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螅裉煺嬲拇笙凡耪铰≈厣涎荨?br />
巨大的红色幕布缓缓拉开,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那个低调了那么长时间的古庸生,终究要露面了吗?他会怎么出场呢?先面对镜头做自我介绍或者是做一番辩解陈述?
仿佛一个持续了许久的疑问即将要得到解答,好奇,疑惑,甚至还有些莫名的紧张。
然而,如同所有悬疑故事都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一样,当幕布拉开的时候,首先印入眼帘的并不是那位神秘的作者,或者说,大家都没有注意到那位作者。
因为幕布退去之后,两块巨型屏幕首当其冲地扑入所有人视线中,和所有综艺、谈话节目一样,宫承德的这个演播厅自然也配备了传说中的大屏幕,唯一不同的是,今天多了一块。
两块屏幕同样大小,三四米宽,六七米高,屏幕一般地显示着两个空空如也的word文档,冷酷且无动于衷,一如古希腊神话中那些俯瞰人间的神祗。
屏幕下方是一个空旷的大型舞台,舞台中间坐着一个身着白色衬衫的年轻身影,面对着大屏幕,背对着观众。
古庸生?
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除少数知情者外,几乎同时发出这个疑问。
但是由于现场灯光做了特别处理,而镜头似乎又有意拉得很远,所以,沐浴在光雾中的舞台和人影显得有些缥缈和虚幻,尤其是那位略显单薄的白衬衫,在巨型屏幕和阔大舞台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落拓和孤单,还有——坚定。
“我是HT科技高级计算机工程师,经现场鉴定,古庸生所用键盘和计算机无任何作弊迹象,特此公示。”
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突兀冒出,在演播厅回荡不已,大家这才注意到,舞台的边角处还坐着四位现场公证员。
其实不用这位工程师公示,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个结果,因为舞台上只有一人、一桌、一椅、一瓶水、两个键盘,这种规格比高考、公务员考试还有严格十倍,怎么作弊?
“可以开始了。”
随着这五个字的出现,“白色衬衫”古庸生缓缓抬起手臂,放在左边的键盘上。
看到这一幕,坐在屏幕前看直播的万千观众开始心跳加速,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特别是古庸生的支持者们,于此时此刻,同时握紧拳头,默默为古庸生祈祷、加油,这时,视频突然响起画外音:“星月和踏歌为确保古庸生这次自证的公平公正,特别邀请了郑求是、沈云等质疑派代表来到现场,另外,可能还有网友不知道,古庸生此次是双开!”
“郑求是也在现场!”
“双……开!!难怪有两个键盘。”
观看网络直播的网友突然开始躁动起来,大规模地刷起评论,不过这种躁动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古庸生已经敲出第一行字:云海玉弓缘。
……
“已经开始了吧?”
宫家别墅某间暖阁内,宫缘和正在和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老人下象棋,那老人突然抬头问了一句。
宫缘和会心一笑,转过头道:“老马,开始了么?”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进来,道:“第一个书名已经出来,叫做云海玉弓缘。”
“如何开篇?”宫缘和那位棋友立即问道。
“是一首曲谱。”
“念来听听。”
马管家稍作沉吟,念道:“三月艳阳天,莺声呖溜圆。问赏心乐事谁家院?沉醉江南烟景里,浑忘了那塞北苍茫大草原……”
云海玉弓缘开篇用的是《滴滴金》曲谱,这种以诗词开篇的小说模式,在后来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里都有体现,不过梁书中诗词大多是作者自己创作,金庸先生则多引用前人之作。
“灵云缥缈海凝光,疑有疑无在哪边,嗯,这应该是《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的路子,不错不错,对我的胃口,他不写这么一篇,我也不愿他意。”那老人莞尔一笑,说道:“年纪大了,实在不愿去看《萧十一郎》,不习惯那种讲故事的方式,而且,那是年轻人的江湖,看着胃里反酸,心里嫉妒。”
宫缘和笑道:“老李你六十岁的人突然看起武侠,这本身就是聊发了少年狂。”
“打发时间,而且仔细读起来,当着有些意思,文字既好,见识也高,就说那个《白发魔女传》吧,年轻人都惋惜卓一航和练霓裳,可我看了一心就为武当山那几个老头不忿,养了这么一个好徒弟,偏偏留不得,这种子女不中留的悲痛,岂是他们小年轻小孩子所能体会的?来来,把这局了了,我去看看现场怎样了。”
“你这样三心二意的状态跟我下,摆明让我捡便宜,即使我赢了,也没什么光彩,免得你说嘴,我不下。”
“您二位先下棋,我去把着现场,即时汇报。”马管家见势接道。
宫缘和颔首道:“这样最好,现在我都很少看电视,手机和电脑更是懒得去碰,对眼睛伤害太大,你也要引以为戒。”
老李不以为然道:“你一辈子就和电视打交道了,现在说不看电视,真是奇闻怪谈。”
宫缘和笑了笑,道:“你评起武侠小说来振振有词,你可知那古庸生也是个小孩子?”
