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4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脚砩僬苁稚希⑶业弊湃骞と说拿姹硎疽锤那胺侵螅砩僬懿鸥才诺摹G羁芪鹱贰⒐槭ξ鸲簦夯痉矫嬉膊换岚讶朔且频骄飞先ゲ豢伞?br />

    浔自工人自己开的菜园子,倒是日益地萧条了。在收完一季的蔬菜之后,大多数的人家都没有继续种菜。邱庆洋安排了几个人把那些瓜架瓜藤之类的收拾走了,厂里看起来不再像是个农场的样子了。

    林振华安顿好浔自厂的事情,这才返回丰华,粗粗一算,他在外面又晃荡了快半个月时间了。他先回到家,把脏衣服脱下来,留给杨欣回来洗。自己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来到了朱铁军的办公室。

    “林经理,你回来了,请坐吧。”朱铁军看着林振华,用调侃的口吻对他说道。

    “朱厂长,我错了,您批评我吧。”林振华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对朱铁军说道。他这趟出门事先也是向朱铁军请过假的,朱铁军知道他是去做正事,倒也没说什么。

    朱铁军哼了一声,拿了一个茶杯,亲自帮林振华沏了一杯茶,递到林振华的手上。老爷子就这个脾气,你跟他软一点,他就不会再跟你为难了,林振华现在也算是懂得如何与老爷子相处了。

    “说说吧,这一段收获怎么样?”朱铁军问道。

    林振华把上海、南京、浔阳的事情分别汇报了一番,汉华公司的经营是要接受汉华机械厂的监督的,所以这些事情他也没必要瞒着朱铁军。

    朱铁军听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小林,你干得的确不错。”

    “对了,朱厂长,咱们的大化肥成套设备,现在情况如何?”林振华反过来问道,他好歹还是技术科副科长,也该关心一下厂里的事情了。大化肥成套设备的生产进度,他大致知道一些,不过细节还是要向朱铁军再问一句。再说,这样问一句也显得比较关心厂里的事情嘛。

    朱铁军道:“设备生产的情况也非常顺利。咱们化工设计院设计的冰机,不比日本人的差。原来他们担心有些部件咱们加工不出来,自从上次21万冰机主轴的事情之后,他们就放心了。现在按化工设计院的图纸制造的几台主机都已经完成,有一台已经送到设计院测试去了,据说他们比较满意。”

    “压力容器的生产情况呢?”

    “压力容器方面问题也不大,冯旭带着容器车间的工人已经加了两个月的班,几个大罐子都做好了,现在就剩下一些小东西了。对了,咱们的埋弧焊机可立下大功劳了,化工设计院来验收的时候,都说咱们的焊缝质量比石化机还高呢。”

    林振华笑道:“这个情况我知道,石化机的那个天才女焊工现在正忙着结婚呢,估计没精力干活了。”

    朱铁军是记得沈佳乐的,他也笑着说道:“小林,你可别没事老去调戏人家的女工,会犯错误的。”

    “我冤啊”林振华叫起来,他的确觉得自己挺冤的,不过就是开了一句玩笑嘛,怎么大家都觉得他和沈丫头之间有一腿呢?最离谱的是,连沈丫头自己都怪怪的,她临走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个啥意思呢?

    朱铁军不是太八卦的人,说了一句也就不再提了,他对林振华说道:“对了,小林,我们预计在4月份开始安装,到时候你得跟到现场去。”

    “4月份?”林振华犹豫起来。

    朱铁军眼睛又瞪起来了:“怎么,你又有事情?”

    “4月份我打算去一趟广州。”林振华道。

    “还是那个专利的事情吗?”

    “不是,我想去参加今年的春季广交会。”

    “广交会”朱铁军惊讶地问道,“你竟然想参加广交会?”

    今天的人们,似乎对于广交会已经不太觉得神圣了。在当年,广交会在中国的名头,可丝毫不亚于奥运会或者世博会。

    广交会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简称,始创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因而得名。广交会从创办至今,已经举办了100多届,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规模、层次最高的国际贸易展会之一。在改革开放前的岁月里,广交会几乎是中国唯一的对外经贸窗口,无数有关进出口以及外国客商的故事,无不以广交会作为背景。

    在朱铁军看来,广交会这样高层次的展会,怎么也得是国家一级的单位才有资格参加的,自己厂子里的一个劳动服务公司——好吧,姑且把它叫作汉华实业公司,怎么能够奢谈参加广交会的事情呢?

