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林经理,你们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的确是让人佩服。但是,我也实话实说,大型乙烯设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们这几家大厂都不敢接,并不是因为我们胆小,而是因为的确有不少技术难题,是我们一时无法解决的。”蒋武元说道。
“我们清楚这一点。”林振华道,“我这次到北石机来,也是想来向蒋处长请教一下,看看有哪些主要的技术难题,再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想,什么事都有一个解决途径吧?”
蒋武元指了指图纸,说道:“就说这个乙烯球罐吧,咱们国家过去也搞过球罐,大大小小,有1000多个了。但这种大型乙烯球罐,我们仍然还要依赖进口。什么原因呢?最大的难题,就是材料,低温钢材,咱们搞不出来啊。”
球罐是化工厂里用来储存各种原料和成品的容器,形状是一个球形,因而得名。乙烯球罐是乙烯裂解装置中用来存储乙烯的,随着乙烯装备规模的增加,乙烯球罐的容积也要相应地增加。林振华刚刚拿给蒋武元看的这张图纸,是1500立方米容积的球罐,这种球罐的直径是14米,相当于五层楼高,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如果仅仅是体积庞大,也还无所谓,更大体积的容器,北方石油机械厂也是制造过的。乙烯球罐制造中最大的难度,在于其存储的介质是温度低到零下30摄氏度的乙烯。为了避免球罐在置换、预冷、倒空的工况下可能出现的极端低温,一般乙烯球罐的设计温度应当达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
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质与常温条件下是大不相同的,一般的钢材在零下40度左右会变得很脆弱,根本无法经受正常的冲击。乙烯球罐体积庞大,需要使用大幅面的钢板来制造,这对于冶炼、轧钢等技术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此外,一个大型乙烯球罐的焊缝长达数百米,使用的焊接敷料也必须能够承受低温条件,这方面的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在当时,中国自己还不能生产适合于乙烯球罐制造的低温钢板,而是需要从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引进。蒋武元一直希望厂里能够提供一些经费,支持他研发出中国自己的低温钢板,但厂里对此并不积极。蒋武元自己心里也清楚,要搞低温钢板,恐怕不是一个厂子的力量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国家的投入才能保障。但国家要搞的技术岂止一项两项,低温钢板一时还排不上日程。
“林经理,要搞这种乙烯球罐,需要有进口的钢板,比如日本的LT50…V…50G,屈服强度在600兆帕以上的。但现在国外正在对中国进行制裁,这种型号的钢板也被列入了禁运的目录。没有钢板,这个球罐根本就无法做出来。”蒋武元说道。
林振华问道:“那么,蒋处长,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来搞钢板呢?”
蒋武元苦笑道:“如果自己能搞,我当然想搞。其实,咱们国内也有两家钢厂试制过类似的钢板,型号是07MnNiCrMoVDR。我曾经参加过这种钢板的鉴定,可惜得很,我们的产品,在零下40度的低温冲击功还不到25J,人家的低温冲击功,均值在47J以上,单个值在35J以上,我们和人家的差距还大得很呢。”
林振华道:“有差距不可怕,继续改进就是了。要提高钢板的性能,不外乎是改变配方中的微量元素以及冶炼方法,这方面只要实验做到了,总是能够有结果的。”
“钱呢?”蒋武元说道,“要检验微量元素的作用,恐怕要做数以千计的实验。炼一炉子钢要上万块钱,几千次,就是几千万的投入,谁拿得出?”
林振华笑道:“蒋处长,我们也许不用做到几千次实验。我这里有一些资料,是有关低温钢板实验的数据,你有没有兴趣看一看。”
说到这里,林振华向何岚做了个手势,何岚便从身边的一个小拉杆箱里掏出来一大摞资料,一股脑地推到了蒋武元的面前。
“这是……”蒋武元一时有些发懵,不过,当他拿起一份资料看时,神情不由得激动起来:“我的天啊,这是低温材料的实验记录居然这么详细,而且……这么多?”
