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10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退闶悄芡耆孟吕矗羌易逡膊豢赡苣孟吕础>秃盟屏醵档哪茄览掷植蝗缰诶掷郑父鋈说募易逑胍远朗常詈笫苌说幕故撬亲约骸?br />

    相比起刘东在商业上拥有雄厚的实力,他们几个人的家族商业力量就显得非常薄弱,这个薄弱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想要参与到商业事情上的人很少。就好像胡力他们自己,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在搞商业,但他们以后的目标却是政治,商业这块,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全部。

    就算他们自己愿意投身商业,他们家族也不愿意浪费人才。虽然商业的利益是够庞大,也能让人心动,但政治家族立足的根本,绝对不是商业,而是政治。要是本末倒置,倒还不如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过。钱和权的重要性,哪一个更加重要一些,他们自己十分明白。

    “你就放心吧,我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上百亿美元的产业链,我们几家哪里能吃得完?就算是现在所有的人都加入进来,能吃掉五分之一,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毕竟,相比起你来,我们这些人的底子太薄,在商业上的底蕴还是不够,你能拿出的钱,咱们未必拿得出来。”齐贺仁这个时候表态到。

    “其实对于咱们来说,钱并没有那么重要,真想弄钱,其实很简单。关键就在于这钱弄过来了以后,是否能够钱生钱的问题。而这些产业链,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钱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人。你们几个以后不可能时常照看这些产业,必定是要找别的人来打理,而真把产业做起来以后,那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你们与其想着该如何弄钱,还不如想着选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放心。我之前可就说好了,如果不附和我们公司的业务要求,我们公司是可以拒绝接受你们的产品。所以,这个人的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刘东摸着头说到

    就像刘东说的那样,钱的问题并不是最为主要的东西。刘东为什么拼着命也要把现如今环亚的风格给改变过来?要把重心从金融业转移到实体业?还不就是因为钱不靠谱,对于一般人来说,钱就是钱,可以买东西,可以流通。

    但对于刘东这样的人来说,钱其实就是一张废纸。后世很多人说到有钱人怎么样怎么样,都会说钱到了一定的程度,那就是一串数字,没多大的意义。看起来好像是很装比,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面,说出了事实的真像。

    钱重不重要?很重要,但钱如果一直存在银行里面,再重要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后世的索罗斯,看起来在全球范围内混得那么好,好像谁都不在乎,但实际上,你要让他和索尼三星这样的企业硬碰,他就只有老实在墙角画圈圈。而索尼,也不过是三井庞大的链接当中的一条腿。

    比尔?盖茨为什么能牛叉哄哄的当上世界首富,还占据了那么多年的榜首。不是因为他的钱最多,不算那些隐藏在地下的触角,就算是有些明面人物,钱都比他多。他之所以能在全球有那么大的政治地位,不是靠着他的钱,而是靠着他的微软,只要你用计算机,你就绕不过温逗死,这才是他真正的底气。

    更加现实的说一点,后世都还没有确定真正身份的里欧万塔,要说到他的钱有多少,说出来都能吓死人,二十七点五万亿美元,零头都要比比尔?盖茨多十倍。但就是这样的人物,美国人说抓就抓,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完全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钱全是纸面上的东西,他的钱没有任何的根基,再多的钱,没有别的支撑点,除了当肥羊之外,没有其他丝毫用途。如果他的钱都是化为实际的产业,你看谁敢动他?别说美国政府,摩根和洛克菲勒都不敢动他。

    因为只要动了里欧万塔,他们自己就得玩完,里欧万塔那庞大的资金流,就能成为勒死他们的裤腰带,里欧万塔的企业,就能把他们当成糖豆来吃掉。别说所有的钱,就算是里欧万塔那些钱的零头是实业的存在,美国人想要动他,都得考虑后果。

    弄死里欧万塔,五千亿美元的实业产业,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会不会产生金融风暴?会不会让美国某个行业,或者是多个行业陷入崩溃的现状?只要有了这样的考虑,美国政府是否还敢把里欧万塔关进小黑屋,那就真得考虑考虑。

