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屠 第 12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苷5闹贫龋⒉荒芤蛭飧鼍团卸仙厦娴姆缦颉!?br />

    李倩蓉微微一笑,知道陈子华已然明白她的意思,而且也比以前慎重了很多,就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你不要忘了在关西的教训就好。”

    说起在关西的最后结局,陈子华心里还是很有些疙瘩的,本来对他极为有利的局面,最后却灰溜溜的跑到安东,纠根结底,还是他官场经验不丰富,思想太过简单造成的,对人也没有防备之心,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尽心竭力的为林安东和曾华谋算的时候,人家却把他明升暗降,从陇东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弄到省里去担任副厅长。

    林安东与曾华的某些心思,陈子华也是这几年慢慢才想明白的,他从前在官场上的经历,几乎一直都是扮演“刺头”的角色,从来都没有与上司和平相处过,几年时间,倒在他手下的上司不知道有多少,当县委副书记的时候就把几任市委书记、市长甚至省委的人扳倒了,这样的人不管放在谁的手下,心里也不会安心的。

    而且,陈子华在林安东的面前表现的太出色了,不管是哪个领导,都喜欢聪明伶俐的手下,但却不喜欢太过精明的手下,若是方方面面都显得比领导还要聪明,而且还在领导的面前显现出来,那就表示快完蛋了,所以,陈子华虽然一直都在尽力为林安东谋算,林安东却觉得陈子华不好驾驭,所以他和曾华都要敲打陈子华一番。

    只是林安东和曾华都没有想到,陈子华却是个一点儿都不吃亏的主儿,阴差阳错下,竟然把陈子华给逼走了,甚至连李家都没有打招呼,就直接投到邢云峰的麾下,邢云峰还给出了他们不得不放手的条件,所以,直到现在,对于陈子华的离开,林安东心里都有疙瘩。

    同样的,陈子华对于自己最后在关西的表现也觉得十分的丢脸,几乎都不愿意提起,正是他的离开,让李家在关西的力量几乎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几乎都开始了新一轮的站队。

    陈子华把水杯子放在茶几上,从兜里掏出一支烟,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烟收了起来,随手把烟盒仍在茶几上,道:“同样的错误,我难道还会再犯一次?”

    李倩蓉笑道:“那可不好说,你现在做的事情,不光是投机,实际上已经把很多人都得罪了,提升你的职务,对某些人来说,既是甩掉了麻烦,同时嘛,也是把你架在了火炉上。”

    陈子华点了点头,道:“只是他们谁也想不到,我根本就没打算依靠政府的力量去抗洪救灾,他们想看的笑话,没有了。”若是依靠政府的力量去抗洪救灾,这次的洪水,十有八九会成为陈子华的一个大笑话,基层的干部群众,陈子华一个也不认识,关键时候,作为总指挥却没有人听你的,要钱没钱,要物资没有物资,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李倩蓉已经知道了陈子华的详细计划,这时候也不禁有些担心的问道:“今天去省委汇报,上面是怎么说的?同不同意你的计划?”

    陈子华道:“邢书记没说什么,也没有表态,郭省长倒是支持这个方案。”

    李倩蓉仿佛早有所料:“都怕承担责任呐。”

    陈子华冷笑了一声,“我反正已经把话讲在了前面,方案也已经汇报过了,到时候想让我背黑锅,却也是根本不可能了,再说,这次事情,对他们来说都畏若蛇蝎,但在我看来,却又何尝不是一个天大的机遇?”

    李倩蓉吁了口气,道:“但是任由江水破堤的话,恐怕以后会被人拿来说事,作为攻击你的把柄,这种事却是谁也拦不住的。”

    陈子华笑了起来:“我早就已经有了准备,不用担心。”

    李倩蓉还是有些犹疑,“你现在跟郭省长走得这么近,以后会不会……?”

