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变成猫 第 8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猫的作息时间,当然,其实不同的猫作息时间与猫主人也有很大关系,当年老人家和老人家养的猫其实是相互影响的。

    老人家非常赞同静安先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借景抒情,以景寓情,而摄影师的使命就是记录影像,每一张照片里都包含着摄影师的情感。

    翻看小时候的老照片,发现拍照的人不在了,照片中的那些猫也早已不在了。虽然没有涉足这个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丰满的养宠圈子,但杨逸对猫的拍摄却一直在进行,具有一种生活中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碰到了,便拍。

    所以,难得有了点感触,他想多拍点,以后未必会有时间过来,就算过来这里,谁知道再来这地方还会不会是原样,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改建,老楼推倒,建新楼,到时候那些猫是否依然在?

    杨逸起得比较早,过来楚华大学这边的时候能看到很多老人们在外面走动,今天是周六,大部分学生也没课,所以走路上看到的学生比平时要少一些。

    这次杨逸从另外一个门进去的,与昨天过来开会走的并不是同一个路线,这边靠近一些教职工的住处,安静很多,而且见到的多是一些老人,很多老人都是早睡早起型,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熬夜,也熬不了。

    拍了几张照片,杨逸看到一个老头提着一袋在食堂买的馒头牵着一条牛头梗在散步,估计走累了,坐在靠草坪那边的木椅上休息,那只牛头梗就蹲在旁边,瞧着周围的时候那双小三角眼里都泛着警戒的凶光,但对着旁边的老人时,那只牛头梗的眼神却温和很多。

    杨逸抬手拍了几张照片,听到那位老人喊“小花儿”,看过去,发现另一个老头牵着一只体型很大的圣伯纳犬,老人刚才喊的“小花儿”应该就是这只圣伯纳。

    见到杨逸在拍照,那两位老人跟杨逸打招呼,听杨逸说是个摄影师,赶紧又叫着多拍了几张。

    “这俩相处得不错啊。”杨逸看着两只体型和性格都有差距的狗说道。他一个朋友养了一只牛头梗,那家伙好斗。整得周围的狗狗猫猫见到它就跑,所以他在看到这俩的时候还挺新奇。

    “当然哪,这俩一起长大的嘛,我跟你说,当年啊……”

    如果是熟悉这周围老师的人,在听到“我跟你说”的时候就知道后面会有一段很长的故事总结感想或者教育性的话语。不过杨逸不在意,站旁边听着俩老头说当年小区里发生的事以及牛壮壮的英雄事迹。

    正说着,老头发现两只狗都看向一个方向,甩着尾巴。

    “哟,黑炭。这是干嘛去了?!”一个老头喊道。

    杨逸看过去。路那头,一只穿着小马甲的黑猫慢悠悠地晃过来,看上去懒洋洋的,一边走还一边打着哈欠。听到老头的喊声往这边慢吞吞瞥了一眼。继续按照刚才的速度晃悠。

    今早上焦爸去院里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他有一个u盘没带,在实验室也走不开,所以焦妈就直接让郑叹过去送一趟。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套个小马甲,将u盘放在马甲上的口袋里拉好拉链,然后将东西送到生科院那边。

    跑着过去,走着回来,郑叹昨晚上没睡好,尽去想那些钻石了。今天还有工作,郑叹打算在那之前先打个盹,周围的长椅都被出来散步买菜的老头老太太们占了,现在又不想趴树上去,穿着马甲睡树枝不怎么爽,看了一圈,郑叹直接过去将花囧囧当毛毯了,软的热乎的毛毯。

    看着若无其事在这么大只圣伯纳背上睡觉的猫,杨逸挑了挑眉,看看旁边的牛头梗,再看老老实实趴着的圣伯纳,杨逸好奇地问两位老人:“这猫不怕狗吗?”

    “怕?嘁,它不欺负这俩就不错了,这俩从小被它欺负大。”一位老人说道。

    “哎呀,黑炭这身小马甲不错啊,”另一位老人摸了摸郑叹那身马甲,“这么困,昨晚上抓小偷去了吗?”

