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强森大笑道:“你可真象个唐人街推销杂货的小贩。[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看看,让我看看,嘿,这棒极了,谢谢你伙计。”
孙茹合笑站在一旁,从包里挑了几件东西递给统计部的几位美国同事。易青只认识一个强森,她却几乎认识李氏国际总部大部分的中层员工,毕竟她的工作整天要跟这帮人打交道。
李恩华看着他们两个一件件的从包里往外掏东西,全是一些带有显著中国风味的小工艺品和衣饰,比如剪纸贴画、丝绸刺绣、紫砂茶具、旗袍唐衫等等,大感奇怪,对易青问道:“你们在哪里买到这些东西的?除非是在北京,不然即使在中国的某个城市,也不可能买到这么齐全的中国民间工艺品,上帝啊,要知道这可是在La!”
易青得意的眨了眨眼睛,对李恩华道:“你以为我是去逛街了吗?不不不,我是去考察市场的售后效果去了。作为一名导演、一名中国导演,我很荣幸的告诉你,先生……这里、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正刮起一股狂热的中国飓风!”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上)
“中国飓风?”强森惊讶的道:“是怎么刮起来的?易,是你打了个喷嚏吗?
“是的,当然。”孙茹立刻一本正经的接口道:“如果你认为《花木兰》只是一个喷嚏的话。”
强森立刻大笑道:“当然不!我怎么敢跟美金过不去!那可是一周一亿一千四百万哪!我的上帝!”
“什么?”这个数字连孙茹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她当然知道《花木兰》第二周口碑和宣传效果都出来了之后,票房会大涨,但是涨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今人意外了。
只有易青象个没事人一样,大大咧咧的走到李恩华旁边挑个位置坐了下来,口袋里摸出刚才在唐人街买的松子糖咬得嘎嘣脆响,好象他早就知道这个数字了一样。
“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一周?”孙茹非常夸张的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用英语重复着这个数字,然后瞪着强森道:“你确定不是港币或者日元什么的?”
强森的女助手非常认真的道:“当然。加上前一周的三千八百万美元,《花木兰》的两周票房总额已经达到一亿五千三百万左右。我们计算了所有放映合约的分成之后,扣除发行过程的耗损和必须分配给院线的分成,我们目前的直接票房利润已经超过九千万,基本完成了易青先生最初的最低票房构想……”
“哈哈,嘿嘿,嚯嚯……”强森一连发了三组语气叹词,挥舞着大手道:“先生们女士们。我们现在总结战果是不是太早了点。要知道。还有两周呢!一周一亿一千万,再有两周……天哪!花木兰万岁,我喜欢中国女兵,是的,我是说我爱她,你们知道地。我爱死她了……”
易青懒洋洋地打断了强森这种南美式的激情胡言乱语,对大家说道:“得了吧,伙计们。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第三周的票房下跌的跌幅应该超过40%。而第四周和第二周相比,跌幅超过60%,要知道新鲜感这种东西,尤其是来自外国,我是说来自异体文明的新鲜感,是很难持久地。要让他们再对中国感兴趣,那得是下一部电影了。”
“所以,我预计,”易青总结道:“《花木兰》的首轮票房大概达不到三亿;而后加上第二轮和派拉蒙、华纳续签之后的票房。大概可以达到三亿五六千万的成绩,具体如何,那还要看上帝地安排。”
说这些话的时候。易青的嘴角挂着强大的自信和一丝戏谑的微笑,那种感觉,仿佛他才是那个主宰一切的“上帝”一样。
这时,李恩华的秘书温莎把一壶绿茶端了进来,按照英美贵族喝茶的习惯,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还配上了牛油小饼干。
易青端起杯子,笑着示意大家道:“来吧,让我们为《花木兰》干一杯!各位,请别忘记了。这,来自中国……”
李恩华欣赏的看着这个朝气蓬勃地师弟,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他喜欢易青说的这句英语故意在“这”的指代上用了歧义病句,让人搞不清他地“来自中国”到底是指电影,还是指绿茶……
La中国城广粤料理厅。
在吃午餐的时候,李恩华拾易青要了一笼他最爱吃的虾饺,然后随口问道:“你怎么在唐人街买那么多东西?”
孙茹笑着在旁边接口道:“马上回香港了,买点中国的东西,送一送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嘛!”
李恩华诧异的道:“不是还有两周吗?再说电影上映完还有很多事情呢!”
