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门 第 18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上次要是没有在京里面跟他闹对立就好了,至少还有一份儿同僚之间的香火情分,现在可好,彻底没有退路了。”孟昭心中哀叹了一声,就开始思虑自己要怎么办才能够解决这件事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局的局长陆伟风已经退缩了,面对正厅级的省纪委常委、龙城市委〖书〗记叶开,陆伟风不敢造次,除非他不想要这个官帽子。

    更何况据叶开说,随后秦方尘〖书〗记要来东山市坐镇,而省委岳山〖书〗记可能也快驾临东山了,在这么大的压力下,陆伟风没有把他孟昭顺手给卖了,就算是相当厚道,又怎么可能冲到前头,为他顶雷?

    孟昭顿时觉得压力很大,一时之间竟然像是老了十几岁一样。

    以前他总是觉得自己在东山市呆着就挺好的,可是现在看起来,久居一地为官,也并非好事儿,虽然说自己的关系网络比较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也是比较令人头疼的。

    这一次出了这样的事情,他的处置有些不力不说,同时还遇到了叶开这个冤家对头,完全就没有和解的可能性,看起来是要出大事了。

    不管最后的处理结果如何,眼下这个市长的位子,是保不住了。

    孟昭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处理叶开的事情,就接到了另外一个消息,省委岳山〖书〗记栗坐直升机,来了徐陵县。

    原来他总是觉得,如果岳山〖书〗记迟迟不出现的话,自己在这边儿还是有一些运作空间的,总是能够做一些弥补工作,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岳山〖书〗记居然这么快就来到了徐陵县,让人感到有些猝不及防。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孟昭顿时面如土色,一时之间连电话掉落到地上,也没有察觉。

    没想到,事情来得是如此之快。

    第771章叶市长【三更】

    岳山书记来得快,走得也快。

    叶开甚至都没有机会跟岳山书记见上一面,他就离开了。

    京城的税制改革会议,已经就在眼前,他势必是不能在这边儿停留太久,所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交到了秦方尘书记的手中来处理。

    岳山书记来到东山,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自然就是去了灾区,视察了救灾工作,看望了受灾群众,第二则是宣布了免去孟昭东山市长的决定,任命叶开为东山市委副书记,提名叶开出任东山市代市长职务。

    “二少你这就成了市长了?”李海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都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感觉。

    虽然说之前叶开就已经是正厅级的干部,而且是大权在握的那种,可是要说他突然就成了管理一个地级市几百万老百姓的父母官,还是让人感到太意外了。

    也不知道岳山书记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会任命叶开出任这个职务的?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不但是东山市的干部队伍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就连叶开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岳山书记是不是有些欠考虑了?我这么年轻,确实不合适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叶开在接到这个任命的同时,就向秦方尘书记讨教了一下。

    秦方尘书记虽然对于岳山书记的决定,同样有些惊讶,但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显然是要比叶开强大一些的,听了叶开的话后,就对他说道,“岳山书记的决定。代表着省委省政府两方面,既然他这么决定了,那你就要把东山市的担子给挑起来,现在这边儿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康城镇的事情一出,东山市的干部们心里面都有些散,你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工作给抓起来。现在。不是对领导决定提出异议的时候,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工作能力的考验!”

    随后叶开又给叶老爷子打了个电话过去,表示对于这事儿比较困惑。

    “作为党员干部。组织需要你的时候,就要迎难而上。”叶老爷子先是将叶开给教训了一番,然后又嘱咐了几句,“东山的情况比较复杂,矿多。不好整治,这一次调你过去工作,想必岳山同志也是下了决心的,要将东山的事情彻底解决掉。你要好好配合,不负重托。”

    叶老爷子说的很简单。但是叶开听了就心中有数了。

    虽然说任命自己为东山市代市长的决定是岳山同志做出的,但是这件事情肯定是已经由高层首肯过了。否则的话,岳山书记也不敢把他这么一个刚过了二十岁的年轻干部,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来。

