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易青哈哈一笑,提起小箱子,神秘的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表示咱们同印度国际友人合作地诚意,我得花……花大概两天半时间学会印度话,至少要达到普通翻译的水平。[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这回孙茹倒一点也不惊讶,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道:“恩……两天半。”

    ……

    第二天中午。

    春雨初歇。北京的太阳今天格外的好,暖洋洋的照得人心情愉快。

    小云最近通告比较少,一早来到公司,就是练歌。话说上帝给人关上一扇门,必然打开另一扇窗户——小云最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而声乐老师也说,她的歌是越唱越好。

    走不成依依那种实力派,那就做个双料天后也不错——谁说郑绣文不如章曼玉?

    中午从隔音室出来,一边喝水一边拿出手机看看刚才关机那段工夫有没有人找——一看之下,坏了!一串电话号码都是易青的,看样子找得挺急,大概是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练歌,不然早打公司电话让人进来叫了。

    小云连忙拿起手机给他拨了过去,不一会儿,那头响起易青的声音——

    “……喂,美女!你赶快来一下,我下午有事找你帮忙……你没吃饭呢吧?来这儿跟我一起吃吧……我在魏公村,外语学院这块一个饺子馆里呢……你来了就能看到,快来吧……我跟你说,今天我这事儿只有你能办,找别人全不行……”

    挂掉电话,小云啼笑皆非地看着手机发了会儿楞,笑道:这易青也不知是怎么的,哪里象是个做着几亿几亿大生意的大集团主席呀?有时候又觉得他好象挺沉稳挺有心思的,有时候又象个大男生似的,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的。

    什么事还整的那么神秘?

    第十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下)

    “我上当了!”看着某导演死皮赖脸的坏笑,小云气鼓鼓的说着,用手敲着面前的一大叠半人高的印地语书籍资料。

    “嘘……”肇事者连忙转移话题,一本正经的做了个禁声的手势,肃然道:“图书馆阅览室,请保持安静!”

    说完正襟危坐,做老夫子态,端书在手,遮住了脸偷笑。

    小云叉着腰,噘着嘴盯着那本八页开的印度风情图册看了半天,仿佛自己的眼睛是死光武器,可以透过纸页直接把图册后面的恶人穿个透明窟窿似的。

    这里是北外图书馆小语种阅览室。

    北京这座外国语学院是全国外语大学教育的头把交椅,更是中国外语教育的殿堂;建国之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外交官出身于此——每年中南海都要在这里选人,今日是莘莘学子,明日便是随员、参赞、大使等等代表国家的外事官员,好不威风。

    不过,许多地球人都知道的,这所高校除了盛产外交官之外,还盛产另外一种人才,那就是演艺人才。除了从政之外,外国语学院不少高才生的首选,是做主持人、歌手、演员。事实上,近几十年,也确实有不少北外出身的艺人,在娱乐影视界声名大躁。比如当年红极一时的杨岚姐姐,比如过了三十岁反而越来越红的何迥老师。

    而且,除了中南海之外,中央电视台也是每年来北外选人地重要单位之一。据说这里的学生男生素质优异。女生气质高雅,虽然缺少专业能力,但是稍加调教,便十分的拿得出手去。

    北外的这种热衷文艺、重视艺术氛围地传统,据说是由来已久。当年敬爱的周总理他老人家视察北外,语重心长的对师生们说道:“输交官一定要懂一点艺术,没有文艺细胞的外事官员,搞不好这项工作。”

    ——原话虽非如此,但大抵是这个意思。我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化传统,最重文章礼仪;而西方人则最重艺术。他们重视音乐、美术、电影、雕塑、舞蹈……一点不下于我们重视文章礼仪;因此总理当年才有此一说,一个外交官去西方诸国,在外交应酬的场合侃不上几句艺术。大抵会被西方人看做是蛮荒之地来的土著,而被轻视,个人面子事小,有巫国体事大。

    从那以后,北外学生学习艺术风气日盛,和电影学院、音乐学院等等艺术类高校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事实上。凡是我们国家出去的外交官,无一不是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就连前几年连着两任国家主席出访。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国外唱歌跳舞、演奏乐器,做亲善文艺外交——中国外交界文艺风气之盛可见一般。

