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旁边几位同学也一齐附和道:“没错,没错,我们讲企业管理课的老师,一直拿你们公司作为案例来讲呢,我们同学都听说过你,大家都想见见你呢。”
林振华扭头看看何岚,说道:“要不,岚岚,你和你们同学先回去吧,我到黄冈同学宿舍去聊会。”
“我们也去。”何岚说道。
“好,我们也想去。”张琼也连忙举手。她虽然不知道林振华是何许人也,但从这几位师兄的表现来看,林振华似乎是个牛人,她也想去看看牛人和牛人之间的对话。
“好啊,好啊,太欢迎了。”几个男生热情地说道。从何岚和张琼的神态中,他们可以猜出这肯定是大一的新生,那可就是小师妹啊。
虽然人民大学的性别比不像华青那样恐怖,女生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师妹是一种永远都不嫌多的生物,更何况是像何岚这种相貌出众、性格开朗的师妹呢?旁边的张琼长相比何岚略逊色一些,但也算是清秀饴人,相信宿舍里的禽兽们是不会拒绝的。
早有人飞跑着先回宿舍报信去了,男生宿舍是什么德行,林振华是心里有数的,如果不事先收拾一番,估计大家也不好意思请女生去参观的。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进了学三楼,来到黄冈的宿舍。宿舍果然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床上的被子都已经按军训时候的标准叠成了豆腐块。屋里挤满了人,有些人没有地方呆,索性爬到上铺坐着了。林振华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来看他的,还是来看两个师妹的。
林振华等人在靠门边的铺位的床沿上坐下,有学生给他们倒上了茶,在这个时点上,男生宿舍里还能找着开水,也算是一种奇迹了。
“黄冈同学,其实我主要是对你今天讲的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想向你请教一下的。”在与众人寒暄了一番之后,林振华对黄冈说道。
黄冈道:“林经理,你可别说请教二字,其实,我的很多想法也是受到你们公司一些作为的启发,要说请教,应当是我们这些学生向你请教才对。”
林振华摆摆手,示意黄冈不必说这种恭维的话,他说道:“黄冈,你今天说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能搞大进大出的出口加工工业,我觉得这个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像咱们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农村劳动力占了八成以上,如果不搞出口加工工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何实现?”
黄冈道:“林经理,其实我并不反对搞出口加工工业,我反对的,只是那种单纯搞出口加工工业的思路。加工工业是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中国肯定是要占领的。但与亚洲四小龙不同,中国不能只占领一个环节,而是应当占领整个产业链,否则,就会出现我今天说的那种情况,你买什么,什么就贵;你卖什么,什么就便宜。”
“可是,于教授说的,也有一些道理。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但在资源和技术方面还很薄弱。于教授今天说的那个电冰箱的例子,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国内目前的确是压缩机生产能力不足,如果不依靠进口压缩机,而是一味等待国产压缩机,那么我们的电冰箱组装就发展不起来。”林振华说道。
看到学生们不太理解的样子,林振华便把当前整个电冰箱行业的情况都讲了一遍。这一屋子学生都是学工业经济的,技术方面也都有所涉猎,所以林振华说的事情,他们都能够听懂。
黄冈听完林振华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听林经理一席话,我对于产业链的问题,理解得更透彻了。林经理,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正如你所说,目前我国的电冰箱组装能力非常强,比如说,相当于一年1000万台的能力。压缩机的能力比较差,相当于一年100万台的能力。而生产压缩机用的机床和原材料,绝大多数需要依靠进口。”
“正是如此。”林振华道。
黄冈道:“按照于教授的观点,中国应当放弃压缩机的生产,一味生产电冰箱,是这样吧?”
林振华道:“按他的观点,的确如此,但这个观点我一直是不赞成的。今天听了你的解释,我认为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如果说中国要占领整个产业链,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也是办不到的。所以,我想向你请教一下,应当如何做才好。”
黄冈道:“林经理客气了,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请林经理批评。我认为,首先,我们不能放弃出口加工工业,于教授的观点,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加入全球大循环,至少对于沿海一些地区,还是可行的。
我今天反驳他,只是想说明一点,我们加入全球大循环,不能只着眼于一个环节。我想,我们是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形成1000万台电冰箱的组装能力,形成500万台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再形成能够提供300万台压缩机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制造的能力。这样一来,我们既利用了全球大循环,但又不是依赖全球大循环。”
林振华静静地想了几秒钟,点点头道:“我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要形成一个梯次来进入全球产业链,组装加工方面,我们占领80;配件方面,我们占领40;设备方面,我们占领20,是这样吗?”
