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20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恕?br />

    而代表运营商利益的那些议员,则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发展清洁能源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至于在发展清洁能源的过程中使用哪个国家生产的风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西赛的提案是本末倒置了。

    为了反驳西赛的提案,这些议员公开向那些支持提案的议员叫板,问他们如果向美国的风机制造商减税,这些制造商是否可以承诺把风机价格降低到中国风机那样的水平。

    谁都知道中国人控制成本的能力是逆天的,即使有国家的减税政策支持,美国的风机制造商也不敢说自己的产品就能够卖得比中国产品更便宜。更何况,这些风机制造商还有自己的利润诉求。国家提供政策是为了让他们发财的,傻瓜才会承诺减税之后立马降价呢。

    制造商们当然也不会直接这样说话,他们找出了另外一个理由来反驳对他们的质问。他们指出,美国每年新建的风电场数量太少,以至于他们在研发产品时的投入无法摊薄,这是美国风机价格不可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这个道理从表面上看也是说得过去的。比如说。研发新的一代风机需要每年投入10亿美元,这些钱是需要分摊到产品中去的。如果一年卖出1万兆瓦的风机,每兆瓦的研发投入分摊就是10万美元;而如果一年能够卖出2万兆瓦的风机,每兆瓦的分摊就可以下降到5万美元。

    制造商们就是用这样的数字来回击国会议员的批评,他们声称。如果美国每年能够新增2万兆瓦的风电装机,而不是如现在这样的1万兆瓦,那么他们可以承诺让每兆瓦设备的价格下降5万美元。关键是,政府有这样大的魄力吗?

    在这两家互相指责的时候,第三股力量也参与进来了。他们是代表传统能源公司的。这些人认为。风电也罢、太阳能也罢,都不过是一些被所谓全球气候变化神话洗过脑的傻瓜所提出来的方案,生物质能源才是王道。政府有这些钱,还不如拿到阿拉斯加去搞地质勘探,看看能不能再找出一些新的石油储量来。

    至于那些与这些公司都没有关系的议员们,则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大说风凉话。他们认为无论是风电公司,还是石油公司。都是美国经济中的蛀虫,国家不应当给他们任何补贴。而应当对他们征以重税,以便向老百姓减税。据他们的说法,只要老百姓有钱了,就会去买东西,而需求是能够自动产生出供给的,这是萨伊说的……

    西赛被这些争论搅得晕头转向,他很想去给这些议员上上课,给他们讲讲什么叫国家利益,什么叫美国精神。但他终于还是没有去做这样的傻事,他知道,议员们背后有自己的利益集团,他这个总统的背后,又何尝没有一堆利益集团在支撑着。在一个由利益集团主导决策的国度里,讲什么国家利益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给风机制造商减税的事情搁浅了,以国会的效率,估计在西赛的这个任期结束时,这场讨论也不会有一个结果。风机制造商们自己先扛不住了,来自于中国的价格更为低廉的风机抢占了他们的市场,让他们的经营日趋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风机制造商祭出了美国企业惯常使用的一件武器:双反调查。

    所谓双反,是指反倾销和反补贴,这两项都是世贸协定明确禁止的非正当竞争手段。据美国的风机制造商陈述,中国的风机制造商在向美国出口风机时,享受了中国政府的补贴,而且以比在中国市场更低的价格向美国市场销售产品,正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中国的风机才会如此便宜。

    由于有世贸协定的约束,各个国家在保护自己的产业时,都越来越少依靠关税作为手段了。单方面提高关税这种手段,违背了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同时也容易招致别国的报复。在无法使用关税作为逆龙道中文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非关税手段,像双反调查之类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西赛当总统之前,美国对中国商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非常频繁,任何一个产业在被中国商品挤压得无法翻身的时候,就会诉诸这种非关税的保护手段。西赛上台之初,就声称自己不赞成各种非关税壁垒,他认为,美国应当用堂堂正正的手段来赢得竞争。

    如今,风机制造商联合提出了双反请求,这不亚于在他这个总统的脸上扇了一巴掌。

    “我不认为通过双反调查来打击中国风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西赛懊恼地对能源部长特温说道。

    特温问道:“为什么呢?”

