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15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拦芡常峙履阋参薹ㄆ骄蚕吕窗伞?br />

    西赛却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感觉,他现在只是一个仆街律师,虽然能力很强,但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无法获得业务。他正在打算竞选州议员,但这需要一大笔钱,而他目前还没有找到募捐的渠道。面对着财大气粗的林振华,西赛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说明林振华给予他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林振华在听说杜向阳需要一名律师的时候,就想起了西赛。在此前,霍恩比曾经向他介绍过西赛的现状,在林振华看来,请西赛担任杜向阳的律师应当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这个案子里其实有相当强的种族歧视的成分,请一个黑人担任律师,恰好能够提醒法官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也更能够吸引媒体的眼球。

    当然,林振华想请西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和这位未来的美国掌门人拉上关系,这一点是不方便向别人透露的。

    林振华给霍恩比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帮忙联系一下西赛。西赛在听完关于这个案子的背景情况之后,便欣然同意担任杜向阳的辩护律师,并且立即赶到了底特律,来与林振华会面。

    “林先生,我已经了解过有关这个案件的情况了。你的朋友面临着53项指控,其中涉及到处理机密情报不当,以及间谍罪等等。不过,根据我的判断,联邦调查局方面并没有掌握什么确凿的证据·如果我来担任你的朋友的辩护律师的话,我有把握推翻联邦调查局方面的指控,甚至有可能为你的朋友争取到一些赔偿。”西赛说道。

    林振华对于西赛的能力是毫不怀疑的,一个能够把全美的选民都忽悠住的人·打场官司应当没什么大问题吧。他点点头,说道:“西赛先生,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杜向阳先生是一位中国人。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在卡特公司的核心实验室里,从事与杜向阳同样工作的工程师还有几十位,但他们都没有受到怀疑·仅仅是杜向阳的依据遭到了搜查。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种族歧视的现象。”

    西赛笑着摆摆手,说道:“林先生,种族歧视在美国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杜先生的这个案子,并非一个简单的种族歧视问题,而是联邦政府对红色中国的一种担忧。如果杜先生不是一位中国人,而是···…比如说斯里兰卡人·或者尼泊尔人,那么联邦政府是不会这样紧张的。”

    “哦?你是说······中国威胁论?”林振华问道。

    西赛道:“是的。林先生也许不清楚吧,在美国·关于中国威胁的话题近年来非常有市场。对了,有一个话题还和你们汉华公司有关系呢。”

    “是吗?”林振华惊讶地问道,“不会吧,我们汉华居然也能和中国威胁论扯上了?”

    西赛道:“不久前,你们承接了委内瑞拉的乙烯工程,最近又在替委内瑞拉建设几家大型的桃械厂,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吧?”

    “嗯,这难道就是中国威胁了?”林振华问道。

    西赛道:“当然,你不明白南美对于美国的意义。

    南美洲一贯都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而如今·中国人开始涉足南美洲了,这让相当一部分美国政客感觉到不愉快。委内瑞拉的政局最近有一些变化,反美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贵公司与委内瑞拉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当然会被视为对美国的一种威胁。”

    “是这样?”林振华心里打了一个沉·他迟疑地问道:“那么,西赛先生,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会是美国的威胁。”西赛说道,“恕我直言,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仅是美国的/8技术上普遍比美国落后20年以上,我认为,至少在30年内,中国不可能成为美国的威胁,相反,你们还会是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非常赞成你的看法。”林振华连忙附和道。他倒没有觉得西赛的这番表白是虚情假意,因为在当时的美国,中国威胁论也仅仅是存在于一部分人心目中而已,还有相当一些美国人的观点与西赛是一致的。他们把中国看成是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廉价商品的国家,而不是将其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基本上是互补的,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中国人在兢兢业业地搞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人则忙着玩空手套白狼的金融业。想想看,有哪个银行的老板会认为门口卖茶叶蛋的小贩能够对自己构成威胁的?

