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变成猫 第 6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慷拥绞焙蚩隙ɑ岷苄量啵饩褪墙拱秩昧┖⒆庸サ脑蛑唬艿枚喽土抖土叮舱钦侵丁?br />

    院里组织野外实习时间是从七月中旬到七月底,算上来回路上的时间,大概持续两周。院里包的几辆大巴,由于焦爸要带着一家人跟去,还外加一只猫,索性没跟其他人一起坐大巴,自己开车跟着。也有学校的其他老师自驾跟着,毕竟队伍里面还有一部分外校的人,他们这些本校的老师们总得注意点省得因为贪小便宜而落人口实。

    自驾跟去的几位老师中,有个带了一只金毛,以往也有老师带着宠物犬跟去,而带猫的,从实习基地建立起,焦家这是唯一一个。

    ps:(5。10)说明一下,周一至周五基本都是一更,周末看情况加更。大家可以养肥点再杀。

    第二三八章自然博物馆的标本

    车里,后座上,郑叹跟俩孩子坐一起,听着焦远不停地跟小柚子讲以前跟着焦爸去野外实习基地那次经历。期末考试考的不错,焦远说话都有了底气,考前那阵子低压环绕的气氛也终于散得一干二净了。

    其实焦远那时候还小,就算当时见到了很多事物,到现在回想起来也不一定能记得清楚多少,毕竟那时候的接受能力有限,懂得不多,只惦记着到处疯跑着玩去了。串联起记忆的,其实就是一组当年照的照片和几个在焦爸指导下完成的标本。

    标本中有植物的,也有昆虫的,不过那些带着不方便,全放家里了,焦远就带着个相册,单单这本相册就能让焦远一直闭不上嘴巴。

    从楚华市到实习基地那边开车约莫七个来小时,所以焦爸和焦妈是换着开,不然太疲劳。一行人中途小休息了一会儿,让那些学生们上个厕所啥的,至于那些晕车的就苦了,脸煞白煞白,好在带队的几个老师都有经验,除了塑料袋之外,还准备了一些药物。

    郑叹睡了个觉醒来的时候,往车窗外一瞧,发现周围很多山,旁边焦远正和小柚子拿着地图在看,手上还拿着个小手电筒,有时候过山洞他就把手电打开,完全是为了过这把瘾而已。这里距离焦爸他们所说的实习基地已经很近了。

    所谓的野外实习,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带那些刚过完大一的学生们出来看看,亲近下自然。大一开的课程有植物学和动物学等,有的专业还涉及到了生态学,出来这也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下,辨认一些动植物等,当然,出来也不纯粹是玩的,参加野外实习的学生在事后还得写报告。

    对焦远和小柚子来说,这基本上就是来过暑假了。郑叹也是。

    在楚华大学校园里溜达,虽然学校里绿化很好,占地面积在全国高校里面也算大的。但总的说起来也就是那么一小块地方。郑叹也有流落在外的经历,但那时候到的地方也没这么多山,山地和平原地区感受总是不同的,流浪和度假的感觉也是大相径庭。

    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众人到达了目的地。

    楚华大学的野外实习基地建在山上。上山的时候郑叹注意了一下。山上很多地方都修建得很好,路面和一栋栋规划好的房子都透着一股子现代化的山城气息,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种山野生活。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少数山上的景象而已,往远处看,能看到绵延的山峰。

    七八月这时节,楚华市的气温能飙到四十度以上,在路上打个鸡蛋能很快就熟了,可在实习基地这地方,打开车窗就能明显感觉到比楚华市的气温要低好几度。

    来之前听说实习基地里面没有装电风扇,一些学生还在担心到时候会不会被蒸熟了,领教了楚华市的夏天,猛一听到没有电风扇空调免不了各种担忧,但当这些学生们从大巴里出来,再走进实习基地安排的宿舍之后,顿时就放心了。

    在来之前就早做过统计,所以这边早就已经分好了房间,焦家这边四个人有一个小的单间,这是给一些带队老师们准备的,每个房间里面有四张床,焦家的人就直接占了一间。这样郑叹行动也方便点,不用总呆在包里。

    房间里都已经被打扫过了,还算干净,毕竟是老师们住的地方。至于学生们的地方,条件比不上老师这边,学生们是上下铺的床,四张床八个床位,同样带独立卫生间,即便比不上老师们那边的,但条件也还过得去,

    安装好蚊帐,焦妈将带来的床单铺好,四人依次洗了个澡,先好好睡个下午觉,等在基地的食堂吃过晚饭之后,焦爸带着孩子们去会堂那边听讲座。

    晚上的会议主要开个动员会,讲下实习要注意的各事项,强调组织纪律,对学生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培训。在来之前,学生们就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虽然他们还是很多东西都不明白,但只要跟着带队老师,一切都简单。

