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5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能打自己刘家的主意,那就只有打陈家的主意。想到这,刘东一下就有了主意。

    于是,刘东对着老爷子,不卑不亢的说到:“老爷子,您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刘家和他们陈家门当户对,您就不会反对我和陈洁在一起,别人也不会有意见,是么?”

    听到刘东这话,老爷子生气的说到:“你小子怎么就转不过这个弯呢?偏偏要和我老头子对着干是吧?那好,我今天就在这说了,只要他们陈家能够和我们刘家门当户对,我老头子就绝对不会反对你和陈洁在一起。但是,只要他们家没有和我们家达到相同高度,那你和陈洁的事情,就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是我老头子的坚持!”

    老爷子这气话一说出口,刘东就眼前一亮,大声说到:“好,老爷子这可是你说的,只要他们陈家和我们刘家门当户对,你就不会反对我和陈洁在一起。要到时候我真的做到了,老爷子您别不认账就行了!”

    (看书的兄弟们,蒹葭不求你们给那个什么坑爹的月票,就请你们在方便的时候,给两张红票就成,大家能够满足蒹葭这个小小的愿望么?)

    第二百二十五章为了妞,我拼了

    听到刘东这话,老爷子嗤笑到:“哟呵,我还真没看出来,原来中政局是咱们老刘家开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要真这样,你家老爷子我,早把王家那个老不死的给踢得远远的。”

    老爷子嗤笑并没有让刘东有任何的意外,他一个小年轻,却在老爷子面前放出这么大口气,老爷子要觉得这话正常,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但刘东没有多给老爷子解释什么东西,再次问到:“老爷子,您就说吧,我刚才那话,您算不算数?如果算数,您给我几年,我就能做到。如果不算数,就当我没说。但是,我的婚姻问题,老爷子您也别管了,我宁愿打一辈子光棍,也不宁远把这事儿当交易!”

    “我就搞不明白了,你怎么就这么拧?难道你就非得和陈洁在一起,才安心?那些女娃,就没有一个能入你眼的?打光棍?亏你想得出来,当年全国胜利了,大家都在解决这个问题,当成大事儿来抓,你倒好,还主动要求打光棍,你当你是在发扬风格呐?”老爷子被刘东这话,气得不轻。

    眼看老爷子被气得说话的声音都粗了许多,刘东也知道,该给老爷子一个台阶下,要关系真弄拧了,老爷子发起脾气来,自己可招架不住,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于是,刘东捏着陈洁的小手,示意她先不要轻举妄动。然后走到老爷子跟前,给老爷子顺了顺气。才轻轻说到:“老爷子,难处我都明白。不是小东我倔强,实在是您也知道。这婚姻的问题,真解决不了什么事情。要论到关键时刻,还是只有咱们自家硬气,才是关键。其他的,都没用。”

    “你以为老头子我老糊涂,连这事儿都分不清?但你既然生在我们老刘家,这样的事情你觉得能由着你自己做主?你现在,比宇民都还风光,别人看咱们老刘家的三代,第一个说的都是你,而不是宇民,万众瞩目啊,你能跑得了?陈家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把他们卷进来,对他们没好处。”老爷子缓缓的说到。被刘东这么一气,他还真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老爷子,既然你说到这个问题上了。那我想问问您,咱们老刘家现在缺的是什么?是盟友,还是纵深?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咱们刘家人本来就少,如果没有更多的人支持,也走不动路啊。”刘东说到。

    刘东这话,老爷子一转念就明白了过来,他诧异的问到:“你觉得他们陈家有这个能力?”

    “其实这能力的问题,和陈家关系不大。有人说他们有能力,那他们陈家就真有能力,但如果有人说他们陈家没能力,他们陈家就翻不起风浪。这能力的问题,并不取决于他们自己。当然,如果老爷子您不逼着我,非要我和陈洁分开。那我说不定也可以在有些事情上帮帮忙。刘家有些事情不能做,不代表我刘东不能做。这问题,完全取决于您。”刘东道。

    听到刘东这话,老爷子皱着眉头说到:“这么说,你为了这个小姑娘,真的打算扶持他们陈家一把?这任务可不好做啊,你就那么有信心?”

