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公安、外贸等若干个部门的审批,最后赠送活动才具有了合法性。
在这个过程中,轻化厅还曾经想过要把设备截留下来,转给瑞平机械厂。朱铁军闻讯大怒,只身一人独闯轻化厅,把提出这个要求的一个处长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设备才如愿地花落汉华厂。这也是朱铁军转业之后第一次对上级机关发飚,据说,事后轻化厅的某名干部有一次偶遇朱铁军原来部队里的一位领导,说起此事时,那领导呵呵一乐,道:谁让你们惹着他了?
在这段交涉的时间里,斯皮舍尔公司也没闲着。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林振华写的几个补丁程序进行了严格测试,证实程序有效,而且与原有的程序相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器性能。斯皮舍尔公司马上组织生产,制作出一大批新的控制电路板,发向全球各地的MK800用户,用以替换存在着BUG的那些老电路板。斯皮舍尔公司在这样做的时候,使用的是林振华帮他们想的一个借口,即新的程序能够提高效率,是一种升级行为。由于替换是完全免费的,所以所有的用户都没有提出质疑,斯皮舍尔公司有惊无险地躲过了一场劫难。
这一年的3月初,乍暖还寒时分,一封挂号信寄到了汉华机械厂厂部,里面装着一张广州某货场的提货单,货物品名为“MK800数控铣床一台”。
“小孔,孔海江!”朱铁军大声地唤着厂办公室主任。
“来了来了,朱厂长,你有什么指示?”30来岁、有点小肚子的孔海江从办公室跑到了朱铁军的房间。
“马上去买火车票,我们去广州!”
“都有谁去?”
“我,范世斌,林振华,骆沁生,钟如林……差不多了,就五个人吧。”朱铁军掰着手指头算道。
“钟师傅也去?”孔海江有些奇怪。
“他是搬运班长啊,涉及到搬运的事情,还得他来安排呢。”
“哦,难怪小林也去。”孔海江道,在他印象中,林振华也是搬运工。
“小林可不是当搬运工的。”朱铁军哈哈笑道,“他以后就是技术科的副科长了。对了,小孔,回头你给安排一下,他的办公桌什么的,等我们从广州回来,就要到位。”
孔海江支吾道:“朱厂长,你们去广州,万一在那边涉及到一些接来送往的事情……需不需要带一个人去处理一下?”
朱铁军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骂道:“你TMD,你也想去广州是不是?明着说就是了,搞这么多名堂干什么。”
孔海江尴尬道:“呵呵,广州可是大城市,我一直都想有机会去看看的。”
“好吧,你也去。”朱铁军爽快地说,“大喜事,让你也沾点光。不过,小孔,你可记住了,这一次你是沾了小林的光,以后涉及到他的事情,你多关照一点。”
“没问题,我和小林关系好着呢。”孔海江赶紧应承道。
从朱铁军的办公室出来,孔海江先去财务科开条子借了钱,然后匆匆忙忙地往小车班跑,准备叫个吉普车去火车站买票。刚走出厂部的小楼,迎面正撞上闻讯而来的林振华。
“孔主任,忙啊。”林振华客气地向孔海江打着招呼,办公室主任可是一个权力很大的人,林振华对孔海江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哎,小林,啊,不对,该叫你林科长了。”孔海江笑容可掬地说道。虽然林振华即使当了技术副科长也仍是以工代干,与孔海江的地位无法比,但谙熟人情世故的孔海江信奉一条原则,那就是欺老莫欺少。林振华才19岁就能当上技术科的副科长,这以后的发展谁能估计呢,孔海江可不想给林振华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
林振华连连摆手:“孔主任可别折煞我了,什么科长不科长的,漫说现在还八字没一撇,就算我家祖坟冒烟,我真的当上了,在你孔主任面前,我不还是原来那个小林吗?当年我参军之前,在厂里惹了不少祸,都是仗着孔主任帮我摆平的。”
孔海江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这样吧,我还是叫你小林,不过呢,你叫我小孔就好了。天天叫孔主任的,让人觉得生份了。”
林振华道:“也罢,不过,叫你小孔我可不敢,我就斗胆称你一句老孔吧。”
“好,就叫老孔,听着舒服。”孔海江作出一副陶醉的样子,好像上辈子就在等着人这样称呼他一般。
“老孔,你匆匆忙忙地,干嘛去?”