    而刘东目前的情况,和里欧万塔差不了多少,但稍微要比里欧万塔好一些,至少他有刘家的支撑,还有一些实业,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他在赚了钱以后,并不是把钱继续投入在股票市场,抑或者是期货市场,虽然有未来几年这些市场没有什么大波动的原因,但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没有实业支撑,没有更多的相同利益人员的参与,他赚的钱越多,他就越危险。到了一定的程度,不论是日本政府,抑或者是美国政府,甚至是华夏政府,都不能容下他,拼着虚拟金融行业受到一些损失,他们也得把刘东这块肥肉给吃下去。

    而如果刘东把钱投入到实业当中去,仅仅留下一部分钱在金融行业里面,那样危险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毫不犹豫投入二十亿美金,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垂涎华夏市场是一方面,更多的就是为自己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一个稳定的后方,仅仅靠自己一个人那是做不了的,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

    而参与这些事情的人越是精英,他就越是能从中受益。虽然以后环亚的产业链肯定是要由外人建设,但像胡力这样有着稳固利益的外人更让人放心,还是重新培养一批白丁来更加放心?这个问题,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回答。

    听到刘东不考虑钱的问题,而仅仅是考虑人的问题,实在有些出乎胡力他们的预料,他们之前怎么想,都没想到刘东没有把钱的问题看在第一位,而是人。

    于是,袁智勇有些意外的问到:“钱的问题不是问题?这话也就你刘东能说出来,但咱们几个可是苦哈哈,之前还在吃糠咽菜,现在好不容易可以喝点稀粥了,要说钱不是问题,那才是开玩笑。说实话,人的问题我不怕,就怕没钱。你倒是说说,这钱不是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钱真的不是问题,咱们没钱,难道国家还没钱?央行那边印钞机一年能印多少钱?这算是事儿?以你们的能力,如果把这些钱贷款出来,然后投入到实业当中,过个几年还上去不就行了么?钱能是什么问题?”刘东不屑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胡力没好气的说到:“贷款?亏你想得出来,这钱是那么好贷的么?万一还不上,咱们家族怎么办?那么多人都盯着,要是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麻烦。”

    看到胡力这幅模样,刘东张了张嘴,啥话也说不出来。天地良心,这贷款的事情,不都是你们这些人搞出来的么?怎么这会儿却说贷款是麻烦事儿?后世这些家伙,基本上把央行当成自己家开的,想怎么用钱怎么用钱,连批文什么的,都没有这个利润高。现在可好,居然对自己说贷款是麻烦事儿,真当他刘东不懂行啊?

    “至于么?我就不信,你们没有贷过款,这贷款的事情对你们来说,还不是伸伸手的问题?”刘东有些诧异的问到。

    “贷款,那钱可是国家的,这风险有多高你不知道?说实话,别说我,就算是其他人,也没有几个贷过款,那些贷款的人,都是胆子肥得不要命的人。”齐贺仁一本正经的回答到。

    听到这话,刘东觉得,自己的观念好像被颠覆了。后世这些人张张嘴就是几个亿的贷款,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其实这事儿,刘东的记忆并没有错,但是时间不对。这个时候的三代们,还没有想过贷款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大。要不然,个个人早就伸手拿钱了,至于像现在这样,一年几百万人民币的收入,就让别人羡慕嫉妒恨。

    在他们的想法当中,贷款就是借钱,而借钱这么一个事情,无论是借国家的钱,还是借私人的钱,只要不是真心不打算还,那都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以后万一还不上钱,那别说自己丢脸,还得把家里人陷进坑里面。

    而他们的想法,和现在大众的主流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哪里能像后世那样,只要能贷款的,就算自己没用,也要贷出来,再贷给私人,那收利息都够吃喝了。这年月,银行的贷款业务,并不是那么吃香,相反,还相当的难做。

    第四百一十章环亚银行又开张了

    要知道,各大银行给下面的分支银行都有定量的贷款业务,谁要是完不成贷款业务,就得受到惩罚,弄得很多时候,那些银行行长科长什么的,哭爹叫娘的求别人贷款。

    这样的奇观,在后世绝对是见不到的。后世银行就没有说贷不完的款,都在讲究不能超额透支贷款的问题。谁要是超额透支,那才是出大事儿了。想要银行主动上门求你贷款,真当你有王霸之气?