    毕竟,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或者市长,那可以说是封疆小吏了,在自己的地盘儿上,可是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的,要比县委书记或者县长这种俗称中的“百里侯”所拥有的权限,大了很多倍。

    当然了,权力和责任是并存的,叶开顿时就觉得自己的肩头担子,沉重了不止十倍。

    是否会被这幅担子给压垮,叶开自己的心里面也没有什么底气,只能是硬着头皮赤膊上阵了,想来东山市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自己既然在龙城市都能搞得定,那么来了这东山市,也不会被困难所压倒。

    在经过了三昼夜的救援之后,康城镇那边儿能够找到的幸存者的可能性,也几乎降低到了零,现在考虑到的问题,无非就是赔偿问题,以及灾后重建。

    新兴公司的老板杜青林走得很匆忙,再加上叶开出手够快够及时,银行方面的私人账户也被冻结清算,现在能够从新兴公司方面筹措到的资金,加上杜青林私人账户中的资金,大概有两千多万,用来给受难者家庭做补偿,倒是勉强够用了。

    只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矿工们的着落,孤儿们的安置,还有打工者们的遣散费等等,这些都需要市政府方面来筹划。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叶开这边儿的任务,也不能说是顺利完成。

    救灾和善后问题,虽然是秦方尘书记在副总则,可是叶开作为地方官,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毕竟东山市的财政,现在是由他来把持了。

    一连三、四天,叶开都是在一线渡过的,渴了随便喝点儿水,饿了就吃个饼子夹泡菜什么的。

    东山这边儿,一到了晚上,还是比较冷的,叶开干脆也学其他领导们,外面罩一件绿色的棉军大衣,一来是耐脏,二来确实挡风暖和,三来就是这个比较贴近群众,是广大干部们深入一线的必备之物。

    如今经过群众和救灾队伍的发掘之后,有一些受损较轻的房舍,已经被清理出来了。

    虽然这里面的很多东西已经不可使用,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能用的物件,各家的幸存者们,留着一些物件也算是有个念想儿。

    此外就是一些生产物资,这些东西比较牢靠,倒是不会被泥石流给冲毁。

    目前很多人就是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是从中拣一些能用的东西出来。

    叶开看了看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觉得这边儿要彻底清理出来,大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只能是尽人事而已。

    “叶市长,还是回去吧,这边儿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看头了。”市局局长陆伟风,最近表现得非常积极,几乎是放下了大部分的工作,一直围着。

    此时陆伟风的心中,可是着实捏了一把汗,上次若是真的听了孟昭的吩咐,跟叶开拉开了旗鼓对着干,那么现在他这个局长位子,也是要保不住了。

    “虽说如此,可是事情未了之前,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叶开看了看遍地的泥浆,也有一些沉闷地说道。

    两人转身离开了现场,一块儿去了徐陵县招待所休息。

    吃过饭之后,徐陵县的县长孙师文就跑了过来,拜会叶开。

    说起来也有些奇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县长孙师文反倒是没有什么事情,不过也没有幸免,被记了大过,这个对于干部而言,就算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了。

    事后叶开也了解过情况,这才搞清楚原来孙师文在徐陵县算是弱势群体,所以仇恨值拉得也不多,反倒是没有受到太严重的牵连。

    “叶市长,这是我们县里面拿出来的康城镇灾后重建方案,您看看是否妥当?”孙师文将自己带过来的报告,送给了叶开。

    灾后重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无论是从选址,还是到政府投入,工程队伍的选取,再到灾民的安抚等各方面,这些都是要考虑周全的。

    叶开看了看孙师文带过来的重建方案,大概有几十页之多,各方面都有考虑到。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附近很多田地也被冲毁了……”孙师文对叶开说道,“田地被泥石流给冲毁,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清理好的,事实上,由于泥石流带来了大量的泥土和石块,这田想要恢复的话,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就做不到的。”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叶开也挠了挠头,山区本来就很缺少田地,这仅有的一点儿田地都是用来种口粮的,山上虽然能够间或种一些杂粮,却顶不了多大的作用。

    想要恢复生产,让灾民们在镇子重建之后恢复正常的生活,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人总是要生活的,没有口粮可以从外地买进来,但是没有经济收入就很成问题。”叶开皱着眉头对孙师文说道,“我看这边儿的山上并不算是很荒,植被也很多,如果用来种酸枣树或者枣树,应该不成问题吧?”

