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东马上接口到:“是啊,是啊!哎,早知道我就应该多准备点资金,哪里能像现在这样!哎,失算了!”
看到刘东这样子,列夫捷特顿了一下,然后猛然一抬头,很坚定的说到:“做为你的朋友,我有义务为你做些事情。我们的友谊是无价的,既然你那么想要这项技术,那么我就帮你一把,为了我们的友谊,把这件事情弄下来,两千万美元,在我毫无利益的情况下,大概能够拿下来。”
列夫捷特这番话,弄得非常有气势,就像国内那些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家伙,好不义气。但在刘东看来,这样的表演要多业余就有多业余。
就像那个电视广告里面出名的侯总,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都在那里撕心裂肺的吼道:“不要一千九百九十八,也不要九百九十八,只要一百九十八,这个双箭双心的项链你就可以拿回家。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电话订购吧!”
列夫捷特这样子,在刘东的面前大致也就是这个概念。
但列夫捷特都这么有表演欲望,刘东也不能让他唱独角戏,所以,刘东大气凛然的说到:“不行,这绝对不行。我说过,我刘东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朋友吃亏的。要是你毫无利益的帮助我,我会良心不安的。这样,我以后哪里还会再和你合作?这绝对不行,不能让你白出力,就算我不能拿下这第四代的技术也在所不惜!”
相比起列夫捷特那十分业余的演技来,刘东的表演天赋就要好很多,再加上常常在商场混,那演技也不是白练的。所以,刘东这样子比起列夫捷特来,更加有说服力。就连列夫捷特看到刘东这样子,都忍不住认为,刘东那是真的不想让自己白干。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两千万美元要走正规渠道,别所第四代全套的技术,就连想都不要想一下。但列夫捷特却根本就没有打算走正规的渠道,就算动用些关系,那也是幕后的交易,绝对不可能大张旗鼓的把这项技术卖给刘东这个华夏人。这样的情况下,两千万美元打点下来,还有他不少剩余。
可刘东这样子,列夫捷特也没办法,难道对着刘东说自己并不是毫无利益,两千万美元也不算少。要真这样说了,刘东不喷他一脸才怪。想着这两千万就因为自己要装大方就白白的在自己的眼前溜走,列夫捷特心也开始疼了起来。
刘东是一直在观察列夫捷特的表情,看到列夫捷特很受伤的样子,刘东知道,该真正出手了。要不然,等会买卖还不知道还能不能做下去。
“好了,我亲爱的朋友。这次是我没有准备好,等到下次来苏联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既然第四代的技术我没钱购买,那我相信凭借我们之间的友谊,第三代的技术应该不是问题,列夫捷特,你说对么?”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列夫捷特犹如喝了两桶伏特加一样爽快。是啊,之前怎么没想到,只想着第四代技术刘东买不起,但如果刘东把目标稍微放低一些,第三代的技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虽然如今在苏联,第三代技术已经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了,但对于还处于第二代技术笼罩的华夏,第三代的技术可是不择不扣的先进技术,刘东要买第三代技术回去,也有很大的优势。
想到这,列夫捷特连忙打起精神,这肉吃不到,但汤却不能放过。两千万美元的资金,不能从自己眼前白白的溜走。要是自己错过这次机会,连上帝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但究竟第三代技术能卖多少钱,列夫捷特也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毕竟,苏联已经有了第四代技术,第三代技术就显得有些鸡肋了,要是价格报得太高,刘东也不一定会要。因为第四代技术的价格已经摆在那里了。要是价格太高,刘东还不如直接就买第四代技术,还能弄个全世界领先的头衔。
看到列夫捷特一脸纠结的模样,刘东知道,要加一把火了。
于是,刘东开口说到:“我亲爱的朋友,为了证明我的友谊,我打算把我在苏联所有能够动用的资金,都交给你。就算第三代的技术不值那么多钱,那你也可以以其他的技术来交换。毕竟,相比起伟大的苏维埃,我国的科研实力还是太过弱小了,有很多的项目上,技术都不够先进。”
刘东这话,就像压在列夫捷特身上最后的一根稻草一样,把列夫捷特的心房给打开了。刘东这话说得太清楚不过了,两千万美元的资金,他已经打算交给自己了,就算自己卖的第三代的技术不够价钱,刘东也可以要其他的技术来代替,反正无论如何,两千万美元他是拿定了。
想到这,列夫捷特的说到:“我亲爱的朋友,你实在是太慷慨了,再也找不到你这样好的合作伙伴了。既然你都这样慷慨,我自然也不能太过落后。第三代的技术,三百万美元就能弄到,这个价格,你满意么?”
