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 6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闻所未闻,薛慕亮的《鼎小说》也没这个规模。”

    亮丝面色犹豫,似乎有话所,柳敬亭准确地捕捉到这个细节,问:“亮主编……”

    亮丝会意,道:“目前来看,杂志势头是很好,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要做的还远远不够,而且,现在最麻烦的是古神你要双开,哦,加上网络上那部,是三开,这……”

    “嗯,我明白,《匠录》的立意就不是个人杂志,我注意着呢,至于我的连载,暂时还顶得住。”

    “暂时啊,”亮丝面露隐忧,“主要是古神你培养起了两拨读者,而且还是口味完全迥异的读者,一方面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另一方面来说,这又会反过来限制我们,就是说,这两个连载完结之后,以后怎么办呢?继续双开?”

    柳敬亭道:“以后尽量写所有人都喜欢的武侠。”

    这么嚣张的话被柳敬亭说的如此淡然,关键是屋内几个人竟无人表示不赞同。

    “先不管那么多,先庆祝开门大吉,开香槟!”

    ……

    就在业内人士各怀心思观望《匠录》的时候,线上读者网友关于杂志内容的讨论早已再次席卷各大论坛。

    这次讨论有三个重点:

    一,《书剑恩仇录》,随着故事的深入,出场人物越来越多,“开局平淡,后续越来越精彩”的特性再次展露无遗,大家关于剧情的分析讨论也随之热闹起来。

    二,新人空中楼阁,本来这个新人作者是没办法立即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杂志刚卖第一轮,柳敬亭就在微型博客上推荐了一下《清雨药师》:“林天阁虽是新人,但文笔、布局颇有老作者的气度,这本《清雨药师》可管中窥豹,值得期待,推荐给大家。”

    古庸生何等样人,他绝不会为了卖杂志而扮演卖瓜王婆,能入他眼的武侠能差到哪里?

    一时间,空中楼阁也成为武侠论坛热议的人物,而作者本人自从看到古庸生的微型博客,或者是接到《匠录》的用稿通知时,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三,最激烈,最热闹,参与人数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当然是《陆小凤传奇》,单是这个名字,就能找出不下一百个吐槽贴,实际上,小说自身也通过花满楼进行了吐槽:“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女人,他名字虽然叫小凤,但却是条不折不如的男子汉。”

    同时,小说里还有那位不苟言笑的白衣剑神西门吹雪!

    “他吹的不是雪,而是剑上的血。”

    还有一个热爱生命,近乎完美的失明美男子——花满楼!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陆小凤传奇》仅仅放上来一个楔子,就给出了这么几个故事性十足的拉风人物,就已经引起那么多议论,先不提能否超越《楚留香传奇》,至少目前来看,接档是没问题。

    ……

    至此,那位四条眉毛的“传奇人物”,那个“翩翩人中凤”,终于要走到这个世界人人的眼前。

    第二百二十七章扬名美利坚(上)

    琥珀火锅城的某个角落,六个新晋畅销杂志的编辑正在聊天,起初的话题是最近正在上映的新电影,大家围绕这点开始各抒己见,从电影的三段式结构到朱莉的嘴唇很性感,从好莱坞电影的普世价值观到哪个女明星屁股最翘。

    最后,大家不能免俗地做了一个假设,假如你有且仅有一次和地球上任何一个明星发生关系的机会,你会选谁?

    几个男生立即陷入选择综合症,默默地在脑子里筛选,反倒是苏瑾比较积极,毫不犹豫地,继续没有免俗地选择了金城武,男生们表示理解之后,再次陷入头脑风暴。

    “不是说男生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吗,你们怎么还那么为难的样子?”苏瑾好奇。

    “你哪里明白,各有各的妙处啊。”乔治意味深长说道。

    “而且选择了一个,就感觉对不起其他的,可惜只能选一个。”常有道甚是惋惜,得到几个男生的理解和苏瑾的鄙视。

    “你们想的是国外还是国内?”始作俑者柳敬亭笑意盎然地问道。

    徐森和乔治回答“国外”,亮丝回答“国内”,常有道别出心裁,给出了十分具体的答案——“日本”。

    几位男生立即了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徐森笑道:“老常你是看电影看出代入感了吧?”

    “咯咯。”苏瑾突然笑出声,迅速吸引了包括常有道在内的所有男生的目光。

    “米苏巨巨,您是以什么立场发笑?”

    苏瑾立即知道自己暴露,低头喝饮料,然后指着火锅里的一片肉,说:“你们看这羊肉卷。像不像包租婆的卷发,哈哈,好好笑,是不是?”