“买火车票啊。”孔海江道,“你给厂里开的那台什么机床到了,朱厂长说了,马上去广州提货。他要去,你也去,还有老范,骆主任,钟师傅,还有我也沾着你的光了,朱厂长说,我可以跟着一起去,主要是给你们提供服务。”
“这么急?”林振华愣了一下,然后把孔海江拉到一边,小声问道:“老孔,我有件私事,求你办一下,好不好?”
“没问题啊,只要我能帮上。”孔海江拍着胸脯说。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关系非常近的。他一直想去广州办点事,我说好有机会就陪他去的。现在我要去广州出差,我想带他一起走,你看能不能一块给多买一张票?”
孔海江犹豫道:“小林,多买一张票倒是没问题,可是这个不太好报销啊。”
林振华连忙道:“老孔,你误会了,我只是请你帮着买票,他的路费是自己出的。你先帮我把钱垫上,我回头拿了钱就给你。”
“这就没问题了,多买一张票有什么困难。”孔海江一颗心放下了,那年代的火车票也很紧张,孔海江作为汉华厂的办公室主任,当然有买票的渠道,而且多买一张也无所谓。只要不用替林振华出钱,利用自己的关系多买一张票算得了什么?
“这样吧,老孔,如果方便的话,他的票买得离我们远一点,别和咱们厂的人在一起,省得不太好解释。中间隔上几个包箱吧。”林振华道。
“你是说隔几排座位吧?”孔海江纠正道。
“座位?”林振华不解,“难道不是卧铺吗?”
“当然不是。”孔海江道,“咱们这些人,只有朱厂长有资格睡卧铺,咱们只能坐硬座。”
林振华苦着脸道:“不会吧?老孔,到广州可得一天一夜呢,让咱们都坐着?要不,我们不要厂里报销,自己贴上卧铺和硬座的差价,行不行?”
孔海江笑道:“小林,你可不知道,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卧铺票这么紧张,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咱们厂是正县级,有资格开证明,这也只能给朱厂长买到卧铺票,因为他是县团级干部。咱们这些当兵的,就老老实实坐硬座吧。”
“也好吧。”林振华道,“其实硬座也不错,晚上打打牌就过去了。”
“好,小林你先上去吧,朱厂长还在办公室等你呢。我先去买票,你那个朋友的票,我晚上到你家去给你。”
“多谢多谢。”林振华连声说道。
当天晚上,孔海江把两张火车票送到了林振华的家里。林振华把孔海江打发走之后,骑上自行车出了厂子,径直来到陆家巷兰武峰的家。
“小华来了。”兰大妈一如既往地对林振华热情地招呼道。
“林哥,有事吗?”兰武峰也迎出来问道。
“大妈,跟您商量件事。”林振华只是对兰武峰点了一下头,便转对兰大妈说道。
兰大妈有些意外:“怎么,你找我商量事?”
“是这样的,我有点事,想请峰子去帮我办,可能要出去几天。您看您一个人在家行吗?”
“没问题啊,我一个人有手有脚,有什么不行的。”兰大妈答道,不过,说完之后,她还是关切地问了一句:“小华,你是让峰子去哪啊?”
“广州。”
“广州!”兰大妈一惊,“这么远的地方?哎呀,我可真有点担心。”
兰武峰在一旁不满地说道:“妈,你担心什么,广州再远,能比西双版纳远?我14岁就一个人去了,你担心有什么用?”
