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14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如果zhèngfǔ里面有这样的人才,那早就下海了,哪里还至于继续在国企里面混?要知道,现如今的zhèngfǔ人员,那可是真心羡慕那些下海的人,只要不是在zhèngfǔ里面有很大发展前途的人,如果能在商界里面混得好,他们是完全不在乎国企里面的编制。

    公务员一年才能拿到几千块钱。但是做得好的商人,一年能挣个百八十万都是没有任何压力的。现在国内消费水平涨的比工资都还快,在zhèngfǔ工作吃不起饭的人,并不少见。

    所以这年月,才是商人的黄金时间。哪里像后世,一个小小的科长,手里面的权利,就算是千万富翁,也得好好的掂量一下。如果是那些强力部门的科长,别说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都得好好对待。而现在的百万富翁,让县处级的领导迎接,都不是稀奇的事情。

    来源/

    第五百九十章优势在哪里

    “说了这么那刘东你能不能说一下国企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优势?”罗成这个时候问道。

    看到罗成眼热的样刘东也就不再卖关开口说到:“要说到国企的优其实很简两个因一个人员方面的优另外一个就是技术上面的优势。这两是现在国内的私最为眼馋的东西。”

    “技术优势我明毕竟那么多年的国就算再那技术储也不是私企在短短几年里就能够力压过去的。但是人员优又是什么优势?国企不就是因为人员臃肿的问而导致成本上进而成为了劣势么?”胡力这个时候疑惑的问道。

    “我关于国企人员臃肿的问你们或许产生了误区。国企人员臃肿是不但臃肿的地不在一线工人这个地而在于他们的管理层臃肿。还有其他方面的臃肿。一线工那绝对是越多越臃肿什么绝对不是问题。

    要知要做产需要的不是管理而是一线的工人。要是你一线的工人都凑不齐你再多的管理人能有什么作用?你不可能把那些坐办公室的全都弄到一线去做产品吧?就算把他们弄到一线你觉得就以他们的水能做出来什么东西?”刘东想到自己都笑了起来。想想那些在管理层吃喝不愁的管理人去一线做那感太过戏剧了。

    刘东这么一其他的人也跟着笑了。就算对于国企再不了解的看看zhèngfǔ部门到底是什么模大体上都能够猜的出毕竟国企和zhèngfǔ部都是一脉相在管理层次其实都差不多的。

    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实行政企分国企的人员想要调任到zhèngfǔ也不是没有门而zhèngfǔ的人员去国也丝毫不稀奇。甚至在现这还是一条比较耀眼的升迁通道。

    一个有背景的大学毕业从学校毕业出去zhèngfǔ虽然一下子就能成为科级的干因为有着明确规大学生进入zhèngfǔ部起步就是科级干部。但是这个科级干如果再想要往上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不慢慢的熬资想要上基本上是妄想。

    但是如果这个大学是进入了国企里同样是科级干部起但他在企业里面想要升只要走对了路一年升一都不是太过离奇的事情。如果在国企里面努努毕业三五从正科爬到副厅都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在国企里面得不到好处又可以调任地方部成为实实在在的副厅级领再熬一下资就能到正厅的位子。

    可以这么如果一直在zhèngfǔ部门里面工从正科级爬到正厅就算你有天大的能耐和背十年是绝对走不过来的。但如果先去国企里或者一直就呆在国企里十年从正科级走到正厅是比较容易cāo作的事情。

    就是因为这么一条通天大所以国企里面的管理一向都是比较夸张。地方上的zhèngfǔ部如果是县那或许有一个县委书一个县剩下的县级干或许能有一二十这些个个或许都挂着县委副书记或者县长的牌子。一年到就连机关里面的没有见过那些副县长或者副书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而这对于地方zhèngfǔ来都已经是很夸张的事情了。但如果是放到企业里这点成简直就是在给企业摸哪个正处级的国企里没有四五十个副厂都证明你这个厂绝对不行。快要倒闭了。而只要还没有倒闭的国企里一个正处级的国最少都能有十几、二十个厂长副厂长享受这样待遇的或许更多。

