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她的如意算盘是这么打的,可惜仲裕之这个人没那么好打发,总能想到留下来的办法。[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我在想,既然咱们已经打算当朋友了,不如敞开心胸,好好说一番体己话,你认为呢?”仲裕之对着她的柔背说话,大有越挫越勇之势。
蔺婵娟不答话,只是忙着数冥纸,逼得仲裕之只好自言自语。
“好吧,我知道你害羞,就让我先开口吧!”他将双手枕在脑后,模样相当轻松惬意。
没反应,就当做是默许好了,仲裕之调侃自己。
“该从哪儿先说起呢……就从我不幸的童年好了。”他山不转路转的改采同情策略,以求她改变心意。
蔺婵娟的手果然停顿了一下,让他觉得前途有望,于是紧接着说。
“众所皆知,我是衰鬼、扫把星。谁要不幸被我扫到,就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害怕自己活不到下一个年头。”他命中带煞,是公开的秘密。早在他诞生之初,就有人为他批过命,说他必定克死父母。非但如此,连他周遭的亲戚也免不了遭殃,吓得大伙儿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可最后仍旧躲不过死神的召唤。
“更妙的是,我只要每死一个亲戚,就多了一些资产,吓得我那些亲戚们只要一听见我的名字,就大念阿弥陀佛,期望自己能借着佛祖的保佑逃过一劫,你说妙不妙?”
是很妙。
蔺婵娟不自觉地在心里回应他的问话,同时觉得他的亲戚很可怜。就她记忆所及,他上半年已经死了两个亲戚,再加上最近经手的三桩丧事,合起来总共五件,而今年还没过完呢!照这样发展下去,谁知道会不会凑成七件,破了上一年的六件纪录。
“真糟糕,这好像没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瞧我轻浮的。”仲大少爷这会儿总算察觉到自己对死者不敬,连忙把手放下。
“咳咳。”他不好意思的用咳嗽掩饰他的尴尬。“总之,我的命很硬。所以我的父母亲只好把我往乡下丢,你知道我换了好几对养父母吗?”
蔺婵娟仍是没答话,但眼睛有稍微调整一下方向,让他更是觉得有望,遂再接再厉。
“你知道,你的眼神已经告诉了我,而且你觉得我很可怜。”仲裕之误将她的凝视当同情,乐得跟什么似的。
神经病,她不过是想拿他身后的剪刀剪开捆绑金纸的麻绳,谁同情他了?
她淡淡的调回视线,打消拿剪刀的主意,没想到仲裕之误以为她是想借此隐藏自己的情绪。
啊,到底是女人,多愁善感,他这招果然没有用错。
他对着她的背影微笑,更加卖力演出。
“仔细回想那些老是更换父母的日子,真苦啊!”他进一步博取她的同情。“我还记得第一次被带回金陵的模样,你知道,那时候真是吓坏我了,因为我一直以为自个儿是佃农家的子弟,没想到却是有钱人家的大少爷,害得我一时不能适应,过了好久才调适过来。”
他说得很轻松,不过蔺婵娟可以想像得到,那该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一个穷了一辈子的佃农小孩,一下子被带到繁华的留都,别说吓着,恐怕睡都睡不稳,半夜里吵着要爹娘。
“后来,爹的一房小妾生了一个儿子,爹一看继承人有了,立刻又把我踢回乡下,这回他将我送给了一户靠砍柴维生的人家,那时候我才七岁,不过已经很会砍柴。”他很快的补充一句,对自己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另一项谋生的技能,感到洋洋得意。
蔺婵娟什么话都没说,甚至没转头,可心里却默默同情起那个个头还小、就必须承担巨大命运的可怜男孩来。
