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9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一个在国企里习惯于迟到早退的工人,一旦下岗之后到私企去工作,马上就会脱胎换骨,变得规矩本份。其实,如果他们当初在国企的时候也能这样守规矩,这些国企也不至于走到衰败的境地吧?

    林振华把H※H公司以及江实电的情况都向霍恩比进行了介绍,霍恩比虽然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绕一个这样大的弯子,但也没有太多的异议。双方约定,在林振华返回中国时,霍恩比将派几名管理人员随他去江南省考察一下江实电的情况,如果条件合适,双方就签约开始合作。

    林振华到美国来办事,自然不会不通知在美国留学的妹妹小芳。林芳华去的学校是普林斯顿大学,离纽约只有一小时的车程。她抽了一个周末的时间,专程跑到纽约来与哥哥见面。凑巧的是,得到消息的杜向阳也在这一天从西海岸赶过来了。林振华于是把他们俩带到唐人街的一家高档饭店,请他们吃中国大餐。

    “太好了,总算又吃上中餐了,我吃西餐真是吃腻了。”林芳华看着一桌子中国菜,兴奋地喊起来。在哥哥面前,她是不用装什么淑女形象的。

    这一桌子菜,外观看起来勉强有些像是中餐,但味道可就差多了。林振华吃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大摇其头道:“这都什么呀,还不如咱们华青的食堂炒得好呢。”

    听到林振华把华青叫作“咱们华青”,林芳华和杜向阳都呵呵笑着看着他,因为他恰恰是没有资格自称华青人的。两个年轻人自然不知道,林振华其实也是正宗的华青学生,只不过比他们要晚了20年。

    “林哥,美国的中餐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在这里开中餐馆的,很多只是华裔,他们都不一定回过中国。还有,很多中国的调料在美国市场上都买不到,要想做出正宗的中餐也是很困难的。”杜向阳解释道。

    林振华点点头,他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在美国的中国人远没有后世那么多,所以中餐也就没有后世那样兴旺了。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杜向阳,问道:“向阳,看不出来,你对美国的中餐还挺熟悉的。”

    杜向阳道:“哪里,只是在旧金山那边也有唐人街,我们中国留学生里面也有在中餐馆打工的,我是听他们说起来的。”

    “你在外面打工吗?”林振华问道。

    杜向阳道:“我也打过一些工,不过不如其他同学那么多。这一点要多谢林哥提供的留学基金了。”

    林振华道:“出来读书不容易,有时间多学点东西更好吧。打工也可以适当地打一点,不过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下美国社会。怎么样,给你们的留学基金够不够用?”

    杜向阳道:“完全够了,我们这些受基金资助的同学,在中国同学里都算是富翁了,有时候我们还要资助一下那些生活比较艰难的同学的。”

    “那就好。”林振华点点头,“向阳,你是我这个基金会的干事,有什么建议要随时向我提出来。我正在考虑要把基金的规模再扩大一点,争取能够多资助一些留学生呢。”

    “嗯,好的。”杜向阳答道。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林芳华一直在埋头吃菜。听到他们说话告一刻落,林芳华才抬起头来,笑着说道:“哥,你可不知道,现在杜向阳在我们留美同学里面名气可大了,我在新泽西都经常听到他的名字呢。”

    杜向阳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的名气其实就是林哥的基金会的名气,我们几个基金会的干事经常要联系一下全美的中国留学生,了解一下哪些人的生活最困难,然后向他们提供帮助。一来二去的,大家就都认识我了。”

    “你当着这么大一个干事,也不到新泽西来看看我?”林芳华撅着嘴抱怨道。

    杜向阳看着林芳华俏丽的脸庞,只觉得一阵温情涌上心头。他说道:“小芳,其实我一直都想来看你的,可是,基金会的钱都是林哥拿来帮助同学们完成学业的,我怎么能够滥用。这一次如果不是林哥叫我过来,我也舍不得买机票到纽约来的。”

    林振华道:“向阳,在用钱方面,你倒不必太拘束了,该花的钱还是可以花的。这一次请你到纽约来,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下目前留美学生的情况。实不相瞒,我们汉华重工现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我急于要从美国招募一些留学生回去充实各个岗位。”