    三人在这里谈着,等离开的时候,郑叹也起身,不过他在小道岔路口那里停住了,就等在旁边,待会儿有人过来接他去宠物中心。今天穿马甲一个是给焦爸送东西,另一个就是为了宠物中心那边,今天要是加班的话正好还能装加班费。

    杨逸并没有离开,而是跟着郑叹过来,见郑叹等在那里,他也在不远处看着,他还好奇那只猫为什么呆呆地蹲那里呢。

    等了大概十分钟,郑叹终于见到要等的人了。

    查理正开着他的“保姆车”——改装过的专门接送郑叹的两轮小电动,过来接郑叹去宠物中心那边拍摄新一期的宣传视频,听说最近上面出台一个环保相关的政策,各部门最近在学习贯彻最新精神,连一些社会团体也开始跟风,小郭就是要借着这个话题来拍个宣扬绿色环保的广告视频。

    电动车在郑叹面前停住,查理看了看时间,他今天真没晚点,是这只猫来早了。这样一想,查理的担心就少了很多。

    这两年下来,查理不仅对郑叹的脾气有了些了解,对郑叹的喜好也知道些,比如,他知道这只论品种在某些屠宰交易场只值几十块钱却在这个团队里举足轻重的猫,它不喜欢与宠物相关的东西,包括玩具、食物、绝大部分宠物衣服等等,反而对人类的东西更感兴趣,比如电脑、电视、游戏机,有次查理还看到郭老板给那只猫带着耳机,让那只猫听mp3。见多了,也就不再觉得稀奇,片场保姆倒是当得尽职尽责,对得起郭老板给他开的工资。

    虽然车和衣服上并没有宠物中心的标志,但查理的车篮里面放着的水壶用一个印着“明明如此宠物中心”的字样。

    宠物中心?不是说这猫是一个教师养的吗?杨逸想。

    “请问,这只猫是你养的吗?”杨逸走过去问道。

    查理顿时警惕地看向走过来的陌生人,看到对方手里的相机,心里就更警惕了。难道要挖墙脚?!同行是冤家,这猫要是被挖走了,郭boss绝对会跟他拼命。

    第三零三章求出演

    杨逸一开始没弄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突然冷淡下来的明显疏离的反应,过了会儿,想到什么,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我是‘逸兴文化’的,过来这边参加个关于摄影艺术的会议。”

    查理依然警惕着,他不知道逸兴文化是什么,但涉及到摄影方面的人物,那也算跟他们也有交集,所以在没完全弄明白之前,查理还是将杨逸看做是竞争对手。

    杨逸给出的那张名片是一张比较普通的名片,上面并没有写杨逸在公司的具体职位,电话号码是杨逸在楚华市买的一个备用手机的号码。

    查理看了眼那张名片之后就没在意了,出于礼貌,他没有立刻将那张名片扔垃圾桶去,而是放进衣兜里,他现在就想快点带着猫离开。

    见对方一点都没有要继续说话的意思,杨逸也就不搭话了。等对方骑着小电动带着猫离开之后,杨逸想了想刚才的一幕,对方在知道自己是摄影师的时候明显的戒备眼神,让杨毅推测到了可能的答案。他给出那张名片其实只是出于好奇心而已,而且他投资拍摄的那部电影也涉及到一些猫的镜头,只是里面的猫需要名贵品种,像刚才那只黑色的家猫并不在杨逸的考虑范围,原本的计划就是去找一些训练过的有点灵性的猫,刚才见到那个袋子上印着的“明明如此宠物中心”字样之后想到,如果可以的话。与这样的宠物中心合作也不错,这也只是他一时兴起的行为。

    让人查了下宠物中心之后,杨逸回到酒店,将以前小郭他们拍的那些广告和视屏看了大部分,一晚上没睡,想着视频的事情。他突然有个想法,不过,这样的想法要先会会那个宠物中心的负责人。

    杨逸并没有久等,第二天他就接到了小郭的电话。

    原来,查理带郑叹过去宠物中心那边之后。由于室内的温度稍高一些。也有些闷,查理便将外套仍在旁边专门放衣服的地方,外套里的名片就是那时候滑出来的。当时没谁在意,小郭过去放衣服的时候发现了。拿起来看了看。一见到上面的“逸兴文化”这个词。顿时激动了。

    小郭自己因为广告和视频这方面捞了很多钱,还曾将一只猫租给一个小剧组拍过电视剧,对那个职业化商业化的圈子自然有了解。逸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不知道这上面的“杨逸”是谁,在逸兴文化担任什么职位,但既然涉及到这个公司,就意味着有潜在的商机。也顾不上其他了,小郭立马将查理叫过来问了问当时的事情。

    查理也没隐瞒着,都说了,反正当时就几分钟的事而已。

    看到郭boss变幻莫测的神情,查理心里打鼓。

    “老板,逸兴文化很牛吗?难道……他们也是拍广告的?相比咱这个工作室怎样?”查理问道。在他心中,他们这个工作室是圈子里最好的了,当然,仅限于拍摄猫广告的圈子。

    小郭用手上的杂志敲了敲查理的头,“你知道啥,咱这个工作室跟人家相比那就是红烧牛肉方便面跟红烧牛肉的差别!”

    查理:“……”这不就是说**丝跟高富帅的差别吗?

