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你确定上面都是真得,而不是你伪造来骗我的假期的。”付新又问道。
田玉生站了起来,举起右手发誓:“我保证。这上面的内容全部是真得,绝对不是田玉生伪造,如违此誓,天打”
“好了,你不用说了!”付新打断了田玉生的毒誓,“我相信你了!”
说完。付新就沉默了下来,开始思索,田玉生见状,坐在一旁也没有说话,更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端起钟颖端过来的一杯茶。小心翼翼地喝了起来,等待着付新的决定。
“这样吧。”付新沉吟着说道:“我现在给你一个新的职务,这个职务你就先兼职吧,我不给你多另外开工资的,你答应吗?如果不答应,这个职务是什么,我也就不说了。”
“答应!答应!一定答应!”田玉生回答非常迅速。
付新点了点头。继续沉吟着说道:“这个职务,就叫做华兴西气东输项目组联络组组长,就由你田玉生同志来担任,现在,你的任务就是,去海上城见一见这个海上电气的董事长,传达一些我的意思,我明天给你一份材料,上面会有我的一些要交代的内容。”
“谢谢您,付总。”田玉生真情真切感谢付新。然后拍着胸脯,保证道:“付总,您请放心,我一定把这个项目的联络工作做好,为我们公司参与这个恶项目做贡献!”
“嗯!”付新点了点头。“我这里呢,也跟你交一个底,这个西气东输,是我想出来的,所以,要说我对这个西气东输工程项目不动心,那是假的,但是,这个项目,实在涉及太大了,其中的利益分配,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是哪天碰巧停电,我心有所感说出了这个想法,或许,我要到九十年代去了,我才会说出这个想法吧!”付新恬不知耻地把西气东输工程的构想放到了自己身上。
“现在,我无意说出了这个想法,而且还有人动心想做了,我自然不能让我的想法完全丢给别人,把好处全部丢给别人,所以,我的选择是要参与进去。不过”
说到这里,付新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田玉生,见到田玉生依然一脸坚定,付新这才说道:“不过,这个项目,我之前也说了,利益分配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项目要做成,其中的争吵,肯定不会少,这个项目做成的难度和阻力,也是会非常巨大!所以,我明确的跟你说,公司现在,也只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暂时不会把这种当成重点,除非,上面的论调定了,这个工程一定会做,公司才会大力要求参与进去,这就是我的想法!所以,我希望你要做好将来落空的心理准备!”
说完,付新就沉默了下来,等待这正在天人交战的田玉生等待着他最后的决定。
田玉生的决定很快,没到三十秒钟,田玉生就坚定地抬起了头,认真地看向付新,认真地说道:“付总,我想,我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了!”
“仅仅只是想吗?”付新严厉地追问,西气东输工程这个项目实在太大,付新是不会把这个项目的前期重要工作交到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手里!
付新的严厉,似乎没有起作用,田玉生没有立即大声回答,而是露出了一脸难色。这一下,让付新有些失望了,过了一会儿,田玉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这才抬起头,看向付新,欲言又止的说道:“付总,我有一个请求,希望您能答应。”
“你说吧!”付新也不清楚这个田玉生现在在想些什么,之前看田玉生那么希望做,可是到了关键时候,他竟然露出了难色,这让付新在失望之余又有了意思好奇。
“付总,我想请求您让我参与到公司的准备工作当中去。”没等付新发出疑问,田玉生紧接着说道:“付总,我说的这个准备工作,专门说的是有关电力设备的技术研发,不是指其他的,我是海上电力专科学校毕业的,我想让我的知识用到实处去,所以,我不满足做一些行政工作!如果您答应我这个请求,我可以大声地回答您”
“我做好准备了!”这句话,田玉生是巨吼出来的,声音传到外面,这让外面的人一阵疑惑,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甚至于,聂红旗还要冲进去查看,不过还好,钟颖拦住了他。
了解到田玉生的这个请求,付新笑了,而且笑得很开心,付新高兴地说道:“田玉生同志,你的这个要求,我答应了,我这里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如果你做得好,不要说是这个,就是这个项目总负责人的位置,我都可以给你,到你,无论你要参与技术研发也好,行政管理也好,甚至你去现场参与施工也好,我都放权给你!我现在问你,你准备好了吗?”
