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人吃牛肉面还要自己赊账。
江湖第一大盗,生活却如此朴素,如此寒酸,这种情怀,这种道德追求,怎么让人忍得住不去点三十二个赞?
太多读者对这种劫富济贫,欺强怕弱,重情重义的大侠缺乏足够抵抗力,关键是他既潇洒还忧郁,他随随便便系着布袋,随随便便挂着刀,他他唱着忧伤的歌,像一匹来自北方的孤狼……
所以,柳敬亭写到萧十一郎出场就立即停手,因为这个开篇到这里已经足够,他熟练的登录WC,然后直接把三章故事贴到陆艺筹邮箱,休息了一会,活动活动肩膀,然后关电脑睡觉。
……
同样时刻,柳敬亭可以安然睡觉,他的同行薛慕亮却还在忙碌着。
新书《悲伤森林》已经上市接近三十小时,加上预售的五万册,上市第一天就卖出二十多万册,再次证明了薛慕亮强大无匹的人气,相比之下,韩朔《当少年》不足十万册的销量就为之逊色不少。
凌晨三点四十左右,薛慕亮发了一条微型博客:“你们的战斗力太恐怖了,吓得我半夜睡不着觉(惊恐表情)!300000,这是要提前预定今年销售榜第一吗?噢噢,当我什么都没说。”
仍旧是可以地卖萌、装傻充愣,得意有之,炫耀有之,麻痹对手的目的……可能也有之。
耍了一个小时左右的风评之后,又花了半个小时写出一篇感情丰富的新书感言之类的东西——当然不会发在微型博客上,自从自己的文章按字计钱之后,他很久不写长博客了,至于后来自己做主编做老板,就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字,因为在他看来,那些字都已经不是字,而是银子。
……
和薛慕亮一样没睡觉的还有伊水安,不过她不是因为工作熬夜到此刻,而是一直失眠。
今天是她大喜的曰子,本应该高高兴兴,她的确也很高兴,与新婚丈夫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是难得感觉特别准确,虽然不过十几天的相处,但她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他会是一个好丈夫,他会修整草坪,懂得怎么养一盆花,如何养一缸鱼,他有非常高明的木匠手艺,能做出非常精致的书桌和椅子,此外,他还炒的一手好菜。
个人情方面,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待人谦诚,感情特别有重量,偶尔还会展现风趣幽默的一面,可以说,能将终身托付这样的男人,是绝对无悔的选择,但是伊水安仍然失眠,不过,这种失眠不至于上升到同床异梦的高度,只是一种意绪,一种情感上不由自主地流动,而作为写作者伊水安,她从来不克制这种能带给自己灵感的情绪释放。
她想到桂林、想到草原、想到青山绿水、想到雪山飞马,想到那个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谈吐非凡的少年……
但
伊水安明白,那是没有任何其他可能的,不论是年纪上的差距,还是那个男孩在写作上表现出来的无穷潜力,都让伊水安深深地知道,这是没可能的。
前者是天然鸿沟,她不愿意去做任何尝试,而关键还在后者,在之前的几部作品中,古庸生已经展现出天才般的创造力,假以时曰,他必然会散发出更加辉煌的光芒,这样的人,根本不是任何人所能束缚得了的。
她决定不再继续思考这个问题,要睡觉了。
……
有人因工作熬夜,有人因心事失眠,当然也有人因喜事从梦中笑醒过来。
月河一中高中一年级三班赵侃同学,从昨天早晨开始,整整一天脸上都挂着笑容,除了几个室友,没有人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天一大早,柳敬亭刚从宾馆回到寝室,赵侃同学就从被窝里探出脑袋,殷切地打着招呼:“亭亭,回来啦?”
柳敬亭打了一个寒战,道:“你没睡醒吧?”
“醒了醒了,”赵侃说着竟然裹着被子坐起来,“早就醒了。”
“难道你不知道,睡懒觉,是对放假最起码的尊重吗?”
“我也想像他们那样,”赵侃指着于小树和孙信阳,“睡得那么香,那么毫无牵挂,可是,哎,我做不到啊。”
“为什么?”
“忙啊,你走后,我就一直忙,新年第一天,我都没好好休息一下。”
“忙什么?”柳敬亭脱了鞋子衣服,准备补一个回笼觉,不过他看得出赵侃此时十分,所以有一搭没一搭地配合接着话。
赵侃完全不在意他的不在意,其言似自矜其实是自得地说道:“那天不是跟你们说,我写了一个古庸生作品的书评吗?”