    看了看旁边桌子上放着的两块钱一袋的压根没多少牛肉的红烧牛肉方便面,查理不吱声了。

    小郭琢磨了一晚上之后,早上起来就打了个电话。

    接到小郭的电话,杨逸听对方自我介绍后也有了谱,他调查那个宠物中心的时候就将里面的几个重点人物都查过了,知道小郭在团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两人约了个时间,杨逸来到宠物中心,在小郭的带领下走了一圈,也问了郑叹的事情,只是,小郭其他的都能说,但涉及到郑叹的,却不想说太多,还是在杨逸表明身份之后说了其中的隐情。

    郑叹因为一直比较低调,虽然猫圈里知道“blackc”的人很多,但并不能对上号,也在小郭的刻意隐瞒下挖掘不到郑叹的真实信息。既然这次被逸兴文化的大老板碰上,对方也有合作的意思,小郭也就透露了点。

    杨逸没有立刻决定合作事宜,他想进一步了解拍摄中的情况。为此,小郭邀请杨逸在下次拍摄的时候旁观。

    杨逸心里早就痒痒了,特想看看到底是怎么拍的,以及那些猫的表现。那些视屏里面很多猫的表现在他看来堪称完美,尤其是那只黑猫。而且,虽然他平时虽然也会拍摄一些动物照片,但与专业的宠物拍摄团队肯定是有差距的,就像当年他外公一样,拍人拍景不在行,拍猫却能甩人家一条街。

    于是,杨逸离开楚华市一段时间之后,在宠物中心进行新一轮拍摄的时候又飞了过来。

    郑叹在拍摄场地看到杨逸的时候吃了一惊,他对这个人有印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小郭允许他旁观,一般来说,小郭不允许其他人进入拍摄场地,除非是他真正信任的人。而这位……

    看看小郭的表现,郑叹觉得小郭对待杨逸的时候有些小心翼翼的,看来杨逸的来头也不小。

    不管对方什么来头郑叹没兴趣,他的责任就是将今天的工作做好。

    一开始拍摄,小郭之前的小心翼翼就没了,完全进入以往的状态,直接将杨逸晾在旁边,几乎忘了这么个人。

    杨逸并不在意自己被冷落,他注意着镜头下的那只黑猫,以及其他的演绎别的角色的猫和狗们。不得不承认,专业团队就是比其他人在行,哪只猫不抱东西就睡不着,哪只猫在什么时间点会开始振奋,哪只猫讨厌什么气味闻到后会有什么表现等等都有谱。而这个团队从成立到现在,对工作室的常在镜头下的这几只猫也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拍摄效率高,效果也让人满意。小郭说那只黑猫是这里的王牌,一点不假,看看这几只猫的表现就能知道。只可惜,因为品种的问题,那部电影不可能让这只猫上场,只能用其他的猫,按照那部电影里的剧本。必须是名种猫。

    不过。那只黑猫不能拍电影里的角色,倒是成全了杨逸心里的那个想法。

    杨逸喜欢上拍摄,多是受他外公的影响。杨逸很早以前就有拍摄一个关于城市、人和猫的记录片的想法了,纪录片会记录现实的生活;展示时代脉搏和生命;展示和记录时代背景下真实的一面;而里面加入了猫这样一个元素。也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这会让很多对纪录片不感兴趣的人也会瞄上一眼。只是难度较大。一直没能付诸实践。在老人家过世之后,翻看厚厚的几本相册里面的照片的时候,杨逸那个想法更强烈了。

    看着镜头前的那只表现不俗的黑猫。杨逸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正在拍广告的郑叹突然感觉后背一凉,跳跃的时候差点出错,好在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很快就镇定下来。

    拍摄完毕之后,杨逸跟小郭在房间里密谈,谈到郑叹的事情,小郭摇头,“这个我做不了主,你得去找它猫爹,得到它家的同意才行,不然就算是你们强行将它带走,它也不会配合的,而且还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猫的爪子。”

    之后,杨逸和小郭签了合同,电影那边借猫就从团队里面挑选了一只拍摄经验丰富的猫过去,同时跟过去的还有这边团队里的几个人,他们会照顾这只猫的生活也让它更配合拍摄。至于郑叹那边,杨逸直接上门商谈了。

    焦爸和焦妈很困扰,拍广告就算了,小郭是熟人,知根知底,也同意保密郑叹的真实信息,就算在猫圈里很火,但毕竟那只是一个小圈子,现实生活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就像小郭自己也一直认为的,猫粮和相关产品的广告拍摄相比起那些专业的电影电视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要是真正参与一个电影电视的拍摄且占据大量篇幅的话,那程度就不同了。而且,在这边拍广告拍摄场地离家还近,这要是接下杨逸这个活了,郑叹估计会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家里。

    以郑叹那惹事的德行来看,焦爸焦妈还真不放心。

    说服焦家的人不是个容易事,杨逸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阻碍。

    诱之以利?

