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共判小?br />
所以,之前一直是瓦伦丁和摩格里奇在积极出面,负责为那部分股票寻找下家的,而勒娜夫妇基本没有参与,他们只是为这部分股票定下了一个价格,瓦伦丁能把这部分股票卖出去一个合适的价格便好。
但是就在今天,勒娜夫妇却忽然对摩格里奇表示,他们最近也在和某些人进行接洽,似乎硅谷有另外的投资人对他们手中的股份感兴趣。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薛珰舞立马通知周裴婠,周文王也马上便给刘洵挂了电话,不过她却没想到,刘洵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反应是如此之大,刘洵当即就决定马上到美国一趟。
周裴婠也是这次知道刘洵对思科的决心到底有多大,之前虽然便明白,刘洵或许对思科的股份是志在必得,不过此刻听着刘洵在电话中严肃的语气,周裴婠当即便决定马上订购北京飞往纽约的机票,薛珰舞那边也进行了紧急联系,三人当天便向美国出发了。
“小屁孩,你为什么对思科这么感兴趣?我可不认为为了思科的股份便值得我们这么兴师动众的,唉,大过年的也不让人好好在家里边呆着,偏偏要把姑奶奶也叫上跑到异国他乡,你说,你是不是存心的?”
薛珰舞这几天经常和周裴婠在一起,也知道刘洵在商业上边似乎很有天赋,知道最近国内沸沸扬扬的美国土地证和碧桂苑都是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人的手笔,所以对刘洵参与决策倒没有什么疑惑,硅谷里边从来便不缺少年轻的富翁,她自己本身也是天才式的人物,所以,国内偶尔跳出来一两个天才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很显然,她对于刘洵做过的事情知道的还不是很清楚,若是完全了解的话,估计她最里边能惊讶的塞下一个鸡蛋……
“舞姐,我这么说吧,对于勒娜夫妇手中的股份,我是志在必得的,而且,若是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把他们夫妇手中全部的股份都拿下来,当然,若是瓦伦丁丈夫有意变卖手中的股份的话,我也是乐意接盘的。”
“小屁孩,没看出来啊,你的野心这么大呢,不过思科市值六亿多美元接近七亿,可不是七亿人民币,想接手思科,你有这个财力吗?再说,你真的确信思科很有前途?姑奶奶我都不准备在那儿呆下去的。”
“我对思科的前途很看好,对钱伯斯和摩格里奇的能力更看好。”
刘洵口上说着,心中却在暗暗叹气,勒娜夫妇搞的,这叫什么事儿啊,自己这边都表示出了意向了,没事儿还另外找人干吗,搞的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春节,现在看来,是要在异国他乡度过了。
不过思科这件事,真的可谓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若是思科的股份落入别人的手中,那刘洵都有撞墙死了的心思了,想想那超过五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值,若是眼瞅着有落入自己手中的机会最终却调入了别人的口袋,刘洵绝对会郁闷死。
不过想到思科这次的股份变动,刘洵却是又胡思乱想起来。
红杉资本对思科的投资,在后世普遍被外界评价为瓦伦丁这一生最成功的投资,那接近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最终会成长为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天文数字,瓦伦丁也借此一举成名。
可是刘洵却在想着,作为当事人,瓦伦丁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或许便是勒娜夫妇变卖手中股份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接下来吧,事实上,作为拥有这部分股票投票权的他,若是当时有意接手这部分股票的话,绝对没有其他人可以与瓦伦丁进行竞争,他绝对是第一人选。而如果接手这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的话,那红杉资本在思科的股份便会超过百分之五十了,到了99年,那便是接近三千亿美元的市值。
勒娜夫妇对手中24股份的开价是1。8亿美元,以思科现在接近七亿美元的市值来计算,相当于在市值的基础上溢价一千两百万美元出售,溢价并不高,以思科现在的盈利来开,按照风投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来看,属于正常的溢价,可是对于这个价格,瓦伦丁却并没有表示出接盘的心思,要知道,接受这部分股票的话,他对思科,便会拥有绝对的控股权。
第一百六十七章思科变故
第一百六十七章思科变故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一百六十八章刘洵的机会和野心
第一百六十八章刘洵的机会和野心
拥有者另外一个时空记忆的刘洵,他虽然并不知道,前世的此时勒娜夫妇手里边的那部分股票最终接手的下家究竟是谁,但是很显然,他知道那个人并不是瓦伦丁,更不是红杉资本。
