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耄浅ぴ独纯矗馐且惶跫壑导甘诿涝呐哟罄媪刺酰钟危鳎琽l版,年度版,网页版,XX版,影视动画版权,著作版权,周边产品等等。
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很多人不知道陈东就天蓝公司的老板。
看完电脑上娱乐媒体、社会名人对陈东的满满的赞誉和极高的评价,陈国栋,赵宝珠心里充满了自豪,自豪之后随即又是震惊不已。
半年赚了2亿,很快,2亿元逐渐在他们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概念,换算成百元大钞,差不多可以堆满一张床,全镇最富的王大富资产也就1千万多一点,全镇人均年收入水平还不到1万。
“这下你们放心了吧,爸妈,以后你就好好亨福吧。”
晚上,吃了一顿丰盛可口的家乡菜,然后回到床上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陈东被窗外的鸟鸣声,牛叫声,以及家家户户做早饭弄出的动静唤醒了。
爬起床,看到饭桌上早已准备好浓香四溢的稀饭,稀饭上加上些自制的腌萝卜,炸菜,旁边放着二个馒头,给陈东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或者面条,心里涌现出一种温馨感。
刷牙,洗完脸后,坐到桌前,拿起馒头和着浓香四溢的稀饭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陈东忽然想去村里走一走,看一看有什么村里有什么变化。
屋里屋外,爸妈都不在,于是关上门,沿着村里的碎石路在村里行走。
“小冬瓜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下午回来的,福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啊。”陈东抬头,看到一个中年汉子肩上扛着锄头,背上被汗水湿透了,手腕上还搭着一条毛巾,从融合的记忆中得知,中年汉子叫陈大福,很中国化的名字,大福、大寿、大禄,有福,有寿等等,名字很俗,但寄托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多福多禄,长寿健康。
“是啊,乘早上天凉,除一下地里的杂草,要不然,等会太阳出来了,晒得人受不了。”陈大福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开口说道,说完,仔细看了陈东一眼,接着说道,“跟你小的时候的样子变化太大了,你小的时候病恹恹的,脸色蜡黄,身体瘦弱,经常生病,你爸妈为此操了不少心,现在长得壮实了,精神气十足,也有出息了,你出现在电视里的时候,全村人都围在你家看电视,当你成为冠军的时候,全村人都为你欢呼,大家都感到脸上有光,跟别村人聊天的时候,一提到我们村出了一个名人,别提大家有多神气了。”
陈东笑了笑,没有接话。
忽然陈东看到前面池塘里有几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小孩拿着一个塑料盆正在摸田螺,对陈大福问道,“今天是星期三,他们不用去上学吗?”
听到陈东的发问,陈大福看了过去,看到池塘里的几个小孩,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大福长叹了一口气,“他们没上学了。”
听到陈大福的回答,陈东非常震惊地说道,“为什么,不上学以后有什么出路,这些孩子未来就毁了,孩子们现在可能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他们的父母就不懂这些吗?”
陈大福放下锄头,找了个石块坐了下来,掏出旱烟,点上,眼睛看向远方的山峦,一口一口地抽着,良久,才开口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不读书让自己孩子没有了未来,但现实很残酷,我们村没有经济作物,地少,地力贫瘠,单靠种植蔬菜,瓜果,粮食能卖几个钱。
而且我们村没有小学,离村最近的小学直线走有几里路,还要隔一条河,绕路过桥去学校路更远,夏天的时候,小孩子可以直接卷起裤腿淌水过河,不过冬天天太冷了,早上5、6点钟就起来,绕了很远的道过桥去上学,今年夏天,小河忽然爆发山洪,冲走了两个小孩。”
---
打滚求收推!!
