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11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说到这,刘东喘了一口气,又接着说到:“你在环亚里面,也可以说是老员工了,在还没有到金陵这边来工作的时候,你在环亚里面就待了不短的时间。你自己说说,我们环亚和国企有没有区别?当初你没有在金陵这边来的时候,那些同事到底是怎么做事的?你还记不记得?在环亚里面,有哪个同事,在上级领导前来考察的时候,有过突击应付的?有哪个同事,在领导来考察的时候,把公司的工作先放在一边,然后列队欢迎的?又有哪个领导,为了突出自己的存在感,而胡乱的动用公司的资源的?你说说,有哪一个这么干过,给我说出来一个。你今天还有理了!”

    说到这,刘东喘着粗气把自己脖子上的领带松了一下。算是对宣泄了来金陵分部这边以后看到的,气到的事情,做了一个诠释。

    等到刘东这一通发泄完了以后,吴坤才算是彻底的明白,今天刘东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原来刘东看着不爽的,不仅仅是自己端上来的雨前龙井茶,还有之前在考察团没来的时候,突击粉刷一新的外墙墙面,那悬挂起来的红色横幅,甚至还包括他领导的欢迎团队。

    可以说,他之前那一番拍马屁的功夫,基本上全都拍在了马腿上,不但没有起到任何的正面作用,反而是让董事长刘东的火气变得十分巨大。

    第四百五十章吴坤的辩解

    要说吴坤冤枉,那绝对是冤枉得要死。如果他早就知道刘东对于这一套是这么一个态度,打死他他都不会这么搞。这样做既花了钱,又没有起到任何的正面效果,只有傻子才明知道这么做会惹祸老总,却依旧傻傻的去做。

    可有钱难买早知道,如果吴坤在还没有来到金陵分部这边的时候,在环亚其他地方工作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他完全不用承担这样的风险。可惜,现在什么事情都做完了,连董事长都发飙了,他就算知道什么,也都晚了。

    无论是在国企,还是私人企业,有一个道理都是通用的,那就是惹到了顶头上司,你基本上就完蛋了。区别在于国企里面你惹到了顶头上司,在你有编制,并没有犯大错误的情况下,顶头上司对你的手段仅仅限于把你弄到冷板凳上面去坐,福利什么的减少到最低程度,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把你一脚踢出去。并不会是马上应验领导的威严。

    可私企不一样,如果刘东真要下了决心把他开除掉,上午有了这个决心,你下午就得滚蛋,绝对没有拖延的机会。

    这个时候,吴坤的冷汗才冒了出来。如果他没有记错,刚才在刘东说话的时候,他硬是和刘东在顶着干,说自己对环亚忠心耿耿,证明自己没有错。

    但如果依照刘东的那些话来说,自己好像不但犯错了,而且还是犯了根本性的错误,虽然这错误并不是在工作上面,而是在工作理念上面。但这样的情况才是最危险的,谁都知道,如果工作上出现问题,在没有比他更合适人选之前,刘东可能还会让他戴罪立功。

    但如果是工作理念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大到不可协调的程度,那就只有你死我活。在环亚内部,他一个小小的三级部门主管经理,和整个环亚董事长的理念都不一样,基本上就相当于他就算死一百次,刘东也不会有一根毫毛的伤害。观念问题,从古到今,都不是小事。

    往大了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大规模战争的事情,最为频繁的两个因数,一个是利益,另外一个就是观念。正是有了观念问题,所以才有了十字军东征,正是有了观念的问题,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此延伸出来的无数问题,基本上主宰了时代的走向。正是有了观念的问题,同一个种族,在资源富饶,大家都能活得很好的情况下,都要拼个你死我活。

    当然,刘东和吴坤之间的观念问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最多也就是刘东对吴坤不满,直接把吴坤开掉,而让吴坤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的吴坤,恨不得和祥林嫂一样,在刘东面前念叨着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我真傻,真的。但刘东显然没有这样的兴致听吴坤唠叨。

