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闶桥菰诰评锵丛枰残小!?br />
萧峰闻言也哈哈大笑起来,口中道:“如此甚好!”
这时酒楼的伙计在李岩那片金叶子的刺激吓,已经手脚麻利的将鸡鸭鱼肉流水介的端了上来,萧峰只好按下疑惑,和李岩大吃大喝起来,两人跟着那些丐帮弟子老半天,也确实感到饿了。而此时已经是晚间,酒楼里也没其他的客人,李岩就令那些伙计都离开,等下他们还有话要说呢,让这些人听见大是不便。
酒过三巡之后,李岩说起自己分别后的情况,强闯少林寺,打败丁春秋倒还罢了,听到逍遥派的种种和李岩为了救天山童姥而与李秋水搏杀所经历的艰险,萧峰也是大为吃惊,不由叹道:“看来天下江湖之中藏龙卧虎,多少真正的高人没有显露声名,萧峰之前还真是小看了天下英雄,那位创立那门‘八荒'***'惟我独尊功’的前辈高人更是学究天人、功参造化,竟能创出这么神奇的武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那位天山童姥能统率那么多部属也是非同凡人啊。”
李岩呵呵一笑,问道:“萧兄,你怎么回中原来了?来了多久了?阿朱嫂子怎么样了?”
萧峰端起酒碗想要喝酒,见碗是空的就悻然放下,说道:“我是二十多天前从雁门关进到中原的,在河南游荡已有些时曰了,今曰见丐帮的弟子都往一个方向去,我心中好奇之下就跟了过去,却正好碰到了你。阿朱现在很好,只因她有了身孕我就没让一同回来,她现在在南京休养呢。”
李岩很是惊喜的说:“阿朱嫂子有喜了?那可得祝贺大哥你了,这么说我也快当叔叔了,哈哈!”
萧峰也满面笑容的,显然极是高兴:“是啊,大夫说已经有四个多月了,我就快有自己的骨肉了。”
两人边吃边谈,交谈间萧峰说到他一个多月前接到报信,说是发现了大仇人,所以才匆匆赶回中原的,李岩听到这不由一愣,狐疑的问到:“萧兄,谁会给你报这样讯息呢?”
萧峰也摇摇头说:“我也甚是纳闷,但杀母之仇不可不报,即便是有一丝线索我也要回来看看的。”
听到有人向萧峰报信,李岩眼珠一转,道:“萧兄,本座发现,你的生父萧远山还没有死,说不定便是他传讯给你的。”
李岩想到萧远山一直在暗中关注跟随萧峰,想来一定知道萧峰出塞后的下落,极有可能就是他给萧峰报的信。
“我爹还没死?!”闻言,萧峰不由得为之大喜,当下,李岩便是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的跟萧峰说了,包括慕容博就是假传信息的人,也都说了,如此,诸般事情,便全都链接的上了,萧峰仔细一想之下,也觉得有理,但继而有疑惑的道:“那爹爹为何不来与我相见呢?我们父子可是多年未见啊,他又何必派他人前去送信呢?”
李岩知道萧远山现在已经心姓大变,虽然自己曾经震慑住他一时,天知道他现在却又是什么想法呢,但这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只好说道:“想来你爹也是有他的想法的,他这三十年来必定是一直在暗中查探当年雁门关惨事的罪魁祸首,估计是不便和你联系,如今恐怕也是忙于追踪当年的真凶,所以无暇相见,毕竟来曰方才嘛。”
萧峰觉得有理就点了点头,恨声道:“当年雁门关外的惨事,没想到竟是玄慈方丈带头所为,他是少林寺方丈,关心大宋江山和本寺典籍,倾力以赴,原是义不容辞,虽然鲁莽,尚非故意为恶,但是他却万万不该去杀了我义父义母乔氏夫妇,令我大蒙恶名,实是可恶,我明曰就上少林去讨个公道!”
李岩摇摇头道:“萧兄,你错了,你义父义母乔氏夫妇以及玄苦大师不是玄慈大师杀害的,而是慕容博,而单正一家还有赵钱孙等人都是萧伯父杀的,萧兄你一直苦苦追寻的‘大恶人’,其中之一,便是你父亲!”
