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孙茹看着远去的人群,呼出一口长气,说了一句广东话:“成个世界都清净晒!”
几个华星的香港同事听了都哈哈大笑,一个女同事惆怅的望着那些美国追星族,幽幽的道:“我们也不要求太多,等《花木兰》在美国放完了,我们的小意在美国也能这么受欢迎,就够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易青瞪了她一眼,鄙夷的道:“象她?切,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易青大哥!孙小姐!”没等易青再说那位女同事几句,忽然一个甜美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了起来。
易青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后面肩膀已经被人拍了一下,同事们一起欢呼起来。
易青转身一看,只见面前站着一个亚裔女孩,在瑟瑟地寒风中兴奋的一张小脸通红,戴着一副水红镜片的墨镜,穿着一身厚厚的绒毛大衣。头上还戴着一顶雪白的护耳空军帽,象一只可爱的小熊一样。
易青迟疑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娇小可爱地美女,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孙茹嗔怪的白了他一眼,道:“你这个木头,她是小意啊!”
“啊?”易青简直不能接受这种事——这就是当年那个每天穿得象个小保姆一样,一见到男同事就垂头躲到一边的小意?
小意嘻嘻一笑,把墨镜摘了下来。道:“导演好!呵呵,这是来得时候依依姐姐帮我打扮的,好看吗?”
易青看着笑面如花的小意,不禁呆了一呆。事实上,小意在华星这么多年。他根本没有看清过小意地样子;后来拍戏的时候,天天见到的都是化好古代妆穿着盔甲地小意,再不然就是连天拍戏后累得直不起身随处躺靠睡得不省人事的小意。现在看她这样一打扮起来,就象是一个缩了点水的小号依依一样,那么青春靓丽。
最让易青欣慰的不是她在着装和外貌上的转变,重要的是她的整个性格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现在的小意才真得象一个豆蔻年华的心智健康地小女生的样子,活泼开朗,言笑不禁,而且还充满生活情趣——不但敢于和男人打招呼了,这要是在以前,什么在背后拍男同事一下肩膀这样的举动,简直是小意想都不敢想一下的事。
易青和孙茹这些人,包括依依在内。对小意的过去和身世都所知有限,小意不主动说,大家也不好问。不过现在看来,一部《花木兰》改变了她的人生,无论她的童年和少年有多少阴影,这份乌云都已经在她心灵的天空中被驱散了。
就在小意开心的跟阔别数月的同事们寒暄的时候,姗姗而来的小云终于从机场里出来了。后面的几个助理只有一个拖着小意的行李,其他三四个人拿得全是小云的东西。
自从要给小云开唱片的事情确立下来以后,为了这做好华星集团的第一张国语大碟,宁倩华特意在手下的经纪人里挑了一个懂电影同时又是音乐制作人出身的资深老手介绍给小云。正好小云上一个经纪人约满,正是签入华星,就签了这位做经纪人。
换了经纪人以后,小云的一举一动更象个“明星”了——依依她们经常开玩笑,那就是华星现在的几个学院派出身又正在香港和国内当红的女明星中,只有小云一个有点香港女明星的样子,懂得穿衣服,懂得应付媒体,懂得在各种综艺节目里应该怎么说话;相比之下,依依、陈云可、吴明玉这几位无论宁倩华怎么教,这方面本事就是提高不了。
今天一下飞机,小意就象小鸽子一样飞了出去,反正行李有男助理帮着拿。可是小云依然是不紧不慢,几百米路走了二十分钟,做足了明星派头。
小云穿过玻璃门,先和孙茹来了个拥抱,然后又和易青来了个吻面礼,倒弄得易青有点不好意思,当着同事的面,好象他和小云有一腿似的。
没等易青他们说话,小云忽然听到另一侧出口的喧哗,诧异得转过头去,指着那边的人群问易青道:“那边怎么了?机场大游行吗?罢工还是反战啊?”
易青看了看那边,无奈的笑了笑,道:“都不是。是罗琳儿来了,影迷接机呢。”
“谁?就是那个‘限制级皇后’?那个胖妞?”小云惊讶的道:“她在美国这么受欢迎啊?”
