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也就只有成了省委书记,才是在国内真正有封疆大吏的资格。而很显然,刘胜利就是有这样的希望。
第六百五十四章进退
现在的刘家,老大是正部级当中最有含金量的几个位置当中的计委主任。老三是眼看着就要接任省委书记的省长,就连老四这个女孩子,虽然她本身的职位仅仅是正厅级别,但她的老公王卫红,也就是刘东的四姑丈,却是荆北省的常务副省长,省委委员,也是准备接手荆北省省长的位置。
一家四个嫡系,两个正部级都已经够夸张了,而且这两个正部级还都是那种含金量很高的正部级,这就更加的夸张。如果这个时候老二刘东北又正位机工部的部长位置,就算老刘家实力雄厚,也挡不住那些心中有怒气的人。
毕竟国内的正部级位置虽然看起来不少,但那么大一个国家,整整十亿人口,却就那么几百个这样的位置,而且这几百个当中,还有很多仅仅是享受正部级待遇,而不是掌握实权。刘家就三个儿子,结果三个儿子都是正部级,还有一个女婿也在向着正部级迈步。
这样的结果,谁都不和乐意看到,太气盛了。就算没有别的心思的人,也会忍不住要压一压这样的势头。那么大一个国家,也不能光你们老刘家出彩不是?你要让别人都无路可走了,别人也能让你的路没办法走。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刘老爷子,包括刘东这段时间以来,都不怎么乐意让家里面的人位置往上提一下。本来这次风暴,刘家是看准了势头,只要是下注,就没有不赢的。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刘家,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只要不突破这个瓶颈,那么刘家获得的政治资本越大,就越容易让人眼红,如果这个政治资本在短时间内被刘家用掉,那么就相当于捅了一个马蜂窝。
有些时候,痛苦就在于你明明知道这东西能赚钱,却偏偏不能用他赚钱。眼睁睁的看着应该属于自己的利益被别人给分走,这样的局面,实在很让人不爽。
而想要打破这个瓶颈,那就必须有上有下。说白了就是妥协,进退。就犹如当初老爷子以彻底退下去为条件,让大伯刘长征上位计委主任这个职位。
而现在想要二伯刘东北再上一步,那么刘家就必须有人上,或者是有人下。有人下很简单,那就是刘家核心当中有一个人就必须要放出至少一个正部级的位置出来,那样刘东北上位才有可能。
但问题是这样的事情,是最没有可能的。因为现在适合彻底下去的人,在刘家基本上没有,尤其是在正部级这个位置上,更是没有,除非刘家敢牺牲刘家非核心集团的那些人的利益。但问题是那些非核心的刘家人,未必会舍得舍弃这么一个位置。
毕竟别人跟着刘家本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现在刘家的嫡系人为了上位,反而要让他们那些人舍弃自己的利益。这样一碗水端不平的后果就会是整个刘家集团都离心离德,不再成为一个紧密的集团。
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事情,那么刘家绝对是做了一笔超级亏本的买卖。刘家自己的核心人数本就比其他家族要少上一些,就算上到现在这样的高度,刘家自己也显得有些薄弱。如果不是因为这几年刘家拉拢的人够多,也够团结,刘家想要在这样的层面上显得游刃有余,压根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以后,那些外围的,或者是非嫡系核心的人都和刘家离心离德,那么刘家就算想要保住现在的位置,都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嫡系核心一个正部级的位置,就把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以刘家为核心的集团给弄垮,除了白痴会这么做之外,一般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既然没有人下,那刘家核心当中如果有一个人上去了,那么刘东北上位的几率也就大了。因为正部级再上一步,那就是副国级。到了这个级别,基本上就已经算是在国内官场上走到了尽头。任何一个年富力强的人,在这个位置上,走到正国级位置的希望都很大。
当然,也免不了一些争斗,但那个层面的争斗,已经不再是正部级或者副部级那样的争斗了,而是思想的争斗。可以这么说,从政治体系当中最低级的股级,到正部级这个位置,争斗的内容虽然看起来相差很远,但实际上他们的核心却是差不多的。
但是从副国级这个级别来看,他们的争斗核心,就和正部级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可以说是更加务虚一些。别说什么务虚就是扯淡,务虚就是不务正业。实际上在管理一个国家的时候,务虚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思想的先进性。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抑或者是从前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这些社会的构架改变最主要的一个条件,就在于思想。而思想的重要性,就在于引导。就如华夏从古到今都一直传承的儒家思想,抑或者是西方的其他思想。