“你还说呢,你以为你去西双版纳我不担心啊?”兰大妈白了兰武峰一眼道。
林振华道:“大妈,这个您倒不用担心,我不是让峰子一个人去,我也要去的。”
“哦,你也去啊,那我就放心了。”兰大妈松了一口气。虽然林振华的年龄比兰武峰只大一岁,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年龄要大得多,兰大妈对于林振华处理事情的能力是充分相信的,所以听说是他带着兰武峰出门,也就完全不担心了。
把兰大妈劝进屋里去之后,林振华掏出一张火车票和一卷钱递给兰武峰,说道:“这是火车票,还有30块钱。你留10块钱在身上零用就可以了,剩下的留在家里。到广州之后,我会给你安排的。”
“林哥,你上次说的那件事,办成了?”兰武峰用兴奋的目光看着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办成了,虽然时间拖了两个月,但好歹是成了。峰子,后面就看你的了。”
“放心吧,林哥,你往哪指,我就往哪打。”兰武峰表着忠心道。
046倒爷中的图154
丰华县自然是没有始发到广州的客车,事实上,在丰华停靠的开往广州的直快列车也只有49次这一列,是从上海开往广州的。49次列车每天给丰华火车站留1张卧铺票和10张硬座票,孔海江神通广大,直接就拿到了那张卧铺票和其中的6张硬座。
林振华要求孔海江把兰武峰的那张票买得离汉华厂的人远一点,孔海江实在无法办到,因为49次留给丰华县的票正好是硬座中的同一格。不过,这倒难不住兰武峰,他上车之后,便以怕风、晕车等名义与另外一格里的乘客换了座位,避开了与汉华厂的人坐在一起的尴尬。
朱铁军是能够享受卧铺待遇的,上车后就去了卧铺车厢。余下的几人一坐下来,便摆出了一副扑克,玩开了斗地主。斗地主是四个人玩的,林振华以自己不喜欢玩牌为名,主动放弃了机会,这样范世斌、骆沁生、孔海江和钟如林四个人正好凑成一副牌,玩得不亦乐乎。
林振华在一旁看了一会大家玩牌,便悄悄地离开自己这一格座位,来到兰武峰坐的那里,兰武峰往里挤了挤,给林振华空出一个位子,让他坐下。
“峰子,要不要吃点东西?”林振华问道。那年代坐火车的人都是自带干粮的,出发之前,妹妹小芳给林振华煮了十几个鸡蛋,还煎了年糕,足够他吃上一路了。
兰武峰摇摇头:“不用了,林哥,我妈也给我准备了吃的。”
林振华也不勉强他,只是自己剥了一个鸡蛋吃着。看到对面坐着的一位中年人有些艳羡的样子,林振华忍不住把装鸡蛋的饭盒递上前,问道:“这位师傅,你要不要来个鸡蛋?”
“多谢小兄弟。”中年人一口四川腔,他拿了一个鸡蛋,磕开剥着皮,同时问道:“小兄弟,你和这位兰兄弟是一起的?”
“是的,我们是一起的。”林振华道。
“贵姓啊?”中年人不知是因为吃了林振华的鸡蛋而热情,还是天生喜欢与人搭讪,三两句话就开始刨根问底了。
“免贵姓林,你叫我小林就可以了。”林振华道。
“我姓祁,你叫我老祁就可以了。”
“哦,老祁,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林振华礼节性地问道。
“我没工作。”自称老祁的中年人说道,“我是个自由职业者。”
“噗……”林振华好悬没把嘴里的鸡蛋喷出来,自由职业者,这是多么穿越的一个词啊,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1980年。
“怎么,小林,你不信?”老祁脸上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不信。我跟你说,我这个人,读过大学,当过工人,坐过牢,见过中央首长,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不敢做的事情。我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我就喜欢自由职业。”
林振华点点头,幸好他知道那年月还没有传销这样一种神一般的职业,否则他一定会认为老祁就是一个传销员了,实在是太能忽悠了。
“老祁,那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我最近在研究地理。”老祁道。
“研究出什么了?”
“当然,我有一个重要的成果,正准备向中央领导建议呢。”
“呃,如果不保密的话,我们能不能先听为快啊?”林振华道,他认定了这个老祁必定是个大骗子,不过,自己兜里反正也没多少钱,怕什么骗子呢?坐火车如此难熬的时候,找个骗子聊聊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当然可以。”老祁没有想到林振华心里有这么多弯弯绕,听到林振华对他的研究成果感兴趣,他也很兴奋:“我问你,中国有多大的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吧。”
“中国的耕地有多少?”
“好像是十分之一左右吧,18亿亩耕地的样子。”
“对啊!”老祁一拍大腿,“你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耕地面积少?如果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能够增加一倍,你想会是什么样子?”
林振华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咱们国家西部干旱,像新疆的塔克拉玛干,那是大片的沙漠,不可能耕作的。”
老祁像是遇到知音一般:“小林,我发现你头脑非常清楚,如果我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请你当我的秘书。”
“我不明白。”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老祁,莫非你有办法把沙漠变成绿州?”
“当然!”老祁道,“经过我研究,我发现新疆干旱的根本原因,就是喜马拉雅山太高,挡住了印度洋上的水汽。如果我们把喜马拉雅山挖开一个大口子,印度洋上的水汽就可以一直吹到新疆,到时候,新疆就像咱们江南一样雨水充沛了。”
“等等!”林振华想起一事,他看着老祁问道:“老祁,你说的这些话,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我冒昧地问一句,你的全名叫什么?”