    陈子华目光一凝,沉思了半晌才道:“郭省长的为人未必就像别人猜想的那样,再说,我也会小心的,放心吧。”

    第二天还不等天亮,就下起了大雨,这让原本还有几分轻松的陈子华心里突然紧张起来,虽然他的印象中,那场洪水要等到下个月初才会形成,现在手里的气象资料也表明上游的洪峰还没有形成,最快也还得几天时间才有可能,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天有不测风云,陈子华自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天气预报上面,同样的,省委书记邢云峰也有着相同的担忧,所以,一早就打电话给陈子华,让他立即返回龙溪市,提前执行既定的防汛方案。

    同行的除了省委副书记乔玉山之外,还有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邬语雯,两人同时陪陈子华到龙溪市宣读任命,其中的意蕴已经不言而明,同时代表了省委不同派系的两股重要力量,加上陈子华省委书记秘书的出身,可以说,陈子华在龙溪市,实际已经得到省委的全力支持。

    大雨一直都不见减小,坐在车上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心情都有了几分紧张,假若省委没有迟疑,顺利通过陈子华的撤离搬迁方案的话,这时候处在最危险区域的堰湖区、临江区沿江的几个乡镇,恐怕早就撤离得一干二净了。

    但是省委和龙溪市市委都担心会虚惊一场,最后劳民伤财不说,还造成了相当范围内恐慌情绪,万一再出点儿治安问题,谁也不想承担责任,何况,那样一来,原本可以遮掩的一些问题可就一下子都摆在了桌面上,对政府的形象影响,以及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可等到洪水可能真正要来的时候,再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假若这场大雨一直下,很可能会诱发洪水提前爆发,而且雨中搬迁撤离,可不是一点点麻烦。

    陈子华等人的车队抵达龙溪市市委的时候,气象部门的资料也已经送了过来,这场雨果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停下来,预计未来半个月之内,将会持续降水,而且还有几次大的降水过程,同时,在龙溪市的上游,昌江市已经连续阴雨一周多了,防汛形势突然严峻起来。

    临时召开的市委党政干部大会上,省委副书记乔玉山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邬语雯先后发言讲话,宣读对陈子华的任命,由陈子华担任龙溪市的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兼任副市长,随后陈子华也简简单单的发了言。

    党政干部大会之后,乔玉山和邬语雯都参加紧接着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在会议上,着重讨论了有关抗洪救灾的方案,得到指示的乔玉山和邬语雯都明确支持陈子华提出的撤离沿江几个乡镇的方案,市委书记落潮生最后敲定,由陈子华担任防汛总指挥,具体负责这次防汛抗洪工作。

    重新组建的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洪指挥部立即开始运转,市里由市委书记落潮生亲自坐镇,市长钱宝银则赶往临江区,陈子华带着秘书司机,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线,同行的还有市委副秘书长何素业,主要是负责协调工作的,毕竟在基层,陈子华要生疏很多,有这个何素业跟着,会方便很多。

    第二卷蓝山攻略第三百六十〇章堰湖区委

    第三百六十〇章堰湖区委

    安排何素业跟着陈子华。落潮生也是动了一番心思的,省委对于陈子华的支持,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尤其是省委副书记乔玉山的到来,让他心里起了一丝警觉,省长郭万年的脾性他要比大多数人都了解的多得多,此举不光是为了给陈子华撑腰,也有警告他的意思在内,所以,尽管心里有些含糊,却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不是勾心斗角的时候,一旦行差踏错,几十年的奋斗说不定就会付诸流水,况且,即便没有郭万年的支持,他也要在这个时候力挺陈子华,如今有了郭万年的暗示,那就不单是支持陈子华了,还要让他竟此全功,顺顺当当的拿到政绩。

    所以。在安排防汛指挥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留守市委,将现场总指挥的权力直接交给了陈子华,还把自己的秘书何素业也派了过去,至于市长钱宝银,也只是安排他前往临江区坐镇,为陈子华做好保障工作,也就是押阵去了。

    对于这次救援方案,他已经非常清楚了,只要基层的干部服从指挥,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就是在这个指挥上,有些浪费心思,陈子华毕竟初来乍到,现在哪怕已经是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了,可基层乡镇的那些干部,却没有一个人认识他的。