    杜向阳脸上掠过一丝尴尬的神色,不过他迅速地把这种神色给掩饰住了。他说道:“林哥,这两年,我们基金会在向中国同学提供资助的时候,都同时对汉华重工的情况进行了推介。直接与我们联系过的同学已经有很多了,他们都有意向在毕业之后去汉华重工工作的。”

    说到这,他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一叠纸,交给林振华,说道:“这是这些同学的基本情况,他们的专业背景不同,有学工业的,也有学商业的,还有一些是学政治学、社会学之类的。他们对于汉华重工的机制非常欣赏,认为这是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

    林振华接过这叠资料,稍微翻了翻,脸上露出了喜色:“向阳,你的工作干得不错。对了,我打算聘你当我们在美国的猎头代理人,以后就直接给你发工资了。”

    “工资倒不必了,我也是受基金资助的,做这些事情是应当的。”杜向阳答道。

    林芳华问道:“对了,杜向阳,你把别人都推荐到我哥的公司去了,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你明年就该硕士毕业了吧,我哥刚刚收购了一家大机床厂,正缺你这样的人才呢?听我哥说,马杰现在可牛气了,都当了中层干部了呢。”

    杜向阳的脸一下子变得有些僵硬,他嗯了一声,看着林振华,欲言又止。

    林振华看到杜向阳的表情,心里咯噔一声,隐隐有了一些答案。他微微一笑,说道:“向阳,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无所谓的。”

    杜向阳低声说道:“林哥,其实,这件事小芳不提起来,我也想跟你说的。我在美国的导师,对我的看法不错,他希望我能够继续读他的博士……”

    “这是好事啊。”林振华淡淡地说道,“多读点书又不是坏事。”

    杜向阳道:“我导师是美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卡特公司的顾问,他有意让我在读博士期间,能够到卡特公司去实习,未来……”

    “未来留在卡特公司工作,是吗?”林振华听出了杜向阳的潜台词,直接替他说出来了。

    杜向阳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林芳华愣了一下,用不敢相信的口吻问道:“杜向阳,你的意思是说,你未来打算到卡特公司工作?”

    “我还没有答应。”杜向阳道。

    “什么没有答应,我看你就是这样想的。”林芳华不满地说道。尽管与杜向阳已经有两年没有见面了,但林芳华还是保留着在华青时与杜向阳说话的口气。那时候,杜向阳和马杰两个人都围着林芳华转,林芳华对他们俩说话一向是毫不客气的。

    杜向阳的心思被林芳华点破了,脸上的尴尬之色更重了。他讷讷地说道:“卡特公司在全球都是知名的大企业,如果能够在卡特公司工作,对于发挥我的专长……应当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国?”林芳华继续问道。

    杜向阳道:“我的导师说,他能帮我很快拿到绿卡,如果我提出申请的话,他还可以帮我拿到美国国籍。”

    “什么”林芳华啪地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杜向阳,你再说一遍,你竟然想拿美国国籍?”

    338信仰

    338信仰

    听到林芳华的质问,杜向阳更慌乱了。对于林家兄妹俩,他都有所畏惧。对林振华的畏惧,是因为他一直受到林振华的留学基金的资助,最终他没有选择回去为汉华效力,有些不仁不义的味道。至于对林芳华的畏惧,自然是因爱而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服从了。

    “我还没有答应他。”杜向阳再次这样回答道。他倒也没有撒谎,其实他一直都在犹豫,犹豫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不知道林振华的意见。杜向阳觉得自己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拿了林振华的资助到美国读书,如果林振华要求他回去,他是不能拒绝的。但从他的内心来说,他的确想留在美国。

    “你不用这样说,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在想什么。”林芳华愤愤地说道。

    林振华拍拍妹妹的手,微笑着说道:“小芳,冷静点,听向阳把话说完吧。”

    杜向阳见林振华没有责备他,胆子稍稍壮了一些。他说道:“林哥,我知道我这样做有些不合适,当年如果不是林哥你帮我联系学校,又为我提供资助,我也到不了美国……”

    林振华摇摇头道:“向阳,不必这样想,我设立这个基金,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你不必觉得有什么亏欠。”

    杜向阳道:“林哥,不是我不想回国效力,实在是国内的条件和国外相比,差距太大了。我不是说生活条件,我并不是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我说的是科研条件,还有社会环境。国内的情况,林哥你是最清楚的。我承认汉华重工在你的领导下的确是生机勃勃,可是社会上的其他现象,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有些事情,想必不用我多说吧?”

