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惨谏嚼镒呷⑺母鲂∈保M蠹叶家兴枷胱急浮U舛温范猿商炖掷此岛芮崴伞2唤舨宦谋呈侄校诘缆芳柘盏牡胤剑倍拱锿榱嘁涣喑林氐谋嘲?br />
此处山势陡峭。层峦叠嶂,沿途的巨石千奇百怪,有的像拦路的怪兽、有的像倾斜欲倒的巨柱、有的像凶猛的苍鹰……走了两个多小时,虽然没有找到无字天书,但一群远足者已经为这些奇石景观纷纷大呼小叫。
在一片茂密的松林边,登山协会的一名领导和小杨发生了分歧,认为小杨带大家走错了路,应该朝另一个方向沿山沟才能找到无字天书,因为前两次找到无字天书时,这位领导也在场。而小杨却坚持自己走得对。
成天乐见到这么复杂的地势,也明白普通人就算走多少次也有可能搞错的,但是按照于道阳留下讯息中的方向指引,还是应该跟着小杨。于是登山队就在这里分为了两路,小杨和那位领导各自带着十余人分别从两个方向寻找。
穿过松林又翻过两道山梁。小杨兴奋的叫道:“我们走对了,那就是蛤蟆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成天乐看见了于道阳所留讯息中说的蛤蟆石。
小杨当然不可能清楚于道阳前辈留给成天乐的神念讯息,他怎么知道那叫蛤蟆石呢?因为无论是谁看见,恐怕都会这么叫的。在半山坡的灌木丛中有一块半掩藏的巨石,约有一人多高。形状就是一只蛤蟆。它不仅四肢身首俱全,头部前方还有一条裂缝,酷似蛤蟆的大嘴岔,脑袋上还有两个圆形的凸起,恰好是蛤蟆鼓鼓的双眼,简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块奇石完全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丝毫人工斧凿的痕迹,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在成天乐眼中它却另有奇特之处,岩石本是死物,可它身上竟真有一丝独特的生机律动气息,很难说是属于哪种妖类或动物的,可能就是癞蛤蟆吧。
兴奋的登山队员们钻进树丛跑上山坡,在蛤蟆石旁边合影留念,还有人爬上了蛤蟆石摆出了各种姿势。成天乐也登上了这块奇石,站在这个位置元神感应得异常清晰,居然隐约有一种法力波动的共鸣之感。很久之前,有人应该就在这里定坐修炼、展开元神吞吐天地江湖,修炼的是御形之道,而且与成天乐所修是同一种法诀!
只有如此,他才能清晰的感应到这微弱模糊的岁月留痕气息。登上蛤蟆石的这一瞬,尽管周围的登山队员们喧哗嘈杂,但成天乐却恍惚有种不受其扰、能与天地万物通感的玄妙体验,这仿佛是一种新的境界。
成天乐堪破妄境之后,并未自然获得大成真人之具足神通,但心境修为已至。艾颂扬曾经说过,若以登山比喻修行,突破大成真人之境后,那就相当于登天了。并无教条一定之成文法诀,只有神通运用及劫数考验的指引,各人的机缘以及求证的方式可能都不同。成天乐也在思索——那样的修行究竟会怎样感受到新的境界,今天竟隐约体会到了一丝。
向导小杨指着蛤蟆石蹲踞眺望的方向道:“朝那个方向走,就可以找到无字天书了!”
有人举起望远镜看了半天,兴奋的喊道:“是啊,我好像发现了,那边山上有一块大石头,就跟一面碑似的!……上面有字吗?快点过去看看,弄不好我们就是有缘人啊!”