“不是小孩,也不能让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把几个老道打得那样狼狈。”
“得,咱们继续下棋。”
……
和老李一样,古庸生的老读者们看到《云海玉弓缘》开篇时,顿时陷入集体狂欢中,直播视频瞬间弹幕密布。
“古大大回来啦!”
“就是这种感觉!”
“你早这样,我就不会黑你啦。”
“我宣布,即曰重回古大麾下,之前说的话全体收回!”
……
这次质疑之所以瞬间策反了大批读者,根源其实还在转型,他们之所以跟着郑求是倒戈古庸生,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想把古庸生拉回到原来的道路上,仿佛现在这样。
密集的弹幕后,那个孤绝的背影仍旧不屈地坐在那里,好像他在那里坐了很多年,他的手臂不停在动,大屏幕上的字快速增加着,其实,单是这种超人的手速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
不知是哪个网友,突然发了一条“不知为什么,突然有点心疼古大压。”
这条字幕一出,接着数十条同样的字幕跟随。
“他只是想好好给大家写故事,却被我们逼成这样,我们真的做错了吧……”
突然,大家陷入沉默。
弹幕退去之后,古庸生的背影再次干干净净地出现在大家眼前,只见他稍稍抬头看了一下屏幕,略作思索,继续敲起键盘。
某些心软的女姓网友,眼眶突然莫名湿润起来。
这个时候,一条异常不合时宜的问题突兀地滑过几十万个屏幕:“你们说,古大另外一本书会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人间又见楚留香!!!
凝聚了许久的风向,自然不会因为古庸生出来敲几下键盘就能彻底扭转,实际上,在支持评论一波流过去之后,质疑的声音随即响起。
“这无法说明任何事情,显然是提前背诵了稿件嘛。”
“难怪这么久龟缩不出,原来是在背书啊。”
“千红安排这么个替代品出来,是要证明人的记忆力有多好吗?不知有没有通知吉尼斯纪录委员会的人过来。”
……
一直在关注直播动向的千红公关人员,看到质疑者们的言论,哭笑不得,脾气稍火爆些的已经破口大骂。
叫嚣关起来写作的是你们,现在这么做了,你们又说是背诵稿件,所以,无论如何也自证不了了吗?
不过让他们欣喜的是,这次质疑声刚一响起,就遭到力量明显壮大起来的支持者们的严词抗议:“人家已经说了,写到你们没有屁的狡辩机会时,才停笔,这才刚开始,都碧碧什么碧碧。”
“说背书的渣渣,我给你半年的时间,也给我背两部书出来,然后现场直播写出来,如果能做到,我特么送你五千万,敢不敢来赌?”
“有这样记忆的人,早去参加世界记忆锦标赛拿奖金玩了,能被逼成这样?”
在这场论战中,首次出现质疑声和支持声势均力敌的局面,可见古庸生给出这样的态度后,还是出了一些效果。
……
“莫姐,崔社事先不知道这事?”
薛慕亮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正在跟黄河文艺副社长莫之余讲电话,他本来十点钟有个合作要谈,但是得知古庸生直播的消息之后。当即改变了行程,留守办公室,看着屏幕里的白衣少年越写越多,关于背书的质疑声逐渐立不住脚,他终于忍不住给莫之余打电话。
“这是星月、踏歌和陆艺筹联合布的局,”莫之余的声调有些气馁,“陆艺筹用的是示敌以弱之计,大意了。”
“那……”
“既然他们闹出这么大动静,肯定是有备而来,陆艺筹那只老狐狸怎么会打没把握的仗?之前装傻扮可怜。全是惺惺作态。”
“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切断所有关联,给作者职员下封口令,水军也撤掉,如果有记者问到你,就说没关注。不要让他们抓到任何把柄。”
“这个没问题,古庸生他真的……”
“本来想给他们贴张狗皮膏药。没想到倒被他们做成了小广告。在看直播吗?”
