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是啊,生活所迫。被老板开除了,只能自己做了。”
“拉倒吧,要真是生活所迫,怎么不到我这来干呢?我还能亏待你吗?有想法就说,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我笑了笑,开始向他咨询开公司的要点。
梁波说:“你这下算问着了。最近我和吕良、刘扬他们几个正合计着一起注册个台头,专门用来订购材料。这两天跑了好几个开发区,找了一个比较有利的。”说完他拿出一些材料,我边看他边给我详解。
浦海的各区下属的镇都有自己的开发区,不同的开发区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注册流程等方面。他现在给我介绍的这个是他们几个了解到最合适的开发区,注册手续比较简单,流程走得快,基本上两到三周就能把一切事情办好。
最吸引人的是这个开发区的税收政策。像我们这个行当,主要交两部分税:一个是17%的增值税,这个属于国税,是没的商量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代征税,收取营业额的千之分三,属于地税,正是开发区用来吸引投资的蛋糕。
梁波介绍的这个开发区,第一年代征税返还100%,第二年为50%,第三年起返还之25%。一般中小规模的这类公司,正常情况下一年的营业也有一千多万,第一年返还全部代征税,就有30多万。虽然我刚开始做,不可能做很高的营业额,但这个优惠政策确实非常诱人。
他又说:“其实搞公司还是得靠自己去处关系。这个开发区的人我们已经勾搭得差不多了,介绍你过去不难,能要到的好处都能要来。工商、税务那边这几年也挺熟的了,只要你注册在这个区,这些关系都能给你介绍。其他银行啊什么的,要你自己去考虑。关键是财务,一个好的财务,最起码顶两个优秀的销售人员。”
“有这么厉害?”我有点不太相信。在我看来,财务不过是记记帐,理理钱。
“不懂了吧?告诉你啊,好的财务,能让你每个月少交不少税,那可都是纯利啊,一个月省几万块很轻松。”
“靠,那不是偷税漏税吗?”
“狗屁,像我这么正直的人,会做那种违法的事吗?这叫合理避税,绝对不违法。”
我还是有点不明白:“具体是怎么弄的?”
“我要知道就自己干财务了,那是人家专业人士搞得。”
“那人有没合适的给我介绍一个?”
“我公司这财务也就马马虎虎,有厉害的我还想要呢。什么时候你见识见识吕良公司那个财务,就知道厉害了。”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看来这种人才不是随便能找来的,只好去碰了。实在不行,可以先找个差不多的先做着,遇到了再换吧。
梁波又跟讲了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包括一些公司开始操作时的细节,总得来说,这一趟算是受益匪浅。
这一通话说到快中午,梁波说:“跟你上了这半天课,好歹要交点学费吧?”
“我太阳你,还真是亲兄弟明算帐。”
他正色说:“我是一个商人,付出当然要有回报。看你小子这样,也不狠宰你了,就丝路雨吧。”也不等我答应,他又给吕良那几个人打了圈电话,全部约了出来。今天是周五,行情又一般,那几个人呆公司里没什么事,一听就应了下来。平常跟他们几个出去吃喝玩乐把MM,从来也没掏过什么钱,请吃顿饭也是应该的。
跟梁波一起出了公司,他见我开了辆车,说:“可以啊,车都买了。”
我说:“这是跟朋友借的,哪比得上你啊,都换几辆车了。”
两车相跟着到了丝路雨大酒店,订了个包房。还没等点好菜,吕良、刘扬、赵东辉、孙文晧四个人就来了。刚才梁波已经跟我说过,孙文皓已经加入了他们的团伙,每人拿出200万搞新公司。
吃饭喝酒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开公司的经验都跟我说了说。这几个人里除了孙文皓家里条件好,起点稍高点,其他四个都是从业务员做起来的,当年都碰了不少钉子,走了些弯路。听他们一番谈论,得了不少好处。在公司内部操作流程上我不会比他们差,但这以外的东西就差得多了。
又想起老陆那天说的一些话,跟他们讲的道理有不少相通的地方。不过这会倒让我明白了一点,当年从第一个公司出来,没直接独自做也算不上什么坏事。当时也没有多少资金,也没有贷款的门道,搞公司肯定相当困难。一笔业务操作不当,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只怕就要歇菜了。
听他们几个的经历,没有一个不是从做业务员开始就处心积虑的要自立门户,在原来的公司里想着法的多搞有用情报,全是奸商的材料。跟他们相比,我还是太善良了,看来以后要学着邪恶一点。
不过刚才觉得听了他们这些话,这顿饭请得值,这不是跟梁波的商人论调一个鸟样吗?看来我还是具备一些奸商的潜质的,只是以前没好好培养发掘这种才能吧。
正喝到兴高采烈的时候,接到了李薇的电话:“你中午不回来吃了吗?”