    带队老师们一般会带一个药箱,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的孩子们可精贵得很,真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可担当不起。

    郑叹也被带进会堂了,焦爸希望大家都听一听,别到时候出什么岔子,毕竟这周围可多得是山,这地方还是有自然保护区呢,大夏天的会遇到什么真的很难说,蛇虫鼠蚁之类的肯定不会少。

    郑叹窝在包里面,焦家几人都坐在靠边上的地方,没谁会注意到包里的郑叹,郑叹也没有明目张胆观察周围,听了会儿台上的人讲话之后就昏昏欲睡了。

    跟楚华大学的师生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外校的人,他们在这没有实习基地,所以每年都会凑单跟着楚华大学的人过来。

    晚上,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睡觉,郑叹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房间里都是熟悉的人的气息,他就趴在小柚子床头,白天睡多了晚上精神不错,这地方很安静,仔细点还能听到很多平时听不见的某些动物的声音。就像今天听报告的时候那人所说的,这里就是被自然包围的城市。

    或许城市里很多人觉得亲近自然是个特别不错的体验,空气清新,够安静,但实际上真要让那些人过来,他们未必能够承受得了。

    今天刚到这里的时候,有几个男生在周围溜了一趟,也没出基地的范围,回来的时候喝空的饮料瓶子里就装着一只黑色的大虫子,郑叹没见过,他们问了几个同学都不认识,只说可能是鞘翅目的什么虫子,便拿去问主攻昆虫方向的老师了。女孩子中有几个见到的差点尖叫起来,估计她们以后绝对不会往昆虫这方向发展了。

    所以。由此可看出,山林生活不是谁都能过的。

    次日,带队老师们没有急着带学生出去,而是带着学生去了离实习基地不远的陲山市自然博物馆。

    郑叹呆在背包里面被焦爸带进去,按理说是不能随便带动物进去的,但现在是一批高校的学生和老师,门口的门卫和博物馆的管理人员都没怎么管,他们还跟几个带队老师说了会儿话,看着是认识的。而馆内的负责人,也只是着重去注意不让那些学生们搞破坏就行。

    郑叹呆在背包里面。从拉链缝隙往外瞧。背包被焦妈改过,多了一个纱网部分,外面的人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发现背包里装了什么,而背包里的郑叹却能够从纱网看到外面。也不用担心藏在背包里太闷。

    郑叹对那些植物标本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那些学生们显然也是。直到来到动物展区。

    动物园里看到的大部分动物都能在这里见到,还有很多是动物园里没见过的,只是。这里的都只是标本而已,没有任何生气,眼里毫无光彩。

    看着那些栩栩如生却早已没了生气的标本,郑叹突然感觉背脊发凉,不知道那些动物被做成标本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或许它们在那之前早就没命了。

    那边有几个老师和博物馆的人正在跟学生们讲解。

    “动物标本的主要种类有浸制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干制标本和玻片标本等。浸制标本是将动物体处死之后,不作解剖,按原来的样子,整体放人浸制液中保存的标本。剥制标本一般常用于脊椎动物,比如鸟类和哺乳类,需要剥取这些脊椎动物的皮,剔除皮上的肌肉,皮的内表面要涂上防腐剂,然后填充假体,安装义眼,缝合整形做成标本……”

    郑叹从纱网看出去,前面那位老师讲解完之后,便让另外一个人继续,后面那人是负责制作标本的。

    之前负责讲解的是楚华大学生科院的一位教动物学的老师,还有几个教植物学的,他们的研究项目所涉及到的一些样本就是来自陲山市的一些区域,他们自然跟这边的人也熟悉。

    那位标本制作员带着学生们来到一个角落,那里放着一些工具。

    “也就是你们来我才拿出来给你们看,别人过来我还不给呢!”

    那位标本制作员献宝似的给学生们指认那些工具,同时说一下标本制作这个行业。

    “……往近点的说,现在人生活水平好了,养起了宠物;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当宠物死亡后,主人会感到极大的痛苦,但如果把死亡的宠物制作成形态真实、结构完整的标本;不仅可以寄托主人的哀思,还能保存得更久……”

    放屁!

