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位拿出来的是一尊近四十厘米高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立像,这东西份量很不轻,而且底座上难免有一些不平整,是会损坏桌面的。
这么重的东西,陈老和石老都不适合拿起来观看,四人只好是起身围着这尊菩萨像进行鉴定。
这是一尊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的六观音之一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明代鉴金密宗款式,有三十七八厘米高低,底座高约五厘米。
前五面左右各三面,分别作慈悲欢喜相、大悲救苦相、赞叹相、爆笑相等,最顶上的佛面作为修大成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下身着长裙,上身袒1ù,头戴五叶冠,宝冠正中有一尊双手在膝上作定印的阿弥陀佛像。
整尊造像共八臂,主像双手与于xiong前结印,左侧手持莲hua、宝瓶、
日精摩尼右侧手持骂索、柳枝、月精摩尼。
表面的筌金基本完好,裙上镶嵌的宝石也无一脱落,品相不可谓不好可这尊菩萨像,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儿。
看过之后,几个人各自回到座位上,并不说话。现场的观众还要鉴赏呢,等观众们都看过了之后,才会做鉴定。
好不容易等观众都看完了,主持人也采访过了,这位藏友好像比较心急忙问道:,“各位专家,我这件东西怎么样啊,值多少钱?”
也可能是因为心里着急,这位并没有看到前面四人脸上的表情,只是想知道他带来的东西会有一个怎样的鉴定结果这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
陈老看着他淡淡地问道:,“你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啊?”
,“哦,这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当年我父亲是陕甘那边的知青,返乡回来时候当地的朋友送的。”他这种说法是解释这类物品来历最常用的之一,另外一种则是交换来的。
张辰听他这话,差点笑出来就这玩意儿,还是他父亲留下来的,这家伙也太滑稽了。看他的样子应该有四十岁了他父亲最少也应该在六十岁以上,不出意外他父亲因该是知青下乡的,“老三届”至少也应该是,“新五届”头一批的,这尊十一面菩萨像那时候还没有呢,真不知道他这父亲是怎么带回来的。
陈老和古玩行打了一辈子的交到,听他这么一说,还能不明白他的目的吗,市面上有不少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能够哄骗了鉴定专家,把他手里的膺品开出一份鉴定证书来,然后再卖个好价钱。
田乃男笑着打趣道:“这样类型的造像我家里也有一尊,但是没有你这尊这么大,差不多要小个两圈吧,品相也还可以,不过我那尊是唐代的……”
田乃男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位就〖兴〗奋地道:,“田专家,那您说我这是什么朝代啊,得有南北朝那么远吗,如果您喜欢的话,我愿意出让的。”
田乃男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这家伙胆子不小啊,不但拿着膺品来鉴定,还想把膺品卖给现场的专家,而且还是在节目录制过程当中,这家伙也不知道是聪明过头了还是傻到没边了。
田乃男苦笑了一下,接着道:,“我说我那个是唐代的,是说年代要久远很多,你这个还差得太远……”
,“没关系的,明清的也行啊。”这位再次插嘴。
田乃男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正sè道:,“很不幸的告诉你,你这尊连民国都不到,应该要比知青返乡的年代还要晚很多,你明白了吧。”
这是节目录制之前就商量好的套路,为了减少想要靠着节目投机取巧的机会,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劲儿的批,让这种人彻底打蒋他们的无耻念头。
对方被揭穿了小伎俩,有些恼羞成怒,道:,“你到底能不能鉴定啊,明明是老玩意儿,你怎么能说它是假的呢,你们这节目不可信。”
陈老也被他惹怒了,出声道:,“年轻人,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东西是什么来路你心里应该很清楚的,我不知道令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同意你用他的名义来做这样的事情。”
说罢,陈老又对田乃男道:,“1卜田,你给大家说一下这东西的毛病在哪里,以免大家以后遇到同类的东西上当。”
田乃男点点头,对这观众席道:,“好,现在由我给各位观众解释一下,由于古人对神佛的恭敬和思想依赖,以及金铜等金属在古代的贵重xìng,古代的金铜造佛像,都是极其精美的,决不可能出现面部表情呆滞的佛像出来。这尊菩萨像,十一面表情毫无生动可言,完全没有那种应有的灵xìng。另外,大家可以看一下,摄像师给这里一个特写,对,就在镶嵌的部位。大家看这里,这种镶嵌工苦是现代手法,在古代的镶嵌作品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工艺的。所以,这尊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是一件十足的膺品。”a。