    在看到吴坤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的时候,刘东又开口说到:“不说话了?哑巴么?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会对你发火了么?这个问题,在我的眼中,比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更为严重!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公司在国企面前,有着那么大的优势么?是有资金的因数,但这个因数绝对不是重点,如果我们和国企开辟同样的事业,使用同样多的资金,并且外在环境都相同。我相信我们公司一定能把国企的市场给抢占掉!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么?这就是要靠着我们环亚的管理能力,和我们与国企完全不同的制度。但你看看,你在金陵分部这边都做了些什么?你有好好的把我们环亚的理念带到这边的工作里面来么?没有!完全没有,我完全没有看到你有在这方面的努力,反倒是一些国企当中耳熟能详的手段,你发挥得很出色。”

    刘东这话,说得可是相当的严重。要是这话对着陈洁说,那陈洁肯定会被刘东给说哭。但好在吴坤在国企当中也混了那么多年,要论到心理承受能力,他绝对要比陈洁强很多,但即便如此,听到自己老板对自己下这样的评语,吴坤依旧相当的不好受。

    而吴坤也知道,如果自己还不辩解一下,让刘东对自己的坏印象在这一刻定格,那么他在环亚的日子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了。

    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事业,吴坤不得不顶着刘东的压力,对自己开始了自辩的行动:“老板,你说的这些东西的确是实情,我也承认,在金陵这边的工作,我用的手段绝大多数趋于国企。但是,我这样做也有不得以的苦衷啊。金陵这边我们公司进入的时间本就比较短,再加上工作任务重,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我们公司在苏省的局面,就得用老一套的办法。要不然,不但我们公司内部自己的人员会感觉到无所适从,就算是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他们也不会适应我们环亚的工作作风。”

    听到吴坤这么说,刘东没好气的说到:“照你这样说,我们环亚要是本着我们环亚自己的做事风格,在苏省这边就完全打不开局面?没这个歪理!如果我们环亚自己的做事风格真有那么糟糕,那么我们公司又凭什么在国内开辟市场?环亚特钢,大兴刀具厂这些公司已有的实业,岂不是会变得寸步难行?我不是不知道华夏的国情,我们环亚又不是真正不通国情的外企,我们环亚的规章制度,难道就一定和国内的国情冲突?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我并没有说环亚的做事理念和风格和国内的国情不一样,我只是说,在国内新的地方,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就得沿用老方法,之后再一步步的改变,直到改变到完全符合我们公司理念的情况。而现在金陵分部这边,明显就没有这样的时间。无论是最开始金陵分部成立时候的任务,还是现在新的工程项目,都是需要我们金陵分部这边完全的投入,以现在金陵分部这边的工作量来说,想要立马改变,那是不现实的。”吴坤这个时候也寸步不让的说到。

    “就算你说得有道理,但是那是在对外的情况下。而你呢,不但对外沿用国企老一套作风,对内也是一样!这就是你所谓的改变需要时间?如果我真给你时间,依照你现在这样的做事方法,就算十年后,这边的情况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在我看来,改变需要时间这话有道理,但改变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外在的时间,而是你自己的观念。如果你的观念不改正,那么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刘东生气的说到。

    刘东这话,绝对不是想当然。如果说吴坤为了让环亚金陵分部在苏省这边尽快的打开局面,对外沿用国企那一套,绝对是符合时宜的。如果刘东真的是看到这样的局面,他不但不会对吴坤有任何的怪罪,还会表扬吴坤的机智。

    刘东自己也知道,想要靠着自己的能力,就把整个国家的国情给改变过来,那压根就是行不通的事情。别说他做不到,就算是老首长,也做不到。在国内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乏妥协,只有在妥协当中,一件件的大事情才能做出来。所以吴坤这套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可是,吴坤的理论正确,不代表他实际上做事的风格就是正确的。如果他真的是按照那份妥协的理论,在金陵分部这边做事,那么他国企那一套,就不应该用到自己人的身上。尤其是还用到自己这个老板身上。

    如果他真对环亚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做事风格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那么吴坤在这之前,就绝对不会做那些面子工程,而是会像吴一平那样,之前该做什么,之后就接着做什么。

    在铁都的时候,吴一平就从来没有说,董事长来了,他就一定要把公司在那边的高级领导都叫过来,然后让刘东站出来发言,说话。他当时做的,不过是叫了一些相关人员过来,让刘东了解一下实际的情况,最多最多,也是就是在考察完工地工程之后,晚上让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饭。从始至终,吴一平都没有说为了表示对于刘东这个董事长来到铁都,做些什么面子工程。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吴一平做为环亚元老,对于刘东这个董事长,也不像下面的人那么战战兢兢的原因。但就算有这样的原因,如果吴一平不是了解刘东做事风格,也了解整个环亚需要什么样的做事风格,吴一平也不会那样做。