    一阵尴尬的沉默之后,常有道说了个日本女星,几个男生立即亮眼,显然是有共鸣,苏瑾悄悄松了口气,结果柳敬亭突然问她:“米苏你认识吗?”。

    “啊?我哪里知道她是谁?古神你别说笑。”

    接着亮丝、徐森、乔治纷纷报出自己的最终选择,总体上大家的选择还算常规。就是亮丝选择的叶童让大家讨论了好一会。

    “推荐你们去看《和平饭店》。”亮丝淡定道。

    “古神你呢?”被为难了一下的苏瑾报复性地问道。

    “《勇敢的心》里面的凯瑟琳麦科马克,那眼神太美,看了好几遍。”

    “哈哈,是因为跟华莱士秘密成婚那段情节吗,古神?”常有道目光狡猾。问道。

    柳敬亭笑了一下,秒转话题。问:“四月份的选题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于是这次聊天终于还是言归正传。稍稍一个停顿之后,亮丝开始说自己的想法。

    ……

    很久之前,做杂志主编就是柳敬亭其中一个梦想,他憧憬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选题,各抒己见,一起胡天海地聊天、偶尔某个人灵光乍现提出一个好点子的场景。现在这些事情真实地发生在眼前,他终于发现,这事情想着是挺惬意,真的操作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这次聊天自然没能统一意见。不过六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想法,亮丝拿出平板,边听着大家的发言,边做记录,看着大家认真投入的讨论,柳敬亭感觉很欣慰。

    毕竟是自己组起来的团队,多么奇妙的体验。

    从琥珀城回学园的路上,常有道一直沉默寡言,过来好久,才悠悠叹了口气,柳敬亭笑着问:“又感慨什么呢?”

    “奇怪,”常有道摇摇头,“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亮丝今天有点奇怪。”

    “怎么说?”

    “就是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举杯庆祝杂志热销,他的表情有些古怪,好像是犹豫,好像是在想什么别的事情,要说谨慎吧,也不应该那个反应,你注意到没有?”

    “你只看到亮丝?”

    “什么?”

    “没有,其实乔治和苏瑾也一样,这很简答啊,他们是有经验的杂志人,面对这样的畅销热度,心里有顾忌正常,担心以后没办法继续这种势头啊,担心是昙花一现啊,你看徐森、你和我都没有这样的表情。”

    “我是觉得该痛快庆祝就庆祝,徐森我没注意,你没有这种担忧?”

    “当然没有,情况只会越来越好。”柳敬亭陈述事实。

    像似为了证明柳敬亭这句话,《匠录》首日狂销180万册之后,之后一周基本都是这样的速度,到货就清,然后继续全国补货,第一周的数据统计出来时,第三方数据监测工作人员都傻了眼。

    320万册!

    一周!

    这是世界顶级畅销书作家的级数,这是国内杂志销量的最新最变态的纪录。

    “心中起伏难平到现在,做杂志这么久,从没有这种状态,320——万!太残暴了。”

    这个数据被媒体报告之后,迅速和“匠录”成为当天微型博客热搜词,《匠录》执行主编亮丝发微博如此感慨道。

    至于之前各怀心思观望的的同行,纷纷摇头苦笑,互相的交流再无意义,只有鼓足干劲,琢磨自己的杂志和新选题去了。

    这个时候,唯恐天下无新闻的记者们纷纷闻风而动,先后就这事采访了薛慕亮、韩朔和伊水安。

    薛慕亮以“不关心”、“不了解”回应,然后补充说明:“第一本杂志的成绩没有指向性,因为很多读者的购买只是出于好奇,之后会自我淘汰掉一批,而且,一本真正成功的杂志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韩朔的回应相对随意和磊落:“先恭喜小亭,然后就是希望他快点把稿费发我,或者干脆给我一篇稿子抵消,最后很开心柳总能跟我一起把作家们的稿费提起来,让我们国家的作者们活得更好一些。”

    伊水安只有一句话:“他能做到这样,是意料之中。希望他越来越好。”

    ……

    “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陆艺筹盯着视频里的薛慕亮,把画面定格在他说这句话时的表情上,看着视频内这个年轻对手的眼睛,重复了一遍这句话,思索良久,自言自语道:“这是第二次了吧?”

    陆总做了一个截图,然后点开古庸生的wc,正要把图发过去,忽然想到什么,叹了口气。然后把对话框关闭,再点开魏无知的wc,上图,附了一句话:“他每次提到古庸生的新杂志,都一副人家不久就要倒闭的感觉。他的自信来自什么地方?”

