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警的幸福生活 第 4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秦大仙人当然不知道有人在打他的主意,带着三个媳妇儿和一个候选媳妇儿,开着早已经整修一新的昂科雷向京城电视台进发。冯潇潇不在,最近接了一部大片要拍,唱而优则演也是娱乐圈常有的事情,加上有陈继的面子,直接就加盟了那位长相与才情成反比的大导演的最新贺岁片,而且还是女一号。。。

    幸好不是高峰时段,传说中的大堵车并没有出现,以神仙的灵敏反应和老jǐng察的车技,总算是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赶到了地方。

    老远就看见和中堂努力伸着有些短粗的脖子在左右张望,一副望眼yù穿的模样,可能是真着急了。在大太阳下也穿着上节目的服装一件丝绸的长袖唐装。这会儿已经是满头大汗。一脸的汗珠,不知道的以为他刚刚大哭了一场。

    看见秦大仙人带着媳妇儿观摩团下车走来,王岗立马疾奔而上,这会儿总算是有心思抹汗了,气喘吁吁地道:“总算是把你盼来了,一会儿录完节目哥哥请你吃饭,你说去哪就去哪。”

    秦大仙人也不客气,和中堂跟他颇为投缘。是个可以深交的好朋友,于是哈哈笑道:“行啊,就怕你钱没带够,我这可是有五张嘴呢。”

    “钱不够,可以拉卡嘛。”王岗这才有空看到秦大仙人身后的五个大小美人儿,顿时就被晃了一下眼,脚下也一个踉跄。张惜君他见过,当初在国宝展的时候送小狐狸jīng来弹琴的,那时候光这一个就艳压全场,更不用说现在组团出现。

    “这几位是……?”和中堂带着点儿疑惑问道。

    “都是你弟媳妇儿。”秦大仙人自豪地介绍道。对着和中堂他也不用隐瞒,眼前这位也不是省油的灯。前些年还搞网恋,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当老婆,六十岁了又生了一个儿子,大家彼此彼此。

    王岗心里一阵惊涛骇浪,总算是个著名的演员,脸上还是神sè如常,跟几女一一打招呼后,带着一行人准备进电视台的大门,心里还在嘀咕,“这小姑娘也弟媳妇儿了?真是太残忍了,比我还行!”

    秦大仙人也猜到了王岗心里肯定在犯嘀咕,谁见了周晓玥都觉得他是怪叔叔,好在也习惯了,随他们怎么想吧。

    京城的安保级别比地方上还要高一点,电视台门口有四个武jǐng在站岗,和中堂刚刚掏出证件准备带着秦雪阳等人进门,忽然不知道从哪儿冲出一个衣衫不整,满血丝的中年男子,这人给人感觉很奇怪,明明长得眉清目秀的,但却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好像一条正在角落里吐着信子的毒蛇,呆在他旁边都觉得心里毛毛的。

    他怀里抱着个破破烂烂的小匣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反正应该是有些年头了,另一只手拉住王岗的臂膀,哀求道:“王老师,您等等,我这有件家传的宝物想参加您的节目,家里老婆生病了,等着钱救命,您行行好吧。”

    王岗原本被吓了一跳,但听那中年男子说完却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sè,说道:“不好意思啊,这位兄弟,我们节目有规定的程序,先要报名参加初选才能上节目的,这个我说了也不算啊。”

    那男子一听就急了,说道:“报名我去了,他们说我这个东西不值钱,但这的确是我家里祖传下来的,多少代我也不知道了,反正动乱那会儿,我爷爷把它埋在地里才没被抄走。”

    这种持宝人硬说自己的东西是宝贝的情况王岗也不是第一次遇见了,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于是也只能摊着手道:“那这个事情我真的是没办法了,不过我可以介绍你上别的电视节目,争取社会捐款,帮你老婆治病。”

    那男子听了神sè沮丧,低头不语。秦大仙人出于好奇向那箱子里看了一眼,顿时就眼睛一亮,插话道:“和中堂,让他一起进去吧,的确是好东西。”

    “你怎么知道?”王岗奇怪地问道,那人怀里的小匣子关得好好的。

    晕,秦大仙人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还是太老实啊,总是忘了撒谎编故事,但话已经说出口了,只能尽力弥补:“我对好东西有一种直觉,没错的。”

