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三间院子齐头并进,只见着那去籽棉花越堆越高,扫起的棉籽也装满了好几箩筐,周家人脸上的笑容是止也止不住,那全是丰收的喜悦。[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舅舅、舅母他们都埋头干活,章云就帮着李氏做饭、喂鸡、喂猪、收拾,虽然李氏推阻了几回,可章云总是回上一番,“外婆,你让我闲着,就是把我当成客人,你都说咱们是自家人,家里这么忙,我能帮着干些,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这么一来,李氏也就依了她,只吩咐不要累着,再不阻拦。
就这么忙碌了三天,周平院子里最先完工了,两口子将棉花都装好捆好,就来了周民院里帮忙。
一进院子,马氏就过去陈氏跟前帮手,周平则去了周来水身旁,帮着他把去籽的棉花往箩筐了头装,手上利落干着,面上到显出迟疑的神色,几次想对周来水张嘴,犹豫了好一会,才嗫嚅道:“爹,刚我过来时,在院子外头遇到了材发叔,他跟我唠嗑了几句,才几句话就叹了好几口气,说着今年带籽棉价钱低,家里这么多棉花该咋办。”
埋头干活的周来水一下停了手,扭头看向周平,既然已经开了口,周平就干脆一口气把话说了,“爹,咱们家前几日还不一样发愁,要不是云儿,也是一年白忙活,大把的棉花堆着,却卖不得几个钱,如今咱们家好了,可村子里头家家户户都还愁着,咱们是不是该……该帮帮他们。”
周平将心理憋的话一股脑都说了出来,之后就看着周来水,想晓得自个爹是个啥看法,会不会同意帮扶村里其他人家。
“呀,我咋老糊涂了,你要不提,我都没想到这茬,这还有啥说的,都是同个村的,就跟自家人一个样,得了好东西,怎么能藏着、掖着,老三,快,这里你来弄,我这就去找里正。”周来水拍了拍后脑勺,自觉糊涂,多亏儿子提醒得早,要不过了收棉的时段,村子里其他人家只能低价卖带籽棉,才那么几个钱,还不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周平见爹二话不说就应承了,心里那个高兴,忙应了声接下周来水的活,看着他急匆匆出院子去了。
“爹咋了?这个时辰去哪?”正忙活着的周民,见周来水这般急匆匆出去,不由问了起来。
“爹去找里正了,准备将咱们这个东西告诉里正,也好帮衬村里其他人家,让他们不用白忙活这一年。”周平啥也没瞒着,直接咧着嘴说了。
周民、陈氏、马氏连带厨房里听到动静出来的李氏,一听这话,纷纷赞同,都道自个怎么没早想到。
院子里几个人热络地说着话,厨房里的章云也听了个清楚,再瞧一旁切菜的周兰,神色自若,仿佛一点都不感到惊奇,不由心里头一阵暖和,这群淳朴实在的农村人,让她看到了人心的温暖之处。
自从周来水那日赶去里正家,把去棉籽机的事仔细说了,之后下槐村家家户户一扫前几日的阴霾,全干得热火朝天,整群整群的人跑到周家来,跟着周来水学做去棉籽机。
这农村里的人,大多都是全能手,做木、泥活、编篾、修顶等等,几乎都会做一点,大多不求精致美观,只求实用,过日子能用得上就行,因此在周来水尽心指教下,这去棉籽机到全能做起来,瞧着一个个欢天喜地扛着去棉籽机出院的乡亲,还有那一张张感激的面孔,所有人都感染了这份高兴劲,周家院子里无一处不飘着欢声笑语。
不过,让周家人应接不暇的,还不光是来学做去棉籽机的人,更多的是那些个提着东西来感谢的人,这几日院子里可热闹了,媳妇、婆子们就拎着竹篮子过来,什么鸡蛋、鸭蛋、自家腌的腌菜、酱菜、腊肉、肉条子,还有各种做好的吃食,一个劲地送到院子里头来,而那些爷们汉子,则是拎着河里捞的鱼、山上捉的野味、泥塘里摸的田螺等过来,大家全都为表达谢意,周家人不收又不好,一家收了就得家家收,这络绎不绝送礼的人,到是让周家人忙得团团转。
等到下槐村家家户户都用上去籽棉机后,周家的棉花都已经去完籽,全装妥当了,于是就选了天气好的日子,周家老少爷们全挑上担子,将去籽棉花送去了昌元镇,一听说要去镇上,章云就开口说要跟去,就这么着,章云随着外公、舅舅、表哥们,一道往镇上去了。