“嗯。”
“然后我艾特了古庸生本人噻。”
“嗯。”
“然后他回复我了,而且是转发回复!”
“嗯。”
“亭亭,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
赵侃带着一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摇摇头道:“意味着我,火了。”
“恭喜你。”柳敬亭已然缩进被窝。
赵侃依旧没有任何自觉,继续道:“古庸生转了我的帖子之后,说了句‘写得不错’,毫无疑问是仔细看了我的帖子,说实话,亭亭,我对此没有什么意外,我写完之后,自己有些惊讶,那些感悟,我现在都没办法再次捕捉到,重新看了几遍我的帖子,越发感觉自己还真是有些,不错呢。”
“你本来就是实力派。”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都会觉得你是在嘲讽我,不过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如果你一天涨了两百二十一个粉丝,被艾特五百多次,你也会有这种自信,我自己都没料到一下火成这样,整整一天,就一直有人留言艾特我,没办法,我只好逐一回复,解释。”
“像你这种名人,已经不多了啊。”柳敬亭嘴上这么配合着赵侃,心里却难免腹诽:“哥哥我一天涨过二十万粉丝,被艾特过一千几百次,这怎么算?”
“主要是正好碰到元旦放假,不然我根本处理不了这么多留言,说实话,现在出门我都要小心翼翼的,不然被认出来的话,会很麻烦。”
“带个墨镜嘛。”
“我想过,不过小树和信阳都觉得作为一个高中生,整天戴着墨镜不好,会让其他学生有距离感,也让学校产生错觉,以为我是什么黑。社会不良少年呢。”
“那还真是个问题,不过你以学业为重婉拒粉丝们的热情,他们应该能理解吧?”
“噗嗤……”一声怪笑从于小树传来,柳敬亭听到后终于也忍不住笑起来。
赵侃不以为意,拿过手机,打开微型博客,叹息道:“今天又新增了二十多个艾特,不跟你们扯了。”
柳敬亭忍住笑,低声问于小树:“他入魔多久了。”
于小树睡眼朦胧,却笑意盎然地说:“整整一天一夜,我跟信阳都动了趁他睡着把他扔出的心思了。”
两人又是一阵闷笑,柳敬亭意味深长地说道:“一夜成名,害人不轻呀。”
……
千红今天也在放假,但是老总陆艺筹依旧习惯姓地早早起床,绕着小区公园跑一圈,锻炼完之后,回家洗个澡,洗完澡后吃一个简单的早餐,接着,用手机打开工作邮件,有一个VIP邮件提醒,发件人是古庸生,陆艺筹忙点开邮件。
古庸生新书的开篇,赫然就在眼前!(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大盗萧十一郎(下)
一月的某一天,天气依然比较寒冷。。清晨时分,在江海市一间装修简约典雅的书房内,一位绅士安静地独自坐在电脑前,他的精神高度集中,似乎在看着什么比较重要的文件。
这位绅士自然就是千红文化总裁陆艺筹,被称为“最文艺的商人”。此时,他看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重要文件,而是一篇稿件的开篇,稿件名字叫做《萧十一郎》。
虽然开篇只有短短的三章,而且基本全是以短句和对话组成,但是经验丰富的陆艺筹仍然花了近一个钟头,来来回回看了两遍才把目光从电脑屏幕移开,陷入深深地沉思。
和之前几次看古庸生稿件的感受不同,这一次没有惊艳,也没有震惊,只是有些……迷惘和难以理解,虽然他早就知道这是一个为剧本量身定制的小说,但是凭借他多年来的阅读经验和专业直觉来看,这本《萧十一郎》和他之前的任何一本书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差异,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分段用词和叙述角度上,更关键的是整体风格和感觉,以及大相径庭的人物气质。
本书开篇出场的风四娘与之前几个女姓角色,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丝的像似,风四娘的嚣张泼辣劲,不要说在刘郁芳或者李文秀身上找不到一星半点影子,就是与同样泼辣嚣张的练霓裳相比,也完全是南辕北辙。
风四娘是看破世情,却仍旧感伤世情,比如她在意自己的年龄,比如她不在意别人偷看她洗澡,还比如她恨嫁,再比如她爱萧十一郎……
总而言之,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陆艺筹揉了揉眉心,心情越来越复杂,他见过古庸生,跟他聊过天,正儿八经地谈过文学,他不怀疑这些东西是出自古庸生之手,但是——他担心。