    “朱厂长,我跟您说起过的,我们生产的五叶风扇,主要是面向出口的。国内市场目前的消费层次还比较低,风扇只要能转就够了,什么低噪音、风速柔和之类的要求,大家并不在乎。但这样的产品如果拿到国际市场上去,绝对是有竞争力的。我对挣中国人的钱已经没太大兴趣了,我现在惦记着挣外国人的钱呢。”林振华说道。

    朱铁军道:“那是当然,如果能够挣到外国人的钱,就太好了。咱们现在非常缺乏外汇,能够出口创汇的东西,省里都是大力支持的。”

    “那么广交会的事情,也可以办成了?”林振华问道。

    朱铁军道:“这个事情,厂里可决定不了,这得让轻化厅去办,轻化厅还得再和外贸部门协调。这样吧,你打一个报告上来,厂务会讨论一下,然后帮你们递到轻化厅去。”

    林振华道:“我们现在还只是一个意向,有一些问题还解决不了,正在进一步研究。所以,这个报告,我怕一时半会写不出来。”

    朱铁军道:“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写在报告里呀,让组织上帮你一块想办法解决。小林,你这个人哪方面都不错,就是太不相信组织了。你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集体的力量。也许你觉得很为难的事情,到了轻化厅只要一句话就解决了。”

    “真的?”林振华来了情绪。

    “当然是真的。”朱铁军不屑地说道,“对了,你走之前提的那个关于成立汉华技工学校的报告,厂务会已经批了,你们可以开始招生了。”

    148技校招生

    148技校招生(三更完毕,求月票、推荐票)

    汉华技校要招生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丰华县,引发出无数的议论。

    在当年,考大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981年,全国的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只有27。9万人,中专和中师招生总计是43。3万人,而同一年,普通中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合计是1640万人。也就是说,能够进入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只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4。3。

    说起来也许有人不相信,在当年,初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会优先选择考小中专或者中师,因为这样可以很早就出来就业。只有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才会继续读高中,然后绝大多数人无法考上大学,只能拿着高中毕业证去等着招工或者顶替。

    在当时,小中专和中师都是由国家包分配的,高中毕业则没有国家分配,所以读高中不如读小中专。至于说那些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在人们眼里也不算是什么佼佼者,大家会很惋惜地说:看看,如果当年去读了小中专,现在都已经能够挣工资了。看某某家的孩子,才17岁就小中专毕业了,分配到某某单位,一个月拿40多块钱,多好……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汉华公司开设了一所技工学校,而且是面向整个县城的初中毕业生招生的,这该引起多大的轰动啊。

    “技校的培养,采取半工半读的模式。学员在校期间,一半的时间用于学习文化课和理论课,另一半的时间参加生产实践。技校不收学费,学员在校期间,每月有20元生活补助。此外,技校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汉华实业公司就业。但是,成绩最差的10将会被淘汰。”

    在丰华县城的每一个初三课堂上,班主任老师都在向学生们念着汉华技校的招生公告,让那些懵懵懂懂刚开始了解到一些生活艰难的孩子们一个个心动不已。

    包分配工作,而且还有20块钱的生活补助,这简直是天上往下掉馅饼的好事啊。至于说分配工作的单位是汉华实业公司,只是一个大集体企业,孩子们可没那么多顾虑。现在整个丰华县,谁不知道最有钱的人就是汉华实业公司的那些青工们,两分钱一根的冰棒,他们都是一气买两根的,一根吃掉……另一根接着吃掉。

    汉华技校的校舍是由梁广平亲自出马去解决的,选的是丰华县一所废弃的教师进修学校。学校里有五间能够容纳60人上课的教室,供200人住宿的宿舍,还有办公室、食堂、操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所学校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由哪个领导人一拍脑袋就建起来的,搞过几届的教师培训之后,就没再搞下去了。省里和地区都有更专业的教师进修学校,丰华县自己的培训教师水平也不怎么样,再去教其他的老师,简直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就这样,这所学校空置了五六年时间,现在终于重新派上了用场。

    梁广平找到丰华县政府,向他们阐述了汉华技校的开办对于丰华县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说明汉华技校绝不只是汉华机械厂的技校,而是丰华县的技校,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丰华县的一个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典型。