站在蛤蟆石上的成天乐虽然没用望远镜,但他看得却最清楚,穿过起伏的谷地,远处一座山丘的顶端耸立着两块巨石,左边那块表面平整若摩崖石刻;右边那块从山顶凌空伸出,状若恐龙探首,就像是守护“无字天书”的怪兽。
兴奋的登山队员们再度出发,虽然从望远镜里面看起来好像不远,可是在山里又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远望这片山野,还没到深秋落叶的时节,起伏如海上绿涛,在靠近山丘的顶端,那褐色的巨石高出树冠。走到近前细观,上面果然有“字迹”。
它应该是远古海底的沉积岩构造,恰好是一个断面。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迁,岩层隆出海面形成山脉,而且翻转了九十度竖起,另一面已经崩落,恰好将这个平整的断面露了出来,宛如凿平的巨碑。从古至今不知多少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冲刷,岩石表面形成了交错的暗纹和成排凹陷与隆起的斑痕,神似传说中的蝌蚪文。
再仔细看这些“蝌蚪文”,竟然是远古生物化石留下的各种纹路痕迹。若不是古生物学家,也分不清都是哪些远古时期可能早已灭绝的物种,所谓有缘人才能看到“天书”上的文字,不过是当地附会的传说。而成天乐站在巨石前,却好似真的读到了一部天书,元神展开融入这块巨石的气息,竟包含着层层意境。
首先是被封印的永恒律动,那石壁上久远的无法想象的古代生物化石痕迹,却以当初被埋藏沉积的形态于亿万年后重现。其次是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海底淤泥变成了岩层,最后因为地质板块运动受挤压隆起形成了陆地山丘。成天乐曾在祭炼和田玉籽时感受过这个过程,而此刻在这样一块巨石前,元神所受到的冲击震撼难以形容。
最后便是那石壁上的岁月留痕,风吹日晒霜雨侵蚀,竟在平整的石面上剥刻出如天书般的文字。成天乐在度妄心劫时,蓦然见长发垂地、其中有一根白丝如雪,竟已成天材地宝,十年妄境悟岁月情怀之妙,并将发丝炼化成了法器。但这岁月的感悟只来源于他自身,如今站在这里与巨岩通感,他的身心仿佛就化作了无字天书,体会这岁月情怀意境炼入元神。
身心若同此无字天书,元神展开笼罩的范围极广,成天乐甚至“看”到了登山协会领导所带领的另一支队伍。他们正在远处沿着一条回旋的山谷底部跋涉,如果就是按照谷底的方向穿过来,也是能找到无字天书的,只是计算他们的速度,到达时间恐怕还要两个多小时。
也不能说另一队人走错了,小杨带的是一条捷径,路程最短也较为崎岖艰险。另一队人则是兜了一个大圈子,走的路相对平坦但距离要远得多,而且也容易走错了岔道。只有像成天乐这样回望整片山野,才能清楚大家都是怎么到达的。
观无字天书,成天乐这一瞬间的感悟仿佛正是某种新境界的指引,可是登山队员们却不能在此地停留多长时间,合影留念完毕之后就要返回了。活动组织方早有约定,不论是否找到无字天书,都要在规定时间之前于出发地点重新集合,登山途中每个人都不要掉队。
晚上就在三十里堡的镇上聚餐,所有人都聚齐了,谈笑很是欢乐。另一队也找到了无字天书,只是赶回集合地点的时间比第一队人晚了两个小时,结局皆大欢喜,大家都很兴奋,聚餐时谈的最多的就是这件事。成天乐却在暗自苦笑。
403、神仙洞,村边大隐深居
在小杨看来,协会领导带领另一支队伍走了一条弯路、在山里兜了一个大圈子,虽然到达了目的地却没有见到蛤蟆石。而在成天乐看来,自己跟随登山队这一趟远足则是兜了一个更大的圈子。其实于道阳前辈当年的洞府,他早就在网上几年前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了,只是没敢相信而已,于是才有了这趟登山之行。
于道阳的洞府在哪里?若是按照神念讯息中的提示,就在无字天书右侧、那块形如怪兽探首的巨石所望的方向。穿过起伏的群山,连续越过三座波浪形的山丘,它在山地边缘的最后一座山丘的半腰、与怪兽巨石遥遥相对。
成天乐以前并不知道无字天书在哪儿,找到地方顺着方向远眺,山外则是开发建设中的普湾新区三十里堡镇的台山街道。他上午坐车就是从那边绕过来到达登山地点的,从一个叫大头砬子山的地方向回穿过鞍子山。
国庆长假期间,成天乐在家中上网搜索相关信息,无意间读到了一条四前年的新闻报道,标题是《我市三十里堡台山南坡发现罕见钟乳石洞》。所谓发现其实只是记者自己的发现而已,当地村民早就知道那里有个山洞,称之为台山古洞。