列夫捷特说完,就等着刘东的回答。他这个价格,基本上就是白菜价。他所能得到的利润,根本就没有多少。要是之前刘东直接就要买第三代的技术,他怎么的也不会低于八百万美元卖出去。
但既然刘东已经打算把两千万美元都花在他这里,他自然也要给刘东留下个好印象,三百万美元卖第三代的技术,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剩下的一千七百万美元的技术买卖,他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这也算是另类的薄利多销。
(继续大吼,收藏点击红票,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百二十二章白菜价的高新技术
更新时间:20121109
(求收藏,求票票,求一切,老少爷们,父老乡亲,大哥大姐,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有手指头的,就请点一下收藏。蒹葭拜谢了!)
相比起一开口就要一亿美元的第四代技术,列夫捷特第三代技术开价三百万,简直就像大白菜一样便宜。这样的价格,相比起第四代那么不靠谱,实在是太白菜价了。
但刘东知道,这是因为他之前说过,两千万美元的资金,都准备撒给列夫捷特,所带来的回报。要他仅仅只购买一项钻井的第三代技术,列夫捷特绝对不会开出这么白菜的价格来。
第三代的钻井生产技术,现在好歹也算是世界先进水平。没有其他的添头,列夫捷特也不是傻子。就像后世的团购,价钱自然会便宜很多。
既然列夫捷特那么渴望,刘东自然不会怠慢,于是装作很激动的样子,对着列夫捷特说到:“我的好朋友,这才是革命阶级友谊的表现。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三百万,我出了。”
说着,刘东就从自己的皮包里面拿出一本瑞士银行的本票,在一张本票上面写下三百万的数字,然后交给了列夫捷特。
看到刘东递过来的本票,列夫捷特两眼放光。三百万美元,就这么到手了。刘东大财主的身份,在这一刻算是彻彻底底的坐实了。
瑞士银行的本票,要是交给国内的那些人,可能很多人都不会认识。但是对于列夫捷特这样经常贩卖技术的家伙,这玩意就相当于硬通货。相比起一箱箱的美元来,本票这玩意,列夫捷特更加容易接受。
最重要的是,如果是现金,他要弄到国外去,更为麻烦,必须要通过国内的金融系统,那样金融系统的人也不免会来分一杯羹。但本票就完全不用那么麻烦,资金根本不用从国内走,保密方面,更加安全。
第一笔交易在这个时候就算是完成了。收了刘东的钱,列夫捷特显得更为,开始兜售起自己所能掌控的东西来。
第一项抛售出来的东西,居然是弹道导弹的动力系统。当然,这个不是白杨系列的东西。要是那玩意列夫捷特也敢卖出去,相信他已经被克格勃请去喝茶了。虽然列夫捷特卖的弹道导弹动力系统并不是白杨系列的,而是常规导弹动力系统,但这份东西也算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要是让华夏的军方知道,肯定会不惜代价的弄过来。
可惜,这玩意对于刘东来说就是个鸡肋。他又不打算做军火,而且国内也没有私人做军火的先例,就算在后世,也没有人突破这道防线。所以,就算这个动力系统列夫捷特仅仅是打算卖五百万美元,刘东依旧只有摇头拒绝。
刘东相信,这个玩意自己绝对不是列夫捷特第一个推销的人,因为五百万美元想要卖这玩意,根本就不可能,即便这仅仅是一个动力系统的资料。就算是打包卖也不会卖那么便宜,除非这玩意已经是烂大街的东西,列夫捷特才会那么不在乎的仅仅要五百万美元。
刘东现在可是想要低调的发展,而不是去招惹那些克格勃。弹道导弹这样关乎于国防建设的东西,要是苏联高层没有底,那绝对是开玩笑。就算是列夫捷特这样的人,如果没有高层授予,他也绝对没有这个胆子弄这玩意来卖。
所以,一切的一切就表明,这玩意就是苏联的一个陷进。如果刘东真的购买了这个玩意,那他肯定会在克格勃挂号。到时候还想在苏联活动,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容易。列夫捷特卖这玩意,纯粹就是不安好心。如果刘东是军方的人,那肯定不会放弃这玩意,而到时候苏联也很容易分析出,刘东到底是属于华夏哪一个部分的。