《旺家小农女》十八荆ˇ第九章ˇ最新更新:2012…08…3118:25:59
周家的老少爷们全都双肩挑着棉花担子,赶七八里路到北塘集,到集上的百里渡坐船,百里渡临着九曲江,来往货轮、商船颇多,周边的十里八乡,所有进出货物都得靠这百里渡,因此渡头上鱼龙混杂,格外地喧哗嘈闹。
周来水、周家兄弟们在渡头将担子搁下,在等船的当口,遇到不少随后而来的同村乡亲,一个个全都挑着棉花担子,同样是去昌元镇的,乡亲们这会见到周家人,都是份外亲切,谈笑间有船撑过来,大伙就互相帮衬着搬抬担子,一道登了船。
船只顺江而下,一路上乡亲们说笑不断,章云靠在周来水身边,随意听着大伙热络的话语,眺望欣赏着江岸的自然风光,徐徐江风拂过,到是颇为轻松惬意。
等船靠上昌元镇的岸堤,乡亲们又同来时一样,帮衬着一道上了岸,周来水前几日已经来过一趟,因此他最为熟路,一上岸就招呼乡亲们跟着他走,大伙挑着被棉花压弯的担子,吱呀吱呀地一路跟随过去。
周来水吩咐章云紧跟着他,带头走了大约半盏茶的时间,其实也就在临近岸边处,老远就能瞧见前方人来人往的长棚,大家加紧脚步赶了过去,在大排长龙的队伍后,歇下担子来。
章云跟着周来水身后歇停下来,瞧着身前长长的队伍,只见一个个身边全都歇着棉花担子,装着棉花的箩筐挤满了整片空地,再往前眺去,就能见到长棚下,吊着一杆杆儿臂似的粗长秤杆,足有七八杆,每杆秤旁都有粗衣草鞋的雇工来往,帮着搬抬箩筐上秤,由监秤人报数,而秤旁摆放着一张张长案,伏案之人将数目登记在册,长案的外侧,就是结算银钱之处,等棉农们过秤登记之后,就到那边去领取银钱,当然也少不了官差打扮的衙役把守,还有部分衙役四处游走,在内外监察巡视,长棚最里侧,则摆放着雕花长桌,桌边坐着身着锦袍、头戴乌纱的官员,正闲适地喝茶聊天。
章云随意看了看,正收回好奇目光时,却撇见了长棚外树立的木牌,上书“织造局收棉处”,章云心里顿时明了,原来棉花都是朝廷收购的,这官官勾结之下,难怪棉价每况愈下。
政局黑暗之事,章云这种平头小百姓,心里咒骂几句便罢,至于扭转局势什么的,真心不是她能做到的。
章云心里嘀咕了一会,队伍很快挪动到了前方,眼见着就快轮到周家了,这时长棚里发生了突变,她抬头望去,只见不知何时,长棚外走来一队官差,领头的是一名五旬上下的官员,瞧着身形精瘦、腰背挺直,沉着一张冷脸走进长棚,到是颇有几分官威。
冷脸官员进来之后,原先喝茶聊天的几名官员全起身相迎,却见他目光梭巡,将长棚里的情形打量了一遍,就走到长案边,拿起册子翻看,不一会放下册子走到队伍里来,相询了几名队伍前头的棉农,之后拧紧眉头返回长棚去。
周家人和章云隔着人群好奇观望,那位官员向棉农询问了什么,也听不清楚,只能心里腹诽猜测了,后边的队伍里,也响起窸窸窣窣的轻微议论声。
官员进去长棚后,就下令暂停称棉,之后领着先前几名官员,出棚商议,等到官员们再回长棚时,已经过去了大约两刻钟,排队的人群早已经骚动不已,棉农们个个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眼下是个什么状况,是否会影响棉价和收棉的数目。
不过,答案很快揭晓了,却是一道喜讯,当监场官员宣布,今年带籽棉涨至一两五百文一担,去籽棉涨至二两八百文一担时,长棚外的棉农们全发出了欢呼声,一个个激动不已,乐得嘴都歪了,周家人自然也不例外,章云也是高兴地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在这种欢乐气氛下,称棉再次如火如荼展开,周家人挑来的棉花,很快轮到过秤,二十四个箩筐一一过秤之后,登记的数目足有八担有余,也就是八百多斤,本来核算下来能得二十二两四百文钱,哪里知道,连多出的零数也一起算了给他们,给足了二十二两五百文钱。
周家人揣着一大笔银子,欢天喜地地离开了长棚。“爹,时辰还早,咱们去街上逛逛吧。”大伙挑着空箩筐走出长棚,周平满脸笑容,最先开了口。
“三弟,是不是你媳妇吩咐了,让你给买料子做新衣裳啊。”周山往日就是最爱开玩笑的,今儿碰上这等喜事,就更加乐呵得紧,开口调侃起兄弟来。
周平笑着挠头,道:“二哥,你是不是趴咱家窗子底下,听墙根来着。”