    不好意思,焦家不像别人想的那么穷,对钱财也不那么狂热,不吃这套。

    威逼?

    用小郭的话来说,那只猫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猫的爪子。

    还是磨吧,磨到焦家人同意。

    杨逸本来打算明天就坐飞机回京城去的,因为这件事而改了主意,打感情牌,说一些感性的事情,关于艺术,关于人情,关于猫的故事,说这部片子所宣扬爱护猫的意识,这回让更多的人来喜欢、了解这样一个渗入人类社会、脾气不怎么好、难以被人理解的种族。

    最终,焦家人松口了,但这也只是松口而已,最终决定下来,还需要看郑叹自己的意思,在郑叹自己同意之后,焦爸才跟杨逸回话答应出演。

    杨逸在通完话之后,看了会儿窗外的阳光,然后又拿起手机,将手机里的相册翻出来,上面有一张拷贝过来的老照片,照片里有一个笑得很开心的老人,老人肩膀上站着一只黄白花色的家猫,那只猫亲昵地靠着老人的头,微抬着下巴看向镜头,带着点慵懒的俯视意味。

    有人说,京城的人多了分天子脚下的傲气,但也有着胡同里的热乎劲儿,而京城的猫,有着紫禁城的灵气,也带着四合院的痞劲儿。

    那只黑猫,应该能演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吧?杨逸想。

    第三零四章联合演出

    拍摄的事情不是答应下来签了合同就启程,还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所以现在郑叹暂时还不会出发,依然会在楚华市留一段时间。

    为了让郑叹更好地去适应拍摄,小郭决定这段时间从工作组抽调出一部分人专门“帮帮”郑叹。

    所谓的帮忙熟悉拍摄适应场地,那是小郭在拍电影的剧组那边留了几天后认为杨逸那边也大概也会采用类似的拍摄手法,于是,郑叹每天会被接到宠物中心,面对工作室熟悉的那些人、摄像机、道具等等。

    被带来这儿就是为了“特训”,周围人一个个积极得很,这几天并不需要拍广告视频和图片,郑叹在工作室这里呆着相当无聊,这也就算了,如果连吃饭睡觉甚至拉屎都没有**的话,郑叹不介意让小郭再知道知道什么叫猫的爪子。

    于是,小郭在从电影剧组那边回到宠物中心,打开自己休息室的门的时候,发现买了没半年的沙发的沙发垫满是“伤痕”。

    小郭这两天并没有将休息室锁住,而能自己打开这间屋子的猫只有李元霸、花生糖和郑叹,郑叹经常在这里睡觉,李元霸也偶尔会过来,花生糖基本不进门。其中,李元霸有自己专门的午休地点——书架,睡沙发的只有郑叹。

    半年前小郭就因为一些事情把郑叹惹毛了,一怒之下毁了小郭这里的一张沙发,现在。又毁了一新沙发的沙发垫作为警告。

    见到沙发的惨状后,小郭哀嚎一声,然后抚额躺在电脑椅上。一抬头,看到了在书架上的李元霸,李元霸看过来的眼神让小郭觉得自己好像又干了件蠢事。

    “你就不会阻止一下吗?”小郭对着李元霸道。

    李元霸扭头,继续睡觉。

    小郭叹气。他知道李元霸的战斗力,能揍猫挠狗还能斗小偷,但偏偏在郑叹毁沙发的时候旁观,从不阻止。

    都是祖宗,真是难伺候。一个个脾气大得很。要是跟“王子”它们那样乖就好了,不过,这几只是比较特别。

    对啊,那只黑猫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对待其他猫的方式对待。

    如果是人的话。应该咋办?

    晓之以理。做做工作,开导开导?

    想好之后小郭立马联系了查理。

    于是,查理奶妈苦逼了。

    接下来几天。郑叹来宠物中心的时候没再见到那些碍眼的事物了。只是,不管查理怎么做工作,郑叹的态度都只能算是平常,查理不知道是否已将郭boss的旨意灌输进面前这只猫的猫脑子里,这几天郭老板一直在忙,所以交给了查理这个艰巨的任务,争取能够将这只猫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查理也不知道一只猫什么样子才叫积极情绪,他只知道,在做工作的时候,说得嘴巴都干了,结果发现懒洋洋趴椅子上的猫眯着眼睛打了个哈欠,然后就不鸟他了。

