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哦!”这男生听闻钟颖已经名花有主,显然是有些失望的,不过出于高端人才的素养,也没有恼羞成怒,甩手离去,而是楞了一下,才说道:“哦,我就是统计学系的,你们跟我来吧!”
但是他的语气中,热情度俨然减了不少。
进了南门,就是一片旗帜飘扬了。旗帜上的标语无非就是“献身四化”“报下祖国”“努力学习”之类的。
林荫道的两侧,三两张课桌连成一排,这就是一个系的报名处了,顺着个报名处摆出的各个系名称,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报名点。其实付新早就知道这回事儿,不过为了给那位同学留点面子,付新还是礼貌地向他询问。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付新的嫉妒心没有那么强,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将付旧送到了报名点之后,付新和钟颖并没有跟上去,而是站在一边帮付旧看着行李,然后让付旧自己上前去交谈,他早晚都会走上社会的。这些,付新在火车上就已经让付旧想过就怎么去交流,怎么和同学相处了。
至于那个之前上来搭讪的学生,再把付新他们送到之后,就转身离开了,他还要去“猎艳”。
“这位老师您好,我叫付旧,是我们统计学的新生,这是我的录取通知书。”说完,付旧将手里的录取通知书递到了一个看上去三十来岁的老师手里。
那老师一只手捏着自己的眼睛,一只手拿着付旧的录取通知书看了一眼,就说道:“付旧同学你好,欢迎你加入我们统计学系,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洪江辉。”
“您好,洪老师。”付旧很乖地回答道。刚刚从高中出来的学生,都很青涩,十分听话。可如果在大学里养了几年,就会变。
洪江辉这个高度近视在一阵大量付旧之后,才发现了站在不远处帮付旧看着行李的付新和钟颖二人,于是向付旧问道:“那儿站着的两个同学,是和你一起的吗?”
“哦,是的,那个男的是我哥,叫付新,女的是女的是我同学,她是燕京大学的新生,和我们一起来的。我哥是送我来的。”付旧本来想说那是我嫂子的,可是转眼一想,又觉得不合适,于是换了一个说法。
“燕大的啊,看来你们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啊!你们是这附近的吧。”这洪江辉也只有这么想了,也只有京城这种高录取率的地方,才会出这么多“人才”。
“不是的,我是西江省的,我的录取通知书上有写。”付旧解释道。
不过此时洪江辉起了身,走到付新旁边,伸出手,说道:“付新同志,你是在哪个单位工作的?”
“洪老师,你应该搞错了,我不是在京城工作的,我这一次是专程送我弟弟来上学的。”付新解释道。
“专程送弟弟来上学的?”周围的人,包括洪江辉在内,都动容了。
这个时期,想出一趟远门可不简单啊,就拿付新他们来说吧,从西江省到京城,光这火车票就三十多,来回一趟就七十来块了,这就相当于很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这还没算其他开销!眼前这位专程送弟弟来上学,这弟弟该有多金贵啊!
“也许人家正好来北京出差吧,正好送两个人过来,燕大不是还没开学吗,应该就是这样的!”有人善意地猜测道。
“这几个人看上去都很有钱的,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的确良布的,这点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吧!。”另一个人说道。
“也许人家家里是做领导的呢,可以报销啊!”有人不怀好意地看着付新他们三人。
“没准人家是个个体户,发了财!”
这些窃窃私语,零散地钻进了付旧和钟颖两人的耳中,让他们俩顿时一阵尴尬。付新在一旁冷眼看着,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们早晚会遇到这么一天,早经历一次,以后犯的错就越少,这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洪江辉说老实话,心底也是有些羡慕的,不过他是老师,很快就转变过角色了,咳嗽了一声,说道:“付旧同学,你先到这里等一下吧,我们是这样的,凑够五个人之后,就带你么去总务处买饭菜票,然后再带过去寝室的,这样效率高点。”
付新笑着说道:“不用了,洪老师,我对这人方向感不错,我们自己按着指示找过去吧!”