“不幸的是,我才砍了几个月的柴,又被我父母派人来接走了。当我回到了金陵,才知道小妾生的儿子夭折,不得已只好再把我接回来当继承人。”他耸肩。“三年以后,我满十岁,我爹又生了个儿子,于是我又再度被赶回乡下,这次换捕鱼的,我可足足捕了一年的鱼,每天晒太阳晒得跟黑炭一样。”他无奈的做了个结尾。
“反正我之后的人生,都是这样度过。经常今天才回到乡下,改天又被接到金陵当大少爷。如此反反复复,最后我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人要懂得及时行乐,免得什么时候又要回去过苦日子也不知道,先乐了再说。”
这是他对人生的看法,也是他的经验谈。基于过去的恐怖经验,他学会了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所以他才会这么放纵。
“那么我相信你已经得到很多快乐,你的行为就跟你的名字一样纵欲。”蔺婵娟毫不同情的下断言。
仲裕之;纵欲之。打从她生眼睛以来,还没看过哪个人像他一样把自个儿名字意义发挥得如此彻底的,他算是第一个。
仲裕之立刻反击。
“我若是‘名副其实’的话,你也不遑多让,吝啬与人分享美好事物。”他指出她的缺点。“亏你父母还帮你取了一个这么美的名字,结果也是枉然。”
婵娟二字原指美好的事物,只可惜她空拥有这个名,却没有实践的意思,甚至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不给。
“罢了,算我异想天开,居然想用童年博得你的同情。”他自嘲。“像你这种被父母亲看重的小孩,是不可能了解我的痛苦的,我简直是在闹笑话……”
“别光只会自艾自怜,我也曾有过相同经验。”蔺婵娟这会儿总算肯转头看他,目光犀利地打断他的话。
“你……你也有过?”仲裕之不敢置信的望着蔺婵娟,她看起来还是一派冷静。
“嗯。”她点头。“我出生的时候,差点被溺死,只因为我爹想要一个继承人,而他不相信女人能够继承这个行业,就决定早一点把我解决掉,省得日后麻烦。”江南一带素来有溺死女婴的恶习。因为女儿是赔钱货,养大了还是别人家的,所以早丢早好,许多女婴根本都还不及哭,就叫水给断了生命。
“可是你还是活下来了。”仲裕之不是不知道这个习俗,只是没想到会发生在她身上,觉得很不可思议。
“我是活下来了。”她同意道。“不过那是因为我爹也跟你父亲一样,怕日后生不出继承人。所以只好勉强把我留着,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不用我再多言。”
和仲裕之一样,蔺婵娟在金陵也是赫赫有名。虽然以负面的消息居多,比如她有多冷淡啦、多无趣啦、多特立独行啦等等。但基本上大家仍是对她充满兴趣,也知道她是“永平号”唯一的继承人,家中并无任何兄弟姐妹。
“我听说你母亲生下你不久后就死了,你父亲一直未再续弦,临终前交代你要好好经营‘永平号’,把这块老招牌继续传承下去。”仲裕之把他听来的消息重复一次给蔺婵娟知道,她耸耸肩,表示默认。
“我不懂你为什么还要扛起这个责任。”仲裕之难以理解她的作为。“它耽误了你的青春不说,你甚至不是出于自愿,但你却甘之如饴。”
他烦躁的扒扒头发,来回踱步。
“难道你不恨吗,婵娟?”仲裕之问。“难道你就不曾怨恨过你的父母,不曾想过要报复?”
同为命运乖舛之人,仲裕之无法了解她为何能处之泰然,而他却相对的轻浮。
“需要吗?”蔺婵娟淡淡反问。“我若真的这么做,才是真的输给了命运。”
我若真的这么做,才是真的输给了命运。
这一句话有如五雷轰顶,轰得仲裕之顿时茅塞初开,说不出一句话。一直以来,他就怨恨命运,怨恨父母加诸于他身上的痛,那使得他不知不觉的放纵自己,以达到报复的目的。
他想让他的父母后悔,想让他的父母觉得羞耻,然后他才可以哈哈大笑,嘲笑他的父母当初为什么不干脆掐死他,让他承受到处被人看不起的耻辱?