“蒋处长,你看,这是有配方的资料。”许敏霞也拿起一份资料看着,只看了几眼,就如蒋武元一样大惊小怪地喊起来了。她是学低温材料专业的,又跟着蒋武元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自然能够看出手上的资料有多少价值。这些资料上记录的是一次次失败的实验,但这样的资料同样是宝贵的,因为它可以告诉后来者此路不通,这可以节省后来者的大量金钱和时间。
“林经理,这些资料,你们是从哪弄来的?”蒋武元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道:“这些都是我们从苏联弄来的资料,光是低温材料方面的实验记录,大概有十几吨吧。”
“十几吨”蒋武元的眼睛里直冒金光。吨这是多么逆天的一个单位啊,有谁是用吨来计算实验资料的?十几吨的资料,如果堆积起来,差不多得有20多立方米,能够在一间20平米的房间里堆起1米厚。如果这些资料里记录的都是低温材料的实验数据,那么把这些数据分析完,估计不需要再做什么实验,就能够研究出合适的配方了。
“林经理,你们的实验资料,怎么是用吨来计算的啊?”许敏霞傻呵呵地问道。
林振华笑道:“没办法,资料太多了,我们往回运的时候,先是装火车,后来是装卡车,都需要考虑重量问题啊。你们也知道的,火车其实装不了多少东西,一节车皮撑死了也就能装60吨。”
什么叫霸气?这就叫霸气啊。从人家那里往回拉资料,居然嫌火车的载重量不够。何岚坐在林振华身边,憋住了不敢笑出来,这个小华哥哥,实在是太能显摆了。
“那你们……弄了多少车皮回来?”蒋武元完全被林振华震住了,他讷讷地问道。
“得有个百十节车皮吧。”林振华说道。
“大手笔,真是大手笔啊。”蒋武元瞪大了眼睛,喃喃地说道,“林经理,我现在终于相信了,你真是做大事业的人。弄这些资料,怎么也得上亿的资金了吧?”
“呃……呵呵,呵呵,其实也到不了上亿,比这个数字稍微少一点吧。”林振华口是心非地答道。弄这些资料,他花的钱也就是比买废纸稍多一些,废纸一斤得五分钱,一吨嘛,合100块钱。不过,他还是乐意让蒋武元保持一点敬畏感,如果让他知道眼前这些珍贵的资料才合几百块钱,恐怕当场就要掏出钱来强买强卖了。
“林经理,如果你的那些资料能够借给我们参考一下,我想,搞出低温钢板应该不成问题。有了钢板,剩下的就是焊接工艺问题了……”蒋武元说道。
“关于低温的焊接工艺,我们那里也有一些资料。我们知道,苏联是很冷的地方,冬季的气温可以低到零下40度,所以,对于能够在零下40度条件下工作的设备的焊接工艺问题,他们研究得还是比较透彻的。”林振华说道。
蒋武元道:“真是太好了如果有资料保证,我们只要向厂里申请少量的实验经费,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乙烯球罐的主要技术问题了。”
“这么说,蒋处长同意和我们合作罗?”林振华问道。
“当然同意”蒋武元道,“不过,还有一点程序上的问题,这件事我不能做主,需要由厂里来决定。这样吧,林经理,咱们现在就到行政楼去找厂长。如果厂长不答应,我就不干了,我辞职,上你们汉华重工去”
403唯马首是瞻
403唯马首是瞻
按常理来说,汉华重工要拉北方石油机械厂合作,应当是先找厂长谈,然后再联络生产处、技术处等相关处室。但林振华却走了一个相反的流程,他先找到了蒋武元,用资料和可预见的成绩来打动他,然后再通过他去与厂方接触。
林振华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担心北方石油机械厂的厂方根本就没兴趣与他合作,他如果直接找到门上去,说不定就会吃个闭门羹。而要说动蒋武元是非常容易的,林振华还有一个大杀器没有使出来,那就是贺诚山的亲笔信。
在从实验楼前往行政楼的路上,林振华把贺诚山的信拿出来,交给了蒋武元。蒋武元展信一看,不由得又是感慨了一番:“原来贺老到你们那里去了,他可是搞低温材料的权威啊。不过他搞的是乙烯三机的低温钢,和我们这个乙烯球罐的低温钢还不太一样。当年搞11万吨乙烯攻关的时候,我曾经向他请教过不少问题的。”
