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采药。
在炼制陆吾神仑丹的十八味灵药中,有两味只能在类似星宿海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找到,一味是彩龙鳞,另一味是知母根。
彩龙鳞当然不是真正的龙鳞,否则成天乐也没地方找去。在星宿海的湖泊中,有一种鱼叫花斑裸鲤,全身仅肩部生长着少数鳞片,其他大部分皮肤裸露,鳞片和皮肤上的花纹是类似的颜色,大多呈青灰和淡黄。但有些体型特别大的花斑裸鲤,身上的花斑呈龙云之纹,鳞片也反射出五彩光泽。
高寒地带的湖泊中,鱼类生长的速度极慢,但由于无人捕捞,有些鱼经过很多年之后,体型也会变得特别大。当裸鲤的花斑呈云纹、肩鳞也呈五彩之后,会时常跃出水面,在阳光下划过一道漂亮的轨迹。这样的花斑裸鲤很少见,体型修长,至少也重达十斤以上,使人不禁联想起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它身上的五彩鳞片就是彩龙鳞。
464、知母根,得来知妙窍
464、知母根,得来知妙窍
从彩龙鳞的来历可知,此物在这里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神奇之宝,假如就在当地居住,无意间遇到就可以顺手收集。可世上有很多东西,你平时好像总能有机会碰到,但真想找它时,可能怎么也找不着。
彩鳞花斑裸鲤,只有高寒深水湖泊中才有,成天乐想收集到足够的彩龙鳞、够炼制陆吾神仑丹之用,除非在这里住个三、五年,否则恐怕是不可能的。但是于道阳也说了,那高原洞府里就有彩龙鳞,他当年机缘巧合收集了很大一批,炼制陆吾神仑丹根本用不了,因为几乎不可能找齐那么多其他的灵药相配。也许刘漾河没有全部拿走,成天乐还可以去碰碰运气。
至于另一味灵药知母根,就得他亲手去采集了。知母是一味常用草药,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分布和栽培,主要效用是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但炼制陆吾神仑丹的知母根,是特殊的品种,其叶如兰草、长长的淡紫色花穗呈螺旋状绕着花茎排列,美丽而优雅。其效能清无名之火、疗有汗之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用在陆吾神仑丹中,主要是中和化润其他各种灵药的火毒。
成天乐在星宿海中走直线,有些湖泊甚至是直接踩着冰面或不宽的水面过去的,这里的水流和湖泊分布很有意思,有些地方的水温比气温要高,所以较深的流水没有封冻,但很多浅湾仍覆盖着冰层。沿途碰到有知母生长的地方,他便采取知母根。
他虽非特意在寻找,只是沿途留意搜集,但测算了一下这片荒原上知母的分布以及要走过的路径,一个来回的话,差不多就可以采集足够所需的灵药了,看上去并不是特别困难。但是不要忘了,这种独一无二的知母别处是没有的,先要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才行。
否则的话,成天乐就算走遍天下,恐怕也很难有机会偶尔路过星宿海这种地方、发现丹方中所记载的知母根。于道阳告诉了他,这就是诀窍。所谓诀窍并不是什么一步登天的秘籍,修炼要讲究功夫俱足、机缘巧合、身心相应,而诀窍只是一种正确的方法。
至于彩龙鳞,搜集起来就没这么容易了,哪怕成天乐是鱼妖,能自如的深入这一片河湖中去寻找,那种长出彩鳞的大型花斑裸鲤也是很罕见,想搜集到足够数量的彩龙鳞很难。不过成天乐的运气还算不错,下午的时候走过一个湖泊,突然有一条全身花斑呈龙纹的大鱼跃出水面,肩背上的鳞片有铜钱大小、在阳光下映射五彩光芒。
成天乐反应极快,随即挥手祭出一阵风将它卷到了岸边的草坡上。取了彩龙鳞之后,把这条大鱼又放回了湖中,他现在不饿也不馋,这阵子打算辟谷净化形骸,所以并没有吃鱼。其实那花斑裸鲤的肉也有药效,可去毒养血、收敛外伤,还可治月经不调呢。
走了一下午,跃出水面的彩鳞花斑裸鲤也就碰见这么一只,但他却采到了好几条鱼身上的彩龙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星宿海的地形地貌经常改变,河流也会改道,有湖泊出现也有湖泊消失,而且近年来的气候明显变干了,这里有不少干涸的洼地,是原先的河道与湖泊遗迹。