这话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后面过完秤结了钱的乡亲们也围到了他们跟前,跟着笑了起来,人群里有名二十多岁的小年轻跳了出来,挽着周平的肩膀笑道:“平子,别理他们,这有啥好害臊的,我陪你去,我媳妇也吩咐了,得了钱后,让买新料子回去,走,咱们早些去,别耽搁时辰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说着就拉周平走了。
乡亲们又是一阵哄笑,不过笑归笑,也有好多人得去街上买东西,就纷纷呼朋唤友一道去了。
“老大、老二,你们也带小的们去逛逛吧,有啥要买的,就带些回去,我就不同你们年轻人一道了,前头老王茶铺你们晓得吧,我就坐那边喝口茶,待会你们到那边寻就是了。”周来水吩咐了儿子们几句,就同几名村里的老人一道,往老王茶铺去了。
章云自然是跟着大舅、二舅、表哥他们,大伙一道往镇上的左坪街走去。
左坪街是昌元镇最热闹的街道,这边之所以热闹,就是因为这边有处集市,昌元镇是五日一集,逢五就必然有集市,今儿刚好是初十,周家人挑这日,多少也是因为镇上有集市的缘故,想着可以趁机逛逛,好采买一些日常用品回去。
章云小时候在农村,也没少跟着妈妈、奶奶赶过集,集市的热闹她自然是晓得的,这会走在集市的街道上,忽然有种重临其境的感觉,显得格外亲切。
章云跟着舅舅、表哥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心里想着,还真不能小看了古代,这一路瞧来,有很多的农人挑着蔬菜、瓜果、柴火、余粮,还有那自家的鸡蛋、河里抓的鱼、山上打的野味、新打的菜油、旧年腌的腊肉等等出来卖,清一色都是农家的土货。
摆摊的商贩也特别得多,随处可见,有卖布料、油纸伞、小首饰、瓶盘器皿、香烛瓷像等等,还有挑着担子的货郎,叫卖胭脂头花绢帕,挑着“神机妙算”布招的算命摊,能捏出各种人形、动物的面人摊,也有拎着篮子的阿婆,卖些自个儿做的绣花鞋、小娃儿的虎头鞋、虎头帽、香囊荷包,绣工极精细,更多的还是酒肆面馆茶摊,及形形色‘色的小吃摊子。
大舅、二舅一路吩咐,让章云尽管挑,有种她想买啥就买啥的架势,不过她大多是凑到摊子前瞧瞧新鲜,到没买啥东西,不过,一路吃了不少小吃到是真的,吃得她满嘴油花,小肚子撑得滚圆。
一路下来,表哥们也一样没买啥,大舅、二舅则大多买家里日用品,比如瓷碗、陶罐、剪子、香烛啥的,不过大舅特意为大舅母挑了把牛角梳,二舅则买了绢花头绳,带回去后,也能让自个媳妇欢喜一番。
在他们买东西的时候,却让章云发现了有卖牙粉的,打听了价钱,一小匣子牙粉居然要八十文钱,让章云有些咂舌,觉得太贵,不过大舅、二舅见她喜欢,就啥也没说,全争着给她买。
眼看他们俩都要付钱,章云忙道不用这么多,几番争抢,最后还是大舅付的钱,当她接过牙粉,将匣子揣进怀里时,想着往后就能刷牙了,别提多开心。
集市逛得差不多,该买的也基本买了,大舅就道:“刚我瞧着有卖种子的,咱们过去瞧瞧,看有啥新菜种买些回去。”
二舅随即附议,一行人就向卖种子的摊子走去,到了摊子前,大伙一道蹲下身挑选起来,章云瞧了瞧,摊子上卖的种子样数还挺多,那些种子一摞摞堆着,卖种子的老头子热络地招呼他们,“都来瞧瞧,我可不是吹牛,卖种子卖了二十几年,我这边的种子是最齐全的。”
章云一时也来了兴致,心里想着,看能不能选些大有用途的种子,不管是种菜地里还是田地里,只要能给农家带来财富的就好。
因有了这想头,在舅舅们选种子时,章云就东问西问,将一些自个认不出来的种子几乎都问了一遍,老头子也许瞧她年岁小,到也没嫌她烦,一一告诉了她,一圈问下来,到有些让她失望,觉得齐全是齐全,可全都是一些寻常种子,并不稀罕,暂时也没想到有啥利用价值。
这么一来,章云不免有些失了兴趣,就随口问了句,“你这没有一些稀罕、特别点的种子吗?”
老头子颇有些意外地瞧了瞧章云,寻思一会,就起身从一处角落里摸出一个小布包,回到章云身边后,将布包打了开来,说道:“小姑娘要稀罕的,我这到真有一样,这是两月前,安宝寺来的一名游僧带来的,我也只得了这么一小包,听游僧说这些是从蛮子那得的,叫凤眼莲,稀罕是稀罕,就是不晓得啥用处,小姑娘你可要?”