林振华道:“这一次,就是贺老和我们汉华重工的韦东齐处长联合向我推荐了你,说你在这方面是专家。”
“这个我倒是可以吹牛,在咱们国内,搞乙烯球罐方面,比我强的人非常有限。”蒋武元说道。
“呵呵,不是有限,而是没有。”林振华替他把大话说出来了。其实这话也不算是大话了,国内曾经设计和制造过一些小型的乙烯球罐,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出自于蒋武元之手,说他在这方面是最权威的专家,并不夸张。
两个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已经来到了行政楼。许敏霞和何岚跟在他们身边,这一会工夫也已经聊得很熟悉了。
“黄厂长,你有时间吗?”蒋武元推开厂长黄庆余的办公室门,探头进去问道。
“老蒋,怎么,你还有事吗?”黄庆余坐在办公桌前,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来,看着蒋武元问道。
蒋武元道:“黄厂长,有好事,江南省汉华重工集团的人过来了,他们想邀我们一起搞45万吨乙烯呢,分配给咱们的事情是1500立方的乙烯球罐。”
“汉华重工?哦,就是那个接收了30万吨乙烯资料的厂子吧?”黄庆余微微愣了一下,就想起来了。他毕竟是搞管理的,对于业内的风吹草动比较敏感。林振华与石油部之间的交易,他是听人说起过的,而且印象比较深刻。
蒋武元道:“没错,就是他们。来的还是他们的副总经理,就是那个林振华。”
“他亲自来了?”黄庆余皱了皱眉头,随即便换了一副热情的表情,说道:“他在哪呢,快请他进来吧。”
林振华从蒋武元的身后走了出来,来到黄庆余的办公桌前,伸出手说道:“黄厂长,不好意思,我是个不速之客啊。”
黄庆余连忙站起来,一边与林振华握手,一边笑容可掬地说道:“林经理我对你是久仰大名啊。你力挫ALK集团,逼着他们同意向中国转让30万吨乙烯的资料,这个事迹我在总公司那边已经听几个领导都讲过了。大家都夸你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
“黄厂长过奖了。”林振华摆摆手道,黄庆余这样夸他,给他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凭白无故献殷勤,这可是非奸即盗啊。
“这样吧,咱们到会议室谈。”黄庆余招呼道。
一行人来到了会议室,分宾主坐下。林振华和何岚坐在一边,黄庆余、蒋武元、许敏霞坐在另一边。就有服务员给大家倒水的这么一会工夫,会议室里陆陆续续又进来了几个人,黄庆余给林振华他们介绍着,分别是管生产的副厂长、生产处长、销售处长等等。
待到该来的人都来齐了,宾主之间寒暄了几句,林振华便开始进入了正题。
“黄厂长,上个月国家计委、石油总公司、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联合下发了一个文件,是关于组织江北石化4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会战的,不知道你们收到没有?”林振华问道。
黄庆余看看生产副厂长陈家江,陈家江连忙说道:“哦,这个文件我们已经收到了,我们也已经认真学习过了。好非常好搞改革,就是要有这样的精神。”
黄庆余对林振华笑道:“这个事情我听老陈跟我讲过,我最近一段时间腰不太好,一直在医院做理疗,所以没顾上学习这个文件。不过,我们其他厂领导,还有中层干部,都已经学习过了。”
学习个头啊林振华在心里嘀咕道,这不过就是一个通知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学习不学习的。在刚才,他已经向蒋武元了解过了,这份文件到了北石机之后,黄庆余只是在办公会上简单提了一句,告诉大家说这件事与北石机无关,然后就把文件收起来了。什么集体学习,都是扯淡。
想是这样想,但林振华还不能表现出来,他微笑着说道:“北石机不愧是国营大厂,老厂,这个政治觉悟就是不一样。黄厂长,不知道咱们厂对于这个文件,具体有什么样的想法?”