我说:“跟朋友吃上了,正聊点事。”
“哦,那我自己解决了。”
挂了电话,看看已经十二点四十了,难道这丫头一直在等我回去吃饭?真是死心眼。不过没给她打电话,还是有一点点惭愧的。
第十一章 起步(三)
吃得差不多时,他们又说起了合搞公司的事。吕良问我有没有兴趣插一腿,我说拉倒吧,我可没钱跟你们搭伙,还是等有点积蓄再说。
我对即将开办的公司定位很清楚,主要当二倒贩子搬砖头,手里钱富余了,市场条件好的话,收点现货卖卖。虽然我很想从钢厂搞点材料出来,但时机还不成熟。想一口吃成胖子的后果基本上就是撑死。
在一旁听他们说了一会,对这里面的门道也知道了一些。什么订货、贷款、订金的,加上我以前了解的内容,算是明白怎么从钢厂订货了。自然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打点钢厂的人,虽然目前市场不怎么样,但长期市场里还是卖方市场,货源还是很紧的。他们在打点关系方面也有不少的费用。
孙文皓在听到吕良邀我入伙时眉头微皱,当听到我拒绝后,露了舒心神态。这些都落在我眼里。哎,这几个人,也不知道合作之路能走多远。
最后又说了一些到开发区注册公司的事,到时候叫上我就行了,然后就散了饭局。他们几个去麻将桌上消遣下午的时光,我对这个兴趣不大,直接闪人。
回到住处,李薇居然不在。
看看时间,才2点多,难道她早退了?我得意得笑了起来,看你以后怎么说我迟到,2点多就没了人影,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在办公的那间屋子里上了会网,把以前为陈总那公司做的操作流程、公司制度等东西从邮箱里下载下来。结合自己的情况,加上今天饭桌上听来的经验,修改一番,作为即将诞生的公司的制度。
正修改的工夫,开门声响起。到了客厅,见李薇大包小包的整了一堆东西,正往屋里搬运。细看她买的东西,竟然是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我一边去帮忙,一边说:“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呢,好去接你啊。”
“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忙完啊,我现在买了下星期就可以做饭了。外面的吃不惯。”
我们一起把买来的东西理顺到厨房。李薇边收拾边说:“这厨房挺大的,做起饭来会很享受。”
“你买这么多东西回来,要开饭馆吗?这碗一买就是十个,盘子也是十几个,有几个人吃饭啊?”
“万一有客人来呢,多点又放不坏。”
“哪有什么客人啊,现在谁还请人到家里吃饭。还有这刀,买三把菜刀干什么?砍人吗?”
“切不同的食品要用不同的菜刀,你不知道吗?”她边收拾边说,“这些只是用品,等下还要去买大米,买菜,晚上就可以做饭了。”
“还是我去吧。”这些体力活当然应该由我来做。
“你知道买什么吗?”
“拜托,别把我当白痴好不好?”我说完就要出门。李薇又赶了过来,把需要买的东西细细的说了一遍,包括买什么菜,要多少肉等等。
我无奈的听她唠叨完才出了门。哎,女人是不是都这么麻烦啊。等我买东西回来,李薇已经把厨房收拾好了。
下午并没有什么事,在办公房间里聊了会天,李薇就到厨房晚饭。虽然说好由她一个人承办,但我实在不好意思袖手旁观。
一起说说笑笑,洗菜切肉,突然间我有一种错觉,似乎李薇是我的妻子,我们正在经历着普通家庭生活里一个平常的晚餐。
这种感觉让我有些迷惑,对李薇我是没有非分之想,从认识到现在,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姑娘。看来这的确是一种错觉,真正让我感到温馨的,应该是那种家的感觉。在外面这么多年,每年只有过年时能在家呆上几天,很少有机会体验这种感觉。想明白这一点,我松了口气,心里也释然了。
她见我发呆,问道:“发什么呆?”