    “西赛先生,我觉得,美国应当由像你这样睿智、有见识的人来管理,才是最合适的。让那些鼠目寸光的政客们来主导美国的运转,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太不相称了。”林振华对着西赛大拍马屁。

    “林先生过奖了。”西赛被林振华一通忽悠,说得眉开眼笑,他说道:“不瞒你说,我现在的确是在打算竞选州议员,如果能够选上的话,我会能够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一些影响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非常愿意给西赛先生提供一些支持。”林振华说道,“不过,我们汉华公司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如果向你捐赠竞选资金的话,恐怕会对你的声誉带来一些影响吧?”

    “这个······直接接受中国企业的捐赠,的确是不合适的。”西赛遗憾地说道。

    “那么,如果是间接呢·……”林振华敏感地发现了西赛话里的破绽,进而追问道。

    西赛的脸上现出一些腼腆的神色,他支吾着说道:“这个倒不会有人去追究,间接的事情,毕竟是很难找到证据的,而法律上最重视的就是证据了。”

    “我明白了。”林振华心里有数了,“这样吧,西赛先生,现在我正式地替我的朋友聘请你作为他的辩护律师,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他身上,我们明天可以去和他谈一谈。你的律师费将全部由我支付,金额方面,我想应当能够让你满意的。”

    “那就多谢了。”西赛说道。

    瞧这事闹的,咱也能雇西赛干活了,荣耀啊,林振华在心里恶恶地想到。他接着说道:“至于你竞选议员一事,我是非常支持的。就冲你反对中国威胁论的这个立场,我就认为你是一位值得我们支持的议员

    既然我们不方便直接向你提供支持,我会请泰戈公司的霍恩比代我为你提供一些竞选经费的。”

    “如果我能够当选州议员的话,我一定会大力促进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与技术交流,帮助双方尽早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西赛不愧是一名政客,听到林振华的承诺之后,连忙投挑报李,也向林振华做出了自己的承诺。

    第二天,林振华带着西赛来到了警察局,会见了正在羁押之中的杜向阳。杜向阳乍一见到林振华,不由得百感交集,许多话不知从何说

    “林哥,你怎么来了……”杜向阳道。

    林振华道:“向阳,我这次是来美国谈业务的,正巧听说了你的事情。我知道你是无辜的,放心吧,大家一定会帮助你洗清冤屈的。”

    杜向阳淡淡一笑,道:“林哥,谢谢你。其实,冤屈不冤屈,我心里是最明白的。这件事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偶然的,早在我……鬼迷心窍选择留下来的时候,这个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洗清与洗清,又有什么区别呢?”

    “向阳······”林振华欲言又止,他当然能够听出杜向阳满腹的悔意,但这个场合实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他指了指自己身边的西赛,说道:“向阳,过去的事情先不要提了,我们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好吧。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从纽约来的著名律师西赛先生,我和他讨论过你的事情,他非常愿意担任你的辩护律师,你看你觉得合适吗?”

    “哦,你好,西赛先生。”杜向阳礼节性地向西赛点了点头,然后又对林振华说道:“林哥,这位西赛先生既然是著名律师,费用方面应当会比较高吧?我……”

    “放心吧,向阳,西赛先生的律师费用,你不用操心,我会全额支付的。”林振华说道。

    杜向阳苦笑道:“林哥,我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觉得过意不去。我过去是接受你的资助才能来美国留学的,结果后来也没能为汉华出一点力气。现在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惹上了官司,再用林哥你的钱来请律师,我实在是没脸了。”

    林振华道:“向阳,你不要想太多了。我帮助你,并不是为了让你对汉华有什么贡献,而是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有难,自己人不管,还能让谁管呢?”