但很可惜,刘东是个纯粹的商人,至少现在还是。对于这样可以算得上是禁忌的东西,他自然不想引火烧身。要真的想弄军工,等到这些老毛子们没有军饷的时候,航空母舰都卖得,更何况是这小小的弹道导弹动力系统?现在就买这么敏感的东西,得不偿失。
所以,刘东很严厉的拒绝了列夫捷特:“我亲爱的朋友,我是一名商人,一个热爱和平,充满了理想的商人。你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根本没有丝毫意义。因为在我国,没有私人做军工的先例,所以就算我买了这项技术,也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这个东西还是你自己留着慢慢用吧,对了,你接下来介绍的东西,也不要带军火这方面的东西,就算是军工的生产线,我也不需要。你就给我一些比较和平的技术吧。”
刘东说得是大义凛然,但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外人哪里知道。了解后世的刘东,就算要买军工的东西,也得等到苏联解体了再说,后世,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在世界上卖得最多的不是他们宣扬的伏特加和鱼子酱。而是ak47和rpg火箭筒。可想而知,苏联的军火到底有多少流落在外。解体以后抄苏联的军工,才是王道,而不是现在。
听到刘东的话,列夫捷特马上就明白了。刘东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就像是日本人,他们虽然是打着买民用技术的幌子来苏联,但要是列夫捷特这些人卖给他们军工技术,那他们是绝对不会介意的。而不是像刘东这样,明显的就是往外推。
刘东不买军工技术,无疑是让列夫捷特推销产品少了一大块可以卖的东西。虽然他现在是在一个化工设备制造厂的销售科的科长,但他的根却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军工企业。列夫捷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在庄园里面的这些纨绔们,列夫捷特的家族势力就是在苏联军工企业里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夫捷特卖技术卖得最欢乐的,就是军工技术和设备。
但现在刘东明显的对这玩意不感兴趣,那列夫捷特想要吞下两千万美金这么庞大的数目,就有些麻烦了。毕竟,民用的设备和技术,他手上能卖出的,比起军工设备来,少太多了。但还有一千七百万美元的单子,他也不可能分润给别人。
虽然吃独食不是一件好事情,但那是因为别人没有吃独食的机会。任何一个人如果有吃独食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更何况是列夫捷特这样继承斯拉夫人种特点的人呢?
钻井技术已经卖出去了,而他手上剩下的民用技术并没有多少。想了半天的列夫捷特,对着刘东说到:“我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对于合成氨这个东西,有了解么?”
“合成氨?就是做化肥的那个东西?”刘东问到。
“对,就是做化肥的合成氨,而且还可以弄出液氮,这玩意我想你应该不会陌生吧?”列夫捷特说到。
“当然不会陌生,当年哈伯弄的tnt,让盟军损失惨重,更是不能快速的解决一战当中的德国。”刘东虽然对于历史不是很熟悉,但哈伯这样得到过诺贝尔奖的化学家,他的映象也是有一些的。
当然,刘东熟悉合成氨的原因却是,这个玩意的储存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的材料比较特殊,而作为材料科学这方面的专家,当然就会了解合成氨的习性。虽然在前世刘东做研究之前,这方面的材料已经被人给研究出来了,但学习的时候依旧会用到。
看到刘东知道合成氨到底是什么玩意,列夫捷特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对着刘东说到:“既然你知道合成氨,那你想不想要获得合成氨的制造设备?这个作价一百万美元怎么样?”
