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第 8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摊贩一听连开着那么大博物馆的张辰都没见过,更加证实了一直以来多数人的说法,道:“呵呵,这两件的款识确是生僻的很,我也找几位老掌柜的给看过,都说可能是民国的仿品,不过这釉色还算精到。”

    既然认定是民国的,那就好说了,张辰“啧”了一声,好像是有些可惜,道:“颜色是真漂亮啊,如果是老官窑可就了不得了,可惜这款识没在老官窑上见过。就这两件吧,看起来还算漂亮,你给开个价。”

    这个摊子上也没什么正经东西,摊贩还真不好意思把价格要高了,道:“这两件收回来也没花了多少钱,民国的物件而已,张先生您看着给吧。”

    张辰在收了那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之后,就记住了艾斯肯纳兹被他抢先的教训,看着了好东西不必每次都追求极致的捡漏快乐,只要是在捡漏的范围内就可以了,遇上一个也能看明白的和你抢起来,还捡个屁的漏啊。

    略微琢磨了一下,道:“不说别的,首先这颜色就不错,摆着看也有点意思,八千吧,你看怎么样,不合适的话我再给你加一点。”

    摊贩哪还能再要啊,这已经是他本钱的两倍还多了,忙道:“合适,合适,八千就不少了,我这就给您包起来。”

    买下了这两件黄地瓶子,张辰又简单转了一小会儿,就招呼几人往回走了,姜圣懿她们两个不明所以,这还没转够呢,怎么就急着走了呢。

    张沐和宁琳琅对张辰的做法当然了解了,这种情况那就不用说,肯定是捡大漏了呗。张辰这时候是不好解释的,只能是张沐出来说话:“今天早上呢出门时候我二姑交待了,让小辰早点回去,家里有事要办呢,改天咱们再来。”

    到了停车场之后,张沐才悄悄对姜圣懿道:“这小子又捡大漏,每次捡大漏之后,他就是这样,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我也觉得最后那两只瓶子不简单,说不来就是至宝呢。”

    姜圣懿只是觉得那两只瓶子挺好看的,但是并不像是古董的样子,就要跟着去看个明白,洛湘怡也对传说中的捡漏很感兴趣,想看看这个在古玩行有极高身份的家伙捡到了什么宝贝,两人索性就跟着张辰他们一起了。

    今天捡到的还真都是大漏,张辰没有在车上说什么,也没有给宁琳琅和张沐看再看那两只瓶子,虽然劳尔斯?路易斯的平稳和舒适性堪称最一流,但是也要当心,千万不能在路上磕碰着了。

    因为张辰洁癖的问题,家里专门设了一间用来整理刚刚收回来东西用的房间,里边的设施很简单,一张三米多的书案,十来把圈椅,几个大大小小的架子,再有就是手套放大镜什么的了。

    张辰把今天的收获全都摆在了书案上,把灯光也打开,做好准备之后,先问张沐和宁琳琅:“小沐姐,琳琅,你们看看这些东西,有没有什么说法?”

    今天再次超七千,大家点两票支持下,谢了

    第三零八章最坏的人(上)

    第三零八章最坏的人(上,到网址

    第三零九章最坏的人(下)

    宁琳琅和张沐在古玩市场的时候,就已经看过这些东西了,现在再次仔细观察了一遍之后,还是有点说不准。

    宁琳琅指着那件安乐堂款的黄地斗彩荷花贯耳瓶道:“师兄,我看这件像是成化斗彩,唯独‘安乐堂’的款识不能确定,但它真的很像是成化斗彩;这琉璃瓦应该是元代的白琉璃,可是我也没见过实物。”

    张沐则是盯着那件鸡油黄的太康款黄地寿字纹玉壶春瓶看了又看,道:“釉sè是鸡油黄,这点可以肯定,但是这个‘太康’款,却也是没听说过;还有那几块琉璃瓦,以前也没见过,该不会真的是白琉璃吧?”

