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马县长、刘局长等望向叶之然的目光也明显不同了。
就是枫寒轩,也没有想到叶青莲居然和叶之然这么熟。心里道:“这个小叶乡长,还真能出人意料。”
在常嘉县展区,枫书记和叶市长又提了几点要求,马县长、叶之然等自然牢记在心。
临走,枫寒轩的秘书刘童华站在枫书记身后,望着叶之然,用手势在耳边做了个打电话的样子,让他有空打电话给他。叶之然远远地含笑颔首致意。
等一行人离开,马县长的态度一变,说道:“叶乡长,来来,你坐,让下面的同志安排展位,我们商量商量怎样把这次招商引资工作做好。”
叶之然懂分寸、知进退,忙说:“请马县长指示,我一定坚决执行。”
马县长亲热地拉住叶之然,让在他座位上落座,一本正经地和他讨论起洽谈会的安排来。
晚上,在嘉南一家川味馆,叶青莲约叶之然一起吃饭,同坐的还有冯秘书和一对台商夫妻。
这对台商夫妻,男的叫王蒙国,女的是他老伴邱素珍,都出生于嘉南市常嘉县,原是嘉南的名门望族,四九年国民党败退时举家去了台湾。现在年纪大了,就有叶落归根的思想。在台湾,王蒙国开有二家高科技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叫“台东科技”,从事发光二极管的研发生产,这次有意到嘉南来投资办厂,拟投资的规模达到三千万美元。他通过在京台商联合会的介绍,认识了从团zhōngyāng来到嘉南工作的叶青莲。叶青莲了解他的投资意愿后,把叶之然也约了来,有意促成台东科技落户常嘉。
王老先生六十多了,很是健谈,见了叶之然的面,先不谈投资,只谈常嘉的轶事旧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王老先生叹道:“我已经四十年未到常嘉了。真有近乡情怯的感觉。这次回来要好好地看一看,走一走,如果满意就在常嘉住下来。”
叶之然在王蒙国未到之前,已经听叶青莲说过他的投资意愿。三千万美元的投资,对常嘉县来说,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大项目。如果被别的区县知道了,包括市工业区、科技园区都去像饿狼一样扑上来夺食。他自然心里七转八弯的想着把王蒙国的投资留在常嘉,当然,最好落户在马石乡。
叶之然说道:“王董,在国内大小城市中,常嘉是保存最完好的小城镇。因为数百年来从未遭受战火洗礼,所以古建筑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你去看后,一定会觉得很亲切。用东林寺的苦德和尚的话来说,是因为东林寺的和尚千百年来施大愿力守护着常嘉,保一方平安。”
王蒙国惊讶地“啊”了一声,问:“苦德和尚?你认得苦德和尚?他在西山的东林寺出家吗?”
叶之然道:“是的,苦德和尚是常嘉出了名的高僧,四方百姓非常信服。王董也知道他吗?”
王蒙国看老伴一眼,细细问道:“你说的苦德和尚什么年纪了?长得如何?”
叶之然见王蒙国的反应,估计与苦德和尚是旧相识,便回答说:“苦德大师六十四、五岁,长得慈祥,现在是白眉倒垂,眉骨突出,很有得道的风范。而且,佛法高深,一眼能断人前程,我很得苦德大师的照应。”
王蒙国听完转身拉过老伴邱素珍的手,激动地说:“你看我说的怎么样?邱素仁吉人吉祥,必然还健在,我们这不得到他的消息了?”
叶之然诧异地说:“王董和邱董认识苦德大师?苦德大师俗名邱素仁?两位如果是旧识,何以不通音信?”
第126节消息(书名已改,请继续支持)
王蒙国说道:“我们四九年到台湾后,就失去邱素仁的消息了。一直到八十年代,可以互通消息的时候,我们托人打听过,都没有他的消息。没想到他真的出了家。”
邱素珍依然有些怀疑,说:“也不一定真的是他。叶乡长,你先前说曾得到他的照应,却是怎么回事?”
叶之然就把击毙“两李”过程中,苦德和尚送的那块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事说了一遍。
邱素珍听他说完,忙问:“那块玉呢?你还带着?”
叶之然说:“还带着。”说完,结下玉佩给邱素珍看。
邱素珍接过玉佩细细一看,两行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将玉递给身旁的王蒙国说:“真的是他,这块玉我认得,他从小戴在身上的。”
王蒙国接过玉佩也看了一阵,笑道:“终于有了他的消息,说起来也是一件喜事,你就不用伤心了。”
说完,他把玉还给叶之然,道:“叶乡长,谢谢你传递了这么一个好消息。邱素仁能把玉佩送给你,说明你和他之间必有机缘。能和我们说说他的情况吗?”