    县领导们对于梁广平的忽悠深以为然,大笔一挥,就把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个校舍都借给了汉华技校,说好是由汉华机械厂负责。林振华原来的意思是花点钱租下来,结果梁广平告诉他,不但租金一分钱没花,县里还答应在水电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

    “有这等好事?”林振华几乎不敢相信。

    梁广平道:“那是当然,你也不看是谁出马。”

    “那是那是,梁厂长出马,一个顶得上好几十个呢。”林振华恭维道,“对了,梁厂长,这次去上海,客户那边送了我两条大中华,你也知道的,我不会抽烟,要不就麻烦你帮我消灭掉吧。”

    说罢,他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两条中华烟,硬要往梁广平的包里塞。梁广平假意推托了一下,终于还是喜滋滋地笑纳了,嘴里说道:“小林,这样不太好,我也没出什么力的。”

    林振华道:“出没出力,你总是要去卖面子的。面子是你梁厂长出的,我只是出两条烟,还赚了呢。”

    梁广平道:“这个事情,从一开始我就告诉你说不用考虑花钱的。你想,办学校是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好处的事情,怎么能让你们一个大集体企业出钱呢?国家再穷,也不能穷你们那几个钱吧?”

    林振华连连点头,他想起朱铁军也这样教育过他,个人的能力再强,能比国家强吗?你汉华实业公司再有钱,能比丰华县有钱吗?当然,后一点林振华是持怀疑态度的,现在的汉华实业公司当然不如丰华县有钱,但在后世,比一个县富裕10倍甚至100倍的企业集体也并不少见了。

    有了场地,就可以马上开始招生了。

    林振华设计的第一期招生人数是50人,打算在取得经验之后,再扩大招生规模。他设想的培养模式是文化课和实践教学各占一半时间,文化课的教师打算从各个中学聘请过来,实践课方面,则要请工厂里的老师傅来担纲了。

    这50个人当然不能是同一个工种,林振华的考虑是按普通机械厂的工种设置来进行分配,从入学那天起就直接分到各个师傅名下去。

    他把这个想法说给汉华厂的老师傅们听的时候,老车工周厚成直接一句话就把他给否了:“小林,这帮孩子从来都没摸过机器,你让他们怎么学车工?”

    “什么意思?”林振华纳闷地问道。

    刚刚从上海带着模具回来的彭刚指了指一旁的孙长远,说道:“我和周师傅的看法是一样的,你的技校不是要学三年吗,头一年哪个工种也别分,都跟着孙师傅学钳工去。”

    孙长远得意地说道:“没错,都交给我吧,一人一把锉刀,都给我老老实实地锉上一年轴瓦,什么时候从我这出师了,再给周师傅和彭师傅他们那里送去。”

    “这算是个什么道理?我在……”林振华说到这的时候卡住了,他本来想说自己在华青机械厂金工实习的时候就是直接上机床的,但这事怎么能跟人说呢?

    “你是说你在部队的时候吧?”周厚成问道,“那是因为你们本来也不是正式的机床工,只是帮着做点事情。稍微学一点就可以了,不需要打基础。”

    彭刚也说道:“小林,你也别生气,你开铣床是挺熟练的,可是要论基本功,你还不如杨欣呢。你这个样子,一上手就像个三极工,干上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四级工、五级工到顶了。”

    “我有这么惨吗?”林振华欲哭无泪,他一直以为自己开机床的样子挺酷的,没想到在行家的面前,竟然是如此不堪。

    周厚成道:“我当年学徒的时候,头一年根本就不让开机床,光是帮着师傅干杂活。为什么呢,因为你一开机床,你的动作就定型了,以后想改也改不了啦。先干杂活,搬工件啊,拆装夹具啊,反正都是一些入门的事情,要干上一年。”

    “不止这些。”彭刚也来了兴头,他用陶醉的神气说道:“过去说,三年徒弟,三年奴隶,当徒弟的,什么事都得帮着师傅干,夏天给打扇子,冬天帮着烧炉子。你要是不好好学,师傅抬手就打的。”

    “旧社会的时候,徒弟住在师傅家里,还要帮师傅倒尿桶呢……”周厚成也开始回忆起幸福的往事。

    “咳咳,这个这个,楼歪了哈……”林振华赶紧提醒道,再让这帮人聊下去,估计师生恋的桥段都要回忆出来了。周师母据说就是周师傅的徒弟来着,让我想想,那是哪年的事情来着……

