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20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胡扯,我们的平板车来来回回跑了好几百趟了,没听说过什么危桥的事情。”曹树林说道,“这个警察不会是弄错了吧?”

    翻译道:“我跟他说过了,他说就是因为我们前一段时间来回走。破坏了桥的结构,所以现在桥成为危桥了。”

    “呵呵,小曹啊。你们是不是每次拉货拉得太多了?把人家的桥都压成危桥了?”祁仲谋没心没肺地笑道。“别以为到了德国,你们就可以不搞可持续发展了。”

    “祁总太小瞧我们了。就算我们不在乎德国的桥,我们也在乎林总的设备吧?我们哪敢拿林总的设备开玩笑啊。”曹树林说道,这个老实憨厚的搬运工,自从当上老总之后,也逐渐学会说这种漂亮话了。

    “走,过去看看吧。”林振华说道。

    几个人一齐走向那座据说已经成为危桥的桥梁,在他们身后,平板车司机按着警察的指挥,把车停到了道路的一侧,等着接受下一步的指令。

    众人来到桥上,左顾右盼,似乎看不出什么异样,曹树林把翻译喊过来,对他说道:“你去请那个警察过来,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警察过来了,曹树林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递给警察。警察笑了笑,从嘴里拿下哨子,把烟叼上,就着曹树林的火点燃了烟,然后对曹树林递上了一个友好的笑容。

    “警察先生,这座桥是什么时候成为危桥的?”曹树林通过翻译问道。

    “是今天早上。”警察答道。

    “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曹树林又问道。

    警察摇摇头道:“不是我们发现的,是市政厅通知我们,说这座桥是危桥,严禁任何载重车辆通过。”

    “市政厅?”林振华插话道,“市政厅怎么会平白无故关心起这座桥来了?他们是接到了市民的报告吗?”

    警察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不知情。站在一旁的祁仲谋小声地对林振华和曹树林说道:“小林,小曹,我怎么觉得这事有点蹊跷,不会是这个警察想捞点好处吧?”

    “不至于吧?”林振华道,“不是说德国警察很清廉的吗?”

    “谁知道。”祁仲谋道,他走到那警察面前,通过翻译对警察问道:“警察先生,我看这座桥好像没什么异常嘛,而且桥上标注的承重也能满足我们车辆的要求,你是不是可以帮帮忙,让我们通过?”

    “这是绝对不行的。”警察严肃地说道,“先生,我是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一座危桥也许看起来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出问题,就会带来人员伤亡。既然市政厅通知我们说这座桥是危桥,我们就绝对不能允许你们的车辆从这里通过。”

    “老祁,咱们还是别冒这个险了。”林振华劝道,他转头对曹树林问道:“老曹,除了这座桥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桥可以走?”

    曹树林摇头道:“没有了,这边上的另外几座桥,都不是通行卡车的。要找另外一座桥,就得绕出去几十公里,一来一去,起码多出半天时间呢。”

    “这可怎么办?”林振华也挠头了,拆运科尔巴赫工厂设备的事情,已经进行了一多半了,这个时候遇到这种突发情况,实在是麻烦。

    祁仲谋道:“小林,你信我一回,我觉得这件事绝对有问题。我敢打赌。这座桥不是危桥。一定是有人想给我们使绊子。”

    林振华也算是一个机智的人了,但他搞的多数是阳谋,是靠实力去和对手斗争。祁仲谋可是生意场上人一套鬼一套做惯了的。对于各种阴谋有着天生的敏感。听他这样一说,林振华也觉得此事疑点重重,只是。他想不出有谁会出于什么目的来给自己使绊子。

    “走吧,既然这个警察说他是按市政厅的指示行事的,我们就去趟市政厅问问吧。”祁仲谋说道。

    搁在20年前,中国人在海外可没有这样的底气,遇到事情哪敢去找人家的市政厅交涉。但现在就不同了,林振华、祁仲谋,都是来德国投资的大企业家,有时候人家的政府部长都要出来迎送的,一个小小的市政厅算得了什么?

    曹树林叫来了一辆出租车。让大家坐上,径直来到了市政厅。听说来客中有收购了科尔巴赫工厂的中方董事长,市政厅的守门老头脸上多了几分谦恭。亲自把他们带到了市长劳伦斯办公室。

    “各位中国客人。欢迎欢迎。”劳伦斯的脸上带着一些忐忑之色,把林振华一行让到沙发上坐下。然后问道:“各位,你们到我这里来,有什么指教吗?”

