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一乖诠式鹑谑谐∩厦妫辛撕艽蟮恼痘瘛?br />
这样的成绩,他们自己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够完成。
现在刘东自己提出和苏联贸易的事情,对于国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虽然国内和苏联的关系开始解冻,但由于多年没有联系,苏联现在具体的情况如何,国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要是仅仅只有国家资本的参与,很多东西苏联方面都会隐瞒,对于具体的事务就没有很好的判断依据。可如果让刘东这样的私人资本进入苏联,苏联官方的抵触情绪就会大大的降低。
比起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在这个领域上面,更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虽然双边贸易是为了赚钱,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些国内的大佬们也不会反对。
所以,刘东的提议让那些大佬们也十分感兴趣。虽然马上就要过年了,但国家大事这个层面,并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有所懈怠。
就在春节前夕,高层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资本,进入到苏联贸易这个领域之内。虽然这其中刘东占据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原因,但是,对于其他的那些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那些常年活跃在边境线上的倒爷们,现在也算是有了一个正经的身份。而不会像之前那样,被苏联方面抓到就是走私,被国内抓到就是走私加投机倒把。
当然,为了响应这个政策,国家准备了一次商业考察团。前往苏联,试探一下苏联的反应。而刘东,就是这个考察团的第一个代表。至于其他的,那就要好好安排了。
当刘东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老爷子的家里。
听到老爷子说要弄个商业性质的考察团去苏联,刘东也觉得这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所谓考察团,那就是可以先看看,不一定会投资,也不一定能够做成生意。
这所谓的不确定性,就应该是看苏联的反应。如果苏联方面对于这商业考察团没有感觉,那考察团就真的是考察团。但如果苏联方面对于考察团很热烈,那这个考察团肯定是有些实际的意义。
“老爷子,那这个考察团,我是不是也要服从大局呢?”刘东问到。
“当然得要服从大局,你还是不是个党员?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如果那边没什么回应,你也不能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啊?难道就只有苏联才有好东西?你只能在苏联扔钱?要是苏联方面热情不高,你完全可以回到国内来嘛。相应的条件,肯定不会差。那些老家伙们,还巴不得你在国内投资,十亿美元,放到哪里都是个大数目。”老爷子答道。
老爷子说刘东是党员,这也不是玩笑。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大学四年,要是还不能入党,那就成了笑话了。
“服从大局就服从大局吧,但我想,苏联方面肯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他们现在也算是内忧外患,前几年被美国人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抄了个底,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元气。再加上这几年又在阿富汗搞风搞雨,日子也不好过。就算军工强大,但没饭吃也是个大问题。”刘东嘲讽的说到。
对于苏联,他可没有老爷子那样的敬畏心理。老爷子这一辈的人,和苏联人打交到不少,在细节方面,就能看出苏联的强大。就是刘东的父辈,也是听《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红莓花儿开》长大的。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苏联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苏联就没有不能战胜的敌人。虽然国内当初也和苏联有着小规模的摩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想扩大的意思。
后世刘东就知道这么一件事情,有记者问苏联人,问他们当初和华夏关系紧张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效的防范措施么?就比如挖防空洞一类的。但当时那个苏联人却反问到:“我们为什么要挖防空洞?难道华夏的飞机还能开过来么?”
单单就是这么个平民的想法,就知道苏联对于华夏很蔑视。根本就没有把华夏当成同一个级别的对手。双方都对自己的身份深信不疑,所以就照成了这个年月,老爷子这样的人物都对苏联非常忌惮,并没有感觉到苏联已经快要走到末路了。
而刘东,却算得上是个过来人,他很明确的知道,要是没有什么外来因素,苏联会在一九九一年解体。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二十年后,就会变成人们的记忆,而这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忘。
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时间的流逝下,变得微不足道。只有那些怀旧的人们,才会在茶余饭后的有限时间里,去诉说那个帝国的过去。所以,对于苏联,刘东没有多少畏惧的心理。
第一百零二章在路上
更新时间:20121029
八六年的春节对于刘东来说,注定是不会过得太好。虽然家里的长辈们,对于刘东这个在商业上有着巨大天赋的三代足够的照顾,在春节期间拉着刘东给他介绍媳妇。
但是,想着马上就要去苏联,刘东也就只有放下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原本没想到那么急切的事情,却因为考察团的事情,变得忙碌起来。一些之前没有准备充足的资料,现在也要尽快的补充,要不然,等到队伍开拔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弄齐全,苏联那边就算想要和你合作,也找不到项目不是?