    但是,现在这年月,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要是把一个后世的资本大鳄弄穿越回来,国家的金融行业绝对会掀起大风暴。没办法,别人玩的手段,绝对是现如今的银行所谓专业人士压根就想不到的。

    过几年牟那个啥的人,仅仅是最简单的空手套白狼的手段,都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更别说什么钱生钱。有时候,刘东都觉得,如果当年他不是学的材料科学,而是学的国际金融,那环亚的发展,肯定要比现在还要夸张。但如果他真是学的国际金融,说不得以后的环亚出现的问题会更大。

    只要是学金融的人,就会认为金融是万能药,而实业什么的,那是旁枝末节,到最后,弄出一个空虚的金融帝国,啥都没有,就只有钱,不被别人当成肥肉分掉,那才是怪事儿。

    而像刘东这样的学习材料科学的人,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才能明白金融的泡沫是多么的可怕,才会大力开发实业,而不是继续把钱投入金融行业。底蕴上,就会比学金融的人搞得要扎实,抗风险的能力,会变得很强。

    所以,在目前为止,刘东对于前世所选择的行业,相当的满意。虽然这几年来,他材料科学上面的知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而环亚的发展,好像离开他材料科学上面的知识也没有什么困难。

    只有环亚高层,尤其是环亚科研的人,才会明白刘东的贡献有多大。尤其是崔晓明,很明白现在环亚科研里面那些储备的资料和技术,有多少是刘东带来的。虽然苏联人的技术力量依旧占据大头,但真正高精尖材料科学上面的技术储备,一大半都是刘东贡献出来的。

    但由于环亚目前能够利用到这些资料的企业,仅仅只有环亚特钢和大兴刀具,所以看起来就不是那么起眼。但等到过几年环亚的实业发展起来以后,就会有人明白,刘东到底花了多少力气来弄环亚科研。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刘东现在还管不了什么科研不科研的,他必须要让面前这些家伙,明白,贷款到底是一个多么丰厚利润的行业。

    “你们担心贷款会带来麻烦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到了期限还不上?然后给家里造成很大的影响,是么?”刘东问到。

    “当然了,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但这钱可是国家的。我们就算再胆大,也不能把国家的钱当自家的用吧?尤其是我们这些人,要是真还不上,大家都得玩完。”胡力皱着眉头说到,刘东老是提起贷款的事情,实在是让他心惊肉跳。

    听到胡力这话,刘东笑着问到:“那我想问问你,如果你们真的贷款,并且成为环亚产业链当中的一环以后,还会出现贷款还不上的问题么?我们环亚的产业是相当大的,未来的市场也很庞大,由于我们的技术比起国内来,要先进不少,并且我们弄的东西,很多都是国内弄不了的。

    也就是说,我们环亚在国内有着相当大的优势,最为主要的优势,就是我们弄出来的产品,要比国外同样的产品,便宜不少,因为我们的产品不用漂洋过海,也不用被收关税,加上一些免税政策,我们的成本,至少要比外国货要便宜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

    有了这样的产品,再加上我们国家那么庞大的消费人群,你觉得我们公司的产品有卖不掉的风险么?既然能把产品卖掉,而且利润方面也能令人满意,你觉得我们公司有可能出不起给你们的产品价格么?只要能卖产品,那就有钱赚,在有钱赚的情况下?贷款真是个问题么?”

    听到刘东这番话,胡力沉默了,齐贺仁沉默了,赵建铭和袁智勇,同样沉默了。因为刘东的话太实际了,如果他们是拿贷款来玩,到最后什么都剩不下的情况,当然没办法还。

    但如果他们拿来做生意,有那么多优势的情况下,还不能还上贷款,那就绝对不是贷款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了。但是,他们依旧有顾虑,因为他们熟悉刘东,而刘东从头到尾都从来没有贷款过,刘东这样的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能不顾虑么?

    于是,赵建铭发问到:“既然你把贷款的事情说得那么好,那为什么你不贷款呢?”

    “我?我有必要贷款么?现在国内能贷款的额度有多少?而我又有多少钱?贷多了,国家不愿意,贷少了,对我也没用处。而且目前来说,我们环亚公司缺的并不是钱,而是产业,这么说吧,我们环亚现在单单是流动资金,至少也有一二十亿美元,这些钱还没有落到实处,我们拿贷款来干嘛?我都还在为钱的出路发愁呢,我们环亚银行,要不是不能在国内立足,我们环亚银行都可以做贷款的生意。”刘东苦笑到。

    贷款这玩意看起来是很美好,实际上也很美好,但这个美好,是要看对谁。像刘东这样什么都没有,就剩下钱的人,他拿贷款有什么用?他都还在找人贷款呢!