第一九八章专家哥哥
这位本想着借此机会给他手里的东西镀上一层金,没成想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等这节目播出之后,他那东西就成死物件儿了,而他自己,也很难在古玩圈子里再混下去。
抱着沉重的菩萨像,第二位藏友灰溜溜地走了,他心里是恨田乃男坏了他的好事,可又没一点奈何。总不能让人家看出来了,还帮着你隐瞒,甚至给你一个想要的鉴定结果,心术不正迟早会有这样一个下场。
第三位藏友带着他的藏品进来的时候,现场已经安静下来了,见识了这几位鉴定专家了刚才对持有膺品的藏友无情打击,现场观众和藏友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了。这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东西,如果只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地说两句,你凭什么坐在那里给人家鉴定呢,先你的职业操守就不过关,文玩古物这些东西是最最说不得假话的。
这位藏友把他的那件笔筒放在条案上,微笑着道:,“几位鉴定专家好,这笔筒是我五六年前出差的时候在地摊上买的,当时觉得有可能是紫檀木的,请几位帮着掌掌眼。”
这种藏品的鉴定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上手,多接触,正所谓,“功到自然成”见识的东西多了,真假优劣一看便知。
这事是田乃男负责的,拿起那只笔筒简单看了看,又交给身边的陈老,挨着的石老和张辰都是简单看了一下就放在桌上不动了。
这个现象让这位藏友的大感不妙,心里一着急,就表1ù在脸上了。
双手也不自觉地开始搓着,眼睛来回扫视着眼前的四个人,就怕从他们嘴里说出一句不好的话来。
这表情看在田乃男眼力,他也不想让这位藏友心理负担过重,等现场观众鉴赏、采访过后,就笑着问道:,“出趟差也不忘逛古玩市场,你应该也是搞收藏的吧,这笔筒你多少钱收的?”
田乃男的话让对方的紧张落去了不少,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就怕这话是在安慰自己呢,强作了一个微笑,答道:,“这个倒是谈不上,就是个人比较喜欢,要说专业知识也没有多少,算是个爱好者吧。这笔筒我是在苏州收的,当时对方要价是两千,最后搞价搞到一千三,我看着像是紫檀的,咬了咬牙就买下来了。”
田乃男听后笑道:,“嗯,你这样的心态是不错,看着喜欢的东西还能静下心来搞价,而且还是面对着一件很有可能是紫檀笔筒这样的物件儿,你要是能把这种心态保持下去,那你打眼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了。
一千三,你还要咬咬牙,你这咬牙的机会要是多几次,你这可就了不得了啊。恭喜你,这是一件明代官造的木雕精品,即使是在五年前,一千三收下来也是一个大漏,好好收藏吧。”
,“谢谢专家,谢谢!”道谢之后,这位又看向田乃男,问道:,“田专家,不是还要再讲一讲的吗,我们都希望能从专家这里听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呢。”
田乃男笑道:,“讲啊,当然要讲的,就来说说你这件笔筒吧。”
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接着道:,“明清时期,木雕工艺进入了高度展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同时也形成了木雕工艺的分类,例如:白木雕、红木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金漆木雕等等,你这件就是红木雕的精品。
明清木雕多文玩,文房用具和案头清玩最为常见:而两者的艺术风格却又有很大的不同。清代木雕繁奇多姿,打磨要细到深雕的里层都光滑如玉,表现yù很强。而明代的木雕,则要表现得简练古朴,不做多层次雕刻,很少用深雕、镂空的技法:同时明代木雕又很注重器物与材料的统一,充分运用木材本身的sè泽、玟理等优势,不以技法做遮掩,却达到了稳定、协调的艺术效果,十分难得。”
现场观众齐声鼓掌,这番话基本上就把明代木雕的要领和关键全都总结了,对于在坐的观众在今后的木雕收藏上,作用不可谓不大。
字画,佛像,杂项,这三类都已经有藏友上过场了,接下来要上场的藏品不用说,肯定是瓷器无疑了。
一今年轻女孩儿抱着一个小盒子走进来,粱斌这厮还没有女朋友,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就有心和对方多说几句。
,“1卜妹妹,你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藏品呢?”
这女孩儿显然是常看综艺节目,对这位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并不陌生,大大方方地道:,“粱斌哥哥好,我带来的是四只瓷碗。”
,“哦,那这是你自己的收藏呢,还是你家里的呢?”