一句话说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孙茹笑着推了小云一下,嗔道:“这死丫头。嘴上跟长了刀子一样。”
易青望向那边看了一会儿,发现人群开始缓缓的挪动,看来是接到了罗琳儿本人了,正在簇拥着往外走。
易青虽然来美国才不到半年,却也知道这种情形在La、在影城是司空见惯的事。
易青回头看了看自己这边无人问津的《花木兰》的海报和小意窈窕秀美的靓照,想到刚刚签下的十一家合约,一千六百多家影院的放映合约,他突然雄心大起。
易青拉着小云的手,拍了拍小意的肩膀道:“放心吧!我敢保证,当你们两个离开La回香港的时候,场面一定比她大,这是至少的!”
孙茹也牵起小意的手和小云、易青的手叠在一起;然后,周围华星的同事纷纷围了上来,无数只手叠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剧组拍戏的时候常做的那样——易青目光炯炯,低声喊道:“名扬美利坚,毙了好莱坞!”
“对!”小云信心百倍的看着易青,深吸了一口气,坚定的道:“名扬美利坚,毙了好莱坞!”
孙茹微笑的看着易青,这个人仿佛永远都能给人一种莫名的信心和力量,许多别人说出来简直决不可能的荒诞的话,由他说来简直就如同既成事实一般平常自然。
想到这儿,孙茹兴奋的环顾着周围的同事们,低声道:“对!震一震好莱坞!”
“好!”一群年轻的中国电影人雄心百倍的齐声喊道:“名扬美利坚,毙了好莱坞!”
仿佛在为他们的誓言做见证似的,在他们的身后稀稀落落的站着几个现在还没接到亲友的美国人,好奇的看着这帮黄皮肤黑眼睛的人,纷纷猜测着他们到底是在干什么……
……
易青在美国用的是李恩华的那辆房车。
一路上,由于时差的缘故,小意和小云一直在恹恹欲睡,刚才的兴奋劲儿早飞到爪哇国去了。
易青从车里的小冰箱里找出特别冰的罐装咖啡来给小云和小意喝,并且和孙茹一起不停的摇晃一下她们的身体。
孙茹爱怜的搂着小意,轻轻的晃着她,低声道:“小意乖,先别睡,扛到晚上再好好睡一觉……我们一下车就要和八大院线的执行总裁谈事情,你是女主角,不能睡的,哦……小意,小意醒醒……”
易青看了看车头的座钟,对司机催道:“稍微快一点,马上要跟詹姆斯总裁开会,我们要早到,才显得有诚意一点。”
第十一章 雪耻之战(上)
詹姆斯·史密斯,美国宾西法尼亚人。著名的美国金融管理专家、好莱坞有数的大牌制作人之一。曾历任华纳、派拉蒙在内的几家影业在托拉斯的策划人、经理人,手上持有多家院线的股份,现任华纳几大院线的商业执行官。在易青此次签下的十一家院线中,他主管或分管的院线就占到了六条之多。
华星集团想要在美国站稳脚跟,这位詹姆斯先生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人物之一。
所以易青今天才如此慎重的要拉出《花木兰》剧组在美国的全副主要阵容和他开会。这样的场合,商量的又是《花木兰》在美国上映前的包装宣传,小意和小云作为电影的女一号、女二号,当然是不能缺席。
美国和香港以及内地的影片出品在操作上有点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影片的院线放映方也会参加到影片的宣传发行工作中来:而在亚洲,这些只是发行方、投资方的义务。
这样的工作机制,当然有利于增加影片的票房和市场接受度,因为院线才是最接近市场和观众的环节,但是也加剧了美国电影为商业性而牺牲电影本身艺术性的总体生产趋势,使好莱坞的电影越来越象是在车间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高品质统一规格的产品。
不管怎么说,入乡就得随俗。易青他们为了《花木兰》在美国放映前的宣传、也是做足了功课;尽管今天不是签约,只不过向詹姆斯一个人阐述《花木兰》的宣传方向,并且和他商量宣传计划而已。
当然,从法律上、名义上、理论上来说,如何安排《花木兰》的制作宣传的权力还是在华星这个制作方手上,任何人都是无权干涉的。但是易青他们都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今天詹姆斯能接受华星地宣传案。那么按照美国惯例,仅在詹姆斯手上这六条院线就可能为华星负担八百万到一千万左右的宣传费用。足足相当于全部宣传费地将近一半一一任何一个会做生意地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易青他们怎么可能不重视这个机会?