“那好吧!总务处那里有人,直接拿钱去买就是。宿舍那里有宿管,你们过去之后,宿管才会安排寝室,你们自己去也行,不过付新同志,你们的住宿怎么办,要不要我们帮安排一下。”洪江辉热心地说道。
付新拒绝道:“嗯,这个也不用了,我会去招待所住的。至于我旁边这位,她等下就去燕大报名了,所以不用安排。”
“那好吧!随你们。”洪江辉也没有强求。
一行三人离开了,付新按着记忆,很快就找到了总务处所在。虽然付新前世是华中工学院,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以及教授,可是这华清大学,他也是经常来,所以同样很熟悉。
“哥,嫂子,这是我买的饭菜票!还有我刚领的工业券。”一段时间之后,付旧从从总务处的楼里跑出来,把一堆纸片递给付新和钟颖看。
这工业券,就是买火柴、肥皂、卫生纸等工业品的凭证,每个月能买多少,都有限量的。
这些付新到不陌生,他很清楚要买哪些,前世他买过多次的,记得还算熟悉。
“嗯,没买错。小颖,你看一眼吧,到时候你也要买的。”付新接过付旧手中递过来的饭菜票和工业券,看了一眼,然后朝钟颖关心的说道。
“付新哥,你好像对这里很熟悉啊!”钟颖也看了一眼这些票证,然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第七章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
“嗯,是啊,作为从战场下来的我,如果到一个地方不能迅速的熟悉地形,我或许就回不来了!”付新这一次很快就反应过来,欲盖弥彰地说道。
“付新哥,不许你瞎说!”钟颖听到令她不敢想象的事情,立即娇嗔道。
“哥,嫂子,你们注意点影响啊!”一旁的付旧,看着这两人亲密的样子,实在又在面子上过不去,太胆大了,不过他还是一脸艳羡地说道。有些古板老旧的他,似乎也有点变动。
“老二,你羡慕什么,羡慕的话,你快去找一个啊,你也十七了吧,上大学了不用那么封闭自己,看你这敦厚老实古板样儿,你不学会改变,早晚有你吃苦的一天。
你现在上学吃穿用不用愁,老哥给你负担,但是我可先说好了啊,你大学毕业之后,如果不准备继续读下去,那么老哥也只能帮你到这儿了,以后还得靠你自己!”付新有点“绝情”地说道。
他是很希望付旧能够做出改变,虽说傻人有傻福,但那也只是少数,他这副敦厚老实的古板样儿,走入社会早晚得吃亏。
“诶,这几个同学,过来帮我一个忙。”一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身着一身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指着他旁边一辆有些破旧的三轮车上面的东西,朝付新等人招了招手。
“赵赵义明主任他怎么在这?”付新转过脸去一看,有些愣了,这时一个前辈啊,也是他曾经的“副科”老师之一。
“哥,你在说什么?什么主任啊?”付旧在一旁疑惑地问道,他刚刚似乎听到了付新口中念念有词。
“没没说什么啊,我们上去帮忙吧!”付新自认为很好的掩饰了过去,但是落在付旧和钟颖二人的眼中,就是疑问了。
付新为什么会失态,原因就是眼前这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了,此人叫做赵义明,或许在普通人那里,不怎么有名,但是在超导学界,那可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科学家。
他在未来将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还是虚衔,关键是他出的研究成果。
1986年4月,设在瑞士苏黎世的美国ibm公司的研究中心报道了一种氧化物(镧-钡-铜-氧)具有35k的高温超导性,打破了传统〃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的观念,引起世界科学界的轰动。
此后,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攻关,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赵义明领导的小组,也有新成果立即跟着出现,几个月后,就像某些金属到达临界温度后突然间电阻消失一样,他们用艰苦努力换来了柳岸花明的时刻——他们发现了la-ba-cu-o系列材料中有70k的超导现象。
随即,在1987年初,他们又获得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k以上的超导体,并首先在国际上公布了它的化学成分——ba-y-cu-o,这个研究成果推动了许多国家的超导研究。
当然此时他还不是那么有名,但也不弱,此时他已经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材料实验室副主任了。
“赵主任您好。”付新走了上去,在付旧和钟颖诧异的眼光中,朝赵义明打了一声招呼。
“哦你认识我,那你应该是材料物理学科学生了,我给你们讲过课的。”赵义明面带笑容,眼神亲切的说道。
付新回答道:“我没有听过您的课,但是我听说过您。我来帮您,你们两个愣着干嘛?也过来帮忙啊!”