    “哦?是什么?”秦大仙人还准备接着往下编呢,却不想王岗直接就信了,不得不信,那神器国宝展上的宝贝可都是秦大仙人捡漏得来的。

    “不告诉你,反正上国宝展是没问题的。”秦大仙人老神在在地卖了个关子,很好,总算是不用再编瞎话了,看来和中堂也是个老实人,随口说说就信了。

    “好,那行,让他压轴上场。”王岗虽然心里直痒痒,但现在没时间了,也来不及再节外生枝,反正他相信秦大仙人的眼光,老实说,即便是他现在随便指着个马桶说是诸葛亮用过的也不会有人质疑,这是由江湖地位决定的。

    进门后,男子对着秦雪阳连声道谢,由工作人员带去了后台。秦雪阳笑着对王岗说道:“你又欠我个人情,刚才那个东西我可以在门口直接买了,现在给你的节目过一下,你说怎么谢我?”

    王岗也笑道:“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大不了我这一百多斤送你了。”

    秦大仙人大笑道:“那我可不要,看你的样子饭量就不小,到时候还要捎上你老婆和儿子,我这小门小户的可是养不起。”

    说笑间就到了演播大厅,来当嘉宾的专家不算秦雪阳一共四个,都是圈内叫得响字号的,但秦大仙人也就是看上去眼熟叫不出名字,好像前几天接机的时候见过,当时都排在后面的。

    那几人都知道了秦大仙人要来的消息,这会儿一见他走进门,都站起身来打招呼,虽然年纪都比他大了一大截,但真没有人敢拿架子的,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还过来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口称师叔,他是厉老的徒孙,轮起来的确是低了一辈。

    那美女主持也想过来露一小脸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但刚走了几步就看见了秦大仙人身后的美女观摩团,顿时就自惭形秽缩了回去,想她平时也算是台里一枝花,但跟秦大仙人的媳妇儿们比起来还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主持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再想想秦大仙人的身份,也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一群人众星拱月般拥着秦大仙人走到专家席落座,那四个专家很自觉地抢先在两边儿坐下,把中间的位置空了出来,秦雪阳原本还想推辞,但众人死活不肯,最终还是万般无奈地出了这个风头。

    要知道无论在哪里,国人都讲究个排名和座次,无论是一百单八将还是开国后的授衔,只要是稍微有点儿名号的,大家都有个自己的位置,有时候在体制内一时疏忽坐错了地方,或许就是仕途的终结,这个不是开玩笑的。而现在专家有五个,那中间这个肯定是最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坐,以秦大仙人的年纪,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过分,边上最年轻的那个师侄都快五十了。

    演播室里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对这个情况有些摸不着头脑,除了秦大仙人,其余几位是常客了,平时也是一副清高自傲的样子,几时见过他们如此的谦逊?于是纷纷交头接耳,打听起秦雪阳的身份来。

    任何地方都有所谓的消息灵通人士,这会儿就比较受欢迎了,还真有人认得秦大仙人,经他的口散播一番,大家看着台上的年轻人的眼神就重视了许多,虽然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这个鉴宝的节目做久了,当然也知道当代书圣、画圣的分量,那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当得起的,如果不是得到了一致的公认,那只能是一个井底之蛙般的笑话。

    专家们所坐的嘉宾席在舞台的下面,正面对着舞台上一个大大的感应门,到时候持宝人就从那里出来,门前有一个展示物品的小展台,嘉宾的身后就是观众席,秦大仙人的美女观摩团就被安排在第一排,正在他的身后。

    这个场面让秦大仙人不由想起了申市一档很火的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没想到自己也有当评委的一天,的确感觉不错。

    正美着呢,忽然身后传来周晓玥的叫声:“大哥哥加油!”原来是小丫头怕秦大仙人第一次上电视紧张,给他鼓劲来着,弄得秦大仙人好不尴尬,“真是的,我加什么油呀,比我还不着调!”

    第一百七十五章鉴宝(三)

    第一百七十五章鉴宝(三)

    PS:感谢漠舵主的打赏,推荐、月票,救命啊!!!