根据负责帮詹姆斯预约时间的秘书说的,詹姆斯今天要一直到当地时间中午十一点左右才有时间,所以易青就约在了十一点。同时,考虑到会议可能要开到十二点以后去,正好卡在饭点儿上,易青他们还特意在中华城订了一桌地道高档的中国菜,准备款待詹姆斯。[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知道美国佬喜欢油炸的带馅的食物,孙茹还细心的交代主食要选油煎锅贴。提前两天就好一阵忙活。
……
易青和孙茹一早起来接了小云和小意,本来怎么算时间也是够的,谁知道又碰到肉弹明星那一出,出机场地时候就给耽搁了一段时间。一路上他们紧赶慢赶,生怕迟到;到了联恩电子办公大厦楼下,几个人是箭步如飞的往电梯赶。大冷的天,几个人竟然都出了一身大汗。
好容易到了会议室门口,易青看了看表一一巧了,差两分钟十一点!
易青和孙茹对望了一眼。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没迟到!据说在美国做生意,守时守信是最基本的商人素质,一个生意人要是迟到或者说话失信于人,那会被认为是对合作的另一方刻意的轻蔑和不尊重。
易青和孙茹两人在门口调了调呼吸,拉了小云和小意两人从容地推开会议室的门,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走了进去……
会议室里那张长会议桌,空出了半边,另半边已经坐满了人。为头的就是杨娴儿,然后坐着何风、李佩佩等一干华星地重要部门负责人,全是易青事先要求他们今天开会必须到的。
孙茹一进门,看看全是自己人,一个外人都没有,先松了一口气,笑道:“还好还好,咱们还算来的早了。”
易青也欣慰的笑了笑,安排小云和小意坐在自己和孙茹的旁边。
小云和小意和杨娴儿等人许久不见了,十分高兴,大家寒暄了几句,杨娴儿悄悄向小意问起儿子念青的情况;小云在一旁与何风、李佩佩夫妻打趣,大家无拘无束的聊了起来。
也不知道聊了多长时间,大家从兴致盎然一直聊到意兴阑珊,提不起劲儿来了,那会议室的大门还是静悄悄一动不动,别说美国佬了,连美国苍蝇也没进来一只。
小云和小意撑过了那阵兴奋劲儿,又开始昏昏恹恹的直打磕睡。
易青和孙茹对望了一眼,看了看时间,己轻十一点四十分了。
没等易青叹口气,那边杨娴儿已经按捺不住的抱怨道:“已经整整迟到四十分钟了,哼!什么了不起地,好大的架子!尼可·基德曼当年也没这么大牌啊!”
孙茹笑着安慰她道:“算了,就当咱们自己和小云、小意好久没见了,先开个联谊会好了。”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些不忿,不过既然孙茹这么说了,只好作罢。于是又有一搭没一搭的又聊了两句,大家都觉得气闷起来,不停的有人打呵欠。
……12:20分
易青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无奈的摇了摇头。旁边小意和小云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一做演员必修的一大秘技就是无论站着还是坐着,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地方,想睡得时候就能睡着,还能有效的恢复体力。要是连这点功夫都没有,那在这个圈子里一定混不下去。
孙茹看了看小云和小意,连她都忍不住抱怨道:“早知道刚才就让小云和小意先在休息室躺一会儿了!好过在这里干等!真可怜,时差都没倒过来,陪咱们在这里坐这个硬板凳!”
“算了,小茹,谁让人家是财神爷,咱们有求于人家呢?看在钱的份儿上。再等筹吧。”易青勉强的笑笑,振作了一下。对大家说道:“喂。有没有人要喝茶或者咖啡,我请客。”
没等大家开口,会议室门忽然开了。所有人心下一喜,不约而同的直起身来,还没等高兴呢,大家又是一片叹息。
原来进来的根本不是什么詹姆斯大总栽,而是李恩华派给孙茹他们的一位负责联系事务的工作人员。
这位小姐进来对易青道:“易先生,您今天在中华城酒店是否订了一桌中菜?酒店方面打电话来询问您是不是需要退席。因为他们那边早已把一切淮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席,已经等了您很长时间了。”
易青苦笑道:“他们有我们等得时间长吗?帮我向他们道个歉吧,告诉他们再等等。”
等那位小姐一走,杨娴儿气愤的道:“什么人嘛?还这么周到的伺候着他!这都迟到一个半小时了。”
李佩佩担心地道:“对方是不是有什么事不来了,打个电话问一下吧?”