既然作为距离这部分股份最近的瓦伦丁当初没有选择接手这部分股票,那么,从这上边刘洵便可以判断出来,这时候的瓦伦丁对思科未来的发展情况,还是有些信心不足,他也不知道思科未来到底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不知道那是一个未来能够成长到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所以,有犹豫了,他谨慎了。
事实上,接近两亿美元的投资,对于这个年代的红杉资本还是较大的一笔钱,红杉资本的名气还没有十多年后那样大的名头,更没有后世那么财大气粗,勒娜夫妇对他们手中的股份开价一点八亿美元,这并不是漫天要价,而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而一向大胆的瓦伦丁在对待这件事情上边却微微谨慎了一下。
他的这个谨慎,便让他错失了他此生最大的机会。
瓦伦丁虽然凭借着对思科、雅虎以及谷歌、苹果等著名投资而在几年后被评为风投界的四大投资巨头之一,但是若是在这一年勒娜夫妇变卖股份的时候,他选择了接盘勒娜夫妇手中的股份,那历史的走向或许便有很大的不同了,未来的他,或许便如巴菲特被称为股神一般,被人称之为风投之神。
而刘洵在想的却是,既然此时的瓦伦丁对思科的信心还有些不足,那便是他的机会了,若是瓦伦丁对思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那么他反倒没有机会插足思科。
事实上,现在的整个硅谷,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思科到底会拥有多达的潜力,或者说,他们低估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在几年后曾有人这样说过国内的发展情况,他认为,
“未来财富集中的两个领域,其一是以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为中心,将诞生大量的新产业和成长机会,很多传统行业将在这种变革中急剧洗牌,利益将在新的交易平台上被重新分配;其二则是以垄断性资源为中心,将发生一系列的资本重组活动,拥有这些资源的政府将把大量的垄断机会进行市场化出售,而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以及民间资本者的政治博弈技巧便显得非常的重要。”
而几年之后国内的发展也恰好证明了这点,只看国内的首富们从事的行业以及国内的企业排名便知道,这两个领域,未来确实会成为财富的宠儿。
事实上,不仅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九十年代也是一个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凡是和互联网沾边的东西,在九十年代,几乎都成为了财富的宠儿,思科、微软、网景、谷歌、雅虎以及国内的百度、新浪,这些都是明证,九十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000年的那场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科技股泡沫便是这样被吹起来的。
可惜,这个年代的人,或许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产业孙蕴藏的巨大价值,但是对这个价值具体有多大却估计不足,有个权威的预测机构居然发表了一篇滑稽的声明,认为在二十年内,刨除电脑业务的话,整个互联网的产业链有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他们甚至认为这已经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了。
现在看来,那所谓的专业预测,根本就是一个滑稽的笑话。实际情况是,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从纳斯达克,一夜之间蒸发的财富便有数万亿美元之多,单单思科的市值便超过五千亿,而思科所面对的互联网硬件市场便高达每年2000亿美元。
这个年代,硅谷的投资者对互联网产业潜力预测与实际有所差距,当然,他们更加没有预测到的是,思科在未来几年之内,很快便在互联网硬件供应的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互联网硬件市场,每年20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为思科贡献了营业额。
这个年代的人不清楚,但是作为一个后来人,刘洵对于思科的前景似然看的无比清楚,更是知道互联网产业,在九十年代后期到底拥有什么样的魔力,可以这么说吧,九十年代末期,凡是和互联网挂钩的产业,只要拿到纳斯达克去上市,都对成为市场追捧的宠儿。类似于谷歌也亚马逊这些公司,在上市钱,他们的年盈利不超过百万美元,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公司上市之后的市值飙升到百亿美元以上。