    电影学院和北外的交情由来已久,北外大概是北京高校中除了电影学院之外,给学生放电影放地最多的一个院校,而使用的拷贝,大多都从电影学院购买。

    当年易青念大学地时候,就有几个铁子,是北外的学生干部,其中有一人留校做了老师,混得不错。

    易青昨天从孙茹那里出来。就赶紧联系这位仁兄出来撮了一顿生猛海鲜,然后又找到电影学院负责联系北外的那为校务老师——总算易大导演还有几分面子,第二天这两人就牵线为易青弄到了一间独立的阅览室单间,就在图书馆小语种系的藏书柜旁边。

    话说易青既然立志要在两天半内学会一门外语,那势必要阅读大量地有关书籍资料;但是以他的阅读速度,看完一本再自己去书架上拿,一来一回纯属瞎耽误工夫。

    所以非找人帮忙不可。不过虽然有许多人知道易青的记忆力恐怖,但是真正恐怖到什么程度,见到过他极限发挥地人,还真就没几个。

    准确的说,只有一个——就是当年考电影学院导演系前夕,在海淀图书城陪着他,在一个下午之内看完全部电影类藏书的小云。

    小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亲眼目睹那场九星连珠异事的人,更是唯一一个清楚的知道他的超人天赋来源的人。现在既然要再使用一次这种偷天之功,那只好一客不烦二主,还请卢云小姐来帮忙做做书童了——关于自己的异能这种事情,易青觉得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万一一传十、十传百,真要传到什么国家机构那里;哪天晚上被人偷偷绑了去,切片做了科学研究都不知道。

    ……小云算是被他给气死了。

    原本是喜孜孜的来见他,还化了淡妆,选了件漂亮衣服,大动干戈地找了三拨保镖助理交替掩护,还不知甩掉那些烦人的“尾巴’没有——谁知道居然是来给他当搬书的苦力!

    这位仁兄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居然还真就好意思让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女给他做书童,自己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只顾埋头刷刷刷的翻着书页。

    本来,红袖添香夜读书,美人伴读书生低眉,这是何等浪漫的雅事,结果被某大木头搞得这么没有情调,也难怪小云牢骚满腹,腹诽不已了。

    易青面前的书,渐渐越垒越高的多了起来;气归气,小云还是照着手里的北外印地语系教授帮易青开出书单,一行行对着中文书名,把他需要的书从外头的藏书柜弄到他的面前。

    ……

    所谓印度语,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事实上并没有这么一种语言;要说印度国语,其实就是印地语。

    说到印度通行的官方语言,包括了英语和印地语两种——孙茹在前期的谈判交流中,和印度代表们用的,大多都是英语。

    假如说学习英语的难度是十,那么学习印地语的难度大概就是十的N次方了。在北外,这种冷僻的小语种,学习的人也不是太多,除了应用不广的缘故之外,它的难度之大也是令人望之生畏的原因之一。

    万事开头难,易素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时态、语法、阴阳性啥啥的理出了一个头绪。好在他用的是囫囵吞枣的干法,别管理解不理解,只当是天书,生记下来就是;记得多了,看到后面想起前面,自然产生了一种融会贯通、恍然大悟的感觉,越学越加顺畅起来。

    这天一直学到夜里,北外宿舍区打响了熄灯铃,易素和小云才离去。

    第二天一早,易青约了小云又来到北外。打开那间阅览室进去,里面的东西一点没动,易素一屁股坐下,接着昨天晚上最后看的那本书夹了书签的那页,埋头看了下去。

    小云知道他这种持续记忆最怕干扰,所以也不敢跟他说话,乖巧的坐在一边,继续帮他理书,到了吃饭时间就出去帮他买个饮料买个汉堡什么的。

    今天小云是自己开着自己的那辆精品小跑,直接进得北外校圆,根本没带助理之类的人,也没搞什么障眼法——谁爱跟谁跟去。说不定明天还写出一条,说她卢云努力学习外语,准备和华星解约,正式进军好莱坞之类的;最难听也不过说她被外国导演包了云云,这都是小菜了。

    一天时间很快又过去了。

    晚上八点多钟,饥肠辘辘的易青红着眼圈抬起头,带着歉意和感激的看着小云。

    小云打了个无聊沉闷的呵欠,问道:“看完了?收拾吧!”

    语气正常的好象易青看完了一本言情小说一样——天知道,这个变态用一天半时间,看完了一个印地语系研究生六年内应该看的全部书籍资料,光是整理这些照西,两个人也得花上一两个小时。[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别收拾了,您还没用晚膳吧,小人请您移驾全聚德孝敬您一顿?”说着,易青连忙殷勤的上来给小云揉起肩膀来,讨好的道:“您受累、您辛苦,您对小人的恩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汹涌而来,又如巍巍高山……”

    “行了行了,别贫了。”小云幸福的靠在他身上,在他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上拍了拍,问道:“明天还来吗?”

