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民间传统的关于双枪老太婆的故事,有两个版本。[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一说双枪老太婆姓赵,是东北一位女土匪出身声

    这位赵老太太和其子赵侗将军一家,由组建的少年铁血军开始。毁家纾难,由北退南,屡挫屡战,前仆后继与日寇苦战。历经13年地血与火,直至抗战胜利,赵氏家族为国捐躯30余人??这本来该是个百代流芳的一门英烈传奇,可惜历史的关键时刻站错了队。

    1949年4月,赵太太由北平南下,受蒋中正委托组织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绥靖纵队,四子赵连中任总司令,驻足重庆乡以“总统府留守”自任。抵抗进川的解放军,阻止国军十六兵团起义,枪杀解放军谈判代表。围攻占领,西地温江,崇庆,郫县,金堂、新都及”东的秀山等多座县城。19

    50年2月赵老太太被捕,拒不投降,认为解放军“挑灯拨火,诱惑忠良。”周恩来曾为之说情,免其死罪。但西南军区军法处仍判处死刑,时年已30岁。抗日战争幸存的四子赵连中亦被处决,时年25岁。他的妻子和孩子由毛泽东亲笔批示予以释放。

    可想而知,这个版本被解放后所有关于双枪老太婆的文艺作品自动的无视了。易景当然也不会去碰这种雷区。

    真正“官方版”的双枪老太婆,在茅盾、韦君宜、邵子南、沙汀、艾芜、罗广斌等文学大师和作家的笔下,是一位姓陈名联诗的传奇女子。

    有人说,她就是小说《红岩》中那个神奇的“双枪老太婆”地原形。

    她既不是被逼得揭竿而起的贫家女子,也不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女侠,而是一位从翰林府中走出来地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她的丈夫到南京东南大学求学,期间因为参加“五卅”运动被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建立了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华蓥山游击队。她亲身参与了华蓥地区从1926到1949的三次武装起义。带过兵,打过仗,数次坐牢,陪过杀场。她还开过服装店,当过船老板和车老板,经历了丈夫牺牲、队伍三起三落、赴苏途中被捕、失掉组织联系、营救渣滓洞被捕战友失败等多重磨难,在华蓥山区有着“双枪陈三姐”地美誉。

    毫无疑问,在所有主旋律作品中,双枪陈三姐就是双枪老太婆,易青这次援用的也是这一版本。

    易青的作品后来最为国内地观众所诟病和不满的,就是他对历史的大胆篡改。为了完成电影的艺术形象,他在拍摄《花木兰》的过程中,几乎是抛弃了所有传统文艺作品中的花木兰形象和有关史实,完全根据自己表达主题的需要重新塑造了一个花木兰出来。

    这一次,易青还是秉持这种取其“神似”而非“形似”的艺术原则,用感情的大真实来驾驭细节地小真实甚至是不真实。

    看完这个剧本,座上的众人纷纷抬起头来,长吁出一口气。

    依依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

    易青的作品,一贯主题鲜明、大气开阖、气宇不凡,影片的构架、容量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绝大多数电影家。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在艺术性和商业性间游刃有余??就仿佛是有一开始就挖了一个特大的容器,可以在其中做文章的余地特别的大,这一点,远非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那种小里小气的商业元素拼凑式作品可以比拟。

    这次易青的这个剧本,采用了一个双主角式的剧本结构,进一步拓宽的创作的空间。

    剧本故事大致是说,双枪老太婆在日寇刺刀下救下了一个全家被屠杀、自己也险被蹂躏的小女孩儿。女孩意外的发现传说中天人一样神秘莫测的双枪老太婆竟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是为了隐蔽身份的需要,才掩起国色天香,佝偻着背,隐伏敌后。

    双枪老太婆经常带女孩去给一位姓陈的婶婶扫墓,在坟墓前一坐就是半天。

    后来,在一次任务中,双枪老太婆壮烈牺牲。她临终将自己蒙面用的红眼罩和红头巾以及两把盒子枪交给小女孩,告诉她,当年陈婶婶把这些东西交给她的时候说过,鬼子杀不尽,双枪响不停!

    正当县城里的鬼子大肆庆祝他们一直以来头疼不已的双枪老太婆终于死了,谁知没等他们狂笑的嘴闭上,外面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老百姓都说,双枪老太婆根本没有死。又有一个自称双枪老太婆的女英雄,红巾蒙面、手使双枪,身手更敏捷、行踪更神秘。她杀鬼子、烧粮仓、炸汽车、截铁道,打得鬼子叫苦连天、做梦也怕。

    陈婶婶的墓地旁又添了一座新坟。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经常在日暮的时候过来走走,坐在坟地旁自言自语的和婶婶、姐姐说说话;腰里,别着红缨飘飒的双枪!