    如果能说话,郑叹估计会直接骂出来反驳。看了看旁边的焦家几人,焦远对刚才那人的话一脸的嫌弃,小柚子也蹙着眉,明显不赞同那人的话。角度原因,郑叹看不到焦妈和焦爸的表情。

    那位标本制作员继续说着,介绍那些解剖刀、镊子、剪刀、钢丝钳、锉刀、榔头、锯、钉子、铅丝、针线等等工具的作用,化学制剂很多不怎么安全,他没有拿出来,只是在跟学生们讲述的时候会提到一些,比如二氧化砷(砒霜)、硫酸铝钾(明矾)、苯酚、来苏尔等。

    “标本的制作大多采用部分假体、部分填充的方法。大致的过程有剥皮、防腐、假体制作、填充、义眼制作、缝合和整体修饰等过程。剥皮的时候,剖开腹部,把整个躯体分块取出……”

    听着那人的话,郑叹呆在背包里浑身发冷。

    在那位标本制作员言语中,他觉得这个职业是让死亡重生的美丽职业,他喜爱这个职业。

    而在郑叹眼中,标本制作员就是他如今的“天敌”之一。

    虽然知道自己这品种不值啥钱,不是什么珍稀保护动物,还有焦爸给护着,但是,从博物馆出来后,当晚,郑叹还是免不了做了噩梦,一晚上把自己吓醒好几次。

    ps:(5。11)参加角色征集大赛的朋友们请注意网站首页信息。

    第二三九章夜色下的那只猫

    抵达实习基地的第三天,已经分好组的学生们跟着各组的带队老师离开实习基地。

    焦家四人和其中一队一起,那队的两个带队老师跟焦爸的关系不错,往山上林子里走的时候还聊聊以前带队的经历。

    出去野外,每个人都穿着长袖长裤和便于登山的鞋,带着遮阳帽,山上的林子里昆虫很多,蚊子也多,别看大白天的,进林子之后就知道那些蚊子的厉害了。所以,学生们包里都带着花露水风油精以及一些防蚊虫的药剂等。

    郑叹倒没觉得什么,一个是他现在披着一身猫皮,充当一层防护,另一个就是,他已经习惯了,平时也总在一些林子里窜,觉得就这样也没啥,在身上穿一些其他的东西反而太碍事。

    带队的老师一边走一边指一些植物跟学生们介绍下,觉得有做标本价值的就采点装起来,回去后一起做成标本,至于那些在楚华市都很常见的植物,他们懒得费力。

    到野外实习第一天,带队老师也没打算直接将学生们带到很偏的地方,而是沿着盘山的路往上走。水泥路修得很平整,这应该主要是旅游用路,在人烟渐少之后,一路上他们也没怎么见到车辆行驶,反倒是走段路就能看到一两只螃蟹胆肥地呆在路中间。人家是螳臂当车,它这是螃臂当车,虽然这里没车,但人多。

    焦远跟着那些学生们每次一见到路上的螃蟹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拿着瓶子就冲上去,焦远也不用伸手直接去抓。有个学生在后面赶螃蟹,焦远就拿着广口瓶放在螃蟹的前面,等着螃蟹自己爬进去。不过机灵点动作快些的螃蟹就不那么好抓了,螃蟹爬得比虾快,有些一不注意就让它们从路边沿坡滑到下方的溪流里去了。

    有只螃蟹往郑叹这边爬,郑叹抬爪子快速将它往小柚子那边掀,小柚子也有准备,她也不怕螃蟹,拿着瓶子就往上面一扣,其他学生自然有过来帮忙的。这种讨好老师的机会他们可不会放弃。帮帮老师家的孩子,或许期末考试的时候能让老师放自己一马,不挂科。

    一路走过去,一行人也抓到不少螃蟹了。除了少数几人用自己的瓶子装着一两只螃蟹外。其他抓到的螃蟹都放进一个袋子里先装着。

    又走了一段路。一行人偏离主路往山上爬。这周围还算是有些人气的,有时候能看到一两户住在山上的村民,只是。不同于之前基地附近那些修建很好的住宅,这些村民的房子都是很简单的瓦房。

    沿路走,带队老师除了给学生们讲一些看到的植物之外,还会说说认识的昆虫类。焦爸也给俩孩子说一些东西。

    “咦,那里有只猫!”焦远指着一处地方说道。

    郑叹沿着焦远指的地方看过去,那里确实有一只猫在跑动,而且很快就离开了众人的视野,藏进那些灌木丛里面,反应慢一些的人看过去的时候已经不见猫影了。那只猫估计是被这边一行人的动静给吓跑的。

    “那应该是野猫。”其中一个带队老师说道,“这地方有很多野猫,有些是家猫回归野外,几代繁殖下来,也就成了野猫。”