    过了一会,魏无知回:“莫之余?”

    “可能。”

    “要提醒古庸生么?”

    “不好操作啊。万一猜错了。弄巧成拙。”

    “他们这次杂志卖得那么好,会不会招编辑?”

    “岂止是好,这个成绩等于《原上草》、《大江湖》和《鼎小说》三本加在一起半年的成绩,古庸生他做杂志,也同样是一个打三个啊。”

    “以前觉得他对营销没兴趣,或者压根不了解。现在一看,他不仅懂,而且还玩得很转,杂志名的提前公布先做铺垫。接着那本网络小说风波,然后《书剑恩仇录》的强势连载,陆小凤接档楚留香,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陆小凤这个是硬实力,没什么好说的,你觉得那本网络小说是他有意所为?”

    “不排除这种可能吧,不然怎么可能反映得那么快,痕迹太重了,而且你注意了没有,他前几天还在博客上推荐了一个新人作品。”

    “空中楼阁?”

    “是啊。”

    “这么说,他是比以前改变了一些,不过,还是没办法把这些手段和他联系在一块。”

    “继续看吧,看情形,会很精彩的。”

    ……

    “会和楚留香一样精彩的。”

    柳敬亭坐在电脑前,正在跟弥琥视频,弥琥问起陆小凤的情况,他毫不犹豫地答道。

    “好吧我相信你,对了,你那话剧怎么样?”

    “这么跟你说吧,十天后美国百老汇见。”

    “哪一部?”

    “第一部跟我没什么关系了啊现在,当然跟剑桥合作那部,已经拿到全英第一,你们呢?”

    “彼此彼此,我们也是一等奖。”

    “不错。”

    “什么不错,你别一副高高在上点评的样子,你有信心赢?”

    “赢?误会了啊。”

    “什么误会?”

    “我不是去赢你们的,《哈姆雷特》是去给你们上课的。”

    一连串的鄙视和吐的表情。

    “对了,你那边方不方便接待我?”

    “什么意思?”

    “你那个娃娃亲不是在那边吗?”。

    沉默。

    沉默。

    “不是我的娃娃亲,是我爸妈的。”

    “不管,一句话方便吗?”。

    “我妈也会过来。”

    “……”

    沉默。

    沉默。

    “之前,我不是不愿意你过来,只是想跟他说清楚,这段时间我在弄话剧,安静了一段时间,然后我妈说要来,他又活跃起来。”

    “也就是说,不方面啊。”

    “我什么时候说过?柳敬亭你不要这样咄咄逼人,你过来,我无论如何会去见你的。”

    柳敬亭回了一个害羞的笑脸。

    “我会带两个美女一起过去,提前给你备案一下。”

    弥琥回了一个敲打和撇嘴的表情。

    “得了啊,你那边清一个人清到现在,我过去还要找你算账。”

    “噢,还要跟他算一算。”

    ……

    中欧文化年,万象和剑桥合作的《哈姆雷特》一夜红遍英国,以摧枯拉朽之势获得全英话剧大赛冠军,成为本次文化年目前为止最大的亮点之一。

    三月下旬,来自世界六个国家的话剧团,包括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将齐聚美国百老汇,进行世界大比。

    ……

    【这个比赛是在弥琥去美国念书前那一章做的伏笔,总归是要填上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扬名美利坚(中)

    虽然弥琥一直没有直说,但她早在与柳敬亭聊天的字里行间,把自己这边的状况暗示给柳敬亭,柳敬亭多么狡诈,那是一个能从一个语气词推断出一整件事的主。

    弥琥的确有个狗血的娃娃亲,像电视、小说中表现的那样,两对关系铁好的夫妻,某次愉快的聚会之后,发现两个妻子同时怀孕,喜悦之下,就给肚里的孩子订了一个“同性就义结金兰,异性就娃娃亲”的约定。

    几个月后,胡妈妈生了弥琥,对方则生了一个儿子,于是指腹为婚生效。

    因为两家的关系一直保持亲密,所以弥琥跟那位娃娃亲很小就认识,也算青梅竹马,在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双方家长对自己未来的媳妇(女婿)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结果是大家都很满意,一边为当年那个决定感到幸运,一边开始有意识地撮合二人,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胡妈妈各种明示暗示柳敬亭不要招惹胡小米。

    然而,在这段皆大欢喜的约定中,弥琥却是一个不满意的例外,对于大人们偶尔的暗示装糊涂,打太极,比如叔叔阿姨说:“小米真是越长越漂亮啦,哈哈,小俊敢对她有一点不好,我都不愿意。”

    弥琥就会骄傲地说:“叔叔阿姨不用担心啦,小俊哥敢欺负我,我让我男朋友扁他。”

    “啊?”