这些东西,才是国家改变发展的根本核心。所以如果刘家嫡系核心有人上到副国级的位置以后,他们的争斗层面和正部级就不太相同,也算是和下面的关系没有多少联系了。到了这个事后哦,刘东北想要再上一步的希望,就完全打开。
别人或许会因为刘家嫡系核心三个正部级的大佬唧唧歪歪,但绝对不会因为刘家嫡系一个副国级,两个正部级而唧唧歪歪,眼红是肯定的,但要做出什么动作,那就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现在的刘家,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打破瓶颈的途径。也就只有那样,才能让刘家行走得更加稳健。毕竟如果刘家长时间没有正国级或者副国级的大佬在上面顶着,那么即便是大家族,有时候也不得不因为在最高层面上没有说话的权利而不得不做出很多妥协。
正部级这个位置看起来是比较高,但实际上离着真正的权利核心,还是有很远,看起来仅仅是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可以困死绝大多数国内的家族。到了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一个转折点,要么就是更上一步,成为真正的国内顶级豪门。
要么就是刹那的辉煌,当家里面的正部级大佬全都退下去以后,势力范围就急剧的收缩,虽然依旧很有底蕴,但是离着最高层已经变得十分的遥远。
这样的家族,在国内绝对不少。刘家比起他们来,就相当于后起之秀。以前刘家老爷子常常说的那些很有底蕴的家族,其实就是在指这一类的家族。无论是军方,还是地方,像这样的家族,实在是太多了。开国那么多的功勋,到现在依旧像常青树那样的家族,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家族,就变成了那种看起来没有多少话语权,但实际上底蕴却非常雄厚的势力。
对于那些新贵,或者暴发户政治家族来说,这样的底蕴家族,就是最难惹的麻烦,因为新贵的底蕴不够,虽然现在看起来身居高位,但时间比较短,那些隐藏起来的世家的底细他们也摸不太明白,也就只有踩了地雷以后,才知道是大麻烦。
这样的事情,在四九城上演的几率也算不上小。如果刘家不是一直都在部委,并且主要势力都在四九城这边,或许刘家也会吃这样的亏。
进一步或者退一步,这样的选择,对于现在的刘家来说,好像还没有多急迫,但实际上,如果刘家不尽快的完成转型,那么刘家以后成为那种很有底蕴的家族,就基本上板上钉钉。而且这些底蕴,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的变得淡薄,直到刘家在政治上的势力彻底的退出去为止。
当然,这样的想法,也就只有刘东的脑子里面才有。而这个时候,无论是刘东的老爸,抑或者是大伯二伯他们,甚至是老爷子,都没有这样的危机意识。
也不能说他们是目光短浅,实在是因为国内最近的大变动,也就只有现在,有人说三年以后老首长南巡,不也一样的是好机会么?其实那东西就是扯淡。
对于一般的小门小户来说,那样预测老首长南巡的事情,绝对是巨大的政治资本。但对于现在的刘家来说,那样的政治资本,实在是没有什么看头。
因为到了三年后老首长南巡那个时候,基本上就相当于蛋糕瓜分完毕,板上钉钉的最后结果。虽然依旧还有一些遗漏下来的小蛋糕,但那样的蛋糕,是绝对不够刘家这样的大家族吃的。
刘家想要在短时间里面就获取巨量的政治资本,也就只有现在就下注。等三年以后,黄花菜都凉了。刘家那个时候,就算想要下注,也没有开盘的势力。
进退之间的问题,今天刘东来老爷子这小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考虑了。等会儿家里面核心人员讨论的时候,刘东就打算把这个问题给抛出来,看看老爷子他们到底怎么选择,是暂时的退一步,然后让大伯或者是老爸慢慢熬资历,还是更进一步,冒险捞取政治资本。
第六百五十五章闲聊不闲1
就在刘东想着等会儿该如何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这个时候,基本上该来的人都已经来得差不多了。(访问本站。
所以原本在角落里面想事情的刘东,也被刘辉给叫醒了。
“老二,爸他们叫你过去了,好像有事儿要说。真羡慕你能和他们聊,我什么时候也能进去聊天,那我也够威风了。”
“想进去还不容易?只要你老老实实的上班工作,做出成绩,到时候就算你不想进去也不行。你看刘宇民,他就算不想进去也没机会。”刘东没好气的说到。
“谁叫他是嫡长子呢?他不去谁去?”刘辉有些酸溜溜的说到。
“要是他真的烂泥扶不上墙,你觉得老爷子会让他进去么?别人能进去,可不单单靠着嫡长子的身份,至少他在工作上面,就比你要努力,你们两个都是处级,但你是副处,他是正处。别说什么资源没有给你,你真想要走官场,难道我这个当弟弟的会不帮你?完全就是因为你自己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这能怪谁?你真想要进去,这两年就好好努力,到时候资源这些东西,做弟弟的少不了你的。”刘东拍着刘辉的肩膀说到。
要说自己这个哥哥,比起刘宇民来,还真就要差上那么一些。倒不是说刘辉的脑子没有刘宇民聪明,都生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就没有说真有谁废材的。就像那些现在还在外面玩的那些纨绔,他们哪个脑子不聪明?