    这样的国哪里能够人员不臃肿?那简直是太臃肿了。甚至于很可能一线的工还没有管理人员这都能当作常态。反正只要厂子一天不管理人员是不会少一毛钱就算没银行那里也能给钱。

    而如果到了银行里面不给钱的时基本上这个厂子已经是没有任何挽回的希望了。而那个时这效长副厂长也会找好门继续去其他厂子做厂长。至于下面连吃饭都没有钱的一线员关他们屁事儿?又不是他们吃不上饭。

    能有这样想法的绝对不在少所以刘东的话一出其他的人都沉默了。因为刘东说的是事而且国企很大一部分利其实就是因为这样才没有的。如果那些私企只要员而不要管理那这些员还真就是好的资源。再怎么那些在工厂的员都是老工就算在经验也不是农民工能够比拟的。

    国企人员方从刘东这个角度上来还真就是一份优私企不缺就算是缺也是缺大缺的是冷产能的钱。但他们绝对是不会一线员工的钱。在国企里那些一线员工不想离是因为有着国企员工的身虽然现在这个身已经不太值钱但蒙蒙外行的也是可以的。

    但是在私企里你这个老板要是敢不给就让他们工别人压根就不会理睬你?因为这些员工去私不就是为的一份工资么?要是没有工谁乐意给你干啊?

    “刘东说的这两个优的确是国企的优之所以这些优势发挥不出有着很多的原因。但如果放到私企里那就大不相私企最为注重的就是利而他们也会紧跟着时代的cháo流。而只要跟上cháo以现在国内的市场来是很容易消化产品的。

    而产品卖出去自然就能有钱。有了钱就能发工老板也因为有可以扩大产能。进而形成良xìng的循环。这样看如果让私企参与改制国还是很有可行xìng的。但是我们如何保证那些私的确是有实来改制国而不是来捣乱的呢?”明白了私企的优势和国企的优势以罗成对于刘东的这个办已经是很认同所以开始进入到实际的阶段。

    “这点就更加好办你之前不是怕私企的力量不改变不了格局么?那我们就给那些参与改制的私设立一个门槛。什么样的对应什么样的私企。

    打个比方来如果这个十万就能改制成并且盘活经那这个就由那些能出得了十万块钱的私企老板拿出来做公银行方面负责监督。要确定他把钱花在了实处。而且这个不能是私企老板从银行里面弄出来必须要他自己确实持有的才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来。这样就能够保证他确实有能力把国企改制成而不会出现别的问题。

    以此类每一个级别的国有多大的价就要对应相对的私企老他们有多少做多少公平公正。只要能在财务审核上面做好准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当这仅仅是一个基在实际工作当还会遇到其他的很多麻但只要把这些麻烦汇并且及时的改变措等到事情进入到成熟的模式以那这个模就可以全面的推即便是解决不了全部问但解决大部分的问应该也是能行得通的。

    只要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那么这个关于国企的问其实就已经相当于成功了。那个时大家也就不会再为国企的问题而发愁了。”刘东自信的说到。

    在后世国企改革的时这一套模应用得是非常广泛也是经过了时间的论证的。虽然在这模式下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出就比如后世常说的那些国有资产流失一类的问题。但这些问就算是不改也会出只不过是内部的问并没有摆到明面上。

    而这样的模只不过是把这个问题表面实际还挽留了流失的速度。当或许有人会这个时候考察国企的价并不是很合至少什么地产价值一类的东完全就没有考虑到。

    而那些收购国企的很多人压根就不准备盖工而是直接把工厂推盖房子。或许在后世这样的理是正确因为那个时候房价太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

    但至少现目即便是厩三环的也被人说是郊区。现如今的四九也就在二环以算是二环以那就呵呵呵。哪里像后五环都是厩的地面。现如五环或许规划都还没有出来。

    三环以外的地那更是没有人喜欢。连厩的地皮都是这么不抢就更别说小地方。那些地方的地现在拿来有什么用?盖房子?也要你能有批甚至还要看你卖不卖得出去。

    第五百九十一章或许百会出现的问题1

    在后世这样的做法,都是可行的,就更别说现在。要知道,企业是最不能熬的。尤其是国企,断炊一两年,和断炊四五年,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断炊一两年,这样的国企,或许还有可以挽回的东西,比如机器,人员,技术这一类的硬xìng指标。但断炊四五年,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机器,一两年或许还有人要保养,而且国企也有能力保养。但四五年,或许就连保养的人员,也都走得差不多了。国企不发工资,你也不能指望没有饭吃的人,还在辛苦为你保养机器。