    说完觉得不放心,那老师又跟学生们嘱咐道:“你们在山上看到那些野猫要注意点,这些猫跟你们家养的宠物猫可不同,脾气暴躁是一方面,它们可没打过疫苗,成天在山上跑也不知道携带了多少病菌,以后看着还是远离点的好。”

    众人看了看焦副教授家那只不用绳套却一直跟着也不闹事的猫,再想想刚才见到的那只一点动静就不见影的猫,果然就是家猫和野猫的区别么。

    “本来猫的野性就很足,它们的存活能力也强,回归野外的话,活下来的不少。可惜的就是那些鸟了,前两年还有鸟类保护协会的人专门来捉猫的,没多久又有爱猫的组织过来声讨,唉。”另一位带队老师说道。

    郑叹心里感慨:果然,爱猫和爱鸟的组织果然不对付。

    估计觉得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不是个什么好话题,搞不好还容易引起矛盾,之前那带队老师没继续了,转而道:“你们说,咱这次有没有可能会发现一只白化动物?”

    “嘿,想得美,白化动物哪那么好发现,就是野考队的人也不能保证次次都能遇到,好多都是偶然才发现的,这个概率太低。”另一位带队老师笑道。

    “你也说了是偶然事件,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啥时候就遇到一只,指不定还是红化动物呢!”

    “做梦去吧你,真能遇到红化动物,别说铺天盖地的报道,就咱院里几位领导都能抖起来。可惜,那些都只是‘据资料显示’,虽然也曾有科考队见过红毛蝙蝠之类的,去年这附近一个村有人还说看到了红毛野猪呢,可是,没有真正够说服力的证据,国外那些人压根不承认有红化物种,在国际性的权威杂志上也只能说‘迄今尚未发现全身红毛的红化哺乳动物’;哪怕是捉到只红毛老鼠;也将是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和特大新闻。”

    因此,所谓的“红化动物”,也只是“据说”和“传说”了。

    焦爸想到什么,笑道:“以前有人还戏言,真要发现自然状态下的货真价实的红化动物,就只可能在陲山市这个地界上。”

    白化动物经过长期的人工精心选育和保护培育也能得到,比如实验室常用的小白鼠,人工诱变和培育确实能创造很多东西,但真正自然状态下的生物,才更有研究价值,在圈子里研究这方面的人都知道白化和红化动物的研究价值,红化动物更甚。

    后面这几句话他们是低声说的,也就旁边两个带队老师还有焦爸他们听到,不远处在树荫下休息的那些学生们没注意这边。

    郑叹在旁边支着耳朵听他们聊天,据这两个带队老师说,陲山市这地方发现过不少白化动物,哺乳动物也多,比如白化的松鼠、狐狸、熊等等。曾经有人觉得,白化动物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致使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近亲交配而出现的退化现象,但也有人觉得,陲山这地方的白化动物既然在古代就有了,又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数量多且集中,不大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白化现象,可能有其他的未知原因。

    说到未知原因,郑叹就脑洞大开了,比如神秘组织、外星人什么的。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真要有人说是外星人的原因,郑叹还不一定相信。

    就像焦爸说的,地球上未被认识的生物物种比已认识的要多得多,人的知识虽然在进步,但未解之谜也有不少。也许,等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谜底也就能解开了……就是不知道猫身人心这个谜能不能解开。

    郑叹刚才还在想,如果真的发现他们所说的红化物种的话,会不会被立马制作成标本,随后才知道,如若真抓到了,肯定会被当成极珍贵的物种对待。物以稀为贵,的确如此,更何况,对这些科研人员来说,红化动物的价值是其他动物无法比的。

    小白鼠郑叹杀过,小红鼠倒真没遇见。郑叹也挺期待遇到只红化的动物,那样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第一天去野外,回来的时候学生们都累得进屋就趴床上,也没前两天那样的精神,听说其他组还遇到过一条蛇从树上直接掉下来的情况,差点砸到下方的一个学生,现在那学生还惊魂未定。又听说,还有个组有学生被树上不知道是什么物种的蚊子大小的虫子砸手背上了,虽然那只虫子很快掉落地面爬走,但那个学生的手背很快就肿了起来,跟猪蹄似的,据说得在基地呆几天不能出门。但是,郑叹感觉这一天过得还行,吃完晚饭还有心情出去溜达。