“我在想,如果你做的菜难以下咽,我是拒绝就餐,还是像革命先烈赴刑场那样眉头也不皱一下吃下去呢。”
“你怎么对我的手艺这么没有信心啊。我今天做得可都是拿手菜呢。”她说完把我推出了厨房。
李薇做的菜味道确实不错,比起饭店里的,更感可口。一共四个菜,被吃了个精光。我连连称赞她的手艺,小丫头喜滋滋的。看来以后的饭是不用我动手了,她非全承包了不可。当然,洗碗的任务落在了我头上。
▓▓▓▓▓▓▓▓▓
对我来说,这一周的变化是相当大的,做了不少事,感到有些劳累。周末两天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可只歇了半天,梁波的一个电话让我又奔波了起来。
他们几个人合作搞公司的事情已经弄得差不多了,下周就进行验资,快的话一周内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周六下午,梁波几人摆下饭局,请到了他们经常打交道的几个开发区和工商、税务的人。他给我打来电话,趁这个机会,和那些人接触一下,联络联络感情,方便以后打交道。这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饭桌上是个交流促进的好地方,而这些人平常是不容易请出来的。
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梁波几个人已经到了。点好菜,再等一会,就看到了几个吃公粮模样的人,腆着肚子进包间。大家起来迎接,坐下后互通姓名及职位,不管认识不认识,逐个轮一圈。然后就是举杯开饭。
这种饭局比较郁闷,有国家干部在内,行事不得放肆,而且这个时候需要装孙子。整个吃饭的主要内容就是转着圈敬酒,拍马屁,举杯大说请多关照。
看得出来,梁波他们在之前与那些人处得不错,一些话题话得很愉快。当隆重推出我这个菜鸟时,那几个公家人纷纷表示会关照我这个小弟。为此,又不知道多少含酒精的液体下了肚。
也许是那些公家人自重身份,后面没有什么活动安排,吃喝够了就散了伙。送走了这些人后,梁波他们又要去打牌,知道我没什么兴趣,就不再管我。
第十一章 起步(四)
这个时候我已经微有醉意,脑袋发沉,车子是不太想开了。虽然开慢点不至于出事,但路上碰到个警察叔叔,总归有些不好交待。寻思了一下,就近找了个泡脚的地方,一来醒醒酒,二来整理一下思路。
滚烫的洗脚水再加上按摩师的狠捏,一下子让我出了不少汗,头脑也清醒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饭桌上工商、税务的人说的话,看来有些事情还是很紧迫的。
今年过完年之后,出了一起利用增值税发票骗税的事情,涉及到数千万的税款,问题很严重。前不久管理部门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杜绝类似事情。一些规定正在逐步颁发。
目前已经出台的一项政策,就是提高了注册公司的门槛。以前注册类似公司只需要50万的注册资金,现在提高到200万,这是第一个不利的消息。我现在手头也就30来万,如果是以前,差20万可以通过开发区垫款验资,顶多是多出点手续费。按照那个工商人的说法,现在验资的后续审察也很严,开发区已经不能提供长时间的垫款做验资了。
另外还有一项马上要实施的政策,就是限制公司的开票权。如果注册资金不到500万,发票必须由税务局代开半年,而且要交纳很多押金。对于一个贸易公司,资金的流行相当重要,在税务局押上一笔钱,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如果我不能在两周内凑到200万,那就等着以后凑500万,或是无息贷款给税务局。
解决资金缺口,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从顾强那里借。这位老哥手里闲钱很多,问题应该不大。但注册一个公司,不仅仅是凑够钱就行了,注册营业地址、人员安排等等,都需要马上解决。总不能注册好了闲着吧。
使劲抽了几口烟,头又疼了起来。给俞岚和老陆他们厂里做采购,勉强算是一星期,如果我突然另立山头,虽然不会有太大的冲突,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想法。本来想通过做这个过度一段时间,可计划明显没有变化快。如果不搭这趟末班车,实在是说不过去,到手的机会不珍惜,以后可没这么便宜的事了。
开车回到住所,看到空荡荡的大房子,微觉可惜。这住房不能作商用,而我还一租半年,真是有些多余。
躺在床上再琢磨一下,当时做这些决定,也不见得就错了。未来的事谁都不可能预料,而且细想这个机会,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想明白这点,又轻松起来。
星期一一大早,俞岚就发来了采购单。以前给厂里供货,主要是些钢板,规格不多,数量较大,不算太费事。可现在全面负责采购,许多零七八碎的配料也就成了我职责之内的事。数了一下那些配料,规格居然有一百多种。