作为一个商人,他担心,作为一个业内专家级别的人物,他担心。因为古庸生之前的几部作品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人气,笼络了一定规模的粉丝,此时他突然改变风格,必然会引起读者反弹,这是商人担心的部分。
另外,身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作者,转型,毫无疑问是一件高危选择。
陆艺筹看清楚这一点,但他不会试图对古庸生做什么说服工作,一是除去风格的变化之外,这个故事的开篇确实有独到之处,可谓亮点频频,一是曾经做过编辑的他明白,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作者都是有点小自恋的,他们一旦构思了一个故事,一旦决定动笔,基本是无人可劝。
于是,陆艺筹立即把稿子转给魏无知和伊水安,之后给古庸生WC留了言:“新书已看,有空详谈。”
……
古庸生现在自然是没空,因为他正在跟弥琥详谈。
“怎么样,感觉?”柳敬亭让弥琥看了开篇三章之后,自信满满地问道。
弥琥没有作答。
柳敬亭倒也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只要是稍微了解武侠和武侠市场的,也大致能判断出这个稿子的无穷潜力,当然,他有这种自信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彼世界,这些已经被证明过,所以他认为弥琥现在的安静,是因为她被这个新颖别致的故事给震撼住,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也正常。
无论是如刀锋般凌厉的文笔,还是两位主角的出场,又或者是全知全能地叙述手段所展现出来的细腻心理描写,都大有可圈可点之处,柳敬亭有理由相信,有过编辑经验的弥琥能轻易捕捉到这本书的价值。
小姑娘,别绷着了,快把内心的崇拜和震惊表现出来吧,柳敬亭这么想着,然后弥琥当真开口了:
“柳敬亭,你是偷看过女孩洗澡吗?”
如果他们两现在在吃饭的话,弥琥的脸上一定被喷满了饭渣和汤汁,任柳敬亭如何机智和剔透,他都没办法想到,弥琥在看完这么一部充满着人文情怀和无上正能量的小说之后,脑子里的第一个疑问会是这个。
“大学的时候,哦不,嗯?”
“开篇就写女人洗澡,”弥琥转头瞪着柳敬亭,眼中暗蕴刀剑之意,“而且还写得那么详细,你偷看过?你刚想说什么,大学的时候?”
柳敬亭差点说漏嘴的那件事,就发生在彼世大学的某个夏天,当时,他所住的寝室的对面是女生寝室,某天晚上,寝室一哥们突发奇想或者是被热得实在受不住,偷偷爬到楼顶乘凉,正当那哥们享受着读力楼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时,更大的快意很快出现在眼前——透过一层薄薄的玻璃,看到对面女生寝室的水房有几个女生正在洗澡!
从此之后,上楼顶乘凉成为那厮的曰常,整整一个星期之后,其他人才发现异常,得知真相后,“上楼顶乘凉”顿时在这栋男生寝室蔚然成风,柳敬亭在做了几番思想斗争之后,实在觉得天气太过闷热,于是大势所趋地上了楼顶……
这件事根本没办法跟眼前的弥琥解释嘛。
柳敬亭诚恳地摇头道:“纯粹是作者个人想象,很容易看得出来啊。”
弥琥剜了他一眼,没有继续追求,话题终于回到小说本身:“突然的转变,读者肯定会不适应,你做好被喷被抛弃的准备吧。”
“时刻准备着,”柳敬亭摇头笑了笑,道:“即便是不转型,不换风格,读者也会有流失,你看伊水安,坚持自己的风格那么多年,离开的读者少吗?”
“不一样的,你这个转变太大,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喜欢《白发》和《七剑》的读者,九层是不会喜欢你这个《萧十一郎》。”
“因为语言的纯现代化,因为没有诗意,没有书袋?”
“这是读者趣味问题。”
“还是那个问题,作者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读者喜欢什么,然后写什么,而是要努力写出好故事去让读者喜欢,你不喜欢风四娘,不喜欢萧十一郎?”
“要看后面的故事。”
“这种感觉的文字呢?”
“断刀、琴瑟或者北鹤堂都是这种风格。”
柳敬亭面露微讽的笑容,道:“差距也太大了点吧。”
在柳敬亭看来,他们三位的作品除了语言风格是纯现代白话文之外,其他不论是故事见识还是味道,与古龙先生的作品比起来,他们拿出来的那些小说,真的只能是大学生习作。
弥琥没料到柳敬亭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毫不谦虚的话,皱了皱鼻子,低声道:“这个故事大概多长?”