老头子说完就笑眯眯看着章云,他心里头是想着显摆显摆,并没想过真能卖掉,连用处都不晓得的东西,自然是不会有人愿意买的,哪里晓得,章云二话不说,就道:“这个我要了,多少钱?”
这话让老头子愣怔了一会,不过做生意的人自然脑筋活,有人买他当然乐意,就开了二十个铜板的价钱,将这小包种子卖了。
大舅、二舅也没多问章云,只当小姑娘喜欢新鲜的玩意,等自个选好种子后,就把这二十个铜板一道付了,之后再不耽搁下去,出了集市往老王茶铺寻了周来水,在岸边等到周平回来后,大家就一道登船回去了。
《旺家小农女》十八荆ˇ第十章ˇ最新更新:2012…08…3118:59:54
周来水一上了船,就凑到儿子跟前,兴奋地说了起来,“你们晓不晓得,我刚刚在老王那打听到啥?”
“啥?”周平最先问了起来,周民、周山将空箩筐都叠起来,免得占位置,刚弄好就听到这话,也一道坐了下来,扭头看自个爹。
周来水满面红光,张口就道:“咱们往后就要有好日子了,你们道今儿在长棚见到的是谁?”周来水语气颇为激动,惹得其他一道登船的乡亲们也凑了过来,张着耳朵听他说话。
“来水叔,到底是谁?你快说来听听。”有那性急地已经耐不住了,忙声催促起来。
周来水哈哈一阵笑,高兴劲儿十足,见他们都急了,就再不磨蹭,一口气说道:“那是咱们昌徕县刚刚上任的县老爷郑诚翰,听老王说,郑大人原先是婺茂县的县令,他可是少有的大清官,老百姓说起他,都想跪下给他磕头,如今朝廷把他派到了咱们县,这可不是咱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番话让满船的人都为之哗然,不管是不是下槐村的乡亲,全都头凑着头议论了起来,船尾一名老汉马上接过话茬去,“老哥说得对啊,咱们老百姓最怕碰到姓童这样的贪官,他在任三年,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穷,这不,临走还想从棉农头上狠捞一笔,今儿郑大人将棉价一下提了那么多,可见往年姓童的也没少捞,真真坑得咱们好苦啊。”
老汉的话让大家都颇为唏嘘,这时周来水扯开口喉咙道:“这下好了,贪官走了,来了名清官,咱们农家人都肯干,往后的日子准能应了那句古话,芝麻开花节节高的。”
“对,对,说得对。”周来水这话引起了船上一片附和,一时大家伙全笑了起来,整艘船上顿时陷入了欢声笑语,章云安坐着听他们议论,跟着一道乐呵,心里头只觉往后日子更有奔头了。
这天大的好消息让周家人全都亢奋得不得了,从百里渡一路往回走时,嘴上一直没空过,一路谈天说地回到了下槐村。
老远见到篱笆院子,大伙都加快步子,兴冲冲往家里赶,一回到家,啥也不顾上,将箩筐一放,就纷纷奔走将自个媳妇找来,一大家子聚拢在周民家的堂屋里,由周来水将今儿棉价大涨及清官上任的消息,一五一十道了出来。
“呀,咱们真是交了大运,喜事一件连着一件,老头子,咱们快给祖宗上柱香,要谢谢他们庇佑才行。”李氏听完后,喜得坐都坐不住了,腾得站起身来,就想跑去张罗上香的事。
陈氏、张氏、马氏也是一样,个个面露喜色,一听李氏这么说,全都想跟着一道去帮把手,周来水这时却嚷道:“老婆子,这么大的喜事是该上告祖宗,不过,我心里头忖着,咱们连连走好运,还是托了云儿的福,她可真是个福旺命,自从她来了,咱们的喜事就没停过,你们说是不是这么回事。”
李氏一下停了脚,忙一个扭身猛拍下腿面,大声道:“你看我糊涂的,对,对,对,就是这么回事,云儿可不就是咱们家的福星。”说着就上来将章云搂进怀去,高兴的只差没心肝宝贝地喊了。
章云这下真是领略到啥叫热情如火,周家人全围上来七嘴八舌地一通夸赞,就算她浑身长嘴,只怕都应付不过来这场面了。
这日晚饭,周家又是张罗了两桌丰富的酒席,一家子痛痛快快地吃喝了一顿,章云这晚再推托不下,硬是被拉到了上首位,虽然怪不自在的,不过还是被他们的喜悦所感染,一晚上都没停过笑声。
等到酒足饭饱后,大家都醉醺醺地回了自个屋里,周来水也是喝得满脸通红,颇有些跌跌撞撞,所幸还没醉瘫下来,只是兴奋劲一时过不去,回屋后拉着李氏嘀嘀咕咕个没完,不过舌头有些喝大了,具体说个啥也听不真切。
李氏心里也高兴得紧,见老头子还不想睡,就干脆盘腿上了炕,两人正紧说起话来,李氏道:“老头子,旧年给老三他们置了新院,老二那边也是五年前建的,就咱们这边还是爹娘手上传下来的老屋,屋子上头的茅顶子,年年都得拾掇,要不然准漏雨,咱们俩都半截入土了,破就破点,也能对付过去,可总不能亏待了老大他们,你看,咱们今儿得了笔钱,是不是该给老大他们屋子翻一翻新,让他们也能住得宽敞些。”
这心思李氏存了好久,想着老二、老三都有新院子住了,只要自个有能力,总得让老大也住得好一些才成。
周来水听了这番话,略微歪着头看向李氏,突地笑道:“翻啥翻,要弄就弄个彻底,干脆推倒,给老大他们盖青砖瓦房。”
李氏心里一乐,可随即想想,又有些迟疑了,说道:“好是好,可这样一来,咱们手头积攒的银子,只怕都得掏空了,手头不留些傍身钱,要是有啥急用的话,要咋办?”