叶之然先不答他的话,而是问:“苦德大师俗名叫做邱素仁吗?王董和他真的是旧识?”
王蒙国点头道:“素仁是我妻舅,四九年失散后就杳无音信,我们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了,没想到叶乡长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好消息,真是不负此行。”
虽然叶之然在内心已有猜测,但得知苦德和尚真的是邱素珍的兄弟,叶之然还是吃了一惊。叹道:“我从未听苦德大师说过往事,没想到大师居然出身富贵,难为他出家几十年,一心修佛,修身养xìng,造福于常嘉百姓。”
邱素珍接口说:“我们邱家在民国早年是嘉南的世族大家。素仁兄长早年启蒙后识见就非同一般,不料十五岁时偶然去东林寺参佛,就此对深迷佛道,自号‘苦德’,非要在东林寺剃度。父母大怒之下,关了他数月之久,不许他出家。后来内乱,四九年全家去台时,半路失去了他的行踪。我们后来托人找了他多次,也叫人去过东林寺打探过,得知大陆经过了六、七十年代破四旧、扫迷信的时期,东林寺已无僧人了。我们还以为他已不在人世了。今天从叶乡长口中得知他尚健在,有望外之喜。叶乡长你先说说他的情况吧。”
叶之然歉意地一笑,便把百姓口中传说的苦德和尚细细说了一遍。听到苦德和尚在常嘉百姓中有着这么大的名声,两人欣慰不少。
邱素珍说道:“叶乡长,听到素仁的消息,我恨不得马上就和他见面,你可以陪我们一起前去吗?”
叶之然道:“可以,不过明天嘉南市招商引资洽谈会开幕,会期三天,能不能等结束后我们一起去?”
邱素珍摇头说:“三天太久了,我等不及。”
叶青莲一直在听他们之间的对话,心里对苦德和尚也发生了一些兴趣。这时候听邱老太太急着要去常嘉,就说道:“王董和邱董的心情我能理解,我看这样吧,明天的开幕式你们参加一下,然后和常嘉县前来招商的同志一起谈一谈,完了再让小叶乡长送你们回常嘉,这样也耽搁不了时间。”
邱素珍说道:“开幕式结束我们就走吧,投资的事在路上和叶乡长谈。”
王蒙国赞同地说:“好,这样好,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和叶乡长去常嘉。投资的具体事宜我们就和叶乡长慢慢谈,这事一时半刻也谈不完的。”
几个人说了一会话,服务员把菜都端上来了。
叶青莲问:“王董,喝点什么酒?”
王蒙国道:“有绍兴女儿红吗?我喝点黄酒。”说完叹道,“素珍,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上你家,喝的就是女儿红。那天,岳父母让素仁出来作陪,他喝了一口儿女红就再也不肯喝了,只吃了蔬菜。”
邱素珍点头道:“他就是这样的人,一晃几十年过去,倒真的有些想他。”
既然王董要喝黄酒,叶之然自然也喝黄酒作陪。叶青莲和秘书冯秀芳久在官场,都能喝酒,不过为了陪邱素珍就饮料和酒一齐上。
斟满酒杯,叶青莲举杯说道:“王董、邱董,我代表嘉南市zhèngfǔ欢迎二位老人家归国投资,先敬二位一杯,算是尽一尽地主之谊。”
王蒙国笑道:“谢谢叶市长的款待,这次归来你就送了个礼物给我们,真是个好兆。等我们回常嘉后,先走一走、看一看,熟悉熟悉环境,如果环境合适、政策优惠,我们会考虑在常嘉投资。”
五人之中,三个女xìng,又有二个上了点年纪,喝酒就只能浅斟慢酌。
王蒙国是台湾知名的企业家,老于人情世故。此次归国,先去běijīng游玩,然后回到嘉南。一路上,zhèngfǔ官员都很热情地请他们喝酒吃饭,希望他在当地投资。所以,他对国内的投资环境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来嘉南前,对到大城市建厂还是回老家建厂犹豫不定。
他转而问道:“叶市长,叶乡长是你弟弟吗?”叶青莲作为嘉南主管招商引资的市长,推叶之然这么一个小小的乡长出来和他具体接洽,以他的jīng明,立即想到两人的关系,何况又都姓叶。
叶青莲微笑着说:“我和叶乡长并没有血缘关系。”
想了想又说:“叶乡长虽然年轻,却是嘉南市的名人,他率人击毙‘两李’,曾经轰动一时。”
叶之然见青莲往他脸上贴金,接口说道:“要说击毙‘两李’,苦德大师也是居功至伟。在这之前,大师已经看出我有血光之灾,送我玉佩护身,才是我躲过一难。”
果然,说到苦德和尚,邱素珍的兴趣大增,问道:“小叶乡长,你数次说到苦德和尚的玄妙之处,这究竟是传言还是具有一定的真实xìng?”