    而吴坤这边的情况,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如果吴坤不是没有吃透环亚的做事风格和企业文化,他根本就不会做出之前那一系列的事情出来。而既然他把事情做出来了,就代表着他现在虽然在刘东面前说这是为了公司能够尽快在苏省立足,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但事实上,他却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念头。

    他所说的无奈之举,只不过是一种为了躲避责任的托词!

    第四百五十一章需要显示自己的价值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吴坤怎么辩解,他在金陵分部这边的做为,在刘东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做为一个三级部门经理,并且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门经理。虽然吴坤的做事能力的确很不错,但他这不错并不是建立在环亚的做事风格上面。

    而一个环亚的部门经理,都不知道环亚的做事风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又如何能让下面的人知道环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从这点来说,吴坤对环亚来说,是不合格的。

    可刘东也不是一个独裁者,绝对不允许有异议的人在自己的公司工作,所以对于吴坤到底如何处理,并不能仅凭他自己的喜好,还需要从全面的角度上来考虑这个事情。

    于是,在对吴坤说了一大堆不满的话以后,刘东又开口说到:“算了,这些东西我们还是先不说了。你有你的难处,我也有我的难处,这些争议性的问题,我们暂时把他放下吧。接下来,我们还是讨论一下金陵分部这边的工作情况吧,这边现在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你来说说吧。”

    听到刘东这话,吴坤心中一片冰凉。虽然刘东这个时候是说争议的东西不提,反而是让他汇报一下金陵分部这边的工作。看起来自己和老板之间的观念冲突,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吴坤在国企里面干了那么久,也绝对不是吃素的。这暂时放下争议性的东西,对于吴坤来说,基本上就算是下了判决书。

    只要刘东这个董事长把金陵分部这边的情况弄得清楚明白以后,刘东就可以直接做出结论。刘东所谓的搁置争议,就相当于是把吴坤辩解的出路给完全封死了。如果在接下来的检查当中,吴坤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么他在环亚可能还有一丝机会,可如果检查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麻烦。

    如果是检查出了大问题,那吴坤能不能囫囵的出环亚,都会是一个问题。别看刘东这个老板年轻,就认为刘东的手腕不行。如果谁真的这样看刘东,那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环亚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如果刘东的手腕不行,环亚如何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所以,当听到刘东那搁置争议的话以后,吴坤最后一丝辩解的心思都没有了,就想着刘东念在他为环亚矜矜业业的份上,给自己一个好出路。如果是十多年后的人,听到自己仅仅因为观念问题和老板相左,就会在公司变得没前途,多少会有一些怨愤。但从那个年月过来的吴坤,却是比一般人都明白观念问题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所以吴坤现在也仅仅是感觉丧气,而对刘东却没有多少的怨愤。

    虽然吴坤现在心里有一百个想要辩解的念头,但刘东既然不提这一茬,吴坤自然也不能多提。原本他就让刘东十分不爽了,要再多提两次,先不说合不合规矩,多说两句让刘东更不爽,那是绝对的。就算辩解成功了,一个不让老板喜欢的员工,如果不是在不可或缺的岗位上,那么在公司里面是绝对没有任何前途的。这点不但是在私企里面,国企里面也是一样。

    既然现在刘东想要听金陵分部这边的工作情况,吴坤就只有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在工作上做出了成绩,他才有挽回的余地。还好,在金陵这边的工作,吴坤自认为不会有什么纰漏,这点不光他自己相信,就算是刘东,之前也是相信的。

    “金陵分部成立以来,就一直在为上大项目做准备,而这边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事情来做的。所以在公司决定把移动通讯科技工业园放到金陵这边来的时候,公司的人员配置,早就调度好了,项目一下来,我们这边的人就开始公关,以最快的速度,把这边的事情给弄好了。”吴坤说到。

    吴坤这话,并没有多少水分,实际上金陵分部这边,的确就是这么做的。要知道,从项目规划到实际建设,在所有实业工程当中,金陵这边可以说是最早动工的,就算是铁都吴一平亲自坐镇,都没有那么迅速。