“我,田玉生,准备好了!”田玉生这句话,不是吼出来的,不过,他说这话的时候,比吼出来更有气势,更中气十足!
“好,你就先去做好准备工作吧!就从你去见海上电气的董事长开始,这就当作你的一个考验。不过我这里给你打一个预防针,如果,你去见海上电气董事长的时候,还是跟之前见我那样,畏畏缩缩,我想,这个项目总负责人的位置,基本上不可能落到你的头上了!”付新认真地说道。
“你要记住,你是华兴的员工,华兴的员工,无论是走出去也好,还是走进来也好,我都不希望他是畏畏缩缩,低着一个脑袋,你要知道,这会让你在人面前低人一等的,我不允许我们公司的员工低人一等,这样不仅你们丢了面子,公司也丢了面子!你们走出去,一定要昂首挺胸,大大方方啊!”付新表情严肃地说道,他这是在给田玉生灌输华兴的企业文化。
“但是!”付新的音调高了起来,“我要你们昂首挺胸,不是要你们狗眼看人低,自以为高人一等,还要傲娇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还不如是低着头,低着头的员工至少老实,不会给公司带来麻烦,傲娇的员工,可是会给公司带来麻烦!”
“付总,你就放心吧,我出去外面,一定会把我们华兴的气势打出来!我保证狗眼看人低的事情,绝对不会在我手上手下发生!”田玉生保证道。
“嗯,你去吧,这件事情做好了,我就给你安排几个下手。”付新微笑着回答,他自然不会就这么轻易地相信田玉生的话,这一切,还是要看田玉生所作出的行动的。
田玉生走了出去,很快,钟颖和聂红旗就走了进来,聂红旗闷声问道:“付总,你没事儿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付新疑惑的问道,显然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不过他这个回答,让聂红旗知道了付新没有事情,看了付新的周围几眼,聂红旗就退了出去。
看着聂红旗退了出去,付新这才疑惑地向钟颖问道:“红旗他这是怎么了,怎么怪怪的,有什么事情发生么?”
钟颖看着付新完全不解的样子,实在没能忍住,扑哧一笑,然后把之前外面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付新。
第十章邮电部的邀请
“这个企业西江省的企业,不错嘛,今年我们的邮电部内部的集体大会,可以让这家企业派代表出席。”周正明看着下属递上来的报告,发现今年国内的电话网络覆盖速度很快,作为邮电部部长的他,自然要关注了。
于是,他迅速的吩咐人去调查,调查之后,结果立即就明了了,原来是国内有一家名为华兴的企业,掌握了万门程控电话这一系列的技术,并且还用作于生产,率先在在他的所在地,西江省试点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万门程控电话网,使得西江省的通许能力大大提升,其他几个兄弟省份得知之后,也找到了这家企业,将万门程控电话网的建设交由了这家叫做华兴的企业。
目前,这些找上门去的兄弟省份,他们的万门程控电话网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已经到了中期了,这么一来,一下子,国内的电话网络基础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数据异常因而引起了他们邮电部的关注。
“好的,周部长。”周正明的秘书恭敬地回答。
周正明又问道:“对了,我总觉得这家名为华兴的企业有点耳熟,他们的总经理是谁啊?”
周正明的秘书也不去看资料,直接回答道:“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名为付新,就是前年和赵义明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个!”
“对,对对对!就是他,我说这么就有点耳熟呢,原来是这个被称作‘现代甘罗’的小家伙啊!”周正明恍然大悟。
“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就务必让这个叫付新的小家伙来参加大会吧。到时候,就由他上去演讲。”周正明沉吟着说道。
“可是,周部长,昨天开常务大会的时候,您和其他领导不是已经定好了上去演讲的同志吗?现在”周正明的秘书一脸的为难。
周正明这才反应过来。是啊,上去演讲的人已经定下来了,想了一会儿,周正明沉吟着问道:“对了,小何,你们还没有去通知昨天定下来那位要上去演讲的同志吧?”