“我?我叫祁仲谋。”
林振华眼睛一下子就直了:祁仲谋,大神啊!大神中的大神,祁巨神!用大神中的战斗机来形容他都不够了,他简直就是大神中的图154啊!
林振华前世对于商业圈子里的人并不熟悉,但这位祁仲谋的大名,他却是如雷贯耳的。
祁仲谋,男,四川人,生于1944年,早年曾就读于四川省某大学,因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辍学。后来进工厂当了工人,在浩劫年代里,他居然写了一本叫作《中国未来之路》的书,对浩劫进行全面反思,结果自然是被捕入狱,还被判了死刑,差一点就没命了。
打倒四人帮之后,祁仲谋出狱,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他拒绝了中央领导重新给他安排工作的好意,执意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地。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祁仲谋从倒卖小商品起家,逐渐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最著名的一个操作,就是用几百车皮中国的滞销商品,从濒临破产的前苏联换回了四架图154大型客机。
此人一生行事大胆,惯于别出心裁。他曾经富可敌国,但又几度破产入狱。在林振华穿越的那个年代里,听说此君还在监狱里心情愉快地研究减肥之道呢。
以林振华的眼光来看,此君一生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充满了金手指的穿越小说。可是现在,这个主角就坐在自己面前,衣着简朴,穷得连个鸡蛋都吃不起。
“怎么,林兄弟,你听说过我的名字?”祁仲谋看到林振华目光呆滞的样子,不禁问道。
“不是不是,只是祁兄的大手笔,让我感到震撼了。”林振华连忙摇头,“祁兄,不知你这次去广州,有什么大计划?”
“唉,现在还没找到好的项目。”祁仲谋叹道,“我在重庆开了一家商店,本来想到上海进点货,到那一看,人家管得很严,私人根本就不能批发货物。没办法,只好到广州去碰碰运气。”
“我听说,广州这边比较开放一点,全国有不少个体工商户到广州进货的。”林振华道。
祁仲谋道:“广州我跑过很多回了,这里的很多货也是走私进来的,全都是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林振华奇怪地问道:“本来就是如此啊,你还打算怎么弄?”
祁仲谋道:“我货物还没卖出去,哪有钱进货?一次也就能凑个两三百块钱,进不了多少货。这样小打小闹,什么时候能有点成效啊。”
“怎么,祁兄,你对广州很熟吗?”
“还可以吧,来了几次。”
“那你一般住什么地方?”
“二轻局下面有个招待所,我有个朋友在那里,可以给找个便宜的铺。林兄弟如果没有住处,可以跟我一起去,一个晚上一毛五,绝对便宜。”祁仲谋道。
林振华一指兰武峰,道:“不是我住,是我这位兄弟住。我是跟着工厂来出差,有地方住的。如果祁兄方便的话,帮忙给我这位兄弟安排一下。”
“没问题,包我身上。”祁仲谋仗义地说道。
“来来来,祁兄是不是在上海走得比较匆忙,没来得及买吃的,既然遇上了,就是有缘,大家一起吃吧。”林振华把饭盒递到祁仲谋手里,热情地招呼他吃鸡蛋和年糕,兰武峰在一旁看着很是不解,以为这位林哥又是良心大泛滥了。
——————————————————
友情提示:只是借用一位穿越人士的事迹,作为书中的一个人,各位读者大大请勿对号入座。
此外,对于橙子在国庆期间坚持更新的壮举,大家要不要投点推荐票表彰一下?