    这才是吴坤最大的根本,要不是因为吴坤的能力的确十分出色,在办事情上面,对公司交代下来的任务没有任何打折,那么刘东现在绝对不会那么纠结,既想立马开掉吴坤,又有些舍不得他的能力,让刘东很是为难。

    “那现在工地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现在工程做到什么程度了?”刘东问到。

    “由于我们这边工程厂房比较少,反倒是研究室一类的高层建筑比较多,还有一些办公楼群。所以,虽然我们这边动工很早,但实际的工程进度,依旧是在打地基。还好,由于我们的项目是从上而下进行的,所以经过我们金陵分部这边的努力,和政府那边已经完全谈妥了,无论是地皮问题,还是其他关于扩建的问题,基本上都达成了有效的协议。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这边的工程完工以后,就可以立马投入使用,而不会出现什么产权,还有税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吴坤说到。

    “那在工程建设当中,这边有没有遇到什么实际的困难?工程队的伙食有没有出现问题,比如缺肉啊,缺乏蔬菜等等这些能造成大麻烦的小问题?”刘东又问到。去了一次铁都以后,刘东就对现如今国内食品供应链条的薄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如果在没去铁都之前,刘东听到别人说,一个几百万城市人口的都市,居然供应不了一两千人的肉类需求。第一个反应这就是个笑话,并且还是一个比较扯淡的笑话,而第二个反应就是有人在说谎。但当他实际了解情况以后,却发现事实比笑话更加离奇,一个几百万城市人口的工业城市,还真就供应不了一两千人的肉食需求。

    理所当然,来到金陵以后,刘东第一个问到的问题,就是这个吃肉的问题。既然铁都这个工业城市,消费能力还算不错的地方都能出现问题,那么就算是金陵城,说不定也能出现同样的问题。

    听到刘东问到这个问题,吴坤很奇怪的反问到:“金陵这边怎么可能缺肉、缺蔬菜?好歹是全国都有名的城市,要是这点储备都没有,金陵的那些领导就不用当了。老板你从哪里听来的谣言,说这边缺乏食物了?”

    吴坤这话,弄得刘东很是尴尬:“我不是先去的铁都么?铁都那边就缺。我想着铁都那边的消费能力也不小,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金陵这边,难保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才有这么一问。既然这事儿没问题,那就不讨论了。”

    吴坤好歹也能算是半个金陵人,听到刘东这话,自豪的说到:“铁都那地方,怎么能和我们金陵比?我们金陵建城的时候,铁都那边有没有人都还说不定。就算现在那边因为工业搞得红火,但和金陵比起来,还是差远了。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没有可比性。金陵这么大个城市,要是连点肉都准备不充足,会被人笑死的。”

    “那工程那边,有没有出现问题?”刘东决定,不说吃饭的问题了。吴坤说得也对,虽然铁都因为人为的原因,在这些年被拔高很多,但毕竟底蕴并不多,如何能和六朝古都金陵相比?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甚至方方面面,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他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工程那边,要说一点没问题,别说老板你不信,我自己都不信。但好在这些问题,都是在我们自己的处理范围之内,即便是偶尔有些我们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金陵政府这边,也会帮忙。在我们双方合作协调下,工程的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吴坤解释到。

    要说做为老国企人的吴坤,对于弄点小麻烦出来让刘东这个老板解决,让刘东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样的事情套路,绝对不会陌生。原本他也像吴一平那样准备了一些小麻烦,就等着刘东开口提问,他顺带的就把这些事情给说出来,也好表明自己这个当下属的,也并不是完美的人,只有老板,才能算是完美。

    但有了刚才刘东那一番批评,现在吴坤哪里还敢搞这些小把戏?难道他闲自己身上的麻烦不够多?那样做,纯粹就是在找死。原本吴坤现在,在刘东的印象当中就只留下了工作能力出色这么一个优点。

    如果吴坤现在自己还把自己这个唯一的优点给抹黑了,那么吴坤绝对相信,即便是再小的问题,也能让刘东变得完全对自己厌恶起来。以刘东的想法,那绝对是吴坤连这么小的小事情都办不好,那他还能有什么用?