他做到了;借由放荡不羁的方式。只是在报复的当头,他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可却从来没有人点醒他,直到此刻。
“我真佩服你,你才是真正的勇士。”仲裕之一改过去轻佻的态度,衷心的赞美蔺婵娟,她做到了他做不到的事。
她看看他的表情,从那上面找到诚恳,耸耸肩。
“我只是试着让自己活得比较愉快而已,并没有多做什么。”
极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充满了非凡的智慧,使得仲裕之更加佩服。
“我之前说过想和你做朋友的事是认真的,希望你能答应我,当我的朋友。”原先他只是觉得好玩,想和她抬扛,没想到会变得如此渴望。
蔺婵娟看着仲裕之急切的表情,心里闪过一丝什么,却又很快消失,只留下理智的思考。
“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当朋友会比较好。”
蔺婵娟冷酷的回答使得仲裕之的脸一下子垮下来。
“而且,我还要请你没事不要常来找我,毕竟我的工作很忙,没办法一直待在店里,届时坏了你的兴致,就不好了。”
换句话说,她在拒绝他,有礼却坚定,没有任何置喙的余地。[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我懂,我明白。”他苦笑接受拒绝,谁叫他过去自作孽。
“我不会再来找你。”仲裕之承诺。
第四章
尽管仲裕之承诺过,他不会再去找蔺婵娟。但那是在平常时候。她自己也说“没事”不要去找她,但如果“有事”呢?他相信她一定不会放任不管,特别这事还是跟她的工作有关。
贼溜溜的转动着眼珠子,仲裕之想到了一个可以见她的方法,连忙招来府里的总管,在他耳边交代事情。
总管越听,眼睛睁得越大,越为惶恐的看着他的主人。
“少爷,您确定要这么做吗?”总管吞吞口水。“您想见蔺姑娘的心情我懂,但是咱们可以另想别的办法,不一定要采取这种方式……”
“没有其他办法了。”仲裕之不耐烦的打断总管。“能试的我都试过,可她一概当做没看见,理都不理我。”
自从他答应蔺婵娟不会随便去打扰她以后,他就一直在等待机会,祈祷哪个不幸的亲戚突然间嗝屁,让他有见她的借口。
结果没有,一个也没有。害他不得不另想办法,改到街口去堵她。当她上市场买菜时,他会故意提个菜篮,假装也去采购。当她去凤刘公路找她的结拜姐妹聊天时,他也会随后赶到,随便找个名目拜访章旭曦,然后在两人相见时,故意睁大眼,惊讶的说声:“好巧!”接着就是扯一大堆有的没的,最后她听烦了,吭都不吭一声的落跑,留下他尴尬的对着其他人猛笑,闹足了笑话。
但再怎么好笑,都没有他接下来的举动离谱。横竖都被拒绝的他,竟然异想天开的跑去参加她所主办的每一场葬礼,枉送了一堆白色,最后还被人以“没有这样倒楣的亲友”为由,给撵出了丧堂。
“唉,少爷说得是,您的确满惨的。”总管叹气道。“不过话说回来,蔺姑娘也太不尽人情了,至少也该同您说说话,给点面子才是。”
可不是吗?仲裕之挑眉,百分之百同意总管的话。好歹他也让她主持不下十场丧事了,赚进了大把银子,可说是她最大的客户,但她照样不领情。
“所以说,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你快快去办。”仲裕之随手一撵,就把总管撵出家门口,替他办差去。
总管没辙,只得硬着头皮去找蔺婵娟,照仲裕之吩咐的话做。
“蔺姑娘,我家少爷请您过去一趟。”总管今儿个的运气相当好,蔺婵娟刚好在家,正忙。
“仲公子?”她停下手边的工作,看向总管。“仲公子找我有什么重要的事吗?如果没有的话,我正在忙,不方便——”
“有事、有事。”总管急忙打断。“我家公子……又有一名亲戚不幸辞世,想麻烦您打理身后的事。”
“仲公子又有亲戚过世?”她愣了一下。“真难过听到这样不幸的消息……这次又是哪位亲戚?”
“呃……”猛然被问及的总管只得干着急。“是、是少爷的表叔公。”
“表叔公?”蔺婵娟又愣。“我记得上次死的也是表叔公,怎么这次又来一个?”
“是、是啊,哈哈哈!”总管傻笑。“少爷他有很多表叔公,小的也弄不清楚。”
总管额冒冷汗的扯谎,蔺婵娟倒不疑有他,到底仲氏是金陵本地的大家族,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旁枝散叶也不少,有很多叔公也不足为奇。
“我立刻过去。”蔺婵娟向来是工作第一,一口就允诺下来。
总管随即点点头,带着心虚的表情离去。蔺婵娟匆匆忙忙的结束了手上的工作后,也跟着上仲府报到,去了才发现——
“你没有亲戚死掉?”蔺婵娟不可思议的看着仲裕之无赖的表情,无法相信他居然谎报家里有人出丧。
“没有。”仲裕之仍是一派无赖的样子。“托老天爷的福,我家的亲戚都健康得很,每个人都活得好好的。”
蔺婵娟仍是难以置信。
“既然没有人死掉,你为什么告诉总管说你的表叔公过世,要我过来看看?”简直胡闹。
“他说是表叔公?”仲裕之反倒觉得新奇,连吹了几声口哨。“这老小子,我就知道他恨我家那些亲戚,虽然他嘴里不说,可我就是知道。”尤其是“表”字辈的人物,特别难缠。
“仲公子!”蔺婵娟扬高声调,火气都快冲上来。
“好吧、好吧!我认错,请你大人大量别生气。”他连忙举高双手消她的火气。“我承认是我说谎,骗你说我家又有丧事,与总管无关。”虽然他是领钱办事的伙计,但也不能害他。
“我没有责怪总管。”她火气仍然很旺,没那么好说话。“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这么做?”若是他敢回答好玩,一定让他吃不完兜着走,绝不食言。
“因为我想见你。”
仲裕之的回答让婵娟答不出话。
“自从你不许我去你家找你之后,我便很难再见到你。为了见你,我只好出此下策。”
说这话时,他一副不觉得有错的模样,让她更是无法承受。
“就为了想见我一面,你就诈丧?”老天,怎么有这么离谱的人。
“不是诈丧,是诈称有丧。”他更正她的用字。“诈丧是家里没人死。却弄个死人来。诈称有丧是家里没人死,却谎报有人死掉,不一样。”
“谢谢你的解释,但在我听来都一样,没什么不同。”她不客气地挥掉他的说文解字。“你知道你这么做,已经犯法了吗?”