叶之然说道:“苦德大师能从平淡的现象中得出常人未知的另一面,绝对是真实的。在我看来,他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很多我们忽略不视的东西,苦德大师却从中见微知著,这是真本事。”
这话得到王蒙国的认同,他点头说:“素仁从小聪慧过人,看人观物有他自己的角度,从这一点来说,他比常人多看出一些大家身边的事情实属正常。加上他几十年苦研佛学,必然也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常人觉得他高深莫测也可理解。”
邱素珍叹口气道:“年轻时觉得阿哥出家为僧,我也颇为不解。经过了这许多年,现在自己也上了年纪,对他当初的选择也就有了一些理解。人生百年,只是如白驹过隙,阿哥其实也是比我们先领悟到生死的意义。”
王蒙国说道:“你这话说得有些悲观了,我们应该趁自己还有能力,为后代为家乡多做点事。这次归国,我们先去常嘉看看环境,下次让老大、老二代我们来落实投资开厂具体事宜。等办完了这些事,我们在常嘉买处房子,叶落归根,和素仁结伴了此残生也是乐事。”
叶之然笑道:“王董说得这话很对,西山风景优美,是休闲、养老的好地方。我以后年纪大了,也在常嘉终老,体会世外桃源的适意和安闲。”
这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王蒙国道:“你年纪轻轻什么终老,趁年轻多做些事才是正经。”
叶之然道:“我如果能说服王董在常嘉投资办厂,就是做了一件对常嘉父老乡亲有意义的事。不仅上级满意,常嘉人民也会感念我的工作。”
王蒙国用手指点点他,笑道:“你会有这个机会的,不要着急。”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把话题转到嘉南的风土人情上来。叶青莲虽然才到嘉南不久,但通过才叔,她对嘉南的了解也不浅,加上口才了得,听得王蒙国、邱素珍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叶之然见冯秀芳有些拘谨,不怎么开口说话,举杯向她说道:“冯秘,我敬你一杯,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关照。”
冯秀芳八面玲珑,心里早摸透了叶市长对他的关爱之意,在他面前自然不敢托大,笑道:“叶乡长,关照二字说不上,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尽力的,你就吩咐一声,我一定不敢推辞。”
“冯秘太客气了。”叶之然笑道:“叶市长,强将手下无弱兵。”
叶青莲微笑道:“小冯确实不错。”
冯秀芳听到这句赞扬,满心舒坦,对叶之然更加怀有好感。听到叶之然和叶青莲说话之际也没有下级小吏见到高官时的那种小心谨慎,而是显得亲近自然,对王蒙国的猜测倒有几分相信。她微笑着举杯说道:“我是借花献佛,也敬王董、邱老一杯,祝两位此行顺利,投资成功。”
王蒙国和邱素珍都微笑着举起杯子浅饮一口,说了几句话后,又把话题扯回到苦德和尚身上,对苦德和尚的一点一滴都兴趣颇浓。
第127节久别重逢(书名已改,请支持)
嘉南市招商引资洽谈会开幕当天,长江省电视台、嘉南市电视台都做了现场报导。嘉南市副市长叶青莲主持开幕式,市长程晓光到场致辞。王蒙国、邱素珍作为嘉宾也在主席台上就坐。
开幕式结束,各区县招商局组织的展区就热闹起来。大家各出奇招,各种宣传资料、录像还有现场解说频频鼓吹当地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措施。
王蒙国和邱素珍走下主席台后即被一群官员包围,满腔热忱地欢迎他们去自己的展区坐一坐,听一听他们的介绍。王蒙国夫妻一概加以拒绝。
他俩慢慢走到常嘉县展区。常嘉县负责招商的头头脑脑一见过来一尊大佛,立马兴奋起来,在副县长马伟军率领下迎出展台。
王蒙国却视而不见,见叶之然仍站在展区里面,只得叫道:“叶乡长,我过来了。”
这声“叶乡长”一出,惊倒一大片。
姓曹的!他怎么又和大台商认识上了?而且,似乎这个不把县领导放在眼中的台商偏偏对叶之然颇为尊重。
大家看向叶之然的目光又有不同了。
叶之然平静地说道:“王董、邱董,要不要在这里先休息一会?”