在那低处的洼地里,就有冻干脱水的鱼。这种景象在平原上很难见到,有些湖泊干涸见底,那些鱼儿的遗骸很多年后仍然保持完整,就像一个个雕塑。在这些“雕塑”中,成天乐也发现了几只大型的彩鳞花斑裸鲤,虽然那龙形的纹路早已看不出来,可肩背上的彩鳞仍保存完好,有的脱落在旁边的砂砬中。
于道阳曾说过那处隐秘洞府里有不少搜集保存的彩龙鳞,估计就是用这种方法找到的,他当年在这一带苦修了很长时间。虽然有所收获,但是成天乐采到的彩龙鳞是远远不够用的,只能寄希望洞府中还有,刘漾河并没有全部拿走。
太阳落到远方的雪山顶上时,星宿海上起风了。这里的风和别处不一样,十分诡异与冷厉。贴着地面到脚背感觉风并不大,只是微微吹过而已,旁边的湖泊不过是被吹皱水面;可是过了小腿肚到膝盖,便如刀割般的锋利;到了胸口,又像有人用手在推,迎着风连呼吸都困难。
此地昼夜温差极大,像这个季节,阳光照射强烈的午后,气温接近十来度;可是到了夜间,又能接近零下二十度。当太阳落山时冷热交替形成的空气对流,往往都会卷起风势,星宿海是群山环抱间的一处盆地,风起时便无遮无挡,各种对流会形成局部凌厉的疾风,贴着地面不远的高度呼啸而过。
人行走在这种风中几乎睁不开眼、喘不过气、身体也站立不稳,更可怕的是寒风能瞬间带走身体的热量,能把人给吹透了。以成天乐之能,假如在这种风势中硬扛一夜,恐怕也会受风寒入体之伤,而在这险绝高原上受了内伤又没有同伴协护,是非常危险的。
飞禽走兽早已不见踪迹,不知道都猫到哪里躲起来了,成天乐一边运转法力在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局部的风旋,既抵挡强风的侵袭也保持热量不至于快速散失,然后开始动手建造一个避风的地方。他并没有走到低洼处,而是在一个土层含水冻结很坚硬的小高坡顶端,挥舞拂尘运转法力挖了一个浅坑,并在浅坑周围将土拍实又构筑了一圈缓坡堤。
他跟梅兰德学过运转地气灵枢,至少知道怎么化转和引导环境中的风势。假如他用碎石筑一圈挡风墙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被强风吹倒砸着自己。利用山丘坡面向上的弧度,引导四面来的风势吹向高空;而他构筑的那一圈缓坡堤,风是吹不倒的,朝外的角度也很有讲究。
人坐在这个浅坑中,无论外面的风从哪个方向吹来,这里恰好一点风都没有,身体周围的空气也不会被疾风卷走。成天乐没有学过这种类似野兽筑巢的生存技巧,但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就这么做了,不仅是因为对地气灵枢的掌握,而且以他的修为境界,自然而然就有一种与天地万物玄妙的呼应,知道该怎么选择。
成天乐坐在土丘顶端的浅坑中,周围群山静默只有寒风呼啸,夜空群星闪烁格外璀璨,他真有几分像高台法坛中的菩萨。“成菩萨”一边运转法力不让风寒侵体,一边在定境中感受这天地自然的浩荡威力。
玄牝妖丹大成之后,如何突破更高境界的修为?没有现成的法诀指引,却有重重劫数考验的参照,路需要自己走。但修炼也并非无迹可寻,首先就从大成真人的俱足神通入手,体悟那神念心印的玄妙。
在此种境界下入定,仿佛天地自然也有其生机律动,隐约与自身形神相呼应,感应到的是天地间那种无形的又无处不在的“神念”,将自身的感悟以及神念灵引赋予所感受到的天地情怀,仿佛是在祭炼这片天地山川。天地山川当然不可被这样祭炼,其实炼就的是自己的形神。
在定坐中达到玄妙的天人交感之境,便是御神之道。掌握御神之道不仅是突破更高境界的契机,也伴随着术法神通妙用。成天乐不仅能给其他修士传达神念心印,也可将自己的神念赋予天地自然中的事物。
比如他可以在一片石壁上“留下”一幅画,如果普通游客经过是看不见的,照相机也拍不下来,只有用神识才可以欣赏到那幅画。同样的手段还可以反过来用,比如山崖上有个洞口,他施法术可以让人看不见,所见仍然是一片山壁。
那片不存在的山壁掩饰了洞口,有灵觉的生灵看见的就是山崖,神念心印的对象是不特定的所有人,这就是元神中所接受信息的自然映射,但是照相机却能拍出来洞口。不知道有人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去一些幽深之处拍照留念,照片上有些景物是当时根本没发现的。
而境界高深者,他所下的神念心印,法力甚至能够融入环境的气息中,对照相或摄像的记录都能够产生影响。只是这么做不仅需要更高的境界,所耗费的法力也极其庞大。当法力散尽之后,神念心印也就消失了,那片山崖又会恢复成原先的样子。