    林振华看着杜向阳,心里好生感慨。其实,杜向阳的年龄比林振华只小一岁,他们应当算是同龄人了。但是,林振华作为一名穿越人士,有两世的生活经历,再加上这些年担任企业领导工作,社会经验更为丰富,所以心理上比杜向阳要成熟得多。

    林振华想起自己最早见到杜向阳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心里单纯得很。那时候,林振华和姚鹤良讨论合作的问题,杜向阳还质疑林振华是否想用金钱来诱惑华青的老师。一转眼,六年时间过去了,杜向阳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心态了。

    “向阳,你说得对,国内的确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林振华平静地说道,“不过,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转的。要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要改变国内的风气,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尤其是我们这些有实力、有文化的人。如果我们都因为国内的情况不好就一走了之,那些走不了的人,就只能永远都贫困落后了。”

    杜向阳低下头,说道:“林哥,这是我最佩服你的一点。这些年,你一直都这么乐观,不管社会风气怎么样,你一直都在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你屡屡能够获得成功。不过,我做不到像你那样。”

    “杜向阳,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林芳华说道,“真看不出你是这样一个人,你知道你这种行为叫什么吗?这就叫卖国”

    “我没有卖国,我只是觉得国内不能发挥我的专业而已。”杜向阳辩解道。

    “你就是卖国,你嫌贫爱富”林芳华大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向杜向阳。

    “小芳”林振华把声音略略提高了一点,喝止了林芳华对杜向阳的责难。他不是一个喜欢强人所难的人,对于杜向阳的选择,他也早有思想准备。

    其实,在这个时代,出国留学的人中,不想回国的是占多数的。国内的生活条件与国外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在国外呆了几年的人,没有几个愿意回到又脏又落后的中国去。那些公费留学的学生,受到政策的约束,不得不回去。但自费留学的这些人,很多宁可留在美国刷盘子,也不想返回中国。

    “向阳,人各有志,我尊重你的选择。”林振华说道,“不过,作为朋友,我想给你一点建议。”

    “林哥,你说吧。”杜向阳道。

    林振华道:“关于留在美国,还是返回中国这个问题,我建议你还是三思而行。现在中国很落后,这是实情,但落后也是机遇。正因为中国落后,像你们这样的留学生,回去之后才有更多的施展空间。在美国,一切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年轻人要想脱颖而出是不容易的。再说,作为一个华人,你在美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玻璃天花板,美国人是不可能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华人去做的。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经济肯定会高速发展,也许用不了20年,中国的环境就会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届时你已经功成名就,所获得的社会地位,应当会远远高于你在美国的发展。”

    杜向阳道:“林哥,你描述的前景非常美好,可是我不敢相信。我虽然人在美国,但国内的事情我也是一直在关心的。这几年,国内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社会上腐败横行,尤其是官倒现象非常严重,我不相信这些都能够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我是一个做技术的人,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改变社会,所以,我还是选择了逃避。”

    “我明白了,涉及到人生选择的问题,还是各人自己去斟酌吧,向阳,我不会勉强你的。”林振华说道,杜向阳对于国内环境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林振华相信,以自己的口舌是无法说服杜向阳的。他转头看看林芳华,问道:“小芳,你的想法呢?毕业后是留在美国还是回中国?”

    “我当然是回中国”林芳华不假思索地答道。

    “为什么?”对于妹妹这样干脆的回答,林振华倒觉得有些意外了,“你难道不觉得向阳说的有道理吗?”