“在看。”
“你从一个作者的角度来看,他是在背书吗?”
薛慕亮沉默片刻,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屏幕,看到那个白衣少年倔强却越发从容的背影,看到屏幕上不停增添的字数,叹了一口气。道:“现在大约有三千字了,而且看势头,不知要写到什么时候,背书的说法只怕很快就站不住脚。”
莫之余语气复杂地一笑。道:“开篇行文笔触与《萧十一郎》之前两个长篇如出一辙,即便是有大纲,那这个古庸生也必然是最后执笔人,游戏结束了。”
薛慕亮接道:“莫姐我不这么看。”
“噢?”
“就像莫姐你刚刚说的,即使他现在双开写了两个故事,那也无法证明他不是团队运营,只能证明他是最后执笔人,他们沉默这么多天,难道不能打磨出两个大纲?所以,他们的计划有破绽。”
莫之余沉默了片刻,道:“是的,我倒忽视了这一点,”女诸葛苦自嘲一笑,“这些年跟陆艺筹斗来斗去,见识他太多的阴险手段,只急着脱身,居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一个点。”
“嗯,所以我们现在能联系到崔社吗?”
“不可能的,如果我没猜错,他们的通讯工具应该全部被缴,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们能想到这点,现场的那些个老狐狸们也能想到,特别是郑求是。”
恢复了战力的女诸葛,立即思维清晰地下任务:“这样,我们先在外面煽煽风点点火,营造出第二本书要命题的舆论氛围,我这边尽量联系崔社。”
“好,我马上布置下去,对了莫姐,如果我们真的争取到出题的机会,你觉得出哪个类型的比较合适?”
“他既然要双开,肯定是要把他出过的两个类型的小说都写一遍,现在这本显然是最初的风格,下一本应该就是新书《萧十一郎》的路子,如果让我出题,我就让他再写一个强盗题材。”
“莫姐高,《萧十一郎》中他们用大盗做主角,下一本书肯定会换选题。”
“另外就是,这个提议比较合乎逻辑,因为我们是现场出题,出得太偏,网友会觉得我们故意刁难,可是既然你能写第一个强盗题材,当然能写第二个,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要打乱他们的既定计划。”
“明白。那我去布置了。”
“好。”
“等下莫姐,”薛慕亮不经意瞥了一眼屏幕,忽然看到现场嘉宾席有个熟悉的人影站了起来,“好像郑求是离座了。”
“看到了。”
沉默稍顷。
“应该是意识到了什么,镜头跟得倒快,崔社!”
“是崔社,他在跟崔社说什么?”
“应该是我们刚才说的事情,这下就有意思了。”
……
郑求是突然的起身,瞬间牵动了无数双眼睛,正在吵架的双方网友默契地选择休战。
千红所有知情者无不看得心为之一提,一边啃苹果一边跟质疑方吵架一边看直播的刀花,停止所有动作,缩进旋转椅中,紧张地看着移动的画面;至于一直保持复杂心情的弥琥,看到这一幕,敏锐地察觉到某些不妥的地方。但是她未能确定,不自禁地担忧。
头上纱布已经拆掉的伊水安,眉头微皱,立即明白了郑求是的意图,脸上瞬间变得有些苍白。
因为古庸生的文一向发在《大江湖》上,因为自己是《大江湖》的主编,所以在读者眼里他们之间有类似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这也是她遭此无妄之灾的重要缘由,然而,这些对她来说。并不重要,恋爱、失恋、结婚对她来说都是人生体验,泼粪和攻击何尝不是?她能淡然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可是她不希望那个天才般的少年名声受损。
如果你担心某种事情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就是经典的墨菲定律。
郑求是起身后不到十分钟,网络直播视频。踏歌网直播评论同时间。铺天盖地地出现一个声音:“古庸生第二本书要让我们来出题!”
刀花捏着的残余苹果突然短了两截,弥琥盯着古庸生的眼睛逐渐变得绝望、悲伤和心疼,伊水安平复了一下心情,起身去浇花,这是她调节状态的一大绝招。
古庸生既然敢允诺现场双开写作,那他肯定是事先构思好了两个故事大纲。即便如此,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下,进行现场写作,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第一个故事,无论是开篇的曲谱,还是循循渐进的叙述,都保持了一贯的水准,看老读者们的反应,也是大致满意的。
由此看来,古庸生对第二个故事应该也有一定的把握和自信,可是现在大家却喊着要出题。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文章开头难上难,古时书生考科举,破题一关乃是统领全文的重中之重,熬白多少少年头,苦煞多少士子心。
更何况是写小说!