听着叶之然宠辱不惊的话语,常嘉县的一班干部心里突然间对叶之然生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来。
王蒙国摇摇头,说:“我们早点走吧。”
叶之然便向马副县长请假道:“马县长,王董伉俪让我陪他们去常嘉实地看看,我向您请假,有什么情况再向您汇报。”
马伟军脑子有点乱,接连两天,叶之然带给他的冲击力让他有如坠云雾的感觉,听到叶之然的请假,想不出什么理由拒绝,就点头说:“好,叶乡长辛苦了。”说完这句,又醒悟到这话说得太客气了些,失了威严,有心再说一句,见王蒙国又在场,如果说得太严肃未免让他有其他想法。一时间方寸大乱。
叶之然对经济小区的干部交代几句后,偕王蒙国伉俪出体育场。冯秘书接叶市长指示已经备了一辆“皇冠”车等候在外。
三人坐上车,一路疾驶。
九零年下半年开始,嘉南市委、市zhèngfǔ意识到交通的重要xìng,提出三年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自九零下半年开始,嘉南到常嘉之间的公路开始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扩建,新道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中间加了隔离绿化带。但这个时候道路正在施工,反而造成了原道路更为拥堵。
望着窗外尘土飞扬的景象,叶之然向两老解释此次修路的进度和目标,王蒙国表示理解。他问叶之然:“常嘉和省城之间现在道路情况如何吗?”
叶之然回答道:“到省城之间的交通主要靠320国道线。这条国道线去年已经扩建过了,现在也是双向六车道。国道扩建完成后,常嘉到省城的时间已经大为缩短,现在车行一小时半即可到达省城。”
“常嘉现在有哪些学校?”王蒙国又问。
叶之然心知他关心什么,答道:“除了常规的中小学,常嘉现在有一所中等卫生学校,主要培养护士。另外有一所工业机电学校,培养实用型技术工人。”
王蒙国问:“这个机电学校规模大吗?”
叶之然说道:“这个机电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四年一届,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给嘉南市工矿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王蒙国又问:“常嘉的医疗设施先进吗?”他似东一句西一句的随口问话,其实问的都是最关心的基础问题。
叶之然听他问得这么细,心里反而有些欣慰。如果王蒙国不是有心在常嘉投资办厂就不会问这些问题。他牢记一点,就是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隐瞒。
叶之然说道:“常嘉的大医院只有一家,就是常嘉县中心医院。这家医院民国时就建立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很有规模,住院部有六百多张床位。在嘉南郊区是第一家。当然,医生的素质相对于大城市,仍有差距。在医疗设施上,由于县委、县zhèngfǔ的重视,近年来配备了CT、心、脑电图机、彩sè超声检查仪、呼吸机等,基本仪器配备还是比较完善的。”
王蒙国笑道:“叶乡长不错,对常嘉的情况相当熟悉,有问必答,是个实心做事的干部。”
叶之然道:“zhèngfǔ官员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百姓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我感觉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就多关心一些身边的人和事。”
到了常嘉,叶之然让司机在一个公用电话亭旁停车,先给乡zhèngfǔ打了电话。让乡zhèngfǔ过二小时后派一辆车到西山山脚等候。然后,又驱车至西山山脚,下车后让司机自己回嘉南去。
由于西山尚未开发,除了上山的山路修筑过外,树林、溪水都未有丝毫变化。相隔四十多年后,王蒙国和邱素珍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走上西山的刹那间,眼前的景sè唤醒了记忆深处的往事,仿佛时空交换,有回到了从前的错觉。
等走进东林寺,邱素珍的脚步更为迟缓,王蒙国理解老伴的心情,伸手拉住了她的手。
带他俩到了西厢房外,叶之然停住脚步,叫道:“苦德大师,有故人来访。”
“阿弥陀佛;”苦德未出厢房,先颂一句佛号,然后,门帘掀起,身影出现在门外。当他抬头看着对面的二个来人时,一下子愣住了。
邱素珍听到叶之然唤“苦德大师“时,已经站定了身子,目不转睛地看着门里出来的人。虽然相隔四十多年,苦德和尚须眉全白,但天底下最难割断的就是血缘关系,邱素珍还是一眼认出了苦德和尚正是她这两rì念兹在兹的二哥邱素仁。又是惊喜又是感慨又是难过,竟不能开口说话。
苦德和尚修行了几十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亲情也是微微动容。他又念了声佛,说道:“素珍,你怎么来了?我们有四十多年没见面了。”
这声招呼像个引子,打开了邱素珍伤感之情。她叫了声:“阿哥。”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相对于邱素珍,王蒙国显得冷静了许多,他说道:“素仁,我们这么多年失去音信,没想到这次能够重逢。这是喜事,我们到里面坐下说话吧。”
四人便走进厢房。在厢房门口,苦德和尚扶了邱素珍一把,让邱素珍又是流出一串眼泪。
小沙弥过来奉上清茶,邱素珍犹然沉浸在感伤中,感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苦德和尚问:“素珍,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西山的?”