    姜圣懿两人对他们说的东西完全不懂,只好是疑huò地看着张辰,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得到解释。

    张辰笑了笑,道:“这些琉璃瓦的确就是元代的白琉璃瓦,迄今为止我也只知道这十四块,再没听说过什么地方出现过这种白琉璃瓦,除元代有烧制记录之外,其他的历朝历代也都没有少过这样的东西。

    元人尚白,所以就出现了卵白釉这种瓷器,那时候有不少的建筑都是白琉璃瓦顶的。你们看这琉璃瓦上边还有编号呢,这种编号一共有六种,东下六、东上二十七、南上七、南中十九、西中四、北下七、北中十三,这应该是横列某一排的数字,在建筑的时候按照编号来排列,或者是为了给后续的修缮预备的,能够在一面就排列出至少近二十七排琉璃瓦,可见这座建筑物的规模有多大。

    还有这上边的字,你们没有仔细观察吧,这是赵体字啊,什么朝代的工匠会用赵体字来作为记号的字体呢,只有元代的工匠了。而那个李三又是从包头带回这些琉璃瓦的,在古代的时候,汉人很少在包头修建什么大型建筑,用到这么多琉璃瓦的就更是不可能了,所以这些琉璃瓦肯定是元代的。”

    宁琳琅和张沐对自己观察不够仔细而自愧的时候,姜圣懿和洛湘怡两人也在为张辰的观察力惊叹,这家伙也太细心了吧,从几块瓦片上就能看出这么多问题来,在古玩市场里那些人对他的崇拜可都不是白给的啊。

    琉璃瓦已经确定是元代的了,还有两只瓶子没说法呢,张沐对于张晨的信心是无比坚定的,知道只要是张辰看上的,那肯定不会是普通货sè。

    急着道:“那小辰你说说,这两只瓶子是怎么回事,我还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种款识的瓷器呢。”

    张辰见张沐急了,就有心逗逗她,问道:“这两件肯定是有说法的,不过小沐姐你是想先听这只寿字纹的,还是想先听这只斗彩的呢?”

    张沐一听这小子在调她的胃口,两眼一瞪,道:“你赶紧的给我说,不管哪件都可以,你要是再欺负我我就找二姑和五师叔告你的状。”

    张辰感觉自己真的很贱,没事招惹张沐干嘛,这姐姐可是很不讲道理的,遇上什么事只要张辰不让她满意的,就会抬出张芷兰和陈雯琳这两尊大神来搞压迫。

    忙举手投降,道:“好好好,小沐姐你别急,我这就给你说。”

    也不理宁琳琅和姜圣懿几个幸灾乐祸的表情,拿起那件黄地斗彩荷花贯耳瓶,道:“我们还是从前往后说吧,这只瓶子琳琅你猜的没错,正是成化斗彩。让人看不懂的是它的底款‘安乐堂’,这样的瓷器从来没有在存世的成化朝瓷器现过,其它朝代的瓷器上也没有这样的款识。

    我们先来说黄釉,明清两代对于黄釉瓷器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黄sè是天子和皇家专用的颜sè,民间绝对禁止烧造。而皇室用瓷也有一定的规格,并不是谁都能用的,哪怕是贵如亲王后妃,也都有相应的规矩。

    我们现在可以查到的宫廷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并且很详实的,就是《国朝宫史》了,其中的经费条里记载了后宫嫔妃的用瓷等级划分为六个级别,嫔以前一人一个等级,贵人以下是统一的一个等级。

    皇后使用的瓷器有黄瓷盘两百二十只、各sè瓷盘八十只、黄瓷碟四十只、各sè瓷碟五十只,黄瓷碗一百只、各sè瓷碗五十只、黄瓷盅三百只、各sè瓷盅七十只等等;皇后的用瓷是完全黄釉的,皇贵妃的用瓷是内白外黄,贵妃的用瓷是黄地绿龙的,等级越低的,瓷器上的黄sè釉就越少,颜sè也不那么纯正。

    但是你们看这只瓶子,黄釉呈sè纯正,而且工艺之精湛也不是其它可比的,这应该是天子用瓷啊,但是却没有纪年款或者天子sī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件不是天子用瓷的天子用瓷。

    万贵妃深受成化帝朱见深宠爱,对于皇帝的其他妃女一概视为眼中钉,但有怀孕者,都会派心腹太监送堕胎药去强行堕胎。但是朱祐樘的命好一点,他母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没有把堕胎药全部吃下,留了朱祐樘的一条命。

    他母亲也因为是宫女的身份和皇帝欢好,而被万贵妃找借口打入冷宫,就在冷宫里产下了朱祐樘。在被废的吴皇后和很多人的照应下,朱祐樘在工匠和太监养病等死的安乐堂里秘密生活了五年,才被成化帝朱见深接到身边。”