    四个大人不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这个时候,弥琥会顺势补刀道:“当然啦,以后我男朋友欺负我,小俊哥也要帮我去教训他,我可是一直把你当亲哥哥一样哦。”

    “啊啊?”

    四个大人加上王文俊一起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亲哥哥?这算什么?蓝色生死恋?

    终于有一天,王文俊率先忍不住,把胡小米拉到操场上,义愤填膺地把真相告诉她。质问小米:“你是真傻还是假傻。难道一点看不出我怎么对你的吗,难道一点也没看出大人们的心思吗?”

    弥琥依旧摇头。

    “我们是娃娃亲啊。你真的不知道?”

    “什么?”弥琥当然“震惊”,然后狂笑,问:“娃娃亲?”

    王文俊点头。

    “指腹为婚?”

    王文俊点头。

    “这不是一个玩笑吗?这是什么年代了还娃娃亲,哥。别幼稚了好吗?”

    王文俊站在操场上,顿时就凌乱了啊。

    当晚,王文俊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王父王母把这事告诉了胡爸胡妈,胡爸胡妈把女儿叫到面前,亲口证实了这件事,然后胡小米终于爆发了。

    “娃娃亲。我才不要什么娃娃亲,这和封建社会的父母包办婚姻有什么区别?我还没出世,你们就安排好我的终身大事,那还要我做什么?是不是说我还要还缠个脚?有没有三从四德要背诵?”

    胡父胡母早做好女儿爆发的心理准备。胡父平静应道:“什么封建社会,谁敢让你缠脚,讲什么三从四德,我打断他腿。”

    “有什么区别吗?你们如果真的让我去履行什么娃娃亲,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怎么能一样,从开始我们就不准备要逼迫你们,你们不是一直相处得很好吗,而且,我和你妈也是看着小俊长大的,他为人怎么样,我们心里都有数。”

    “噢,是这样啊,那我请问一下,如果王文俊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你们准备怎么做?”

    “那要跟他父母说清楚,当然不能耽误你,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他……”

    “也就是说,决定权和判断权由你们掌握,我们只要照做就行了?我直说吧,不可能的,从小到大,我都是把他当做哥哥一样看待,突然告诉我说我们有什么娃娃亲,根本不可能。”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胡小米选择休学,去做了编辑。

    再后来,弥琥出国,王文俊也跟着去了美国。

    ……

    因为万象学园刚开学不久,作为指导员的康令月暂时没办法脱身,只好取消了美国之行。

    “经过英国的一系列表演,《哈姆雷特》应该没什么破绽,我一起去的话,只能做向导了。”

    “去收割荣誉啊,作为世界冠军,出现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你以前想过?”柳敬亭理所当然说道。

    “又来。”

    “好可惜。”

    康令月去不了,杨丽璐也开始犹豫,不过她没有犹豫太久就被柳敬亭说服了,过程也很简单。

    “既然康指导员不去了,那我也不去了,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杨丽璐说。

    “你是翻译啊,到时美国那边也来个约稿,我怎么办?”柳敬亭问。

    “可以网上交流啊。”林薰诚恳地给出建议,结果柳敬亭不满地看着许源,抱怨道:“管好自家女人好吧?”

    许源微笑耸肩。

    “我觉得林薰说的很对啊,”杨丽璐赞同,“而且你去那边要见你女朋友吧?”

    “这么说,你已经决定咯?”

    “嗯。”

    “那我也不强迫你了。”

    柳敬亭突然放弃,大家都有些讶异,接着听他说:“对了,有件事一直没来得及跟你们说,从英国回来前一天的晚上啊,伦敦下了很大雨,很恐怖,半仙你还记得吗?”

    杨丽璐脸色微变,知道柳敬亭要说什么,瞪着他,用凶狠的眼神命令他闭嘴,结果柳敬亭果真听话,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半仙你真的决定不去美国?”

    杨丽璐恍然,他这是用那天晚上的糗事在威胁自己呢,杨丽璐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柳敬亭继续说道:“我记得当时大概是十二点了吧,也就是燕京时间上午八点,突然我听到一阵敲门声……”

    “我去美国。”杨丽璐突然接道。

    与此同时,柳敬亭接到一条来自杨丽璐的短信,短信只有四个字——“卑鄙无耻!”

