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结果,他们的预言迟迟没办法应验,所以只好走狗皮膏药路线了。”苏瑾接道。
徐晴听完大家的话,伸手指着柳敬亭。说:“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意见?”
柳敬亭说:“文学史证明,文学作品任何类别都会走向所谓末路。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学形式延续下去,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如此。他们现在主攻武侠小说这个类别,方向找得很准,因为随着人们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小说渐渐成为人们消磨时间的‘其中一项’选择,而随着人们阅读趣味的转变以及阅读经验的积累,武侠小说这种样式必然会有衰落的一天。”
大家听到柳敬亭这么说。心里凉了半截,原来他并不是胸有成竹,而是无可奈何。
“也对。现在许多年轻人宁愿看武侠剧也不会选择阅读武侠小说。”王见山道。
柳敬亭笑着伸手点了一下桌面,说:“问题就在这里,武侠小说这种形式的衰落,时间节点不应该由他们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来宣判。而是要由创作者自己来公布。这是对整个文学类别的起码尊重。”
“讲明白点的意思……”徐晴疑问的语气看着柳敬亭。
柳敬亭笑着说:“当我宣布不再写武侠,从这个类别中封笔的时候,那时才算武侠小说走到真正巅峰,其他人定义的,简单来说……都是扯淡。就这样一个意思。”
大家的心顿时又热乎起来,原来他真是胸有成竹。
“所以,大家尽管放心去度假,不要理会网上那些争议。实际上我有一个提议,大家可以利用这次度假尝试一下远离网络的生活。”
“远离网络。不上网吗?”。
“嗯。”
“这个很难做到,订酒店、查地图都需要网络。”
柳敬亭道:“是这样,比如见山和周莱到巴厘岛三日游,等你们到了地方之后,试着完全丢掉手机,彻底摆脱网络地过一天,跟导游或者就你们自己随意去逛。”
王见山点头道:“这个应该没问题。”
旁边的周莱不赞同道:“让你放下手机一个小时你都坐不住。”
“那是因为要工作。”王见山辩解。
“说起远离网络,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新闻,说美国做了一个关于脸书和性。生活二选一的调查,结果竟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前者,先不论这条新闻的真假,现在人们对智能手机和网络的依赖,已经达到病态程度,好像一旦停网,整个人立即就要抓狂。”常有道说道。
“所以我说是挑战,这就是所谓的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不上网。”柳敬亭总结道。
……
9月28日,徐晴和康令月率先开启旅程,各自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从江海出发。
29日,周莱、王见山出发去巴厘岛,肖庆宇和青椒则坐上去九寨沟的飞机。
30日,常有道陪同唐蕊去燕京出差,顺便开始了两人的第一次假期。同天晚上,苏瑾回家。
黄金周到来的第一天,映日大楼只剩下柳敬亭和杨丽璐两人。
“你心里会不会觉得有点失落和冷清?”杨丽璐体贴地问柳敬亭。
柳敬亭看着空荡的房间,点点头,然后表情严肃地说:“今晚可以叠三颗幸运星,客厅一颗,厨房一颗,办公室一颗。”
杨丽璐开始没反应过来,稍作沉吟,随即“啊”了一声,开始对柳敬亭粉拳加身。
因为去美国的日期是5号,所以两人可以在这座大楼里享受五天的二人世界生活,除了因为大家离开而感到的冷清之外,两人不得不承认也有一种自由的感觉。
“他们要不要挑战我不管,我们先来挑战几天无网络生活。”柳敬亭转头看着杨丽璐:“你准备好了吗?”。
“嗯。”杨丽璐坚定地点头。
“好,拔网线!”
十一黄金周到来的第一天,映日大楼正式进入无网状态,杨柳二人刻意地肆无忌惮地亲密依偎坐在客厅沙发上,杨丽璐双腿搭在柳敬亭大腿上,靠在柳敬亭怀里,两人面前摆着一本笔记本,柳敬亭握着一支水笔正在写接下来几天二人的生活计划。
“每天保证在阅览室读两个小时的书。”柳敬亭边说边在用笔记下,然后把笔递给杨丽璐。
“每天保证看一部电影。”杨丽璐接过笔写到。
“每天下三盘象棋和三盘五子棋。”柳敬亭写。
“每天两人一起去超市买一次菜。”杨丽璐写。
“每天两人做一次……”
柳敬亭写到这里看了杨丽璐一眼,杨丽璐正歪着头看着他,看到这里,忽然把笔抢走,嗔道:“柳敬亭你怎么这么坏,这个也要写!”