    “倒是可以的,而且长得不错。”孙师文点头回答道,“只是虽然能种枣树,却比不上人家别处的口感,所以卖不上价钱去。”

    “那就种酸枣树吧,这东西由政府方面收购,保证镇上居民的生活问题。”叶开想了一下就决定道。

    “可是,我们收了那么多的酸枣,能有什么用处?”孙师文对此有些不解。

    “酸枣这东西还是用处很大的,一个是好活,环境差一点儿没关系,另一个就是可入药,对心脏有益,还有就是加工成酸枣汁产品的话,会有很好的销路,关键就是卖一个纯天然的亮点。”叶开对孙师文说道,“市里面或者县里面考虑投资一个酸枣和大枣的加工基地,拿出产品来,一个是可以提高收入,二来也是解决了康城镇灾民们的生活问题。”

    “关键还是要看销路啊……”孙师文对于这个事情,并不是很有信心。

    “只要产品能够拿出来,销路并不是问题。”叶开对于此事,倒是很有信心的,他想起了后来似乎还有个加工枣片的企业,搞得上市了。

    这说明他的思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能不能成功,就要看推广产品的力度了。

    对于宣传工作,叶开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

    三更奉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72章转型发展初考虑【四更】

    叶开一连在徐陵县住了有大半个月,这边儿的事情总算是消停下来了。

    直到叶建欢给他打电话过来,抱怨他都没有见证到侄子的出生,叶开才意识到这都快过六一节了。

    叶建欢跟沈雪的儿子,还真是五一当天出生的,六一过满月。

    “我儿子出生你没有赶上趟儿,过满月的时候,你总得过来看一眼吧,叶市长?”叶建欢对叶开说道。

    “是叶代市长!”叶开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我倒是想回京一趟儿呢,可是现在诸事缠身,没有那么自由了。”

    别的不说,光是东山市的日常事务,还有康城镇这边儿的灾后重建工作,就足以让叶开忙个焦头烂额。

    秦方尘书记此时已经返回省里面了,毕竟他省纪委的工作也是非常忙碌的,不可能时时都陪在康城镇这边儿,所以叶开身上的担子,又加重了一些。

    而且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一次受灾过程当中,镇上的学校保存完好,但是很多学生都成了孤儿,这对他们也是一种相当大的打击,今后要如何生活,确实很伤脑筋,虽然说东山市里面也做了相应的安排,甚至为这几十名学生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由东山市的企业家们捐助了一笔钱出来,作为他们生活和上学的来源,但是心灵上所受到的创伤,却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所以叶开也准备在六一节的时候,专门组织一个活动,让这些孤儿学生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重树面对生活的信心。

    这种场合,他如果不出现的话,估计效果是会打一个很大的折扣的。

    “唉,当官儿就是不自由啊,尤其是你们这些主政一方的官员。”叶建欢听了之后,也是有点儿无奈地说道。

    他倒是想让叶开回京,参加他儿子的满月宴的。可是现在看起来,这成了奢望了。

    假如叶开还是处在原先龙城市纪委书记的任上。那么回京一趟儿,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现在身为东山市的父母官,就不是那么自由了。凡事都得考虑一下前因后果。把方方面面都安排好才行。

    尤其是他现在刚刚主政东山市,头上这个“代”字还没有去掉,他可不希望因为一时的疏忽,就被人赶回老家去。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地级市市长,叶开无疑已经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远非当初当市纪委书记的时候,还可以低调一点儿,所以他同时也成了众矢之的,一旦有什么不合适的举动出现,立刻就会又很多人跳出来。找他叶开的毛病!