    人员,那些熟练的工人,之所以叫做熟练的工人,就是因为他们干的活儿比较多,一两年的时间,手艺就算退步,再磨合磨合,基本上还能恢复得过来。但四五年,我的个天,就算是八级钳工,到时候能不能修理最基本的东西,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指不定别人就出去当做饭的师傅去了,机器这玩意,早就遗落在了他们的脑海某一个角落里面。

    而技术,就更加不用说,原本国内企业的技术,相对于国外的水平来说,就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这个差距再大上个四五年,或许别人外国的专业类报纸,都不会刊登那样近乎于毫无价值的玩意。要是刊登了,说不定还把他们的专业水平给拉低了。这样的傻事儿,外国那些讲究赚钱的报纸,可是干不出来的。

    而国企里面,能够让人眼馋的,其实也就是这些玩意。四五年以后,这些玩意都没有了,别人为什么要眼馋你?难道眼馋你那数都数不完的领导?这些人,拿给私企的老板能干嘛?你不能指望那些老板们能把这些领导供起来吧?

    所以后世那些想要国企的私人老板,除了看上国企的地皮之外,你压根就不指望其他的东西。就只有地皮还能赚钱,就算有人想要搞工厂,那也没得搞,自己新弄出一个工厂来,都要比那样的老东西要好太多了。

    几年的差别,对于那些工厂或许就是天差地别。早一rì挽回国企的损失,就要早救一批国企人。虽然其他人现在或许没有这样的意识,但刘东却有。要不是那茫茫的下岗大军,让刘东动了心,刘东压根就不会把这么大的事情,给说出来。

    想想看,单单刘家一家做出政绩来比较耀眼,还是多个家族一起做出政绩来,刘家耀眼?这简直都不用别人说,都知道该怎么回答。虽然这其中,刘东也考虑过树大招风的问题,但只要刘家想要,吃下这份政绩,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那么多的下岗大军,明明知道他们会因为国企迟迟不改,会出现什么问题,刘东还没有坚强到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那么多人的利益。国企,尤其是中小型国企,早晚都得完蛋,只要手上没有几个绝活,垮掉都是迟早的事情。

    与其让那些将要垮掉的国企,在被拖得油尽灯枯以后,不得不改,还不如现在就入手,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要不是因为这项投资即便是以环亚的规模,也显得杯水车薪,那刘东不介意把所有的问题都给包办了。比起那些私企的斤斤计较,并且还会想方设法的钻空子,刘东相信,自己的环亚,绝对要比他们大方多了。

    可惜,即便以环亚现在的实力,想要包揽这样的业务,也基本上等于天方夜谭。甚至于就算环亚能够包揽,国家也未必会乐意让环亚包揽。毕竟环亚是私企,要是规模庞大到比国企还要大上无数倍,上面的人,面子上也不太好看。对于他们来说,社会主义的优越xìng,是绝对不可替代的,任何想要挑战这一定律的人或者势力,在国内都会被大势给碾压成为碎片。

    “这么说来,只要我们体改委,提供了详细的规划文件以后,这个事情就可以实行了?”罗成兴奋的说到。

    由不得他不兴奋,要知道,国企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上面最为头疼的几个问题之一,要是体改委能够在这样的大事上面,提供自己的改革意见,肯定会受到上面的赞扬,而作为提出这个建议的罗成,那前途绝对不可限量。罗家即便是现在拿出一个正部级的位子,也算不得亏,因为上面的人,肯定会给予奖励。

    而这份奖励现在就给罗成,还有些不太现实,因为这个事情,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大了,以罗成的小身板,现在就得到奖励,那绝对会把罗成给撑死。上面的人是想要给罗家奖励,而不是给罗家添麻烦,所以这份奖励,或许就会落到罗家的头上。

    不能立马给予罗成奖励,那可以立马给予罗家奖励。给了刘家一个正部级的位子,上面未尝不会再给罗家一个正部级的位子。再加上罗成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能受到奖励,即便是这份奖励是长期的,但让罗成在正部级以前没有坎坷,还是在适应范围之内。