第八十六节奇怪的狗盆!(求收推)
陈大福叼着烟斗,面无表情,一口一口抽着旱烟。
没有经济作物,地少,地力贫瘠,种什么都不丰产,所以穷,穷到没钱供养孩子读书,上学困难,最近的小学离学校很远,早上5、6点起床上学,每天在路上一个来回都要发4、5个小时,学生中午还不能回家,吃着冷饭冷菜,这种困难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困扰着处于山沟里的陈家村。
“福伯,能不能带我去村里最困难的家庭看看吗?”陈东开口说道。
“好,你等会,我把锄头放回家,我再带你去。”陈大福站起身,将锄头扛在肩上,快步走回家。
几分钟后,陈大福走回来,已换掉了身上已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换了件清爽的衬衣。
“二娃,上来。”陈大福朝池塘里招了招手。
“好咧!福伯。”只见池塘里一个光溜溜的身影拖着一个塑料盆飞快地向岸上划了过来。
“他叫陈实中,是个可怜的娃,他父亲去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操持这个家,家里所有钱都拿去治病了,还向村里人借了一些钱。”
“福爷爷,这人是谁啊。”陈实中穿着一个四角短裤,露出黑亮的背脊,身材瘦材,排骨都露出来了,手里端着一个塑料盆,盆里装满了一大盆田螺。
“你冬瓜叔都不认识了。”陈大福笑骂道。
一听,陈实中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陈东,拍了拍脑袋,恍然不悟,说道,“大明星冬瓜叔,听我妈说,你以前比我还瘦。”
陈东摸了摸陈实中的脑袋,笑着说道,“我可不是什么大明星。”
“村里人都说你是大明星,有一大堆冬瓜粉丝,冬瓜粉丝是什么,可以吃吗?”陈实中抓了抓脑袋,疑惑地说道。
陈大福和陈东两人都笑了起来。
“走,带冬瓜叔去你们家。”陈大福拍了拍陈实中的脑袋说道。
“好。”陈实中点了点头,一蹦一跳地向家里跑去。
“这孩子很机灵,要是读了书,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的,可惜了!”陈大福看着陈实中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对陈东说道。
跟着陈实中来到他家。
陈东仔细看了一下,陈实中的家是一座普通的老屋,大概建了有几十年吧,青砖,黑瓦,圆木加木板架起的楼层,在砖缝里长出了一些绿苔藓,旁边还有栋新房子,不过只搭起了地基。
陈实中一家人住在老屋里。
“妈。”陈实中朝屋里喊了一声。
“二娃。”从屋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脸色很憔悴。
“福伯,你怎么来了,这位是……小东。”中年妇女惊讶地说道。
“春芳,来你们家看看,你家有什么困难的,村里村外的,该帮的一定会帮,按辈份,二龙也是我侄子辈,”陈大福说道。
闻言,中年妇女看了陈实中一眼,对陈大福说道,“其他困难再苦我也可以忍受,但是我想让二娃重新回到学校,不能让孩子没了未来。”
听了王春芳的请求,陈大福有些为难,自家知道自家事,陈家村太穷了,没什么经济作物,地少,地贫,种什么都不能丰产,一年劳作到头,只够一家人吃饭。
“福伯,二娃上学的事情,我来解决吧。”陈东看出了陈大福的为难,站了出来说道。
发达了,陈东一直在考虑为自己家乡做点什么,经过这这两天仔细考虑,他想到要做什么。
其一,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点放在哪里都行得通,现在村子通向外面就只有一条烂泥路,坑坑洼洼,勉勉强强能通辆小汽车,特别靠近山道那一段路,太危险了,路面很窄,边上又没有防护,开车一不小心就会连车带人掉落悬崖。陈东打算出钱山道那一段路拓宽,加防护栏,其它路段用水泥铺路,一直修到连通高速公路。
其二,教育,所谓教育兴国,同样一个道理教育兴村,要想世代富裕,光修路可不行,还要有教育,陈东打算在家乡建一个学校,没人愿意来陈家村教书,陈东就出高薪,双倍,三倍薪资,就不相信没有老师愿意来。
其三,要有产业,陈家村地少,地贫,没有经济作物,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饿不死,但永远富不起来,在陈家村外一座青竹山,盛产竹子,建一个竹制品厂,加工竹筷,竹席,竹枕,礼品竹篮,等各种竹制品,还有竹笋,加工成干笋,卖到大城市里去,村里每户参股一份,让陈家村所有村民共同富起来。
“谢谢小东。”王春芳感激地说道,说完,连忙拉了一下陈实中,“二娃,快谢谢小东叔叔。”
“谢谢小东叔叔。”陈实中向陈鞠了一躬。
陈东拍了拍陈实中的脑袋,赞道,“这孩子很有礼貌,以后肯定有出息。”
在陈实中家里呆了一会儿。
两人出了陈其中家,走在碎石路上,往村头另外一家走去。
忽然,陈东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转头对陈大福问道,“这是谁家啊。”
“这是我家。”
“这个狗盆也是你家的吗?”陈东指了指地上的狗盆对陈大福问道。
“这狗盆……;是我家的,有什么特别吗?”陈大福被问得满头雾水。
陈东没有回话,只是蹲下身,拿起狗盆仔细地看了看,抬起头来对陈大福再次问道,“福伯,这个狗盆哪来的。”
“河里捡来的,发现的时候碎了一个缺口,刚好拿来当狗盆给狗喂食,我就捡回来了。”陈大福说道。
陈东将‘狗盆’递给陈大福,笑了笑,说道,“福伯,以后不要拿来当狗盆给狗喂食了,这是个好东西,这盆有个名字,叫康熙素三彩折枝果盘,这种康熙素三彩,是在康熙时期有名的品种,胎质做得特别细致,在胎体有暗刻的龙纹,里外都刻,然后上白釉,烧造成以后,再低温烧造这种三彩釉,这个彩釉都是特别明亮,有一定的硬度,如果是这个盘是完整的,拍卖至少70~80W。。”
---
看的可以的收藏个,有推荐票推荐票投给我!非常感谢!
