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第 3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藏里的一部分来,当作大家这次出行的福利,咱们是见者有份。”

    说完就拿起袋子,给大家派发礼物。首先得到礼物的是几名英籍人员,这样做是对他们的尊重,让他们感觉不但没有被张辰忽视,反而是很重视他们,算是让他们找到一点归属感吧。

    送给工作人员的首饰都是黄金镶嵌的,女性都是耳环或手链,男性则统一都是戒指,虽然款式不同,但是其价值都是差不多的。唯独雷昂船长得到了两件,其实另外一件是张辰送给丽娜管家的,只是张辰不想引起什么误会,要通过雷昂来转送一下罢了。张辰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看出丽娜很有能力,将来说不定可以胜任更重要的工作,额外的一件算是对她的鼓励吧。

    第一一七章他搬空了庞贝古城

    感谢痛苦中挣扎、hgayyy222、封小杰、吕洞宾123四位同学的打赏!

    痛苦中挣扎同学投了五张更新票,你真得是想要我在痛苦中挣扎吗?真是要了亲命了,咱码字速度比较慢的说,目前还真是挣扎不动,看看是不是哪天可以爆发一下吧,嗯,争取能够挣扎着爆发一下。

    收藏很简单,就拜托各位了,推荐票在路过的时候也拜托留下。周推荐到现在是两千,看看头名同学的两万多,咱也知道差距太大了,唉,如果暂时能达到五千就美了,意淫一小下……,接着求各种支持!

    安镇忠等从国内跟着张辰来的人都是行伍出身,而且又都是单身的,拿了戒指也不知道干嘛使,对这种额外的奖励都选择的婉拒。他们本来就是那种热血的性子,现在拿着超高额的薪水,还有很不错的福利,能跟着张辰干他们就已经很满意了,所以对这些首饰什么的也没有兴趣。

    这么长时间下来,张辰对他们也了解了,依旧把戒指分给每一个人,笑道:“你们这些个笨蛋,自己用不到可以送给媳妇儿啊,谁也没规定必须得自己戴不是,你们看看雷昂,他的戒指怕是早就进了丽娜的口袋了。”

    雷昂的确是已经把他得到的两件首饰都交给丽娜了,这时候还有些不大好意思,笑道:“呵呵,她不是管家嘛。”

    众人一顿哄笑,张辰伸手制止正要说话的马战伟,“诶,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没媳妇儿就自己去找啊,我就不信你找不到。送你们戒指就是要你们找媳妇儿用的,怎么还想着我送你一媳妇儿吗?我给你说啊,这事他犯法,而且还不尊重女性,小心妇联的找你谈话。”

    除了几个老外,在坐的都知道妇联是干啥的,都被张辰逗得笑不停,几个老外在问明白之后也是捧腹不已。

    众人就这么在哄笑声中散去,留下张辰和家人在客厅里,这时候就该给家人派礼物了。张辰对家人的大方,已经成了他在家里的代名词,虽然他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但是能够收到礼物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就说这六套首饰吧,都是价值不菲的东西,这可不是一般大方就能够做到的。

    张涵这次也算是亲身感受了一回,上次张辰送她一块名表已经让她很感动了,这次居然得到一套九件的古董首饰,更是让她有些欣喜。她对古玩收藏这一行是一窍不通,可张沐已经是行内人了,对于这些东西的价值还是有所了解的,听张沐说这一套首饰的价格要在百万美金以上,那颗不争气的心脏突然就加快了一倍的速度在跳动,这也有点太大方了吧,这个哥哥还真是不一般啊。

    众人玩了一天都比较累了,晚饭过后就没有再活动,都跑回各自的房间去休息,有的则是钻在房间离摆弄首饰。今天所有人都有收获,即使是那些个送给工作人员的首饰,也都是制作工艺很不错的,价值最少也要在两万美金上下,试问谁会不喜欢呢。尤其是丽娜管家,躺在丈夫的怀中,看着手中的首饰,喜欢的不得了。

    而这些首饰也的确起到了作用,船上的工作人员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好好干,不能对不起老板,这样的老板可真是太难遇到了。

    天桥套房里有三个房间,张芷兰、陈雯琳各住一间,张辰和宁琳琅也住在里边,母子婆媳四人聊了一会儿之后,也就都进房间休息了。

    别人欣赏摆弄首饰的时候,张辰则是在看那本清单日志,这本日志不像是别的清单一样分门别类地进行记录,而是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的,大概是因为这座宝藏不是一次性弄来的。不过在每一次写过日志之后,都会在后边做一个大至的总结,还算是比较清晰。