    听到刘东这番话,大家自觉的闭嘴了,和刘东谈事情,最让大家受打击的就是刘东的钱。好像刘东无论怎么做,手里都有用不完的钱,单单是流动资金,就能有国家外汇储备的百分之多少,而且这个百分比的基数还不小。如果说国内现在谁是富可敌国,那除了刘东有这个底气之外,别人压根就沾不上。

    并且,刘东的钱来得相当的干净,虽然这份干净对于日本人和美国人来说,那绝对是要命。但在华夏,刘东的钱的确很干净,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这点,才是真让大家无语的一点。

    刘东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动用过批文,也没有想要挤占什么资源,甚至很多时候,刘东和华夏政府做生意,都是亏本的买卖。就拿刘东去年的二十亿美元投资,要换做外国人,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条件,但刘东仅仅是拿到一些最为基本的东西,政治上的条件,一个都没有提。

    虽然上面的人是肯定不会把这事情忘掉,最后还是会补偿刘家。但由于刘东的纯粹,也让很多人放心。至少,刘东不至于有钱就胁迫上面的大佬,让他们必须做出什么承诺。

    “你是说你们环亚银行可以贷款,只不过是不能在国内贷款?”赵建铭问到。

    “当然,我们环亚银行的业务,不能在国内展开,之前本来想在老首长那里提的,但我家老爷子说,这个要求肯定不会有人答应,所以也就算了。到现在,弄得我们环亚银行是有钱没地方用,这不,现在我把他们都打发到苏联去了。”听到赵建铭问自己的银行,刘东没有丝毫隐瞒的说到。

    想要银行在国内站稳脚跟,那还得等几年,现在急也急不来。所以,对于这个事情,刘东看得比较淡然。

    “那如果我们这些人私人贷款,能不能通过?也就是说,我们不去央行贷款,而是在你这里贷款,可不可以?”赵建铭继续问到。

    听到赵建铭这样说,其他几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觉得赵建铭这提议不错,在央行贷款没有那个胆子,但在刘东这里贷款,却没有那样的顾忌。就算到时候还不上钱,也有好说的地方,不至于最后闹得沸沸扬扬。

    “这个事儿,好像是可以。如果你们真要在环亚银行贷款,也不是不行,只要手续在香港那边就行。但是这个贷款,就不是像之前联众超市那样了。之前联众超市的事情,基本上算是我私人借给你们的钱,但这个贷款,可就是公司的事情,必须要签订合同,正规化,以后还不上,可是有法律效应的。当然,如果你们真把钱投入到产业链当中,还不上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听到赵建铭居然要做自己环亚银行的客户,刘东的兴趣非常大。

    如果真的做成了,那么刘东不但在苏联有客户,在华夏,也有了稳定的客户。那样,对于以后环亚银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

    听到刘东这个贷款要公事公办,赵建铭考虑了一下,然后对着其他人问到:“你们觉得怎么样?”

    “可以,如果真像刘东说得那么赚钱,没有还不上钱的道理。这个贷款,我看行!”胡力接口道。

    胡力这么一说,其他的两个人也点头赞成。如果刘东的产业链是坑他们的,那么到时候还贷款的事情,他们就有话说了。但如果产业链是真的,那赚钱是注定的事情。又不用和央行打交到,又能拿到钱,从环亚银行这边贷款,无疑少了很多麻烦。

    第四百一十一章分包业务

    既然大家的意思都相同,那刘东也不会吝啬。一般人对于贷款很慎重,怕贷款的人还不上。而刘东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胡力他们的贷款,都是专款专用,说是要建工厂,就不可能挪到别的地方。

    而这些东西,等到以后贷款的时候,都将会一一说明,环亚银行这边,也会有专人来处理这个问题。而只要有工厂,能够开工,出产品,刘东的环亚完全能够吃得下去,那样资金回流以后,刘东压根就不担心还款的问题。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问题的东西,对于刘东来说,并不是问题。