    有了这个计划以后,罗家就相当于得到了两个正部级的位子,一个在现在,一个在未来。对于罗家的延续xìng,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交一个正部级的位子给刘家,绝对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但是,这其中其实还是有风险的。我们不能光看到成绩,就忘了这里面的风险。如果真正的实行了计划,那些可能遇到的风险,你们体改委,就不得不多考虑考虑,要不然,原本好好的一个计划,到了下面走样了。虽然同样是改,但效果,就未必会相同。

    好心办了坏事儿,总归不是一件可以高兴的事情。虽然可以说是交学费,但毕竟还会落下板子。那样,这份功劳,就会大打折扣。只有预防了风险,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得完美。”刘东开口说到。

    “有风险?看来刘二你对这个事情,是早就有了了解啊。要不然,不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对我们这些人说起,都那么井井有条。都说你小子就会经商,但我看,这绝对是谬论。如果对于官场没有多少了解的人,能够知道国企里面改制会出现什么猫腻?难道你们经商的,还会主动的研究政策?”胡力这个时候,打趣的说到。

    “谁说经商的,就不用了解政策了?恰恰相反,只要是经商的,并且做得比较好的,哪个是不了解政策的?这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样的道理。洛克菲勒那样的财团,甚至达到了美国法律,都是由他们修改的程度。我们环亚虽然不可能那么夸张,但了解一下国家的政策,也是很正常的。

    再说了,就算不是我们环亚,其他的商人,只要有利可图,让他们研究一下政策的漏洞,又有什么奇怪?别小看了商人的能力,只要你的政策里面有一个小裂缝,他们都敢给你钻出一个大漏洞出来。

    至于我为什么了解国企改制里面的问题,那还要多谢当初环亚特钢为了快速的稳定产能,兼并的那几个中小型的钢铁厂。也就是因为那些钢铁厂的原因,我们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才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并且了解详情。他们的工作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所以想要找一下本就有的国企改制漏洞,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说实话,国内对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落后得简直是一塌糊涂。就以现在国内的法律法规,想要保护国企的资源,那简直就是开玩笑。我们环亚真想要对国企下手,甚至都不用我们自己出资金,就能吃下一大片的国企,而且地方上面,还能对我们环亚感恩戴德。”刘东没有一丝夸张的说到。

    “嘶,不会吧?有没有那么夸张?就算国内的法律建设确实有问题,但也不至于有问题到到处都是漏洞的程度吧?至少我看那些法律文本,虽然有些漏洞,但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要照你这样说,那些编写法律的教授专家,岂不是个个都没有真本事?”罗成有些不服气的说到。

    “呵呵,那些教授专家固然是有本事,但是他们的知识基础,其实早就落后了。而且我们国家,本来在这一方面的法规上,就有欠缺。再加上现在国际上rì新月异的变化,那些教授交不出满意的答卷,其实也很正常。

    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那些法律法规上面的漏洞,未必就不是他们故意留下来的。至于怎么cāo作,想必你们比我更加的明白。”刘东有些自嘲的说到。

    虽然现如今国内的专家教授,并不是像后世那样的砖家叫兽,但这些人当中,也并不是没有害群之马。任何时代,有好的一面,必然就会有坏的一面,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有市场,自然就有需求,就犹如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政策。那些脑袋硬的人,自然就被清理掉了,那些脑袋软的人,还能继续活下去。要尊严还是生命,这个问题,有些太过沉重。

    第五百九十二章或许百会出现的问题2

    刘东这算是把窗户纸给捅破了,虽然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但指不定在坐的某些人,就干过这样的事情。レ。si露ke。♠思♥路&c露bs;客レ反正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捅破了也就捅破了,反而会让他们相信刘东说的话。只要不出了圈子,这样的事情,完全就不是事情。

    但对于罗成来说,这样的事情,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体改委体改委,改的不就是这些东西么?要是知道了漏洞还不详细了解一下,那也不是罗成了。