在某些事情上,国家机器的效率绝对不是吹的。就算是在过节期间,像这样高层都讨论过的商业考察团的组建工作,都不会有一刻的停歇。所谓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也就是现在这么个情况。
由于之前没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国务院那边也是很头疼。以前有过别国过来援建的,也有国家去别国援建的。但是这没有官方代表的私人商业考察团,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想要有现成的经验都找不到地方。
但是,不得不佩服别人的效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国务院那边就拿出了一个计划。关于商业考察团的事项,也算是敲定了。虽然这个计划在刘东的眼里,还带着浓厚的行政痕迹,但好歹算是把这玩意给弄了出来,虽然有些不伦不类。
也难怪刘东看不上眼,实在是这个所谓的商业考察团里面,除了他一个人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国企,当然,这些国企也不可能是搞机械的,而是那些搞日用品为主的国企,还有几家所谓的乡镇企业。对于这种挂着羊头卖着狗肉的时代性产物,能在这个考察团里面出现,也算是一种奇迹。
当然,最奇葩的事情在于,这个商业考察团带队的人,居然是一个正厅级别的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官员,正厅级别,在华夏的官场上,也算得上是一个高官了。再往上一步,就是封疆大吏那个级别的人物了。
但是,这次的商业考察团,原本的定义是私人性质的。被这么一搅和,也算不得是私人性质的了。好在,这个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官员,仅仅是带队的作用,而不是有拍板团员正常商务贸易是否能够进行下去的那种人物,要不然,刘东还真不打算去苏联了。
正月十五日,刘东没能在家里吃上一口元宵,就和自己公司的人踏上了去苏联的列车。原本准备好好去陈洁家表现一下的他,最后也只有在初五的时候匆匆的拜访了一下陈洁的家人。
虽然是匆匆拜访,但刘东的身份摆在那里,就算他不想以势压人,陈洁的父母也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刘顾委的孙子,刘主任的侄子,在他们这样的家庭面前,本就有着先天上的优势。
越是在京城官场混的人,越是知道刘东这样的人到底有着怎么样巨大的能量。陈洁的父母对于刘东能亲自上门,都感觉到万分的惊奇。虽然陈洁也算是刘东的手下,但刘东的手下可不止陈洁一个人。
别家没去,却偏偏到了陈洁家,怎么看怎么诡异。所以,到最后,陈洁的父母隐隐约约觉得,这陈洁和刘东之间,恐怕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雇佣关系。但想到他们之间的身份问题,陈洁的父母也只有叹气。
虽然刘东各方面的条件都足够优秀,但就是太过优秀了,弄得他们家的陈洁却配不上刘东。这样的女婿,他们还真要不起。但现在刘东明显和陈洁有些关系,而这大年上门,更是有着一些别样的目的。
陈洁的父亲好歹是在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的老油条,又如何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虽然并不看好这段无终的恋情,但既然刘东隐隐有这样的表示了,他们这做老人的,也不能无视。
尤其是刘东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就更不好打发。要是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刘东那边也不好交代。所以,陈洁的父母最后也模糊的说了几句话,那意思就是说陈洁以后的婚事,还是应该让她自己做主。
但是,刘东这样的大好青年,也应该找个属于自己的爱人,不能老和陈洁纠缠不清。要不然,刘东给不了陈洁一个美好的家庭,却耽误了陈洁一生,对于陈洁来说,也不公平。
虽然陈洁的父母对于刘东和陈洁并不看好,但总算是让陈洁暂时不用面对来至家庭的压力。虽然这个事情,肯定会导致陈洁家人的不满,但这时间实在安排的过于紧凑,刘东也只好等以后再慢慢的把这个事情化解开来。