周来水连连摆手,轻摇着脑袋道:“想那么多干啥,咱们不是得了那宝贝疙瘩嘛,如今棉价又涨了,郑大人一时半会也不会走,那还愁啥,手里头掏空了,就咬咬牙,再多种些棉花,等来年采收了,不就又有银子了。”
周来水说得是两眼放光,这话也同样说到了李氏心坎里去,当下就一拍炕,道:“那就这么定了,找一天我去跟老二、老三说,我想他们也会赞成的。”
老两口一时全乐呵得没边,绕着起屋子的事儿,絮絮叨叨说了大半宿才歇下。
李氏、周来水两人商量得欢,这边屋里的章云也是一时半会睡不着,心里头兴奋得紧,只为得了那包凤眼莲,这可是她从小就晓得的猪饲料,她出生的那个农村,家家户户都是用这个喂猪的,而且这东西繁殖得飞快,可谓是经济实惠、取之不尽,有了这个,哪还用愁猪会吃不饱。
章云越想越兴起,真恨不得马上回家去,把这凤眼莲给播了,巴不得立马能长满整塘,那么自家就能喂上猪了。
这劲头一起来,就压也压不住了,章云当晚就决定下来,等明儿一早起来,就同外公、外婆说,让大舅送她回家去。
章云好不容易挨到睡着了,翌日就起得有些晚了,等到她起炕时,家里人已经忙碌开来,舅舅、舅母、外公他们都整地去了,准备过几日好点麦,而李氏和周兰在家也不得空,章云从屋里出来时,就见到她们两人抬着整箩筐的棉籽往院后搬。
“外婆,表姐,你们这是要做啥?”章云几步上去,走到了她们跟前。
“云儿起来了,这些棉籽咱们抬到后头沤粪池边上去,拌上粪料,让它烂成腐肥,到时候拿来肥地用。”李氏把话说完,接着道:“这些不用你做,有我和你表姐就够了,今儿一早,你大舅母特意做了烙饼,就搁在锅里,趁这会还热着,你快洗洗吃吧。”
章云一听,忙拦住她们道:“外婆,这棉籽还有好多用处,这么弄太浪费了。”
李氏、周兰全停住了脚步,将手里的箩筐给放回了地上,“棉籽咱们向来这么用的,难不成还有其他用法?”李氏颇有些稀奇问道,不过面上已经不自觉露出了笑,如今她已经深信这个外孙女的话,她说有用处,自然是有用处的。
章云俯身抓了把棉籽在手上,心里回想了一下,她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都会把棉籽拿去村里的加工厂榨油,剩下的渣渣拿来喂牛,喂猪、喂鸡、肥地什么的也可以,不过有些人家拿来喂猪、喂鸡曾经出过事,就有人跑到村里卫生院去问过医生,听医生说,要拿来喂猪、喂鸡的话,就得煮过滤水才行,而且不能喂多,喂牛则可以免去这道工序。
这么一寻思,章云觉得这棉籽用处挺多,就这么拿来直接肥地,太可惜了,于是就笑着道:“我那次碰到的外乡人,他同我说过,棉籽可以榨油,剩下的渣拿来喂牛、喂猪、喂鸡、肥地都可以,这样就不浪费了。”
“真的呀,咱们有好几箩筐棉籽,这得榨出多少油来,那往后家里吃的油再也不会缺了。”周兰一下子拉住章云的手,高兴地直跳,那搁了油的菜,可比没搁油的好吃多了,不过油是金贵物,一般人家都不太舍得用多,要是棉籽能榨油,这吃的油就再不用愁了。
章云忙忙打住,道:“这油可不能吃,一年吃个几次到没事,吃多了要得病的,这个只能做灯油。”她小时候不晓得,可后来大了见过新闻报导,知道没经科学加工过的棉籽油会导致不孕,而且吃多也会得病,对人体有害,从那之后,爷爷、奶奶那个农村,也再没有人榨棉籽油吃了,不过做灯油就没关系了。
周兰听得一愣愣的,知道不能吃,到是有些小小失望,不过李氏却已经喜出望外,忙道:“能做灯油也是好的,要不是云儿说,咱们还就这么肥地了,那这些棉籽就先收着,等点完麦,得空再拿出来磨油。”
周兰当即点了点头,又同李氏一道,将棉籽都搬进地窖去,章云洗漱完后,就跟着她们一道搬,并仔细说了棉籽渣喂牛、喂猪、喂鸡不同的做法,等搬完后才进厨房吃米粥和烙饼。
因着棉籽的事,章云又多留了一天,等到傍晚周家人从地里回来时,她又不厌其烦地一一解释清楚,周家人自然又是一番乐呵。
到了吃晚饭时,章云才提出来,说明日想回去了,话音刚落,李氏立马就道:“给你们家弹的四床棉被,还得过两日才能好,云儿再多留两日吧,到时候让你大舅送你回去,顺道把棉被也挑去,省得到时候还要再多跑一趟。”
