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出院的那一天,儿子买了一束鲜花送给她。[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儿子拿着那束鲜花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文文来带你回家。”

    儿子叫张文文,只有4岁,很聪明,很可爱,看着儿子,孟付芳高兴地笑了。

    文文的个子还很小,却要帮妈妈拿那双皮鞋,可是,鞋很重,他拿不动。孟付芳就说:“文文,妈妈来拿吧。”

    儿子说:“不要,文文是男子汉,会照顾妈妈的。”

    儿子走到电梯前,欲开电梯。由于孟付芳刚刚动完手术,有些走不动,就对儿子说:“文文,妈妈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

    文文就说:“妈妈你在这里等,爸爸一会儿会来接你的,要是爸爸不来,文文也会送妈妈回家的。”

    虽然孟付芳在这次手术后,已经不可能再生育了,是不会再有自己的孩子了。但看到可爱的文文,她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回到家后,孟付芳给儿子买了很多的石榴,可儿子太小了,还不会吃,她就给他拿了一个碗,剥开了,用勺子喂着给他吃。

    儿子只吃了半个,还有半个没有吃完,她就把石榴放到冰箱里,准备给儿子第二天吃。

    可是,没有想到,第二天儿子就不见了。

    他们找遍了厂里,找遍了天都市的大街小巷,仍不见儿子的踪影。他们还发现,宋安军也不见了。

    他们只好报了警。

    当警方问他们有何疑点时,孟付芳说:“本厂的职工宋安军有很大嫌疑……”

    孟付芳回到家里,打开冰箱,那半个石榴就一直放在冰箱里。孟付芳一直在想,儿子明天会回来吃的,他一定会回来的。这是她的一个希望,希望儿子把那半个石榴吃掉!以致过了许多天,石榴都霉了,她都没舍得把它扔掉。

    不管是哪里传来消息,只要是有关小孩的,孟付芳都会去看一看、听一听。

    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贵阳的福利院里,由于打拐成功解救了200多个小孩。拿着那张报纸,她的手在发抖,因为,她看到那张报纸上有一个小孩太像她的儿子了,就以为是文文,也相信会是文文。

    大年初二,她就买了机票去了贵阳。

    孟付芳一个人到了贵阳,下了飞机,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她叫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市区就到处打听那个福利院。

    找了一天,她终于找到了那个福利院。

    走进福利院,看到里面都是小孩,200多个,大大小小,她有点眼花,也不知道该找哪一个。

    于是,她拿着那张报纸,指着那张照片,对福利院的人说:“我就要找这个小孩,我就是这个孩子的妈妈。”

    福利院的阿姨把那个孩子带了过来。

    孟付芳跑过去一看,却不是自己的孩子,她很伤心。

    孩子抱着孟付芳的腿说:“阿姨,你带我回家吧,你带我回家吧!”

    看着可怜的孩子,孟付芳忍不住流泪了,她掏出了身上带的所有的钱,留下买机票的钱后,剩下的全部买了东西,买了很多吃的和玩具,送给了这些孩子。

    她想,这样也许能让自己替代那些母亲为孩子们做一些事。200多个小孩,就意味着有200多个家庭,200多个家庭又有多少个老人在思念着自己的孩子啊!

    路上,她的眼前不断浮现那个孩子的身影,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抱着她,让她带他回家。

    上了飞机,刚刚坐下,她吃惊地发现:宋安军正坐在她的前面,被两名警察押解着。

    孟付芳极力克制着自己,想等下了飞机再说。

    但是,不巧得很,在飞机上有一对夫妻正好坐在孟付芳的旁边,而这对夫妻也正好有个小孩。

    看着孩子,孟付芳再也控制不住了,快步走上前去,跪在了宋安军的面前。

    她声泪俱下地说道:“宋安军,求求你,告诉我!文文在哪里,你快告诉我!你快告诉我!把文文还给我!把文文还给我!”