“想法嘛,倒是还没有。不过,疑问倒有一点,正好林经理来了,我们就向你请教一下。”黄庆余说道。
林振华笑道:“请教可不敢当,黄厂长有什么高见,我洗耳恭听。”
黄庆余道:“文件上说,委托汉华重工集团,也就是林经理你们的企业了,作为这个项目的总承包商,号召全国石化机械系统的企业作为分包商,这种作法,过去我们石油系统内是没有过的,我们有点搞不清楚。”
林振华道:“这件事其实也是石油总公司对我们的信任。因为上一次ALK集团向中国转让30万吨乙烯的技术资料,我们汉华重工是受让方。所以这一次石油总公司就希望我们作为项目的总负责。其实,说是总负责,不过就是一个为大家跑腿服务的身份吧。”
黄庆余道:“这个事我就觉得很奇怪了,按理说,你们汉华重工虽然这些年也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毕竟不是我们石油系统的企业。如果要找总承包方,也应当是石油系统内的企业更合适吧?我们北方厂当然不够格了,但西北石化机械厂,还有华北厂,都是业内的大企业,这个总承包不交给他们,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黄庆余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笑意,但话里的味道已经是完全不同了。北方石油机械厂与他刚刚提到的西北厂、华北厂,在业内的地位是一样的,都属于系统内的龙头企业。他说这个项目应当交给西北、华北几家厂子总承包,其潜台词就是说他这个北方厂也有资格。
林振华来北石机之前,对于北石机厂方的各种可能表现,都已经进行过认真的思考。黄庆余的这个态度,也是他预想过的情况之一。4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是一块大肥肉,总承包方与分包方,能够从中得到的利益是不一样的。北石机作为业内的老大企业,对汉华重工染指这块利益,当然是会有想法的。
“黄厂长,你说的很有道理。”林振华点点头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向石油总公司的领导提出过,建议他们选择一家系统内的龙头企业来承担。不过,总公司的领导认为,目前业内的几家大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都不足,要担任总承包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汉华重工了。”
“我们技术积累不足,那你们的技术积累就足了?”陈家江脱口而出,“真是笑话,连我们都不敢接的工程,你们……”
“老陈,话不能这样说。”黄庆余拦住了陈家江的话头。他其实还是挺满意陈家江这番质问的,但这些话只能点到为止,毕竟双方还没到撕破脸吵架的程度,他还是要多少给林振华留点面子的。
林振华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都是业内的老大哥,技术实力雄厚,我们一向是非常佩服的。不过,这两年,也许是你们的业务比较紧,可能在乙烯项目方面的投入不如我们汉华重工更多。我们早在5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乙烯项目的研究团队,而且先后投入了几千万元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所以,在这方面略有一些积累。”
“你们能积累到什么程度?老蒋,你是搞技术的,你向林经理请教一下看?”黄庆余把目光转向了蒋武元,希望他出来,拿几个技术难题刁难一下林振华,好好打打这个年轻人的脸。
让黄庆余觉得意外的是,蒋武元摇了摇头,对自己这边的人说道:“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刚才已经和林经理沟通过了,他们在乙烯技术方面的积累,的确比咱们要丰富。他们的乙烯项目研究组,有十几名从海外回来的专家,还有上百名国内各院校的毕业生。大家记得咱们业内有名的贺诚山贺老吧?他现在也是汉华重工的技术顾问了。”
黄庆余忍不住打断了蒋武元的述说,他说道:“老蒋,搞石化设备,光靠这样积累是没用的,还要有实践。林经理他们这里,做过什么大工程吗?”
这个蒋武元,你到底是哪边的,哪有站在人家那边说话的道理?不就是我上午没有给你批那100万的研究经费吗,你居然就拆厂里的台了,黄庆余在心里暗暗地骂道。本来想让蒋武元打打林振华的脸,谁知道他居然回过手来打自己的脸了。不过,黄庆余也还真拿蒋武元没什么办法,蒋武元是靠实力吃饭的人,厂里有点什么事都得靠他撑着,厂领导轻易还真不敢给他脸色看。
林振华对蒋武元的态度很是满意,看来事先搞掂蒋武元是一个正确的策略。他笑着回答黄庆余的问题道:“黄厂长说得很对,我们汉华重工在石化项目方面,的确缺乏经验,所以才需要请各位老大哥帮忙。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这个总承包,只是一个给大家跑跑腿的角色,主要的工作,肯定还是需要大家来做的。”
“那么,你们具体希望我们做点什么呢?”黄庆余不敢再纠缠总承包的事情了,他决定听听林振华的条件再说。
林振华道:“45万吨大乙烯,涉及到300多个大容器,我们想请你们几家大厂分担一下。其中,难度最大的是1500立方米乙烯球罐,我们想请北方厂来负责建造。”
“老蒋,咱们能做得了吗?”黄庆余又把头转向蒋武元,没办法,这个问题还是得让蒋武元来回答的。
蒋武元道:“按咱们自身的技术,肯定是做不了的。但如果有林经理这边提供支持,我完全有信心把它做出来。”
黄庆余的牙咬得格格响,这个蒋武元今天是怎么回事,喝了林振华灌的迷魂汤了?我只是问你能不能做,你也要把汉华重工给扯上,居然还说光靠北方厂做不了,有汉华提供支持就能做了,汉华真的有这么神吗?