据记者报道,他进入山洞的时间是二零一二年八月十日,当时外面的气温是摄氏三十多度,可是一进洞就暑气尽消、寒意逼人。洞口不大,可内部形状就像个葫芦、口小肚子大,里面空间很开阔。洞内随处可见积水和淤泥,四面的钟乳石和石笋上也挂满了黄褐色的泥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就是一个大泥洞。可是被水流冲刷过的地方,露出了很多漂亮的钟乳石真容。
洞内能行走的通道弯弯曲曲、起伏不定,四面都是各种石笋与钟乳,最高处有十几米。最矮处要猫着腰才能钻过去,泥浆覆盖中偶尔露出的钟乳石,在手电光照射下呈现出金黄、乳白、乌黑等各种颜色。记者在村民的陪伴下一直往里走了三百多米,在尽头又发现了一条岔路。是个一人多高的石隙洞口,往里看更是幽深,但里面全是积水且地形复杂,没法再进去了。
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人早就知道山中有座洞穴,老人们称之为台山古洞。很久之前这里只是一座泥洞,洞口非常小、人都钻不进去。在雨季。洞口会有黄褐色的泥浆沿着山坡流下来,摸在手上感觉非常粘稠细腻、还有淡淡的香味。所以此地有个传说,古洞中有仙气,泥巴可以治病。古时候当地村民谁家要是有人肚子痛、不舒服,就来这里求一点泥巴带回去,让病人当药吃下去。
在当地的另一个传说中,这个洞又被称为老狼窝,据说很久之前曾有村民看见狼在这里出没。神仙洞和老狼窝。这传说的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当地人对这座山洞既敬且畏,没事谁也不会靠近,更没有人钻进去看过究竟。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大搞建设开发,附近也开了几座矿,远处轰隆隆的爆破使泥浆震落,洞口变得越来越大,于是有人就钻进去发现了其内部的空间。当地有位姓黄的村民曾承包这片荒山,他还在附近的镇上开了一座酒坊,进了这个泥洞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寻常,只是此处恒温冬暖夏凉适合藏酒,就把它当成了藏酒窖。
此洞极为幽深,酒窖也只是用到离入口处不远的一小片地方而已。这位黄姓村民以及后来入洞考察的记者,都没有将这座洞穴走到尽头,估计里面还有不少钟乳溶洞的奇观吧。
成天乐在网上查到这条过往新闻时,也曾猜疑那里会不会是于道阳的洞府,但又觉得可能性很小。高人的洞府怎么会在现代村民的酒窖里呢?而且根据神念讯息,那座洞府十分隐秘。怎会这么轻易就被人发现了、还上了当地新闻?所以成天乐首先没有去找那个地方,还是根据讯息的指引参加了登山队,从寻找蛤蟆石和无字天书开始。
结果成天乐站在无字天书下按讯息指引的方向眺望,穿过起伏的山丘,山外就是原属金州区、现已划入普湾新区的台山街道,按照于道阳前辈的提示以及几年前的新闻报道,那座洞府所在就是那个山洞!其实它早就被人发现了,而成天乐也查到了相关信息,却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
在于道阳生活的年代,翻过这片山地,边缘之外就是猛兽出没的苍莽丛林,而今天却已经成了人烟汇聚的市镇。
但蛤蟆石与无字天书也绝对不算白找,如果成天乐不走这一趟而是直接去了洞府,恐怕就错过了与天地万物通感、领略岁月情怀意境的机缘。他在修行中先后经历了炼形、炼器、炼神、御器、御形的过程,有此感悟也在心中暗暗思考——突破大成真人之境,下一步的道路是否是御神呢?所谓御神,又是怎样一种境界呢?
带着这种思考,成天乐没有跟随登山队的大巴于当晚回大连市区解散,而是连夜又进山去寻找无字天书。御形之道圆融无碍,而且早就看过了山川地势,他没有走白天的任何一条路,而是穿山直达目的地,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地方。
一轮清泠的月光正照在那被称为无字天书的石壁上,成天乐静静的端坐于石壁之前,右腕上带着飞电石手串,那三枚和田玉籽隐约映射出这自古以来的明月光辉,膝上放着那柄发丝拂尘,青丝中的那一根如雪白发在月光下竟显得那么醒目。
这几天再没有登山队来打扰,更没有其他人到过此处,成天乐就在无字天书前静静的定坐了三天三夜。伴随着日月出落循回,感悟那自远古至今的岁月情怀层层意境,不仅在洗炼元神,而且洗炼发丝法宝的妙用。那柄拂尘的神通妙用终于彻底清晰的炼化成功,但成天乐所探索的御神之道,虽有所感悟却总像差了点功夫、不能彻底堪破。