    宁琳琅和张沐是要专门学历史的,对于各朝代的历史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一段她们也都知道。可姜圣懿和洛湘怡两人就不一样了,她们的生活和历史完全不挂钩,现在听到这么凄惨的故事,眼圈都有点红了。

    洛湘怡有点愤恨地道:“这个万贵妃好歹毒啊,别人怀了孩子她就要逼人家堕胎,这样的女人实在可恶,一点母xìng的慈怀都没有,真该千刀万剐。”

    张辰接着道:“呵呵,这万贵妃确实是可恶,不过他也间接的塑造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只娶了一个老婆的皇帝明孝宗,这个应该是所有女xìng都喜闻乐见的了吧。朱祐樘也许就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见惯了后宫嫔妃的争斗,所以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也正因为如此,孝宗皇帝至死也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

    好了,咱们说正题。朱见深见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怎么能不疼爱有加呢,再一听说皇子是在安乐堂里长大的,所以就把安乐堂当做出龙之地,赏赐一些帝王用瓷去,以表彰安乐堂的功劳,也用来见证皇子在那里生活过。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但是应该也差不了太多。因为这毕竟是一件货真价实的成化黄地斗彩瓷器,之后的其它历朝历代中,再没有能烧出这么漂亮斗彩瓷器的时候了。褚太师叔倒是能烧出来,但是他不会干这种无聊的事情,不可能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到市面上去。”

    张辰把这件贯耳瓶放到一边去,又拿起另一件玉壶春瓶,接着道:“现在来说这只寿字纹的玉壶春瓶,小沐姐你刚才也说过了,这是正宗的鸡油黄,但是却没有见过‘太康’款的。其实你说对了,这件和刚才那件一样,也是正宗的官窑瓷器,弘治鸡油黄,问题同样也出在底款上。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明孝宗朱祐樘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所以他的子女非常少,一生只有三女两子,其中四个全部夭折,只有朱厚照一个活下来的。所以朱祐樘对女子女都特别的疼爱,尤其是他的小女儿朱秀荣,朱祐樘最是宠爱之极,一岁多早夭之后,加封了太康公主。

    这只玉壶春瓶的釉sè是标准的鸡油黄,弘治朝后也再没有人烧出来过,上边有寿字纹,底款是两个字‘太康’,这是什么来头就不用再说了吧。”

    张沐现在对于古玩这一行算是比较通了,听了张辰的话,问道:“可惜我们只买到这一件,如果这个公主的墓被盗了,应该流出来很多的吧?”

    这样的东西能有一件就不错了,张辰翻了个白眼,道:“小沐姐,这件可不是生坑,少说出来也有一百年以上了,你也不想想,真要是生坑的话,我能买它吗,最先要做的就是报警。在所有的瓷器中,黄地瓷器,或者说是以黄sè釉为主的瓷器留下来的最少,这类瓷器在红卫兵眼里是最容不得的,现在能不能找到第二件都难说,哪来的那么多呢。”

    姜圣懿打断张沐将要出口的话,道:“张辰,你说这是一件陪葬品?你快点拿开,我害怕这些东西。”

    看起来姜圣懿很冲的样子,没想到胆子这么小,张辰笑道:“这有什么好怕的啊,你没去过博物馆吗,那里的大部分文物都是从墓葬里边挖出来的,你不是也没有怎么样吗,而且这东西都出土超过一百年了,什么都没有,看你那怂样儿,好像它会咬你一口似的。”

    姜圣懿这才稳定了一点,道:“我就是胆子小啊,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我一个人怕。”

    说完转头看了看其他人,发现五个人里边只有她一个人在害怕,张辰和张沐姐弟俩还有宁琳琅都是古玩行的,见多了这些东西,不怕很正常,但是洛湘怡也没有一点的害怕,搞得姜圣懿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赶忙转移话题,问张辰道:“那你把这些东西说的这么好,像是稀世珍宝似的,这些东西都很值钱吗?这两只瓶子看起来倒是很漂亮,要说值点钱的话还能说得过去,可这些瓦就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了吧?”