    “对对,还是说这个技校的事情。”几位老师傅连忙把话题扯回来。

    讨论了半天,最后形成了决议。大家一致认为,招进来的学生先不要分工种,直接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就像孙长远说的,一人拿把锉刀先锉轴瓦去。有了扎实的基础,后面再学其他的工种也就容易了。

    在工厂里,许多工种相互之间都是相通的。像周厚成、彭刚这样的机床工,往往也都能够做钳工的操作。反过来,孙长远是以钳工而见长,但他开车床或者铣床的水平,也在林振华之上。很多老工人基本上都是一专多能,车钳铣、电气焊,干什么像什么。

    岑右军那个永禾农机厂里也是如此,陈金福一个人就能够指导整个车间的各个工种,这就是这类老工人的特点。

    正式报名那天,林振华带着毕敏等几个人,抬了几条长条桌前往教师进修学校,准备摆在门口当报名处。

    人还没走到进修学校,远远地就听见一阵闹闹哄哄的声音。再走前几步,就看见学校门口已经挤满了人,把门前的马路也堵得严严实实地。一辆倒霉的吉普车被堵在人群中,进退不得,司机拼命地按着喇叭,但喇叭声根本压不住人们的喧哗声。

    “出什么事情了?”毕敏惊问道。

    “不会是出人命吗?”林振华一向容易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

    和他们一起的女工罗咏梅呸了一声,说道:“林经理,你就不能想点好事吗?”

    “好事?莫非教师进修学校出现大批美女?”

    “打死你个流氓思想”罗咏梅粉拳直接就奔林振华的后背而去了。林经理的威风仅限于在男工面前,在女工们那里,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受气包。

    几个人来到学校门口,这回算是弄清楚了,这些都是来报名的学员,放眼一看,得有三四百人了。其中绝大多数是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也有少数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所有的人都在对着学校里面喊:“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啊”

    “要等我们林经理来,大家别急”在学校里负责守摊的孙晓东隔着铁栅栏门大声地回答道,他的嗓子都有些哑了,显然已经和这些学生们对峙了很长时间。

    “林经理什么时候来?”众人于是又换了一个问题。

    “别吵了,林经理来了”罗咏梅站在人群后面断喝一声,音量足足有180分贝。

    现场蓦然就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齐刷刷地扭过头来,看着林振华一行。

    “罗咏梅,你不去唱女高音,真是委屈人才了。我估计,你到中央电视台去唱一嗓子,李谷一立马就到我这技校来报名了。”林振华摸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罗咏梅刚才喊那一声,林振华是离得最近的,血压一下子就奔上200多了。

    “李谷一为什么要来报名?”毕敏很是不明白。

    林振华回答道:“有了罗咏梅,李谷一还有脸唱歌吗,改行当车工得了。”

    他们几个人在这瞎调侃,那头学生们已经一齐涌过来了,把他们围在垓心,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谁是林经理?”

    “林经理,什么时候可以报名啊”

    “林经理,我还在读初二,可以报名吗?”

    “我跟我爸学过打铁的,技术可好了。”

    “林经理,你们收下我吧,我会吹口琴,吹得可好了。”

    “林经理,我爸是李……”

    “@#¥※*@#¥……”

    这时候,保卫科长苏永盛一头大汗地挤了上来,对林振华说道:“小林,快把你们的人带走吧,县里安县长的车被堵在这了,我跟他们说了半天,也没人让开路。”

    呵呵,安县长,安东耀,这可是兰武峰未来的老丈人哦,怎么给堵到这了。这老爷子自己就是分管政法工作的,也不知道调几个公安来维持一下秩序,倒把汉华厂的保卫科长给弄来了。

    林振华没有上前去和安东耀打招呼,主要是打了招呼人家也不见得认识他。他对呆在学校里的孙晓东大喊了一声:“晓东,你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打开校门?让学生们到操场上等着去不行吗”

    “知道了,林经理”孙晓东答应一声,解开门上的大链条锁,拉开大门。

    “都到操场上排队,晚了就没有名额了”林振华对着闹哄哄的学生们大喊道。

    这一嗓子的效果异常地好,学生们像退潮一样从林振华等人身边消失了,全都冲进了校园,喧哗声越过围墙,飘扬出来。

    “林经理,你快看,李光曦也来了。”罗咏梅揉着耳朵说道,“你的嗓子这么好,李光曦打算改行当钳工了。”