    查理当时的心情啊……说起来都是泪。看在高额的工资上,他认了。

    小郭这天回来得比较早,来工作室这边的时候郑叹还没离开,趴沙发上在睡觉,旁边查理一脸的纠结,不知道在想什么。见到小郭,查理起身说了下今天的情况。

    “还是老样子?”小郭皱眉,这次和杨逸合作,是个极好的机会,如果这只猫没同意也就算了,但既然同意出演,小郭就得花更多的功夫在这上面,消极懈怠什么的,那可不被人看好。在这里就算了,到时候去京城那边到了别人的地盘,这样子不知道会不会吃亏。

    将外套往沙发上一扔,小郭也没顾上换鞋,抹了把脸,捋了捋袖子,走到郑叹面前,蹲身看着趴沙发上睡觉刚醒过来的郑叹,认真地一挥挥拳头作鼓励状,“黑炭哪,干完这一票咱们就发了!”

    郑叹、查理:“……”

    简单,直接,有效。

    郑叹终于斗志昂扬了那么一眯眯。

    郑叹看过合同,钱确实不少,但郑叹觉得小郭紧张过头了,他又不是刚开始拍广告的菜鸟,用得着担心那么多吗?

    心里叹了叹,郑叹觉得最近大家好像都有点紧张过头焦虑过甚了,不管是宠物中心这边的人,还是焦家的人。

    在郑叹叹气的时候,焦爸正琢磨着要不要联系下京城那边认识的人。那边认识的人是有,但那些人也是肯定没有时间去照顾的,也不方便让他们照顾。想了想,焦爸联系了方邵康,方三爷的大本营就在京城,找他帮忙比较靠谱。

    在外省忙活的方三爷接到焦爸的电话时很惊讶。

    “拍纪录片?!”方三爷挥挥手让助理出去,脚往书桌上一搁,“对方是谁?”

    “逸兴文化的杨总。”焦爸道。

    “杨逸那小子吗?行,我知道了,放心,就算我没时间我也会让人帮忙照顾的。”说着方三爷给了焦爸一个电话号码,到时候有需要让人联系这个号就行。

    得到方三爷的保证,焦爸顿时安心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放心,毕竟,那只猫确实太能惹事。

    那边方三爷挂掉电话之后,翻了翻通讯录,拨打个号,响了好久那边才接通。

    “喂?”

    对方好像没睡醒的样子。

    “喂,杨逸,我方三啊,听说你要拍个关于猫的记录片?”

    那边杨逸有些迷糊,他整理了一些材料一晚上没睡觉,早上又出去了一趟,中午回来才开始补觉,没想会接到这位的电话。

    “哦,方三叔啊,”杨逸跟二毛他们同辈,跟方邵康不是很熟,近两年在生意上合作过几次,以前也跟二毛他们一样喊方邵康喊三叔。“是有这么回事,怎么着,您有兴趣投资?”

    方邵康投资过不少电影,杨逸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那边方邵康嘿嘿一笑。

    “是啊,不过我想问问,你那边还缺角色吗?我家也有只猫,特聪明,不比那只黑炭差多少。”

    杨逸顿了几秒,方三爷家里还养猫?他更没想到的是。不像其他人推荐演员明星或者亲戚朋友客串。方三爷居然只是推荐他家的猫!

    既然方三爷开口,杨逸也没有立马就拒绝,而是问道:“您家那猫什么品种?”

    “我家那就是个串秧儿,也不是什么名品猫。不过聪明得很。比那些名猫纯种猫强多了。你那边有网吗?我给你传点照片过去。”方邵康拿出手提电脑。选了几张在家拍摄的照片传过去。他一直觉得,这世上最聪明的猫,除了那只黑的。就是自家大米了。自家大米都入不了眼,还有啥猫有资格?

    串秧儿是指血统不纯的猫,杨逸不准备在纪录片里用上多少名贵的纯种猫,基本上定的都是家猫和一些串秧儿猫。听到方邵康的话,杨逸心里松了口气,点开接收到的文件,查看照片。

    十秒后。

    “怎么样,够格吧?”方邵康问。

    “……眼神够犀利。”杨逸评价道。

    方邵康的要求不多,客串一下就行,过过瘾留个纪念。

    杨逸答应之后,方邵康立马找机会向女儿邀功。

    方萌萌在高兴之余,又想到了另一个,“爸,既然咱家大米参演了,能不能把小米也弄过去客串一下?好久没见小米了。”

    于是,杨逸在心神不宁地又睡了一个钟头后,再次接到了方邵康的电话。

    “喂,杨逸啊,还是我,方三。”

    杨逸:“……”

    “我就想问问,你那边还缺不缺角色啊?我再推荐一个,也是串秧儿,跟我家大米一胎生的,叫小米,就比我家大米蠢一点点,长相也过得去,就是嘴边有颗痣。还在电脑前没,我给你把照片发过去。”

    杨逸:“……”