    这话就是明知故问了,劳伦斯哪里会不知道林振华等人的来意。要知道,危桥的这个通知,就是由他亲自下达的。

    负责运输工作的是曹树林的公司,所以曹树林率先发问了:“市长先生,今天我们的平板车要通过迈森桥的时候,有警察通知我们说那是一座危桥,不允许我们通过,他还说这是市政厅发出的通知,所以我们就到这里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嗯嗯,迈森桥嘛……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劳伦斯答道。在他说话的时候,林振华和祁仲谋都死死地盯着他的眼睛,结果发现这家伙的眼神飘浮不定,一看就是在撒谎的样子。

    通过宣布迈森桥为危桥,以阻止汉华运走科尔巴赫工厂里的设备,这是赫迪拉向劳伦斯出的损招。科尔巴赫工厂已经被汉华收购了,厂里的设备如今已经是汉华的财产,汉华想运走哪件、留下哪件,别人是无权干预的。

    赫迪拉告诉劳伦斯,说汉华所运走的都是尖端设备,留下的都是淘汰的设备,这激起了劳伦斯对于汉华的不满,但劳伦斯也无法以此作为理由,来阻止汉华的作为。

    赫迪拉献计说,劳伦斯可以把这件事上报给国会,要求国会前来调查此事件,为汉华拆运设备增加一个变数,劳伦斯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在国会出手干预之前,如何使汉华的拆运工作暂时停滞,可就有些麻烦了。赫迪拉于是想出了谎称迈森桥是危桥的说法,使曹树林的平板车无法通过。

    这一次汉华打算从科尔巴赫工厂运走的设备,包括一些测试设备、加工机床、小型电炉等,重量都达到数吨,必须用卡车来进行运输。平板车无法通过迈森桥,汉华就无法把这些设备运出来,这样就为劳伦斯寻求国会干涉赢得了时间。

    其实,赫迪拉自己也知道,国会最终应当是不会干涉这件事情的,毕竟把alk的工厂卖给中国,是德国政府的决策,国会和政府之间是有默契的。赫迪拉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泄愤的需要,他想给汉华增加一些麻烦,哪怕这是一种徒劳的挣扎,他也要去试一试。

    林振华不知道这件事背后的猫腻,但他从劳伦斯的眼神里猜出了一些端倪。他问道:“市长先生,我想了解一下,是什么人鉴定说这座桥已经成为危桥的。”

    “这个嘛……”劳伦斯吞吞吐吐道,“是有市民向我们反映的,他们认为,这一段时间贵国拆运科尔巴赫工厂的设备,运货卡车频繁从桥上通过,所以会对这座桥形成无法预计的损害。”

    这个说法与桥上警察的说法就对上了,但从劳伦斯的措辞中可以听出,这个危桥的判断完全是莫须有的。林振华逼问道:“市长先生,难道贵市的决策竟然如此轻率吗?仅仅凭着有人说这座桥可能成为危桥,你们就封锁了桥面,不许别人通过。那么,如果有人说本地要地震。是不是你们也打算举城搬迁了呢?”

    “当然不是这样的。”劳伦斯硬着头皮说道。“我们对于这样的传言,也会给予认真求证的。如果最终……呃,我是说。如果有证据表明这座桥还可以使用,我们会撤销危桥的警告的。”

    “你们打算用多长时间进行求证?”林振华继续问道。

    劳伦斯回避了林振华的问题,反过来问道:“林先生。我听你刚才自我介绍说,你就是收购科尔巴赫工厂的中国汉华重工集团的董事长,我能不能问问,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工厂的设备拆走呢?”

    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这只是一家企业内部的生产事务而已,难道市长先生对这样的事情也很关心吗?”

    劳伦斯道:“我听说,你们拆走的,都是工厂里的尖端设备,留下来的是一些落后的设备。这是事实吗?”