    3月22日。柳敬亭处理完《匠录》的事务,和杨丽璐一道去美国,随行的仍然是那两位负责老师。

    这次,柳敬亭的身份是中欧文化年民间交流使者的身份。所以美国那边一应餐宿行程安排全由上面负责。

    ……

    “你知道康指导员这次不来美国的真正原因吗?”

    坐在去美国的飞机上。杨丽璐沉默了很久,完全把坐在身旁的柳敬亭当做空气。柳敬亭只好自找话题。

    杨丽璐当然不理他。

    “因为一个人,”柳敬亭自问自答,“而且应该是一个美国人。”

    杨丽璐依然不做声。

    “康指导员在美国读书期间,曾有过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当然主要是因为康指导员立志学成报国,没办法继续待在美国,所以两人只好……哎,可惜啊。”

    杨丽璐终于忍不住好奇,瞥了柳敬亭一眼,问:“你怎么知道?”

    “猜的。”

    杨丽璐再也不理他。

    柳敬亭哈哈一笑。掏出电脑。

    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航程后,飞机终于在地球彼端落下,出了机场,一行人直接坐车去了百老汇街。

    百老汇英文叫做broadway。直译就是宽阔的街道,街道南北纵贯曼哈顿岛,两旁剧院密布,是美国戏剧的重要发扬地,而“百老汇”三个字也成为了戏剧的代名词。

    此外,百老汇大道和西42街的交会处又是那个著名广场——时代广场的中心所在地。

    柳敬亭刚上车,就给弥琥发了短信:“到了。”

    弥琥很快回复:“知道了。”

    出租车在百老汇街头停下,早有人上前迎接,两位老师上前进行简单的交流后,来人就带着大家去下榻的酒店。

    然后,柳敬亭的手机突然响起来。

    “到哪里了?”

    “刚在百老汇这边下车,你呢?”

    “我也在这边。”

    “那,待会见。”

    柳敬亭讲着电话,杨丽璐背着书包面无表情地从他面前走过。

    进了酒店,负责接待他们的人拿了大家的护照签证去领房间钥匙,等待的过程中,柳敬亭的手机再次响起来,杨丽璐突然说道:“你直接过去见她不就好了吗?”

    柳敬亭把屏幕对着杨丽璐,说:“是奥斯丁。”

    杨丽璐“咳”了一声,转过身。

    柳敬亭走到一边接电话。

    “因为这次来的国家比较多,所以酒店都住得比较满,我们这边的安排是两人标间,委屈大家了。”

    负责接待万象小分队的工作人员边发钥匙边解释道。

    “没事,麻烦了。”

    严老师一边微笑接道,一边和杨丽璐拖着行李去找房间,那边柳敬亭挂了电话,也和夏辉老师拖着行李去自己的房间。

    两个房间都在八楼,虽是相对,但相隔不远。

    到了房间,夏老师问柳敬亭:“奥斯丁打电话过来有事吗?”

    “没事,叫我过去吃饭。”

    “噢。你要用卫生间吗?”

    柳敬亭笑道:“我等下要去见女朋友,所以……”

    夏老师理解,道:“你先你先。”

    二十分钟后,柳敬亭擦着头发从卫生间走出来,看到夏老师正坐在电脑前上网,说:“夏老师,我好了。”

    “好。对了,刚前台来电话,说大厅有人找你。”

    “奥斯丁?”

    “不是,说是一个中国男孩。”

    “中国男孩?”柳敬亭皱眉,“那我去看看吧。”

    柳敬亭简单地吹了下头发,换了衣服,跟准备进卫生间的夏老师打了一个招呼,出门去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扬名美利坚(下)

    柳敬亭完全不认识坐在大厅里等他的男生。

    那男生一身驼色翻领风衣,挑染了头发,胡子刮得特别干净,长相帅气,看上去就是那种时髦沉稳的大男生做派。

    柳敬亭立即猜到来人是谁,调整好表情,走上前打招呼:“你好,我是柳敬亭,你找我?”

    男生从一本杂志里抬起头,没有立即答话而是仔细地审视了一遍柳敬亭,然后起身,伸手,十分客气地自我介绍道:“你好,我是王文俊,我不知道小米有没有跟你提过我,她倒经常跟我提起你。”

    “提过,提过。”柳敬亭忙道。

    王文俊深藏不漏地一笑,然后说:“你看起来跟照片有些不同呢。”

    “噢,那个照片可能都ps过。”

    “no、no,我的意思是,你比照片更帅气。”

    “你也很帅。”

    “谢谢,出去喝一杯?”