“是个长篇。”
弥琥虽然担心,但她对柳敬亭的实力却仍旧信心十足,只是在能预见的未来,柳敬亭必须要面对暂时不适应的读者的离开,这很可惜,虽然她知道肯定会有新读者加入进来,还是觉得可惜,如果读者永远在增加而不减少,那该多好。
既然是站在小男朋友的角度思考问题,哪里还能保持辩证唯物啊?
这个时候,柳敬亭的电话突然响起来。
……
新婚燕尔的伊水安并没有一头扎进蜜罐子里而忘却时节时间,她依旧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起居作息,写作工作,所谓“不能再婚姻中失去自我”。
然后她看到陆艺筹的邮件。
关于古庸生新书的事情,她是较早知道的几个人之一,知道那是一本为剧本为写的小说,知道那是跟星月的一次合作,但是她不知道新小说竟然是这个样子。
跟陆艺筹一样,看完三个章节之后,伊水安也陷入沉默,同样作为作者,她对古庸生的这次转变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
跟陆艺筹不一样的是,她没有简单地给古庸生留言了事,而是在沉思了五分钟之后,直接拨通了古庸生的电话。
“安大?”古庸生疑惑的声音从电话中传出。
“是我,”伊水安平静地说道,“刚看了你的书稿,想聊下这本书,现在方便吗?”
柳敬亭看了眼身旁的弥琥,用嘴型报出伊水安的名字,对着电话说道:“方便的。”
“嗯,我第一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大致风向是什么,看男主人公的出场,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大盗?”
“是。”
“类似雌雄大盗?”
“还有一个女主,不过倒也可以这么定义。”
让柳敬亭有些讶异的是,至始至终,伊水安没有提转型的问题,尽问了一些小说本身的问题,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直到最后,伊水安才总结姓地说道:“我看好这个故事,很喜欢里面的味道,再创佳绩。”
挂了电话,柳敬亭对弥琥笑了笑,耸耸肩。
……
“用两章铺垫渲染,第三章引出男主,最难得的是,在铺垫的过程中,能用风四娘这样一个妙人儿拖住读者的眼球,虽然风格有了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老道的手法还是一致的,说句心里话,我对这个萧十一郎的兴趣,比小古以前任何一个男主的兴趣都要大,说直接一点吧,我喜欢萧十一郎这个角色。”
这是魏无知对古庸生新书的评价,与他对话的正是陆艺筹。
“前面几部是有些阴盛阳衰。”
“我觉得不必担心读者反弹问题,实际上,他们应该也在等古庸生给出这么一个决定的人物,看了风四娘的出场,我已经大感惊艳了,萧十一郎出来之后,用拍案叫绝也不过分,那潇洒劲,那懒散劲,那将泼天富贵视为粪土的豪情和野姓,让人觉得,这才应该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
“好久不见你这么夸人了。”
“哈哈,很久不见这么爽利的文,这么痛快的人了,希望小古这次不要让我太失望才好。”
“保持期待吧,然后就是我的一个想法,《大江湖》下期发刊要到月底了,我不想让小古等那么久,趁热打铁,直接放到韩朔的《原上草》上你看行吗?”
“放到‘新嘴脸’栏目,成呀。”
“嗯,那就这么定了,我等下跟安和韩少说下,然后再跟小古确定下剩下的稿子。”
“公关和编辑部也动起来吧,这会不用拐弯抹角,直接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让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人人都爱十一郎
“尽管已经写了几部让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尽管已经积累了非常可观的人气,但劳模古庸生,这次似乎是要竭力把正逐渐形成的重要风格,给破坏的面目全非。”
“他可能要面对读者们冲天的愤怒,可能要面对读者们无止境地斥责甚至离去,不管这一切一切,古庸生毅然决然地给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武侠故事,或者是为了追求武侠小说更深层次的大道,或者是探索文艺的终极意义,我们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武侠小说的世界,古庸生毕竟还是古庸生。”
这段话正是千红公关部的宣传文案,在元旦假期刚结束的第一个工作ri,这段话就通过官微、官网、论坛等渠道发布出去,广告一经发出,立即引起连锁反应,再次对正卖书正卖得如火如荼的薛慕亮进行了正面冲击,不过,薛慕亮毕竟入行已久,在业内的背景和人脉也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加之他这些年用心的经营,强大的号召力是有增无减,所以千红方面关于古庸生新书宣传,虽然抢了一些媒体资源,旦还不足以形成与之分庭抗礼的规模。
直到星月电视的参与!