    只是市委书记落潮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陈子华对此早有预计,这次下去指挥防洪救灾,并非是单枪匹马,随行的除了多了一个何素业之外,还有市纪委副书记成佐栋、市政法委副书记黄文德、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浚,这几个人都是受到领导亲自指示,随从陈子华听候吩咐的,每个人都带了几个随从,尤其是市局的副局长刘浚,还特意抽调了是治安大队的一个中队。可以说,陈子华压根就没指望顺顺利利的指挥乡镇的那些官员。

    还没有抵达堰湖区,他就已经让军分区的政委丁磊先一步将指挥中心扎在了堰湖区的区委政府,这里立时成为这次抗洪救灾的心脏,军分区已经调动了全部的运输力量,开始帮助处于沿江的两个乡镇开始搬迁。

    堰湖区临近江边的乡镇因为地理环境独特,背侧两面靠着堰湖,正面临着大江,三面环水,所以取名三水镇,是堰湖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人几乎绝大多数都精通水性,不知有多少人都在堰湖和长江里面讨生活,民风十分彪悍。

    与三水镇接壤,同样靠着江岸的是临江区的二郎乡,至于这个二郎乡的名称由来,已经年深日久不可考了,但与三水镇一样,因为靠江的缘故,农业水产方面要相对发达一些,人口虽然没有三水镇八万多人那么夸张。却也有将近五六万的人口。

    之所以把指挥中心放到堰湖区,跟这里的撤离任务艰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早就计划好了这次抗洪方案,所以陈子华之前就已经让虞思静做了这方面的调查,知道三水镇的撤离将是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但陈子华的目标却是一定要拿下这个三水镇,否则的话,让冯雅君承包堰湖就是一个空话,到时候与当地渔民之间的矛盾,可就有得扯皮了。

    车上,陈子华与纪委副书记成佐栋坐在后排,市委副秘书长何素业坐在副驾上,不时地向陈子华汇报着有关这次防汛的一些细节进程情况,另外几个人则分别乘坐在几辆警车里面,紧随在陈子华的车后,包括政法委的副书记黄文德和公安局的副局长刘浚。

    对于陈子华出来带着纪委和政法公安系统的几个领导,何素业很是有些含糊,不晓得这个新鲜出炉的市委副书记脑子里打的是啥主意,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是来指挥抗洪,反倒像是来办案的,想到这儿,不知怎的,心里就冒出一股寒意,想到堰湖区的区委书记丁丹妮,他不自觉的生出几分担心来,但这个时候却没法子打电话暗示,只能把这份心思藏起来。

    丁丹妮是何素业的大学同学,两人关系也是极好,可惜好事多磨。一直不得修成正果,如今丁丹妮已经是正处级的区委书记了,何素业却还是副处级的秘书,享受正处级待遇还得加个括弧,别提多腻味儿了,就这,还整天有人打丁丹妮的主意。

    陈子华望着车窗外一直不见停歇的雨幕,皱着眉头轻叹了口气,道:“何秘书,市政府的命令传达下去没有?”市委市政府之前已经通过了决议,将三水镇和二郎乡彻底撤离出去,并且限定了撤离时间,但现在看天气情况,恐怕那个撤退计划还是有所疏漏,万一下面的人执行的稍微不够彻底,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何素业道:“已经传达下去了,开会的时候,临江区和堰湖区的区委书记、区长都在场的,会后市委办还专门下发了文件。”

    对于下面是否能认真执行这个市委市政府的命令,其实不说是陈子华,何素业都不怎么看好,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逐渐占到了主导地位。基层乡镇的功能正在逐步转变,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与从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加上区县的领导未必对陈子华这个新来乍到的市委副书记上心,别看省委的支持力度很大,但高高在上的省委对于区县的领导来说,距离还是太远了,他们也未必能领会到省委领导的心思,而市委里面,落潮生为了让陈子华能够拿下全功,直接退居幕后了,钱宝银的那点儿小心思,身为市委办副主任、落潮生秘书的何素业。心里肯定一清二楚,所以,那份市委市政府的行政命令,他并不怎么看好。

    陈子华闻言点了点头,下面具体执行的如何,他并不怎么担心,重要的是结果和过程,自己必须站在绝对有利的角度上,既然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执行出现问题,责任自然一目了然,处置起来也得心应手,不会出现什么扯皮,他已经打好主意,趁着这次防汛抗洪,立威。

    连李倩蓉都看出来,陈子华这次被任命为市委副书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破冰,将龙溪市现有的格局打破,要处置一部分贪腐份子了,不光省委书记邢云峰需要这么一个机会,省长郭万年同样需要整肃一番秩序,他岂能不明白邢云峰到安东的使命?