    “刘二哥,你倒是说说,这吃了国企,到底该怎么做?给我一两种方法就可以了。我回去,也好参考参考,这完全就是计划以外的事情,要是不做到心里有底,说不定我们的政策,就会被扭曲。”罗成严肃的问道。

    “因为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就以现在的漏洞来说,要是交给我们环亚来cāo作,最为简单的办法,还是有那么一个的。既然你想听,那我就给你说说。

    民营企业想要收购国企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别人会戴着眼镜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想要强上,是比较麻烦的。但是不能直接收购,却可以间接的来弄这个事情。

    我记得国家不是出台过相关的文件么,就是那个允许外资兼并国企的文件。这个文件,给予外资的优待不是一般的高啊。民企的待遇既然比不上外企,那为什么这个民企,就不能披上外企的外衣?”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民企披上外企的外衣?就好像你们环亚一样?”罗成皱着眉头问道。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环亚披上外企的外衣,至少我们有实力,我们拿得出钱来。可那些民企,就不一定了。本就是取巧的手段,你不能指望他本身就有多少实力,只要他有门路,在国外注册一家皮包公司,花点钱,把注册资金弄多一点,那么再回到国内,那就是正儿巴经的外企,享受外企的待遇。

    而外企想要在国内银行里面贷款,你觉得容易不容易?只要有第一家银行贷了款,那这个民企就能够立马收购一家国企,先打包整合,然后把用不着的破烂玩意扔给当地的zhèngfǔ,把优质资源一整合,那这就算是齐活儿了。

    再以这个优质资源为基础,不断的贷款,不断的收购。等到最后,虽然这个披着外企外衣的民企,会欠上一屁股的银行账务,但他却真实的持有了一大批的优质国企资源,如果他想要搞企业,那么花上一点点钱,就能够立马开工,然后源源不断的资金就会流入那个民企的手里面,最后把银行账务一还上。原本啥都没有的民企,立马就能够成为优质的,实力雄厚的民企。

    当然,绝大部分这样做的民企,都不会这样做。毕竟搞实业哪里有搞金融来钱快?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就会把自己手里面的这些优质的国企资源,直接卖给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外资企业。那些外资企业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自然也不会吝啬一点点小钱,卖了企业,手上又有钱了。到时候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在控制的范围之内。

    你们说,这么捡便宜的买卖,你到底是做呢?还是做呢?这还是我们环亚按照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模拟出来的手段,至于更多的手段,更加复杂的手段,还有。而那些手段,就更加的庞大,也更加的赚钱。并且这一切,都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你如果想要从法律方面入手,那根本就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刘东无奈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么讲解,弄得在坐的人都有些蠢蠢yù动。真要像刘东这么搞,那简直就比开超市还要赚钱,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好像都比较容易实现。

    “刘二你说的这种方法,可行是可行,但是未必个个私企都有那么聪明,再说了,一般的私企,哪里能有海外的关系,想要做这样的生意,也并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而且照你这样说,那些国企,岂不是活过来了?那就相当于我们的目的,也完成了啊,但看你这样子,是对这样的手段,不太赞同啊,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危害,我们没有看明白?”罗成头疼的问道。

    越是和刘东讨论这个话题,他就越是头疼,他是真没想到,现在国内的法律条文,居然会有那么多的漏洞,而且听刘东那话里面的意思,这样的路子,还是最为简单的方法,更加复杂的方法,也不是没有。但即便是刘东说的最为简单的方法,他罗成依旧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实在是让他吃惊,他好歹在国内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了,但相比起刘东来,就好像井底之蛙一样无知。

    “是啊,那些私企,未必会有海外关系,但你要说他们不够聪明,这你可就小看人了。能吞下国企的主儿,会是不聪明的人?不聪明的人,早就在压力下面,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下一根了。

    至于有没有海外关系,那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别人相信,他有证明的东西就可以了。做个假的证明,不就行了?没有海外关系成不了真正的外资,但只要没有人发现他是假外资,不一样的受到欢迎?”刘东不屑的说到。

    “但要是查出来,这样的人还不进去?他们就不怕?”听到刘东这样的说法,赵建铭有些激动的说到。

    “查出来?怎么查?就以现在那些县市的水平,有几个想要查的?又有几个能查到的?这可是外资,甭管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只要这样的人落户到自己的地盘上,那可就是响当当的业绩。升官发财指rì可待。要是心急一些的人,就算没有外资过来,他也能弄个外资过去。