付新刚说完,就搬起了一摞书,旁边站着的付旧和钟颖,也立即跑过来帮忙。
赵义明一听,来了点兴趣,没有听过他的课,但是能够认出他这个人,那必然是对超导材料学有一定见解的人了,他顿感找到了知音,也想跟付新聊聊。
于是赵义明想伸手去搬三轮车上书,可是回头一看,上面的书全被眼前三个年青人搬空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说道:“分我一点吧,都你们你们搬了,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儿!就这么一点,就我们来搬吧,您到前面带路就好。”付新在一旁笑着说道。
“好吧年轻人多运动点也是有好处的,你们跟我来。”赵义明到不客气了。只是一旁的付旧,心里有些怨言了,他拿起的最多,都有点承受不住了,可眼前的二人还在说风凉话。
还好不是很远,很快就到了,不然付旧都怀疑他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将东西送到之后,钟颖和付旧两人立即就退了回去,他们的行李还放在门口呢!
而付新,却还在帮赵义明整理好物品。
“这位同学,我看你一直欲言又止,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只要我赵义明能回答你的,尽量回答!”赵义明低着头一边整理这些书籍,一边向付新问道。
“赵主任,我确实有点问题想问您。我在超导物理学方面,有点心得,只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想问问您。”付新谨慎地说道。
“说吧,你问其他的,我可能还回答不了你,但是在这方面,我应该还是能够回答出来的。”赵义明自认在这方面还是做得很好的,应该没有学生能够为难住他。
“是这样的,赵主任。我看现在的超导物理学中,人们对超导材料的选择上仅限纯金属、金属合金和金属化合物,但是这些材料的临界温度约在以下,困扰了我们七八年了吧!因此,我有了一种新的想法,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试试用氧化物了研究呢?”付新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思路,一边说道。
“嗯,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因为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无法成为导体,更无法成为超导体啊!这个你应该知道吧。”赵义明放下了手中事情,站起来回答道。
付新依旧不依不饶地说道:“嗯!我知道是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这个说法。可是我有一种设想,通常情况下,绝缘体的电子都紧密地与原子核紧紧连在一起,因而不容易导电;但是我想,如果给某些绝缘体掺入一些杂质,以松散与核紧密相联的电子,这样的话,那么电子就比较自由,这些绝缘体就有可能成为导体、超导体!那么关于如何找到这些材料,我想可以从稀土元素氧化物中着手考虑。”
付新突然提出来的这个设想,把赵义明惊呆了!
“这很有可能是打破禁锢的重大发现啊!”赵义明在心底呐喊!