    整本日志的开头是克劳德·杜瓦尔的一些自述,说他家里本来是法国贵族,世世代代都有政商等方面的杰出人物,是很有名气的世家。但是在他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因为王国权利的割据战争,他的家族被国王当作了权利的牺牲品,家族从此没落了。

    克劳德·杜瓦尔从小就立志要让家族重回巅峰,把失去的一切全都夺回来,奈何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他那样做的,多少次的失败之后,也让他的雄心渐渐冷却了。饱受打击的他,已经很难在故土立足了,于是纠集了一批人,干上了强盗的行当,以此来报复那些冷酷无情的高层人物。

    在做强盗的十来年时间里,他的足迹走遍了德、法、意、奥地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等的国家,但是收获却不是很大,于是他在做强盗的同时,还带着队伍干起了盗墓的营生。要说这盗墓可真是不错的买卖,两三年下来,克劳德·杜瓦尔和他的团队就积攒了不小的财富,于是就购买船只战舰,做起了利益更大的海盗。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克劳德·杜瓦尔得知在那不勒斯湾附近,有一座火山曾经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大规模喷发过。克劳德·杜瓦尔的家族虽然没落了,但是家学还是承袭了下来,他的学识还是很渊博的,起初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但是后来在翻阅一些偷盗来的,叙述古代罗马的古籍的时候,他想突然起了那座火山的喷发。

    当时正是公元初,正是罗马帝国最繁盛的时期,那里曾经有过古罗马最繁华的城市——庞贝,如果火山的喷发淹没了当时的城市,那里一定被深埋着无数的财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准备之后,克劳德·杜瓦尔带着他的手下去到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他已经有九成把握,那里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金袋子。

    克劳德·杜瓦尔的船队从法国的里昂出发,经过一个星期的航行,来到了那不勒斯。在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察和勘探之后,古城的位置终于被他找到了,这里已经再次兴起了村庄,完全见不到之前那座城市的的影子,那就是说这个秘密还没有被人发现,这让克劳德·杜瓦尔不禁有些欣喜若狂了。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克劳德·杜瓦尔和他的手下们昼伏夜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从距离古城一英里以外的地方,打通了一条通往内部的地道,并且整理出了古城的一部分通道。

    站在还处于地下的古城街道上,克劳德·杜瓦尔完全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难以想象,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有了如此先进的城市。整座城市的设计和布局都相当的合理,齐全的市政设施和公共场所,林立的各类建筑,纵横交错的街道,还有大量的神袛和庙宇。

    街道两旁的商店和妓院,以及庞大的交易市场,还有华丽的贵族浴场和各种作坊,无一不在展示着古城当时的繁华。

    罗马帝国的东征西讨,为这座城市汇聚了大量的财富,从建筑的规模和城市的繁荣程度来看,这里在当时绝对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样的一座城市,里边会有多少的珍宝啊,这个发现让克劳德·杜瓦尔兴奋了一整天。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理,这个强盗团伙把他们所挖通范围内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洗劫一空。按照日志中的记载,他们在这座地下古城里确实是得到了庞大的财富,单单古罗马金银币就搜刮了两万六千八百多枚,还有近万件金首饰和三千多件完整的金银器皿。那些被火山岩浆的高温熔掉的金币和金器也被他们搜罗的干干净净,经过事后的统计,这些熔掉的黄金有大大小小六千多块。

    这批财富被带出来之后,克劳德·杜瓦尔也进行了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分配,那些古钱币全部被保留了下来,首饰和金银器分赃了一部分,那些个熔掉的金块是最容易出手的,被卖掉了五分之一。不过最后还是留下了八千多件首饰,三千件金银器皿和重达679933。86磅的金块。

    不得不说,这个克劳德·杜瓦尔不单是一个强盗,他还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强盗。他除了会搜刮一些细软之外,还带走了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文物,他认为那些文物要比金银财宝更加的有价值,看来这老小子也是一个懂得收藏的人,至少他知道这些东西都很值钱。