047开洋荤了
车到广州,祁仲谋带着兰武峰下了车,熟门熟路地找到公交车站,赶奔那个二轻招待所去了。临走之前,他已经详细地向林振华讲了招待所的位置以及乘车路线,林振华交代他,办完事之后务必要等他见上一面,祁仲谋爽快地答应了。
汉华厂的一行人都是第一次到广州,站在广州火车站,两眼一摸黑。不过斯皮舍尔公司已经帮忙给安排了一位叫舒曼的姑娘前来接站,还开来了一辆中巴车,直接把一行人带到了秀河宾馆。
“我的妈呀,这么高的楼,怕有好几十层吧?”钟如林一下车就仰起脖子看着秀河宾馆的主楼,啧啧不已。汉华机械厂只有几幢两层的小楼,余下的都是平房。即使是在省城南都市,最高的楼也就是六层左右,钟如林从来也没有见过比六层更高的楼。
“哪有几十层,也就是九层吧……要不就是十层。”孔海江伸出手指头数了数,结果还是没数清楚。
“这个楼算不上多高,广州最高的楼是27层大楼,那是咱们全中国最高的楼。”朱铁军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虽然没来过广州,但对于“27层大楼”的传说还是十分熟悉的。
所谓27层大楼,是指1966年建成的广州宾馆,主楼27层,高86。51米,位于珠江边的海珠广场,一度是全国的最高建筑,是广州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处圣地。不过,到1976年,广州市又建成了更高的白云宾馆,主楼33层,高114。05米,再创全国最高纪录。由于建成还没几年,所以这个33层楼反而不如27层大楼那样著名。
骆沁生是工人出身,见识也不多,他惊讶地问道:“27层楼啊?那得有多少个房间啊。”
朱铁军笑道:“具体有多少房间,我倒是不知道。不过,听说有一年广交会的时候,日本鬼子想跟我们捣乱,说要把27层大楼全部包下来。当时咱们的工作人员不敢做主啊,你想,大楼全让日本人住了,其他外宾怎么办?这个事情上报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指示:同意,让日本人包。”
“真的让日本人包了?”钟如林好奇地问道。
朱铁军道:“周总理说,日本人要包可以,但有个条件,第一个房间免费,第二个房间加1分钱,第三个房间加2分钱,这样一直加下去。日本人一想,这一个房间才加1分钱,无所谓啊。结果,他们自己把楼里的房间算了一遍,算完才发现,他们把裤子都卖了也住不起了。你们想想看,这个楼得有多少个房间?”
“哈哈,周总理真是太有办法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林振华也被众人的情绪感染了,在当年,曾有过无数中国人与外国人斗智的故事,其中都会涉及到一些人们尊敬的国家领导人。有些故事其实只是传说而已,但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信以为真。不过,大多数的这种故事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中国人很穷,外国人很富,中国人与外国人斗智,更像是阿凡提和地主老财斗智那样,显示的仅仅是穷人的智慧。
“各位,请进吧,房间已经给各位开好。”舒曼向众人说道。
众人随着舒曼进入了秀河宾馆,乘电梯上了六楼。除了朱铁军和林振华之外,其他的人都是紧张兮兮的,毕竟从来也没有到过如此高档的场合。
舒曼手里拿着从服务台领来的钥匙,挨个打开房间门,安排众人住下。斯皮舍尔公司出手极其大方,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一个房间,这让汉华厂的各位好生觉得浪费。
“小舒,我看到这房间里明明有两张床嘛,可以安排两个人住啊,不用开六间房了。”朱铁军这样对舒曼说道。
“朱厂长,这都是斯皮舍尔公司的福特先生交代好的,房费已经由他们付过了,您不用担心。”舒曼职业性地说道。
朱铁军道:“这也太浪费了。”
林振华笑道:“朱厂长,甭管他们,反正是美国人出钱。他们愿意多出,咱们国家不也可以多挣点外汇吗?”
“唉,既来之,则安之吧。”朱铁军最后说道。
走进房间,各人又大惊小怪了一通,每个房间不但都有卫生间,冷热水,居然还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要知道,电视机在那个年月里可是稀罕物件。
“小华,这一个晚上,要花多少钱啊?”钟如林偷偷地问林振华道。