柳敬亭点着纸说:“饭,我是想写做一次饭,你帮我写上。”
“啊?”
“啊什么啊,你小脑袋瓜里每天到底都在想什么?”柳敬亭辣气壮训斥道。
杨丽璐用笔指着柳敬亭却有口难辩,然后对着他的脸咬了一口。
事实证明,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杨柳二人每天仍旧过得很快乐和充实,两人一起去购物,一起做饭,一起吃完饭去散步,一起窝在影音室看电影,一起下棋……
虽然这种生活未必具有长期性,但是偶尔尝试几次,会有特别的体验,甚至有种解脱感。
10月5日,两人飞去美国,杨丽璐要去接受三个月的同传培训。
在柳敬亭不上网的这段日子,网络世界关于他的话题却没有一刻停止过,其中,据坊间流传,10月底作协将组织一次专门针对‘古庸生武侠’的讨论会。
。。。
第四百六十二章讨论会
《多情剑客无情剑》10月15日上市。
等待这一天到来的除了读者,还有10月底参加“古庸生小说讨论会”的与会者,他们需要撰写发言稿,评价古庸生小说的发展史,自然需要追踪古庸生最新作品。
自从评论界和大部分读者把《射雕》定为武侠小说的巅峰之后,其后的评论基本都把这部小说当做一个分水岭,甚至出现“后射雕时代的武侠”这种貌似专业的唬人名词。
“后射雕时代,武侠小说在形式和技巧上已经走到尽头,之后的作品只能在猎奇、武术设定及文字风格上下功夫,寻求突破,比如《大唐双龙传》中的武功设定开始加入气势、幻术、甚至魔法等元素,语言风格也更加轻快,俏皮。
至于《多情剑客无情剑》更是在用写现代小说的笔法来写武侠,作者的频繁现身评论,一些生活道理的讲述,都是作者通过主角的嘴巴来阐述个人观点。
寻求突破是好现象,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论是“大唐”的求新求变,还是“多情剑客”的剑走偏锋,仍旧没有办法完全摆脱射雕等之前小说的影子,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大唐双龙传》中宁道奇、毕玄、傅采林三大宗师的设定就是源于《射雕》中的四绝,其他方面不一一例举。”
“后射雕时代的武侠,一个最明显的现象是,小说的匠气和商业气越来越浓重。名目繁多的武功招式,刻意营造出来的热血刺激情节,屈服于影视剧的场景情节安排。一男多女的媚俗化设定,诚然,小说是越来越好看,读者读得爽快,甘心掏钱,但是我们十分遗憾地发现,一个小说的类别也就此不可挽回地走上颠覆的道路。”
“后射雕时代。包括古庸生在内的武侠作者都开始把目光瞄准市场潜力更大、利益价值最高的影视市场。”
“后射雕时代……”
网络时代,所有的流行词汇最后都是被这么玩坏的!
古庸生跟传统文学评论者的交恶由来已久,不管是他一次次地用事实回击那些评论家。还是他的粉丝对那些评论者进行围追堵截、冷嘲热讽,都一步一步地加深了双方之间的这种积怨。
当然,最让那些评论者受不了的是,古庸生常常借小说人物之口对他们进行调侃。比如这次展开的“批古热潮”导火索就是因为李寻欢的那段吐槽。
新人想上位。第一要学会听话,不然就会被打为“伤天害理的梅花盗”。
对既得利益者们来说,这段话确实太毒舌了,听在耳中,化鲠入喉,但是令他们憋屈的是,他们还不能也放不下身段直接对这句话进行反驳和抨击,因为一旦这么做。就有对号入座的嫌疑。
所以,他们采用了他们最为擅长的围魏救赵之计。
尽管如此。这种现象在《多情剑客无情剑》完本上市之后,暂时得到了遏制,因为一大波真读者的书评正在赶来。
“这是一部写尽世态炎凉、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哲理的杰作,虽然小说从头至尾弥漫着一股缠缠绵绵、落寞萧索的味道,但是小说的实质以及传达给读者的内核却是积极向上的。
不论是阿飞的心灵救赎,还是孙小红对李寻欢的执着爱恋,都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至于李寻欢贯穿全书始终的伟大情操更是发人深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小说更是通过天机老人的口道出这么一个朴素简单的真理,高手是寂寞的,因为人们只看到他的辉煌,而不会关注他因此牺牲的代价,这句话或许也是作者自况吧。”
资格稍老一点的读者,基本都能从《多情剑客无情剑》这本书中体味到作者的用心,部分字里行间的感慨,几乎是在跟读者面对面剖露心思。
最近开始变得神出鬼没的萝卜头也重新出山,对这部小说进行了点评:
“说《小李飞刀》(我更偏向这个书名)这本书是在之前作品上的形式化填补,要么没有读过这本书,要么读过但只抓住了皮毛。
要我说,《小李飞刀》所展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并不输于《射雕英雄传》!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对《射雕英雄传》以及这一类作品的补充,是平行对等的补充,而不是填补,因为在之前所有的武侠作品中,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李寻欢这样的角色!