由于这商业考察团,在高层中都挂了号的,所以,刘东他们一行人,也得到了特殊的关照。铁道部专程给他们弄了一个专列,把他们往东北和苏联交界的地方上送。一行一两百人,坐上那长长的专列,倒并不显得拥挤。
这个月份的东北,大雪把地上扑得厚厚的,在专列里面往外看,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个颜色,随便一看,不论是哪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算行使在那林海之中,也看不到多少绿色。
偶尔有野兔,也被火车那巨大的声响弄得到处乱跑。倒是有些狍子,在林间,时不时的还伸出头来看着列车,好像看西洋景一样。
周青富以前就是在这一片地方混的,所以,对于这些景象,并没有感觉多么的惊奇。而刘东以前也是在这边上学的,每年回家也没少看这样的场景,所以,他也没有什么感觉。
反倒是陈洁和陈志豪,对于这样的场景很是稀奇。陈洁虽然也是在北方长大,但一直都是在京城,并没有在这边晃荡过,就算是工作,也是到炎热的香港,对于这白雪皑皑的原始丛林,并没有见识过。
而陈志豪比起陈洁更为不堪,虽然在京城也见过雪,但是京城的雪比起这些地方来,都还要差好多。看着那厚厚的雪层,即便是在这温暖的车厢里面,依旧感觉十分冰凉。时不时的把他的羽绒服裹一下,好像这样就能祛除他心中的冷意。
看到陈志豪这模样,周青富打趣的说到:“老陈,怎么样,这里的风景不错吧?”
“不错是不错,就是太冷了。也不知道在这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天啊,那么大的雪,在香港简直是不可想象。你在这边那么多年,就没有感觉到冷么?”陈志豪哆嗦的说到。
听到陈志豪这样说,周青富笑了:“这算冷?冷的时候你还没有见过呢?给你说吧,现在下雪的时候还不算最冷,在室外活动还可以,要到了最冷的时候,家家户户如果没有必要,基本上都不会出门。”
“这么大的雪,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那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是最冷?”陈志豪好奇的问到。
周青富指着外面的雪,开口到:“什么时候这雪化了,就是最冷的时候。那时候,要吹风,能把树都给冻死。我给你说,在这边,你在外面走,如果没有戴帽子,耳朵露在外面,一阵风吹过来,你知道会有什么情况么?”
听到这个问题,陈志豪想了一下,才不确定的说到:“是不是耳朵要冻伤?很难治好的那种?”
“冻伤?”周青富诡异的笑了:“给你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去摸自己的耳朵,那样一下就摸掉下来了,要摔在地上,那直接就粉碎了,你就算想要接上,都找不到耳朵。”
听到周青富这话,陈志豪马上就打了个寒颤,然后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耳朵,感觉到耳朵上面还有热度,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赶紧把羽绒服上的帽子给戴上,然后把自己的脖子又缩了缩。
看到陈志豪这幅模样,别说周青富,就是刘东陈洁也哈哈大笑了。就连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也差点没忍住。还是一个列车员,对着陈志豪说到。
“大哥,你别听他瞎说,他那是吓你的。哪儿有那么夸张?只要你注意保护,就绝对没事儿。再说了,这几年也没有那么冻了,六十年代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才比较多。现在这个天暖和了,风也没有吹得那么厉害。在火车里面,身体好的人穿两件衣服都会觉得热。”
听到列车员的话,并没有缓解陈志豪的情绪。他对着刘东说到:“老板,东北都这样了,那我们去苏联岂不更冷。我可记得,那边的土地都是永冻的。你们是北方人,不怕冷,但我是香港人啊,这要是一下忘记了一些忌讳,岂不是一不注意就要缺身上的零件了?要不去苏联的事情,还是你们去吧,我就回香港坐镇公司,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陈志豪是真的被周青富的话吓怕了,他原本以为,这边冷也就是多穿两件衣服的事情,哪里能想到,在外面走路也得有些地方需要注意?要是突然尿急,然后在外面嘘嘘,一阵风刮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想到这,陈志豪不自觉的又夹了一下自己的双腿。
第一百零三章苏联,苏联!