“这倒是没有。”周正明的秘书小何坦言道。
“可是。周部长,这件事情在常务大会上面定下来了,不大好更改吧!”周正明的秘书还是一脸为难,因为周正明这么做,势必会引起邮电部其他领导的不满,这对周正明来说。没有多大好处,他坐下的位置,并不是十分的稳固。
周正明微微一笑,他也知道自己的秘书在为自己考虑,不过他有他自己的考虑,周正明说道:“你就安心去办吧,没事儿的。付新那个小家伙这一次做出了这么大贡献,是应该让他上台给那些过来开会的同志传授一些经验了!
况且,他还是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就冲着一点,他就完全可以来我们邮电部来一次领奖,因为这叫名望。搁在其他同志身上,我擅自更改可能会招来其他同志的反对,但是更改成这个叫付新的小家伙上台演讲,其他同志不会反对的,你放心吧!”
“那好吧。我现在就去办!”周正明的秘书还是一脸的忧虑,为周正明这种不讲民主,干脆了断的手段感到忧虑。
也确实,付新上去演讲,其他领导是不会反对。但是,周正明这样不跟其他领导通一个气儿,就这么直接冲上去干脆了断地修改,这放到其他领导的心里,怎么会舒服,肯定会有不满的,周正明的秘书小何坚定地认为。
小何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就准备给周正明擦屁股了,于是,他一周正明的名义,见了几个重要的领导,同时以周正明的名义跟他们打招呼,说把这一次邮电部内部大会上台演讲的人给换了。
那些领导都是精深城府之人,喜怒不形于色,不过小何头通知到了,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这些领导对周正明的不满吧,而且,也多亏了付新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个身份,也让这些领导没有激烈反对,也没有多说什么,其中一个最不高兴的,也就是冷哼了一声,小何知道,本来上台去演讲的是这个领导一系的,所以这不满是必然的,只要没有反对就好。
“邮电部让我去参加邮电部内部的大会,还要上台演讲?”付新看着手里的红头文件,又看了看眼前过来通知的西江省邮电管理局的官员,皱着眉头问道。
说起来,他付新是不怎么喜欢参加这种大会了,尤其是还要上台演讲,这都是很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这种会议无外乎就是一些表决,这个表决的内容基本上是内部通过了的,开会不过是走一个形式。
上台演讲,那更是无奈,因为你上台之前,演讲稿都给你准备好了,其实质根本就是上去年一段文章走一个过场,没有什么自由。
“是的,付新同志,上面点名要求了你上去演讲。”说到这里,那名官员微笑了起来,“付新同志,说到这里,我就要提前恭喜你了,因为你们公司给我们省和其他几个兄弟省份建设万门程控电话网,使得我们国家的通讯水平大大提升,你这一次进京,一个劳模,是少不了你的了!”
“劳模?上面还准备给我颁奖?”这一下付新来了兴趣,没有人会嫌自己荣誉太多了的,荣誉多了,有了诸多光环套在你脑袋上,以后办事都方便多了,而且麻烦也会少上不少,光环多了,一般人是不怎么赶来招惹的。
当然,如果他付新要做隐士,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寒食节要纪念的那位,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不愿接受晋文公重耳的厚赏,宁愿被山火烧死,也不出山去接受名利。
“是的,就是劳模,我们邮电部内部评选出来的劳模。”西江省邮电管理局的官员如是说道。
“这样的话,那我就去吧!”付新点头答应了下来,“对了,这大会还有多久召开?”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西江省邮电管理局的官员回答。
“哦,那我清除了,你就放心,届时我一定到场!”付新认真地回答。
这一下,那西江省邮电管理局的官员愣住了,问道,“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付新微微笑道,“补了,我还有事情要处理,你们不是给了我们三个名额吗?我是定死了,还有两个,我现在就把名单报给你吧!另外一个,是我们公司万门程控电话项目的负责人,陆军同志,还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公司行政部经理李博贤。到时候我们三个自己过去,保准准时到达会议现场。”
“好的,我记住了。”西江省邮电管理局的官员点了点头,随即有确认性地想付新问道:“你真得不准备跟我们一块儿过去?”