从没有一本小说将情景交融写到这种地步!
也从没有一个作者愿意用这种写诗的手法来写武侠!
今夜,我们都是李寻欢!”
萝卜头对《多情剑客无情剑》的不吝溢美之词,很快遭到其他评论者的反驳和攻击,同时也迅速聚集了一大批支持者。
10月22日,《匠录》执行主编常有道转发并评论了萝卜头这条微型博客:
“给明白人萝卜头先生点个赞,随便搬运一条原作者的私人谈话:【李寻欢的刀本来就是个象征,象征着光明和正义的力量,他的刀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暗器,而是一种让人振奋的精神力量!】over!我继续戒网!”
常有道的微型博客发出来之后,苏瑾、王见山、青椒等人纷纷转发并评论道:“哇,让我逮到了吧,违背大老板的命令,偷偷上网!”
……
10月26日,“古庸生武侠小说研讨会”在京召开,著名文学教授陈石让以及知名作家周载道参与了这次讨论会,讨论会上,恰恰也是围绕二人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队伍。
以陈石让教授为主的支持派,和以周载道为首的反对派。
陈教授方面的观点是,《射雕英雄传》的确是武侠小说一座高峰,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类别走向末路,就好比李白杜甫代表诗歌上的两座高峰,但其后仍有李商隐、杜牧这些杰出诗人出世。
而且,古庸生现在正处于创作巅峰状态,未来还可以期待。
此外,周载道作为一个作家,不应该一味地唱衰任何一个文学类别的发展。
周载道方面则抓住“武侠小说是娱乐商业小说,娱乐商业小说不具备永恒艺术价值”这个核心逻辑关系进行观点阐述,至于对古庸生本人的评价,则是“他已经意识到必须要回归‘柳敬亭’这个身份了,依靠娱乐大众和商业包装工业化制造刺激性文字的‘古庸生’已经渐渐失去市场和制造能力。”(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六十三章辩论赛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专业名词是扣帽子的最佳利器,周载道方面列出的“工业化”、“刺激性文字”、“制造能力”等词语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煞有其事感,听上去油然而生一种信任和敬畏。
不过,这种看似高级的上纲上线伎俩在老教授陈石让面前就显得有些小儿科,毕竟做名词解释、搞概念研究是陈教授的专业。
“周先生这已经不再是做讨论会,而是准备直接弄批斗会,不说柳敬亭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历,单说武侠小说,就有许多充满教育意义的例子,郭靖提出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概念,周先生可有作品达到过这种高度?另外,周先生是否读过《七种武器》这个系列小说?”
陈石让内心已经震怒,但是仍旧尽量维持平静的叙述,提到那两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仍旧忍不住冷笑一声:“所谓刺激性文字?工业制造?从何说起呢?”
陈石让教授的结论是基于深入的文本研究,所以比周载道的泛泛而谈更结识厚重和有说服力,他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噎得周载道半天接不上话,最后还是另外一个作家救场,接道:“那些说教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这个更为粗俗的评论出口之后,陈石让教授直接笑出声,摇摇头,不再继续接话,而这个动作无疑更为有力地回击了那位作家。
讨论会现场出现了片刻罕见的冷场。
“做文学评论,只是浮光掠影地抓住概念不放,动则上纲上线,完全不顾及文本本身,不理会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这种态度才让人遗憾。如果这么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建议还是回学校回炉一下吧。”
陈教授一方的一位文学博士打破了沉默,直接向周载道方面叫板。
接着。现场又热烈起来。
如果讨论会不是在一团和气中结束,就一定是在唇枪舌剑、势不两立中收场。
就在这场堂而皇之的讨论会结束的两天后。全国大学生辩论大赛辩题正式公布:
正方:武侠小说仍在蓬勃发展中!