    其实小云早就想通了——这是易青最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他只能跟我卢云共享。

    那场九星连珠把她和易景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就凭这点维系,她和易青这辈子就很难拆解的开——仿佛是冥冥中有一种神奇的宿命,决定了自己和易青的情分。

    在“天意”这个玩意儿面前,什么依依、什么孙茹,全都得退避三舍——用周星星的话说:上天安排的,还不够你臭屁的啊!最大嘛!

    想到这些,小云这个书童就做的心甘情愿,不知心里有多美了。

    第二十章 一旗麾指天下从(上)

    广电大楼的礼堂里,满座悄然。

    只听见一把极有磁性、极富煽动性的声音,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

    韩山平和他的翻译坐在一旁,他看向易青这个小师弟的目光已经从一开始的震惊变成了欣赏。虽然今天,他和易青是共同担任谈判的中方代表;但是,除了一开始双方用英语来互相寒暄的那些开场白之外

    确实够震惊的。生生把这十几个印度三哥哥给震得不善。

    今天来到礼堂来参加中印商务谈判的有两位印地语翻译,一位是政府给韩山平专门配置的印地翻译;另一位是易青带来的,经北外的老师介绍,聘请的他们学院的一位下海的副教授,来担任他的商务谈判助理,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个翻译。

    不过现在这两位专业人士现在全成了聋子的耳朵了。因为中方代表中的这位,比他们这些专业人士更专业。

    印度一方的代表有三位,来自印度三大影都的三家最大的影业公司,领头的是一位婆罗门,名叫巴尔哈因德寇塔森辛——易素学了几天印地语,知道这个名字中,姓是在中间的,也就是说这位巴啥啥先生其实是姓塔森,也就是塔森先生。

    塔森先生现在越看易青越顺眼,越看他越亲切。易青的印地语流畅自然。语意丰富,善用诸多比喻、借指等精彩的修辞;他不仅精通印地语,而且用语高雅,措辞平易之中偶现华丽,而且往往出语幽默。风趣之中带着古雅,最绝地是,这个中国电影家对印度的历史、文化、民间逸事趣闻、风土人情乃至一些历史名人的脾气兴趣嗜好掌故等等,无一不是了如指掌。

    马克思曾经说过:“印度没有历史”,事实上,印度人不注重记录和整理留存自己的历史,现有地印度历史除了靠西方一些旅行家游经印度时留下的一些笔记,以及中国留学僧人玄奘、法显等人的传世行记中能够得到一些一鳞半爪的记录之外,几乎所有的印度历史都是和神话传说混淆在一起的——所以一向厚道的马大大才会说那么句有点伤人的话。

    但是印度人自己却从来不这么认为。尤其是象婆罗门这种高种姓门第,对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是非常重视、非常自矜自负的。在他们看来,那些神神怪怪地神话一样的历史。根本就是印度真正的史实,都是发生过地,印度人本来就是神的子民。

    在印度。种姓制度的残留使得许多形式印度本民族的文化,文艺方面的东西,只能为高种姓门第所拥有。低种姓,尤其是印度人所谓地“不可接触的贱民,那部分民众,其实连享受教育的权力也“仍在争取中”)印度官方说法)。

    这种文化现状,使得印地语派生出来地古语文化。产生了一种分层。贵族式的高雅古奥的语言和平民使用的语言其实是不一样的。通俗点说,就好比高种姓的人说文言文,低种姓的人就说大白话;再比方说。贵族说的是阳春白雪,青民说的那种就是下里巴人地俚语方言。

    而易青现在说的,就是这种高种姓门第很看重的、他们自以为很牛B的贵族式印地语,用语古朴典雅,比兴高深委婉,高度展现了印度几千年的语言文化积,带有印地文化特有的神秘而华丽的色彩。

    现在,在塔森先生和印度代表团的十几位电影商看来,这位易青导演简直就是一位流落民间的婆罗门王子,拥有那么高的贵族式文化修养;他的印地语和他对印度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简直就象他是从小在印度高种姓家庭长大的一样。