    “我让妤总代我送小侄子一件礼物好了。”叶开对叶建欢说道。

    反正现在老叶家的人也知道钟离妤的情况,叶开不在。由钟离妤来代替出席这样的活动,倒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妤总出手,总不会让叶建欢感到礼物太轻了。

    事实上,叶建欢打电话过来,主要是因为长时间没见着老弟,有点儿想念而已,至于礼物什么的,还放不在叶大少的眼中。

    “我最近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叶建欢向叶开诉苦道。“以前觉得女人多了挺有意思的,现在突然两个女人同时有了孩子。我就有点儿要崩溃的感觉了,你不知道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多么可怕的生物!”

    叶开听着叶建欢诉苦,不由得笑了起来。

    有人说过,小孩子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贸然跟小孩子扯上任何的关系,都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事实上,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现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都能让叶大少感到崩溃,那么成长起来的儿子女儿,会不会让叶大少想要移民火星,那就真的很难说了。

    虽然叶开觉得自己似乎没有机会参加小侄子的满月宴了,可是天下的事情,偏偏有很多都是人所无法掌握的,就在五月底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中。组。部的通知,说是要他参加在京举行的市长论坛活动,而且强调了中央主要领导会到场,没有特殊原因的话,不得无故缺席。

    如此一来,叶开倒是真得得回京一趟儿,除了参加这个市长论坛活动之外,还得顺道参加小侄子的满月宴,也算得上是公私兼顾了。

    叶开把这件事情告诉叶建欢的时候,叶建欢就在电话中大笑,自夸他儿子的运气逆天,居然能把二叔给召回京城,确实不是一般的运气好啊。

    对于这一次回京参见市长论坛的事情,叶开也从侧面打听了一下,说是有可能会有即兴提问的环节,大致上应该是从城市发展,还有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对市长们的一番考校,相当于是从这一群人中选拔重点培养对象。

    鉴于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大家可能都在做比较充分的准备,一方面是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尽可能刁难同伴儿,提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出来。

    叶开听了这个,倒是没有什么担心的。

    对于东山市的发展问题,他也有个有一些通盘的考虑,自然就是在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在当地因势利导地建设一些矿产项目深加工的厂子,争取让东山从纯粹的资源流出地,变成具有一定程度加工能力的工业资源基地。

    当然了,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行的,各方面的情况都很复杂。

    从煤炭的深加工来说,就存在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及经济投入方面的制约,找不来大资金,拿不到高新技术,叶开的设想自然是无法实现。

    事实上,高新技术还是有一些的,从欧洲那边儿,或者俄罗斯那边儿,甚至是国内的一些煤炭研究所里面,都能够搞得到很多实用技术,只是现在很多地方领导,对于煤炭深加工技术并不重视。

    想想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这东西直接挖出来就能卖掉,又何必费那么多的功夫,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呢?

    就拿东山市这边儿来说,几乎全市的所有县区,都是在进行煤炭的开采,但是搞煤炭产品深加工的,却只有东山焦油厂一家,而且环保项目多数都不达标,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比较大。

    如果不是东山焦油厂的利润不错,又养了好几千名工人的话,估计市政府关停他们的想法都有的,即便是现在,东山市焦油厂也不是很受重视。

    根据叶开的调查发现,东山市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仅仅是徐陵县一县的煤炭储量就超过了百亿吨之多,现在大大小小有煤矿一百多座,产能在千万吨左右。

    以此一例来看,东山市在煤炭采掘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充足了,但是在深加工方面还有大面积领域未经开发。

    煤炭总是有挖空的一天的,所以叶开很清楚,在煤炭采掘业处于高峰的时候,就必须进行转型发展,而为了实现转型跨越,低碳节能,就必须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及早地部署项目。