看来大成真人之心境他确实是修到地步了,可是自然具足之神通还是没有得到,终究缺了那么一丝火候。三天后的午夜,成天乐终于站起身来将拂尘收进了背包,走下山丘向着洞府出发。
来到山地边缘的最后一座山丘,翻过山就是三十里堡镇外的村庄了,洞府的入口就在半坡上。几年前那条发现大型钟乳石洞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没过多久就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虽然记者当初在报道中呼吁过,认为这座古洞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果能够开发的话,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云云。但说归说,这里离大都市实在太远了,而且附近并不是什么观光旅游区,谁会大老远跑来只为钻这么一个泥洞呢,假如大规模配套开发显然是得不偿失。
所以几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是一片荒山野地,几乎没有人来。当地村民从小就知道这里有洞,没事也不会无聊的钻洞玩;而除了古时的一代地师徐霞客,一般人也不会特意跑这么远来看一个未经开发的山洞,就算是徐霞客也不会天天来钻啊。
成天乐沿着灌木丛中的一条小道找到了洞口,它居然被一道简易的铁栅栏门给锁上了,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这道门当然挡不住成天乐,顺手开锁就进去了,他也真是艺高人胆大、一点都没觉得害怕,换普通人谁敢大半夜钻这种地方、连手电都没打。
洞口往里的几十米地方显然被人清理过,往前越走越宽,出现了一个山中的溶洞大厅,四面垂下各种钟乳石,黑暗中看不清颜色,神识却能察觉到上面覆盖的泥浆多数已剥落,地上还有木板条等杂物,以前这里被人当成了酒窖但现在又废弃了。毕竟山洞太偏远,东西搬来搬去运输成本也太高,被记者报道后还要提放着小偷摸进来,不如就在市镇里租个仓库了。
继续往前走,积水和泥浆越来越多、地面也起伏不平,成天乐还在几处干燥的地方发现了脚印,那是几年前记者来探洞时留下的痕迹,此后再也没人进到深处。走在洞穴深处是绝对的黑暗,仅凭肉眼什么都看不到!这里也不可能有照明线路,但成天乐自从突破魔境劫之后,元神就可代替寻常五官感应周围,哪怕仅听脚步的回音就知道地形地貌。此刻他的脚步却是无声无息的,而是展开元神外景尽量不触动环境中的任何气息在查探。
弯弯曲曲大约走了三百多米,周围的钟乳石形态各异,到最后其实等于在石笋缝隙中穿行。当这条通道走到尽头,右侧还有一条岔路,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洞口,洞内留下的足迹就到此为止。上次那个记者也就是在此处回头,至少近年来再没有人走得更深。
404、穿幻壁,壶中洞天别具
成天乐转身就钻了进去,在黑暗中脚踏淤泥与积水,这里的地势就像一个葫芦套着另一个葫芦,前走约百米远空间越来越宽阔,但来路上却经过了好几个断层和沟壑,还有地底很深的潜流,若是失足踏进去会非常危险,一般人绝对过不来。
洞中怎么会有这么多黄褐色的泥浆?可能山体就存在石隙,雨水能够渗透下来让这些泥浆保持湿润、淤积在低洼之处。这时成天乐闻到了一丝淡淡的香味,就是从这些不知什么年代堆积的泥浆中发出的,不禁想起了当地“古洞有仙气、泥巴能治病”的传说。
假如不是成天乐的知觉感应特别敏锐,又对这气息中的某些成份特别熟悉,恐怕也不容易闻到,因为它已经淡得难以察觉了。这股香气中包含着寒针翠与炼形龙髓的气味,看来此处绝对就是于道阳前辈的洞府了,多年之前,他在此炼制过陆吾神仑丹,所以才会留下这种气息。
成天乐终于取出了那枚玉佩以御器之法催动,它飘浮在身前发出了柔和的月白色光芒。此物不仅是一件灵引法器而且还有一项妙用,就是在黑暗中以法力激引能够发光。成天乐闻到了疑似炼制陆吾神仑丹留下的气息,才取出了这件能开启洞府的法宝。
站在洞中抬头望去,洞顶呈现出一朵朵如白云般的钟乳石造型,四壁上还有很多宛如人形的石笋,若赋予联想的话这里呈现的简直就是一幅仙家景象啊。再看前方地面已不见淤泥。地上的石头竟有些像花朵树木四散分布。
继续前行数十米,成天乐已经在洞中曲曲折折走了近一里路,穿过粗如大柱的石笋间狭窄的通道,洞内空间又重新变得开阔。在玉佩发出的柔和光芒照射下,前方的钟乳石壁竟似一道倾泻而下的瀑布,一条条半融入岩壁中的石笋组合成了水流飞瀑的形状。山洞仿佛在这里已经到了尽头,但瀑布两侧还有岩石缝隙形成的岔道。不知通往何处。