这些吨位不多但规格奇多的材料,耗费了我和李薇的大量时间。幸好在这之前有小徐提供的参考材料,我们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花了整整一天时间,除了板材全部找齐,这些配料只联系到一半。
快下班之前,我把联系到的材料的价格、吨位、上家公司传到了俞岚厂里,让她明天一早就办款过来,同时对没能联系到所有材料表达歉意。俞岚说:“没什么,其实你的效率已经很高了。那些配料短期内还是很急,三天内能送到就可以了。”
晚上吃饭时候,我把要马上注册公司的事情跟李薇说了一下。昨天我已经给顾强打过了电话,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现在需要寻求李薇这个合作者的支持。
她显得很高兴,说:“这么快啊,那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把客户捡回来了。”
“这段时间我要忙着注册公司,可能会占用很多时间,到时采购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没问题,只要你多发奖金,我全包了。”她笑着说。
我也笑着说:“奖金没问题,就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你看今天这个情况,我们两个人还顾不过来,更何况你一个人了。”
李薇点头说:“是啊。要不我们招几个业务员吧,反正过段时间公司开起来也要招人的。”
我摇摇头:“没那么容易的。老业务员不好招。就算招过来,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法做业务,客户要损失不少,谁会愿意啊?”
“可以找些新手进来嘛。”
“新手?新手需要学的,谁来带,你吗?”
“我不行吗?你当初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教徒弟。”
我心里一动,是啊,李薇自己学得这么快,教起徒弟来也不会差到哪去。现在招新手进来,正好通过给那几个厂采购材料了解市场。而且新手进来,不会要求很高的待遇,培养出来也容易对公司有感情,不像那些老油条,跳来跳去的,看得只是哪里待遇更好。我原计划是公司开起来之后,再招新人来培训,看来又要提前了。
“那好,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又问她:“你有没有兴趣入股公司?”
李薇说:“兴趣是有啊,可惜我没钱投资。”
我笑道:“也不用多少钱,几万块你总拿得出来吧?”
她摇摇头:“没有,一万块我都没有。”
我微觉奇怪:“你钱都花哪去了?看你不像是大手大脚的人啊,工作快一年,一点钱都没存下。”
“给家里寄一点,自己花一点,就没啦。其实打打工也挺好的,不用担太多的心,入了股当了老板就太累了。”
我笑了笑,不再勉强她。毕竟公司以后做得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天下也没有保赚不赔的买卖。
从周二开始,我们变得异常忙碌。先是把俞岚的材料配齐发货。然后我在求职报纸上登了一小条招聘广告,李薇也通过她做材料广告信息的舍友那里登了一条招聘信息。信息登出后,求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我们两个协商好,先由李薇在电话里和求职者交谈,觉得合适的记下联系方式,等我空的时候再联系那些人来面试,这是因为我害怕她一个女孩单独面对求职会有意外,现在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
做这一行的要求并不高,对学历、户口等等都没要求,所以打来求职电话的人很多。每天我在外面办完事情回来,李薇都能提供一两个听起来觉得合适的人。这些人都被告知在周六下午来面试。
我向顾强借的钱周一就打到了卡上。这两天我除了在开发区办相应手续,其他时间就用来找合适的办公地点。我先把目标划定在住所附近三个大一些的市场里面。这种地方信息比较灵活,商用房非常难租到。后来梁波给我打来电话,介绍了一个地方。我去看了看,觉得挺合适,周围环境不错,而且离银行也不远,就定了下来。这个地方离我原来住的地方很近,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了老家。
快到周末时,又为老陆那边配了一点材料。这一周就在忙碌中过去了。
第十二章 重逢(上)
对于一个喜欢睡懒觉的人来说,星期六的早上是非常美好的,可以肆无忌惮的大睡特睡。
就在我睡得最开心的时候,枕头下手机强烈震动起来,似乎整个床板都在颤抖。一边咒骂这个不知好歹的打电话者,一边伸手到枕头下摸出电话。
“你好。”多年的职业习惯使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接电话状态,这句“你好”更是千锤百炼的精品。
“靠,你丫睡蒙了吧?什么时候跟我变得客气了?”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怒喝。不论是声音还是说话的口气,都显示这个人跟我很熟。
“李全策?”