易青被虾饺里的热油烫得直呼气,好容易腾出嘴来,道:“不,最迟后天早上走,该回香港了,那边还有好多事等着办呢!”
“别闹了,小子。”李恩华笑道:“你周五上午约了詹姆斯·史密斯谈他手上那几条院线续签的事,怎么你忘啦?”
易青簌溜一声,喝了一口鱼翅羹,满意的咂着嘴摇着头,好象在感叹鱼翅的润滑美味,然后突然正色道:“日期是定下周五没错,但是我可没说地点在La。他不是要谈吗?飞趟香港吧!”
李恩华听了这话,眼晴微微一亮,随即笑着摇了摇头、仿佛一个老成地长兄看着自己淘气的幼弟一样,夹起一个叉烧包放进他的碟子里,瞪了他一眼,道:“吃你的包吧!告诉你别玩的太狠,人家也是有爹妈生养的。”
“靠,当初他搞我们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易青白了老师哥一眼,拿起叉烧包对孙茹道:“从今天开始,我们有粥喝粥,有饭吃饭,有包就吃个包,总之就算是饿死,至少在华星公司的生意范围内,决不再让外国鬼子骑在咱们头上装大尾巴狼!”
孙茹懒得理他,看了七八年这嘴脸还没看够吗?她低头对李恩华道:“他这个饭桶,别说饿死,饿他一顿他都要嗷嗷叫。他将来要是死了,决不可能饿死,我者多半是贫死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把那个咬了一半的叉烧包向着易青那刚要反唇相讥的大嘴方向顶了上去,给他塞的满满的,不让他再唧唧歪歪。
李恩华坐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忽然有些鼻酸,他望着天花板默默的想到:老师啊老师,要是你还健在,还能看到今天这一切,那该有多好!
第二天,李氏国际在影城最昂贵的法国餐厅里,摆下饯行酒,为易青和华星制作单位的全体成员饯行。所有在这次合作中参与联系、交流和共同工作的双方员工全部出席。
接到消息的何风、李佩佩夫妇。急急忙忙从墨西哥边境驱车赶回来,在酒宴开始之前终于赶到,连声抱怨易青太着急回国了,害他们不能玩的尽兴。
大家看着这对艺术家夫妇哈哈大笑。这两人穿着美式皮夹克,带着墨西哥风情的毡帽,脸上晒得红扑扑地。身上背着一大堆马骨、石器做成地墨西哥乐器,还有几把民间制琴师制作的吉他一一这哪是进过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乐家,整个一个墨西哥流浪艺人。
李恩华手下这些干将,长期跟着李恩华。对中国的事物有着特殊的爱好,对易青、孙茹和这些可爱的中国同事更是几个月以来建立了不错地感情。
美国人从本质上说,其实个个都是孩子,他们的感情直接而热烈,没有收敛和合蓄的概念,所以整个宴会的场面就显得有点热烈和悲壮。华星地人还不怎么样,李氏国际的一些职员居然抱着自己的中国朋友哭了起来,尤其是李恩华手下的美籍女职员们。
易青看在眼里,乐在心头。这就是未来两家合作的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文基础了。看来华星的同事们这次给李氏国际的人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最后吃过了甜品,双方又倒上了祝福友谊地香槟,然后互相交换礼物。那天孙茹精选的那些中国商品就派上了大用场。
易青也举着杯子来到李恩华的身边。郑重地道:“香港见!”
“香港见!”李恩华也郑重的举了举杯子。
香港再见!再见的时候,风云际会,金龙腾空,那从东西传来的隐隐龙吟,要震撼寰球!
……
易总回来了!孙小姐他们回来了!
整整一个早上,华星总部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处在一种兴奋的脚不沾地的状态。
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大家都知道了司机已经在机场接到了易青和孙茹、小意、小云、何风、李佩佩他们,两小车一大车。正在向这里赶来。
午休时间居然没有一个人去吃饭,所有人都拥到华星大厦一楼大厅,翘首期盼着。
“来了!”
不知谁一声高呼,或坐或站的人们纷纷拥到了门口。只见停车场方向遥遥的走过来一群人,好象一个刚刚观光归来的中国旅行团一样,扛着大包小包向这里走来。
除了被易青打发走回去放假休息的少数几个人外,大多数去美国地同事都跟着回到了华星大厦,说是因为有很多器材和资料要先放回公司才安心;其实,他们也是想念自己留在公司的那群死党和损友们吧!