    林振华眼睛一亮,他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看起来,祁仲谋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当地政府因为反感汉华拆走科尔巴赫工厂里的尖端设备。所以故意找出了这样一个危桥的借口。

    “市长先生,你说的的确是事实。”林振华道。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撒谎,他觉得即便是开诚布公地承认这一点,德国政府也无话可说。

    “我们购买科尔巴赫工厂,目的就在于提高我们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科尔巴赫工厂有不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尖端设备,我们把它们运回中国去,是为了能够进行学习,这并不违背我们与德国政府之间签署的协议。”林振华正色道。

    劳伦斯道:“可是,你们在这里只留下落后的设备,如何能够保证这家工厂的持续运营呢?作为本市的市长,我有义务要求你们保证这家工厂经营的可持续性。”

    有没有搞错,一家德国工厂的可持续性,凭什么让我一家中国企业来保证?如果不是为了得到厂子里那些尖端设备,我有什么必要收购这家工厂,还承诺在本地保留这家工厂50%的生产能力?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地嘀咕道。

    不过,在面子上,他还得做出一些姿态来,他说道:“市长先生,你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我们收购科尔巴赫工厂,自然是希望它能够持续地为我们带来利润。下一步,我们会按整个集团的规划,分配科尔巴赫工厂的生产任务。这些生产任务是用现有的设备完全可以完成的,如果需要其他的设备,我们也会从国内运来,或者在德国进行采购。这些细节,我想市长先生没有义务去关注吧?”

    劳伦斯也知道自己理亏,但事情已经做出来了,他也没法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对于林振华的质问,他采取了耍赖的策略,说道:“林先生,我非常感谢贵公司能够保留科尔巴赫工厂的生产能力,我希望我们双方在未来能够非常愉快地进行合作。”

    林振华冷笑道:“市长先生,我没有看出贵市对于双方合作的诚意。如果迈森桥的确成了危桥,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未来科尔巴赫工厂所生产出来的机床,也无法运输出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只能关闭这家工厂,等到桥修好了再说了。”

    “我看你们就是故意刁难!”曹树林发飚了,“刚才林总说得对,过去这家工厂还在生产的时候,它的运机床的卡车不也天天从迈森桥上通过吗?还有,它还需要从外面采购钢材,这些运钢材的车辆也得走迈森桥过吧?这么多车辆来来回回,都没有把迈森桥压坏,我们只是运了几趟货,桥就成了危桥了?你骗谁呢!”

    曹树林一发起火来,嗓门是够粗的,说话也没遮没拦。翻译迟疑了一下,回过头去看林振华,意思是问林振华这些话能不能照样译过去。林振华摆摆手,道:“你就照曹总的原话译,他们如果敢跟我们叫板,我找德国总理告状去。”

    翻译把话译过去了,劳伦斯还真有点死猪不怕热水烫的意思。他坚决地说道:“各位先生,非常抱歉,作为一名市长,我有义务对辖区的安全负责。既然迈森桥存在隐患,那么在进一步的鉴定结果出来之前,我无权放行。”

    “这家伙是铁了心要和我们作对了。”从市政厅出来的时候,曹树林愤愤然地对林振华说道,“实在不行,我们就硬闯吧,我有120分的把握,保证这座桥不是危桥。”

    “不妥。”林振华道,“人家已经通知我们了,如果我们硬闯,可就是授人以柄了,到时候纠缠起来,我们更麻烦。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让市政厅撤销这个危桥警告为好。”

    “是不是请alk方面的人来协调?”祁仲谋建议道,“你们买的是alk的厂子,让他们来协调,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作为德国本地企业,在这方面的能量还是更大一些吧。”

    林振华呵呵冷笑道:“alk?我顶着风都能闻出这件事里有alk插手的味道,我估计,恰恰就是alk的人……也许就是赫迪拉,在背后使坏!”

    723创业精神

    有人说,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的敌人。林振华对赫迪拉的判断,就是如此。他虽然不知道赫迪拉就在科尔巴赫城,但他还从这件事情里透出来的阴损味道就能猜出,这幕后的主使必定是赫迪拉。

    “我们的崛起,让很多人心里不痛快啊,这个赫迪拉就是其中之一。”林振华把赫迪拉与汉华之间的恩怨向祁仲谋和曹树林介绍了一遍,然后感慨地说道。

    “这种事,怎么也只能算是损人不利己吧?”祁仲谋惊诧道,“我琢磨着,我老祁虽然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做的。”

    林振华哈哈笑道:“祁总,在这点上,你是不如赫迪拉的。他再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有理想、有原则的人了。他跟中国人之间的仇怨,持续了这么多年,还百折不挠,临到厂子被我们收购了,他还要恶心我们一回,你说说看,谁能有这样毅力?”