    在之后的小结里,也对那些文物做了记录,分别是完整的古代罗马壁画三十五幅,雕塑三十九件和青铜像七十一件。

    其中的壁画都是在古城的神庙和贵族宅院里取下的,还有两幅是从妓院取下的,由于壁画的面积太大了,只能是把壁画分割成块,然后用木板和架子一块块地包装好,这才运走的。而那些雕塑和青铜像就很简单了,直接从基座上拆下来,或者直接连基座一起搬走。

    看到这段的时候,张辰都有点佩服这家伙了,在三百多年前就能准确找出被火山熔岩淹没了的城市,还能够把里边最有价值的文物倒腾出来,并且做了妥善的处置和保护,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职业盗墓专家。

    他们的这次盗挖,把整座地下古城挖空了一大半,所过之处,只要是值钱的物件就全部带走。这就相当于是把庞贝古城搬空了啊,怪不得在后来十八世纪开始的庞贝古城挖掘中,极少见到有特别完整的器物出现,即使有一些东西,多数也是被熔掉的。

    要知道,完整的古罗马时期壁画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大面积的壁画,更是稀有的物件,他居然在三百多年前就保留下来三十五幅,真是相当的难得,恐怕现在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找不出这样规模的藏量了吧。而且他还搞出来不少的古罗马时期雕塑和青铜像,这些物件可都是稀世珍宝啊,对研究古罗马时期的欧洲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也算是他对欧洲历史考古和古罗马艺术保护做了一点贡献吧。

    在后边的日志中还提到,经过古城遗址的盗挖,这个团伙对意大利境内的古迹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在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祸害了有近一年的时间,当然他们的收获也是很丰盛的。

    刚刚发现,居然在点击榜进前十了,点击果然很重要啊,这个硬是要得,大家抽空就给多来两下,点点更健康嘛,很爽的。

    第一一八章飞鹰大盗的宝藏

    收藏还是那么简单,依旧要拜托各位了,推荐票在路过的时候也拜托再次留下。推荐五千的美梦先做着,今晚睡觉多加两层杯子……求各种支持!

    谁不投票,我就给你告家长去,哼!

    通过对这本日志的了解,其实克劳德·杜瓦尔的主业还是盗墓和强盗,海盗只是他的副业,所以他在海盗这行里边并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声,只是常常打劫一些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到地中海的船只,最多也就是到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一带活动,。并没有像一些大的海盗或者是他儿子那样,环球航行着去打劫,甚至打着某个帝国的旗号去上岸劫掠财富。

    克劳德·杜瓦尔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当了十五年左右的海盗,而且在这期间,他也没有扔下强盗和盗墓方面的工作。出于他个人的喜好,和家学对他的影响,克劳德·杜瓦尔一生都在搜罗古代艺术品和文物;在这座宝藏里边,由他收罗来的也多是一些艺术品和文物之类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威廉·丹比尔也曾在后边的日志中提起过,对于他父亲在文物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大为赞叹,并且他也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以至于他对艺术品和文物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只是他所处的年代已经不允许他去走他父亲的老路子了,只能是通过武力去其它大陆上劫掠,所以在这座宝藏里,他带来的更多是一些黄金和珠宝等物品,艺术品的比例并没有克劳德·杜瓦尔的比例那么大,并且很多都是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

    克劳德·杜瓦尔的主业是强盗,被后世的人称作法国公路大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著名的欧陆盗墓之王和艺术品大盗“飞鹰”;更是没有人知道,他还是当时欧洲最为神秘的海盗。

    不得不佩服克劳德·杜瓦尔的敬业精神和执着,在祸害了整个意大利中南部之后,他就顺着这条思路想到了希腊,希腊也是古代欧洲很有影响力的王朝,那里应该还有不少的珍宝。

    于是他带着手下转战希腊,依旧是一边抢劫一边盗墓的做法。虽然这种以抢养盗的方式保证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来源,但是这种肆无忌惮的抢劫,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在希腊的盗墓活动只持续了四个多月,这帮大盗们就已经面临被围攻的危险了。

    无奈之下,克劳德·杜瓦尔在深思熟虑之后,只好带着手下进行转移。这次的希腊之行,并没有获得多少的财宝,这也让很多手下有了抱怨,指责他不应该只顾着搜罗不能吃不能喝的古董,而应该带着大家多搞一些黄金和宝石之类的东西。