成天乐却没有再拐弯,而是那将悬浮的玉佩握在手中,突然纵身凌空而起。施展神行之法,脚点石瀑飞身登上了三丈高空。在接近洞顶的地方,向上延伸的石笋和垂下的钟乳石交错排列。就像一头怪兽的巨口,巨口中间还是石壁并无通道。
但看成天乐飞身的去势,竟是一头撞向了石壁之中,难道他想在这里试试脑袋有多硬吗?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那钟乳石壁竟一阵恍惚、漾起了水面状的波纹,成天乐直接穿石而入不见了踪影,就似被那头怪兽的巨口凭空吞噬。
石瀑上方的山壁,若不注意发现不了任何破绽,但在玉佩发出的光芒照射下再以神识查探,竟是一片利用地气灵枢布置的法阵。巧妙的制造光影折射所形成的“幻壁”。那里本来就有一个洞口,只是看不见而已,玉佩在此时自生感应,成天乐元神中自然出现了石壁后的空间景象,于是穿过幻壁跳了进去。就像在这个山洞里消失了。
他来到的地方,是与石瀑下方那个大厅有洞口相联、地势更高的另一个溶洞大厅。这里的空气仍然终年恒温却比别处干燥、没那么湿润;地面非常平整,一看就经过人工的凿建,大厅正中放着一个丹炉。成天乐明白过来了,此处应该就是于道阳前辈炼制丹药的地方,它与外面的空间相联。难怪那些淤泥中带着淡淡的药香。
绕过香炉往前走,经过一道开在洞壁上的石门,里面是一间非常整齐的石室,约有两丈方圆,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的。两侧放着木质的物架和柜子,室中也有床榻与坐垫,显然是古时修士隐居的修行静室。有些东西已经腐朽半化尘埃,有些东西保留得还很完好,尤其是很多瓶瓶罐罐还是完整的。
但这里已经走到尽头了,除了来时门户与三面石壁再无任何通道,仿佛古代的于道阳前辈的洞府就是此处,但他本人早已不在。
成天乐并未着急动用什么神通手段,只是在尽量不触动物品的情况下将这间石室仔细搜查了一番。在正面的墙壁上,有人写了一行字,墨迹似深入石质,数百年后仍清晰可见——
“于川西洞府得丹方者,可为吾传人弟子。且去姑苏虎丘云岩寺寻忠肃法师,有神丹服用之法及正传法诀相授。——于道阳”
如今虎丘云岩寺早已无存,于道阳数百年前也确实曾在云岩寺出家为僧。假如换一个人来到此地、看见石壁上的留字,定会以为于道阳早已离开,要找他也是去姑苏寻线索,这里就是洞府的全部了。只有得到石狸像中最后一条讯息者,才知道于道阳当年逃出姑苏之后又打算回到此地。
他当年究竟有没有逃回来?假如没回来,这字迹当然应该还在。假如他回来了,为什么还把这行字留着而不抹去呢?如此也足见其心机,假如不知情者来到此地,见到字自然会以为此人已不在,便不会太费心寻找。
于道阳还提到了“川西洞府”与“丹方”、“神丹”、“正传法诀”,短短一行字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啊!看来这位前辈颇有狡兔三窟之风范,先后在川西、辽东、苏州都有修炼的“洞府”。川西应该是他最早的修行之地,洞府里留有陆吾神仑丹的丹方,并指引传人到辽东来寻他。
在他离开辽东去姑苏之后,曾经也回来过,在此处洞府中留言,告知可能寻来的传人去苏州拜师。留言中提到的正传法诀,应该是他后来留于石狸像中、五百多年后被成天乐所得到的法诀。看这一行留言,则说明从明代至今,应该还有别人可能到过这里。
再仔细检查其他物品,成天乐果然发现还有人来过的痕迹,令他惊讶的是——来者到访的时间距今也不过几年而已,甚至在那位记者的新闻报道之后!
洞中虽然非常洁净,但数百年来还是留下了一层极薄的浮尘。靠着两壁的物架似是黄花梨质地又经过了简单的法力处理,数百年之后保存得非常完好,假如拿到外面的古董市场中肯定能卖个大价钱。架子上放的一些书籍,纸质看似完整,实际上已经腐朽发脆无法翻动了;另外有很多瓶瓶罐罐,里面全是空的。
在这些空罐旁边,浮尘上还留下了一片片圆形的痕迹,也就是说那里原先也有药瓶,却被人取走了,足有二十多个!痕迹很新,成天乐通过与旁边的浮尘对比推断,又有那独特的岁月情怀意境感悟神通,基本确定有人取走药瓶的时间绝不超过四年。
可成天乐在进洞的路上,根本没有发现此人留下的痕迹,想必那人也有一身神通法力,沿途收敛神气没有触动过任何物品也没有留下一丝气息,但他来到这间石室取走了东西,最终却留下了痕迹。成天乐脑海中若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刘漾河!