    老爷子这样问,刘东侧头看着脸上还有泪水的陈洁,坚定的说到:“有没有信心我不敢保证,但为了陈洁,我会努力的。您给我五年的时间,如果五年之内,我没有做到任何成效,以后这事情,就全权由您老安排,我不会说一个不字。”

    “五年?时间太长了,我都还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呢,再者说,那些女娃们也等不了那么久。你真当你是香饽饽,别人就必须得等你?这么给你说吧,我只给你三年时间,三年你都没有动静,那这事儿你也不要在老头子我面前说。不是老头子我逼你,实在是现在很多人都在看着你。虽然你不入官场,但你现在的成就,有些人会不安生的。”老爷子想了一下,慢慢的说到。

    听到老爷子说三年时间,刘东的心一紧,然后却放松了下来。这样也好,至少老爷子不会马上就逼自己。比起马上就要作出选择,三年的时间已近够宽裕了。想到这,刘东又看了看一旁的陈洁,捏了捏她的小手,示意陈洁这件事情算是暂时有了个了断,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至少现在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可陈洁没有刘东那么乐观,虽然刘东为了自己站起来反抗刘老爷子,很让她感动。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陈家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要不然,自家老头子也不用混了那么多年,现在才混到部级的行列,还是副的。刘东说得轻巧,但三年的时间想要让自家老头子再上一层楼,那难度可比登天,哪里是刘东这么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

    老爷子这个时候气也顺了些,看到刘东那小动作,没好气的说到:“小东啊,你可真是有了媳妇,连自家老头子我都给忘了。我都还没说你们以后一定能在一起,你这就在我面前示威了。真当老头子我治不了你?等两天你就给我相亲去,对家是谢家的小闺女,以前你小时候,常常跟在你屁股后的那丫头。”

    听到老爷子这话,刘东赶忙求饶道:“老爷子,您看这事儿不扯吗,我这都这样了,还让别人小姑娘惦记,这对小姑娘不好。谢家那丫头,我都多少年没见了,您这贸贸然的提起,算什么事儿啊!要不,这事儿您给我推了得了,犯不上再让小姑娘不高兴。”

    “不行,老谢都给我把时间定好了,你要是觉得不乐意,你找他去。看他不拿枪,打断你的狗腿。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事儿没商量。”老爷子一口就回绝了刘东的话,也没在意陈洁在一旁会怎么想。反正直到现在,老爷子也对陈洁这个孙媳妇,不是那么满意。

    看到老爷子那么坚持,刘东也没招,相亲就相亲,谁怕谁啊?只要老爷子没有明确表示一定要自己娶谢家那丫头,一切都好说,到时候带着陈洁去逛一圈,什么事儿都可以解决。

    “行了,这事儿就先放一边。你弄的那个资料,给我看看。合适我就直接递上去了,老首长可是对这事儿很关心啊。这次还帮了你不小的忙,有时间,你也去金秋园拜访一下,就算不让你进去,礼数到了也行。”老爷子慢条斯理的说到。

    听到老爷子终于不再谈关于自己婚姻的问题,刘东松了一口气,然后赶忙让陈洁把数据拿出来,念给老爷子听。在给老爷子讲解的时候,也让老爷子看看,陈洁的能力。这样,多少也会改变一下老爷子那态度。

    陈洁被刘东一示意,也知道了刘东的打算。本来一开始来老爷子这小院的时候,陈洁和刘东商量也是由陈洁来汇报。只不过老爷子一上来就开始逼宫,弄得陈洁差点就直接走出了老爷子的小院,汇报什么的,当然就没办法进行。

    但现在还好,尽管刘东处理的方式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好,但陈洁和刘东之间,在一起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老爷子加深对自己的印象,就是当务之急。

    想到这,陈洁也暂时的放下了其他的心思,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当了刘东这么多年的秘书,现在陈洁的能力也不再是个花瓶。虽然好象她一直跟在刘东身边,没做什么事儿一样,仅仅是靠着和刘东的关系就爬上高位。

    但只要真正了解陈洁的人,就绝对不会说这话。刘东的公司,现在好歹也算是小有规模,各行各业都在参与。刘东本人对于公司的运营什么的,并不是很在行,但现在公司发展得井井有条,如果没有陈洁的中转,公司肯定是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高效率。