黄冈拍掌道:“正是如此,林经理总结得太好了。我觉得于教授的错误在于,他认为我们应当只占领一个环节,就是组装加工,占领100,其他的都让出去。小国可以这样做,大国绝对不能这样做。”
何岚一直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听到此处,不禁插嘴道:“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国家还是处于低端啊。咱们的大头是在组装加工方面,听我爸爸说,组装加工是利润最薄的,越向产业链的上游,利润越高,难道咱们就一辈子都处于下游吗?”
324他们终归要输
324他们终归要输
听到何岚的质疑,林振华解释道:“何岚,这个问题不是靠赌气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国家的底子薄,而且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都没有工业生产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低端做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放弃装备制造业。只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短期内要超越它们还是不现实的。”
“黄师兄,你觉得林经理说的对吗?”何岚转头对黄冈问道。当着众人的面,何岚也不好意思称林振华为哥了,这样有点显得太萌。
黄冈点点头道:“我研究过林经理他们公司的案例,我觉得他们公司的许多做法是非常好的。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国内有些企业就选择了放弃,而林经理的公司还在坚持。他们一边想办法延长落后技术的生命周期,一边积极开发新一代技术。上次报纸上讲汉华重工开发成功40万吨大化肥成套设备,我不了解技术水平到底怎么样,但从报纸上的报道来看,至少也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
林振华道:“这个我倒是可以向你介绍一下,40万吨大化肥那个,的确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吧,但与最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黄冈道:“林经理不用着急,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后进国家来说,采取跟随战略是最合适的。以咱们的技术水平,要在最前沿的地方去和发达国家竞争是不现实的。你们开发的技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占领国内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就非常了不起了。”
“林经理,你们干嘛不再使使劲,一下子冲到最前沿去呢?不是说最前沿的利润最高吗?”张琼插话道,作为大一的新生,她对经济的了解有限,但从众人的谈话中,她知道最前沿是利润最高的。
黄冈摇摇头道:“这位师妹,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从单独一件产品来说,最前沿的确是利润最高的。但从整个市场来说,其实利润最高的反而是落后一代的产品。”
“这是什么意思?”何岚和张琼都纳闷了。
“林经理,你觉得我说的对吗?”黄冈对林振华问道,他的知识来自于书本,其实心里也没什么底,林振华是做实际工作的,有些认识会更准确。
林振华想了想,哑然失笑道:“小黄真是大才,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也意识到了,但从来没有总结过。的确如此,最先进的产品是利润率最高的,而落后一代的产品是利润总额最高的。
比如说,小黄刚才说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尼宏重工的报价是2000万美元,它大概能有500万左右的毛利,毛利率是25左右吧。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是荷兰的80万吨的设备,价格是5000万美元,因为没有竞争者,它的毛利率差不多能到50,也就是2500万美元。
表面看起来,卖一套80万吨的设备,相当于卖5套40万吨的设备。但在国际市场上,80万吨设备的订单数,连40万吨设备的十分之一都到不了。所以总的利润额反而是40万吨设备更高。”
黄冈好奇地问道:“林经理,你刚才说的40万吨设备,尼宏重工的报价是2000万美元,你们的报价是多少?比它们低,还是高?”