    “几位老师都准备好了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录制了……”美女主持在台上问道。

    几位专家都不答话,像是有人喊口令一样同时向左向右看齐,望向了居中而坐的秦大仙人,惹得观众一阵低笑,秦雪阳也知道有自己在这里坐u着,他们没人敢做主,前面说过的,古玩的圈子讲究个传承,遵循的是老派的规矩,他是国内辈分最高的路老、董老和厉老的徒弟,在场的这几位专家不论是不是他三位师父的门下,但排一排的话还真的确都算是他的晚辈。

    既然是这样,那也不用歉让了,这也是圈子里的规矩,跟陈继在衙内圈子里的傲然是一个道理,礼节xìng地向两边儿点了点头,算是也征询了一下另外几个专家的意见,秦雪阳对着台上的美女主持道:“没问题,可以开始了。”

    “那请几位专家先站到后面,一会儿我们介绍的时候再请各位轮流上来,”美女主持说道,这会儿她对秦大仙人已经完全没有想法了,那几个专家的级别她熟悉得很,现在居然很自觉地以秦雪阳马首是瞻,这真不是她可以高攀得起的,于是安心主持节目,倒是的确养眼得很。。。

    那几位都是这个节目的老朋友了,最少的都上了二十几回,于是熟门熟路地站起来走到边上一个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秦雪阳有样学样,跟着几人在边上站好。

    在一阵闪耀的灯光和悠扬的音乐后。王岗和美女主持走上台来。“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盛世鉴宝节目,我是姜宁,本期节目依然由我和王岗老师为大家主持……”

    一阵开场白后,王岗开始介绍今天的专家嘉宾,边上的工作人员在角落里小声提醒几人,“各位老师,上场的时候请注意对着摄像机招手跟观众们打个招呼,保持微笑。”这也是为了秦大仙人来的。其他人都明白这个路子。

    随着王岗的介绍,演播室里的大屏幕上马上出现了各位专家的照片和头衔,什么研究员、协会理事等等一大串,反正怎么唬人怎么来,足以看得外行人一愣一愣的,但这也应该是真的,毕竟是电视台做节目,不是电讯诈骗。

    “秦盛先生,国内著名收藏家,瓷器鉴定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这就是秦大仙人的师侄,巧的是两人还是本家。

    “莫怀恩先生。杂件鉴定专家,京城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孙崇艺先生,书画鉴定专家,京城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陈定邦,市场评估专家,申市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总经理……”

    介绍完这四人,王岗有意停顿了一下,场内灯光一下子暗淡下来,然后又马上响起了一阵极具动感的音乐,灯光师也将shè灯照到秦大仙人的身上,弄得他好像马上要渡劫的样子。秦雪阳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是王岗弄的把戏,突出他的身份和地位,但事先也没打个招呼,就搞这么个突然袭击,幸好他红毯也走了,演唱会嘉宾也做过,不然还真是要手足无措一阵。

    王岗那低沉浑厚的声音在台上忽然激昂起来,“各位观众,今天我们节目组很荣幸请到了当代书圣、画圣、收藏家、鉴定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秦雪阳先生!秦先生刚刚从英国归来,带回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真迹……”

    秦大仙人的头衔和英雄事迹着实不少,王岗又是刻意突出,这一介绍足足用了两三分钟,秦雪阳觉得自己站在灯光下很傻,还要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微笑,时不时对着摄像机挥挥手,像个招财猫似的。

    好不容易挨到介绍完毕,秦大仙人才在一片无比热烈的掌声中落座,这会儿他心里想的是:“开大会的时候,领导人是不是也差不多这个感觉?别说,还真不错。”

    “好了,今天我们请来了重量级的嘉宾,希望持宝人带来的宝贝也都是重量级的……”王岗说道。

    “宝贝的价值是不是重量级的我不知道,但第一个出场的持宝人带来的宝贝,那个分量的确是重量级的。”姜宁接口道。

    “好,那让我们拭目以待……”王岗接了一句后跟姜宁一起让到了场边,然后舞台上一阵烟雾腾起,那扇感应门缓缓打开。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第一个亮相的宝贝居然是一张古代民居里用的那种大木床,由四个工作人员用特殊的推车给推出来的,怪不得刚才美女主持特意说到了这个东西的分量,的确是够重的。

    后面的持宝人看上去也有些文化的样子,穿着黑西裤、白衬衫,还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人高高瘦瘦的,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

    “这位先生,请问您贵姓?”王岗递过了一个话筒。

    “免贵姓张,张文辉,京城人。”持宝人答道。

    “那好,张先生,请您自己先介绍一下您这张床,然后我们再请专家们鉴定评估。”

    那张文辉看上去很自信,而且带着几分骄傲,好像认定了自己这个东西是真品,拿到这里来不是来鉴定的,而是来给大家开开眼的,“我这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睡过的,上面还刻着静夜思的诗句,我仔细比对过李白唯一的存世真迹《上阳台贴》,这个应该也是真迹,所以我认为我这张床是真品,可以算是国家一级文物。”

    那人侃侃而谈,像是百家讲坛上的专家学者,台下的观众也的确是大部分被他唬住了,李白睡过的床啊,流传到现在那得有一千多年了吧,太珍贵了!