“废话,你不会看号码啊!”
“我还没起床,正睡得香呢,让你小子给搅活了。咋想起给我的打电话了?”
“我在浦海,不给你打电话给谁打,赶紧起来,中午让我宰你一顿。”
“啊?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好几天了,一直在单位实习。想着今天周末,才给你打电话。”
“不够意思啊,不早点告诉我。你在哪?等会我去找你。”
“嘿嘿,在单位的招待所,我们是两个人。”
“两个人?可以啊,郭蓓让你搞定了。”
“一般一般,比起你差远了。”
跟他又聊几句,问清他单位招待所的地址,便挂了电话。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十点半了,赶紧起来打理自己。
李全策是我大学同学兼舍友。由于在宿舍里他年纪最大,按校园潮流,他成了老大。他毕业后考了研,据说是为了郭蓓。那时候两个人关系还没谱,想来应该是长期的不懈努力终于修成正果,这回到浦海应该是两人一起适应工作来的。郭蓓是苏映雪的同班,应该说他们俩认识还是托了我的福。
开车到了他们住的那个招待所,直接打了个电话让他们下来。这个地方我以前来过,要进去找人得登记、押身份证什么的,麻烦得很,不知道这个破地方里是怕丢东西还是什么。
不一会,李全策和郭蓓两人相跟着下来,看他们的神态,肯定已经私定终身了。李全策个子很高,有一米九多,见到我,哈哈笑着在我胸口打了一拳,我当然也不干示弱。这是我们宿舍的特别礼节,也只适用于不多的几人这间。到浦海后我还没用过,所以对他的这一下就更加的用力。行过这个礼,我又跟郭蓓握了握手,然后让他们上了车。
李全策让郭蓓一个人坐在了后座,自己则坐在副驾驶上和我海侃。毕业快三年来,这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宿舍一共五个人,关系相当好,不过一毕业,联系就少了起来。最初还通通电话,后来就是上网聊天,再后来网上聊得也少了。李全策跟我也是有小半年没怎么联系,所以对他这次突然出现,我是有些意外加惊喜的。
坐在车里互道别来情由。他们在学校里,也没有太多的故事,恋爱似乎也是水到渠成,只是少了点浪漫。我这几年经历的事情虽多,有趣的却不多。相对来说,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更吸引我。当年本来想工作一年再去考研,后来才知道上班和上学的重大差别,除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其他的早就扔到一边去了。
坐在饭桌旁,我们的话题依然很多,边吃边聊。郭蓓原本不是特别爱说话的人,今天也显得比较活跃,或许是这几年有所改变吧。这种气氛让我很高兴,以后在浦海多了两个好朋友,闲下来也不用老跟梁波他们去鬼混了。
他们两个对我这几年的经历也很感兴趣,不停的问这问那。待听到我已经准备自己开公司时,李全策羡慕的说:“你小子可以啊,怎么说也算成功人士了。”
我说:“这才哪到哪啊,在浦海,像我这种人,算是地地道道的穷人。再说我这公司还没开起来呢,到时候是赚是赔,谁也说不准。”
李全策说:“那也比我强多了。像我们这样的,做不来生意,只能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事。”
郭蓓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要让我们做生意,非赔死不可。”
我说:“你们的情况比我好多了。工作稳定,收入不低,福利也好。多读了三年书,起点比我高。”
李全策说:“其实按我们的想法,是不想到这家单位的,专业不是十分对口。只不过待遇不错,而且浦海的单位又不好找,这才定了下来。本来是想找一个有点挑战性的工作,就怕到时候几个月吃不上饭。哎,年纪大了,不敢再瞎折腾,没本钱啊。”
郭蓓脸上也显出些失落。他们两个在学校里也算是出色的人物,尤其是郭蓓,工作了一年,放弃了当时一份挺好的工作,又考回了学校,心气很高。现在做出这种选择,想必也非心之所愿。不过就像李全策说的,年纪大了,不也再折腾。两个人都比我大,27岁过了,女人到了这个年纪,是想早点结婚的,所以稳定对他们目前来说是最重要的。
我在他们面前的杯子里加满酒,说:“你们那工作有什么不好,肯定不像我这么累。一个月下来,俩人也能拿两万多,哭什么穷啊。我困难的时候,可能还得往里搭钱呢。来,干了!”