听到列夫捷特这话,刘东无奈的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他这个时候是真想把国内的那些厂子的负责人都给弄来,让他们来捡这洋落。虽然列夫捷特并没有具体的说明他要卖给刘东的合成氨制造设备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
但依照他连第三代钻井设备技术都仅仅开价三百万美元就可以得出,这个开价一百万美元的合成氨工厂制造设备,并不是三流产品,而是可能在苏联也算是比较好的东西。
要说这玩意有用没有?当然有用,华夏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现在大工业系统已经初步的建立起来了,但是国内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而合成氨这玩意要弄成化肥,在华夏这样化肥缺口还非常大的国家,市场潜力是无穷的。要是刘东接受这个东西,就算回过转手就卖出去,也肯定不止卖一百万美元。
刘东现在并不缺钱,虽然缺技术,但也没有想过往农业方面发展。所以,就算这个合成氨设备技术前景广阔,但对于他来说,还是略显鸡肋了一些。再加上现在的美元币值比起卢布来,更为坚挺,一百万美元能买到的设备,完全能在华夏开一个大型的工厂。刘东又没脑子抽风,买这个不着调的东西来干嘛?
所以,列夫捷特第二个项目也在刘东面前被干掉。列夫捷特也没说什么,继续满脑子的找自己能弄出来的技术和设备。两千万美元的大单子,他现在可是才吃到了三百万,还有一千七百万的单子需要自己奋斗。
看到列夫捷特那思考的模样,刘东心中也不平静。他现在干的勾当,对于外人来说,就相当于检漏。而且是主人知道货物实际价值的情况下检漏,这样的事情,刘东还是第一次做,非常刺激。
高科技卖成了白菜价,也就只有这些纨绔们能干得出来。要是让那些科研人员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这么低廉的卖掉,不知道会不会气疯。
第一百二十三章科技资料的分别
更新时间:20121110
列夫捷特列出的东西,是非常能够打动人的。要不是刘东早就有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说不定也会被他甩出来的一系列技术给弄得头晕眼花,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不管是弹道导弹的动力系统,还是合成氨的技术设备,都是对于华夏很有用的东西,即便是刘东自己不用,但回国后一倒手,那利润绝对不会少,而且还能和军方结个善缘。
可刘东压根就没有被这点东西给打动,虽然这些东西不错,但现在来弄是比较麻烦的事情。他这次来苏联是准备老老实实的,最好是不要牵扯到一些引人注意的事情当中,像这些军方能用到的东西,绝对是非常敏感,就算列夫捷特能让刘东带回去,苏联这边肯定也会留个底子。
刘东可是清清白白的人,要是这么就让苏联注意到,对于以后的行动没有丝毫好处。
所以,刘东不想让列夫捷特就这样继续说下去。再等他说下去,天知道他准备贩卖什么技术设备,要是再勾引一下刘东,刘东不一定能保住他的节操。
所以,必须要自己来指定一些技术。
苏联能成为二战之后,和美国抗衡的国家。他的科技实力是绝对不容质疑的。除了军工,就算是其他的民用科技,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超越的。要是刘东现在有着足够的实力,他也不介意把列夫捷特所有能卖出来的东西都给打包带走。但现在毕竟不是时候,离着苏联解体还有好几年,现在动手,并不能拿到最精华的东西,他必须得耐心的等待。
刘东真正所熟悉的科学领域仅仅是材料科学,虽然这个学科是所有工业最基础的东西,任何的机械设备,工业制造都离不开他,但基础就是基础,不可能仅仅靠这么个基础的东西就能把所有高科技的东西给弄出来。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而刘东就是其中的一个。就像他虽然知道金融大势的走向,但他也不会傻乎乎的就靠自己一个人就去阻击日本人的经济,而是靠着专业人士来掌控这些资金,从而使利益最大化。
刘东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项目,工厂也可以靠着这个项目建立起来,所以对于工业设备,他现在的需求并不大。以他现在的实力,不可能在大工业上面全面开花,仅仅只能一个个项目的发展,现在既然把钻井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拿到手了,他觉得应该暂时放手,不要具体的东西,而是仅仅要资料。材料科学方面的资料。
这样对于刘东也好,对列夫捷特也好。因为列夫捷特不用去搞那些大型的工业机械给刘东,仅仅是需要付出可以复印无数份的资料,就可以满足刘东所有的需要。那样所面临的危险,更小,不用太过冒头。
而刘东也不用马上上马无数的项目,然后用有限的资金一笔笔的去弄实业,削弱自己金融上面的攻击力。资料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增强公司的科技底蕴,等到想要上项目的时候,也不会乱了手脚。
想到这,刘东打断了列夫捷特的话,说到:“我亲爱的列夫捷特,你说的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用处,就像合成氨,虽然有着巨大的前景,但是,你觉得我会为了这么个合成氨的技术,还专程去弄个化工厂来生产化肥,再去销售到千家万户价?”