    秦雪阳正在喝水,听到持宝人的话却差点儿一口全喷出来,生生给憋了回去,幸好神仙了,才没有受内伤。他转头看看其他几个嘉宾,发现大家都是一个表情哭笑不得。

    “好了,持宝人已经介绍完了,现在请各位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估,哪位老师上台来看看?”王岗对着嘉宾席说道。

    秦雪阳原以为没自己的事,毕竟他是来救场的,做做样子就行,却不想另外四位都一齐看着他,一副您不出声大家都不说话的样子,看来今天是铁了心要以秦大仙人马首是瞻了。

    秦雪阳无奈地摇摇头,看来今天又要出风头了,“不用上台鉴定了,这个床肯定是假的。”

    “为什么呢?持宝人的理由听起来很充分啊!”美女主持凑趣道。

    秦雪阳笑了一下,解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李白的静夜思一共四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唐朝人,活跃于开元盛世,但是在唐朝的时候,床这个字是一个多义字,它可以指睡觉用的床,也可以指坐的马扎,那时候称为胡床,我们现在也在用,就是老头儿、老太太早上去公园遛弯儿或者在胡同里乘凉、下棋时带的那种,可以折叠的小板凳。而静夜思里所说的床指的就是胡床,也就是小板凳,而不是睡觉用的床。”

    台下观众席里一片哗然,大家真是不知道诗里所说的那个床居然不是睡觉的床,而是小板凳,静夜思这首诗是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的,而且有的课本或者唐诗三百首里还有插图,都是李白站在窗口望月的造型,合着出书、画图这些人也都是文盲啊!今天真是没白来,长了见识了。

    秦雪阳顿了顿,等观众们消化了一下自己刚才所说的话才接着道:“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静夜思里所说的床一定是小板凳而不是睡觉用的床。这就要再说一说唐朝的建筑风格,那时候的建筑门窗都非常的小,门都是板门,不可能透光,要等到宋代以后,才会出现透光的隔扇门。从现存的唐代房屋来看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山西的佛光寺,它的窗户都是非常小的,基本不可能做到躺在床上就举头望见了明月。

    所以说李白这首诗里的意思是他拿了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见了皎洁的月光,想起了自己的故乡,而不是躺在床上看月亮,因为他根本看不见,如果一定要看,就要把头探出去,变成探头望明月,缩头思故乡。”

    观众们都被秦大仙人幽默的解说逗乐了,想象着李白在一个小窗户里把头伸出去再缩回来的样子,纷纷大笑,但那个持宝人不干了,他是抱着炫耀的心态来的,这会儿被人说得一钱不值怎么可能服气,当下就质疑道:“我保留意见,唐代的建筑现在就剩下那么几座,并不具有代表xìng,不能说明当时所有房子的窗户都很小。”

    秦雪阳点点头,这个质疑前些年在学术界也有争论的,但现在的主流意见是他刚才说的那种,持宝人看来也是有一点儿功底的,并不是胡搅蛮缠。

    第一百七十六章鉴宝(四)

    第一百七十六章鉴宝(四)

    PS:感谢zxc尊兄弟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漠舵主的打赏!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首诗,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李白还有一首千古名篇叫做长干行,开篇是这么写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据。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四句诗的意思是以一个小姑娘的口吻在说,我小时候折了一枝花,拿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玩儿,小男孩儿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同我游戏,短短四句诗,二十个字,将两小无猜的纯真年代描绘的入木三分,我们现在的成语青梅竹马就是从这首诗里来的。

    这里的床为什么也是板凳而不是睡觉用的床呢?因为古代人睡的床都是两边或者三面靠墙,小男孩儿不可能是绕着床跟小姑娘游戏的,不然的话,他就得穿墙而过,那就太吓人了,这到底是人鬼情未了啊还是长干行?……”

    秦大仙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台下观众的笑声打断,原本大家还对这个头衔长得跟诈骗犯有的一拼的年轻专家心存疑虑,这会儿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觉得他更加亲切,比那几个一脸清高的老面孔可爱许多。。。