更新时间:20121030
陈志豪的担忧也不是毫无道理,东北这边,你要是在吹风的季节里面,在户外嘘嘘,那冻掉某些零件,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这是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要是知道这边气候威力的人,又怎么可能拿自己身上的零件做试验?火车继续推动着,外面的林海也在不停的向后退。八十年代的火车,也只能用退来形容,飞驰这个概念,还没有提出来,就算是刘东这样的专列快车,实际上也快不到哪里去。
几天的旅程,终于把刘东他们送到了边界。换上了苏联的宽轨列车,他们又继续前行。而这列车上的服务员,也换上了苏联的美女。
苏联的女孩,要论相貌,绝对是非常不错的。那高耸的鼻梁,和那碧蓝的眼睛,再加上那乘务员的制服,很是有一番风味。当然,这是在远处看的时候,要到了近处,你就可以明显的发觉到,她们的皮肤相比起华夏人来说,还是粗糙了些,那些毛孔也比较粗大。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些妹子没有在身上喷香水,那味道也不太好闻。
还好,刘东他们所乘坐的是专列,苏联方面派来的那些斯拉夫美女们,个个也都很会打扮,那些倒胃口的东西,刘东是没有见识到。蓝色的短裙下,是一双双穿着丝袜的美腿,很让人流口水。只是这样的装扮,仅仅是能在火车上来回行走,在下火车之前,是必须换装的。要不然,那一双双诱惑的美腿,最终只能成为冰棍。
到了苏联的地界后,陈志豪算是见识到了比东北还要广阔的林海。在这边,由于天气的严寒,人类的活动足迹也很有限,再加上苏联地广人稀,像这样的地方,除了沿着铁路会有一些城镇之外,其他的地方就基本上人烟袅袅。
所以,大自然的原始风景,得到了最大的保存。没有到过苏联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那茫茫的林海到底能有多大。而现在的刘东一行人,就很明显的见识到了。
八十年代的火车,苏联方面也没有做得多好,速度和国内比起来,也相差不多,从东北出发,到达莫斯科,以这样的速度,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在其他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要说之前刘东对于苏联的印象仅仅限于书籍和电影资料,那么,经过这次的旅行,刘东就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难怪父辈的人说到苏联,都是以那样仰慕的神情。不怪他们不自信,实在是这个帝国太过庞大。华夏尚且能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理的土地称自己为地大物博,那换成苏联,就根本不需要炫耀这些没用的东西。
只要你打开这年月的世界地图,看着在华夏头上,从白令海峡到达东欧的那块广阔的土地。就能知道这头红色北极熊有多么的霸气,就像一片乌云挡在所有国家的面前,不论是亚洲国家,还是欧洲国家,他们都需要面对这一头巨兽。
难怪以美国人的强大实力,在面对苏联的时候,欧洲方面都不得不趋于防守,就怕苏联会轻轻的动一动那庞大的身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根本就感觉不到这份无形的压力。
就连后世苏联解体,得到苏联最大一份遗产的俄罗斯,也能够重新崛起。苏联那份庞大的底蕴绝对功不可没。这样一个帝国,踏入他的领地,本就是一种勇气。
相比起西伯利亚的森林,之前在东北看到的那些林海,只能算是小儿科。天知道这么庞大的原始森林,是如何生长在这极端的气候之下。
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来说,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雪原和林海,给陈志豪带来的压力大得难以想象。虽然火车里面的温度,一直都恒定在二十多度,穿上一件羊绒衫都不会觉得冷。
但陈志豪却在之前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件羽绒服。对于陈志豪的做法,周青富明显的觉得有些好笑。他是在北方待惯了的人,对于严寒有着很强的抵抗力。看见陈志豪的做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虽然他在香港的时候,在空调房里面都会觉得热,和陈志豪的模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刘东和陈洁因为捅破了那层关系,所以这一路上显得很是亲密。看着窗外那茫茫的雪原,感觉是非常的不错。
陈洁的身子,半躺在刘东的怀里,面向着车窗,很惬意的说到:“阿东,你说这次我们到苏联,要待多久?能不能做成一两笔生意?”