听到刘东这话,列夫捷特感觉有点尴尬。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刘东现在的底气,也用不着再弄这么个大项目,虽然赚钱,但好像和刘东的事业并不契合。
列夫捷特也是个干脆的人,听到刘东既不想要弹道导弹的动力系统,也不想要投入大笔精力才能够成功运作的合成氨化工厂,这就说明,刘东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是看到什么技术和设备都要一并拿下的那种人。虽然日本人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这样,但貌似刘东是华夏人,两个国家的人,国情自然是不会相同。
“那么刘东,我的朋友,你到底需要些什么东西。你说出来,我才好准备。不然我介绍半天都没有你满意的东西,那样效率实在是太差了,太过于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了。”列夫捷特耸着肩膀说到。
刘东看着列夫捷特,一字一顿的说到:“剩下的一千七百万美元,我即不打算再弄更多的机械设备,也不想要触碰那些非常敏感的东西,我现在只对一种东西感兴趣,那就是资料。不涉及军方和政治的科技资料。”
听到刘东这话,列夫捷特反而沉默了起来。虽然工业设备或者军工技术都是很花费力气的东西,但他最喜欢弄的就是这些东西,一个是因为这些东西他有门路弄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东西才能把价格卖起来。
要就像刘东这样,单纯的要资料,是买卖当中最好办,也最简单的事情。要是那些没有列夫捷特这样背景的纨绔,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这个,但列夫捷特不一样,他能倒卖的东西都算是高端,这就说明了他比起那些一般的纨绔身份高。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越是好办,越是简单的东西,他所能带来的效益永远不会是最高的。就像刘东想要的资料,要说他值钱,那绝对是非常值钱的东西,因为能弄出来一份完整的资料,那就代表着有无数的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辛苦劳动,才能完善出这么一份资料,那需要的代价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得起的,有些科学技术,也就只有国家才能担负得起。
但是,当这些资料研究出来后,除非马上就能应用,那么那项科技成果才会非常值钱,反之,那这些资料就只能束之高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启用。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国家总会有他现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而科学研究,并不是一个见效很快的东西,很多项目,他需要花费的时间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研究推论。
可能现在迫切需要弄出来的项目,等过上两年之后又没那么迫切了,那这个项目就算研究出来,也只有等着,并不能马上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就像苏联,他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国际领先,但这个领先的东西他有没有变成生产力,就只有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能不能马上实现效益。如果能那就是最好,但如果不能,他也就仅仅只能作为一份资料,放在那里等别人瞻仰,等到有人想起他来的时候,再做打算。
这样的东西,最大的意义就是能把他当成底蕴。一个国家的底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起来,然后等到某个时候,才突然爆发。就好似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虽然到头来仅仅能算是个骗局,但并不代表美国当初什么收获都没有。
要是没有星球大战计划,美国的互联网产业也不会崛起得那么迅猛,然后让美国享受了八年时间经济高速增长的福利。这就是当初星球大战计划所留下的底蕴造成的。
而列夫捷特之所以沉默,不是怕刘东选择那些热门的技术资料,而是怕刘东选择那些现如今并没有多少应用的技术资料。因为作为底蕴的技术资料,所能带来的效益并不好。需要很多的资料才能抵得上一份热门的技术资料,热门的东西,随便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会被人追捧,卖这样的资料,才是最有赚头的东西。