    “他……”林芳华白了杜向阳一眼,杜向阳连忙缩了缩身子,像是害怕林芳华动手打他的样子。

    “我们同学之间平时也会讨论国内的事情,不过我不觉得中国的情况有多糟糕。其实杜向阳说的这些,你和何叔叔平时聊天的时候不都说过吗?我记得你们说过的,这只是改革中的阵痛,迟早会解决的。”林芳华对哥哥说道。

    “也许吧。”杜向阳说道,“不过,这种阵痛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一生中没有那么多个几十年去等待的。小芳,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留下来。”

    “为什么?”林芳华问道。

    “我……我希望我们能够在一起。”杜向阳支吾了一会,终于没敢把话说得太直白。

    “呸”林芳华脸色微微红了一下,杜向阳的想法,她当然是明白的,她其实一直也都在纠结于是倾向杜向阳还是倾向于马杰。今天杜向阳的表现,让她有些失望,她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了。

    “杜向阳,你真的希望和我在一起的话,你就应当和我一起回国去。”林芳华说道。

    杜向阳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不,小芳,我觉得你的选择是不够理性的,等你回国之后,你会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的。我知道,林哥会给你提供各种条件,但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仅仅靠林哥提供的这个平台是不够的。国内的科研环境太恶劣了,我不忍心看你回去以后白白荒废了才华。”

    “哼,我哥说得好,人各有志吧。我不勉强你,你也别勉强我。”林芳华回答道。

    “我会在美国等你的。”杜向阳低着头说道。

    “我……”林芳华想说点什么,但终于没有说出来。她知道,杜向阳一直都在爱着她,这种爱本身是没有错的,是不应当受到指责的。对于杜向阳说的这句话,林芳华甚至有一些受到了感动的感觉,但他们之间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杜向阳一味希望留在美国,而她林芳华是坚定地想回国的。

    林芳华自己也说不清自己这种想回国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从她到美国留学那天起,她就没有起过要留下来的念头。在她的身边,有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在研究如何在美国公司里求职,如何才能取得绿卡,而林芳华却一点这样的想法也没有。

    她想到,自己这种观念也许是受哥哥的影响太深了。要说出国定居,没有谁比林振华更有机会。早在80年代初,他就已经凭着自己的能力从美国公司那里弄到了20万美元,如果那个时候他想出国,想在国外拿绿卡,应当都是非常容易的。但林振华却没有这样做,他把自己的钱和自己的智慧都用在振兴汉华机械厂上面了,林芳华记得哥哥无数次地对她说:他的理想就是让中国变得民富国强,让中国成为工业霸主。

    在林芳华的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所以能够考上华青大学,所以能够成为一名留美学生,全都是得益于哥哥的帮助。她愿意抛弃自己的一切荣誉和地位,只为了能够回去助哥哥一臂之力。只要哥哥还在中国,她就一定会回到中国。

    “向阳……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在国内见到你。”林芳华也低下头说道。她预感到,自己与杜向阳的缘份也许就此终结了,想到此,她的眼眶微微地有些湿润了。

    两个年轻人都在选择着自己的人生,而林振华是一个超然的旁观者。他有着比小芳和杜向阳多20余年的历史视角,他知道这两个年轻人今天的选择在未来会意味着什么。他不想多说什么,其实杜向阳的选择以当时的观念来说,是无可厚非的,林芳华的选择,在未来则是不会让人后悔的。人生本来就是充满了选择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吧。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

    “好了,向阳、小芳,一次选择算不了什么,以后也许还会有其他的机会的,今天这个话题就说到这吧。”林振华笑着对二人说道。

    杜向阳道:“林哥,我想,等我找到工作之后,我会把这些年得到的资助陆续还给基金会的,不过,可能需要有几年的时间才行。”

    林振华道:“向阳,你这样说我可就要生气了。我说过,基金会资助你们,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你如果愿意出钱,可以去资助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但不是以还给基金会的形式。不管你是否回国,不管你将来……是哪个国家的国籍,我们都是朋友,是这样吗?”