    俩孩子都洗澡睡了,郑叹在焦爸的注视下,跳出窗户,翻出基地的围墙,往外面的水泥路走。

    周围都是两三层的别墅式住宅,看样子住这周围的人不少都是有点资产的。

    在边上远眺,入眼的只有一片高低不等的山,有人居住的村镇地带才会看到灯光,但那只是一小片一小片的,相比起入眼的夜色下的山林区域,光亮区小得可怜。

    正沿山上走着,郑叹突然嗅到一股子淡淡的气味,以人的嗅觉恐怕很难嗅出来,郑叹也不过是仗着猫鼻子才嗅出点。

    这种气味让郑叹感觉很不好,会让他想起在博物馆见到的那些标本,他知道,现在很多人装饰家里时,很喜欢在家里装饰野生动物的标本,比如鹿头之类的。这地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但郑叹总感觉有点异样。

    虽然好奇,但正感叹也知道,这地方他不熟,还让他感觉到一股子寒意,不能冒险,因此郑叹决定离开。

    可没等郑叹走多远,他就发现一个影子嗖地闪过。

    夜色中,那个影子悄然接近刚才郑叹看向的那栋住宅。在接近那边的时候,那个家伙还朝郑叹这边看了一眼。

    对上那双眼睛,郑叹感觉浑身的毛都炸起来了。

    那是真正在自然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规则中存活下来的家伙,不是成天呆在家里不愁吃喝的宠物。

    那是一只猫,但却与一般的猫不同。纵使没有爵爷那种体型,也与花生糖差不多,而且,它让郑叹感受到了不弱于爵爷的那种威胁力和压迫感。

    ps:(5。12)

    第二四零章着火

    离郑叹不远处的一户人家的小院子里趴着一只猫,一只普通的家猫,郑叹刚才往这边走的时候还听到那只家猫叫唤过几声,有点狂傲的意味,或许,对它来说,这块地方本就是它的地盘,见到郑叹它还挑衅地叫几声,这证明它的胆子不算小。

    可是现在,那只家猫已经缩在角落里面,眼睛瞪得滚圆,看着夜色下的那只奇怪的猫。或许,它知道那是谁,也或许不知,但毫无疑问,它的眼里满是恐惧和瑟缩,就像是面对大自然中食物链金字塔高一层的生物一般。

    这种感觉很奇怪。

    如果郑叹不是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的话,估计会跟那只家猫一样缩在某个角落里,默默不敢叫唤,连动都不敢乱动。

    那只猫难道和爵爷它们的来历一样?

    因为有爵爷的事例在前,郑叹首先想到的便是这种情况,毕竟这周围也有一些基地,就比如楚华大学的实习基地,还有那些总呆在这个地界上搞研究的人,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整出什么奇怪的研究。

    夜色下郑叹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毛色,那只猫也只是往郑叹这边看了会儿,就继续往前走了。速度很快,很轻,如果不是郑叹这几年锻炼出来的警惕心和直觉感的话,未必能够发现它。

    那栋透着让郑叹很不爽的气味的住宅处,院内周围只有一些低矮的修建好的灌木丛和草地,树的话还有些距离。虽然只有两层。但每层楼的高度比郑叹在楚华市见过的普通住房要高出一些,所以真论高度的话,这里的两层楼抵得上楚华市那些住房的三层楼高了。

    郑叹静静站在旁边,看着那只猫跑过去之后直接朝墙面跳起,不知道爪子勾住了墙上哪些地方,还是什么都没有借助只是凭助跑而攀上墙,郑叹只感觉那边墙上影子一闪,那只猫就已经到了二楼的一扇打开着的窗户前,想来类似的攀爬运动没少做。

    那只猫站在窗台上看着里面,耳朵警惕地注意着周围。尾巴动了动。然后跳了进去。

    它要做什么?

    郑叹很好奇。而让郑叹更好奇的是这只猫到底是什么来历。三年来郑叹见过不少猫以及其他动物,也知道动物之中,即便是同种族,智商也存在着差异。而这只猫。让郑叹觉得。不只是攻击力极具威胁那么简单。

    那只缩在院子角落里的猫已经没在那里了,估计进屋寻找安全感。郑叹本打算随便溜一圈就回基地去的,现在却有些犹豫了。

    这边的人晚上也不怎么出来。基地那边的还热闹些,而这里,就真的显得很安静了,只有住户家里的电视机里节目的声音才能让人感受到些许人气。

    焦爸说陲山这个地方透着神奇,郑叹一直没感觉到它神奇在哪里,至于那些传言传说,郑叹只当故事听,而现在,他虽然没感觉到有什么神奇的事情,但却终于有了些另类的感觉。

    好奇心,这是让每只猫都无法踹掉的习性。郑叹在继承这只猫的身体的时候,或许,连带这个习性也继承了下来。

    郑叹还在琢磨这莫名的诡异感,回神却发现自己已经朝那栋住宅走了好几步了。

    嗅着空气中传来的淡淡的气味,郑叹抖了抖毛,就当将鸡皮疙瘩都抖下来了。

    来到那栋住宅院落前,郑叹从栅门的空隙钻进去,在那只猫爬墙的地方停住,嗅了嗅,陌生的猫的气味。除此之外,还有标本的药物气味,杀虫剂的气味,以及,让郑叹感觉不太好的错综复杂的气息。