第八十六节铜钱!(求收推)
“什么!这盘子值那么多钱吗?”听到陈东说这个‘狗盆’是一个很值钱的东西,陈大福惊声喊了起来,一双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手里的盘子,满脸不可思议。
“可惜是一个不完整器,碎了一个缺口,价格肯定要大打折扣,如果你能找到缺了的一块瓷器碎片,请专业的瓷器修复专家修复一下,大概价格还能提一些。”陈东指了指盘子边缘的缺口对陈大福说道。
这时,一群村民从旁边路过,有扛锄头的,有扛铁铲的,衣服上沾满是泥水,溅得脸上、头发都是,大概这些村民是刚修沟渠回来了。
“小东,你在这里做什么。”陈国栋对陈东说道。
“爸。”
“国栋,这就是你家冬瓜,完全像变了一个模样,以前病恹恹的,瘦得像猴子一样,现在看长得壮实,精神气很足。”
“小冬瓜有出息了。”
“福叔,你怀里抱的是什么东西,抱得这么紧,像宝贝似的。”一位村民对陈大福说道。
“咦,这不是他家喂狗的狗盆吗?我经常从他家门口过,都能看到这个狗盆。”
“福伯,不会真的宝贝吧。”又一个村民问道。
被村民七嘴八舌地问到。
陈大福说道,“刚才小东跟我说,这个盘子叫什么清康熙素三彩什么果盘,如果完整的拿去拍卖70~80W,不过这个盘子有一个大的缺口,大概也能卖个十几万吧。”
顿时,所有村民傻眼了。
谁想没想到一个平时被陈大福放在门外给狗喂食,根本没人在意的‘狗盆’居然是个宝贝,不说能卖十几,二十万了,就算几万块钱,对于年收入只有几千的陈家村的村民来说也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小东,这个‘狗盆’真的值十几、二十万吗?”一个村民仍然不相信,指着陈大福手里的‘狗盆’对陈东问道。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这个盘子叫清康熙素三彩折枝果盘,是康熙朝少有的精品瓷器,器形大,胎质非常细致,纹饰精美,釉色看起来很活,不呆板,彩釉很明亮,有一定的硬度,是一件真品无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残缺,能值十几,二十万,碰上喜欢收藏这类瓷器的人价格还要提一点。”
听了陈东的一翻话,村民们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这下陈大福一家交了好运了。”
“要不是小东,可能陈大福一直把这件宝贝当做喂狗食的‘狗盆’。”
“福叔家的狗金贵,一直用着十几,二十万的盘子吃饭。”
有精明的村民不看这热闹了,快步跑回家,翻箱倒柜将所有认为是古玩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去找陈东鉴定,说一定自己家也有一件宝贝,也不贪,能值几万块钱就很满足了。
“小东,你帮我看看这些东西值不值钱。”很快,一位村民一只手一个碗、一只手拿着一个盘子找陈东鉴定,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孩,抱着一个小铁盒,盒子里放满一堆铜钱。
见到这一幕,后知后觉的村民很快就反应过来,看热闹的人群一下子散了一大半,纷纷跑回家去翻箱倒柜,陈家村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处于山沟里,所以跟外界交流很少,很多祖传下来的东西很好的保存了下来。
村里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几件瓶瓶罐罐,杂七杂八的东西,很多村民跑回家把家里自认为是宝贝的东西拿出来给陈东鉴定一下,这万一碰上一件是宝贝那可就发了。
“行,寿叔,东西放地下,小心别碰着。”陈东点了点头。
帮村民鉴定发不了多少时间,即能增长古玩鉴定经验,又能帮村民们将值钱的古玩挑出来。
陈东不愿意看到以后一个古玩商跑到陈家村,利用村民们的不懂古玩,用东西的十几之一甚至几十之一的一个极低价格将村民手里的东西买走,这已不是买了,而是叫骗了。
陈大寿将手里的碗、盘子小心地放在地上。
陈东拿起小碗粗略地地看了一眼,又放回到地上,又拿起盘子,看了一下。
“怎么样,小东,这两个东西记得我小时候吃饭用过,有些年头了,至少有40年,值钱吗?”