,“这是我爸的东西,不过也是别人送给我爸的,我趁着我爸不在家,拿出来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粱斌脑门上就见黑线了,问道:,“呃,1卜妹妹,你爸他不会是当官的吧?”
,“嘻嘻,你以为我爸是贪官收别人的礼啊,怎么可能呢,我爸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
粱斌还真怕这女孩子的爸爸是个当官的”“哦,这样啊,我也觉得有你这样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你父亲也不该是个贪官。现在你就把你这四只碗拿上去,让我们的专家给你看看吧。”
,“专家爷爷好,专家叔叔好,专家……,哥哥好,问了一排的好,到了张辰这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叫哥哥了。
说完就把盒子打开,取出里边的四只粉彩小碗,放在了陈老的面前,等着老爷子给鉴定。
可这是张辰的事啊,而且陈老还想要让张辰在这节目上出出彩呢,可又不能就这么推给张辰。只好是先拿起面前的小碗看了看,然后又递给了石老,由他交给张辰。
女孩儿看着就有点不大情愿了,那么年轻,比我大不了三两岁吧,能做专家吗?犹豫着问道:,“专家爷爷,您不能给我看看吗这里边您年龄最大,我自然是找最有经验的了。”“看来年少成名也有弊端啊,陈老呵呵地笑着,那边的田乃男就说话了:,“1卜妹妹你可别小看了那个专家哥哥,他的瓷器收藏可是最全的,而且眼力好,在我们行内他也是第一流的。再说了,你这里不是有四只吗,我们四个人,正好一人一只,一起给你做鉴定这不是更好吗。”
女孩儿也不再说什么了,不管那个暴年轻的是不是专家,就给他一个机会吧或许他还真的是一流高手呢。
四个人一人看一只,轮换着看过之后,四只碗都聚在了张辰面前。
张辰又把四只小碗并排摆在一起,请现场观众来鉴赏。
张辰倒是不认为这女孩儿有什么不对,给他也一样,当然是要找年长的专家给自己鉴定了。
年龄越大就越是有经验,古玩这东西可不是比力气,只能是靠多年的磨练和学习才能有成绩。
张辰再次捏起一只碗看了看余光看到女孩儿不大信任的表情,苦笑了一下,道:,“别怕,我肯定不会给你打碎了的,如果真给你损坏了我赔你一只更好的碗,有这么大个儿,雍正胭脂水釉的。”
看着张辰用双手比划1出一个有半米大的圆,女孩儿有点愣住了,那么大的碗,要比我的贵重好多倍了吧。嗯着巨大的瓷碗女孩儿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那只大的雍正胭脂水柚薄胎大碗张辰甚是喜爱,只怕这存世的也就仅此一件了怎么可能用来作为赔偿呢。张辰敢这样说,那是因为以他现在的敏锐度和度绝不可能让任何一件瓷器在他手上有了损伤,这厮只是说漂亮话而已。
这一招果然把女孩儿的心思转移了,张辰放下手里的碗,道:,“这四只碗上的图案分别是牡丹、月季、芙蓉、蔷薇,正好是一套的,而且这四只碗还是乾隆官窑的精品。乾隆粉彩是粉彩工艺的顶峰”回去告诉你父亲,这四只碗弥足珍贵,一定要好好保存。”
女孩儿扑扇着长长的睫毛,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一个鉴定,问道:,“这个很珍贵吗?”
张辰道:,“我见识过数万件各种瓷器,这样四只一套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实物,到底珍贵不珍贵,你说呢。”
粱斌也是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作为主持人,这时候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先生,这致远堂也是官窑款吗?”