    557疯狂的竞争

    557疯狂的竞争

    林振华帮杜向阳找律师,而且承诺支付所有的律师费,这是他的善意。但对于杜向阳来说,接受这种善意比拒绝这种善意更艰难。

    杜向阳知道,在许多人的眼睛里,自己就是一只白眼狼,愧对于林振华多年来的照顾,也愧对于国家对自己的培养。面对着众人的质疑,他可以替自己辩白,说自己只是希望有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可以说技术是无国界的,还可以说国家仅仅是一个符号,爱国没什么必要。但站在林振华的面前,他知道所有这些话都是苍白的,他没有脸为自己辩护。

    林振华从来没有要求过杜向阳什么事情,在杜向阳表示自己毕业后想留在美国的时候,林振华也表示了理解。但就因为林振华如此宽容大度,才更让杜向阳觉得内疚。

    由于在卡特公司工作,杜向阳拥有了较为丰厚的收入。他一直都没有结婚,一个人生活的开销也不大,所以手头比较宽裕。他开始学着林振华的样子,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那些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他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来减轻自己内心的那种歉疚感,让自己在朋友们面前能够抬起头来。

    这一次的事件,给了杜向阳一个沉重的打击,它彻底摧毁了杜向阳对于美国的良好印象,也让他对自己当初选择留在美国的决策感到了懊悔。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欠林振华的,不仅仅是那些留学经费,还有那真诚的规劝。他突然明白了,林振华希望他回国去工作,并不只是出于为汉华公司着想,更是为他杜向阳的前程着想。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杜向阳觉得自己更是无脸去见林振华了。

    怕什么就来什么,杜向阳万万没有想到,林振华这个时候居然会在美国,而且会专门前来探视他,同时还为他找到了辩护律师。这种不计前嫌的帮助,让杜向阳如何能够坦然接受?

    但是,在这一刻,杜向阳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绝林振华的帮助,也没有资格拒绝林振华的帮助。在林振华面前,他如果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拒绝对方的好意的话,那只能是错上加错。

    “林哥,我有愧啊。”杜向阳说道。

    林振华道:“向阳,不必这样说。既然你称我一声林哥,那你就是我的小弟。你和马杰,都是小芳的同窗好友,虽然你最终没有成为我的妹夫,但在我心里,从来都是把你当成自己的亲人的。亲人之间,还需要说什么愧不愧的?”

    杜向阳道:“林哥,在我心里,也一直都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哥哥的。我们同学三人,现在马杰和小芳都已经成了你的左膀右臂,不但为汉华做了大量的贡献,也为国家做了大量的贡献。唯有我,一点事情都没有替林哥做过。林哥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你要帮我,可是我自己……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祖国是一个人最后的庇护所。”

    “知道这点就行了。”林振华不想继续刺激杜向阳,他说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向阳,我在美国呆不了几天,在此,我就把你托付给西赛先生了。如果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你可以请西赛先生帮你联系汉华在美国的办事处,他们会尽全力帮助你的。”

    “我明白了。”杜向阳点头应道。

    杜向阳的案子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有结果的,林振华自然不可能在美国一直等着,毕竟国内还有一大摊子事要他去处理。他向西赛支付了一笔律师费,让西赛全权代理杜向阳的辩护,随后又给霍恩比、贝琳达等人分别通了个电话,拜托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他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些了,至于杜向阳最终会收到什么样的判决,这已经超出了林振华的知识范围,他只能是拭目以待。

    在离开美国之前,林振华又去看望了杜向阳一次。在交谈的时候,林振华委婉地问起来,如果这一次的官司结束了,杜向阳能够免于牢狱之灾的话,是否有意回国去工作。杜向阳只是笑了笑,给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回答。

    林振华的这一趟美国之行,除了杜向阳这件事还悬而未决之外,可以算是大有所获。通用公司在经过方案的比较之后,正式通知汉华赢得了四条冲压生产线的生产合同,合同总金额达到了3。5亿美元。

    今天的汉华,几亿美元的大合同也签过不少了,尤其是化工设备那边的订单,动辄就是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但拿下这四条生产线,对于汉华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此前汉华拿到的订单,主要来自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一回,却是承接了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的订单,这其中的象征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林振华是一个擅长于借势的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他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早在离开美国之前,他就吩咐汉华的驻美国办事处开始炒作此事,花了一笔不小的公关费用,让几家大新闻集团拿出黄金版面和黄金时段,宣传中国企业拿下通用公司订单的事情。

