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最不可能的情况。倚天剑在后面的朝代都有流传,要是一直被放到陵墓里面,那后来的事情怎么解释?不通嘛!”孔老说道。
这话立即将洪天宝也点醒了,一开始自己也显然忽略了这个问题,诚如孔老解释的:如果是曹操布置的,那倚天剑后来的传奇是怎么得来的?看来自己也算错了。
大家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很快过去,八点一到,孔老再次主持起来。
他将无字天书打开,暴露在灯光下。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了一分钟的样子,青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闪闪发光。
一篇篇的内容闪现出来,令在场的人瞪大眼涛。
第一篇大意是说:与人辩论,要先抑制一下对方的势头,诱使对手反驳,以试探对方实力。有时也可以信口开河,以让对方放松警惕,倾吐衷肠;有时专听对方陈说,以考察其诚意。要反驳别人就要抓牢证据,要不让人抓到证据,就要滴水不漏。对付对手有时要开放,有时要封锁,能把放开与封锁灵活运用就可以滔滔不绝,变化多端。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说:与人辩论,要运用反复的手法。反过去可以知其过去,复回来可知其现今。如果反反复复地试探,没有摸不到的底细。有时可以运用反辞来试探对手,要想听到声音就先沉默,要想张开,就先关闭;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夺取,就先给予。
第三篇大意是说:要掌握进退的诀窍,这诀窍就是抓住君主的爱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独往独来。如能顺着君主的情绪去弓导或提出建议,就能随机应变,说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说:凡事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有裂痕的。在辩论中要能利用别人的裂痕,同时,还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样的裂痕,可以发展为泰山那样大。所以当裂痕小时要补住,大点时要切断裂缝,当大到不可收拾时就干脆将其打破,裂痕也就消灭了。
第五篇……
第六篇……
等十三篇闪烁完毕,已经是一个小时的事情了。
良久,严老才回过神来:“世上真有天书,只是我们一直不知道而已,此等旷世奇书,真乃天物,鬼谷子果然神秘莫测呀!
第二卷南下之行第四百零三章鲁班机关术
其实犬家都被这神奇的一幕惊住了.7恤几乎没有人能读懂里面的内容。
因为这是华国古代最为神秘的蝌蚪文,因头粗尾细形似蚪蚪而得名。蚺蚪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指是先秦时期的古文。华国的古代传说里常常提到“蝌蚪文”,最初是指神仙使用的文字,后来又指谁也不认识的古文字,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而现在又看到这种文字,加上无字天书神奇的变化,大家才会震撼如斯
一个古文字专家听到严老的感叹,也清醒过来,随即激动地说道:“蝌蚪文,居然全都是蝌蚪文,真是学术界一大幸事,对于古文字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呀!”
这时候,所有人都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一个个围绕无字天书议论起来。
说到蝌蚪文,大家不由想起最出名的大禹刘石。
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有座千峰叠嶂、万壑峥蝶的韦羌山。这里沟谷交错、古木森森、竹林幽幽、流水潺潺,四季风景如画,是省级风景区中十分重要的一条风景线。其中有一处神奥莫测的人文景观: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绝壁上,布满了呈现人工镌凿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这就是著名的相传为大禹刻石的蝌蚪文。
这一座千仞绝壁上的蚪蚪文很早就被古人发现。东晋义熙年间,一位姓周的廷尉曾“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以后郡守阮录和北宋县令陈襄亦“携众以观”,终因崖高路险“**晦瞑”,未得结果,扫兴而归。陈襄还留待感叹道:“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干尺石岩无路到不知蝌蚪字何如……”。