孙茹点了点头。在手机上找出电子记事薄来一通好找,然后拨了个号码。
大家就听见没等孙茹问上几句,对面就桂掉了电话。易青连忙问道:“怎么说?”
孙茹面无表情的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扔,淡淡地道:“人家说詹姆斯一早就不在公司。这时候应该快到了。而且还说他们随时都很忙,让我们别再打过去了。”
“什么?”杨娴儿气得直拍桌子,连何风这么好脾气地人都低低的骂了一句:“Shit!”
易青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压抑着怒火道:“好。我今天就等到这位詹姆斯来,看看他怎么说!”
……
下午。13:10。
桌上的一大壶咖啡已经续了两次,大家都喝了个水饱,过了饭口儿,现在也不觉得肚子饿了。
终于,就在易青失去耐心准备宣布不等了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响起了一片脚步声!
易青和何风同时坐直了身体,听力没他们俩那么好的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会议室大门猛得一下大开,一个身高在一百九十公分左右的美国白人大步的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黑人和一个年轻的白人象是助理地模样。
本来还在熟睡中的小云和小意猛得抬起头来,努力赶走了倦意,
出一丝笑容来。
“我是詹姆斯·史密斯。”那白人带着美式热情机械的笑着,大声道:“你好,易!”
说着,詹姆斯走了过来,象征性的跟易青握了握手,连孙茹都没有搭理,随手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他的两个助理轻佻的跟大家“嗨”了一下,就自顾自地找地方坐了下来,一边找位置一边还在说着诸如“刚才那牛排可真难吃,你说对吧伙计”之类的话。
看来人家是吃了午餐后来的,孙茹看了易青一眼,冲他不悦的歪了歪嘴。
“这可是我第一次跟中国人合作。”詹姆斯坐下后第一句话就说道:“不过你必须快一点,易!你知道……呃,我们这种人总是很忙,哦,是地,太忙了……”
这里除了小云和小意,英文都是足以应付一般对话的。听了詹姆斯随口这一句话,尤其是当他说到“中国人”的时候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他不是在和中国电影家谈合作,而是在向第三世界国家施舍过期面粉和棉衣一样。
杨娴儿和何风等人愠怒的互相对视了一下,个个铁青的脸,强压怒火不出声。
詹姆斯似乎完全没看见他们的反应,也不认为似乎需要对自己迟到两个小时多这件事做任何解释,他跷起二郎腿,昂着下巴催促道:“哦,好了,来吧,开始吧!给我看看你们打算在美国怎么让所有那些该死的观众乖乖的走进电影院去。”
要是在当年上大学那会儿,依着易青的脾气早就把面前地一杯冷咖啡泼到他脸上,然后扬长而去了。不过今天的他毕竟身份地位不同,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利益关系也要复杂的多了。
他尽量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拿出事先谁备好地一叠策划文案,交给孙茹。
孙茹逐一的递到各个人地手上。给詹姆斯和他地两个助理的那三份。当然是全英文的。
詹姆斯接过那份长达五页的文件,翻也没翻,扫了一眼就往桌子上一扔,然后向易青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易青再次深吸了口气,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英文,然后向他介绍起《花木兰》剧组这次关于影片在北美宣传的基础构想来。
才刚说了一部分,詹姆斯就惊讶的叫了起来:“哦,不不不……这太可笑了。这不行!”