现在的美元,虽然对多国货币都下跌了,但他的实际价值依旧非常坚挺,尤其是在苏联,美元的硬度绝对让人羡慕。列夫捷特还差刘东一千七百万价值的资料。要是全都是热门的资料,刘东能购买到手的资料并不会有多少份。
但要是刘东选择那些不热门的资料,想想一千七百万美元能买到多少资料,列夫捷特脑子里面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列长长的火车,而每个火车车厢里面,都放满了由4s纸张所打印的资料,那样的场景,实在是太过恐怖了。
甩了一下脑袋,列夫捷特对着刘东问到:“我亲爱的朋友,既然你要资料,那我就给你找资料。对于朋友,我列夫捷特的热情绝对是能融化冰山。就不知道我的朋友你,到底是需要哪一方面的资料。或者具体一点的东西,一个项目的分支?亦或者是整个项目,还是多个项目当中你所选定的那些东西?这些你也得压告诉我,要不然,要在这茫茫的科技海洋当中找到你想要的东西,那无异于。大海捞针。”
听到列夫捷特并没有说弄不到资料,刘东松了一口气,然后赶紧说到:“你知道我是学材料科学的,而且专长在于金属材料上面,我既然想要买资料,当然是要从这一方面下手。就不知道你能不能搞到这方面的东西。”
第一百二十四章低温钢资料
更新时间:20121110
“金属材料科学?不是吧?我的朋友,我还以为你是在商学院毕业的。真看不出来,你居然是研究材料科学的。”听到刘东的话,列夫捷特脑子都有些发蒙。
“当然,难道你忘了我之前就给你说过,我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么?如果我不是学这个学科的,又怎么能赚到那么多的钱?”刘东很自然的说到。
“好吧,我算是服了。金属材料科学?这个东西我还真不太熟悉,请原谅我失陪一下,我去找个懂行的过来。”列夫捷特说完,马上站起身子来,走向了人多的地方。
这个时候,周青富才对着刘东问到:“老板,你怎么刚才对列夫捷特说,你才带来了两千万美元?我记得你那个本票,是可以签两个亿美元的啊?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你拿出两亿美元,那列夫捷特所有的东西,你都能打包带走,又何必把自己的资金说那么少呢?“
刘东左右看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人注意自己这边,才对着周青富说到:“列夫捷特的手笔虽然大,而且他也能弄到很多的东西,但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合作。不是说怕黑吃黑,主要就是钱太多了,他吃不下。两亿美元,他上面的人还差不多,列夫捷特这样明面上的人物,不值这个价钱。你没看到我两千万美元,他都吃不下,需要找帮手么?”
“那是因为老板你不要他的好东西,就凭刚才他开出来的那个东西,他的背景应该是军工企业方面的。一个军工企业的人,卖得最多的自然是军用的东西,而老板你偏偏不碰这个,他就算再有能耐,不也得碰壁么?”周青富嘀咕到。
对于刘东不碰这些东西,周青富也不会劝解。虽然军火这玩意,的确是个暴利的东西。但玩这个玩意的,都不是善茬。刘东的身份高贵,当然不能和那些亡命徒拉上关系。再说,就算刘东不卖军火,他赚钱的能力也不可小觑。
这世界上,有几个人把世界第一经济体和世界第二经济体都惹了,还能很悠闲。全世界都找不出两个这么大胆子的人,但刘东,自己的老板却偏偏这么做了,而且现在还活得很好。
“军火这玩意,至少我现在不会碰他,实在是太显眼了。拉仇恨的能力很强,苏联可是世界的两极之一。我总不能在惹了老美的情况下,再把苏联这头北极熊一起得罪了吧?要真的让两个国家都发飙了,我家老爷子都扛不住。”刘东怕怕的说到。
就在刘东和周青富两人聊天的时候,列夫捷特拉着一个带着眼镜的青年人走了过来。这个年轻人比起列夫捷特来,至少要小好几岁。虽然以刘东的眼神,看这些外国人都好似长了一个模样,但那眼镜男的年纪,却也看得差不多,最多比刘东大一两岁,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
列夫捷特走到刘东面前,对着刘东说到:“我亲爱的朋友,这个家伙在我们这堆人当中,负责的就是资料这方面的东西。你叫他保尔就行。”
“保尔?保尔。柯察金?”刘东好奇的问到。
那个带着眼镜的保尔听到刘东这样说,居然用汉语对着刘东说到:“我为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出现了保尔。柯察金这样的英雄感到自豪。但是,刘东先生,我和那位英雄,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保尔在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听到保尔居然能够说汉语,刘东感到吃惊。如果老一辈的苏联人有人会说汉语,那并不奇怪。因为当时华夏和苏联是处于蜜月期,两国之间的交流很频繁,苏联人在华夏工作的也很多。
但是,看保尔的年纪仅仅才二十多岁,他出生的时候,华夏和苏联已经开始交恶了。就算会说汉语的苏联人,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说汉语,并且,这个语种在苏联也不是那么受欢迎。当时的赫鲁晓夫政权,也是非常强力的,要是有人在苏联说汉语,是一件惹麻烦的事情。