“不了,我这里实在太缺人才了,我的实在工作比较忙,你看啊,我们公司现在还在完成去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械装备展销会上面拿到的订单,又在做南苏丹的石油装备项目,这个万门程控电话也还没有完成,现如今还又有两个兄弟省份找上了门,太忙了,我实在没有时间啊!”付新诉苦地说道。
“缺人才?”西江省邮电管理局的官员疑惑地问道。
“是啊,缺人才,真得很缺!我都头疼死了,现在国内大学又不放开让我私营企业进去招收员工,国外回国愿意来我们私营企业的更基本不用谈,我除了通过一点关系弄点人之外,实在没有其他手段了!可是这么点人,远远满足不了我们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啊!”
付新继续诉苦,这个西江省邮电管理局虽然职位比较低,可是他能够向上一级传递啊,付新对于人才的策略本就是广撒网,多捞鱼,捞到一条是一条。现在的华兴,还是缺乏人才,尤其是华兴集团成立在即,到时候肯定是要加人加岗位的,又缺人才了!
另外,付新现在又开始在启动西电东送工厂参与项目,这个项目,又要投入人进去,而且投入进去的人,不仅仅是管理人才,更多的是研发人才。付新准备参与到送变电设备这一块儿,送变电设备,虽然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技术能力是世界第一,可是现在这个时候,还真的不怎么行,要把送变电设备做好,真得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这可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做的来的。就算他付新有前世记忆,而且这记忆很高端,可是他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个东西都懂。
其实就算是都懂,他付新也不能够拿出来,先不说他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先进技术,会引来外界的强烈关注和强烈怀疑,就冲其另外一点,他把这些技术全部拿出来,会使得华兴的创新能力大大减弱,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你拿出先进的东西不再继续创新,人家早晚有一天拿出比你更先进的东西,那个时候,他付新上哪儿去要技术,他脑海里面的技术,也就不过是到了二零一三年为止。
第十一章配电网自动化
田玉生回来了。这是认识田玉生的人的认识,接着,他们又认识到,这小子发达了,他竟然可以直接去找付总经理,这家伙真得发达了。
“怎么样?这一趟海上城之旅,过得怎么样?”付新微笑着问道。
田玉生激动地回答:“很好,真得,付总,真得很好,我见到了我那同学的父亲,他真的是海上电气的董事长,他还带我去海上电气的一个厂子看了,是真的,徐东董事长告诉我,他对西电东送工程非常感兴趣,现在很期待您过去与他亲切友好地交流一番,双方交流一些意见,然后他就会把这个项目上报上去,请求上面的审批通过。”
“哦?海上电气的董事长徐东要见我?”付新有些愣神,这徐东的动作很快。不由得心底感叹,还有魄力的一个领导,现在国内很多领导,其实都是奉行中庸之道,把稳定放在第一位,没有几个敢随便去冒险的,当然,敢冒险又成功了的人,那前途都是会不可限量。
比如,总设计师,这一位在引领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正确位置上行走,所以将来,他得到了一代伟人的称号!
“是的,徐东董事长要见您,他还告诉我,要您尽快,越快越好!”田玉生强调道。
这一下,付新反而不大相信了,疑惑地看向田玉生,问道:“田玉生同志,这不会是你编出来的吧,那徐东董事长应该只对你说了他想要见我。却没有说急着要见我吧!”
“付总,这是真的。您是领导,我哪里敢欺瞒于您啊!徐东董事长急切期待您与他见面,是千真万确的啊!”田玉生一脸焦急的说道,唯恐付新不相信于他。
“好吧,我暂且相信你。”付新点了点头,随后喃喃自语,“只是这个徐东,这么急着要见我。这是干嘛呢?不应该啊,这种事情哪能这么快下决定的?”