    张辰再次开始了知识普及,道:“圣懿同学,你怎么能用这么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呢,我们得到一件东西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它值多少钱,而是它有什么样的研究价值,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是否推动或者带动了一些社会的进程,在现在又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如果你非要讲钱的话,倒不是不能说,但是它们值多少钱也是建立在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基础之上的。就说你最看不上眼的这些琉璃瓦吧,它代表着中国人在元代时候的建筑成就,一般来说,大型的宫殿和官府等等建筑都是面南背北的,这些琉璃瓦的最大序列数字是东上二十七,而它们又分为上中下三个序列,也就是说它们所要用在的建筑是三层的,最上边的一层至少要用到二十七排琉璃瓦,你想想那是多么宏伟的建筑。

    这就是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还有这种精美的做工,代表着当时的制瓷工艺在世界上的领先程度,凭着这些价值和它们的稀有程度,这里的每一块琉璃瓦最少都要值八十到一百万。”

    姜圣懿还真没想到,就这么一块瓦片,居然这么贵,要比她一年的工资还高,这十四块就是一千多万,而张辰这家伙只花了五百块就买来了,这中间的差价就有两万多倍,这也太恐怖了吧。

    再看看一边的两只瓷瓶,这个的购买成本算是四千块一件,又问张辰:“那这两只瓶子呢,能值多少钱?”

    张辰假装神秘地一笑,道:“圣懿,我告诉你了,你可不许出去说,这两只瓶子中的任何一只最少都要八千万以上,如果上拍卖会操作得好,上亿也是很轻松的。”

    今天是姜圣懿活了二十多年以来受到震撼最强烈的一天,只不过半个下午的时间,张辰就用八千多块换来了价值最少也要近两亿的东西,这是在她的观念里从来没有过的暴富程度。张辰开了那么大的博物馆,里边的东西据说都是宝贝,这家伙得有多少钱啊。

    撇撇嘴,佯装不屑道:“张辰,你太坏了,明明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却要在古玩市场里和人家装作不明白,用那么低的价格买到手,还装的那么像,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了。”RO!。

    第三一零章起锚

    姜圣懿和张辰他们已经很熟了,尤其是和宁琳琅很合得来,经常和宁琳琅、张沐去逛街什么的,有时候也会跑到博古藏谈的录制现场去混充嘉宾,到张辰家里去混饭也是常有的事,说几句打趣的话并不算什么。

    开玩笑是开玩笑,姜圣懿对张辰的发财速度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琳琅?艾莉娜的敛财速度她是知道的,可在这之前呢,和她同龄的张辰是如何赚到第一桶金的,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不好问出口的,正好今天说到这儿了,就顺势问一问他。

    “张辰,你在古玩行这么多年,到底从这上面赚了多少钱,肯定不是小数吧?”

    张辰很无奈地翻着白眼,道:“姜同学,这你可就错了,我只有在上学的时候卖过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我通过捡漏赚来的钱还真是没多少,而且也都是上学时候的事了。自从毕业之后,我收回来的东西只是有目的xìng地上过几次拍卖会,以赚钱为目的一件没卖过,精品古玩更是一件都没有卖过。

    我不是说了吗,每一个真正喜欢古董和古文化的人,他们收藏古玩都不是以盈利为第一目的,研究、学习、欣赏,这些才是能够带来快乐的。

    你去过唐韵的展示中心,应该见过那只近一米大小的青铜冰鉴吧,那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最原始的冰箱。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两千年前的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还能够发现,原来在那个时候,人类已经能开始利用最原始的降温保鲜方法来储存食物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古董文物的研究,破解很多历史方面的谜题,例如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用什么来洗头,在没有卫生纸的时代如厕后怎么清洁,古代女xìng怎么化妆,没有杀虫剂古人如何扑杀害虫,古人的工作是怎样的休假制度,有没有类似于现代打卡的规则,除了听鸡叫以外古人是否有类似于现代闹钟的工具,这些都是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就更多了,建筑、工农业、经济、法律、战争等等方面,都可以从古董文物中找到相关的知识,对于历史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

    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我们常常都会看一些古装片,里边的各种道具、演员的服饰、场景的布置等等,这些都是从对历史文物的研究中得到的知识。

    我并不是一个古董商人,我只是一个搞收藏的,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收藏是以自己的喜爱为主导因素,通过对古玩的研究来满足精神方面的要求;而古董商则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交易赚取利润来满足自己物质方面的需求。

    不过古玩商也是古玩行里的一枝,对促进古文化的传播有一定能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古玩商,这个行业也不会如此的繁荣,很多喜欢的人也没有参与的途径。我没必要通过这个去赚钱,陈氏门下也不允许借此牟利,所以我也不会做古玩商,真要是那样,我还不如退出收藏界呢。”

    “啊?你们的师门还有这样的规矩啊,那么多的弟子都能够做到吗,你以前总说收藏是一个很费钱的事,那他们的钱从哪来呢?”

