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爬出最后一道河流,拐过山脚,远远地就看见三个像梯田一样错落排列的湖面,老顾说那就是来古冰川了。停车下来后,众人无不赞叹。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三个湖面的颜色都不一样,一蓝一白一黑。甚至在同一个湖面上,颜色也不均匀,有蓝有白,老顾说这可能是因为湖中有大量矿物质的缘故吧。湖面很平静,但是雪山和云彩不停在湖中变换着颜色,甚是壮观。边上的草甸子、灌木林和村落,与那雪山湖水相互辉映下,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这样的美景的确是美不胜收。杰瑞和布莱尔已经开始了他们再一轮的拍摄过程。
走到跟前,细细观看,就在那原始的冰湖上面,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真有一点到了南极的感觉。冰川的末端与冰湖之间,那巨大的冰舌犬牙交错,露出了历史的狰狞。断裂的冰川之间,十数米高蓝幽幽的冰层,在俯视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在那个瞬间,张平仿佛感觉到了这冰川也是有生命的。不同的是这种生命体的存在与自己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自然的造化,生命的起源。面对大自然的种种造化,张平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更是兴起了一种挑战生命的念头。
逛完了冰川,最后一站就是神秘莫测的多拉神山,也是此行张平最为期待的地方。吸引他的主要是因为在多拉神山,众多的岩石上都被刻上了六字真言和经文,还有就是那传说中的莲花生大师。
如同老顾所说,在藏族人看来,几乎每一座高山都有一位山神,这些山神既有善的,也有恶的,但不管善的恶的,人们都要祈求它们的保佑,得到生活的平安幸福。在多拉神山经常可以看到转山的人,这些转山人有的来自于本地,有的则是来自很远的地方。转山是转经的方式之一,藏传佛教徒认为,转山可以积累功德,并能得到神的佑护。
入乡随俗,一行人也学着那些佛教徒的样子,由老顾带着开始了转山。果然如资料上所载,遍布全山的六字真言形状各异,别具一番风趣。
跟旁人的转山有所不同,张平每每见到可有六字真言的岩石,总会停留一会,模仿那些真言的笔锋。很快旁人觉得无趣,张平只好和他们约定在哪里碰头后,独自一人在山中闲逛。
其实张平自有他自己的道理,就在他依照那六字真言的笔画即兴模仿时候,体内的天星真力也会自觉地运行,开始的时候他还没觉察出来,后来随着模仿的次数逐渐增多,赫然发觉体内的天星真力运行的越发纯熟,心里越觉得这六字真言有其奥妙所在。
到得后面,趁着左右没人,当张平有意识的将天星真力运用到手指头上,再行模仿那六字真言的时候,竟然从手指头上冒出一溜火光,瞬间将那六字真言的刻痕灼烧的干干净净。连着试了几次,都是一般无二。
这下他不敢再试了,于是加快步伐,来到了供奉莲花生大士的佛像前面。这时候正有一名导游绘声绘色的讲着一个传说:
传说中,这具佛身是莲花生大师毕生成果,具体什么成果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因为并没有后人能通悉这具佛像,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莲花生大师留在这具佛身上的他的一颗本命圣舍利,得到这颗圣舍利,就能拥有莲花生大师毕生的神通和咒术。莲花生大师是西藏密宗宁玛派也就是红教的开山祖师,以神通和咒术闻名,是当时最厉害的密宗能手和降魔大师。
张平仔细打量着这尊佛像,头戴红色尖顶帽,抱骷髅杖,左手端着供髅碗,右手持着金刚杵,跏趺坐在莲花座上。要说以前听到这个传说,他肯定嗤之以鼻。但是方才模仿那六字真言却引发的神奇效果,让他不得不重视这个传说。
这时候那群游客已经远去,只剩下稀疏的几个人还逗留着。张平暗暗用天眼偷看那佛像,目光接触,并无什么异样。张平心有不甘,绕着佛像走了一圈,从每个角度都用天眼查看。
果然有所收获,就在佛像的背后某个地方,张平的目光明显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看看左右无人,张平一个箭步窜了上去,定睛查看。就在佛像背后与前面丹田相对应的地方,同样刻有六字真言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心中暗想这六字真言还真无所不在啊,却不敢怠慢。更逐步加大真力,试图查探个究竟。不料想,即便他将真力运到极致,依然无奈这六字真言分毫。心中嘀咕这六字真言果然是个宝贝,可惜了。