    “是的,林哥对我的帮助,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杜向阳诚恳地说道。

    “向阳,我们也永远都是朋友,是吗?”林芳华抬起头来,看着杜向阳,问道。

    杜向阳点点头:“小芳,你是我此生第一个红颜知己,我不知道我们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不过,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把你当成我最亲密的人的。”

    “谢谢你,向阳。”林芳华轻轻地说道。

    吃过饭,三个人慢慢地在纽约的大街上走着,杜向阳把这几年基金会在美国的一些运作情况向林振华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林振华告诉他,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继续担任基金会的干事,毕竟这件事他是做得比较好的。

    “林哥,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虽然有可能不会回国,不过你放心,我的心还是中国心,我会鼓励那些有意回国的同学到汉华去工作的。”杜向阳说道。

    林振华道:“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其实,即使你加入了美国国籍,如果愿意为中国做事情,还是有机会的。希望我们将来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合作。”

    “我会的。”杜向阳答道。

    杜向阳在纽约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谈完正事之后,便与林家兄妹告辞了。林芳华看着杜向阳远去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酸楚。

    “怎么,你真的打算放弃杜向阳了?”林振华知道妹妹的心思,不由得问道。

    林芳华轻轻地点点头道:“如果中国加上我都比不上美国在他心里的地位,我想我们应当是走不到一起的。”

    “走不到一起就分开吧,志不同道不合,硬凑在一起也没意思。”林振华道。

    林芳华问道:“哥,既然杜向阳已经明确说了他不想回国,你为什么还把基金会交给他管理?”

    林振华道:“杜向阳这个人,本性并不坏。他不想回国,只是因为他贪恋国外的条件,但从对我的态度上说,他并没有什么改变,把基金会交给他管理,要比交给其他人管理更合适。更何况,他自己不能回国,本身对我就有一些歉疚了,所以他反而会更努力地劝说其他留学生回国,以便弥补他欠我的东西。”

    “林振华,你怎么会这么阴险啊”林芳华笑着对哥哥说道。

    林振华也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说道:“对了,小芳,现在你的追求者就只剩下马杰一个了,是不是他最有希望成为我妹夫了?我想马杰知道这个消息会高兴得跳起来的。”

    林芳华嗔道:“才不是呢,我拒绝了杜向阳,并不意味着我就会选择马杰。实在不行,我就当剩女好了,你不是说过我会当剩女的吗?”

    “千万别。”林振华道,“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嫁一个如意郎君的。你实在觉得马杰不行,我们公司里有一大批青年才俊,改天我让他们集合起来,让你随便选。”

    “我成什么了?我是公主啊”林芳华笑着推了哥哥一把。

    兄妹俩说说笑笑地向前走着,前面出现了一家小礼品屋,林振华心念一动,说道:“小芳,陪我到这家店去看看。”

    林芳华瞟了一眼橱窗,说道:“干嘛,你要给我买玩具吗?林振华同志,你知道你妹妹现在有多大了吗?”

    林振华道:“我当然知道,不过我不是要给你买东西,而是出国前岚岚交代我,要我给她买个洋娃娃的。我也不会买,你正好帮我挑一下吧。”

    “何岚?”林芳华道,“她不是上大学了吗?怎么还要洋娃娃啊?”

    林振华笑道:“她和你不一样,你就是一个工人子弟,人家可是官二代,心理成熟得晚。我这次去人民大学看她,她专门说要我给她带洋娃娃呢。”

    林芳华扭头看着林振华,很认真地说道:“哥,我怎么觉得,你和岚岚的关系,是不是有点太近了?”

    “会吗?”林振华一愣,“你觉得我们的关系很近吗?”

    林芳华想了想,说道:“不说还不觉得,刚才这样一说,我还真有点担心呢。你知道吗,这一年多,岚岚每次给我写信,谈论你的时候比谈论我的时候还多呢,你可得注意点,别勾引人家小姑娘哦。”

    林振华摇摇头道:“这怎么可能呢,她又不是不认识杨欣,其实我就是把她当成另外一个妹妹而已,按辈份算,她还得叫我叔叔呢。”

    “哼,女孩子的心思,你才不懂呢”林芳华道,“哥,我可警告你,你如果敢乱动心思,看我不回去跟杨欣说。”

    339来去自由

    339来去自由

    “这趟到美国,可把我累惨了。”

    林振华坐在何海峰办公室的沙发上,夸张地抱怨着。这一趟,他和他的同伴们在美国呆了大半个月,今天才刚刚回到北京。他让众人找宾馆住下,自己则来到体改委,向何海峰汇报此行的情况。

    何海峰亲自给林振华倒了一杯茶,放在他身边的茶几上,然后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笑着对林振华说道:“说说看吧,收获如何,看你这副表情就知道,你这趟去美国,应当是大获丰收啊。”

    林振华腾地一下坐直了身体,诧异地看着何海峰问道:“怎么,我的表情很不含蓄吗?”