    只是身在局中,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的,而且一旦自己动手整肃的话,极有可能会被人抓住把柄利用,那时候,自己可就进退维谷了,所以,郭万年也一直在寻找机会,陈子华的到来,显然为他提供了一个契机,两年多来的表现让他觉得,或许这次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因此,郭万年同样玩了一手顺水推舟。在背后推了一把,他跟邢云峰的目的一样,让第三方势力来开刀,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不至于进退失据,都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同样也不得罪陈子华,即使最终不能成功,谁也都不会吃亏,以至于万劫不复。

    这一点陈子华也算看明白了,所以他才会想到从中取巧,为自己暗中谋划利益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官场发展打好基础,最好能为自己披上一副外衣,让所有的人都生出一种印象,觉得他陈子华就是一个愣头青,而且还是那种很容易被人利用的愣头青。

    出于这样的考虑,他这次下来坐镇指挥抗洪救灾的时候,便动用了各种资源人脉,在保证防汛工作顺利有序的前提下,利用这次防汛抗灾,来一次杀鸡儆猴,同时将一些刺头儿趁着这次机会一棒子打死,省得平时的时候还得费心思跟对方勾心斗角。

    对下面区县的这些头头脑脑,陈子华上任时间尚短,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了解,但抵不住有人了解啊,不管是市委书记落潮生还是省长郭万年,都对陈子华整饬腐败双手欢迎,不是他们不愿意整饬,实在是牵涉太多太大,关系盘根错节,最终很难做得彻底,反而还会弄得是是而非,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陈子华的到来就成为他们等候已久的一个契机。

    因此,何素业也就在这种情形下来到陈子华身边协调,下面区县的头头脑脑,甚至一些副科级的干部资料,何素业都一清二楚,有着相当的了解,由他来给陈子华当解说员,足够了,落潮生深知自己的这个秘书藏不住话,喜欢发牢骚,尤其正义感极强,看不惯的人和事,从来都不会藏到心里,若非如此,早就放出去当基层主官了。

    而陈子华自己这边,同样有着充分的准备,不光谭卿那边给他准备了一份详细的情报细节,新任的秘书虞思静更是个中高手,在政府秘书处沉默了十年,默默观察了十年,又是当地人,对各种情况的了解远胜其他人,这几天依照陈子华的要求,同样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人事资料,尤其是临江区和堰湖区的各种人事情况,更是详尽。

    正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和准备,这次下来的时候才会带这么多的人,尤其是纪委和政法委的副书记,当然了,这都是因为得到市纪委书记叶丹臣和政法委书记顾瀚霖支持的缘故,尤其是顾瀚霖,还将主管刑事的副局长刘浚也派了过来,这也是陈子华与叶丹臣和顾瀚霖商议之后拿出的手段,有市纪委和政法委的人跟着,与其说是抗洪,还不如说是办案了。

    至于抗洪方面,陈子华则是把主力都放在了军分区政委丁磊身上,同时还调动了武警部队,包括临江区和堰湖区的武装警察力量,偕同维持治安和搬迁,可以说,即便是没有基层乡镇领导的配合,这次搬迁撤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区别只在于强制搬迁还是心甘情愿的主动配合上了,当然了,谁也不愿意闹出不愉快的场面,那样的话,好事也会被人当成劣迹拿出来攻击他的,所以,尽管打算趁这次机会立威,陈子华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顺顺利利的完成这次抗洪救灾工作,毕竟,为此他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资金,光是冯雅君那边,就为这次行动以及随后的投资筹备了数亿的资金。

    成佐栋同样忧心忡忡的望着车窗外的雨幕,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但愿一切顺利吧。”