    这个剧本首先让依依欣喜若狂。因为这两个戏里的两个女性角色,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决不是以往那种脸谱化的主旋律电影里的“正面人物”可比。

    在依依带起的掌声中,会议室里的所有人由衷的跟着她为这个作品而鼓掌。

    一个真正杰出的艺术作品,决不应当以华丽、繁多庞杂、深奥晦涩或者出奇出彩为美,而是应当以“合理适度”为美??易青的这个作品再一次验证了蒙太奇之父爱森斯坦大师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做出的这个精准论断。就好象用素菜豆腐做出了至味一样,变平凡为绚丽,化腐朽为神奇。

    第六卷 雄鸡一唱天下白 第五章 我本怜卿(上)

    电影《双枪老太婆》筹拍新闻发布会现场。

    韩山平居中高坐,易青和孙茹、依依、小意、乔帆等人分坐在他左右。底下来自京城和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济济一堂。

    今天到场的媒体都经过中影的有关人员的仔细筛选,那些以挖掘烂八卦为生的媒体很难挤进这样具有政治意味的场合中来。

    ……自请问韩董,中影集团这次为什么选择了华星集团作为合作的对象?”

    “华星集团是我国电影行业中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他们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并且一直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定位,是我国民营电影产业的表率。”韩山平想也不想,象背书一样流畅的回答道。

    ………请问,中影集团这次为什么想到拍摄一部象《双枪老太婆这样的电影。”

    “《双枪老太婆这部片子主要是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献礼。弘扬歌颂我国人民不畏强敌、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

    “请问……”

    问来问去都是这些问题,事先安排好的套路、背好的台词,事关政治的东西就是这么乏味。

    易青坐在韩山平旁边,带着公式化的微笑,他一直很想打个呵欠。但是看着到处都是乌亮亮的镜头,他还是费力地忍住了满腹无聊引发的倦意,笑得脸上的肌肉都有点僵了。

    “请问易青导演……”

    终于有个问题来问自己了,而且看来并不是他们事先安排下的。

    百无聊赖地易青正了正身子。凝神细听。

    ………请问易寻,有关《双枪老太婆这个电影,演员的阵容具体是怎样安排的,是出于什么考虑?”

    这个问题听起来十分正常。易青不假思索的答道:“这次出演女一号角色双枪老太婆的,是我们华星的周依依小姐;出演并列女一号也就是女孩雪儿的,是在〈花木兰和《地狱方舟这两部作品中有着优异表现的林小意。这样的搭配主要是出于作品本身的考虑。这两位演员地年龄差距和外型方面都和剧本中的两个人物相符合,而且……”

    ………请问!”站起来发问的这个记者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易青的回答,咄咄逼人的追问道:“请问,曾经是华星集团重点包装对象的卢云小姐,为什么近几年一直无法在华星的主打作品中获得主要角色。这是否意味着卢小姐将成为华星集团地弃子。请问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真相……请您发表一下……”

    满座哗然。

    今天来这里的大多数媒体都是由北影系统地人通过多年的关系安排来的,都知道自己来应该做点什么。万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人混了进来,问出这么“不合时宜”的问题来??明天见报。非得造成轰动不可。

    易青在愕然之余心里更是充满了愤怒!前两天小云憔悴的样子一下子浮起在他心头。

    这些人为什么要刻意针对小云?而且竟是如此的无孔不入!

    没等易青回答,韩山平身后的两个工作人员已经对着筹办这次发布会的主持人低喝道:“哪儿跑出来这么个玩意儿?你们怎么做事的!”