近代,探险队聘请了相传三代以采珍稀药材野生石斛为生、具有多年攀崖经验的山民潘余龙从崖顶悬索而下,在高崖面不到一米的近处拍摄到许多实物照片。
根据潘余龙叙说和从拍到的照片看,蝌蚪崖崖面平整如削,长约40米,宽约50米,成极规则的长方形,面积近2000平方米。绝壁的崖面石质坚硬,布满了一个个凸出的半球,半球高出崖壁平面约班米,直径F,缠米不等。
在每个半球边缘,均有一条约缠米深的圆形小沟。半球之间相隔约,缠米,纵横排列有序、似有日、月、虫纹及海洋生物图案的痕迹。
探险结果披露报端后国内外学者引起很大兴趣。但结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是少数民族古畲族留下的文字;有的把它与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仙居的下汤人联系起来,认为是先民的遗迹:当地老百姓一直相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有的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蝌蚪文根本不存在,是子虚乌有的事。有的则展开丰富的想像,说那是外星人留下的杰作。
如今,这种神秘的文字再次出现,还是以这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出现,大家再次轰动起来
无字天书当场被孔老划分为九州鼎一个级别的国宝,各种保护措施当与九咐鼎一视同仁。同时,孔老也被这一作充满神奇的陵墓产生了兴趣,准备留下来,一起参与剩下的挖掘过程。
第二天,丁馆长跟一众古玩人员护送无字天书回去。尤其是那些古文字学家,看架势是准备赖上无字天书了,希望能破解天书里面的槲蚪文中内容。
孔老、严老等人却留了下来,他们对这座陵墓也是非常感兴趣。
跟着走进地道,孔老顿时也疑团重重起来
“太奇怪了,怎么会这样?解释不通呀!”孔老皱着眉头说道。
“什么解释不通?”徐老问道。
“我想起倚天剑,根据历史的记载,它在后面的几个朝代都有出现过。但这陵墓的地道却显示,一千多年未曾打开过。居然不曾被打开,倚天剑如何又在这里面?”孔老将其中的矛盾提出来。
除了洪天宝,其他人都沉思起来,这的确是个诡异的现象。昨晚,洪天宝也用了大量时间思考过这一问题,最后,他得出结论:后面朝代出现的倚天剑是假的,但应该也是名家所铸,质量跟真正的倚天剑已经差相无几,因而大家一直不曾发现那是山寨版的倚天剑。
“天宝,你怎么看?”孔老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后面出现在江湖的倚天剑前不是真的,而是名家按照倚天剑摸样所铸,品质已经接近倚天剑。”洪天宝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大家又是一阵沉默,思来想去,发现就只有洪天宝这一猜想最为恰当。要真是洪天宝所说的,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众人再次回到要继续破关的地方,又是一道石门。不过这道石门十分古怪,不想前面的平整,而是好像一层层齿轮层叠上去的。
昨天方教授一看到这石门就皱眉了,这也是自己平生第一次见的怪门,也正是这样,自己没有把握,所以才接受洪天宝的建议,没有继续破解。昨晚,他又想了很久,也推演了很久,但还是没有眉目。只知道这是一道深奥的机关术,门内有复杂至极的机关,可以让门瞬息万变。
可以说,这一道关比起前面的要难很多。要是前面的是一道语文题目,那么眼前这就是一道深奥复杂的数学题。
“孔老,你看看能不能找出一点破绽,我昨晚推了很久,都没有太大的头绪。”方教授一开始邀请孔老进来,也有请孔老等人帮忙的意思。
孔老上前细看,良久,他朝身边的徐老等人问道:“你们有什么发现?”
“这是一道鲁班机关术,可以说是一扇能变化的门。”严老慎重地说道。
黎老也是点点头:“我猜测必须三个步骤以上,才能将这扇门打开。”
“我只能找出开启的第一环,后面的就不清楚了。”严老也开口道。
孔老也是点头道:“我猜测也是公输班的机关门,应该有四个变幻,可以一层层褪去,最后将通道打开。”
第二卷南下之行第四百零四章鲁班木鸢
其实大家都被这神奇的一幕惊住了,但几乎没有人能读懂里面的内容。因为这是华龘国古代最为神秘的蝌蚪文,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蝌蚪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指是先秦时期的古文。华龘国的古代传说里常常提到“蝌蚪文”,最初是指神仙使用的文龘字,后来又指谁也不认识的古文龘字,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而现在又看到这种文龘字,加上无字天神奇的变化,大家才会震撼如斯
一个古文龘字专龘家听到严老的感叹,也清龘醒过来,随即激动地说道:“蝌蚪文,居然全都是蝌蚪文,真是学术界一大幸事,对于古文龘字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呀!”