“什么,你再重复一遍,我拿本子记一下。”激动地说完,赵义明立即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一支英雄钢笔和一个小笔记本。
付新看赵义明已经在本子上慢慢回忆自己刚才说的内容了,也没有犹豫,重复说道:“我是说,我有一种设想,通常情况下,绝缘体的电子都紧密地与原子核紧紧连在一起,因而不容易导电;但是我想,如果给某些绝缘体掺入一些杂质,以松散与核紧密相联的电子,这样的话,那么电子就比较自由,这些绝缘体就有可能成为导体、超导体。关于如何找到这些材料,我想可以从稀土元素氧化物中着手考虑。”
付新说的很慢,赵义明记得很快,记好之后,赵义明就站在那里陷入了深思。
付新见赵义明陷入了深思,立即不动声色地退了出去,并且顺带上了房门。
付新当然知道这个设想后面的结果,那就是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这项殊荣的,是西德的柏诺兹和瑞士的缪勒。
他们在1983年7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相见,柏诺兹提出了这个设想,缪勒当时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柏诺兹的观点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最终,两人从1983年开始集中力量研究稀土元素氧化物的超导电性,于1986年1月26日,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苏黎世实验室,两人发现钡镧铜氧化合物的临界温度提高到了30k左右,并证明有可能提高到35k,打破了“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的观念,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付新现在这么做,当然是想造出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出来。他在见到赵义明的那一刻,就开始突发奇想了。中国无人获得诺贝尔奖一直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病,直到2012年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家才不那么热衷,可那是文学领域,在科学领域,直到付新穿越,中国依然没有人能够获此殊荣。
“我们不就是晚了一步吗,如果我提示他一把,他是否能在柏诺兹和缪勒之前把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做出来呢?做出来之后,那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否可以抢过来。”付新当时如是想道。
“付新哥,你在里面怎么这么久啊!”付新从楼里出来,钟颖就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没多久吧,我就跟刚刚这个老师说了几句话而已。”付新心不在焉地说道,他心里却在想:“赵义明主任,我也就只能帮你到这儿了,成不成,就看你的了,我在心底给你加油打气!如果你还做不出来,那我就没办法了,毕竟我说太多,那就惊世骇俗了,我不想高调。”
“走吧,我们去找宿舍。”把杂念甩开,付新开始专心眼前的事儿来。
第八章产学研一体化
“老二,东西先放着,我们现在去吃饭,等会儿来整理吧!”带着付旧找到宿舍之后,付新看了一下时间,眼看着到中午了,这寝室里也还没有人过来,付新决定先带付旧和钟颖去吃饭。
“小颖,你的东西也先放他柜子里吧,等会儿再回来拿。”女生的东西毕竟不一样,不能让人乱翻的,付新决定先让钟颖把东西放到付旧的柜子中去。
三人把东西放好,锁好,就离开了宿舍。
“同学,请问这附近哪里有饭店啊?”刚出付旧的宿舍,付新就拦住了一个一边拿着书再看,一边走路的学生。
“哦,饭店啊!”说到这里,那个同学抬起头来看了付新三人一眼,见他们三个都是穿着光鲜的的确良,这同学应该是个海上城人,操着一口海上口音说道:“侬们去照澜院那边吧,那儿有一个小饭馆,我听我同学说,那里的师傅很会做饭,味道很不错的。”
“哦,谢谢啊!”付新立即表示感谢,那同学应该比较腼腆,微笑了一下,又拿起了自己的书本,继续朝前走去。
“现在的大学生才都是学生啊,到了二十一世纪,一些大学生都变成大学僧了,人来了,手机也来了,唯独心没有来,一个个都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付新在心底感叹道。
“走吧,我们去照澜院!”付新向付旧和钟颖说道。
照澜院位于华清大学西南处,是华清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照澜院的名字由朱自清先生命名,现在是华清大学教师家属区。不能小看这里的灰色老房子,这里可住着很多牛人,比如赵元任、俞平伯、钱伟长等等。
付新之前也估计只有在这种高端上档次的地方,才找得到饭馆吧!毕竟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个体户还是少得可怜。在这个时期能成为个体户的,要么是后台硬,要么是不怕死,要么是付新这种走了狗屎运的家伙或者穿越者。
三人“顺着路标”走到照澜院,果然,一家小饭馆就坐落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在饭馆找了一个四方桌坐下之后,付新点了五菜一汤外加一扎啤酒。这里的消费很便宜,这一顿饭也就花付新三块钱不到,其中最贵的一条红烧鱼,也不过才九毛钱,那啤酒更是便宜,一扎三斤才五分钱。
“你们先在这里等会,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付新突然说道。他瞅到一个“熟人”,拿着一个饭盒,看样子是要去食堂吃饭。而这个“熟人”,正是他此次京城之行的目标之一。
李传星,华清大学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副书记、教务长、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
“李老师,中午好!您这是要去吃饭啊?”付新自来熟地向那个领导摸样的中老年人说道。
李传星并没有为此感到愕然,在校园遇到打招呼的学生,再正常不过了,于是微笑着说道:“是啊,我正要去食堂打饭,同学你吃了没有啊?”