    坐在最边上地韩山青的秘书,马上抢过话筒对着自己,大声道:“好!今天的提问就先到这里,关于〈双枪老太婆的有关信息。我们会陆续向各位发布的。”

    说着,韩山平马上站了起来;然后中影的工作人员纷纷簇拥着易青、依依等人离开座位,向后面走去。

    那个提问捅了马蜂窝的记者半点也没有惊诧之色。仿佛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一样,不屑的笑了笑,收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悠然自得的和其他到场媒体记者一起退出会场。

    他已经想好了明天的专题新闻应该怎么写了??涉及华星内幕,易青被问及痛脚;不知所措,被迫提早结束新闻发布会。[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

    此时,坐在休息室里的易青一想到这些,额头上就见了汗珠了。

    他知道韩山平的助理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只有刚出道的雏儿才会和记者解释东解释西,以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事情就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其实话语权从头到尾都在别人哪里,名人说话是没有人相信的。人家问出问题之前,心里根本就不重视你的回答,你无论怎么解释,理由再光明正大都可以轻易的被曲解成其他意思??现在根本不是就着事实做新闻,而是先设计好新闻去编造“事实”,解释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面对那种挑衅式的或者是预设陷阱式的问题,你要是回避不答就是心虚,就是被问到痛脚了;要是回答了,无论你答的内容是什么,都是假的,都是欺骗观众??这就是现在娱乐新闻的逻辑。

    要是刚才不及时结束发布会,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那就没完没了了,解释越多,越无法收拾。

    所以真正令易青不安的是针对华星和小云的这些媒体怎么会如此的“万众一心”?连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都会遇到针对小云的媒体,这令易青非常的气愤和担忧。

    他仿佛能看见一张无形的典论大网正朝着华星集团铺天盖地的扑将下来,而操控着这张网的,是怎样一双无形地巨手呢?

    他宁愿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连串被误打误撞炒起来的新闻。并没有什么人主观指使。

    “小朋友,想什么呢?”肩膀上被拍了一下,韩山平的话打

    打断了易青的思绪。

    “小插曲而已,不用放在心上。”韩山平笑道:“不过。我听说你在香港地时候,是出了名的不爱巴结媒体。我看这个习惯回到内地后可要好好改改。大陆的媒体没有香港狗仔队那么‘敬业’,但是却比香港的同行更加不讲道理,也更小心眼儿。搞不好他们的关系,人家可是什么都敢写。你呀,该搞点联谊公关什么的,就应该及早打点打点,这个钱是不能省的,多请那些记者吃吃饭,塞点茶水费,三不五时包个旅游团请他们去玩玩什么的。那你们公司的社会典论压力会减轻很多。”

    易青苦笑了一下,不想多谈这些问题。他转移开话题道:“这个戏我打算去西北找个地方拍,过两天就出发去选景了;顺便去西北考察一下建泛亚影城基地的事。有关那边地事。该给当地政府打招呼的你可得先给我办妥当了;还有,至少要拨一百五十个战士给我拍摄用,象这种战争场面多的戏,真人演出可比电脑特效要好看地多。”

    “没问题,宣传部和文化部的批文早给你准备好了。就近给你拨三百人。”韩山平欣然道:“你要考察什么地方,我们去给你搞公关。”

    易青笑着摇了摇头。权力呀!你可真是个好东西!

    ……

    与此同时,跟易青打过招呼的依依和小意分别坐在自己的专用车上。上了二环向北京华星大厦驶去。

    华星集团到大陆后立了个新规矩,男演员或者男导演尽量不要和女艺人一起出入,尤其忌讳同车出入??为的是尽量减少负面新闻地数量。

    所以依依和小意要和易青错开,先走;孙茹今天和宝叔去办基金的事,也和易青分着走。

    依依的车在前,小意地车跟在后面,两人都带着各自的助理和保镖三五人。

    远远的,华星大厦已经遥遥在望。

    坐在前面的助理先自叫了起来,扭过头来对依依道:“周小姐。我们公司楼底下围了好多人!”

    依依闻言,拉下车窗上的帘子,向外面望去,果然看见华星大厦下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大群人;而且有好多扛着机器的娱记模样的人。

    出什么事了?

    依依马上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另一位助理道:“你先下去看看,我们去停车。”

    等依依和小意从华星大厦地地下停车场出来,刚要进入为明星们专门开的躲避狗仔队的安全通道,刚才那位先下车的女助理急急忙忙跑了过来道:“卢小姐……卢小姐和《京华女人的记者打起来了……

    “什么?”依依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向乖巧的小云怎么可能和记者动手呢?

    那位助理满头大汗的道:“卢小姐今天有个广告通告,没想到刚一出大厦就被一群记者围住了。《京华女人的记者问她,听说她的母亲为了供她读书,在老家做……做那种事,而且就是这样认识她的继父的,问她是否属实。还说……”

    “还说什么?”依依深吸了口气,语气不由得凌厉了起来。

    “还说,”那个助理迟疑的道:“说有卢小姐小时候的邻居透露,她和她继父有乱伦关系,加上她母亲三个人经常一起……”

    听到乱地伦”这两个字,依依突然敏锐的察觉到一直挽着自己的小意猛得战抖了一下;她侧目看去,只见小意一张小脸充满了恐慌和惊惧,脸色煞白,握着自己的手也变得冰凉冰凉的。

    “小意这孩子胆子真小,这些狗仔队有什么可怕的?”依依对小意的反应也没多想,只是生气的把脚一跺,道:“把所有人都叫上,我们去看看!”