于道阳在辽东隐秘山洞中的洞府,外间入口是钟乳石壁上方的一片幻壁,那里本有两重玄妙,一是巧妙的利用周围的光影折射所制造的视觉效果,二是留下神念心印让来者看见的就是一片钟乳石。但于道阳困在洞府中五百余年,洞府外幻壁上的神念心印法力早已散尽,他也不可能出去再补一记法术。
成天乐在星宿海夜空下定坐,感悟刚刚掌握不久的神念心印神通,悟出御神之道的一丝玄机,进入天人交感呼应之境。那种种术法手段,他倒是想明白了,它们只是“道”形而下的运用、修炼过程中自然而然所伴随的神通,而修行真正要追求的,是存在于这种境界的状态。(未完待续。
465、金璎珞,秀媚莲花座
465、金璎珞,秀媚莲花座
次日霞光升起时,风早已停了,远处的雪山显得格外美丽、周围的草原也格外宁静,仿佛和昨天入夜时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成天乐站起身,习惯性的在霞光下伸了个懒腰,然后打了一套谁也叫不出什么名字的拳,舒活一番筋骨后继续赶路。
步行穿过星宿海,成天乐除了沿途采集知母根、偶尔找到几片彩龙鳞之外,施展神行之法几乎没做任何停留,只是入夜时分凿建避风处定坐、修炼感悟御神之道。两天三夜之后,他终于到达了远方那看似遥不可及的雪山脚下,又一次深切的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震撼与威严气息。
站在山脚下与在地平线彼端远望的感觉不同,人往往是看不见山顶的,爬到先前视线所及的最高处,才知道这里不过是一个坡度转折的地方,向上仍是巍峨的雪山,仿佛永不见顶。这山根本不可能有路,走到一定高度连草木都没有,四面全是光秃秃的陡峭岩石,缝隙和避阴处全是冰雪痕迹。
不带专业装备,徒手攀登高原雪峰,路程是不能以直线来计算的,就算装备齐全的专业登山队,有时一段很短的距离可能都要走一天。成天乐虽是玄牝大成之妖修,但是也会累啊,在山中走走停停,每天都要寻找合适的地方调息涵养几次,方能保持神气继续赶路。
成天乐是一个人来的,也没有带成套的登山装备,就是凭艺高人胆大、背着包徒手爬雪山,于道阳曾告诉他一条最佳的路径,但数百年来局部的地形地貌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在这种神秘的地方,往往会有很多神秘的事情会发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成天乐也碰见了。
在他登山的第二天,走到了绝壁上一处不似天然形成的平整石台,阳光下的山岩平滑如镜,赫然刻绘着一幅度母浮雕。莲花座上的造像以简单的线条构勒而成,刻痕却深入石壁七寸之深,整体画面极具立体感。
这幅度母像高达三丈有余,五官秀媚,神态端庄优雅、高贵娴静,头饰云纹金环,袒露胸乳,胸前披挂着黄金缨络,左手在胸前持手印,右手放于右膝,左腿曲坐,右腿伸展于莲花座下。
度母像头上的金环、胸前的缨络,竟然是用真正的黄金嵌入山壁制成,三丈多高的度母像,仅仅是这些黄金至少就要用到上千斤吧?更令成天乐惊讶的是,这尊度母浮雕并不仅仅是造型逼真而已,以神念观之简直就是真真切切的端坐在那里,体态既端庄又妖娆、形神兼备。
它仿佛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神念心印,法力凝结于石壁,以至于千年之后来到此地的人们,见此像如见度母端坐。以成天乐的境界,此刻所能体会的只是神念心印,还察觉不到法身寄托的玄妙。石壁上的浮雕,宛如这位度母就坐在这雪山之上,遥望着山下以及远方的高原。
究竟是什么人跑到这个地方凿建这样一座度母像,他的目的又是为什么?如果是供人膜拜,这里根本不可能有人来,连发现都发现不了。石壁前的平台只有两米多宽,站在这个位置仰头无法看清度母像的全貌,真要是膜拜的话,应该跪在远方的万丈虚空中才行。
成天乐从有人烟的玛多县城,到达这雪峰绝壁,以他的本事都用了三天四夜,而且仅仅是赶路而已。那么在千年之前,又是谁跑到这险绝之地,以多么大的恒心和毅力凿建这几乎不可能被人发现的度母浮雕呢,这么做的意义又何在?这是成天乐登山途中所留下的神秘疑问,只能等到将来去慢慢参透吧。
当天夜里,他本就想在这度母像下定坐修炼御神之道,结果发现根本不可能,至少他目前还没这个本事。这里已经是海拔五千米以上的绝壁了,直接面对高原,空空荡荡没有任何阻挡,晚间的风贴着石壁扫过能把他卷到万丈深渊里去。
而且那度母像所包含的神念气息看似微弱,却绵绵浩荡,对元神有着无处不在的隐然冲击,除非他是专心在膜拜这尊度母、修炼与之相关的法诀,否则很难入定境。于道阳留给成天乐的路径信息中,并没有关于这座度母像的记载,看来他也没有见过。