“不知道,我触了什么法?”原本蔺婵娟是希望能用律法来约束他,没想到他反而好奇。
“诈称有丧。”蔺婵娟冷冷的回道。“根据‘明律’规定,如父母活着而诈称有丧,或父母亡故,而诈称新丧者,处仗六十、徒一年。”
“真严厉。”他乱不正经的吹了个口哨。“那如果是‘表叔公’呢?谎报表叔公过世,要接受什么惩罚,明律有没有规定?”
“当然有。”蔺婵娟直觉地脱口而出。“明律规定,若是谎报表叔公过世,要处仗……要处仗……”
“要处仗‘零’。”仲裕之语带顽皮地用手比了个圆圈。“谎称有丧这项规定,在明律中仅限于父母。至于其他亲戚则免,比起唐宋律来,要好过得太多!”
说完,他哈哈大笑,似乎对于明律中的漏洞,潜藏着无限的满意。
蔺婵娟当场气红了脸,她很少这么生气的,可这个人真的让人想发火。
一个人没有脸皮也就算了,可他偏偏又没有常识。一个人没有常识也无所谓,然而偏偏他又懂得不少知识,且用这些知识击溃她。
“你就待在这里慢慢笑吧,我不奉陪了。”她受够了嘲弄,决定马上走人。
“等一等,婵娟!”见苗头不对,仲裕之赶紧拉住她的袖子,急忙道歉。
“我不是故意要嘲笑你,该死。”他急得猛搔头。“事实上,我一点嘲笑你的意思也没有,我是的想不出别的方法见你,才用这一招,请你原谅。”
他像个做错事的小孩般低头,厚得足以媲美城墙的脸皮上居然出现一丝红晕,蔚为奇观。
“是我眼花了,还是你真的脸红,我好像看见你的双颊红红的?”蔺婵娟十分好奇他此刻的心情,遂问。
闻言,仲裕之猛然抬头,认真的打量她的脸。
“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他不敢确定,因为她还是一派面无表情,瞧不出端倪。
“随你怎么想。”她耸肩。“我只是好奇你到底会不会脸红,如此而已。”
奇怪的个性,奇怪的反应,但他却觉得与她越来越贴近。
“我刚刚说的话,都是真的。”仲裕之乘机表白。“我是真的想见你,虽然你一再希望我不要去打扰你的生活,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和你做朋友,不管我的行为看起来有多幼稚。”
仲裕之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就像个任性的孩子,可他就是无法抑制那种想见她的心情,那使得他有如跳梁小丑,一心一意只想网罗她的踪迹。
而若说仲裕之迷惑,蔺婵娟亦觉得困扰。他任性、不成熟的举动已严重干扰她的思绪,让她无法如平时一般冷静思考。
她该接受他吗?接受他递过来的友谊?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她若真的接受他的友谊,生活一定不会平静,还是推了吧!
“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太常来找我,最好是有事才来。”婉转地推却他抛来的友谊,蔺婵娟当场拂袖而去,放任他又一次看着她的背影发呆。
不要太常来找我……最好是有事才来……
那不就意味着——他可以去找她,只要他真的“有事”就行!