    曹树林挠着头皮道:“振华,我怎么觉得你像是在夸这个混蛋啊?”

    “我实在想不出怎么骂他才解恨了。”林振华悻悻地说道。赫迪拉这个家伙,这些年给汉华添的麻烦可真是不少了,从唆使索马里海盗拦截汉华的货轮,到策划欧洲企业集体封杀中国企业。虽然他的每一次发难最终都被粉碎了,但也的的确确给汉华带来了不少额外的负担。一个企业能够拥有一个如此忠贞不二的敌人,也算是一种荣耀了。

    看起来,在劳伦斯这里是得不到解决方案的了,林振华一行无奈之下,只好又叫了辆出租车,先回到了科尔巴赫工厂,去看望在那里负责拆卸设备的工人们。

    科尔巴赫工厂的车间里。来自于汉华机床公司的装配钳工和来自于劳模物流公司的搬运工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他们把那些准备运回中国的设备一件一件地拆卸下来,堆放到一边的空地上,在一些关键部位上还要贴上泡沫塑料或者棉布等加以保护。

    许多精密机床为了减少运行时的振动,都是用膨胀螺钉固定在地基上的,工人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把那些膨胀螺钉拆掉,再把机床分解成若干个部件,以便于运输。有些螺钉日久天长,已经完全锈死了,工人们便要用小型的钢锯把螺钉锯掉,这样的工作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看到曹树林走进车间。在现场担任指挥工作的杨文勇拎着扳手迎了上去,问道:“曹总,怎么样。平板车来了吗?”

    “没有。”曹树林抱歉地摇摇头。

    “怎么回事?”杨文勇用抱怨的口吻说道,“这么老半天了,一辆车都没来,出什么事情了?”

    曹树林一指跟在自己身后的林振华,说道:“你们林总也来了。让他跟大家讲吧。”

    “哦,林总来了?”杨文勇这才发现林振华,连忙打着招呼:“林总,你来了,路上辛苦了吧?”

    “文勇,你们辛苦了。”林振华伸出手和杨文勇握手。杨文勇连忙躲开,摆着手道:“林总,握手就免了。我满手都是机油。”

    林振华倒也没有假惺惺地非要去握杨文勇的脏手,这种亲民秀在他们之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看了看车间里的场景,对杨文勇问道:“文勇,拆卸设备的工作进行得怎么样?”

    “一切顺利。”杨文勇道,他的语气里压抑不住兴奋之情。“林总,咱们可算是拣着宝了。他们这个工厂里,好设备可真是不少,有很多都是咱们公司没有的设备。我还跟师傅们说呢,他们有这么好的设备,怎么还会破产了呢?”

    林振华被杨文勇的天真给逗笑了,他说道:“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他们有最好的设备,但他们的工人不如我们的工人吃苦耐劳,输给我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这倒是。”杨文勇颇有几分自豪,看着车间一角摆放着的那些已经拆卸下来的设备,他又想起了卡车的事情,便又问道:“林总,刚才曹总说卡车的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已经拆下了这么多设备,就等着车来拉走了。”

    “德国人不甘心厂子被我们拆走,耍了个花招,把咱们的车给拦在迈森桥那边了。”林振华说道。

    “什么意思?”周围的几位工人听到这句话,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凑了上来。

    林振华简单地把劳伦斯宣布迈森桥为危桥、阻止中方车辆通过的事情向众人说了一遍,同时还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猜测也说了出来。工人们顿时就炸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这帮兔崽子,有本事明着来,玩什么阴的!”

    “不管他们,咱们就硬闯,告诉他们,桥如果塌了,一切责任我们来负。”

    “硬闯也不好,要不,就从邻市绕过去吧,我听说那边还有一座桥。”

    “那得绕出好几十公里呢,再说,万一他们串通起来说那座桥也是危桥呢?”