由于局部地貌的改变,比如冰川的变化影响,成天乐并没有与当年的于道阳走完全相同的路,他只是尽量选择最佳的路径、判断着地形地貌到达那个目的地。成天乐暗记下这个地方,将来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重新印证一番今天没有解透的玄机。
有人也许要问,成天乐路过此地发现这处巨大的摩崖浮雕,浮雕上的缨络与头饰都是用黄金嵌入山壁制成,至少也有上千斤,他会不会起了趁机发财的心思呢?仅仅是听说这一段奇遇故事,有的人可能会冒出这种念头,但成天乐连想都不敢想。
要到绝壁高处才能碰到那些黄金,随便取出一条也重达几十斤,干这种事可能会要了人的命;就算成功了,在这种环境下爬这种山,需要尽量减轻负重,多出那么多背负来,也可能随时会要人的命。这幅巨大的浮雕,站在绝壁下以元神观法才能看得清楚,感应到的气息只会令人膜拜,丝毫不容侵犯和亵渎。只有无知者才无畏,而成天乐显然不是。
第二天他在险峻高峰中又发现了一处奇异的所在,大片山崖的表面,竟有一片片如梵文字迹般的纹路,成天乐并不懂梵文,所以也没看懂是什么。只看单独的纹路仿佛天然形成,可是这么一大片有规则的排列还形成了字迹,显然就不太可能是天然的。
怎么形容呢,就像一张写着墨迹的纸打湿了,贴在桌子上再揭下去,有些墨迹自然会印到桌面上,这些绝壁上的纹路给他的就是这种感觉。那些“字”每个都有碗口大,若真有那样的纸,莫不是每一张都有十丈长?字迹时隐时现,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在这一片山壁上分布数百米范围。
成天乐本是在远处看见的,费好大劲才爬到了近前,到底也没搞明白是什么东西?他只是觉得天地间的造化神奇远远超出了想象,哪怕是玄牝妖丹大成,也不能尽解其玄妙。但他若没有玄牝妖丹大成之境,恐怕也发现不了这些玄妙痕迹、进而去钻研参透了。
成天乐穿过星宿海到达雪山脚下用了两天三夜,登上巍峨高峰到达那洞府,却用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上午,他在一条山沟入口处左右两块巨石上看见了一幅对联,是用汉字雕刻:碧湖无忧,因风皱面;苍山不老,为雪白头。
这就是于道阳当初留下的字迹,说明成天乐找到了地方,沿着山沟走进去,再于尽头处爬上左侧的峭壁,便是此行的目的地。这条山沟十分奇异,不仅避风而且比较温暖湿润,昼夜温差也没有外面那么剧烈,生长着不少高原植物,在一片荒凉中彰显着顽强的生机。
于道阳的洞府入口乍看上去有点像摩崖石窟,只是里面没有佛像,侧面有个门户,走进去是葫芦形,一间外厅连接一个更大的内室。成天乐走进山沟就觉得这里的地气与别处不同,进了洞府感受更深,洞口因为地势的关系将山间那猛烈的强风都引向了别处,而且洞内的温差很小几乎接近于恒定。
老蛤蟆当年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据于道阳说,他是采药时进了这片山沟,无意间发现了绝壁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山洞,然后经过了一番凿建,才改造成修行洞府。
洞府外间的石壁上有字迹,也是于道阳所留:“得吾丹方以及灵药,可为我传人弟子。欲寻我踪迹,可去辽东洞府。”
假如是一般人来到这里,见到这字迹也没用,所谓辽东洞府究竟在何处啊、留下这字迹的又是谁呢?若以神识查探,这幅字迹中却包含着神念心印,其中有于道阳在此打坐练功的样子,那做派真像一代仙家高人,还有辽东洞府的详细地址和找寻之法。
能走到这里来的,当然都不可能是普通人。这道神念心印之所以五百年后还保留了下来,是因为它是凝于字迹中并不发散的,只有以神识感应才能读取,而曾读取过其中神念的人并不多,只有当年的刘漾河和现在的成天乐。
成天乐一挥拂尘,青丝从石壁上扫过,字迹和神念心印都让他给抹掉了。再走到洞府的内间,方圆三丈有余,里面有石桌、石榻、石几等物。它的结构还真像一个佛窟,墙壁上有很多凿建的小石龛,只是这些石龛中没有佛像而已,大部分空空荡荡,只有少数石龛中还放着木匣。
这些木匣经过法力炼化,五百年后仍没有朽坏,成天乐发现了满满五匣彩龙鳞,足够他炼制三百多枚陆吾神仑丹之用,只是要配齐其他的灵药才行。看来刘漾河也用不了那么多,所以并未全部带走。(未完待续。
466、洞天器,房中览山川
成夭乐还发现了一些早已千朽风化的药材,并非所有的药材都是以法力炼制的修行饵药,于道阳当年定然也在此处采集过其他一些药材,五百年后都成了这样。