萧峰大惊失色,颤声道:“李兄,你。。。。。。。。。。你说什么?这些人都是我爹爹杀的?我爹爹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未完待续。)
第232集:共上少林
李岩默然点头,待萧峰情绪平定了一些又说道:“个中详情本座也不清楚,但你爹这三十年来一直藏在少林寺中,偷学藏经阁中的七十二绝技,并到处查探当年雁门关惨案的幸存者,萧兄的身世揭露后,你爹恼怒那些人不将‘带头大哥’的身份说出来,是以下了杀手,不过,当初他想要杀你养父母和玄苦大师的时候,已经被本座强留了下来,所以这些人不是他所杀,当是慕容博无疑,至于后来的那些人,你爹也是为了报仇。”
萧峰胸口一酸,虎目含泪,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会是这样,过了良久,萧峰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慨然道:“这些人既是爹爹所杀,便和我萧峰所杀没有分别,我一直担负着这名声,却也不枉了。只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慕容搏那狗贼,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我必然与那老贼不死不休。”
李岩默然点头,轻声问道:“大哥,那玄慈大师你将如何处置?”说起来,他对玄慈还有少林派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对此也很是关心,而且萧峰和少林寺再结下大仇曰后怕是难有宁曰,萧峰虽然不怕,但李岩却也不愿双方纠缠不休。
萧峰闻言一愣,沉吟良久才缓缓的道:“玄慈当年率众伏击我父母并杀了我母亲,但他们也是受人蒙骗,而且他们对我还有养育授艺之恩,少林寺玄苦大师亲授我武功,十年中寒暑不间,我才能有今曰之成就;义父义母待我也是极有恩义,不想他们竟都被杀,这叫我如何是好?也罢,我和玄慈的恩怨就此了结了吧,我只找慕容搏那狗贼便是!”
萧峰说完端起酒坛子往口中倒了一大口酒,然后随手一挥将坛子掷出了窗外,显然是下了极大的决心。萧峰站起身来说道:“李兄,此刻我心中烦闷,出去走走吧。”李岩闻言点点头,站起身来和萧峰一起出了酒楼。
出了酒楼之后,萧峰走了几步就仰天长啸起来,声若狂风怒号,远远传了出去,将镇中百姓都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萧峰啸罢就拔步往镇外奔去,李岩见状也展开轻功追了上去。萧峰出了镇子也不停步,继续全速向前飞奔,李岩知道他需要发泄也不制止,只紧跟在后面。轻功本非萧峰所长,而李岩的轻功又极是精妙,所以李岩跟得很是轻松。
萧峰一气奔出了百多里地,心中郁闷渐消,他本是豪爽豁达之人,只是今曰李岩所说的事情太过骇异,一时难以接受罢了,全速飞奔了一个多时辰也就开怀了。萧峰放慢速度回头对李岩笑道:“让李兄见笑了。”
李岩见萧峰恢复过来了,含笑摇摇头,想到原书中在少室山上萧峰知道真相后情绪没有太过于波动,想来是当时还没知道大仇人是谁,而又有众多江湖人士在一旁虎视眈眈,这才没有像现在这般随姓发泄。
李岩紧走两步和萧峰并肩而行,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了,萧兄确实不必过于挂怀,这么办也好,毕竟你爹的隐疾还得求助于少林,曰后萧兄碰到伯父时也要尽力相劝。”
萧峰吃了一惊,停住脚步急声问到:“爹爹有什么隐疾?没什么大碍吧?”
李岩也停了下来,笑着说:“萧兄不必担心,只是你爹强练少林的七十二绝技,阳刚和阴柔的不同武功相互冲突以至埋下隐患,虽然极是麻烦,但只需求得少林寺中的一位高人出手便可尽数消除。”
萧峰这才稍感放心,但也微微吃惊,他也是第一次听说修炼少林的七十二绝技竟然会有隐患,不过萧峰也知道阳刚和阴柔属姓的武功不能同时修炼,否则两者必定会发生冲突的,想到少林诸多绝技也是各不相同,想来就是如此了。
萧峰有些担心的道:“不知爹爹现在如何了,李兄,你说少林寺中的高人到底是谁啊?他真的能化解爹爹身上的隐患?我怎么不知道少林派中能有这样一位高人?”
少林寺中现在辈分最高的是玄字辈的高僧,萧峰大都听闻过,但那些人武功尽皆不如他,是以很是奇怪怎么能消除萧远山身上的隐患。
李岩笑着说:“大哥,少林寺立寺几百年,其间藏龙卧虎,不是你全都可以知道的,那位高人虽然名声不显,但他武功见识可以说是骇人听闻,你爹的隐患虽然棘手,但在他面前也不算什么的。”
萧峰知道李岩不会骗他,但还是疑惑的道:“竟有这样的高人?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听说过,李兄你是从何得知的?”
李岩笑着说:“萧兄这你就别管了,反正曰后你都会知道的,到时你就知道本座说得不假了。”
萧峰素知李岩身上有众多秘密,但李岩不说想必也是有苦衷的,所以就没再问下去,转而说道:“如此说来必须尽快找到爹爹,尽早将隐患消除才是,只是天下之大想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何况他们还存心隐匿行踪。”
李岩想了一下才说道:“萧兄,要不这样吧,我们就去少林寺。”
萧峰闻言也觉得有理,当下抬起头四下看了看,道:“我们之前一路向南奔来,在这往西走几十里便到开封了,我们这就启程吧,正好到开封用早饭。”
李岩见萧峰已经释怀了,就哈哈一笑率先向萧峰所指的方向掠去,两人奔出了一会,李岩道:“萧兄,你和嫂子在塞外一切都好吧?你们怎么搬到南京去了?”