    作为市纪委的副书记,他也是叶丹臣的得力干将之一,这次虽然不知道跟着陈子华下来的用意是什么,但临行前自己的顶头上司交待的非常清楚,全力配合陈子华的工作,一切行动听指挥,他是纪检干部出身,自然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所以此行一直都是担着心事。

    陈子华吁了口气,仰身靠在椅背上,开始闭目养神,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完,现在剩下的就是等待了,不知道接下来等着自己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次洪水若是能顺利过关,紧接着恐怕就要面对教育系统的那件案子了,实质上却是面临教育改革的问题想起第一次来龙溪市上任时,邬语雯说的那件事儿,他心里隐约之中似乎把握住了一点脉络。

    正在想着心事的时候,何素业在前面请示道:“陈书记,咱们先去三水镇还是区政府?”

    三水镇是这次防汛的前沿阵地,区政府是指挥中心,到三水镇表面上是亲临第一线检查工作,实际上却有作秀的嫌疑,来之前,市委办早就已经通知了省市的相关媒体等候在三水镇了,江堤上还驻扎着市电视台的摄像机,何素业向陈子华请示,也想看看陈子华怎么做。

    连眼睛都没睁,陈子华摆了摆手,道:“直接去指挥中心,三水镇的情况,你过问一下。”

    对于作秀,陈子华丝毫的兴趣,更没有上电视、上报纸出风头的意思,他需要的政绩不在这上面,三水镇上的情况,也根本不需要他这个市委副书记亲临第一线去指挥,否则,还要那些基层的区县领导和乡镇干部做什么?至于他们的具体工作做得怎么样,更不需要他亲自去检查,只要坐镇指挥中心,所有消息自然能够在第一时间汇聚过来。

    何素业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耸了耸肩膀,道:“陈书记倒是出人意表。”

    虽然这话显得有些大嘴巴,却让陈子华和成佐栋同时露出一丝笑容,换别的领导,恐怕早就前呼后拥的奔赴三水镇去作秀了,不过陈子华却心不在此,成佐栋多少知道陈子华的心思,听到何素业的话之后,两人却是同时有些明白落潮生让何素业过来的用意了。

    给前面的车打了个电话,让司机直接前往架设在区政府的指挥中心,然后何素业又琢磨了一下,才拨了个电话给区委书记丁丹妮,通知她陈子华的车马上就到,这原本不用专门通知,从市里出发的时候,市委办的电话就通知过了,但何素业还是暗示性的拨了这个电话。

    丁丹妮担任堰湖区的区委书记才不过两年多光景,上次换届的时候从市统计局副局长的位置上下来,到堰湖区担任区委书记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何素业的努力,但不到三十岁的正处,执掌一方权柄的诸侯,在整个安东省也是不多见的,仅凭何素业这个市委书记身边的秘书帮忙,显然不大可能,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渊源罢了。

    接到何素业电话的时候,丁丹妮正在三水镇指挥全镇处于低洼地域的群众撤离,因为几个村子不太配合的缘故,还在扯皮当中,听说新任市委副书记已经抵达区政府,犹豫了一下之后,把工作交给三水镇的镇长,自己带着区委的一帮头头脑脑和三水镇的书记匆匆赶回区委,原本以为,陈子华到了之后会直接前往三水镇,谁知道人家连面都没漏一下,就去了区政府,害得大家白白在三水镇等了半天,还把身上都浇得跟落汤鸡似的。

    等到了区政府,丁丹妮就被何素业悄悄堵在了区政府外面,一番交待之后,丁丹妮才连忙把区委区政府的一帮领导尽数赶走,然后独自一人前往指挥中心,在她回来之前,一直都是留守的区长在接待陈子华一行,所以,这个时候再带着一大帮的干部去见陈子华,显然是不合适的,何素业悄悄的溜出来等她,就是怕她做出让陈子华反感的事情来。

    一路行来,何素业一直都在观察着陈子华,在机关中磨砺了多年的何素业,尤其是做的秘书这一行,察言观色自有他的一套,所以,对陈子华的行事作风和思维方式,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因此才能在关键时候提醒了丁丹妮一下。