这个年代的人,显然还想象不到,几年之后的互联网产业到底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想象不到九十年代末期吹起来的互联网泡沫到底会有多大。
了解这一切的刘洵,自然拥有充分的信心来判断思科日后的发展,更准确的说,他看好思科的发展,看好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只要互联网火爆里,作为硬件巨人的思科,自然会成长到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既然现在的瓦伦丁对思科的信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分,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利用瓦伦丁的这种心理呢?刘洵在心中考虑着可能性。
事实上,他刚刚和薛珰舞说他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接手勒娜夫妇手中的全部股份以及瓦伦丁手中的那部分股票,他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的有这样的想法的。
很显然,如果真的欲谋思科的话,现在,便是刘洵唯一的机会了,无论是欲从思科脱离的勒娜夫妇还是对思科未来前景估计不明朗的瓦伦丁,这都是刘洵拥有的机会。
瓦伦丁当初在思科的投资仅仅有二百五十万美元,按照现在思科的市值来计算,他手中股份价值两亿美元左右,增值幅度接近百倍,如此大的收益,瓦伦丁大概已经比较满意。
对于风投公司,一般来说,他们从所投资的公司退出有三种方式,即首次公开发行(IPO)、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破产清算。
一般说来,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目标,只要所投资的企业能够上市,那则意味着他们当初的投资将获得十倍百倍的增值,而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损失。
而实际上,思科已经在90年的时候上市,对于红杉资本以及瓦伦丁来说,他们的投资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利益,其实已经到了可以退出套现的阶段了。以风险投资三到五年为一轮的投资周期,现在似乎已经到了红杉资本退出的大好时机了。
这些,事实上都是刘洵的机会,是他说服瓦伦丁和勒娜夫妇获得他们手中股份的机会,是他有机会掌控互联网的硬件巨人的机会,当然,具体情况,却是需要靠刘洵的三寸不烂之舌了,要想达成目的,那可不是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刘洵现在却激情澎湃。
想想吧,能够掌控一个未来市值能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能手握着五千亿美元的巨款,能和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一争高下,想想便让刘洵忍不住的激动。
实际上,作为风投公司来说,他们一般只占有所投资公司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股份,并不追求绝对的控股权,但是刘洵对思科的心思不同,虽然是以投资公司的形式持股,但是他是想着绝对的控股思科的。
一个价值能成长到5000多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想想便让人流口水。
刘洵想着,忽然饱含深情的盯着薛珰舞看了一眼,是啊,老天都把这个机会送到了自己的眼前,若是任由这样的好机会从眼前流失,刘洵都怀疑自己会遭到天打五雷劈。
要知道,五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值啊,那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即便是百分之一的股份,那也是五十亿美元之多。
五十亿美元啊,要知道,中国在2011年的首富才700亿人民币左右,用思科的股份来计算的话,那才约百分之二的股份,而2000年的中国首富,连思科百分之一的股份的价值都不够。
刘洵可不知道,他刚刚那饱含深情的一眼,直接让薛珰舞和周裴婠两人呆住了,她俩可不知道,刘洵刚才那一眼是把薛珰舞同五千亿美元划了等号了,若是没有薛珰舞,或许他便要和思科擦肩而过。这两人不知道刘洵的心思,自然想象不到刘洵目光中的含义,五千亿美元啊,他都有心思抱着薛珰舞啃两口了。
实际上,刘洵此行之前便已经做好了打算,他此次到美国的目的,便是要和勒娜夫妇、瓦伦丁这两方人锱铢必较,和他们一丁点一丁点的谈判,能多获得百分之一的股份便要努力争取,哪怕是百分之零点一,那都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值得他此时此刻花费出足够多的精力、时间以及财富。
当然,刘洵需要做的工作也要很多,他需要说服勒娜夫妇愿意把手中的三分之二甚至全部的股份卖给他,需要让摩格里奇和钱伯斯支持他,甚至需要靠着三寸不烂之舌
第一百六十八章刘洵的机会和野心