    西赛道:“我看过这些风机制造商提交的证据,我认为这些证据是牵强附会的。也许中国政府的确对中国的风机制造商有补贴,但这种补贴是通过税收减免、土地无偿划拨等方式提供的,而这方面的认定一直是世贸协定的空白。事实上我们也在对风机制造商减税,这与中国人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

    特温道:“总统先生,你要知道,我们提出双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暂时限制中国风机的进口,为我们的风机制造商提供缓冲的机会。调查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有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了。”

    西赛更加恼火了,他说道:“我知道这一点,所以我才反对这个双反调查。我认为,我们应当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上下工夫,而不是把希望建立在非贸易壁垒上。自由贸易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原则,我不希望看到美国成为一个贸易保护国家。”

    “总统先生,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面对现实吧。”特温看着西赛,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

    “你说的现实,是指我们的风机产业无法与中国人抗衡?”西赛反问道。

    特温耸耸肩膀:“的确是这样,虽然承认这一点让人觉得不太愉快。”

    “这怎么可能?你们告诉过我的,我们的技术远在中国人之上。”西赛追问道。

    “那是曾经……”特温道:“我们的技术的确曾经比中国人更好,但过去两年中,中国人投入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发展风机产业,他们的生产设备已经比我们更先进了,生产成本也比我们要低得多。

    他们拥有的用于加工风机叶片的大型机床,是全球最大的,在这样的机床上,他们可以一次性地完成一个叶片的加工。而我们使用的是更小的机床,要加工一个叶片,需要分成几次才能完成。

    以往中国人主要是靠低廉的人工成本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但现在,他们除了人工成本依然低廉之外,在技术上也已经超过我们了。凭借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他们同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全球最大的设备,居然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在美国?”西赛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完全颠覆了他的常识。美国难道不是世界第一强国吗?怎么可能中国人拥有的设备,而美国人却没有呢?

    商务部长福特道:“总统先生,这是事实。中国人拥有许多世界第一流的设备,而我们美国却没有,这种情况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这几年尤为严重。中国人喜欢追求世界第一,这一点你是知道的。过去他们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所以做不出来。而现在,他们只要做什么设备,就一定是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而去的。”

    特温补充道:“上个月,中国人制造出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风机叶片,全长62米,最大弦长4。5米,预弯1。5米……呃,这么说吧,这种叶片是用于海上5兆瓦风机的,目前能够制造这个等级风机的只有丹麦的维斯塔斯,和中国的汉华风机公司。”

    “我听到一个消息,汉华有意收购维斯塔斯,如果这个传闻属实的话,那么……地球上将没有哪家企业能够hold住汉华了。”福特笑眯眯地加上了一句,丝毫不顾西赛的脸色变得更黑了。

    737无可奉告

    “关于汉华收购维斯塔基的传闻,我能够告诉诸位的,只有一句话:无可奉告。”

    面对着一屋子记者,林振华笑呵呵地给了大家一个很不厚道的回答,激起了记者们的一片义愤之声。当然,大家也就是口头上喊几嗓子而已,与其说是向林振华表示抗议,还不如说是在向林振华卖萌。

    自从汉华下重手整垮了南部经济导刊之后,全国的媒体对汉华都有了几分敬畏。所有派去采访汉华的记者,临出门之前,总编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不要招惹汉华,不要得罪汉华的任何人,哪怕是一个普通工人。

    其实,林振华和项哲对于媒体的态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前提是对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找汉华的茬。由于汉华的业务繁多,动辄就是很大的动静,所以汉华索性建立了一个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每次发布会的前半段是向记者披露汉华的新动向,后半段就是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今天这个发布会,不知什么原因,所有的记者都盯上了汉华的风电业务,从遭遇美国的双反调查,到收购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的传闻。也难怪,这些事情在坊间都已经传得有板有眼了,但汉华自己却一言不发。

    “林总,美国政府最近启动了对中国输美风机产品的双反调查,作为向美国出口风机产品数量和金额最多的企业,汉华风机公司对此有什么评论。这项调查对于汉华的风机业务是否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一名记者换了一个问题,向林振华问道。