    “好,不过我刚到这里,还不是很熟悉。”

    “没事,我熟悉。”

    于是两个人去了附近的一家月巴克咖啡店。

    点了单之后,是一阵属于陌生人之间特有的尴尬适应期,柳敬亭虽然拥有两世人灵魂,又有浩瀚巨著加身,但是与陌生人交流不自然的问题还是存在,特别是面对眼前这个人。

    柳敬亭转头看向窗外,看到一个金发女孩正站在街边讲电话,她挥舞着手臂,对着电话咆哮,应该在跟自己的男朋友吵架。

    “嗯,你跟小米认识多久了?”王文俊率先打破沉默。

    柳敬亭忙把视线收回,想了一下,道:“五年了吧,初三那年认识的,那时候她在《大江湖》做编辑。”

    想到这里。柳敬亭自己也惊了一下,转眼竟然已经五年过去了,自己的推书大业好像还刚起步呢。

    “对哦,你是作家。”

    柳敬亭微笑,说:“码字的。”

    “谦虚了,我买过你那本《小王子》,特别棒。我们学校还做了《小王子》的音乐剧,听说你在国内有很多作品?可惜我个人不大喜欢小说,也很少看国内的小说,要么是意见不合就动刀动枪、打打杀杀的,要么是你侬我侬,什么青春疼痛忧伤之类的。真是接受不可以。”

    “个人爱好吧。”柳敬亭当然听得出对方说话的言外之意。

    这个时候,服务员把咖啡端了上来,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暂停,柳敬亭趁机跟弥琥发了一条短息:“临时有事,晚点见面。”

    短信才发出去几秒,弥琥就回了过来:“计划有变,母上要见你。”

    柳敬亭眉头微皱。心道:“又要见家长?”

    “你也收到短信了?”王文俊突然问道。

    “嗯?”

    王文俊指着自己的手机,说:“芬姨说晚上叫我们一起吃个饭。”

    柳敬亭笑着点头,说:“弥……小米跟我说了。”

    关于胡小米的事情,王文俊反应那叫一个灵敏,听到柳敬亭叫“米”,顿时好奇心起,脑补了“米米”、“米儿”等亲密称呼,心如针刺。不动声色喝了一口咖啡,问:“你刚才叫米,米什么?”

    “噢,她做编辑的名字,弥琥,叫习惯了,你不知道?”

    “知道知道。对啊,弥琥,嗯知道的。”

    然后又是沉默,王文俊是解决了称呼问题。但是芬姨叫吃饭,居然是小米通知他,是不是说他们早就在联系,还是说他们一直就在联系?

    王文俊又喝了一口咖啡,问:“你们一直有联系啊?”

    “是,本来说一起去逛逛时代广场的,赶巧了。”

    王文俊手一抖,脸色再难维持从容,放下咖啡杯子,用纸巾抹了一把嘴巴,看着柳敬亭,道:“估计你也猜到我找你的目的了,我也不耽误时间,直接说吧,放弃胡小米。”

    柳敬亭饶有趣味地看着王文俊,没有接话,表示不懂。

    “不知她跟你提过没有,我跟她是指腹为婚,也许你认为这种做法有点过时,但是我告诉你,在我不知道这件事前,也就是我五六岁的时候吧,我就认定她是我的新娘子,后来父母告诉我这件事,我更加确信,所以,你要放弃她。”

    柳敬亭下意识地抓了一下耳朵,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跟对面这个人交流,愤怒地指责他,好像没必要,冷嘲热讽几句,好像更没必要,高贵冷艳地说一句“你没机会的”,好像太装逼。

    柳敬亭十分为难,然后说:“你是没办法让我放弃什么或者抓住什么的,因为,说实话,咱们其实不熟,就是咱们很熟悉,你敢让我放弃一个女孩,我说不定要跟你决斗。”

    “决斗,好啊。”王文俊倒快。

    “你应该听得出来,这是个比喻。”

    “可是我很认真呢。”王文俊的表情的确很认真,“而起你是搞创作的应该明白,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是什么都没办法取代的,比如说我们一起长大的那些日子,一起读幼儿园,读小学,都是在一起的,不管你有多大名气,有多少钱,写了多少惊世骇俗的故事,这些东西你没办法抹去,没办法替代,你承不承认这一点?”

    “是啊,好像我们认识的这五年,也是这样。”

    王文俊脸色沉下来,说:“你,好像没理解我的意思。”

    “理解。”

    “不,你还是没理解,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这样蛮横地做第三者,对自己的名誉没什么好处,现在网络日益发达起来,一个帖子、一条微。博毁掉一个名人的情况太常见了,是不是?”

    “这……是威胁吧?”