    正在与军分区政委丁磊研究方案细节的时候,看到何素业领着一位二十八九的短发美丽女子进来,不禁微微一愣,对于这位堰湖区的女区委书记,他自然是有过一番了解的,对其身份背景甚至比龙溪市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清楚得多,但当面见到却是第一次,让陈子华意外的是,这个丁丹妮,给他的感觉,竟然十分的熟悉。

    第二卷蓝山攻略第三百六十一章当真提前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当真提前了

    恍惚的感觉一闪即过。陈子华目光在丁丹妮面上几乎没有丝毫的停留,扫过一眼之后又回到身后墙壁上挂着的水系地图上,嘴里却问道:“丁书记,三水镇的撤离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市委市政府的撤离命令昨天就已经下发,军分区的运输队和全市几个运输公司调派的车队也于今日陆续投入到三水镇和二郎乡的撤离行动中。

    丁丹妮颇为灵动的眸子微微转动了一下,发现陈子华几乎就没怎么看自己,但却一下子就把她认了出来,心里暗暗奇怪,她曾经参加市委的党政干部大会,自然认识主席台上的陈子华,但对于陈子华能一眼就认出自己还是很惊奇,嘴里却迅快的回道:“经过区委开会研究,撤离工作从三水镇的低洼地带开始,现在还比较顺利。”

    陈子华闻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丁丹妮的话他自然听得出来,对于这次还无预兆的大撤离,下面的人还是很有牢骚的,丁丹妮的话虽然说的比较隐晦,但那种意思却还是透漏了出来,从低洼地带开始撤离,不过是个借口而已。恐怕不愿意撤离的,反而还有很多人。

    从地图上移开目光,陈子华转过身来,盯着丁丹妮审视了半晌,看得丁丹妮脸上微微有些不自然起来,陈子华心里却在暗暗感叹,没想到这个丁丹妮看上去虽然不是特别的漂亮,却又一种难言的气质,让她充满了魅力,一头柔顺的剪发,眉若远山,鼻若玉管,通鼻梁,圆脸庞,柔唇挺翘,浑然不似女孩子的薄唇,圆下颌,身材刚健,胸高臀翘,细腰长腿,给人的感觉跟个运动员似的。

    见丁丹妮被自己盯得垂下了头,陈子华这才对何素业道:“何秘书,叫堰湖区的区长进来,我有话要说。”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应该是政府的本职工作,区委书记虽然是一把手,但具体工作若是都由她来负责,政府这边的领导又要他们何用?

    堰湖区的区长之前陈子华已经见过。只是到了指挥中心之后就找了个借口溜出去了,并没有那种上杆子往领导跟前凑的架势,反倒像是躲瘟疫似地,仿佛巴不得距离陈子华越远越好,这种反常情形陈子华早就察觉了,心里不禁暗暗冷笑。

    何素业点了点头,有些担心的偷瞥了丁丹妮一眼,迅快的掏出电话找堰湖区的区长张惠去了,张惠是堰湖区的老人手,光是当区长就当了整整十年,若非丁丹妮上次换届的时候空降下来当区委书记,他在临退之前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如今却是没啥指望了,所以在区里几乎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静等着自己到点了,只要安安稳稳的退下来,已经别无所求。

    接到何素业的电话,区长张惠愁眉苦脸的从外面进来,老头子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自从丁丹妮担任区委书记之后,他几乎都不怎么在会上说话了。抱着明哲保身的宗旨,对什么事儿都是不支持不反对,要么弃权要么随大流,而逐渐强势的丁丹妮也很少顾及张惠的意见,所以,很多人眼里,原来那个意气风发的老区长已经渐渐退出大家的视线了。

    张惠自己也对这种状况很满意,只是没想到眼看着就要到点了,却碰上这么一宗麻烦事情,在接到市委市政府的撤离命令时他就知道这一关不好过,主动退居幕后,将区政府的工作也都全部交由区委书记丁丹妮做主,只是没想到,自己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陈子华会直接点他的名,愣是让何素业把他抓过来。

    陈子华还没有到堰湖区之前,张惠就已经接到市长钱宝银打来的电话,对他多有暗示,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音里面蕴藏的意思,又怎么能让他继装聋作哑?他是钱宝银的老部下了,虽然在最后关头没有得到钱宝银的支持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却不容他在这个时候不听招呼,这是官场上的大忌,否则的话,想安安稳稳的退休,恐怕都做不到。