    新闻学上有一句话,说的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放到汉华这件事情上,也是适用的,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生产线,那的确不算新闻,但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为发达国家企业提供生产线,这可就是天大的新闻了。

    中国汉华为美国通用提供生产线,这件事情自然也触动了那些“中国威胁论”者的敏感神经,有政策砖家以及什么学者之类的,开始撰文,大谈这一事件如何反映出中国实力的上升,如何会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等等。更有人翻出当年日本收购美国帝国大厦的事例,来证明这种潜在的竞争者是如何可怕。

    在林振华的暗示下,以西赛为代表的另一派势力也活跃起来,在各种场合反驳中国威胁论者的论调,讽刺他们是杞人忧天,指责他们的言论主要是为了哗众取宠,以便捞取选票。

    有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美国公众也就陷入了糊涂之中,他们无法判断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只能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在一旁看热闹。结果,什么中国威胁之类的观念没有传播开来,中国汉华的形象倒是在美国人心里逐渐高大起来了。

    借着这样的舆论东风,负责海外销售的褚红阳、舒曼、左治义雄等人开始发起了一场新的推销攻势,以通用公司为案例,向全球的汽车企业推销汉华重工设计的冲压生产线。不得不说,通用公司的示范效应是非常大的,那些巴西、印度、南非的汽车厂商,本来就对发达国家的生产线那高昂的价格腹诽颇多,如今看到汉华提供的物美价廉的生产线,如何能够不心动。

    西乎公司早在丢掉通用的订单之时,就意识到了这不仅仅一个订单的问题,而是有可能带来全球市场的洗牌。田中永嗣一行回到日本之后,立即敦促公司抓紧巩固传统客户,避免被汉华撬了墙角。为了与汉华的产品相抗衡,良濑昭二苦干了几个月,拿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松下永三和其他的销售人员就拿着这份方案以及足以令西乎公司赔得吐血的低价,飞往全球各地,阻击汉华的进攻。

    两家企业这种挥泪大甩卖一般的竞争,得益者自然是全球的汽车厂商,而其中又尤其以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上的厂商为主。在松下永三等人的努力下,西乎公司争取到了一些汽车厂商的订单,但每拿到一份订单,松下永三的心就抽搐一下,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订单对于公司来说,完全就是鸡肋,工作量不小,利润却微乎其微。

    汉华拥有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销售时不但能够压低生产线本身的价格,还能够承诺提供丰富的售后服务。西乎公司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进,给予客户以同样的承诺。松下永三暗中捏着一把汗,他根本就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支撑得起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负担。

    除了冲压生产线这样的成套设备之外,在单件的机床产品方面,西乎公司也被中国企业带进了泥潭。大量廉价的中国机床充斥着市场,拉低了整个市场对于机床价格的心理预期。诚然,多数中国机床的性能和质量与西乎公司提供的机床根本无法相比,但你架不住人家的价格低得惊人。客户直接拿着中国人的报价单找西乎公司的人侃价:中国人一台机床是3万美元,你们一台是30万,这样的价格合理吗?你敢说你的报价里面没有暴利?

    没办法,那就只好跟着降价吧。30万一台的设备卖不动了,就降到25万,20万。回收研发成本之类的事情已经不敢想了,西乎公司的高层只能盯着眼前的毛利,同时暗暗地计算着,中国厂商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他们哪里知道,中国厂商的潜力还没有全部展现出来呢。

    558机床展会

    558机床展会

    古都金陵,建康家电卖场总店。

    店前的广场上,高高地飘扬着几十个巨大的气球,气球下面悬挂着长长的条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第一届金陵国际机床装备博览会胜利召开”之类的祝贺词句。从店前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无不啧啧连声,议论是谁有这样大的面子,居然能够借到建康家电总店这样的地点来举办一次展会,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

    在此之前,建康家电总店只承办过一次非家电领域的展会,那是在7年前,这里举办了中非经济贸易合作论坛,并吸引了总设计师到会祝贺。那一次的展会推动了中国商品向非洲国家的出口,在特殊时期里打破了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直到今天,中央许多部委的官员们谈起那次展会,还唏嘘不已,称其为神来之笔。