    第四章 双枪老太婆(下)

    易青不安的清了清嗓子,他刚想向小云解释些什么,忽然耳边听到“兀兀兀”几声响。

    两人不约而同的扭头看去,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的冯丽丽一脸拘谨朴实的憨笑,抬起的左手还保持着用屈起的食指叩门的动作,怀里捧着一大叠文件。

    “唔……对不起,卢小姐。”冯丽丽一边歉然说道,一边转向易青道:“易总,您要的下一财年资金预案和下午开会需要的文案已经做好了,您是现在看还是……”

    借着他们说话的空,小云急忙掩饰着擦拭了一下自己的泪水,低着头一声不吭的从冯丽丽身边擦身而过,走出办公室去了。

    易素看了眼冯丽丽,再也没有谈工作的情绪,他烦乱的挥了挥手,道:“帮我放在桌子上。我吃过午饭后回来再看好了。冯小姐,你走的时候请帮我关好门。”

    说着,易青轻叹了一下,拔腿向门口走去。

    就在他蹭着冯丽丽的肩膀走到她的身后并走出办公室大门的那一刹那,一直表情惶恐拘谨的冯丽丽忽然微微仰起了头,原本质朴刻板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令人心悸的邪恶微笑,嘴角上扬的弧度有一种令人寒冷的阴毒……

    可惜,易青并没有看见这个表情。

    一个人内心充满着阴谋、恶念极盛的时候,那种满溢出来地恶毒会情不自禁的需要寻找一个宣泄的渠道。这也是人的大脑潜意识层面对人地精神健康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香港华星大厦顶楼的总监办公室里,香港华星新任总监孔儒面对着自己的电脑显示器怔住了。

    刚才他正在视频里和易青交流关于他的新作品的心得,并且听易青跟他将接了个主旋律电影的事。接着,孙茹就来了。

    易青顺手摘掉了耳机。他在香港那边也做了同样的动作,然后靠在椅子上伸了伸懒腰。

    接下去就听见北京那边传来了易青和孙茹、而后是易青和小云的对话声。

    虽然没有什么太隐秘地话,但是孔儒还是觉得趁着易青忘记关视频而偷听他们的谈话不太好,哪怕是无意识的。

    就在他想要在自己这边关掉视频地时候,他就看到了那张脸!

    冯丽丽的那个表情令他一见难忘。她带着这个表情捧着一叠文件向着镜头走来,一直走到办公桌前,站在易青青时坐着的位置上,动作轻佻不屑的随手把文件丢下,正丢在摄像头旁边,震得孔儒这边屏幕上一阵颤抖!

    在冯丽丽发现易青的摄像头没关之前。孔儒下意识地关掉了自己的视频。

    往日,易青的助理冯丽丽给公司所有人地印象,无不是寡言少语、毫无心机、朴实忠诚、勤力谨慎的……孔儒怎样也没想到。这样一个表情会和一个公认的“老实人”联系在了一起……

    ……

    冯丽丽随手帮易景整理了一下桌面,然后关掉了电脑。做完了这些份内的工作,她拍了拍手,轻松的走出了易青的办公室。

    在出门的那一刹那,她高昂着头微微的低了低。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又变成平时那个沉默而勤劳、拘谨而朴实地主席助理了。

    此时正是中午午饭的时间。

    各层都有华星的员工不愿意在办公室吃那些寡味的外卖简餐的,便三三两两邀约着向大厦外面走。找地方吃饭。

    在这样的人流中,毫不起眼的冯丽丽低头走着,一直走出了大厦。

    她转过大路,在一个路口警惕的回头看了看,然后一闪身没入一条北京路边的胡同中去了。

    在寂静而古老的胡同小巷里七拐八绕,她在胡同口找到了一个IC卡公用电话亭。

    冯丽丽再次看了看周围无人,于是从自己的随身手提包里掏出一张崭新的IC卡。

    她用牙齿撕开包装,把卡插进公用电话里……

    “嘿嘿,是马莉莉董事长啊。你在哪里呀?几时回公司来看看啦……”香港那边接电话的王嘉,一听到冯丽丽的声音便大笑着揶揄了起来。

    冯丽丽对自己这个十几家杂志社的幕后董事长的身份,倒是没有什么归属感,反正钱都是孙云博出的,只不过是用她一个身份而已。

    她不耐烦的用粤语道:“闲话不要讲了。嘉哥,你的手段不错嘛!不愧是当年的金牌狗仔。事情差不多了,我来告诉你,这次的路子是对的,卢云那个傻女人撑不下去了,刚刚她才找姓易的去闹