    “关于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风机启动双反调查一事,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强烈谴责美国政府的这种贸易保护行径。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无助于提高美国风机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全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更是一种严重的挑战。国内风机制造企业已经联名向我国商务部提出报告。要求商务部就此事与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必要时,商务部应当采取报复性措施。以保护我国风机企业的合法权益。”

    林振华装得像只大尾巴狼似的,冠冕堂皇地说着外交辞令。不过,记者们对于这样的外交辞令同样是不会放过的。一群人对着笔记本电脑噼噼啪啪地打着字,有些网络媒体已经把特稿发出来了:

    《汉华董事长林振华称:不排除对美国采取报复性措施》

    《汉华将对美国双反调查进行强烈报复!》

    《面对美国双反调查,林振华怒了!》

    《西赛魂飞魄散:林振华称将对美国进行核报复!》

    ……

    在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年代里,要求媒体正正经经地说话已经是一种奢望了,幸好,读者的心脏也已经越练越强悍,寻常一点夸张,根本都没人会在意了。

    “那么,美国的双反调查会不会影响到汉华风机对美国的出口呢?”记者继续问道。

    林振华果断地摇摇头道:“我想,应当是不会的。事实上,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已经停止向美国出口风机了。”

    “什么?汉华已经停止向美国出口风机了?”记者们一阵骚动,这和大家了解到的情况完全不同啊。谁不知道中国风机已经占据了美国风机市场的20%以上,而中国出口风机最多的就是汉华。这二者合在一起,难道还不能证明汉华是向美国输出风机的大户吗?

    可是,林振华好歹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了,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可能睁着眼说瞎话吗?

    林振华说完这些,就笑着退场了。接替他的,是汉华集团的总部办公室主任毕敏。对于毕敏,记者们要熟悉得多,纷纷围上来向毕敏打听林振华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毕敏微笑着给大家发了一本汉华年度报告,告诉大家说,大家关心的事情都在报告上写着呢。

    记者们翻开报告一看,发现林振华还真的没说假话,自从去年10月开始,汉华对美出口风机的数量就骤降到了0,在这个时候,美国还没有启动双反调查呢。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汉华主动放弃美国市场了?这不像是汉华的风格啊。”

    众人议论纷纷,这时,有一位记者终于在报告上看出了端倪,他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大家认真看一下汉华风机出口的国别统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

    奇怪的现象?记者们还真有点求知精神,纷纷认真地察看着逆龙道中文网现了问题:

    “1。2亿美元的风机部件,销往乌桑国……这个乌桑国是什么地方?”

    “好像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吧。”

    “这个国家很富有吗?为什么要采购这么多的风机部件,而且还不是整机。”

    “这个国家我似乎听说过,好像是去年的时候,汉华在那里建过一个分厂。”

    “什么分厂,是汉华和乌桑国的合资企业好不好,业务好像就是风机装配。”

    “我明白了……”

    众人的脸上都绽出了笑意,大家觉得自己已经猜出了问题的关键。美国启动双反调查,这是对中国的风机产业而言的,但如果风机是从非洲销售到美国去的,就不会受到双反调查的限制了。汉华把风机设备拆成散件,运到非洲去装配成整机,再卖往美国,虽然多花了一些运费,但却绕开了美国的制裁。难怪林振华言之凿凿地说,汉华根本就没有卖风机给美国。

    这样的伎俩,属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企业干这样的事情可不是第一次了。

    以往,美国和欧洲为了限制来自于中国服装,曾经搞过贸易配额,规定每一年中国向欧美出口的服装只能达到多少金额。结果,中国服装企业就在越南、孟加拉之类的国家设一个分厂,把国内生产的服装拿到那里去贴上标签,再卖往美国,这样一来,占用的就是这些国家的配额,与中国的配额无关了。中国不做生意则矣,一旦开始做生意,智慧绝对是无敌的。

    当然,汉华通过在乌桑国设厂来规避美国双反调查的做法,也并非那么简单。在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中,有关于“原产地”的一些规定。汉华必须保证在乌桑国的生产是对产品的“实质性改变”,以证明乌桑国才是产品原产地,而不是转口国。另外,汉华还要使乌桑国国内的风机价格低于向美国出口的价格,这样就不算是倾销了。

    这些复杂的名堂,林振华是玩不转的,汉华现在拥有一个庞大的律师团队在帮助处理这些事情,舒曼和钱元平两位就是这个律师团队的负责人。

    记者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江南日报的首席记者宋莹留在最后,她拉着毕敏的手问道:“毕主任,咱们是老朋友了,关于维斯塔斯的事情,你就不能透点内幕消息给我吗?”