好个机灵的总管,非请他喝酒不可。
仲裕之二话不说立即行动,拎着总管上酒楼去。
秋天的早晨,寒气逼人。尤其时序已逐渐转入冬季,更是显得冰冻异常,逼得人们不得不拿出厚厚的棉袄,以抵挡寒意。
这天,蔺婵娟穿着厚重的袄衣,同往常一样准备开店门。她将门板与门槛之间的木条一片一片的拆下来,放在一侧。然后回头拿出竹扫把,把地上复着的一层薄霜扫掉,等她打扫完毕,已是满头大汗,正想进屋里去喝一杯热茶时,不期然看见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背对着她在店门口徘徊。
“请问有什么事吗?”蔺婵娟好奇的叫住来人。那人的身材高大,身穿僧侣的服装,看起来有些怪异。
被叫住的僧侣先是顿了一下,犹豫了好一会儿后终于转头。
“抱歉打扰你,姑娘。”僧侣说。“我来,是有事请你帮忙,非常不好意思。”
僧侣说明了来意后跟着露出一个羞愧的表情,蔺婵娟觉得很惊讶,因为这位僧侣是一个外国人,操着一口浓浓的异国口音,中原话说的相当好。
蔺婵娟好奇的打量那个僧侣,她从没见过外国人,但曾听人说过他们高鼻子凹眼睛,长相十分特别。还有人说他们会吃人肉,尤其专爱偷刚出生的婴儿煮来吃,非常残忍可怕。
原则上她是不相信这些传言,反正人们最爱夸大事实,不足采信。不过有一件事他们倒是没说错,外国人的鼻子真的很高,几乎顶到天。
他的鼻子真挺,不知道自己的鼻梁有没有人家的一半?
蔺婵娟一面想、一面下意识地摸自个儿的鼻梁和他比较。突兀的动作,立刻引来对方的关心。
“你的鼻子有问题吗,不然你怎么一直摸你的鼻子?”僧侣满脸疑问的看着蔺婵娟,觉得她的举动十分奇怪。
她立刻收回手,庄重的摆在身侧,调整了一下呼吸说道——
“不是,我只是好奇你的鼻子怎么这么高,顺便看看自己的鼻子还在不在。”蔺婵娟绷着一张脸解释,对方笑了笑,觉得她的话十分幽默。
“我保证你的鼻子还在你的脸上,姑娘。”僧侣朝她绽开一个温和的笑容,在这寒冷的天气中显得特别温暖。
“谢天谢地。”她微微点头。“这天挺冷的,咱们还是进屋去说吧!”
蔺婵娟将僧侣领进店里,奉上一杯热茶,僧侣感动的接下茶杯,眼眶有些微红的说——
“没人对我这么好,已经有一阵子了,谢谢姑娘。”僧侣向蔺婵娟道谢。像中原话,又不像中原话的语法让她既觉得有趣,又得稍费一些心思理解,让她不禁莞尔。
“瞧你这身打扮,你应该是个和尚吧!”蔺婵娟猜测对方的来历。
对方忙放下茶杯,摇摇头。
“不是的,姑娘。”他解释。“我不是和尚,是个传教士,隶属于耶稣会,不是你口中的和尚。”
“可你身穿和尚的服装。”蔺婵娟一头雾水的看着传教士,弄不清他什么来历。
“我知道我的样子看起来就像个和尚。”传教士摸摸自己理光的头叹气道。“这是为了传教方便,让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我们,所以不得不打扮成这个样子。”像个道地的和尚。
“原来是这个样子。”她一知半解的点头。“可小女子尚有一件事不明白,既然只是传教,干嘛非得穿和尚的衣服不可,也可穿其他服装啊!”
“不、不,之前我们就是这么做,但是没有得到效果,所以才改作这装扮。”传教士急忙撇清。“我们不想让这儿的人觉得跟我们有距离,毕竟天主的慈爱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应该设法让这里的人了解,穿和尚服最起码可以让人们知道我们的目的,比较不容易引起误会。”
传教士十分辛苦的把这一番话说完,舌头差点没有打结。
蔺婵娟再一次点头,总算有点概念,原来他们做和尚打扮,只是为了传教方便,没有其他原因。
“所以说,你不是和尚,还是可以成亲。”蔺婵娟自以为弄懂他的意思,没想到又搞错了。
“不、不。”传教士又一次喊不。“我虽然不是和尚,但和和尚差不多,我是神父。”
“神父?”这是什么玩意儿?