“当然更低。”林振华道,“我们的人工成本比日本低得多。无论是研发成本,还是制造成本,都比它要低。售后服务方面更是如此,日本往外派一个工人的成本,比我们高出几倍也不止了。我们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卖40万吨设备,报价低于1200万美元,比尼宏的成本价还低。”
“那还有人愿意买它的产品吗?”有一名男生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道:“它当然还是有一些传统市场的,重型装备这方面,也不完全是看价格,还存在其他一些考虑。日本设备的声誉比我们好,有些国家宁可多花一些钱,也愿意买它们的产品。不过,我们的产品出来之后,一方面是抢了它的一些传统市场,另一方面是迫使它不得不降价了。实不相瞒,现在尼宏的日子非常难过,它的老板估计连咬我一口的心都有了。”
何岚道:“林经理,我知道了,这就是你经常跟我爸爸说的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大家哈哈地笑了起来,黄冈道:“林经理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刚才在想,如果真如林经理说的这样,你们现在没必要去冲击80万吨大化肥这项技术,只要把40万吨的市场全部占住就可以了。我想,你们的价格低到这个程度,荷兰人的80万吨设备也会受到影响的。它如果不想滞销的话,就只能降价了。”
林振华道:“它无论是滞销还是降价,都是死路一条。我们来猜测一下:为了开发80万吨的设备,它起码投入了5个亿,必须要卖出20套才能收回开发成本。如果它降价,就意味着必须卖出更多才行,但纵观全球,并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如果滞销,那这个项目它是净赔本了。我想,从我们的40万吨设备出现那天起,它就已经完蛋了。”
“这就是你说的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意思吧?”何岚说道。
黄冈道:“林经理,听你这样一说,我有一种预感,也许20年以后,现在的这些发达国家,都会被你们挤得无路可走了。发达国家本来就是依靠先进技术来赚取超额利润的,你们的产品一出来,哪怕是落后别人一代两代的,也会抢走人家的市场,让人家的先进技术卖不出去。时间长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就成问题了。”
张琼道:“黄师兄,你也太乐观了吧?人家技术那么先进,你竟然在说他们的发展会成问题,这怎么可能呢?”
黄冈挠挠头道:“师妹说得对,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太乐观了。我只是刚才听林经理这样说,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而已。林经理,你的感觉是什么?”
“他们现在还有些技术。”林振华道,“不过他们终归要输。”
从黄冈他们的宿舍出来,何岚和张琼还沉浸在林振华说的那句霸气侧漏的断言之中。在当时的中国,很少有人会认为中国能够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更不用说发出让发达国家无路可走这样的狂言。
林振华是个穿越者,在他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发达国家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些一度鼓吹自由贸易的国家,后来频频地挥舞起贸易保护的大棒,以便让它们国内剩余的那些产业能够苟延残喘。在后世的互联网上,年轻网民们给中国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发达国家粉碎机”,一个又一个的发达国家在“中国制造”的挤压下,产业逐渐萎缩,最终陷入债台高筑、财政破产的境地。
当然,在1987年的这个时候,林振华如果要说出这些话来,恐怕不会有人相信的,除了如黄冈这样目光长远的青年学生之外。
走到何岚的宿舍楼下,林振华停下了脚步,说道:“好了,我就送你们到这吧,我出去坐车回招待所了。”
“小华哥……”何岚有点恋恋不舍的样子。
“你们再说几句贴心话,我不在这里当灯泡了。”张琼诡秘地捅了何岚一下,格格笑着跑进楼门去了。
看着张琼跑开,林振华笑着对何岚说道:“岚岚,这下坏了,估计这个谣言要传得沸沸扬扬了。”
“什么谣言?”何岚愣了一下,她旋即就明白过来了,林振华指的是张琼说的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这层含义。何岚没有回应林振华的话,而是问道:“小华哥,你这次能在北京呆几天?”