反方:武侠小说正在逐渐衰落!
这一届辩论大赛在清华大学进行,进入决赛的两个队伍分别来自万象学园和清华大学,其中万象学园拿到的是正方论题。
作为武侠小说代表人物柳敬亭的母校,万象学园的选手们不仅要拿下本次辩论赛的冠军,同时还肩负着为学长柳敬亭正名的重任。
“这场辩论赛的重点在于柳学长最新的两部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和《大唐双龙传》,所以,大家收集资料的重点要围绕着这两部小说,具体方向是这两部小说的突破性和在求新求变方面的成就。”
辩论大赛决赛正式开始的前三天。万象学园的四位辩手和指导老师在积极地准备材料,商讨方法,三辩章平元作为古庸生武侠的铁杆读者,接到这个论题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古庸生的两部新作。
指导老师孔欢先是点点头,认可这个提议,然后补充道:“不只是古庸生新作,其他武侠作家们的作品也都可以拿古来作为咱们的论据,毕竟这次辩论赛的论题是武侠小说,而不仅仅是古庸生武侠小说。只要我们能证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投入到武侠小说这个门类,同样能说明武侠小说正在蓬勃发展。”
章平元只好和其他三位选手一起点头答应。
指导会结束之后,四位选手从教室回公寓。路上聊起这个论题,张平元道:“武侠小说盛衰的关键归根结底就在柳学长身上,只要他能保证有新作品问世,这个类别就拥有着持续的生命力。”
“话虽如此,但是如果我们坚持这个核心点的话,等于给自己提前上了一个套,平元,我其实蛮担心你这次的表现,对柳学长作品的熟悉是你的优势。但是同样的,这也可能成为你发挥失常的不确定因素。”
章平元笑问:“这话是怎么说?”
“我担心到时候对手攻击柳学长的时候。你会失控。”
“哈哈,小石同学。你要知道我不仅是一位武侠小说爱好者,古庸生武侠铁杆拥护者,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辩手,不要怀疑我的职业态度。”
章平元掷地有声地说道。
“最好如此,不然,让你做一辩得了。”
“绝对不要,我会在辩论大赛上,用我职业而充满激情的辩词将对手打得满地找牙,他们想要技术性地激怒我,简直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
“对方二辩,你看过武侠吗?你知道什么是武侠吗?你会写武侠这两个字吗?如果你知道什么是武侠,你就不会说出这种没有脑子的话,颠菜?我看你是白菜吃多了,发癫才对!”
就在章平元跟队友保证不会被对手激怒的第三天,他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对清华大学的二辩进行了一番狂风暴雨的呵斥,部分用词已经近乎人身攻击,而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对方二辩说古庸生这次休假,其实是逃遁,“形象一点说,就是颠菜。”
章平元就是被颠菜这个词激怒的。
而所谓颠菜,在北方方言中又叫“颠儿了”,撒腿就跑的意思,对方二辩正是看准章平元对古庸生的维护,故意用了这么一个充满调侃意味的词语,结果如愿激怒章平元。
这场辩论赛也因为章平元的失控最终冠军花落主场清华大学,章平元也成为这一届大学生辩论大赛首位因言语失当被罚出场的选手。
这场辩论赛决赛视频被放到网上之后,引起一番不小的骚动,古庸生读者自然是清一色支持章平元,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网友认为章平元是反应过度,缺乏一个辩手应有的职业素养。
至于其他指责,就有些别有用心和图谋不轨,很多有正式认证的评论者赫然借题发挥,指出“这就是古庸生读者的一个缩影,充满戾气,搞个人崇拜,不准别人说一句对他们偶像不利的话,对此,我只想说一句,什么样的偶像就有什么样的粉丝。”
这个帖子之后,微型博客随即出现一个“最恶粉丝群排行榜”话题,离谱的是,口碑一向良好的古庸生读者群这次竟高居排行榜首位。
这场辩论赛的副作用渐渐在网络世界发酵,而“颠儿了”的柳敬亭——“发人深省的保持缄默”。
“好像他已经默认这个事实一样!”(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六十四章伴读书童,竞选州长
站长推荐:在现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一分钱能干吗?点这里就知道了!!!