“就是专门服侍神,为神宣传旨意的仆人,不可以结婚的。”
哦,她懂了。所谓的神父其实就跟和尚一样,为了信仰奉献一生,只是名称有异,其实道理完全相同。
蔺婵娟注视传教士的脸,发现他很年轻,以她的眼光看起来也称得上英俊,可惜却是个和尚。
“我明白了,你是个神父。”她又学了个新名词。“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神父,不知道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蔺婵娟没忘记稍早在门口他说过的话,遂问。
传教士立刻显露出一个哀戚的表情,难过的说:“我有同伴死了,想埋葬他,刚好瞧见你在门口扫地,所以才……”
“你的同伴也是传教士吗?”蔺婵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朋友客死他乡的滋味可不好受。
“是的。”传教士点头。“他和我一样,也是一名传教士。只不过他的运气较差,才刚到没两天,就因病过世,没法完成理想。”
传教士哀伤的低下头,沉痛之情毋须言语。蔺婵娟当场决定帮传教士,尽管之后可能会有一堆麻烦。
“我很乐意帮你这个忙。”蔺婵娟坚决的答应道。“不过现在我没有空,今儿个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做,可否改天再行讨论?”由于办理丧葬事宜有很多细节需要详谈,因此她只好另行约定时间。
“好、好。”闻言传教士喜出望外,原本他不指望能得到帮助。“我们就住在李庄最角落那个地方……”他大致描述了一下位置。“改天你有空再来找我们,讨论该怎么埋葬我们的伙伴。”
传教士就在蔺婵娟的首肯下,心怀感激的走出她的店门口。在跨越门槛的时候他不小心绊了一下,正好撞到某人。
“对不起。”无视于对方愠怒的反应,传教士随口说了一声抱歉,便低下头,匆匆忙忙的走人,对方只好自认倒楣。
“真没礼貌,撞到人也不懂得抬头道声歉,真是!”仲裕之一面回头看对方的背影,一面搓揉被撞疼的手臂,唠唠叨叨的走进蔺婵娟的店。
蔺婵娟理都懒得理他。人家都说对不起了,就是有这么小心眼的人。
“那个男人是谁?好像挺高的。”仲裕之没忽略蔺婵娟抛过去的冷眼,总觉得她之所以心情不好,一定是因为那个男人的缘故。
“一个客户。”基于礼貌,她顺手倒了一杯茶在他面前摆着,其实最想做的是从他头上倒下去。
“原来是客人。”他哪壶不开提哪壶。“要我说,你真该仔细筛选一下客人。像他那么没礼貌的客户,你应该拒绝,省得以后自个儿出了什么问题,还回头来找你麻烦,白操心一场。”
仲裕之显然不知道自己才是该被回绝的人,还哕哩叭唆唠叨了半天,惹来更多白眼。
说人家没礼貌,自个儿的礼貌也没高明到哪里去,撵都撵不走,暗示都听不明白。
“你今儿个又为何事找我?”转过身忙店里的事,蔺婵娟干脆直接问明来意。
“你说呢?”仲裕之站起来。舆致勃勃的在她身边转来转去。
“我怎么知道?”她冷淡以对。“不过我先声明,看戏、听曲儿这些我都没有兴趣,也别想拉我去逛花市,我对那些个花花草草过敏。”这两个月以来就只会用这些杂事烦她,无论她怎么拒绝,他一样奋勇向前,毫不受挫。
“你就只喜欢剑兰和大黄菊,其余的花连看都不看。”他莞尔一笑,这两样花种都是祭祀专用。“但是今天我不是找你看戏,或是听曲儿,更不去花市。我今儿个来找你,完全是为公事。”
“公事?”蔺婵娟愣住。“你能有什么公事?除了吃喝玩乐之外,我想不出你还有什么公事可忙。”
仲氏原本就是金陵的大族,尤其仲裕之又是嫡传,光祖先留下来的财产就足以让他三辈子不愁吃穿,更别提之前过世亲戚所留给他的钱,加起来恐怕可以买下半座金陵都不止。
“我知道你看不起我。”他相当有自知之明。“不过既然你都晓得我不可能有公事忙了,应该猜得出来我所谓的公事是什么。”仲裕之吊儿郎当的态度,看起来挺面熟的。
“你该不会是……又死了亲戚了吧?”蔺婵娟难以置信的猜测,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么倒楣的人。
“对了,婵娟。”这没良心的小子竟然拍手。“这次死的,是我最讨厌的人,所以我才说是公事。”很快乐的公事。
见状,蔺婵娟为仲裕之哀悼……不,是为他那个倒楣的亲戚哀悼。而且她说错了,他才不倒楣,倒楣的是他周围的人,他顶多只能称之为不祥。
“我相信这次这位亲戚一定又留给你不少财富。”蔺婵娟出言讽刺,不祥之人居然眉开眼笑。