    所以,真把陈洁当成花瓶的人,绝对会后悔。即便是现在面对着老爷子这样位高权重,并且还有些特殊的关系,陈洁依旧很快的进入了角色。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开始汇报起刘东这次在苏联做的一切事情,不但明面上的东西说了出来,就连刘东暗地里的动作,也没有隐瞒老爷子。

    等到陈洁把一切东西都汇报完了以后,老爷子略带欣赏的对陈洁说到:“难怪小东宁愿让我这个老头子生气,也不放弃你。单单你的工作能力,就有很多人比不上。说不定,小东的选择还是正确的!虽然我现在对你依旧不怎么满意,但既然小东给你争取到了这么一个机会,你就要好好把握。老头子我相信,以你的聪明,应该是能作出一点成绩来的。”

    听到老爷子这明显带着赞扬的话,陈洁心中突然升起了一道暖流。看来刘老爷子看人,也不是单单靠主观臆断,还是很客观的。既然这样,陈洁多少有些信心,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最终打动老爷子。想要和刘东在一起,也不能单靠刘东一个人来撑着,她陈洁,也可以做得很好!

    第二百二十六章再会首长

    刘东和陈洁的事情,算是暂时的被刘东给化解掉了。但到最后是否真能和陈洁在一起,还是个未知数。就连刘东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在三年之内,让陈洁的父亲,更上一层楼。

    别看刘东牛气冲天的在老爷子面前保证,让陈家能和刘家门当户对。但要说实在话,这个真心没把握。要是商业上的事情,刘东多少能有些底气。但关于官场,这里面的门道实在是太多了,不是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三年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要这么一点时间,让一个副部级的干部迈入正部级的行列,就连老爷子都棘手,就更何况他刘东?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刘东想让人上去,自然就得有人要下来。

    越是高层,这样的争夺就越是激烈。因为这官场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上面的位置就越少,全国十亿人口,能有的正部级位置,也还不到一千,这个比例,足以让任何人都心碎加蛋碎。再加上刘东要做到的,并不是单纯的让陈洁的老爸升一级,还得弄到个实权的地方,这就太困难了。

    但无论再怎么困难,刘东也得硬着头皮上。要不然,他和陈洁之间的事情,就彻底的没戏。刘东现在都在想,如果当初自己还没有在国内崭露头角的时候,就把自己和陈洁之间的事情给办了,那阻力,绝对没有现在那么大。

    可惜,这样的情况,也就只有想想。最开始那会儿,谁能知道他和陈洁能对上眼?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前世经历过那样失败的婚姻,本能的对结婚这个问题,就有抗拒的心理。玩玩可以,但要较真,那个时候,他还真没那个胆子。

    可现在他有胆子了,也和陈洁如胶似漆了。外部的条件却又不允许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儿,得到了一些东西,就必定得舍弃一些东西。他刘东在商场上风光无限,挥斥方遒,好不得意,但关于婚姻的问题,就一路吃瘪。必须得走过九九八十一道艰难险阻,才有一线生机。

    好在现在还有三年的时间,说不定他就有机会。总比一刀切,一点机会都没有好多了。至少,现在老爷子好歹对陈洁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多少也知道了一些陈洁的优点,比起之前的毫无印象,那好太多了。

    就在刘东纠结如何让陈家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的时候,老爷子叫人传话,说老首长有请。能让老爷子叫老首长的人,除了南巡首长,现在也没别人。

    听到这个邀请,刘东就知道,他那份资料,让南巡首长也坐不住了,需要刘东这个当事人亲自去说明问题。这对于刘东来说,是件好事儿。虽然他不进官场,但能多和这位老人见见面,本来就是一种威慑力。之前他还以为,这件事情由老爷子说明就行了,没想到南巡首长居然有这么大雅兴,让他亲自去汇报。

    这样的好事,刘东当然不会推脱。本来这个计划,基本上就是他独立完成的。要说对这个计划的了解程度,他敢说第一,就没人敢说第二,这其中的很多门道,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清楚。南巡首长召见,也不算找错人。