陈三这样的人,敢说他不聪明?只不过他们没有选择官场这条路而已。而刘辉虽然选择了这条路,但实际上他也就相当于混一下,心思压根就没有在工作上。别看现在是行局的一把手,但他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副手在做,要不是老刘家的招牌好使,他早就不知道被下面的人甩到哪里去了。
这点和完全掌控县长位置的刘宇民,压根就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心思都不放在这个上面,想要出成绩,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本来这些事情,其实也轮不到刘东这个当弟弟的来说,但刘辉这个当哥哥的到现在都还没有选好目标,刘东其实也跟着着急。
毕竟前世这个时候,刘家虽然已经差不多过气了,但刘辉这样的三代,好歹还算是有些能力,虽然他的力量比较弱小,但确确实实是真正的在做事。哪里像现在这样,都一把手了,还在玩,压根就没有把工作当成正经的事业来看待。
当然,有现在这样的刘辉,多少也和刘东有些关系。要不是刘东这一世做得实在是太好了,让家里面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的身上,从而让刘辉脱离了掌控,刘辉也不至于到现在都还这样子。
刘东虽然也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但他真的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一个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太忙,虽然现在的联络方式更加先进了,但和刘辉聊天的时间,并没有多少。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刘辉是自己的哥哥,本来长兄为父的,但因为刘东做得实在是太出色,让他这个当兄长的都没有多少底气。
要是刘东再在事业上和刘辉多唠唠叨叨的,到时候兄弟反目都不稀奇。为了自己的兄弟情谊,刘东也不能说得太多,也就只有某些特殊的时候,抓住机会才能敲打一下,平日里面,根本就不能和刘辉说些工作上面的事情。
听到刘东的话以后,刘辉果然是有些不太高兴,虽然他知道刘东说的是正确的,但毕竟刘东是自己的老弟,哥哥让弟弟给教育了,只要有点脸皮的,都会有一些气闷。要知道,在刘东没有重生之前,刘辉和刘东的关系,是刘辉管着刘东,而不是刘东管着刘辉。
但好在两兄弟的关系并不是太过脆弱,所以刘辉也仅仅是气闷了一下之后,就若有所思的说到:“看来我还真是要选择一下以后的道路了,等我考虑清楚了以后,我就来找你。到时候你这个做小弟的不帮衬我,你就会死得很难看。”
“行,只要哥哥你做出了决定,我这个做弟弟的绝对义无反顾的帮你,谁叫你是我大哥呢?一笔还写不出两个刘字呢?好了,我先进去了,等会儿出来再和你聊天,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把陈三给叫出来,等过了今天,我还得找个日子和他们商量一下事情。”说完,也不待刘辉回答,刘东就先走了。
等进到屋里面,刘东就看到刘宇民在自己前面,于是上去和刘宇民打了个招呼。
看到自己身后的刘东,刘宇民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这样的家族会议,刘东参与的时间,比起他还早一些。虽然自己是刘家的嫡长子,但是无论在家里面,还是外面,刘东这个三叔家的孩子,名气可比他刘宇民大太多了。
要是早些年刘宇民还有些嫉妒,但这些年来,刘宇民已经连嫉妒的心思都没有了。毕竟刘东这家伙虽然不从政,但真要论起政治地位来,刘东是能直接和最高层对话的那一类人,比起那些东南亚来的华侨,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而他刘宇民虽然是刘家三代嫡长子,但现在的职位仅仅是一个县长,正处级别的官员,在国内虽然不至于说是多如牛毛,但也算不上多稀奇。要不是他头上有老刘家的招牌,别人未必会看得上他刘宇民。
但刘东这家伙就算不打着刘家的招牌,只要把他的环亚国际董事长的头衔亮出了,在国内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接待刘东的绝对不是小人物,至少也得是副部长一个级别的官员,才能和刘东平等对话,这还是在一般的情况下。