    “这倒真是够恶心人的,没车,这设备怎么运出去啊。”

    “……”

    林振华听到大家的声音越来越大,连忙抬起手做了一个示意大家安静的手势,然后说道:“各位师傅,这件事大家不要急,我和曹总,还有祁总,刚才已经去过市政厅了,向市长做出了严正的声明。如果他拒不收回成命,我们只好通过外交途径,找德国政府来干预了。大家该做什么还是照常,我估计两三天时间这件事就能够解决。”

    “林总,不行啊。”杨文勇低声说道,“咱们拆下来的设备,都堆在车间的空地上,现在已经剩不下多少地方了。如果前面拆下来的东西不能及时运走,我们后面就很难继续工作。”

    “先克服一下。”林振华拍拍杨文勇的肩膀,说道:“我和曹总再商量一下,争取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劝走了杨文勇,林振华和曹树林、祁仲谋走出车间。站在一个没人的地方。祁仲谋说道:“小林,我看这事有点麻烦啊,你说两三天就能够解决问题,我觉得可能太乐观了。德国社会不比咱们中国,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这个劳伦斯铁了心要跟我们为难,弄不好一拖就是十天半月呢。”

    “我知道。”林振华也皱着眉头说道,他转头看着曹树林,问道:“老曹,如果劳伦斯真的不肯放行,你觉得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曹树林道:“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邻市绕道了,但我不知道邻市会不会也找个什么借口不准我们通过。咱们拉设备用的是大平板车,有些城镇是不允许平板车通行的。”

    “如果我们换成别的车呢?”林振华问道。

    “但凡是卡车。他们就有理由阻拦。”曹树林说道。

    林振华摆摆手,说道:“我的意思是,不用卡车,而是用……比如说板车。”

    “板车?”曹树林一怔,他细细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板车肯定是不行的,这些设备,拆开之后,每一件轻得一两吨,重则三四吨。哪有能吃这么大力的板车啊……除非是……”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开始闪烁起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办法。但又还有一些为难的样子。

    “除非什么?”林振华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曹树林苦笑一声,说道:“我能有什么好办法,只有一个笨办法而已,我想了一下。太不可行了,说出来也白搭。”

    林振华问道:“什么笨办法?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谋参谋吧。”

    曹树林道:“很简单。就是用人力把设备扛出去,扛过迈森桥,平板车在桥那头接货。”

    “扛!”祁仲谋瞪大了眼睛,“曹总,你没事吧?几吨重的设备,你让人扛着走?”

    曹树林不屑地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过去我在工厂里当搬运工的时候,就干过这样的事情。当时厂里号召我们学习大…庆铁人精神,你记得吗,铁人他们就干过扛井架的事情。”

    听曹树林这样一说,林振华和祁仲谋也都想起来了,这是电影《创业》里的一个情节,全国石油大会战,各地的钻井队都带着设备来到大…庆。当时起重机和平板车都十分匮乏,铁人便带领自己的工友们愣是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设备运到了工地,保证了及时开工。

    这部电影播出后,各地纷纷学习创业精神,搞了不少形式主义的活动,曹树林说的估计也是这样的事情。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来搬运设备,在实践上还是可行的,只是平常企业里都能够找到吊车和卡车,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而已。

    想不到,德国人给出了个难题,弄得他们真的要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了。

    “老曹,你觉得这个方法能行吗?”林振华心念一动,问道。

    没等曹树林回答,祁仲谋先给出了一个否定的意见:“振华,你想什么呢?一台设备几吨重,起码要几十个人才能扛得动,你现在这里才多少人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真打算搞什么创业精神啊?”

    “创业精神没错啊。”林振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答道,“我们本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奋斗过来的,过去老曹他们能够扛得了,我相信我们现在的工人们也同样扛得了。”

    祁仲谋大摇其头:“我不怀疑你们能扛得起,可是太没必要了。我们可以去找德国政府来处理这件事,大不了就是耽误几天时间而已,你也不急着要用这些设备吧?”

    林振华道:“老祁,你没懂我的意思。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用肩膀把这些设备扛出去,那么就能够给这些德国人一个响亮的耳光。我想让他们看看,我们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取胜,靠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这种拼命的精神,我要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

    “好!”曹树林拍手叫好,“振华,我就喜欢你这种精神。我现在就把我们那些搬运工,还有司机什么的,都喊过来,你就看看你家老哥这个青年愚公是怎么搬山的吧。”

    “我们的工人也都算上。”林振华爽快地说道,“还有我也算一个。”

    “你就算了吧。”曹树林连忙说道,“你是个大老总,要是把你累出个好歹来,我怕中央都要来找我算账了。”

    林振华笑道:“老曹,你可别小看我,我当年也是搬运工出身呢。”