第一百六十八章刘洵的机会和野心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一百六十九章初见钱伯斯
第一百六十九章初见钱伯斯
和刘洵一起坐在商务舱的周裴婠和薛珰舞此时还没有察觉到刘洵对思科到底有多大的野心,不知道这小子八字还没一撇儿呢便打着把思科整个收入囊中的想法,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两个从思考中的刘洵身上感觉到某些特质。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此刻坐在一起的三个人,在某个领域都可以说是属于世界级的天才式人物,周裴婠自不必说,她在资本领域的表现,哪怕是哈佛大学的导师都要为之震惊,几个月间把五千美元的本金翻倍,这种水准在华尔街也是能拿得出手的;而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薛珰舞就不用说了,她在电子技术领域表现的逆天之处,在哥伦比亚大学,可谓是超前绝后,当初毕业的时候,校方以极为优厚的待遇挽留都没有被她看在眼中。
至于刘洵这个妖孽,那更不必说了,九月份的他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高一学生,距离现在还不到六个月,便成了手握亿万财富的人物,连老何和刘泽军都需要巴结,横河曹家都不得不正视,这样的人物,哪怕用天才来形容都是不合适的,只能要妖孽这个词,而且,他肯定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除了他之外,怕是没有例外一个能够额外拥有近二十年记忆的人了。
在周裴婠看来,刘洵的一切表现自然都是好的,都是合乎清理的,这个在资本领域叱咤风云智商无限的女强人,独独在刘洵身上体现不出来她的智慧,有智商倾零的倾向。
而薛珰舞则不同,她与摩格里奇以及钱伯斯这些商界的职业经理人接触的比较多,在她看来,刘洵思考以及决策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特质,与钱伯斯以及摩格里奇这些人身上的某些气质,出奇的一样。
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薛珰舞在很多商界大佬以及出色的职业经理人身上都见到过,那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在某个领域大名鼎鼎的人物,而现在,这样的气质却出现在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人身上,莫非,这又是一个堪比比尔盖茨级别的人物?
薛珰舞在心中想着,不过随即赶紧使劲的摇了摇头,把自己脑袋里边的想法甩出去。
怎么可能,即便是有些天赋,在国内顶多也就是个史玉柱罢了,怎么会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人物?
薛珰舞似乎也为自己脑袋里边忽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而感到滑稽,不过当她的目光转移到周裴婠的脸上的时候,她刚才的想法却动摇了。
眼前,这不正是一个在华尔街慢慢崛起而且被业界普遍评价为最有可能成为巴菲特第二的人物吗?既然周家能出这样一个妖孽,那再出来一个堪比比尔盖茨的人物,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吧
当然,此刻的薛珰舞还不知道,她此刻在脑袋里边偶然跳出来的这个想法,在日后居然会变成事实,中国,并不是成长不出比尔盖茨,也不是从来不曾拥有孙正义成长的土壤,有时候,或许是实力使然,或许是运气使然。
薛珰舞更不会想到,不久之后的她就要开始为刘洵效劳,而且会为刘洵日后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一步步把刘洵推到了世界商界的神坛上。
很多年后,今天的这一幕,依然会时不时的从薛珰舞头脑中闪过,那时的她,幸福的躺在一个比她小了几岁却已经为世界瞩目的男人的臂弯……
当然,现在说这个有些早了,闲话少说。
在北京转机之后,三人便在商务舱中开始了大讨论,当然,讨论的话题始终离不开思科这个名字。
大多数时候是薛珰舞在说,刘洵和周裴婠两人在听,偶尔的时候刘洵才会插嘴问一些关键性的东西,然后低着头皱眉沉思,或者写写画画,那个从不离手的小本子上,也在这几个小时里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东西。
薛珰舞倒是有心看看刘洵手中那个神秘的小本子上边到底写着什么东西,不过刘洵一副讳莫如深的摸样,自然让她没有张这个口。
事实上,这个小本子对于刘洵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东西了,为了防止自己随着重生过来的时间越久,自己在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越来越淡化,刘洵便有意的把自己一些关键性的记忆记录下来提醒自己,这个小本子,自然便是记录那些“不能说的秘密”的工具了。
至于刘洵记录的方法,虽然没有采用什么密码加密,却也是那种只有自己才能看明白的东西,无论是非一般的字迹还是非一般的逻辑,都是只有刘洵这种从后世而来的人才能够看明白的,薛珰舞便是拿过去也未必能看得明白。