犹豫什么?快来加入百度钱包的活动优惠中吧!!!
从《匠录》公布杂志休刊以及柳敬亭休假之后,柳敬亭整个人仿佛真的从网络世界蒸发了一样,包括之前那次《匠录》几位编辑的互动,他也没有露面。
很多好事的网友刷遍了古庸生微型博客、华山论剑论坛、映日文化官微,甚至是伊水安、韩朔的个人主页,试图寻找关于古庸生的蛛丝马迹,但是统统以失败结束。
更让大家觉得不寻常的是,这次网络上掀起的一波关于他读者的批判活动,他也没有出面分辨什么。
按照柳敬亭以往的作风,他对本人的负面新闻可能置之不理,但是一旦涉及与他有关的人,他基本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出面说两句,这一次居然真的完全保持缄默。
那位章平元不仅是他忠实粉丝,还是学弟呢,于情于理,柳敬亭都不应该如此不近人情吧?
“作为古庸生粉丝,他这次的沉默确实有点让我心寒了,不过想想也是,人家现在已经是坐拥几亿身家、住豪宅、开香车的大款,哪里还有时间去管粉丝的死活,不过我想请古庸生你也不要忘记,你能走到今天,当初依靠全部是我们这些支持你的粉丝!”
经常上网的网友对这些话不会陌生,扮演受伤粉丝博取同情,拉拢不明真相的粉丝一起对柳敬亭“寒心”。
依旧没有收获任何回应,直到有网友截出《匠录》编辑的那一次互动的截图:“哇,让我逮到了吧。违背大老板的命令,偷偷上网!”
这句话来自《匠录》其他编辑对执行主编常有道微型博客的评论,当时大家看到这句评论没有深思。以为这是同时间的小玩笑,意思是常有道在工作时间刷微型博客,所以其他人抓了现行,但是抓常有道的那些编辑其实也在上网,属于贼喊捉贼。
整个逻辑捋下来,就是几位编辑在跟大家开个玩笑,可是随着柳敬亭的迟迟不露面。开始有人重新解读这句评论:
“作为一个杂志执行主编,上网也算常有道的本质工作吧,他不还是华山论剑的版主吗?所以我认为这句评论的潜台词是。柳敬亭给《匠录》编辑们下过不准上网的命令,结果其他编辑没有遵守,但是他本人却严格地执行了这个命令,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他会对学弟兼粉丝的章平元不闻不问。”
正当这个猜测被狂批“替柳敬亭洗白”时,常有道再次露面,对这件事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如你所料,在我们这次休假开始之前,老板的确做过这种提议,建议我们摆脱网络,好好亲近一下大自然,我只坚持了一天就放弃了。其他编辑也都没有持续太久。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10月以来。我们的老板柳敬亭当真就没有上过网,此时他正在国外某个小镇晒太阳,所以不敢你们在网络上说什么,他都不会回应,顺便把他的这个建议送给屏幕前的你,就这样。”
常有道的这个解释固然释疑了部分网友,但也被另外一些人定为“公关说辞”,仍是那句话,网络世界,从头到底就没有真正的“一边倒”。
……
柳敬亭此时的确是在晒太阳,不过他不是在某个小镇,而是在麻省理工大学校园的某块草坪上晒太阳。
麻省理工大学,即it,被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成为全球莘莘学子心目中向往的科学圣殿。
it虽然以理工科名震天下,但是稍微对它做过了解的同学会知道,它的管理学和语言学也同样优秀。
已经戒网近一个月的柳敬亭在这所世界名牌大学内陪读、蹭课、观察科学怪人成长,不过令他恼火的是,他的英文水平用来日常交流没有障碍,但是听起课来就困难很多,常常一节课下来,他只能听懂一半的内容,即便到了现在,也仍旧不能畅通无阻、完完全全地听完一节课。
不过,这一个月的重回学生生活让他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成功人士自始至终有着学生情结。
曾经,他和很多人一样,质疑那些名利双收的人为什么还要背着书包去做学生,直到后来看到金庸先生八十多岁高龄仍旧去剑桥大学攻读学位,才若有所感。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一直在进步的人才会一直渴望求学,因为越是进步,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另一个就是,经历了社会的复杂、倾轧、勾心斗角、互相使绊之后,由衷地想感受一下稍微纯粹的人际关系,感受一下功利心尚不浑浊的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
因为是《老人与海》和《哈利波特》的作者,柳敬亭在it偶尔也能靠刷脸过关,不过名牌大学也有自己的骄傲,学院内诺奖获得者以及作家不是什么罕见生物,柳敬亭在这座学园行走,除了偶尔碰到的中国留学生礼节性地打个招呼之外,绝对没有被追星的困扰。
然而,不追星不代表不八卦,那些天之骄子或许不会高喊着冲过来找柳敬亭合影签名,但是他们会在脸书或者推特上“随意”地挂出柳敬亭的照片。
“今天在xx地方碰到一个眼熟的人,大家看看认识吗?”