    “你就拉倒吧。”曹树林说道,“其实也不只是差你这一个人的问题,我算了一下,我们劳模物流公司的搬运工,加上你们派来进行设备拆卸的钳工,满打满算也就是120个人。一件设备如果算是3吨重,就是6000斤,需要50到60个人才能扛得起来。这样一算,咱们一趟只能运2件设备,效率太低了。”

    “再雇一些人呗。”祁仲谋站在一旁支着招,他虽然不赞成林振华和曹树林的方案,但既然对方已经下了决心,他便又热心热肠地帮着想办法了。

    “雇什么人啊?”林振华道,“老祁,这可是在德国,你上哪雇人去?你不会觉得这些德国大爷们愿意跟着咱们扛设备吧?再说,就算他们愿意,我也不雇他们,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中国人的力量。”

    祁仲谋一撇嘴,说道:“谁让你雇德国人了?科尔巴赫市里就有一个中国百货城,你如果愿意出钱,到百货城去雇点中国来的搬运工、店员什么的,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亲不亲,故乡人,我相信,你如果说这是中国人的事情,他们肯定会愿意帮忙的。”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老祁,真有你的。”林振华呵呵笑道,他转头对曹树林说道,“老曹,你先在这里安排,把什么绳索、木杆之类的预备好,我到中国百货城找帮手去。”

    “我和你一起去吧。”祁仲谋叹着气道,“你们可真是一群疯子,不过我可事先说好,我是60多岁的老头子了,我可不跟着你们一起扛东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724铁肩

    科尔巴赫市的中国百货城,拥有一百多家商户,分别经营着来自于中国的各种商品。林振华和祁仲谋赶到百货城的时候,正值中午时分,百货城里顾客寥寥无几,各家商户的老板们都坐在店外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聊着天。

    “二位是中国人吧?”有眼尖的店家看到了林振华和祁仲谋二人,对他们呵呵笑着打了个招呼。百货城里中国顾客可不多见,因为科尔巴赫城里中国人本来也不多,而从国内来的游客,自然是不会到中国百货城里来购物的。

    “正是,请问你们是从国内什么地方来的?”林振华凑上前,和对方拉着家常。

    “我是川省来的,他是东浙的,那位是江南省的……”一位热心的店家用手指着自己的左邻右舍,向林振华介绍道。

    “哦,这位老板是江南省的?我也是江南省的,想不到,在德国还遇到老乡了。”林振华笑着对那位江南省的店家说道。

    听说是老乡,那位店家也挺高兴,连忙站起身给林振华二人让座,同时问道:“老乡,你们到科尔巴赫来,是旅游还是做生意啊?到百货城来,是要买点什么吗?”

    林振华摇摇头,说道:“我们可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是来请大家帮忙的。”

    “帮什么忙?”那位江南省店家问道,“怎么,你们在这里遇到麻烦了?别着急,说说看是什么事情,我们想办法帮你们摆平。”

    林振华道:“我们是从国内来科尔巴赫收购德国企业的,收购之后,准备把厂子里有价值的设备运回中国去,提升咱们的制造水平。谁知道,科尔巴赫市政厅的官员们对于我们这样做很不满,就把迈森桥给封锁了,说是危桥。不让我们的卡车通过。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把厂里的设备运走了。”

    “见鬼了,迈森桥结实着呢,怎么会是危桥?”店家们闻听此事。也都愤慨起来。

    一位来自于北方省的店家问道:“你们说你们收购了科尔巴赫的企业,是哪家企业啊?”

    “是alk的科尔巴赫工厂。”林振华道。

    “科尔巴赫的alk工厂!”好几位店家都瞪圆了眼睛,其中一个人说道:“我知道那家工厂,当年我还当工人的时候,就知道这家工厂了,我们厂里用的精密机床就是他们生产的。”

    “你们居然把这家工厂给收购了,真是太牛了。对了。你们是什么企业的。”另外一位店家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道:“我是汉华重工的。”

    “哎呀,是汉华重工啊!”那位江南省的店家惊呼起来,“难怪,难怪,你们公司可是我们江南省的骄傲啊。我当年是丰南机械厂的,你们公司的董事长林振华,当年还去过我们厂子呢,我和他当年还在一起吃过饭呢。”

    “呃……”林振华窘了。看来这个世界还真是挺小的,就在这么一个德国小城,居然还能遇上故知。不过。他去丰南机械厂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他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40多的中年人了。至于面前这位自称和自己一起吃过饭的店家,他也实在是认不出来了,他可以保证的一点是,这位兄弟当年肚子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大。