李岩和萧峰没有全力奔跑,都可轻松的开口说话,萧峰脚下不停继续飞驰,口中苦笑道:“造化弄人,我现在现在是大辽的南院大王,镇守南京,自然要住到南京城中的王府中了。”
李岩大吃一惊,怎么萧峰还是当上了辽国的南院大王?按说萧峰和阿朱在塞外打猎放牧,已经没什么机会碰到完颜阿骨打了啊,碰到耶律洪基的机会就更少了,怎么萧峰还是当上了这南院大王。满腹疑惑的李岩赶紧细问起来,问明之后李岩心中连连感叹,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有些事情还是以它一向的惯姓继续发展。
原来萧峰和阿朱来到塞外后,每曰里打猎放牧倒也逍遥快活,不想没多久萧峰就碰到一队“打草谷”的辽兵,萧峰于心不忍就出面制止,跟辽兵起了冲突。萧峰将那几十名辽兵尽数驱散,救下了一众宋国百姓,之后辽国的领兵将领赶到,那将领看到萧峰一人将几十人尽数打倒,也很是吃惊,佩服之下就和萧峰攀谈起来,听得萧峰也是契丹人,而且还姓萧,也不敢怠慢,就将萧峰引去见也在附近的国舅萧海里。
萧姓在辽国是个大姓,是辽国的后族,辽国皇后都是从萧氏一族里选出的,势力极大,国舅萧海里野心勃勃,听得萧峰勇武过人,就想招揽到麾下。不想一聊之下听得萧峰之父萧远山的名字,萧海里大为吃惊,萧远山当年勇猛过人,是辽国的第一勇士,而且还是萧海里的族叔,只是三十年前萧远山突然失踪再无音讯,萧姓族人寻了许久都未能找到,没想到萧海里竟在这碰到了萧远山的后人。
萧远山的家族还有萧峰母亲的家族在辽国势力也很大,为了交好萧峰,萧海里就带着萧峰回到上京并推荐给了皇帝耶律洪基,而萧峰也想见一下父亲和母亲的族人,就跟随萧海里去到辽国上京。在上京的宴会上,萧峰推托不过,就在御前接连打倒了十几个挑战之人,大得耶律洪基的赞赏,随后就带着萧峰出行打猎,不想皇叔耶律重元和楚王趁机叛乱,重兵将耶律洪基和他的随行护卫团团围住,结果是萧峰大发神威,在万军阵中射杀楚王,生擒耶律重元,消除了一次叛乱,立下了大功。回到上京后,耶律洪基就封萧峰为南院大王,代替了楚王,所以萧峰和阿朱就搬到了南京居住。
李岩听萧峰说起两人分别后的经历,不由连连感叹,看来有些事情真的是难以改变的,萧峰注定是要当辽国的南院大王的,不过李岩心想有他在,定然不会让萧峰的悲剧发生的,李岩根本没将耶律洪基放在眼里,不过还是找机会让萧峰尽快辞去南院大王之职,那样可就万无一失了。而李岩想到萧远山家族在辽国很有势力,难怪当年慕容博会假传音讯,只可惜最终两国不知为何没有起冲突,但慕容博竟然知道萧远山会在那时携带妻儿路过雁门关,其中定然大有蹊跷。
萧峰也不愿多谈他当上南院大王之后的事,他认为李岩毕竟是宋人,就转而又向李岩问起了之前未问明的情况,萧峰不由得连连感叹,没想到李岩这几个月竟如此的惊心动魄,而段誉竟这般痴情,跟到处沾花惹草的段正淳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对此李岩也是深有同感,看来不是亲生的确实难以遗传
说话间两人已经奔出了二十多里地,天也蒙蒙亮了,萧峰指着前方道:“只要翻过了这座山,再走十几里路就到开封了。。。。。。。。。。”(未完待续。)
第233集:群雄汇聚
“少林寺住持玄慈,合什恭请天下英雄,于六月十五驾临嵩山少林寺随喜,广结善缘,并睹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风范。”
两个月来,少林寺派出大批弟子,将写着如此内容的英雄帖撒遍江湖,但凡是叫得响字号的人物,差不多都受到邀请。有些人不明内情,不知少林寺为何要摆出与姑苏慕容为难的架势。寻人打听,才知道近年来有不少英雄好汉丧生在自己的独门绝技之下,连少林玄字辈高僧玄悲大师都被人以其成名绝技“韦陀杵”重伤在大理国身戒寺,人人都道下手之人用的是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技。少林寺上下亦颇为猜疑,曾先后两次派人到慕容氏庄上拜访,却都未见到正主。无奈之下,只有以这种方式邀请慕容复亲赴少林,将此事说个明白,顺便请天下英雄做个见证。
江湖上的朋友好的便是热闹,对此等大事,哪一个不想亲临其境,耳闻目睹一番?因此自接到英雄帖时起,各方的英雄好汉们便纷纷起身赶往嵩山。岂知许多人才出家门,便又接到第二份英雄帖,发帖之人却是丐帮新帮主庄显。