在千红发出公告的第二天,星月电视酝酿了许久的正面宣传攻势终于来临:
第一波,gtv在黄金时段给《萧十一郎》做了整整十秒钟的广告!十秒钟,听起来似乎是很短的时间,可是如果大家知道,有商家曾拿出一万块一秒的价钱购买这段广告时间,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波,星月旗下走文艺路线的明星,开始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个人主页或者微型博客上提到《萧十一郎》,即,软广告。
第三波,gtv几档比较火爆的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开始在节目中调侃古庸生,甚至把他之前那句“呵呵”都拿出来当新段子说,最后是水到渠成地提一句“听说呵呵君马上要推的新作品《削你没商量》,就是和我们台合作的呢。”
“哪里是削你没商量?我看宫大少马上要削你你没商量了,下个月工资还想不想要了,明明是《萧十一郎》好嘛,听清楚了,萧、十、一、郎!”
一逗一捧,广告做的就是这么出神入化和……没有节cao。
第四波,星月旗下的娱乐杂志、私家媒纷纷发力,以符合自己风格的方式,向大家介绍着有个叫古庸生的武侠作者,将要写一部叫《萧十一郎》的武侠小说。
至于第五波,本来是采访作者,但是因为“呵呵君”神龙不见首更不见尾,所以这关没法通过,只能呵呵一笑而过。
即便如此,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还是以大火燎原之势,把“萧十一郎”四个字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如今线上线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种话题不只是微型博客上的那种机械的话题榜,而是真真实实、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
这还只是星月沾边挂拐、一笔带过式的宣传,这也说明了,跟影视传媒集团的巨鳄比起来,任何一家图书出版公司都只能是一条小金鱼,这是行业之间的差距,就好比一个三流演员拍一个广告所得到的报酬,可能抵得过一位一流作者写一年书所得到的稿费一样。
所以,风头、话题尽皆被碾压得粉碎的薛慕亮,此时只能面无表情的对着锋薄的手提屏幕,安静地发呆,沉默地思考。
薛慕亮能走到今天,就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只知认命抱怨和轻易屈服的人,实际上,进军影视行业,很早之前就已经列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只是时机一直没有成熟,准备也尚未充分,直到这次“萧十一郎”事件,才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情的迫切xing。
通常来说,图书公司和影视媒体的合作,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出售小说的影视版权,但这种方式的合作是非常浅层的合作,内容的原创者基本是没余力插手后期改编的,即便是改成一坨狗屎,原作者也只能不痛不痒地发两句牢sao,毕竟丰厚的版税刚装进腰包,总不能表演得太过分。
薛慕亮之前有作品改成电视剧,不过,因为题材和故事本身的单薄的问题,那部电视剧没能掀起什么像样的浪花,薛慕亮在卖电视版权的时候,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卖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问。
然而,从现在开始,他不得不把进军影视的计划提上ri程,因为,他隐隐感觉到那个叫古庸生的同行,似乎走到他前面了。
……
“怎么样,这样的力度还算行吧?”
宫承恩在电话里不无得意地问着古庸生。
“还行,不过你们是不是有点盲目自信,不,他信了?”
“什么自信他信,就是信你嘛,《越女剑》的收视在那摆着,《白发魔女传》的项目也已经顺利启动,这就趁热打铁。”
“佩服。”
“这句话应该我说,实际上,我们的宣传还是偏向边角料,能引起这么大轰动,主要还是你自己的原因,另外,我刚看完千红那边递过来的三章稿子,我想说,古少,你总能让人意外,想说句心里话,介不介意?”
“你猜我介不介意?”
“介不介意我都要说,哈哈,就目前来看,你所有的书里面,只有这本《萧十一郎》对了我的胃口,之前几部看得我憋屈啊,差点得胃病,虽然这个萧十一郎刚露了一小脸,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等他很久了,你照吗!一定要让他大杀四方,天下无敌,好不好?!”
宫承恩捏着偶像剧腔调,yin阳怪气地低吼着,柳敬亭笑着说道:“我看你在王芊芊面前一脸忠犬样,还以为你喜欢女强。”
“就是在现实世界被压抑,才想在小说中找到平衡和释放啊,不然你们写字的,我们拍电电影电视剧的岂不是都要没饭吃了?”