依依站在人群的最前列,她刚刚完成《北角夜未半》的内地宣传,昨天晚上才从江苏飞回来,没等睡上几个小时,又赶回公司来,等着易青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认识易青以来,从来就没有分开那么久,这一走,竟差不多有半年了!听说易青有意提早了两周回国,说起来,恐怕他也是想依依想坏了吧!
“来了来了!哇,易总万岁!”
“《花木兰》至胜!”
“易导至强!”
各种各样的欢呼声,喊叫声好象要把整幢大厦震塌了一样响起来!同事们已经陆续听到了美国反馈回来的消息,两周一亿五千万美元——这真是一个能让人疯狂的数字。身为华星的一员,有这么犀利这么牛B的一个“头儿”,谁不自豪?
远远的,易青和孙茹相视一笑,紧了紧背上的包,大步向狂喜的欢迎人群走去。
就算是古时候的大将,开疆拓土,灭国万里而凯旋归来,所得到的推崇和殊荣,也不过如此吧!
第十三章 调教美国大亨(下)
小云的声乐教练拍了拍手,音乐停了下来。老师笑道:“你去吧,这几天连着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也让你的嗓子休息一下,注意喝水,别吃辛辣的东西。”
小云点了点头,走出了隔音间。
坐电梯上到大会议室,刚一进去就忍不住赞道:“好香。”
学演艺行当的都知道“饱吹饿唱”这个道理。小云早上起来为了唱歌,就喝了一杯牛奶冲麦片,这时候被里面传出的食物香味一激,立刻觉得饥肠辘辘了。
她椎门进去一看,只见一会议桌的虾饺、叉烧包、蟹黄包、凤爪、酿丸子、烧卖、粉蒸排骨……配着一大壶极品普洱的清香,勾得人食欲大振。
易青、孙茹、杨娴儿、何风、李佩佩五个人,有坐在桌子上的,有站在椅子上的,有用筷子的,有用手抓的,哪里还有一点社会贤达人士的样子,完全是他们当年在电影学院时代的做派。今天他们几个都特别“闲”,旧戏没他们什么事了,新戏还没开始筹备,行政方面的事有宁倩华呢,正好放放羊。
小云刚站定,就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小意怯生生地站在后面。问道:“小云姐,你也来了?易导找我们什么事?”
小云笑着挽起她道:“小意你吃过早点没有,你要吃过了可就亏了。”
说着,两人一起走进会议室,关上大门。小云笑道:“在会议室吃吃喝喝,这个主意不用说,一定又是易大导演出的吧,真荒唐。没点正形的,让孔儒知道了又要找你麻烦了。”
易青拿着一个烧卖吃得直吹气,对小云嚷道:“你吃不吃,吃就坐下,不吃少废话。”
小云哪还有跟他客气的,直接把他那笼烧卖拉到自己面前,挽了挽长发,找了副筷子很秀气的吃了起来。
小意疑惑的问道:“只是吃东西吗?”
易青扶正了自己面前的一个笔记本电脑。一手拿着咬了一半的烧卖,盯着屏幕不耐烦地道:“喂。怎么还是没有信号?以前怎么没发现,我们华星的工程组效率这么差……”
“你是衰神,你在怎么会有?”杨娴儿说着,走到他旁边,只见屏幕抖了几抖,她立刻得意的道:“看到没有,衰神。本小姐一过来它不就有信号了?”
小云凑过去看了看,只见屏幕上信号一跳,视频上出现了一个小房间的影像,原来是易青让工程组把保安室的监控录像的信号接到了易青的办公电脑上。
只见屏幕上的小会议室里。面对着监视镜头坐着一个大个子白人,正在不停的打呵欠。
“噗……”
杨娴儿站在易青身后当即笑喷了,幸好她家教比较好,嘴里没有含着食物。
小云疑惑的道:“怎么有个外国人,这人是谁啊?啊……易青你变态,居然玩囚笼行为艺术。而且还玩男地……啊一你离我远点儿,太恶心了。”
(囚笼行为艺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源于欧洲的一种极端行为艺术的代称。把目标人物关在玻璃屋子里,脱去衣物或者带上锁链镣铐——一般是受惊的少女。然后观察她惊恐、饥饿、疑惑的各种表情来取乐,跟日本的SM变态程度有的一拼。)
易青看了一眼小意,对小云道:“你滚,少中伤我,这里有未成人在,少教坏小孩子。”
说着,他对小意招手道:“小意你来看看,这个人你认识吗?”
