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脑系统 第 3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土地肥沃。

    阳光充足。(阳光不充足能叫沙漠吗?)

    当即,开车回到县城。

    第二天,陈东与县主管这方面的县/长签下了承包合同。

    从此,和连地区几十平方公里的沙漠承包给了陈东。年限是最长的70年。

    当天下午,委托运输公司运送的95株子母树幼苗的卡车到来,跟车的还有胡杨林。

    三人把卡车上的95株树苗卸下来。

    然后,陈东通过王泽关系在本地找了一些村民,开始种树。

    一切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95株树苗,工作不算大,不到2天时间。树苗全部种下去。

    虽然,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要隔开那么远种一颗树,但是,大家并没有多问什么。

    为了管理方便。陈东成立了一家公司,业务是沙漠种树,养殖。

    公司经理:胡杨林。

    公司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可不行,在征寻了胡杨林后,在听到陈东给他开了一个月可以1W2的工资,胡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苦是苦了点,但,1W2一个月工资可不少,要知道,他以前拿在南湾打工一个月只能拿到2、3000,现在一个月能得到1W2,一年存下来10几万,在家乡可以建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带装修,这么美事怎么可能不答应了。

    公司员工12名。

    其中‘护树员’6名,都是健壮的中年人,其中有2人当过兵,主要职责‘护树’,盯着保护树苗不能被大型野兽或者人为破坏,虽然,苦了点,2班倒,上白班的要经常顶着烈日爆晒,开着一辆吉普车巡逻,守夜班,沙漠晚上又冷,不过,工资可不低,一个月5、6000工资,在宁/夏这里,可以算是超高工资了。

    还有5名浇水的员工,主要负责给95颗树苗浇水,活可不轻松,虽然只有95颗树苗,但分布的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不过好在有一辆用小卡车改装的浇水车,让大家可以轻松下来,否则的话,单凭5个担水,1天浇遍95颗树苗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陈东同样,给他们开了6000多工资。

    此外,还有一个文员,负责处理公司内务,文件来往一些事情。

    忙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终于忙完了。

    这95颗树苗可以算是实验性质,果子能卖钱,母树结的果子因为沙漠环境,白天炎热,晚上极度寒冷,有助于果子储存糖份,特别甘甜,是一种极品的水果,能卖到几百块钱一千克,供应高档餐厅,会所,富豪权贵亨用。

    子母结的果子也要几十块钱1千克,也是一种高档的水果。

    这是一笔非常大,能让无数人眼红的利益,不过,陈东从没想过要独占,如果不是光脑忽然给了个强制任务,陈东连种子都不会兑换下来。

    第186节舌尖上的中国!

    要独占也独占不了,一旦全世界都知道有这么一种植物,极度适合沙漠缺水环境生存,可以通过像竹子、美人蕉一样通过根茎繁殖,几年,十几年时间,一株母树可以在沙漠里形成一片几百平方米的绿洲。

    全世界的人都要疯狂起来。

    不难理解,单中国就有130。8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占了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

    澳大利亚荒漠、半荒漠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干脆直接差不多占了澳大利亚国土面积一半。

    美国。。。。。。

    中东。。。。。。

    非洲。。。。。。

    亚洲。。。。。。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一片像伤疤一样的沙漠。

    在迪拜,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们一想到迪拜,总能想到各种各样奢侈品,各种土豪,各种福利。

    福利好到一出生就领一块1000~1500平米的土地,本地人通婚结婚可领100万迪拉姆建房子,儿童每个月可以领千元计的儿童抚养金,至于医疗,保险,学业等更不用说了。

    这么一个极其富裕的国家,看一个家庭到底有多富裕,不是看这家人房子建得有多豪华,有没有私人飞机、豪车、游艇,而是看这家人门前种了多少颗树,就能知道这家人有多富裕了,树种得越多,就越富裕,越土豪。

    很多国家为了治理沙漠,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土地,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可是,收效甚浅。

    子母树能给陈东带来无尽的利益,不说卖树了,单卖子母果子,就能让他成为‘水果大王’。

    不过,他从没想到独占。他打算几个月后,子母树开始繁殖子树扩张的时候,将作为一种研究、发现公布于世。

    虽然是陈东‘研究’、‘发现’的,但陈东不打算拥有,应该,作为全人类的财富,谁都可以种。

    可以想象。几年之内,全世界掀起一股种树狂潮,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后,因为子母树,沙漠不再是沙漠,成了人类的栖息地。