不过刘洵自己倒是时常在心里边想着,若是这个年代,有人去做个活动,专业评估来评估某个东西的价值并且排个名次的话,刘洵的这个小本子,这个记录着未来十多年的经济政治变化的小本子,绝对会榜上有名,而且绝对是各国大佬,政商两界争相争夺的东西。可惜,刘洵知道这只是自己的意yin罢了,重生做了自己最大的金手指和秘密,怕是此生都不会有人来分享了……
北京到纽约的航班足足十六个小时的航程,虽然旅途多寂寞,不过有两个美女相伴,自然会比较惬意。
可惜,这次的行程与惬意无关,在这期间,刘洵始终在从薛珰舞的口中了解思科的信息,而且,对有些东西,不厌其烦的反复追问确认,时不时还会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摸样。
薛珰舞也终于确认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感觉,那便是,眼前的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人,身上真的具有某些人才能够拥有的特质,这种特质,无关于刘洵的每个问题总能问到关键之处,也无关于刘洵现在拥有的财富,那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质,或者说,天赋者表现出来的气质。
到了纽约之后,即便是精力过人的刘洵,此刻也是困倦无比,从锦江到纽约的近二十个小时的时间,他差不多都花在了了解思科的事情上边,这种求知欲,哪怕是薛珰舞这种技术狂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佩服,当然,也只是一定程度罢了,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技术狂人,当初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曾有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记录。
不过我们的薛大美女,此刻眼睛却是顶着两个大大的眼袋,看着刘洵的目光也充满了幽怨,天呢,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放着两个大美女在眼前不知道好好的欣赏,万一哪天得了近视眼怎么办?差不多十多个小时,刘洵不是在自己思考就是找自己询问,薛珰舞倒是越发的确认了刘洵必将有不俗的成就。
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刘洵,对思科也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前的他,对思科的了解,仅限于知道这个公司是未来的网络硬件巨人,仅限于这个公司在九十年代末期会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至于其他的,了解却很少,基本都来自于那个信息时代在网络上所获得的东西,而从薛珰舞的口中却能够了解到许多东西。
按照薛珰舞的说法,思科的技术,她也是有贡献一部分力量的,只不过她的专长并不在这个领域上边,所以最终才选择了在斯高柏供职,她也思科的几任首席执行官,包括摩格里奇、格雷夫斯以及现在的高级副总裁钱伯斯都比较首席,所以,能够让刘洵了解到很多的东西,倒是越发的让刘洵理解到,为何思科在几年之后会变成那样的庞然大物。
出了纽约的机场之后,出乎刘洵的意料,居然是钱伯斯亲自来接机。
刘洵心中暗暗疑问,虽然钱伯斯作为高级副总裁出面接待他们似乎比较正常,但是要知道,思科的总部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而刘洵他们现在却是在纽约,刘洵之前还以为,他们会在纽约休息一晚之后再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思科总部举行谈判的,却没想到钱伯斯会专门从加利福尼亚跑到纽约来接机,这可有些不同寻常。
这是刘洵两世人生第一次见到钱伯斯的真人,与另外一个时空在网络上流传的钱伯斯的照片略微的有些不同,或者应该说是,区别很大,几乎看不出来相似的地方。
1949年出生的钱伯斯,此时刚刚四十出头,精力十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米八出头的身高,身材略显精瘦,与与媒体上的形象很不一样,微微蓄着胡须。
此刻的他,身上还没有后世那种掌握了全球市值最高企业的那种颐指气使的气派,更没有咄咄逼人的锋芒,只是在接机口一副春风浴人的摸样在给他们几个接机,但是钱伯斯就是钱伯斯,他站在那里,便能够让人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所以,没有薛珰舞的介绍,刘洵几乎一眼就确认了,那个人,那个颇为不合常理的举着接机牌而不是让随行的工作人员举着的人,那便是钱伯斯,尽管这个人与后世媒体上的形象大大不同。
第一百六十九章初见钱伯斯
第一百六十九章初见钱伯斯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一百七十章折服 上
第一百七十章折服上
在认真的打量着这个带着思科起飞的人的同时,刘洵心中也在思考着另外一个时空关于钱伯斯的记忆。