    毕敏呵呵笑着道:“宋姐,你可不能让我犯错误哦,维斯塔斯的事情,是公司最核心的机密,我就算知道,也不能透露出去啊。”

    “这个林总,现在官升脾气涨了,有什么重要新闻还瞒着我呢,真是太不讲义气了。”宋莹愤愤然地说道。

    “呵呵,宋记者,说我什么坏话呢?”林振华不知从什么地方转了出来,笑吟吟地对宋莹说道。

    宋莹和林振华算是老相识了。20多年前,她和新华社驻江南省的记者徐海皓去汉华机械厂采访有关林振华侵占职工住房的事情,由此与林振华结识。在此后的许多年里,宋莹在宣传方面帮过林振华不少忙,所以大家的关系都非常不错。

    “我哪敢说林总的坏话啊,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汉华对维斯塔斯是否有收购的意向,也便于我们准备好有关材料啊。”宋莹带着谦恭的笑意说道。林振华如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厂子里的小科长了,宋莹很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子。

    林振华道:“宋记者,有关维斯塔斯这家企业的资料,你们还是提前准备一下为好。它虽然目前还是风机产业中的头牌老大,但去年一年,它已经净亏损了1。75亿欧元,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也不妙,估计全年的亏损将会超过去年。照这样下去,它是逃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的。”

    “汉华已经打算收购它了吗?”宋莹追问道。

    林振华笑道:“一切皆有可能。不过,汉华目前还有其他的并购目标,是否会收购维斯塔斯,还不好说。国内还有几家风机企业目前发展势头也非常好,说不定,他们也看中了维斯塔斯呢。”

    宋莹问道:“林总,你说的这些,我们能够刊登出来吗?”

    林振华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说道:“宋记者,我刚才说过什么吗?我们刚才不是在谈论关于云梦湖候鸟保护区的事情吗?关于维斯塔斯,我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无可奉告。”

    “我明白了。”宋莹嘻嘻笑了起来,“林总,你又在利用我们了,你是不是该请我吃饭了?”

    738航母入役

    这也算是心有灵犀了。

    从林振华的这些话里,宋莹明白了林振华的用意,那就是希望媒体去炒作这件事情,但汉华自己是绝对不承认有这件事的。宋莹甚至怀疑,此前网络上关于汉华有意收购维斯塔斯的传言,说不定就是汉华自己放出来的,所谓“消息灵通人士”,有比汉华内部的人消息更灵通的吗?

    至于林振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只有汉华的高层自己知道了。也许是想用这样的传言,来瓦解维斯塔斯的股东对它的信心,从而加速其崩溃的速度;也有可能其实汉华看中的是其他的东西,想用这样的传言来转移外界的注意力,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效果。总之,汉华现在在运用媒体为自己造势这方面,做得是非常娴熟了。

    “呵呵,毕敏,就由你负责执行一下宋记者吧,宋记者是咱们集团的老朋友,你可要招待好哦。”林振华向毕敏说道。

    宋莹可不乐意了:“林总,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你就不能赏光请我吃顿饭吗?”

    林振华知道宋莹这样说只是卖萌的表现,以林振华现在的身份,就算真的要请宋莹吃饭,恐怕她也不敢应承下来吧。他说道:“宋记者,我倒是非常想招待你啊,可惜非常不巧,我有几个远方来的客人要接待,人家大老远来的,我不好太失礼了。”

    宋莹眼睛一亮,记者的本能又上来了:“远方来的客人,是什么人啊,我可以见见吗?”

    林振华笑道:“是我们厂原来的一个木模工,你确信你想见吗?”