    宋安军做梦也没想到,会在飞机上碰到孟付芳。他脸色苍白,惊出一身冷汗。

    乘客们都被这一场面惊呆了。

    两名警察将浑身无力的孟付芳扶了起来……

    ※※※

    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被孟付芳的发言震撼了。

    宋安军不安地低着头。

    孟付芳接着说道:

    “我天天看着儿子的照片,我都会自言自语地说:文文啊,妈妈真的很想你,真的很想你,不知道你想不想我们。我想,如果我对你宋安军不好,你可能会有你自己的理由,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待你不错。你到我这里来打工,我像待家人一样一视同仁,不管你有什么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帮你解决。我一直对你们说,在上班的时候,我是你们的老板娘,但下班了,我就是你们的朋友。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忙的。我想不通,你为什么不给我一个理由?一个可以说服我的理由?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世界上的每个女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可以有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然而,为什么我没有?我没有享受这个权利,我没有享受这个天伦之乐的权利!宋安军,你为什么要剥夺我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如果你们在座的有自己的孩子,你们应该会知道,人生第一个大的生日,也就是人生成长中的十周岁生日。我的儿子今年刚好十周岁。如果他今天能在我的身边,我会像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把生日操办得让他终生难忘。然而,可惜文文他不在我的身边,我失去了这个机会。可是,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准备了一份礼物给他,我们将我们六年来的经历和痛苦,写成了一本书留给他,那上面记载着我们的血、我们的泪。我们希望他有一天能够回来,看到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他!只要我们在世一天,我们就会等他一天,不管过多少年,不管他将来是什么样子,他都是我们的儿子,我们永远都会等他回来!希望他有一天能够看到我们为了寻找他,是怎样地努力,我们不希望他回来以后,都不认识我们了……”

    ※※※

    这天,孟付芳早早地起来,站到镜子前去梳理头发。这时,她看到丈夫张国勤站在她的身后,眼睛红红的,眼泪直往下掉。

    她问:“你怎么啦,你怎么哭了,你可是从来不哭的?”

    丈夫没有说话,从地上捡起一把头发说:“你的头发掉了,你的头发都掉了。”

    孟付芳的头发这几年来就这么长,6年了,都没有长。她以前有很多的头发,乌黑发亮,可现在再也长了,因为她太想念她的儿子了。

    作为女人,孟付芳时常感到内疚,愧对自己的丈夫,她不能再给他生孩子了!

    自从儿子出事后,丈夫张国勤一直在祈求菩萨,每天早上起来,都是三根清香、两杯清水,对着菩萨默念,祈求菩萨能够保佑儿子早日回来,祈求儿子能平平安安地活着。

    张国勤已没有心思做生意了,他先后去过宋安军的家乡广西30多次,鞋子都跑坏了好几双。

    丈夫在广西那边,孟付芳在天都市,她每天等待的就是丈夫的一个电话,希望在电话的那头能听到文文找到了,或是文文在那边被人看到了,或是在哪里看到儿子了。一个电话已经是她生命的希望。

    孟付芳的家里的5个老人,她的外公、外婆,她的爸爸,还有她90多岁的奶奶。他们一见到她就问:“文文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到底有没有把他找回来,什么时候可以把他找回来?”

    她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老人就是希望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文文回来,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

    孟付芳的外公身体一直很好,可是自从文文出事后,他的心脏就一直出问题,那天还送到医院急救,差一点送了性命。

    在医院里,夫妇俩只能对他说:“外公,你现在的唯一任务,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养好,等着文文回来!如果文文哪一天回来了,看不到你,他会抱怨我们的。”

    对他们家人来说,看电视就是一种折磨。

    因为,每当他们从电视上看到有儿童的那些镜头,他们都无法面对,总是不停地在调频道,尽量不要看到有关小孩的那些镜头。

    宋安军被抓获后,孟付芳曾邀请宋安军的父母来到天都市,希望他们能通过见儿子一面,劝说劝说。

    宋安军的父亲握着她的手,满脸是泪地说:“我对不起你,我儿子对不起你……”

    宋安军被关在看守所,按规定不能见面。宋安军的父母为了见他,就跪在了看守所民警的面前。可是他们最后还是没有见到儿子。

    他们觉得没脸再看到孟付芳夫妇,只好不辞而别。

    孟付芳不死心,又去了宋安军在广西的家。宋安军家的每个亲戚她都去找过。

    到了宋安军姐姐那儿后,姐姐告诉孟付芳一件事,让她很意外,她说:“宋安军在外打工的时候,也曾经拐过一个老板的小孩,并把这个小孩带到她家,向人家老板要了5000元……”

    孟付芳再次失望而归。[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走在路上,她真想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地叫喊,把心中的压抑全部都喊出来:文文,你在哪里?你快点回来!妈妈在这里等你!