于道阳为什么会采集这么多彩龙鳞,这间石室中就有答案,老蛤蟆当年可能在研究这种东西。成夭乐发现的彩龙鳞可不仅仅收藏于木匣中,在一片并无石龛的空壁上,镶嵌着一整片彩龙鳞,轮廓大约是五尺见方的椭圆形,就像一片透着五彩光芒的琉璃窗。
更令成夭乐惊讶的是,感应其气息至少已有千年之久,绝对不是于道阳制作的。这说明了一件事,于道阳并不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入,此处可能最早是夭然的山洞,但千年之前就经过了入工的开凿,很可能也是古代高入前辈的修炼洞府,只是碰巧被于道阳发现而已。
这一片彩龙鳞壁是做什么用的呢?成夭乐以各种手法研究了良久,最后用到了刚刚有所感悟的御神之道,终于启动了这片彩龙鳞壁的妙用。只见五彩光环荡漾而开,中央成了一面镜子的模样,镜中反shè的并不是成夭乐和这间石室,而是来处那条山沟外的高原情景。
成夭乐吃了一惊,同时也为自己的发现而狂喜,这片石壁竞然是一件洞夭法宝,其功效类似于现代的监控器。但普通的监控器可没法安装在这个地方,这里也不通电源o阿,外面的“监控点”环境不仅高寒而且经常风势猛烈,普通的电子仪器很难正常工作。
更重要的是,假如在太行洞夭、连云秘境、千柱道场那种小昆仑结界中,根本就是常入所不理解的另一种空间概念。假如在里面某间密室里想知道外界的情形,安装任何无线监控设备都是无效的,只有借助这种洞夭法宝。
成夭乐便端坐在石榻之上,开始研究这片彩龙鳞壁,先要搞清楚它是怎么cāo控的?通过它看见山外的情形,视角可以转动,场景也可以放大与缩小,有远近的变化。但是看得越远、消耗的法力就越大、或者将一个局部场景放大看得越清晰,所需的法力也就越强,超出一定的极限便无能为力了。
cāo控它的方法就是御神之道,通过这个“镜面”与夭地万物交感呼应。而御神之道是达到大成境界、掌握神念心印之后才能修炼的。刘漾河当初在这里苦修时,并没有突破大成之境,也就掌握不了这片彩龙鳞壁的妙用,怎么研究也是枉然。还好石室中收藏了足够的彩龙鳞,刘漾河并没有损毁这件洞夭法宝、取下彩龙鳞用以炼制神丹。
成夭乐虽然比年秋叶晚出发了几夭,但他也清楚自己绝对会先到,因为他知道准确的目的地,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按最佳的路径赶来的。年秋叶虽然知道大概的方位,但想穿过高原、登上雪山、准确的找到洞府所在却很难,要花费比成夭乐多得多的时间。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成夭乐本是要截住年秋叶的,如果年秋叶找不到这处洞府,在这高原雪山上乱转会非常危险,而成夭乐躲在洞府里也等不到入,他总不能夭夭站在雪山顶上四处遥望吧?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有了这件洞夭法宝,事情就好办许多,他可以监控从星宿海方向进入这座雪山的路径。
虽然他不可能看那么远、那么清晰,但是光秃秃的险峰峭壁上、那些最擅攀爬的野兽也到达不了的地方,若出现一个小点在移动,他还是能发现的。既然如此,成夭乐就决定在洞府中等待年秋叶或者刘漾河的到来了,而且可以随时监控外面的情形。
看来那彩龙鳞除了可以炼制陆吾神仑丹之外,还是一种能打造洞夭法宝的夭材地宝,既然手头找到了这么多,成夭乐也动了心思,希望将来在万变宗的宗门道场中也制作一面彩龙鳞壁。比如在后园某个地方或者有弟子值守的内堂中,能将宅院外街巷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还能变换视角与远近并放大缩小,这是监控设备做不到的事情,而且还丝毫不露痕迹。
很多大派弟子,坐在道场厅堂中就知道外面有客入来访,而且还清楚其形容身份,有时并不是掐指一算或者使用其他的神通手段,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看见的,却让入感觉深不可测。假如成夭乐也在那古宅中制成一面,来拜山的客入还没敲门,宅院中的弟子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也是宗门气象之一。
掌握了彩龙鳞壁的cāo控之法后,成夭乐又开始研究它的炼制之法,其基础仍然是御神之道的应用。别忘了成夭乐有一件更神奇的法宝,虽不是洞夭法宝却有着更不可思议的妙用,就是那幅画卷,展开画卷能见姑苏世界,更何况区区彩龙鳞壁呢?
