传给齐瞬庭,一则是让齐瞬庭名正言顺,二则是与林家拉近关系。
虞秋荻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却不禁道:“齐大奶奶前头生了两个女儿,便再没动静了,齐大奶奶虽然抱了妾室的儿子养,但毕竟不是嫡出……”
有爵位的人家,儿子很重要,嫡子更重要。庶子承爵的虽然也不少,但毕竟没有嫡子名正言顺,若是齐二老爷怕爵位不保,该让齐瞬庭和齐大奶奶生儿子才是。齐大奶奶还如此年轻,又不是不能生。感情是一回事,现在是事关爵位,而且齐大奶奶的亲生儿子,林家更会大力支持。
“子嗣之事谁能说的准。”罗慕远说着,就比如顾惜风,努力了这么久依然无子。
“你不晓得齐大奶奶与齐大爷十分不和……”虞秋荻说着,齐家私底下的许多八卦她都晓的,吴婆子喜欢打听,主要是得知这一家白眼狼惨了,会心情舒爽。
齐大奶奶两个女儿之后再无所出,根本原因是齐瞬庭不与她亲近。齐大奶奶似乎也是真厌恶了齐瞬庭,也不愿意与他亲近,尤其是把妾生子去母留子之后,自觉得有了儿子,再者齐瞬庭还有妾室,都是婢妾,她们生了儿子抱过来养也是一样的。
“竟然是这样?”罗慕远显得十分意外,若是这样那就是齐瞬庭不对了,身为世子却不让嫡妻生孩子,万一因此丢了爵位,那岂不是家族罪人。这都是丈夫对妻子的责任了,而是对家族的责任。
虞秋荻不禁道:“也不能全怪齐大爷,齐二太太也是功不可没。”
齐二太太现在齐家就是小媳妇,齐二老爷不搭理他,天天抱妾室。齐大奶奶进门之初就把这个婆婆放在眼在眼里,后来几回事情,婆媳之间就成了死敌。后来齐大奶奶管家,把她的娘家亲?(: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