    至于这样的外资在他的地盘上到底怎么折腾,他们可不管。反正就能升迁了,就算留下一个烂摊子,他们也不怕,板子又不落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怕什么?”刘东怪笑到。

    “孙子!真tmd是孙子,哥哥我好歹也是见过市面的人,差点就被乡下佬给骗了!nǎinǎi的,要是让我查出你们不是外资,你们就别想活着离开我县里面。”赵建铭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咬牙切齿的说到。

    看到赵建铭这幅模样,胡力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建铭,不是吧?难道这事儿你们那儿还真就出现了?”

    “如果不听刘东说起来,我或许仅仅是疑惑,但听到刘东这么一说,我就完全明白了,那几个家伙,真就是那样的孙子,你们先聊着,我去打个电话。nǎinǎi的,这次丢脸丢大了!”赵建铭话一说完,根本就没有停留的意思,直接出了包厢,去打电话了。

    看到赵建铭这样子,其他的人都是心有戚戚焉。他们刚才还认为刘东说的话是天方夜谭,没想到赵建铭这样jīng明的人,居然也着了这样的道。而且要不是刘东今天把这个局当作范例给讲了出来,或许十有**,赵建铭就会在这样的事情上栽跟头。

    要说赵建铭在他们这个圈子里面,那都算是赫赫有名,排行前列的人物。但就算这样的人物,要是没有刘东讲故事,都得被那些乡下佬给骗了。这让其他还有些不以为然的人,都是心里一紧。赵建铭都尚且如此,就更别说他们这些人。

    如果没有今天刘东说话,等到以后自己碰上这样的事情时,十有**都会栽跟头。即便不会闹得个灰头土脸,那也会相当的掉分数。而听刘东那话,这样的手段,还是乡下小人物就能使用出来的,实在是让人心里一寒。

    原本赵建铭这样的人物吃了憋,大家心里应该是比较欢乐的。但想着如果自己以后也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再也欢乐不起来了。这个时候,刘东的话,谁要是还不重视,谁就是真正的傻蛋。

    其实这样的骗局,装外商套取本地资金的事情,这个时候正是在国内上演得比较厉害的时候,尤其是现在沿海的那些富裕地方,被那些会说粤语的人,骗得不亦乐乎,事情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是即便是在九十年代,这样的骗局在沿海没什么市场,但在内地市场也很大。地方上面,因为这样的人,损失那是绝对不少。

    到后来国内与国外交流越来越方便以后,这样的事情,才没有人做了。但在这之前,内外不通的时候,这样的事情,那是没少出现。或许这个省里面已经被通缉的人,在那个省依旧是座上宾。

    在当地官员或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揣着糊涂装明白的情况下,那些骗子,绝对是吃香的。在人均工资也就三五千块的年月,那样的人就算骗取了上千万的身家,也不算离奇。当然,官员因为这样的事情被处罚的,还是比较少的。除非是那种天怒人怨的人,基本上一句交学费的话,就能够摆平任何的问题,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一样发财。至于被骗去的钱,那就只有呵呵呵。

    第五百九十三章或许会出现的问题3

    因为赵建铭的事情,弄得包厢里面气氛变得怪异起来。刘东也没有想到,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原本是拿来做范例的话,居然还真有人应验了。不得不不说,赵建铭还是挺倒霉的,遇到这样的人,一个不慎,就得吃大亏。

    当然,赵建铭倒霉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也能证明那些骗子,的确比较猖獗。刘东这一伙儿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要撒到全国去,那还真是沧海一粟。并且,这其中还有很多人,并不是直接到地方的,还有在部委,或者在其他地方,要下去或者是想下去。

    就这么二三十个人,却有一个人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这几率,着实算不上低。前世刘东并没有下到地方去过,就算是这些事情,也是偶尔听到一些人聊起过,这样的事情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了。而现在,还是八十年代末期,很明显,这样的事情,还是很有一些人当成买卖来做。