    149拒收

    149拒收

    “林经理,咱们只要招收50个学生,可是,现在来了上千人呢。”毕敏看着满操场的人,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站在操场前面的一个水泥台子上,目测了一下,说道:“没有上千人,也就是300多人吧。”

    “那也超出了。”毕敏道,“林经理,怎么办呀。”

    林振华笑道:“这有什么发愁的,我一直还发愁报名的人太少呢。人多了正好,我们可以多过几道筛子,挑一些优秀的人出来。”

    林振华原来猜想,能够来技校报名的人,估计也就是五六十人,到时候简单面试一下,看看不聋不哑不痴不傻,基本就可以招收进来了。现在一下子来了300多人,他的策略就需要改变了。

    “各位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林振华站在台上大声喊着。

    “都安静了,都安静了”毕敏等人跟着帮腔道。

    孙晓东不知道从哪摸来了一个麦克风,塞到了林振华的手上。林振华笑着问道:“你怎么想到预备这东西了?”

    孙晓东道:“这都是学校原来的设备,昨天我已经全部盘点了一遍,很多东西都还能用呢。”

    林振华点点头:“不错,晓东,就冲这一点,技校的总务科长就由你担任了。”

    “真的?”孙晓东眼睛一亮,他也是读过中学的,可知道中学里的总务科长有多神气。如果自己能够当上技校的总务科长,那也就是汉华公司的中层干部了。

    “这个以后再说吧。”林振华连忙改口,他抓着麦克风,对着整个操场上的学生们喊道:“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下面我宣布一下报名的流程。大家请按我们工作人员的安排,排成四列纵队。我们安排了四个教室作为报名点,大家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到教室里去报名,填写报名表。

    因为报名的同学比较多,我们决定要增加一场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初中学过的文化课知识,还有你对于工人这个职业的看法。考试会在一星期后进行,请大家关注街上贴的海报。”

    “什么,还要考试?”操场上的学生们顿时躁动起来,“原来可没说要考试的。”

    林振华在大喇叭里说道:“各位同学,我们的技校也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求的,所以必须进行考试。如果有些同学觉得准备时间不足,无法应付考试,可以先行退出。我们技校会在下半年再进行一次招生,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好好学习文化课,争取通过考试。”

    “好了好了,大家开始排队吧。”孙晓东派头十足地一头扎进学生的人群中,驱赶着大家排成几条长队,等着到教室里去报名。

    学生们按着吩咐排起了队,有一些自己觉得文化课实在太差的,便灰溜溜地离开了队伍。对于这些人,林振华是不会滥施同情的,他需要培养起来的是一支精干的技工队伍,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未来不管学什么东西都会有障碍的。

    报名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汉华公司的这些职工都是20来岁的小年轻,在一群15岁上下的小孩子面前,还是有足够的威慑力的。

    林振华在几个报名的教室里转了一圈,教那些负责报名工作的职工如何记录报名者的信息。报名其实就相当于是一次简单的面试,通过打一个照面,再聊上几句,是可以对一个人形成一些初始印象的。比如说,那些一张嘴连人话都不会说的小混混,在报名阶段基本上就可以淘汰掉了。

    “林经理,方磊找你有事。”

    林振华刚转完四个教室出来的时候,罗咏梅把一个半大孩子带到了林振华的面前,对他说道。

    林振华认识这个孩子,他是汉华厂的子弟,他的母亲就是杨欣的师傅姜铁梅。要说起来,姜铁梅与林振华可是有积怨的人,路上碰见了都是互相装作没看见对方的。林振华一直怀疑去年写匿名信向报社告状的就是姜铁梅,不过他也懒得去查证。他能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汉华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其中的有功之臣就是那位写匿名信的人呢。

    “方磊,你找我有什么事?”林振华不冷不热地问道。

    “林叔叔……”方磊喊道。

    林振华忍不住寒了一个:“不会吧,你喊我叔叔?”

    “嗯……林经理。”方磊不解其意,连忙改口。不过,他一个未成年人学着大人的口吻喊林经理,同样让林振华觉得浑身不舒服。

    “算了算了,你还是喊我叔叔吧。”林振华说道,“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

    方磊压低声音说道:“林叔叔,我刚刚报了名,不过,我想找你开个后门,你能不能不录取我?”

    “为什么呀?”林振华不解地问道。

    “我不想上技校。”

    “不想上技校,你来报什么名?”