“一大笔。”他点头,伸手张开了五根手指头。“我这位讨厌的亲戚总共留下了五十万两银子给我,虽然比不上表叔公,但也还可以了。”他不贪心。
是啊,确实是“还可以”,区区五十万两,哪有表叔公的一百万两强,这混蛋的运气好到连上天都嫉妒。
“这次你打算用土葬还是火葬?”她敢打赌一定是后者。
“都不用,用天葬,这混蛋不值得我用这么好的方式对待。”他的口气还是吊儿郎当,但她却可以嗅出其中的怨气。
“他做了什么好事,让你非得这么恨他不可?”虽说他的态度老是乱不正经,但能让他用这么怨恨的口吻说话的,倒是第一回。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和一般人做同样的事罢了。”仲裕之耸肩。“是我自己小心眼,想要报复,你就当我是在开玩笑好了。”别再计较
“到底是什么事?”他不计较,她计较。
仲裕之愣了一下,奇怪她干嘛非知道不可。
“只是很小的事……”
“到底是什么事?”蔺婵娟坚持一定要问。
他搔搔头,好奇她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固执。他不知道的是,她一向‘就这么固执,尤其当她的好奇心完全被挑起来后,更是不可能软化。
“就是、就是被欺侮那种小事嘛!”他有些腼腆的说。“你也晓得我小时候经常被送过来,又送过去。我这位亲戚恰巧是我的堂哥,时常在我家出入,每次看见我又回去,便会讥讽我这次又当了哪一户穷人家的儿子,学会了什么谋生的技能,还要我当众表演。当时我恨不得杀了他,恨他害我出糗。”
仲裕之有些尴尬,又有些难过的提起往事。线条分明的脸,表面上看起来毫不在乎,其实还是有些落寞。
一个经常被遗忘,又时时被想起的孩子,该有什么样的反应?在面对父母的无情时,除了哭号之外,可还有别的选择?
这一连串问题,都在他这些不经意的话中瞧出了端倪。或许最没有资格开口批评的人是自己,毕竟谁也不曾有过像他一般的生活,凭什么教训他该怎么做?
“那就决定按照你的意思,用天葬好了,大家省得麻烦。”蔺婵娟很快的为他定下主意,差点没吓凸仲裕之的眼睛。
“不不……不会吧,真的要……要用天葬?”他吓得结结巴巴。“我虽然很恨我堂哥,但看在他没有任何继承人的分上,可否饶过他这一次?”
到头来,仲裕之反倒为他堂哥求情,就怕她真的把他堂哥的尸体扔到山里喂秃鹰。
“是你自己说要用天葬的,你真的不后悔?”蔺婵娟面无表情的要他再想一会儿。
“不后悔。”他忙点头。
“很好。”她微笑。“因为,我也是开玩笑的,如果真的要用天葬,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从没办过。
蔺婵娟十分满意的看着仲裕之的瞳孔放大、说不出话,心里多少有点报复的快感。
“你……”他紧张的舔舔嘴唇。“你的玩笑经常都这么吓人吗?”足以把人吓出一身冷汗来。
“大概。”她不置可否。从他的反应推敲,不难猜想出为何没有人把她的玩笑当一回事儿,因为不好笑。
仲裕之的肩膀,却因为她这不好笑的笑话越抖越快、越抖越大,最后终于放声大笑。
“哈哈哈……”
能在棺材店笑得这么放肆的,想来他是古今第一人,可他就是忍俊不禁。
他笑到流眼泪,感觉一生中没有这么快乐过。她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可骨子里却是比谁都固执,好奇又有趣,和外表完全不同。
“办完了丧事后,我请你喝茶。”仲裕之决定好好厚葬这个老爱嘲笑他的堂哥。毕竟若没有他的无情历练,就没有他今日的厚脸皮,值得追思。
“再说。”她勤打太极拳,又来拖延那套,但至少脸色已经缓和一点。
秋的影子,追着他们的脚步,渐渐走到尽头。接下来的,该是严冬,或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谁也不敢肯定。
第五章
李庄;就位于凤刘公路的右下方,在高墙外,地点有些偏僻,离金陵的中心点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一般人家很少上这里。
手里拿着传教士给的地图,挨家挨户的辨认房子的外观,蔺婵娟纳闷这几个传教士怎么会把房子租在这儿,一点都不方便。
蔺婵娟不是很了解传教士的想法,事实上她连他们打哪里来都不晓得。只知道他们是怀有热忱的教士,不幸客死他乡,需要她帮忙照料。
单凭着这一股正义感,她便单枪匹马一个人前往,等来了以后,才开始觉得后悔,万一对方不是好人,那该怎么办?