    “刘二啊,方法的问题,我们就先不讨论了。我们还是来说说,根据他们这样改制,到底对地方上,有什么样的危害。看起来效果是很好的啊,国企经过他们这么一倒手,是能够活下来的。”罗成这个时候,叉开话题说到。

    他不能不叉开话题,本来仅仅是好奇,那些人到底有什么手段来弄国企,还不用怎么花自己的钱。但没想到刘东仅仅说出了一个方法,他们这一小群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中招。这简直就像小说一样,原本在圈子里面混得风生水起的赵建铭,这个时候却变成了不择不扣的反面教材。

    要不是他的好奇心,赵建铭即便是亏了,也不会在他们面前丢面子,但现在却没办法挽回余地了。有了一个人中招,未必不会有其他的人再中招,反正经过这么一提醒以后,那些在地方上任职的人,肯定会详细的了解一下当地的具体情况,怎么处理,就看他们自己的打算。但出了什么问题,却不能在这样的场合下面,继续说下去。

    想来赵建铭现在已经是后悔了。刚才他之所以那么激动,或许有被骗的气愤,但最重要的,或许仅仅是因为他被几个乡下佬给骗了。一向自喻为三代当中jīng英的人物,却被小农民给骗了,这个面子丢得,他都有点把握不住方寸了,所以才会在大家面前,闹出了那么一场笑话。罗成可不希望,刘东继续说下去,万一又有人把持不住,这个仇恨,可就是拉到他的身上了。

    要不是他叫刘东详细的说一下,赵建铭也不会丢脸。现在既然明白了一些事情,也就差不多了。还是把话题,放回到那些被兼并的企业,为什么会有危害的问题上来。想必这个问题不但他想要听,就算其他人,也肯定想要听。好好的事情,在刘东的嘴里,却变成了坏事儿。但这个坏事的地方,他们却偏偏不知道,这就是比较纠结的事情了。

    “看起来,那些国企是被那些私人给弄活了,但这个活了的前提,却是有一部分劣质的资源死了。这么说吧,一个国企里面,总归是有一点好东西的,要不然,这个国企也成立不了。

    而那些人把国企弄活的前提,就是要把国企最为优质的那么一点东西给掏出来。这在他们的宣传当中,就算是活了。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国企里面真正优质的东西,到底能有多少?除非是大厂,才能掏出足够的东西。

    而小厂,掏出了这些东西以后,其实就相当于死了。而那些死掉的东西,他们是看不上眼的。但这些东西,并不是虚妄的,就好比那些已经在国企里面干了一辈子的员工,现在退休了。你觉得那些私企们,会要这些人么?

    而他们不要的后果就是,原本还有一点好东西的国企,最后的好东西全都被他们拿走了,而地方上,却要承担全部的负担。就比如说那些裁退下来的员工安排,还有那些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拖欠的工资。

    等等等等,对于他们没用的东西,他们都会一概的抛出去。而这些东西,是不会转移的,该在什么地方,他就在什么地方。打个比方,老胡,就说你们市里面,有一家原本效益很好,招收工人很多的机械厂,现在却要倒闭了,不得不改制。有这么一批人到你那里去,然后说要弄活机械厂,你会怎么说。”刘东拿胡力打比方说到。

    如果没有刘东预先的埋伏,胡力肯定会大大咧咧的说,这是好事儿,要欢迎啊,搞好了国企的问题,不就是解决自己的政绩问题么,这有什么不好的?

    但既然刘东都说了这里面有问题,而且还点名了那些员工问题和医疗问题一系列的问题,要是这个时候胡力还大大咧咧的,那就是他智商不够了。

    胡力沉吟了一下,开口说到:“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会考察他们的实力,是否有资格承接国企。还要保证人员安排上面,不出纰漏,这样一来,应该是可以了吧?”

    胡力现在是现学现用,直接就拿出刚才刘东说出的那一套。只要按照要求来做,应该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看到胡力这样的答案,刘东笑眯眯的说到:“好啊,就按照这一套标准来做,并且做好人员的安置问题。那么如果这个时候,外商说需要从本地银行贷款,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们那边,是什么个态度?”