李氏这么说了,章云总不能执意要去,只能点头应了,又多留了两天,等着村里弹棉花的老李头把弹好的棉被送过来,这期间,还得了外婆家下月准备起青砖房的消息,心里头又是一阵欢喜。
《旺家小农女》十八荆ˇ第十一章ˇ最新更新:2012…09…0120:06:44
老李头把棉被挑来后的第二日,章云起了个大早,昨儿已经说好了,一早让大舅送她回屯田村。
李氏早早地把棉被用粗布包了,找粗麻绳都捆好,并包了炒过的花生、院后树上打下的枣子、自家腌的剁辣椒、村里人送的咸鱼等等,大包小包的吃食叮叮当当挂满扁担两端,这还不算,等到章云收拾好,挎着包袱从屋里出来时,李氏还拎了一只竹篮过来。
“云儿,这些也带上。”李氏走到章云跟前,指了指手上的竹篮子,章云往里瞄了一眼,见篮子里整齐地铺放着十几二十只鸡蛋,另外还有一只陶罐,合着盖子,也不晓得是啥。
李氏拉着章云往院门走去,大舅周民已经挑着担子等在那了,一边走李氏还一边吩咐道:“云儿,这里面有十只种鸡蛋,上趟去你家时,说过要给你们的,回去让你娘挑出来,我都在壳上抹了红,很好认的,还有,这罐子里的雪里蕻前儿才腌的,这会还没熟透,让你娘再多放些日子。”李氏吩咐了一通后,从竹篮子里摸出一只很小的布包,直接就往她包袱里一塞,“这里面有几块饴糖,是你外公买来给兴子吃的,你同程子也拿些尝尝。”
“嗳,外婆,我晓得了。”章云连连点头应了,前边的周民却笑了起来,“娘,二妹家又不远,要是你想拿点啥过去,我随时都好跑一趟的。”
李氏知道儿子笑她罗嗦,就撇了他一眼,道:“你晓得啥,你妹子家是能常常去,可云儿却是难得来一趟,就不许我拉着外孙女儿多说会话嘛。”
周民当即就笑道:“行,行,行,娘想说多久,就多久。”
这会李氏自个也笑了起来,瞧瞧天色也不早了,是该让他们上路了,也就不再念叨,将竹篮子递给了周民,道:“好了,不说了,快走吧,路上当心着点。”
章云这才同李氏告了别,跟着挑担走去的周民身后,离开了篱笆院,出了村口没多久,周民带着她踩上了田埂路,说是从地里这么穿过去,要比走大道快很多。
一路从田埂上走过去,遇到许多吆喝着打招呼的乡亲,周民忙着回应,章云则四处观望,周边全是阡陌纵横的水田旱地,一眼望不到头,如今是秋收的季节,地里的棉花几乎都已经采摘完,农人们正忙着砍棉杆,还有很多人家掰了玉米,那玉米杆子也要一道砍了,好整出地来点麦。
两人穿过大片田地,之后重新上了黄土道,在道上走了没一会,就见到屯田村村口了。
周民挑着大包小包的,引了好多乡亲注目,有些平日有来往的姑娘家,就跑到跟前来唠嗑,乡下人都直爽,说几句就问起这些东西来。章云笑着同她们说话,见她们问起,只到是外婆家来,其他到没说啥。
章云家靠近青屯岭山脚,这边离田地远些,村里住的人不多,也没啥相邻的邻居,到显得挺清净。等到章云绕过青岭河,唠嗑的姑娘们就慢慢散了,再走几步,老远就能见到自家的篱笆院。
“阿芬,把你闺女送回来了。”周民到了篱笆院前,见到周氏在院子里扫地,就高声唤了起来。
周氏抬头看来,忙将竹丝扫帚往土墙上一靠,笑着迎了出来,“大哥,你又挑这么些东西来,回回来都这样,我咋好意思收下。”
周民径直就往堂屋挑去,还一边道:“自个妹子有啥不好意思的,再说,里面很多都是娘让挑来的,你总不能拂了娘的意思吧。”
跨进堂屋后,周民就将担子搁在了桌旁,竹篮放到桌上,周氏牵着章云跟了进来。“你同娘说,下回再别这样,这样到弄得我不敢回娘家了。”
说着话周氏看向搁下的担子,伸手一摸一捏,就晓得挑来的是棉被,瞧着两头厚厚的样子,忙急道:“呀,咋挑来四床,收成再好,那也是要卖了得银子的,怎么能一下子拿这么多出来。”
周民抹了把汗,在板凳上坐下,笑道:“往年你都推拒,不让咱们给你弹棉被,今年收成好,你就别再推了,再说,咱们家今年在棉花上得的银子,比往年番了番,这里头还有云儿不少功劳。”
“咋和云儿有关呢?”周氏听了不解,扭头寻起女儿,章云早趁着他们说话时,回屋放下包袱,之后去了厨房,倒了一碗凉白开,端着返回堂屋,正巧周氏寻她,见她进来,忙问道:“云儿,刚大舅说你有功劳,这是咋回事?”