林振华道:“我这次是来机械委开会的,开两天会以后,要去一趟山东,到鲁中机床厂去看一下,然后带那里的几个工程师一起去美国。这中间我会回北京来坐飞机,不过恐怕没时间来看你了。”
“我知道你忙。”何岚的神色里有些落寞,“不好意思,你这么忙,我还让你陪我听了一场讲座。”
林振华笑道:“瞧你说的,我应当感谢你呢。如果不是听这个讲座,我也不会认识黄冈,他说的很多话,对我非常有启发的。”
“是吗?”何岚问道。
林振华道:“是的,我原来对于汉华重工的整个发展还有一些疑虑,刚才和黄冈谈了一阵子之后,我的信心更足了。其实我们不用太着急,只要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地蚕食别人的空间就可以了。”
“太好了,那你以后有空就多来我们学校听听讲座吧。”何岚道。
“嗯,好啊,只要你不嫌我烦。”林振华笑着说道。
何岚很认真地说道:“不会的,我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的。”
“好吧,你快上楼去吧,一会该熄灯了吧?”林振华说道。
何岚点点头道:“嗯,那我先上去了,你路上小心。你去美国,如果见到小芳姐,替我向她问好。”
“放心吧,我会给你问好的。等我回来的时候,给你带美国巧克力。”林振华道。
“我不要巧克力,我想要一个洋娃娃,像小时候你送我的那个一样。”何岚道。
“我送过你洋娃娃?有这样的事情?”林振华纳闷道。他的确不记得了,其实那是他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托福特从香港买来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当年就要100多块钱,是非常高档的。
何岚道:“你是大人物,当然不记得这些小事了。可是我记得的,那个洋娃娃现在还在我房间呢。”
“好吧,我回头再送你一个。”林振华信誓旦旦地说道。
“拜拜。”
何岚向林振华挥了挥手,像一只轻盈的小鹿一般跑进楼里去了。林振华站在原处,看着何岚的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
325镗床检测
325镗床检测
林振华来到鲁中机床厂的时候,正赶上马胜凡带着几名工人和技术员在对一台刚刚装配好的大型卧式镗床进行检测。在检测现场的,还有汉华重工方面来的岑右军、卫景文等人,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意,显然是检测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镗床是一种对工件上的预制孔进行加工的机床,一般用来加工大型的箱体零件。马胜凡他们正在检测的这台卧式镗床,有3米多高,工作台有3米长,2米宽,算是一个大家伙。
这种型号的大型卧式镗床,是鲁中机床厂的传统产品,在过去几十年中,不知道装备了多少机械企业。但近几年来,在进口数控镗床的挤压下,鲁中机床厂的卧式镗床逐渐开始滞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镗床是一种精度要求很高的机床,手工定位的精度比不上数控定位,客户自然更愿意选择数控镗床。
鲁中机床厂与汉华重工进行合作之后,汉华机床公司派出一批技术人员,过来与鲁中机械厂的技术人员共同攻关,对这款传统镗床进行数控化的改造。在数控技术方面,林振华布局很早,汉华机床公司储备了不少数控技术,现在正好在鲁中机床厂这个平台上得以应用。
林振华现在看到的,就是经过改造之后生产出来的第一台数控卧式镗床。
按照生产规范,机床在装配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包括可靠性、静刚度、空运转振动、热变形、抗振性切削、噪声、激振、定位精度、主轴回转精度、直线运动不均匀性及加工精度等等。
这些测试项目对于鲁中机床厂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汉华机床公司来说,就相对比较陌生了。机床行业还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规范。林振华借岑右军的永禾农机厂为平台,搞了一个机床附件公司,却迟迟不敢直接进入机床整机领域,原因也是无法跨过这个门槛。
厂部的秘书把林振华从火车站接到厂里,照着马胜凡的吩咐,直接把他带到了总装车间。马胜凡正指挥着几个工人在往工作台上固定实验用的工件,看到林振华进来,他抬起头,亲热地喊道:“林经理,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进行最后一项检测,如果这一项检测合格,我们就要剪彩了。”
林振华走上前去欲和马胜凡握手,被马胜凡躲开了:“别,我一手都是油。”
林振华笑道:“怎么,马厂长,你怎么还亲自动手啊。”
马胜凡道:“我爱干这种活。你在一边等我一会,我这马上就好。”
林振华退到一边,站到岑右军身边,问道:“排长,怎么样,测试顺利吗?”
岑右军点点头道:“非常顺利。鲁中厂的技术实力真是没说的,工人的素质也高。不过,咱们的人也没丢脸,杨文勇跟着一起做装配,连老师傅们都翘着拇指称赞他呢。”
“杨文勇?”林振华奇怪地问道,“他怎么也懂这个了?”