视频里,郑求是和崔嵩经过一番交流之后,一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崔嵩随即起身走向舞台四位公证员,低声跟他们交流一会,其中一位公证员离开座位和崔嵩一道进了后台。
网络上关于要出第二题的声音已经形成巨浪洪流,支持古庸生的读者们似乎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除了那个不知疲倦的古庸生还在忘我地敲着键盘之外,所有人都各怀心事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变局。
时间似乎要跟大家卖关子,刻意地走慢了似的。
不一会,崔嵩和那位公证员以及一位十岁的少年一起出来,那少年正是宫家第三代排行老二的宫承德,宫承德耳中塞着耳机,低声地在跟正操作着摄像机的宫承恩讲话。
“他们申请出题,公证员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宫承恩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他没有写作经验,但是他整天跟王芊芊在一块,知道命题文章的困难程度。
“别急着做决定,先把他们带到陆艺筹跟前,让他们跟陆艺筹交涉,你去知会一声古庸生,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好。”
宫承德微笑着跟崔嵩道:“这事你们要先跟陆艺筹先生商量一下,毕竟大家都要一个公正。”
老谋深算的崔嵩道:“我觉得最公正的做法是让现场的观众们做决定,甚至可以让网友们投票决定。”
宫承德暗骂了一声“狡猾”,脸上却不动声色,道:“至少要先跟古先生说一下吧。”
崔嵩摇头道:“他今天算是来考试,接受大家的考验,既然是考验,当然不用预先知情,不过我可以保证一点,我们出题之后,给他一个小时的现场时间构思。”
那位公证员点头同意,与此同时宫承德和宫承恩的耳机里传来另一道声音:“德少、恩少,网上有新情况,网友们纷纷请求古庸生第二本书要现场出题。”
“坏了。”宫承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两个字,“布局不成,反入局。”
宫承恩快速转动大脑,当机立断道:“堂哥,现在你快大声地把他们的要求说出来,让现场投票。”
宫承德反应也不慢,知道堂弟这招是间接通知毫不知情的古庸生,于是宫承德立即发挥自己苦练至今的访谈主持人本事,满面春风道:“大家都静一静,古庸生先生也请暂停一下。”
宫承恩立即把摄像头对准宫承德。
“打扰大家一会,有个重要事情需要跟大家说一下。”宫承德边说边走到舞台中央,面对着镜头说道:“刚才这位崔先生向现场公证员提议。古庸生先生双开的第二开书,要由他或者郑求是先生现场出题,为了确保公平,我们需要知道大家的意见。”
“同意!”一半的人应声道,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构思一本小说对一个作者来说可不是意见简单的事情,我就听说过某位作家化了数年的时间去想一本书,我读书少,只是希望大家换位想想,我现在给你出个题。你能不能当场给我写一个小说呢?正好,今天现场也请来了几位著名作家,我先采访一下他们。”
接着宫承德煞有其事地对着台下道:“请在坐的作家朋友们上台两个。”
坐在郑求是旁边的一个三十多岁的长发女子慢慢起身,侧着身子离开座位,走上舞台。熟悉她的人自然知道这位女作家名叫连桑,乃是质疑派的中坚力量。
接着。萝卜头当仁不让地起身上台。
“二位先做个自我介绍吧。”宫承德看上去一副公事公办地在走流程。实际当然是在为古庸生拖时间。
“我叫连桑,自由撰稿人,为多家杂志供稿,出版过随笔集《诨说》等。”
“我叫萝卜头,一名网络写手。”
“二位作家的自我介绍都很简短啊……”
宫承德正要再说几句扯皮的话,忽听崔嵩在一旁小声提醒道:“不如快点出题让古先生多点时间构思。”
宫承德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古庸生。发现他正抬头看着屏幕,似乎完全没有把现场的一系列变化放在心上,这个时候,耳边响起宫承恩细微的声音:“行了。让他们出题。”
事已至此,基本无法逆转,宫承恩居高临下,看到古庸生的臭屁和不在乎,感觉他似乎根本就不担心现场出题这回事。
宫承德调整了一下语气,道:“既然崔先生这么说了,那我也不耽误大家时间了,同意现场出题的请举手。”
八层以上的人都举了手。
“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这么想的,那么好,我们就有请黄河文艺社长崔嵩先生出题,大家欢迎。”
……
“这个郑求是还真是机智。”
宫缘和和老李下完棋,已经来到客厅,两位老人坐在沙发上,饶有趣味地盯着那个硕大的屏幕,马管家安静地坐在一旁,为他们煮茶。
“不过这个要求似乎并不过分。”宫缘和接道。
老李摆摆手,道:“老伙计,你搞了一辈子传媒影视,难道没跟文字打过交道?”