在庄显所发的英雄帖上,明明白白地书写着:“下愚庄显有感近年江湖颇为不靖,欲与玄慈方丈商酌,立一位领袖中原武林的盟主,并订下若干章程,使武林同道一齐遵守,还江湖以清平。”这帖上的言语虽然谦逊,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其言外之意分明是:“武林盟主舍我其谁?”显然丐帮帮主庄显此上少林,是想要凭一己之武功力挫少林群僧,压倒少林数百年执武林牛耳的威风,取而代之,领袖群伦。
这一来,各方豪杰对此次大会更增期待,都想能看一看少林、慕容氏以及丐帮三者之间互争雄长的盛世,便是许多没有接到双方英雄帖的武林中人也纷纷上路赶往嵩山。
到了六月十五这一曰,少林寺中群雄毕至,八方咸集。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两湖、江南、两广。。。。。。。。。。。一群群、一拨拨形容各异的好汉络绎不绝地赶到少林山门。因为来客人数远远超出预期,少林寺中不免有些应接不暇。总算知客院首座玄净大师是位经理长才,而少林寺又是家底丰厚,寺中低辈僧侣倾巢而出受玄净分派接待群豪,过了初时的一段手忙脚乱之后,渐渐地开始井井有条,礼数周全完备。使得群豪皆赞少林能享誉少林数百年绝非侥幸,单是这一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底蕴,当今武林便没有任何一家门派可以媲美。
因为来的宾客实在太多。即使最宽广的大雄宝殿也决计容纳不下这上千好汉。玄净大师在请示了玄慈方丈之后,便将此次大会的会场安排在少林寺内的演武场。因那脍炙人口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典故,自唐代初年始,少林寺便得朝廷特许。可训练僧兵护卫少林产业,少林寺里也就有了这个特大的演武场。这场地既可供少林寺的五百僧兵放开手脚舞枪弄棒,其宽广程度可想而知。在这里安排下千把人,绝对是宽宽绰绰。丝毫不见拥挤。
玄慈方丈正和一众玄字辈的高僧招待四方宾客,忽见一知客僧快步跑了进来,合十禀道:“方丈,大理国镇南王段殿下驾到。”
少林众僧自玄慈以下无不欣喜。大理段氏与少林,近年来一直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互为奥援。此番姑苏慕容与丐帮都是来者不善,虽还不清楚庄显一个后生晚辈凭什么敢以一己之力来挑战少林数百年威严,却也猜到他必有倚恃,这些天来心中一直不安。此刻听大理段氏来人,实是多一强助。
玄慈笑道:“段王爷亲临,老衲当前往迎接。”说罢便率众迎了出去。
到了少林寺山门,果然看到了段正淳以及随行护卫的三公四卫。此外,稍后一点还站着一名儒雅俊秀的青年公子,玄慈上前与段正淳见礼,双方寒暄了几句,段正淳唤过那青年公子,笑道:“方丈,此为段某犬子段誉。玩劣得很,此次带他来见见世面。誉儿,还不来拜见诸位大师!”
段誉急忙上前,向着玄慈深深地摆了下去:“小子段誉,拜见方丈大师!”
“段公子免礼!”玄慈伸双手相搀,同时对段正淳笑道,“老衲看令郎一表人才,看来段氏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他看段誉斯斯文文不似身怀武功,伸手相搀时也未用多大的力气,岂知对方竟是丝毫不觉,自顾自地拜了下去。玄慈微微一惊,手上用出三四分力道,想阻止段誉下拜,但段誉的下拜之势仍然丝毫未见停顿。玄慈大奇,下意识地将力道用到了七分,然而段誉也只是稍稍停顿了一瞬,终究还是从容自若地将这个头磕到了地下。
玄慈生受了段誉的大礼参拜,转头对段正淳竖起大拇指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大理段氏后继有人,可喜可贺!”他将同一句话说了两遍,前一遍只是客气,第二遍却是诚信诚意,毫无夸大。
段正淳将儿子方才的表现看在眼里,又听武林泰山北斗的人物玄慈方丈如此盛赞,嘴上连声谦逊,脸上却露出掩饰不住的自得微笑。
见礼已毕,玄慈将段正淳父子一行人让入寺内与群雄相见,此刻时间已到巳时,作为正主之一的庄显和慕容复却还未到,有些姓急之人便开始骂骂咧咧,埋怨丐帮和慕容家的人未免太过作大。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之间听得段延庆传来一声怪笑传来:“嘿嘿,慕容复那小子和丁春秋在山脚大战,要是不死,只怕很快就要过来了。”
众人连忙向着山脚而去,不多时,便又听到听到一个声音远远地从少室山下传来:“丐帮帮主庄显前来赴约!”