退而求其次,张平这下也不用担心会毁坏这六字真言了。放心大胆的伸手模仿那六字真言的笔画,这次果然没有发生意外,甚至连体内的天星真力也未能引发自动运行。
这倒是奇怪了,张平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想到大学时的一个典故,就是关于这个六字真言的,当时他们几个因为这六字的发音而发生争执,最后直到查了字典等诸多材料才最终弄明白。
于是心中一动,再次运起真力,当模仿第一个唵时,吐气开声,口中同时发出唵的声音。果然意由心动,手指头瞬间发出一道白光,射到那个唵上面。接触到的那个瞬间,唵字白光闪烁,已是反馈了回来,不待张平反应,那白光已是顺着手指头直接上行至泥丸宫内。
张平大惊,连忙收起天星真力,神识查看泥丸宫,赫然发觉在那金丹上面,烙刻着一个金灿灿的唵字。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心中还是大喜。再看那佛像上的唵字,神识扫过,恍惚间觉得它的抵御力已经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那个刻痕的缘故吧。
于是不假思索的运用同样手段,在自己的金丹上烙刻下了剩余的五个真言。六字真言齐聚,金丹的颜色也似乎变得更加透亮。唯一感到不同的是,这六字真言,发出的光芒颜色居然各有不同:唵为白色,嘛为绿色,呢为黄色,叭为蓝色,咪为红色,吽为黑色。
正文
第106章 布达拉宫'奇·书·网'
'更新时间' 2011…09…06 13:30:01 '字数' 3302
六字真言,颜色还各有不同,欣喜若狂的张平已是顾不上这些,还心存妄想,是否能再让这佛像反馈更多的佛光呢?呵呵,这不同颜色的光来的奇特,张平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好叫它作佛光了。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自从六字真言的刻痕进入金丹之后,无论张平如何动作,都无法引发任何异象,最后只好收手,仔细思索下,倒是想通了一个道理:莫非这佛像的目的就是佛光普度,但凡是已经有了佛光的有缘人,就不再赐予佛光了。
想来就是如此,张平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心安理得的离开了这尊佛像。殊不知,张平这番举动,倒是无意中暗合了佛教中清静自然的思想,也避免了自己因为贪心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修炼上的麻烦。
看看天色不早,张平担忧其他人会挂念自己,急匆匆的赶到事先说好的地方。果然大家都已经到了,看他回来,也无人说他,只是可欣拉着他询问是否见到什么好玩的了?
晚上依然在八宿县城的招待所里,等众人睡着,张平偷偷溜了出来,找到一处偏僻角落,消化着白日六字真言带给他的震撼。
当张平口诵真言,手中凌空写出对应的真言,即可凝聚出一道对应颜色的光束,射出后大约能维持3米左右的距离,随后自动消散了。但是当张平将这道光束对准一块石头发出,却毫无反应。不由诧异,难道这光束就这般无用,根本不像想象中那般开天辟地的效果嘛。
不死心的张平对准了石头,依次发出六字真言,结果毫无效果,不由气馁。气急败坏下也不管那什么真言了,只管运起天星真力,凝聚掌心发出,哄的一声,石头四分五裂,更恐怖的是,那石头居然如同被碾过一般,被打碎的石头稀里哗啦的变成了一堆细小的石头颗粒。
张平满意的一笑,这才是自己所要的效果,不过貌似以前没这么强大啊,居然粉碎的这么彻底。呵呵,看来这六字真言也不是什么用处都没有,至少加持在金丹上,这力量和速度都变态了许多。
其实张平若是定下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每一次他发出真言攻击后,石头的质地都会略微酥软一些,表面上更是布满了细微的裂缝。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发出天星真力变得如此厉害的主要原因所在。
测试完毕后,张平又溜回来,同屋的老顾还在打着呼噜。
次日清晨,老顾将众人叫醒,准备出发。还有一天半的路程,将到达拉萨。这正是欧阳情父亲入藏后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秘密会是在这里么?