如果是环亚有大动作,就比如前两年投资二十亿美金的事情,和刘东见面的直接就是最高首长。这人比人气死人,他刘宇民要还嫉妒,那就只有在嫉妒当中死去。要知道,最高首长这一级别的人物,即便是刘宇民能够见到,那他也绝对不是谈论的主角,毕竟级别相差太远。但刘东这个做商人的家伙,就可以和最高首长面对面谈话。
看到刘东主动和自己打招呼,刘宇民也不能充大象,于是侧过身子笑眯眯的说到:“小东啊,没想到你今年也能回来。原本以为你打算在苏联那边过春节的呢,还是回来好啊,苏联那边,现在恐怕是一片冰天雪地了吧?”
“是啊,那边现在简直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要是不注意,晚上出去指不定就冻僵在外面。其实本来我也打算在那边过年的,但老爷子一个电话把我给弄了回来,他老人家发话,我能不遵从么?宇民哥这段时间过得还好吧?在下面工作,可是很辛苦的啊。”
听到刘东说起下面的事情,刘宇民苦笑到:“是啊,下面的条件,还真不是一般的艰苦,就说我们那个县吧,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算是最气派的建筑物,但那建筑物也仅仅就只有三层,而且建造的年代都是在二三十年前去了,别说外面破旧,如果是在三楼办公,只要是下雨,办公室里面都是湿漉漉的,就差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室都那样子,就更别说是下面乡镇,那感觉,不是一般的惨。我们县里面去市里面的公路,那都全是泥路,虽然弄了一些石子煤灰什么的垫在那上面,但坑坑洼洼的,也就只有走大卡车和212,就连桑塔纳都走不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点困难你都克服不了,那还要你有什么用?你这个县长都想着该怎么享受,那别的干部该怎么办?下面老百姓又该怎么办?叫你去县里面,是叫你去搞建设的,你搞不好建设,还怪其他的东西,这些难道就是你的能力?”老爷子这个时候站在门口,对着刘宇民吹胡子瞪眼的说到。
原来刘东和刘宇民两个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家聊天的小客厅门口,而这个时候老爷子正好准备出来,一下子就听到了刘宇民的诉苦,于是毫不客气的把刘宇民骂了一顿。
这样的飞来横祸,让刘宇民纠结死了,早知道老爷子要出来,打死他他都不会和刘东聊这些东西。老爷子是什么人,他刘宇民绝对清楚。
虽然不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有刘家这样的概念。但是公心绝对比起他们这一代的人要强很多。毕竟这个江山,都是他们那一辈人打出来的,现在听到自家后人对地方上的事情唧唧歪歪,不跳脚已经是非常客气的了。
本来刘辉和刘东说这些事情,也就图个嘴巴痛快。毕竟他知道刘东这家伙,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舒服了。每天豪车开着,好吃的吃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比起他这个苦巴巴的县长来说,实在光鲜太多了。
同样是三代的人,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虽然他也知道做官肯定要比从商要辛苦,未来成就更大。可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典范,但心里多少也有些艳羡。可没想到这说句话却把老爷子给惹到了,这倒霉催的,实在是悲剧。
第六百五十六章闲聊不闲2
看到老爷子开口就训斥刘宇民,刘东也不得不帮腔说到:“爷爷,宇民大哥其实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说现在下面的条件比较艰苦,想要开拓出新的路子,让老百姓富裕,就只有从路上打主意。要想富,先修路嘛。只有路好了,其他的事情才能跟着好,所以宇民大哥对于现在县城里面那些路,很是看不上眼。”
原本还等着老爷子说累了以后,才编个瞎话糊弄一下老爷子的刘宇民,听到刘东这话,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他刚才那话里面有这个意思么?还有什么要想富,先修路的话。他真有这样的远见,也就不给刘东诉苦了。
实际上他是真的对那条路深恶痛绝。想想他好歹也是刘家嫡长子,要放在古代即便不是皇子皇孙,但多少也能算得上是名门之后,每次出县城进县城,坐212能把屁股都坐开花。在四九城里面,哪里有过这么狼狈的经历?要是不坐车,那屁股是没问题了,但那双腿到了目的地以后,也差不多算是半废了。他在上任以后从市里面到县里面走了一次之后,就宁愿屁股开花,也不宁愿脚变半废。