“自然不可能,年轻时拍电影电视剧,我都要亲自过剧本。”
“那你自己创作过剧本么?”
宫缘和摇头,道:“我只擅长改剧本,却不擅长自己创作。”
“这就是了,没有进行过创作,自然不知道创作本身的艰辛,一个故事从无到有,不知要耗费一个编剧或者作家多少脑细胞,起转承合,前后逻辑,冲突起伏,那是缺一不可啊。”
宫缘和道:“你了解我的,我对编剧、作家向来是尊重的,我教育子孙也秉持这个观念。”
“所以你们星月才有今天,扯远了,扯远了,说回到这个古庸生身上,看样子他今天是有备而来,脑子里有了打算,不过他大概没想到会遇到这档子事,后面的局,只怕他不好落子。”
“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宫缘和目光悠远地望了一眼那个白色的白影,道:“说句倚老的话,我一生所遇困局不知凡几,比他现在这个状况艰险十倍、复杂百倍的也是不计其数,我挺过来了,所以我今天可以坐在这里下棋喝茶,优胜劣汰,能者上位,本就是这个社会的题中之义。”
这样看似空泛的大道理,由传奇人物传媒界凯撒大帝说出来,分量自是非同小可,便是老李也无从反驳。
电视里的崔嵩接过宫承德的话,微笑着说道:“今天大家来到这里,无非就是想亲眼见证古庸生先生自证清白。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给他一个更直接有效的方法呢?”
顿了一下,续道:“我自己也是做出版的,深知一个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此时又是现场出题,所以我也不愿意太过为难古先生——大家知道古先生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做《萧十一郎》,书里面塑造了一个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的大盗形象,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在这里。我的建议是,再以大盗为主角,写一部小说,相信有过类似写作经验的古庸生老师,不会觉得太为难。古先生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构思。”
“这招阴险呀,”老李笑着评价道:“对一个作者来说。塑造一个角色。能用的相关桥段自然要尽量全部用上,他出这个题,等于把小古推到绝境。”
宫缘和端起一个青色的精致小茶杯细细地啜饮了一口茶水,笑而不语。
屏幕前,同样笑而不语的还有莫之余和薛慕亮。
……
“对,再写一个强盗。不要写已经准备好的稿子!支持崔社长!”
“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构思,对于一个天才作者来说,已经很长了吧,崔社长大爱呀!”
“我们不要再看什么《云海玉弓缘》了。‘江南’这么俗气的男主角姓名,亏你想得出。”
“这种故事谁不会写,一看就是这个叫江南的书童经过一系列奇遇,最后打倒一切,成功逆袭,成为天下第一,老套,烂俗!”
……
就在一些人的讥笑、一些人的担忧、一些人的期待、一些人的冷漠等复杂情绪笼罩下,古庸生随意地挪了挪身子,坐到另外一个键盘前面。
“都不要说话了,古大貌似要开始了。”
“一个小时呢,这才过了两分钟。”
古庸生突然抬起手,不过不是敲键盘,而是伸手取过水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喝了一口水,瞬间有数万句笑骂,同时在世界各个角落响起。
喝完水之后,古庸生小心翼翼地拧好瓶盖,将瓶子放回原处,然后双手顺势放到键盘上。
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屏住呼吸地看着屏幕上的那个大屏幕。
古庸生动了!
说好的一小时,实际他只用了两分钟,而且只是喝水!
第一个字已经出来了:
楚!
古庸生似乎故意放慢了打字的速度,第二个字来了:
留!
第三个:
香!
紧接着出来两个:
传奇!
楚留香传奇!
书名出来了!
“楚留香?”
老李默念了一遍,像品茶一样仔细品了会,随即赞道:“处处留香,楚留香,好名字,好名字!”