女生则是把柳敬亭当做远背景自拍一张挂出去,然后说:“啊,突然发现,后面那个人好像是中国的魔法男孩!!!”
“柳敬亭现身it”的消息不胫而走,照片传到国内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柳敬亭躲到麻省去了。
……
11月初,纽约州州长的选举隆重开幕,美国各大报纸的焦点统一对准了这次选举。晚间的电视台的政论性节目也都与这次选举相关,电视台请了一些专家对这次选举的两个候选人进行预测和评估。
“柳敬亭在麻省”和“纽约州州长选举”两个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消息在11月9日因为《纽约新闻报》的谋篇评论文章意料之外地产生了关联。
在那篇评论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伍福特”半认真半玩笑地写道:“听说中国的魔法男孩柳敬亭先生也在美国。建议柳认真地关注一下本次竞选,因为这种由民众真正参与选举的情况,柳先生在国内怕是难以看到。”
美国文艺工作者拿中国的民主和人权调侃嘲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次伍福特充分发挥自己的美式幽默,随意荡开一笔,就让柳敬亭莫名躺枪。
这句评论很快在美国的社交网络传播开,成为美国网友描述柳敬亭的新段子。而且美国人向来以自己的民主政治为傲,对这种“谁特么都不如我”的段子可谓乐此不彼。
“这个伍福特脑子有问题吧?”
看到报纸内容的杨丽璐脱口骂道,她本来也不是什么刻薄的人。但是前提是不要涉及到柳敬亭,这次柳敬亭陪她来美国读书,怎么都有种她是主场的错觉,因此。她更加不容美国这边的报纸挖苦柳敬亭。更何况那字里行间的意思还在调侃自己的祖国。
杨丽璐受家庭影响,爱国志向严格坚定,这一点早在许多年前的万象学园就有体现。
伍福特一次触及她两大底线,怎么可能不令她愤怒?
“怎么了?”
正在尝试做通心面的柳敬亭,回头问了一句,毕竟杨丽璐如此真格地反怒,还是很少见的。
“《纽约新闻报》啦,一个评论作家调侃你。”
“说说看。”
杨丽璐先把那句话原文读给柳敬亭听。然后又翻译了一遍。
“习惯就好了,这些美国佬不就喜欢玩这种老掉牙的梗吗?”柳敬亭听罢。倒没什么特别的愤怒,毕竟这些东西在他们的电影电视小说里常见。
“不行,我要写一篇文章替你讨回公道。”
柳敬亭回头对杨丽璐笑了笑,然后说:“这个咱们不擅长,而且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国与过之间的立场问题。”
“我可不跟他们玩文字游戏,我就直接表达不满。”
柳敬亭笑着摇头,知道小丫头只是抱怨几句,没有再说什么。
10日,杨丽璐照例去学校上课,柳敬亭准备今天去图书馆转转,不料在去图书馆的途中,碰到一位自称是《波士顿环球报》编辑的青年男子。
亮完工作证之后,麦克邀请柳敬亭去喝一杯,柳敬亭想了想没有拒绝。
跟柳敬亭猜得差不多,麦克这次来找他的目的果然跟伍福特那篇评论文章有关,他的意思是,希望柳敬亭能在《环球报》发一篇文章驳斥伍福特。
这种制造观点交锋的手法,是促进报纸影响力和销量屡试不爽的招式,柳敬亭作为一位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影响力的作者,如果能在自家报纸上发一篇针对性的文章,肯定能吸引大片关注的目光。
柳敬亭稍作沉吟,最后答应了麦克的约稿。
……
“我只是随口抱怨几句,你真的答应了?”
得知柳敬亭答应约稿后,杨丽璐反而紧张起来。
柳敬亭从容不迫地点点头。
“可是,你不担心他们给你下套,毕竟这是在美国?”