林振华手一摊:“我也不知道,也许十块八块吧。”
“十块八块!”钟如林直咂舌,“我的妈呀,就这样住一个晚上,我一个礼拜的工资就没有了。”
“放心吧,钟师傅,你没听舒同志说了吗,这钱都是美国人出的,咱们就拿美国人的钱开开眼界,这可是真正的开洋荤哦。”孔海江乐呵呵地说道,他不禁为自己争取到这次出差机会而感到庆幸了,身为办公室主任,他出差的机会不算少,但住这种高档酒店可是平生第一次。
舒曼站在走廊里,随时为分住在各个房间的人提供入住高档酒店的技术指导。作为一个广州人,她对于来自江南省小县城的客人会有什么表现早有心理准备了。这些人中,唯一让舒曼觉得有些惊奇的,自然是林振华,舒曼能够从林振华的言行中感觉到,这个年轻人非但没有被宾馆的高档所吓倒,相反,对于宾馆的条件似乎还有一些鄙夷的神色。
朱铁军惦记着放在货场里的设备,让大家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一番之后,就直接开始工作了。舒曼带着众人先去了货场,拿提货单提了货,然后便开始联系火车车皮。在经历了堪比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番扯皮之后,托运手续总算是办妥了,机床将在两天后装车发运。
“好了,现在咱们只有等着了。”范世斌说道,“到时候,咱们要亲眼看着搬运工人把机床装上车,然后才能回丰华去。”
“有这个必要吗?”林振华问道,“范科长,你不会是想让我和钟师傅负责装车吧?这台机床可不是我们两个人能够搬得动的。”
范世斌道:“小林,你没看过报纸啊,前一段,报纸上在猛批铁路上的野蛮装卸,那些搬运工人,不管什么东西都是直接从车上往下推,包括电视机都有直接推下来摔烂的。咱们这可是精密机床,磕碰一下,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没错。”朱铁军道,“我们这么多人过来,就是要在装车的时候多几双眼睛盯着。到时候,小孔要多准备几包烟,给搬运工一人发一包,千万别省钱,让这些搬运工多点责任心。”
“没问题,朱厂长,出来之前,蒋厂长已经给我批了经费了。”孔海江伶俐地说道。
“现在没事了,大家有什么安排?”朱铁军看着众人问道。
“朱厂长,你说的那个27层大楼在什么地方,我们能不能去看一眼啊?”钟如林请求道。
“我也想去看看。”骆沁生道,“最好能借个相机,到那楼下照张相,留个纪念。”
“对,我也想照张相。”钟如林也说道。
“舒小姐,你看这些能给安排一下吗?”林振华看着舒曼问道。
舒曼白了林振华一眼,似乎是对小姐这个称呼有些不满。不过,她对于汉华厂一干人等的请求还是给予了满足:“各位,福特先生专门交代过,让我照顾好各位在广州期间的生活。大家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会给大家想办法解决。现在我先带大家去海珠广场,我们可以看一下27层大楼,我会给大家安排照相。接下来,各位估计还要去买一些东西吧,难得来一次广州,是不是要给爱人和孩子买一些纪念品之类的。最后,我会替斯皮舍尔公司招待大家吃一顿便饭,广州有一些地方特色的菜还是值得品尝一下的。”
林振华笑道:“看来,你真有当导游的潜质。”
“什么叫导游?”舒曼不解。
“就是……”林振华想了一下,还想不出一个好的解释,“反正就是比较熟悉当地情况,负责给旅游者安排行程的人吧。”
“我们做外事工作的,常年都是干这个,习惯了。”舒曼说道。
“舒小姐,我问一下,福特有没有专门交代过我的事情?”林振华把舒曼拉到一边,小声地问道,福特现在不在广州,那年月也不时兴手机,所以林振华根本无法与福特取得联系,他猜想,自己托福特办的事情,福特应当会交代给舒曼的。
舒曼点了点头,看其他人都在欣赏街景,没人注意到他俩,便从小坤包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林振华,说道:“林同志,这是福特给你的东西,是广州火车站货场的提货单,你只要去提了货,再自己办理手续运走就可以了。我给你安排了一辆吉普车和一名司机,司机今天全天都会陪着你,随便你去办什么事情。”
“那就多谢了。”林振华说道,“请问,你知道二轻招待所怎么走吗?”
舒曼道:“没问题,我们司机也知道,你跟他说就可以了。”
“那好。”林振华来到朱铁军面前,请示道:“朱厂长,现在这边的事已经办完了,舒小姐会安排你们去海珠广场玩,我就不去了。我在这边还有一些私事,想请个假去处理一下,你看可以吗?”