易青按捺住自己的不快,尽量和缓地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詹姆斯拍着那份策划案夸张的指手画脚的嚷道:“哦,这真是糟糕透了。你要了解,你现在是在美国!不是在中国!你们在美国居然还想搞完全东方的那一套,这不行!必须要强调美国人容易接受的那些东西,OK?比如我看过你们的样片。里面有很多关于战争和屠杀地,还有女权思想的东西,那些都是美国青年所熟悉的,你们应该把宣传重点放在强调这些方面上。而不是强调那些见鬼的东方神秘感。”
易青和孙茹无奈地交换了一下眼色,这是他们事先预想中最讨厌的一种情形,现在还是发生了。
易青努力的组织着词汇,试图让詹姆斯明白,他解释道:“听我说,先生。你该知道在美国,关于暴力和色情这类商业噱头的电影已经太多了,每年都会生产几百部,如果我们强调这些方面,那么我们跟同档期的美国电影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和吸引人的地方了。因为这样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太多了人们就不喜欢看,不会注意它了,对吗?我们是希望强调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国观众以前没接触过的东方韵味,中国有句古老地话,叫物以稀为贵,我们就是想……”
刚说到这里,只听见一阵急促的铃声,不知是谁的手机响了起来。
詹姆斯的黑人助理拿起自己的手机,旁若无人的接起电话来,并且哈哈大笑。
易青只好停下来,等他打完电话
那个黑人说了两句,把电话递给詹姆斯,笑道:“接吧,是那个该死的妞!”
詹姆斯笑着拿过电话来说了两句,然后挂掉,接着心不在焉的坐直了身体,对易青道:“对了,刚才你说到什么了?哦……得了吧,算了那些不重要。我的意思是你必须修改你的这个方案,什么东方的神秘感,不行,这个可不行……你希望我们出多少钱来支援你们搞这个宣传?五百万还是一千万?可是你必须让我们有信心明确知道这钱能使我们在上映后得到更多该死的美金,明白吗宝贝儿?”
说着,詹姆斯把那份文件往旁边随意一推,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接着道:“那么好吧,你可以有几天时间再修改一下这东西,不过,我必须得说抱歉了……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了,好吗?就这样吧,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得去一个该死的约会了……”
说着,詹姆斯和他的两个助理神色自若的站了起来,连握手都没有再和易青握一下,只是在经过易青的身边时很随意的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纷纷道:“有事再联系!”“我们会再见面的!”“拜拜!”三人就一起扬长而去。
易青等所有人一动都没动,更不会有人站起来去送他们。
孙茹看了看时间,还不到下午两点。
《花木兰》剧组的十几位重要主创从昨天就开始准备,然后今天饿着肚子足足等了他们两小时又十分钟,包括两个刚下飞机的女主角累得几次在等他们的过程中睡着;而他留给易青等人的开会时间,还不到区区的四十分钟!
自从创办华星以来,易青他们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大家面面相觑,都在彼此的眼中读到了愤怒和屈辱!
这就是美国!世界上最民主最平等最文明最发达最先进最正义的美国!
当你有足够的资本和创造资本的价值时,你才能得到平等和民主,你才能得到尊重!在你没有起码的价值或者能够证明自己价值的能力之前,你就是一堆狗屎!
平等?哼,留给伊拉克那些在废墟里捡拾弹片的孩子们去说吧!
易青和孙茹、杨娴儿他们就这么静静的坐着,许久都没有人出声。
良久,孙茹轻轻的说道:“吃饭去吧!吃我们自己的中国菜去!”
“对,好好的吃一顿!”易青霍然站了起来,目光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和冲天的斗志,他坚定而清晰的,一字一顿的说道:“诸位,请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和中国的电影今天在美利坚所蒙受的耻辱!总有一天,我们今天所承受的一切,要他们百倍的偿还回来!”
第十一章 雪耻之战(中)
“哈哈哈……这是意料中的事,想当然耳,不足为奇。”听完了易青的叙述,李恩华坐在大办公椅后面哈哈大笑,道:“你应该叫我儿子艾蒙过来陪你才对,他比较熟悉美国这边的情况。”
“李杜?”易青有点嗔怪的瞪了李恩华一眼,恼道:“老哥,你还笑!”
“当然要笑了,”李恩华感叹的道:“我当年受得苦,你也要好好尝尝,总扯着顺风旗可不是什么好事。现在中国国际地位算是有很大提高了,你想想三十年前我刚到美国的时候那情况……”
易青皱了皱眉头,道:“真难以想象,好莱坞的公司拥有这么成熟完备的商业运营机制,可是一拆到单个商人身上竟然如此的轻佻和幼稚。我真不明白,如此不加掩饰的表达对合作另一方民族、国籍或者肤色种族上的歧视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难道他们一贯就是如此吗?”