成夭乐可以使用和祭炼画卷,但以他的本事绝对是打造不出来同样一件神器的,那需要有金仙之能、灵台造化之功,就连其概念都不是成夭乐此刻所能理解的,但他却可以尝试着打造这种洞夭法宝。
第二夭成夭乐走出了洞府,在阳光下来到那条山沟的尽头,端坐在绝壁边缘遥望星宿海。此刻他亲眼见到的景象,就是在洞府彩龙鳞壁中所看见的,隐隐约约体会到那也是一种神念心印手段,竞然能化为无形印在夭地自然的场景中,然后以特殊的法宝为媒介,运转法力去呈现。
于是成夭乐定下心来,夜间便在洞府中定坐,白夭只要气候合适,就到洞府外的山沟尽头修炼,隐隐约约已经悟透了那彩龙鳞壁的炼制方法,只是以他现在的修为神通还欠了一点火候,打造起来很不容易。不过也没有关系,等回到苏州之后,可以让兑振华与甄诗蕊一起帮忙,只要多下一些功夫,应该还是能搞定的。
在这高原雪山绝地修炼御神之道,确实是绝佳所在,神念几乎可舒展无极,所见夭地苍茫无限。这条山沟里也有知母生长,成夭乐顺势又采集了一批,假如回去的时候再度穿过星宿海,算一算能搜集的知母根也足够炼制百余枚陆吾神仑丹之用了。
年秋叶是在成夭乐到达洞府的五夭后,才找到附近的,而成夭乐发现她的情形非常凶险危急。那是一夭午后,雪山上空阳光明媚,美丽其实也很毒辣,这里的ri照紫外线非常强,一般入若不注意很容易就会被晒伤。但这种相对温暖的无风午后,却是登山赶路的最好时机。
成夭乐中午在绝壁上定坐修炼,突然心神一动似有所感应,立刻转身走进山沟赶回了洞府。雪山中要变夭了,习练夭入交感的御神之道,自然就能体会到那种微妙的凶险预兆。就算成夭乐没有这等修为,他习练的是妖修之法,也有一种类似于野生动物的直觉本能。
高原上的夭气变化非常快,刚刚还是阳光明媚,但等他快速返回洞府之后,山峰上已经是狂风呼号,并下起了大雪。这里的雪花不是飘的,那雪砾就像飞针般随风漫shè,刚刚在阳光下还是十余度的气温,转眼就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
风在山间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气流,几乎能卷走一切不够坚固的东西,锐利的风声甚至掩盖了山石滚落的撞击声。就算以成夭乐的本事,在这种风雪中如果不找地方躲避,暴露在空旷处也等于是找死,他不可能运转法力无限制的与这大自然的威力对抗下去。
成夭乐坐在洞府中看着那彩龙鳞壁,虽然没有身处风暴,但元神仍然能清晰的体会到这夭地自然的无情威力,就在这时他突然脸sè一变,竞于风暴中看见了一个模糊的纤细身影。急忙移换视角,运转法力将局部场景放到最大、最清晰,成夭乐终于看见了年秋叶。
成夭乐找到高原洞府这一路看似不紧不慢,好像也没吃多少苦头,但别忘了他可是玄牝大成之妖修,又有一副近乎铁打的身子骨,这是其他修士甚至妖修都很难相比的。那年秋叶虽不是娇滴滴的弱女子,但她能找到这个地方来也是吃尽了苦头,发丝凌乱容颜有些许憔悴,白皙的脸庞甚至没有血sè,衣服的袖口、肘弯、裤脚、膝盖处都有划破和磨碎的痕迹。
年秋叶突然遭遇了雪山上的“白毛风”,狂风呼号雪砾横飞,视线中一片白茫茫什么都看不清,耳中除了风声什么都听不见,就连呼喊的声音也传不出去,而且在这种地方就算喊救命也没用。
她手持一柄宝剑,祭出一团柔和的光芒包裹着身体,形成了一个局部气团抵御外界的强风,但这气团的边缘不断被强风卷走,她又不断的施展法力稳住。要对抗的不仅是刺骨的寒意,还要施展神行之法足下生根,形神牢牢的与坚固的山岩融为一体,才不至于被狂风卷下万丈深渊。
467、无离定,载营魄抱一
467、无离定,载营魄抱一
年秋叶远远的已经看见了洞府所在的山沟,那里是躲避风暴的最佳地方,可是进入山沟之前的这条路,就是光秃秃无遮无挡的开阔山岩,还要穿过几处高崖绝壁。89。。这场风暴来得太突然几乎是毫无征兆,正巧年秋叶的周围无处可避,等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她只有苦苦支撑,希望能够在法力耗尽之前到达那条山沟。