陈东摇了摇头,说道,“寿叔,这个碗和这个盘子,只是寻常人家吃饭的碗,盛菜的盘,我仔细看了看,这碗跟盘子不是有钱人家用的东西,即没有纹饰,用料一般,做工粗糙,很普通的农村人家用的东西,大概用你爷爷辈或者再久远一些的祖辈用过的碗、盘子,虽然有些年头,但不值钱,好好存起来,缅怀一下自己先辈。”
陈大寿失望地将碗、盘子收起来,转头对后面的小孩子说道,“小松,把手上的铜钱让你小东叔看看。”
闻言,陈青松把手上的铁盒放在地上。
“铜钱可不少啊。”陈东用手托起铁盒,有些沉。
“大家搬个桌子来。”陈东说道。
地上有坑坑洼洼,很多碎石沙砾,将铜钱直接倒在地上,不好捡起来。
很快,几个看热闹的人从福伯家里搬了一张桌子出来。
桌面比较大,陈东用手按了一下,很稳。
陈东将铁盒里的铜钱倒在桌子上,用手摊开。
陈东看了看,发现这些铜钱都是清朝的,忽然,陈东眼睛一亮,在铜钱堆里发现了几个好东西。
“小东,这些铜钱值钱吗?”陈大寿看向陈东,问道。
“有一些好东西。”陈东点了点头,说道,说完从铜钱堆里挑出一个铜钱,对大家说道,“比如这个乾隆时期铸的铜钱,值1100块。”
“小东,这枚铜钱不就一枚普通的乾隆通宝吗?还有什么特别吗?值那么多钱。”有一位村民好奇地对陈东问道。
陈东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从铜钱堆里挑出一枚普通的乾隆铜钱,拿在右手,将左手手里的乾隆铜钱与右手上拿的普通乾隆铜钱比了比,说道,“大家看,我左手边的这枚乾隆铜钱,是不是比右手边的那枚普通的乾隆铜钱钱径要大一点,而边比较阔,这种铜钱有一种说法叫做乾隆通宝阔缘大样,值1100块钱。”
第八十七节铁梨木椅子(求收推)
说完,陈东又从铜钱堆里挑出一枚铜钱,“这一枚,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桂局’五十,值800元。
除了这两枚铜钱值钱外,还有五帝钱也能值点钱,所谓的五帝钱,就是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铜钱,因为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内方代表地,中间的皇帝年号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备,具有扭转乾坤的能量,而且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帝处于中国国力最强盛的年代,时代相连,国运昌盛,社会安安繁荣,百姓乐业,钱币铸造精良,流通时久,得‘天’‘地’‘人’之精气,故能镇宅,化煞,防小人,避邪,并兼有旺财之功效,一套五帝钱,品相完好的话,大概能卖200~300块钱。
说完,陈东在铜钱堆里翻了翻,最后凑齐了五套五帝钱。
看到陈东随便在铜钱堆里翻了翻,就找出一堆宝贝,在一旁看热闹的村民们议论纷纷。
“1100加800再加上五套五帝钱,算250一套,3000多块,大寿这钱算是白捡的。”
“是啊,谁家家里没有一堆没用的铜钱,以前清塘的时候,沿着塘边可以捡一堆来,没人去捡,小孩子拿着铜钱去做毽子,以前大家不知道小小的一个铜钱居然能卖这么多钱。”
“有的铜钱是很值钱,但也要有这个眼力才行,让你们去挑,能挑出来吗?”