    不过克劳德·杜瓦尔对此行的收获还是比较满意的,在翻遍了几百处古迹和墓葬以及庄园等等之后,在回航的船只上,多出了包括七十件古希腊青铜像在内的几百件古董,以及几千枚古希腊金银币和近一千件金首饰。

    为了安抚众多的手下,克劳德·杜瓦尔不得不把其中的一些一些金银器和金币分给大家,并保证接下来会带着大家去打劫一些商船和富人的庄园。

    最后被他带回到老窝的,包括有二十四件古希腊雕塑、七十件古希腊青铜像、三十一幅古希腊壁画,以及几百件金银器皿和一部分金银币、金首饰等物件。这些物件里边,还有一部分是古代希腊人的铠甲和兵器,其中甚至还有成整套的古希腊重装步兵装备。

    在克劳德·杜瓦尔看来,这些东西要比黄金和宝石更有价值,这都是历史的证据,就算拿去换钱,也要比那些黄金的价值高。虽然他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但是大户人家的出身让他具备了常人难比的知识和眼光,深知这些个古董在未来会给他的家族带来多么大的荣耀。

    其实,即使是无法在家乡故土立足,并且做了强盗和海盗,但是克劳德·杜瓦尔那颗恢复家族荣耀的心却没有停下,把家族重新推上顶峰的志向也一样没有改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这个理想在努力。也许他一个人还无法完成这个理想,但是他相信,他的后代会把这个理想坚持下去,直到有一天,他的家族再次辉煌。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唯一的儿子却是为了四处劫掠财富,到死都没有留下一子半女,他想要振兴家族的希望,在他的儿子这一代就已经终结了。

    想要恢复家族的荣耀,不单单需要大量的财富,还需要很多大势力的支持,所以他不但要积累钱财,还要在另一条路上也做好准备。之所以要盗劫这么多的古董文物,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在这些物件价值最大化的时候,拿出来一部分去还给原本拥有它们的国家和个人,以期得到这些势力的帮助。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理想,无法对任何人说起,也不能对别人说,毕竟这一切太过于事关重大,一旦被那些敌对的势力知道,他所有的努力就都泡汤了。

    接下来,克劳德·杜瓦尔还真的带领着他的团队,结结实实地在海上做了几票大买卖,打劫了不少出入地中海的商船。他们可不管是那里的商船队伍,只要被他们发现,就不会放过,哪怕是最强大的英国人,也一照劫不误,最终的结果不是把他们打败就是被他们打劫。

    在满足了手下们短时内对于金钱的**之后,克劳德·杜瓦尔又开始带着人去盗墓了,只是他们这次的活动范围更加大了。前前后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除北部以外的整个欧洲,还席卷了西亚和北非的众多地区。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埃及等等地区的很多墓葬和古迹被他们如蝗虫般洗劫了一遍,甚至连教会的墓葬以及一些其他地区的宗教墓葬和古迹都没有放过,被他们带走了大量的财富和文物。

    在之后的十年左右时间里,克劳德·杜瓦尔和他的手下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以打劫商船和盗墓、抢劫等方式,不但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也积攒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和古董。

    按照日志上边的记载,克劳德·杜瓦尔一生行盗,其所获颇丰。象征着各个帝国和教会权利以及荣耀的权杖他就搞到了一百三十五根,另外还有四十五顶皇帝和宗教首领的冠冕,以及三十八把加冕典礼剑和国王元帅等人的佩剑。其中物件不但有古老的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和古代波斯萨珊王朝等荣极一时的王国的,还有像英国、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德国)、教廷、基督教以及东正教等现存王国以及宗教的,涵盖范围之广可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在欧洲范围内的盗墓和抢劫,也是收获颇丰,除之前在庞贝古城所搞到的金银币之外,又增加了近五万多枚古罗马、拜占庭和其他欧洲各国的古代金银币,几千件欧洲和埃及的古代现代金首饰以及金银器皿。

    如果克劳德·杜瓦尔不做盗贼的话,那他一定会是一个顶级的收藏家,这家伙的知识面是很广的,不但懂得艺术品欣赏,古代的军事知识也知道不少,对于古代战争武器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他所搜罗来的物件里边,居然有超过一千件的各个国家各时期的人、马盔甲和各式兵器防具。