听到刘东解释的老爷子,这个时候也皱着眉头说到:“路这东西,不是老王家那王八蛋他们弄的么?每年国家拨款那么多,都是给狗吃了?看来老王家落魄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吃得多了,别人自然也就看不惯,也不能全怪咱们老刘家。”
老爷子这话,也算是在乱抓壮丁。要说老王家落魄的大半原因,其实也就是在老刘家身上,要不是这两年老刘家那么强势,老王家这样走对路的家族,哪里有不发达的?但可惜老刘家比他们走的路更正,再加上双方关系实在是恶劣,还有老王家他们在的交通部也着实是一个肥的流油的地方,这才导致老王家的落魄。
至于说老王家太贪婪,弄得下面路都不好走,那虽然有些事实,但也多少有些冤枉。要知道,路这玩意,本就是大投资。铁路那边是铁道部弄的,和老王家关系不大,但就是公路这一块,国家虽然投资大,但相对于全国来说,依旧有些杯水车薪。
现在还是八十年代末,哪里能像二十年以后,别说县城,就算是乡村,很多地方也有村村通。以后世村村通那些路况来看,放到现在完全可以达到市级标准。
但现在嘛,县城的公路不好走,还真怪不上他们老王家,毕竟钱也就那么多,把主干路给一弄,省里面再弄点省级公路,基本上资金也就差不多了。现在就算人力便宜,甚至不要钱,但水泥河沙这些东西,也得要成本啊,还有隧洞桥梁,那是个个都要花钱的。
国家本就不富裕,想要一下子就把路弄得特别好,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老王家就算贪上那么一些,但相对于整个国家的公路建设来说,连牛毛都算不上。真要把路况艰难的原因给安到老王家身上,还真就不那么合适。
但这样的话,刘东也不能就这么说出来。要说到其他的东西上面,自家的老爷子那是相当的讲道理,就算自己和老爷子顶嘴,那也不过是老爷子骂他两句。
可要轮到老王家的事儿了,那还是不要开口的好。即便刘东说得正确,老爷子那也得翻脸。这样的铁律,不但刘东清楚,刘东老爸他们那一代的,也是相当的清楚。即便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这样深仇大恨的对立家族,其实也算不上有多少,但老刘家和老王家的恩怨,就是那为数不多的一对。在面对老刘家和老王家之间的恩怨面前,没有任何可以化解的可能,前世老王家如何对付老刘家的?刘东那是一清二楚。自家大伯当初可以说是行的端坐的正,仅仅是因为站队的问题。
如果是一般人来弄,那最多也就是靠边站,或者是病退。但老王家直接就把自己大伯给弄进去了,还成了典型。即便是二十年以后,都没有任何正面的报道,而当时老刘家真正在位的,也就只有四姑丈一个人,但四姑丈的成功却是因为有其他的人力顶,在加上他也仅仅是老刘家的女婿,而不是嫡子。
可就算是四姑丈,二十年后也不过是正部级。要知道,八十年代四姑丈就是副部级了,二十年才跨越这个门槛,老王家用了多少手段,就算是一般人,都能看得清楚明白。
所以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爷子要骂老王家龟孙,那就由得老爷子骂,反正在自己家里面,骂得再难听别人也不知道。老爷子要是气顺了,就算一天骂个两个小时,刘东都举双手赞成。
“好了,老爷子,老王家他们是活该,今天喜庆的日子,就不要说他们了,咱们先进去吧。正好等会儿我还有事儿要和大家商量一下。”刘东搀扶着老爷子,和刘宇民一道进了小客厅里面。
等到众人坐好了以后,老爷子在上位喝了口茶,然后才对着大家说到:“这又是一年了,眼看着咱们老刘家越过越好,我这是打心眼里面高兴,大家现在也都有出息了,就是有点亏了老二。你的委屈,大家都明白,这次啊,我们就得好好的给你想想办法,要不然这老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你林叔本来身体就不太好了,现在还要挂着名,虽然大多数事情都是交给你来办的。
但有时候需要开会的时候,他还得露面。前两天他就在我这来了一趟,告诉我他或许也撑不了多久了。最多还能顶个两三年,到时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不能容忍还坐在那个位置上面。
所以老二你的事情,就比较难办了。要是等你林叔彻底的退下来了,如果没有机遇,你想要上去,很难。咱们老刘家,也不能把所有好事儿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要不然,会犯忌讳的。”
“大不了不上去就是了,反正家里面现在也不缺我一个位置,常务副就常务副,反正都是工作。我就不信等别人来了,我这个常务副就当不下去了。”知道自己位置的问题,现在成了刘家最头疼的事情,所以刘东北装作毫不在乎的说到。