    小米一直跟着赵乐,在楚华市留了段时间,后来赵乐忙起来没人照顾,请了保姆也压不住这家伙,被赵乐她妈给带到京城去作伴了,平时丈夫女儿都忙得很,赵乐她妈挺喜欢小米,回京城的时候舍不得,便一块儿给带了过去。虽然现在同在京城,大米和小米见面的时间却并不多。而郑叹,自打小米被带走之后,就没见过了,大米还是上次去参加猫展的时候见过。

    知道这俩也会参演,郑叹难得地期待起来。不知道小米在继承了它爹的痣之后还会不会继承它爹的好斗。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郑叹跟着小郭挑出来的一行人出发前往京城,查理跟班照顾。这不是郑叹第一次出远门,焦家的人还是免不了担心,叮嘱的话郑叹听得耳朵都快长茧了。

    在离开之前,郑叹去了趟老瓦房那边,将手机和那袋钻石分开藏着,又搬了一些破桌椅挡住,这样也不怕其他猫进去,它们可没郑叹的力气。

    杨逸早已经安排好住处了,那里也有一些拍摄组的其他工作人员。这些人对郑叹很好奇,听说大老板杨逸就是因为这只猫而重新提起这个片子的计划。

    查理等被小郭委以重任的人还担心郑叹见到这么多陌生人后不适应,结果证明,是他们想多了。

    郑叹一点都不紧张,虽然这些人他不认识,但他能够从这些人身上感觉到善意,就算是长得最磕碜的那位笑起来有些凶神恶煞感的大胡子,其实也是透着善意。

    既然没威胁,担心个球。

    查理给焦家打电话过去报平安后,没等郑叹跟这边拍摄组的人先熟悉熟悉,就有人过来接郑叹了。

    是方邵康那边的人,下楼之后,郑叹扫了周围一眼,视线落在那辆银色的私家车上。

    “黑炭,这边这边!”方萌萌打开车窗朝郑叹招手。

    在方萌萌喊完之后,郑叹又看到,两个猫头从方萌萌那个车窗露出来,看向郑叹这边。

    第三零五章为艺术献身

    大米还是郑叹在猫展那时候见到的样子,依旧没多少表情,对周围人和事都漠不关心似的,只有看过来的时候眼睛才睁大了点,瞳孔扩大了些,这让它看起来少了些许平时的犀利感。

    而小米,这是它被带走之后郑叹第一次见到,印象中的花纹,以及那个跟它爹一样的痣,这俩特征让郑叹不会认错。

    与大米不同,小米自打离开后第一次见到郑叹,看向郑叹的时候带着点疑惑,郑叹不知道这家伙到底还记不记得自己。

    小米的视线随着郑叹移动,估计是觉得空间太小,它将旁边的大米挤了挤,被大米一巴掌盖在脑门上也不在意,继续挤,脑门被继续抽。

    这俩猫都挤在车窗这儿,郑叹也不好进去,还是前面的司机招呼郑叹,从前车窗跳进去的。

    那个司机郑叹没见过,不过听他跟查理谈话的时候知道,这就是方邵康说过的那个在京城这边帮忙照料的人。既然都是提前打过招呼的,查理也放心了些,目送车里离开之后,查理跟楚华市的人汇报郑叹的行踪,这是老板小郭和焦教授都叮嘱过的。

    那边,跳进车里的郑叹就坐在副驾驶座上,后座有方萌萌和两只猫,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是方萌萌她妈派过来帮忙照顾孩子和猫的。

    郑叹注意到,小米身上带着绳套,牵绳的另一端在那个郑叹不认识的女人手里。小米的猫牌挂在绳套的一个扣上,做得还挺精致。绳套还从小米的前肢腋下穿过,这样牵绳的时候不会让猫脖子承受所有的力道。不过,一般用这种绳套的,多半都是比较好动的。看大米就不这样。

    和郑叹猜测的一样,小米这家伙,有多动症倾向,和大米的安静稳重感截然不同。郑叹上车之后,小米一开始很好奇,时不时凑近嗅嗅,不知道是想起来来还是觉得郑叹没威胁。凑近走来走去。还抬爪子碰郑叹,在后座上动得频,直到方萌萌将它强行压车座上。

    就算趴着,小米也没闲着。蹭来蹭去玩玩这玩玩那。尾巴甩来甩去。不知道这性格像谁。花生糖当年也没这样吧?