刘漾河曾是川藏交界高原一带苦行的散修,而于道阳前辈曾有洞府就在川西,很可能是被刘漾河偶尔发现了,并在洞府中得到了陆吾神仑丹的丹方,根据于道阳留下的指引找到了此处。虽然如今的地形地貌已变化很大,但当时正巧有一名记者写了那样一篇报道,刘漾河若留心的话就能搜索到,顺势就找到了这处古洞。
石室外放着那座丹炉,应该就是于道阳前辈当年炼丹之处,石室内的瓶瓶罐罐里存放的应该就是炼制陆吾神仑丹的各种灵药,皆被刘漾河取走。难怪此人会炼制陆吾神仑丹,说不定已经炼成还想继续炼制,但看于道阳前辈的留言,刘漾河还不完全清楚服用此丹的奥妙。
成天乐心中在苦笑,莫名觉得有些荒诞。按于道阳前辈留在石狸像中的神念讯息,得到法诀者为他的在世传人;再看这一条留言,在川西洞府中得到丹方者,也是他的传人弟子。那么从这个关系论,刘漾河和成天乐岂不成了师兄弟?这一对师兄弟如果再见面,这笔烂账该怎么算啊,是不是先认同门再动手呢?
假如成天乐要斩除刘漾河,无论如何也得拜祭一番于道阳。
成天乐曾在连云派得到一套九个的玉瓶,是专门炼制的盛放灵药的法器,再看物架上剩的那些瓶罐,都是明代时期的普通瓷器并非法宝。看样子更珍贵更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刘漾河拿走了,而这里的东西太多,他一次也不能全搬空。
确定再无其他遗漏之后,成天乐凝神调息安定心绪,手持玉佩向着石室正面写有字迹的石壁照去,同时运转法力催动玉佩中的灵引。只见那石壁上的字迹和石质纹路隐去,在光芒映衬下竟变得光滑如镜,正中出现了一支翠竹浮雕影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列表
405、万变宗,千姿百类兼容
这支翠竹约一丈八尺高,仿佛就沿着墙根贴壁生长将将到达室顶,看上去仿佛是活的还带着生机。它的样子与玉佩上的雕刻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更完整,因为玉佩上刻的竹子只是中间的一段。洞府真正的入口就在于道阳题写字迹之处,至于先前的幻壁以及外面的大厅和这间石室,多少也有掩人耳目的作用。
玉佩在成天乐手心一个翻转,刻着云花图案的那一面对准了石壁,射出的光芒带着影像变幻,仿佛一朵朵白云涌动。翠竹消失了,那面石壁也被涌动的云雾所笼罩,接着云朵分开,露出了一扇门户通道。类似的场景成天乐曾见过,就是河洛派的宗门道场太行洞天门户开启时的情景,只是此处的规模要小得多。
成天乐手持玉佩走进了这扇“云门”,四面是云朵环簇,感觉也像踏在云堆上,走了大概有数十步,云开雾散,他又进入了另一个山中溶洞。回头看来路,并无通道而是一块平整的石壁,上面雕刻着一支翠竹并被云花图案环绕。
再看前方的溶洞,竟生长着一支支酒杯粗细的石笋,根根呈翠绿之色有两、三丈高,竟似一片竹林,隐约呈玄妙的阵法布置。再看洞顶的钟乳石,皆呈云白之色朵朵堆涌,也是某种相呼应的阵法。此处仍然是山中的一个大型溶洞,却不与成天乐走过来的洞穴相连。
原来这处洞府并非太行洞天或连云秘境那样的小昆仑,还是一个天然的山洞。想想倒也正常。据说只有出神入化之能才能凿建那样的小昆仑洞天,而于道阳的修为仅仅是迎来脱胎换骨的考验。这位前辈不过是勉强布置法阵汇拢地气灵枢之妙、制造了那么一个类似洞天结界的入口门户而已。
假如不懂开启之法,外人几乎是进不来的。就算在那间石室后壁用蛮力开凿,方向也是不对的,若接近了洞府所在的山腹空间,还可能引发机关导致溶洞坍塌,将强行闯入者彻底埋在山中。
成天乐穿过如竹林般的石笋阵。发现地上的石笋、洞顶的钟乳和外面的不同,都经过了人工的凿建布置与法力炼化。出了石笋林竟有一条地下小河从溶洞中流过,上面还有一座石板小桥。桥那边则是一座厅堂。堂中有桌案和椅子,布置得竟似几百年前的书房,成天乐曾在影视剧中见过差不多的场景。只不过不是在山洞里。
桌案上放着一张纸,上面是用褐色泥浆留下的字迹,法力凝结其中,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样,上面写道——“姑苏传人得法诀寻此,去左侧耳室取神丹,留开启右侧闭关静室之法,见为师另有秘法相授。”
看到字迹的同时,又有一道神念讯息印入元神,便是开启于道阳闭关疗伤的静室之法。成天乐是又惊又喜。不禁愣在了那里。喜的是于道阳前辈果然逃回了这座洞府,并且封闭静室疗伤,最后留此字相告另有修行秘诀相授。惊的是开启最后那间闭关静室的方法,竟然要祭出玄牝珠!