田玉生站在一旁,没有说话,虽然他清楚地听见了付新的喃喃自语,可是他也不是笨蛋,他还是懂得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乱说话是会引火上身的。
付新还是跟着田玉生去了海上城,不过到了海上城。付新临时决定,先到招待所住上两天,好好的思考清楚徐东的意图,再去见他。
至于那个邮电部内部的会议,这个还早,就算到海上城呆上半个月。再回浔阳,然后再去北京也没有事情。
于是,随付新一同而来的李博贤、聂红旗和田玉生,以及付新,四个人住到了招待所。
“玉生同志。你在这里有什么亲戚吗?”付新在招待所和李博贤讨论徐东的相关意图,见到聂红旗打开门。田玉生提着一大堆糕点、礼品啥的,于是开始疑惑地问道。
田玉生摇摇头道:“不是,是过去认识的一个很好的教授,七八年没见面了,也不知道还在不在呢。上次来得匆忙,又急着回去,没有去寻找,这一次这不正好付总您给了两天时间吗?您还说我可以自由活动,所以我就出去买了点礼品,准备一会儿过去看看。”
“在不在?难道很大岁数了吗?”付新接着问道。
田玉生扳着手指头回答:“教我的时候五十六七了,现在有六十多将近七十岁了,老爷子的身体也不怎么好。”
“他是主要是做什么工作的?”付新好奇地继续问道。
“主要是搞配电网研究的。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上面,他有着很深厚的积累,心得很多,当初我跟着他学习的时候,他对我很好,把我当成他的儿女一样来看待。”田玉生颇有几分留恋之色的说道。
“哦,是这样?”付新听说是高配电网呃研究,而且还在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上面有着很深厚的积累,这对于如今十分缺乏电力设备方面专家的华兴来说,真得算是一个小小的喜事儿,如果能把这为专家挖过来,他可就太好了!
付新一把从床上跳了下来,拉上李博贤,喊上聂红旗,说道:“博贤、红旗,走,我们也去拜访一下这位老专家。”
田玉生却是迟疑,颇为为难地看着付新说道:“付总,我都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健在呢,还有,我跟着他读书的时候,并没有去过他家里,当年我们分开的时候,他只留了一个家庭住址给我,这都七八年时间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住在那里呢,弄不好就是扑个空。”
付新是那种见到人才就浑身是劲的家伙,此时他不以为然地说道:“扑空就扑空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总在这里猜来猜去实在无趣的很,我们又不是徐东肚子里面的蛔虫可以知道他心底所想,走吧,权当去逛一逛这个海上城啦,这海上城,我也有些年没仔细去逛了。正好,我让红旗开车载着我们一起去。”
为了办事方便,付新跟在海上城做生意的刘义借了一辆吉普车,特地用来代步,省得麻烦。其实,当时刘义是想让付新他们住到他家里去的,不过付新婉言拒绝了,实在是刘义那家里住不下他们四个大男人。
而且也不是很方便,刘义那地儿离海上电气实在是有一大段距离。所以,付新四人还是选择了住招待所,不过这住宿的钱,刘义是死活不让付新出了。他已经抢着交掉了。
田玉生对于付新的脾气,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这家伙绝对是求贤若渴,于是也就没有再推脱。几人开始出门,付新几人帮田玉生拿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搁在吉普车的后备箱里。然后好久没有摸吉普车的付新心血来潮,亲自驾车。载着田玉生等人往海上城浦杨区的一片工人宿舍区开去。
在路上,田玉生仔细地给付新三人讲清了他们将要去拜访的老教授的情况。那教授名字叫孙正律,其实是只是海上电力学院的客座教授,他的身份是海上城某电气研究所的研究员,在配电网,尤其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上面,非常有心得,很厉害,很有能耐。
所谓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电子、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结构信息、配电网运行的实时信息和离线信息、用户信息、设备信息、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配电网络在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管理。
到了付新穿越前的那个时代,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已经很厉害了,它的应用与实施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Fa),其主要设备为重合器和分段器,不需要建设通信网络和主站计算机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故障时通过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实现故障隔离和健全区域恢复供电。