小意听小云那么说,不知道易青是不是骗她过去看不该看的脏东西,象只受惊的小鹿一样疑惑了半天,才慢慢的挪了过去,偷偷探过去看一眼。
小意才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惊讶地叫道:“呀!这不是上次在美国跟我们谈宣传计划迟到两个小时的那个美国有钱人吗?”
易青和杨娴儿、何风一起哈哈大笑,拍手道:“小意真聪明!”
易青拍了小云后脑勺一下,道:“就知道吃!你看看人家小意,都是一个屋檐下滴仁,做仁的差距咋就那大捏?”
小云喝了口热茶,探过去看了半天,才慢慢的“哦”了一声,没好气的道:“谁认识他是谁啊,外国人的样子都长得差不多嘛!哎呀……易青你把他绑票到公司来啦?啧啧,大肥羊啊,你说我们敲诈他多少钱比较好?”
易青白了他一眼、道:“你才是肥羊呢,长得就象肥羊!我约了他今天早上十点谈续签加映地事。”
小云一听,作势一看表,大声道:“哎呀我地妈呀,介不九点六十了吗?”
易青不怀好意的笑了笑,笑得那叫一个阴险,道:“刚刚一大早才把他从机场接来,让我们美国朋友休息一下再谈公事吧!”
小云和杨娴儿、何风几人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上次他们约詹姆斯谈宣传计划的时候,做足了礼数一一易青他们通宵赶计划书,小意和小云下飞机时差没倒过来,硬撑着等了他两个小时。现在看易青戏弄詹姆斯,杨娴儿等人都觉得十分解气。
孙茹一直坐旁边,看着他们摇头,她不知道易青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易青并不是那么儿戏的人。对方毕竟是八大院线的首席商务主官。而且在好莱坞大同盟的各个公司都有股份,是美国影业有数的人物,人家牛是有人家牛的资本的。
易青这样做,自己这边当然心里是痛快了,可是如果影响公事就不好了。
不过,一个易青,再加上杨娴儿、李佩佩、小云这几个起哄架秧子的,她也拿这些人没辙。其实就连她自己也有点想看看最后结果如何的顽皮心态。
其实包括孙茹在内,这帮家伙可都是混世魔王一样的顽主儿,虽说这两年生意做大了有了点身份地位,看着有点四平八稳,起居八座地样子了,其实骨子里头还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想当初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在电影文化节上,易青把人家日本摄影大师气得心脏病发住医院,照着日本导演的屁股练飞腿,暴打市委外事办官员……相比之下今天这场面,也只不过是个升级版而已。
一伙人说说笑笑,吃吃闹闹,谈几句以前在电影学院的旧事,说两句今年华星准备开几部新戏的事,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丽丽给他们订得是十二人的一桌粤式茶点,量特别多,才吃了一多半就都吃不下了。易青惬意的靠着椅背拍着肚子,在和小云、杨娴儿开玩笑。
只见视频里地詹姆斯站起来走几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一直不停的打哈欠,想躺在沙发上又不放心地往门口看看;刚靠了没多久又烦躁的站了起来。
易青和小云指指点点,哈哈大笑。小意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她倒不觉得这么报复这个美国佬有什么可高兴的,她自己才吃了几筷子东西就放下了。易青看她腾出一个干净的大盘子,正在往盘子里夹虾饺,好奇的问道:“小意,你干吗?打包啊?不用。你什么时候想吃让助理给你单叫外卖就行了。”
“太浪费了,剩了这么多。”小意细心的挑比较好的一件件夹到盘子里,道:“依依姐快回来了,她爱吃虾饺烧卖。”
易青才想起来。依依今天早上去“周老福”珠宝店参加他们店庆酒会,因为她有给几款昂贵的珠宝做代言,算时间应该午饭时间就回来。
依依不象一般的明星整天在外面应酬,她特别讨厌那种气氛,总是每天按通告工作,事情完了立刻就回公司或者回家。
孙茹听小意这么说,才反应过来时间不早了,对易青道:“十一点多了,让人家等这么会儿就行了吧!差不多点儿得了,别玩得那么过分吧!”