这次路上倒是再没发生什么意外,一行人顺利抵达了拉萨,这个坐落在世界屋脊的神奇城市。
根据欧阳情从父亲那里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这次西藏之行首先要找到的就是他父亲的向导桑杰仁巴。这个桑杰仁巴就住在拉萨的八角街上,欧阳强两次进藏,向导都是他。因此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人无疑是关键点。其次就是布达拉宫了,曾经好几次欧阳情听到自己的父亲在嘀咕什么圣宫佛殿喇嘛的。在西藏这个地方,那还能有什么地方比布达拉宫更有资格说圣宫呢?
趁着夜色未浓,一行人先行来观赏那布达拉宫的夜景。
华灯初上,拉萨城告别了白天的喧闹,已沉浸于一片灯火阑珊之中。远远望去,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巍峨壮丽,金碧辉煌,宛若一座人间仙境,出现在辽阔深邃的天幕中。
白色的墙体,红色的宫殿,金色的宫顶,以及那迎风招展的五色经幡,在十几盏巨大灯光的照射下,通体闪耀出一种圣洁的光辉。
广场的南端,是世界上最高的纪念碑——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它是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而修建的,碑的造型是抽象化了的珠穆朗玛峰,凸现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气势与天地同在的永恒。
广场正中是音乐喷泉,仙乐飘飘,水柱迭起,游客和市民游乐其中,流连往返,啧啧赞叹,真可谓人间天堂。
第一次觐见,布达拉宫就以她迷人的夜色勾走了不少人的魂魄,看可欣她们神情迷醉的样子,就知道,她们已经沉沉地跌入了布达拉宫那天堂般的梦境里。
次日从梦中醒来,按照之前商量过的,张平等人去布达拉宫看看能否找到什么线索,陶芸儿却也要跟着他们一同前往。欧阳情带着公子胜刘大海以及老顾去找寻桑杰仁巴。至于那两个老外,来到了拉萨,还怕没有他们感兴趣的拍摄题材吗?
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它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长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与一体的宏伟建筑。
相传,藏族吐蕃王松赞干布好善信佛,迁都拉萨后,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祈祷,给这坐山取名为“布达拉”。“布达拉”是梵语音译,译为“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它的主体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二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殿。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为公主造了布达拉宫。当年所建筑的布达拉宫饱受雷电、战火劫难,历尽沧桑,破败不堪,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
远远看去,布达拉宫被重重白色城墙环卫在当中,像是无数哈达簇拥的圣城,又像是蓝天白云下耸立的雪山。布达拉宫按颜色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用大小花岗石砌成。从外面看上百米的高墙平整如刀削令人叹绝。建在红山上深入岩层的墙基最高达5米以上,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左右,部分墙体的夹层内还注入了铁汁可以防止地震。
面对着这雄伟的建筑,任何人不得不仰视它,更是从心头涌上一种莫名的膜拜感觉。
缓缓随着人流进入大门,视野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小的广场,可惜的是游人众多,人头攒动下,整个广场显得喧嚣热闹凌乱。
居中的是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和灵塔祀殿,建筑主要是各类佛堂和dl喇嘛的灵塔。宫内有8座存放各世dl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dl喇嘛的灵塔最大,最华丽,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3层楼高的大金塔,高14。85米,塔形类似通常的佛塔,只是从上到下全部用黄金皮包镶,外镶无数宝石,仅此一塔就用了11万两黄金。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
两旁的是白宫,白宫高7层,是dl喇嘛的冬宫,自从白宫落成后,五世dl喇嘛即由哲蚌寺移居这里,一直到他去世。此后的历代dl喇嘛都将布达拉宫作为自己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于是布达拉宫成为喇嘛及信教群众顶礼膜拜的圣地。
白宫位于第4层中的有寂圆满大殿是dl喇嘛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也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5、6两层是dl喇嘛的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处第7层是两套dl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人流不息,耳边只能听到导游们传来的声音,不断的介绍这些东西用了多少黄金,拥有多少珍宝,言辞间不乏自傲。
方可欣不由赞叹:“布达拉宫难怪会成为整个拉萨民众的信仰和骄傲,成为整个西藏精神的象征,这一进来,好像着了魔一般,不由的就生出一种膜拜的冲动。”
孙梅香也认同她得说法,陶芸儿更是说:“光看这几个开放的大殿就这样奢华,也不知道那些没开放的大殿是怎么样的富丽堂皇了。”
张平冷眼看着那些奇珍异宝,不由喟叹说:“看这奢华和气派,哪里都是金壁辉煌,这还真就是天堂了。可惜只是喇嘛的天堂!”