虽然欠缺了一个上去的契机,但以刘家的大牌,他上不上去其实也没多大的关系。因为他知道,随便谁来当这个正部长,他这个常务副的意见都会变得很重要。毕竟老刘家的招牌,在现在的国内,并不是随便谁都能抵挡的。
而到时候真有人过来,那也绝对不会是某些家族的嫡系后人,那样意味着和老刘家撕破脸,就算馋涎那个位置,他们也仅仅会是叫自己一系的人过来,而那些外围的人,想要和自己硬抗,根本就没有那个底气。
所以刘东北虽然有些纠结,但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反正任何一个外人想要在机工部这一块混下去,不可他搞好关系,那他就一定混不下去。真要出了那种事儿,被埋怨的也绝对不是他刘东北,而是那个抢位置的人。
听到自己二伯这番话,刘东心中也是明白他的想法。要说二伯这个想法也算没有错,因为二伯除了有刘家的关系,还有储君那边的关系。
想当年储君在机工部这边的时候,虽然开始和二伯不太对付,但因为那次储君过年来到刘家,然后刘东北的观念就被老爷子和刘东彻底的给转变了过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储君在机工部的工作那是相当的愉快。
因为这些事情,刘东北也算得上是储君的嫡系。毕竟那个时候的储君,能有刘家嫡系的人支持,也算是很大的助力,虽然后面储君的级别越来越高,但由于刘家本来就和储君走得极近,而且和老首长的关系也很好。种种原因下,刘东北还是很被储君看重的。
虽然现在储君还完全没有要上位的消息,但这事情却瞒不过刘东这个开了金手指的家伙。所以用不了多久,储君高升,刘家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到时候,即便是刘东北不在机工部上位,那出去也一样能上位。储君肯定不可能亏待自己的嫡系人马。
“脾气还是不要那么大,什么事情都说不准的。就拿现在四九城的气氛来说,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所以你还是小心一些。不光是你,还有老大老三,卫红,你们一个在中央,两个在地方,都得注意安全。
老大在计委那边,更加要防微杜渐,风声不大好,你们计委也算是比较出风头的地方,所以更要牢牢的把握,千万不要出差错。万一和上面的政策有背离,即便那不是你的主意,最后板子却是要打到你的身上的。
老三你也得小心,虽然省长不管党建,但你是搞经济的。这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自由化的东西,更加要看得紧一些。等你回去了以后,不妨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一点,只要不乱,等这阵风过去,就能有好处。
卫红你也要小心,荆北省发达也不发达。这样的地方更容易出现矛盾,即便你不是主要领导,但该坚定立场也得坚定,不能做墙头草,那样是会吃亏的。”
第六百五十七章闲聊不闲3
刘老爷子这话,说得是相当的精彩,但这话落在刘东的耳朵里面,却觉得老爷子的话虽然好,但依旧有一个主旨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所谓的原则立场。
原则和立场,这两点基本上就贯穿了从古到今官场上面所有的问题,无论是最底层的官员,还是最高层的领导,想要做好官,你就不仅仅需要做出政绩,原则和立场,才是升官最为紧要的东西。
就拿明朝的时候海瑞来说,要按照官场的规矩来说,他就真的不太适合当官。之所以流传这么广,不外乎就是占了文人的光环而已。要说他做官,真做出什么耀眼的政绩,至少从现代来说,他没有多少闪光点。
要说到他的原则和立场,其实也没有和当权者多么的契合。无论是他的顶头上司皇帝,还是其他的同僚,他都从来没有契合过,虽然他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在当时他做官的时候,绝对是一个悲催的货色。要不是当时的文人需要他这种所谓的骨气,来衬托文人的不凡,或许到今天,压根就不会有什么海瑞的事迹流传。所以,按照官场上的角度来说,海瑞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在他生前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皇帝老大看他不爽,虽然当时的首辅为他奔命,那也不过是想要将皇帝的军。真要说看上他什么才华,那简直就是扯淡。所以当时的首辅也不过是想要让海瑞不死,活着就行了,至于当官什么的,也就是说说,没有落到实处。