凝结玄牝珠,是妖修玄牝妖丹大成之后特有之成就。成天乐怎么可能有那玩意?就算成总再笨,这一刻也反应过来了,就似找寻多年突然回首——那找寻已久的答案竟如此简单!
那位于道阳前辈应该并非人类修士,他留下的就是妖修法诀。兑振华可以玄牝妖丹大成,但成天乐却无玄牝珠可言。因为这套法诀的修证方式,就是化为人身后凝炼玄丹变化。成天乐没有从原身化为人身这个过程。当初凝炼玄丹变化,实际上是在帮助訾浩凝炼成形。
并非成天乐功夫用得不足,也非他的心境修为未至,而是根本法诀练错了!不用见到于道阳前辈本人,成天乐也明白了问题所在。若非如此,为何开启最后那间闭关静室的方法是祭出玄牝珠呢?于道阳前辈连想都没想过——假如来到这里的传人没有炼成玄牝珠怎么办?
兑振华说得不错,石狸像中的那六步法诀已经完整,依此修炼突破种种考验,便可求证玄牝妖丹大成之境。成天乐堪破妄境之后便能取得第七座石狸像中的神念讯息,然后找到玉佩寻来此处。看于道阳这一系列布置,心机不可谓不周密,但天算不如人算,他没想到两件事——
第一是直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人来。原先的石狸像在历史的动荡中已损毁,后来又被立于原处,他留下的神念心印与地气灵枢融为一体,仍然可以被取得。第一座石狸像却自感成灵,又吸收了第一步法诀以及整套法诀的总纲,出现了訾浩这种存在。第二就是修成法诀来到此处的人竟不是妖修。假如没有訾浩,成天乐就算取得法诀也无法修证,这完全是不可复制的误打误撞。
成天乐不久前见到那块蛤蟆石的时候,就应该反应过来于道阳也是妖修。很久很久以前,有人曾坐在那块蛤蟆石上修炼御形甚至御神之道,身心与天地万物通感,在蛤蟆石上留下了自己的生机律动特征,让修炼同样法诀的成天乐还能感应到。
此人应该就是于道阳前辈,他又是何种妖修呢?成天乐的嘴角微微露出苦笑,他已经猜出于道阳是一只巨型蟾蜍妖。在无字天书前定坐的那三天三夜,成天乐发现附近山中有一种癞蛤蟆出入,比其他地方见到的普通蟾蜍要大得多,几乎有一个菜盘大小。
此巨型蟾蜍的生机律动特征,与蛤蟆石上留下的淡淡的法力痕迹是类似的。那于道阳虽然精通收敛妖气的法诀,但在定坐行功展开元神之时,生机律动特征却是掩示不住的。或者最初他还没有总结出如何完美的收敛妖气,到后来才有了收敛妖气的法诀。
想通了这些,成天乐又朝厅堂的左右望去,左侧有耳室门户是开着的;而右侧就是石壁,看不见门户的痕迹,按照方才的神念指引,才知道那是被封闭的最后一间静室。成天乐闭上眼睛展开元神仔细感应,那岁月情怀意境又浮于心头,自从案上的这张纸留下之后,此地就再没有他人活动的气息。
这说明当年于道阳前辈虽然回来了,但封闭净室疗伤之后,便再没有出来过,那么他并没有治愈伤势并突破更高的修为境界。如今最大的可能只剩下一种,五百年后这位前辈早已带伤坐化!