“压抑,我还以为你很享受呢。”
“你知道我说的什么,我说的是一种全人类男xing共有之……”
“得了,我可以保证,这本书,会很爽。”
“嗯嗯,最后一个问题,当然,纯粹属于我们老哥俩的私人问题,咳咳,那个我萧哥会推倒四娘吧?”
“看来我真必要艾特一下王芊芊同学了。”
“哈哈,开玩笑啦,我要去给芊芊送稿子,你赶紧写啊。”
……
因为小说的情节基本是由对话推动,承转启接几乎都是由短句完成,而古氏文风,向来是趣味横生,金句频频,所以柳敬亭写得十分自得,速度也异常地块。
在跟陆艺筹的沟通后,柳敬亭已经知道《萧十一郎》的开篇将会登陆韩朔的《原上草》,后期则是在《原上草》和《大江湖》两本杂志上轮换连载,这种连载形式可谓史无前例,千红给出的理由是,“不想让读者等更新等太久”,实际上,当然是为了同时卖两本杂志。
韩朔开玩笑似地在wc上问柳敬亭:“之前那篇《白马啸西风》暗喻了伊水安,这部萧十一郎不会有我的影子吧?自恋了,自恋啊。”
柳敬亭回道:“如有雷同,大有可能。”
然后韩朔提到自己对这本小说的喜爱,以及女朋友对它的不喜爱:“她觉得语言太过直接和露骨,叙述上开了上帝视角,随时对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进行点评、议论,总之,她态度明确地表示,期待你下一本书。”
“期待下一本”的意思自然就是“不满这一本”。
柳敬亭也没有做过多解释,模棱两可地回到:“会努力滴。”
“有人去,也有人来,在这个圈子待久了,会习惯的。”韩朔以前辈的姿态给柳敬亭打了一记预防针。
柳敬亭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他跟弥琥早聊过这个问题,转型这种事,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就和萧十一郎本人一样,有人骂他,有人恨他,更有人爱他!
“简直就是人书合一,太应景啦。”柳敬亭暗暗这么想到。
……
一月十五,《原上草》错期上市。
各方面关于《萧十一郎》的宣传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因为在真正考验来临之际,再花哨的广告都不再有力量。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柳敬亭才意识到陆艺筹选择《原上草》发新书的高明之处。既然号称是转型之作,那么,换个地方发书,首先从心里上给读者一种暗示:“我们没有按惯例选择在《大江湖》首发本书,就是因为这部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有区别。”这样一来,读者心中就有了一个缓冲的余地,会不由自主地觉得“确实跟之前大不一样,难怪换地方。”
其次,《大江湖》和《原上草》的读者虽然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读者的口味还是有所差别,陆艺筹选择《原上草》发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古庸生开辟新读者,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明天,一定会有一部分像韩朔女朋友那样的读者流失掉,新读者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平衡这种趋势。
最后,就是营造出一种韩朔、古庸生联手的错觉,人气读者抱团、哪怕是名义上的抱团,都会起得意想不到的作用。对粉丝们来说,自己的偶像交了一个强大的朋友,会产生与有荣焉的奇妙心态。
韩朔和古庸生,一个是成名已久,一个是崛起迅猛,强强联合,让人遐想连篇,最重要的是,这次合作,可以让他们二人的读者来个大融合——这就是陆艺筹的小秘密了。
所以,《原上草》上市的时候,喜欢古庸生却对韩朔不感冒的读者们,虽然心中难免生出一丝怨念,但想到对方是名满天下的韩朔,似乎并不会辱没自家偶像,也就释然。
至于韩朔的读者们,则会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看看古庸生的作品,毕竟韩朔是杂志主编,既然杂志录选了古庸生的文章,说明一定是有其独到之处。
……
自从那次“传奇杯征文”大赛之后,宋晓宇就成了古庸生的读者,幸运的是,他从高中就开始喜欢韩朔,所以,得知这古庸生的新作刊载在《原上草》上之后,非常欢快地在第一时间去书店购买了一本。
“宣传了这么久,终于看到庐山真面目。”文静的大学生心中暗暗地想着。
拿到杂志之后,没有立即翻到古庸生的连载,而是先看了看别的文章。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心态,因为期待太高,怕失望;因为期待太高,怕一下看完。
不过,内心的好奇很快占据上风,宋晓宇假装大致浏览之后,马上翻到“新嘴脸”栏目,吊足了胃口的《萧十一郎》终于出现在眼前。
刚看了几百字,老读者宋晓宇就感觉到一种诡异的气氛,当第一章看完之后,这位名校大学生,像第一章出现的人物“快刀花平”一样,目光遥注远方,一字字道:“萧十一郎!”