    “哦……原来是林总的私人朋友。那就算了吧。”宋莹悻悻地说道。在她看来,一个林振华要亲自作陪的木模工,显然就是林振华私人的朋友了,这样的客人是没有什么新闻点的。如果她知道林振华要见的是什么人的话,恐怕会为自己这句话悔青肠子的。

    林振华要见的人,自然便是汉华机械厂原来的木模工、如今的航母总师刘向海。在两年前国产核动力航母下水之后。年近70的刘向海便办了退休手续,把位置让给了年轻一代。不过,像他这样的人是闲不下来的,他自己不愿意闲着,国家也不会让他闲着。这两年。有关航母试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专人向他汇报,而他也经常会到研究所去走一走,指导一下后续的研究工作。

    刘向海这次到浔阳来,纯粹是来看望老朋友的。以往都是林振华到上…海去看望他。如今他已经退休了,也该到浔阳来看看林振华了。更何况,他在汉华机械厂工作多年,有不少老同事,他也需要来看望看望他们。

    陪着刘向海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夫人秦瑛。林振华在浔阳最好的饭店摆了一桌子菜。又叫上了自己的夫人杨欣、老丈人杨春山夫妇一起作陪,算是一顿非常纯粹的家宴。

    酒桌上各种叙旧的话自不必详说。宴会过后,杨春山夫妇带着秦瑛去走访原来厂里的老同事。刘向海与林振华一起,回到林振华的办公室。林振华给刘向海和自己各泡上一杯酽茶,然后便开始谈起正事来了。

    “老刘,这一次我们的5兆瓦风机试制成功,我还没得及向你们舰艇研究院表示感谢呢。”林振华说道。

    刘向海摆摆手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林振华道:“在你们是区区小事,在我们可就是了不起的大事了。你知道吗,经你们帮助改进后的叶片气动外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整个风机的效率提高了5%,这可是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啊。”

    原来,风机的叶片并不是简单地做成一个桨叶就足够了,它的气动外形设计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风机的效率。汉华在研制新型大功率风机的时候,在叶片气动外形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风机效率比国外的先进风机差出了不少。在技术人员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林振华介绍他们到海军舰艇研究院去找专家求教,结果对方稍加指点,就让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刘向海过去带领的团队,是专门研究船舶螺旋桨的,与风机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刘向海还窝在汉华机械厂的时候,就用自己的专业替林振华设计过五叶风扇,如今让他的徒子徒孙们帮着设计风机的叶片,自然也是没什么困难的。

    听到林振华口口声声地说着感谢,刘向海不满地说道:“小林,你怎么变得这么客气了?咱们两家在一起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们帮我们那么多忙,我们什么时候说过感谢二字了?”

    “你可没少说哦。”林振华笑着说道。

    “我对你说感谢,那是应该的,因为你们给我们帮的忙,的确是太大了。”刘向海说道,“至于我们帮你们一点小忙,那不过是一点点回报而已,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林振华指着刘向海道:“老刘,你可太霸道了。只许你对我说感谢,不许我对你说感谢,你说这算不算霸权主义逻辑啊?”

    “这……”刘向海语塞了,论斗嘴,他从来都不是林振华的对手,这一点早在当年他就已经知道了。

    “说真的,小林,你们汉华对我们的帮助,的确是非常大。就说这一次试制氦气轮机,你们汉华可是首功。如果没有你们的贡献,咱们的核动力航母,恐怕到现在还没有一颗合适的心脏呢。”刘向海说道。氦气轮机是航母的动力来源,刘向海把它称之为心脏,也是非常恰当的。

    林振华问道:“对了,老刘,航母试航的情况怎么样?……这个,不保密吧?”

    “有一定的密级,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刘向海道,“咱们的新型航母,试航情况非常令人满意。由图奇诺夫主导下搞的电磁弹射系统在舰上的表现出现出色。目前我们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掌握了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

    “老图立了大功啊。”林振华笑道,“你们有没有给他发枚勋章啥的。”

    说起勋章,刘向海也笑了起来。当年他和林振华一起去俄罗斯引进人才,林振华第一次见到图奇诺夫的时候,他就正在酒吧里准备拿勋章换酒喝,当时苏联刚刚解体。图奇诺夫对国家以及自己的前途充满了沮丧。如今,将近20年过去了,图奇诺夫已经在中国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对于图奇诺夫来说,能够在自己的手上搞成电磁弹射,就已经是一枚最大的奖章了。要知道。这可是他毕生的理想。”刘向海说道。

    林振华道:“怎么样,图奇诺夫对在中国的生活已经适应了吧?是不是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了?”