    思想思想没和环亚统一,工作工作做得不那么出色,连小问题都弄不好。这么一个人,居然还能在环亚金陵分部坐稳经理的位置,那完全是在嘲笑环亚不会用人!有了这样的由头,都不用刘东再去实地考察一番,直接就能让吴坤拜拜走人。

    吴坤可不想冒着这样风险,让刘东有理由直接对付自己。所以,在工作的问题是,吴坤必须在刘东的面前,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来。

    第四百五十二章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奢侈

    吴坤为了力保自己在刘东的心里面,还流着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优点,所以无论刘东问吴坤工作上面什么事情。吴坤都说完美,即便是有困难,吴坤也要说这些困难都被克服了。

    不但如此,为了让刘东更清晰的明白自己的价值,吴坤恨不得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只有让刘东明白了自己在金陵分部这边的努力,才有挽回的机会。

    虽然这个时候吴坤也明白,如果自己对于环亚国际的经营理念没有一个突破性的认识,即便是逃过现在这一劫,那么以后往上走的路子也就断掉了。本就有前科的人,更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认识。

    刘东和吴坤一问一答,显得十分的正式,比起在铁都那边的时候,双方的气氛更加严肃。这点不但能从刘东的脸上看出来,吴坤那边,也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时候,刘东就好像化身为监考老师,而吴坤不过是一个苦苦挣扎的学生,面对着考官刁钻的问题,不但不能有任何的错误,还要让监考老师变得满意,高兴。

    可以说,不论是刘东还是吴坤,对于这样的氛围,都是很久没有经历过了。所以,虽然双方的问答看起来都非常的正式,但那怪怪的味道,让两个人都觉得不是那么自在。

    尤其是刘东,在有坏印象先入为主的的情况下,听到吴坤这看似十分虚假的满分答案,第一个感觉就是完全不信。这个时候的刘东,也忘了在还没有来到金陵分部的时候,他对金陵分部这边的人和事,都是相当满意的事情。

    有了实地的一些考察,原本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些东西,现在在刘东的眼中是越发的生动起来。可惜,这些生动的东西,对吴坤来说,并不是那么美好,因为刘东脑海里面变得更加生动的形象,不是他一开始就对吴坤十分满意的形象。相反,这些形象,是那些之前被他压下去的那些反对声音的形象。

    至于吴坤在这之前给刘东十分美好的印象,也因为吴坤之前的一系列行动,变得支离破碎。让刘东不再相信这些一直存在着的优秀事情,让刘东认为这些东西,都含有充足的水分。

    尽管对于吴坤的那些回答,并不是完全的相信,但刘东依旧很有耐心的继续提问。相不相信是一回事儿,但听不听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如果完全不听这些话,刘东也会变得武断,这不是一个董事长该做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到刘东和吴坤之间的问答算是完成了,时间也悄然的过去了两个钟头。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饭点,刘东看了一下时间,就对大家说到:“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就先去吃饭吧。吴坤,金陵分部这边,是你做主,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吧。工作要紧,吃饭也要紧,人是铁饭是刚嘛,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而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

    听到刘东这话,吴坤原本因为问答而缓和下来的脸色,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因为他突然想到,在刘东还没有来之前,他准备好的午餐,那是按照国企标准来走的。虽然因为下午刘东肯定要去工地上实地考察,而没有准备酒水,但单单就那些饭菜,貌似也有些犯刘东的忌讳。

    这个时候再想去重新吩咐食堂,好像也都晚了。刚才进来办公室,他就因为雨前龙井的事情,被刘东一阵臭骂。让他脑子都还没有回过神来,之后虽然因为问答到自己的专业领域,让自己放松了一些,但压根就没有顾得上那饭菜是否妥当。

    而现在已经到了饭点,谁知道等会儿当刘东看到那些高规格的菜品,会不会再次发飙?

    吴坤的脸色变化,刘东自然是立马就看到了。原本不知道吴坤为什么会变脸,但当他想到吴坤一向按照国企手段来做事的,就立马明白了吴坤到底为什么为难。

    虽然现在国企还没有养成后世那样吃喝成风的形态,但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现在的国企,虽然有些颓势,但出手阔绰,也不是政府能比的。谁叫国企掌握着一定的财权,而政府的税收,却没有那么灵活?