“你去吧,注意安全。”朱铁军道,他不知道林振华说的私事是怎么回事,不过,林振华立下这样大的功劳,这样一点行动的自主权还是可以有的。朱铁军有些怀疑林振华可能是去与福特单独联系去了,他对此也不打算深究。
——————————————————
继续严肃认真地求推荐票……
048赊销
朱铁军一行在舒曼的陪同下,兴高采烈地参观了27层大楼,在海珠广场摆着僵硬的姿势照了相。照相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每个人都轮番拿着朱铁军的人造革手提包作为道具,提在手上,像个出差干部的模样。那个手提包上画着外滩的图案,还写有“上海”二字,让人一看就觉得照片的主人是曾经去过上海,见过世面的人。
逛完海珠广场,舒曼又带着大家去了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一进门,众人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给震撼了。在半导体收音机柜台,大家第一次看到,他们所熟悉的半导体收音机除了有小方盒的形状之外,还有其他各种花样,甚至还有一台收音机是北京天坛祈年殿的造型,让人看了就觉得爱不释手。
“这是我们广州最大的百货商店,货色有些比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还要丰富。大家可以随便逛逛,看看给家里人带点什么回去。”舒曼职业化地对众人说道。
“买不起,买不起。”骆沁生看着柜台上商品的价签,连连摇头,“这些东西,看一看就可以了,要买可买不起。”
临了,大家只是买了一些糖果之类的食品,准备带回去对付家里的孩子。孔海江是个模范丈夫,狠狠心给老婆买了一条八块钱的印花围巾,一边掏钱的时候还一边念叨着:“唉,等回去了肯定要被老婆骂了。”
虽然没买什么东西,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把整个百货商店逛了个遍,感慨着广州人的富裕,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发了财,将要如何如何之类。
晚上,舒曼给大家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并说明这也是斯皮舍尔公司付帐的。大家品尝了真正的广州美食,包括粤式海鲜等等,不过那年月海鲜的价格也不像后世那样高得离谱,六个人加起来才吃了不到80块钱。
在汉华厂的一行人又吃又玩HAPPY无比的时候,林振华已经在司机的引导下,来到了二轻招待所。他在楼下服务台问清了兰武峰和祁仲谋住的房间,便直接上楼了。
还没走到他们住的房间,林振华就听到一阵笑语暄天,走近了一看,只见祁仲谋坐在房间当中,叼着烟,正在对几名同屋的旅客吹牛。祁仲谋囊中羞涩,因此住的是八个人的大房间,兰武峰也和他住在一起。祁仲谋的确是一个营销天才,这才短短半天的时间,他就成功地让整个房间里的其他旅客都围着他转了。
“祁兄,没出去啊?”林振华站在门口,敲了敲门,招呼道。
祁仲谋扭头一看,见是林振华,连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哎哟,林老弟来了,快快请。”
他说着,从桌上抓起一包还剩了几支的漯河香烟,向林振华递过去:“林老弟,来一支吧?”说罢,又转回头对着一名旅客陪着笑脸道:“不好意思啊,借你一支烟。”
林振华摆摆手,从兜里掏出一盒牡丹,撕开封口,一支一支地把烟抽出来递给屋子里的人:“抽我的吧,各位,初次见面,小弟姓林,以后有事大家多关照。”
能和祁仲谋住在一个房间的,自然都是穷人。看到林振华年纪轻轻,兜里随便一掏就是牡丹烟,众人不禁都产生了崇敬之意,纷纷恭维着,问及林振华的工作单位等事。林振华呵呵笑着:“唉,都是瞎混,在县城里做点小买卖罢了。”
散完烟,又和大家瞎聊了几句,林振华把祁仲谋和兰武峰一起拉出了房间,来到楼下的吉普车前。
在林振华这一通周旋的过程中,兰武峰一直都没有说话,甚至于众人因为他与林振华的关系而向他点头致意的时候,兰武峰也只是漠然地回应一下,没有如林振华那般活络。林振华见状心中暗叹:这个小兄弟当个打手没什么问题,但要让他来操持自己的生意,恐怕会所托非人啊。
“林老弟,这是你弄到的车?”祁仲谋看到吉普车司机对林振华点头,不由惊异地问道。能够在广州搞到一辆供自己支配的吉普车,这个林振华的能量实在是很可怕了。
林振华道:“祁兄,实不相瞒,我本人是个工厂里的工人,不过有几个朋友是做买卖的,他们想帮我一下,给我一些货让我回去卖,挣点零花钱。我这次来广州,有一个目的就是来接这些货。至于这辆车嘛,也是朋友帮忙给借的。”
祁仲谋道:“林老弟真是交际广泛啊。这年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你能够有这样一群朋友,那以后肯定能够有大发展的。”