王蒙国便把在嘉南相遇叶之然,无意中说起他的法号时才得知素仁兄尚在人世的事情说了一遍。
苦德和尚向叶之然致谢:“叶施主,你无意中的一句话促成了我们兄妹今rì相见,这就是机缘。说明我们之间缘分未尽。”
叶之然笑道:“我可不敢居功。大师常说因果关系,王董和邱董此次决意返乡考察才是相聚的起因。”
苦德这才对王蒙国说道:“蒙国,你们这次回来,是想在家乡投资兴业?”
王蒙国道:“有这想法,但尚未决定在哪里投资。”
苦德说道:“你们都是从小喝西山的溪水长大的,叶落归根,能为家乡做点实事功莫大焉,就不必舍近求远了。”
王蒙国点头道:“二兄说得是。”
苦德又回首望着邱素珍,问道:“素珍,家里人都好?”
邱素珍泪水尚未停止,听闻又悲伤起来,说道:“到了台湾以后,父母一直牵挂着你,在七一年就故世了。大哥也在前年走了。”
苦德和尚微微露出哀容,叹道:“这是我的罪孽了。”说毕,站起身虔诚地向着西方合什礼拜。良久,回过身对邱素珍说:“素珍,等会你把父母和大哥故世的rì子写下来,我就在东林寺给他们立个排位,早晚诵经,让他们重新投胎,回到常嘉这片故土故山。”
邱素珍点头答应,又问:“阿哥,当年你怎么半路失踪的?是遭遇了什么意外吗?”
苦德和尚微微摇头,说道:“往事已逝,我早已忘怀,就不必重提了。你们这次回来,准备在常嘉呆多久?”
王蒙国说道:“二兄,我们原准备在常嘉呆两天就走的,现在遇到了你,自然要改变行期。我们就呆上二周时间,顺便完成对常嘉考察。如果一切满意,我们将在常嘉办厂。以后,我和素珍就在常嘉买房,回来陪二兄安度晚年。”
苦德和尚合什说道:“善哉,善哉。你们有此心愿足慰我心。我们祖先都生于此、老于此,你们能够归来,也是对祖宗的一片孝心。”
邱素珍问道:“阿哥,我们分别后,你就出家了吗?有没有留下后代?”
苦德和尚摇头道:“我早就进了空门,未成过家。倒是你们,可有子孙?”
邱素珍回答:“我们有二子一女,五个孙子孙女;大哥也留下了二个儿子,五个孙子。”
苦德和尚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子孙满堂都是祖上积善的果。你们这次回家乡投资兴业,也是积善之举。有什么难事就找叶施主,叶施主是实心做事之人,常嘉百姓都信得过。”
王蒙国、邱素珍一齐点头。
第128节相聚(书名已改,请继续支持)
兄妹离别几十年,蓦然相聚,惊喜、感伤之后,絮絮叨叨攀谈的都是相互间最关心的人和事。时间在这种时候是最容易忽略的,感觉并不长久,窗外的夕阳已经给厢房内铺上了斑斓的sè彩。
叶之然道:“王董、邱董,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早点下山吧。天黑后山路难走。况且两位午饭都没吃,想必饿了。”三人从市区赶到常嘉,只吃了点干粮,就直接上西山了。
苦德和尚站起身道:“蒙国、素珍,你们下山吧。明天上来我带你们去看看古枫林。记得小时候我们三人也曾经来看过枫林,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古枫林仍保持着往rì的面貌。”
“是啊,四十年了。”王蒙国不胜唏嘘,说道:“那好吧,我和素珍先下山,明天再来看望二兄。”
邱素珍站起身看了看厢房及里面的卧室,说道:“阿哥,你这条件也太简陋了。rì子这么清苦,你熬得下去吗?”