章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接过水碗去的周民却先开了口,把去籽棉机及昌元镇发生的事全告诉了周氏,弄得周氏很是讶异,不过更多的是替娘家感到高兴。
“云儿,那外乡人的事,我咋从来没听你提起过。”周氏高兴之余,就拉着章云问了起来。
章云微笑道:“我只是出去玩的时候遇到的,也没放在心上,就忘了同娘提,要不是这趟去外婆家,见到那些棉花,我还想不起这茬来呢。”
一旁的周民咕噜咕噜将凉白开灌下去后,用手背抹了把嘴,笑道:“爹说云儿是咱们家的福星,真没说错,就这么一件小事,到是帮了咱们大忙啊。”
听娘家人如此夸赞自个闺女,周氏脸上笑得开了花,嘴里却道:“别尽夸她了,大哥,留着吃完饭再走吧,我这就去烧。”
“别了,这会也不是吃饭的时辰,你就不用忙活了,还是坐下陪我聊会,我等下就该回去了。”周民忙起身拦了,直让她在一旁坐下。
周氏见他一直拦着,自个也走不开,就唤了章云道:“云儿,你去灶上煮几个鸡蛋来吧,大哥,你饭不肯吃,那就吃点鸡蛋吧。”
周民还想再拦,章云却已经跑出了堂屋,进厨房点了灶,从平日存鸡蛋的罐子里摸出两只来,掀锅舀水,周氏让烧水煮鸡蛋,她却想到了小时候常吃的酱油鸡蛋,是农村的土烧法,比煮鸡蛋可要好吃,而且也简单,水烧热之后把鸡蛋打进去,再倒点酱油和油,只要几分钟就能连汤一道装碗了,往碗里撒上点葱花,味道可香了。
章云两三下就把鸡蛋烧好了,唯一可惜的,就是家里没多少油,她不敢搁多,只能多切些野葱撒上,也能提提香味。
将酱油鸡蛋端进堂,在周民身旁搁下,他马上被香气吸引了,章云忙将筷子递过去,笑道:“大舅,这都烧好了,你就别客气了,吃点吧。”
周民没吃过这种烧法的鸡蛋,闻着又怪香的,也就不再推拒,接了竹筷端碗吃了起来,几口下肚后,又喝了好多汤,嘴里就夸赞了起来,说她心思巧,做的鸡蛋都比别人好吃。
周氏又是一阵乐呵,章云则又跑回了厨房,舀清水洗了锅、碗、勺,等收拾好后,她就往后头菜地去了,这么多天没在家,她想看看菜地咋样了,这趟她从大舅、二舅刚买的菜种里,分了一些过来,准备明天就挑出这季节能种的,播到菜地里去。
到了后头菜地,见到架子上的茄子成熟了好多,菠菜也拔高了,那时候翻好的菜地,到还是黑黝黝的,看不到有芽发出来,也不知道都播了哪些菜种。
章云在菜地旁蹲了下来,开始一点点拔除杂草,正埋着头时,篱笆院外突然跑过来条身影,朝着院里张了张,就一下翻了过来,往菜地边跑来。
等身影近到身前时,章云才倏然发现,到是吓了一大跳,腾地就站了起来,忙往后退,捂着砰砰跳的胸口看去,翻进来的赫然是常满。
在她惊魂未定时,常满就急声问道:“云儿,铁锁有没有来你这?”
这下章云更莫名其妙了,找铁锁干嘛来她家,还翻篱笆进来,怪吓人的,语气就有些不善起来,“你找错人了,这得问铁锁娘去。”
“铁锁要是来找你,你别理他。”常满也没怪她语气不好,只是又急声道了一句。
章云不由撇了他一眼,正待开口,院外响起了唤声,“程子娘在家吗?”