    在那之后,也曾有过不少单位盯上了这块福地,希望借这里的场地来举办自己单位的展会,但所有这些要求,都被总裁安雁一口回绝了。建康家电财大气粗,根本就不在乎那些展会的租金。而越是如此,人们就越觉得这个场地意义非凡,一个展会能够在这里举办,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新闻点。

    一楼和二楼的展厅全部分配给了中国内地的机床厂商,外国参展商被安排在三楼和四楼的场地。原本那些外国厂商是不屑于参加这一次展会的,但当他们听说前来参观订货的有来自于全球近百个国家的客商时,也就顾不得再装什么矜持,纷纷跑到展会的主办方这里来登记要求参展了。对于把他们安排在三楼和四楼这一点,他们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人家主办方说了,这本来只是为中国厂商举办的展会,能够让外国厂商参加,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

    在三楼西侧的一个展台前,田中永嗣和松下永三两个人阴沉着脸,站在那里观看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心里五味杂陈。

    和其他的国外厂商一样,西乎公司最开始并没有把这一次展会放在心上。国际上知名的大型机床展会有三四个,不太知名的展会更是不计其数。中国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国际性的机床展会,在西乎公司的眼里,这就是一次不入流的展会,估计最终就是中国的机床生产商和机床客户自娱自乐而已,所谓国际二字,充其量也就是找几个第三世界的穷兄弟来凑凑数而已。

    谁知,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西乎公司的预期。先是美国通用公司声明将派出一个正式的代表团去参观,并且暗示将在这次展会上采购一批金额可观的装备。接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发话,说会关注这次展会上展出的产品。再接下来,一家又一家西方大型企业陆续表态,声称对中国机床装备“有兴趣”。至于亚非拉那些发展中国家,更是早早地就在国内发布了消息,要组织企业前往中国去进行设备采购。

    通用、福特等公司如此捧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抛开中国机床物美价廉这个因素,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们都在寻求进入中国市场,都希望能够通过采购中国机床这样一种善意的表示,来获得中国政府的好感。要知道,在展会主办方发出的邀请函上,可是冠有十几家中国部委的名头的,哪一家部委对于那些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西乎公司就无法再保持淡定了。这么多重要的客户都去了,自己如果不能在展会上露一个小脸,别人恐怕就要怀疑自己是否还存在了。展会这种场合,比的就是一个存在感。你参加展会了,别人可能注意不到你。但如果你不参加展会,媒体第二天就要长篇累牍地质疑,轻辄怀疑你是否财务上遭遇了困难,重辄可能直接断言你这家企业来日无多了。

    赶在参展商报名截止之前,西乎公司登记上了自己的名字。组委会似乎并没有歧视西乎公司,给它安排了一个相对还算不错的展位。不过,在拿到参展证之后,西乎公司就面临着一件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参展的产品如何定价。

    在此前,西乎公司与中国同行之间的价格战,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了。中国厂商接连发起了三轮价格攻势,把每款产品的价格平均降低了15%。中国产品的价格本来就低,经过三轮降价之后,更是低得让人咂舌,西乎公司如果不跟着降价,那就根本没有竞争的机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西乎公司只好挥泪大甩卖,把价格也跟着降低了15%,勉强算是稳住了阵脚。现在要参加这样一个机床展会,在展会上中国厂商会不会掀起新的一轮降价呢?

    “我们必须做好中国厂商进一步降价的准备。”在离开日本之前,松下永三这样对董事长大泽彦说道,“董事长,请给我一个授权,允许我在展会上把平均价格再降低5%。”

    “松下君,我们现在的价格,就已经使公司面临严重亏损了。如果把产品价格再降低5%,我很难想象公司是否还能够支撑得起来。”大泽彦回答道。

    “我知道。”松下永三向大泽彦鞠着躬说道,“不过,如果我们降价之后能够保住一部分的市场,我们最起码能够收回一些固定成本。如果不降价的话,我们的产品将会失去绝大部分的市场,届时公司就将陷入停滞的状态,处境只会更加困难。”