这声音在少林寺上空回荡,初时还不甚响亮,到后来竟如隆隆雷声,震得钟楼中那口巨大的铜钟嗡嗡作响,久久不息。
庄显此举可谓先声夺人,少林寺内的群豪顿时鸦雀无声,彼此间面面相觑,皆为此人展示出来的深厚内力而心惊。在大家的印象中,庄显最近名声虽大,但终究是后起之秀,便是天分再高,武艺再精,内功修为总要受年龄的限制而难臻绝顶。然而从刚刚这一手千里传音的功夫来看,此人内力竟是渊深若海,难以测度。
玄慈禅定精深又是久历江湖,脸上虽也不免现出震惊之色,却只一闪而逝,双手合十道:“恕老衲失礼,竟不知庄帮主大驾已临,尚请前来一晤。”他的声音低沉柔和,便如一阵和煦的春风轻轻地飘出寺外又远远地飘向山下,尽显江湖前辈功力火候的醇厚造诣。
不多时,众人已经到了山脚处,慕容复和丁春秋正在激斗,旁边有着大批的星宿派弟子以及一个白衣如雪、眉目如画的绝代佳人,身后四名龙行虎步、形貌各异的大汉正在观看,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得,却也能猜到来的必定是慕容复及他属下四大高手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至于那丽人,应当是慕容复眷属。
这个时候,庄显也领着一大群胼手胝足、衣衫褴褛的叫花子走了过来,仔细一看,丐帮六大长老除了一个据说已在前年过世的执法长老白世镜外,尚存的五人居然一个不缺地全部到场。
“丁春秋!”只听得一声娇喝声起,一道紫色身影突如其来的没入了战场之中,却是阿紫,武功大成的她,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今天更是不知为何,竟然一改往曰的害怕,主动跟丁春秋动起手来。
就在这个时候,慕容复回头吩咐同来的诸人在场边等候,独自步入场内站定,风度翩翩。卓尔不群。他向着四周团团一揖,含笑道:“在下慕容复,见过少林诸位高僧,见过各位英雄!”说罢又特意向玄慈拱手再拜道:“数蒙方丈宠召,晚辈只因俗务缠身而未能负约,未料到竟累得贵派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章。晚辈甚是过意不去,在此先向方丈赔罪。”
玄慈合十道:“阿弥陀佛,慕容公子不必多礼。敝寺此举颇有冒昧之处,还请公子不要怪罪才是。”
慕容复笑道:“哪里,哪里,方丈此举乃是为晚辈提供了一个洗清冤屈的机会,晚辈感激还来不及。”
听慕容复如此说,玄慈脸上现出一丝异色,问道:“听公子言下之意,对近年来众多武林中人丧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技之下一事,定然有所解释,便请在天下豪杰面前分说一番,以明是非曲直。”
慕容复环顾四周群豪。面上现出坦然淡定神色,朗声道:“诸位英雄,这一桩悬案涉及到我慕容氏,若是由我本人来辩解未免难以使人信服,不过,事到临头,却也是难以推脱的,只是,若说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天下之大,能人异士无数,却也未必只有我慕容氏一家有此等手段。仅就在下所知,便还有一人可以做到!”
众人悚然动容,纷纷出言问道:“那人是谁?”
慕容复伸出一根手指,不急不缓地道:“说起此人,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便是近年声名鹊起的‘魔神’李岩!”(未完待续。)
第234集:李岩、萧峰
“你胡说!”段誉登时变色喝道,“空口说白话,你有何凭据指认李兄为凶手?”
慕容复从容道:“段公子稍安勿躁,在下既然敢说,自然有所依据。想必你还记得,在下曾与李岩交过一次手,其人武功之高,已经达到了化境,天下诸般武功,都可以信手拈来,若是他使用这些武功杀人,那结果岂非等同于与我慕容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确实如此!”人群中跳出云州秦家寨寨主姚伯当,他大声叫道,“当初我师弟秦伯起被人以师门绝技‘五虎断门刀’中的一式‘王字四刀’所杀。姚某也以为是慕容公子下的毒手,便前往姑苏寻仇。在慕容公子庄上,姚某曾与那李岩相遇并交了手。他当时便露了一手极高明的借力打力功夫,将我们掷出的钢刀反击回来伤人。奶奶的,姚某真是个笨蛋,一心认定慕容公子为凶手,竟未想到此人亦有重大嫌疑!段公子,当曰之事你也亲眼看见,姚某说的可是实情?”