    何海峰道:“你这个表情,也该换换了。每次干了点得意的事情,就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想给别人一个惊喜。老这么干,就不新鲜了。好了,说说吧,这次有什么收获?”

    “收获不小。”见自己装腔作势的样子被揭穿,林振华也不好意思了,他老老实实地承认道:“我们和斯皮舍尔公司谈下了联合进行数控模块开发的协议,同时斯皮舍尔公司还同意请我们汉鲁机床公司为他们代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啊。”何海峰欣喜地说道。他虽然在体改委工作,主要是做一些政策方面的研究,但对于工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了解得也不少,他知道斯皮舍尔公司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地位,如果汉鲁机床能够与斯皮舍尔公司合作进行数控模块的开发,对于提高我国的数控机床水平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呵呵,更了不起的是,斯皮舍尔公司还答应偷偷地给我们提供五轴机床的控制芯片呢。”林振华得意地炫耀道。

    何海峰眼睛一亮:“五轴机床的控制芯片?这可是尖端科技产品啊,我听说国防科工委那边一直都在想办法搞这种芯片呢。”

    林振华道:“谁说不是,我这次在北京就准备和科工委方面的人聊一聊,我已经做好准备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科工委如果不拿出点真材实料来和我换,我可不给他们。”

    何海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小林,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居然敢和科工委讨价还价,你也不怕军方对你动强?”

    林振华道:“军方也得讲理吧?如果我给他们弄到了好东西,他们上来就抢,那以后谁还给他们干活?”

    “你说的也对。”何海峰点点头道。他知道林振华与国防科工系统有不少联系,刘向海、陈天、张智方,都是这方面的人,想必林振华也不会吃亏吧。

    “除了和斯皮舍尔公司的合作之外,这一次我们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林振华说道。

    何海峰问:“什么收获?”

    林振华道:“我们在美国的时候,正好遇上纽约的一家电冰箱公司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公司的老板非常恼火,决心不再向工人妥协了。”

    “哦,他打算怎么做?”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冰箱生产迁到中国来,关闭在美国的生产线。这样美国的工人就再也无法用罢工来威胁他了。”

    “这么说,他是想把生产任务转包给你了?”何海峰道。

    林振华道:“正是如此。我们初步商定,承接每年30万电冰箱的组装业务,原材料由美国方面提供,我们只是负责组装,加工费用是750万美元。”

    何海峰点点头道:“真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小林,你可真是一员福将啊,这样的订单都能拿到。”

    林振华道:“老何,我跟你说这件事,可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我们的订单,而是想提醒一下面改委这边,在美国,应当有大量类似的订单。我们应当组织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到美国抢订单去。”

    “你确信?”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我专门了解过了,两年前,里根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个计划中包括了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目前,美国的整个产业都在向高新技术方面倾斜,传统产业日渐衰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传统产业必然要迁往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抓紧时机去拣这些洋落。”

    听到林振华说起星球大战计划,何海峰皱了皱眉头,说道:“星球大战计划这件事,中央领导很重视,还专门责成几个部委进行研究,讨论应对策略呢。如果美国真的完成了星球大战计划,他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保护伞,只能是他们打别人,别人打不着他们,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安全也是有极大威胁的。”

    “不会吧?这件事连中央领导都在关注?”林振华觉得有些意外。

    所谓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3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于1984年被批准实施。据美国政府所披露的信息,这项计划是指在1984财政年度至1989财政年度,投入250亿美元来研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至1994年完成整个计划,并确定是否进行部署。这个计划一度被认为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科技计划。