而清朝的和屯耆退橇礁黾耍淙缓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最后还让新皇帝给干掉了,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和惫伲鞘蔷杂幸惶祝脑蚝土⒊。秃芷鹾纤睦现髯忧。ㄉ厦妫彩值挠辛稀?br />
所以在乾隆时期,和僭撕嗤ǎ甘瓴坏埂K脑蚝土⒊。褪乔〉脑蚝土⒊。灾劣谛禄实凵衔唬讼〉挠跋炝Γ疾坏貌荒煤瞳|开刀,可谓是官场典范。
而到了现代,原则和立场这玩意,同样重要。就算是小小的科级干部,如果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对着干,那他的官也不会当得好,所以概括起来,虽然原则和立场这两个词语看似飘渺,但实际上就是上面的人在想什么,那原则立场就是什么,至于自己的原则和立场,那也就只有对下面的人才有用。
而现在,虽然老爷子告诫自己的四姑丈要坚守原则和立场,但这个原则和立场,到底应该靠向哪个方面,老爷子却是一句话都没有提,这样笼统的告诫,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意义和用处。
要说老爷子也够纠结的,对于自家人,其实压根就不用说得那么云山雾罩,但由于他现在其实也并不是太了解老首长到底在想着什么,所以也就只有给大家打太极,要不然,真自己说了一个标准,然后这个标准又恰恰和老首长的意思不太一样,那岂不是就把自家人都全给坑了?尤其是在这样的大事情上面,只要走错一步,那就别看现在的刘家很风光,但在那样的大风浪下,刘家也不过是一叶扁舟,说翻浪就翻浪。
但这话毕竟是老爷子说出来的,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表示出异议,作为刘家的掌门人,就算老爷子彻底的退下去了,真正接班的刘长征,现在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家主,老爷子有什么话,他一样的也要照办。
就在老爷子说完刘长征他们几个之后,老爷子又把话题转到了刘东的身上:“小东啊,刚才在门口的时候,你不是说有事儿要和大家说说么?现在就把你的想法给说出来,看看到底合适不合适。”
对于刘东,老爷子是相当的喜欢,虽然在个人感情问题上,刘东是坚决不接受老爷子的意见,但其他方面,刘东在家里面的作用,却并不小。要知道,这几年刘家很多大事情上,都有着刘东的点子在里面。无论是大事儿上面,还是小事儿上面,刘东的眼光,都是很好的。
还记得当初自家老二和那个人不太对付,但因为有刘东的插手,老二和那个人扯上了关系,并且还成了那个人的嫡系。虽然当时老爷子并没有多在乎,但看看现在那个人的成就,老爷子也不得不佩服,这一转眼,那个人就到了比自己当初还要高的位置,老二有了这样的关系,就算仅仅是一个副部长,那在机工部这边,一样的要比正部长好用,而且谁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
而现在,刘东又有了新的想法,老爷子也真想听听他的意见。虽然刘东从来不进入官场,但如果刘东站在局外,说不定也有更好的主意。
听到老爷子点了自己的名,刘东就立马开口把之前自己的想法给说了一遍,重点就在于顺序接替,让大伯先上,然后自己老爸或者二伯再顶上这样的想法给说得清清楚楚。这样即避免了刘家的难处,也能让刘家在政治上的动态有了很大的延续性。
之前在家里面,是没有任何人想到过这一点的,毕竟现在老爷子还健在,而且身体也很不错,有什么大事儿,老爷子也能顶上,让家里面其他的人都有了依赖性,反正老爷子在,有什么事儿都没有问题。
但现在刘东这一想法说了出来以后,就是对其他人想法的一种颠覆。在刘东的思想里面,老爷子的作用完全就是降到了最低,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定鼎乾坤。
所以当刘东这话一说出来以后,立马就激起了大家的反对,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大伯刘长征:“小东啊,你怎么能这么想呢?老爷子现在身体还那么好,思路也清晰,你就想着让你大伯顶上,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刘家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如果没有老爷子,就凭着我们几兄弟,哪里有那么能耐。现在倒好,你就直接让你爷爷放手,你这孙子到底是怎么当的?”