    “易导演,莫非曾经在敝国长期留学过?”塔森情不自禁的问道。随即他自己马上在心里意识到,这是个愚蠢的问题。今天的印度虽然已经远比以前开放,但是来印留学的外国学子实在是寥寥,如果这些留学生中有一位后来成了中国炙手可热的头号青年导演,那在印度国内恐怕早就是天大的新闻了。

    “我是没有这个福气了,”易青礼貌的回答道:“那是摩诃耶那提婆的功业。但是我希望今天在这里的善人们,能促成我们的合作与联盟,将来能让许多仰慕伟大的印地文化的中国青年,能到贵国去学习。”

    “摩诃耶那提婆”就是印地语中“大乘天”的意思,这是当年的印度人对唐朝留学生玄奘大和尚(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耳根子很软的大胖和尚)的称呼。易青现在对这种发音拗口,词义复杂古奥的词句,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十分潇洒。

    在场的几位印度大乘佛教的信徒,听闻大乘天的古印地语发音,赶忙合十默念佛号。

    塔森连忙打蛇随棒上,接口说道:“其实说到电影方面的交流,当然是我们的青年孩子们来中国,同中国的电影艺术家们学习,这也是我们这次来所期盼得到的贵国一方最后的诚意,也是我们在谈判阶段唯一的正式要求。”

    说罢,塔森和他身后的几位印度代表团的成员突然都非常紧张的盯着易青和韩山平。

    易素有些感到愕然。这种文化交流的事情,何必拿到正式的谈判桌上来谈?自己去中国大使馆办签证办留学手续就是了嘛!

    韩山平显然也摸不准这帮人的脉,迟疑了一下,立刻一个太极推手打将过去:“当然,原则上。我们将给予贵方最大的诚意,无论是哪方面的,我们当然也真诚地希望,两国的年轻电影家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彼此学习的机会。”

    易青听罢暗暗喝彩——真不愧是职业政客啊!这小外交辞令整地。乍一听好象啥也没说,可这要是仔细的一听嘛……它还不如乍一听呢!

    韩山平说的是英语。尽管知道这帮印度佬个个都有英语八级的水平,但是翻译还是礼貌的把这话翻译成了印地语。几个印度代表团成员面色郑重,交头接耳的商议了一下。

    随后,塔森则代表印度方面表示,愿意承认中国在中印两国的“泛亚电影联盟筹备委员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推举中国代表为将来的第一任泛亚电影联盟主席;条件是,希望中国代表团能促成,让印度尼赫鲁大学的电影学系的大学生能大批地来到中国学习电影,并且和电影学院的部分教师进行交换教学。

    ……

    印度代表团的这个“最后额外条件”,就象天上砸下块馅饼……呃。不对,是砸下块印度抛饼,活活得把易青和韩山平砸得美晕过去了。

    印度是世界电影产业地第二大潜在市场。它和中国一样,有着十几亿人口,其中有几亿是具有电影购买力的城市人口;而宝莱坞的电影产量,则是世界第一的,远比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产量还要高。

    但是说到票房价值。宝莱坞地产品可能十部都及不上美国人一部。印度电影最大的缺憾,就是电影的题材形式太单一了。甚至有人说,印度除了歌舞片、音乐片以外。几乎没有电影。

    一个国家一年产几千部电影,却没有故事片,这真是一大怪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中国电影在几乎一无所有地废墟上开始踏上电影改革的大路时,我们的紧邻印度,他们的电影产业也在面临着一场颠覆性的改革。

    一些印度先进、开放的知识分子,立志要打破传统电影僵化、死板、无法与国际接轨的现状,这就是著名的印度电影第二次新浪潮运动。

    简单的说,印度电影改革家们认为。印度电影不该只是连接吻都要被抵制地那种保守的旧式样板戏,更不应该只有歌舞片和音乐片。印度电影要走向市场、走向国际,世界各国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印度电影就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不能说,只让美国大片进印度来赚印度人的钱,而印度人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去赚美国电影市场乃至世界电影市场上的钱。

    但是要搞新浪潮改革,至少得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资金,也就是钱;另一个就是学术技术保障,也就是通晓电影学的人才。

    以往其实也有不少印度人去到世界各个电影强国去留学学习,包括来中国的电影学院,但是都是零散的民众中的个人行为,而且这些人学成之后,大多都留在国外,因为本国的这种电影风气不适合他们发挥。

    现在,以易青为首的中国电影家们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这种双赢的合作其实也他们自己很期盼的,所以一开始孙茹他们的工作就进行的相当顺利,两边可以说一拍即合,偶有分歧的不过是些非原则性的利益问题。