“还没呢,我刚刚在这个餐馆点了几个菜,要不您也来吧!”付新邀请道,他不敢太热情,太热情就要把“猎物”吓走了。
“看你穿的衣服,你这个学生家境不错吧。不过有钱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花啊,你的父母赚钱也不容易啊,我建议你还是去食堂吃吧!”李传星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付新这个“学生”。
“嗯,今天我弟弟开学,我带他过来吃一顿好的,李老师,您也一起来吧。”李传星没有直接拒绝,这让付新信心倍增,于是热情地邀请道。
“好吧,就让我这老师蹭一次你们学生的饭。”李传星是个平易近人的领导,与学生围坐在一起吃饭的事,他经常做。现在有“学生”请他吃饭,倒是第一次,不过他也没有拒绝,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个人,正好围坐在一个四方桌上了,一点也不挤。期间,付新又跑去加了两个菜和一扎啤酒。
“这位同学,你应该介绍一下你自己了吧,他们两个我都知道了,一个是我们学校的统计学系的学生,一个是燕京大学医学系的学生,你们那里人才倍出啊!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见付新走了过来,李传星立即问道。平易近人的她,已经将付旧和钟颖的大概情况给摸清了,唯独对于付新,他一无所知。
“呃”付新有些囧了,他还看到付旧和钟颖在偷笑,显然他们两个没有说出自己的情况,于是硬着头皮说道:“李老师,我叫付新,我不是学生,我是送他们两个来上学的,这个是我的弟弟,这个是我的未婚妻。”
“啥?你是学生家长,这我可就不太敢吃你这个饭了,要犯错误的。”听到付新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下,李传星的脸色就有点变了。他现在是学校领导,因为是提前开学,新生基本上都是今天才到来,而眼前这个新生家长就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又这么热情地请他吃饭,由不得他不乱想。
“李老师你别误会,我确实是有事情找您的,但不是我弟弟的事,他是全国高考第三名,根本不需要找后门的。”付新见李传星就要起身离去,立即抢在前面说道。
李传星停下了自己的动作,由于是学生家长,他也不好摆出一副臭脸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强忍住怒气,朝付新问道:“付新同志,那你说说你和我套近乎的目的吧!”语气中,还是透露出很不客气。
付新立即站起来解释道:“是这样的,我现在是一家电子元件厂的厂长,名字叫华兴电子厂,我们厂是一家追求自主创新的企业,为了将自主创新这一理念发扬光大,我现在有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建立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来推动技术创新,以领先一步技术来推动发展。”
“我先问你,你这么年轻,就是一家工厂的厂长,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李传星感觉自己被糊弄了,终于忍不住了自己的怒气,向付新质问道。
付新苦笑了,他就猜到这个事情会被人质疑的,于是解释道:“是这样的,华兴电子厂现在是一家私营企业,企业主是我,这个是中央领导特批的”
付新还没有说完,李传星就坐下来说道:“你们来自西江省你你就是那个能流利的讲多国语言,在广交会上大出风头,从美国穆里特公司敲得到一百万美金,然后又被上面领导特批买下一个厂子的小家伙?”
李传星这个位置,是能接触到一些机密的,比如内参,付新的情况就在内参上报道过。李传星正是从内参上知道付新的情况的,实在是付新这些情况太奇葩,太独树一帜了,很多看过内参的人都记住了这个事情。
“呃是的。”付新知道他上过内参的事情,这件事付振邦给他提过。
李传星这下来了兴趣,他也想见见这个神奇的家伙长什么样子,见识一下这个神奇的年轻人到底有怎样的本事,内参上只说了付新很年轻,以及付新做的几件惊呆世人的事情,其他情况很少,可能是上面也想保护他吧!