这一阶段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以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和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为代表。这种实施模式其实仅仅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馈线自动化功能,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第二种是基于通信网络、馈线终端单元和后台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应用系统,一般由主站系统、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配电运行监控(DscaDa)、馈线自动化(Fa)、配电高级应用(DPas)、配电仿真培训(DDTs)等功能。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能起到监视配电网运行状况和遥控改变运行方式的作用。故障时能够及时察觉,并由调度员通过遥控隔离故障区域和恢复健全区域供电。这种实施模式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流模式之一,这也是将来国内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流模式。
第三种是没有实时应用只有配电管理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其主要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自动成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工作管理(Dwm)、停电管理系统(oms)、故障投诉管理(Tcm)等。
这种实施模式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配电网的管理工作效率。对供电可靠性没有明显的作用,这种模式就算是到了付新穿越前的那个时候。国内的应用也是很少。
第四种是集实时应用和管理应用于一体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能覆盖整个配电网调度、运行、生产的全过程,还支持客户服务。主要包括配电运行监控(DscaDa)、馈线自动化(Fa)、配电高级应用(DPas)、配电仿真培训(DDTs)、自动成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工作管理(Dwm)、停电管理系统(oms)、故障投诉管理(Tcm)、负荷管理(Lm)、需求侧管理(Dsm)等功能。
一般由若干系统的应用集成而成,比如上述功能中的DscaDa、Fa、DPas、DDTs等属于配网调度自动化,am/Fm/gIs属于企业资产管理,Dwm、oms属于供电生产管理,Tcm属于用电客服,Lm、Dsm属于负荷管理,通过这些不同系统的应用集成,达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集实时与管理为一体的配电管理系统。
相对于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起步较晚,尤其是在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其实仅仅还存在于实验室当中,实际应用其实还没有起步。如果排除付新这只穿越的蝴蝶,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其实要到一九九八年之后,随着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大范围开展,才会在国内的多个省份和直辖市掀起了第一轮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试点和应用的热潮。
第十三章特殊时期的教材
孙正律在几十年的研究当中,根据田玉生的讲诉,付新判断,他就是在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上面有不少心得罢了,不过就算是这样,付新也很开心了。
如果,如果华兴能把他请过来,抢在日本的东芝公司和美国的cooper公司之前把以日本东芝公司的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和美国cooper公司的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为代表的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这一阶段性重要技术弄通并且注册下来,那华兴可就赚大了!
“师傅,麻烦问一下,这个地址怎么走?”付新进入了一片城中村,转了几圈之后,实在是弄不清方向了,无奈之下,付新只好在路口停下了车子,拿着田玉生递过来的纸条,往窗口外面的路过的居民问路。
车里面的四个人,都没有到过这个叫做“平凉路”的地方,田玉生倒是隐约知道,浦杨区政府就在一个平凉路附近,可是平凉路比较长,这一块儿,还真是有点大,大的令人晕头转向。
“平凉安德里啊,哦,我知道,那地儿确实不大好找,而且也不算是在平凉路上了,那地儿快到黄。浦江边上了,又在这很里面,侬几位找不到很正常侬几位打这一直往南,看到一个水塔的地方再奔东,往前大概两里路左右,那有两个烟囱。侬走第二个烟囱底下,有一胡同。顺那胡同再往南”还很热情的海上城老头连说带比划,没等他说完,车上的四个人已经晕了。
走过了无数的水塔和烟囱,付新四人终于找到了地址上的那个小区,那是一个由十几幢建于五十年代的六层单元楼组成的小区,小区里种着高高的杨树,遮天蔽曰的,在盛夏的午后。显得十分荫凉。
“同志,侬几个找谁啊?”
在小区门口,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太太警惕地凑上前来,拦住吉普车,看着车上坐着四个大男人,警惕的问道,她老人家的胳膊上戴着一个红袖箍。看着像赤卫队员似的。
“十三号九门二零二,孙正律。”田玉生拿着纸条,照着上面的内容念给老太太听听,念完,他还把纸条递到了老太太的手中,让老太太查看。同时问道:“大妈,麻烦问一下,这位老先生还住在这里吗?”