吃了一会,郭蓓去了洗手间,李全策小声告诉我,他们现在的这个单位,开始是郭蓓联系的,可人家嫌她是女的,工作没多久就要结婚生子休产假,耽误好多时间不说,待遇还高,不太愿意要她。后来两人一起去了,才把单位签下来。这是很多女研究生找工作都遇到过的问题。对于郭蓓这样一个要强的人,无疑会有些小小的打击。
我笑道:“这也算不了什么事。能在浦海扎根挺不容易的,你们工作一两年,也就什么都有了。“
李全策也笑了起来:“也就一两年,再长她可能等不了了。”
“是啊,你三十多岁还能去花天酒地,还能去装嫩。女人可就要慢慢衰老了,年纪大了生孩子还成问题。”
“别光说我,你的那一半呢?别告诉我你这当年的情圣连女人都没找到。”
我叹道:“年老色衰,没人要了。”
这时郭蓓回来了,听到我最后一句话,说:“你说什么呢?是不是在取笑我?”
我连忙说:“我是在说我自己呢,到现在还没解决个人问题,唉,哪像你们啊,都定了终身。羡慕啊!”
郭蓓笑着说:“行了吧,我还不知道你,肯定是花花肠子太多,挑花了眼吧。”
我只有苦笑。在一些老同学那里,这花心的名头是坐实了,就连上次苏映雪也拿这个取笑过我。这个问题太复杂,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没什么好的证据,只好不谈。正想说点什么岔开话题,手机响了起来,居然是苏映雪打来的。我刚在心里念叨过她,这就来了电话,也够巧的。
接起电话,她告诉我,这一期的市场考察完成了任务,明天就要回珠州,过段时间再回来正式开拓这边的市场。打电话的目的,主要是给我一个请她吃晚饭的机会。
我说:“我这还有两个老同学。”
“老同学?谁啊?”
我笑了笑,直接把电话递给了郭蓓,然后两个人就在电话嘻嘻哈哈的聊了起来,显然之前谁也没想到。
李全策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我,我说:“苏映雪,现在也在浦海。”
他笑得很有深意,说:“原来你们一直有联系啊。”我摇了摇头,把她最近才出现的事讲了讲。这种状况加上我的表情,充分说明了我没完全表达出的问题。李全策马上就理解了,并举起酒杯跟我干,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对我的同情。
郭蓓说了半天,又把电话递了回来。苏映雪在那头说:“难得遇上同学,真巧啊!”声音中夹杂着兴奋。
我说:“正好晚上一起聚聚。”
她说:“地方有你来安排,时间嘛,五点吧。”
“OK。定下地方我打你电话。”
第十二章 重逢(中)
吃完饭出来,刚一点多。我下午已经安排好要和李薇一起对应聘人员面试,现在回去时间刚好。李、郭两人也没什么事,就跟我一道。晚饭的地点也就顺理成章的安排在我的住所附近,路过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饭店时,顺便订了个位子,然后把地点告诉了苏映雪。
进了屋,他们两个发出感叹:“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
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说明我对事情的发展没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充分说明计划没有变化快。
不一会李薇也到了,我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便让两人去楼上我的卧室里先坐坐。楼上的几间房子,只有那一间还有地方坐坐,其他房间暂时还没整理出来。
李薇拿出了一叠传真过来的个人简历,把既将来应聘人的基本情况给我说了一下。我见这里面女的多而男的少,便说:“其实好多事情还是男的来做比较方便,像半夜去仓库发个货、安排个加工什么的,你不会是想弄一支娘子军吧?”