一听到唤声,常满一下窜到了章云身前,伸手就拉着她往一旁避去,并急匆匆把她推进了堆草木灰的棚子里,自己则背朝外挡住她的身子。
章云力气实在比不过常满,可也没准备由着他,慌忙中踢了他好几脚,虽然没踢走他,到让他吃痛地皱起眉来。
“跑到我家来耍无赖嘛,不想被我哥揍的话,就快走。”章云脚踢不算,还伸手推他,嘴里呵斥道。
常满有些急了,伸手捂住她的嘴,低声道:“你要是想让人看到,那我就不躲着,这就从你家院子门前出去,我是无所谓,只是怕你在意。”
章云不想让家里人被流言困扰,只能慢慢安静下来,瞪大眼看着常满,常满再没说啥,只是竖着耳朵听前边的动静,等到确定来人进了前院,就马上松了手,转身蹭蹭蹭跑走,同来时一样,利落地翻出了篱笆,转眼就不见踪影了。
这突发的事情弄得章云很莫名,再没心思待在菜地,快走几步出了后院,刚绕过厨房,就见到铁锁娘杜氏匆匆从堂屋出来,嘴里说着:“既然铁锁不在这,那程子娘,我就先走一步了。”
杜氏迎面见到章云,稍稍一愣,啥也没说就快步出了篱笆院。
《旺家小农女》十八荆ˇ第十二章ˇ最新更新:2012…09…0222:20:59
周氏因家里有客人,就没送铁锁娘,只在堂屋门口站了会,见到章云就招手让她过去,拉着进堂屋坐下,继续和周民说话唠嗑。
章云没把刚的事说出来,只是坐一旁听周氏兄妹俩聊天,突然想到啥,就笑道:“娘,我听外婆说,要给大舅他们起屋了。”
“呀,真的,大哥你咋不早讲。”周氏这下愈加高兴了,周民呵呵笑道:“刚只顾讲别的,到忘了这事,这会还没呢,等点了麦,地里忙完再动手,总得要到下个月才成。”
“那正好,到时候咱们家地里也空了,让友庆、程子过去帮忙,起屋人手少了可不行。”起屋可是农村里最大的一件事,去年三弟周平起屋时,他们就过去帮过忙,没想到才隔了一年,又轮到大哥起屋了,娘家的日子过得这么兴旺,周氏心里别提多乐呵了。
“嗳。”周民到是爽快应了,提到这么开心的事,兄妹俩的兴头更足了,绕着起屋子的事,又聊了好一会,直到周民想起来,爹吩咐了让他早点赶回去,这才准备告辞了。
周民还没起身,篱笆外又响起唤声:“友庆嫂。”话音刚落,人已经走到堂屋外了。
“大茂家的,你咋来了,快进来坐。”周氏一瞧,原来是王大茂的媳妇冯氏,忙笑着请她进来。
冯氏也不客气,手里头挎着竹篮子进到堂屋来,见着周民就笑道:“呀,孩子他舅也在啊。”王大茂家与章家住得最近,出了篱笆院往前走一小段就能见到,平日里两家常来往,冯氏见过周民好几次,到是一点都不生分。
周民客气地应了声,站起身来就要告辞出去,周氏忙将扁担抽了,并把桌上的竹篮子递给章云,让她把篮子里的东西拿去厨房放了,把竹篮子腾出来,好让周民带回去。
章云出去后,周氏就招呼起冯氏,冯氏到把这当自个家一样,早坐了下来,拿出篮子里的针线、鞋底,准备一边说话,一边纳鞋底。
“友庆嫂,我刚得了个消息,你听了可别动气。”冯氏也不管周民走没走,径自同周氏说起话来。
“啥事啊?”周氏问道。
“我听说,今儿铁锁的大姑,带了婆家的侄女来相看铁锁,哪里知道,铁锁却给跑了出来,铁锁娘满村子找,到这会还没找着人呢。”直肚肠的冯氏就这么说了出来,一点掩饰的意识都没有。
周氏立马脸色就不好看了,还没等她说话,周民先开了口,“啥?郑家这是啥意思,把咱们云儿当什么了,难怪刚铁锁娘看都不敢看我一眼,原来是做了这等亏心事,不行,我这就去找友庆,同他一道去郑家讨个说法。”
周民操着手里的扁担就往外走,周氏想跟去,又怕章云得了消息会难过,还是得留下来看着她,这么一耽搁,周民就已经跨出堂屋去。
冯氏这会也站起来了,见周民往外赶去,终于觉出不对,忙也道声先走了,就急急出了章家。
不过周民却没出去?(:
)
( 旺家小农女 http://www.xshubao22.com/1/1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