    “没错,图奇诺夫现在已经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了,他每年呆在中国的时间将近10个月。他的一个儿子也已经到中国来定居了,还娶了一个中国儿媳妇呢。”刘向海津津乐道。

    “对了。萨维耶夫老爷子身体还好吗?”林振华又问道。萨维耶夫是刘向海在苏联读书时候的老师。他们去俄罗斯引进人才的时候,萨维耶夫给他们帮了不少忙,这是一位对中国非常友好的老人。

    刘向海道:“老爷子90多了,身体还硬朗。我们的新型航母下水的时候,还专门请他来观礼呢,老爷子非常欣慰。”

    “这就好。”林振华点点头道。听说这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过贡献的人能够生活得幸福,他的心里也觉得暖洋洋的。

    “航母的所有测试工作。在今年夏天就可以完成了,我们打算在建军节的时候。让新型航母入役。”刘向海继续向林振华透露道,“对了,新舰长的人选已经定了,你猜猜是谁。”

    “哈哈,不会是保星吧?”林振华大笑起来。他在海军认识的人不少,但最熟悉的莫过于王保星了,刘向海让他猜,他怎么可能猜其他人呢。

    “没错,就是王保星。”刘向海说道。

    林振华感慨道:“真快啊,当年我第一次见到保星的时候,他还只是你们舰艇研究院的警卫战士吧?一个傻乎乎的小年轻人。”

    刘向海道:“你还说人家呢,你当年不也是一个傻乎乎的年轻人?你比王保星也就是大一岁吧。”

    “我傻吗?”林振华不服气地反问道,“我觉得我挺机灵的。”

    刘向海道:“人家王保星也不傻,他只是比较单纯而已。如今,他还是那样单纯,比过去多了几分稳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海军军官了。对了,人家现在已经是少将了,你可不能说人家傻哦。”

    “嗯嗯,是不能再说他傻了,以后得叫他王将军了。”林振华连忙说道,“对了,咱们的新型航母入役之后,是不是也该像美国的航母那样,满世界去晃悠晃悠,让别人膜拜一下?”

    刘向海道:“我还正要和你谈这件事呢。”

    “得,我又往身上揽事了。”林振华装出一副痛苦的样子,说道。

    刘向海道:“这倒不是什么强制性的任务,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正如你说的,咱们的航母入役之后,需要进行远洋航行,这既是训练的需要,也是加强与各国海军交往的需要……”

    “是不是还有点炫耀武力的意思啊?”林振华嘿嘿笑着说道。

    刘向海瞪了林振华一眼,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咱们发展国防力量,永远都是为了和平目的的。”

    “嗯嗯,对对,我们是为了保卫和平。”林振华坏坏地笑着,军人谈和平,实在是一件比较可笑的事情,但不这样说又能怎么说呢?

    “你继续,你刚才说到航母要进行远洋航行,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林振华说道。

    刘向海道:“航母要进行远洋航行,就涉及到补给问题。目前,海军方面正在和外交部一起合作,在全球各地为航母联系补给港口。我觉得,你小林的门路广,你们汉华在全球许多国家都有业务,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所以,想拜托你在方便的时候,帮我们做做这方面的联系工作。”

    “这个倒不困难。”林振华说道。他随随便便都能够想出十几个可以联系的国家,汉华在这些国家都有投资,这些国家的总统和林振华都是比较熟悉的。他相信,说服这些国家开放港口接纳中国航母进行短期访问和补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美国呢?你能联系吗?”刘向海终于抛出了他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美国?”林振华差点跳起来,“咱们的航母还打算访问美国?”

    “为什么不呢?”刘向海反问道,“美国航母访问咱们国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咱们的航母去访问美国,他们也没理由拒绝吧?”