    但是他们一直有一种顾忌——在印度人的传统意识形态中,他们对文化的封闭、保护的意识是很强烈的,他们对待知识就象对待一个有质有型的实物一样,高度重视它的所有权。

    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他们总是潜意识的认为,让中国人“交出”这么多年来电影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专业技术,是一件很是一回事的事情。

    ——这简直让易青联想起,以前在历史课本里看到的那些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们,拿自己船上的食盐跟南美土著换钻石的故事。

    没想到,在这么开放的时代还有这种事。在印度代表团看来是大问题的事情,在易素看来简直不是问题。电影学院在N多年以前,就已经大开方便之门,接受来自上百个国家的留学生了,甚至专门为留学生们建了一片宿舍和一座留学生楼;至于出去讲学赚外快,想来那更是电影学院的老师们求之不得的事情——易青简直可以拿这个两头做人情了。

    但是韩山平显然是个很会谈判的“高手”,大侃政策和中国国情,列举了促成这件事的许多难处,直到印度代表团肯再让出一部分利益后,才面有难色勉为其难的应了下来。

    ……

    三天后。中印双方经历了长达七个月的两轮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并正式在广电大楼会议室签定了合约。

    中方代表是中国国家广电部、电影局,以及韩山平代表的中影集团、易青的代表的华星集团、黄家兄弟的华裔兄弟影业、于董的博南集团,而印度一方代表的是印度文化部和塔森等人代表的印度三大影都的十大影业联盟。

    合约规定的细则有一百多款,但是简单的说,就是以后中国的电影卖到印度,就象北京产的电影买到四川一样方便;而印度人要到中国来拍电影或者给他们的电影做宣传,就象上海人去湖南拍戏做宣传一样方便——总之就是两个的电影产业就象一个国家的产业一样,这叫无差别产业互相贸易。

    同时,成立“泛亚电影联盟中印筹备委员会”,易青任主席,孙茹任执行主席;作为交换条件,今年七月开始,印度以一批一百二十人到一百五十人的批量,派本国留学生来电影学院留学,并由电影学院的师资力量为主寻,每年由中方组织中国的电影教育家赴印讲学。

    当然,同样的,印度方也会每年派他们的电影家来给中国学生讲讲歌舞片和音乐片这些他们擅长的东西——这叫平等交流,大家都有面子。

    ……

    “赚到了,这家伙真叫赚到了。”签约仪式完成后,易青一脸庄重亲切的奸笑,和塔森大力握手的时候,一边很有风度的望着记者们的相机镜头,一边很小市民的想道……

    第二十章 一旗麾指天下从(下)

    “我看你是皮痒找抽了是不是?”孙茹站起来拿个文件夹就去拍他。

    易青笑着躲了开去。马丽丽滚蛋了之后,他在公司里说话可放肆多了,不用顾忌被人偷窥。

    “喂,傻妞!听说你今天早上又傻笑了一上午?”易青笑道:“怎么着,是不是又有几个国家的影业协会找来了?你现在快成万国女皇了吧?”

    “你才是傻妞呢!长得就象傻妞,还是个丑妞!”孙大小姐嘴上一点不肯吃亏,不屑的道:“多两个联盟的国家算啥,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告诉你,今天早上另有好事了!”

    说着,孙茹神秘的眨了眨眼睛,低声道:“想不想弄个奥斯卡小金人玩玩?”

    “奥斯卡?你给发呀?”易青笑道:“人家张大大想了多少年都没想着,你一张嘴就一个,该不是潘家圆旧货市场淘来的?”

    “去你的!”孙茹扔给他一张写满英文的请柬一样的信函,道:“认识美国字儿不?自己看!”

    易青拿起函件仔细一看,好家伙!他忍不住吃惊的失笑起来,对着孙茹叫道:“这……晕菜了我,咱二师兄那海一样的美钞还真没白砸,居然还真让他虎口拔牙了嘿!啧啧,虽说只是提名……”

    孙茹笑道:“一早我打开一看,居然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来的。请咱们参加奥斯卡颁奖礼的!我已经打电话给李氏国际那边核实过了,这可是人家二师哥拿一亿多美金给咱们换回来地!”