“人们总是用自己熟悉的逻辑去考量自己并不熟悉或者了解的事物。”李恩华笑道:“你刚才的逻辑只适用于我们中国人。也许你认为商业活动中即使明显强势的一方打心眼里歧视弱势的另一方,也不该坦然平白的流露出来,而应该很有城府的含蓄地和对方留下面子……呵呵,小老弟。美国人可不是这样思维的,这就是文化和民族根性的差异。”
“这也恰恰是美国人最令人反感的地方。他们从来不会改变自己的价值和习惯去尊重和迁就其他民族地思维方式,因为骨子里他就觉得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最先进最优秀的。”李恩华思索着,努力想向易青这位刚刚跨入国际市场的“初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道:“现在不管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都不得不面对美国问题,因为美国太强大了。作为过来人,我能给你地忠告就是,当你在面对这些美国佬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并且要记得。他们在制度和实力方面的先进和强大,永远和他们的肤浅成正比……”
“当然,说地好听一点,或者说他们自己的社会学家把这个称为……呃……”李恩华努力寻找着词汇。笑着道:“称为率真和直接。本质上说,每个美国人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你不要忘记了,这是一个只有三四百年文明积淀的民族,你不能要求他的人民象一个五千年的礼仪之邦一样思考问题。”
“好吧,我能接受。”易青无奈的摊了摊手,他倒是能举一反三,道:“现在我们有求于他。所以他认为摆高姿态羞辱我们是理所当然的……或者他觉得这根本不是羞辱,做生意就应该这样……是这个意思吧?”
“全中!年轻人脑子就是好使嘛!”李恩华道:“你现在是一张白纸,你旗下地明星在美国市场全是新人;你的电影成败与否还是个生死未卜的未知数……要是将来你在美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哈哈。到时候你再看他向你展示南美式的热情吧!跪下来吻你地脚他们都干得出来。中国人所认为的廉耻和含蓄,在他们看来就是虚伪。你只要能赚钱,能赚一千万、一亿或更多的钱,他们就会倒过来求你,哪怕他们已经有了一百亿身家——这就是美国!”
这就是美国!
李恩华的最后一句话大大的刺激了易青,他突然想起李连捷大哥有一句名言——“在美国,一切就是一个数据!”
你的数据代表你能够创造的财富,你的数据上去了,你就拥有了一切,拥有平等和民主。包括你所代表的民族和国家也就同样拥有的自己地尊严和地位——这就是美国!
这种赤裸裸的思维方式在国内或者香港是很难想象的,易青此时面对着一个陌生的领域,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就像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大男生一样,兴致盎然的鼓起了十二万分的斗志!
“谢谢你,二师兄!”易青豁然而起,满脸跃跃欲试的喜悦,道:“我走了,改天请你喝功夫茶。”
李恩华惊奇的看着眼前这个年龄足够做自己儿子的“师弟”,刚才还象头愤怒的公牛一样,可一转眼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似乎天大的事情自己都有了准主意,不需要跟任何人商量一下……
“你不打算跟我商量一下眼前的局面怎么处理吗?或许我会有一些建议对你有帮助……”李恩华试探的问道:“比如想个办法再找个院线方来分担宣传费用,或者通过李氏国际再找詹姆斯谈谈……”
“不用了。”易青简短而诚恳的道:“让我们自己来吧!我们已经沾了李氏不少光了。”说着,易青信心十足的站起来向外走去。
“二哥,上映那天我让人给你们送首映票!”
李恩华微笑着望着易青留下这句话时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自言自语的感叹了一句:“唉……看到这样的年轻人才发现自己老啦……不知道刮个胡子能不能显得年轻一点儿……”
……
“这一次,让我们自己来吧!”
易青一拳凿在会议桌上,狠狠的道:“我请会计师计算过了,连同美国和国内的全部宣传费用,我们独力承担下来,一共只要两千万美元!”
“只要……两千万美元?”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宁倩华惊讶的张大了嘴,重重地强调了一下“只要”这个词。随即焦急的道:“易主席,我提醒你注意现实问题!你的《花木兰》已经超过前期预算很多了!截止到现在,华星集团已经为这个大片砸下去四亿两千万港币了!如果再砸两千多万美金下去,整个电影就要超过预算近八千万港币,这不但要动用华星的储备资金。还会直接影响明年我们在国内要投拍几部电影的计划!你有没有想过怎么跟股东交代?”