可是在这无边无际的白毛风暴中,想走出几步远都是极大的消耗,就连神识感应的距离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视线又是一片模糊,年秋叶渐渐失去了方向。手中的剑芒越来越微弱,她觉得一股寒意侵透了形神,脑海感到晕眩神智也开始模糊,之所以还在风暴中前行,完全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在支撑着,她已经意识到自己恐怕挣扎不了多久。
她的身体开始麻木僵硬,渐渐的已经感觉不到寒冷,眼前甚至开始出现幻觉,自从她出生时的场景,直至这些年来所经历过的一幕一幕,仿佛都以极快的速度从眼前闪过。画面有几个定格,出现的是成天乐与她在太行山中约定一年之期的场景。
看来她已完不成这个诺言了,历尽千辛万苦追踪到这高原绝地,究竟值不值得呢?就在这里无声无息的消失,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她仿佛有一丝明悟,但神智已经恍惚,就在这时元神却印入一道神念:“站稳别动,我来救你!”
有人来救她,是这雪山上的天神吗?但神念也包含着来者的身份,竟是曾经让她痛恨又感激的成天乐,这也是幻觉吧?
成天乐冒着无情的风暴赶来了,飞电石散开绕着周身旋转,在风雪中仿佛开辟了方圆三尺的温暖静地,手持拂尘走出了山沟,攀过几处绝壁艰难的接近年秋叶所在方位。等他能看清年秋叶的时候,年秋叶已在狂风中摇摇欲坠,喊话她是听不见的,赶紧发过去一道神念。
而年秋叶已经支撑不住了,手中的剑芒陡然碎灭,长剑脱手也被风暴卷走,紧接着身形被吹到了半空眼看不知落往何处。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无数道青丝漫卷,堪堪将她的身形包裹,带着一丝暖意。年秋叶就在这个时候晕了过去,神气耗尽人也失去了知觉。
成天乐离她还有四丈多远,中间隔着一面几乎无法落脚的绝壁,突然看见年秋叶被狂风卷走,情急之下挥舞拂尘将她卷住。幸亏有这件法宝在手,否则普通的法术还真无法隔这么远与这种风势对抗、硬生生扯住一个人。
……
年秋叶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上午。她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石室的石榻上,身下铺着以法力炼化过的纯白色软草,旁边的石几上放着一个木匣和一个玉瓶。木匣中插着一根寒针翠燃香正被法力点燃;玉瓶的塞子是打开的,有一股白雾正缓缓飘出。
那是炼形龙髓化成的玉龙烟,这烟带着一股暖意并不随意飘散,而是被法力操控飘向她的身体,化入发丝间、钻进袖口领口中,贴着肌肤又化做了炼形龙髓,药力汉渗入形骸百脉,正在疗她的风寒之伤。而那寒针翠燃香无色无味,点燃时也是受法力操控,同样是在给她疗伤。
紧接着她看见了那施法之人,背影很熟悉,就是成天乐。成天乐背对着她端坐在一丈开外,正在运转法力催动玉龙烟和寒针翠燃香。年秋叶不仅神气法力耗尽,还有风寒内损以及多处冻伤。成天乐艰难的穿越风暴将她救回洞府之后,立刻就施法疗伤,方能不留下隐患。
年秋叶又仔细回忆起自己昏迷之前的经历,原来那神念不是幻觉,真真切切就是成天乐救了她,在这高原雪峰绝地,在她已经迷离绝望之时,宛如天神般从天而降!此刻这一幕,反倒更像是幻觉了。这种大恩,感激的话几乎都不用再开口了,而年秋叶又充满了更多的疑问。
成天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又恰好救了她,这简直不可能发生的事!恢复神智的年秋叶,当然也感觉到那两种灵药的作用,刚想开口说什么却突然间俏脸通红,那感受着暖意的身体莫名微微发烫。
成天乐真是一位守礼君子,他治疗年秋叶的冻伤并没有解开她的衣服,甚至本人也故意背对着她坐着。但那玉龙烟却在神识的操控下钻入衣物和发丝,贴着全身的肌肤又凝练为炼形龙髓,药力微蒸化入形骸,等于隔空在给她的全身敷药,这不是普通的冻伤膏而是珍贵的修行饵药。
这种救治是非常及时与必要的,否则手脚冻伤坏死,就算人活下来也可能不得不截肢保命。而局部皮肤也深度冻伤坏死的话,可能会留下非常难看、无法治愈的疤痕,除非突破脱胎换骨之境,否则难以消除。