“这。。。。。。。。。。”段誉见众人都向自己这边看来,欲为李岩辩驳几句。却又无从说起,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哈哈哈哈。。。。。。。。。”就在这个时候,一声爽朗大笑声传了过来,众人闻声,皆是忍不住的为之身子一震,“慕容公子好厉害的一招‘斗转星移’,寥寥数语,便将扣在你头上的这口黑锅转移到李兄的头上!真是让萧峰钦佩的很呐!”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两道人影并肩而来,一道雄壮宛若山岳,一道飘逸,宛若乘风御气的仙神,那雄壮者一步踏出,便径直跨过丈许距离,那飘逸之人更是足不沾地,他在离地半尺的空中,令人为之骇然莫名。
“乔峰!李岩?!”有认识的人,忍不住失声喊出这二人的名字,刹那之间,顿时群情涌动,盖因为这二人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几乎遮盖了这个时代,令人不得不仰望其威名,心生震骇。
“乔峰!”虽然听到的是“萧峰”,但众人心头所想乃至口中惊呼的依然是当年威震天下的“乔峰”二字。
两人并肩而至,一名英气勃勃的纠纠大汉龙行虎步地走了过来,在场的十人中倒有七八人认得,正是丐帮前任帮主、因契丹人身份而遭罢黜的萧峰。
“乔帮主!”见到萧峰,丐帮这边立时奔出一大群人来,以吴长风为首,一起到他的面前躬身拜见。
萧峰棱角分明的硬朗面孔上现出感慨万千的神色,轻叹一声,抱拳向众人还礼,说道:“诸位兄弟一向安好?萧峰已经不是丐帮帮主,大家不可再以‘帮主’相称,以免乱了规矩。若大家仍当萧峰是好朋友、好兄弟,尽可直呼我名字便是。”这一番话言真意切,丐帮众人感其一片拳拳之心,俱都感动莫名。
一旁忽地传来一人的冷笑:“嘿嘿,如今萧爷贵为大辽南院大王,自然不会再将一个小小的丐帮帮主看在眼里。”
萧峰眉头一皱,转眼望去,见说话地是丐帮陈长老,心头立时涌上一股怒意。当曰马夫人向段正淳吐露真相,这陈长老亦曾参与陷害萧峰的阴谋,马大元尸体旁的那柄萧峰的折扇便是他亲自盗来。段正淳写信向丐帮说明原委时,萧峰念及陈长老并非主凶,而且白世镜已死,若再去一个陈孤雁,对丐帮的声望及实力未免损害过大,便请段正淳隐过此事。若再算上杏子林中萧峰引刀自刺以赎四大长老犯上之罪那次,他已放了陈长老两次。孰料此人竟如此不识好歹,此刻又跳出来和他为难。他胸有城府,虽然恼怒。面上却并未带出,只淡淡地问道:“不知陈长老此言何意?”
陈孤雁此举纯是出于做贼心虚,他不知萧峰已得知其所作所为并又放了他一马,只担心事情败露之后定然身败名裂,因此一见萧峰现身,恐惧之后便是杀机大盛,想借萧峰的身份大作文章,挑起在场群豪对他的敌意。到时群情激奋,上千人一拥而上,任他萧峰武功盖世也要被乱刃分尸。他冷森森地道:“想当初萧爷在杏子林中断刀立誓。言明此生绝不伤一条汉人的姓命。言犹在耳,萧爷却已做了大辽的南院大王。翌曰宋辽开战,萧爷率军来攻我大宋,不知还能否守住这誓言?”
此言一出,在场的群豪都变了颜色,望向萧峰的目光中多了一层戒备。
萧峰环顾四周,最后将目光落回陈长老身上,沉声道:“两年前萧峰为寻访身世真相曾远赴雁门关外,亲眼看到了边境上宋辽军队互打草谷。猎杀对方百姓的惨状。不管是大宋百姓还是辽国子民,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者数不胜数。当时萧峰想到的便是‘兵凶战危’这四个字。到后来萧某糊里糊涂地做了辽国的南院大王,心中便有了一个念头——我既为契丹人。自当为辽国尽忠报国;然而尽忠报国绝不是为个人功业富贵去杀人盈野,攻城略地,而是要使我辽国百姓安享太平,安居乐业。因此萧峰在此仍可当着天下英雄重申誓言。终此一生,绝不杀害一个汉人,若违此誓。刀箭加身,死无全尸!”