    这些个古代兵器里,不但有最早期的锁子甲和皮甲,还有中世纪时期的骑士铠甲,古希腊重装步兵的全身铠甲,以及带着红缨的头盔冠、雕刻精美的盾牌、表面浮雕并且镶嵌着宝石的甲胄,和大型的塔盾、长矛、巨斧等重型冷兵器,甚至还有不少制作精美的大马士革刀。其中还有能够成套的,而且整套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套;各种类型的兵器,皮甲、铁甲、锁子甲等等都有成套的,开一个古代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武器展览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在日志的其中一页,还记录着他们从教会的墓葬和遗迹里边,盗出了不少的圣器。圣爵、圣体匣、香炉、黄金版画等等两百多件。还有很多的古老书籍,包括古代的宗教经文,一些异教的咒语书籍,和古代的诗歌、文献等。其中不乏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莎草纸文学作品和羊皮纸的古籍;最宝贵的就是一部黄金打造,书衣上还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古老圣经新约,和一部最早期的羊皮纸书写的圣经新约本,这两本圣经估计要比现在教会保存的最古老圣经还要古老。

    克劳德·杜瓦尔搜罗来的所有物件中,文物价值最低的就是一些钻石和珍珠了,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文物价值。

    钻石都是古老的印度钻石,足足有四百六十颗,张辰一一看过那些钻石,不只是洁净无色的,还有一部分是粉色和蓝色的钻石,个头也都不小,最小的是三克拉的,最大的则达到了一百六十多克拉。而且,那些珍珠都是货真价实的埃及法老御用品,据日志记载,这些珍珠都是从埃及古墓葬中盗墓所得的。张辰也把这些珍珠从戒子里边取出来看过,的确都是极品珍珠中的极品,各个浑圆饱满。最小的一百零三颗直径都有五公分,再大一些的有六十颗七公分的,还有三十四颗十公分的,最大的是十六颗十三公分的。不但个头巨大,而且还颗颗饱满,品相极好,这样的珍珠绝对算得上珍珠之王了。就连一向物欲淡薄的宁琳琅都耐不住其诱惑,要求张辰拿出几颗来给他做首饰。

    虽然积累了不少的宝贝,但是克劳德·杜瓦尔也因此攒下了垒垒恶名,被很多国家追捕。在之后威廉丹·比尔的日志记载中,最终,四处劫掠的克劳德·杜瓦尔还是没能逃过追捕,在他去到英国看望怀孕的情人时,被当地的军队抓获,处以了绞刑。

    第一一九、一二零章海盗行业的佼佼者

    感谢段军梦和cwj88两位同学的打赏!

    今天的内容没有分开,就两章合一块儿发了。

    求票,求票,求票啊!

    走过路过的,都把票票留下吧,再喊喊那些没有走过路过的,也来走过路过一下,谢谢了!

    收藏和点击也都很重要,收收更爽利,点点更健康!

    另:这周的推荐到四千了,如果能超过五千,咱明天也尝试着爆发一下,闹上三章给大家爽爽。

    后天如果能破七千,也来九千字,给大家提神。保证一诺千金,码字的人,讲究的就是个信誉。

    这本日志在克劳德·杜瓦尔之后中断了近二十年,直到威廉·丹比尔得到这本日志之后,才又开始再次进行记录。

    威廉·丹比尔在他最初的日志中写到过他对父亲的怀念,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被处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会背着国家私自搞了那么多的宝藏,并且把本应属于国家的财富私藏在加勒比海那座宝藏里的原因。

    威廉·丹比尔在得到克劳德·杜瓦尔的日志之后,曾经仔细地研究了克劳德·杜瓦尔的一生。发现他的船队只是在地中海以及其周边范围活动,去到加勒比海地区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掩藏宝物而已;而他的抢劫行为在当时已经是很危险的了,欧洲各国在当时虽然有战乱,但是也没有放松对社会秩序的管理,这一点是他获罪的主要原因。至于盗墓,那些都是秘密进行的勾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般不会引起注意;不过想要继续进行盗墓已经不大可能了,欧洲本来就没有太多厚葬的习俗,再加上克劳德·杜瓦尔一伙人多年洗劫之后,能够值得一挖的墓葬和古迹已经很少了。

    也许是遗传了克劳德·杜瓦尔的优秀航海基因,再三思虑之后,威廉·丹比尔决定还是做一个伟大的海盗。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航海知识,并且在实践当中去领会日志里记载的行船经验,于是,他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并且参加了英荷海战。