    要知道煤炭不仅是燃料,更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东山市的煤炭,主要是气肥煤,其粘结性差而不能用于炼焦,但是因为含油气较高,所以在制备油气方面是可以考虑的。

    这方面主要可以涉足的有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等,可以说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虽然说现在还看不出国内石油的短缺问题有多么严重,但是叶开自己是很清楚的,哪怕就是在十年后,国内汽车的保有量,也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速,更不要提到了二十年后,很多家庭都不仅只有一辆车了。

    石油方面的压力增大,那么煤制甲醇和煤制天然气方面的需求,自然会有非常大的提升,差不过光是煤制甲醇就会有近亿吨的需求空间,至于说煤制天然气更是解决国内天然气短缺的瓶颈的重要出路。

    如果东山市能够抓着这方面的项目,率先发展的话,几年之后,一个非常完善的煤炭资源深加工基地,就会拔地而起,东山市的煤炭深加工产品,也将会行销全国各地,十年之后,甚至能够在全国市场上占有一个很大的比例。

    叶开想到了这些方面的事情,心情顿时就变得比较明朗起来。

    以前的时候,他只是管纪委工作的,经济方面虽然有很多想法,却是无法付诸实施,只能是通过自己的企业来加以试行,但是现在不同了,作为东山市的代市长,而且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就会被扶正为东山市长,他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来操作这方面的事情了。

    叶开自己也很清楚,就以现在大家对于煤炭深加工行业都不是很重视的程度来说,他提出这些想法,估计都会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是等他真的抓住了机会,率先建设起这个煤炭深加工基地,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之后,很多人就要跌碎一地的眼镜了。

    如果能够搞成这件事情,不仅对于东山市是很有好处的,对于整个河东省的辐射作用,也会非常明显。

    只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东山本地力量的反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73章一鸣惊人【五更】

    说起来也有点儿意思,对于东山而言,建设一个煤炭深加工基地,本身是对于东山而言非常有利的事情,可是先一步会提出反对的,恰恰是东山本地势力。

    这里面的原因,说穿了也简单,就是因为用工的问题。

    开采煤炭,却不了人工,但是东山本地人当中,除了农业人口之外,大部分都被各矿给吸收了,剩下的一部分人口,则维持着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服务于各行各业,找不到工作的人是很少的。

    即便是如此,各矿上的工人也是短缺的,所以从南方一些省份远道而来的打工者,数量也很多,他们也成为各大矿上采掘煤炭资源的主力之一,至于说当地人,更多的是从事地面工作。

    毕竟作为本地人,他们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也深知下井工作的危险性很大。

    虽然说地面上的工作拿的工资相对要少一些,可是综合考虑起来,工作轻松,危险性小,倒是也能够让人满足了。

    可是叶开如果要在东山建设一个煤炭深加工基地的话,除了占地之外,就是要用工,那么势必就会对本来就很紧张的东山用工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各大矿上的工人少了,直接影响到的就是矿主们的收入,所以他们对于这件事情,肯定是要激烈反对的。

    带着对于东山市经济转型的初步想法,叶开踏上了回京之路。

    参加这一次市长论坛的市长们很多。都是地级市的市长,也有副省级城市的市长们,至于说直辖市的市长,呵呵。人家都是中委身份,正省部级大员,自然不可能到这种地方抛头露面了,至少是不会跟他们一块儿吵来吵去的,最多就是在主席台上坐一会儿,听取一下他们的发言什么的。

    这一次的论坛会持续三天左右,第一天就有人吵翻了。

    最主要的争论点,还是在于目前争议颇多的国企改革和市场经济这两项上面。

    在国企改革方面。有很多人都认为,企业的改革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改革,而国家的改革则主要是对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政企不分的改革,也就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进行实质性的重大改革与调整。