    可是,她没有这样表现出来,特别是家人面前,她要表现得比较坚强。她不希望她的感情,再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更多的伤害。因为那些老人比她更脆弱。

    有一天,看守所的民警打电话告诉孟付芳:“宋安军要买一些东西,说天冷了,没有衣服穿。你曾经说过,只要他需要什么,你就会替他买,所以我们电话通知你……”

    接到电话,孟付芳满心欢喜地特地跑到超市里,买了宋安军想要买的所有的东西,有棉毛衣、棉毛裤,还帮他买了羊毛衫、被子,所有她能想到的东西,都帮他买好了。

    她以为宋安军真的会告诉她,可是他没有。

    她走进看守所时,宋安军说:“老板娘,我对不起你,我没脸见你。文文卖给了一个四川人,我也不认识他,不知道他的地址……”

    孟付芳再次哭得死去活来。

    孟付芳和丈夫都是生意人。丈夫的事业心很强,他们的生活本来十分富裕,可是,自从儿子出事后,他们两人再也无心做生意了。最后,小厂不得不关停。

    广西30多次的来回啊,耗尽了他们家所有的财物。他们什么都没有了,儿子没有了,钱也没有了……

    ※※※

    孟付芳掏出手帕,擦了擦泪流满面的脸,继续说道:

    “我在想,宋安军,你入狱以来.对你来说是失去了自由,这也是对你无知作为的惩罚。可是你知道吗,你被判了12年,而我和我丈夫这辈子将有多少个痛苦的12年要过?我们两人这些年来,已经不敢再提起孩子的事,确切一点说,只要能够涉及到孩子的事和物,我们都要回避。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两个要享受天伦之乐却是如此的困难?好比登天?这种生活还要熬多少个12年呢?难道到我白发苍苍的时候?还是要我们带着期盼走进坟墓?宋安军,发发你的善心吧,告诉我,告诉我文文在哪里!救救我们这一家!救救我家这些可怜的老人!救救我们这些人吧!你告诉我文文到底在哪里!好不好?你告诉我好不好……”

    会场里一片躁动,人们面面相觑。

    宋安军的脸上已冒出了冷汗,他像是中了雷击似的一动不动。此时此刻,他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他不敢抬头,愧疚、不安的泪水顺腮而下。他的手不住地抖动着,象乐师的手指在琴键上一样。

    ※※※

    “服刑意识”教育大会结束了。

    孟付芳夫妇被民警扶到第二监区的活动室休息。

    不一会,几名服刑人员在民警的带领下来到活动室。

    他们将劳动所得的3000元捐款和写满服刑人员真诚祝福的漂流瓶送到了孟付芳夫妇的手中。他们代表服刑人员说:“我们虽然是犯了罪的人,但真诚的祝愿你们家能早日走出失去儿子的痛苦,重新获得幸福的生活……”

    孟付芳夫妇接过漂流瓶,说道:“感谢清河监区民警和服刑人员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会带着监狱民警的关怀和服刑人员的赎罪之情,继续寻找儿子,以回报大家的关心……”

    大会结束后,服刑人员的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更为自己曾经的犯罪而感到无比的羞愧。他们纷纷写了心得体会。一名服刑人员写道:

    “参加了监狱组织的‘服刑意识’教育大会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无论是孟付芳夫妇六年来几十次南下广西所经历的艰辛苦难,还是孟付芳女士泣不成声的控诉,都不由得让台下所有的服刑人员潸然泪下。

    听完孟付芳女士的控诉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对她一家人噩梦般的遭遇抱有深深的同情,都不能不对拐走文文的人那丧尽天良的罪行激起憎恶和愤慨。谁都有亲人,都有血脉相连的亲情,假如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自己家中,或者发生在我们的亲友身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在谴责宋某恶劣行径的同时,我不禁在孟付芳女士的控诉声中开始深深地忏悔和反省。曾几何时,我利欲熏心,竟然无情地剥夺了一个人宝贵的生命,同样毁灭了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孟付芳女士的血泪控诉,让我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了自己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在敲击着我的内心深处,使我看清了自己过去的恶行。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罪犯,如果不能做到真诚地忏悔,不但不能改掉恶习,还会继续迷失自己的未来……”