老太太很敬业地从一副口袋里掏出一副老花眼镜,戴到了鼻梁上,凑着太阳光线。老天太把上面的字看清楚了,于是又一脸警惕地问道:“侬几个和他是什么关系。侬几个要找他做什么?”
田玉生老老实实地交待:“大妈,我是他的学生,我是特意来看他的!”
“学生?哪里的学生?”
“呃”田玉生看到老太太的警惕之色更加多了,脸色一囧,这个孙正律只是客座教授,当老师的时间很少,或许这大妈不知道孙正律还做过老师,所以才这么警惕吧!不过解释还得继续进行下去的!
田玉生继续解释道:“大妈,我是他以前在海上电力学院,哦,以前叫海上电力专科学校的学生,孙老是我的导师。对了,这是我的工作证,我是西江省华兴实业发展公司下属华兴机床厂的电工。”
老太太接过田玉生递过去的工作证,非常仔细地看了看,说道:“不错啊,小伙子,还是一个处长级别的电工,那侬几个进去吧!那个谁,是司机吧!侬把侬开过来的车停到前面的树荫底下去。”她的后一句话是对坐在驾驶位上面的付新说的。
这田玉生作为一个电工,还真的做不到处长的位置上,这个处长的位置,不过是付新前不久给他安上去的,毕竟,他现在是华兴参与西电东送工程项目联络组的组长。
“那不是司机,他是”田玉生马上就要解释。
“呵呵,我就是司机。”付新嘻嘻笑着。以他俩的年龄来看,说付新是田玉生的司机,那是最合情合理的。毕竟田玉生要比付新大上七八岁,如果说付新是田玉生的上级,估计老太太立马就要报警,觉得这四个年轻人肯定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难听点说就是不是好人。最简单的一个证据是:这个世界上,哪有老板给员工开车的道理?
“大妈,孙老这个时候在家吗?”田玉生关心的问道,至于孙正律是否还活着,这不用问了,从这老太太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到,孙正律一定还在世,没必要徒增烦恼了还被人误解诅咒孙正律死了。
“侬几个甭上他家找他去,每天这个时候,他都在楼下给一帮学生们上课呢。侬看那边没有,在那给学生们上课的就是他。”老太太指着小区里一片树荫说道。
“上课?上什么课?”付新四人都疑惑了,根据田玉生的讲诉,孙正律这个时候早已退休,怎么可能还在给学生上课,这不大可能啊!而且很重要的一点,田玉生之前就提过她为什么没有来过孙正律的家里,因为孙正律在海上电力专科学校上课的时候,都是住在教工宿舍的。
付新四人带着满肚子的狐疑,向老太太道了谢,停好了车,提下上面的礼物,向着老太太指引的那片有树荫的方向走去。
走到近前,果然见树荫下坐着六七个高中生模样的半大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在他们前面的树上,挂了一块似乎是用床板刷上黑漆改成的黑板,黑板上用熟石灰写着:“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而黑板前面,则站着一个头发稀疏切花白的老头。他正在给那些高中生模样的孩子讲解:“楞次定律的表述可归结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它的原因。’
如果回路上的感应电流是由穿过该回路的磁通的变化引起的,那么楞次定律可具体表述为:‘感应电流在回路中产生的磁通总是反抗(或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我们称这个表述为通量表述。这里感应电流的效果是在回路中产生了磁通;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则是‘原磁通的变化’。
可以用十二个字来形象记忆‘增反减同,来阻去留,增缩减扩。’
如果感应电流是由组成回路的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的,那么楞次定律可具体表述为:‘运动导体上的感应电流受的磁场力(安培力)总是反抗(或阻碍)导体的运动。’
我们不妨称这个表述为力表述,这里感应电流的效果是受到磁场力;而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是导体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从楞次定律的上述表述可见,楞次定律并没有直接指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它只是概括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原则,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的程序”
付新四人停下了脚步。不敢上前去打搅这个专心的老师和几个专心的学生,只是站到了大树背后,付新怕打扰到这几个人,压低声音向田玉生问道:“这个就是你的老师孙正律老先生吗?”