    而子母树的‘研究’‘发现’者陈东。也能成为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人之一,被所有人敬仰。

    拿出子母树,陈东真正是做两件事。

    其一,获得积分和经验,100颗树,大概几个月后,可以获得积分1000点积分。以后,每种一颗树,就能获得10点积分,积分是个好东西,兑换音乐、电影剧本,小说,游戏,还有未来的各种科技。技术,积分就像万金油,只要有足够积分和光脑权限等级,什么都可以兑换,大到宇宙飞船的全套制造技术,小到兑换一粒种子。

    不过,要获得起来很难。从陈东获得光脑起,用了一年多时间,总共积累了不到1000积分,到现在差不多用光了。

    但是。现在种一颗树,就能获得10点积分,通过种树是一个非常快的赚积分的途径。

    其二,卖水果,95颗出产的子母果是好东西啊,特别是母树上果子,生长沙漠环境中,白天炎热,晚上寒冷,这样一个环境,有助于果子储存糖份,结出的果子甘甜可口,专门供应高级餐厅,会所,富豪权贵,卖几百块钱、一千块钱1000千克,一点不贵。

    子树果子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档的水果出售,卖几十块,上百块1000克。

    不过,这样的价格卖果子也能卖一年,等第二年,差不多全世界沙漠里的果树都结果了,虽然好吃,东西多了就卖不出去了,只能当普通水果卖了。

    忙完了‘种树’的事情后,陈东交代胡杨林用点心,管理好这片‘树林’,‘护树员’巡逻要勤一点,一定不能让大型的野兽或都人为的把树破坏。

    陈东回到了定海市。

    不需要别人把‘光辉岁月’在陈东离开几天的销售数据送过来。

    陈东就已经可以在网上查到‘光辉岁月’这几天的销售数据。

    第一天,专辑销售28。14W万张。

    第二天,专辑销售27。91W张。

    第三天,专辑销售25。13W张。

    第4天,22。29W张。

    ‘光辉岁月’首周破了百万张。

    严格来算,‘首周’只能算4天,因为是10月10日专辑发售的那一天,是星期四,算上星期四,到周末,只有4天。

    只有4天就破了100万张,达到104W张,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个销售数据一公布出来,毫不疑问,再次,震惊了整个娱乐圈。

    这几年,由于网上APP渠道的打通,APP专辑占到一张专辑销售的差不多一半。从而分薄了实体光盘唱片的销售。

    在没盗版的情况下,有些实力的歌手以前在APP渠道没打通之前一般能卖到100万张,但在APP渠道打通后,有个6、70万张就非常不错了,值得开专辑大卖庆功会了。

    ‘首周’,而且这个‘首周’只能算4天,卖了103W+张,很少有歌手能够达到这个数字了。

    按这样算下去,到专辑从音像店全面下架的时候,很有希望超过350万张!

    350万张,这个数字虽然跟流行音乐王天,天后级的歌手有些差距,但,也差得不远了。

    不过,想一下,流行音乐天王,天后是用了十几年,几十年唱了N首歌,拍了N多电影,开了N场演唱会才累积到这么多的人气。

    而陈东呢,‘出道’只有1年多,而且‘不务正业’,又拍电影,又写小说,又做游戏,刚又跑去‘种树’,但是,陈东积累的人气同样非常高,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专辑销量数量也比天王、天后们差不了多少。

    ………

    优乐总部。

    陈东坐在沙发上,对面是一个西装革履,头发梳得黑得发亮,戴着眼镜的中年人。

    此人,是优乐视频的节目总监徐立新。

    此时,两人讨论的是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合作。

    徐立新很看好《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创意。

    第187节筹备‘舌尖’创作组!

    PS:感谢天花一号打赏1888起点币!

    感谢应海沧澜,呆雪儿,上善若水之虚极的打赏!

    感谢msm84;bqf8858;独狐玉,呆雪儿,stillchen投出的月票!

    感谢+6+632的催更票!

    万分感谢!!!

    用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中国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和源远流长。

    即能向观众展示非常诱人的特色美食,又能从这些特色美食中了解更深层次的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徐立新几乎敢肯定,会受到观众、网友,特别是在中国数量不少的‘吃货’的广泛关注的。

    徐立新提议买下陈东手上的《舌尖上的中国》的策划书。

    但是,陈东没有答应,怎么可能呢!