蔺婵娟心中的疑虑,在对方真心的笑容中巧然隐去。他们很客气的接待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们的蔺婵娟,给她上了一杯热茶,招待她坐下,然后开始闲聊起来。
由闲聊中,蔺婵娟方才得知他们是打一个叫“拿坡里”(意大利)的地方来,在大海的另外一边。
“这么说,你们一个名叫方格里罗,一个叫亚钦欧,是拿坡里的名字。”搞了大半天,她终于有缘探得他们的名字。
“是的,姑娘。”其中一位传教士答道。“不过我们也有中国名字,我叫建安,他叫允琛,是罗明坚神父帮我们取的。”
前去寻求帮忙的传教士主动解释,蔺婵娟似懂非懂的点头,谁是罗明坚她不知道,但她总算弄懂去找她的人叫方格里罗,中国名字叫建安。
真复杂,看来想传教也非如此简单。
“建安公子,你来我的店里找我帮忙,但我倒想请教你,你是否知道我国的埋葬方式?”弄懂了他们的名字以后,蔺婵娟进一步弄清他们的观念,免得胡办一通产生误会。
“不知道,姑娘。我们刚到中国不久,还分不清楚贵国的风俗。”方格里罗答。
“我想也是。”幸好她有问。“这样吧!倒不如你们来告诉我,贵国都是如何埋葬死者,我心里也好有个底,看看能不能配合。”
从答应帮这个忙开始,蔺婵娟就打这个主意,一方面可以了解不同的习俗,一方面可以拿来做日后埋葬人的参考,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蔺婵娟的算盘打得精,却难为了两位年轻的教士。说真格儿的,他们对安葬死者的细节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才会找上她。 。
“呃……我们其实也不怎么了解。”方格里罗一脸抱歉的回道。“我们只知道,人死后要用棺材装着,埋在地面六尺以下的地方,然后造墓碑……”
这方面听起来倒都一样,不过一个葬礼还有很多细节,不知其他细节是否相同?
“抱歉打断你的话,但是我想请教一下,贵国都不哭堂的吗?”蔺婵娟比较好奇的是其他方面的习俗。
“哭、哭堂?”方格里罗一头雾水。
“就是家人围着丧堂跪着一起哭,有时也请‘孝女’代哭,然后爬着跪绕棺木三圈。”蔺婵娟解释。
传教士瞪大了眼,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过有这么奇特的风俗,中国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我们都是亲友到现场默默致哀,再由我们为死者念祝祷词,下葬以后再各自放上鲜花,如此就算完成入殓仪式。”方格里罗原本以为全世界的埋葬方式都差不多,想不到竟有这么大的差别。
“听起来满简单的,咱们应该向你们学习。”听完了传教士的简单解释后,蔺婵娟突然有感而发。
“姑娘为什么会这么想,贵国的方式很复杂吗?”方格里罗也是个好奇之人,蔺婵娟感慨的说法马上引起他的兴趣。
“很复杂,因为还牵涉到法律问题。”她淡淡微笑。“如果凡事依照‘明律’,刚刚我说的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此外,还不许设斋作醮,不许居家作乐,不许请和尚道士作法,不评分财产,不许嫁娶,不许入仕。更早以前还不许生孩子,不过这条规定已经过修改,现在可以生了。”
蔺婵娟一口气把这些洋洋洒洒的规定说完,传教士早已是目瞪口呆。
“真的有人会遵守这些规定吗?”方格里罗无法想像这要怎么过活。
“当然没有。”蔺婵娟理所当然的摇头。“规定归规定,现实归现实,贵国的人民不也是如此吗?”
她没去过其他国家,但她想像别的国家民情也差不多,事实上也是。
“姑娘说的是,是都一样。”方格里罗莞尔。
“所以说,咱们不必考虑法律问题,因为贵国没有这么多规定。”她很快得出结论。“现在的问题只剩怎么建造墓的问题,我相信贵国的墓碑一定跟咱们的不一样,对不对?”
蔺婵娟不愧是金陵丧葬业的第一把交椅,很快就抓出问题的重心。
传教士闻言两手抱胸,低头相互讨论研究。要完全按照家乡的埋葬方法是不可能,也找不出可以刻他们家乡文字的石 (:
)
( 共婵娟 http://www.xshubao22.com/1/1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