仿佛为了气黄庆余似的,林振华也补充道:“蒋处长说得很对啊,我们汉华有技术积累,你们北石机有制造经验,我们两家如何合作,这个难题肯定是能够攻克下来的。”
“对了,老蒋,我记得你不是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厂里提供1000万的经费来进行低温钢材的试验吗?如果总公司想让咱们北石机来承担乙烯球罐的任务,那么这些实验经费,最好能够让总公司来承担就好了。”黄庆余改变了策略,开始想着给蒋武元谋好处了。他认定了,蒋武元肯定是因为经费的事情在跟厂里赌气,所以处处替林振华说话。
“我们申请的是100万。”蒋武元连忙纠正道,作为厂长,你也不能不识数吧。
“我知道。你不是说这只是第一期的经费吗?”黄庆余真是恨铁不成钢。
他当然记得蒋武元的申请上写的是100万,但现在是要讹诈林振华的时候,就不兴他把金额提高10倍?汉华重工想当这个项目的总承包商也可以,但你要我做事,就先拿出钱来吧。
“钢材实验,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1000万说不定还不够呢,如果总公司,或者林经理这边,不能提供这些实验经费的话,光是低温钢材这只拦路虎,我们就无法跨越啊。”黄庆余说道。
蒋武元嘴巴一张,又准备反驳黄庆余了,林振华坐在蒋武元对面,连忙给了他一个手势,示意他不要再说了。林振华已经看出来,黄庆余有些恼羞成怒的表情了。谈判的时候,对方怎么说都无所谓,自己人一巴掌一巴掌地打脸,实在是让人崩溃。
“黄厂长,实验经费不是问题,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攻关项目,研究经费肯定是要保障的。”林振华说道,“只要北石机有意加入这个项目,需要做哪些相关的实验,我们都会在项目的总规划中予以考虑的。”
“林经理是什么意思?这些研究经费难道不是直接拨付给我们的吗?”黄庆余问道。
林振华道:“研究经费是由我们汉华重工承担的,所以具体的使用过程,肯定要由我们控制。不过,你们放心,蒋处长这边需要试验低温钢材,我们会大力支持的。”
“那试验的成果,归谁所有?”陈家江也悟出点味道来了,插话问道。
林振华道:“这个成果,当然是由出钱的一方所有,这也是科研的惯例嘛。不过,北石机参与了这项科研,未来这些成果我们是可以授权北石机使用的。”
“无偿使用?”陈家江继续问道。
林振华道:“还是要适当地付一些使用费吧,科研也要保证可持续性嘛,如果前期投入产生的成果没有回报,后续的投入就无法保证了。”
“闹了半天,我们也是为人作嫁衣裳啊”黄庆余说道,“我们提供了经验,提供了像老蒋这样的专家,最后这些成果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我们不是白辛苦了?”
林振华道:“黄厂长此言差矣。如果我们能够搞出低温钢板,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乙烯球罐能够实现国产化了。以北石机的实力,未来这些国产化的球罐,肯定少不了交给你们制造,你们岂不是又多了一个主打产品了?”
“那西北厂、华北厂他们,未来会不会也能拿到球罐的业务?如果他们也能拿到,那不就成了吃白食的?”黄庆余质疑道。
林振华道:“这个问题,我们肯定会考虑到的。西北厂、华北厂他们,我们也有具体的任务要分配给他们,包括裂解炉、换热器之类的,一家承担一项,未来就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了。像乙烯球罐这种,如果是咱们北石机搞出来的,未来即使因为任务太多,要分一部分给西北厂,他们要支付的技术使用费,也会比咱们北石机更高的。”
“嗯,这样还说得过去。”陈家江点点头道,听说人家付的钱比自己多,他就有些心满意足了。
“什么说得过去”黄庆余瞪了陈家江一眼,低声地说道。这真是猪一般的队友啊,连人家下的套都没有看出来。他转过头,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你们真是算计得太精了。这样一来,我们这几家大厂子,就都成了你们的配套厂了,一家做一样东西,最后到你们那里集成。大家以后就要唯你们的马首是瞻啊。”
404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404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不得不说,黄庆余作为厂长,眼睛就是比其他人要毒得多。他一眼就看出了林振华的如意算盘,而且毫不客气地揭露出来了。
林振华的算盘正如黄庆余所说,是要把石油总公司下属的这些机械厂都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未来,林振华就是坐在战车上挥鞭子的人,而这些机械厂就变成了拉车的马。这种事情岂是眼高于顶的黄庆余能够接受的?