苦德和尚微微一笑,道:“修行修的是心,戒贪戒yù,只要心里安乐就什么都安乐。”
邱素珍张口还想说什么,王蒙国道:“素珍,rì子长着呢,不急于一时。我们明天再说这些事吧。”
下山路上,王蒙国问叶之然:“叶乡长,我们夫妻想捐助东林寺修缮寺庙,你估算一下要花多少钱?”
叶之然道:“如果仅仅修缮东林寺的厢房,改善僧人的生活设施,所花费应该不多。”
王蒙国点头道:“我们回去后商量一下再说,这事还得征求二兄的意见。”
邱素珍道:“不管阿哥同意不同意,生活设施都要改建一下,否则我不安心。”
下了山,司机小李已经在山脚等候多时。三人上车后,车子直接开到“望山楼”,叶之然请二老在望山楼用餐。
“望山楼”在常嘉算得上是知名的老饭店,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胜在菜肴极具本帮特sè。“麻婆豆腐”、“清蒸鳊鱼”、“蒜泥鳝筒”、“盐水河虾”、“家乡鸡”等都具有江南菜肴的清美、细腻。
二老吃到这种熟悉的家乡味道,忍不住点头赞好。
王蒙国作为成功的商人,走南闯北,见识过各sè人,在和叶之然第一次见面的交谈中,就对他怀有好感。现在有了苦德和尚的关系,对叶之然更为信任。他说道:“小叶乡长,你是哪个乡的乡长?”
叶之然道:“马石乡,就是常嘉县城的环城乡。”
王蒙国点头道:“好,既然与县城接壤,生活、交通都还便宜。不知道你们县、乡二级zhèngfǔ能提供什么优惠政策?”
叶之然道:“我们马石乡经济小区有特殊的优惠措施,对于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二千万元的,通过出让方式提供工业用土。每亩土地的出让费用不超过三万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厂区的主干道、供排水设施、供电设施都由zhèngfǔ投资,不向企业收取费用。在税收上,我们实行三免两返优惠政策,头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二年地方税收的50%部分返还给企业。王董,您如果投资高科技产业,投资规模大,县zhèngfǔ也会给予额外的优惠政策。”
王蒙国道:“我们明天先看看经济小区的地理环境,具体的优惠政策慢慢再谈。”
叶之然道:“好的,对您这样的知名企业家,县委、县zhèngfǔ都会加倍重视的,我相信常嘉县可以给予您最大程度的优惠政策。支持您回家乡投资建设。”
王蒙国的“台东科技”在台湾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2位,是很著名的大型科技类公司。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领域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家企业由王蒙国担任董事长,邱素珍担任副董事长,王蒙国的大儿子王伟新担任总经理,是家族型企业的代表。邱素珍虽为女xìng,对企业运营和管理也很有经验,她说道:“小叶乡长,在同等优惠条件下,我们会首选常嘉。但并不等于说,我们一定会落户常嘉。向我们提供优惠政策的地方zhèngfǔ非常多,而且,具有你们不具备的优势,比如科技人才的比例,科技型工人的比例,交通便利等等。”
这是在暗示常嘉县在政策上必须给予足够的优惠,符合商人的逐利本xìng。叶之然听到她有意拿捏一下关节,心里倒不责怪她运用手段,反而希望他们多提出条件出来,这样才符合他们决心在当地投资的心态。否则就是泛泛空谈,到最后很可能无疾而终。
叶之然点头说:“请二老放心,常嘉会提供最好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我听叶市长介绍,二老这次投资建厂,将研发、制造发光二极管,这是一个新科技产品,未来市场广阔。我希望二老新办的企业成为国际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企业之一;并带动国内的发光二极管产业链的发展。”
王蒙国笑眯眯地问:“小叶乡长是学什么专业的?对发光二级管似乎很熟悉。”
叶之然道:“我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编程。”
王蒙国“哦”了一声道:“那也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在zhèngfǔ官员中,小叶既是一个科技型干部,又是一位实干型领导,在嘉南的官声也好,很有前途。”
叶之然笑道:“现在国内干部的考核,政绩是第一位的。我这么热忱地为二老服务,一方面是为了常嘉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进步。”
王蒙国“呵呵”笑着对邱素珍说:“小叶乡长说得很坦白,我喜欢这年轻人。”
邱素珍见苦德和尚是家传的玉佩送给了叶之然,潜意识里早不把他当外人看,闻言点头说道:“不错,我们还要劳烦小叶乡长照应东林寺的修缮。”
叶之然忙说:“二老但有差遣,我一定尽力。”
三人边吃边说,很是投缘。
叶之然此时尚不知道,这次引进王蒙国投资创立的这家LED研发、生产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年产值超过五十亿的特大型科技企业,其单体贡献的税收超过常嘉全县的工农业税收总额,使常嘉县成为长江省的明星县,依靠这份政绩得到提拔的县级领导不仅在嘉南首屈一指,在全省也是凤毛麟角。
而此时,常嘉县招商局参加的招商洽谈会尚无实质xìng收获,马副县长正满脸愁容地到处逼着参会的干部四处出击。
马石乡党委书记王静语则如往常一样,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心里暗暗分析着乡里的干部哪一个听话,哪一个阳奉yīn违,以致吃饭时犹然觉得心事重重。在马石乡一亩三分地上,她王静语的话语权远不如当初的秦大明,让她感觉不舒畅。只因为手下有一个能力出众,背景深厚的强势乡长!纠结啊!