    而在环亚里面,更是比国企还要富裕,要想比国企吃饭更加风光,对于一个三级部门的领导来说,压根就算不上难题。再加上这次招待的更是刘东这个董事长,再拔尖一些,好像也是理所当然。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吃到很丰盛的午餐,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是应该激动的。在这样的午餐上,肯定会有各种各样在平时都吃不到的好东西。可刘东压根就兴奋不起来,因为这些饭菜,花的都是他自己的钱。在自己都还没有同意要花大钱的情况下,别人就给自己做主,把钱给花了出去,谁的心里能乐意?

    刘东虽然家财万贯,但他同样也不乐意。可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饭点,再想把那些已经做好的饭菜给推掉,明显也不是那么合适。有好吃的饭菜,刘东却为了标榜,而选择吃快餐,好像也不是他的风格。

    于是,在纠结的心情当中,刘东没好气的对着吴坤开口说到:“行了,我知道你在想着什么,饭菜既然都已经弄好了,难道还能还原回去?就这么着,你带路吧。”

    刘东既然都这么说了,吴坤就算再苦着脸,也没有丝毫的意义。所以吴坤也在纠结的心理当中,在刘东一行人前面领路。到了金陵分部这边的小食堂以后,刘东就看到了那满满两桌子菜,果然如自己想像的那般,非常将就。

    就差印证了那句天上飞的飞机没有摆在桌子上,地上跑的板凳没有摆上去,水里游的潜艇也没端上来。其他的山珍海味,那是绝对不会缺乏的。

    要不是熊掌这玩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做,一时半会儿上不了桌,刘东毫不怀疑,在董事长的身份面前,吴坤肯定能把熊掌弄来。即便是这样,以刘东的眼力,依旧看到了桌子上有哈什蟆。

    好吧,刘东这下算是真正佩服了吴坤的手段。要知道,哈什蟆这玩意,出产的地方可是在东北那边,而金陵这边,已经能算是江南了。而刘东在铁都的时候,吴一平就从来没有招呼过刘东吃哈什蟆,不是吴一平不想让刘东尝鲜,而是吴一平在一时半会儿之间,压根弄不到。

    而偏偏远在金陵的吴坤,却能弄到哈什蟆,这不算能耐,什么算是能耐?

    饶是知道吴坤的手段会很奢侈,但奢侈到这个份上,也是不容易。怪不得环亚在金陵这边办事那么如鱼得水,以吴坤这样的钻营手段,如果还不能把那些人摆平得服服帖帖,那些人就真的太贪得无厌了。

    这个时候,刘东也有一些相信吴坤之前在向自己汇报的时候,说金陵分部这边和外界打交道,无论是人和事,都能办得十分漂亮。有了这么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霸气,刘东还真想不到,谁会不给环亚面子。

    等到刘东几人落座了以后,刘东对吴坤问到:“这一桌花费多少?”

    “两千多点。”吴坤有些小声的回答到。

    听到这个数字,刘东的眉头一挑。两千多,虽然对于自己来说那是毛毛细雨,但想想现在的人均工资也就才四五百块钱,这都还是在大城市里面才能拿得到的工资,要是在小地方,一个月两三百块,已经很是美满了。

    如果按照小地方的消费水平来算,这么一顿饭,够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了。而就算像金陵这样的大城市,两千多也相当于很多人半年的工资。而这么多钱弄出来的菜,仅仅是刘东他们这么几个人一顿吃的,可想而知,在平日里,吴坤吃饭上,得有多奢侈。

    就算是在二十年后,两千多块钱一顿的饭,不算酒水,都不便宜,更何况是现在。这么一顿,说实话,刘东这么大的老板,都很少吃得这么奢侈。没想到区区一个三级部门经理,水平都能这么夸张。

    刘东这个时候都在想,是不是在公司里面查一下公款消费的问题了。可别到时候环亚盈利能力非常出色,但在行政支出上,却不是一个小数目,弄得和两桶油一样,天天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年年都在外面叫自己巨额亏损。

    两桶油有国家给自己擦屁股,所以再怎么叫都没问题,五千万一个吊灯碎了,不过是再重新买一个。但环亚不行啊,环亚要是因为这些事情垮掉了,谁给环亚负责?那些员工?还是政府工作人员?都不是,最后擦屁股的,只有刘东这个董事长合适。