    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管生产与否,都要支出的那些成本,比如说厂房的折旧、工人的基本工资等等;变动成本是与生产相关的成本,比如原材料、动力、工人的计件工资等等。

    企业的亏损是指销售收入不能抵销成本,换算到每件产品上,就是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但在这种情况下,并非不生产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变动成本,那么每销售一件产品,虽然不能弥补所有的成本,但至少能够冲抵掉一些固定成本,能够让企业的亏损缩小一些。

    西乎公司目前就是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它的固定成本是非常庞大的,这些成本需要分摊到每一件产品上去。经过前一段与中国企业的价格战,西乎公司的产品价格已经低到无法分摊掉全部固定成本,表现在账面上,就是企业出现了大幅的亏损。但如果销售完全停滞了,那么情况只能变得更糟糕,因为这意味着原来能够被分摊的那些固定成本也找不到地方来分摊了。

    大泽彦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他沉默了良久,对松下永三说道:“好吧,松下君,我可以给你这个授权。不过,降价的幅度,只能限制在5%以内,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了。”

    松下永三就是带着这样的一个授权来到中国的。展会开始之后,他安排了几名中国分公司的雇员分别到各家中国企业的展台去旁敲侧击地询价,得到的消息是,中国企业已经准备好了在这次展会上搞优惠酬宾的活动,松下永三知道,那就是降价的委婉说法了。至于降价的幅度,各家企业都讳莫如深,不见到真正的客户,他们是不会透露出来的。

    “松下君,董事长给了你降价5%的权限,你认为这个权限在这次展会上够用吗?”田中永嗣问道。

    松下永三苦笑道:“田中董事,你也能够看到的,中国人这一次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摆出这么大的阵势,很明显是打算给我们迎头一击的。5%的降价幅度,恐怕根本无法阻击住中国人的进攻。”

    “这些中国人难道是疯了吗?产品价格降到这个程度,大家还有利润可言吗?难道他们的目的就是把我们拖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宁可跟着我们一起死?”田中永嗣诧异地说道。

    松下永三摇摇头:“不是的,他们在赌,赌能不能把我们拖死。如果能够把我们拖死,他们的市场份额就会大幅度扩大,届时就可以凭借规模效应产生利润了。”

    “那么,你认为他们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田中永嗣问道。

    松下永三道:“我估计,他们至少还能够有10%以上的降价空间。”

    田中永嗣道:“我们是不可能支撑得起10%的降幅的,如果我们的产品也降价10%的话,恐怕不出一年时间,公司就要破产了。”

    “我们如果不降价10%,那么连一年时间都支撑不住。”松下永三应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来参加这个展会干什么?”田中永嗣道,“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难道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到公司是如何破产的吗?”

    “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吧。”松下永三道,他用手一指前方,说道:“你看,那不是美国霍尔公司的采购经理鲍威斯吗,前一段时间,销售部报道说,霍尔公司正打算采购一批焊接机器人,我想,鲍威斯应当是为这个而来的,这可是一个大订单。你看,他向我们走过来了。”

    559侃价

    559侃价

    霍尔公司是一家大型钢结构公司,对各种焊接设备有着很大的需求。在过去,西乎公司一直是霍尔公司的焊接设备供应商,所以松下永三对鲍威斯也比较熟悉。看到鲍威斯向西乎公司的展台走来,松下永三连忙收起刚才阴郁的表情,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

    “鲍威斯先生,我的老朋友,你怎么也来参加这个展会了?”松下永三一边向鲍威斯鞠躬一边问道。

    鲍威斯和松下永三握了一下手,解释道:“松下先生,我也是接到中国机械委的邀请函而来的,你也知道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霍尔公司正在寻求和中国内地企业合作,开展在中国的钢结构业务,所以……”

    鲍威斯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其中的意思,松下永三也是懂的。这就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国家所带来的吸引力,全世界的厂商都看中了中国这块热土,都希望在这个新兴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而这次机床展会的主办方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拉了十几家部委给自己背书,使得那些国际巨头不得不现身。

    “鲍威斯先生,我想,像霍尔公司这么大的企业,应当不会屈从于中国官方的压力吧?”松下永三说道,“设备采购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大事,是不应当掺杂任何政治因素在内的,是这样吗?”