这时候,所有人都从震龘惊中恢复过来,一个个围绕无字天议论起来。
说到蝌蚪文,大家不由想起最出名的大禹刻石。
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有座千峰叠嶂、万壑峥嵘的韦羌山。这里沟谷交错、古木森森、竹林幽幽、流水潺龘潺,四季风景如画,是省级风景区中十分重要的一条风景线。其中有一处神奥莫测的人文景观: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绝壁上,布满了呈现人工镌凿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这就是著名的相传为大禹刻石的蝌蚪文。
这一座千仞绝壁上的蝌蚪文很早就被古人发现。东晋义熙年间,一位姓周的廷尉曾“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以后郡守阮录和北宋县令陈襄亦“携众以观”,终因崖高路险.“**晦瞑”,未得结果,扫兴而归。陈襄还留待感叹道:“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干尺石岩无路到.不知蝌蚪字何如”。
近代,探险队聘请了相传三代以采珍稀药材野生石斛为生、具有多年攀崖经验的山民潘余龙从崖顶悬索而下,在高崖面不到一米的近处拍摄到许多实物照片。
根据潘余龙叙说和从拍到的照片看,蝌蚪崖崖面平整如削,长约40米,宽约50米,成极规则的长方形,面积近2000平方米。绝壁的崖面石质坚龘硬。布满了一个个凸出的半球,半球高出崖壁平面约5厘米,直径7—12厘米不等。
在每个半球边缘,均有一条约2厘米深的圆形小沟。半球之间相隔约15厘米。纵横排列有序、似有日、月、虫纹及海洋生物图案的痕迹。
探险结果披露报端后.国内外学者引起很大兴趣。但结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是少数民龘族古畲族留下的文龘字;有的把它与六七千年龘前生活在仙居的下汤人联龘系起来,认为是先民的遗迹;当地老百龘姓一直相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有的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蝌蚪文根本不存在.是子虚乌有的事。有的则展开丰富的想像,说那是外星人留下的杰作。
如今。这种神秘的文龘字再次出现,还是以这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出现,大家再次轰动起来。
无字天当场被孔老划分为九州鼎一个级别的国宝,各种保护措施当与九州鼎一视同仁。同时。孔老也被这一作充满神奇的陵墓产生了兴趣,准备留下来。一起参与剩下的挖掘过程。
第二天,丁馆长跟一众古玩人员护送无字天回去。尤其是那些古文龘字学家。看架势是准备赖上无字天了,希望能破龘解天里面的蝌蚪文中内容。
孔老、严老等人却留了下来,他们对这座陵墓也是非常感兴趣。
跟着走进地道,孔老顿时也疑团重重起来。
“太奇怪了,怎么会这样?解释不通呀!”孔老皱着眉头说道。
“什么解释不通?”徐老问道。
“我想起倚天剑,根据历龘史的记载,它在后面的几个朝代都有出现过。但这陵墓的地道却显示,一千多年未曾打开过。居然不曾被打开,倚天剑如何又在这里面?”孔老将其中的矛盾提出来。
除了洪天宝,其他人都沉思起来,这的确是个诡异的现象。昨晚,洪天宝也用了大量时间思考过这一问题,最后,他得出结论:后面朝代出现的倚天剑是假的,但应该也是名家所铸,质量跟真正的倚天剑已经差相无几,因而大家一直不曾发现那是山寨版的倚天剑。
“天宝,你怎么看?”孔老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后面出现在江湖的倚天剑并不是真的,而是名家按照倚天剑摸样所铸,品质已经接近倚天剑。”洪天宝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大家又是一阵沉默,思来想去,发现就只有洪天宝这一猜想最为恰当。要真是洪天宝所说的,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众人再次回到要继续破关的地方,又是一道石门。不过这道石门十分古怪,不想前面的平整,而是好像一层层齿轮层叠上去的。
昨天方教授一看到这石门就皱眉了,这也是自己平生第一次见的怪门,也正是这样,自己没有把握,所以才接受洪天宝的建议,没有继续破龘解。昨晚,他又想了很久,也推演了很久,但还是没有眉目。只知道这是一道深奥的机龘关术,门内有复杂至极的机龘关,可以让门瞬息万变。
可以说,这一道关比起前面的要难很多。要是前面的是一道语文题目,那么眼前这就是一道深奥复杂的数学题。
“孔老,你看看能不能找出一点破绽,我昨晚推了很久,都没有太大的头绪。”方教授一开始邀请孔老进来,也有请孔老等人帮忙的意思。
孔老上前细看,良久,他朝身边的徐老等人问道:“你们有什么发现?”