    起点中文网www。shubao2。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集 奇遇良缘(上)

    更新时间2008…6…20 8:55:52  字数:4794

    清河监区会见室。

    祝国华明天就要刑满释放了,今天,妹妹祝翠华和妹夫徐才春专程来迎接他。会见室里,他们谈笑着,气氛十分快乐。

    妹妹和妹夫的故事在清河监区无人不知,一分监区的服刑人员还把他们的故事改编成“千里送蜀女”的山东快书,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曹指导员得知徐才春和祝翠华来接祝国华,于是来到会见室,十分高兴地对徐才春说:“徐才春,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晚上要特地为你们安排一场演出!”

    徐才春曾在一分监区服过刑,今天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可是人生少有的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指导员,怎么好意思让他们专门为我演一场。”

    指导员说:“没什么,你就放心看吧,里面还有个节目就是根据你的事迹改编的呢……”

    晚上,演出在分监区的活动室举行。

    这里虽然不大,但可以坐下一分监区所有的服刑人员和民警。

    徐才春和祝翠华就坐在民警的中间。

    演出开始,一名服刑人员首先演唱了一首歌曲,赢得了大家的阵阵鼓掌。

    这时,报幕员说道:“下面请看山东快书‘千里送蜀女’,这是根据本监区回归人员徐才春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徐才春和祝翠华,他们就在我们的晚会现场,大家掌声欢迎!”

    “哗--”服刑人员们一阵热烈的鼓掌。

    徐才春站起来,朝大家鞠了一躬,嘴里说着:“谢谢,谢谢……”

    随着山东快书的节拍,6年前的那段奇遇又仿佛出现在徐才春的眼前--

    ※※※

    6年前,徐才春提前获释,回到了家乡。

    走进家门,板凳还没有坐热,年迈的母亲就从里屋领出一位姑娘。

    母亲说:“才春,你也是28岁的人了,听说你要回来,你老舅托人给你领来这闺女,明儿个你们就拜堂成亲……”

    母亲一席话使徐才春感到很惊讶。看着母亲身后这位胆怯的姑娘,他心里在想,这个看起来有20岁的姑娘是谁家的呢?背后是不是有其他缘故?

    午饭过后,徐才春来到姑娘屋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要和我结婚,你了解我吗?”

    没等徐才春把话说完,姑娘就放声大哭起来:“大哥,我是被人贩子骗来的,你放了我吧!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啊!”

    徐才春一惊,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安慰道:“别急,把你的情况慢慢告诉我,我不会为难你,行吗?”

    姑娘说:“我叫祝翠华,四川农村人,家有父母和一个哥哥……”

    ※※※

    一年前,祝翠华的哥哥祝国华因贩卖人口被判刑。

    哥哥的犯罪给本是贫穷的家里带来的是雪上加霜,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可还是欠下好多债。

    正在上中学的祝翠华只好含泪辍学。

    想起哥哥仍在狱中,看着久病不愈的爸爸和愁容满面的妈妈,她心里十分难过,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邻居好心的刘阿姨来到她家,说:“翠华,我娘家那儿有一家企业的张厂长想找个保姆,你愿不愿意去?”

    急想挣钱的祝翠华一下子就答应了:“只要能挣钱就行。”

    第二天,刘姨递过话来:“行了,管吃管住,一月400元。”

    祝翠华高兴地和妈妈一合计就随刘姨去了市里张厂长家。

    临走之前,母亲拉住翠华的手说:“翠华,吃不了苦就回家,钱挣多少不要紧,女娃最要紧的是看好自己。”

    在张厂长家当保姆真是份苦差事。

    虽说张家的儿子14岁了,不用她伺候,可每天跑菜市场、洗菜、做饭也够她忙的。再加上张家应酬特别多,有时一天要摆两次酒席。客人喝完酒就开始打麻将,不管夜里打到几点,她都要等客人走后才把屋子打扫干净。一天下来,累得她就像散了架似的。

    虽然累了些,但对祝翠华这个偏僻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还能承受,而最让她心惊胆战的是张厂长那不安分的眼神。

    祝翠华极力地保护着自己,尽量不和他单独接触。

    一个星期天,祝翠华起床后刚想去洗菜,张厂长就走过来说:“翠华,不用洗菜了,孩子同他妈去外婆家了,咱俩出去吃饭吧!”