    另外一个让郑叹不爽的就是——体型差距。

    在郑叹看来,花生糖比他低一辈,大米小米那又小了一辈。站在这俩小辈旁边,郑叹看它们都得仰着看。

    到方萌萌她家之后,郑叹才知道自己还是小看了小米。

    郑叹趴沙发上看着小米将一个网球满屋子拨弄着玩,时不时招惹下沙发上的郑叹和猫爬架上的大米,然后被二者扇巴掌,乐此不疲。

    不知道到时候拍摄的时候会不会惹麻烦。不过那些是杨逸和拍摄组的人操心的事,郑叹不再去想。

    方萌萌拿着相机给郑叹和大米小米拍了很多照片,大米早已习惯,小米也好像并不在意相机,有时候还好奇地凑向镜头,拍出来几张大鼻子照,嘴边那颗痣尤为明显。

    郑叹没有在方萌萌家多留,第二天就被杨逸开车过来给接走了,拍摄组那边可没有太多闲工夫,很多地方还需要磨合,杨逸可是在郑叹身上给予了很大希望的。

    很多人说,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是故事片的穷兄弟。就像郑叹知道的那样,并不是每个纪录片都能被大众认可,大多数的纪录片都被束之高阁,名字提起来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就算听说了也没看的兴趣。

    很多人也不看好杨逸花费心力的这个片子,拍啥不好要拍记录片?

    对此,杨逸一点都不在意。

    郑叹并不是一只京城猫,既然要讲京城里的猫的故事,这些故事里肯定不会是真实的郑叹。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记录客观存在的事情,让观众们有更真实的感受,所以,杨逸并不会去胡扯也不会让郑叹去演那些假的故事。

    郑叹要演的是,曾经的真实的事情。也就是说,郑叹要演绎另外一只早已经不在世上的猫,换地点也要换心态。

    和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京城变化很大,杨逸记忆中的那些场景和事物并不能如实再现,所以,这也涉及到了一个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虚拟的手法,当然,虚拟并不就代表虚构,故事还是真的,科技手段虚拟的场景和事物也是曾经真实存在有历史依据的,所以,这部纪录片有一些片段需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拍摄手法,去再现真实的故事内容。

    人有再现过去往事的能力,那些往事,就是存在于杨逸记忆中的一幕幕,杨逸说要达到思想上的共鸣,郑叹感到压力有点大。

    不论是阵容还是气氛,都与小郭那个工作室有很大的不同。

    在拍摄的过程中注重对光比的控制,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因此这对摄像机以及摄影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摄影师要通过对光比的调节来保证影像的美感,可以将拍摄的内容以最美的角度展现给大众。先进的拍摄设备,手段高超的摄影师,这两方面都能看出杨逸对这部纪录片的重视,而后期的制作,对于影像的技术处理要求也高,要能够在保证拍摄内容真实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修饰,从而来增强视觉效果,这都需要相关的拍摄技术人员要有高强的技术能力。

    果然,拍宠物广告跟这种纪录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难怪小郭之前一直神经质,连带着查理总是在旁边唠唠叨叨。

    杨逸跟查理他们过来京城的团队说一下接下来要拍的几个场景,怎么走位,头往往哪儿看,该怎么叫等等。郑叹在旁边听。

    那位跟郑叹搭戏的老头以及拍摄组的很多人都对杨逸的做法很不理解,一开始他们在知道杨逸要拍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就知道这里面难度颇大。人还好,猫的话,出了名的难伺候,比狗难伺候多了,看看迄今为止关于狗和关于猫的电影以及它们在电影里的比例就知道了,没拍过就不知道猫有多难伺候,所以他们觉得杨逸这人还是太年轻,将事情想得太简单。

    杨逸也知道其他人会怎么想,但是,他从小郭和焦教授那里了解到的。以及当时在宠物中心拍摄场地自己亲眼见到的。都让他对这只猫抱有很大的期待,这里面涉及到了关于他外公的故事,片子本身的意义很大,即便这不是大制作的电影。只是个被很多人不看好的纪录片。

    杨逸每次拍动物的时候。都喜欢通过照片里定格的那些动物的眼睛眼神去猜测当时那只动物的心情。与人相比。动物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其实很多时候,动物的一个眼神能秒杀电视上那些明星们。不是说它们比明星们表现得好,而是它们一个眼神会给见到的人带来多大的冲击。那些喜爱宠物的人,有时候就算他们的宠物犯了什么错,本来准备的一肚子训责,在面对宠物的撒娇或者可怜兮兮的眼神之后便丢盔弃甲。动物的眼神也是呆着感情的。

    虽然说的是纪实,但有些还是得演,尤其是郑叹这次本就演绎的是另外一只猫的猫生。

    开拍之前,郑叹要化妆。

    是的,化妆。

    这是之前商量过的,杨逸外公曾经养过的一只黑猫并不是纯黑的猫,那只猫有三只脚是白色,一只脚黑色,鼻子那里有一小点白,下巴那里有个块倒三角状的白色,相比起警长来说,其实白色所占的比例并不多。郑叹看过杨逸拿出来的照片图。