    “那你们准备贷款多少,说个数,什么时候动工,什么时候拿钱,你们拿个章程出来就行。”刘东大方的说到。

    “这个问题,我看你不应该问我们,而是问你自己,我们对于什么产业链的东西,那是一抹黑,完全搞不懂。而且工厂什么的,到时候需要做什么,我们也不明白。多少钱能建设起来一个配套工厂,我们就更不知道了。反正你给我们这条路,总不至于一点帮助都不给吧?想要我们几个做标兵,好歹要给点好处。”袁智勇有些无耻的说到。

    “对,既然你想把我们这几个当靶子立起来,当然要给我们更多的帮助,要不然,我们凭什么要开工厂,赚钱是赚钱,但那也有风险不是?咱们可是为了兄弟,才会帮忙的,要不然,你看换一个人来,我们答不答应开工厂的事情?”胡力也凑热闹的说到。

    要不怎么说这些家伙都是人精,从这点就能看出来。刘东的那点小心思他们完全看出来了,但就是不说,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得把这话题给弄出来。你要帮我们赚钱,我们欢迎,但我们不太熟悉这个流程,就该你刘东帮我们忙了。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面的好处,他们这些排头兵要不多弄些好处到手,又怎么能让别人眼馋?让自己更加好过。虽然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明星效应,但大概的一些东西,大家还是懂的。

    刘东原本就打算着让这些家伙当自己竖起来的标杆,但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打蛇上棍,什么都要他来弄,他们就管数钱。这么好的生活,刘东都还想要呢?

    于是,对于大家的无礼要求,刘东压根不上套:“要我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了,那你们拿来干嘛?钱我出,人还要我出,事情还要我来干,是不是以后把工厂建起来了,我也要分红啊?”

    “你要分红?那也行啊,我们就当甩手掌柜,派个人过来看我们每个月能分多少就行。”胡力无赖的说到。

    “我说,这活儿可不是我要干的,那工厂以后可都是你们的买卖,这分分红就是几百万的事情,你们舍得?”听到胡力的无赖话语,刘东也有招数惩治他们,你们不就是想要钱么?我这就从钱的事情入手,我看你们还敢不敢这么大意。

    听到刘东说分分红就是几百万的事情,其他几个人不乐意了:“刘东,你心再黑,也不能这样黑吧?我们辛辛苦苦,还得承受贷款的压力,你倒好,一分红就分几百万,那我们喝西北风去啊?那还不如你自己吧什么事儿都给干完了好,要我们来干嘛去啊?”

    “你们啥都不想做,就想轻轻松松赚钱,这天底下要都有这样的好事儿,我都不弄环亚了,干脆跟你们混得了。再说了,几百万很多么?到时候分红,这都是小数目,绝对不占大头,要是你们不舍得,那就自己找人来弄。你们自己想想,到底是要我来管理,分红几百万,还是你们自己管理,仅仅需要累一点,操心一点,给别人付点工钱,就行了。”看到自己的话果然把这些家伙打动了,刘东不介意再给他们添把火。

    如果是过个十年二十年,大部分的实体行业利润,远远没有这么夸张。但现如今国内就连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甚至很大路货的东西,都能卖个好价钱,就更别说刘东将要建设起来的那些工厂,都能算是半个垄断,那利润要不大,才真没天理。

    就拿大兴刀具厂来说,刘东的金钱投入并不是很多,还不到一个亿的人民币,但收入就多了,每一年单单是纯利润,都能再建起几个大兴刀具来。而这样的情况,在那些用大兴刀具厂产品的工厂看来,都是良心价格。可想而知,这个实业的利润得有多大。卖方市场的优势,就是这么明显。

    既然利润那么大,刘东要个几百万的管理费,实在太说得过去了。反正大头他们自己是绝对能够拿得到。以现在的情况,投入三千万人民币的实业工厂,第一年就能把本钱给收回来,第二年就能纯盈利。

    如果是那些国外的企业,那就更赚。如果没有这样的优势,国外的那些大型企业,凭什么纷纷把自己的工厂都建设在华夏内地?说白了,他们不是来帮华夏搞建设的,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公司捞银子的。如果没有高额的利润,谁会在国内建厂?就算是刘东,也得考虑一下。