“还是国栋家的娃子了得,大福家一个‘狗盆’,放在他家门口几年了,很多人都从他家门口路过,见过这个‘狗盆’,没人在意这个灰不溜湫的‘狗盆’,人家小东走路经过只瞄了一眼,就看出了‘狗盆’是件宝贝,这眼力,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
陈大寿将陈东挑出来的乾隆通宝阔缘大样、折五十咸丰重宝‘背宝桂局’以及五套五帝钱像宝贝一样放在一个纸盒里,在围观村民的羡慕地眼神中,满脸笑容地转身快步往家里走,后面陈大寿的儿子陈青松抱着一个铁盒,铁盒里杂乱地放着挑剩过的不值钱的铜钱,一个碗,一个盘子也被胡乱地扔在铁盒子里面。
等陈大寿刚一离开后,一个身影快步地冲到陈东面前,将手上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对陈东客气地说道,“小东,帮我鉴定一下这个东西,一个瓶子,祖上传下来的,我认为是个好东西。”
“这陈大眼,冲得这么快,赶着去投胎啊。”一位被陈大眼抢了先的村民,不甘心地嘴里骂了一句。
看到这一幕,陈东心想,这样子下去不行,本来帮村民们鉴定东西是好事,但是因为村民抢着要先鉴定,如果发生吵架或者争执,伤了大家的和气,这样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陈东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家别着急,一个一个来,今天鉴定不完,明天再继续,大家乡里乡亲的,不能因为一些小事伤了和气,那就不好了,本来在这里为大家鉴定,是件好事,如果鉴定出了宝贝,乡亲可以发一笔,修一个自家的房子,添一些家具什么的,但因为大家抢着要先鉴定的,伤了大家的和气,那就好事变成坏事了。”
“小东说得对,今天鉴定不完,明天鉴定就是了,只是分先分后,大家乡里乡亲的,别因为这些小事伤了大家的和气,那就不好。”村长李大元站出来发话了。
陈东和村长李大元的一翻话,所有村民听了都觉得有道理。
很快,村民们一商量,大家一起抽签来决定先后顺序,先鉴定还是后鉴定,完全看大家运气,这样不伤大家和气。
很快,村民们抽好了各自的签。
没想到一位胡子发白老人抽到了一号签。
老人颤巍巍拄着拐杖,吃力地搬着一件椅子。
陈东连忙走上前搭了把手。
“小东,这个东西你帮我看看,有些年头了,记得我小时候就有了,按我年龄来算,大概最少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好,宋大爷,你先坐,喝杯水。”
陈东围着椅子转了一圈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然后用手将椅子试着提起来,有点沉。
很快,陈东就在心里有了答案,开口对宋大爷说道,“宋大爷,你这个椅子,看样式,看图案,大概年代在清中、后期制作的,材料是铁力木,铁力木又叫铁梨木,在我们粤省这边山里产铁梨木,还有这椅子表面可以看出肌理比较粗,纹理顺达,色泽幽暗,起细线条容易断,恰恰合了这个铁梨色如铁,坚实厚重的这个质感,所以,我可以确定,这是清中、后期制作的一件铁梨木椅子。”
“那这个椅子能值多少钱呢。”
陈东用手轻轻摸了摸椅背,有些扎手,开口对宋大爷说道,“这个椅子材质一般,铁梨木属粗质材,纤维长而不易切断,不易雕刻,打磨也十分费力,所以铁梨木做工一般比较粗糙,而且铁梨木制作的家具经久耐用,因此铁梨木家具的存世数量不少,所以,价格一般不会太高,不过这个椅子保
存得比较好,做工也很难得,大概值3000块钱左右吧。”
听陈东说出一张椅子就能卖出3000块钱,村民们都大吃一惊,康熙素三彩折枝果盘或者铜钱,能卖到这么多钱,村民还容易理解,毕竟跟古玩能搭上边,现在这年代,收藏行情日益火爆,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一件古玩或者一套绝版钱币卖出一个天文数字的价钱,但是,这么一件平常坐在屁/股的一张普通的椅子也能卖到3000块钱,村民们就感到不好思议了。
“这么一个椅子真的能卖3000多块钱。”宋平还以为听错了,再次对陈东问道。
要知道这张椅子从小到大一直在自己屁/股下坐着呢!椅子除了坚固,经久耐用,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
“对,3000多块钱左右,碰到收藏这类家具的买家价格还能提几百。”陈东再次说道。
3000块钱对于一件有些年头的家具来说,根本算不算很高的价钱,就比如黄花梨木,金丝楠木,沉香木,小叶紫檀,红酸枝等这类名贵木材做成的家具,动辄就是上百万。
--看的可以收藏个,有推荐票的推荐票投给我!