    对于市场经济的问题,大家的看法分歧就比较严重了。

    有些人认为市场和计划就是天生对立的,你要搞了市场,就没办法计划了,反之也是一样。

    “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实行计划经济所取得的成果,现在一下子说要转型了,变成市场经济了。这个确实不大好接受。”一位市长就表示,“而且很多同志们都有这方面的担心。既然是市场起作用了,那么我们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事情?难道说我们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吗?那么这样的话。对于社会的影响和掌控,又该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

    很显然,对于放权这种事情,无疑是在大家的心口用刀子剜了一块肉下来,谁的心里面都不会觉得很舒服的,政府纯粹变成了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只留下一个税收杠杆,比起以前统领一切事务的时代,可是要差远了啊。

    叶开在这一群人当中,也是很引人注目的。

    刚开始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混进来的领导随员之类的,可是这边儿管理这么严格,还真没有什么闲人能够混的进来。

    后来主办方在介绍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这位参会人员中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河东省东山市的代市长叶开同志,顿时让会场中骚动了一阵子。

    很多四、五十岁的市长们,看到叶开这个只能算是晚辈的年轻人呢,居然已经跟自己平起平坐,心里面是什么滋味儿,确实不好描述。

    不过在听了人家对叶开的工作经历介绍之后,众人才发现,这人能够当上正厅级的干部,还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只从他赤手空拳地打造出一个圣王新。区来,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

    至于说后来去了龙城之后搞出来的廉政账户制度,此时已经被中。纪。委开始向下面推广了,众人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不清楚始作俑者居然就是这个小伙子。

    龙钢和凌钢的两个案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处理得了的事情。

    而众人听了他接任东山代市长的日期,正是在东山市徐陵县发生了康城镇事故之后,所以就有人推断,这位叶开叶代市长,是被河东方面派过去,充当救火队员的。

    至于说叶开是否能够将代市长前面的那个代字给去掉,想来上头就是要看他在东山市的一番作为了。

    如果叶开顺利通过了上头的考察,那么他将会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一位地级市的市长。

    虽然大多数人对于叶开,都有了一定的认同,但是对他不屑的人也是存在的。

    下午开会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不知道怎么着就把矛头指向了叶开这边儿,请叶开给大家讲一讲他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主持人于是就问了叶开,请他说两句见解。

    叶开自然很清楚,这是大家看自己不顺眼,想要给他来个下马威呢。

    不过叶开也不是好欺负的人,说道对于企业和市场之间关系的理解,他自问不逊于在座的任何一位。

    对于一群从计划经济中走过来的叔伯大爷们,叶开自信可以给他们好好地上一课。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在市场上,任何人不为别人创造价值,就不可能获得收入。所以你必须努力为他人创造价值。”叶开站在发言席前,沉声说道,“价格提供了一个信号,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没有价值,要在市场上考验,要由买的人说了算。没有人愿意超出你为他服务的价值来付出价格。当两个企业竞争,我们说某一个企业更有优势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企业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既消费者剩余。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

    他的这种说法,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众人听了之后,都觉得有些发愣。

    原来以为,叶开应该能够用高中或者大学课本上学到的那些经济学原理,给众人讲一讲的,这么一来,大家也可以笑话他一下,说他是初出茅庐的学生,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

    可是现在他这么一讲,却是让人有些拿捏不准了。

    “进一步看,企业如何创造更大剩余价值?靠的是创新。市场竞争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看谁更有能力生产新的产品,或者说用新的方式生产产品;谁更有能力开拓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织形态,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价值。”叶开接着又说道,“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正是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所以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所以才会使我们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财富。”

    不过也有人对叶开的话,表示了一定的反对。

    有一位市长就站起来反问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是来源于技术的进步,叶市长认为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所推动的,我不能苟同。”

    附和他的意见的人,也确实不少,毕竟这句话,可是那一位老爷子说出来的。

    对于这种问题,叶开倒是不怕说什么的,他直接就说道,“关于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认为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来自技术进步。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体制下技术会进步,有的体制下技术就不会进步?”