,“这个是室名款,明清两代到了一个瓷器展的高峰,这两个朝代的皇帝多数都有自己的sī窑,尤其是清代的皇帝,康乾道三位在位的时候,这种室名款多达上百种。例如万历皇帝的芝兰室,崇祯帝的以德堂,康熙的百子堂、希范堂、松年堂,乾隆的雅雨堂、宁静斋,道光有筑野堂、居梧堂,以及清晚期慈禧的大雅斋,这些款识的瓷器也多在官窑之列,甚至要比纪年款的更加精美。”“粱斌不住地点头,道:,“只是一个款识就有这么多的道道,果然博大精深,那张先生你再给大家讲讲粉彩吧,这里边又有什么知识呢。”
张辰也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正一下名,道:,“大家都知道,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模仿珐琅彩烧制的,珐琅彩很溧亮,但只能是皇家使用,老百姓是不得一见的。就有人想,能不能把这珐琅彩模仿出来,带入到民间给老百姓也用用,于是呢,粉彩就出现了。
粉彩出现于康熙晚期,鼎盛于乾隆年间,由于它是仿珐琅彩烧制的,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叫粉彩,而是叫做“洋彩”到了道光年间的时候才有粉彩一说。粉彩还有一个名字叫“软彩”这是因为它在釉质材料里边加了一种叫做“玻璃白”的东西,也有人说是加了铃粉,以至于粉彩看上去特别的粉nèn,彩sè特别柔和,层次明显,增强了立体感。
有一种出现于清末的轴上彩彩瓷,叫做“浅绛彩”很容易和粉彩混淆,大家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浅绛彩是直接上sè,不添加玻璃白,所以它没有渲染的效果,这是它和粉彩的一个区别:另外一点,就是粉彩用料很足,尤其是雍乾两朝的粉彩瓷器,又厚又粉,拿手mo一下突出感很强,而浅绛彩则是另一个极端,几乎没有触感。而且浅绛彩容易脱sè,百十年下来,有的连画面前看不清了。说起来很简单,真要上手的话,还是得多看多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啪,啪,啪……”这时候观众们才真正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年轻的喜宾,把他当作一个专家来对待了。
女孩儿也是很真诚地向张辰道谢:,“谢谢专家哥哥!”a。
第一九九章不适合腌蒜
在张辰鉴定过那四只粉彩小碗之后,也得到了现场所有人的认可,再接下来他鉴定一件成化年底款的双耳瓶为清晚期民窑仿制的时候,大家也都服气了。
播出一期节目只有四十多分钟时间,可那都是剪辑过了的,真正拍摄的时间要长很多。每一件藏品连出带进,加上点评讲解,以及主持人的穿插,最短也得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从上午九点半开始,
八件藏品下来,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还要多。
虽然藤蔓遮盖的凉棚下有风扇不停地吹着凉风,一边的的池塘也提供了足够的湿度,能够把七月的热浪赶出凉棚之外:可是时近中午,别说陈老和石老两位长者,就是那些现场的观众,也觉得肚子有些空了。
张辰可不敢让这两位老爷子饿着,大中午的老人家又都喜欢午休一下,这些都需要安排。好在有张沐,在这圈子里滚打了三四年了,一应计划做的很到位,早就订好了燕京饭店的送餐,知远堂里有十多间豪华套房,午饭后正好就地休息。
第二期的节目从下午两点半开始录制,有了一上午的磨合,观众们对于套路也都熟悉了,和主持人相互配合着,下午的节目录制起来顺畅了很多。
流程顺畅了,效率自然也会提高,到下午六点半的时候,两期苹目都已经完成了。参与鉴定十六件藏品中,也没有了被人拿来滥竽充数捣乱的,不过其中的两件却是很有意思。
其中一位藏友带来了一对白玉老虎,造型古朴,雕刻深动入微,。
藏友本以为能到清早期就不错了,没想到田乃男看过之后,却是给出了唐代和田玉雕精品的鉴定。
另外一位带着一本没皮没脸的旧书想来碰碰运气的藏友更是没想到,他这本自以为没皮没脸的旧书,居然是明代6元大本的《hua间集》,颇具收藏价值。
第二天的录制更走出现了两件好东西这两件藏品让藏友也都是十分的欢喜。
上午录制的一期节目中,一位藏友带着一个盒子进到拍摄现场,来到鉴定嘉宾面前问过了好,打开她手上的盒子,里边铺着黄帛,中间是一块玉佩。
田乃男接过玉佩看了看,问道:,“你这块玉佩是怎么来的?”
藏友好像对自己这块玉佩很有信心,很干脆地答道:,“这玉佩是我母亲的我母亲年轻时候曾经照顾过一位老太太一段时间,那老太太解放前是有钱人家的姨太太,手里存着几件古董为了感谢我母亲就送给了她这块玉佩。
据说这玉佩当时tǐng值钱的,我母亲一只都不舍得拿出来,前段时间又想起那位老太太了,才又说起这个事。正好听说你们节目能给免费鉴定,我母亲也一直想弄明白这玉佩到底是怎么个事,所以就报名参加了。”
田乃男对这块玉佩好像不怎么感兴趣,又问道:,“那你那只盒子能给我看看吗,是不是当年那位老太太和这玉佩一起送你母亲的?”