另外三女若有所思,不住的看着四周,这座布达拉宫简直是用黄金和宝石堆积而成的,宝物实在是太多了,仅供参观的就有纯金的坛城,号称镇宫之宝的檀木天然形成的观音菩萨,供奉的佛像面容慈善,眉目传神,体态丰满匀称,手指姿势优美,冠顶装饰精美无比,镶嵌无数的蓝松石,绿松石,红宝石,蓝宝石,黄金,翡翠,玉石,钻石,珍珠,珊瑚,令人叹为观止。
慈禧太后赠送的用20万颗珍珠制成的珍珠佛塔,乾隆御笔的“诵莲初地”,唐卡壁画、藏经册印、宗教器皿、古玩字画,在酥油灯光和烟霭的衬托下,在无数朝圣者发自内心的“六字真言”的感应下,汇成了神秘、肃穆和庄严的气氛,使人从迈进白宫大门的那一刻起,仿佛进入了佛国天堂。
张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满不经心,他神色凝重的感叹:“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布达拉宫会是藏民族以及更多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了。看这种种精心凝造的气场,一个世俗之人是根本无法摆脱的,只要进来,就无法逃避顶礼与膜拜的冲动。那些藏民可能有的只能远远地朝拜它,但在他们的心中它却是毕生一定要到达的天堂。”
可欣拉拉他的手臂,笑着嗔道:“得了,别酸了。你看那些灵塔,上面写的都是啥啊,看都看不懂。”
正文
第107章 传世念珠'奇·书·网'
'更新时间' 2011…09…06 20:30:00 '字数' 3317
张平顺着她的手臂看去,忽然一阵惊诧,就在其中一位dl喇嘛的灵塔上面,描绘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梵文,但是就在塔的顶端,赫然描绘着几个符文,正是他们从印章下面看到的那几个符文。张平大喜,没想到在这里居然有了发现,示意陶芸儿过来观看。
陶芸儿看后也很是高兴。又围着灵塔转了好几圈,这才看清是五世dl喇嘛的灵塔。正待细细研究,人流涌动,只好对着张平苦笑一下。张平左右打量,这大殿里硕果仅存的几个喇嘛正忙东忙西,想来应该是不会充当教书先生的,也就打消了一问究竟的念头,随着人流走了出去。
出了白宫红宫的大门,一群布达拉宫的维修工人正在修缮宫墙,他们正沿着上山的通道用手推车运“阿嘎土”上布达拉宫,他们推拉着上百斤泥土,唱着藏歌,声音整齐、高亢、嘹亮。
孙梅香感概的说:“有时候我真觉得,简单就是一种幸福了。你看那些藏族人民,为了信仰,乐观、豁达而勤劳。我们啊,就是少了这样的信仰。”
陶芸儿回头望望这座耸立在红山顶的红白宫殿:“如果没有藏族勤劳的人民哪会有布达拉宫?如果没有信仰又哪里有布达拉宫的庄严与神圣?”说到这里话语又变得低沉:“可惜的是,我们的民族,丢失信仰已经太久了。与他们这些藏民相比,我们说不定反倒是可怜的了。”
张平却调侃的说:“其实我们汉民族也并非没有信仰,应该说我们信仰的是拿来主义,对我们有用的神鬼,就不妨拿来一用;没有用了,索性骂天骂地骂鬼神。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看那些狂热的宗教人士,有时候甚至觉得那是一种悲哀,完全丧失了自我。”
从布达拉宫的后山台阶慢慢的往下走,一路上总是能看到许多刻着经文的石头堆堆砌成许多小塔堆,不少上面刻着六字箴言。张平贴近了一看,果然还是那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心中一动,就对随行的三位女士说:“你们看这六字真言,有什么感觉呢?”
方可欣率先回答:“我知道,这是密宗修炼的功法,据说有大神通。”
孙梅香却说:“可欣,你忘了我爸是做什么的了?以前他让我查过一些资料的,里面就有这六字真言的说法。听我老爸讲,其实这六字真言就是调控生理的一种吐气发声的手段,有点类似气功了。”
张平知道孙梅香的老爸是教授,但是具体教什么却不清楚。这才有机会问,可欣告诉他,孙梅香的老爸,孙正安教授,那可是复华大学赫赫有名的历史系教授,他这个堂堂的复华学子居然还不知道,真丢人。
孙正安教授,张平当然知道,他还旁听过几堂课,孙教授旁征博引,渊博的知识还一度让他很是着迷,却没想到竟然是孙梅香的老爸,这正是意外之喜了。
张平讪讪一笑,随即正色说道:“其实呢,我知道有一种针对这六字真言的修炼手法,像梅子所说,对生理调控很有帮助,你们要不要学学?”