    祝翠华想拒绝,可是张厂长的脚已经跨出了门外。

    “走啊。”张厂长催道。

    祝翠华无奈,只得跟着他走出房门。

    张厂长亲切地将右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今天想吃点什么?”

    长这么大,除了爸爸,祝翠华还从来没有和任何男人这么亲近过,她急忙将张厂长的手拿开。

    他们来到了一家装潢十分讲究的饭店。祝翠华感到十分别扭,20岁了,她还是第一次走进饭店,第一次坐在包厢里,第一次同一个男人在一起吃饭。

    张厂长说:“喝点酒吗?”

    “不,我不喝酒。”

    “也好,就喝点饮料吧!”

    祝翠华想,饮料是不醉人的,可她喝了几口之后,却感觉像醉了。望着眼前张厂长那棱角分明的脸,她的脑壳像要炸开似的。

    张厂长说了什么她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张厂长说着说着就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她想挣脱,想喊叫,可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她就这样被张厂长强暴了。

    后来才得知,是张厂长买通酒店的老板在饮料里放了安眠药。

    在张厂长家里待不下去了。欲哭无泪、欲告无门的她揣着用汗水、泪水和身体挣来的几千块钱回到了家。

    心情稍好点之后,她带着爸妈的嘱托要去监狱看望哥哥。

    谁知一到市里,就落入人贩子手中。几经折腾,最终被人贩子卖到了徐才春的家……

    ※※※

    徐才春听完祝翠华的哭诉后牙咬得咯咯响:“这个张厂长真是大混蛋,他会遭报应的。这些人贩子,该杀!翠华,你知道我刚刚释放,我是再也不想干伤天害理的事了。我一定让你回家。”

    “你说的是真话?”

    “当然,请你相信我!”

    “好,我给你磕头!”说着,翠华就要跪下。

    徐才春赶紧把她扶起来。

    安排好祝翠华,徐才春决定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徐才春说:“你们买什么媳妇呀,你们做的是一件蠢事,这是违法的。你们哪里是疼我呀,这是害我啊!”

    父亲听了这话,还没等儿子把话说完就跳了起来:“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和你妈操心费神,求亲戚告朋友,好不容易才买个媳妇,你居然这样说?姑娘是我们花钱买来的,愿买愿卖,犯什么法,我和你妈都是为你好啊!”

    母亲也说道:“你是蹲监狱蹲傻了咋的?她是咱花4000块钱买来的!这可是我和你爹几年的血汗钱啊!再说,你放她走了,凭你的名声,在三里五乡能讨上老婆吗?”

    父母的一番怒斥,使徐才春欲言又止。他想起父母几年来一次次的探监,想起父母的艰辛,不禁难过地低下头。过了一会,他语气温和地对父母说:“这姑娘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我硬让人家给自己做媳妇,岂不是伤天害理呀。虽然我坐过牢,知道自己年龄大些,家里又穷,找媳妇不容易,可我不想坑害别人,昧着良心做缺德事。你们想想,假如这位姑娘是我的亲妹妹,被人贩子拐卖到外地,遭受同样的事情,您二老的心情又如何呢?你们逼我和她结婚,那不是让我违法犯罪吗?难道你们还想让我坐牢吗?”

    父母不吭声了。

    徐才春又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婚姻必须是男女双方自愿的,是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感情,然后登记结婚,任何人不得从中干涉,更不能包办买卖婚姻,这是《婚姻法》早就明文规定的。再说强迫的婚姻早晚一天会破裂。今天的年轻人再也不能像你们那辈人那样‘凑合’着过日子了,没有感情的婚姻,也就没有质量,日子过得也不会幸福。我还要告诉你们,买卖人口是违法行为,无论是卖的还是买的,都犯了拐卖人口罪,自己若再和她结婚,首先犯的就是强奸罪。可你们却认为买卖妇女是成人之美,使一些大龄青年或者长相、经济条件不好的单身汉有个家,你们把它视为正常的事情,其实你们不懂法。早些年我就是不懂法才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监狱里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犯罪,要不然我稀里糊涂听了你们的话,和姑娘强行结婚,等待我的将是法律的惩罚,所以你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父母渐渐让步了,母亲:“这,那好吧,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这样,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徐才春说:“那我明天就送她回去。”

    一听儿子要亲自送她回去,母亲又急了:“咱家现在连50元钱都拿不出来了,4000块钱搭进去了,狗屁猫屁没闻着,你还跟着往里贴?”