    台上的王岗也很惊喜,他原本只是想着请人来救场,没想到秦大仙人的口才如此了得,完全掌控了全场的节奏和气氛,解说也深入浅出,通俗幽默,现在倒有几分百家讲坛里易教授的感觉了。他当然不知道秦大仙人户籍jǐng出生,本身就有话唠这个职业病,想当年多少堪比唐僧的阿姨妈妈被他说得掩面而逃。这个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铁定是要发作的。

    好一阵后,笑声才稍歇,秦雪阳接着道:“或许持宝人还有疑惑,我刚才的话只是再一次证明了床在唐代是一个多义字,并不能完全证明你这张床的真假。那我们现在再来说说古代家具的知识,你这个床我看用的是海南黄花梨的料,海南黄花梨属于红木的一种,而红木家具起源于明代。它不可能穿越到唐代去给李白睡,所以说这个床它是假的。”

    这个说法其实在专业的古玩圈子里是常识,但普通古玩爱好者还真不一定知道,而且玩儿家具收藏的还真不是太多,一般瓷器、青铜器和书画的比较多,这个持宝人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发烧友,凭着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做出了这么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论断。

    这位张先生现在已经完全相信了秦大仙人的说法,顿时就有些垂头丧气,换了谁兴致勃勃而来,却被人当头一棒给打了回去。这心情都好不了,但总算他还有几分风度。给秦大仙人鞠了一躬道:“谢谢秦老师。”说完就打算走人,今天这脸丢大发了,全国人民都看见自己出了洋相,要知道这个节目是要在上星的卫星频道播出的,在全国都有着不小的名气。

    “张先生,您等一等,我话还没说完您找什么急啊?”却不想秦雪阳又出声叫住了那个持宝人,持宝人停住了脚步,回过头看着秦雪阳一脸的疑惑,“都说自己的东西是假的了还叫我干吗?”

    “我先问一句,您这个床是个什么来历?”秦雪阳习惯xìng卖起了关子。

    “这是我去年掏老宅子掏来的,花了三万多。”持宝人答道。所谓掏老宅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去面临动迁的老房子里或者偏僻的乡村捡漏,当然也有原主人是了解古玩的价值的,那就要谈价钱了。秦大仙人以前辖区里动迁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帮专门掏老宅子的找上门,还真是掏去了一个明朝的黄花梨供桌,一开始那家主人不让陌生人上门,那些文物贩子还是找了关系托到秦大仙人那里,由他带着上门收购的。

    “哦,那恭喜你了,起码赚了五十倍的利润,上拍的话可能还不止。”秦大仙人翘起二郎腿笑着转头看向陈定邦问道:“陈经理,这个价差不多吧?”

    陈定邦也笑着对秦雪阳点头道:“秦老师说的完全正确,是这个价。”

    持宝人张先生被这个大转折惊呆了,他原本以为自己jīng心掏来的宝贝却一文不值,但现在又值钱了?还是起码五十倍的利润,三万的五十倍那就是一百五十万,上拍的话或许还会更高,这些专家不是在玩儿我吧?

    这个过程和结尾戏剧xìng太强,观众席里也是一片惊呼,大家原先也都以为这个床已经被批得一文不值,但没想到却是峰回路转、起死回生,即便不是李白睡过的,但专家嘴里的那个价值,也够普通的小康之家干上十几年了。

    持宝人还没回过神,保持着半转身张大了嘴的造型,眼看就要冷场,王岗及时插进来说道:“请秦先生再给我们说一下吧,这个床为什么能值这么多钱。”

    秦大仙人放下了二郎腿,这会儿他的职业病已经全面爆发,不让他说他还不舒服,“刚才我说过了,这个床用的材料是海南黄花梨,由于砍伐过渡,现在已经没有了。从这个床的形制来说,看上去简朴对称,天然材sè和纹理宜人,而且雕工相当的jīng细,包浆也很好,应该是明代中期的老物件,只是床脚受cháo有些严重,想必张先生是从南方掏来的吧?”

    这会儿持宝人才回过神,满脸敬佩地道:“秦老师,您真是神了,这是我在金陵掏来的,您怎么知道的?”

    秦大仙人保持着神秘的笑容,说道:“北方干旱,南方cháo湿,床脚直接接触地面,在北方的话不会有这么些明显受cháo的痕迹,您这个床是准备收藏还是转手的?转手的话我两百万收了,您看怎么样?”