    “是我**着我来的。”方磊说道,“我今年就初中毕业了,我想上高中,可是我妈非要逼我去考小中专。我骗她说我考不上小中专,然后她就逼我来上技校。可是,我想上大学。”

    “你的成绩很好吗?”林振华问道。

    方磊点点头:“我的成绩挺好的,最近几次考试,我怕我妈让我考小中专,就故意考差了。我们学校规定只有前20名才能报考小中专,我就故意考到20名以后去,其实我的成绩能够考到前5名的。”

    “那你怎么不跟你妈说清楚?考大学不是挺好的事情吗?”林振华问道。

    方磊道:“我妈说上大学就是浪费钱,而且我们家经济也很紧张,我妈希望我早点出来工作。我妈这个人,林叔叔你也知道的,她非常厉害,她想到什么事情就必须做到,根本不跟我们讲理的。”

    “嗯,呵呵,有所耳闻,有所耳闻。”林振华皮笑肉不笑地答道。他对姜铁梅其人的印象,还真有点像方磊说的这样。用北方话来形容,姜铁梅属于那种特别“轴”的人。

    “所以,我想请林叔叔帮我一下。你就说我已经来报名了,但不符合要求,不能收,这样我妈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方磊这样出着主意。

    林振华犹豫不决。虽然都是汉华厂的子弟,但林振华与方磊之间差了六七岁,平时从来没有在一起玩过,所以并不熟悉。而从父母那边的交情来看,姜铁梅无疑是把林振华得罪得很苦的,林振华也没什么义务要去帮助方磊。

    不过,要让林振华拒绝方磊的请求,他也做不到。如果方磊的成绩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好,那么让他来上技校,的确有些可惜了。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前途是非常可观的,与当一个工人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收入,都要高得多。现在有些家长目光短浅,看不到读大学的收益,但林振华自己是知道的,他不想坑害了这个天真的孩子。

    “你说的情况都是真的?”林振华问道。

    “千真万确,不信你去问我班主任。”方磊说道,“我班主任也觉得我上技校太可惜了,可是他也知道我妈不好对付。林叔叔,求求你了,我也想像林芳华那样考到北京去读书。”

    方磊一提起小芳,林振华的心彻底地软了。他想到,如果不是他穿越过来,林芳华现在也许已经是汉华厂的一名女工了,哪能别着白校徽在华青校园里当她的“剩女”?眼前这个孩子,也有一个大学梦,自己为什么不能去帮他圆这个梦呢?

    “好吧,方磊,我答应你。你就这样回去说吧,说你……嗯,眼睛近视,不符合标准,所以被淘汰了。”林振华说道。

    “我的眼睛……”方磊迟疑地摸摸眼睛,好像不是特别明显的近视啊。

    “那你说吧,我能找到一个什么理由来淘汰你?”林振华问道,“我总不能没有理由就把你淘汰掉吧?我们下周倒是要进行招工考试,可是你的成绩能比外面那些孩子差吗?你真的故意考差了,你妈能放得过你?”

    “好吧,我就说眼睛近视吧。”方磊说道,“林叔叔,记住了,咱们就这样约定了。”

    看着方磊欢天喜地地跑走,林振华想到了自己办这个技校有可能会带来这方面的隐患。像姜铁梅这样的家长,估计并不止有一个吧?如果真是能够上大学的苗子,因为有了汉华技校而中途辍学了,那就是他林振华毁了别人的前途了。

    “不行,得把这个政策给补上,所有学习成绩特别好,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我们都建议他们不要上技校,而是以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林振华把毕敏和孙晓东找过来,对他们这样吩咐道:

    “你们要和报名的学生谈一谈,如果他们有意考大学,只是迫于家里的压力而来上技校,那你们就要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尽量还是让他们以考大学为主。”

    “明白了”毕敏和孙晓东回答道。

    “对了,说起考大学,我倒有另一个想法,咱们汉华公司内部的这么多年轻人,有没有想考大学的?”林振华问毕敏道。

    毕敏红着脸说道:“其实,我一直想考大学的,不过基础太差,肯定考不上的。我想上一个电视大学,不知道行不行。”

    “可以”林振华道,“毕敏,这件事由你来负责,你广泛地调查一下,看看有多少工人有意向要读各类大学的,不管是电大、函大、夜大,都可以。调查清楚以后,报告给我,我再考虑一下。我的想法是,要鼓励大家去读书,读书期间的费用,公司可以……报销一部分。”