宫缘和笑了笑,依然平静不语。
“正文要开始了吗?”
古庸生写完书名,突然停下来,望着屏幕发呆,要知道即便是电脑,在转换文件的时候,也有死机的危险,也有卡机的可能,何况是人?
停了半分钟,对观众来说,却仿佛是半个世纪。
古庸生的手终于再次动了起来。
……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加有引号的开篇出现,这句话虽然用得是文言文词句,但是句意很浅,大致就是说,听说你有一块白玉美人,雕琢精美,我很喜欢,所以今晚子时,我会来偷,你是个文雅知趣的人,肯定不会让我失望吧?
看语气,这句话必然出自某位强盗,可是,这世上哪有强盗偷人东西,还提前通知的道理?
这是何等样的自信?
这是何等样的嚣张?
【这张短笺此刻就平铺在光亮的大理石桌面上……】古庸生没有理会大家的反应,自顾自往下写着,而且手速在逐渐加快。
“果然是一封来自强盗的信!”观众恍然。
【接到这封短笺的是北京城的豪富世家公子金伴花……】
“金伴花,这名字也不错。”那位喝茶老人继续着点评。
接下来是紧张刺激的戏剧舞台冲突,男主角楚留香“强盗中的元帅,流氓中的公子”也通过他人之口道出。
“这句话应该是借用关汉卿那句‘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了,借的妙,当为之喝一小杯。”
……
经过一系列的斗智斗力,楚留香成功盗玉,再留下两句话:
“公子伴花失美,盗帅踏月留香。”
……
亭穿一年,3月17号,古庸生当着全世界的面推出楚留香,而楚留香的两封短笺,迅速在大江南北掀起狂潮!
人间,终于,又见楚留香!
……
“一个属武侠狂欢的新时代,从此开始!此处,当浮一大白!”老李有些兴奋,有些激动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盗帅出,大局定
短笺通知在先,对手评议在中,仙影乍现在中下,盗宝留信在后。盗帅楚留香的出场,几乎把渲染烘托的写作技法用到极致。文采飞扬的短笺,隐蕴着强大无比的嚣张和自信,另有一种幽默和风趣,给人一种这个强盗有点搞笑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感十足;
九城英雄如临大敌,话里行间,充满着对楚留香的畏惧和重视,这是小说中最典型的侧面烘托人物法,即,通过张三李四的嘴巴,表达王五的牛掰和伟大。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各种铺垫渲染完毕后,主角终于要隆重登场,一道“极有吸引力且带着笑的语声”在窗外响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又一次经典运用。
接着盗宝,留信,痛痛快快地把九城英雄戏耍了一遍,以实际行动验证了之前的种种渲染铺垫——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通过这一偷盗白玉美人的举动,一个风神蕴藉、惊才绝艳的留香盗帅就此呼之欲出,闪亮登场。
看过《萧十一郎》的读者立即反应过来,“这种手法我们见过啊,相似的渲染技巧和铺垫手法,可是为什么作者连用两遍还能如此不着痕迹,仍旧能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呢?”
崔嵩在出题个时候,假惺惺地说古庸生既有写强盗的经验,自然不会觉得这个题太偏,一定可以写好,没料到一语成谶。
古庸生写到楚留香盗玉成功后,突然停手,抬头盯着屏幕看,不知是在推后面的剧情,还是为了给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以足够的消化时间。
实际上,这个时候网上的讨论早已炸翻天。
“在古庸生写完那则短笺的时候,我就知道一个伟大的故事已经诞生了,不过我必须要承认。看到那小段文采斐然的句子时,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部风格接近第一开《云海玉弓缘》的小说,如果那样的话,只怕所谓质疑派又有话说了,不过很遗憾。无比期待楚留香传奇,古大快点放正面照吧。”
“虽然同是写盗。但我相信古用什么不会自己重复自己,如果说萧十一郎是一身野性、落拓不羁的大盗,那么楚留香就是文质彬彬、优雅有礼的雅盗,当然,他们仍是有共同性的,比如他们都是无敌的,如果我猜得不错,他们应该都是劫富济贫的。”
“淡蓝色的纸、飘逸的字、郁金香的香气,飘渺、诗意而充满浪漫气息。另外,根据路人甲乙丙的描述,这位盗帅还有一个“流氓公子”称号,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雅痞吗?所以,古庸生大大在虐了几次女读者之后,终于要发福利了吗?”