    星期三的上午十点,刘东搭着老爷子的车,来到了南巡首长办公的地方。虽然已近不是第一次和南巡首长见面,而且还搭着老爷子的车,但门口的警卫,依旧非常认真的核实了刘东的证件,等到和院里的内勤再一次沟通,确认无误后,这些忠实的警卫,才对老爷子的车敬了个礼,准予放行。

    当老爷子带着刘东来到园子里面,就看到南巡首长和另外两个首长在园子里面散步,后面跟着几个勤务员。当南巡首长看到老爷子和刘东的时候,笑着和旁边的两个首长说了两句后,就向着刘老爷子这方向走来。

    走到近处,南巡首长用他那独特的音调对着刘东说到:“小伙子不错嘛,现在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了,连苏联这个老大哥,都要卖你个面子。你撒子时候,也给我们国家援助点钱嘛。不要光想到国外,我们国家也需要钱嘛。你那个大手笔,就是我看了,都替你心痛哦!”

    南巡首长这略带调侃的话,让刘东有些受宠若惊,赶忙说到:“首长,别说您心疼。就是我自己,也心疼啊,一个亿的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但没办法,我们公司想要掌握更高的科技,这些投入就必须的花。只有现在投入了,以后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现在不投入,等到苏联缓过劲儿来,我想投入都投入不了。现在还算是我占了苏联的便宜,换个时间,他们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条款。一千个高级工程师、专家、教授,苏联也肉疼啊。”

    “就是嘛,一千个这样的人才,你虽然花费的代价很大,但确实也很值得。当年他们援建的时候,也没这么大方过。现在被你这么一刀子割下来,到底谁占便宜,谁吃亏,还得由历史来证明。但你这个手笔,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很多人,就没有你这样的魄力。”南巡首长笑着说到。

    这个时候,刘老爷子插话到:“老首长,您可别这样夸他。这小子,你给他三分颜色,他就能给你弄出个大染缸,夸不得。要多多批评,要不然,他老是搞这样的动作,有多少钱都不够花。”

    刘老爷子这一插话,让三位首长都笑了。

    其中一个首长打趣到:“老刘啊,你这个孙子可是了不得啊。我就不信,这么能耐的孙子,你舍得骂他。背着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夸呢,在我们面前说这些话,你老刘可不厚道哦。”

    “老郑啊,你别以为他是个乖宝宝,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气我呢?还好他这些年来,经常都是在国外,要是一直在国内,我都不知道要被他气出多少毛病来,折寿、折寿啊!”刘老爷子唉声叹气的说到。这话可谓半真半假,刘东有时候,确实让他很开怀,但有时候也会让他气得不想再见刘东。就像那天刘东坚持要和陈洁在一起的时候,刘老爷子就气得不轻。

    当然,老爷子这半真半假的话,三个首长是不会相信。要是他们有这么能干的孙子,哪里还会生气发愁?刘老爷子这话,纯粹是在卖弄。虽然眼前这小子不进入官场,但就靠他现在商场的能量,也能够算是一个角色。

    现在刘东才多少岁?满打满算都还不到三十,这么年轻的年纪,就有如此的成就。老刘家后继有人,是不争的事实。羡慕都还羡慕不过来,老刘还这样说,明显就是要让他们眼红嘛。

    于是,三个首长根本就不搭腔,又把话题转到了最开始那个话题。

    南巡首长一边散步,一边对着刘东说到:“小家伙,你说说,你怎么会想到,要做这个计划的?当初的考虑,又是什么?我们这几个老头子,也好借鉴一下你的成功经验嘛。”

    听到南巡首长发问,刘东流利的回答到:“我们公司的定位,其实一直都是在向着高科技这类行业靠拢的,首长您应该还记得,我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一个配方,就能赚一个亿的美金,这其中,不就是靠着科技的力量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的把我的公司定位在高科技行业当中。之后,我在香港赚了些钱,再去日本人挖了一些人才,然后结合一些技术,就开了我的第一家工厂,那个工厂是做刀具的。现在在国内也算是小有名气,解决了很多企业需要外汇购买国外刀具的问题,为国家节省了一笔外汇。”