    姜圣懿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张辰当初也有过这样的疑问,道:“这个说起来很难,做起来就很简单了,不许以此为牟利手段,并不是说完全不允许进行交易,只是不能因为想要发财而去交易。

    如果你看上了一件玩意儿,很有收藏和研究价值,但是手里的钱却不够,又不愿意让这件东西跑了,那就只能是卖出一件或者几件相对价值低的,去换来这件价值高的。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如果你眼力足够好的话,捡漏的机会有很多,有了足够量的藏品,交换也是一种方法。

    我在藏品方面比较挑剔,不会去收一些价值不高的东西,所以你在我这里或者是唐韵看到的,都是相对来说的精品。其实有不少价值比较低的东西都是很容易捡漏的,那些东西收回来以后再交易出去,赚的钱也差不多够一般的收藏之用了。

    而且陈氏门下对这点上也不是很苛酷,古玩行有一句话,叫做‘识古不穷mí古必穷’,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只进不出,最起码也要把收藏的乐趣建立在填饱肚皮的基础上,你要把商人的牟利和藏家的交易区分开来,正常的古玩交易流通是很有必要的。”

    给姜圣懿普及了不少的古玩行知识,但也只是皮毛一类的东西,大致了解一点,不至于说起来完全不明白就好了。张辰可不想把姜圣懿的兴趣也勾起来,将来再给自己拴上一个甩不掉的小尾巴,有张沐一个人就够他招架的了。一般的女孩子都不会喜欢和古董打交道,有的甚至连欣赏的兴趣都没有,可自己认识的这些呢,一个个却都是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真是怪事。

    按照张辰当初的设想,完成学业之后就在古玩行里发展,在收藏界打下一片自己的天地。可世事不由人,自从毕业来到京城之后,就一步步地走到了现在的局面,放在两年之前他是绝对不敢想的。

    先是因为要安置吴世ПΣ乩锏亩鞒闪⒘颂圃希幼庞趾湍液献鞲懔酥楸荆焊频暌补硎股癫畹匕炝似鹄矗蟊哂钟辛擞瓮Щ帷⒃齑У鹊鹊南钅浚庑┤疾辉谒募苹段е凇?br />

    现在的生活倒也快乐,但是却比原本的计划增添了许多的变数。既然做了某一件事,那就务必要尽力做好,张辰现在也不得不把心思分出一部分来,放到经营上面去,还要照顾到唐韵的研究业务。

    在张辰名下的所有生意中,其它的都有专人可以完全处理,宋武和沈宪bō的能力也足以应付,唯独唐韵的事总少不了他。

    打唐韵定下计划的时候开始,就注定他要有的忙了,针对天皇家族历史的研究项目,佛学研究项目,教会的研究项目,这些都是他许诺了要参加的,即便是忙里偷闲,也不得不抽空去看看,总不能担着名声却什么都不干啊。而且在以后还会有其它的项目出现,也都是需要他参与研究的,这些事情他作为唐韵的当家人是跑不了的。

    九月初的时候,身在印度的宋武打回电话,告知那边的挖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再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返回京城,看张辰怎么安排运输方面的事宜。

    另外在挖掘钾镁煌斑岩的过程中,挖开了另一段河chuáng,发现不少深埋地下但是却没有完全腐烂的木材,硬度要比山上的乌木还强很多,晒干以后的重量也要大不少,问张辰这些木头是不是有用,该怎么处理。

    张辰先让宋武取一小截下来,看看燃烧后的灰是什么样的,等宋武确定烧出来的灰是黄sè的,张辰心下又是一喜,只有yīn沉木燃烧后的灰才是黄sè的。

    所谓yīn沉木,又叫做“植物木乃伊”就是树木在地壳变动或者山体坍塌的过程中,被掩埋在河chuáng的沙质土壤和淤泥下,经过千年万年的碳化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木材。

    因为其形成原因的特殊,在自然条件下被塑造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以及永不褪sè的品质,存世量又特别稀少,自古以来就是极为昂贵的家具和工艺雕刻材料,深受古代帝王和贵族的喜爱。

    那一片的山头上都是最优等的木材,而以这些木材为基础所形成的yīn沉木就更有价值了,如果那里边能有山上的乌木质变形成的yīn沉木,绝对是宝中之宝,打造一套家具出来,怕是真要售出天价了。