,“对啊我母亲说,这盒子原来就是装着这块玉佩来的。”
田乃男笑了笑,对旁边的陈老三人道:,“陈老,石老,张辰你们看看这盒子。”
陈老接过盒子看了看,又递给石老,接着是张辰,都看了一圈,三个人先后都是点了点头。
一边的藏友倒是有些莫名其妙了,我要鉴定的是玉佩这几个专家怎么拿着盒子不放手呢,难道说这盒子比这块玉佩还要好吗?
不待她多想什么,田乃男就开口了:,“呵呵你这块玉佩啊,倒也有些年头清末民初的东西,放一段时间价值会高一些。倒是你这个盒子不错,当初那个老太太就没给你母亲说这盒子是怎么回事吗?”
,“这个还真没听说过,如果有说法的话,我想我母亲一定会跟我们说的。”藏友笑着回答,看来知道这盒子是个好玩意儿之后,心情是不错。
,“你这个盒子很有来头,应该是清中期盛世时候的东西,材质是yīn沉木的,而且还是一块整木掏出来的。尤其是这木质,这盒子四边是黑sè,底板和盖板的中间部位又都是红sè的,这是yīn沉木种的上等木料坡垒yīn沉木,价值不菲,好好收藏吧。”
藏友喜出望外,对着田乃男连连道谢,如果没有田乃男的鉴定,这盒子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下场呢,兴许毁坏了或者扔了也有可能。
田乃男也不用主持人招呼了,自觉地讲起了yīn沉木的知识:,“yīn沉木又被人们叫做“乌木”不过这个乌木和东南亚的乌木可是大不相同,东南亚的乌木是一个木种,属于现干木材,而yīn沉木则是炭化木,叫它“乌木,只不过是因为它最早出现的时候是表面乌黑sè的。
其实yīn沉木本身就已经可以算是一种古物,是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由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是地壳变动的过程中,被埋入江河湖泊甚至是海底的珍贵木材,经过千万年的缺氧、高压以及细菌等微生物作用,内部的脂肪和糖等成份都被慢慢溶解掉,逐渐碳化而形成的。
yīn沉木的种类有很多,香樟树、金丝楠木、杉树、槐木、檀木等等的都有。不褪sè,不生虫,不腐朽等特质,也让yīn沉木成为了理想的家俱和艺术品制作材料,深受古代皇家和帝王的喜爱。而这种特殊条件下生成的木料,也因为不可再生xìng,成为稀缺资源,自古就有“纵有金银满仓,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另一件藏品出现在下午的时候。
下午录制的是这一次的最后一期节目,先要用这五期节目去试下水,看看观众有什么反映。如果反映一致的好,那当然是最好不过: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再根据汇总来的消息,对节目进行一些小改动。
两天的节目录下来,现场的观众对于几位鉴定嘉宾也熟悉了,至少知道几个嘉宾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活泼胆大的观众,甚至会在休息的时候上前和嘉宾聊上几句,请教一些专业知识。
第二天下午节目录制之前有观众还专门从家里把自己的藏品带来,想让几位嘉宾帮着看看,给掌掌眼。陈老和石老是要午休的,张辰和田乃男就成了观众请教的对象面对人家如此的热情,两人也不好拒绝,只好是挨个儿的看过去,不过只是说说,开具鉴定证书是不可能的。
到节目开始录制之前,两人帮着看了三四十件玩也匕,嘴巴都快说干了。趁着大家安排座次的时间,赶紧补充了一下水份省得节目开录了才又难受。
倒数第三位藏友进来的对候,两只手里各抱着一只白瓷罐子,走到条案前把罐子放下跟嘉宾问了好。
这是两只一样的碎子,二十多厘米高,通体都是白釉,没一丁点儿其它的颜sè,白的简直欺霜赛雪。
张辰拿过一只罐子看了看,又揭开盖子看看,里边散出一股浓浓的醋酸味儿,皱了皱鼻子问道:,“你这罐子可有些年头了吧是早些年买的,还是家里传下来的呢?”