    至于染色的燃料,是杨逸专门搞来的,听说无害,还能吃,能洗掉。为此焦爸还专门取了些去检测,拿到结果之后才同意。

    在此之前,郑叹一直觉得染色是个很容易的事情,但真正等到“化妆”的时候才发现并非如此。杨逸请来的化妆师太尽责,太细致,当然,效果也是很好的,郑叹现在出去保准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了,人们认动物大多第一眼就是认颜色,染了点白色就变样很多,全黑的气势也削减了。

    查理拿着镜子让郑叹看,其他的郑叹还算满意,乍一看看不出化过妆,唯一郁闷的就是鼻子下面那点白色,郑叹现在觉得,花生糖和小米的“痣”长得还算好了,总比现在郑叹这个好。郑叹觉得,鼻子下面那点白的就像鼻涕一般,直接留到嘴里。

    妆化好了,开始拍摄。

    很多问题,只有等开始拍了才知道。

    比如,杨逸说的该怎么发出撒娇的叫声以及防备的叫声。

    “那个……黑炭不会叫,不是,是它叫不出猫的声音……”查理无奈道。

    杨逸:“……”什么叫“叫不出猫的声音”?

    对于这个,郑叹表示这确实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一般的猫叫就够呛了,更何况还是撒娇的那种娇滴滴的声音。

    查理生怕这位爷生气,赶紧过去跟杨逸解释。

    杨逸想了想看过的那些广告,好像那里面确实没见过这只猫叫。

    叹了叹气,杨逸道:“那算了,叫声到时候我再想办法,继续。”

    ……

    “好,待会儿叼袜子……怎么了?!不叼袜子?讨厌臭袜子?!哎,那是新的,只是特意做旧了而已,不信你闻闻……ok,继续!”

    ……

    “好,待会儿让它就蹲木凳子上舔爪子……什么?不舔爪?哪有猫不舔爪子的,人还吸手指呢……有染料?没事,那染料能吃,我还吃过……要不就然它舔那个没用染料的爪……ok,继续。”

    ……

    一天拍摄下来,查理和团队几个人也满头大汗,郑叹也好不到哪儿去,杨逸那人要求太高,人家导演都没觉得有啥不对,偏偏杨逸不满意,一个不好就重拍,估计是想跟记忆中的片段高度重合。

    郑叹长呼一口气。算了,就当是为艺术献身。

    第三零六章养猫人

    郑叹这边,在来之前焦爸就跟他说过,必要时装装傻。

    什么叫“必要时”呢?

    比如,不想拍的镜头,不想合作的人,不适应的地点,身体不舒服或者尿急的时候等等可以装傻,装作不知道怎么演或者直接原地打滚就行,谁让他是一只猫呢,拍摄组的人能对一只猫要求多高?头疼事让团队的人去应付,小郭派那么多人过来不是打酱油的,这里面说小郭和焦爸没有私下里的协议商谈,郑叹打死也不信。

    不过,这是对他好,郑叹明白,聪明可以,但是表现得太过聪明那就惹人生疑了,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候还是蠢一点比较安全。

    很多镜头郑叹以前都不会去拍,这次却难得地忍耐了,毕竟,这种纪录片和广告是不同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郑叹既然接下了这个活就要负责,而且,这些镜头对一般的猫而言都是很平常的,罢演确实说不过去。

    郑叹顶着一身“妆”不太自在,隔会儿还要补妆,尤其是眉毛胡子那里不经意间蹭掉点也要重新上色,毕竟,郑叹的胡须是黑色的,而照片上的那只猫胡子是白色。

    好在郑叹的效率比较高,整个拍摄下来也比杨逸计划的少很多。

    拍摄组的人本以为拍这些会耗费很久,没想到这只猫竟然这么配合,在他们看来,猫聪明自然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是跟过来的那几位听说是专门的照料猫的团队。拍摄组的人在空闲时候还拉着小郭派过来的团队人员交流经验,殊不知团队的几人笑得脸都快僵了,有些事实他们也不敢乱说,他们可是签过好几份合同的,小郭交代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应对。

    现在郑叹不知道自己演得怎么样,只能从杨逸的神情里面看出达不达标,具体效果只能等最后制作完成。跟郑叹搭戏的那位老人家侧面看比较像杨逸外公,当然,也是化过妆的,力求更像。再加上一些拍摄手法。郑叹相信,等真正制作出来,应该能够让杨逸满意吧。

    这其中郑叹也接触了一些那个年代常用的东西,比如炉灰猫砂。那时候几乎家家都烧煤。收拾起?(:

    ) ( 回到过去变成猫 http://www.xshubao22.com/2/2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