岑右军道:“这孩子现在算是出师了,一通百通,这次可真是给咱们汉华机床小露了一下脸呢。”
杨文勇现在是汉华机床公司最优秀的机床装配工,他的技术是用无数的德国旧机床练出来的。在反复的装配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不少窍门,的确如岑右军说的那样,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了。
在汉华机床与鲁机合作之后,杨文勇就到了鲁机,参与机床装配工作。鲁机这边,有十几个搞过多年机床装配的老钳工,经验都十分丰富。一开始,大家只是拿杨文勇当一个学徒工来看待,让他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杨文勇倒也不介意,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闲下来的时候,总是跟在老师傅们身边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再与自己的经验去相印证。
装配机床是一件细致活。机床的各个配件在加工的时候都允许有一定的公差,当把它们装配在一起时,各个配件上的公差累积起来,就会影响到机床的几何精度。熟练的装配工需要在装配的过程中不断地测量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如果高了,就要用刮刀铲掉一点;如果低了,就要加一个小垫片。具体到如何加减,就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经验了。
在装配这台大型镗床的过程中,杨文勇充分发挥了他的装配经验,好几次甚至纠正了鲁机的老师傅们的差错,结果赢得了众人的称道。
正说话间,那边的镗床已经开始工作了。镗刀高速地旋转着,探进工件的深处,带出一条条漂亮的切屑。周围的技术员和工人们紧张地察看着镗床工作的情况,评估它的振动、噪音等指标。一个孔切完,两名技术员飞快地跑上前去,开始用千分尺等工具测量加工的精度。
“1000毫米深孔加工,孔距误差0。02毫米”
技术员大声地报出了检测的结果,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马胜凡欣喜地跑到林振华身边,用满是油污的手拍着林振华的肩膀,说道:“太好了简直是太好了”
林振华因为刚从北京开会回来,身上穿的是一身新西装让马胜凡这一拍,西装就变成了抹布了。不过,林振华也没有介意,只是笑着问道:“马厂长,这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我可不太懂啊。”
其实,林振华对于机床精度之类的指标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不知道的,只是这个指标相对于鲁机的意义何在。看马胜凡这个高兴的样子,估计应当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吧。
马胜凡道:“我告诉你吧,深孔加工的孔距误差,我们过去差不多要到0。05毫米,现在缩小到0。02毫米,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啊,我们的产品一下子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国内从德国进口的精密镗床,也不过就是这个标准而已啊。”
“祝贺你啊,马厂长。”林振华说道。
“这个功劳可得归于咱们卫老师。”马胜凡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正在操作台前和操作工探讨控制指令的卫景文喊道:“卫老师过来说话吧。”
卫景文呵呵笑着走了过来,和林振华打了个招呼。马胜凡拉着卫景文的手说道:“卫老师,多谢你啊,你搞的自动补偿机制,实在是太好了。”
“还不行,还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状态。”卫景文也不知道是谦虚还是自负地说道。
看到林振华迷惑的样子,马胜凡比划着给林振华介绍起来:
原来,镗床的深孔加工精度,一直都是困扰鲁机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镗床加工的深孔,有时候可以达到一两米深,这就相当于要把一把镗刀从主轴箱伸出去一两米,再进行加工。镗刀轴伸出去太长之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其中主要是由于自重而带来的下垂,工厂里把这个叫作镗刀的“低头”现象。
镗刀原本是对着镗孔的中间线开始加工的,一旦出现“低头”,就会导致加工出来的孔偏离了正确的位置,这样加工精度就受到影响了。
在过去,遇到这种情况都是靠镗床操作工的经验来进行修正的,比如说把主轴箱的位置调高一点点,这样镗刀“低头”之后,就正好落在正确的位置上。但这种人工补偿受操作工个人能力的影响太大,精度不够稳定。
卫景文带着他的电子团队,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量之后,开发出一套自动补偿机制,它是靠机床上的芯片控制,根据镗刀伸出去的长度,自动地调整镗刀轴后面滑枕的位置,用以补偿镗刀的“低头”。刚才的测试表明,这套补偿机制发挥了作用,镗床的加工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看来,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马胜凡感慨地对林振华说道,“原来我们不懂数控,补偿精度的办法就是加垫片,充其量也就是加根支架把镗轴撑起来。卫老师他们用个什么程序,一下子就解决了,实在是太神奇了。”
林振华笑着说道:“我刚才和岑经理聊,他说我们要学的东西也很多啊。鲁机的生产经验,是我们所缺乏的,这次通过和鲁机的合作,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呵呵,什么你们我们的,咱们现在是一家了。”岑右军在一旁笑着说道,“下一步我就打算把浔阳的班子都拉过来,全面地向马厂长以及鲁机厂的师傅们学习,争取拿出更多的新产品来。”
马胜凡道:“好了,今天的测试就到这吧。老王”
技术科长王海胜应声而到:“马厂长,有什么吩咐?”