    “呵呵,你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你面前这位,不就是林振华吗?”祁仲谋在一旁笑着说道。

    “你就是林总啊!哎呀,我真认不出来了。”那位江南省店家看来真的是有些激动了。“林总,你肯定不记得我了,我叫宗仁康,当年你教过我用滚齿机的。”

    没等林振华回忆起这位宗仁康是何许人也,其他的一些店家也都围上来了,没办法。林振华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以能够和他搭讪一句为荣:

    “林总,我一直都听说过你的事迹的,我最佩服你了……”

    “林总,我原来那个厂子的厂长你可以认识,他叫……”

    “林总,有空没有,晚上赏光一起吃个饭吧。”

    “……”

    林振华让大家的热情给弄得手足无措了,他对每个人点头、微笑、握手,可是没等多说几句,又被其他人的话给打断了。短短一会工夫,他至少握了20个人的手。还有一些相对矜持一些的店家,站在人群外面,也都呵呵笑着,想一睹这位传奇般的林总的真容。

    “对了,林总,你刚才说你们的卡车没法进厂子,你和这位领导到我们这里来,是想让我们帮什么忙?”终于有人想起了林振华还有正事要做,连忙把大家拦住,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记得此人刚刚自我介绍过,名叫周金发。他对周金发递了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对众人说道:“各位师傅们,是这样的,我们的卡车被拦在迈森桥,无法进到工厂里去。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不能向德国人低头,我们想让德国人看看我们的力量。所以,我们决定用肩膀扛的办法,把厂里的设备扛过迈森桥去。”

    “扛过去?”周金发直咂舌,“这些设备一件有多重啊?”

    “轻的一两吨,重的三四吨,再重的也没有了。”林振华说道。

    “三四吨……”旁边的众人都沉吟起来。

    “三四吨的东西,要扛也不是不行。”一位叫陈柄泉的店家说道,“当年我也扛过设备的,只要人手够,三四吨的东西照样能扛。”

    “说的也是。”周金发赞同道,“那么,林总,你的意思是……”

    林振华道:“我们现在有120名工人在厂里,人手不太够。我和这位祁总商量了一下,想在百货城雇一些店员、搬运工去帮忙,各位店里有没有暂时没事的伙计,我想借用一下,我们会按时间付费的。”

    陈柄泉笑道:“林总,我们这100多家商铺,雇了伙计的不过十几家,其他的都是夫妻店,一个人的也有。我们出来做生意的,哪敢大手大脚雇人啊。”

    “这……”林振华和祁仲谋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想到这里居然这么缺人手。不过,细想一下也的确是这样的,从国内雇一个人到德国来,成本是非常大的,寻常的店家还真舍不得花这个钱。

    “实在不行,我从我们集团的办事处调一些人过来吧。”祁仲谋道,“我们买下的新机场那边,有几十个人在搞改造,我让他们赶过来吧。”

    “林总,祁总,我还没说完呢。”陈柄泉插话道,“我说我们店里没有伙计,并没有说不能帮你们的忙啊。最起码,我就可以跟你们去,我过去也是当过搬运工的,这些年在德国开店,也没少搬东西,力气绝对没问题的。”

    “你?不行不行。”林振华连忙摇头,他记得在西班牙埃尔切的时候,那个叫张诚的小店主曾经说过,在国外开店的这些中国人,看起来平平常常,但哪一个也都是身家数百万的。让这些小老板去当搬运工,不是开玩笑吗?

    “陈老板,我只想雇几个小工而已,像你这样的身家,我可雇不起哦。”林振华解释道。

    陈柄泉哈哈笑道:“我有什么身家,不过是当二道贩子挣了几百万欧元而已,平常我们的货从国内运来,我不也得当搬运工吗?没关系,我这就跟老婆打个招呼,跟你们一起搬设备去。说实话,我觉得你们能够把alk的工厂买下来,替我们中国人争了口气,就冲这个,你们的忙,我帮定了。”

    “也算我一个,老乡帮老乡,理所应当嘛。”宗仁康也站了过来。

    其他的店家们也都纷纷发话了:

    “林总,也算我一个,不用钱,我义务帮忙。”

    “一起去吧,下午咱们就歇业吧,这可是关系到咱们中国人面子的事情!”