    这个床的品相的确是不错,表面上连一丝划痕都没有,想来也是以前大户人家一直传下来的,秦大仙人大宅门是有了,但却用着现代的家具,在他看来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正想着要收一些明清的红木家具,没想到在这儿就遇见了,而且这床也够大,三四个人混战的话也还有富余。

    秦大仙人想着或许要有一番讨价还价,没想到那持宝人当场就答应了,他只是一个开旧家具店的,由于职业关系接触到了一些古玩知识,原本就想着捡漏牟利的,并不是收藏家,现在一个三万块买来的床,一转手就净赚一百九十七万,傻子才不卖。

    当然这也跟他现在的心情有关,刚刚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的转变,转手净赚一百九十七万,还不开发票不交税,有一种天上砸下个金元宝的感觉,要是等他回过神,再去他店里买,或许秦大仙人还要多付出五六十万才行。

    这也不是秦雪阳要占他这个便宜,看上了,他随口就说了。几十万人民币现在对他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他一个月利息的九牛一毛,也就是他衙内身份特殊,换做普通人一下子往银行存仈jiǔ十亿美金试试?立马就有人找上门来跟你聊天,这么多外汇你哪儿来的?是不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家提供的资金?你准备搞和平演变呐还是恐怖袭击?

    秦大仙人当场给持宝人开了张两百万的支票,有电视台作保,又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持宝人也不怕这是张空头支票,兴高采烈地回家跟媳妇儿报喜去了。

    写着没多久,其实录节目的话已经差不多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平时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剪辑的,双虎我曾经在一个相亲节目里当过观众,一期节目从上午一直录到半夜,坐得我差点儿生痔疮。

    于是球场休息,大家都要上个厕所什么的。秦大仙人抓住王岗问道:“这个床怎么回事?你们不是都经过筛选才能上节目的吗?这么普通的常识都不知道?就让那人上来乱说?”秦雪阳刚才说的时候就纳闷,这个唐朝时候床的说法对圈内来说是一个常识,虽然节目组负责筛选的工作人员不一定是专家,但也不至于跟持宝人一个水平吧?

    王岗也有些无奈,解释道:“节目也要盈利啊,不然这四五十号人去喝西北风啊?这个床题材不错,上节目的话比较出彩,可以抓住观众的眼球,提升收视率,有了收视率才有高额的广告费用,这个也没办法。”

    这么一说秦雪阳就明白了,原来节目组明知道这个持宝人是在胡说,但由于李白睡过的床这个说法很容易抓人眼球,所以也就让他上了,更何况那床也的确是个古董。事实证明效果很不错,相信剪辑出来的效果会更好,整个鉴宝的过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堪称一部悬念片,

    至于秦大仙人的口才那是意外之喜,刚才导演还跟王岗商量怎么把秦大仙人留住来当个常驻的嘉宾。但王岗知道那不可能,秦大衙内来救火已经是卖了他天大的面子了,人家怎么可能到这么个地方台的节目来混出场费,即便换了中视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

    第一百七十七章鉴宝(五)

    第一百七十七章鉴宝(五)

    ps:感谢漠舵主的打赏;成绩惨淡啊;有没有在看盗贴的兄弟来投点儿推荐?不要钱的!

    接着就是休息的时间了;秦大仙人的美女观摩团也没闲着;有的送水;有的擦汗;有的整理衣服;看得一边儿的工作人员和观众们目瞪口呆;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妻四妾?可其中一个站在桌子上给秦老师整理头发的小姑娘也太小了点儿吧?

    一个自以为机灵的摄影师还想把这个场面给录下来;给导演看看能不能当成花絮来进一步抓人眼球;却被无意间发现的王岗狠狠地扇了一下后脑勺;“你tmd这是要作死吗?想我们的节目被封杀?”

    那摄影师当然不知道秦大仙人的身份;王岗的话他根本没听懂;一个专家而已;还拿着节目组的出场费呢;拍点儿花絮有什么?说不定还是帮他炒作一把呢。但是一向温文尔雅的王老师居然忽然气急败坏直接爆了粗口还动手揍人;那还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摄像能扛得住的;于是缩了缩脖子;到厕所里划圈圈去了。

    休息了十五分钟左右;大家再次各就各位;第二位持宝人是一个中年女士;看上去有些拘谨;就是一副普通人的样子;不像是刚才那个起码肚子里还有半瓶醋晃荡的样子。

    这位女士拿上来的是一副山水画;那画的画风黑密厚重;看上去用墨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下面的落款为宾虹;一九一八于北平。