    这曼尼普尔还真是块宝地,前前后后在同一处山沟里发现了这么多宝贝,说是聚宝盆也不为过了吧。可做人也不能太贪心不足了,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还要再去整个挖断另一段河chuáng把里边的yīn沉木也掏空了,那就有点不合适了,怎么也得给人家留下一点啊。

    张辰安排宋武差不多挖到多少收起来多少就是了,河chuáng不必再挖下去,把钾镁煌斑岩挖完了就可以停工,他会亲自去安排运输的事情呢,宋武带着队伍回京城就可以了。

    可他哪里知道,宋武这家伙这段时间挖宝挖上瘾了,虽然不知道那些木头的价值有多高,但是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早在跟他汇报之前,就已经把那段河chuáng挖了个底朝天。现如今的那段河chuáng下面,别说yīn沉木的木料了,连一根树枝都找不出来。

    九月中旬,宋武顺利完成在印度的工作,带着队伍返回了京城。张辰亲自去机场接机,又在汉府给宋武接了风,让他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再操持工作上的事。

    张辰所谓的运输其实是再简单不过了,亲自去一趟曼尼普尔,悄悄的进山,打枪的不要,来到位于英帕尔山脉中已经被挖掘到不成样子的所谓水厂工地。打开一扇扇着的仓库大门,连咒语都不用念,直接把意念力覆盖在仓库内的物体上,很短暂的片刻之后,“运输工作”就已经完成了。

    所有的时间都配合的刚刚好,宋武从印度回到京城的时候,正是打捞团队最后一次模拟作业结束;成员们休息几天之后,张辰也正好从印度返回京城;计划已久的沉船打捞行动可以正式展开了。

    九月二十二号,这一天是出行的黄道吉日,天津港的码头上,勇士号、唐风号、海神号三艘打捞作业船和张辰的座船琳琅甜心号已经整装待发。

    一应的工作和生活用品都已经装船,人员也都各就各位,上午九点五十分,打捞团队正式起锚,至孟加拉湾去完成他们的第一次打捞任务。

    今天再超七千,啥也不说了,老几位有票就点两下吧,俺先谢过了!RO!。

    第三一一章出海

    张辰早就已经安排过了,唐韵的打捞作业永远都不会在事前透漏任何消息,只可能在某一阶段的打捞结束后才会对外公布成果。

    所以唐韵这次的打捞作业并没有对外公布,只是在内部会议上简单说了一下,所以此行并没有招引来记者,打捞团队在没有什么响动的情况下就出发了。

    毕竟沉船打捞是一个很有争议xìng的事情,从严格的角度来说,八成以上的沉船打捞都属于非法作业,只要有人想要深究,那就是一个漫无止境的国际官司。

    张辰原以为只要是在公海里打捞起来的东西就完全没有争议了,但是在向弗雷德里克这个深海打捞的老行家请教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深海打捞作业中也有很多的门道和学问,如果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问题,打捞起来的不只有沉船和宝藏,还有随之而来的麻烦。

    国际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明确规定,邻接某国陆地领土及内水以外十二海里范围内的海域为领海,之外的则属于公海。而公海之中也有区别,从沿海国领海基线起最大宽度不超过两百海里的海域,属于该沿海国的经济专属区。

    沿海国拥有对经济专属区内的水域、海chuáng和底土(表土层和心土层下面的第三层土壤,也叫做“地下领土”)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勘探和开发、管理等主权,并且拥有对人工岛屿、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该区内只享受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权利。

    这一条也可以理解为,在领海之外的两百海里之内,或者说是在和他国相间隔的不超过四百公里的海域中线以内,这一片区域内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属于沿海国。这一点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他如果强要这么说,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

    你在这一片地区来来往往,或者是停泊什么的,没有人会管,偶尔钓钓鱼也不会有什么,但是你要是想挖东西的话,那就要看有没有人发现,或者这个国家有没有兴趣和你理论了。

    在经济和文化都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历史的研究力度,水下考古也是近年来在考古界很盛行的一个课题。很多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操作,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抢夺胜利果实,毕竟你是在人家的管辖范围内弄出来的。

    世界各国中有九成以上的国家,对于在领土和领海范围内挖到或者捡到的东西都有明确的规定,拾(寻)获者至少也有一半的拥有权。但是这个也要看情况,一个国家想和个人翻脸还不是容易的事吗,而且你还不是人家的公民。