    陈东可是知道原时空《舌尖上的中国》有多火。

    在原时空,纪录片的发展可以用‘不甚景气’来形容,故事性不强、人文气息过重让一些有深度的纪录片频频遇冷,但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了,打破了这种尴尬。

    有多火,简单举几个例子。

    《舌尖上的中国》开播的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占据微/博话题量榜首。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了,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每天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朴实亲切的纪录片,看着电视上一道道诱人的美食,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对其中的人文情怀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爱奇/艺视频,创下了8400W的超高点播率。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之后,带动了一股美食热。对介绍美食的书籍。网络美食,以及节目中提到的相关美食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广大的‘吃货’直接杀入淘/宝,‘按图索骥’觅食,然后下单,实现大快朵颐的梦想。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5月份,在淘/宝上有584万余人找过零食特产,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余件。

    纪录片中出现的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2倍。

    在销量上表现最好的要数突然‘受宠’的彩云之南诺邓火腿,在5天内成交量翻了4。5倍,环比增长17倍,还有其它地方的特产。如南湖的腌鱼,内蒙的奶豆腐,台岛的乌鱼子等等,也都受到各地‘吃货’的热捧。

    它不仅成为了办公室里的谈资、媒体热议的焦点,更激发了万千网友的美食热情,它拥有了自己的体例,并传播开来。它甚至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

    有十多个国家、机构买下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海外版权。

    这样一部热播的纪录片,陈东脑袋锈豆了,才会卖掉。不过,陈东打算跟优乐视频合作拍摄。

    其一,拍摄《舌尖上的中国》工作量太大了,要知道,原版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有7集,动用的人员,单主创作人员就有几十人,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再算上后勤保障人员,幕后人员,人员有超过100人,再加上在拍摄其间央/视动用的无数的资源。更是不计其数,单陈东一个人玩不转。

    其二,播放渠道,电影还好说,经过《疯狂的石头》,《西游:降魔篇》两部电影的成功上映,陈东在电影圈里积累了一些人脉,有了固定的发行、上映渠道。但是,在网上视频、电视播放就没有这种播放渠道,必然要跟一些有实力电视台,视频网站合作拍摄。

    合作对象,首先,电视台排除了,电视台官僚风气太重了,效率低下,拍摄的纪录片很多时候考虑的政/治因素、人文因素,在他们手里拍摄的纪录片肯定要变味了。

    最后,陈东选择了与优乐视频合作,相比电视台,作为一家各种管理制度最接近西方的网络上市公司,就灵活多了,拍摄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观众的口味,观众喜不喜欢,而播放渠道有保证,网络上,优乐是一家流量第一的视频网站,在电视渠道上,优乐与一些收视观众覆盖全国的电视台有合作过关系,就比如,明珠电视台,苹果电视台,芒果电视果等。

    最后,陈东与徐立明经过商议。

    《舌尖上的中国》采用制播分离的方式。

    陈东提供《舌尖上的中国》创意,策划书,加上一半的投资,优乐视频提供另外一半的投资。

    至于版权与收益,陈东占57%,优乐方,占43%。

    双方都到满意。

    投资对半,陈东用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创意+策划书多占14%,而且播放的时候,可以共亨优乐视频的播放渠道。

    优乐视频一方也感到满意,《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创意,投资一半,就能占到43%的收益和版权,再好不过了,至于共亨优乐视频的播放渠道,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能火,各大视频网站,各大电视台为了广告费,收视率抢着播放。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谈完合作后,两人站了起来,微笑地握了握手。

    经过与优乐一方商议。

    几天后,《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团队确定了下来。

    总导演:陈东,负责《舌尖上的中国》所有拍摄场景和人物选择。

    副导演:沈佳星,优乐一方的,曾是《中国美食》,《厨房的秘密》等报刊的美食专栏的作者,协助总导演陈东管理创作团队,确定拍摄场景和分集导演、摄影师、后勤、幕后人员的选择、分配,设备管理。

    总顾问,中国美食专栏作家何东昊和香港美食专栏作家胡清明。

    《舌尖上的中国》配音解说人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的副教授李宏一。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有7集,使用高清设备拍摄,镜头将由中国70个不同地方采集而来。

    第188节《人在囧途,泰囧》!