    “我没什么力气,不过帮着捆捆东西应当没问题。”

    “我这里有木棍,扛东西的时候用得上。”

    “……”

    人的激情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这些平常做生意斤斤计较的店家们,听说这是涉及到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的事情,一下子都热血沸腾起来。他们生意也顾不上做了,直接在门上挂上了大锁,站到林振华的身边。转瞬之间,就凑出了差不多150个人,其中还有几十位是穿金戴玉的老板娘。

    “多谢各位,多谢各位。”林振华拼命地向众人鞠着躬,然后走到那些女士面前,说道:“各位大姐,你们就别去了吧,留在这里看着店就好了。我请各位大哥过去,是干粗活的,不适合你们。”

    “什么粗活细活!老娘我当年也是干过普工的,论扛麻袋,我家这个死鬼都不是我的对手。”说话的是陈柄泉的太太,名叫袁翠英,她看起来有些中年发福的迹象,但听她的声音,还真有点不让须眉的味道。

    “没错,袁姐说得对,我们这些人没那么娇气!”其余的老板娘们也都嘻嘻哈哈地附和道。

    “那就多谢各位了。”林振华不再矫情了,他知道,这些人不是碍于他的面子,当然更不是为了挣这份搬运费,他们只是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件事是中国人的事情,他们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就冲这一点,林振华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拒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725力量的展示

    “振华,这就是你找来的人?”

    曹树林目瞪口呆地看着跟在林振华身后走进车间的那些小老板们。这些人看起来身体倒挺不错,一个个膀大腰圆的,但那身打扮实在不像是扛活的样子,男的一律是西服革履,女的大多烫着头,脖子上挂着白金项链。打眼一看,与其说是搬运工,还不如说是一个什么富豪观摩团呢。。

    曹树林这是还没看到他们开来的车子呢,停在车间外面的,一水的都是什么奔驰、宝马、保时捷啥的,谁家的搬运工有这样牛的装备?

    “兄弟,你们这种捆法,不够专业啊。”没等林振华说什么,陈柄泉已经大大咧咧地走上前去,用手扒拉着曹树林带着人捆扎好的设备。

    “什么?我不够专业!”曹树林像是被踩着尾巴一样跳起来,“我说老哥,我当了多少年搬运工了,你敢说我不专业?”

    换成一句别的什么话,曹树林还不至于这样恼火,他可是当年的青年愚公,对方一个衣着光鲜的小老板,居然敢在他的专业上跟他叫板。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你不能侮辱我的职业。

    陈柄泉嘻嘻笑着,回过头对太太袁翠英说道:“老婆,你过来看看,给这位大兄弟说说,啥叫专业。”

    袁翠英当仁不让,走上前来,用手戳着设备上捆扎的绳子,对曹树林说道:“大兄弟,你看看你这根绳子绑的地方,这能着力吗?你这设备如果是6个人扛,你这样捆是没问题的。但你现在是60个人,你得算一算人怎么站。照你这样捆绳子,抬杆怎么插,人怎么站,你想过没有?”

    “呃……”曹树林无语了,他过去虽然也组织人扛过几吨重的货物。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而且次数也不多,在这方面的业务的确不够熟悉。听袁翠英这样一说,他隐隐觉得,对方的说法似乎是更有道理的。

    “大嫂,听你这意思,你也干过这活?”曹树林讷讷地问道。

    袁翠英脸上绽出了自豪的神采,她指了指陈柄泉。说道:“我和我老公,当年也都是当搬运工的。想当年,我们搬运工大比武,他输给我了,所以就只好娶了我。”

    闻讯凑上来看热闹的工人和那些小老板们一齐哄堂大笑起来,陈柄泉脸上也有些窘。赶紧向众人拱拱手道:“各位,各位,别信这老娘们的,当年我还不是为了追她,故意输给她的,你看她得瑟了这么多年还没个够。”

    曹树林虽然现在已经是物流公司的老板,但本性上仍然是一个工人,工人向来只佩服本事比自己大的人。听说陈柄泉夫妇过去都是搬运工出身,而且明显技术还比自己更熟练。曹树林服气了,他向陈家夫妇拱着手说道:“原来二位是我老曹的师傅,失敬失敬。你们后来怎么不做搬运工了,现在是在德国做生意吗?”

    “唉,厂子效益不好,下岗了。”袁翠英叹道,“没办法,我们两口子一开始给人家个体户帮忙运货,后来碰上一个好老板。借了我们一点钱。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