想想这个詹姆斯也够可怜的,昨天赶了一天飞机,在天上肯定没睡好;今天一大早就被接来,谁都不认识,司机也不会英语,二话没说就把他扔在这小房间里;打了一早上呵欠,也不敢睡,也不敢走,不但没个接待地人,连杯茶水也没有。估计现在他是又累又饿又渴还外带烦躁不安,这种有钱人哪受过这个?幸亏他不知道头上有个镜头正拿他当动物园里的猩猩看呢,他要知道易青他们这么干,非气疯了不可。
“差不多?哼,差多了!”易青见大家眼睛都盯着他,突然脸色一变,冷笑着说道:“你们都以为我在玩,以为我拿这个鬼子撒气呢吧?我告诉你们,今天这件事,我想了好几天了,在美国的时候我就在想。”
说着,易青指了指孙茹道:“你还记得不记得,我们刚认识罗纲的时候,他给我们看的那个他自己拍的参赛作品《中国鱼》?这么些年我就一直在想,同样是东海、黄海捕上来地鱼,用同样的国际标谁分拣归类的甲级鱼,为什么日本渔民的鱼就包好了放在显眼的地方卖,我们中国的鱼就该当成杂鱼卖?再拿电影业来说,同样是电影,张一谋的《英雄》卖了一亿多北美票房,《满城尽带黄金甲》也卖了几千万美元,凭什么中国电影就只能缺拣人家剩下的场次、院线,难道我们的电影给那些美国院线换来的不是花花绿绿的美钞?”
刚才那种欢快轻松的朋友聚会式的气氛立刻被这几句话弄得凝重起来。
“也许我们在产业整体上确实和他们有一定距离,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的理由吧?”易青愤然道:“论单个电影,美国一年能卖几千万的电影也并不是很多吧!卖得都是一样的美元,我们给他们的分成还比同类美国电影给他们的还要多,这是我们在关照他们,是我们在给他们钱嫌,是我们赏饭给他们吃!为什么到头来卑躬屈膝的反而是我们?为什么张一谋和中影那些人就跟孙子一样,跟美国人作生意说话楞不敢大声呢?我们比人家低哪儿了?”
“……昨天我看了宁姐依据以前中影的行业惯例拟订的下一阶段接待商洽美国商人的建议方案,气得我一个晚上睡不好。”易青接着道:“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我们中国的各行各业就都是如此。只要到中国来的外国鬼子,不管是来卖技术的还是谈生意的,一律都是‘外国专家’。这些专家一来,好吃好住,陪吃陪喝,大批人马跟着,到处参观,好象只要是外国人,都是主子爷,惟恐伺候的不周到,等到了谈判桌上、张嘴就矮三分……”
“……老话说的好,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咱们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说这个叫好客、这个叫谦逊,这个叫礼仪之邦,可是人家领情吗?人家有没有因为我们的低姿态而多给我们一点优惠,多施舍一点友好给我们?扳着指头数一数,程龙大哥刚到美国的时候,受人歧视;李连捷大哥刚到美国的时候,也受人歧视;还有吴雨森导演、发哥、巩丽……太多了,为什么中国人要受这份气?”
“……这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自己就拿自己当孙子,那还凭什么让别人尊重我们?”易青咬牙道:“我怎么没听说让雷诺在美国受歧视?怎么没听说朱丽叶·比诺什在美国受歧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明星和电影人,都在好莱坞混饭吃,为什么中国艺人就公认的好欺负?”
“……我易青就不信这个邪!我今天就不要那个礼仪之帮,不要那个待客之道,”易青抬了抬下巴,冲着电脑视频里坐立不安的詹姆斯道:“从今天这笔生意开始,我就要好好教教这些美国佬怎么做人,教教他们什么叫平等,什么叫尊重,教教他们应该怎么尊重中国人!”