县长张顺强一心做出成绩,他下基层的目的就是来镀金的。按照最新的干部提拔原则,没有在县一级基层独挡一面的资历是很难走上更高位置的。他对嘉南市大张旗鼓组织的这次招商引资洽谈会还是寄予一定的希望的,正打算明天去一次现场,给县里的干部鼓鼓劲。根本不知道马石乡乡长叶之然此时已经钓到了一条大鱼,正在他的眼皮底下游动。
同一时刻,唐国强在家里吃完饭后,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以美英法联军为代表的联合国部队不费吹灰之力把伊拉克打得落花流水,震惊于“不接触”战争的威力。再次领悟到科技的力量。联想到起当年“八国联军”一万人打得大清帝国几十万部队溃不成军,连京城都保不住,“落后就要挨打”真是跌不破的真理。“科技”二个字在他脑海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他正发着感慨,于嘉端了杯茶出来,坐到沙发上问唐国强:“国强,今天不会出去吧?”
唐国强笑道:“你还真把我当做麻将迷了,今天不出去。”
于嘉道:“一个星期有二个晚上出去打牌,发展下去和麻将迷也没啥区别了。”说到这里,她半真半假地说:“是不是牌搭子里还有美女?我抽时间倒要去看一看。”
唐国强责怪地说:“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们固定的几个人打打牌,谈谈工作,放松放松嘛。”
于嘉撇撇嘴说:“这个秦大明脸上正经,心里龌蹉,我看不惯他。真不明白你怎么将他当作心腹使用。”
唐国强皱皱眉说:“我是党的干部,又不是私人老板,哪来的什么心腹?秦大明这个同志,工作上还是很踏实的嘛。”
正说着话,听得门铃声响起,于嘉皱皱眉说:“我去开门,如果又是秦大明叫你去打牌,我可不给他好脸sè看了。”
于嘉气呼呼地过去打开门,一看,却是叶之然含笑站在门外,看见她就亲热地叫道:“于姨,还没休息啊?”
于嘉脸sè立即多云转晴,笑道:“小叶来了啊,快进来,你有几天不来了。”
唐国强见来的叶之然,有点诧异地说:“小叶,你不是在嘉南参加招商引资洽谈会吗?怎么回来了?”
第129节换房(书已改名,求支持)
叶之然难掩脸上的喜sè,道:“唐书记,我就是来向您汇报招商引资工作的。”
唐国强就和颜悦sè地说:“来,坐下说。”
叶之然是将王蒙国夫妇送到县招待所休息后过来的。县招待所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县委领导的家属区,县常委级的干部才可以住在这个区域,又称常委宿舍;另一部分是招待外来领导干部的区域,有两幢小别墅和一个4层楼的小宾馆构成,配置设施都很齐全,不对外开放。特别是两幢小别墅,是前任的县委书记手里建造的,全部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进行装潢,只用来招待副厅级以上的领导,需要得到县委的批准才可使用。叶之然明白,在国内官本位思想严重的情况下,即使是王蒙国也不能轻易使用。
“唐书记,TW著名企业‘台东科技’的董事长夫妇到了嘉南,我了解到他出生于常嘉,所以带他们前来作实地考察。根据初步接洽,王董有意在常嘉投资办厂,设立一家高科技企业。主要是研发、生产发光二级管。估计投资规模在三千万美元左右。”
唐国强惊得“啊”了一声,激动地问:“小叶,这是真的?来的真是台东科技的董事长?他们现在哪里?”