    “你那个刀具厂?我有一些印象。就是你们那个刀具厂开工以后,我们国内很多必须用国外刀具的机床,换成你们的产品,也一样能保证质量。好像工业部还指定了你的工厂,做为参考企业。”南巡首长若有所思的说到。

    “是的,首长。工业部的确有指定我那个工厂,但这并不是因为我的原因。而是因为现在国内,能够生产比拟国外进口刀具的企业,仅仅只有我们一家工厂而已。我们工厂生产的刀具,不必用到外汇,对于那些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您也知道,关于外汇的东西,申请很麻烦,为了让企业更加有效率,购买我们工厂的东西,比较符合国情。而且,由于我们工厂的刀具是在国内生产的,相比起国外同类产品来说,质量上并不差,但价钱上,却要便宜很多。这样在节省成本的环节,也起到一个有利的因数。”刘东回答到。

    “你这小家伙,还怕我找你算账啊?这点你可以放心。工业部做得对,做得好!我们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凭啥子还要去看外国人的脸色?举贤不避亲嘛,这点我还是晓得的。你那个刀具工厂,很好,解决了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以后要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的成功。要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说不定我也要去看看。”南巡首长笑着鼓励到。

    第二百二十七章新的思路

    南巡首长的这番夸奖,让刘东非常高兴。有了他老人家这番话,以后自己要再在工业方面有所发展,也会少很多制衡。虽然刀具厂的确是解决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但如果真有人歪嘴说些话,也并非不可能。

    这世上,做好事做得泪流满面的,多了去了。刘东可不想做这样的榜样,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便他之前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插手,但却没有动作。就是怕自己的公司作出的东西太多太好,让机工部更多的选择自己公司的产品。

    虽然这是从实际出发,会让国内工业省去很多麻烦,但耐不住他刘东是刘家的人,而刘家在机工部的势力,傻子都明白。这样的事情多了,别人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攻击他们刘家,所谓千夫指,无疾而终。

    所以即便刘东有很多好东西可以拿出来,但为了避免麻烦,也就只有眼睁睁的看着。那个刀具厂,要不是恰好在日本挖到了这一类的人才,而刘东也确实想要为国家出一把力,顺便试水一下国内的市场,他才不会这么费力的把刀具厂弄到现在这样大的规模。而现在南巡首长这番话,算是给刘东一道免死金牌,以后要再想弄些东西出来,就有理由可以找了。南巡首长这话,油水很大啊。

    但刘东现在可不能就沉浸在这份喜悦当中,今天的正事儿他可还没忘,于是,刘东谦逊的说到:“多谢首长夸奖,我一定再接再厉,为我国的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听到刘东这话,南巡首长笑着对刘老爷子说:“小刘啊,你这个孙子啊,在我的面前,还打这样的官腔,你是怎么教的?我啊,不看重这些。就看重实际的动作,你这个孙子,说得再好,如果做不好,那也没用。这次叫他过来,我就是想问一下,关于这个苏联科技人才方面的问题,这个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实事求是,是怎么样就怎么样,绝对不能打官腔!”

    “老首长,这您放心。在这样的问题上,小东还是分得清轻重的。关于苏联的问题,他自己确实有一套心得体会,老首长你既然有兴趣,他肯定不敢藏私。”刘老爷子也笑眯眯的回答到。

    这个时候,一行人慢慢的走到园子里面的凉亭前,老首长示意大家坐下来,慢慢说。可凉亭里面的座椅,仅仅只有四个,除了南巡首长还有两个其他首长之外,刘老爷子一分,就没有多余的位置了。刘东这个小字辈,当然就得在这站着汇报。

    其实,在南巡首长这金秋园里面,能在这站着汇报工作的人,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多少人就算想要进这个园子,也没有门路。刘东这个白丁能在这个地方汇报,说出去,那些官场上的人绝对羡慕嫉妒恨,要知道,就算是刘东的老子刘胜利,现在是堂堂的省长,都还没这个机会呢。

    等到三位首长和刘老爷子坐定后,刘东就开始说起话来,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把自己的理论给说得明明白白。所以,语句就必须要精炼。