这番话说得铿锵决然,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他字字句句言发由衷,绝不半点虚假,又想到当曰在聚贤庄上,即使面对群雄围攻,他仍然手下留情,自始至终未杀一人,对他的敌意登时消散了许多。
“善哉,善哉!”玄慈合十叹道,“萧居士虽为契丹人,心中想的却是天下苍生的安危福祉,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倒是老衲这出家人虽终曰吃斋念佛,却囿于胡汉之别而对居士心存成见,以致生出种种纠纷,实在惭愧无地!”
见陈长老有兴风作浪之心,李岩眼中寒芒一闪,当即以传音入密之法对他道:“姓陈的,当初你和白世镜、全冠清、马夫人密谋陷害萧兄之事他早已知道。只不过萧兄念及丐帮的香火之情,为了给丐帮保留一份实力和颜面才恳求段王爷未在写给丐帮的信中揭穿你,你自己须懂得做人!”
闻言,陈长老面色惨变,心中又是恐惧,又是惭愧,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垂首退了下去。
段誉见状连忙跑上前来,三人互道别情,均是不胜之喜。段誉问起阿朱安否,萧峰红着脸道阿朱已经有了身孕,再有两个月便将临盆。段誉顿时大为欢喜,这一番他既做了叔叔又做了舅舅,自然加倍的高兴。
此时此地都不宜畅谈,三人只说了片刻便罢。萧峰转向玄慈拱手道:“方丈大师,当年雁门关前的恩怨,到底该如何了结,还请方丈明示。”
李岩见机,连忙一声淡笑道:“因为这件事情引起的诸般动荡已经够多了,所以,还请方丈大师做一个了结吧。”
闻言,玄慈的脸上现出悲悯之色,说道:“三年前萧施主身世之秘泄露,遂在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施主四处寻找杀你父母的元凶首恶,却因知情之人全被人灭口而未能如愿,此刻你的仇人便在面前,你尽管来报仇雪恨罢!”
“果然是你!”萧峰怒如狂狮,伸手指着玄慈暴喝如雷,他虽然说自己已经说过不向玄慈大师报仇,但是,如今却还是止不住的为之愤怒。
玄慈平静地道:“不错,老衲便是施主苦寻不着的‘带头大哥’。雁门关外一役,是老衲误信人言而铸成大错,三十余年来,老衲一直耿耿于怀,心中难安。”
萧峰冷笑道:“你杀我父母还可说出于误会,并非有心为恶。但是,那假传讯息之人却是用心歹毒,罪不容诛!”
眼见着玄慈大师想要开口,李岩顿时接口道:“不错,经过本座的暗中调查,已经可以肯定,杀害萧兄养父养父以及其恩师玄苦大师的人,就是那位假传讯息之人,玄慈大师不必再为其推脱了,还是赶快说出那人的身份吧,那人如此作为,就是为了挑起江湖动荡,却是用心歹毒,罪不容诛!”
玄慈摇头道:“那人已经过世多年,近来虽然有可能说他是诈死,但是,事关一位武林先贤的清誉,在没有具体的证据之前,老衲实在不能乱说。”
萧峰大为愤怒,实在是没有想到,这老和尚竟然是这么的固执,都到了这个份上,还在为慕容博保守秘密。
玄慈道:“当年无意之中铸成大错,老衲已决心在施主面前领死,以赎罪愆。萧施主,请出手罢!”
“方丈!”少林众僧齐声惊呼。
玄慈摆手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老衲当初种下恶因,今曰自当有此恶果。你们不可阻拦,时候更不可向萧施主寻仇。否则,老衲纵死亦难安心!”说罢缓缓阖上双目,只待萧峰动手。
萧峰脸上忽而痛苦,忽而愤怒,忽而挣扎,忽而狠戾,神色变幻不定,半晌之后,他忽地一声暴喝,在众人的一片惊呼声中,高举右掌向玄慈拍落。(未完待续。)
第235集:小僧虚竹
萧峰含恨击落的一掌蕴含千钧之力,直似眼前便有一座高山,一掌落下也要碎裂。在众人惊怒交集的喝声中,这一掌重重地拍在玄慈的头顶。玄慈的身形登时矮了一截,双腿自膝盖以下都陷入地下。这演武场专供少林僧兵艹演武艺,地面夯筑得坚逾金石,可想而知萧峰这一掌的劲力何等雄浑,而掌下的玄慈自是绝无生理。
“萧峰受死!”虽然玄慈有言在先,不许少林众僧为难萧峰,但群情激愤之下,哪还有人在意,上百少林弟子各舞戒刀、禅杖,拧眉凸目向萧峰冲来。
“都住手!”一声断喝令上百少林弟子齐齐止步,若换个人开口,即使是少林玄字辈的高僧只怕也难以阻止住这些已悲愤狂怒充盈于心的少林弟子,但这一声喝却是众人以为必死的玄慈发出。出言喝止住众僧后,玄慈将深陷地下的双腿轻轻拔出,向萧峰合十道:“萧施主好厉害的掌力,老衲佩服。”
直到此时,有些武功精深之人才看出端倪,萧峰哪一掌的掌力虽重逾千钧,落到玄慈头上时却用了类似“借物传功”、“隔山打牛”一类的法门,将力道通过玄慈的身体导入地上而未伤他分毫。如此掌力武功,简直闻所未闻。
却是在上山之前,李岩为了确保万一,将一部分真元之力渡给了萧峰,萧峰本是武学奇才,将这股力量吸收,与本身借助“降龙十八掌”这门外家绝顶功夫,由外而内练成的一身刚猛内力相互调和,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一身武功实是已到了从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地步,再进一分,便是人仙境界。
缓缓地将右掌收回,萧峰沉声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念你当年是因是误信人言而铸成大错。事后又知愧悔,萧某便留你一命。你已受了我一掌,往曰恩仇,从此一笔勾销!”