    这个问题,确实又把很多人给问住了。

    “是什么推动了技术进步?”叶开问了一句,然后才自问自答道,“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推动技术进步,并使新的技术很快投入运营,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在古代,也有不少的技术发明,但这些发明很少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为它不是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产生的,很难商业化。聪明人靠灵感想象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我才会强调体制的重要性。”

    见众人对于他的话一时之间提不出什么强有力的反驳观点,叶开就又接着说道,“中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也正是看到了这种体制对于企业竞争的作用,竞争就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因为他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需要,所以我们的技术才会在竞争中获得进步,而反过来,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改善的机会!”

    叶开的一番话,在众人的脑子里面,还是掀起了滔天巨浪,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年轻人居然能够将这里面的事情,想得这么明白。

    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现在虽然大家都在这么喊着,但是真正弄明白的人,确实很少,他们只觉得将国企变成了私企,似乎这就是市场经济了,但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竞争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

    如果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竞争形成,那么这个市场经济显然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假货。(未完待续)rq

    第774章洪正同志的赞赏【一更】

    第一天下午的市长论坛,叶开发言之后,就请假离开了。

    众人的反应如何,他没有去看,想来思想上的冲突应该是比较激烈的。

    应该说,改革开放十几年,确实给国内带来了一批敢想敢冲的干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这样的命题,研究的人还不是很多,毕竟之前大家也只是谨慎地提一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已,对于市场二字,还是畏之如虎。

    即便是在一年多前,大家仍然是在为了一个“姓社姓资”的问题争执不休,更不要说让他们现在就全盘接受市场经济的概念,领会到竞争的价值,确实有点儿难度。

    但是这个命题是应该早一些就抛出来的,越早提出这个问题,大家的关注也就越多,说得越多,分析得越多,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总好过以后再补课。

    叶开在会上想要抛砖引玉,但是这个玉石有没有引出来,他就不管了,直接回了家里面。

    叶建欢这边儿,虽然弄得比较热阄,不过却没有铺张,就是在家里面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们。

    其实作为娱乐公司的老板,叶建欢自然很清楚怎么样才能把聚会给办好了,不过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所以自己倒是不方便经办了,所以事情都是由手下来操作的。

    “老二,你总算是赶过来了。”叶建欢见到叶开,还是很高兴的,不过就拉着他说道,“帮我挡酒!”

    “这个够呛啊,我晚上还得赶一场呢……”叶开被叶建欢拉着袖子,不得已随着他走一边儿表示自己的无奈,“明天要接着开会的,听说洪正同志也要过来,万一醉醺醺的,你老弟我的形象,岂不是全够给毁了?”

    “背后说我什么坏话呢?”忽然一个声音响起来。

    叶开和叶建欢回头一看,不由得有些吃惊,居然是叶老爷子跟洪正同志一块儿过来了,听到了他们兄弟俩说话洪正同志就板着脸问了一句,不过眼睛里面却有些笑意,显然是在逗他们玩儿。

    “洪副总亲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赶紧里面请。”叶建欢赶紧说道。

    作为主人,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迎宾,之后就是陪酒。

    其实洪正同志是刚刚从叶老爷子那边儿出来听叶老爷子说自己添了重孙子,正办满月宴,而洪正同志正好儿有个空当儿,就干脆过来凑个热闹,捧个人场。

    否则的话,这种性质的宴会他是不大可能参加的,要说是叶开结婚之类的事情,或者他会比较有兴趣,也会比较给面子一些。

    “听说你今天在会上放炮了,待会儿过来跟我讲一讲。”洪正同志看了看叶开,对他说道。

    “哦,好的。”叶开点了点头然后看了叶建欢一眼。

    洪正同志想要跟他谈事情自然这迎宾的事情,就不好再陪着叶建欢去做了。

    叶建欢自然是很清楚的,他立刻就推了叶开一把,对他说道“把洪副总给陪好了,你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叶开笑了笑,就陪着洪正同志和自家老爷子走了进去,周围的人见了叶老爷子和洪副总亲临都是感到有些惊讶的,没想到他们这么忙居然也抽出了时间,跑来这里参加叶建欢孩子的满月宴。