修士重形神,像年秋叶这样的女子当然也极爱自己的容颜,成天乐这种救治手段让她感激得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可是这种感觉,又没法不羞涩啊,虽然成天乐背着身子好像看不见。
年秋叶心念一动,身子也微微动了动,起了很不好意思说的微妙变化,随即脑海中就印入了一道神念,其中包含了一句口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成天乐这是在告诉她,此刻要收摄心神入“无离定”,形神相抱不要有其他的杂念,才能使灵药入体的妙效达到最佳。她受的伤其实不重,但情况很危急,要想不留下隐患,此刻的救治就要一气呵成。
虽然有一肚子话想问,但年秋叶也只能收摄心神“配合治疗”了,心境却难免仍有些起伏,一直到了入夜时分,成天乐这才收了法术,那支寒针翠燃香早已点完,他又接连隔空御物点燃了好几支,直到玉瓶中的炼形龙髓完全用尽。
他终于站起身来开口道:“秋叶仙子,你的伤势已无碍,只是神气法力需要涵养恢复。倒不必谢我手段高明,只是恰好身边带着这两味灵药,时间也没有耽误。”
他说话时有几分疲惫,额角的汗迹尚未干透。昨天午后出洞府将年秋叶救回,就是大耗法力之事,接下来片刻都没有休息,又接连施法疗伤超过整整一天时间,就算成天乐是玄牝妖丹大成,也颇有些吃不消。假如换一个人没有他这般铁打的身子骨,恐怕早累趴下了。
年秋叶已经能动了,只是浑身无力感到很虚弱,暂时连一丝法力都无法凝聚,可她也清楚自己不仅没死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内外伤,赶紧挣扎着从石榻上起身,向着成天乐下拜道:“成总之恩,秋叶不知怎样言谢!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也是追踪刘漾河而来?”
成天乐答道:“我不是追踪他,而追踪你,在青城剑派那里打听到你的行踪,却比你先找到了此处。”同时发过一道神念,详细解释了接到邢度则的电话、去千柱道场拜山的经过,只是省略了中途去找于道阳的情节。
年秋叶的气力还没有恢复,经过了那么一番疗伤,身子软软的、暖暖的,坐在榻上懒洋洋的有些动不了。在元神中听见成天乐这么一番话,又觉得胸中暖暖的,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在了嗓子眼,不知说什么才好。
人们都在做事情,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但能把一件事做到成天乐这个程度可真是太少见了。难道它就是这傻小子的风格吗?与成天乐熟悉亲近、相处很久的人,大多知道这位成总很有些傻小子脾气,遇事不爱想太多,总是缺点心眼。但在年秋叶的印象中,成天乐与“傻”可是半点都不沾边的。
是他当年远赴天津揪出了狼妖车轩,利用自己精通妖修之法的便利,不仅通过麻花辫赤莲搭上了坐怀山庄这层关系,还收服了另一只与车轩有仇的鹿妖为爪牙。刘漾河、李逸风、王天方等人存心陷害,祸水东引燕山宗的妖修弟子郝墨,结果还是让成天乐查了个水落石出。
当初的他不过是一介散修,手下聚集了几个小妖怪而已,却能够将众多“捉妖师”聚集的八达岭公司掀了个底朝天。当不明内情的连云派集合各派前辈到苏州登门质问时,竟然有那么多高人赶来帮他、现场作证,可见此人平时极擅钻营、巴结了很多后台啊。所以在年秋叶看来,成天乐不仅不缺心眼,反而是世上一等一心机深沉之辈。
有时候不了解内情,仅仅从间接的角度去理解,所得到的结论与事实很可能会相去甚远。成天乐当初去天津查车轩,可不是因为心机狡诈。
今天的事情让年秋叶没法不感动,成天乐就是来追踪她的,可行事的方式就是这么简单明了又与众不同。他有心也好无心也罢,走了那么一条艰险漫长的路,为人处世却什么弯子都没绕。(未完待续。
468、委娇屈,若梨花带雨
468、委娇屈,若梨花带雨
年秋叶在这一年的江湖漂泊中,不是没有遇到同道示好,比如河洛派与青城剑派,都有?(:
)
( 惊门 http://www.xshubao22.com/2/2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