这位藏友穿着很休面,长相也比较富态,家庭条件肯定差不了,所以张辰才会问他这两只罐子是不是买来的。
,“不是买来的,我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这俩罐子在我们家最少也有七八十年了,我父亲小时候就见过,一直是在厨房里搁着用来的。”
,“给厨房里用,你们家该不是使这个腌腊八蒜的吧?”张辰若有所悟地问道藏友笑了笑答道:,“的确是腌蒜用来着,听我父亲说,他还小的时候就应经在用了您刚才拿的那个就是腌蒜用的,另外这个是放糖的。”
,“你能分这么清楚?”张辰觉得这人还真细心啊两只完全一样的白瓷罐子,拿到外边来都能分清楚,这就是一般古玩行的人,都不可能分这么清楚的。
,“这俩罐子比双胞胎还像,我其实也分不清楚,我看见您刚才皱鼻子来着,应该是给呛着了。”
,“噗”观众席上有人憋不住笑出声来了,接着大家就都憋不住了,就连同在鉴定席的另外三人,脸上都没有了沉稳的表情。
张辰也笑了,拿起另外一只来闻了闻,果然有一股甜腻腻的味道,像极了这罐子给人的感觉,心里不由赞了一声:这才饵配嘛。
放下罐子,道:,“你们家这样的罐子多吗?”
藏友有些不清楚状况了”“呃,没了,就这俩。
张辰自然是知道这罐子的珍贵,有两只就不错了,谁家还能成批量的收藏这样的罐子啊,这只不过是给自己解围井一种方式罢了。
,“唉呀,你们家可真是够厉害的,永乐薄胎的甜白釉,居然用来腌蒜了,我说怎么一股子酸味儿呢。而且这一腌就是百八十年往上数,陈年老醋坛子啊,全天下也少见你们家这么奢侈的。最让人奇怪就是,这么多年下来,居然一点儿没磕着碰着,难得啊。”
这位果然是对收藏一窍不通,疑huo地问道:,“甜白釉是什么意思,这个东西很有价值吗?”
,“何止是有价值呢,价值太高了,这么跟你说吧,如果一罐子腌蒜能值二十块钱,那么用它装着卖,就得在那二十后面再加上一个万字。”
张辰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理会藏友震惊的表情,继续道:,“我们都知道,青hua、粉彩、五彩等等的瓷器,都需要在白釉的衬托下才能够更有表现力,而甜白柚则是白釉中最顶级的。
甜白釉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它的釉质极其莹润,比元代的枢府窑卵白柚更加有rǔ浊感,并且给人温柔甜净的感觉。而永乐甜白轴正是白釉瓷的巅峰,许多都薄到了半拖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为之后的各种彩瓷奠定了坚实的表现基础。这两只盖罐,瓷胎纤薄,釉sè甜腻,光可鉴人,还有一种透光感,正是永乐甜白釉的精品。不过,这个的确不适合腌蒜。”a。
第二零零章月老
五期节目录下来够一个月播了,而节目的播日期是在暑期人的七月十三号,也就是说,在八月十号之前,张辰不必再为节目的事情操心了。跟电视台、广告商打交道,张辰完全是个外行,自有张沐和她的团队去负责。
订婚都已经过一个月了,张辰心思闲下来,就想着是不走出去玩一趟。以前他每个暑假都会出去玩玩的,去年夏天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行,今年可不能再憋着了。
宁琳琅来到国内之后,只去过云南、厦门和龙城,对于国内的绝大多数地方还是陌生的,仅有的一点了解全部都是从书上或者电视节目中获取的。今后她将会有很多的时间生活在国内,对于各个地方的了解也应该加深一下了,要不然和大家聊起来都没有太多话题,风雅文学方面的话题也不是能对每个人都通杀的。
经过两天的计划1,张辰把行程都安排好了,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多杭二州和周边地区都玩一下。张辰认为,如果只是走马观hua的去看看,还不如不去,既然要玩,那就得结结实实地玩好了。
出去游玩,就是要放松心情的,并且在这种放松之中体会到乐趣。
怎么样才能放松呢,火急火燎的挨着逛肯定不行,就拿苏州为例吧,只是一个拙政园,你没有个三天两天的都体会不出其中的美好来。真正的出行游玩,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哪怕只去一处,只要能够把其中的文化和内涵体会到了,即使是用了整个周末的时间,也一样是快乐的。
自从送宁爷和弗雷德里克等人回伦敦之后机师和空乘们就一直没有飞行任务,属于长期闲置的状态。尤其是空乘只有四个人分别飞过伦敦,剩下的几人还没有上岗过呢,这种拿着高额薪水过悠闲日子的生活虽好可是几个空乘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对不起那么高的薪水。
她们和机师不一样,那些机师都是老板的铁班底,和张辰的感情不一样,不出任务的时候都可以去唐韵或者汉府的工地上待着。有时候张辰出行,他们也会做为护卫跟着,常常在老板面前晃悠,肯定受老板待见。
而她们却只能是在蓝图大厦坐班要么就是回家做家务,老板出行只要不飞,肯定不会带她们见面的机会就那么一点点,除了飞过伦敦的四人在机场见过老板之外,其它的几个对于张辰的印象仅仅是听说而已,可别时间长了老板觉得养她们费钱给辞退了。
也找顶楼的两位老总问过,可他们受老板委托能主公司的事,却住不了老板的事。不过倒也听说了好消息,公司铁定不会裁员,来年一月还会有一架大飞机交付而且蓝图公司也已经订购了一架湾流g劲,同样会注册在长天航空公司,到时候还怕这些人不够用呢。
很快,好消息就又来了,七月六号飞上海随行人员中可以有六名空乘,但必须得是未婚的。空乘们就开始有心思了,老板不会有其他想法吧,听说他可是刚刚订婚,还有心思招蜂引蝶吗,把全公司六个没结婚的空乘都想一网打尽怪不得突然之间一反常态多了好几个未婚的空乘?