    听到刘东的话,胡力他们还真不敢把所有的事情都甩给刘东来弄,要不然,几百万的钱就没了。想想都心疼,刘东是不在乎那一点点钱,但他们在乎啊。前几年的时候,别说几百万,就算是几十万,他们都舍不得,而刘东弄个管理,就想从他们的手里面拿去几百万,就算是现在他们也不能答应。

    管理嘛,谁不能管理?经营嘛,他们也能做到。不就是苦点累点,再加上付出一些工资。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小问题,他们就舍得放下一年几百万的收入,别说他们自己要抽自己,他们家里的人也绝对得抽他们。真当自己是老爷啊?

    有了刘东那番话,这几个家伙是决口不提什么要刘东管理的事情。这样的小事,他们自己能办好,不缺刘东这个黑心人。

    于是,赵建铭说到:“那些小事我们自己来弄就行了,现如今,我们苦点累点都行,就不劳烦您这位大爷了。还是说说你们环亚准备抛给我们几个什么样的产业,大概需要我们贷款多少钱?”

    “真不用我帮忙?其实几百万也是钱,虽然是蚊子腿,但好歹也是肉,我收下了也没觉得多困难。正好我们公司前一段时间招收的人不少,去你们的公司实践一下,也是很不错的。等到他们锻炼完,我就有更加重要的岗位给他们用。”赵建铭他们退缩了,刘东可不退缩。要不多敲打敲打他们,还不知道以后他们会想着占什么便宜。

    “行了,你就别提这茬了?我们认输不行?对于你这个土财主来说,几百万算不得多少,但对于我们这些苦哈哈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真让你占了便宜,我们在家里也不好交代不是?你就直接说,你给我们准备的工厂,平均需要花多少钱才能弄起来?还有大概业务范围是什么?”袁智勇开口问到。

    “你们也知道,我在国内的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发展机械工厂的,而且一下就建立的六家。这六家机械工厂,当然不可能是都弄一个产品。各自都有各自的规划,但大体来说,是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发动机制造业。第二个方面,就是数控机床业,第三个方面,是大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当然这个项目我们公司是有优势的,毕竟,苏联全套的设备技术,我们公司都有掌控。而第四个方面,就是民用船舶运输行业。最后一个方面,是给环亚各个工厂做一些配套的设施。”刘东详细的解释着六个机械工厂的定位。

    “那你给我们的活儿,是关于哪一方面的?说了半天,你可仅仅只是介绍了你们环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啊。”齐贺仁开口说到。

    “不急,我现在就来说。原本我们公司是有两个工厂专程做配套设施的,但是呢,仅仅是两个工厂做配套设施,明显的是无法完成环亚其他公司所有的任务。所以,我们公司就必须把一些不太必要,并且技术价值并不高的产业也放进环亚系统里面去。而这些东西,就将是你们的发展方向。”刘东又解释到。

    “搞了半天,原来刘东你是想要我们这些人吃你环亚的剩菜?有你这样做事儿的么?”听到刘东要交给他们的仅仅是一些环亚不要的产业,袁智勇有些不满的说到。

    “我们环亚不要的,不代表这些东西就不好,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环亚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圈进自己的范围之内,那样是会惹众怒的。之所以不要,有多个方面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你可别看不起这样的产业,实际上做好了很有钱途的。再说了,我就算把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交给你们做,你们也做不了,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技术积累的,而不是随便找两个民工就能弄起来的。就算是我们打算交出来的东西,如果你们不认真做,那都做不好。所以,别好高骛远好不?等你们真正的把技术上的东西都积累起来,难道还怕没有活儿干?”对于袁智勇的不满,刘东不以为意。

    第四百一十二章这下大家满意了吧?