    “什么二师哥?那是我二师哥,你得叫李叔叔。”易青笑道。看来李恩华这整整一年的奥斯卡大战,确实是没少用力。给〈花木兰争回了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电影音乐、最佳摄影指寻、最佳外语片五项提名。

    孙茹似乎没听出来他在辈分上占自己的便宜,仰头靠在椅背上想了一下道:“咱们都走不开啊!你带队去领奖吗?”

    “哪有那闲工夫?”易青瞪眼道:“手边多少事情啊!告诉丫的啥啥美国电影艺术又是科学啥学院地,就说爷没空!说实在的,去了也白去,他们要是肯把最佳导演颁给我,我易青就爬到自由女神像上去向全美国人民道歉,然后再从上面跳下来。我看,那个外语片也是提个名做做样子,没戏;要不是考虑到咱二师兄不容易,咱们连派代表去都省了。”

    “胡说。充什么大头蒜呢你!花了那么多钱弄来的提名。怎么能去都不去一下?”孙茹道:“露个脸,配合一下《双枪老太婆的美国宣传也好啊!”

    “对啊!”易青嬉皮笑脸了半天,这下想起来了。他一下子坐直了起来,拍了下桌子道:“我正愁这事呢。我看,就让娴儿和罗胖子、何风师兄代表〈花木兰》剧组去奥斯卡颁奖礼;另外,让依依和小意也跟着去,再让宁姐安排几个得力的宣传部、公关部的行政管理。跟着他们一起去。参加完奥斯卡晚会,就地在美国配合詹姆斯他们做《双枪老太婆的宣传推广。”

    “可不是,我就是这意思。才想到这一层。你可真是笨到姥姥家了。”孙茹瞥了他一眼,笑道:“万一要是这五个提名里不小心拿了个奖,那《双枪老太婆可就发达了……哈哈,在美国大卖的中国主旋律影片,太牛啦!”

    “切,见过什么呀?瞅你那点儿出息。”易青笑道:“现在这些都是小菜了。等咱们这个泛亚联盟正式启动起来,整个亚洲的电影产业的盘子都在咱们手上转动,到时候咱们还用看美国鬼子地脸色?喂……对了,给我看看。现在都有哪些国家愿意和我们商洽联盟的事了?”

    “你呀,你是什么筹备委员会主席,整个一个甩手掌柜的,什么都得来问我。”

    “那是,不然要你这个执行主席干什么。”易青一边心不在焉地和孙茹斗着嘴,一边盯着桌子上的一整摞小山一样的文件来函等文案。

    按照孙茹一向的习惯,一件事归一个档;这次凡是中影和广电出头去联系的,孙茹负责去接洽地,每个国家孙茹都给他们立了一个文件夹,厚厚的叠成一摞。

    易青只要看这叠文件夹贴在外面的标签就知道是哪个国家地……

    “哎哟妈诶,还真没少联系啊你们……”易青一边赞叹,一边喃喃的念道:“叙利亚、沙特、亚美尼亚、巴基斯坦、新加坡、缅甸、孟加拉国、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印尼、伊朗、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马来西亚、阿联酋、塔吉克斯坦、塞浦路斯、泰国、斯里兰卡……我地妈呀!”

    易青念着念着,把自己吓了个够戗,抬起头来叫道:“这也太离谱了吧!我才几天时间没过问,就多出来这么多,要是一家家谈判过去,那这份事业不得交到下一代手里去啊!”

    “你才知道我们这些在下面工作的人的工作量有多大啊!”孙茹没好气的拿起手边一个文件夹丢过去,一边道:“这些还不算完呢,这里还有些更麻烦更不知道怎么办的!”

    易青接过来一看——这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夹,里面都是一些听说了中印签约组织筹备亚洲影业联盟后,主动来和中国国家电影总局联系接洽的小国。

    易青仔细一看:巴林,阿曼不丹,柬埔寨,越南,马尔代夫,也门,东帝汶,文莱、老挝……他忍不住笑道:“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这些国家有自己的电影工业吗?就要参加泛亚联盟?我地妈呀,这里还有朝鲜?他们也愿意来同流合污?咱们这可是有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呀!”

    孙茹笑道:“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些都是自己没有自己地国产电影的小国,听说了中国要搞亚洲影业联盟。就抢着来提出,希望中国能帮助他们创立自己的电影产业体系,共同进步嘛!其实说白了吧,这里有很多根本就是一两个想投资电影的商人。看准了咱们这个泛亚联盟将来能赚大钱,就不知怎么勾搭上了他们国家地使馆或者政府的外事官员,打着国家的旗号就来了。”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也太不靠谱了吧!”易景自言自语的道。

    “都怨你!好大喜功,把消息满世界放。”孙茹笑着挤兑他道:“你当初不说什么登高一呼、应着云集;一旗麾指,天下景从吗?这下好了,该从的不从,不该从的全来了?”