    鲍威斯当然能够听出松下永三的意思,不过,他可不是那种会被激将法激住的人,他哈哈笑着拍了拍松下永三的肩膀,说道:“松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掺杂政治因素的。不过,你放心吧,中国政府并没有强迫我们必须采购中国的设备,刚才,他们机械委的官员明确跟我说过了,我们霍尔公司能够来参加这次展会,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至于在展会上采购谁的设备,他们是不干涉的,他们提倡的是自由竞争。”

    自由竞争?这种话也就是外交辞令而已,松下永三在心里暗暗地嘀咕道。这一次展会,中国政府各部委不但在邀请函上署名,而且还派出了高级别的官员到展会上来和一些重要客商见面,这其中的暗示意味还不够强烈吗?中国人当然还没有强势到强迫外国客商必须采购中国设备的程度,但是否采购了中国厂商的设备,无疑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各部委选择合作商的一个重要依据。

    心里虽然明白这些,但松下永三也非常聪明地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他笑着对鲍威斯说道:“鲍威斯先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这次过来,是要采购一批焊接机器人吧?在这方面,我们西乎公司的技术无疑是最为过硬的,需要我向你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吗?”

    “是的,我非常有兴趣。”鲍威斯非常给面子,直接随着松下永三走进了西乎公司的展台。讲解员河野芩生走过来,开始向鲍威斯介绍西乎公司的焊接机器人的性能指标,鲍威斯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脸上现出满足的微笑。

    “怎么样,鲍威斯先生,我们的产品能够符合你们的需要吗?”在河野芩生介绍完成之后,松下永三对鲍威斯问道。

    “完全符合我们的需要。”鲍威斯说道,“西乎公司在焊接设备方面的成就,的确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我相信,这一批焊接机器人的引入,将能够使我们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你过奖了。”松下永三喜形于色,“我们西乎公司的宗旨就是要让客户满意,满足客户一切的需求。我们的产品能够得到鲍威斯先生的夸奖,我觉得非常荣幸。”

    “只有一个问题。”鲍威斯伸出一个手指说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但是”了,松下永三心里咯噔一下:“鲍威斯先生,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价格。”鲍威斯微笑着说道,“我们这一次要采购的,是100套焊接机器人,所以,价格方面我们是比较看重的。请问,你们刚才介绍的这款焊接机器人,单套的报价是多少?”

    “我们的报价是……48万美元。”松下永三迟疑着报出了一个价格,同时紧张地观察着鲍威斯的表情。

    鲍威斯牛哄哄地摆了摆手,说道:“不不不,松下,你这可不是对待老朋友的态度,你这个价格未免太高了。”

    “呃……当然,我说的只是报价而已。”松下永三道,“对于霍尔公司这样的老客户,我们有一个优惠价格,是45万美元。”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价格应当是上个月的价格了吧?”鲍威斯道,他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对于市场价格了解得非常清楚。

    “的确是上个月的价格。”松下永三硬着头皮道,“我们这个月在上个月的价格基础上,做了一些小的调整,如果霍尔公司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把价格降到……43万5千美元。”

    鲍威斯露出一副不满的表情,说道:“松下,你知道为什么你们的产品竞争不过中国的同行吗?你们在报价方面,太自信了。你可知道,中国的浑北电焊器材厂,也推出了他们的焊接机器人产品,他们的报价每套才15万美元。”

    “这家企业嘛,我自然是知道的。”松下永三用尽量平和的口气回答道,“他们的产品价格的确非常低廉,但他们的焊接机器人的性能和质量,和我们西乎公司比起来,似乎是要差好几个档次的。”

    在松下永三的心里,对于鲍威斯所提到的浑北电焊器材厂,可谓是恨得牙痒痒的。这家电焊器材厂原本是浑北市的一家骨干企业,90年代初因为技术落后而陷入了困境。当时,西乎公司曾经打算用低价收购它,将其改造为西乎公司在中国的一家组装厂。谁料想,汉华重工捷足先登,在国家计委的帮助下,并购了这家工厂,使其成为汉华的一家下属企业。