“我也知道啊,可打电话过来的本来就是女的稍多一些,又有一些男的说起话来就让人听着不舒服,就没安排来面试。”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的行为。细看了一下这些人的资料,都符合事先我们商议过的条件。
两点半一过,面试的人开始陆续到来。这些人年纪都在18到22岁之间,大多是刚从学校里出来,到浦海来谋生路的。
用人的原则很简单,只要脑子活一点,交谈没太大问题,能吃得苦,就符合要求。有几人要求较高,我无力满足,也不想满足这种人的要求,直接让他们走人。最后留下了两男三女。目前的情况,这些业务员已经够多了。
面试完之后,李薇带着他们去买新的办公桌和一些用品,周一的时候就可以正常进入工作状态。本来我想跟他们一起去,可新招进来的两个小伙子想要表现一下,而且卖家具人都是送货上门的,我也就不再坚持。
这个房子里唯一达不到要求的,就是不能装太多电话,这个问题要再过一段时间,等我租下的办公室装修好才能解决。好在这些都是生手,从没接触过金属材料,开始阶段并不需要打太多的电话,等上几天也无妨。
租下的那个办公房,里而已经有了简单的装修,房东把里面收拾一下,下周二就能给我钥匙,我自己再布置装修一下,几天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搬到那边去,也就有点公司的样子了。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财务人员,始终让我心里不塌实。
我放下心事,带着李、郭这对准夫妻到外面去小转一下。在住所附近也没什么景点,不过浦海大学倒是可以去参观一下。据说这所全国闻名的大学,景致相当不错,刚好用来消磨餐前的一个多小时时间。
我们三人在学校里漫步,心里不自觉拿这所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作比较。论名气和实力,我们学校不比浦海大学差,但基础设施的建设,比我们的母校要好上很多,光看那图书馆,就不是一般的气派,这主要利益于当地发达的经济。
他们两个刚从学校出来不久,感觉还不大。我离开校园近三年,这种环境很能勾起我的一些回想。走在校园的路上,丝毫感觉不到城市的喧嚣,这让我心里很平静,浑身都变得很松驰。当看到操场踢球的人时,突然有种想加入他们的冲动,一直到离开,心里还觉得痒痒的。看来以后没事了可以经常来这里转转。
到了饭店,点好菜后,我又给苏映雪打了个电话。她对这边不熟悉,怕是不容易找到这里。没想到苏映雪在电话那边说,她已经快到了。挂了电话,觉得自己有点好笑。就算她找不到地方,出租车的司机也能轻易找到的。
刚呆了一下,手机又响了。李薇告诉买的东西已经到位,周一可以开工了。我让她过来一起吃饭,她说:“都是你们同学,我就不过去了。正好跟几个新人吃顿便饭,顺便交流一下。”
过了一会,苏映雪就到了。郭蓓和她也是几年未见,老同学相见自有一番亲热。不过这两人坐在一起立时显现出许多不同。郭蓓虽然有过近一年的工作经历,但学生气未脱,跟学校时变化不大。苏映雪虽然比郭蓓小了两三岁,但举手之间,显得成熟而稳重,比起学校时大不一样,就是和上次一起吃饭时也有许多不同。
苏映雪听说我要自立门户,对我表示了祝贺。听到郭蓓和李全策已经把工作定在了浦海,也说了些祝贺的话。不过这些话都是淡淡的,我想,也许在她看来,我们这些工作都是微不足道的吧。
菜一上齐,大家举杯庆祝这次小聚。谈话继续了一会,我觉得气氛开始变得有些怪异。这种情况有点像陪客户吃饭,说话也不是很随意的那种,说起笑话来,也是淡淡的,没有人会比较放肆的去笑。
开始我只以为自己有这种感觉,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觉到其他人也有些不自然。难道只是因为这些年我们生活的层面不同,而失去了共同语言?可是不管是中午和李全策他们吃饭,还是上次和苏映雪吃饭,都不曾有过这咱微带尴尬的气氛。现在这样子倒有些像为说话而说话。
苏映雪的情绪一直不是很高,似乎是有什么心事,再加上她天生带着的三分高傲,恐怕是形成现在这种场面的主要原因。
不论怎么样,我也算是这次小聚的组织者,活跃气氛是必要的。虽然不能消除内在问题,但表面现象还是能解决的。这几年我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在做这些事情。在我的努力下,慢慢的又恢复了正常。到结束的时候,总体来说还过得去。
第十二章 重逢(下)
晚饭结束,才八点钟。苏映雪因为要赶明早的飞机,便先回去了。在饭店门口,我们和苏映雪道了别,一辆大奔接走了她,看来她来的时候也是这辆车送的。
既然时间还早,我开上车,带着李全策和郭蓓两人一起逛逛浦海的夜景。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的夜晚相当迷人,各色的霓虹灯把城市装点得分外妩媚。
我明显感觉到,从饭店出来后,大家都放松了下来。确切的说是苏映雪的离开让我们得到了这种气氛。
李、郭两人来浦海这几天,一直在单位里,没有时间出来转。今晚有机会领略浦海的夜景,他们显得很高兴。尤其是郭蓓,在她和李全策的谈话中,时时显露出对这个城市的喜爱。几个比较出名的景点走完,时间也差不多了,我直接送他们回了招待所。
回到住所,先到办公的那间房里看了看,原本有些空的房间里已经略显拥挤,几张新买来的桌子已经整齐的摆放起来。李薇这丫头确实不错,办事很倒位,看来带徒弟也不会差。
拿出手机想看看时间,确发现有三条短信,打开一看,全是苏映雪发过来的。第一条上写着:“你们现在在哪里?”后面两条的内容一样:“你在哪里?”平时极少有人给我发短信,朋友、客户都是直接打电话,所以我手机上的短信是没声音的。
现在已经是十一点了,最后一条短信是二十分钟前发来的,不知道她睡了没有。我回了一条:“我刚到家,有事吗?”