其实真不是这样的,先不说张辰没有那个爱好,即使是真的有些龌龊的心思也不可能待着宁琳琅一起啊。原先招聘空乘的时候,为了稳定都是用已婚的可后来张辰看着手下一大帮子全是单身大头兵,就动了给这些人做月老心思。
本来张辰是没这个心思的,他可不愿意出行的时候跟着一片娘子军,不说影响吧,就形象也不大好啊。可这帮子护卫队的家伙们给他找事,这些人太热血了,总想着各种机会报答张辰,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几个人跟着,他们也知道以张辰的身手根本就不需要护卫,可还是愿意跟着,不求做大事,零敲碎打的总能帮点忙吧。
于是,张辰就想着给他们找对象了。等到蓝图定制飞机的时候,就要求宋武尽量招聘未婚没对象的,多招几个,反正迟早用得着,算是给这些单身汉们的机会,谁能摘得芳心就算他走运。
人和人的感情永远都有亲疏远近,张辰也是一样,有了这样的机会,肯定是先要照顾和自己最贴心的几个人。
崔正男如今已经是张辰的师弟,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是要列入选的。安镇忠几个也是要优待的,可无奈唐韵的工程离不开人,尤其最近装饰工程开工,堆积着无数的高级装饰装修材料,夜间进工地偷东西的已经被护卫队抓了三拨,没有人主持大局是不行的。
安镇忠和吴勇就这么被留在了工地上,丁志强、韩奎和马战伟被解放了出来,另带责两个机师正好六人。之前张辰已经1ù过口风,谁能抱得美人归,作为奖励,就能够得到蓝图公司专门为各公司员工建的小区住宅一套。这个消息让随行的几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快赶上崔正男拜师那会儿的〖兴〗奋劲儿了。
安镇忠和吴勇两个人心里痛苦无比,这痛苦的来源不是因为那套房子,以他们现在的收入,在尊城买套房子不是大事。真正让他们难过的,是他们的臭手,在决定谁能够随行的时候,他们抓到了留守的阉,白白错失了这个找对象的机会。
可怜几个新招来的空乘还不知道,她们已经被老板卖给了自己的手下,心里还想着如果老板有过分的要求自己该怎么拒绝。
就这样,六个已经被做了安排的空乘,怀着纠结的心情登上了“溧亮母亲号”:崔正男等六人也是怀揣着驿动的心,准备在这次的出行中有所收获。六个家伙虽然已经给张辰安咐过,别摆出一昏急sè的样子,要缓缓图之,可眼睛还是忍不住地往人家姑娘身上瞄。
上了飞机之后,张辰就坐在办公桌前一边看书一边整理些资料,他现在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一些赌石、赌木等等的技巧和规律总结出来,这也是一项大工程,可以惠及子孙的。宁琳琅自然是坐在张辰身后帮着他做一些记录,或者提提意见什么的,
同时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漂亮母亲号”是十四座的商务机,除办公桌那一片的讨论区有一张大沙之外,其余全都是位置对称的单座。崔正男看着是四肢达,可这家伙的头脑却不像俗话说的简单,他知道宁琳琅不会坐那张大沙,一上飞机就把那张沙占领了别人只好是找单座。
可其他人也不是摆出来看的,能够进入到6战队,脑子不活络可是不行这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丁志强等另外三个家伙好像对列行进一样,统一都坐在了一侧,把另一侧的位置全都空了出来。这就很有说法了,人类都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尤其是在同一处空间里,大家都有说有聊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一直保持沉默,再有了登机前的相互介绍大家已经不再是相互陌生的一无所知,所以他们三个相对称的位置上肯定会有人坐的。反而是崔正男的大沙这时候有了劣势,那沙的对面就是老板的办公桌,说句实在话,这些个新来的年青空乘坐在那张沙上是需要勇气的。