“这是一道鲁班机龘关术,可以说是一扇能变化的门。”严老慎重地说道。
黎老也是点点头:“我猜测必须三个步骤以上,才能将这扇门打开。”
“我只能找出开启的第一环,后面的就不清楚了。”严老也开口道。
孔老也是点头道:“我猜测也是公输班的机龘关门,应该有四个变幻,可以一层层褪去,最后将通道打开。”
第二卷南下之行第四百零五章木鸢试飞
“这木鸢真有传中説的神奇吗?真的能够在空中飞行,还能载人?”场内立即就有人质问了,他們当中很多人都听到那故事,但几乎没有人相信那是真的。
看着眼前这个体长三四米的大木鸟,其实孔老也不确定能否飞起来,很想现在就出去试验一下。
“能飞起来可能不会假,但能载人飞几天的説法就应该不真。”严老回答道。他深信,这件木鸢真的能飞起来,毕竟有些事情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出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帮忙抬出去吧!这里一会再进来破解。”徐老提议道。
大家都想见证这件几千年前就名扬青史的木鸢,所以这提议刚提出来,立即就受到大家的拥护。
“好!来几个人帮忙抬,注意要轻手轻脚,这是木头做的,可不像钢铁。”方教授説道。
其实,他的担心多余了,这件木鸢能经受住空中的强大的气流,自然不会那么容易破坏掉。所以,只要不是特意用刀砍,应该不会坏。
大家七手八脚将木鸢搬出来,又是一个小时了。带出外面,大家才仔细观察这件木制品。説是木制品,其实也就是外壳值木头做的,里面却不是。洪天宝用神识扫描发现,里面有许多小齿轮,轮轮相扣,十分玄奥。
这是一个大鹰,高一米多,长近四米。这时候,鹰的眼睛紧闭,双翅收缩在两旁,双脚折起来。
“难怪它能承受那么大力,这木材居然是铁桦树的木材。”黎老摸了一下木鸢的外壳,仔细一看,就发现那是世界上最硬的木材打造的。
其他人也是一阵释然,铁桦树是树中的硬度冠军。子弹打在这种木头上,就象打在厚钢板上一样,纹丝不动,被称为比钢铁还要硬的树。分布在我国跟朝国接壤的东北部,并不是太稀缺的木材。
人們把它用作金属的代用品。苏联曾经用铁桦树制造滚球、轴承,用在快艇上。铁桦树还有一些奇妙的特性,由于它质地极为致密,所以一放到水里就往下沉;即使把它长期浸泡在水里,它的内部仍能保持干燥。
“这木头好像挺重的,用它制作飞行的物体,好像不大适合吧?”一个专家説道。
“呵呵!只是一个外壳而已。而且再怎么重,也没有钢铁重啦!”洪天宝笑道。其他人纷纷点头,暗道有道理,飞机的材料肯定比这个木鸢的材料重,还不是满世界飞?
“那看来以前的传説不真了,被乱刀砍坏,古代什么刀那么厉害?铁桦树都砍坏。”一个比较青年的挖掘人员説道。
他刚説完,不少人就笑了起来,那人不由奇怪,但又不好意思问。
洪天宝轻笑道:“那倒未必,铁桦树居然能砍下来做成木鸢,那为什么不能被砍坏?”