第十四章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上)
中国人有个毛病,也是过于善良过于温文造成的毛病——总是用自己的心理逻辑去揣度别人的内心想法。我们总是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却不知道此心非彼心,人心之间的距离,不会比地球距离银河系尽头的距离更近。
中国人讲人情,西方人讲理性;中国人讲谦让,西方人讲进取;中国人委婉,西方人直接——美国人从来没有我们那些弯弯绕绕,他们的势利举世闻名。当然,他们不认为这叫势利,他们把这个叫做务实。
当你名不见经传的时候,他可以明目张胆的藐视你、慢待你;可当你的市场统计数据一路长红,显示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够赚到大量金钱的时候,他又可以容忍你的一切来迁就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自己之前的狗眼看人低有什么可尴尬的;直到你的这根红线走到了尽头,你不再能为他们赚大钱了,他们又会突然不认识你了。
这就是美国资本家,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时刻在追求利益,在利益面前,一切都规范都可以忽略。
中国八九十年代在首都大学生中盛行起来的狂热崇美风,使无数青年知识分子温馨的认为美国是一个人人相亲相爱、平等自由的王道乐土,以为即使是中国的国力和美国差距这么大,伟大的美国人民也不会歧视我们;至少,即使心里歧视,表面上也会用委婉的态度对待我们……
易青其实是鄙视崇美族的,就象他鄙视哈日族一样,但是在刚到美国的时候,第一次和詹姆斯约见时,他也不可避免的抱有这种可笑的心态。
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揣度美国人的行为。易青以为友好的美国商人如詹姆斯之流,一定不会肤浅的歧视中国同行;他还以为詹姆斯即使看不起华星地人,大概也不会表现出来,而会很委婉的完成这次商务谈判吧!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两个中国商人之间,那这种逻辑倒真是成立的——即使双方的实力再大,也会依据东方民族的传统美德完成这次会晤。互相尊重,留有下次见面的余地,哪怕一分手实力强的一方立刻鄙夷地往地上吐唾沫。
可惜人家美国大亨不跟你讲这套游戏规则,在人家眼里,中国人这套叫虚伪;人家眼里只有实力,这叫务实。
这件事教会了易青一件事,易青的一大重要优点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他一学就会。举一反三。既然决定一切的只是钱,只是支票上的那几个零;既然放低姿态装孙子和挺起腰杆当大爷。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还要习惯性的低声下气呢?
两个人交往,即使某一方再多的财富、再高的社会地位、再大地权势,也不能成为他凌驾于另一方的理由,人生而平等,在人格尊严面前,富人穷人。是天然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的道理,不也一样是如此吗?
无论美国再怎么强大,作为两个主权国家,中国和美国天然就是平等的;无论好莱坞再怎么先进,再怎么实力强悍,中国电影业和美国电影业天然就是平等的。这与钱少无关、与先进落后无关、与实力强弱无关,谁也没有资格看不起谁。
当然,在现实社会里由于实力水平的差异,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出现。但是作为我们个人,作为我们中国,要承让并坚守这个道理和原则。要是我们自己都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要是我们一看见别人的好,别人的强,别人的富就自然而然的弯下了膝盖,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不平等姿态是应该的,那还有什么国格人格可言?
人家占我们的钓鱼岛,我们“礼仪之邦”;人家炸我们的大使馆,我们“礼仪之邦”;人家侦察机窥探我们的领空,把我们的防卫飞机都撞下来了,人都死了,我们还在“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的次数多了,到最后礼仪之邦就变成了懦弱之邦。对不该宽容的人实行温良恭谨那一套,说穿了就是“贱”!
中国确实有许多天生就有强烈奴性的,满脑子都是奴才逻辑、二等民族逻辑的人,看到别人实力比自己强,就觉得自己应该矮人家一等。不过易青显然不是这种汉奸二狗子性格的人,任何侮辱和轻慢他以及他的祖国的人和行为,都必然得不到他的原谅。
……
中午十二点十分。
华星小会客室。
饥肠辘辘的詹姆斯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出虚汗了。他闭上了眼睛想养一会儿神,可是怎么也定不下心来,眼前仿佛有一块块炸得金黄的鸡块在漫天飞舞……如果这时候再来一大杯加冰的可乐,夹上起司片和香肠的一大条热狗,再来一些薯条或者土豆沙拉……
哦,上帝啊!感谢主,赐我食……
易青和孙茹他们,在楼上的视频里看到詹姆斯的这个舔嘴唇的动作,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请詹姆斯上来吧,丽丽。”
丽丽在耳机上应了一声。
易青摘下耳机,挥了挥手,让那几位没正形的找个位置坐下。
杨娴儿懒洋洋地道:“我是吃饱了,我走了,我才没兴趣看那个美国啤酒肚呢,看了一早上了。”
何风也站起来要走,易青干脆对小意和小云道:“你们也都走吧。今天玩的挺高兴,接下来的事就不用你们了,我和小茹在就行了。”
楼下小会客室。
詹姆斯坐立难安,只觉得自己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了。
这时,大门一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国女职员走了进来。
詹姆斯立刻站起来大声嚷嚷道:“这是怎么回事?易呢?我从美国飞过来,约好是十点的!他到底在不在这里,如果他不在,请告诉我,我需要找个酒店休息,我们可以另约时间……”
“对不起,先生。”丽丽是个非常憨厚、严谨、内向的女人,她不知道这里头的事情,只是很忠实的一板一眼的“背诵”易青交代给她的话:“我们易总让我告诉詹姆斯先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迟到几小时都是很平常的事。”
詹姆斯愣了一下,顿时语塞。说起来,易青可一点没占他便宜,上次他也让易青等了他两小时又十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詹姆斯无奈的摊了摊手,道:“好吧。那现在呢?”