刘东用双手环抱着陈洁,笑着说到:“待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生意应该是不缺的。你只要看看我们这次行动的时间就知道,苏联那边也有点迫不及待了。要不然,以那些官僚的习气,你以为会那么快就能批准我们的行动么?”
“哎,其实现在的苏联,我们和他们的生意往来项目应该不会很多,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偏偏要来这个地方。在香港遥控指挥一下日本的事情,比在这舒服多了。”陈洁小声说到。
听到陈洁这话,刘东忍不住捏了捏陈洁的小鼻子,然后才解释到:“我们的公司,虽然现在主要的工作是放在了金融这一块,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在金融方面扎根。我还是那一句话,金融只是我们圈钱的工具,只有实业,才是最可靠的。”
“但是苏联的实业,我们也沾不上手啊。你看看这次的考察团,基本上都是日用品和粮食一类的企业,工业方面的人是一个都没有。从这就可以看出,国内把这商业考察团的定位,就在这些东西上面,工业,他们是直接忽视掉了。”陈洁到。
“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不能沦为一谈。再说了,谁说我们这次在工业上面,就不会有斩获呢?要知道,周青富在这边的工作可是卓有成效的,就连苏联方面的大人物叶利钦,他都能拉上关系。其实我这次过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叶利钦打好关系,至于其他的项目,仅仅是顺带。”刘东意味深长的说到。
听到刘东说到自己,周青富也竖起了耳朵。但他却没有想到,刘东对于叶利钦的评价那么高。虽然叶利钦现在已经当选了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但相对于整个苏联来说,叶利钦的地位算不上多高,在他的头上,还有很多的人。
可刘东却偏偏不说其他人,就提了这个叶利钦。这就让周青富很好奇了。自己这个老板,眼界不是一般的高,要在他的口中说出这样巴结的话来,是很不容易的。
来一趟苏联,做生意都是次要的,主要目的却是结识叶利钦。周青富还真没看出这个叶利钦,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老板那么注意。但是,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他们现在所坐的列车,是苏联的。
对于苏联克格勃的能力,周青富没有一点怀疑。要是在这列车上说出了什么不太合事宜的话,保证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到克格勃相关负责人的耳朵里面。
至于刘东刚才所说的结识叶利钦这话,倒是没有什么越界的地方。叶利钦现在好歹是苏联的高层,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人格魅力还是有一些的,就算刘东摆明了想要结识他,也没有任何不好的地方,相反,能让一个外国的很有地位的大老板,崇拜叶利钦,对于叶利钦来说,算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外国的老板没说别人,偏偏说了他,本身就代表着叶利钦的能力。
刘东他们走的路线,算是很明确,就是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走,过了斯科沃罗季诺,就到赤塔,而到了赤塔,就离贝加尔湖不远了。贝加尔湖这个名字,是沙皇取的,而之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北海。
对于这些历史问题,刘东也不想多说,反正现在就算说得再多,也毫无意义。只要华夏真正的强大了,这边界的问题,仅仅是一句话。反之,如果华夏不强大,就算天天抗议也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好处。
从赤塔开始,气候就开始好转了,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直到新西伯利亚,就算是走了大半个旅程。而刘东他们在火车上面,结结实实的已经坐了一个多星期。
还好他们坐的是软卧,而且是专列的软卧。要是坐硬座,然后一直坐到莫斯科,那简直就是地狱般的旅程。刘东现在也算是有些佩服那些倒爷了,他们的行为如何,刘东不关心,单单这份吃苦的精神,就足以令人佩服了。
他们坐软卧都觉得是一种煎熬,那些坐硬卧然后沿着站台抛售生活用品的倒爷们,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痛苦。想到这,刘东不由得好奇的问了周青富一句:“你当初做倒爷的时候去莫斯科,那感觉怎么样?”
听到刘东这个突然的问话,周青富的脸一下比便秘还难看,憋了半天,他才说到:“感觉好极了,老板,要不我们回程的时候,就去体验一下?我也好久没有体验过那样每秒的生活了,很怀念啊!”