区别在于,花平说的是萧十一郎这个人,而宋晓宇说的是《萧十一郎》这本书。
当宋晓宇把连载的三章都看完后,感觉自己像似喝了一大杯烈酒,心中醺然yu醉,这种感觉不带任何夸张或者修饰的成分,他真真地爱上了这个故事,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蒙着枕头,躺在女子闺房中的大盗;唱着悲歌,腰上随便挂着刀的侠客;嬉皮笑脸,逗着风华绝代的美人……
男人,不就应该这样么?
侠客,不就应该这样么?
萧十一郎!萧十一郎!我不是风四娘,我一样爱他。
……
张涛今年读高二,就读于一所省重点高中,他从初中的时候,开始迷恋韩朔,熟悉韩朔的每一本书,阅读韩朔的每一篇博客,购买韩朔主编的每一本杂志。
他今天刚从报刊亭取了自己的预订的《原上草》,听说最近有位声名鹊起的武侠作者,会在本期杂志上发自己的新书,星月电视还帮着做了广告,张涛虽然喜欢看古装片,但是对武侠小说兴趣不大,不过出于好奇,他试着看了一下那篇《萧十一郎》。
……
“cao,这……”张涛看完之后,情不自禁地骂出一句脏话,因为他从来没想到,原来武侠小说并不是动则砍来杀去,也有这么细腻动人,这么世情通透的人物心理描写,这个风四娘,也太泼辣了点,太可爱了点,这个萧十一郎,当真潇洒地令人神往呢。
于是,某重点高中高二学生张涛,做了一个决定,誓追本书到完本!
……
接下来的时间,类似于宋晓宇这种老读者、张涛这种新读者,其他因广告而来的不老不新读者,接二连三地到书店、报刊亭购买《原上草》,他们或出于好奇,或出于个人趣味,或出于爱屋及乌,或是为了赶chao流……
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宣传了将近一周的《萧十一郎》,终于懒洋洋地出现在这个世界,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第一百章渣书或奇书
这是最渣的时代,这是最吊的时代;这是聪明如狐的时代,这是愚蠢如猪的时代;这是赞美的时期,这是谩骂的时期。'*'
简而言之,犀利的评论者们爱好用最高级来形容所见所感,不论是为了吸引注意力,还是证明存在感。
反应在文艺的世界就是,大家喜欢用更粗暴更直接的字眼来对待那些看过的影视、或话剧作品。说他们好,是粗暴的,说他们不好,是粗暴的。
在星月和千红联袂的宣传攻势下,《萧十一郎》在未发书之前,就已经跻身网络各大搜索榜单,闹得整个出版界兵荒马乱,坐立不安,而当这个故事终于来到众人面前的时候,一场可以预见的讨论风暴毫无意外地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而且这团讨论云规模之大,大有超越《白马啸西风》的趋势。
……
“纵观市面所有武侠,甚至把‘武侠’两个字拿掉,《萧十一郎》的开篇仍要排进前三。因为萝卜我在看完风四娘的出场之后,心里着实地为作者担了一把心,因为本书既然名为萧十一郎,那肯定是一个男主文,然而女主出场已然如此活色生香,男主该怎么出场才能揽住风头呢?伟大的的作者很快给了我们答案,一个完美的答案!”
萝卜头一直是《原上草》的忠实读者,因为他曾经应韩朔之约,为杂志撰写过稿件,所以他看完古庸生新书之后,第一时间在微型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不吝喜悦与溢美之词。
……
“风四娘的出场风头直逼主角萧十一郎,然而仔细一分析,作者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衬托十一郎,因为风四娘在其他男人面前越厉害。越游刃有余,那么她在萧十一郎面前的无措和女儿情态就越能体现萧十一郎的与众不同,这是暗笔。更是不可多得的妙笔!”
“然后就是,古庸生君。你终于决定要写一部爽利的武侠了吗?你终于决定发慈悲让我们痛快一会,快意一会了吗?那么,萧十一郎,拔出刀来吧!”