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易青和孙茹都觉得不可能飞回香港去开会讨论这件大事,毕竟一来一去要好几天,美国这边地时间已经很紧了,签下的上映合约不等人。所以由易青提出来。用可视电话在美国召集华星董事会的一个临时会议。
为了《花木兰》这个戏,其实华星相当一部分的董事都在美国了——易青、孙茹、何风、李佩佩;加上香港的宁倩华、依依、罗纲,这些人大概可以决定华星集团地任何事情。
“如果……”孙茹沉吟的道:“如果上映后电影赚钱了,把这五六亿拿回来了。哪怕只是保本,也不存在向股东交待的问题;可是,万一……”
“别忘了,我们在美国做的市场调查和预期票房,可是投资额度地150%!”易青坚决的道:“李氏国际作为好莱坞大同盟的资深成员,他们给出的保守调查报告都认为《花木兰》会有1。5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成绩;扣除去给院线方的部分,就算七千万好了,我们自己还会有八千万的盈余。扣除七七八八的潜在开支,至少也是个保本地局面。还有,大家别忘了,在国际市场上。票房收入只不过占到一个电影利润的三分之一而已,还有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呢?”
易青举起了手上一张刚打印的财务报表,道:“《花木兰》的音像制品和附属产品,按照美国地方式来进行商业评估,至少还会有一亿多的利润,如果我们坚持依靠詹姆斯之流的美国投资,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接受了他们一千万美元不到的宣传费‘赞助’,按照他们一贯的苛刻标准,明天我们就要分三千万、四千万甚至更多的利益给他们!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自己投资,自己来赚这个钱!”
美国和香港两边会场同时沉默。
虽然易青说的看似有点道理,但大家却都知道形势严峻,尤其是孙茹和这些在美国的同事,本来那种乐天的精神通过前两天詹姆斯那么一闹,一下子都凉了下来。
美国和国内不同。国内每年最好的档期就是二三月份,因为是春节档;而在美国,每年最好地是圣诞和元旦前后,还有就是暑期档。
根据合约,《花木兰》在美国上映恰恰是美国最淡的这个档期;小意和小云这些演员都是新面孔,票房如何真是不容太过乐观。李氏国际的市场调查能否最终符合现实中的票房结果,谁的心里也没底。
至于说到音像制品和附属产品,按照李氏国际的那种美国算法,当然很可观;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花木兰》能有超过1。5亿票房的成绩的基础之上的。退一万步说,就算《花木兰》真的大卖,以华星和国内电影业的规模,也很难象美国电影的相关产业那样,流水般的生产出足以满足美国市场供给的音像制品及附属产品来。
就在大家面面相觑,举棋不定的时候,在美国这边几乎所有人都看到电脑里依依的嘴唇动了动……
由于两边相隔遥远,信号要靠卫星传输,所以会有好几秒的滞后性,大家并没有马上听到依依在说些什么。
但是,平时无论在朋友交往还是在公司事务中从不轻易发表意见的依依,突然要说话了——她可一向是一字千金,言必有中的啊!
大家不禁同时提起了精神,凝神注意她要说些什么。
“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复杂,是我们自己的焦虑和得失心把它想复杂了。”依依的声音平缓但坚定,她慢慢的说着,仿佛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一样清晰和睿智:“既然无法做出决定,既害怕风险又不愿意舍弃可能获得地利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问题?”
所有人,连同易青和坐在依依身边的宁倩华都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体,想听听依依的这个“另一个角度”。
依依微微一笑,依旧不疾不徐的漫声说道:“华星集团创办至今,还不到四年。从最初前身‘中华人影业’地几千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发展到重组并购两家香港传统影业龙头财团,现居香港影业之首,市值数百亿港币——短短四年,这种成绩,算不算商业奇迹?”
所有人都默然点了点头。
依依停了停。继续说道:“创造出这么好的商业成绩,当然依赖于外界的许多重要因素。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在每一个关键地决策点上,从未出现过错误的判断或者失误。每到关键时刻。易青和董事会的决定总能为我们的事业加分,我们赢得了每一场豪赌!”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能有这么好地‘运气’?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团结!”依依加重了语气,美丽的面容上充满了骄傲的光彩,她大声道:“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资产,彼此间有多少即得的或将得到的利益纠葛,我们这群人,总能保持一份赤子之心,像孩子一样执着的甚至是象孩子一样轻信的。信任着我们地决策者。我们不象一般的大型财团或者企业那样,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因为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一致的。我们不仅共同分享成功后得到地各种利益,更有着面对失败后共同承担责任的决心。”
“……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各位是不是事业做大了,口袋里的钱多了,开始不敢拼不敢搏了?各位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如果输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了吗?请注意,任何一个企业内部的分歧都是从产生这种思想开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吧!”