柳敬亭摇头道:“我不会那么笨去碰这种立场性的问题,我不擅长政论,但是我脑子里有很多小说嘛。”
杨丽璐半信半疑地看着柳敬亭,柳敬亭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说:“等我写完,你帮我翻译成英文,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大约半小时后,柳敬亭的短篇小品新鲜出炉。
杨丽璐读完,捧腹大笑,对着柳敬亭的脸亲下去,大方道:“奖励你一个!”
……
11月11日,《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竞选州长》的短篇小说,小说作者署名“马克吐温”,但编辑清楚地注释为“柳敬亭”。
这篇小说因为和当前热点新闻纽约州州长竞选连气同步,又是出自正在被大家调侃得不亦乐乎的柳敬亭之手,因此迅速成为美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这时,用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来形容此时美国人的心情最合适不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小说对美国选举的黑幕进行了不留情面的嘲讽,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辛辣、精准、深刻幽默的调侃,令无数美国人为之汗颜,小说中虚拟出来的许多荒诞搞笑的桥段跟纽约正在举行的“竞选州长”达到了神同步,这点尤其让美国网友无话可说。
“一个正派、清白的老实人在竞选中成了最不正派、最不清白的‘罪人’!”
美国民主政治的遮羞布在这篇小说被残忍地撕开,虚伪本质暴露无遗,美国网络上调侃柳敬亭和中国的声音为此戛然而止。
紧接着,这篇文章被火速传回到中国,并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确认,柳敬亭这番事迹在国内也很快被演绎成“英雄式的会心一击”,国内关于柳敬亭喧嚣的负面议论,也因此偃旗息鼓!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六十五章学弟别急,学长会替你出气
《竞选州长》出自美国文学巨子马克吐温之手,就文体而言,与其说是短篇小说,不如说是一则讽刺小品。
文章以第一人称虚构了一出自己成为纽约州州长候选人之后,被对手各种无节操抹黑的故事,其中对手最后抛出的“九子认父”的杀招彻底将候选人“马克吐温”击败,最后只得退出竞选,并承认所有莫须有的罪行。
这则小品以幽默荒诞的手法将美国民主的虚伪暴露无遗,特别是令人发噱的“九子认父”情节更是成为讽刺小品文中的经典桥段。
03年斯瓦辛格竞选加州州长,被对手污蔑和九个女人有不正当关系,而且崇拜战争罪犯希特勒,神奇地呼应了这篇短文,也从侧面验证了马克吐温对美国民主的深刻认知。
所以,当柳敬亭把这篇短文推出来之后,部分心知肚明的美国公民顿时哑口无言,其他不服想继续战的美国网友比照了一下那篇文章和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竞选,也变得无话可说。
虽然两党候选人没有完全按照文章里面的方法攻击对手,但是他们互相抹黑的事实和故事里描述的情景异曲同工,概括起来就是“人品差、政治信念险恶、无法为公民(其实是选民)谋福祉”。
柳敬亭推出的这篇《竞选州长》开始以网络传播的形式在全美扩散开,之后一位评论纽约竞选的专家在某电视台做节目时,引用了这篇文章,并遗憾地表示“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笑话不成,反而成了笑话”,最后更是沮丧地承认道:“中国的柳先生没有说错,纽约现在快变成了一个马戏场。毁灭对方成就自己的做法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希望两位候选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个节目的视频被中国网游截取,并在国内网络世界传播开。柳敬亭甚至一度被捧为“民族英雄”,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柳敬亭如此公开嘲讽美国选举,会不会激怒某些激进的美国人,柳敬亭人身安全有没有问题?
实际上早在大家想到这个问题时,柳敬亭和杨丽璐就已经在杨国正的安排下,住进了中驻美国大使馆。
如果《竞选州长》由美国本土作家发出,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那是人家的自我反省,但是由一个外国人来表现。难免会引起部分冲动爱国者的不适。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杨国正绝对不愿意拿女儿和女婿的人身安全做赌注。
于是,杨丽璐的美国学习只好提前结束,11月20日,杨柳二人随中国一支访问团秘密回国。
……
江海,映日大楼。
已经度完假的《匠录》编辑们早已经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徐晴和康令月也已经结束了国内游回到江海。
对康令月来说,这次旅游有两大收获,第一当然是见识了国内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亲眼见识了那些在书本中出现的景点和名俗;
第二是认识了一位奇葩驴友。她已经在工作群里晒了那位奇葩的多条留言。
“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和目标是嫁一个好男人,其他什么成功、赚钱都是虚的,你可能赚钱比我多。但是在这个社会上,你受认可的程度未必有我高,你跟我在一起,归根结底是你赚到了,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我恰好也对你满意呢!”