    墙面不算光滑,郑叹爬上去。

    即便郑叹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爬墙的能力确实比不上刚才那只猫,速度没那只猫那么快也比不上它的灵活。

    好不容易爬到二楼那扇窗户的窗台,郑叹没有立刻就进去,而是呆在窗台上注意里面的动静。

    很安静,安静得仿佛里面没有活物一般。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那只猫跳进去,如果没有嗅到这房间里传来的气味的话,郑叹肯定会认为这里面没有任何活着的东西。

    就算没有活着的,却不代表没有其他动物。

    房间的门关着,里面也没有开任何照明设备,看看天空再看看房间,会觉得,其实天空比房间要更亮一些。

    夜间的风吹进房间,气流绕着房间转了一圈带着里面的那些复杂的气息又出来。

    窗户边的窗纱随着气流摆动,舞动的白色窗纱在这种情形下更增添了一份诡异感。

    当垂落的窗纱再次被气流掀起的时候,郑叹看到了房间里的情况。

    房间里,有很多动物。但却都不是活物,除了站在一张桌子上静静蹲坐在那里的郑叹刚才见过的那只猫。

    这是一个摆放动物标本的房间,里面放着很多动物标本,当然,毕竟面积有限,不可能比得上博物馆那么多种类以及大型动物,这里面的动物标本大多都是小体型的,比如一些鸟类,小松鼠、兔子等。

    博物馆的那些动物标本基本是动物园、林业等部门捐赠的,比如某些因疾病而亡的珍稀动物等,这个郑叹后来才知道。听焦爸说,现在陲山自然博物馆那边用于储存动物尸体的冰柜里冻着几百只动物,博物馆的标本制作员要逐一将它们解冻并制作成标本。

    只是,对很多私人收藏者来说,它们更偏向于健康状态的动物所制成的标本,有些标本制作员不喜欢那些死去的动物,因为有的动物尸体腐烂程度稍高,剥离皮毛的时候气味让他们无法忍受,所以更倾向于新鲜宰杀。

    而这个房间里的这些动物标本。郑叹直觉,它们是在健康状态被杀掉的。

    或许是因为制作这些标本的人并不太专业,相比起博物馆的那些标本,这些标本从制作和保存上来讲都要逊色很多,现在郑叹还嗅到了毛皮腐烂的气味,估计再过个一两年,这里面的一些标本会直接废掉。大概这位主人家并不在意这点,标本腐烂了,废掉了,直接再做新的就行了。旧的扔掉还能给新标本腾地方。

    郑叹不想去细看那些被做成标本的动物。将注意力主要放在那只蹲坐在靠里的那张桌子上的猫。

    在那只猫的对面,摆放着一个猫标本。制作成标本的猫应该不是普通的家猫,只是体型跟普通的猫差不多。

    郑叹经历过会展活动,自然认得出来几个贵重的猫种。但这只也不是记忆中的几个贵重品种。莫非是生活在山里的野猫?

    就像那些学生们谈论的时候所说的。在野外,只要没有生殖隔离,是不是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通俗点说。也就是杂交。比如狼狗,比如超级猫之类的,除了人工选择引导培育之外,自然选择可一直在发生,尤其是陲山这个物种丰富的地方。

    既然能够被费劲做成标本,应该是与家猫有区别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大区别,郑叹站在窗台上,看得不太清楚,无法细致去观察。

    不过,看上去,那个猫标本,不论是体型和是外观差异上看,这俩应该没有亲缘关系吧?

    那只猫就那样静静蹲坐在那里,只在郑叹翻到窗台的时候耳朵动了动朝窗台看了一眼,然后便再次盯着那只标本猫看。面对面,眼对眼,两者之间的距离相隔十公分左右。

    郑叹有种很荒谬的感觉,他觉得,那只猫不像是在忧伤什么,更像是在沉思,像一个思想者。

    郑叹知道自己这种想法很可笑,但转念一想,平时生活圈周围其他人看自己的时候大概也是这种感觉,觉得这种本应该低能低智商的生物突然聪明起来不能接受。

    郑叹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低估了这个星球上的智慧物种。或许,它们未必能有人类那样的智商,但也未必像人们所想的那么低。