叶之然道:“我把他们安排在招待所302房间。”
唐国强道:“台东科技是亚洲一流的科技公司,实力很强,如果真的在常嘉投资三千万搞高科技研发、生产,绝对是常嘉第一等大事。如果办成了,不仅在全市,就是在省内也会引起广泛的注视。王董事长亲自前来,我们常嘉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这样,我立即安排一号别墅给他们居住。我们一起去302房,亲自接他们过去。”
见唐国强如此重视,叶之然也是非常高兴,连声说:“唐书记英明!王董事长见到常嘉这么大的诚意,此事成功的可能xìng大增。”
两人匆匆赶到302室,叶之然敲开房门,二老正在整理衣物。
王蒙国走到外套间问:“小叶乡长,可有事?”
302室是个套间,外间布置成小客厅。叶之然忙说道:“王董、邱董,这是常嘉县委唐书记。唐书记得知二老莅临常嘉作实地考察,非常重视,立即指示将县委招待所最好的一号别墅开放出来供二老居住。我和唐书记是特地来帮二老搬东西过去的。”
王蒙国在B市时受到了科技部副部长的接待。到了嘉南,市委书记也热情接待,所以并不把县委书记放在眼里。他和唐国强握了握手,说道:“谢谢唐书记关心,不过一动不如一静,我们就在这房间住吧。”
唐国强说道:“王董,这个要怪我事先不知道你老到了常嘉,是小叶没安排好房间。我已让服务员前来帮忙,请王董务必移驾,到一号别墅小住,这也表达了常嘉人民对您的欢迎态度。”
王蒙国就说道:“唐书记,你别批评小叶,要不是小叶出面,我们是不会到常嘉来的。”
唐国强笑道:“那是,小叶是常嘉优秀的年轻干部,县委对他是非常信任的。”说完,赞赏地看了一眼叶之然,显然因为王董的话,心里又对叶之然作出了新的评价。
叶之然趁势说道:“王董,邱老,您二老要在常嘉住二个星期。一号别墅的设施都要比这里好,我建议趁早动一动。一劳永逸。二老休息好了,才有jīng力对常嘉进行详细的考察。对工作还是有帮助的。”
王蒙国回过头问老伴:“既然小叶这样说了,常嘉县委领导又这样关心,我们就搬过去吧?”他说话中,把叶之然放在县委前面,有意抬高一下叶之然的身份,间接地表达出他们的支持。
叶之然于是指挥服务员进来帮助二老搬运行李。
回去路上,唐国强兴奋地问:“小叶,你真行!王董非常信任你。我们回去详细谈谈,如何接待好二老的考察。这是目前我们常嘉最重要的工作,一定要非常重视。”
县委家属区域和招待区域仅一墙之隔。回到唐书记家,叶之然主动向他汇报了王董、邱董和苦德和尚的关系。
唐国强惊讶地说:“原来苦德和尚出生嘉南的名门望族,还和王董、邱董有这么近的血缘关系,小叶,我们一定利用好这层关系,留住王董的心。留住了他的心就留住了投资。这可是一笔关系常嘉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大投资。”
叶之然恭敬地说:“唐书记这指示太及时了!给我们明确了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我坚决按照您的指示做好服务工作,想方设法留住王董的心。”
唐国强想了想,又说:“小叶,王董在常嘉期间,你把乡里的工作放一放,全心全意地服务好他们,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什么需要支持的就向我提出来,县委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叶之然说:“按照计划,明天上午,他们还要去东林寺访苦德和尚,下午去马石乡经济小区考察。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重大的投资,势必有无数双眼睛盯着王董,到时候其他地方zhèngfǔ必然会提出种种优惠政策,来引诱王董到他们那里去投资。请唐书记给我交代政策,我好掌握分寸。”
唐国强果断地说:“我的意见很明确,在不违反zhōngyāng大方针的前提下,一切条件都好商量,关键是要拉住他们的投资。你可以先摸一摸他们的底,具体的优惠政策,要开常委会讨论,到时候,县委亲自出面和他谈。你要掌握一条原则,就是千方百计把他们的投资留下,没打成协议之前,还要做好保密工作。”
唐国强反复强调的,就是留住投资。为了配合这个目标的完成,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叶之然有了唐书记的这番表示,心里已经有底。他认真地说道:“好的,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有情况我会随时向您汇报、请示的。”想了想,叶之然又说:“如果县委安排得出?(:
)
( 步步封疆 http://www.xshubao22.com/2/2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