就算黄庆余勉强接受了,北石机这1万多职工能接受吗?从来都是当惯了老大哥的,突然之间来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破企业,居然就骑到自己头上来了,这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的奇耻大辱啊。
听到黄庆余这样一说,陈家江等人也都明白过来了,大家的脸色都沉了下来,等着林振华回答黄庆余的质问。
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黄厂长言重了,咱们之间是一个合作的关系,不存在谁唯谁是瞻的问题。这一次,几家中央部委也没有真正下行政指令,而是发出了一个倡议,希望各家企业能够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结成一个战略联盟,共同攻克大乙烯的难关。黄厂长和其他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是老石化了,知道咱们国家在乙烯设备方面一直都受制于人。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大家难道不想打一场翻身仗吗?”
“打翻身仗,这是谁都希望的,但以谁为主的问题,还是要说清楚的,要不,以后我们出力干活,让别人吃香喝辣,这种傻事我们可不能干。”生产处长郑宝璋黑着脸说道。从他的内心来说,对于做大乙烯项目也是充满憧憬的,但正像黄庆余点出来的那样,要让诺大一个北石机去给汉华重工当小弟,他的自尊心可受不了。
林振华道:“郑处长过虑了,大家一起合作,自然是一起吃香喝辣,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这一次,我们汉华重工也并不是一定要抢着出头,其实,你们各位老大哥如果愿意出来挑这个头,本来是更合适的。但据我所知,总公司曾经征求过各家企业的意见,并没有哪家企业表示愿意挑这副担子。”
林振华这话就是直接揭北石机的伤疤了。正如他说的那样,此前石油总公司曾经是找北石机等大厂子都商量过的,顾嘉骅甚至给黄庆余等人作揖打千,求着他们来接这个项目,但几家厂子的领导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大家当时的心态是一样的,那就是觉得这个项目是一个坑,跳下去没准就把自己给埋了。
如今这个时代,不是逞英雄的时代。到了黄庆余这样的位置,基本上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没有捅漏子,本身就是功劳了,如果冒进去做什么大项目,万一没搞好,所有的责任都是要由你来担的。几家大厂的厂长都是这样的想法,也就难怪最终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了。
自己不愿意接不要紧,但人家接了,黄庆余心里也是疙疙瘩瘩的。看汉华重工这个阵势,颇有一些志在必得的意思,万一真被他们做成了,那么自己可就成了一个笑柄了。黄庆余是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的。
“林经理,我在这里表一个态吧。”黄庆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对林振华说道:“搞大乙烯,这是弘扬民族自信心的大好事,我们北石机是责无旁贷的。但是,恕我直言,由你们汉华重工来牵头,我们有点不踏实。搞工业,来不得半点浮夸的,如果领头的企业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把大家都带到邪路上去。
我的意见是,这个项目应当由总公司来牵头,我们大家都作为协作企业。当然了,你们汉华重工前期有一些积累,也可以多发挥一些作用。林经理觉得,这样是不是更合适一点?”