“先生,请跟我来。”
……
詹姆斯跟着丽丽走进大会议室的时候,屋里只剩下孙茹和易青两个人了。
詹姆斯一进门就看见站在桌边的易青,他悻悻的抱怨道:“哦,易!你可真是个记仇的男孩!”
易青大笑的张开双臂迎了上去,道:“记住今天吧,老伙计。这是中国人的风俗和礼节,我们有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也就是说,你怎样对待一个中国人,中国人也必然怎样对待你。”
“好吗,神秘的中国人。”詹姆斯无奈的笑了,他上前拥抱住了易青,大声道:“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你和我见过的几个中国人不一样,你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易!”
孙茹静静的站在一旁,等他们拥抱完了,她只是隔着桌子跟詹姆斯握了握手。她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好笑,不过这位詹姆斯倒是洒脱——不过也难怪,如果你知道对方随时可以带给你数以百万、千万美元的利益,想来任何人都会表现的这么洒脱的,不洒脱行吗?
詹姆斯一边和孙茹握手,一边眼神已经飘到了一旁的一架酒楼送餐的小手推车上了,刚才易青他们吃剩下的东西,起码还有两三人份的,已经重新装盘了,摆了一车面,看上去象新的一样。
尽管詹姆斯不认得那些是什么,总之不会是炸鸡和热狗吧,不过看上去也让他饥火更盛。
易青笑着让过一个位置,请他坐下,然后亲自走过去把车推了过来,道:“谈正事之前,想必你已经饿了,先吃点东西吧,边吃边谈。”
詹姆斯悄悄咽了口唾沫。他笑了笑,艰难的道:“还是……哦,我是说还是等生意和合约谈完再吃饭吧。”
“哦,不不不。”易青非常严肃认真的道:“中国是个非常强调‘吃’的民族,我们最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边吃边谈是我们的一个习惯,更是尊重客人的礼节。”
詹姆斯愣了一下,孙茹在旁边语气不容置疑的补充道:“请尊重中国的礼节和风俗。”
第十四章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中)
詹姆斯听两人这么说,乐得高兴,连忙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吃了。”
说着看了看餐车上的筷子,发了两秒呆,也没找到刀叉。他想了一想,用手抓起一个是饺塞进嘴里,随手又拿起一个叉烧包。
易青和孙茹对望了一眼,他们都知道,美国佬喜欢吃油炸的和带馅的食物,叉烧包和虾饺、蟹黄包这类点心,对于一个饥饿的美国人来说,一定是能带给他舌头奇特感觉的异味。
“哦,嘿嘿嘿……太棒了,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詹姆斯才吃了一个虾饺就兴奋的叫了起来,大声道:“我发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当然,”易青静静的坐在那里,淡淡的道:“中国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吃的是饥饿。”
“哦,饿最好吃!哈哈,中国人真了不起!”詹姆斯已经吃得没有吃相了,他大声笑道:“我爱死中国了!不过……对不起,有可乐吗?我想我需要这个……”
“不,只有茶,中国茶。”易青这样说着,孙茹马上让门外的助理职员进来重新沏开了一壶茶……
十分钟后。
詹姆斯惬意的靠在椅背上,用湿纸巾擦着自己地大手。然后端起本子来又喝了一大口,笑道:“谢谢你,易。我以前从来不去纽约和La的中国城料理,早知道中国菜这么好吃,我早就去了。”
易青微笑道:“我们中国还有两句话。叫‘何处清泉不解渴,何处山薯不饱人’。意思就是说,哪里的食物都可以吃饱人的。吃饱了以后,中国菜和炸鸡薯条都一样。”
“当然。哦,不,我打赌中国菜更好吃。”詹姆斯意犹未尽的道。
“那么,”易青还是懒洋洋地道:“中国的电影呢。它为美国院线赚来的,同样也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吧?”