    那只猫就那样坐在那里,维持这样的状态看了约莫半个小时,然后就离开了。离开时扫了郑叹一眼,似乎对郑叹有些诧异,毕竟,这周围的其他猫一见到它就缩边上了。

    等那只猫离开后,郑叹跑房间里盯着那个猫标本看了看,但总觉看着标本背脊发凉,所以大致瞟了几眼,在这个房间里走了一圈之后,郑叹就离开回基地去了。

    接下来两天,郑叹白天跟着实习小队去野外,晚上出去走一圈,每天这个时候郑叹都会在这里见到那只猫,每天那只猫也会做同样的事情,郑叹无法知道它到底在想什么。

    这日,下午五六点钟,实习小队一个个回来了,在食堂吃过饭,焦远跟小柚子去找那些学生们处理今天回来的时候在山里溪流中抓到的螃蟹,之前捉到的那些由于全放在一个袋子里,等下午回来就发现袋子里面的螃蟹已经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还有几个空壳,是被同类吃掉的。

    郑叹没跟着去,约莫到时间之后,就打算出去再遛遛,今天那只猫应该也会准时过去的吧?

    哪知,没等郑叹抬脚踏出窗户,就听到消防车的声音,郑叹听着消防车的行驶方向,好像也是自己每天遛的那边。

    等来到那栋住宅前,郑叹发现,昨天还好好的房子,现在却着火了,着火的正好是那个陈放标本的房间,消防车到的时候,火势已经蔓延,不过很快就被控制下来了。

    周围的住户平时这时候都不见人影,现在都出来围着议论。

    郑叹往周围看了一眼,没发现那只猫,走了两步,突然若有所感地抬头看向一个方向,那边是一片树林,没有住户,树枝太繁茂,郑叹也看不到什么。当郑叹准备扭头回去的时候,树叶后面一双发亮的眼睛闪了闪,郑叹知道那是光线的原因,但却仍旧忍不住背后的毛竖了竖,他知道,此刻,呆在树上的家伙正看着自己。

    ps:(5。13)站内全面涨价,每千字涨一分钱。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如果还没有注意到这点的朋友们可以依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和账户情况再做订阅决定,感谢一直支持本书的朋友们,当然,也不强求,毕竟,书友也是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退订或者跳订或者继续订阅支持,选择权在大家。我所能做的,只有在状态差的时候尽量更新,状态好的时候更好新而已。谁都不容易。

    回猫离完结还有段距离,不管接下来大家选择如何,陈词在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鞠躬!

    第二四一章约妹子

    郑叹回到基地之后,一晚上都在想那只猫到底怎么回事。

    据那些围观的人说,那家户主白天会将窗户打开透气,晚上再将窗户锁上,毕竟放着那么多制作不怎么规范的标本,门关久了气味重不说,很多气体还有害。

    郑叹当时翻到窗台的时候也观察过,那户主家的窗户可不是普通的那种一砸就碎的,而焦爸他们也说过,山里的野猫一般都是清晨和傍晚出来活动,所以那只猫才会选择晚上那个时候在户主关窗门前过去,白天不出来活动,也就这个时候能有机会。

    人们各种猜测,却没有任何一人说到猫身上。

    之前那个房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谁都不知道,郑叹直觉应该与那只猫有关,但他不知道那只猫究竟是怎么办到的,理论上说,野生的动物很多都怕火,难道那只猫不怕?

    郑叹想不明白。

    次日,郑叹依旧跟着实习队伍出去,队里几人也在议论昨天某户失火的事情,最后判定为意外事故,原因扯了一大堆,听着都有可能,但郑叹持怀疑态度,这意外也太巧了。

    郑叹还没想明白,走中途的时候就嗅到了熟悉的气息,往周围看了看,入眼的全是一片树林和杂草地,就算有小型动物藏在里面,只要它们不动,这边的人也发现不了。

    现在太阳当头,也没有进入真正野生的地带,野生哺乳动物到现在连只老鼠都没见着。

    不过……

    郑叹再次辨认了下空气中传来的气味。确实是那只猫。

    按理说,以那只猫的野外生存技术,不会离实习队伍这么近才对。

    周围的人并没有异样反应,一直走过那个地方,渐渐远离。没走太远,带队老师就让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郑叹没呆在那里,往回跑了。

    “黑炭,别乱跑。”焦妈说道。

    “它大概是要去拉屎了吧?”焦远说道。

    周围人一副恍然状,大家也就没在意了,包括焦家的几人也是这个想法。不过。焦爸皱着眉往郑叹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拉屎也不用往回跑吧,这家伙又发现了什么?