    林振华话到嘴边,终于把“全部报销”改成了“报销一部分”,这个一部分可就大有讲究了,如果他愿意,全部报销也可以。如果发现全部报销不太妥当,那么压缩一个比例也可以。

    毕敏可没听出林振华的改口,林振华提出的政策,已经让她觉得非常高兴了:“太好了林经理,你真好”

    “呃……低调,低调。”林振华连忙闪了,他现在很怕女孩子说他好。

    忙活了一天,算是把报名的事情搞掂了。林振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杨欣早已做好了饭在家里等着他呢。现在杨欣已经完全进入了女主人的角色,除了睡觉还是回自己家里去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呆在林振华的家里。

    “小华,今天报名的情况怎么样?”杨欣一边给林振华盛饭,一边问道。要让领导干部的家属不参与政务是不可能的,丈夫在忙活的事情,妻子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关心呢。

    林振华答道:“非常不错,我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想上技校。”

    杨欣道:“那是当然。还别说别人呢,如果不是你给我爸打了包票,说能够指导杨涛考上大学,我爸都想送杨涛去你们技校呢。能学技术,包分配,又有生活补贴,多好的事情啊。”

    林振华笑道:“咱小舅子,还是得去念个大学才好。咱爸不会那么财迷吧?他老人家现在也算是过上小康生活了,还能把这几个生活补贴的钱放在眼里?”

    杨欣道:“那还不是因为你一直在补贴我家,一次就是两百块钱,比我爸妈挣的工资还多。我爸妈总说不好意思呢。”

    “这都是应该的。”林振华道,“别说他们还是我的岳父岳母,就算没有这层关系,就冲着他们当年照顾我和小芳,我也应当孝敬他们吧。我现在是不敢拿太多钱给他们,如果他们想要,一两万块我也能给得起。”

    “才不要呢。”杨欣说道,“我爸妈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们现在电视机也买了,电风扇也有了,洗衣机也有了,算是厂里最富裕的家庭了。厂里的人都说……”说到这里,她的脸有些红了,没好意思说下去。

    “说什么呢?”林振华饶有兴趣地问道,他其实猜也能猜出一二的。

    “厂里人说,我爸妈生了一个好女儿。”杨欣笑着说道。

    “闹了半天,没我什么事啊。”林振华也呵呵地笑了起来,“他们说得也没错,没有人比我老婆更可爱的了。来,让我亲一下。”

    “我不”杨欣嗔怪道,“饭都没吃,就想这些坏事了。”

    “这么说,吃完饭就可以想了?”林振华抓住了杨欣的语病。其实,这种游戏是他们每天都要做上几次的,两个人都对打这种嘴仗觉得乐此不疲。

    “抨抨抨”

    门突然被敲响了,搅乱了小两口的甜蜜世界。

    杨欣走过去,拉开门往外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师傅,你怎么来了”

    150小小工人

    150小小工人

    站在林振华门外的,正是林振华以为将会老死不相往来的姜铁梅。她曾经是杨欣的铣工师傅,不管杨欣为了林振华的事情如何恨她,但这份师徒名份,还是无法否认的。工厂里有工厂的规矩,不尊重师傅在工厂里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师傅,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杨欣问道。

    “嘿嘿,杨欣啊,林经理在家吗?”姜铁梅陪着笑脸对昔日的徒弟说道。

    杨欣连忙往屋里让她:“小华在呢,师傅,你快进来吧。”

    姜铁梅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随后把手里拎着的一扎烟酒和点心盒子放在了林振华的桌子上。

    “师傅,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杨欣吃惊地问道,姜铁梅来给林振华送礼,这可是太离奇的事情了。烟酒和点心的档次看起来都不算很高,不过也得七八块钱了,姜铁梅家里的经济状况不算很好,拿出这么多钱来送礼,算是比较难得的。

    “呃,没什么,这是一点小意思,请林经理收下。”姜铁梅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本来是坐在桌边吃饭的,姜铁梅进来的时候,他也没有起身。去年分房的时候,因为他分到了单元房,而姜铁梅没有分到,结果姜铁梅就跑到厂办去大闹了一通,甚至说出了林振华克父克母这样恶毒的话,林振华心里不可能没有疙瘩的。