看到周青富那脸色,在听到周青富那话语,刘东自觉的闭上了嘴巴。要怎么样的折磨,才能把这个汉子憋成这样?那感觉,还是不尝试为妙。
第一百零四章高规格的接待
更新时间:20121031
八十年代的火车旅程,并不是那么愉快。就算是在专列上,度过半个月的时光也很不爽。刘东他们是年轻人,感觉还好一些,但对于其他的团员,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团员,那滋味就更不爽了。
每天醒来,听到的声音就是哐当哐当,然后睡觉之前,听到的声音依旧是哐当哐当,就算在熟睡当中,这哐当哐当的声音也没有停歇过。这对于那些犯有失眠的人来说,是一场噩梦。
好在,噩梦终归有要苏醒的一天。在第十五天的早上,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莫斯科。对于刘东的团队来说,好像除了周青富有过这样的历程之外,其他的人还是第一次体验到这么漫长的旅途。
当火车终于停下了脚步的时候,刘东对着陈洁说到:“以后到苏联,谁要是叫我坐火车,我就和谁急!没有比这遭罪的旅行了。”
陈洁经过了半个月的旅行,脸色也不是很好看。听到刘东这话后,点头说到:“的确,这火车坐得,我现在脑子里面全是哐当哐当的声音,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调节过来。”
就在这时,带队的团长廖易辉走到了刘东他们的面前,对着刘东说到:“刘老板,我刚才听到了列车长说,他说等会儿我们出站的时候,会有一个欢迎仪式,是莫斯科市委组织的。并且,级别很高,现任的莫斯科第一市委书记会亲自出席仪式。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注意一下形象问题。”
要是其他的团员,廖易辉完全能够以势压人,让那些人乖乖的听他的,他的级别好歹也是正厅,对于那些国营企业的厂子,有着足够的震慑力。但他却偏偏对刘东毫无办法。
能够当这次商业考察团的团长,本就是高层对他的一种认可,来至高层的消息,并不缺乏。所以,对于刘东的背景,他了解得很清楚,甚至还知道。这个所谓的商业考察团,原本就是特意给刘东组建的。要是刘东这边没有提出这个要求来,这个考察团,还不知道会不会出现。
要是一般的欢迎仪式,廖易辉完全用不着这样紧张,但是刚才他听到列车长说,这次出现的居然还有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这样的级别,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
苏联和华夏政治方面的级别,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基本上就相当于华夏京城的市委书记。华夏的京城市委书记,是中政局的委员,对外可以称作是副国级领导。
而苏联方面也是如此,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也是中央委员会委员,中政局委员。当然现在的第一市委书记叶利钦,是才当选为候补中政局委员。但即便是这样,他的政治地位也和华夏京城市委书记一样,在实际权利上面,还要赶超京城市委书记,这是由于苏联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
这么一个大人物,原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下,但却偏偏出现了。由不得考察团的团长廖易辉紧张,实在是级别相差太大,实力相差太远所造成的。别说苏联这样的候补中政局委员,就是华夏的中政局委员,也是廖易辉仰望的对象。
他现在的级别是正厅级,在上面还有副部、正部,之上才是副国级。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这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比他的官还要大三级,虽然大家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官员,但造成的压力还是一样的,甚至于还要更大。
要是在国内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关系,那造成的损失仅仅是上进之路,最多也就是调去坐冷板凳。当然,如果是屁股不太干净,也可能一下就倒下去。
但要是在这里没有处理好关系,那可就成为严重的国际事件。要出了这样的事情,别说上进之路,就是他一个派系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就是因为这点,所以廖易辉就算知道刘东的底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到刘东的面前,陈述利害关系。要是到时候出了丑,他廖易辉固然是跑不了,但你刘东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所以,廖易辉也不得不叫刘东注意一下。
虽然刘东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下做出一些有损国体的事情,但他也要吩咐一下,好歹是要让刘东知道。
听到廖易辉的吩咐,刘东回过头来望着周青富问到:“叶利钦书记怎么会亲自来了?难道你之前有联系过?”