詹姆斯一下没明白易青的意思,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是易青英语不行,发生了沟通障碍。
谁知一直懒懒散散坐着的易青突然坐直了身体,上半身侵略性的前倾,目光犀利地盯着詹姆斯道:“中国的食物和美国的食一样。都能提供热量;中国地电影和美国的电影一样,都能赚到美元!为什么你和你的美国同行们,却总是给中国电影那么苛刻的条件,比同档票房成绩的美国电影苛刻的多?”
詹姆斯顿时哑然。他无法说不,因为他嘴里还飘着普洱的茶香,最后一块粉蒸排骨估计还在食道里没有完全下去,他只好想了想。摊了摊手道:“好吧,我不得不说,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东方人。你赢了!易!说吧,你要什么?”
易青微微一笑,又松弛了下来。这就是美国人——以前他们因为中国人的低姿态和自卑心理而刻意的对中国人压价,现在被易青指出来后却没有半点的尴尬和不自然,因为人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生意。
如果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这种情况下一定会觉得不好意思,仗着对方谦逊就趁机压价。这是奸商所为——这就是礼仪之邦的儒商逻辑。可惜美国人从来不遵循这种逻辑做生意,这就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一和美国人做生意就吃亏的原因所在。
许多中国商人一辈子想破头都没想通的道理,易青和詹姆斯打了一次交道就想通了,而且占据了主动。这种过人的智慧让詹姆斯心折——这一点上,美国人又是非常可爱的,他们的情绪直接而热烈。
现在,詹姆斯要为他对易青产生地这种特殊好感买单了。
“《花木兰》的美国续映,原先的分成比例不合理,我要减一半,两成到两成五。”易青毫不客气的说道。
詹姆斯想也没想,立刻嚷起来,道:“嘿,这不行,伙计。我说……”
“没什么不行的,”易青尖锐的道:“得了吧,詹姆斯!如果是一部美国电影,分25%是最高的分成了,不是吗?你忘了我们刚才的话了,中国电影给你们赚的一样是美元,别想用什么双重待遇标准,伙计!”
“何况,”孙茹马上在旁边补充道:“詹姆斯先生,我想你应该知道。你们美国的电影进入我们中国的院线,我们最高也没有收过你们15%的分成,低的时候甚至有5%和7%的。现在我们易总承诺的是美国电影在你们行业里的最高分成标准,我认为这很公平,先生。”
“哦,不……我是说,三成怎么样?”詹姆斯的口气显得有点软弱。
“不,两成五!”易青摇头说道,口气不容置疑的坚决。
“好吧!那么,”詹姆斯自己知道自己事,他的底限其实是20%,在这个基础之上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他想了想道:“除了原先的那六条院线合约……”
“我知道你有八条院线的话事权,这八家公司加起来,覆盖大半个美国。”易青打断他道。
“当然,是的。”詹姆斯骄傲的道:“我是你合作地唯一最好的的选择,易。”
易青点头道:“《花木兰》原先跟你手上的六条院线签约。现在。如果你接受,我除了和原先的六家院线公司之外,可以给你再增加一条。你看,圣地亚哥的那一百二十一家影院再加入进来,再加两周地上映。每天的场次由你们决定,怎么样?”
“嘿,你是怎么了,男孩。我们有全美国最棒的院线结构和戏院分布,为什么只是七条院线。”詹姆斯耸了耸户道:“我一直以为我该带八份合约过来给你签!”
“抱歉,老伙计。”易青看了看詹姆斯道:“我不能把整块蛋糕全给你一个人吧,那样你会撑坏的。下周三之前。全美国的主要院线和发行商都会因为《花木兰》而飞到香港来,到时候会有一个盛大的会议。为了我们华星集团未来的产品……包括音像和软产品能在美国卖得好,我必须在加映合约上给他们留一块带了奶油和松仁的……呃。我是说好吃的那种蛋糕……”
詹姆斯沉默了一会儿,他绝对猜到了自己的美国同行们会因为两亿多美元地《花木兰》票房蜂拥而至,但是他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易青和华星的效率这么高,这么快就把事情全安排好了。
有时候做生意很关键是打个时间差,这个易青。难道他两周前就有十足把握《花木兰》的票房一定赚钱了?这些中国人,真是不好捉摸。
“易青,你知道,你这样让我很为难。”詹姆斯在心里快速的打着算盘,计算着自己可能在这里头获得地最大利益。表面上看,这些美国人可能热情的象个单纯的孩子,但是做起生意来。他可一点不?(:
)
( 活色生香 2 http://www.xshubao22.com/1/1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