说到这里,依依总结道:“我想说的是,赌这一把,或者不赌这一把。无非是一个决定两个选择而已。如果我们依然保持当初的团结和斗志,即使选错了,也是赢的;如果因为这个问题我们犹豫了甚至怀疑易青的能力和判断,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内部出现了裂缝,那么即使最后选对了,也是一种失败!”
“……我说完了。”依依最后淡然的说道,电脑里可以看见她端起眼前地茶杯喝了口水,静静的坐着不再说话了。
又是一阵沉默。
良久,孙茹举起了手,简短的道:“我接受依依的说法。”
她说着,心里对依依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有象依依这样的人才会把五亿和五块钱看做一回事,不考虑利益上的得失,说出这样的话来。
再多的钱说穿了不就是一个数据上的游戏吗?五亿也好,五块钱也好,不过是人生开大小,输也一把,赢也是一把。既然大家已经把该努力的该做的都做到了,同时又都不知道接下去怎么做是对的,那么不如把胜负放下,毕竟有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只要原本的团结和信任还在,那就算输光了还有翻本的机会;如果开了个不信任的各有打算的头,即便是这次赢了,谁还能保证下次依然是赢呢?
孙茹怅然若有所失的看了看显示屏上的依依,她看上去是那么的从容和美丽。
孙茹一向以易青的第一死党、第一红颜知己自居,她也确实和易青形影不离,但是每到关键时刻,真正能和易青心意相通,无条件的支持易青的人,却还是依依。
终于,宁倩华也在那头缓缓的举起了手,无奈的笑道:“我不得不承认依依说的有道理。我们权当不问任何理由的相信易青的能力和判断好了。最多不过就是票房惨败,以今天华星的实力,回到国内再熬一年,又可以冲击国际市场了!最多输掉这一把,我们还可以做张一谋嘛!人家冲了那么多次、那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咱们怎么就不能输一次呢?”
最后几句轻松的话令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易青深深的凝望着屏幕里的依依,这几个月来,他从没有这样的想念她。
然后,他定了定神,道:“那好,我们投票吧!同意华星集团独力完成《花木兰》后期宣传和美国市场推广的,请举手!”
举手林立。全票通过!
易青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他微笑的道:“多谢大家通过我的提案。我保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美国同行一定会为没有分到这杯羹而大大的后悔的!”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充满东方神秘韵味的诱惑与暗示的各种海报和宣传品已经在整个美国社会各个角落泛滥了起来……
张一谋导演和冯晓刚导演他们和类似詹姆斯这样的美国商人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俗鄙的以为要开拓美国市场就要迎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念——惯性思维使他们失去了这份油水丰厚的商机。
好奇心会杀死猫。人类永远喜欢那些神秘的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所以陌生的有隔阂的东西反而能卖到大价钱。这个道理连捏糖人儿的小贩都知道。
可惜,世事有时就是这么讽刺。
第十一章 雪耻之战(下)
在La最繁华的PUB街区的中午,易青站在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下,满意的仰头欣赏着杨娴儿的这副杰作。
牌子打得是派拉蒙院线的字号,内容是《花木兰》的宣传海报。
海报上,中国古代的十八般武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铲、棍、槊、棒、拐子、流星锤……还有那弓箭藤牌、棉绳套索以及诸般武侠小说常见里的暗器之类的兵器,围着整张海报画了个圆周。
在海报的中央,花木兰扮相的小意做千手观音之相,三个脑袋朝着三个方向,画出来的几十只手上分别拿着海报上的这各种中国古兵器;身上一套兽袍吞鳞甲,一片片的甲片清晰可见,精致优美。
小意的身后背景里,墨蓝色深邃的星空下,一幢中古国式的城堡矗立着,下面有几架投石车、冲城丰和三弓床弩在攻打。
这海报每一件东西?(:
)
( 活色生香 2 http://www.xshubao22.com/1/1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