成天乐不知该作何感想,难怪自己能指点那些妖物修炼、隐然自成一派。他来之前也存了寻找宗门传承的心思,没想到它就是一门妖修传承。各类妖修原身变化纷繁,竟能都依此门径修行,假如于道阳前辈并没有留下宗门讯息,那么将来这一派倒可以称之为“万变宗”了。
成天乐又想到妖修远比普通人的寿元长久,于道阳倒还可能有一线生机。只是这种希望实在太渺茫了,且不说岁月过于长久,而他本就身受重伤未愈。成天乐如今知道自己修行所遇的问题出在法诀上,但如何解决还得向这位前辈请教。就算于道阳已坐化,可能还会在那修行静室中留下最后的讯息吧。
成天乐先去了左侧的耳室,这里没有物架,而是在洞壁上凿出了一个个能放置器物的石龛,大小宽窄不定,说明这里曾放过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丹药、法器或者天材地宝,但此刻却是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小石龛中放着一个深黛色的瓶子。
成天乐用御物之法拿起瓶子,发现它是以墨玉雕成,也炼化成了专门盛放灵药的法器,打开之后里面有七枚弹珠大小的丹药,带着一股异香并有光华缭绕,呈深褐色坚如铁丸,正与法诀记载中的陆吾神仑丹相符。
如此珍贵的神丹,便是于道阳前辈留给寻来的后世传人的。但这间耳室里这么多石龛却都空了,剩下的那些器物哪去了呢?无论谁来到这里,应该都会猜想是被于道阳带进了另一间耳室之中,可能比陆吾神仑丹还要珍贵得多。既入宝山,岂有空手而回的道理?无论如何也是要打开另一间密室的。
成天乐当然也这么想,但他却不是为了寻宝。首先是为了祭拜传法上师,并寻找可能留下的法诀讯息。若万一于道阳还在世,那是最好不过的结局。
他又走出耳室来到厅堂的另一侧,这里看不见门户的痕迹,成天乐却知道此处就是一道封印的石门,经过法力凝炼坚韧无比,用凿子都凿不出痕迹来,若是以蛮力强行摧毁的话,说不定会损坏那静室中的器物以及于道阳前辈的遗蜕。
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成天乐倒可以把远在苏州的兑振华也叫来,让他使用这枚玉佩再以于道阳所授的秘法试试。但成天乐又隐约觉得这样有些不妥,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吧,暂时不必惊动其他人。至于心中为何会有这种不妥的感觉,成天乐自己也说不清。
从“万变其宗”到“玄牝大成”,拜求月票!
)
从“万变其宗”到“玄牝大成”,拜求月票!
《惊门》第五卷“万变其宗”至今日已连载完毕,第六卷“玄牝大成”明天即将展开。我们的成总已知法诀传承的来历,有兼容并蓄、开世间气象之先的心愿,却仍在寻求玄牝大成之道的途中。
写到这里,我不禁也为成天乐捏把汗啊。他修行至今的机缘太不容易,而且一直被蒙在鼓里,于混沌中逐渐清明,直至今日才彻底了悟前因。紧接着,他又要面临更难解的问题。既习妖修法诀,欲成就一代妖宗,成天乐如何求证自身境界的玄牝大成?让我们拭目以待!说实话,我此刻也很好奇。
随着画卷的展开,让答案在推衍中揭晓,去迎接更多的惊彩与惊奇。成天乐要求证“玄牝大成”,《惊门》也要求证“月票大成”啊。在此移景换卷之际,热切的向诸位书友拜求月票!
多谢您的月票支持、请助《惊门》展卷大成!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406、飞丝断,千古苍凉叹
)
406、飞丝断,千古苍凉叹
成天乐首先在那看不见的门户前跪拜于地,运转法力朗声道:“于道阳前辈,晚辈成天乐来自苏州,于山塘街石狸像中得到您所留法诀,前来拜见传法上师!若前辈尚在,请开启密室相见!”
他一连说了很多声,声音中包含着穿透的法力,哪怕隔着数尺厚的石门也应该能听清。可是过了半天也毫无动静传回,不知是于道阳前辈听不见或者是听见了无法传音,最大的可能是它早已坐化,当然就不可能回答更不能开启密室了。
成天乐就在这厅堂中定坐下来,调息行功涵养神气,同时也在静静的思考——如何开启那最后的密室?见识了明代妖修于道阳的种种布置,成天乐觉得自己这点心眼根本不够看的。但他毕竟已有破妄大成之心境修为,又了解于道阳的道法神通,于是就在想——为何要用那种秘法打开密室?
凡事皆有因由,若能参透其中的玄理,也就有可能找到另一种解决办法。其实于道阳前辈如此安排的玄机无非是——只有得到他的传承、修证完毕六步法决的妖修,才能打开密室相见。
玄牝珠是妖修凝炼的玄丹化为实形,相当于假合神气的人身所凝炼的神通法力修为,妖修一旦祭出玄牝珠,就会恢复为原身,兑振华曾为成天乐演示过。成天乐修炼的也是这套法诀,能不能通过另一种方式去模拟呢?
其实还可以找訾浩试试,因为訾浩就曾经相当于他所凝炼的玄丹。可是就算訾浩在场,成天乐也不敢乱来,一是訾浩并未修至大成境界,二是难保出什么意外。訾浩可不是成天乐的玄牝珠啊,而是自有形神灵智的一个“人”。
一天一夜之后,成天乐站起身来到石壁前,催动玉佩光芒照射并激应其中灵引,石壁上果然有法力波动相应,但没有露出门户的痕迹,只是指引了门户的方位所在。成天乐接连运转了破幻象、移空间的各种法力,皆没有任何效果。
既然已经知道门户所在,他干脆收起了 (:
)
( 惊门 http://www.xshubao22.com/2/2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