那人顿时脸色通红,才发现自己刚才那话语的幼稚。
公输班不愧是一代工匠之神呀!洪天宝将木鸢里面的情况分析完,心里感叹道。要不是自己有神识,还不能分析出那么精密与繁杂的零件。木鸢的每一个部位都牵引着一根金属线,这金属线并不是铁线,不会生锈,韧性优良。就像人体内连接每一块骨头的肌肉带一样,因而木鸢的每一个部位都是可以动的,就跟真的动物一样。
大家都知道,人应该就是坐在木鸢的脖子下面的翼肩上,上面有一个小型马鞍一样的东西仅仅套在上面,人坐在上面,双脚可以固定在木鸢身上。人坐在上面,可以捉住木鸢的两个耳朵。説是耳朵,其实是两个小圆轮,可以套手进去,还可以转动。
木鸢的脖子上还套着一个螺丝一般的木圈,上面也可以转动,刻着一个指示箭令。木圈的边上有密密的尺度刻线。
木鸢的尾部有一个摇动装置,摇动它,就相当于给汽车加油。摇的次数越多,木鸢脖子上的指示箭令就越往前转动。由此可见,它脖子上的指示箭令其实就是木鸢的动力储量的显示器。
“看来传説中的击木楔就是假的,运动原理跟机械表相似。”严老説道。大家都是点头,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洪天宝因为自己已经分析出飞行的工作原理,知道怎么操作了,所以奋自告勇地説道:“我来试一试吧!”
大家都没有意见,孔老将自己分析出来的操作给洪天宝説出来。
“好!我明白了,要真是飞起来,应该操作也不难。”洪天宝説道。
严老提醒道:“你先做上去起飞看看,不要飞高,也不要飞远。”
洪天宝点点头,坐上去,两手套到木鸢的耳朵里。众人帮忙将洪天宝的双脚固定在木鸢的身上。
洪天宝也有些激动,可以説,这是自己祖先制造出来的飞机。在后代,自己是第一个试飞的人员。他双手用力将木鸢的两个圆轮木耳按进去,就听到“咔”的一声。
这时候,蹲着的木鸢立即站起来,前面的两个眼睛睁开。整个木鸢就像从沉睡中清醒过来一样。
众人全都激动起来,就算木鸢飞不起来,仅仅是这两个动作已经让人见识了古代机关术的厉害。
“神奇,真是太神奇了。这个木鸢説不定还真能起飞,这应该是我們祖先制造出来的第一台飞机,足足比西方早了几千年,哈哈!”一个老专家跟小孩子一样,一边説,一边兴奋地拍手。
洪天宝转动一格,又是一声咔的声音,木鸢体内传出来一阵阵拉锯一样的机械声。这时候,木鸢合起来的双翅立即嘭的一声展开来,每一个翅膀都有五米长。
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大家面前,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撼住了,就是孔老也不例外。一个个期待着木鸢接下来的表现。
“好,好,好呀!鲁班不愧是工匠之祖,这等技术,谁能争锋,就是现在的飞机也不能将飞机翼收起来,而我們古代的人却几千年前做到了。”方教授连説了几个好字。
洪天宝再转动一格,又是一阵咔声,木鸢体内的机械声更重了。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木鸢开始往前面由慢向快跑动,双翅也开始一上一下扇动。
“这,它真的跑动了。厉害!厉害呀!现在的汽车还要汽油才能跑动,这个木鸢到底是什么工作原理?”一个专门研究机关术的老专家激动地説道。
大家一听,都感到深深的自豪,到底还是老祖宗厉害呀!要是破解了其中的秘密,还会有能源危机吗?