林振华道:“祁兄,你也看到了,我和我这位兄弟,在广州都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怎么把这些货运回江南省去,我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我想请祁兄帮我一点忙,指点我这个兄弟去联系一下车皮,还有装车等方面的门道。
祁仲谋迟疑了一下,说道:“林老弟,这事有点为难。要说起来,在广州我也有一些关系,办个车皮之类的,也能找到门道。不过呢,你也知道,这年头,什么事都是要有代价的,如果我不能帮人家做点什么,人家恐怕也不那么好说话的。”
祁仲谋这番话的意思,兰武峰是听不出来的,不过林振华却心知肚明。当年大多数的人都不懂得商场上的事情,但到了后世,这种商业中的规则与潜规则,就已经是很大众化的常识了,即使是林振华这样一个象牙塔里的研究生,也照样懂行。林振华知道,祁仲谋的意思,无非是说这些关系是他花了成本培育起来的,这样平白无故给林振华使用,他肯定是吃亏的。
“祁兄,这样吧,你先跟我去看看我的货,然后我们再商量后面的事情,好不好?”林振华说道。
“没问题。”祁仲谋爽快地说道,作为一个极具商业头脑的人,他是不会放过一切机会的。
三个人上了吉普车,来到铁路货场。林振华向货场的管理员递上提货单,管理员验完之后,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货堆面前,说道:“这些就是你们的货物。”
“这些都是你的货?”祁仲谋看着那一堆货物,眼睛开始发直了。他看到,这堆货物中,两尺见方的大纸箱子竟然有二三十个之多,以祁仲谋的眼光不难看出,这些箱子里装的绝对是进口的工业品,价值绝对超过了万元。在当年,倒爷们跑广州进货,一般也就是背着一两个大帆布袋,哪有这样整箱整箱往回进货的。
林振华挑出几只箱子,拆开包装,让祁仲谋观看。祁仲谋越看越是心惊,几乎有一种立刻把林振华给掐死,然后抢着这些货物跑路的欲望了。
在一口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数千只电子表,就算按市场上的最低价,每一只卖8块钱,这些表也能卖出三四万块。在另一只箱子里,堆放的是微型电子计算器,也都是带着电子表显示的,市面上这种货物还很少见,如果卖给单位上,20块钱一只的价格是绝对没问题的。
还有一口箱子里的货物就有些让祁仲谋不解了,那是整整一箱墨镜,款式都差不多少。林振华拿出一副墨镜来,拆掉包装,给兰武峰带上。硕大的镜片一下子遮住了兰武峰的半个脸,配上他那酷酷的表情,活脱脱就是一个小马哥了。
“这墨镜倒是挺漂亮的,不过谁会花钱买这东西呀?”祁仲谋摇摇头,“林老弟,我觉得,有这钱还不如多进点电子表呢。”
林振华呵呵一笑:“祁兄,我有内线情报,知道这种眼镜在6月份以后会非常火,到时候你卖20一副,肯定一下子就脱销。”
“我?”祁仲谋一愣,“林老弟,你不会是说想把这些货转给我吧?”
“祁兄如果感兴趣的话,我可以转一部分给你。”林振华道。
“我当然感兴趣!”祁仲谋大喜,眼下电子表和计算器的市场都非常好,这些商品都是从香港入境的,大部分是走私品,要想批发到手,也需要费不少周折。如果林振华愿意转让一部分给他,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价格方面,我不太了解,祁兄知道吗?”
“黑市上的批发价,电子表是2块钱一只,计算器是5块,至于这种墨镜……还真没人进过货,我不太清楚。”祁仲谋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在路上他曾向司机打听过,司机说的价钱也和这差不多,看来祁仲谋没有骗他。根据林振华后世读过的祁仲谋传记来看,祁仲谋这个人虽然在经商方面十分精明,但平常非常注重自己的信用,不是那种为了贪图小利而背信弃义的人。
“祁兄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在这个价格基础上再降2成给你,电子表算1块6,计算器算4块,墨镜也算4块好了。”林振华道。
祁仲谋犹豫道:“林老弟给的这个价钱,的确是很优惠了。不过,计算器和墨镜我恐怕进不了,我手上只剩下200多块钱了,最多也就是能拿下100来块电子表。”
“如果我赊给你呢?祁兄想不想要?”林振华说道。
“什么?赊!”祁仲谋和兰武峰同时惊叫起来。
049风险投资
在那一瞬间,兰武峰简直认为林振华是疯了,同情心泛滥成汪洋大海了。兰武峰当然知道林振华是一个好心人,否则也不会在路上救下他这个为人所不耻的小偷,还尽心尽力地帮助他寻找谋生手段。但林振华在他身上的所作所为,包括送给他几斤白糖,帮他做一个蜂窝煤的模子等,毕竟还在正常人同情心的范围之内。而平白无故表示愿意把商品赊给一个不知根底的祁仲谋,这种行为未免风险太大了吧?
祁仲谋也被林振华的话惊呆了。先前,林振华答应给他的货物降价2成,祁仲谋可以理解为林振华的慷慨,在生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