    终于,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水手和海军战士了。感觉时机已经成熟的威廉·丹比尔离开了皇家海军,加入了一支海盗组织,并且很快的成为了船长。

    历史记载他对海洋气象、水文现象和海洋动植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却不怎么在意金银财宝,甚至还发表了好多航海类知识的书籍。

    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他的一个障眼法而已,威廉·丹比尔身负重振家族的重任,想要再次回到上流巅峰,不但需要大量的财富和大势力的支持,还要有一定的名望。所以,一个航海家的身份是威廉·丹比尔不可或缺的,并且为了保有很好的名声,威廉·丹比尔从不在欧洲大陆做违法的事情,反而是以学者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线里。

    至于财富,那就太简单了。海外就有很多到处堆积着财富的地方,作为海盗,想要劫掠这些地方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地中海南岸的非洲,和环加勒比海地区的美洲大陆,这两块宝地上从来都不缺乏黄金和各种珍宝。

    威廉·丹比尔做了三十多年的海盗,沿非洲、美洲和西亚、南亚等海岸的所有地区,几乎没有一处被他放过的。在那个通讯极度闭塞的年代,他们打着各种政府军的旗号,通过极强硬的武力手段,在降伏了当地人之后,再对其大肆的掠夺,并要求其定期预备好财物上缴。

    在多次的环球航海中,威廉·丹比尔的船队去到过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大陆,十七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就发现了“新大陆”澳大利亚,并且沿着东南亚的航线到了日本,除了当时还比较强大的中国之外,亚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没能幸免,和大洋洲的多数地区一样,成为了这伙海盗的吸金圣地。

    十七世纪末,威廉·丹比尔开始逐步执行自己的家族振兴计划,真正的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军官,开始逐渐走向上流层面。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效忠于英国,他只是打着玛丽二世女王的旗号以方便他更加肆无忌惮地去劫掠财富。

    虽然他把在之前发现的新大陆澳大利亚指了出来,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也大多是以大英帝国海军的幌子,干着海盗和强盗的勾当,在全球范围内为英国大肆搜刮财富;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把任何财富带回到英国去,所有劫掠来的财富,全部被他藏在加勒比海的秘密山洞里,作为日后家族振兴的经济基础。

    在威廉·丹比尔三十多年的海上生涯中,他或盗用英国皇家海军的旗号,或作为真正的英国皇家海军,先后在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上搜刮了巨额的财富。

    在当海盗的期间,他效仿当年的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尤其是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进行了多次武装抢劫和墓葬挖掘,得到了数千件金银器皿,以及两万多件黄金和宝石镶嵌的首饰。就连落后的非洲部落,都被他压榨出四千多件金银器皿和一万多件黄金首饰。

    而他很少前往的亚洲,也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劫掠了不少的财富,当时的东南亚地区生产力比较落后,所以最多的财富还是来自相对比较发达的印度地区。在这片区域,威廉·丹比尔带走了数以千计的金银器皿和近万件的首饰,因为很少前往,所以劫掠的金银数量和其他地区相比少了很多。(东南亚的定义是在二战之后才有的,这里只是作为一个相对大家都熟知的地域来记。)

    但是这里的其它财富却没能幸免,在印度和缅甸、泰国等地区,他带走了上万颗珍贵的顶级宝石;在当时还很落后的马拉西亚,能带走的也只有最为著名的马来克力士剑了,在枪炮的武力威胁下,马来政府给威廉·丹比尔的船队进贡了一百把陨铁打制的克力士剑;而当时还被西班牙殖民的,生产力更为落后的苏禄,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则是被迫交出了国王视为生命的数千颗金珍珠。

    作为十七世纪最为落后的澳洲,虽然财富量小得惊人,但是却被威廉·丹比尔刮了个干干净净,不但卷走了当地几乎全部的黄金,当地顶级的欧泊也交出了近五千颗,还有近万颗澳洲极品珍珠;顺带着不远处的大溪地,也被威廉·丹比尔洗劫了一遍,两千多颗大溪地黑珍珠装进了他的战船,其中不乏极为罕见的“孔雀”。