虽然刘东的思想当中,最受好处的就是大伯,但问题是大伯在刘东说话之前,就压根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现在刘东却提出要大伯当顶梁柱,别看很风光,但实际上他还真怕自己担负不起这样的责任来。
听到大伯这样说,刘东依旧不妥协的说到:“大伯,我知道突然提出这么一个想法出来,你们都会觉得太过冒失。但是这样做,对于我们刘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老爷子现在身体很好,再管个几年没有问题。但老人的精力,毕竟不如年轻人那么充沛,要是事事都让老爷子定夺,那对老爷子的身体,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其实到了现在,老爷子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也并没有多少了。对于咱们老刘家来说,老爷子就是一个象征。老爷子我这话您可能不愿意听,但如果现在不把次序给定下来,并且做好准备,那么以后万一出现什么问题,那我们刘家岂不是会乱套?
相反,现在老爷子您彻底的闲下来,大伯你也能好好的实践一下,而老爷子没有了烦心的事儿,身体也能好上很多。而只要老爷子的身体好,咱们老刘家就有底气。随便什么事儿,别人也得考虑到老爷子的意思。就好像核弹这样的东西,他们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限于威慑,那玩意自从出世以来,除了在小日本那边弄了两个之外,其他的时候,都是放在仓库里面的。也没见谁会疯狂的把那东西拿出来乱用,但威慑力谁都能看得见。”
刘东这话,说得是相当的有道理,而这个道理,其实在今后的几年当中,会逐渐的让所有大家族都接受。而刘家可以说是走在了其他家族的前面。老爷子之前就彻底的退下来了,但老爷子退下来以后的人望,却要比在位的时候,更加的强大。
以前老爷子都还不是顾委里面的常委,但现在老爷子彻底退下来了以后,他的意见只要说出去,就连现在顾委里面那些常委,都不能小看。虽然老爷子现在说的话少了,但是分量却不知道比起以前要重多少。这就相当于以质量拼数量,在这个年月,尤其好使。
在大家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概念,别人老刘都不恋权势,说退就退。现在老刘想要说句话,咱们这些人要不好好考虑,那岂不是人走茶凉的典范?本来顾委这个组织成立的初衷,其实就是那些老同志们怕人走茶凉。现在老刘那是真的人走了,要是出现茶凉的情况,岂不就是证明他们之前的想法是正确的么?
所以老爷子只要有话要说,就算仅仅是老爷子自己的话,顾委那边也得帮忙,不能让想法变成现实。要不然,老同志们都不干啊。
而现在刘东的提法,其实就是更进一步,让老爷子不但在外面彻底放权,在家里面也彻底的放权。在外面放权,还怕别人以后不听自己的,但在家里面放权,真要说话的时候,难道自己的儿子还有其他人,会真不听自己的?
比起现在还要对家里面的事情事事负责,还不如关键的时候再插手,把自己的威信,用质量提上来。所以当刘东和他大伯刘胜利在争论的时候,老爷子自己却是在实实在在的考虑刘东的说法。
第六百五十八章真的放权了
但现在,老爷子的考虑自然没有被刘长征看出来,听到刘东依旧在辩解,刘长征不耐烦的说到:“不行就是不行,没有老爷子的刘家,还是刘家么?小东,我知道你有才华,也很有理想,但你毕竟不是在官场里面沉浮的,自然不知道这官场和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