田玉生点了点头,回答:“这个就是我的老师孙正律老先生了,不过老师他看上去,比七八年前我还跟着他学习的时候。苍老多了”
付新打量着孙正律,只见他大约一米七左右的个头,身体很是消瘦,像根竹竿一般。他的头发稀疏已经花白,眼睛似乎也有一些白内障的样子,看不出太多的光彩。付新的眼睛很好。他还看到孙正律头上的青筋血管暴露了出来。
由于周围有七八个学生,而且是在室外讲课,没有墙体的阻挡,音波扩散的很快,所以他竭力地提高了嗓门。但毕竟中气不足,往往说几个字之后。声音就弱了下来,不得不停下喘一口气,偶尔还喝上一口水,然后再接着说。
“孙老还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这么大年纪了还给学生们补课,真是了不起啊!”付新赞叹地说道。
田玉生点点头回答:“老师他一直都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不然他当初也不会来我们学校做客座教授了,毕竟他真正的职业是电气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因为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喜欢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才来到我们学校的。不过,对比起当年来,他现在的声音,远没有当初那么洪亮!”
“也给你讲楞次定律。”付新嘿嘿的问道,脸上露出的笑意,证明他是故意的。
田玉生脸色一红,“付总,您别说,这个还真有,楞次定律现在虽然是高中的内容,但是那个时候,高中哪里学得到什么太多科学文化的知识啊,都是由那个委。员会编写的,内容简单,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学过楞次定律。”
这个付新也不好在故意嘲笑了,对那段特殊时期的教材,他了解是怎么回事儿,那时候的教材和其他时候大不相同,全部是由那个委。员会统一编制。
当时的教材,几乎所有书封面上都是“最高指示”。无论是数理化,还是文史地,里面全都是大段大段的语录和批判性套话,真正的知识点少得可怜。
由于教材中知识点不足,所以课本也就不像其他时候那么一样循序渐进,而是非常简略。简略到什么地步呢?
简单地说,物理书内容被浓缩为“三机一泵”,也就是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则被归纳为“三大农作物和一头猪”!这样的教材用来教书,哪里学得到什么楞次定律。
ps:才发现把第六章章节名给弄重复了,不过内容没有,现在跳跃过去。所以没有漏掉第十二章。
第十四章老骥伏枥
付新四个你一言我一语地小声交谈着,那边孙正律的课已经走到了尾声。随着孙正律一声下课,那群高中生回了一句老师再见,学生们就呼啦呼啦地站了起来,一边收拾着自己的文具,一边跟孙正律交谈两句,不外汇就是再见之类的话语,不一会儿,这七八个学生就走了个干净。
孩子们前脚赶走,不远处的房子里就走出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利索地帮着孙正律收拾着学生们刚刚使用的小桌子和小凳子,把它们堆在一起,看老太太和孙正律合作很是默契,不用说,这应当就是孙正律的老伴了。
付新四人见状,赶紧也不站着了,马上上去帮忙:“孙老,大娘,你们放着吧,我们四个来给你们帮忙收拾。”
“哦,没事没事,侬几个放着吧,不碍事的。”孙正律低着头随意地回答,只当付新几个是他们的邻居了,因为平时也有几个热心的邻居小伙子偶尔过来帮帮忙,不过他抬起头之后,发现付新四人并不是他认识的邻居,不由得有些奇怪:“侬几个是侬是怎么认识我的?”
田玉生微笑着回答:“孙老师,我是田玉生啊,您不记得我了?”
“田玉生?”孙正律仔细的打量了田玉生一遍,应该是在努力回想这田玉生在他脑子里的印象。
“孙老师,七年多前,您在海上电力专科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海上电力学院带学生的时候,我就是您手底下的学生啊。我叫田玉生,您不记得了?”老人家年纪大了。再说人家一辈子见的人多了去了,一下子不记得也正常。田玉生在孙正律身边小声地提醒道。
“哦!田玉生,你是玉生啊!”一说到这个海上电力专科学校,孙正律的记忆一下子就被唤醒了,热切地抓住田玉生的手,激动地说道:“你是玉生啊,当初你?(:
)
( 工业为王 http://www.xshubao22.com/2/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