    现在看到姜铁梅提着礼物来了,又是如此谦恭的样子,林振华不能再无动于衷。他站起身来,冷冷地说道:“姜师傅,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给我送礼,我可担当不起,你请把东西拿回去吧。”

    “呃,林经理啊,我提这些东西来呢,主要就是想跟林经理赔个礼,道个歉。我这个人呢,就是嘴管得不严,喜欢乱说话。可能有些话说得不太好听,林经理大人不计小人怪,别往心里去。”姜铁梅谦恭地说着。

    林振华皱了皱眉,说道:“姜师傅,你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你不欠我什么,所以,这些东西还是请你提回去吧。”

    杨欣也在一边帮腔道:“是啊,师傅,小华从来不记仇的,你把东西提回去吧。”

    姜铁梅没有去提礼品,反而一屁股在凳子上坐了下来,继续满脸堆笑着对林振华说:“林经理,你看,我今天来呢,一来是给你赔个礼。二来,是想问问你有关我们家方磊的事情。”

    林振华从姜铁梅进屋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她的来意了。如果不是为了方磊的事情,姜铁梅是不会来向他低头的。不过,他与方磊是有君子协定的,他当然不能把方磊给出卖了。

    “小华,方磊有什么事情啊?”杨欣奇怪地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没法当着姜铁梅的面向她说明内幕,只是简单地说道:“没什么,方磊今天想报名上我们技校,不过他视力不合格,我们已经把他淘汰了。”

    “视力不合格?”杨欣更不理解了,技校招生的要求里,好像没有特别强调视力这一条吧。当年的人读书少,看电视也少,近视率并不高,即使是有些轻微近视的人,一般也不会影响到学习技术的。

    她不知道方磊与林振华之间的默契,还以为林振华真的是挟私报复,故意刁难方磊。在姜铁梅面前,她当然还是要维护林振华的,但心里多少有几分不高兴了。她不是一个含蓄的人,心里的不快,马上就在脸上表现出来了。

    “林经理,我家小磊的视力,不是特别差啊。我们铣工班,有个师傅也是戴近视眼镜的,没听说近视就不能学技术的。”姜铁梅用委婉的口气说道,她不敢把话说得太冲了,生怕激怒了林振华。

    “姜师傅,方磊的成绩不错,他自己也想上大学,你还是尽量让他考一个大学吧。”林振华说道,他看到姜铁梅的眼神里并没有赞成的意思,便又补充道:“技校他是肯定上不了的,我们这次招生只有50个名额,比他条件好的还有很多,我们也得讲究个择优录取吧?”

    姜铁梅点点头,坐在那里不吭声。沉默了一会之后,她突然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把林振华和杨欣都吓了一大跳。

    “师傅,师傅,你哭什么啊。”杨欣慌乱地问道,随后,她又转过头用略带责备的口气对林振华说道:“小华,你怎么能这样呢,方磊不管怎么说也是咱们汉华厂的子弟,朱厂长他们不也是说要优先照顾子弟的吗?你就让他进技校吧。”

    “我知道,这都是我做的孽。”姜铁梅一边哭一边开始絮叨起来,“林经理,我真的对不起你。我知道肯定瞒不住你的,去年分房子的时候,我在厂长那里骂过你,我还给报社写了匿名信,说你贪污、以权谋私。林经理,这都是我一时鬼迷心窍啊,我已经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吧。”

    她边哭边说,说到伤心之处,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直哭得林振华和杨欣都恨不得陪着她一起哭了。

    “姜师傅,你说哪的话呢。你是杨欣的师傅,也是我的长辈,我怎么会怪罪你呢?”林振华手足无措地说道,姜铁梅的岁数比他**也小不了几岁了。一个阿姨一级的人物,就坐在你面前哭得痛不欲生的样子,你能受得了?

    “林经理,你如果恨我,你就打我骂我都可以,方磊这件事情,求你千万别为难他。是我一时糊涂,害了孩子一辈子啊。”姜铁梅哭诉道。

    林振华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姜师傅,你误会我了。方磊这件事情,不是我要报复你而拒绝他的,实在是我想帮他,我没有一点恶意的。”

    “你想帮他?”姜铁梅和杨欣都有些觉得意外。

    林振华知道不把事情说清楚肯定是过不了关的,于是说道:“好吧,姜师傅,我就实话实说吧。没错,我知道你在厂长那里说过一些难听的话,也猜到了当初写匿名信的就是你,我真的对你有意见,这一点我不隐瞒。但是,在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