“你把有关的资料整理一下,我先带林经理和岑经理、卫老师他们去吃饭,你回头带着工人们一起过去。”马胜凡说道。
“好咧,马厂长,你去吧。”王海胜答应道。
马胜凡拉着林振华道:“走吧,林经理,今天咱们是不醉不归。”
326庆功宴
326庆功宴
一行人来到厂里的小食堂,庆功宴早已经摆好了。鲁机也是1000多工人的大厂子,虽然前几年效益不太好,但厂里的各种设施还是十分齐备的,招待食堂有两名鲁菜一级厨师,弄出一桌子菜来像模像样的,比林振华在北京开会时候吃的还要好。
参加宴会的,都是这次试制数控镗床的有功之臣,工人和技术员们坐了两桌,马胜凡、林振华以及其他的领导们单独坐了一桌。马胜凡生性豪爽,一开席便劝了好几圈酒,几两白酒一下肚,所有的人说话都放开了。
“林经理,我老马平素是不太佩服谁的,可是对你林经理,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马胜凡一边向林振华敬酒,一边说道。
林振华知道马胜凡是个直性子人,他既然这样说了,自然就是心里也这样想了。不过,林振华毕竟还是要谦虚一番的,他连连摆手道:“马厂长,你这话可折煞我了。我何德何能,能够让马厂长说出佩服二字啊。”
马胜凡道:“这些天,我和老岑、卫老师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你的事情我都听他们说了,非常了不起啊。一个小小的汉华机械厂,在你手上愣是发展成了今天这个汉华重工,老哥我自愧不如啊。”
有关林振华的事迹,马胜凡过去也听过一些,但了解得不算多。这些天他和汉华重工派来的人泡在一起,闲来无事时聊起林振华,才知道林振华居然有这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心里不免对林振华产生了几分敬佩。
林振华指指岑右军和卫景文,说道:“马厂长,你可别夸我,真正做事的,都是岑经理和卫老师他们,我其实就是动动嘴的人,其他什么事也没干啊。”
坐在林振华对面的鲁机副厂长龙万里插话道:“林经理,你可别谦虚了,这年头,动嘴的人多得很,可是像你林经理这样能够说话说到点子上的人,可真是不多。我向你们刘工打听过了,他说你早在五年前就开始搞机床研究所了,那可真是太有远见了。”
龙万里说的刘工,是汉华研究院机床研究室的一位副主任,叫刘兆华,是从华青大学毕业后到汉华来工作的,资历比马杰还要老一些。此时他正坐在龙万里的旁边,听到龙万里的话,他证实道:
“这倒的确不是虚言,还是在81年的时候,林经理就和我们华青机械系签订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协议,当时我们很多同学都不理解,因为那个时候的汉华实业公司还一点机床的影子都没有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林经理每年投几百万进来搞机床的技术储备,我们真是弄不明白。想不到现在突然和鲁机建起了合资厂,原来储备的技术,现在全都用上了。”
卫景文也补充道:“从这点上说,小林经理的远见的确让人佩服。这六七年,他花了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集成电路芯片,让我们搞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我还担心这些研究用不上呢。老实说,如果不是这几年一直都在搞这个,这次数控镗床的这套控制系统,说不定还得拖上一年半载的。”
技术科长王海胜道:“卫老师,你们还储备了什么样的技术,可千万别藏着掖着。”
卫景文笑道:“那是自然,技术搞出来了,就是为了使用的嘛。小林经理其实心里早就有打算了,他想搞的机床,可远不止我们现在搞的这些哦。”
“好,就冲着林经理的这种远见,咱们再干一杯。”马胜凡豪气四射,又举起了酒杯。
林振华笑着喝了酒,然后把话头引到了机床上。他对马胜凡问道:“马厂长,咱们今天测试的这台数控镗床,应当算是定型了吧?是不是就可以投放市场了?”