    林振华讷讷地说道:“这个玩笑可有点大了,我能够发挥作用的那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一些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而已。像葡萄牙、希腊这些欧洲国家,虽然我们已经租借了他们的港口,但要让航母停靠,恐怕还需要去和他们的政府好好谈一谈才成。至于美国,我可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刘向海说道:“美国官方这方面,我们会通过外交渠道去进行联系。希望你出手的地方,就是利用你和美国一些重要人士的私人关系,进行一些斡旋。我听说,你和西赛好像也打过交道的,而且关系还颇为不错。”

    “此一时,彼一时吧。”林振华道,“那时候西赛还只是一个穷律师,我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是没说的。现在他可是美国总统了,你不能指望我再去和他叙旧吧?”

    刘向海提起西赛,自然也只是和林振华开开玩笑罢了,他说道:“这件事,你姑且记住就是,有合适的机会,就帮忙联系一下。航母访问美国,是我们海军的一个心愿,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心愿能够得到满足吧。”

    “嗯,这也是我的心愿。”林振华答道,“我也希望能够看到我们的航母开进美国港口的场景。这样吧,我们一起努力,争取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739投资禁令

    “什么?中止建设!”

    何岚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两名美国政府官员,用惊讶的口吻问道。

    “是的。”一位自称叫乔恩的官员郑重其事地点着头,说道:“何女士,我非常抱歉地通知你,lansell公司所建设的浅山风电场项目,因为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依照美国外资投资审查委员会,也就是cfius的规定,将予以中止。”

    “对不起,我没弄明白,一个风电场怎么可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危害?请你们给我一个明确的解释。”何岚冷冷地说道。

    乔恩道:“是这样的,在浅山风电场西北方向56公里,有美国海军的一个机场,浅山风电场的建设,对海军的正常训练构成了威胁。海军已经就此事向联邦政府提出了报告,要求政府中止浅山风电场的建设。”

    “二位先生,请你们弄清楚,浅山风电场在建设之前,已经通过了州政府的所有审批,取得了建设的许可证。在审批的时候,州政府已经就风电场对周边机构,包括海军在内的影响都进行过评估,海军方面在审批材料上也是签过字的。”何岚说道。

    收购浅山风电场的交易是由她亲自负责的,相关的材料她都认真阅读过,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也进行过评估。附近的海军机场在此前对此事并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此时横生枝节,很明显就是找茬了。

    乔恩道:“也许在最初审批的时候的确没有什么问题,但那时候经营浅山风电场的是克里斯托先生,他是一位美国公民,而你却是一位中国公民。”

    何岚反驳道:“我们的lansell公司是在美国注册的,是一家美国公司。”

    “据我们所知,它是一家中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乔恩说道。

    “那又怎么样?”何岚道,这样的事情本来也是瞒不住谁的。她没有必要回避,“美国法律并没有禁止一家中国公司的子公司在美国进行投资,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符合美国相关法律的。”

    “这是商务部的事情,我们并不了解。”乔恩说道。“我们关注的,只是一家中国公司的子公司投资了浅山风电场,而它又恰好与我们的海军机场毗邻。cfius认为,这项投资是不利于美国安全的。”

    “你们这是歧视性的政策。”何岚说道,“我们要向cfius提出申诉。”

    乔恩耸耸肩膀,说道:“你们有这个权利,不过。在此期间,浅山风电场的建设必须马上停止。”

    cfius叫停浅山风电场建设的消息,迅速地被传回了国内,一时间在汉华集团总部引起了震动。

    对于美国政府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汉华的管理层早有心理准备,何飞、胡妫等人还针对各种措施制订了应对的预案。比如反倾销的问题,汉华采取了在海外建厂来规避的策略。如果这个策略还不能奏效的话,汉华还可以考虑直接把厂子建到美国本土去。

    可是谁也想不到。美国政府居然会想出这样离谱的一个理由来打击汉华,把一个风电场和美国的国家安全扯到一起,实在是让人觉得齿冷。

    “这说明美国政府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林振华在高管会议上冷笑着说道。“还能有比这个理由更可笑的借口吗?”