那保尔能说汉语,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看到刘东十分惊奇,保尔又说到:“不用奇怪,我的汉语是和我父亲学习的。他当年也是苏联援建人员当中的一员,而且对华夏很有好感,虽然两国关系降至了冰点,但是他一直坚信,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并不会无限制的这样僵持下去,因为那会让资本主义有可乘之机。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开始教我汉语。现在果然如我父亲所料,我们两国的关系又拉近了。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能在一个年轻的斯拉夫人嘴里说出这么流利的汉语,刘东也感觉亲切。于是,赶忙把保尔和列夫捷特迎到沙发上,对着保尔说到:“当然,我相信我们两国之间,关系肯定会进一步加强。而会说汉语的年轻人,以后所能接触的工作肯定会很广。我要恭喜你了。”
“多谢!听列夫捷特说,你需要购买一些材料科学方面的资料?那你不妨说一下,到底是需要哪些资料,然后我才好评估一下具体的价值如何。”保尔说起正事来,比列夫捷特要靠谱很多,至少,他谈到工作的时候很认真,而不是像列夫捷特那样显得有些懒散。
“我的资金量相信列夫捷特已经给你说过了,那么依照这个价值,我所能获得的技术资料应该会有非常多。但是我这个人并不贪心,我会给你们留下充足的利润。下面就是我需要的资料,就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够拿得出来。”刘东说到。
由于之前没有想过会遇到列夫捷特这样的妙人,所以刘东根本就没有机会整理一下他欠缺的东西。现在只有靠着他在材料科学方面的成就,来罗列目录了。
第一个需要的资料,刘东打算要耐低温钢材方面的资料。这个玩意,苏联可以说是走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阵地。由于苏联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们对于这类资料会有丰富的经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和苏联比。
在寒冷的地方,钢材的特性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的钢材拿到苏联地区来使用,会导致钢材变脆,延展性变小,很容易断裂和粉碎。
而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域的苏联人,对于耐低温钢材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他们既有需要,也有能力在这方面走得更远。而刘东就是看上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才准备在这里下手。
当然,他没有打算把耐低温钢材的资料都给打包。那样很不现实,并且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毕竟,在这样寒冷区域的国家,毕竟是少数,市场潜力并不大,并且消费能力也不明朗。再说了,他那一千七百万美元就想要打包所有的资料,在这个时候也不现实,除非苏联解体,这些科学院校管理混乱的时候,才有可能用这样的白菜价把所有好东西都给抱走。
他所需要的东西,仅仅是用于制造工业设备的那些资料,而不是一般民用型的那种建材。
虽然耐低温钢材就这么几个字,但有两大分类。一个分类就是铁素体低温钢。另外一个分类就是奥氏体低温钢。
铁素体低温钢下面,还有三种小分类。一个是低碳锰钢,一个是低合金钢,最后一个就是中(高)合金钢。而就算这三个小类,也还有好些细的分类。
奥氏体低温钢也按合金成份不同,分为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为fecrni系,主要为188型铬镍不锈耐酸钢。这种钢低温韧性、耐蚀性和工艺性均较好。
第二个系列为fecrnimn和fecrnimnn系。这类钢种以锰、氮代替部分镍来稳定奥氏体。氮还有强化作用,使钢具有较高的韧性、极低的磁导率和稳定的奥氏体组织,适用于作超低温无磁钢(即材料的磁导率很小)。如0cr21ni6mn9n和0cr16ni22mn9mo2等在269c作无磁结构部件。
最后一种系列femnal系奥氏体低温无磁钢。这个玩意就算找苏联人也没用,因为这个东西是华夏自主研究出来的。前世刘东对于低温钢最为熟悉的就是这种钢材。
因为只有这种钢材,才适合于当时的华夏应用,而其他的钢材,或多或少都有些缺憾。也不能说是缺憾,只能说是有些资源华夏没有,或者很少,需要进口,而为了不被人卡脖子,就自主研究出来一种适合于国情的产品。
像这样的东西,在各行各业都有,这就是国产化。