三位女士听到这话,都很是高兴,可欣最为心急,这就要张平教她。这人来人往的,很快可欣也醒悟过来,不过还是追着张平说晚上再教也行,不过现在先表演一下,这个要求不过分了吧。
其实张平说的这套功法还真是六字真言的发声,也就是从那尊莲花生佛像背后得来的。当六字真言的光束飞入体内时,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如何吐气发声,如何正确的发出这六个真言。这几天他一直在研究,发觉这套发声的功法确实契合了人的生理特征。经常念诵这六字真言,对身体无疑有莫大的好处。难怪藏民们都趋之若鹜了,不过是否最正确的发音,那就有待考证了。
张平被她纠缠的苦笑,无奈下也就答应了下来。示意大家看他的动作,微微运气,檀口微张,唵嘛呢叭咪吽,依次从口中吐出。站在他旁边的几个女人同时心中一荡,整个人好像被佛光洗涤了一遍,显得格外的精神抖擞。
还没等她们反应过来,从旁边的一片树林里面走出一个喇嘛,快步向张平走来。到得跟前,微微施礼,口中询问道:“各位施主,不知道刚才的真言,是哪位发出来的?”
张平心中一动,打量面前的这个喇嘛。这喇嘛身穿红色大袍,面容枯瘦,看容貌年龄应该不小。遂也施礼回答:“大师,刚才是我偶有所悟,这才发出真言,不想打搅了大师修行,罪过罪过!”
那喇嘛脸带微笑,缓缓说道:“诸位小友不必客气,我是桑结巴,在这里负责添油。刚才听着你所发出的真言颇有深意,如果各位不介意的话,想请各位到我房中一叙,可好?”
张平和陶芸儿对视一下,从双方的眼神里都看到了欣喜的申请,于是点头应允。桑结巴大师领他们走的并非游客常走的道路,沿途上只是碰上几个小喇嘛,无一例外的是碰到他们,均是毕恭毕敬的施礼,可见这桑结巴大师在这里的地位,恐怕也不低。
不一会,几人被引到后面一栋独立的房屋里面。坐定之后,桑结巴大师并不着急,亲自泡了一壶茶,递给他们。端到手中,却发现并不是那酥油茶,而是地道的碧螺春。
桑结巴待他们饮了一口,这才说道:“不瞒诸位,刚才我在树林里参悟,正是一个关键地方。苦思不得,恰好这时小友的真言传来,竟犹如天籁之音,令我顿悟。这番缘分可谓不浅,是故邀请诸位前来。”
方可欣也插口说:“是啊,刚才我也感觉好像被佛光洗涤过一般,好舒服的感觉。”其余两女也纷纷点头说是。
桑结巴见张平微笑没有说话,好奇的问道:“小友,不知道你这真言是从何处学来?可能告诉我?”