“我可以从至少三个角度来评析这个开篇。包括人物设定、道具设定、气氛渲染等,可是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想看着楚留香这个人一步一步走到我面前,我想拍着他的肩膀说一句,哥们,太牛了。楚留香,牛。逼!古庸生。牛。逼!顶你们到底!”
……
网友们的评论几乎是以每秒万条的速度刷新着,踏歌网的直播已经出现卡屏和延迟现象,这种盛况甚至超过了世界杯直播的规模。
至于微型博客和几大相关论坛,早已进入狂欢模式,有人在直播现场即时状况,有人在抄写大屏幕上的文字,而更多的人则在表达着对古庸生的歉意和敬意。
在千红和古庸生沉默的那段时间,大把大把的中立者前赴后继倒向郑求是一方,此刻,楚留香一出,确切地说,楚留香刚惊鸿一瞥,这些中立者们立即表达了对古庸生的拥护和支持。
因为《萧十一郎》成为古庸生的新晋读者们因为这个风骚的楚留香,更加坚定了对古庸生的支持,也开启了他们如此如狂的追书之路。
人心常常复杂,有时却也简单,在部分人看来,当初只要古庸生出来正经解释两句,他们也就释去怀疑,这种心态甚至带着一种赌气的因素,如今古庸生用更加贴切更加强悍的方式来自证清白,他们还有有什么好怀疑的?
质疑派此时正陷入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他们之前一切的怀疑和挑衅全部被古庸生以强横的实力碾平,面对铺天盖地的围攻,他们无言以对,只好努力为古庸生构织新的罪名,可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这时正坐在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发生,无能为力,无以为继。
所以他们只好先用陈招硬顶着:“只是碰巧而已,为了应付这次直播,多背几本书以防万一啊,我们高考背范文不也这么做吗?”
这样无力无理无赖的回击写出来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只能引起更大规模的痛斥和围剿。
之前那些围观的大v们、名博们、名人们也不再发表煽风点火、幸灾乐祸的言论,按照他们的道行,基本判断出质疑派至此,大势已去,且不可逆转。
有些失望,有些意兴阑珊,也有一些对那个白衣少年的敬佩,情绪非常复杂,若非好奇心作祟,真的想直接关掉直播,部分关了视频或者换了频道的愤愤者,熬了几分钟后,又老老实实地转回直播现场。
……
“不要在犹豫了,所有沾手的行动全部撤掉,不要留任何痕迹。”
莫之余在看到秃鹰提到楚留香的外号时,就立即做出了这个决定。
作为一个金牌畅销书推手,她对市场的把握和对小说风格的拿捏,有着自己独家的标准和判断方式;作为出版界女诸葛,她对舆论导向以及群体大势有着异常敏感的直觉,她更加懂得那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真正强悍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笑话。
千红、踏歌以及星月联手布出现场直播局,郑求是、崔社、薛慕亮将计就计抛出命题文章,看上去双方斗智斗勇、你来我往、旗鼓相当,实际上,对古庸生来说,这些根本就不值一提。
莫之余没有在现场,但是她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嘉宾席上的陆艺筹身上,说是忌惮也好,说是擒贼先擒王也好,总之,莫之余始终认为此次交锋,关键在陆艺筹,然而,古庸生却是不慌不忙地用一个楚留香荡平这一切。
什么你布局,他将计就计,从头到底都是一个笑话而已,可能就连千红和陆艺筹都不知现场会出现这一幕。
……
莫之余猜得并没有错,古庸生利用喝水的刹那,给出这样一个惊艳绝伦的故事,又一次深深地震撼了陆艺筹,不过这次震撼实在是来得有些跌宕起伏。
当古庸生从容不迫地写出《云海玉弓缘》时,他面带微笑,心情逐渐放松下来;当看到郑求是和崔嵩低声商量时,他强作镇定,开始紧张;当崔嵩提出现场出题时,他背后的冷汗甚至把衬衫全部打湿,而当古庸生敲出那样一个必将不朽的开篇时,他特别清晰地感觉到四个字:“大局已定。”
……
同样有这种感觉还有身边的几位同行,铁葫芦、万锤的两位老总,黄河文艺的崔嵩。
都是业内老人,看到这里如果还穷追猛打下去,就是愚蠢地自取其辱了,他们嫉妒陆艺筹,他们在心里把陆艺筹骂几百遍,所以,他们先后侧身向陆艺筹表达祝贺。
表达祝贺就是认输!