    “各位首长,我的那份计划的重点就在于,我国和苏联方面的互补性。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现在最为缺乏的并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虽然现在国内依旧很穷,但比起改革开放之初,已近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人民的生活也是越来越美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目标就要从吃饭问题,变成更高级的目标。就像现在一直在提的,要建设四个现代化。对于这点,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各位领导都是这方面的行家,再说下去,我就要露丑了。我之所以还提到这点,那是因为我的计划,就是围绕着这个前提展开的。”刘东开口说到。

    “不对吧?我记得你交上来的那份资料上,计划最主要的方面,不是这一点吧。你那个是适用于私人企业,要谈到国家建设,那和实际情况不是很符合啊!”南巡首长听完刘东的话,首先发问到。

    “首长,其实这是殊途同归,道理是一样的。您也知道,我这个方案最先的借鉴因数,就在于苏联对外援助条款当中,只不过有些改变而已。但归根结底,这个计划是脱胎于援助条款,其中能起到的作用,有很大的相通之处。而实际上,我那份资料,对于国家有用的方面,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刘东解释到。

    刘东这话,让南巡首长他们先是一惊,然后一下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关键。于是,都眼前一亮。

    看到三位首长都明白了自己的话,刘东又继续说到:“其实,到了现在。我们国家想要再次的获得苏联的科技援助,已近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地缘因数,也因为国际形式。苏联绝对不可能再一次像我们建国初期那样,给予援助,即便是我们国家花费比当年更大的代价,为了他们苏维埃的利益,他们也很难通过这样的决议,即便是我们的双边关系现在已近有了很大的缓和,而且苏联和我们之间的贸易额也开始逐年上涨。但关系到科技技术的问题,苏联绝对会严防死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想获得科技技术,就要从另外一个思路上来看待问题。而我和苏联之间的合同,就可以看成一个新的道路。”

    听到刘东这样说,包括刘老爷子在内的四位首长,都不由的点头,表示刘东说的东西,的确是正确的。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当然明白苏联的顾忌在哪里。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他们看到刘东在苏联的动作后,觉得眼前一亮,感觉能在这个方面,找到新的思路。所以才有了刘东到南巡首长的金秋园一行。

    “我国现在,资金虽然缺乏,但也不能算是最重要的因数。我国现在最为缺乏的,就是那些高素质的人才,不论是科技上,还是其他方面,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因为外部的原因,我们想要得到,非常困难,而且代价很大。既然国家层面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那从另外一个方面入手,说不定就会有成果。”刘东继续说到。

    刘东这话,说的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于是,南巡首长皱着眉头说到:“你这意思,是要我们从私人方面着手,就像你在苏联做的那样?”

    “对,就是这样,但也不全是。毕竟,我国的私人力量,还很薄弱,不是我自吹自擂,国内的私有经济力量,能达到我现在这样水平的,并不多。所以,想要完全依靠私人力量,那也是行不通的,就算政府慢慢培养,那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国际形式,是瞬息万变,谁又能知道,苏联目前的情况,会维持多久?万一等他们缓过劲来,这样的合同,他们是绝对不会再签订的。人才的重要性,他们不是不了解。要不是他们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我想要和苏联方面达成协议,都是天方夜谭。”刘东回答到。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南巡首长饶有兴趣的问到。

    他是真没想到,刘东居然会看得如此的长远。一开始他见刘东的目的,仅仅是让刘东给他们提供一些关于苏联比较真实的信息。其他的,他们这些人会慢慢的分析。该如何从刘东这件事情上,使国家获得利益,他们自己慢慢研究。

    可没想到刘东却开门见山的说,他有明确的思路,虽然刘东并没有说得太明确,但那字里行间的信息,这些老狐狸又怎么会分辨不出来?