“大师见谅,这真言只是我偶然所得,修习之下觉得对身体不错,刚才也是游戏之作,并不敢欺瞒大师。”
桑结巴略微犹豫一下,还是殷切的说道:“这六字真言,是我密宗无上至宝,可惜的是年久失传,现在所诵念的,只是最为简单的法门罢了。方才见施主所诵,内涵无上之深意。老和尚厚着脸皮,不知道小友能否将这六字真言传授本寺,我等将无限感激。”
张平呵呵一笑:“大师说笑了。这六字真言,我本就得自寺庙,再转手与你,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当下也不犹豫,将自己所得的六字真言的吐气发声一一说了出来。
桑结巴大喜,按照张平所说,牢记在心。随后居然不管众人还在座,直接入定开始了修行。众人不觉莞尔,对这位大师的脾性也更加深了了解。刚才张平传授的时候,她们自然也跟着记住,现在看大师入定,也纷纷闭上眼睛,按照张平所教,先行修习一番。
张平坐着无聊,四处走动。突然看到在墙角一处佛坛上,摆放着一串念珠,上面有六个珠子,颗颗饱满圆润,更被小珠子隔开,上面同样刻有六字真言。正要拿起观看,突然想起藏族的诸多禁忌,也就放下了心思,只是用天眼观看。
这一查看,让张平大吃一惊。这念珠上蕴含的灵力异常的丰富,在天眼注目下,念珠周边六字真言闪闪发光,更弥漫出一圈六彩神光,将念珠包裹在内,神识无法入内。
正在思量,桑吉吧大师已经从入定中醒来,看到张平注视那串念珠,遂走了过来,拿起那念珠说道:“小友,你我有缘,更蒙小友赠六字真言,对敝寺恩德非小。既然小友喜欢,这串念珠就赠与小友,也算是一个缘分。”
张平不好意思,连忙说道:“大师说笑了,这念珠自然很珍贵,我可不敢收如此大礼。”说归说,眼睛兀自贪婪的盯着那串念珠。
桑结巴看出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将念珠递给张平,接着说道:“佛赠有缘人,这屋子里东西虽多,小友却看到了念珠,这就是有缘啊。这念珠是天珠所制,已经流传数百年之久,相传是五世dl喇嘛所戴。摆在这里也是看谁能与它有缘,可惜敝寺上下数百人,却是小友结下了这番善缘。”
张平接过念珠,心中暗喜,收入怀中后,对桑吉巴说:“大师,你现在感觉这六字真言如何?可有帮助?”
桑结巴满意的点点头,心里领了这个人情,看看那边还在坐定的三个女生,暗自作了决定。先是走到可欣跟前,伸出手按到她得头顶处,一阵冰雪般清凉液体由上至下涌入可欣的身体,渗入了头骨脑髓,全身清凉,仿佛在沐浴一般,全身的骨骼脉络都被洗刷了一遍。很快桑结巴大师为三位女生都灌顶完毕。
三人醒来,感觉浑身上下无一处不感到充沛的体能,得知大师为她们灌顶,心存感激,连连道谢。桑吉巴叮嘱她们几人说道:“先前你们被真言所动,方才我又为你们灌顶,并留下了些许真力在你们身上。只要你们勤加练习那六字真言,自然有想不到的好处等着你们。”
可欣觉得奇怪,就帮张平问道:“大师,为什么不给张平灌顶啊?”
桑结巴看着张平,神秘的笑了起来:“张平小友,福缘深厚,自有其缘法所在,却不是我能顾得上的了。”
看他有送客的意思,张平突然想起此行的目的,连忙追问道:“大师,还有一事相求。”
桑结巴听他说完关于欧阳强的事情后,也不觉愕然。在这布达拉宫这么多年,他却没有注意到那灵塔上的符文有何诡异之处,遂带着众人重新回到那大殿之中。
正文
第108章 苯教符文'奇·书·网'
'更新时间' 2011…09…07 03:00:00 '字数' 3263
重新返回大殿,桑结巴围着灵塔转了两圈后,同样将目光盯准了上面的符文。不禁皱起了眉头,半天没有说话。
陶芸儿急忙问道:“大师,这符文您认识吗?”