    想到这,再看看这满桌的饭菜,刘东心里完全是在滴血。这哪里是在吃饭啊?这纯粹就是在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就凭着这么一顿饭,刘东也不能再让吴坤呆在他现有的岗位上,要不然,他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自己的员工用的。

    第四百五十三章山珍海味也吃不香

    想到以后因为自己一时的放纵,而让旗下的员工都成为蛀虫,刘东就有些不寒而栗。风云阅网。bl。在没来金陵分部之前,刘东是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自己旗下的员工,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说实话,就连刘东自己,都很少有这样奢侈的时候。虽然就算现在几万块钱一顿的饭,刘东也不是消费不起。真要碰到大场面,刘东也不介意当一把阔佬,单看刘东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扔给叶利钦两亿美元,要说刘东是个守财奴,那绝对不正确。

    但刘东大方的时候,都是有着明确目的的,就拿消费来说,他扔出去几万块钱,就绝对要这几万块钱发挥他应有的作用。而现在呢,吴坤仅仅是为了招待他这个董事长,就花费两千块钱,为的就是一顿饭,这两千块钱花出去对刘东有什么意义?是能让刘东把吴坤看高一些,还是这菜吃了能长生不老?都不行,这两千块钱一顿的饭菜,吃了也就吃了,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饶是吴坤知道刘东看到这一桌饭菜,心情会变得糟糕,但看到刘东脸色变得那么严肃,也觉得有些意外。因为在国企里面,这样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只不过是照瓢画葫芦,要说他有多大的创新,也根本不可能。

    但吴坤的脑子还是转的很快,一下就明白了刘东为什么在心里早有准备之后,看到这一桌饭菜,依旧那么不爽。在国企里面弄这么一桌,就算花费再大,也可以报销。而在私企里面虽然同样可以报销,但这笔钱最后是算在刘东身上的。

    任谁看到别人那么卖力的帮自己花钱,心里的滋味也不好受。如果吴坤站在刘东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他绝对恨不得一刀劈了帮自己花钱的混蛋,这可是两千多块钱啊,就算吴坤这样的三级部门负责人的工资,消耗着也肉疼。

    吴坤弄这一桌饭菜,可以说是完全晕了头的结果。因为他完全是把刘东的身份给搞混了。换做环亚其他任何一位高层,可能对这桌菜的厌恶都不会太高,因为这毕竟是吴坤孝敬他们的。但刘东可不行,因为整个环亚都是刘东的,吴坤花的这些钱,说到底都是刘东的。

    这个时候,刘东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心思吃饭了。但看到身后的一群人,再看看这满桌的饭菜,要是不吃,好像浪费了更让人心疼。于是刘东黑下脸来,一屁股坐到了主位上,然后没好气的对着大家说到:“还站着干嘛?吃饭啊!不吃饭难道还等着浪费?两千多块钱一桌的饭菜,我都好久没有吃过了。”

    刘东这话,是对着大家说的,而这话里的怨气,大家也都能听出来。但除开吴坤之外,其他人也知道老板这脾气不是对着自己发的,自己不过是受了无妄之灾。于是,个个都安心的坐了下来,也没有谁说要发表一下什么言论,来个开席词,个个都闷着脑袋对着满桌菜发起了进攻。

    吴坤做错事是吴坤的事情,这不能怨到菜的身上。这么多好菜,刘东都不常常能吃到,又何况是其他人?虽然老板正在发火,但除了金陵分部这边的人惴惴不安,跟着刘东过来金陵的人,都没把这事儿放在自己的心里。因为他们都知道,刘东不是一个喜欢迁怒的人。真要让他们草草的吃两口饭就放下碗筷,把这一桌子菜给浪费了,刘东反而会更不爽。所以,为了自己的肚子,也为了刘东这个董事长能心情舒畅一些,大家都开始死命的吃了起来。

    其他人吃饭吃得香,但不代表刘东也能吃得香。饶是面前都是山珍海味,二十年之后一些东西都成了绝响,但吃到刘东的口中,依旧味同嚼蜡,没有丝毫的滋味。再草草的吃了两口以后,刘东就再也没有心思吃这些东西了。虽然知道就这么浪费掉这么一桌子菜让自己更心疼,但没有胃口,再好的菜也吃不下。