    徐才春耐心地说:“妈,咱再想想办法,要是咱不去送她,她可能还会落入虎口。想想翠华的父母,儿子坐牢、闺女又下落不明,你说人家心里是什么滋味啊?”

    父母无奈,只好含泪点点头。

    ※※※

    第二天,徐才春把父母给自己做好的结婚家具卖掉了。

    拿着用家具换来的600块钱,他同翠华一起登上了列车。

    坐在火车上,徐才春心里想:翠华回四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看她哥哥,何不在县城下车陪她一块去看一下她的哥哥?

    徐才春推醒了熟睡的祝翠华:“翠华,咱们在县城下车,到监狱去看你哥哥去,好吗?”

    翠华一听高兴的差点哭出声来:“大哥,你真好,你真是好人。我身无分文,又给你家赔进去那么多钱,我怎么……”

    徐才春说:“不用说了,你说说你哥哥在白湖哪个监区?”

    翠华说:“我来时带在身上的地址已经丢了,我只记得在清河监区,后面的都忘了。”

    “真巧,我以前就在清河监区,知道这个就行了,到了那里可以查到。”徐才春说,“到站了,赶快下车吧,要不你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来啦!”

    来到清河监区已是掌灯时分。

    徐才春赶忙向清河监区管教科值班民警说明情况,祝翠华又含泪讲述了被骗经过。

    警官被这位姑娘的遭遇和徐才春的动人之举感动了,破例让他们会见。并查出,祝翠华的哥哥祝国华就在第二监区一分监区。

    徐才春想,自己虽然和祝翠华的哥哥在一个分监区,但肯定不在一个小组,他一定是个新来的犯人,可能见过面,但彼此并不认识。

    来到第二监区会见室,徐才春一眼就看到了韩分监区长,于是向韩分监区长说明了情况。

    韩分监区长安排他们与祝国华见了面。

    分别近两年的兄妹在会见室相见了。哥哥祝国华听完小妹被拐卖的经过后已是泣不成声。没想到自己贩卖人口危害他人违犯了国法,自己的亲妹妹也被人拐卖,这真是报应啊!

    祝国华紧紧握住徐才春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救了我妹妹,你是我妹妹的救命恩人啊!我一定好好改造,像你一样,早日出狱!”

    坐在一旁的韩分监区长也禁不住赞道:“原来是这样,徐才春,你做得对!”

    ※※※

    会见结束了,徐才春和祝翠华再次踏上列车。

    也许是见到哥哥的缘故,也许是踏上了故土,列车一进四川,翠华的话就多了起来。她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巴蜀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成都的青羊宫、文殊院,榕城的名吃,农家的水牛……直说得刑释不到5天的徐才春心旷神怡,笑个不停。

    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祝翠华终于又踏进了自家的门槛。

    当父母看到失踪两个月的女儿突然出现在眼前时,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翠华把自己被人贩子拐卖和徐才春送自己回家的前后经过诉说完之后,两位老人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母亲紧紧拉住徐才春的手说:“好人,真是好人啊!是你救了我的女儿。”

    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邻里们都来看这个送翠华回家的小伙子。乡亲们夸着、赞着,笑着。

    母亲一边感激一边打量着这个壮实憨厚的小伙子,再一看女儿一口一个哥哥的叫个不停,心里乐滋滋的有了一个想法……

    起点中文网www。shubao2。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一集 奇遇良缘(下)

    更新时间2008…6…23 8:39:11  字数:4837

    前来道贺的邻里们越来越多,祝翠华的家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母亲悄悄问徐才春:“嗳,小伙子,我若真的把翠华交给你,你能让她吃苦不?”