    了一场。你们火力再集中一点,再狠一点。还有,她好象对她妈妈的事特别敏感,你们在这方面多挖一挖,没有也可以做出有来的啦!”

    王嘉大笑着打断她道:“具体细节就不用董事长操心啦,我会叫小的去做啦!倒是董事长你,这趟事情了结以后早点回香港来吧,晚上没有你,我很不习惯啊……桀桀桀桀……”

    冯丽丽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淫笑,媚眼如丝的应了一句:“仆你老母啊!回去干你妈好了,痴线!”

    ……

    下午三点。

    华星大厦主会议室。

    易青和孙茹一起走进会议室,华星艺创部的中层以上主管济济一堂。

    坐在艺员部第一个位置的依依见易青进来,冲他向旁边努了努嘴。

    只见依依的身边坐着略显憔悴地小云,看起来情绪特别低落。坐在她对面的李杜不停的逗她说话。她也只是敷衍的笑笑。

    易青关切地看了她几眼,刚才吃饭的时候,孙茹已经跟他说了,有关这几天国内媒体集中轰炸小云。不断传出负面新闻的事。据说狗仔队现在不但天天盯着她,而且不断骚扰她寡居的母亲,在她当年二婚再嫁的问题上大做文章。

    易青对媒体不实报道这种事,一直都看的很淡。其实在这行这么多年,早都习惯了。当年他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刘一菲龙女怀孕那个绯闻开始,他就一直被写,写来写去写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没损失一根头发。

    所以不要说他最近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小儿女的事情上,就算事先关注到这种事。也不会想到能给小云或者公司的其他艺人带来那么大地压力。

    其实小云表面看上去八面玲珑,机巧豁达,其实还是个心很重的女孩。易景这样想着。不禁回忆起当年在那个旧式小区的楼下,那场北京初冬地小雪,和小云的一番表白??她的妈妈大概是她这一生最在意的人了。

    小云成名后,早就把妈妈从小镇接了出来,先在香港买了房子,后来因为她妈妈住不惯。又回到南京定居了。那个暴戾成性的继父,小云早就找了律师,给了他一大笔钱。逼着他和妈妈离了婚。

    没想到这个无赖拿了钱后马上就翻脸,利用和小云地这层关系满世界卖“新闻,,造谣诽谤,勒索撒赖。今天说小云十五岁就和班上男生在外面过夜,明天说带小云出道的赵保纲导演和小云的妈妈有不正当关系才答应捧红她女儿,闹得鸡飞狗跳,恨不得天天上娱乐版头条。

    华星经纪部张罗着要告他诽谤,他在几家媒体地支持指使下越加兴奋,一副理直气壮的德行。刻意要把事情闹大。

    这次被那些媒体打在小云最疼的地方,一桩桩一件件接踵而来,把平日里娇俏可人、活泼开朗的一个女孩,生生给折磨的患了失眠症,整夜整夜对着电脑网页发呆。

    午饭的时候,易青听孙茹说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这里边还有这么多曲折。这一向他整天想的都是对付美国奥斯卡的垄断,创立泛亚影业新秩序的这种震惊世界地大事,哪有精力注意这些事。

    不管怎么说,大局为重。这次这个主旋律电影的任务,至关重要,全公司精锐尽出还惟恐做的不漂亮呢,哪能把主角拿来做小儿女间的礼物。

    更何况,小云这个提议根本就是方寸大乱之下病急乱投医,那些媒体写她是花瓶,那根本是为了骂而骂,为了有的写而写,哪能因为她演了一个好角色,拿下几个影后之类的,就肯不再写她,不再骂她了?要是狗仔队肯实事求是讲道理,那还是狗仔队吗?