    郑叹跑回去刚才那个地方,循着气味往那边找过去。

    就算郑叹特意放轻脚步,但周围的野草太多。走里面会发出轻微的唦唦声。听力敏感的动物应该能察觉到。

    郑叹慢慢往那边过去。支着耳朵注意周围,在野外,他可不敢托大。小心驶得万年船。

    风向有些变了,气息中夹杂着一丝血腥味。

    郑叹靠近之后,那边的灌木丛后面发出压低的警示吼声。

    是那只猫没错,只是不知道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样的警示声是在告诫郑叹,再往前走的话,就不客气了。

    郑叹停下来,看了看脚边,捞过来一个小土块,往那边扔去。

    那边惊了一下,警示声更大了。

    郑叹耳力不错,在小土块砸到那边的时候,他还听到了铁链的声音。

    在来基地的当天晚上会堂开会的时候,台上的人就跟大家说过,山上可能还有一些没有撤掉的捕捉动物的陷阱,比如铁夹子之类的东西,让大家小心些,尽量别往野草丛密集的地方走,听说以前出过事。

    虽然知道对方被陷阱捆住,郑叹还是警惕着,换了个方向,往那边靠近,在靠近的同时也会注意那只猫的动作。

    很快,郑叹看到了那里的情况。

    那只猫腿上有个不算很大的铁夹,这个陷阱设置得也不算精明,还能看到一条不太粗的铁链绕在旁边一棵树上,不像郑叹以前见过的钉在地上那种。而这边一小块地方的草都不厚,那只猫是拖着铁夹藏着草丛里的,由于铁链长度限制的原因,它只能将一半身体藏在草丛里面,隐匿方面,这只猫做的还不错,只是,被这个陷阱拖累了,让那一身显眼的颜色给暴露出来。

    郑叹在离那只猫不远的地方观察它,那是一只红色斑纹的猫,身上的花纹跟大胖那种狸花猫的花纹差不多,但毛要稍微厚一点,体型大一些。郑叹见到这只猫第一个就想到了焦爸那次跟几个老师谈到的红化动物,但郑叹不太确定,毕竟这地方的奇异物种太多,指不定是猫中的某个特殊品种,郑叹知道自己变成猫之后运气不错,但也只是偶尔不错而已,他可不确定自己真遇到焦爸他们口中那个找只红老鼠都能当熊猫对待的红化动物。

    不过……郑叹昨天还觉得这只猫的智商应该不错,现在却怀疑了,这么拙劣的一看就是山上小孩子整出来的陷阱,这只“身经百战”的猫是怎么栽进来的?

    夹在猫后腿上的铁夹很新,而且并不算大,跟据郑叹这几天在基地周围溜达听墙角所知道的,这就是小孩子们试着抓兔子黄鼠狼的玩具,而真正的山里的猎人们,不会只用这种小玩意,再说,这周围的很多村民早就被通知在某片区域内不准设置这类陷阱,以前出的事故中差点夹断腿的就是猎人们设置的那种大铁夹。

    再观察那只猫,刚才没注意,就被那身红毛给晃眼了,现在郑叹才发现这只猫半边胡子卷了,以郑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看,估计跟昨晚上的火灾有关,不然它的半边胡子咋被烧成这样的?

    郑叹推测,是不是这猫以前没被烧过胡子,乍一被烧,感知才弱了一点点,不适应之下,路过这里的时候来了个阴沟里翻船?

    不管怎么说,这家伙被夹住是事实。

    那只猫金盯着郑叹,郑叹往那边挪一步。它就吼几声,估计是被夹住,谁都不相信了,对谁都警惕,不像前面几天见到郑叹的时候那样的不亲近也不疏离的态度。

    看猫腿上的铁夹,虽然不大,但质量过硬,有时候东西质量太好也是个麻烦。

    郑叹倒是想试试帮忙掰夹子,可他靠近之后还没等抬爪子,那边就一爪过来了。要不是郑叹后撤得快。铁定会被抓到。

    果然,野外的猫脾气就是暴躁,翻脸就不认人了。

    估计这只猫也困在这里时间久了,有些疲劳。郑叹试了几次之后。这家伙的动作稍微缓慢了点。刚微微放下心,郑叹就差点被它的爪子给挠到,一气之下。郑叹反过来抽了它一巴掌。

    估计实在撑不住,挨了郑叹这一巴掌,那只猫趴地上了,不过眼睛还是死死盯着郑叹。

    郑叹准备最后试一次,再不让碰就扔下不管了。

    等郑叹爪子碰到铁架子时,那只猫腿缩了缩,但却没有像之前那样朝郑 (:

    ) ( 回到过去变成猫 http://www.xshubao22.com/2/2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