其实,他們也是想当然了。第一,这个木鸢承受能力有限,载人不多。第二,工作的时间也是有限。它其实就跟古老的摆钟差不多,需要人在其工作之前加链。
木鸢跑出去二十多米,洪天宝再次转动一格。木鸢双翅猛地一扇,这时候,整个木鸢载着洪天宝开始飞起来。
“看!真的飞起来了,哈哈!飞起来了。”一个专家丝毫没有专家的风范了,大喊大叫起来,那兴奋劲,好像坐在上面的是他一样。
孔老等人目光也是异彩连连,全都喜笑颜开。大家开始热烈鼓掌起来,一个个如神州X号发射成功一样,相互握手庆祝,年轻的甚至来个拥抱。
“好,好!这回看他們外国佬还敢不敢老是拿自己飞机出来炫耀。”黎老説道。要知道,现在国内还不能自主研发国产的客机。里面最关键的发动机依旧是从别的国家高价买回来的,不少零件也是满世界采购。
“刚才的经过拍下来没有?”方教授问道,他也是神情激动。
一个拍摄人员才回过神来,蒙地发现自己还有任务在身,这回不好解释了,他硬着头皮説道:“方教授,那个,我刚才也只顾着看,忘了拍摄了。”
他没有説谎,自从木鸢开始站起来,这家伙就忘了工作,跟其他人一样,眼里只剩下不断给大家带来惊喜的木鸢。
“什么?你没有拍下来?”一个年轻的人大叫起来。
孔老却摆摆手,解围道:“算了,换成你們工作,估计也没什么好交代。”
那位人员立即松了口气,刚才看到不少人已经想要吞了自己的目光,就感觉浑身凉嗖嗖的。
“咦!你們看,居然还能依靠斜飞转弯,太了不起了。”一个人有次喊起来。
“喂!你还看什么?赶紧拍呀!拜托,有点职业精神行不?”刚才那个年轻人见主持拍摄工作的家伙又开始望着天上发愣,不由责怪道。
那人忙不迭地一边抹汗,一边点头説道:“就拍,就拍!”
洪天宝操控木鸢飞了两圈,看见动力储量不多了,然后捉住木耳往后转一格。这时候,木鸢的翅膀扇动变慢了,也慢慢低飞。等快到地面的时候,再次往后转一格,木鸢就站到了地面,往前面跑动。跑了二十多米,木鸢才停下来。
所有人见木鸢安全着陆,都围上去,像是迎接航空回来的宇航员一样。
第二卷南下之行第四百零六章九重门
“怎么样?感觉如何?”孔老笑着问道。
洪天宝从木鸢上面下来,听到孔老的问话,也笑道:“孔老你們也上去坐坐不就知道了。呵呵!説实在的,是挺好玩。”
孔老等人都是很想试一试,但身体条件不大允许,更多人是恐高。坐飞机可能没有感觉,毕竟外面挡着,不会掉下去,但这木鸢的安全问题好像还没有效得到保证。
倒是一些年轻人很想试一试,但孔老等人不允许,似乎怕别人弄坏了一样。
洪天宝将其他的操作告诉大家,比如如何操控木鸢转弯等等。大家听了又是一阵嘘唏跟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无法想象呀!要是这些技术没有失传,华国千年之前就能踏入工业社会。
一个木鸟栽着一个人飞上天,然后安全着陆的视频被传到网上,上面还有一段解説,以及孔老等权威人士的验证。
这段视频立即蹿红,短短一个小时,被点击上千万次。不禁国内网络轰动起来,国外的网络也不淡定了。
华国工匠之祖鲁班的得意之作木鸢今日出土,并且试飞成功,据验证,这个木鸢完全无污染的机械鸟,将动力储满,能载一个人飞行两个小时,最高速度六十时速。
中华英雄:撒花!鼓掌!老祖宗的宝贝再次惊现!
征服世界:老祖宗威武!把世界征服!
私营企业:速度研究,彻底打破外国垄断,打破能源危机,给人类造福!
国际产权局:火速申请产权专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狄仁杰:元方,你怎么看?
李元芳:禀大人,此事木有跷蹊,华国古代科技无敌天下。
……
无数的评论浪潮般冲击各大网站,国内网站的服务器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
国内无数的惊叹声、自豪声,却也有国外无数的质疑声。国外不少砖家、叫兽纷纷涌向华国,想要证实这一事件。
这一次,洪天宝彻彻底底裸露在世界的眼前,不少人已经开始对洪天宝进行人肉起来,各种各样的资料很快暴露在世人面前。
这个年轻人为人十分低调,而成就却绰绰不凡。短短不到一年,古玩成就达到了巅峰,大家所熟悉的十二生肖神灵玉雕、九州鼎、传説中的梦幻神灯、千古柴窑的发现、世界第一祠堂:杨家祠的发现者等等。
很快,洪天宝在网络上就去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号:文化使者!