    而被威廉·丹比尔搜刮的最惨的,就是当时还在闭关锁国状态的日本了。由于日本皇室在双方交战的前期,曾经把海盗军团几个士兵用色诱的方式刺杀,并且派出武士刺杀海盗军官,还在对方的食物里下毒,而引发了第二次战斗。其反复的小人作态,和卑劣的行径,惹怒了威廉·丹比尔,被这位皇家海盗大王武力进攻了三天的时间。由最初对沿海岸的炮攻,转化为登陆作战,三天之后,威廉·丹比尔的海盗战士打进了当时不算坚固的京都城,日本天皇在被俘虏之后,不得不交出皇家宝库的钥匙,和全部的皇室宝物等财物的清单,以及皇室的女眷,任由这伙“大英帝国海军”们随意挑选。

    在不久之后,德川幕府派来的小股军队也被坚船利炮轰的落荒而逃,再次交出大量的财富,并且答应在半年内拿出规定数量的黄金之后,才算是把这帮子海盗送走。当时的幕府可是要比天皇有钱多了,先后两次,皇室砸锅卖铁也才凑出八十万磅多点的黄金;而德川幕府却交出了二百一十万磅,并且,幕府还拿出了近千件**艺伎和武士形象的黄金人偶。最后,两家又几乎是倾其所有地联合交出了一千多件佛像、镜子等等,甚至包括官府印信等黄金器物,以及万余件各种黄金首饰,以换取大英帝国的和平条约。

    当然,皇室也不是凭空就能占幕府的便宜,他们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不但要受到幕府的制辖,还要节衣缩食来还上幕府所“代替”他们交出的的黄金等财富。

    另外,日本皇室的宝库也被威廉·丹比尔洗劫一空,不单单是皇室的宝库,就连一些其它诸如皇室成员的卧房等等,都搜刮了一遍。这家伙也是一个懂得收藏的人,皇室所收藏的大部分古画都被他夺去了,在这近千幅古画其中,有两百多幅天皇妃子画像和一百九十六幅天皇画像,那些天皇的画像则是七十多幅历代天皇的死绘,和四十多幅历史上六位女天皇的春宫画。

    而皇室本来就不大的书库中,从八世纪起,到十七世纪当时,各种物语、古纪等等所有的皇家读本,连带着皇室笔记九百多卷,和两千多卷由唐、宋、明等朝代从中土传到日本的、日本当地僧人翻译抄录的佛经收藏,全都无一幸免。就连皇室御用的瓷器和漆器,也被威廉·丹比尔打劫走了几百件,而且还都是皇室御用品中的精品。

    在这一段的日志中,还特别标注了一只不大的箱子,这只箱子很特别,是日本皇室圈养的匠人制作的。日志上说其用料上乘,还镶嵌这很多的珠宝和黄金,是日本皇室的至宝,里边盛放着四件宝贝,分别是日本的三大神器和一件皇室珍藏。

    那只箱子张辰还有印象,就在日本分类的那一处堆头里,不过是单独放在一个凸出来的石台上面的。当时张辰也感觉这只箱子比较特别,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就没有打开查看,也没有用意念力去观察,没想到里边居然装着所有日本人都奉若至宝的三大神器。怪不得会有传言说,现在日本皇室手里的三大神器都是后期仿制品,原来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他们伟大的天皇给败家掉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今的三大神器不给人参观了,被人看出是假玩意儿那可是太丢脸了。只是不知道另外一件皇室珍藏是什么物件,等会儿把这本日志看完了之后,还要清点这次宝藏里边的物品数目,到时候好好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威廉·丹比尔所搜罗的东西里边,最多的就是黄金了,除了日本皇室和幕府所交出的黄金之外,在非洲、美洲和澳洲,共劫掠了七百多万磅的黄金。在日志中还记载了一种来自非洲和美洲大陆的,类似于白银的金属,其质量要比黄金还重,在当地也是贵族的佩带饰物。因为产量太小,只搞到七十多万磅,和一万余件器皿首饰等。

    这应该就是宝藏里的那些铂金了,早在公元元年和中世纪之前,古埃及人和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铂金了,按照日志的记载,这些铂金也是从那些地区搞来的。

    在自然界里,铂金的储量比黄金要稀少得多,迄今为止所探明的储量也只有万余吨,而且铂金的提炼难度也要比黄金更加的高,要一百五十道以上的工序才能完成,有时候年产量还不到黄金的二十分之一。