    “谁是该从的?”易青反应过来了,问道:“你是说日本和韩国?”

    “那可不?”孙茹点头道:“这两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占整个亚洲电影票房产值的一半,没有日韩的加入,咱这还能家亚洲影业联盟?最多只能叫半拉儿影业联盟。”

    “小鬼子和高丽棒子那边不用急……”易青思索着道:“他们是在观望呢!咱们这个联盟明摆着是要跟好莱坞叫板。他们每年在美国有那么多出口影片和音像制品,当然要犹豫一下。但是只要咱们这个事情搞成了,这么大个市场。他不上杆子凑上来地话,那不是被全亚洲的市场孤立了?所以这两个国家不用去管他们,利益到了他们自己就来了。”

    “倒是手上这些现有的来联系地国家,你看看,大半都是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的。这件事一定要办好,”易青沉吟道:“你们现在这样不行,要重新建档。专人负责。改天你们和中影、广电那边开个会,把这些有希望、有意向加入合作的各国整理一下,分个类别……”

    ……自你看,所有的前苏联国家,可以归到一个档案里面,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给他们接触谈判。这些国家地电影艺术水平,比咱们国内只高不低,别忘了半个世纪以前。俄国人是世界上最懂拍电影的两个民族之一,咱们以前在电影学院学的东西有一多半是从苏联电影家地理论里研究衍生出来的,另外,象沙特,尼泊尔、菲律宾、土耳其、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这几个国家,都是亚洲的电影强国,也给他们单独做个档案,好好跟他们谈谈具体怎么合作的事;再比如象伊朗,要给他们这一个国家单独立个档案,伊朗可是平民电影王国,整个国家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随便提溜一个出来可能都有相当的电影修养,我们要重点扶助伊朗的电影,将来号召全体成员国给他们低息借贷,他们是有技术有艺术,就缺钱——咱们就给他们钱,帮他们发展,让他们三五年内就拍出震毙美国佬的电影来……”

    “至于这些在地图上小的跟邮票一样的国家嘛……”易青望着手里地文件夹,苦笑着犯了难。

    第二十一章 钱是王八蛋(上)

    “拜托你,大哥!”孙茹听说易青还要安排那些来试探着要求中印影业联盟来扶助他们的小国,忍不住笑骂道:“你以为你是耶酥啊,你安排的了那么多吗?这些国家只好先放一放,等他们自己有了独立的国家电影工业再说,或者啊,等咱们的泛亚影业联盟发展几年之后,规模非常壮大了,有了余钱余力了,再有计划的扶助一些国家,帮他们建立自己的电影产业系统,至于现在嘛……”

    ………很简单,”孙大小姐莞尔一笑,道:“交给文化部外事办的外交家们,用外交辞令解决就好了。”

    易青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一口气是吃不成个罗纲的;还等以后发展大了再说吧!”

    遥远的北京西城,在家里休假的胖子罗纲,正在院子里摆弄自己的黄金镜头,忽然打了个大大的嚏喷……

    ……

    华星集团已经许久没有开会了。今年重大的计划、重大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易青和孙茹以及北京华星的的中层以上人物,全都开足马力投入到这些事关未来整个亚洲电影行业兴衰的计划中去了,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开新戏。所以华星创立以来一年一度的艺创会议也推迟了。

    于是,在孙茹日常主持的筹备小组的工作告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后,易青和孙茹在北京华星大厦召集了华星集团这个年度地中层以上人员年会;香港华星那边,孔儒也飞回北京来述职。

    这一年。香港华星一共有五部电影上映,其中孔儒的《被凌迟的英雄和李想的《眼镜蛇之吻大获好评,在刚刚结束地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很受瞩目,得回了几个重磅的奖项;票房方面。香港华星去年盈余两亿多港币,加上海外音像方面的收入,扣除税款后年利入帐近五亿,可谓是一个小康年景。

    年会上,大家听孔儒简单的做了述职报告,都十分兴奋。这里的华星同事大部分其实已经在电影北京上映的时候去剧院看过了,而且只要稍微关心新闻的人就知道这一年孔儒和李想有多风光了,都纷纷向孔儒祝贺。