“没有啊,老板你这可就算冤枉我了。我就算和他有些交到,但也没有熟悉到这样的地步。他堂堂的莫斯科第一市委书记,哪里能够听任我这样的小人物的话?”周青富赶忙喊冤到。
这可不是开玩笑,他能和叶利钦联系上,完全是靠着刘东的底蕴。要是没有刘东,他在叶利钦面前,屁都不是。这样的资源,他又怎么会在老板不知情的前提下,私自动用?
听到周青富的话后,刘东才点了点头,然后又对着廖易辉说到:“廖团长,我好歹也是党员,当然知道该如何做事。您就放心吧,我绝对不会给考察团添麻烦。叶利钦书记,也是我很钦佩的一个人。”
廖易辉之前听到刘东和周青富的话,差点没吓死。早就知道这些三代们不是省油的灯,但能牛到刘东这种程度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要说刘东和华夏的那些国级副国级的大佬们熟识,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刘东的家庭注定了他会认识很多这样的人物。但是,能够认识国外的这一级别的官员,那就不是靠家世就能够办到的。更何况,这个官员还是世界两极之一的苏联,那就更不是家世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之前廖易辉虽然知道刘东不凡,但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但这一次,他却真正的发现,刘东的底蕴实在是太过深厚了,难怪能让国内专程给他弄了一个商业考察团,没有这样牛气的手段,高层也不会在意他的意见啊!
至于刘东是不是在这和他的手下演双簧,就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廖易辉却没有这样的怀疑,因为如果刘东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很容易就会穿帮。因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见面,现在做出这样的事情,纯粹就是傻子的表现。
警告了刘东,廖易辉自然是要给其他的人打招呼。刘东在这个商业考察团里面的地位最高,所以他第一个就通知的刘东。至于其他的人,现在再赶去也不晚。对于那些人来说,能够见到这么一位大人物,这次的行动就算是任何项目都没有达成,都算是成功了。回去以后,这就算是一道底蕴。不是谁都能见到这样的大人物的。
忙活了差不多十分钟,一行人才开始陆陆续续的下车。打头的除了廖易辉,就是刘东他们公司的核心人员。就在下车的时候,外面就传来了一阵整齐的欢呼声。
列车的门口,站着两列打扮得非常漂亮的小姑娘。看到有人下车,齐刷刷的把手里的鲜花上下挥舞,口中发出了一阵刘东听不懂的呼声,还好一旁的翻译对着刘东他们说,这是她们在欢迎刘东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
等到一个团的人都下来完毕后,一旁的乐团奏起了欢快的曲目,然后一个个小姑娘,拿着花环,一个个给刘东他们戴上。这个时候,一行带着官气的苏联人,走到了刘东他们面前。
然后很恭敬的说到:“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来到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谨代表苏联人民,对你们示以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能在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有个愉快的旅行。”
说完,一旁的工作人员,一个苏联的青年妇女,穿着俄罗斯的民族服饰,托着一块刺绣毛巾,上面放着一个大面包,面包上面又放了一个小碟,小碟里面装了白色的颗粒,捧到了刘东的面前。
看到这样的场景,刘东心里不由得有些庆幸,还好,之前来苏联的时候,恶补了一下关于斯拉夫民族的风俗。要不然,在这样的场合下,就要丢脸了。
刘东出生的年月,华夏已经和苏联交恶了。所以,对于苏联的东西,华夏的官方在有意淡化。如果是刘胜利那一辈的人,自然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然后会很规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但是刘东却不然,虽然之前他就知道面包和盐的典故,但是要如何应对就不知道了。好在看了书,现在他也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刘东低头吻了一下面包,然后掰下了一小块面包,从那个碟子里面抓了一点盐,然后撒在了掰下的那一小块面包上,最后把这一小块面包给吃到了嘴巴里面。
看到刘东的礼节完全没问题,作为团长的廖易辉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刘东知道这个规矩,要不然,就要出事儿了。对于苏联人来说,如果在这个礼节上做得不好,那就是看不起主人,对于接下来的行动,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
那个官员看到刘东做完了礼节,才笑着对刘东说到:“好了,我们尊敬的客人们,书记已经到车站外面了,我们现在就出去吧。”说完,就在前面领路,倒是对于廖易辉这个正印的团长,招呼都没有多打一个。
(各位看书的大大,不是蒹葭想要找借口不两更,实在是这两天的事情太蛋疼了。原本以为驾照倒杆考试考完了,应该还要多些时间学习场考的东西。哪里能想到,由于明年驾照考试需要用新的规则,所以驾校这边就把我们这些早就报名的人给集中起来,练上两天就要去考场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把我们这批人的驾照给弄下来。所以,苦逼的蒹葭,连码字的时间都没有。这两天暂时就只能做到一更。欠的章节,也就只有先欠着了,实在是对不起各位了。)