    威廉·丹比尔能够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就搜刮来七十多万磅的铂金和万余件铂金首饰,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怕不是把非洲和美洲所有产铂金的地区都挖地三尺了吧,这家伙刮油水的手段还真是没得说。而且,这老小子不管收刮还是收藏,还真的是都很厉害,铂金在当时并不是热门的金属,直到十八世纪晚期才被作为贵金属中的顶级存在,而他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玩意儿的价值,这种行业前瞻性,还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在做海盗之余,威廉·丹比尔也会在业余时间做一些贸易,当时的清朝还比较强大,完全不是他们这样的船队或者军队能够抗衡的。既然不能攻打或者劫掠,那就搞点贸易吧,东方大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等物品,在其它大陆可都是稀缺商品,即便是正当的贸易,也有大把的利润可以赚取。这也正好给了威廉·丹比尔一个树立正面形象的机会,每次当他把从东方大国购买的商品和从印度等地区劫掠来的货物运回去销售,都会被抢购一空,威廉·丹比尔也在航海家和军官之外有了一个大海商的身份。

    在大肆劫掠的同时,威廉·丹比尔也没有放弃对欧洲大陆的搜刮,他虽然没做强盗,也没有直接去参与盗墓,但是他雇佣了一大批的盗墓贼,专门为他工作,还经常性的和一些大盗做交易,从他们手里底价购买一些高档艺术品。

    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在积极地抢钱,抢粮,抢地盘,对于一些艺术品方面的东西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不论是克劳德·杜瓦尔之前的盗墓行为,还是之后威廉·丹比尔所雇佣的盗墓贼和艺术品大盗,都没有受到严重的打压。也正是因为这样,威廉·丹比尔可是占足了便宜,他只要拿出少量的财富,就能够从那些大盗的手里换来价值连城的宝贝。

    也许是威廉·丹比尔的鉴赏能力还没有达到他老爹杜瓦尔的高度,或者是因为中世纪早期或者更古老时代的欧洲文物太少,又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吧。威廉·丹比尔所搜刮来的艺术品和收藏品中,只有日本的那部分和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作品,不过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东西却无一不是大师之作,随便拿出一件来,那都是响当当的。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当今和今后国际市场上最火的收藏品范围之内,还有另外的一部分则是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方面很有研究价值,总之这些物件都是欧洲收藏品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在日志上的记载中,威廉·丹比尔或亲自寻找去收购,或者通过向艺术品大盗或者盗墓贼购买等方式,共得到近千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稿或者精美的艺术品。这么一个数量,怕是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能够拿得出来。也就是因为在这山洞里藏着,如果这些个物件一直在外边流传的话,能够保留到今天的,有没有其十分之一都不敢保证。

    这些物件里边有包括文艺复兴前三杰在内的,十几位著名作家的两百多份手稿,其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但丁·阿利盖利的《神曲》、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弗兰齐斯科·佩特拉克《歌集》、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君主论》等手稿,这些无一不是欧洲文学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代表着当时最高级别的作品。

    这些手稿的作者都是在当时就大名赫赫的人物,甚至还有大力提倡,并且进行了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等方面论文等的手稿十七篇,对于研究当时的宗教改革过程,和分裂的最初缘由有很大的作用。

    在这一页的最下边的一条记录,让张辰更加的睁大了眼睛,威廉·丹比尔这小子也太能了点吧,就连莎士比亚的手稿他都搞来不少,其中包括有一百三十二首十四行诗和十四部剧作的手稿,他怎么就知道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后世会风靡全球呢,眼光太***具有前瞻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全球文艺界或者非文艺界,都有着无数的莎翁粉丝,要是被他们知道莎翁除了有六份签名和三页《托马斯·莫尔爵士》的手稿之外,还有这么庞大数量的手稿存世,虽说不知道会不会疯掉,不过肯定会有一大票人想尽办法的通过各种关系来找张辰借阅的。

    要不就说这父子俩牛呢,除了这些作家文人的文稿之外,威廉·丹比尔还搞到了不少著名音乐家,如奥兰多·迪·拉索、纪荛姆·德.马肖、帕莱斯特里纳和杜费等等的手稿,这些人都是在当时对音乐界有着莫大影响力的牛叉人物。但是拘于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对欧洲世界的影响,这些音乐家们的手稿中,大多数都是一些经文歌和弥撒曲以及牧歌,游吟歌、叙述曲、复调回旋诗等形式的作品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得不承认这是当时欧洲艺术界的一种畸形现象。 (:

    ) ( 淘宝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2/21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