    “的确如此。”项哲附和道,“依我看来,这是西赛政府最后的招术了。”

    汽轮机公司的总经理杨超问道:“林总,项总,这会不会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呢?我的意思是说,也许这个风电场的确对美**方构成影响了。”

    岑右军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风电场离美**方的机场有50多公里远,风机的高度也不足以对训练的飞机构成威胁。再说,何岚在报告中说得很明白了,此前的审批材料中,美**方是签过字的。也就是说。这一次美国政府声称是军方提出的要求,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肯定是借口。”何飞道,“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来限制外资的活动,在美国也不是第一次了。咱们国家出口美国的网络产品就曾经遭遇过这样的指控,美国政府认为这些网络产品有可能存在后门,会窃取美国国内的重要信息。我们只是没有想到。他们对风机居然也能找出同样的理由来。”

    “那么,咱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呢?”项哲问道。

    “我建议,坚决地予以回击。”杨超说道,“我支持北美分公司的做法,应当向cfius提出申诉,要求他们撤销这个决定。”

    林振华道:“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如果cfius拒绝撤销这个决定,我们怎么办?”

    “林总说得对,如果cfius拒绝撤销,哪怕是转入调查程序,我们也等不起。他们完全可以拖上三年五载的。”何飞提醒道。

    “老项,你的看法呢?”林振华对项哲问道。

    项哲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适当地往后退一步。比如说,我们向cfius表示,我们理解他们的担忧,愿意与他们配合,请他们另外提供一片风电场用地,我们把风机搬迁过去。”

    “这倒也是一个思路。”林振华道,“我们的目的在于打入美国市场,倒不必和美国政府把关系弄得太僵了,低调一些,也许更好。”

    “搬迁风机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何飞道,“这一搬迁,我们原来建的地基就完全作废了,运输成本也不小,咱们是很吃亏的。”

    项哲道:“我刚才算过了,整个搬迁的成本相对于风电场的投入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最关键的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试探一下美国政府的态度。如果事情真像杨超说的那样,是一个偶然事件,对方应当会愿意我们更换一个场地。而如果是贸易摩擦,我想对方就会找出其他的理由来。我们只有摸清了对方的用意,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回击。”

    “老项这个思路不错,我们的确需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试探一下美国人的真正想法。”林振华说道。

    集团总部的决策被传达到了北美分公司,何岚当即安排律师联系了cfius,通知他们说lansell公司接受cfius的指令,愿意把风机迁移到更合适的地方去。

    正如汉华估计的那样,cfius对于lansell公司的这个态度并不满意,他们答复道: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容纳一个新的风电场,lansell公司只能选择关闭浅山风电场,不能另外择地建设。

    “既然cfius认为一家中国公司的子公司不能经营浅山风电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个风电场出售给一家纯正的美国企业来经营?”何岚对cfius的官员问道,“我们和克里斯托先生联系过,他愿意回购这个风电场,继续完成它的建设。”

    “不,你们不能出售这个风电场,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美国企业,都不能再在这个地方建设风电场了。”cfius的官员回答道。

    何岚道:“可是我们的设备已经采购来了,如果不能开工建设,我们就只能把设备转售给其他风电场了。”

    cfius官员道:“不行,这些设备是从中国进口的,而目前美国正在对中国的风机进行双反调查,你们这些设备是属于被调查的对象,因此不能进行转售。”

    何岚微微冷笑,从cfius的这些回答中,她已经得到了集团想要获得的答案。非常明显,cfius发出这个禁令,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就是直接针对汉华风机产品而来的。

    试想,如果cfius仅仅是忌讳中国人在美国的军事基地附近搞建设,那么汉华把风电场卖给其他美国公司,或者把风机撤出来卖给其他的风电场,都是可以的。对方既不同意汉华出售风电场,也不同意出售风机,很明显就是想让汉华风机无法在美国落地。

    既然这是对方专门针对汉华风机的禁令,汉华就没有退路了。要么是灰溜溜地退出美国市场,要么则是奋起反击,搅它一个天昏地暗。何岚在此前已经获得了集团总部的授权,允许她在?(: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