    “这,”徐才春压根也没想这个事,弄得满脸通红,“大娘,我从见到她那天起就没敢这样想,我是坐过牢的人……”

    “大哥,我愿意再跟你回家,一辈子跟着你。”翠华大着胆子说道。

    “呵呵,哈哈……”没等徐才春反应过来,全屋人都逗笑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行不?说个话呀!”、“一看你们就是天生的一对!”、“可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啊,哈哈……”

    徐才春憨憨地说:“只要她不嫌弃我,我求之不得。”

    “那就这么定了!”母亲笑着说道。

    两天后,徐才春和祝翠华在二老的张罗下,举行了订婚仪式。

    在祝翠华家住了一个星期后,徐才春就要走了,看着二老送女儿时那泪眼婆娑的情景,徐才春真有点想住下来不走了。

    他回过头来说:“爸爸、妈妈,我一定混出个人样来,接你们二老享福去!”

    ※※※

    车到成都,徐才春非要陪翠华在成都玩一天不可。

    翠华却真情地说:“哥,咱家靠近公路不?”

    徐才春不知道她的意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靠,靠得太近了。”

    “那就好办了!”翠华笑道。

    在成都换车的几个小时里,翠华没有同徐才春闲逛,而是用阿婶、阿婆给她的400元喜钱,全买了南方小吃作料,还买了4只火锅。

    这时,徐才春才明白:“翠华,你是想在家的公路旁开个火锅店?”

    翠华笑了笑,点头称是。

    徐才春恍然大悟,说:“你真是我的好妻子。走,不玩了,上车。”

    徐才春送翠华回家,父母嘴上说同意,可心里一直憋着股火:这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弄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心疼钱暂且不说,坐过牢的儿子什么时候能讨个媳妇?自己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徐母越想越急,越急越来气,竟一病不起。

    当徐才春和翠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经过向父母诉说后,二老甭提多高兴了。母亲的病也一下子好了,立马要下炕给他们做饭。

    翠华噙着眼泪扑进徐才春母亲怀里:“娘,我再也不走了,我要伺候你一辈子。这不是你们买的我,是我自己愿意的。”

    第二天,他们办理了结婚手续。

    小两口没有沉浸在新婚的蜜月里,而是东借西凑了3000块钱,在村东头公路一侧开了一家“南方风味小吃部”。

    南来北往的汽车司机吃着颇有四川风味的麻辣火锅,都说:“心里感到暖烘烘的。这个饭店开的好,真可谓司机之家!”

    徐才春跑菜市场当外勤,翠华当厨师、调小菜。一时小吃部名声大振,半年下来,不但还清了借款,还有5000元钱的纯收入。

    小两口笑了。

    父母攥着儿子儿媳挣来的钞票,看着翠华渐渐凸起的肚子,心里一样乐滋滋的。

    ※※※

    这天,徐才春的舅舅在拉猪饲料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徐才春的父母得知后,十分难过,母亲说:“才春,你舅舅无儿无女,真是可怜啊,如今还撇下个养猪场无人管理。”

    徐才春想,自己在监狱服刑时,是在食堂劳动,从事过养猪。当时就想过,自己家住农村,如果趁此机会学会了养猪,那么将来不就可以靠养猪致富了吗?于是,他就托民警为他买来了许多养猪方面的技术书籍,有《养猪技术》、《猪病的防治》等,他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掌握了一整套科学的养猪方法。

    于是,徐才春就跟父母说:“这样吧,我想把舅舅的养猪场接过来。”

    徐才春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反对:“你老舅确实对咱家有恩,从小就拿你当亲生儿子。可他已去了,还欠了许多债,你干吗要去当这个替罪羊?”

    徐才春的犟劲又上来了:“舅舅虽然欠下了外债,可他的事就是咱的事呀!我知道这个烂摊子不好收拾,可也得咬紧牙关去干,这对九泉之下的老舅也是一个安慰。再说,我有这个特长。至于那些债,有我这个大活人,不愁还不起。”

    “事情可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母亲说。

    徐才春又说:“小吃部是能维持现状,可我一个大老爷们,一不会炒,二不会调,全凭翠华一人忙活,她眼看就要当娘了,还能干到什么时候呢?”

    一番话,说得父母无言以对。

    聪明的翠华理解丈夫的心,也帮着劝公婆:“爹、娘,让他去吧,他会干好的。再说,东家赶猪、西家拆墙地把猪场顶了债,咱家的脸面往哪儿搁呀?”