不一会手机响了,正是苏映雪打过来的。我接通电话,说:“这么晚还没睡啊。”
她“嗯”了一声,并没说话。我微觉奇怪:“怎么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她说:“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气氛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原来她自己也有感觉。“嗯?没什么感觉啊,怎么了?”
“你别骗我。我想知道,郭蓓他们两个是不是不太高兴。”
“多心了。晚上我们在浦海逛了一圈,都挺高兴的。”
“哦。”她应了一声,又是一阵沉默。我正想让她早点休息,她又说:“你能出来一下吗?我想跟你聊聊。”
“现在?有点晚了吧,我怕你休息不好。明天一早还要赶飞机呢。”
“我没关系,只要不耽误你休息就行。”
“好吧,那你说个地方,我去找你。”
苏映雪说:“那你来我家吧。”接着把地址告诉了我。我记住了地址,表示一会就到。心里有些奇怪,她这么快就在浦海安家了?
我开着车子,向她说的那个地方驶去。这个时候路上的车不多,开了不到半小时,临近海边,就看到了夜色中的一座小山。浦海处在平原之中,原本没有什么山。这座小山是人造的,是浦海有名的豪宅区。若大一片地方,据说只住了十几户人家,其豪华程度绝不是顾强的那种别墅小区可比的。
到了小山脚下,沿着路行了一会,便看到一辆奔驰闪着双黄灯靠在路旁,这是苏映雪打发来给我引路的。我过去打了个招呼,跟在那车后面,向山上驶去。不一会,就到了一个大门前,进去之后,又行了几分钟,眼前显现出一个很大的空地。空地中央是一个极大的喷泉水池,水池后面矗立着一灯火辉煌的华宅,建筑风格属于中西结合的那种。
我停下了车,便有人引着我进去。进门是个大厅,上了楼,沿着走廊转了两个弯,停在了一间房子门口。
带路的那人轻轻敲了几下房门,听到里面说:“进来。”然后打开了门,冲我一躬,退了下去。这是一间极大的书房,苏雪听正站在巨大的窗前,她见我进来,笑着摆了下手,让我坐在房中的沙发上。
我说:“你们家在浦海有地方住啊,那天怎么还住宾馆呢?”
她坐在我对面,说:“上次是刚到啊,来得比较突然。这边好久没人住了,没收拾好,我需要的一些东西也没带过来,就先在宾馆将就两天。”
原来对她来说,住那种宾馆也属于将就,真不知道在学校的那几年,她是怎么在宿舍呆下来的。我说:“那是,住家里总是要比宾馆好。”
“也不一定。只不过这里住得久了,有些感情。在珠州的时候,我就觉得家里和宾馆没多大差别。”
“看来你在这里住过的时间挺长啊。”
“是啊,上大学之前,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这里的。”
“呵呵,住得久了,难免会有感情。”
她笑了笑,说:“也许吧。不过这里经常是我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些冷清。”
我说:“怎么,你哥不在这吗?”
“他很少在这的。这次只呆了两天,早就走了。父亲把美国那边的所有业务都交给他了,一年也难得回国几次。”她说完这句话后,非?(:
)
( 商道香尘 http://www.xshubao22.com/2/2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