他对钱伯斯的生平所知不多,有限的了解也仅仅知道钱伯斯是思科的首席执行官,是思科的掌舵人。
而从薛珰舞的口中刘洵才知道,实际上,在加盟思科之前,钱伯斯在西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商业和法律学委,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MBA学费,而且,他曾经在IBM这个蓝色巨人以及王安公司都有过任职经历,他在IBM工作了六年,83年的时候开始负责王安公司在亚洲地区的销售长达八年之久,是在今年的时候才加盟思科成为高级副总裁,目前在思科负责财务工作。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钱伯斯91年加盟思科后,将在1994年的时候成为思科的执行副总裁,95年的时候任首席执行官,到06年的时候,接替了摩格里奇的董事长职位。
毋庸置疑的是,思科在钱伯斯之前虽然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潜力,但是可以说,是钱伯斯带着思科这个巨人腾飞起来的,起码在刘洵看来,钱伯斯之于思科,无异于乔布斯之于苹果,人们都说,没了乔布斯的苹果,将不再是苹果,没有了钱伯斯的思科,也必将不再是思科,无论是把一个市值6亿美元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市值50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还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思科市值缩水近百分之八十之后钱伯斯力挽狂澜,让思科重新起航,都证明了钱伯斯对思科无与伦比的贡献和作用。
“亲爱的周,一年不见,你依然是如此的风采迷人,哦,感谢上帝让我再次见到你,”钱伯斯显然以前便是认识周裴婠的,“不过,对于在中国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打扰到你,让你专程赶来美国,我还是要代表思科表示万分的歉意,希望你以及你的同伴能够谅解。”
“钱伯斯丈夫,我想我们是如此的熟悉,并不需要这些客套。”周裴婠强撑起疲惫的精神,微笑着和钱伯斯打招呼,十多个小时的航程,哪怕仅仅是听刘洵和薛珰舞谈话也是疲惫异常。
钱伯斯大约也知道现在并不是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所以很快便结束了寒暄,然后安排几人到酒店下榻,事实上,在纽约,应该说周裴婠才是地主才是,钱伯斯应该算是客人,理应由周裴婠尽地主之谊来接待的,不过钱伯斯给几人安排的酒店,正是勒娜夫妇近几天下榻的酒店。刘洵他们也这才知道,勒娜夫妇现在接触的投资者,似乎也是华尔街的一家投资公司。
几人都有些疲惫了,到了酒店之后倒头就睡,一直睡了八个小时之后,几人再一次在酒店的临时会议室里边相聚,不过这次参与的人依然是极少,思科这边只有钱伯斯、薛珰舞以及另外一个做会议记录的随行人员,刘洵这边,只有他和周裴婠两人,勒娜夫妇并未出现在其中。
“亲爱的周,我想,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我们所面临的情况了,作为创始人的勒娜夫妇,他们此刻正在与华尔街的其他公司进行接触,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但是他们接触的对象,并不为瓦伦丁丈夫所喜欢,也不为我和摩格里奇丈夫所喜欢,所以,我们依然是支持周小姐来接手那部分的股份的,我想,现在的我们需要开诚布公的谈一谈,谈一谈对这部分股份的想法。”
几人一碰面,钱伯斯便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丝毫不带客套,刘洵倒是看出来了,瓦伦丁和摩格里奇,现在大约已经有些着急了。
周裴婠没有接钱伯斯的话,而是把目光看向刘洵,周裴婠的这个动作,让作为一个商场老手的钱伯斯立马看出来,周裴婠这是在征询刘洵的意见。
钱伯斯心下越发的奇怪,他开始的时候便注意到了刘洵,毕竟,刘洵过于面嫩了些,不过初时他只以为刘洵是类似于随行人员之类的,不过现在才发现,自己似乎错的离谱,这次的谈判,似乎刘洵这个少年人才是主导。
这么想着,钱伯斯把目光微微撇了撇薛珰舞,似乎在怪她没有给自己交底,薛珰舞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很无辜,心中却是乐开了花,她倒像看看,刘洵到底能带给钱伯斯多大的震惊。
这时,会议室里边的目光,已经都集中到了刘洵的身上,这小子倒是没有一点怯场,虽然心中对钱伯斯异常的久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这种场合做出符合时宜的举措。
“钱伯斯丈夫,我想薛小姐已经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了你,我们之前已经对思科做了充分的调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家有前途的企业,是一家值得投资的企业,所以,对于接手勒娜夫妇手中的股份,我们已经表示出足够的兴趣,当然,价格上边还有待谈判。不过我字这里想重新对钱伯斯丈夫补充一点,关于勒娜夫妇手中的那部分股票,我们希望能够接手更多,价格好商量。关于我们的这个意愿,希望钱伯斯丈夫可以代为转达。”