    母亲只好答应了。

    事情果然像母亲说的没那么简单。这天,徐才春来到养猪场,讨债人接踵而来。一统计,舅舅欠外债1。3万元,把徐才春吓了一跳。

    他苦苦哀求道:“我舅舅尸骨未寒,请你们多宽限些日子。”

    讨债人不管这些,他们纷纷说道:“养猪场是树倒猢狲散,这小子拖家带口的,哪天能还咱们的钱?咱们还是抢了吧。”

    徐才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央求道:“老少爷们,自古父债子还,我舅去了,他的债就是我的债。我徐才春就是砸锅卖铁也欠不了你们的钱,只求你们给我一个还钱的机会。”

    “好吧,别说我们不给你机会……”讨债的人也许是出于同情,也许是觉得赶猪、拆猪圈顶不了几个钱,只好悻悻离去。

    ※※※

    徐才春接管了养猪场。

    他来到养猪场,四处一看,简直乱了套:没有饲料,大小猪饿得嗷嗷直叫;几个雇工已经两个月没开工资,正想卷铺盖走人。

    徐才春当机立断地说道:“我徐才春背着l万多块钱的债都不在乎,还能欠下你们几个月的工钱?5天内不付工资,拆房子、赶猪随便。”

    雇工们将信将疑。

    第四天早晨,他就给这些雇工们发了工资。

    徐才春说:“我把心爱的小吃部卖掉了,3000元工资如数兑现。”

    几个雇工们见徐才春这么讲信用,一个个竖起大拇指:“好样的,这工钱我们先不要,跟你干定了。”

    对于养猪,徐才春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他深知如今是专业户养猪,是进行商品生产,既不同于在监狱时的副业养猪,也不同于农家的副业养猪。如今不仅要有周密的生产经营计划,而且还要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眼下急需解决的是饲料。

    因为一天下来需要300公斤,一个月就是9000公斤。手里没钱,徐才春寻找出一条互惠互利的渠道。他三番五次跑饲料公司,把母猪抵押上,赊回一个月饲料。随后又频频和养猪户挂钩:你借给我饲料,我供给你猪崽,接到猪崽后把饲料连同利息一起结清……

    不久,他还学会了科学地利用精、粗、青料,并学会了自己配制。

    饲料费占养猪成本的近80﹪,而饲料配合不合理,会使每公斤增重消耗的饲料增加近1/2,肉猪出栏推迟1-2个月。因此,采用科学配方,生产各种全价配合饲料和添加剂,使徐才春的养猪成本大大降低。

    养猪场保住了,难关也将渡过,徐才春却瘦了一圈。

    翠华心疼地抚摩着丈夫,哽咽地说:“才春,要不咱别干了,我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人啊!”

    徐才春笑了笑说:“不要紧,会好起来的。”

    第一批猪仔出栏后稍有利润,徐才春又聘请县畜牧局技术员来猪场当技术顾问,并带领员工先后两次到县里养猪场学习取经。

    他在推出防病治病、饲料配比和提高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肥猪出栏率一整套技术措施的同时,又重点抓品种改良。他始终坚持按客户的要求组织繁育,客户预定的猪,别人出高价也不毁约,充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

    一天,有一位姓王的客户来到徐才春的养猪场,洽谈订货事宜。

    王老板走后一小时,突然给徐才春打来电话,带着哭腔说:“徐老板,我装有2万元的钱袋丢了,我的钱袋一直没离身,很可能是丢在了你的养猪场或者办公室。”

    徐才春一惊,心想,这位王老板是真的丢了钱呢,还是想欺诈自己呢?过去,他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可又一想,这个王老板不像是在欺诈,因为今天的接触中觉得他为人很厚道。如果真的丢了钱的话,那王老板不是急死了吗?

    于是徐才春就在自己的养猪场和办公室里到处找,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回到家里,徐才春耷拉着脑袋,心情很沉闷。

    妻子知道此事后,问道:“你知道那个王老板住在哪里吗?”

    一句话提醒了徐才春,他一拍大腿,说:“对,很可能就丢在他住过?(:

    ) ( 监狱故事 http://www.xshubao22.com/1/123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