黄庆余的这个想法,算是与林振华针锋相对。他既不愿意放弃参加乙烯项目的机会,又不愿意未来成为汉华重工的配套厂。如果这个项目能够由总公司来牵头,那么所有的各家厂子在其中就是平等的关系。反正早先在石油部麾下的时候,大家也是这样的关系。在平等的关系下,大家讨价还价就比较容易了,这比听从汉华重工的调遣,要舒服得多。
黄庆余的想法,林振华哪里看不出来,但他绝对不会接受这个结果的。如果把权力交给总公司,那么汉华重工在前期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替人做嫁了。事实上,总公司也不可能来挑这个担子,理由其实与黄庆余他们不想挑这个担子是一样的,那就是担心其中的风险。要搞大乙烯,前期有许多科研投入,林振华敢于承担这些投入,而总公司却不敢,这也是顾嘉骅希望汉华来当总承包商的主要原因。
“黄厂长,总公司来牵头,已经是不可能的。总公司手上现在有好几个大项目,分身无术,所以才委托我们汉华重工来牵头。黄厂长如果不相信,现在就可以向顾部长打电话证实一下的。”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说的顾部长就是顾嘉骅,他过去是石油部的一个司长,现在的职务是总公司的化工设备工程部部长,听起来像是升了一级似的。
黄庆余冷冷地说道:“我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如果是总公司来牵头,我们没什么可说的,肯定全力以赴。如果是你们公司牵头,对不起,我们还要斟酌一下。”
“要我们这样一个1万多人的大厂给你们公司当下属,恐怕林经理的心有点大了。”陈家江用嘲讽的口吻说道。
林振华脸一沉,说道:“几位领导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过去我们的大乙烯依靠外国人来做,有些配套设备也是请你们几家大厂来做的,那时候似乎也没人说谁给谁做下属的问题。现在外国人走了,我们汉华重工要把这个项目接过来,你们就不愿意参与了。这是不是叫做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啊?”
“林经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黄庆余的脸也黑下来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小经理,居然敢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话。这话,好像是骂人的话哟。
林振华道:“我的话很明白,我们是受总公司委托来协调各家企业共同攻关的,我们的目的是为国家争一口气,也为国内企业争取在乙烯设备市场上的一席之地。而你们各位呢?让你们做事的时候,你们担心风险,推三推四。现在我们出来挑头了,你们又觉得我们身份卑微,宁可站在一边看笑话,也不愿意加入进来助我们一臂之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无话可说,不就是一个乙烯球罐吗?我就不信离了你们北石机,整个中国就没人能做出来。ALK撂挑子,我们都没怕,更何况你们?”
“哼,林经理真有气魄。既然是这样,那我就不留林经理了。”黄庆余说着,就站起身来,做出一个送客的姿态。
林振华也站起身来,说道:“不客气。不过,临走之前,我有一句话想提醒一下黄厂长,很多事,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未来10年,中国要新建至少10套大乙烯工程,如果北石机拒绝参与,未来这个市场,恐怕就不一定有北石机的机会了。”
威胁啊,这是赤luo裸的威胁啊黄庆余顿时感觉到了一些慌乱。他刚才对林振华说那一番狠话,其实也是话挤话,挤出来的,现在想想,自己似乎把话得太死了。
国家计委、总公司、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几家联合发文,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文件中说了,要发扬当年石油会战的精神,这句话耐人寻味啊。石油会战是什么背景,那是在苏联向中国逼债的时候,大庆油田的投产,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重大成功,更是政治上的重大成功。如今,中国面临着西方的制裁,与当年遭受苏联制裁的情景是一样的,中央几部委这样号召搞乙烯会战,未尝没有一些政治上的考虑。中国的事情,如果与政治挂上了钩,那么重要性如何估量都不为过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现在不太讲政治了,林振华说的也有道理,万一汉华重工联合其他企业真的把大乙烯搞出来了,未来中国这10套乙烯,还有北石机的份吗?那时候即使他去找总公司也没用了,他在这个时候没有买总公司的帐,未来总公司还能买他的帐吗?
乙烯项目的利润之大,黄庆余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自己被排除在所有的乙烯项目之外,北石机在中国石化设备行业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到时候哭都摸不着庙门了。
黄庆余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属下们,发现他们也是面如死灰,显然也都被林振华的威胁给震住了。大家做的功课都不太够,没有把汉华重工的底摸个清楚,所以也搞不清这位年轻经理的底气从何而来。林振华说翻脸就翻脸,如果没有几张过硬的底牌,他有这样的底气吗?
“黄厂长,林经理,大家都不要冲动嘛。”蒋武元站起来打圆场了。他事先与林振华交流过,知道林振华是非常想促成这项合作的。作为北石机的技术处长,他也非常清楚林振华的威胁对于北石机会有多大的影响。黄庆余和陈家江等人都把话说得太满了,这个时候,唯一能够站出来打圆场的,也就是他了。
“林经理,我想你对我们黄厂长的意思,可能有点误会。”蒋武元拼命地向林振华使着眼色,“我们北石机一向是以国家大事为重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看笑话呢?黄厂长的意思是担心你们汉华重工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万一没有搞好,对于国家,对于人民,都是一个损失嘛。这样吧,你和小何同学先坐一会,我和黄厂长再沟通一下,你看如何?”