    香港华星的稳定,无疑为易青和孙茹他们未来要做的大事打下了一个巩固的大后方,令他们塌心不少。

    明年,也就是下一个商业年度。孔儒又提出了几个香港华星具体地拍摄计划,主要是一些商业题材。香港影市在易青当年的亚洲影业四点原则的新秩序带动下,复苏地特别快。正是年景好的时候,当然要趁机搂钱。

    正好明年易青和孙茹都没有空出新戏,于是就决定从总部易家班借调大量的技术人才给香港华星,以此来提高孔儒和李想、单少玉等导演的作品水准,希望明年有个更好的成绩。

    易青也和孙茹上次去香港开会时一样。一再强调要香港华星这两年一定要求稳,把新影城计划起步这个阶段给度过去,那就是集体地胜利。

    这个会一直开到下午五点多。决定了明年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华星集团大体在下一个商业年度分成三个部分。

    易青和他的助理团,包括会计师、律师等人,在会议结束后飞往兰州,和路威等人一起进行竞标新影城工程地准备工作;孙茹带着北京华星的所有行政人员,全力投入和各国影业接洽,筹建泛亚影业联盟的事,宁倩华和杨娴儿为负责人,组织〈花木兰和〈双枪老太婆,剧组的成员,赴美国参加奥斯卡颁奖礼,进行〈双枪老太婆》在美国的宣传发行等推广工作。

    这一年华星集团兵分三路。各有各忙;可以说续易青在香港打开局面之后,这一年是华星的又一个关口。前途机遇无限。

    ……

    次日早晨。

    在飞往兰州的飞机上,易青落寞的望着窗外飘过的朵朵白云,叹了口气。

    以往他也没少出差,不过身边总是有许多亲密地朋友,惟独这次格外的孤单。华星创建以来,从来没有象今年这样忙过——依依和杨娴儿去了美国;孙茹留在北京坐镇;连小云,也被孔儒要去做新戏的女主角了。身边没有了她们笑笑闹闹的日子,还真是怪冷清的。

    下了飞机,天路集团派来接机的人迎了上来。大家坐上大车小车,西行五个多小时,经过一段漫长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旅程之后,到达的天路文化城。

    易青下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将来新影城建起来,非得在这里修个飞机场不可——上次只有易青和依依、杨娴儿他们几个人,所以路威用直升飞机接,这次跟易素一起来的助理有十几个人,只好拿中巴车拉了。

    “呵呵,老易!辛苦辛苦!”老远的,路威就埋头一阵小跑,冲了过来,兴奋的拍着易青的背,蓬蓬的响,大声道:“还没吃午饭吧!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炭炉祟杂汤,烤全祟,怎么样?”

    ……

    三脚小炭炉上,一只刚足月的小祟羔子,在大厨不停的翻动中渐渐的烤成了金黄,间或一两滴油脂滴落火炉,发出滋滋的声响;刷上蜂蜜和密制的酱料,用小刀割下嫩嫩的几片,洒上香喷喷的孜然和小胡椒,就着大葱卷饼来吃,再来一口滚热浓郁的祟杂汤——那滋味,简直拿个西北王来也不换。

    易青同来的人已经安排在外面开了桌大席;这边的小屋里只有易青和路威两人单独就餐,好让他们两个安静的谈点事情。

    易青一口气消灭了两条祟后腿,才稍稍打了个底,喝了口祟汤,叹了口气道:“香,真他娘的香!将来新城市建起来了,旅游餐饮这块也该大力发展一下,兰州拉面、祟肉泡馍、全祟宴、白斩文昌鸡、西北凉皮、烤肉串……乖乖,不把那些老外吃傻了?”

    “唉,这些话,还是等开发权拿到咱自己手上了再说吧!”说着话,路威很有礼貌的对烤着小祟羔的厨师道:“谢谢您师傅!我们自己来行了,您去休息吧!”

    这大厨是文化城请来的老员工了,察言观色的能力自然是有的,知道路威和易青要谈事情了,连忙理解的笑了笑,插闭了炭炉,把烤好的全祟用大盘盛了,放上桌子,让易青和路威自己取用;做完这些,和路威打了招呼,低头出去了。

    等人一出去,路威便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东西,递给易青,道:“看看吧。”

    易青拿过来一看,上面花里胡哨的又有日文、又有德语、还有英文,后面的括号里注明了汉字— (:

    ) ( 活色生香 2 http://www.xshubao22.com/1/126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