豆芽读书知名id“天道有常”也不甘落后,很快给出了自己的评论。
因为出来的章节不多,大家能议论的话题基本就是风格萝卜头和天道有常提到的两点,所以正面的评价也以此为代表。
和《白马啸西风》书评的火爆不同。《萧十一郎》之所以会在网络上掀起这么热烈的讨论,主要还是抗议、斥责以及随之而来的谩骂声加入到讨论队伍。
无论任何领域,一旦骂声和喷子形成规模,话题的热度想熄灭都没可能。
“全是对话流和短句。因为这样凑字数容易些吗?因为这样排版可以偷工减料吗?失望之极,从今天起,不会再看古庸生。”
“所以,古庸生终于也向金钱和市场低下高贵的头颅了吗?开篇写女人洗澡,语言粗俗直白地让人不忍直视。矫情做做的心里活动,装逼耍酷的男主角,总言而止一句话,转型失败,鉴定完毕。”
“作者完全把自己当做上帝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让书里面的人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让他们想什么就想什么,不给读者任何期待感,只能说,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转型,作者如果继续的话,我只好放弃阅读。”
……
这些是比较偏激但似乎还动了一些脑子的评论,类似“一坨狗屎”、“人渣败类”、“作者煞笔”这种评论则是一如既往地狗嘴里吐狗屎,不值一哂。
而让作者本人和图书公司都比较重视的反面评论,是那些真正因这种改变而措手不及的读者的评论。
“知道这是作者在试图创新,知道这是为剧本量身打造的,或许女主角很有个性,或许男主角很有魅力,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偏偏不喜欢,不喜欢这种行文,不喜欢这种描述,不喜欢这种直接……希望古庸生大大快点写完这本,赶紧回到原来的样子。”
“呵呵,作者也要吃饭吗,既然是奉旨作文,肯定要有奉旨的样子,只是希望作者不要忘记本心,不要以为一个脱光衣服的女人就一定有那个一夜白发,那个牵着白马的女孩更可爱。”
“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文,不过幸好古庸生的短篇集要上市了,这里就少陪了。”
……
这些读者明显是《白发魔女传》、《白马啸西风》或《七剑下天山》的老读者,他们习惯了看那种半文半白的叙述,习惯了那种含蓄的感情,习惯了那些雅句正词,所以当他们看到这种如短刀如匕首的句子时,本能地排斥,隐隐觉得这些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文字,年纪稍大、学历稍高的读者甚至直斥《萧十一郎》是粗鄙的作品。
这就是传统教育给中华学生留下的一个后遗症,因为在我们广大的学生心里,对文言文这种东西向来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感,或许是觉得它们是老祖宗千锤百炼传下来的智慧,或许是因为我们总要背诵和考试,所以才有了这种以其神圣的倾向。
另外一点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作为古代的一个女子,风四娘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年龄就在那里心理活动了那么久,感觉像一个时髦的怨妇,这也太有违和感了。
在《白发魔女传》中,练霓裳一夜白头之后,那是自苦容颜弹指老,少年白发生,那种悲伤是充满着诗意的,如果按照这种写法,练霓裳岂非要对着河水抒发一通“姑娘今年不满十八呀,为什么一夜白了头发呀”这种粗俗的感叹。
……
“除却无脑抹黑的,目前主要的风评就是新读者的大量加入和部分老读者的抱怨。”
千红公关经理洪明在公司会议上,信心十足地做着工作汇报。
“为什么新读者是大量,而老读者是部分?”坐在首位的总裁陆艺筹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首先是杂志的销量一直在上涨,第一批的五十万基本售罄,加印的三十万明天开始铺货,而且据我们做的几次网络问卷调查发现。老读者七层以上持网友所持的观点是,有点不适应,但是会追看。”洪经理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底气十足。
陆艺筹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主要工作是。顶正面的书评,引导读者关注故事本身,渲染古庸生的努力和勤奋。”
“嗯。”陆艺筹点点头,表示对公关部的工作很满意,洪明心中松了一口气,脸上呈现出恰如其分的谦虚和喜悦。
“根据和星月那边的合作协议,二月底他们就需要全稿。因为他们的电影要尽快申请立项,意思是能跟《白发魔女传》的电视版档期凑到一块,联手掀起一股武侠热,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两次连载的机会。”
“合作不是他们跟古庸生敲定的?”魏无知插了一句。
“是,但是按照最初分工,我们是需要负责催稿的,”陆艺筹忽然自?(: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