    据她自称是一个普通的钟点工。这幅画是以前一个雇主家里搬家的时候扔掉的;她看着好看就捡了回来挂在自己家里;但前些rì子有个朋友来串门;看到这幅画后大吃一惊;说这个宾虹是一个很有名的大画家;这幅画应该很值钱的;所以她就拿来节目组试试;如果是真的话。那对这个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

    秦大仙人看书画一般先看落款;然后再判断是不是真迹;这是个人习惯。这幅画刚展开的时候他还真是吃了一惊;宾虹的全名是黄宾虹;这个名字或许普通人听都没有听过;但在圈内人特别是书画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如雷贯耳甚至是顶礼膜拜的人物。

    黄宾虹;生于1865年。卒于1955年;享年90岁。他是我国近代国画大宗师;又是著名的学者和书画教育家;圈内素有南黄北齐的说法;说的就是南方有黄宾虹;北方有齐白石。

    黄宾虹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较深。画风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sè;后世人称这个阶段为白宾虹。但这位老爷子大器晚成;他的画作一直没有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前半生基本以教学、做学问和进步的社会活动为主;曾先后在申市、厩以及西湖城的艺术学院担任教授。并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

    黄大师堪称是近代书画宗师中的一朵奇葩;别的大师们基本上一生都投入在艺术的追求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这位老爷子的经历堪称传奇;他曾因为投身反清的革命被通缉过;1905年;他和许承尧、江炜、陈去病、汪律本等人秘密组织黄社;以诗酒鼓吹革命;后以革命党被人告发;逃往申市;又加入了黄节、邓实创办的国学保存会。

    他早年还跟谭嗣同相交莫逆;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赋诗悼念。为了推翻清zhèngfǔ的统治;老爷子还利用自己在金石方面的造诣在家里造假币;试图扰乱金融体系;结果再次被人告发逃亡。

    当初秦大仙人看到这段生平介绍的时候还真是有修笑不得;这位老爷子的革命热情确实值得尊敬;但是光凭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躲在家里造假币这个事情实在是有些过于异想天开;或许那个时候的革命者都有些同样的天真和迷茫;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改革开放的专利。

    黄宾虹为人坦陈;加上他多次逃亡全国各地的经历;是以交友也非常广阔;朋友以及后学晚辈中包括了当时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康有为、谭嗣同、张大千、徐悲鸿、柳亚子、于右任、鲁迅、傅雷、邵力子、吴昌硕、陈独秀、胡适、徐志摩、何香凝、王国维、陈巨来等等。

    1928年夏;黄宾虹先生去桂林讲学;遍览秀丽山水;以图画将桂林山水介绍给世人;为桂林的旅游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要知道当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任何信息都依靠口口相传;而黄老第一次将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以视觉的方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它的轰动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黄宾虹的画作一直在小圈子内颇受推崇;但直到1941年才渐渐声名鹊起;那时中国画学研究会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第十八届成绩展。黄宾虹的笔墨山水被有识之士誉为“画境极为超逸;画法尤极高古;惜识者少耳!”

    六十岁以前;黄宾虹是典型的白宾虹;但真正让他成为大宗师的却是画风的一次大转变;后世称为黑宾虹。

    七十岁以后;他所画的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宿墨、破墨互用;使笔下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逐渐形成的显著特sè;这一显著特sè也是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从而也奠定了他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一代宗师的地位。

    而这种画风上由白到黑的巨大转变;来自于两次传奇xìng的顿悟。第一次被后世称为青城坐雨;那是1933年的早chūn;黄先生在青城山中遇到一场大雨;他没有带伞;全身被淋得湿透;于是索xìng坐下在雨中远眺山sè变幻;从此大悟。第二天;他连续画了“青城烟雨册”十余幅;画中笔墨攒簇、层层深厚;却是水墨淋漓、云烟幻灭、雨意滂沱;积墨、破墨、渍墨、铺水;无所不用其极。用黄先生自己的话来讲;他要寻找的是一种“雨淋墙头”的感觉。

    第二次被称为瞿塘夜游;那是在青城坐雨的同年五月;黄宾虹在回沪途中路经奉、节。一天晚上;黄宾虹忽然突发奇想要去看看诗圣杜甫当年在这里所见到的“石上藤萝月”。于是他沿着长江朝白帝城方向走去;月sè下的夜山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在月sè下摸黑仅凭感觉画了一个多小时的速写。

    翌晨;回到旅社的黄宾虹才看清了自己的画作;忍不住大声叫道:“月移壁;月移壁;实中虚;虚中实。妙;妙;妙极了!”