桑结巴点点头说:“这个符文我认识,不知道你们听过苯教没有?”见到众人摇头,接着解释说:“其实在西藏这个地方,除了佛教意外,还有一个本地的教派,那就是苯教。又称本教、钵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又俗称黑教。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在佛教传播过程当中,和苯教发生过强烈的冲突,直到现在,在某些地方,二者依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冲突。
苯教没有独立的教义、典籍、庙堂及系统理论,其观念及内容是通过苯教巫师以占卜、祈祷、咒语、幻术以及各种特殊的仪轨加以表现。
而这个符文,就是苯教里面的一个咒语:雷。你们看这灵塔上,总共有四个符文,也就是说这是四个咒语,分别是风雨雷电四咒。”
风雨雷电?这几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江湖八门里面的风雨雷电四门,方可欣扑哧一笑,觉得很是巧合。桑结巴不知就里,询问哪里可笑了?陶芸儿赶忙说出相关的典故,桑结巴这才释然。
张平暗自用欧阳的那枚印章上的符文进行比对,赫然发觉那上面的符文也是这四咒之一:电。不禁心里嘀咕,莫非还有另外两个印章不成?但是那毛笔和烟台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候陶芸儿又问为什么这咒语会在五世DL喇嘛的灵塔上出现?桑结巴摇晃着脑袋说:“这五世dl喇嘛肉身,是按照古代苯教丧葬习俗和佛教塔葬仪轨相结合安葬的。因此上面出现苯教的咒语并不奇怪。不过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却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桑结巴还是答应他们回去后翻阅一下典籍,有结果的时候会及时通知他们。不过知道了这两个符文什么意思,而且居然是属于苯教的咒语,这已经很让大家开心了。
告别桑结巴,众人回到了酒店。这时候欧阳情他们已经都回来了,正在讨论着什么。看他们也回来了,遂停止了讨论
当听到张平说印章的符文已经破译成功,都比较兴奋。更是将印章毛笔和烟台拿了出来,进行把玩。要说这东西,如果桑结巴所说没有错误,那极有可能总共是4套,分属风雨雷电。现在知道的有2套东西出现了,其中一套完整的在这里,此外还有第二套也就仅仅缺少了一个砚台而已,毛笔印章保存在陶芸儿那边。旁人并不知道,此时还有一方砚台被张平持有,很明显,他还不想这么快就露出自己的底牌。
说起他们寻找的桑杰仁巴,欧阳情就一肚子火。
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
“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状定名,而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建于七世纪中叶)的街道。
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他们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在光滑发亮的石块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
同样,八角街也是名声在外的购物街。在那数千个商铺摊位上不但有琳琅满目的藏族小饰品,还从法器、经文到实用的藏刀、马鞍等应有尽有,而且身穿民族服装的藏人川流不息,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最纯正的地方。
桑杰仁巴就在这里开了一个饰品店。当欧阳情左问右问找到地方的时候,桑杰仁巴正在店门外,坐在一把躺椅上面,喝着酥油茶,悠闲的晒着太阳。
看到门前的这人坐在门前,胖胖的身材好像一只土拨鼠一般,皮肤也不似旁的藏民那般紫黑色,欧阳情潜意识的认为这肯定不是桑杰仁巴,上去就询问。结果被门前的这人忽悠说桑杰仁巴出去了,估计要傍晚时分才会回来。
欧阳情信以为真,就和其他人一起在八角街上闲逛。
八角街上的确是异常的热闹,人头攒动下,买东西已经很难心平气和的去讲价了。不一会,刘大海神秘兮兮的凑近欧阳情,递上了刚选好的一个镶嵌着天然玛瑙的香囊。甚是讨欧阳的喜欢。虽然玛瑙的石质够不上宝石,但镶嵌手艺特别,竟也是珠光宝气,璀灿生辉。而且它内里可以装上你自己喜爱的香料或浸上香水的丝绵,平日带在身边,又别具特色,又随时散发丝丝香芬,让你时刻保持阵阵幽香袭人。
公子胜也想买一样东西送给心上人,可惜的是左看右看怎么合适,总不能送什么牛头骨或者转经轮吧,藏袍送女孩子也未必见得喜欢,真是左右为难。老顾喜欢刀具,逛得摊位自然也是卖藏刀的。不过这藏刀现在也受到了管制,必须偷偷的问摊主,摊主觉得的确有诚意购买才会从货架下拉出一箱藏刀供你挑选。
老顾拔出一把藏刀,形状古朴,煞气逼人,在拉萨下午的阳光下,闪着刺人的光芒。老顾挑挑拣拣,最后拿了一把藏刀放在车上。
应该说他们今天在八角街的收获还是不小的,不但买得了成袋的西藏特产,还看到了满眼的民族服饰,更体会到无数的独特民俗。八角街,这个拉萨最古老的街道,除了上千的商铺,更有无数的门窗如同蜂窝,有一首西藏民谣唱道:“拉萨八角街上,窗户比门还多,窗户里的女郎,骨头比肉还软”。
呵呵,可惜的是,喜极生悲,当他们转了两圈后再回到胖子这里,这才发觉刚才的那胖子已经不在原地了,店铺门也锁上了。心知不对,询问过旁边店铺的人才知道,这几个大活人,愣是被一个土拨鼠模样的胖子给摆了一道,真是欲哭无泪。
气鼓鼓的几个人这时候也没兴致回酒店了,看着欧阳情生气的样子,老顾劝慰说:“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这几天还怕他飞上天不成。这样吧,欧阳,我带你们去一个浪漫的地方,体会一下八角街的爱情故事!”