马胜凡道:“差不多少了,还有一些扫尾的事情做完以后,就可以定型了。就这个型号,我们的出厂价打算卖到42万,进口的同类镗床要30万美金,我们差不多是便宜了一多半,我完全有信心占领国内市场。”
1987年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3。7,30万美元相当于110万人民币。鲁机把出厂价降到42万元的水平上,产品的竞争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随着鲁机的数控机床投入市场,进口机床的价格肯定也会大幅度下降的,这是惯例了。
“如果能够占领国内市场,大约一年有多少台的销量?”林振华关切地问道。
马胜凡道:“一年怎么也得有个20多台吧,光这一项,我们就有近千万的产值,这可比我们过去卖传统机床强多了。我和老岑、卫老师他们都已经讨论过了,搞完这台卧式镗床,下一步我们搞数控落地镗床,还有数控压力机,把我们的产品全部更新换代一遍。我们打算把丢掉的市场再全部抢回来。”
林振华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他知道,鲁中机床厂过去一年的产值也就是2000多万,现在光是20多台数控卧式镗床就能创造出上千万的产值,成绩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按马胜凡说的,再开发出几项主打产品来,产值冲到四五千万应当也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整个鲁中机床厂就真的活过来了,这次收购也就算是取得圆满成功了。
听到马胜凡说起销售的事情,岑右军插话道:“小林,关于销售的问题,我和马厂长已经商量过了,准备把两家的销售队伍合并起来,组成一个营销部。不过,马厂长非常客气,非要让右新当营销部的经理不可。”
岑右军说的右新,自然就是他的堂哥岑右新了,这个大字都认不了多少的农民,如今已经是汉华机床公司的营销部经理,足迹踏遍了全国。他做销售有一股子狠劲,能够和客户软磨硬耗,让人最后碍不过情面也要给他一个订单。这几年做下来,他在全国机械行业里交下了数以百计的朋友,人脉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岑右新个人也挣了不少钱。他做销售是有提成的,业务做得大,提成也多,平均算下来,他一年能够拿到近5万的收入,这在当年是属于顶级的高收入了。岑右新现在也是西服革履,出差也舍得坐卧铺了,请客户吃饭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已经俨然像一个成功商人的样子了。
马胜凡听到说起岑右新,不由得又感慨起来,他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我刚才说佩服你,不光是佩服你一个人,还包括佩服你手下的这些能人呢。刚才老岑说起来的岑右新,真是人才啊,全国机床行业的领导,他就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我老马干了这么多年机床,在业内也算有点小名气,我认识的人愣是没有他多。”
“术业有专攻嘛。”林振华道,“右新这些年一直都在外面跑,每天就是和人打交道,自然和大家是更熟悉一些。不过,马厂长,你说让右新当新组建的营销部的经理,这个会不会引起一些同志的意见啊?我知道,咱们鲁机也有自己的销售队伍的。”
马胜凡摇摇头道:“谁也没有意见。我们的销售科长跟着岑右新出去跑了一圈,回来就服气了。好家伙,我们的销售人员出去搞销售,鼻子翘得比天还高。你们那位岑右新,任何时候都是客客气气的,把客户侍候得舒舒服服,结果,人家客户就爱和他做生意。你说,我们的人比得了吗?”