第八十八节汉代绿釉动物陶罐
宋大爷这才确定这张椅子真的可以卖3000块钱,不过椅子要卖出去才能拿到钱,在卖出去之前,椅子还是一张普通的椅子,但对于一辈子生活在陈家村的他来说,要把椅子卖出去,很难,于宋大爷对陈东说道,“小东,你读书多,见多识广,有什么门路好尽快卖掉这张椅子。”
陈东笑了笑,说道,“放心吧,宋大爷,这张椅子品相这么好,做工也很难得,卖到古玩城,3000块钱很轻松卖到,要不这样吧,过几天,我叫一个古玩圈的朋友来村里收货,但价格可能没那么高了,毕竟人家也要赚一点。”
听到陈东一翻话,很多村民们都放下了一颗心,之前,大家心里都没底,没拿到钱之前什么都是虚的,听到陈东会介绍一个古玩圈里的朋友来村里收货,大家才把心放下来,虽然价格少卖了一点,但心里很塌实。
“行,谢谢你了,小东。”宋大爷发白胡子笑得一颤一颤的,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
宋平吃力地搬起椅子,脚步一颤一颤的。
村民中出来了两个年轻人帮着宋平将椅子抬到他家去。
等宋大爷走后,一个中年妇女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
“小东,帮我看看这些东西能值点钱吗?”中年妇女将竹篮轻轻放在桌子上,对陈东说道。
“东西可不少啊。”陈东将竹篮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
首先将几个碗、几个盘子拿到一边,这些碗、盘子跟陈大寿拿来的碗,盘子一样,没有纹饰,做工简单粗糙,用料只是普通的沾土,很寻常人家吃饭的碗,盛菜的盘子,没什么价值。
很多人认为,东西年代越久,价值也越高,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一个东西,衡量价值高低,不仅要看东西的年代,还有东西本身所含的价值,存世数量,所含文化的价值,艺术和它所代表的意义等等各方面。
剔掉竹篮里的碗、盘子,里面还有一个陶罐。
陈东将陶罐拿在掂了掂,有点沉,绿釉,底足及口沿呈火石红,边上有些动物的图案,资态各异,但有些模糊,依稀能辨认出有一头卧着的老虎,奔跑的鹿。
“花婶,这个陶罐怎么得来的。”陈东将陶罐拿在手里,对中年妇女问道。
“我在前几年在地里挖土挖出来,我看这个陶罐很完整,就用来装点东西。”花婶对陈东说道。
陈东拿起陶罐对着鼻子闻了闻,能闻到一股腌萝卜的味道,里面还有水渍,想来是花婶刚刚把腌萝卜拿出来,随便用水洗了一下,就拿过来了。
陈东抬头对花婶说道,“这个陶罐的名字叫汉代绿釉动物陶罐,器形大,造型精美,包浆浓厚,年代久远,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的侵蚀,品相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很难得,外施绿釉,釉面光亮,釉自然流淌,形成一种美丽、流畅、生动的动态美,在口沿下面一点,有几种动物的图案,姿态各异,形象威猛雄壮,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听到陈东说这个陶罐是汉代的,村民们纷纷惊得目瞪口呆,大家羡慕地看着花婶,对着陶罐议论纷纷。
“汉代的,这下不得了了。”
“一千多年前古人用过的陶罐,那可是国宝级的东西啊,不得了啊。”
“电视上一个清代的瓶子都要卖几十万,隔了清代一千多年前的陶罐这个价格至少要翻几倍,这下,花婶要发大财了。”
……
听了村民们在旁边议论纷纷,陈东失笑一声,摇了摇头,其实,他们对古玩的认知走入了一个误区,包括很多古玩圈外人,认为年代越久远,价值肯定就越高,这是错误的,就比如说,这个陶罐,其实价格真没他们想象的那么高。
“小东,这个陶罐能值多少钱呢。”花婶显然听到村民们的议论,非常期待地对陈东问道。
陈东用手摸了摸陶罐,很粗糙,陶罐表面凹凸不平,做工一般,显然是一般的陶窑烧制的,材料也是采用一般的粘土,不过外施绿釉,有动物图案,显然陶罐的主人在汉代是一个有一些地位,有钱的平民,算不到贵族。
在脑海里斟酌了一会儿,陈东对花婶说道,“陶器,是古人最重要的生活器具,有的用来盛水,煮食物,储藏物品。
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的先民已经学会烧造陶器,直到隋唐原始青瓷发展成为成熟青瓷,陶器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小东,直接说价格。”一位村民大声说道。
陈东点了点头,显然大家非常期待这个陶罐的价格,对于陶器的起源、发展不感兴趣,其实,对一件古玩的介绍往往隐含了价格在里面。
即然大家急切想知道陶罐的价格,陈东那就直接说了,“这个陶罐价格在11000元~12000元,碰上有喜欢的藏家价格还能再提一点。”
“为什么?这个绿釉动物陶罐是汉代的,年代越久,应该越值钱吧,而且在很多省级博物馆里都能看到相类似的陶器藏品,为什么才值1万多块钱。”一个村民对陈东问道。
围观的很多村民都有这个疑问。
陈东笑了笑,回答道,“大家有这种说法很正常,不过,年代越久,物品的价值就越高,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衡量一个古玩的价值,不单要看年代,还要看物品的稀有程度,本身的所含价值,以及所含的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所以并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钱。
陶器,这个东西,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且做工较为粗糙,没有什么工艺价值,而且在古代,人们去世后,往往将其生前所用的东西全部殉葬,因此,现今陶器的存世量非常大,就陶器本身而言,大多是不值钱的大路货,几十,几百都可以买到一件到代的陶器,不过这件汉代绿釉动物陶罐,因为其精美,器形大,品相完好,而且有纹饰,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有这个陶罐价值要高点。
第八十九节一村一品商店(求收推)
感谢紫轩冥月再次打赏1888币!感谢上善若水之虚极,YR黄河打赏100币!