    不过,作为一名穿越者,林振华知道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并没有得到执行,美国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直到21世纪初还没有发展成熟,更不用提在1994年进行部署的事情。这项雷声大、雨点小的计划在历史上实际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在美国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二是yin*前苏联投入军备竞赛,并最终拖垮了苏联的经济,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想到此,林振华提醒道:“老何,关于星球大战计划,我倒听到有另外的一些说法,供你参考。这项计划很可能只是美国政府抛出的一个烟雾弹,其目的在于欺骗苏联与美国进行竞争。苏联如果试图打破美国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就不得不投入巨资去开发新一代的弹道导弹,而以苏联目前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巨额投入可能会使其陷入泥潭。”

    “你是听什么人说的,这个消息可靠吗?”何海峰认真地问道,很显然,林振华的话,给了他一些启示。

    林振华连忙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人直接这样说,我只是综合我听到的一些消息而得出了这样一个判断而已,仅供参考吧。”

    林振华能说的也就是这些了,他总不能说自己有先知先觉吧?在当时,中国国内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介绍很多,主流的观点是认为美国将出现一次新的技术跨越,而中国应当模仿美国,加大对高科技的投入,以免差距被进一步拉大。林振华提出的这个质疑,应当属于比较另类的观点,相信有识之士会从中受到启发的。

    “你这个想法非常有价值,我会转告军委和科委的有关同志,请他们再评估一下。如果这果真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骗局,我们的策略就要有所改变了。”何海峰说道。

    “咱们会不会提醒苏联不要上当?”林振华傻呵呵地问道。

    何海峰道:“咱们国家目前和苏联已经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至于这样的情报会不会与他们进行交换,我也说不清楚。你的意见是要不要提醒他们呢?”

    林振华道:“我倒觉得,不提醒他们更好吧?”

    “为什么?”何海峰饶有兴趣地问道。

    林振华道:“一个强大的苏联,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何海峰无声地笑了,在这个问题上,他与林振华有着共同的见解,不过,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像林振华这样直白地把这话说出来。

    “算了,外交方面的事情,还是交给外交部门去处理吧。”何海峰抛开了这个话题,回到最初的题目上来:“小林,你刚才说到拣洋落,能详细说说吗?”

    “可以。”林振华道,“和我们合作的这家冰箱企业,叫做泰戈公司。他们的工人平均周薪是420美元,即便是如此,工人们仍然觉得工资太低,还在以罢工的方式要挟老板提高工资。我们中国的工人周薪还不到10美元,这对于美国资本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认为,我们应当由政府出面,组织广大企业到美国去进行推销,把美国企业准备放弃的产业拿到中国来。”

    “这件事外贸部一直都在做呀。”何海峰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外贸部做的远远不够,他们一味想拉到外贸订单,为此不惜拼命地降低我方的要价,这是不对的。事实上,现在是美国的资本家更需要我们,他们是有求于我们的,我们在谈判上可以拥有一定的主动权。我觉得,你们体改委可以到美国去考察一下,全面掌握美国社会的情况,然后制订出一个更有利的营销策略。”

    “嗯,这个想法不错。”何海峰点头道,他拿起笔,把林振华的建议记下来,准备随后找人进行研究。

    接下来,林振华又把杜向阳的事情向何海峰说了一遍,何海峰叹息道:“真是可悲啊,咱们培养了这么久的人才,最终却投入了别人的怀抱,看来,是需要加强一下出国留学人员的思想教育了。”

    林振华道:“你们太官僚了,杜向阳的事情,不是光加强思想教育就能够解决的。人都是有利己心的,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他们需要有科研条件,也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两样东西,光靠思想教育来吸引人才回国,是不可能做到的。”

    “可是咱们国家的条件就是这样,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何海峰说道。

    林振华道:“关于这件事,我倒有一个想法。我打算回去之后,在浔阳建立一个归国人员创业园,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和美国一样的生活环境,同时为他们提供科研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条件。如果他们有意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创业,我也会给他们提供创业基金,让他们学有所用。”

    “这个投入可不少啊。”何海峰说道,“这样的投入由你们一个企业来做,合适吗?”