    ……

    “咳咳……”易青清了清嗓子,收拾心情,道:“好,各位,我们开会。”

    “今天请各位来,是临时加了个会。本来下个年度的计划,应该是下周开会讨论,能给大家多一点时间酝酿准备。”易青接着道:“但是,今年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我们华星集团因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需要,接了一个主旋律电影拍摄工作的政治任务。董事会已经通过决议,决定投资六亿五千万人民币,投拍这部有史以来投资额和技术水平最高的主旋律战争电影《双枪老太婆。”

    坐在这里的都是公司中高层以上的人物,多少也收到一点风声了,所以大家并没有太过大惊小怪。

    坐在下首的冯丽丽冲易青点了点头。易青便道:“冯小姐已经将这个影片的剧本草样发到各位的面前了,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东西还很糙,大家多提点意见。”

    众人纷纷拿起面前的易青连夜赶写的剧本初稿,登时偌大的房间一片安静。

    民间传统的关于双枪老太婆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一说双枪老太婆姓赵,是东北一位女土匪出身声

    这位赵老太太和其子赵侗将军一家,由组建的少年铁血军开始。毁家纾难,由北退南,屡挫屡战,前仆后继与日寇苦战。历经13年地血与火,直至抗战胜利,赵氏家族为国捐躯30余人??这本来该是个百代流芳的一门英烈传奇,可惜历史的关键时刻站错了队。

    1949年4月,赵太太由北平南下,受蒋中正委托组织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绥靖纵队,四子赵连中任总司令,驻足重庆乡以“总统府留守”自任。抵抗进川的解放军,阻止国军十六兵团起义,枪杀解放军谈判代表。围攻占领,西地温江,崇庆,郫县,金堂、新都及”东的秀山等多座县城。19

    50年2月赵老太太被捕,拒不投降,认为解放军“挑灯拨火,诱惑忠良。”周恩来曾为之说情,免其死罪。但西南军区军法处仍判处死刑,时年已30岁。抗日战争幸存的四子赵连中亦被处决,时年25岁。他的妻子和孩子由毛泽东亲笔批示予以释放。

    可想而知,这个版本被解放后所有关于双枪老太婆的文艺作品自动的无视了。易景当然也不会去碰这种雷区。

    真正“官方版”的双枪老太婆,在茅盾、韦君宜、邵子南、沙汀、艾芜、罗广斌等文学大师和作家的笔下,是一位姓陈名联诗的传奇女子。

    有人说,她就是小说《红岩》中那个神奇的“双枪老太婆”地原形。

    她既不是被逼得揭竿而起的贫家女子,也不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女侠,而是一位从翰林府中走出来地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她的丈夫到南京东南大学求学,期间因为参加“五卅”运动被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建立了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华蓥山游击队。她亲身参与了华蓥地区从1926到1949的三次武装起义。带过兵,打过仗,数次坐牢,陪过杀场。她还开过服装店,当过船老板和车老板,经历了丈夫牺牲、队伍三起三落、赴苏途中被捕、失掉组织联系、营救渣滓洞被捕战友失败等多重磨难,在华蓥山区有着“双枪陈三姐”地美誉。

    毫无疑问,在所有主旋律作品中,双枪陈三姐就是双枪老太婆,易青这次援用的也是这一版本。

    易青的作品后来最为国内地观众所诟病和不满的,就是他对历史的大胆篡改。为了完成电影的艺术形象,他在拍摄《花木兰》的过程中,几乎是抛弃了所有传统文艺作品中的花木兰形象和有关史实,完全根据自己表达主题的需要重新塑造了一个花木兰出来。

    这一次,易青还是秉持这种取其“神似”而非“形似”的艺术原则,用感情的大真实来驾驭细节地小真实甚至是不真实。

    看完这个剧本,座上的众人纷纷抬起头来,长吁出一口气。

    依依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

    易青的作品,一贯主题鲜明、大气开阖、气宇不凡,影片的构架、容量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绝大多数电影家。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在艺术性和商业性间游刃有余??就仿佛是有一开始就挖了一个特大的容器,可以在其中做文章的余地特别的大,这一点,远非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那种小里小气的商业元素拼凑式作品可以比拟。

    这次易青的这个剧本,采用了一个双主角式的剧本结构,进一步拓宽的创作的空间。

    剧本故事大致是说,双枪老太婆在日寇刺刀下救下了一个全家被屠杀、自己也险被蹂躏的小女孩儿。女孩意外的发现传说中天人一样神秘莫测的双枪老太婆竟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是为了隐蔽身份的需要,才掩起国色天香,佝偻着背,隐伏敌后。

    双枪老太婆经常带女孩去给一位姓陈的婶婶扫墓,在坟墓前一坐就是半天。

    后来,在一次任务中,双枪老太婆壮烈牺牲。她临终将自己蒙面用的红眼罩和红头巾以及两把盒子枪交给小女孩,告诉她,当年陈婶婶把这些东西交给她的时候说过,鬼子杀不尽,双枪响不停!