    “不是不能从银行贷款么?这个当然不行了。”胡力立马就开口回应到。

    “别人也有理由啊,我是外商,我有特权,要么你就看着我改制国企,从银行里面贷款,要么我什么都不做,直接走人。反正现如今,又不是你一个地方需要改制,这里不该,我去别的地方,等时间拖久了,你这国企就会越来越不值钱,到最后,还是得倒闭。那样,这个板子,可就是要落在你们这些领导的身上了。你说你是愿意贷款呢?还是不愿意贷款呢?”刘东依旧笑眯眯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样的说法,胡力的眉头一皱,这可是麻烦的问题。如果在任期里面,把国企的问题搞好,那么不但有政绩,还能升职。但如果国企是在自己任期里面垮掉的,那不但没有政绩,还有批评。关系到自己的帽子问题,自己会不会妥协?明明知道这些人是没钱的,还需要从自己这里贷款,但就是因为别人有外资的帽子,可以改变国企的情况。帽子重要,还是原则重要,这真是一个问题。

    想了好久,胡力才说到:“我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但是别人会不会让这样的问题发生,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胡力并没有明确的表态,但是他那个意思,也是明白的。要是那些所谓的外资真的这么搞,下面的人,十有**会积极的劝银行贷款。最重要的东西是帽子,至于其他的东西,牺牲了也就牺牲了,有了帽子才能有政绩,要是没有了帽子,再大的板子,也落不到自己的身上。那个时候,就算想要板子,都是一种奢望。现如今的官场,原则这个东西,还有几个下面的人能够坚持?

    “看来你也是明白人。好了,现在换成是拿我打比方。如果我是那样的外资,当我拿到钱以后,我第一时间,我就把该拿的东西都拿走。剩下的东西,我会原封不动的还给你。”刘东笑呵呵的说到。

    “这不可能,不是签了协议么?你这样做,是违法的。”胡力睁大眼睛说到。

    “我怎么违法?我哪点违法了?可要说清楚,我可是外商,你不能随便的污蔑我啊。”刘东装作无辜的说到。

    “怎么不违法?签了协议你都不履行,这还不叫违法?”胡力这个时候,也代入的角sè,很是气愤的说到。

    “我不是不履行啊,我只不过是现在还没有履行,又不是说我不履行,现在还不到时候嘛,最近手头紧啊。”刘东继续无赖的说到。

    “这样也行?”胡力真的是大开眼界,白纸黑字都签了协议了,不履行都那么理直气壮。

    “怎么不行?和外资打官司,这可不是什么好选择,至少对于现在来说。而且一个县市的zhèngfǔ,是否有这个权利打官司,都还是一个问题,要是上了省部级,上面的人如果看到数额不是很大,为了不破坏招商引资的环境,你觉得他们会乐意把这样的事情闹大么?这可是影响很大的事情,就算是省部级,也得慎重。”刘东很坦白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样的说法,胡力泄气了。现如今搞个招商引资不容易,要是因为一点小钱,就破坏了大环境。那是要比让国企烂在自己手里还要大的责任。

    “既然说要履行,那他总会履行吧。就算时间久一点,也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吧?”这个时候,胡力就算有力气,好像也没有地方能够用到的。

    第五百九十四章或许会出现的问题4

    “如果你真是这么那你基本上也算是掉坑里面去了。到最还是得你们自己解决这个问和外商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了。”刘东无奈的说到。

    “不能吧?”今天的胡算是被打击惨了。原本一件简单的国企改制问在刘东的手里居然千变万怎么那些商人好像都不吃吃亏也就是他们zhèngfǔ。这样的事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即便是他在下面待了一段时好像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无赖商人。

    但不得不刘东说的是正确的。真要出现这样的他胡力除非从上面调动资要是以现在的位好像还真不能拿那些人怎么样。

    “当然掉坑里面别人外商能够拖得起。甚至于先把那些优质资源在你们的地盘上开把工厂运转起来。这样一你们还得巴结他。这就相当于有外资投这份政可不算小。但他从头到都没有给你解决那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可你们却拖不无论是那些还是外商不要的东这份责外商可以不承即便是他拖你也没办法。

    但是你们作为地方zhèngf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被裁撤出来的人不在街上饿死吧?那样事情就严重了。所以他们可以你们却不能不但要老老实实的把这些裁撤下来的人安抚还得拿出资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