    在过去几年中,汉华投入大量资金,对浑北电焊器材厂进行技术改造,使其产品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原来生产了好几十年的老电焊设备完全停产了,代之以各种达到国际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技术水平的新产品。去年,这家企业更是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焊接机器人产品,虽然品质比西乎公司的同类产品差出一大截,但其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抢走了西乎公司的若干订单。如今,连鲍威斯居然都被它的低价位打动了,这如何不让松下永三感到气愤。

    “的确,他们的焊接机器人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只相当于西乎公司的一半,但如果要计算性价比的话……”鲍威斯拖着长腔对松下永三说。

    “霍尔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你们选择设备,还是应当把品质放在首位吧?”松下永三劝说道。

    鲍威斯道:“那是当然,不过,价格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哦。对了,浑北电焊器材厂向我们承诺说,他们将会很快推出新一代焊接机器人产品,性能可以达到西乎公司同类产品的80%,而价格嘛……仅相当于西乎公司的一半。”

    那你就去买中国人的产品好了!松下永三恨不得直接一句话把鲍威斯噎死。他心里明白,鲍威斯是不会选择中国人的产品的,浑北电焊器材厂生产焊接机器人刚刚不到一年时间,质量还非常不稳定,除了一些贪图便宜的第三世界国家企业之外,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是不太可能选择这种不成熟产品的。

    “松下,我们是老朋友了,我们当然还是相信西乎公司的质量了。”鲍威斯似乎看出了松下永三的想法,他话锋一转,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我这次来,主要也是想看看西乎公司的产品,只不过,你们的价格的确是偏高了一些。你要知道,这么高的价格,是会把客户推到中国人那边去的。”

    “好吧,鲍威斯先生,你觉得我们的产品价格在什么水平上的时候,你是可以接受的?”松下永三问道。

    鲍威斯道:“我想,38万美元吧,这个价格虽然仍然比中国人的价格高出一倍多,但毕竟是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价格。松下,你看怎么样?”

    “38万……”松下永三连死的心都有了,38万一台焊接机器人,简直就是白送了,刨掉材料费、人工费,几乎就剩不下什么毛利。

    “42万吧,这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最低价格了。”松下永三几乎是用哀求的口吻说道。

    “39万,再高的话,我想我就宁可使用中国人的产品了,我发现他们的产品其实也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41万……不能再低了。”

    “40万!我不能再升了,对了,中国人说了,如果现在购买了他们的第一代产品,未来可以只付一个成本价就升级为第二代产品的,这很划算。”

    “40万5千……”

    “好吧,我接受这个价格,这样吧,我去喊我的秘书过来,他会办理具体的签约事宜的。”

    “好吧,我在这里恭候你们。”松下永三瘫倒在凳子上,像一只濒死的蛤蟆一样翻着白眼。

    560做人不能太林振华

    560做人不能太林振华

    鲍威斯说是去找秘书来签约,其实是要到楼下去给汉华重工一个交代。

    鲍威斯这次来参观展会,看的是中国几家政府机构的面子,所以到展会上来之后,第一站就去拜访了主办这届展会的汉华重工的展台。在汉华重工那里,鲍威斯下了几个小额的订单,但对最重要的焊接机器人的订单,表示了犹豫。

    林振华当时正陪着机械委的李默梓在现场视察交易情况,见到鲍威斯这副表情,林振华大度地表示:生意不成人情在,鲍威斯是否选择汉华旗下浑北电焊器材厂的产品,并不会影响到双方的友谊。不过,林振华也善意地提示道,中国的焊接机器人虽然品质不及西乎公司,但价格方面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建议鲍威斯对比一下双方的性价比再做决策。

    从鲍威斯这边来说,其实早已经打定主意,要选择西乎公司的产品,但表面上肯定还是要做出一些姿态来。他到楼上西乎公司?(: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