    正当县城里的鬼子大肆庆祝他们一直以来头疼不已的双枪老太婆终于死了,谁知没等他们狂笑的嘴闭上,外面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老百姓都说,双枪老太婆根本没有死。又有一个自称双枪老太婆的女英雄,红巾蒙面、手使双枪,身手更敏捷、行踪更神秘。她杀鬼子、烧粮仓、炸汽车、截铁道,打得鬼子叫苦连天、做梦也怕。

    陈婶婶的墓地旁又添了一座新坟。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经常在日暮的时候过来走走,坐在坟地旁自言自语的和婶婶、姐姐说说话;腰里,别着红缨飘飒的双枪!

    这个剧本首先让依依欣喜若狂。因为这两个戏里的两个女性角色,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决不是以往那种脸谱化的主旋律电影里的“正面人物”可比。

    在依依带起的掌声中,会议室里的所有人由衷的跟着她为这个作品而鼓掌。

    一个真正杰出的艺术作品,决不应当以华丽、繁多庞杂、深奥晦涩或者出奇出彩为美,而是应当以“合理适度”为美??易青的这个作品再一次验证了蒙太奇之父爱森斯坦大师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做出的这个精准论断。就好象用素菜豆腐做出了至味一样,变平凡为绚丽,化腐朽为神奇。

    第五章 我本怜卿(上)

    电影《双枪老太婆》筹拍新闻发布会现场。

    韩山平居中高坐,易青和孙茹、依依、小意、乔帆等人分坐在他左右。底下来自京城和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济济一堂。

    今天到场的媒体都经过中影的有关人员的仔细筛选,那些以挖掘烂八卦为生的媒体很难挤进这样具有政治意味的场合中来。

    ……自请问韩董,中影集团这次为什么选择了华星集团作为合作的对象?”

    “华星集团是我国电影行业中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他们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并且一直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定位,是我国民营电影产业的表率。”韩山平想也不想,象背书一样流畅的回答道。

    ………请问,中影集团这次为什么想到拍摄一部象《双枪老太婆这样的电影。”

    “《双枪老太婆这部片子主要是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献礼。弘扬歌颂我国人民不畏强敌、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

    “请问……”

    问来问去都是这些问题,事先安排好的套路、背好的台词,事关政治的东西就是这么乏味。

    易青坐在韩山平旁边,带着公式化的微笑,他一直很想打个呵欠。但是看着到处都是乌亮亮的镜头,他还是费力地忍住了满腹无聊引发的倦意,笑得脸上的肌肉都有点僵了。

    “请问易青导演……”

    终于有个问题来问自己了,而且看来并不是他们事先安排下的。

    百无聊赖地易青正了正身子。凝神细听。

    ………请问易寻,有关《双枪老太婆这个电影,演员的阵容具体是怎样安排的,是出于什么考虑?”

    这个问题听起来十分正常。易青不假思索的答道:“这次出演女一号角色双枪老太婆的,是我们华星的周依依小姐;出演并列女一号也就是女孩雪儿的,是在〈花木兰和《地狱方舟这两部作品中有着优异表现的林小意。这样的搭配主要是出于作品本身的考虑。这两位演员地年龄差距和外型方面都和剧本中的两个人物相符合,而且……”

    ………请问!”站起来发问的这个记者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易青的回答,咄咄逼人的追问道:“请问,曾经是华星集团重点包装对象的卢云小姐,为什么近几年一直无法在华星的主打作品中获得主要角色。这是否意味着卢小姐将成为华星集团地弃子。请问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真相……请您发表一下……”

    满座哗然。

    今天来这里的大多数媒体都是由北影系统地人通过多年的关系安排来的,都知道自己来应该做点什么。万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人混了进来,问出这么“不合时宜”的问题来??明天见报。非得造成轰动不可。

    易青在愕然之余心里更是充满了愤怒!前两天小云憔悴的样子一下子浮起在他心头。

    这些人为什么要刻意针对小云?而且竟是如此的无孔不入!

    没等易青回答,韩山平身后的两个工作人员已经对着筹办这次发布会的主持人低喝道:“哪儿跑出来这么个玩意儿?你们怎么做事的!”