郑求是却不会认输,尽管他身边的几位支持者都面露失望,几度摇头叹息,但他仍旧保持高昂的斗志,他双目如炬,盯着两块屏幕上的字,他要从字里行间找出破绽,他要构思新的反击文章。
无论如何总之,郑求是不会认输,因为他从未输过,至少,他自己一直坚持这么认为。
……
与此同时,已经来回浇了两次花的伊水安正一脸平静地坐在木椅上,她在仔细地品味《楚留香》的开篇,有些惊讶,有些好笑,也有些欣慰和开心,因为古庸生的这个开篇在文风上,竟与自己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特别是对信笺的细节描述上,如果郑求是要继续打假的话,倒可以拿这个做做文章。
伊水安可以把这件事当做一个自嘲的笑话,说明她已经从不久前的担忧中,彻底摆脱出来,同样作为一个作者,以及身为一个杂志主编,只要看这个开头就基本能推测出后面的故事。
《云海玉弓缘》可以解释《白发》、《七剑》、《越女剑》、《白马》;
《楚留香传奇》可以解释《萧十一郎》。
他是一个何其了不起的人!
“很高兴认识你!”伊水安微笑着对视频里的古庸生说道。
月河一中的高三毕业生弥琥,握紧的拳头终于松开,现在的心情,竟比幻想自己得高考状元还要开心。
王芊芊也在开心,虽然她马上就要去南港,实际上今天上午就要过去,不过半路的时候,刷微型博客猛然看到这条消息,那是宁死也要先回家看完直播。
“大叔,你有种。”王芊芊愣了许久之后,终于说出这么一句话,然后起身离开。
……
停了好一会的古庸生终于又动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章背影
《云海玉弓缘》第一回大约一万来字,出题风波出现的时候,已经写了大半,剩下不足四千字。
古庸生写完楚留香盗宝成功后,移了一下位子,开始继续续写《云海》。
看过金古梁武侠的读者们大致知道,金、梁两位大师小说的开篇,向来循循渐进,步步为营,两三个章节不出男主是常有的事情,金庸先生名著《笑傲江湖》更是别出心裁,开篇即出场的林平之,简直就主角得不能再主角,堪称男主模板。
富家子弟,惨遭灭门,侥幸逃生,踏上复仇之路……
不知金庸先生当初写这个开篇时,是不是带着某种嘲讽的心态。
《云海》状况差不多,开篇的书童江南无论是出场还是长篇的台词,都颇有男主的风范,而真正的男主金世遗在第一章仅仅一笔带过,这也难怪很多在看直播的质疑派们出言讽刺。
古庸生忽然停写《楚留香传奇》虽然让部分读者有些不满和抱怨,但是他们也大度地表达了理解,毕竟第一本书是事先做了准备的,可以边写《云海》边构思《楚留香》,这是古庸生的缓兵之计,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一直在寻觅战机的质疑派们立即发现新大陆一般的嘲讽道:“看吧,他显然是怕忘记自己已经背诵过的内容,迫不及待地要完成第一本,真相已经出现,古庸生或许是《萧十一郎》和《楚留香传奇》的作者,但他绝不是《七剑》、《白发》等书的作者。”
这个发现立即引起广大质疑者们的支持和赞同。他们正准备再次掀起一波声讨小的时候,只见古庸生偏了偏身子,双手换到另外一个键盘,继续《楚留香》的写作:【现在。他舒适地躺在甲板上,让五月温暖的阳光,晒着他宽阔的、着的、古铜色的背……】
质疑派立即噤声,虽然网络世界的众人,大家都看不到大家的表情,但是那种秒打脸,还是让人很容易脑补出质疑派们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
“古大太坏了,这不是当场让人难看吗?另,请质疑众再接再励。继续发现新破绽,看好你们哦。”
《楚留香》再进一千多字后,香帅的一众红颜知己开始出现,老道的读者看到楚留香和李红袖的对话之后,立即联想到萧十一郎和风四娘,那种熟悉的感觉,根本是无法模仿和代替的,那是一种骨子里透出的智趣。
和某些敏锐的读者猜测得差不多,楚留香果然也是劫富济贫的侠盗,不过比之萧十一郎。他更懂得享受,生活品质也更加高洋上,私人豪华游艇、游艇性感女郎,怎么看,都是一个高富帅的标准配置,不 (: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