这么多耐低温钢材的种类,能够运用到工业设备上面的钢材,不过是寥寥几种。再加上现在华夏已经拥有的技术,和刘东自己知道的技术,扒拉下来,能够在保尔这里弄到的技术,还真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所以,虽然低温钢这个资料范围很大,要是全弄回去,一千七百万美元绝对一丁点都不可能有富余。但挑挑拣拣了之后,一千七百万美元绝对还能剩下一大部分,刘东还可以选择其他所需要的资料。资料这东西,尤其是科技资料,绝对是好宝贝,增加科技公司的底蕴就全是靠的这些玩意。
第一百二十五章完整技术的价值
更新时间:20121111
(蒹葭已经无力了,但最后一声呐喊还是要发出来的。求收藏,求红票,求一切。大家行行好,中不中?)
华夏虽然在低温钢材的技术上也是有一些底蕴,但比起苏联得天独厚的条件来,还是要差一些,更何况苏联的技术实力比起华夏这个学徒来说,更加高明。
虽然以前援建过华夏无数的项目,但苏联人也是留了不知道多少手。所以,尽管华夏材料科学这方面的学科架子是搭起来了,但在这个领域当中,还有非常多的东西没有掌控。
而刘东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苏联留的那些手段都给弄到手,反正对于列夫捷特和保尔他们来说,那些资料仅仅需要给刘东复制一份就可以,如果那些纸张的成本也算是一笔开销,列夫捷特他们不介意白送一打纸张。
听到刘东报出需要的资料,保尔想了一下,说到:“资料可以给你,但你知道,如果仅仅是要那些成熟的资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要是要所有的资料,那价格就很昂贵了。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应该能够懂得我的意思。”
要是不懂行的人,对于保尔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抓瞎。但刘东这个行内人,自然是懂得保尔的意思。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研究出一个新型的材料最重要的就是那份正确的材料资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商业化。
但对于一个研究所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成功的技术,而是需要过程。科学是个很严谨的东西,不像文学,可以天马行空,也不像交女朋友,看对眼就可以在一起。
在科学界,无论是什么样的项目,它都离不开一项项的试验,而没有那个幸运儿,是能够一次性就把课题给解决的。失败的东西,在科学界,并不代表那个玩意是垃圾,而是一个宝贝。因为失败的试验,会让人了解到这项技术,到底有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碰触的,哪些东西是可以考虑的,而哪些东西又是不明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如果仅仅有一个现成的技术,那就像华夏老话说的那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单单就拿到那份技术,是怎么也不能够从这项技术当中逆推出一些基础的东西,就算能逆推,那也是一件相当费时间的功夫。
真正把一项技术的逆推工作做出来后,那基本上就相当于在这个学科上面又做了一次完整的试验,而试验最终的结果,却是早就有了。如果不是实验室,而是公司,那纯粹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而完整的资料,才是一项技术的精华。仅仅是拿到一个成功的技术,对于这项技术再次的提升,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所以,听到保尔的话后,刘东马上就说到:“当然,我肯定是要全部的资料,单单就拿到一个成品的技术,对于我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就算再贵,我也得把所有的试验资料都拿到手。我是一个材料科学方面的学者,其次才是一个商人。我明白的东西,那些商人未必能够明白。”
刘东这话,说得保尔不住的点头:“是啊,是啊,日本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有个财团的人,在我们这边买技术,当时他们带的专家就点明了需要所有的实验室资料,但当时带队的那个家伙,却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于是否决了他们团里面那个专家的意见。那个家伙,注定是要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那么,保尔。整套的低温钢技术需要多少钱?还有,成熟的低温钢技术,又需要多少钱?”刘东有点紧张的说到。
刘东紧张,不是因为怕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