    于是,刘东索性放下了碗筷。看到刘东放下了碗筷,一直注意着刘东的吴坤,也不由自主的放下了自己的碗筷。虽然他不至于像刘东一样味同嚼蜡,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想到因为自己一系列的行为,让刘东看待自己的眼神就好像仇人一般,吴坤就算神经再大条,也非常不自在。

    再说了,吴坤的神经也远远没有大条到老板看自己不爽的时候,他还能镇定的程度。相反,做为一个国企出来的人,心思更加的细腻,当看到刘东这个样子的时候,吴坤就知道。自己彻底的完蛋了,就算工作方面做得再好,也抵挡不了自己的过失。

    基本上可以说,他在环亚里面的道路,算是彻底的断绝了。这个时候,吴坤也不能怨天尤人,因为现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他在进入了环亚以后,就按照环亚的行事作风来做事,那么以他开创金陵分部的功绩,以后就算升为二级部门的负责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环亚的成立时间并不长,他也能算是老员工。而环亚以后在实业方面的投入,肯定会继续加大,而现如今的环亚高层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扩大实业的时候,必然就会出现很多的高层空位。而这些高层空位,自然不能像环亚草创的时候,由刘东这个董事长来指定,必然会有一个严谨的升迁系统。

    而吴坤能当上环亚三级部门的负责人,当初也是靠着这么一个升迁系统上来的,一个有功绩,又有能力,还是一个老员工,再上一步,对于吴坤来说,并不是很困难。

    而在刘东没来金陵之前,吴坤就觉得自己如果通过了刘东的考察,再有个合适的位置,他肯定就能升上去。如果他这样做出成绩的人都在环亚里面得不到升迁,那么环亚也不至于能那么快的就发展起来。

    可现在,就是因为自己抱着国企的老观念,而一错再错,不但没有上升的希望,就连现在这个位置都不可能保得住。要说吴坤不纠结,那根本就不可能。早知道会这样,他哪里会做出这么愚蠢的行动?

    以吴坤的办事能力,就算是不靠着国企那一套,也是可以混得很不错,而就是因为一直把国企的手段当成自己立足的根本,才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对于吴坤来说,真是成也国企,败也国企。

    如果没有在国企里面几十年的历练,那么吴坤的办事手段绝对不会有现在这么高明。也不会轻而易举的进入环亚,进而成为金陵分部的负责人。但有了国企的经验以后,他却死抱着不放,根本就没有想过,环亚这个平台里面,是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国企里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吴坤是一个聪明人,而聪明人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自负。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比自己还聪明的人,所以对于自己的手腕,都是相当的自信。在没有遇到毁灭性的打击下,一般的聪明人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而吴坤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例子。

    一行人十多个,在没有喝酒的情况下,吃饭还是很快的。在大家吃完了饭,放下了碗筷以后才发现,虽然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吃饭菜,但这么大两桌菜,都还剩下了一半。要说还是现在的人实诚,虽然两千多一顿的饭菜,相对于现在来说,绝对是天价。

    但这天价的饭菜,也的确没有弄虚作假。山珍海味虽然昂贵,但这些菜都很瓷实,并不是一个大盘里面,就装了两根青菜豆腐,就能叫一行白鹭上青天。

    刘东这个时候,已经不想再看这些令自己心疼的菜肴了,看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以后,就说到:“大家都吃饱了吧?吃饱了我们就去工地上看看。这些菜谁要是喜欢,就打包吧,都这么放在这里,也是浪费,等晚上当宵夜,也是很不错的。以后吹牛的时候,也可以拍着胸脯对别人说,你吃的饭菜算什么?想当年我吃的宵夜,都是鲍鱼炖海参。”

    虽然刘东这话有着开玩笑的嫌疑,但对于吴坤来说,这个玩笑是一点都不好笑。他恨不得刘东转过身子的时候,就把这桌子的菜忘得一干二净。那样,他的心里还能好受一些。

    而像现在这样就连吃完了饭,刘东都还要拿这些菜说事儿的情况,是吴坤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吴坤也就只有默默承受着,反正现在他对于自己在环亚的前途越来越不抱理想了,刘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