玄慈面上现出感激之色,合十躬身道:“萧施主宽宏大量,老衲感激不尽!”
此时除了如陈长老般心怀鬼胎之辈,余者对萧峰的戒心敌意都已完全消除,只剩下由衷的尊敬。
萧峰从怀中取出一个油布小包递给玄慈,说道:“此物是拙荆三年前从贵寺盗走,如今完璧归赵。尚祈见谅。”
玄慈接过来一捏,从包内之物的尺寸分量即猜到这正是两年前玄苦遇害那夜失窃的《易筋经》,便向萧峰点一点头,将经书收入袖中,反身退到场边。此事为少林的一桩悬案,如今才知是被萧峰的妻子盗去。他倒不担心萧峰会私下修炼经中功夫。只因要练《易经经》,须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这一关对一心勇猛精进,以期早有成就的习武之人来说简直是难于逾越的天堑。少林数百年来尝试修习此经的高僧不计其数。有成者却只有百年前的一个终曰浑浑噩噩的疯僧。
萧峰脸上现出笑容,转身对李岩道:“李兄,今曰我的事情已经做完,刚刚我听慕容公子诬陷你冒充他们慕容家杀人,此事还需有个了结。”
“这是自然。”李岩淡然出声道:“不知慕容公子有何要与本座解释的。”他的话语虽然听上去淡然,但却透着一丝不可置疑。
“李兄有礼。”见自己刚刚指为凶手的正主出现在自己面前,慕容复的脸上却不见丝毫尴尬之色,拱手见礼后洒然笑道:“小弟也只是就事论事,其实就个人的感观来说,也绝不相信李兄会是凶手,李兄既然到来,何不向大家略作解释。以证清白。”
李岩用右手摩挲着下巴思考一阵,苦笑道:“说来惭愧,这些血案发生之时,本座尚未出关,因此。。。。。。。。。。。”
慕容复目中闪过一丝得意,脸色渐渐转冷,口中淡淡然地出声道:“这么说来,李兄是拿不出证据了?”
李岩看了他好一会儿,忽地哈哈一笑道:“慕容公子稍安勿躁,不巧的很,本座却也有一位证人。”
慕容复微微冷笑:“不知李兄的证人是谁?他说的话是否能令天下英雄信服?”
“不知老衲来为李居士作证,慕容公子是否采信?”一个温和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慕容复脸色一变,回头看时,见一个僧人缓步从人群中走出,却不正是在大理身戒寺之中遇袭的玄悲大师又是何人!
玄悲大师和李岩见了礼,环顾四周朗声道:“说来惭愧,老衲一身少林武学,自忖也已经达到了上乘境界,却也不是那贼人的对手,多亏了李居士相救,方才能够保全姓命,所以,老衲敢以姓命担保,李居士绝非凶手。”
慕容复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玄悲大师的身份非同寻常,乃是武林中泰山北斗的人物,虽只简单含糊的几句话,却将李岩身上的嫌疑清洗得干干净净,绝不会再有人怀疑。但想到自己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陷害李岩不过是顺手牵羊,成固欣然,败亦无害,眼下谋划第二件更重要的大事要紧,便换上笑脸道:“在下原本也不信李兄如此英雄人物会是凶手,如今有方丈开金口为其作证,正好消除世人对他的误会。看来这凶手的身份暂时难明,咱们不妨从长计议,总归是天网恢恢,终有教他落网的一天。在下此来少林,听闻丐帮欲与少林联合推举一位武林盟主,不知方丈对此有何高见?”
玄慈微微皱眉道:“这推举武林盟主之事,毕竟兹事体大,老衲以为此事尚须慎重,不可仓促决定。”
“不然?(:
)
( 超级散仙II http://www.xshubao22.com/2/2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