林振华道:“马厂长,这一点倒是我们需要去推广的事情。现在政策一天天放开,大量的乡镇企业已经崛起,外资企业也在大量进入,咱们这样的老国企,的确需要转变一下观念了。过去我们是按国家计划搞生产,未来就是按市场需求搞生产,不顺应市场,肯定是不行的。”
“这一点我们厂务会已经专门讨论过了,我们会全面地向汉华方面学习,争取尽快地转变我们的观念。”马胜凡说道。
林振华微微点头,马胜凡的这个表态,让他觉得很欣慰。汉华重工在林振华的影响下,市场化的意识很强。对外讲究质量第一、客户至上;对内则有一套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鲁机此前所以会走到被收购的境地,也是由于企业的市场化意识不足,不能迅速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
这次在双方组建合资公司时,林振华就明确提出了要对鲁机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现在看来,马胜凡以及在座的鲁机领导们对于林振华倡导的观念是非常认同的。
有了这个态度就很好,以鲁机的技术实力,再加上汉华的管理理念和资金支持,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说到此处,林振华不由得想起了目前正在经历着凄风苦雨的江实电。其实江实电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年产15万台电冰箱的生产能力还在,问题主要是厂子的风气坏了,工人们看不到前途,所以消极怠工。如果能够有一种方法恢复厂子的活力,这家厂子应当还是有希望的。
酒喝到酣畅之时,另外两桌上的工人们也纷纷过来敬酒了。擅长交际的那些人,便自己端着酒杯子过来,挨个地与领导们碰杯。还有一些相对木讷一些的,则是跟在别人身后,傻傻地笑着,自己喝上一口,表达一个心意而已。
鲁中机床厂的工人和技术员们都知道林振华,但大多数人过去并没有见过他。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大家自然不会放过,几乎每个人都要找他碰一次杯,然后带着崇拜的心情把酒一饮而尽。林振华不敢跟这些山东大汉拼酒,只能每次小酌一口,但即使是如此,也喝得有些迷糊了。
在敬酒的人当中,林振华发现了小青工杨文勇,他还是有点呆呆的劲头,但脸上的气质明显变得自信了许多。他现在手上有了技术,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同行们的尊重,再也不是那种畏手畏脚的样子了。
“文勇,听说你也参加了数控镗床的装配?”林振华拉着杨文勇,关切地问道。
杨文勇腼腆地笑道:“是岑经理让我参加的,我跟鲁机的师傅们又学到了好几招。”
“林经理,文勇这小伙子可真不赖。”一名鲁机的老工人抢着对林振华说道,“小小年纪,眼睛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毒,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什么地方没刮研好。干活手脚也麻利,我们都说,这孩子是不是一出娘胎就开始当工人了?”
林振华和杨文勇碰了一下杯,喝了一小口,然后随意地问道:“对了,文勇,你上次找我要求让你弟弟到厂里工作,这事办好了吗?”
杨文勇道:“办好了,谢谢林经理。”
“把他安排到什么岗位了?”林振华问道。
杨文勇道:“我找了废旧金属公司的雷经理,让我弟弟文军到他那里去工作了,还是干我的本行,修理旧机床。我觉得这个活比较锻炼人。”
林振华问道:“怎么样,他能做得了吗?”
杨文勇道:“还好吧,学技术方面,他不敢偷懒的,他如果偷懒,我就揍他。”
“揍他?”林振华一惊,“不会吧,文勇,你还搞体罚呢?”
杨文勇想当然地说道:“那是当然了,学技术哪有不挨打的。我帮他找了几个师傅,我自己也教他。师傅不方便揍他,我可是有权利揍他的。”
“揍的效果好吗?”林振华饶有兴趣地问道。杨文勇是他亲自从永禾的山里带出来的,他对于杨文勇的事情还真有几分好奇。
杨文勇满意地说道:“效果挺好的,文军到公司还不到一年时间,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做机床的修复工作了,装配钳工的业务掌握得不错,还能自己做些简单的车、铣操作。林经理,我跟你说,文军过去就比我能干,就是花花肠子多了一点。只要管得严一点,他肯定会是一个好工人的。”
327发展目标
327发展目标
林振华这趟到鲁中机床厂,用马胜凡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来说,是领导来视察工作,按林振华自己的话说,就是来联络一下感情。
林振华先利用自己掌握地H※H公司收购了鲁中机床厂51的股权,然后再用收购后的鲁中机床厂的优质资产与汉华机床公司合作,成立一个叫做汉鲁机床的新公司,原来的鲁中机床厂在新公司中所占的权益已经被稀释到只剩四分之一?(: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