    如果说别的东西,这些人个个都猴精得和什么一样,但要说到技术,大家都只有抓瞎。刘东的技术,那是前世加上现在这几年积累下来的,而他们,包括他们家里,原本的势力范围就不在这一块。

    要不然,他们后世也不会是封疆大吏,而是在部委里面,虽然看起来差别没多大,但实际上的差别,可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到技术的问题,他们就没办法多开口了。

    不但如此,他们反而觉得,自己是否能够把刘东所谓的没有多少技术的工厂给弄好。刘东说没多少技术含量,那是对于他刘东而言的。对于刘东的环亚,他们可是有不少的研究,大兴刀具厂为什么会那么赚钱?不就是刘东有着技术的优势么?他们大兴刀具厂卖的产品,就是要比国内其他工厂生产的东西好,要不然,机工部为了避嫌,也不能把大兴刀具厂捧到天上。

    所以,他们看着大兴刀具厂很眼热,投入不到一个亿的人民币,到现在就赚了快到十个亿,比印钞机还快。但要他们自己再弄出一个大兴刀具厂,他们绝对会摇头。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拦那瓷器活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弄出大兴刀具厂,要不然刘东他们的产品也不至于卖那么贵,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而大兴刀具厂,还仅仅是刘东手上一点点的技术散发,刘东还有一个环亚科研,前一段时间还在搞什么产学研,听说也是搞技术方面的东西。有这么雄厚的积累,刘东手上的科技实力着实不小,但他们手上可是一穷二白,哪里能和刘东比?

    刘东说那些工厂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但对他们可能就是拦路虎。再没技术含量的东西,他不也还有技术含量么?刘东又没有说过,那些东西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那个啥,刘东,你说你给我们指定的那些工厂,有技术含量?”赵建铭有些纠结的问到。

    “那当然,我们公司既然不想流于平庸,和其他国内工厂生产差不多质量的产品,肯定就不能搞得谁都能上。我们公司所有的产品,都不会是大路货,要不然,我凭什么说我们公司的产品一定就能卖的出去?你看看我们环亚在国内目前的那几个产业,有哪一个产业是卖大众的货物?大兴刀具厂,卖的刀具是向国际技术持平的,环亚特钢,生产的钢铁都是国内现目前并不能生产,或者是能生产而产量不大的特种钢。所以,即便是配套的产业,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够弄的,要不然,以后竞争太过激烈,赚钱的速度实在不快。”刘东理所当然的说到。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东西,想要保持高利润,就得搞垄断,如果行政上不能垄断,那就要在技术上垄断,做什么东西,都得做别人做不到的,要不然,就得有价格的优势,别人卖钻石价格的东西,咱们就必须要保证就算是白菜价也能赚钱,那样的公司,就不可能说倒下就倒下。除非大行业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企业都能过得非常好。

    “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我们来弄,能不能弄好啊?要知道,我们以前可从来都没有搞过这些玩意,万一出了问题,岂不是麻烦大了?”胡力有些忧虑的问到。

    “你们搞不好,我可以帮忙啊,为我们公司服务的,我们公司自然是要解决一些必要的技术问题。要不然,我们公司以后的配件找谁做去?国外进口?那花钱就太多了。”刘东开口说到。

    “哦,你们公司会有技术支撑,那还差不多。”听到刘东说有技术支撑,大家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如果到时候工厂弄起来,他们却因为技术原因,弄不出产品,那就悲剧了。

    “但你们也别以为我们公司会一直有技术支持,说实话,真想赚大钱,你们自己也得有技术积累,单单靠别人,那是靠不住的。你看我们公司,不但有自己的研究所,现在还在和国内很多高校联合搞技术开发,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技术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完全没有错误的。只有占据科技的制高点,我们才能混得很滋润,你看那些国外的企业,不就是有技术的垄断,才能从我们这里弄到大笔的钱么?要是我们的技术实力和他们差不多,他们在什么产业上,都不敢把价格弄高。”刘东说到。

    “只要真正能赚钱,我们肯定是不会吝啬技术上的投入。要让我们看到效果,才能让我们自动自觉,你说是么?刘东。”齐贺仁开口说到。

    “肯定能看到效果的,这点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对你们几个人的安排,都是在大型海上钻井平台这一块的分包业务上面。这些业务,弄好了,非常赚钱,石油这玩意,可是黑色的黄金。要是能做好,只要没有替代能源,未来前景非常可观。”刘东把对胡力他们这些人的安排给抛了出来。

    “海上钻井平台?这倒是不错,但我们几个都把精力放到这一块上面么?不会觉得拥挤?”胡力狐疑的问到。

    “拥挤?你们这才几个人,怎么可能拥挤,别说拥挤,除了你们,我还得找另外的企业参与。别看大型海上钻井平台就几个字,但是其中包涵的原件可是非常多的。你们就算仅仅是做些边缘产业,那赚的钱也不会少。其实这事儿,王鹏成他才是最该参与的,可惜今天他没来,但这两天还是要把这事儿给他说。石油这一块的东西,他才是本行。他要是进来了,我们也轻松一些。”刘东不由得感叹到。

    虽然这个海上钻井平台,刘东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弄到中东,或者是墨西哥那边去。但国内需要的地方也不少,如果有了王鹏成的王家参与,在石油公司这一块,那就很占便宜,谁叫王家是石油部的老牌大拿呢?