“说说你之前提到的产学研一体化吧!”李传星这下也不走了,就坐了下来,手里的饭盒又重新放到了旁边的木凳上。
这时饭馆的工作人员将酒菜送了上来,放好之后,付新给李传星的碗里倒满了啤酒,然后才说道:“产学研是指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联合体。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将企业现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把部分产品盈利投入到科研中,开发出‘含金量’更高、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产品。也就是‘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企业经营方式,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动力就来自于“产学研”所带来的良好运营结果。”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你这是想无偿占有我们的科研成果,为你自己谋私利吧?也难怪你小小年纪能够从穆里特公司获得那么多钱,原来如此。”李传星直言不讳地说道。
付新有些哭笑不得,这怎么是为自己谋私利呢?付新转念一想,也难怪,这种在后世非常普遍的多方面合作方式,在现在还是行不太通的,主要是观念问题。李传星第一时间作出这样的反应,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付新有些无奈地解释道:“李老师,我想你想错了,我没有那个打算去跟国家抢你们的科研成果。我细说一下吧,我是想捡一些国家看不上的科研成果,拿去转化成产品,产品投入市场,促进市场繁荣,同样是服务于国家建设啊!而且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付钱的啊,这怎么会是为自己谋私利呢?”
“付新哥,你这话说的不对。既然是科研成果,国家为此投入了人力物力,怎么会看不上呢?”钟颖突然放下筷子,在旁边插嘴问道。
ps:出现几个真实地名,被审核了,删除重新发一次!抱歉!
推荐两本同组的书
'bookid=2598729;bookname=《重生之股动人生》''bookid=2989663;bookname=《私密美女档案》'
第九章条件
“呵呵,这个你问李老师就知道了。”付新没有回答,而是笑着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李传星。
李传星有些尴尬,然后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个目前国家需要改革发展的事情很多,一时间没有拿出精力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市场上的产品,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李传星是搞政教工作的,他本人手上并没有什么研究成果被积压,但是,他身在高等学府,岂能对这些事情不知,他那些搞研究的好友、下属等,手底上可积压了不少研究成果。
付新心底偷笑,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地激将道:“李老师,我没有说错吧!”
李传星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烫,立即拿起桌上的瓷碗,将里面的啤酒一饮而尽,然后yù盖弥彰地说道:“国家现在百废待兴,一下子没有来得及将我们的同志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真的是情有可原,你要突出发展一类事物,必然会使得其他事物受影响。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
付新知道李传星不想提那些领导的官僚作风,但是他现在既然采取了激将法,就得把对方激将到底,于是继续说道:“我看不是吧,是一些领导只看重眼前利益,不愿意做长远考虑,使得那些现在发展潜力还很小,但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研究成果被深藏;或者说,有一些领导根本就不相信国内的产品,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雪藏起来,宁可花大钱去买国外的吧!”
付新说完,还朝李传星做了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这不做还好,做了之后,李传星就不能忍了,李传星将瓷碗重重地放在桌上,有些气愤地说道:“你这个小同志,怎么能这样去恶意揣测”
说到这里,李传星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周围人的眼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这才压低声音继续说道:“你这个小同志,怎么能恶意去揣测上级领导呢?领导们这样做,必然有这样做的考虑,我都说了,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没有照顾到你,你也不能这么想吧!简直太没大没小了!就算被你猜对了,你也不了胡乱说出来啊!简直胡来,这要是放在前几年,你早就被抓起来了!”
从李传星音调越来越弱的最后一句话中,付新已经听出他的激将法差不多成功了,过犹不及,付新这才正经地说道:“李老师,我们华兴电子厂,真的不是想无偿占有国家财产,为自己谋私利啊!我提出的那个产学研一体化,在国外,早就应用的很广了,所以国外的那些科技,才会那么发达。”
说到这里,付新感觉有些口干,喝了一口碗里的啤酒,又给李传星倒满,然后说道:“产学研一体化,说到底,这是一种多方都能得到利益的事情。就按字面上来理解吧,产,是生产,工厂生产出先进的产品,获利;学,是学习,多方在一件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都能学到新的心得体会;研,是研究,工厂获利,利用其中的部分利润投入进新的一项研究当中,当研究出新成果之后,说句不好听的,得名。另外,学,还可以是学生,学校教学,学生需要实践吧,这就可以到与高校联合在一起的工厂去学习实践啊!”