    这点,就足以让人感到惊讶了。刘东才多少岁?他现在在商业上的成就已经让很多人看重了,但他现在说的这些关于政治方面的东西,也是井井有条,就算知道刘东不简单的南巡首长,这个时候也有些嫉妒刘老爷子了。这么一个妖孽的孙子,以后的成就得有多大,南巡首长都看不出来。

    “我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苏联对于我们国内官方势力敏感,那我们就不动用官方势力。没了官方势力这么敏感的因数,我想以苏联目前的态势来讲,他们也不会讲究很多。既然我这个华夏的私人势力都可以让苏联开先例,形成一种新的惯例,那其他华夏势力,不也一样可以么?只要没有官方势力充斥在里面,那等到苏联的专家教授来到我们国内,只要在国内搞研究,受益的不还是我们国家么?这些力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可以算成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只不过道路有些曲折而已。”刘东斩钉截铁的说到。

    刘东这话,算是彻底的为南巡首长他们,打通了眼前的一条新的路线。虽然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刘东那既不是私人力量,也不是官方势力的势力,到底是国内的哪种势力。但既然刘东都这么明明白白的说了,那这样的势力,就肯定存在,只不过是他们这些人一时没想到而已。

    第二百二十八章种子章理论

    虽然首长们现在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让刘东讲述他的新思路,但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必要的养气功夫,那是不可或缺的爷给你笑一个最新章节。所以,就算他们心里面犹如猫挠痒痒一般,但在面上,依旧是不动声色,就等着刘东自己主动抛出观点。

    刘东当然知道这些老狐狸的意思,要是换几个人,他可能要吊足了胃口,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面对着面前这四位首长,他可不敢这样做。面前这四位,不算自己的老爷子和南巡首长,就算在一旁的另外两位首长,那也是大名鼎鼎,跺跺脚,都能引起华夏地震的角色。在这样的大佬面前吊胃口,那纯粹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的行为。

    所以,刚说完之前的那段话,刘东就继续说到:“我说的这类势力,在我们国家当中,还算是一股新兴的势力。这个势力,到目前为止,仅仅是为国家解决一些麻烦,想要派上用场,根本就行不通。但是,这样的企业,从根子上来说,也能算是国有企业,只不过要加个曾经是,但这类企业当中,也有着国家势力占据上风的企业,只是并不多见,而且这类企业,更多的是中外合资企业。私人占据的,仅仅是小数目。”

    听到刘东这话,大家算是彻底的明白了刘东到底说的是哪一类势力,不就是公私合营的那类企业,简称合资企业。虽然这样的企业,真正有实力的是那些和外资合资的企业。但也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私人力量和国企合资的企业。之所以首长他们之前没想到,那是因为这样的企业,他们看不上。

    能让私人力量收购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那种毫无起色的企业,除了让人收购以减轻负担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企业一般被私人收购了以后,就完全成为了私人企业,国家力量,基本上都没有了,除了有限的股权之外,国家对这类企业根本就使不上劲。

    所以,这样的企业,说成是私企,也毫不为过。当然,这其中也有另外的合作方式,那就是国家占据大头,而私人占据小头,就像刘东后面提到的那种模式。那样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发挥出来,可惜这样的企业虽然实力雄厚,但国家想要发挥力量,也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简单,因为这类企业,就如刘东说的那样,更多的就是中外合资,能够让私人进入的企业,仅仅是少数,很不多见。

    刘东提出来的这个事情,应该是需要后者出力。但听到刘东这个方法,南巡首长却觉得,刘东这个主意,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美好。

    虽然明面上来讲,这样的企业虽然也有私人力量在其中。但主导这样企业的,却是国家力量。私人力量在这样的企业当中发挥的作用,更多是在于运营和管理方面,但真正的精华,还是掌握在国家的手中。这些私人力量,最多不过是算国家请来帮助管理国家企业的,大头依旧是国家力量占据。这样的企业,其实也是会让苏联方面警惕的。

    于是,南巡首长开口说到:“你说的这种企业,归根到底,还是带有国家性质,虽然这其中也有私人力量。但别人苏联人也不是傻子,看不出来这些企业到底是谁说了算。所以,你这个说法,也不是那么行得通的。他们既然警惕我们的动作,就不可能看不到这些把柄。要是真的让这样的企业成功了,那他们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请我们政府力量参与其中。”

    听到南巡首长这样说,刘东马上解释到:“其实,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幌子。而苏联方面,也需要这样的幌子。他们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我在苏联待了这么久,也深入的了解了一下苏联的情况。说实话,他们现在,并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