    而大多数的沉船都在某一国家的经济专属区,深海区域的沉船大多数都被海底暗流损毁了,少数的沉船也有打捞的可能xìng,但是张辰还不想给唐韵的第一次打捞作业设置太大的难度。而且很多沉船都是有国籍的,打捞起来之后,该船的所属国也一样会和你打官司。

    深海打捞界的代表之一,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就因为这个常常和一些国家闹别扭打官司,很多时候不得不和沉船的所属国政府签订打捞协议,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沉船所属国分摊打捞成果。

    如果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即使是在领海之内打捞起来的东西,也应该是属于打捞者的,任何人都无权对归属问题有异议。经济专属区之外的打捞成果就更加可以肯定了,那可是绝对的公海范畴,除了打捞船只的注册国可以对船上发生的纠纷和案件有权处理之外,公海就是一片完全自由的天地。

    很多打捞公司都提出过异议,如果没有打捞公司的行为,那些沉没在海底的古代船只根本就没有面世的可能,而且其中的很多船只都是属于几百年前个人拥有的,打捞公司在付出自己的努力之后,完全有权利对收获的成果作出处理。这话说得很对,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也的确可以这样来操作。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所有的事物,只要和利益有了关联,就会有不同的利益方站出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你争我抢,没理由的编个理由也要加入,只有在各方的博弈达到一个平衡点之后,这个矛盾才能最终解决。

    如果利益方是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话,这个结果就更加难以让人接受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利益面前,就要看谁的权利最大了,个人和国家相抗衡,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领海和经济专属区内的沉船,张辰是一下也不会碰的,那些都留给国家有这方面的能力之后去做。当然,如果国家提出和他合作的话,他也不是不能考虑为国家做点事,分成不分成的就不说了,那东西本来就不好说,只要别让他白干就了。

    但是中国海域之外的可就不一样了,张辰可不想给什么人和国家打白工,捞上来东西还要给别人白分一部分,哪有那么美的事啊,谁捞上来就是谁的。当年多少的欧洲列强在中国抢东西,那些东西有多少被还回来的,正儿八经的宝贝还不是被他们“保管”着吗。

    对于这些,张辰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但凡是要进行打捞的沉船,全部都要把所属国的标记去掉,对外宣称也全部用模糊的说法,在某海域打捞起某年代的商船多少艘或者战船多少艘。不论是在经济专属区还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公海进行打捞作业,一概宣称是在两百二十海里以外;至于船上的物品,船籍都无法确定了,物品的归属就更加难以确定。

    遇到无法抹去所有标记的沉船,毁去标记对船体损伤小的,就毁去标记再行修补,如果损伤程度太大,严重影响到研究工作的,那就只对船上物品进行打捞,沉船嘛,捞起来也是一个大麻烦,爱谁谁吧。

    不论是琳琅甜心号还是打捞船,速度都要比艾丽萨公主号慢出一大截,为了尽可能节约航行用时,走的都是深海线。并不像当初艾丽萨公主号从加勒比返回的时候那样,一边沿着近海航行,一边还要在沿途的各国停留游览。

    琳琅甜心号的航速要比打捞船快一些,整体架构也足以经受大风大浪了,但是安镇忠还是坚持把船行驶在三艘打捞船的掩护内靠向海岸线的一边,保持着同步的速度行驶,虽然在外侧单独航行也不会有什么风险,但是老安的这份心却也让张辰感动。

    最初在唐韵工地担任护卫工作的原907成员现在全部都编入打捞工作组,只是有特殊事件的时候才会在唐韵lù面,其他时候不是在海上搞打捞,就是闲的发慌。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工作太轻松了,平均一个月就要休息十天左右,如果不是有仿造军营建设的操场可以锻炼,张辰也会偶尔指点他们几招,真就要作废了。

    其实倒也不是他们真的闲到发慌,没事时候的锻炼也是很充实的,而且现在也全都拿着高薪,出去娱乐娱乐也是常有的事。只是他们在特种部队习惯了,每天只是重复的锻炼和模拟打捞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一点jī情和刺jī都没有。

    这次出来到孟加拉湾可是玩真的,全部打捞团队五百多人里边就属他们最兴奋了,只要不是必须待在游艇上的,一个不落的都跑到打捞船上去了,那玩意儿和军舰或者潜艇更相似一些。而且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护卫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是打捞机械的操作主力,在正式打捞之前他们还要继续熟悉一下各种机械和工具的使用。