    每一集由一个分集导演根据确立了的分集主题去寻找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

    当每一个分集主题确立后,分集导演都需要经过3个阶段才会进行拍摄。

    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方案。

    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确定分集要有什么的美食需要拍摄。

    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地区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该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摄。

    整个摄制组包括前期调研员4人,总导演1人,副导演1人,分集导演7人,总顾问2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后勤人员、幕后工作人员89人。

    即将行走全国70多个拍摄地。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作为总导演的陈东,副导演的沈佳星负责把总关,遥控指挥。

    10月25日。

    《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组、后勤、幕后工作人员筹备完毕。

    调研员、分集导演,摄影师,后勤、幕后工作人员开始按照陈东的确立的分集主题赶赴全国各地,进行紧张的拍摄。

    陈东抽了些时间,把《人在囧途,泰囧》在光脑上兑换下来了,做了些修改,比如,电影中的王宝是‘冰冰棒’,逢人就说范彬彬是他女朋友,这个时空,并没有范彬彬这个明星,所以,把剧本中这段改成了王宝是陈颖的粉,到时候,让陈颖客串一下就OK了,又修改了几个有疏漏的地方,然后。在电影著作版权协会做了登记。

    做了登记后,就表示《人在囧途,泰囧》这部电影的著作版权是属于你的,任何人不得仿冒,否则上映过不审查白拍不说,还要面临着巨额罚款。

    这次,他打算自己担任导演。

    陈东早就想做导演了。并做了很多准备。

    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利用空余时间补了与导演的有关的基础知识。

    在之前《疯狂的石头》,《西游:降魔篇》两部电影拍摄中,陈东跟王森学了导演技巧、经验,以及对人物角色心态、性格的把握,不说,百分之百学到了。但,至少学到了8成。

    还有《人在囧途,泰囧》这部电影,陈东非常喜欢,在原时空他看了至少不下于4遍,也加入了《泰囧》吧,跟《泰囧》的影迷们讨论了电影中徐朗、王宝、高博这三个主要角色的心态、性格、演技。还有影片中很多细节也记得很清楚。

    可以说,《人在囧途,泰囧》整部电影中每个细节片段都铬在陈东的脑海中,影片中每个人物角色性格、心态都了如指掌。

    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把握这部电影的。

    再加上配一个拍摄经验、技巧非常丰富的副导演指导,万无一失了。

    即然决定了,就开始行动了,赶在春节档《人在囧途,泰囧》能够上映。

    不过在拍摄之前。要先组建一家电影公司。

    这样,有了自己的电影公司的话在制片、发行环节就可以省了很多事。

    要想将来每一部自己投拍的电影利润最大化,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才能够在影视圈里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几天后,一家名为‘星光’的电影公司成立。

    总经理:陈东。

    副总经理:李日新。

    李日新是通过一家猎头公司高薪从美国一家大电影公司挖来的高管。

    作为一个华人,能够在美国大电影公司站住脚,一步一步爬上高级管理员。可以说,李日新的能力非常出色。

    确实,陈东看过李日新的履历后,证实了这一点。李日新的业绩良好。在圈内也有一定的名气,熟悉、精通电影公司的运作和管理,还有李日新的眼光非常精准,能够从无数剧本挑出能赚钱,给公司带来利益的电影剧本。

    陈东高薪把他挖来,负责公司的管理,运作。当然,现在,整个公司就两个人,总经理,陈东,和副总经理的他,他的第一件工作是公司各个部门的筹备,公司人员的招募。

    副总经理之下,又有各个部门,比如,行政部,营销部,策划部,前期拍摄组,后期制作组,财务会计部等等,都需要慢慢筹备,组建,工作人员的提充。

    当然,这些都可以一步一步来。

    公司成立最主要的事情是拍摄《人在囧途,泰囧》。

    这部电影投资为4000W,投资预算跟原时空多了1千万,多的一部分,主要用在拍摄中,使得这部电影跟原版更加精良,更加精益求精。

    《人在囧途,泰囧》剧本已经着手筹备了。

    导演:陈东。

    2个副导演。

    一个拍摄副导演,协助导演完成影片的艺术创作和拍摄工作。

    还有一个选角副导演,协助导演选择演员。

    选角副导演联系了李彬,李彬与陈东在《西游:降魔篇》里合作过。当时,作为《西游:降魔篇》里的选角副导演,能够很好、很快、很合适地选到陈东需要的角色或龙套角色,他的能力勿庸置疑了。