    至此;黄宾虹所画的雨山、夜山尤其出sè;他自己也经常以此为主题;最终成就了黑宾虹的赫赫大名。

    眼前这幅画的画风的确用的是黑宾虹的技法;有一种雨淋墙头的酣畅淋漓感;但是秦大仙人还是暗暗摇头;虽然这幅画画得很好;但却不是真品;不知道是哪一个被埋没了的民间画家自娱自乐的;而且他画的时候真没有抱着造假的念头;要不然也不会在落款上留下这么大个破绽。

    虽然一眼就看明白了;但秦雪阳却不准备再说了;再说的话那就变真变成百家讲坛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该是相互的;不能把别人的风头都抢光;这是为人处世的常识。

    于是秦大仙人转头看了一下那个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鉴定专家;带着些玩笑的意味道:“孙老师;这幅画您来掌眼吧;我这刚才说得嘴唇有孝麻。”

    那孙崇艺孙老师也向秦雪阳笑着点了点头;显然是收到了他的善意;要说他也是国内数得上号的专家了;平时出去在圈内也是前呼后拥的人物;如果今天在这里当一天泥菩萨也着实不是滋味儿;现在见秦大仙人这么会做人;心里顿时又亲近了几分;“果然是神器唯德者居之;这年轻人的确会做人。”

    “那我就来说说;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秦老师指正。”所谓花花轿子抬人并不是官场的专利;而且孙老师说这个话也不算是阿谀奉承;论辈分他也要比秦大仙人矮上一辈。

    “这位女士;您这幅画的落款宾虹;指的是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的确是大大的有名。。。。。。”这孙老师是节目组的常客;深知电视节目的门道;开头就大大的捧上一段;然后再说出这是赝品;这么一来大转折就有了;用电视台的专业术语来说;那就是戏剧效果。

    却不想那持宝人是个急xìng子;刚听了几句好话就忍不住打断了孙老师的话:“那您这意思我这幅画是真的?能值多少钱?一万有没有;您收不收?我要八千就行了。。。。。。”

    这位明显是被刚才那张两百万的床给刺激到了;但她什么也不懂;听孙老师说黄宾虹是近代的画家;想当然的以为这个不值钱;古董嘛;可不就是年代越久越珍贵的。近代嘛;最多就是民国初年;那能值几个钱?一万她都是往高了开的;想想不妥;自己又降了两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

    第一百七十八章鉴宝(六)

    第一百七十八章鉴宝(六)

    PS:七月的最后一天,居然有这么多兄弟给我投了月票,感谢大家,但由于起点显示的原因,6票中只能看见五位的名字,感谢浮在天际的云、我的饼屋、无心V一念、满伍哥、沧海一栗,以及那位我看不见名字的兄弟,同时感谢漠舵主每一天的支持!

    台下的观众也大都没听说过黄宾虹的大名,所以听了持宝人的话也没什么反应,但台上的专家们,包括王岗都笑了,要真是黄宾虹先生的真迹,怎么可能是这个白菜价,要是拿出那册“青城烟雨”,遇见喜欢的,八位数也未必不可能。

    “这位大姐,您别着急,我这话还没说完呢,虽然黄宾虹先生是一代大宗师,但您手里这幅却是赝品,是别人临摹的,虽然临摹得不错,但最多也就值个几百块钱。”孙老师笑着摇头说道。

    那女士一听不干了,“怎么能是假的呢?不是有署名吗?您刚才也说了那是个大画家。”。。

    孙老师被质疑了也不生气,这种情况他见得多了,要是每一次都生气,那早就吐血了,“这就是最假的地方,这个临摹的人看来水平和人品都不差,特意留下了这么个破绽。要知道黄宾虹先生一生的画风有过一次重大的转折,基本上以七十岁为界限,七十岁之前被称为白宾虹,之后被称为黑宾虹,白宾虹时期的画作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sè,而黑宾虹则是用墨很重,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您这幅画的画风就是黑宾虹。但是下面的落款却是一九一八。黄宾虹先生生于1865年,那一年的话应该是五十三岁,还处于白宾虹的阶段,不可能画出黑宾虹风格的作品,所以这幅画是假的,别人临摹的。”

    孙老师已经尽量说得浅显了,但那女士还是听得似懂非懂,什么白宾虹、黑宾虹。还有用墨的深浅听得她一头 (:

    ) ( 仙警的幸福生活 http://www.xshubao22.com/2/208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