    “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这东西,我们也不是很懂。对了,弄配套设施的工厂,每个人需要多少钱的投资?”胡力这个时候才恍然发觉,谈了半天,他们居然还没有说到最为实际的贷款额度的问题上面去。

    “这个投资不算大,你们每一个工厂弄两三千万人民币的贷款就行。当然,如果你们有本事兼并一些现有产业,那就更好了。他们的设备你们可能用不上,但是他们的地皮和员工,还是可以考虑的。”刘东轻描淡写的说到。

    “两三千万还不多?也就你刘东能开这样的口,到底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你说一个准确的数字。”虽然已经习惯了刘东的口气,但听到这个数据,依旧让他们吓一跳。

    怪不得刘东会说超市是小打小闹,比起这个产业链投资来,还真就这样。想想当初联众超市的时候,刘东的所有投资,也就不过三千万,但现在他们仅仅是搞一个大型海上钻井平台的配套项目,每一个人都要丢进去两三千万,的确不是联众超市能够比拟的。

    “两千万不多,三千万不少。我觉得最好是贷三千万,如果你们想把以后的利润弄得更大一些,三千万这个基数还是不错的。不至于仅仅贷两千万,以后想要更深的展开研究,却没那么多钱。反正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利率并不高,多弄点钱出来,还是有好处的。”刘东想了一下,然后回答到。

    “那这三千万我们投下去,什么时候能看到效益出来?”袁智勇问到。

    “什么时候看到效益?你只要有产品出来就能看到效益,大型的海上钻井平台是大件,每卖出一个,那就是几百上千万美元。而现在国际上需要这玩意的也不少,就算是国内,也有需要这东西的。即便仅仅是租借,那也是按每天多少万美元来计算,只要出了产品,就不怕没有人来买。如果第一年能卖出十几、二十套,那我们都能回本。而第二年就能开始盈利。”刘东说到。

    “什么?一个钻井平台就能卖几百上千万美元?你不是说的人民币吧?”听到海上钻井平台的价格,胡力震惊了。

    这可是美元,不是人民币。就算是人民币,胡力也觉得这个玩意实在是太贵了,谁能买得起?而刘东那口气,一年还要卖十几、二十套,那可就相当于一年的营业额都是一两个亿美元。这样的营业额,在胡力看来,实在是太惊人了。

    “要是人民币?我至于花费那么多精神吗?而且还把你们都弄到这个项目里面来。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利润大,我才搞的,要知道,这东西可是拿来弄石油的,而石油是什么玩意,你们难道还不明白?如果我们这个钻井平台是铲子,那石油就是金矿,而且还是露天的那种。要是不卖得贵一些,又怎么能显示石油的珍贵?这下,你们满意了吧?”刘东玩味的问到。

    第四百一十三章刘辉的出路

    “满意,当然满意,如果真像你说得这么好,我们哪里有不满意的?”胡力笑着说到。

    “其实,未来的情况应该比我预料当中的还要好。现如今可是工业时代,只要有工业的国家,就绝对离不开石油这玩意,而陆地上的石油已经被开发了那么多年,想要再找到一些新的石油来源,并不是那么容易。而海洋上却不同,以前根本没多少人关注这个区域,但陆地上的石油不够用的时候,海洋就得利用起来。只要想在海上钻井,那么我们的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刘东大气的说到。

    “既然前景那么明朗,如果我们还不知趣,那就真的辜负了你的美意了。这事儿我们过两天就给你答复,想要在家里面通过,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袁智勇沉吟到。

    “还有那个联盟的事情,我们也回去吹吹风,行与不行过两天也能知道。对了,刘东,你大伯这几天不会去别的地方吧?”赵建铭问到。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