这是那位奇葩给康令月的留言,类似的话语还有十多条。
“为什么还不把他拉黑删除,对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到病态的渣男,你不删他。他就以为你对他念念不忘呢。”苏瑾说道。
康令月回了一个笑脸,说:“就当每天跟大家分享段子了。”
徐晴:“这种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内心深处总以为女人离开男人就活不下去,女人只要单身就一定会没日没夜地孤单寂寞冷。而他们则是上帝派来解救这些苦难女性同胞的天使。”
常有道:“虽然我是男的,但我也被这哥们深深地震撼到了,这脸皮得多厚才能说出这些话?”
王见山:“绝对是个例!”
正当办公室的各位编辑们聊得正开心,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拖着行李进了映日大楼,负责送这对年轻情侣的司机看着二人进屋之后,开车离开。
去厨房为大家端点心的苏瑾路过客厅时看到二人,惊喜道:“老板,璐璐,你们回来了?”
二人笑着对她点头。
苏瑾忙放下零食盘,跑到办公室通知大家,不一会,所有人都出现在客厅。
“我们提前回来了!”
柳敬亭笑着跟大家打招呼,除徐晴之外,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他们都在为你俩担心,回来就好了。”徐晴说道,“对了敬亭,等下有件事跟你说,嗯,不过现在你们先去放行李。”
柳敬亭接道:“还要倒时差。”
……
杨柳二人放好行李,简单地洗刷过后,重新回到客厅,柳敬亭正准备问徐晴有什么事情跟自己说,却被常有道半路打断。
“老柳,现在万象八卦楼都在议论章平元和你的事情,大家在说……”常有道犹豫了一下,续道:“说你这个学长不近人情。”
“噢?”柳敬亭好奇地望着常有道,示意他继续说。
“之前章平元辩论赛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
柳敬亭摇头,道:“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上网了。”
所有人:“啊?!”
杨丽璐举手道:“我可以作证,10月之后,他就没有上过网。”
“也就是说《竞选州长》并不是顺带回击网络上对你的攻击?”
柳敬亭摊手摇头。
大家都是一脸不可思议,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居然真有人能坚持一个月不上网。
“《竞选州长》里面有一句‘发人深省的保持缄默’,形容给马克吐温泼脏水的那句话,大家以为那是你一箭双雕在讽刺国内网络上对你的抨击,所以……”
柳敬亭点点头,说:“那就是巧合了,具体是怎么回事,老常你跟我说说吧。”
于是常有道把讨论会、辩论赛以及章平元的事情叙述了一遍,柳敬亭听完之后,皱了皱眉,问:“学园有没有处罚章平元。”
康令月接道:“没有,我爸说他做得没错。”
柳敬亭嗯了一声,赞道:“不愧是我们的园长。”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护短风格依旧”。
“而且尽管大家一直在嘲笑他一个人自作多情,学长根本不领情,他还是在维护你。”
“又是学弟又是铁杆,所以……”
“我知道了。”
柳敬亭笑着点头道,然后顺手拿出手机,先实名登录了八卦楼,大致浏览了一遍相关的帖子之后,拉到最下层,开始实名发帖:
“章平元学弟别急,学长我会给你出这口恶气!”
按照八卦楼规则,每个ip只能注册一个id,而且注册的时候需要填写准确的真名和身份证号,至于这个id可以是网民也可以是真名,只有万象学园的学生才能同时拥有两个账号,但其中以学生证注册的账号必须是实名,这个实名账号可以终身保留,除非自己主动注销。
柳敬亭发帖的账号就是用学生证注册的实名账号,而且帖子发出之后,id的铭牌下面会注有“xx级学生”的字样,所以根本不可能造假。
柳敬亭这个帖子发出来之后,八卦楼顿时掀起轩然大波,无数慕名而来的学弟学妹抢过来,“近距离触摸柳敬亭学长”。
作为万象学园名声最大、事迹最辉煌、成就最高的传奇学长,柳敬亭在万象学园学弟学妹的心目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因为从他们进了万象之后,他们就是正牌的“柳敬亭的校友”。
柳敬亭的帖子发出十分?(: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