三百年前的一个月夜,坐落在古城拉萨八廊街的一幢藏式酒馆里,来了一位神秘人物。就在这里,他与一位月亮般的女子很巧合地相遇了,她那美丽的容颜和神情深深地烙在了这位神秘人物的心里以及梦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月亮少女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出现过。。。。。。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而不见笑脸,会冉冉浮现在我的心田”
这首在西藏几乎人人都能吟诵的诗句,就是他为追忆月亮少女而抒发的情怀。这位神秘人物,就是西藏六世dl喇嘛……仓央嘉措。
神秘的仓央嘉措,是西藏的一位奇僧,更是一位诗圣,他留下了许多燃烧着生命激情、反封建色彩浓郁的诗歌。而撩拨出他的诗魂的就是那位梦一般的月亮女子玛吉阿米。。。。。。
八角街中心的《玛吉阿米》餐厅,欧阳情趴在桌面上,听着老顾在讲述那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耳边听着那仓央嘉措留下饿诗歌,心都要醉了。心中也浮起了自己的心事,暗自做着比较,刘大海还是公子胜,真是个两难的选择。
大家互相交流过彼此的收获,正想出去闲逛,房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陶芸儿快步跑过去打开房门,呀的尖叫一声,扑到了外面一个中年男人的怀中。
大家齐齐将目光转移过去,公子胜也跑了出去,喜出望外:陶师伯,您怎么来了?
原来门外的正是陶芸儿的老爸,著名收藏家陶华成。等他从外面进来,大家才注意到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胖子,正是那桑杰仁巴。
坐定之后,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陶华成这几天正好在拉萨谈一笔生意,听莫姨讲:宝贝女儿这几天就要到拉萨了,这才拖延了两天。没想到下午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正是那桑杰仁巴的号码。电话里面说他不知道被什么人盯上了,需要避避风头。
陶华成是什么人,胖子一描述,就知道这是欧阳情他们到了,不用说,宝贝女儿自然也跟着一起来了。于是带着桑杰仁巴找到了陶芸儿他们,充当了一次不速之客。
见到他的到来,陶芸儿不复人前的严肃,又恢复了小儿女模样,依偎在父亲怀里。公子胜简单的将这一路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陶华成认真的听着,更是不住的点头,示意他们做的很好。
等公子胜讲完,看着大家都眼巴巴的盯着自己,陶华成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对大家说:“呵呵,估计大家都想知道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我就简单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桑杰仁巴,你也是当事人,也来听听,如果我有什么遗漏,你帮我补充一下。”
桑杰仁巴点头称是,表情很是恭敬。陶华成喝了一口水,眼神飘忽,嘴里缓缓的说起了十年前的一桩往事。
正文
第109章 陈年往事'奇·书·网'
'更新时间' 2011…09…07 12:00:03 '字数' 3265
十年前,陶华成突然接到了欧阳强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异常的兴奋,说他现在拉萨,可能发现了一个宝藏,希望能和他一同参详一二。陶华成相信自己这个师弟绝对不会虚言,遂放下手中事情,连夜赶到了拉萨。
见面后陶华成发现并不是欧阳强一个人,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女人,名叫英子。据欧阳强介绍说,英子是他的搭档,在一起已经有几年了。看两人亲密的样子,陶华成知道两人关系匪浅,不过也不好多管闲事。
欧阳强发现的宝藏地址就是那古格王朝的遗址,陶华成听了以后越发有了兴趣。其实他对古格遗址早有兴趣,一直在做着准备工作。没想到的是,这次师兄弟两人居然心有灵犀,同时关注到了这古格王朝遗址。
巍峨的古格王国位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室后裔逃到此处后所建。之后雄踞于此近700年,弘扬佛教,抵御外敌,成为西藏地区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在17世纪,曾经辉煌的古格王朝一夜落寞,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成为了迷。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据欧阳强说,那里不久前还驻扎着一只科考队,后来不知为什么突然撤走了。而恰在这时,欧阳强应英子之邀来拉萨,偶然的机会听到有人说起这档事情,正好也对古格王朝有强烈兴趣的 (:
)
( 花都暗侠 http://www.xshubao22.com/2/2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