钱伯斯微微有些疑惑,他现在还不知道刘洵是谁,更不知道刘洵口中的“我们”是谁,“这位丈夫,哦,天呢,请原谅我的失误,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您的名讳,也不了解您口中的‘我们’,具体是指?“
刘洵没有开口,倒是周裴婠拍了拍额头,几人倒是都忽略了这个问题,钱伯斯还不认识刘洵,赶忙帮着解释,“钱伯斯丈夫,他叫刘洵,刚才他口中的我们,指的是我们刚刚成立的挂在XP基金名下的Vista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是专门为了收购思科的股份而成立的,具体来说,便指的是我和他两个人了。”
薛珰舞也在一边向钱伯斯阐明了刘洵与周裴婠之间的关系,更是隐晦的暗示,这个少年人,在中国国内有着不俗的影响力云云,知道了刘洵和周裴婠之间的关系后,钱伯斯这才恍然大悟。不过对于刘洵处于主导地位,还是有些疑惑,在他看来,这牵涉到近两亿美元的谈判,即便是家族信任刘洵,也不应该由这么大一个少年人来掌控,不过接下来,刘洵的一番言论,彻底的折服了钱伯斯,让他对刘洵再无疑义。
“亲爱的刘,可以说说你对思科的看法吗?我是说,请问您为何想要接手思科的股份?愿意花大价钱来接手股份,肯定是对思科有信心的,请问,您对思科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刘洵微微笑了笑,这个问题对于钱伯斯以及摩格里奇来说,应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可不想走了一个不合的勒娜夫妇,又来一对难缠的金主。
“钱伯斯丈夫,首先我需要纠正一下,我看好的并不是思科本身,而是整个互联网行业所蕴藏的巨大的发展潜力,至于为何投资思科,我认为,思科,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进入了一个正确的市场,在这个上边,我对思科的创始人勒娜夫妇是带着敬意的,他们的发明,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对思科也有着巨大的意义,当然,勒娜夫妇对于经营上的陌生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刘泽这话一开口,立马便吸引了整个屋子里的人的注意力过来,钱伯斯眼中也闪过一丝异色。
“首先我要说的是,互联网产业链,在我看来是属于外来财富集中的产业链之一,对于这个产业链蕴藏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我拥有巨大的信心,而思科作为第一家拥有网络解决方案的系统公司,或许它的产品有不足之处,但是我做过一个调查,起码来说,就目前来看,思科的产品比市场上任何的产品都好,这是我选择思科的原因之一。”
“第二,思科发展到现在虽然已经经历了三任的首席执行官,更换速度很快,但是每个人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思科现在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之中。作为创始人的勒娜夫妇,他们或许是美国企业中第一个客户权益倡议副总裁,在我看来,勒娜夫妇对思科最大的财富,不是他们的技术,而是‘客户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现在看来,这种理念以及深入到思科的每一个地方。这,将能够使思科走的更远。首席执行官格雷夫斯解决了思科与斯坦福大学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这将解决掉思科未来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阴影。而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摩格里奇丈夫,他一直在倡导的团队结构和节俭文化,对思科也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1987年的时候,作为思科首席执行官的格雷夫斯与斯坦福大学达成和解协议,思科要将其总收入的3(但不超过15万美元)交给斯坦福大学,作为使用其路由器软件的许可费用,解决掉与斯蒂芬大学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这笔当时对思科来说似乎是天价的费用,放到十年后来看,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以至于有人认为,当时的这份和解协议,乃是世纪之偷,想想吧,若是没有括号中的补充条款,思科一年几百亿美元的营业额,即便是百分之三,那也超过十亿美元,当年却被格雷夫斯以区区不到15万美元的钱彻底的解决掉,倒无愧于“世纪之偷”的称号,以至于在十多年后,斯坦福大学提前思科来,都是一副既自豪又追悔莫及的摸样。