果不其然,飞机刚刚起飞,崔正男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接到指挥塔的消息,机师把飞机缓缓驶上了蓝天,待飞机保持平稳飞行后,空乘们给张辰泡好了茶做好了该做的工作,其中两个当值的就在邻近舱门的位子上坐下了。
其它的四个空乘则是分别找位子,走在前边的三人就分别坐到了丁志强、马战伟和韩奎所对称位置的位子上剩下的一个看了看后边比较孤单的空位子,最后还是决定到舱门那里和另两人作伴。
崔正男终于抓瞎了眼看着六人之中最溧亮的一个就要从自己身边走过去,情急之下还是蹦出一句:“1卜茗姑娘,你就坐我这里吧,这沙够宽敝,挤不着你的,而且大家坐在一起也热闹啊。”
这个空乘叫邵茗,巧刚大学毕业,是六个未婚的空乘中最漂亮的,一米七五的身高配上凸凹有致的身材,也算得上是少见苒美女了。
她来长风航空公司工作,完全是父母的主意,邵母是一个很正派保守的传统女xìng,听说了不少空姐们这样那样的风流韵事,对于女儿在航空公司工作很是担心,就怕她也跟着随bo逐流了。长风航空招聘空乘,待遇高不说,而且不用天天上班,只是偶尔有内部飞行任务,不用面对各式各样的乘客,但是要求也非常高。听说这个消息的邪母,认为自家丫头大学毕业,人长得溧亮,办事还认真踏实,怎么也能算得上出众了,就亲自给女儿报了名。
为了能够得到这个岗位,打听到蓝图是长风航空的托管公司后,邵母甚至托人在蓝图公司找了关系。虽然她找的那人告诉他蓝图的管理很严格,没有任何关系可走,可邵母的心却是更宽了,在这样的一间公司工作,女儿生活作风上被youhuo出问题的几率会降到最底了吧。
听了崔正男的话,也知道他想和自己套近乎,在样的人在学校里的时候就见多了。不过这个大个子长得还可以,工作也不错,而且好像还是老板的师弟,上了飞机就他敢往老板旁边坐,老板对他应该很不错的,倒是一个不错的男朋友对象。
可是看了看旁边的张辰和宁琳琅,邵茗还是有些胆怯,她毕竟是刚参加工作,即使是面对如此年轻的一个老板,也难免有些不自在。
小心地道:“这样不好吧,会打扰张先生工作的。”a。
第二零一章沪上
怎么会这样呢,这大沙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啊,崔正男无比的郁闷,抬起头用渴望、期待、询问、恳求的眼神看着他师兄。
张辰这时候也抬起了头,心里不由的好笑,刚刚这小子冲的最快,脑子倒是好使,可偏偏忘记了大众的力量。看到崔正男的眼神,就更想笑了,活该啊。
笑归笑,可该帮还得帮啊,笑着道:,“没关系,其实我并不忙,大家都坐下来聊聊吧。”
张辰把前面的两个空乘也叫来,大家坐在一起,同成一个圈子聊天倒也热闹。飞上海也就是两个钟头的事情,真要聊开了,时间过的很快的。
飞机到达上海虹桥机场,李天平派来接机的三台车早已等候在停机坪上,机场的工作人员也都到位了,飞机降落后很快就办理好了手续。李天平在上海本来就混的很好,如今有了龙城张家的帮衬”更加的风生水起,俨然已经是商界的一面旗帜了,上上下下的多少都会给他点面子。
平常时候一年也就见个几次,张辰到了上海是必须要住在李天平家里的,两人情同父子,这个孝道是张辰的责任。崔正男拜了李天平做师傅,到了上海,李天平自然不允许他住在外边。
李天平是新上海第一批富起来的,住在仙霞路的别墅区里,距离机场很近,从机场出来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把张辰三人送到之后,自有人送丁志强等人和机组成员去不远处的喜来登。
丁志强等人早就习惯了,跟着张辰出门什么时候都是一流的待遇,上等的享受。跟看来的几个空乘却是有些惊喜,到停机坪接人的他们都见过,可是把员工都安排到五星大酒店自己却不住的老板却是没见过,看来这长风航空的待遇还真是优渥的很。
?(:
)
( 淘宝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2/2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