李传星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这样可是可以,详细说说你的方案。”
李传星不是保守派中人,不然他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就使得华清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逐步成为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在全国有影响的一支队伍。不然也不会那么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教学改革。
付新说道:“我希望我们华兴电子厂和华清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当然,目前的合作范围只限于您能够完全做主的无线电电子学系。我们每年为你们提供研究资金,你们为我们提供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就由双方共同所有。
这一次,我带了五万元现金过来,如果合作协议能够签订,这将是我们从合作协议签订日起,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正好一年研究资金。当然,我知道这有点少,但是我们华兴电子厂还比较弱小,提供不出那么多来,但是我对我们厂有信心,未来一定扩大规模的,那时就可以加大研究资金的投入。
另外,我向您承诺,不,这点可以写入合作协议当中。我们华兴电子厂,将我们双方合作的研究成果拿去进行产业化生产之后,所获得的利润,我们华兴电子厂将会拿出其中的一成,作为追加投入,交由给华清大学。
还有,我们工厂愿意成为华清大学的实习基地,为提供华清大学学子们实习的岗位,热烈欢迎他们到我们华兴电子厂去指导工作。”
“说说我们需要付出的吧!除了提供研究成果之外。”李传星拿起筷子夹了一点菜,放入口中,嚼了几下,然后喝了一口瓷碗中的啤酒,说道。有得必有失,李传星明白这一点。
付新也夹了点菜,吃过之后,然后又把瓷碗中的啤酒喝掉一大半,然后拿起装酒的容器,给李传星满上,又给自己倒满,至于旁边一边吃着饭菜,一边听付新和李传星讲话的付旧和钟颖,几乎已经完全被付新忽视了。
付新放下装酒的容器,这才说道:“我说几点吧,第一,我希望在签订协议之后,贵校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就比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我希望贵校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
“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需要生产部门的支持的,毕竟造出天马行空的东西来,那完全没有用。另外,我们在与生产部门合作的时候,遇到的难题,解决之后,我们也能获得收获的,这样也可以促进我们的研究。”李传星一边吃着酒菜,一边说道。
付新知道,这一条完全是合情合理,与任何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合作,这一点基本上都能得到通过,李传星这里几乎没可能发生意外。现在李传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付新也就安心了。
又吃了点酒菜,付新趁此机会捋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第二,贵校的研究成果,如果国家用不上,被积压了,但是我们却用得上,如果不嫌我们厂子规模太小,我希望能给我们华兴电子厂机会,让我们有将研究成果转换成产品的机会。在这上面,华兴电子厂愿意拿出三成的纯利润作为报酬,并且这个报酬不算入追加投入,任由贵校以及研究成果的所有者还有那些将这些成果研究出来的老师们处理。”
李传星“哈哈”一笑,爽快地说道:“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这点完全没有问题啊,如果这点都有问题,那我们还需要谈什么,我们的话题切入点就是这个啊。另外这个情况我们完全占有自主性,没有任何约束力,其实不算条件了。不过,付新同志,你说的三成,是不是少了点。要知道你这可是白拿过去,没有投入的啊!”
说完,李传星还刻意地笑了笑,简直就不像是一个老师,而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商人。
“李老师,三成真的不少了,要不这样,我也不跟您争了,我们四六开,我们六,你们四,这已经是极限了。”
“好,既然你这么爽快,我也不为难你,就四六开,这个在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我帮你说通我们学校的领导。”把纯利润四六开确实很高了,华清大学在一方面占了大便宜,他们把积压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就换到了钱,而付新的华兴电子厂,却要付出许多的人力物力。
“还好是我脑子没有犯糊涂,说明了纯利润,如果如前面一成那样的毛利润,我们厂子得亏死。”付新开了一个玩笑。