    这次,《人在囧途,泰囧》的选角副导演,陈东再次选择了与李彬合作。

    拍摄副导演,选了吴纯一。

    吴纯一,跟王森一样,这个人是学院派的,有着非常扎实的导演知识基础。

    而且,拍了十几年的戏,导演经验、技巧十分丰富。

    吴纯一不仅有非常扎实的导演知识基础,丰富的导戏经验和技巧,而且,他有很多电影都拿过奖,很多70、80后的人,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

    拍摄副导演的人选,陈东选择了他。

    剧中三名主演,徐朗、王宝、高博,主角人选就定了一个高博,由《疯狂的石头》中饰演黑皮一演而红的郭石饰演,陈东感觉《疯狂的石头》中的黑皮与《人在囧途,泰囧》中高博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虽然,在《疯狂的石头》黑皮是简单+粗爆的‘傻’,而在原版《人在囧途,泰囧》中,一身‘特务黑’,黑衣、黑裤、黑色边框眼镜,脸上总是带着鄙夷欠扁的神情,但是,不管是黑皮,还是高博,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特质,那就是‘黑色幽默!’

    189节挑选演员!

    PS:感谢天花一号,debug2006的打赏。

    万分感谢!

    由郭石饰演《人在囧途,泰囧》中的高博,最适合不过了。

    能演好〈疯狂的石头〉的黑皮,就能演好《人在囧途,泰囧》中的高博,因为,不管是简单+粗爆的傻,还是带‘特务黑’,总是带着鄙夷欠扁的神情,两个角色都是同一个内在特质。

    王宝、徐朗没定。

    配角安安,未定。

    徐朗的妻子,出场不多,不过很重要,不仅推动了剧情走向,而且在搞笑之旅中难得出现的一丝温情,给影片的精彩增色不少。

    客串大明星(原版:范冰冰)已定,陈东跟陈颖勾通过了,答应客串这个大明星,零片酬。

    秘书,已定,赵青竹,‘秘书’这个角色,几乎可以算是龙套,有几句台词的龙套,不过,如果想一下,演员表中加上3主角也就7个角色,‘秘书‘赵青竹算上一个角色,虽然,出不了采,但随《人在囧途,泰囧》火了之后,很容易被观众在演员表中记住’赵青竹‘这个名字。

    电梯美女,待定。

    3000万的投资,三个主角,四个配角,N个龙套,一个‘油霸’的故事,一段爆笑的泰国神奇之旅,撑起了一部票房过12。6亿的电影,中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不得不说是一个了不起奇迹,《人在囧途,泰囧》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

    未定的角色‘安安’,‘电梯美女’,陈东交给李彬去选。

    剧中的徐朗、王宝,陈东亲自去选。

    作为《人在囧途,泰囧》的导演,编剧,再加上原时空。他看到这部电影不下于4次,还在跟《泰囧》贴/吧里的影迷讨论了影片中王宝、徐朗、高博的心态、性格、演技,可以说,对影片中三个主角的性格、心态了如指掌。

    他知道,什么样的演员才能演好、演活《人在囧途,泰囧》的三个主角。

    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演员。陈东宁愿把剧本封存起来,直到找到为止。

    因为,原版《人在囧途,泰囧》之所以能够成功,最出采的是在影片中饰演三个主角的三个演员,几乎是把剧中的三个主角演活了。演活很真,很自然,不刻意。‘极品囧人’王宝,‘经常被‘囧’得哭笑不得’的徐朗,‘脸上总是带着鄙夷欠扁的,黑色幽默十足’的高博,可以说。《人在囧途,泰囧》是三个人撑起了一部戏。

    如果,饰演三名主角的演员没选好,浪费了一本好剧本不说,而且拍出了一部失败的电影,这是陈东所不能接受的,所以说,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陈东宁愿将剧本封存,不打算拍这部电影。