感谢折翼vs断翅4张12000加更票。
万分感谢!
--
至于为什么省级的博物馆也有很多相类似的陶器,那是因为陶器虽然经济价值不高,但是考古价值极高,在博物馆里储藏的陶器大多是封泥、秦汉瓦当、北魏、汉唐俑人、绘画精美的彩陶和能够代表某个时期、地点的某种价值的陶器,比如说,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等不同时段的烧制的陶罐。
听了陈东一翻话,村民们都明白了,东西并不是年代越久远,就越值钱,还要看物品的稀有程度,本身所含价值,以及所含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
要不这个汉代绿釉动物陶罐,精美,器形大,品相完好,外施绿釉,还有动物纹饰,有一定艺术价值,否则的话只能值几十,几百块钱。
看着一件又一件的宝贝被陈东鉴定出来,价格从几千、上万不等,剩下没有鉴定的村民抱着自己的宝贝,心里非常期待,恨不得下一个鉴定的就轮到自己了,只要手里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那就发大了。
很可惜,接下来,没有鉴定出什么让大家振奋的宝贝,顶多村民家里有一些铜钱,凑了几套五帝钱,从铜钱中发现一些小平大样,阔缘大样,背星月纹什么的值个几十,几百的铜钱,不至于让村民们失望而归。
桌前,一位村民失望摇了摇头,手里抱着一个花瓶,转身离开。
一位老人手里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
“这个竹篮虽然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不是古玩,也不是古铜钱,这也能值钱吗?”一位村民好奇地说道。
“宋大爷一张坐了几十年椅子也能值三千块,这有什么好奇怪。”另一位村民笑了笑,说道。
“林大爷,你请坐。”
林大爷将竹篮放在桌子上,坐了下来。
陈东提起竹篮,仔细地看了看,随后抬头对林大爷说道,“竹篮做工非常精致,样子很旧,包浆红亮,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这个竹篮是你自己做的吗?有几十年了吧。”
林大爷点了点头,“对,我自己做的,祖传手艺,到我这里已经第四代了,靠这门手艺营生,我做的竹篮、竹搂、竹椅、鱼搂等竹制品,因为做工好,耐用,镇里很多人家买的我的竹产品,现在不行了,机器加工取代了手编,机器加工做出来的竹产品价钱跟手编的几乎没啥差别,花色和款式还好,没人买了,嫌咱这东西粗糙,我也不再做了,这手编手艺算到我这一代算是传不下去了。”说到这里有些嘘唏,眼神里说不出的寂寥。
陈东有些同情地点了点头。
其实不只是林大爷面临着传承与市场的两难和尴尬,随着工业化冲击和传统手工业的落寞,越来越多的民俗手工艺正在逐渐消失,比如陕西古法造纸,兰州水烟、萧山万缕丝等,有些传统技艺甚至还不曾为现代人们所熟知就已经逐渐退出百姓的生活方式,精湛的传统手艺后继乏人。
“这个竹篮值点钱吗,几十块钱,一百多块也行。”林大爷问道。
“林大爷,说实话,这个竹篮用料只是普通的竹子,收藏价值几乎没有,不是什么宝贝,不过在这我看来,你这身传统手艺才是民间瑰宝,如果能够传承下去就是我民族的幸运了。”陈东说道。
闻言,林大爷摇了摇头,一脸嘘唏,“难喽,这手艺挣不了啥大钱,还辛苦,没人愿意跟我学这门手艺。”
看到林大爷寂寥的样子,陈东也替林大爷感到难过,后继无人,大概是手艺人最大的悲哀吧,忽然陈东想到原时空的‘一村一品’商店,于是对宋大爷说道,“宋大爷,我想个想法,你看行不行,即能将你竹编手艺传承下去,而且能够为村民致富。”
“小东,你小子读书多,见识广,脑子灵活,你有什么想法,说一说。”听到陈东说到能将自己的竹编手艺传承下去,又能让全村人致富,宋大爷开口笑道。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青竹山有这么好的竹子资源,不去开发利用实在太可惜了。”
听到陈东说打算开发青竹山的竹子资源,很多村民都动心了。
以前,村民们何尝没有想过要利用青竹山的竹子资源为大家致富,可是很多问题不解决,要开发青竹山的竹子资源,谈何容易。
之所以放着这么好的一大片竹子资源没有去好好利用为大家致辞富,几代人宁愿在少量的贫瘠土地刨食,原因主要有几点,其一,村里没钱,买不起生产竹制品的机器设备,单靠手工编织没法去竟争。其二,交通不便,生产出来的竹制品运不出去。其三,没有渠道将生产出来的竹制品销售出去。