文化使者将早已失传的老祖宗创造出来的文化重现光芒,让辉煌的文化继续流传下去。
中央对这次挖掘给与极为高度的重视,立即再次增兵把守。
将木鸢妥善保管好,洪天宝等人再次进入地道,来来回回,大家都不知道进了多少次,却乐此不彼,尽管里面还是危险重重,依旧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这时候,大家看到是一首名为“九重门”的古诗,清楚地刻在石壁上。
“居然是九言诗,罕见呀!”方教授説道。
众所周知,我国古诗以唐朝为界,分为古体诗跟近体诗。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們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而近体诗分为绝句跟律诗,它們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也都是五言跟七言为主。九言诗十分罕见,源远流长的华国文化历史却找不出几首九言诗。
我国古代诗歌体裁的划分,很少有论及“九言诗”的。现在所知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诗,是元朝天目山和尚明本写的一首《梅花》诗:“昨夜东风吹折林中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瘦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善画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可以看出,此诗遣词画境水平虽不很高,颇似“打油”。九言诗写得好的,当为明人杨升庵的一首《梅花诗》:“玄冬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这已经很有九言律诗味道了。
大家细细研读这首《九重门》的九言律诗,一个个都拍手叫绝。他們都是搞文化的,不难欣赏出这首九言律诗的韵味。
而孔老、方教授等人却皱眉,九言诗是作得好,但这不是关键。现在不是赏诗的时候,最终还是要找到蕴含在诗句里面的关键词,找到开启石门的钥匙。
大家聚在一起分析诗句一大阵子,最后孔老朝洪天宝问道:“天宝,你怎么看?”
“大家在研究诗句之前,是不是应该首先研究它的诗名呢?九重门到底有何含义?”洪天宝指引道。
众人一听,全都醒神过来,都有些惭愧,这么多人居然都将诗名给忽略了。
“不错,诗名才是一首诗的眼睛,应该首先分析诗名。”严老説道。
又讨论了一会,结果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靠近了。九重门,顾名思义,大家猜测这扇石门会出现九层。每一层石门对应着九言诗的每一句。只有将九句诗一一吃透,方能打开全部整扇石门。
在场就有不少吃墨水的高手,议论一会,就将诗句大概吃透了,大家开始着手破解。
果不其然,石门被一层层打开,看得大家暗暗咋舌,心道这个陵墓建造者的思想也太标新立异了吧?专走不寻常路线,就是他們凝聚了国内最顶尖的高手,也搞得晕头转向,要是换成其他的盗墓者,真是来多少死多少呀!
第二卷南下之行第四百零七章主墓室
当第八重门被打开,眼前—片开阔,银光闪闪,大家都屏住吸呼,除了洪天宝,所有人都被前面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前面就是陵墓的墓室,有两个标准的国际足球场那么大,下面居然铺了一层厚厚的水银。无数的陪葬品,暂时没有谁说得清楚有多少,包括一副石棺就静静地浮在上面。对面的上千平方米石壁镀上一层金,上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字体。
“真的是以水银为江河湖海呀!这里面到底用了多少的水银?又是谁收集了这么多?陵墓到底谁的?难道是秦始皇陵墓?”一个年轻的挖掘实习人员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旁边的一个老者,应该就是那人的导师立即纠正道:“你小子学什么?秦始皇陵墓早就找到了。只是里面还没有完全挖掘,无法得知里面的情况。而且这座陵墓跟秦始皇陵墓相比,就差了许多,单单是尺度就小了几倍。”
“呵呵!古代典籍经常记载帝皇陵墓以水银为江河湖海,以夜明珠为星辰,让帝皇死后也能操控天地。但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尽管也曾在秦始皇陵墓的外宫发现汞超标,猜测里面正是以水银为江河湖海,以明珠为星辰,但还没有得到证实。没想到,这座陵墓却开了这个先河。”方教授说道。
大家都知道,水银的密度很大,就是铜铁扔到水银里面,也能浮起来。而这里的表面居然全是水银,所有的东西就那么浮在上面。
在陵墓里面注入水银,除了有队虫防盗之外,北魏学者邮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刚才那位导师也的确说的不错,这里跟秦始皇陵墓相比,的确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秦始皇即位以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华国之后,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又继续修建,前后费时将近有四十年,并且一直到秦灭亡,陵园还没有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内建筑有各式宫殿,粥小着各式的奇珍异宝,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有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里。