    这几天,陈东都在为王宝、徐朗这两个角色而忙碌着。

    不是没人演,而是想演的人太多了。

    单陈东的邮箱里就收到了十几份明星、演员的资料,这些都是经纪人、经纪公司发给陈东的。

    还有选角导演李彬、公司邮箱收到的类似的邮件不在少数。

    这些明星、演员中,其中不乏大牌明星。

    陈东花了几天时间,一一看了这些明星、演员的资料。合适的很少。

    影片中的徐朗,作为‘精英白领’,压力大,活得特别累。要对付竟争对手,还要把老婆搞定,所有压力扛在身上。

    原本囧途本是‘精英’对‘草根’‘屌/丝’滑稽而可乐的挖苦之旅,最后反而是‘精英’被‘草根’醍醐灌顶,一句话洗脑。

    本来,这个徐朗这个角色是没什么笑点的,但是,有了‘王宝’这个‘极品囧人’,‘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把徐朗各种囧到了,囧得哭笑不得,制造无数的笑点。

    而王宝恰恰相反,按网络上通俗的讲,他就是一个‘屌/丝’,‘草根’,内心‘善’而外形丑拙,典型的一个喜剧人物形态。

    有点土里土气的‘傻’,这个‘傻’让观众一看不像是在做作,草根气息很浓,招牌动作,摆出‘V’字手势到处照相,招牌语言‘你咋知道的?’很多次‘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等等,还有‘仙人球系列’,‘人妖系列’,‘葱油饼系列’,能让人捧腹大笑。

    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对影片的精彩程度、喜剧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自己有戏,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喜剧人物,二是推动主要情节的展开,或给徐朗制造麻烦,或助徐朗一臂之力,他的滑稽幽默的出色表现,为影片的喜剧增色不少。

    要找王宝这种这么有‘性格’‘这么傻’的演员,不好找。

    先把徐朗选定吧。

    陈东看了筛选的几份资料。

    排在最上面的一份资料。

    胡润东,算是在国内比较大牌的一个明星,在很多电影里面出演过一些主角、重要配角之类的角色,其中不乏一些大火的电影,拿过一些奖,比如,最佳新人,最佳男配角之类的奖项。

    陈东又在网上看了一下他演过的电影,胡润东在这些电影中,不管主角也好,配角也好,都演得非常出采,最让陈东看中的是胡润东有一种内在的特质,幽默、富有喜剧性,这种特质为他加分不少。

    所以,陈东考虑徐朗这个角色饰演人选的时候,从几十份、上百份的资料中筛选出了他。

    至于,合不合适,看过再说。

    在网上查了下胡润东的最新近况,查到胡润东正在娄家镇片场拍戏。

    离得不远,开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反正最近没事,去看看,就当作是去片场旅游一番。

    今天的天气不错,有风,太阳被云层摭住了,阳光不是那么炎热。

    开着车来到娄家镇片场,将车停在一边的停车场。

    娄家镇片场,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是国内最大的影视基地。

    在娄家镇片场中,为了拍戏,供游客游览,建有各个时代的建筑。

    这些建筑,大到从房屋、路面,楼台、阁院、亭子、木桥,小到路边的招牌、门窗、各种装饰,门梁等等,都充满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特色、风格。

    190节饰演‘王宝’!

    PS:感谢书友1405090~,LIU318222,孤独的影的打赏。

    感谢LIU318222;天花一号的催更票!

    感谢横渡星空投出的月票。

    万分感谢!

    这几天现实中太忙了!更新不给力。

    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尽量保证3更!

    再次感谢!

    就比如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屏岩洞府、龙影之迷等等。

    每年,娄家镇片场除了有N多剧组,演员,剧组幕后工作人员,还有所谓的‘漂’,‘漂’有漂泊的意思,这些‘漂’在娄家镇片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就是所谓的龙套,有的怀着明星梦,也有的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

    娄家镇片场除了拍戏外,每年,接待了无数的游客来到这里游览。

    陈东花了100块买了张‘明清宫苑’的门票,游走在红墙、金瓦的宫殿建筑群,不时地能看到穿着明、清服饰的演员擦肩而过,有穿龙袍的,有穿官服的,有穿着后妃服饰的,有穿土兵服饰的。