钱伯斯可没想到刘洵对思科的了解会这样深入,当然,他更加没想到的是刘洵开口的切入点,毫无疑问,刘洵的话,现在已经让他充满了兴趣,不过钱伯斯可没想到,刘洵更加让他震撼的话,还在后头。
第一百七十章折服上
第一百七十章折服上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一百七十一章折服 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折服下
“其实我之所以决定投资思科,除了之前所说的那些之外,还有着另外的一个原因,那便是,我对钱伯斯先生你的能力是极为看好的。”
刘洵说着把目光投向了钱伯斯,“虽然我和钱伯斯先生仅仅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钱伯斯先生能带着思科走向一条光辉大道,能够让思科的发展对得起我的投资。事实上,钱伯斯先生的能力,也是我投资的信心来源之一。”
“我?”钱伯斯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哦,no,亲爱的刘,你肯定搞错了,我只是思科的高级副总,并不是首席执行官,所以并不能带领思科,而且,我虽然很自信,但是,或许你高估了我的能力。”
“钱伯斯先生不需要妄自菲薄,我看过你在IBM和王安公司的任职经历,王安公司的失败,想必会让你有所思考。在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曾经失败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的人,那么与一个从未有过这种经历而且仍然非常自以为是的人比,前者对于我们来时是一笔更加宝贵的财富。’在我看来,钱伯斯先生你,这是这句话里边描述的宝贵财富。我想,在王安公司的任职经历以及王安公司的失败,会让钱伯斯先生你明白,明白营销工作对一个高科技公司的重要性,明白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顾客的偏好改变会给高科技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我想,对于这几句话,钱伯斯先生你想必会有深刻的理解。”
刘洵的话说完之后,钱伯斯愣了好一会儿,直到被薛珰舞暗中扯了扯衣袖才反应过来,看着刘洵的目光却诡异起来,外人根本无法想象,刘洵这短短的几句话,到底对钱伯斯造成了什么样的震惊,如果不是右手摸到了口袋中那个从不离身的笔记本,钱伯斯差点以为上帝再现了。
事实上,刘洵刚刚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边,而且正是他这些日子刚刚开始总结的一些东西。
他在王安公司任职八年,亲眼见证了王安公司的辉煌和衰落,见证了一个拥有三万多员工却在几年之内锐减到八千人的全部过程。
在王安公司的时候,钱伯斯亲眼见证了,因为公司过于依赖技术最终导致业绩滑坡,更让钱伯斯引以为耻的是,当时的他被迫受命,裁掉了王安公司五千名员工,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被王安公司的人成为屠夫刽子手,以至于之后的好几年内他都在思科王安公司失败的原因。
而直到最近的时候,梳理了诸多的东西,再加上和摩格里奇等人的交流,他才终于总结出来,即便是作为以技术起家的高科技公司,也不能过于迷信和依赖技术。
而就在前天的时候,钱伯斯刚刚被“顾客的偏好改变会给高科技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这句话写在自己从不离身的笔记本上,以至于刘洵刚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钱伯斯直接惊愕的愣住了,下意识的便摸了摸口袋中一直安稳的呆着的笔记本。他确信,这句话在他前天写下之后,从来没有任何人看过,自己更没有和任何人交流过这方面的感受。
看着惊疑不定的钱伯斯,刘洵表情似笑非笑,心里边却在暗暗诽谤自己,当年接触过一些钱伯斯和摩格里奇的资料,所以,刘洵知道这两人都不是做技术的出身,两人的专长都不是技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日后的经营中也都不迷信技术,而在王安公司上边的惨痛教训,让钱伯斯更加坚定“无技术崇拜”的经营理念,这哥理念,在后来也衍变成思科企业文化的另一内核。
刘洵也正是了解了这些,刚才才说出那么一番话的,而看到钱伯斯一脸震惊的摸样,刘洵便知道,他的话达到了效果。
事实上,思科日后的发展,也正是因为钱伯斯的“无技术崇拜”的经营理念,这个经营理念,让钱伯斯不再满足于公司自身对本领域技术的研发,在日后,他和思科的骨干们密切关注市场上的风吹草动,随时准备用从股市赚来的巨大资本来购买任何代表未来技术走向的新公司。
钱伯斯始终认为,这种收购可以使思科少走弯路,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并且在长期的市场发展中节省资金。而且,除了帮助公司节约自身研发的资金和时间,并购还扩大了思科在各领域的市场份额,加速 (:
)
( 重生之财倾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2/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