“说得好,小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跟大家说说吧。”村长李大元站了出来,对陈东说道。
“村里之所以没有好好利用青竹山的竹子资源让大家富裕,我想,可能跟缺乏资金,交通不便以及找不到销路渠道等一些原因吧。”陈东说道。
“对,小东,你有什么办法吗?”陈大元对陈东问道。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缺乏资金我来出,路我来修,销路渠道我去找。”
听到陈东说要出资修路,村民们先是震惊,然后是惊喜。
这条路困扰着十几代陈家村人,陈家村的穷除了地少,地力贫瘠,没有经济作物外,最大的原因是交通不便,村子处于山沟里,位置僻辟,通往外界要过一条山道,险峻,陡峭,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开进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连车带人掉进悬崖,大一点的拖拉机,货车根本就进不来,没人愿意进来,陈家村的人很少有人出去,连一个像样的小学都没有,上学要走几里路去隔壁的村庄。
穷怕了的陈家村人当听到陈东要出钱给陈家村修路的时候,心里对陈东感激得无以形容,很多老人甚至流下了眼泪,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路通了,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
看得可以收藏个,有推荐票的投给我,谢谢!
第九十节修路!(求收推)
感谢上善若水之虚极再次打赏100币,万分感谢‘!
--
“小东,你真愿意出资为村里修路,那可是几百万资金啊。”陈大元问道。
几百万资金对于一个落后贫困的乡村来说,几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修路,陈东村人想都不敢想,每次向镇里以及县里申请资金修路的报告一到了镇里、县里就如流牛入海,毫无消息,也是,陈家村即没有矿产,又没有特产,谁愿意去发几百万去修一条不能带动经济效益的公路。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对,几百万也要修,我也陈家村人,陈家村因为地少,地力贫瘠,地处于偏僻山沟,交通不便,一条陡峻的山道让陈家村与外面的世界隔开,陈家村的人走不出去,外面的人走不进来,单靠种地,不止这们这一代要穷,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还要穷。
所以,我的设想是,先修路,最主要是把山道拓宽,加防护拦,路面上铺上水泥或沥青混凝土,不过光修一条路还不行,大家富不起来,所有要有自己的产业,我打算与村里合资建一个竹制品厂,竹制品包括机器加工以及手工编制,机器加工的竹制品批发给分销商,而手工编制的可以当做民间艺术品,卖到一村一品商店,现在有钱人很喜欢讲品味,凡艺术品搭上点边的很受欢迎,能卖到很高一个价。
但是光修路,只建产业,只能富到我们一代,等到下一代子孙的时候,青竹山的竹子没有了,又回到了我们的老路,所以,要有教育,只有教育,才能让我们后代子孙一直富裕,即使竹子用光了,地少,地力贫瘠,我们的后代只要有文化、有知识,可以走出去,去外面闯一番天地,所以,我打算在村里出资建一座小学,以后,从竹制品厂每年抽出一部分赢利资助我们村的教育。”
从修路,到要有产业、教育,陈东给在场所有的村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村民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有的村民眼中泛着泪水,没经历过穷的滋味不知道穷的痛苦,从陈东的一翻话里,村民看到了摆脱贫困,致富发家的希望,怎么不让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
)
( 未来光脑系统 http://www.xshubao22.com/2/2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