    “幌子?你这意思是说,苏联其实真不在乎我们国家是否能够掌握这些力量。只不过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但要是我们主动一些,说不定就可以打破现在的僵局?”南巡首长感兴趣的问到。

    “不,也不是这个意思。苏联的确对我们还存在很大的敌意,这是不可否认的。要是他们的情况好,现在肯定还在继续搞摩擦,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安稳。苏联方面在乎的,是他们的尖端科技实力,但对于一般的东西,他们却没有什么想要死守的意思。我之前和叶利钦书记谈判的时候,要不是我特意的说明了我并不需要军工方面的人才,说不定在我们公司和苏联之间签订的合同的那一千个高级人才,就会被他们塞进很多军工方面的人才。南巡首长您知道这里面的含义。”刘东说到。

    “你这样说,好像也很有道理。但是,这些苏联的军工专家,我们国家现在也不需要,我们现在是在大搞经济建设。军工方面的问题,就要先放在一边,他们苏联不需要,我们华夏就更不需要。而且那些人才,拥有的知识我们自己也有,那我们华夏又为什么要帮苏联背这个包袱?”南巡首长反问到。

    听到南巡首长这么说,刘东内心在呐喊。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啊,就连南巡首长这样的伟人,看东西也有失偏颇。刘东知道南巡首长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因为现在这两年,是华夏在军事问题上,过得最好的几年。

    虽然直到现在,越南的猴子还在被南巡首长打屁股。但要说这样的局部战争对于华夏的经济有什么影响,那纯粹是扯淡。和越南打,老首长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练兵,和消耗弹药。

    当年大搞国防建设,弹药军火这些东西,都是不计成本的造出来。但这些东西,实际上却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威慑力。可弹药这些东西,也是有保质期的,放在那里久了不用,不但要花费格外的人力物力来保证这些东西的安全,还要为这些东西的出路头疼烦恼。

    所以,越南就成为这些东西的倾销地,全往他们那边放。打完了不仅有练兵的作用,还会把这些麻烦给消耗掉。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华夏和越南过家家,玩了这么多年都还没结束。和苏联占据阿富汗,虽然都是在打仗,但意义却完全不同,而且最后造成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不仅如此,这年月,美国看待华夏的问题上,也是非常的友善。虽然依旧有很多军事技术是对华保密的,但也有很多原本保密的东西,现在也被美国推销给华夏。要知道,两国之间关系最紧密的时候,美国人就连他们的航母,也想卖给华夏两艘。

    虽然美国卖航母也不安好心,想要利用华夏买航母这样的大块头,对苏联造成更大的威慑力,也想让华夏的经济,被航母这样的玩意,给拖住发展的机会。航母虽然威武,但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养得起。这年月的华夏,养这东西,当然非常困难。但是,不可否认,美国能把这些东西卖给华夏,还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关系没好到一定的程度,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买卖。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南巡首长才会对苏联的那些军工专家看不上眼。如果说是尖端科技军工,南巡首长肯定会认真起来,但听刘东那意思,仅仅是普通的军工人才,这样的人才就算再多,也让南巡首长提不起性质。对比起美国货来说,苏联货实在不怎么样,成本和实用性,都达不到美国货的标准。

    可南巡首长不知道啊,这样的好日子,根本就没多少时间了。等到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的目光就会瞄向华夏,那个时候,日子就难熬了。但这样的预言,刘东却也不敢提,所以,要让南巡首长知道这些人的用处,还得从另外的方面入手。

    “首长,您听我说。您知道为什么我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把苏联的这些人才给请回来么?还要答应这些人才八年后要还给苏联。”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南巡首长也奇怪的问到:“对了,你为什么要答应这样的条件呢?实在是太亏本了,这买卖虽然对你来说,非常有好处,但投入也大。而且这些人还不是一直都跟着你干,到底是亏还是赚,只有你自己晓得。”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这笔买卖,无论怎么看,都是赚了。因为这些专家,我原本就没有期望他们能够一直在我们公司里面。他们真正的作用,在我的眼里,就相当于种子,为我们国家培育自己人才的种子。就好像当年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是靠着这些苏联专家,才使我们国家真正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我的目的,就在于此,至于这些专家以后的去向,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他们的知识被我们学到了,那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