    安镇忠等六大金刚只跟着张辰三个人,分别安排了一个人在三艘打捞船上,安镇忠、崔正男和韩奎留在了游艇上,和所有的人员、船只、机械相比,张辰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张辰完全不用他们护卫,但是他们却总觉得待在张辰身边才能安心一些,这种忠诚带来的心理作用很根深蒂固。

    张辰从决定建立一支打捞团队的时候开始,就刻意在海上航行的过程中观察海面以下的沉船,在加勒比海采到那两株活珊瑚后,张辰专门跟安镇忠等人学习了怎样在海面上寻找准确的坐标,并且在那次回程当中就开始寻找合适的打捞对象了。

    后来又多次乘坐艾丽萨公主号和琳琅甜心号出海去寻找打捞对象,在那次去到印尼交接燃油、取木材的时候,更是对那一路上的所有可观察海域进行了搜索,确定了不少的打捞对象,并且按照难易程度和沉船所运载的货物情况进行了打捞顺序的先后划分。

    这一次的打捞作业是张辰选出来最容易的,位于孟加拉湾的印度大陆架泰米尔纳德坦段和大洋地之间,一处大陆坡上不到二十米宽的狭窄海底峡谷里,沉着一艘法属东印度公司的大型盖伦商船。

    这艘船沉没的很有意思,进入海面以下后,正好被卡在了那座海底峡谷的口上。船身并没有因为沉没而受到损坏,只是在船尾的部分有被剧烈撞击形成的大洞,应该就是沉没的主要原因。

    那座海底峡谷据海面也只有四百多米的距离,在深海沉船打捞作业中属于很简单的任务,用来当做打捞团队第一次实践的练手对象再合适不过了,从前后几次的模拟作业效果看,有望在五天时间之内结束这次的打捞作业。

    这次的打捞作业,可以为唐韵增加最少十万件完整的藏品,和五万多件有破损的藏品,外加一艘简单修复后就能对外展出的十七世纪商船,只是很可惜,船上有不少的书画已经完全损毁了,捞起来也只能剩下一堆残渣。RO!。

    第三一二章破坏者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洋北部靠近赤道的位置,是孕育热带风暴的地方,也是北半球袭击亚洲地区台风的主要来源之一,袭击美洲的飓风则是来自大西洋。

    每年的四月到十月之间,常常会有热带风暴伴随着海潮同时出现,席卷印度、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等国。严重的时候可以掀起滔天巨浪,造成连绵的倾盆大雨,带来的损失相当巨大,最严重的时候曾导致几十万人丧生。

    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热带风暴有大有小,也许这一年之中都不会有太恶劣的天气出现,反而还会持续风平浪静,让沿海的渔民们能有一个丰收年。

    但是当地的船只和渔民们却对热带风暴恐惧有加,宁可不赚钱也不愿意拿生命去冒险和大自然赌运气。每年的风暴高发期都不会进入到太深的洋面去进行捕捞,一旦遇上风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渔船的抗击能力并不大,很容易就会被撕碎的。

    这就给了张辰一个极好的机会,琳琅甜心号船身长度超过了一百米,打捞队的三艘船更是在一百六十米以上,对风暴的承受能力要比渔船强百倍,遭点罪是难免的,但是却不会因为遇到风暴而遭受什么损害。

    再配合先进的卫星云图和气象预告系统,在风暴来临之前可以及时得到消息,有充足的时间到附近的港口区躲避,完全可以保证打捞行动丝毫不受到风暴的干扰。

    正常环境下的孟加拉湾还是很美丽的,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延伸到天际,蔚sè蓝的海水来回dàng漾着,泛起一阵阵不大的海浪,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炫目的光芒。

    经过了七天的航行,在九月二十九号的下午,打捞船终于到达了距离泰米尔纳德坦一百七十多海里外的孟加拉湾海面,四艘船已经全部进行了伪装,以某一非著名国际海洋生物研究组织的名义出现,在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湾海面对被放置了追踪器的海洋生物进行科研考察工作。

    在四艘船围绕停泊着的下方四百三十米处,就是那座狭窄的海底峡谷,本次沉船打捞作业的目的地。

    印度人目前还没有进行这种打捞的能力,国际考古界和打捞行业也没有传出最近在这片海域成功进行打捞的消息,可张辰还是在船队刚刚到到的时候就再次用意念力探查了一番,毕竟有很多打捞组织都不愿意跟当地政府合作,sī下里进行打捞的人还是不少的。

    还好,那艘 (:

    ) ( 淘宝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2/21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