第一百零五章枭雄人物
更新时间:20121101
廖易辉对此也没多少意见,反正到了一定层次的人,都知道,这个商业考察团里面最尊贵的一个人,并不是他这个正印团长,而是刘东这个团员。苏联人没有把他放在眼里,那是正常现象。
要是这个团仅仅只有他带队,想来也不可能让莫斯科的第一市委书记亲自来火车站迎接。
出了火车站,外面的人群更显得热闹,不但有华人打着横幅欢迎考察团的到来,还有一些不知道是民众还是安排的人员在外面高举着俄语的横幅。还有青春靓丽的苏联美女们,挥舞着自己手中的花环。
刘东作为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一出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人群中间的一群人,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尽管刘东看着这些苏联人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但他还是看到了其中一个很熟悉的面庞。
而这个面庞的主人,就是贵为苏联中政局候补委员,苏共中央书记,苏共中央委员,莫斯科第一市委书记的叶利钦。
这个时候的叶利钦,可谓是意气风发,满面春风,刚刚当选的中政局候补委员,给予了他极高的政治地位。他现在在苏联,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虽然之前叶利钦并没有和刘东接触过,但走到刘东面前的叶利钦,依旧很热情的说到:“我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到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代表苏联人民,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你能在这次考察的过程中,有一个满意的收获。”
听到这话的刘东,不敢怠慢,忙回答到:“感谢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了我们这个考察团如此高的待遇,叶利钦书记,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主持这个欢迎仪式,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至兄弟国家之间浓浓的友情。我想,这次考察团一定会取得丰厚的成果。”
“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你们远道而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已经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希望能缓解一下旅途当中的疲惫。实在不好意思,我们苏联的国土实在是太过巨大,这就导致了旅途时间大大的延长,如果是欧洲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想来是不需要这样辛苦的。”叶利钦一脸自豪的说到,那感觉,哪里有一点的不好意思?
对于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人物,刘东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他。现在的叶利钦,还在为伟大的苏联自豪。但用不了几年,这个自豪的人物就会成为苏联倒塌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也算是毁灭这个庞大帝国最主要的几个刽子手之一。
一番礼节性的赞美,花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虽然商业考察团最重要的一个人是刘东,但其他的人也不是路人甲。别人好歹也这么辛苦的跑到了苏联来,要是叶利钦仅仅是和刘东一个人打招呼,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当叶利钦走到周青富的面前时,叶利钦对于周青富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就像和其他人一样,握个手就算是完事儿了。对于叶利钦这个样子,周青富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第一这个是正式的场合,叶利钦也不太好和他多说,毕竟以周青富的地位,并不能大到无视一些既定规则的程度。再说了,作为周青富老板的刘东他都见了,周青富这个牵头人,地位也不再是那么重要了。
而第二个原因就是,之前周青富和他结识的时候,他还没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那个时候他的地位虽然也很高,但是比起现在来,那是天差地别。如果之前他还可以折节下交,那现在随着他地位的稳步提升,周青富这样的下人,已经没有资格再和他说话了。
等到所有的人都问候完毕,叶利钦叫刘东上了自己的头车,然后就示意司机可以开车了。
在车上,叶利钦对于这个才二十多岁的青年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虽然?(: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