    沈雪此时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在里面抱着孩子,被众人围着看。

    叶老爷子和洪正同志走过去逗了逗孩子,笑着说了几句吉利话儿,然后才进入了家里面,找了个房间坐下来。

    像他们这种身份的人,自然是不适合跟人挤在一块儿的,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也不能这样简单处理,叶建欢的父亲叶子健总长也赶过来了,陪着他们说话。

    至于说叶子平和叶子初兄弟俩,肯定是不可能专门赶回来了,毕竟这不能算是很大的事情,他们公务缠身,远在外地,不能参加也是情有可原。

    叶开的警卫们也都被借用过来了,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他又叮嘱了李海他们几句,然后才赶到屋子里面,跟叶老爷子和洪正同志他们说话。

    他们这些大人物,一旦说起话来,总是离不开国计民生这几个字的,因此洪正同志一看到叶开进来,就对叶老爷子说道,“叶开同志是真正的后生可畏,下午在市长论坛的一席话,让很多人都感到了震撼,其中一些观点很新颖,也很切中要害,对我很有启发。”

    “洪副总过奖了,其实我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谈一谈感受而已,当不得您如此夸奖。”叶开很自然地表示了感谢,然后表示自己水平有限。

    “你那个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就是竞争,这个论点就提得很好,我深表赞同。”洪正同志笑着说道,“目前国内的企业,就是太过死气沉沉了,缺乏的就是竞争意识,以及竞争的环境。我们搞国企改制,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市场化进程来推动他们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去,把死水变成活水,这样里面的大鱼小鱼们,才有生存的可能性。”

    “洪副总说的非常好,我在搞企业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企业如果没有竞争意识,只是沿袭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作法,迟早是要被市场所淘汰的。”叶开立刻点头赞同道,“没有形成真正竞争环境的经济,显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得到世界认同。”

    叶老爷子听了之后,就皱着眉头说道,“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你说的这个世界认同,又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还想要称霸全球呢?”

    “如果有机会的话,为什么不可以?”叶开反问道,“虽然我们的口号是决不搞霸权主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肯定是要走出去的,不说这么大的海疆中存在各种纷争,就算是在国外的华人华侨,以及走出的企业,也需要国家权力提供的保护,所以国家强大了,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入到国际纷争中去,所谓的不搞霸权主义,当然是正确的说法,但是实际情况就是,你不称霸可以,却必须要有足以称霸的实力。”

    众人听了叶开的话,不由得有些赞许。

    以叶开的年纪来看,他能够有这样的见识,可以说是头脑清晰有远见了。

    叶子健顿时就笑着说道,“没让小开参军是有点儿亏了,放到军队里面去,铁铁的是一个鹰派将领。”

    “呵呵,让他搞经济,作用要比放到军队里面大得多。”叶老爷子笑着说了一句。

    “你对国企改制的一些设想,我还是很感兴趣的。”洪正同志问叶开道,“关于你对凌钢改制的想法,我是支持的,现在他们有了什么具体的方案吗?”

    对于现在的很多国企改制工作,都是将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改制的,叶开提出的优秀国企也应该改制的观点,虽然贬褒不一,但是对于高层而言,确实也是一个亮点,尤其是洪正同志,也很希望看到像凌钢这样的企业,一旦完成了改制之后,究竟会有多么大的变化?企业利润是否也会有了长足的增长呢?

    想到这个问题,洪正同志就忍不住要问一问叶开。

    “凌钢改制这件事情,我一直都在关心着。”叶开认真地回答道,“跟直接给企业领导层以股权一定的股权相比,我更倾向于给他们股权激励,比如说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将企业经营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获得一部分股权,但是这部分股权必须通过出售以后才能 (:

    ) ( 官门 http://www.xshubao22.com/2/233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