李传星笑了笑,这件事上,华清大学着实占了大便宜,所以不好多说:“你还有其他要求吗?有就继续说。”
“有的。”付新说道:“第三,前面那个不算条件,那么这个算是条件了。那就是我们会提出一些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与贵校进行共同商讨,如果贵校有这个实力进行研究,之前所说的研究资金不动用,那个是贵校zìyou研究的资金,我们会另外拿出一部分钱成立专项资金,而贵校要出力,我们合力研究,研究成果,同样,由我们双方共同所有,所获得的利润,也同样拿出百分之十,作为追加投入,投入到之前所说的那个研究资金当中去。
这个条件或许对贵校来说,有点束缚,不利于贵校的zìyou发挥,这样吧,这样的研究,华兴电子厂一年提出不得超过两项,另外,当其中一项正在研究时,华兴电子厂不可再提。当然,贵校也不得可以拖延研究时间。”
这个问题,李传星没有像之前爽快了,而是认真地想了想,才说道:“我们之前占了你们那么多便宜,如果你不提出这个条件,我真还以为你别有所图,不过现在我安心了。这样吧,这个条件我答应了,但是我不保证我们校方会答应。”
“没事的,现在这不是还没有正式谈吗?我的条件提完了,希望李老师您能帮我向贵校转达一下。我们现在先吃饭吧,我看这些饭菜都快被他们两个吃完了,我再去叫两个菜。”说完,付新起身就去找这小饭馆的员工了。
;
第十章人生如戏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付新得以见到想见的人,几乎办到了想办的事;李传星,则茅塞顿开,顿时把积压在心底的许多困难事儿想到了解决办法。至于旁边打酱油的二人,也吃得欢快。
这小饭馆的饭菜,味道真心不错,据李传星所说,这里的掌厨,祖上是清宫廷的御厨,而他本人也是几次国宴的大厨,能安心呆在这里,那是上面安排的。不用说,这是上面给那些专家和尖子们的福利。
李传星已经答应付新,对于付新提出来的“产学研一体化”,他本人是觉得行得通的,但是校方那边怎样,那就不知道了,但是他说,他会尽可能地在校方领导帮付新那边说好话,促进双方形成紧密合作。另外,关于华兴电子厂成为华清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的实习基地一事,老爷子当场就拍板决定了下来。
几人吃完了饭,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坐在饭桌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聊着事情,付新还专门去叫了一碟花生米过来。
“李老师,我有一个好东西给你看。”说完,付新从他随身携带的一个黄褐色公文包里拿出两块黑色长条形,背面布满针状插头的物芯片状体。
李传星有些激动地从付新手里夺过这两块长条形芯片状物体,看了一眼上面的文字,不可置信地说道:“Z80和8086微处理器芯片,你哪里弄来的。”
毕竟是华清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前身无线电电子学系的主任,他看上面的文字,就知道这时一件怎么重要的物什了。
这时候Z80和8086微处理器才刚出来没几年,这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物什,国内很多研究机构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有钱也难买到啊!实在是少得可怜。
付新微笑着说道:“呵呵,李老师,您都知道我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一百万美金,你说这点小事情,人家还帮我解决不了吗?”
这东西,确实来自于穆里特公司,不过不是穆里特公司这个集体,而是来自于史蒂文这个人。史蒂文在得到付新的一手资料之后,回到公司,公司很快就把KB-748数控机床的漏洞给解决了,史蒂文因此立了大功,得到提拔。
为了感谢付新的好意,史蒂文专门打了一个远洋电话来表示感谢。当时付新开玩笑说,你给我把Z80和8086微处理器芯片各给我弄来一百个,我就接受你的感谢。
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这史蒂文还真想办法冲破封锁给付新寄来了Z80和8086微处理器芯片各一百个,还在信中信誓旦旦地跟付新说,以后有什么难事需要他帮忙,只要他做得到,一定去办。
当然,付新知道这是客气话,以后想找这个美国佬办事,自己不付出一些,哪有那么容易让人家给你办。美国那地方是一个金钱和利益至上的社会,人情根本不能持续多久,况且付新和史蒂文交情不算深。
“也对,我忘了你还有这个渠道。怎么样,你就只弄到了这两枚吗?能不能多弄点出来。”李传星自己不是搞科研的,但是他知道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因此他也对这个Z80和8086微处理器芯片十分渴求。
付新不动声色地又从包里拿出两排,都用报纸包好了,共九十八个微处理器芯片。也就是说,付新拿出了Z80和8086微处理器芯片各50枚,自己留下了Z80和8086微处理器芯片各50枚、
“这么多?”李传星有些讶异,原?(:
)
( 工业为王 http://www.xshubao22.com/2/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