    “是陈述事实。”

    柳敬亭耸肩,道:“你这个第三者的定义太粗暴了……”

    “柳敬亭,”王文俊打断,“你是作家,我不跟你玩文字游戏,光脚不怕穿鞋的这句话你肯定知道,决斗当然是开玩笑,但是这件事一旦发生。网上会有一个详细讲述一个成名作家如何做第三者,如何拆散一对情侣故事的帖子,我知道你现在在做杂志,好像做得还不错,你觉得这个帖子出来后,对你和你的杂志有什么影响?”

    柳敬亭也沉下脸,问:“你第一个想的难道不是这会对胡小米有什么影响吗?”

    王文俊语塞。然后说:“可以用化名。”

    柳敬亭彻底无语,电视、小说里的桥段都是一个总裁找到一个穷小子,扔一堆钱和一句“放弃xxx”的话给他,然后穷小子把钱砸还回去,骨气铮铮地回道:“有钱了不起啊,不要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能为所欲为。”

    现在这算怎么回事?

    “这件事决定权在胡小米。我想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其余的晚上再说。”

    柳敬亭鉴貌辨色,感觉再继续下去,王文俊很可能掀桌子,聊到这里,已经感觉这件事够狗血了,继续下去。甚至无法收场。

    王文俊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控,稍作调整,继续说:“而且小米她比你大,你不想别人说你有恋姐情节吧?”

    柳敬亭想起有段时间网上传他跟伊水安的绯闻,也是说“恋姐”,笑着起身道:“这个怎么说啊,晚上见?”

    “你要去干吗?”王文俊警惕性地问道。

    “回酒店睡觉,要倒时差。”

    ……

    柳敬亭果真会酒店睡觉了。而且这一觉就睡到晚上八点,完全错过了胡妈妈的晚宴,手机被弥琥打到没电。

    中间杨丽璐过来喊了一次,确认他一直在睡觉,也没有强行打扰。

    柳敬亭醒来后,猛然想起赴宴的事情,拿手机看时间发现关机。赶紧取出充电器充电,打开手机之后发现三十多个未接电话,六条短信,点开短信看到最后一条是:“你不来也回个电话短信啊。这样算什么?”

    柳敬亭骂了自己几句,懊悔不已,自从做《匠录》以来,精神一直保持高度紧张,审稿,批流程,学习运作杂志日常事务,写《舒克和贝塔》的连载,写《斗破苍穹》的连载,写《陆小凤传奇》的连载……下飞机之后,刚写完六章陆小凤,脑子昏昏沉沉的,从咖啡店回来,本意是小憩一会,结果没想到憩了那么久,简直是大憩、巨憩。

    现在怎么解释,说睡着了?柳敬亭叹了一口气拨弥琥电话,结果是关机,然后回了条短信:“太累了,睡着了,对不起,比赛过后,我亲自去向阿姨道歉。”

    自然没有回应,柳敬亭放下手机,去卫生间洗把脸,决定自己去时代广场逛逛,柳敬亭之所以对这个广场念念不忘,主要是因为他钟爱的一部美剧《老友记》的缘故,当年这部剧集结局的时候,纽约时代广场特别设立了投影大银幕放映终结篇,将近3000人集体观看了这个节目,现场哭成一片海洋。

    那是何其壮观的一个场面?柳敬亭甚至想过以后《射雕英雄传》拍电视剧的时候,结局也这么干。

    夜晚的时代广场,繁华璀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管,缤纷灿烂的广告牌无不彰显出商业繁华区的气魄,而电视戏剧的预告则提醒大家,这里还有百老汇。

    柳敬亭自己一个人逛了近一个小时,然后他迷路了……

    ……

    从第二天开始,话剧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三天,弥琥那边则一直没回短信。

    第一天,法国和德国,德国多一分取胜;

    第二天,中国和美国,《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动全场,除了舞台表现扣了一点五分,其他全部满分;

    第二天之后的排名是,中国、美国、德国和法国。

    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英国和俄国,俄国的话剧讲述的是一个战争和离别的故事,主要情节类似朴树那首《白桦林》,最后也得了八分,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

    然后,《哈姆雷特》终于登场!

    这一次,无论是道具、服饰还是舞台布景,都基本按照原著进行了还原,演员们的表演也接近极致,和之前所有的表演一样,这台话剧刚进行了一半,全场观众就陷入极大震撼之中。

    天才而富哲理的台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诡谲起伏的张力十足的故事情节……如果说中国那台话剧把爱情故事演到巅峰,那这部剧几乎是把戏剧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这根本不是同级别的比赛!