秦灭亡之后,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也被大火烧尽。
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
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
所以说,现在说起秦始皇陵墓,基本上就是指地下的地宫。而地宫才是核心,除了出土震古烁今的秦皇兵马俑之外,其余的部分还无法真正挖掘。
“奇怪!明明就是八重门,怎么就说成九重门了?”严老还在刚刚的问题上计较纠结着。
“最后一句看来大家没有领悟出来。”黎老也说道。
“可能是故作玄虚吧?真正的陵墓都已经打开了,哪还有什么第九重门?”徐老说道。
孔老皱了皱眉头,根据着一座陵墓的诡异性,也的确难保对方故意弄个九重门出来故弄玄虚。但现在既然主墓室已经出现,就不是纠结那事情的时候了。
“怎么平去?”有人问道。
“大家小心,不要碰到里面的水银就行。水银能被皮肤吸收,会中毒的。”方教授说道,他准备让人搬几个小船进来。
摄影机将远处拉近,就可以清晰看到整个陵墓的情况。孔老看到石壁上的颂文,立即就判断出这就是汉顺帝的陵墓。
“汉顺帝的陵墓不是已经被挖掘了吗?”一个考古学家不解地问道。
洪天宝笑了笑:“古代那个皇帝没有几个陵墓?最出名的就是曹操了。”他故意提曹操,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谁知道大家仅仅是点点头,然后就没了下文,也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洪天宝的话中之话。
但严老也是十分迷惑:“没道理呀!汉顺帝当时并没有什么全力,皇帝当得可谓非常窝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陵墓,还会有谁给他建分墓?”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
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宦宫曹腾、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
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宫。顺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力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
可以说,汉代的衰落,就是从他这一代开始的。
“嗯!此事的确有些跷蹊。不过眼下,是如何处理这座墓室的问题。”孔老说道。
方教授早就有了注意,建议道:“还是按照惯例刃、事吧!通知文化部门,在外面建一座小型博物馆,经营这里。毕竟这里怎么说也是开创了我们考古界的先河,首度发现如何之多的水银注墓。”
“既然这样,那里面的东西就尽量不要乱动吧!”孔老说道。华国那么大,历史那么悠久,也不缺里面的宝贝,留着摆在里面,也有好处。
第二卷南下之行第四百零八章悬魂梯
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有关部门解决了,大家准备退出这个陵墓。可以就,这两天一路凶险,但收获却让人喜悦。
别的不就,就那华佗遗物就足于造福后世,让中华文化的光芒洒向世界。这两天,国内大大小小的中医学者已经汇聚一堂,一起学习《青囊经》里面的知识。只要将这本中医系统古籍吃透,西医还能嚣张几天?
而严老却还是对汉顺帝一个不掌握政权,却如此奢华厚葬耿耿于怀。而且,这里面后来到底是谁将一切改动,这都是谜团。
“慢着,这里面太古怪了,我觉得应该还没有那么简单。”严老就道。
洪天宝也是点点头,将自己的见解就出来:“不错,这里面我觉得还应该有一道门,通向最神秘的地方。九重门,我们刚刚就只打开了八重门,而且,前面加上被盗墓者入侵的那几关最简单的,加上我们后来闯过的几关,一共才八关。因此,我觉得应该还有一关,那应该是后来做一系列改动的主人的地方。”
洪天宝这一分析,所有人都沉思起来,猛然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后来的神秘人居然有能力将一切改动得天翻地覆,将许多失传已久的东西拿出来当成奖励,这说明什么?就明对方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起码比顺帝强很多倍。
“嗯!的确有这个道理。那我们继续考察一下吧!”孔老点点头。
方教授带大家回到前面九言诗的地方,再次领悟最后一句:各安天命俱因神魂下!
孔老皱眉道:“这一句好像在吓唬人,或者就警告人不要继续挖下去,不然就是各安天命。但他是在警告不要打开刚才的八重门,还是打?(:
)
( 落宝金瞳 http://www.xshubao22.com/2/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