    置身于其中,仿佛感觉到穿越到了古代。

    逛了一圈后,陈东来到一座清代的县衙前。

    这里正在拍摄一部关于清代康熙朝江南贪/腐案的电视剧。

    县令正一脸严肃、凛然地端坐公堂之上。

    头顶‘明镜高悬匾’,背靠‘海水朝日图’,两边分列着4名衙役,手持水火棍。

    因为‘县衙’处于娄家镇片场一条繁华街道边,再加上今天又是星期天,从这里经过的游客非常多,人来人往。

    所以剧组并没有把整个街道封住。

    看到这里拍戏,吸引了很多好奇的游客以及闻到消息不远千里赶来的‘探班’的胡润东粉丝。

    胡润东出场,胡润东饰演的是一个讼师。手持白纸扇,在公堂上侃侃而谈,犀利的言辞,加上犀利的眼神,动作,将对手辩直拿出手帕擦汗。

    陈东点了点头,胡润东演巧不错。每一个神态、表情、动作都非常到位,将饰演的‘讼师’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而且犀利的眼神,手部动作,加上像‘机关炮’一样言辞,以及对手不时地拿出手帕来擦汗。这一幕充满了夸张的喜剧效果,在胡润东的精彩表演下,而又显得突兀。

    陈东看了胡润东的表演,慢慢地记忆中的‘徐朗’重合了起来。

    不用选了,陈东感觉胡润东能够演好‘徐朗’这个角色。

    因为,胡润东不仅是个老戏骨,演技非常棒。

    而且。此时亲眼看胡润东对讼师的精彩诠释,让陈东看到了胡润东有一种内在特质,那就是‘幽默’。

    很多演员,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起来,毫不疑问。胡润东就是了这样的演员。

    再加上,胡润东的人气很高、影迷粉丝非常多,不仅在内地,而且在港澳,东南亚华人地区都有许许多多的胡润东影迷粉丝。

    选择胡润东作《人在囧途,泰囧》的三主角之一,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吸引胡润东的影迷粉丝在《人在囧途,泰囧》上映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

    ‘徐朗’就选他了。

    再次搞定了一个角色,陈东心里轻松了一下。

    最后,还剩下一个‘王宝’了。

    ‘王宝’这个角色有些麻烦了。

    如果是在原时空。几乎不用考虑就选择王宝宝。

    但,在这时空,有些难找,首先,陈东查了内地包括香江的男演员,很失望,没有找到。

    按陈东对‘王宝’诠释,

    ‘王宝’从骨子里不时透露的‘傻’气,土里土气,充满草根气息,而又有点朴实。

    这个特质不是靠演技、或者几个面部表情就可以诠释出来的。

    原时空,拥有这个特质的几乎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王宝宝。

    不管是在《我的兄弟叫顺溜》的顺溜,还是《土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还是《人在囧途,泰囧》中的王宝,给人最深刻的映象笑容,是有些‘傻气’的笑容,发自骨子里的傻气,朴实气。

    如果没有找到王宝墙特质的演员,单靠演技、或者几个面部表情来演出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傻’气,草根气,‘傻气’草根气中带有一种农村人的朴实,演得再好,影帝级别的演技,只能让观众看了觉得做作,演得很假。

    忽然,不远处一幕引起了陈东的注意。

    “吴兵,那个右排的第二衙役换掉,就是有台词那个。”莫导忽然开口说道。

    “为什么。”吴兵诧异地说道。

    “好好的,为什么要换人,也就是一个龙套,出现在镜头里不到十秒钟,台词也就一句,‘喳!’应该没有问题啊。莫非这个演员什么地方得罪过导演,或者导演心情不好,看这个演员不顺眼,拿一个小演员当出气桶。”在吴兵心里琢磨着。

    莫导指着镜头对吴兵说道,“你不觉得这个演员有些抢了胡润东的焦点吗?”

    胡润东是谁,实力派小生,气场强大,怎么可能被一个龙套演员抢了焦点呢,这怎么可能呢。

    吴兵凑过头去,看了看刚拍摄的镜头。

    看到镜头里,这个演员出场后,露脸只有不到10秒钟,只一个句台词,‘喳!吴兵不由地视线从胡润东饰演讼师身上移开,视线移向衙役。

    “还真是。”吴兵显然有些吃惊地说道。

    怎么说呢,这个演员太有特点,特别是笑起来,让人映象非常深刻,难怪能够抢了主角的焦点,就这副脸,‘傻气’,‘草根气’,‘朴实气’,只要在镜头露了下脸,哪怕几秒钟,就能让观众深深地记住。

    “这样吧,莫导,把他跟右边的第二个衙役换个位置,这样拍摄的时候,就拍不到他了。”吴兵说道。

    莫导点了点头。

    果然,换一个位置,效果好多了。

    视线焦点全放在胡润东饰演的讼师身上,走运拿到一句台词的演员成了真正的龙套,毫无关注度。

    顺利拍完这一幕后。

    因为不需要用到龙套演员了,所有的龙套散开了,包括县令,去别的剧组找活动了,这些龙套演员为了寻找能红的机会,或是维持生计,一天要跑7、8个剧组。

    周小宝很生气,说好的有一句台词,还能露几秒脸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台词没了,要知道,他为了练一个字台词,练了几个小时。

    第191节小龙套!