    当《哈姆雷特》帷幕缓缓拉上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哪怕是那些不懂话剧的观众也意识到这台话剧的不同寻常——至少他们能从别人的表情和赞叹声中窥知一二。

    舞台灯光再亮,演员们登台谢场,评委们尚且没反应过来,观众群里有人率先起立鼓掌,然后其他人纷纷效仿,最后评委们也站起身,数个国家的赞叹语交错响起!

    评委们全体不约而同放弃打分,直接用手比划出得分。

    全部满分!

    台下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而这些,还不是今晚的最"gaochao"。

    《哈姆雷特》剧组谢场下台后,主持人上台,没有说太多废话,直接抛出一个再次让全场震惊的消息:“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仍旧沉浸在这个伟大的故事之中,《哈姆雷特》满分实至名归,大家都不会有异议,同时相信大家还记得这次比赛的第二名《罗密欧与朱丽叶》吧,那个凄美难忘的爱情故事?

    没错,现在我告诉大家,本次世界话剧大赛,第一名《哈姆雷特》和第二名《罗密欧与朱丽叶》,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柳敬亭先生!”

    追光准确无误地罩在台下柳敬亭的身上,全场所有人把震惊无言的目光投到那个中国男孩的身上!

    包括还在生气的弥琥,包括还在愤愤不平的弥琥的妈妈,包括还在为那天晚上柳敬亭失约得意的王文俊。

    在主持人的召唤下,柳敬亭微笑起身,他这一动,全场观众的目光也跟着动。

    第一次这样是在万象大礼堂,面对几千万象学生。

    而这一次,是在美国百老汇,面对全世界。

    今天晚上,几乎整个美利坚,都听到他的名字。

    柳敬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

    第二百三十章纽约一夜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作为莎翁的两部知名代表作,单就剧本本身来说,并无显著优劣之分,一个将爱情写得惊天动地、感人至深,表达了对世间之爱的歌颂;一个将人伦纲常描述得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展现对理姓思维的呼唤。

    无论是赞美爱还是歌颂理姓美,都是作家人文主义情怀的充分释放,从这点来看,两个剧本各有千秋,各擅胜场。

    文艺作品本就是如此,只要能将自身立意完整精细地呈现出来,同时能保证故事的趣味和合理,能触动读者或观众的情绪,那这部作品自身就达到了完满,可称独一无二,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文无第一”这种说法,各自做到极致的作品,依然超脱胜负这种概念。

    当然,这些指的是作品在呈现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较大纰漏,没有技巧上的明显破绽,比如今晚的话剧,除了剧本之外,要考虑的还有舞台布景、道具安排、演员服装以及最重要的一节,演员表现。

    同样的剧本和故事,由不同团队来呈现,效果自然不同,和影视剧翻拍的道理类似,而评委和观众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差距。

    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保留了柳敬亭上交本子的九成以上的内容,只有局部台词和情节做了微调,所以在上报原著编剧这一栏,柳敬亭的名字仍然要写在第一位,这也是康园长特别交代过的一个环节。

    尽管如此,上面在重新排练这个剧的时候,还是对之前万象的版本进行了有意识的规避,可以说是艺术家的骄傲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也可以说是文艺的再创作,总之,主持人把柳敬亭邀请上台的时候,坐在台下的某位编剧脸色变得不是特别好看,在他看来,《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之所以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和他的几处改动不无关系,邀请上台的话,自己也应该也有这个资格吧。

    不过可惜,此时此刻这个剧场只有一个英雄,而内行人更是已经在讨论两部话剧的相似姓和共同姓,讨论的结果是,他们更加的震惊。

    真正有内涵的作品本来就是越讨论越觉得不可思议,越研究越觉得了不起,莎学如此,红学如此,金学同样如此。

    “在柳先生你发表感言之前,请容我再采访一句,请问柳先生,你读过《小王子》这本书吗?”

    这个问题问得现场观众都有些困惑,作为一本世界级畅销童话,现场大部分观众熟读过至少听说过这个故事,但是主持人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尽管很多高校乃至专业话剧团队对这个故事进行了相关改编,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联系啊,噢,也不是没联系,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王子,而且他们似乎都遇到什么问题。

    主持人难道是想说《哈姆雷特》跟《小王子》有什么联系,这应该不是什么现场采访,而是刻意刁难了吧?

    略知内情的观众正自猜疑不定,结果听到柳敬亭回答说:“看过,你看过吗?”

    “当然看过,即使以前没来及看,得知今天可能要采访到柳先生,也会临时补上,毕竟要?(: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