    林振华道:“我已经考虑过了,这样做的投入的确不少,但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有很大的落差,在美国学有所成的人员,如果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国内,必然会有极大的市场,我相信我们的投入肯定会有回报的。”

    何海峰想了想,点点头道:“小林,我发现你的气魄倒是越来越大了。其实,这件事情应当是由国家来做的,不过目前国家财政的状况并不乐观,到处都要用钱,恐怕很难挤出资金来做这件事。你们如果能够做到,倒是替国家减轻了一些负担了。”

    林振华道:“这个计划目前还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涉及到公司的投入,所以我还得回去和公司的其他领导讨论之后才能决定。不过,有一个政策我想请你帮我们争取一下。”

    “什么政策?”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目前,有不少出国留学人员担心国内的政策不稳定,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回来的原因之一。我想,要让他们安心地回国效力,就应当向他们承诺来去自由,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回来工作,如果觉得国内环境不好,还可以随时离开,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来去自由?”何海峰有些犹豫,“咱们培养一个留学生非常不容易,好不容易让他们回来了,还承诺来去自由,万一他们都呆不住走掉了,怎么办?”

    林振华道:“这就要看我们的政策是不是对路了。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够让大家心情愉快,大家为什么要走?这里毕竟是他们的祖国,他们对祖国是有感情的。反之,如果我们的政策不好,让人家觉得无法施展才华,那么我们用政策强行把人家叫回来,或者把人家扣下来,又有什么用?”

    “你说得对。”何海峰也想通了,事实上,他在很多方面与林振华是非常有默契的。林振华的这个想法,他乍一听有些抵触,但细细一想,还是非常理解的。

    “这样吧,小林,你把你的想法写成一个报告交给我,我回头请中组部、外交部、教育部一起讨论一下。来去自由这个提法很好,咱们应当有这样的自信。”

    340支援国防事业

    340支援国防事业

    林振华谈完正事,站起身来向何海峰告辞,他说道:“老何,我要向你汇报的,也就是这些了。我还得回去准备一下材料,明天陈天帮忙约了科工委的同志,要一起谈谈合作开发五轴机床的事情。”

    何海峰道:“小林,晚上到家里去吃饭吧?我一会打个电话,让你阿姨多做点好吃的。岚岚今天也会回家吧,她还一直在念叨你呢。”

    听到何海峰说起何岚,林振华心里一动,想起了在纽约时妹妹对他的警告。他虽然并不觉得何岚对自己会有什么超越一般朋友的感情,但林芳华的提醒也是有些道理的,毕竟何岚也是18岁的姑娘了,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谁知道她会想些什么事。

    想到此,林振华就更不敢去何海峰家里吃饭了,他推托道:“算了,下次来北京再去你家拜访吧。对了,老何,这次我在美国见了小芳,她托我给你和阿姨带了些礼物,还给岚岚买了个大洋娃娃,我一块拿给你吧。”

    说着,林振华打开自己的旅行包,从里面拿出几个礼品盒子,以及一个用透明塑料纸包扎好的大洋娃娃,一齐摆到何海峰的桌子上。那个洋娃娃其实是林振华自己买的,但他想了想,决定还是以小芳的名义送吧。

    何海峰看着那些礼品,呵呵笑道:“敢跑到我办公室来送礼的,也就是你小林了。”

    “这个不算行贿。”林振华也笑道,“我们都算你的晚辈,这是晚辈孝敬长辈的礼节。”

    何海峰道:“得了吧,就你一口一个老何地叫着,还自称晚辈呢。”

    “这个嘛,主要是老何你比较平易近人,呵呵。”林振华笑着说道,他与何海峰也开玩笑开惯了,虽然年龄上的确有差异,但也属于忘年之交了。

    第二天一早,陈天开着他的吉普车来到林振华等人下榻的宾馆,接上林振华、老刀和卫景文,前往国防科工委,去洽谈有关五轴机床的事宜。

    国防科工委早已得到了老刀从美国传回的消息,知道林振华他们从斯皮舍尔公司那里得到了五轴控制芯片。整?(: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