    这个机会,是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

    说好的有一句台词,几秒钟露脸。

    现在,调了位置变得毫无存在感了,跟死尸,宋兵甲,明兵丙,清兵丁一类的龙套差不多,电影上映的时候,有谁会注意到躺在地上的死尸和一堆土兵中的宋兵甲。

    如果说,能在镜头里露几秒钟脸,能说一句或几句台词的龙套算是高级龙套,他演的衙役算是最低级的龙套,在镜头前站几分钟,演完从剧组财务人员手里拿到几十块就没他事了。

    对于,一心想‘上进’,有着一个明星梦的周小宝来说,可把他郁闷死了。

    周小宝带着郁闷的心情走进换衣间,换下身上的戏服,交出水火棍,辨子,斗笠帽,从剧组财务人员领到50块钱,离开了剧组。

    忽然,一个人叫住了他。

    “你有什么事吗?”周小宝转过头,对来人问道。

    “我的电影缺一个演员,我觉得你很合适,演吗?”陈东对周小宝说道。

    “演员?”闻言,周小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他还是个刚入行的龙套演员,扮一些死尸,衙役,小职员,农民等之类一些毫不存在感的小角色,离真正的演员还差了N个级别,能够在一部戏里,演一个配角,哪怕是出场只有十几秒,只能说几句台词的小配角,都能让他乐几天,有人请他演戏,是他以前做梦都想做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对方会选自己做演员呢!

    要知道,娄家镇片场没戏可拍的正式演员有N多,像他这样的龙套演员都有好几千人,他才没自恋到自己虎躯一震,全身散发‘影帝之气’,国际大导演哭着喊着让他演主角。戏份随便挑,不想演的戏可以有替身,有编剧给他改戏……。

    想到这里,周小宝打量了来人,很年轻,有一种儒雅的气质,笑起来很自信。很阳光,给人一种很亲和的感觉,能让人发自内心底对他信任。周小宝确认地对陈东说道,“你是说……,请我拍戏。”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对!你很上镜,很有镜头感,其次,你有一种对演戏来说,非常好的内在特质,朴实,笑起来有些‘傻气’。草根气息很浓,这些特质发自骨子里的,不需要表演,很自然,观众一看到你这张脸,就对你有一种深刻的映象,而且,你的纯朴。‘傻气’观众就对你有好感。”

    顿时,周小宝被说得哭笑不得,在赞扬自己有演戏的内在特质呢?还在在骂自己傻呢!

    不过,周小宝看到陈东一脸认真,话里很真纯,知道对方不是在骂自己傻,而是。说出自己有演戏的特质,朴实,笑起来有些‘傻’气,草根气很浓。这种特质,是他以前从来没注意过,这种特质对演戏来说,很有镜头感,也就是很抢镜,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好感。

    我筹拍了一部戏,我觉得你很适合演我这部戏的男主角之一。”

    “男主角?”周小宝愣住了,嘴巴张得大大的,指着自己的鼻子,不可思议地说道。

    周小宝顿时有一种被馅饼砸到的感觉。

    本以为自己能够在戏里演一个能说得上几句台词,能上几分钟镜头,有些存在感的小配角就不错了,他很满足了,听到对方要他演主角之一,尽管是主角之一,也是主角啊,也就是一部戏里大部分的戏份全部围绕着他转,这让短期目标是能够在戏里演一个有台词的龙套的他来说,此时好像在梦里。

    “对,男主角之一,戏份很重,几乎占到了1/3比重。”说完,陈东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还在发愣的周小宝,说道,“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名字,从私人电话号码,想演的话三天之内联系我。”

    说完转身离开了,留下了仍在发愣的周小宝。

    良久,周小宝拿起这张名片,感觉有千斤重,看了看,名片没什么特别,没有?(:

    ) ( 未来光脑系统 http://www.xshubao22.com/2/208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