    坐在最边上地韩山青的秘书,马上抢过话筒对着自己,大声道:“好!今天的提问就先到这里,关于〈双枪老太婆的有关信息。我们会陆续向各位发布的。”

    说着,韩山平马上站了起来;然后中影的工作人员纷纷簇拥着易青、依依等人离开座位,向后面走去。

    那个提问捅了马蜂窝的记者半点也没有惊诧之色。仿佛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一样,不屑的笑了笑,收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悠然自得的和其他到场媒体记者一起退出会场。

    他已经想好了明天的专题新闻应该怎么写了??涉及华星内幕,易青被问及痛脚;不知所措,被迫提早结束新闻发布会。

    ……

    此时,坐在休息室里的易青一想到这些,额头上就见了汗珠了。

    他知道韩山平的助理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只有刚出道的雏儿才会和记者解释东解释西,以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事情就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其实话语权从头到尾都在别人哪里,名人说话是没有人相信的。人家问出问题之前,心里根本就不重视你的回答,你无论怎么解释,理由再光明正大都可以轻易的被曲解成其他意思??现在根本不是就着事实做新闻,而是先设计好新闻去编造“事实”,解释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面对那种挑衅式的或者是预设陷阱式的问题,你要是回避不答就是心虚,就是被问到痛脚了;要是回答了,无论你答的内容是什么,都是假的,都是欺骗观众??这就是现在娱乐新闻的逻辑。

    要是刚才不及时结束发布会,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那就没完没了了,解释越多,越无法收拾。

    所以真正令易青不安的是针对华星和小云的这些媒体怎么会如此的“万众一心”?连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都会遇到针对小云的媒体,这令易青非常的气愤和担忧。

    他仿佛能看见一张无形的典论大网正朝着华星集团铺天盖地的扑将下来,而操控着这张网的,是怎样一双无形地巨手呢?

    他宁愿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连串被误打误撞炒起来的新闻。并没有什么人主观指使。

    “小朋友,想什么呢?”肩膀上被拍了一下,韩山平的话打

    打断了易青的思绪。

    “小插曲而已,不用放在心上。”韩山平笑道:“不过。我听说你在香港地时候,是出了名的不爱巴结媒体。我看这个习惯回到内地后可要好好改改。大陆的媒体没有香港狗仔队那么‘敬业’,但是却比香港的同行更加不讲道理,也更小心眼儿。搞不好他们的关系,人家可是什么都敢写。你呀,该搞点联谊公关什么的,就应该及早打点打点,这个钱是不能省的,多请那些记者吃吃饭,塞点茶水费,三不五时包个旅游团请他们去玩玩什么的。那你们公司的社会典论压力会减轻很多。”

    易青苦笑了一下,不想多谈这些问题。他转移开话题道:“这个戏我打算去西北找个地方拍,过两天就出发去选景了;顺便去西北考察一下建泛亚影城基地的事。有关那边地事。该给当地政府打招呼的你可得先给我办妥当了;还有,至少要拨一百五十个战士给我拍摄用,象这种战争场面多的戏,真人演出可比电脑特效要好看地多。”

    “没问题,宣传部和文化部的批文早给你准备好了。就近给你拨三百人。”韩山平欣然道:“你要考察什么地方,我们去给你搞公关。”

    易青笑着摇了摇头。权力呀!你可真是个好东西!

    ……

    与此同时,跟易青打过招呼的依依和小意分别坐在自己的专用车上。上了二环向北京华星大厦驶去。

    华星集团到大陆后立了个新规矩,男演员或者男导演尽量不要和女艺人一起出入,尤其忌讳同车出入??为的是尽量减少负面新闻地数量。

    所以依依和小意要和易青错开,先走;孙茹今天和宝叔去办基金的事,也和易青分着走。

    依依的车在前,小意地车跟在后面,两人都带着各自的助理和保镖三五人。

    远远的,华星大厦已经遥遥在望。

    坐在前面的助理先自叫了起来,扭过头来对依依道:“周小姐。我们公司楼底下围了好多人!”

    依依闻言,拉下车窗上的帘子,向外面望去,果然看见华星大厦下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大群人;而且有好多扛着机器的娱记模样的人。

    出什么事了?

    依依马上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另一位助理道:“你先下去看看,我们去停车。”

    等依依和小意从华星大厦地地下停车场出来,刚要进入为明星们专门开的躲避狗仔队的安全通道,刚才那位先下车的女助理急急忙忙跑了过来道:“卢小姐……卢小姐和《京华女人的?(:

    ) ( 活色生香 2 http://www.xshubao22.com/1/126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