林振华面含冷笑地看着黄庆余,黄庆余重重地哼了一声,什么也没说,便自己转身走出会议室去了。蒋武元向林振华做了个手势,说道:“林经理,你们请稍坐片刻。”
林振华点点头:“谢谢蒋处长,我们可以等一会。”说完,他对何岚说道:“岚岚,坐下歇一会吧,等等他们的意见。”
何岚在此前一直都没有说话,她毕竟只是一个20岁的大学在校生,在这种场合下也没有发言的权利。但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的角力,她是听得一清二楚的,俏脸早已气得通红。听到林振华叫她坐下,她小声地问道:“小华哥,怎么,咱们还不走吗?”
“坐下吧。”林振华嘿嘿笑道,“做生意,哪有一言不合就掰的。你还是要多砺炼一下才行。”
“这个砺炼,我真不稀罕”何岚气乎乎地说道,不过,话归这样说,最终她还是坐下了。在林振华面前,她还是非常听话的。
黄庆余前脚出门,后脚蒋武元、陈家江、郑宝璋等人也跟了出去。一行人来到黄庆余的办公室,黄庆余让人关上门,然后用不满的语气对蒋武元说道:“老蒋,你刚才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你一直都在替人家说话啊?”
他这话也只能算是不满,而不是斥责了,对蒋武元,黄庆余轻易是不敢斥责的。蒋武元答道:“黄厂长,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这个林振华在来厂部之前,先到了我们技术处,和我谈了很长时间,我能感觉得出来,他可不是打无准备之仗的人,他已经把各种情况都准备好了,咱们如果一时冲动拒绝了他的邀请,未来恐怕真的会有麻烦的。”
“麻烦什么?我看他才麻烦呢。”陈家江说道,“像他这种态度,谁乐意和他合作。离了我们这几家大厂,靠他那个小企业,能把大乙烯搞出来?到时候搞不出来,他还得回来求我们,到时候我看他怎么说。”
蒋武元道:“老陈,你真是小看林振华了,他既然敢放出狠话,就是真有两把刷子啊。依我看,他完全离得开我们,到最后,是我们离不开他呀。”
405大棒加胡萝卜
405大棒加胡萝卜
“老蒋,你觉得,林振华要搞大乙烯,成算有几分?”黄庆余对蒋武元问道。
蒋武元道:“这要看咱们以及其他几家大厂能不能加入了。”
“如果我们加入呢?”黄庆余问道。
蒋武元道:“如果我们和西北厂、华北厂都加入,那么我觉得我们搞出大乙烯的把握有九成五,剩下五分就是人算不如天算的部分了。”
“那么,如果我们不加入呢?”黄庆余又问道。
蒋武元道:“如果我们不加入,他们能够把大乙烯搞出来的把握,能有九成。”
“有这么大”陈家江失声道,“老蒋,照你这个说法,咱们这几家厂参加不参加,用处都不大了?”
蒋武元道:“当然不是,咱们这几家厂都是有经验、有实力的大厂,如果咱们能参加,他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节省不少成本。但如果我们不参加,他们多花点钱,多花点时间,还是能够搞出来的。事实上,他们现在手上并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技术难题,只要时间和资金能够保障,他们应当是能够成功的。要知道,国内除了咱们这几家大石化设备厂以外,还有很多中小厂子,老化工部那边也有几家大厂,林振华完全可以说动他们参加的。”
黄庆余用怀疑的口吻说道:“老蒋,你是不是太夸张了。咱们也搞过大乙烯的研究,发现有很多难题都是一时克服不了的,他们汉华重工就有这么强的实力?”
蒋武元道:“你们有所不知,林振华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大乙烯的研究了。去年,他们接收了ALK转让的技术资料,马上组织了很多人手进行分析,现在已经取决了一定的成果。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从苏联人那里弄到了大量的资料。他们带了几份给我看,是关于低温材料配方的,非常详细,有了这些资料,他们搞研究可以事半功倍的。”
“他们居然能弄到苏联人的资料?”郑宝璋惊讶地说道,“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弄到的。”
“我也不清楚。?(: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