    陈子华坐在椅子上,纪委副书记成佐栋、政法委副书记黄文德都在旁边不远处的玻璃圆桌旁围坐等待,军分区政委丁磊则不停的通过无线电指挥部队赶赴江边抢险。方才跟陈子华商议之后,两人都觉得之前预计的洪峰时间有可能会提前,加上三水镇和二郎乡的撤离工作并不顺利,出于万一的考虑,这次调动部队到江边加固江堤。

    囤积在临江区和堰湖区有限的抢险物资被全部运往江边,甚至抽调了一部分的工程机械,还有从省里赶来的部分专家,省军区也紧急调动驻军以及武警官兵到堰湖区,加紧对江堤的加固工作,以此来争取时间,好尽快的把三水镇和二郎乡的群众尽数撤离。

    陈子华不等张惠开口说话,直接问道:“张区长,市政府关于撤离三水镇群众的命令你看到没有?”张惠还没有来得及张口回答,陈子华紧接着便道:“你们区政府是怎么执行的?”

    张惠没想到陈子华如此不客气,脸上的神色便有些不大自然,但还是恭谨的站在那里应道:“这些工作一直由区委丁书记在负责,区政府也在积极的执行市政府的命令。”

    陈子华“哦”了一声,道:“丁书记在负责,这么说,市政府的命令跟张区长没什么关系了,是吧?”陈子华看似的随意的话音里面,却是字字诛心,不容张惠推脱。

    张惠额头上渗出一层冷汗。陈子华的话外之音已经非常露骨了,一个回答不好,自己恐怕等不到换届,今天就得回家养老,弄不好还得落一身的是非,受个警告恐怕都是轻的,暗自叹了口气,张惠咬牙道:“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命令,争取在时限内将三水镇的群众全部撤离!陈书记可以看我们堰湖区政府的表现!”

    事到临头,张惠却也不再辩解,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选择。县官不如现管,钱宝银虽然官大一级,但这个关键时期却也不敢明着跟陈子华作对,只敢暗中使绊子,但张惠却也看得明白,自己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实在不应该在这种事情里面瞎参合,今天陈子华杀气腾腾的,很显然想找个典型来竖竖,否则带着纪委和政法委的人干什么?

    所以,几乎是电光石火之间,张惠便拿定了主意,身上的气势也随之一变,挺胸抬头,目光粲然的望着陈子华,既然缩头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那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了,这样的选择几乎没有什么可挑的,张惠干脆站起来搏一搏了。

    陈子华脸上露出一副释然的笑容,点了点头,道:“我会让军分区和市县运输公司的车队配合你们,抓紧时间撤离,洪峰有可能提前,所以,原来的时限也有可能提前,怎么做我不管,但我看重的是结果,假若洪水来临的时候,还有人员没有撤离,哪怕到时出现一个事故,都要追究你们两人的责任!”

    丁丹妮没有想到陈子华会来这么一手,根本就没有跟她多说一个字,反而把已经被自己压得不发一言的区长张惠给请出来,三言两语就让张惠立下了军令状,连她这个区委书记都装了进去,但这个时候却没法子提出异议。只好与张惠一起沉声应了下来。

    等到丁丹妮和张惠离开指挥中心,陈子华转头问何素业:“二郎乡那边是谁在具体负责撤离工作?”虽然明知道钱宝银已经前往临江区坐镇指挥,但陈子华却丝毫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次防汛的总指挥是他,到时候无论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都得由他承担责任,所以,他压根就没把钱宝银的坐镇当回事儿。

    何素业道:“是二郎乡的乡党委书记罗昶浩同志。”

    陈子华沉吟了一下,道:“临江区的区委书记唐飞和区长郑庆阳呢?他们在干什么?!”

    何素业迟疑了一下才道:“都在临江区政府,今天钱市长已经到了临江区,所以区委的同志都去迎接钱市长了。”何素业虽然在堰湖区,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搞协调,对各方的消息都非常的清楚,二郎乡的撤离工作几乎没有多大动静,军分区派过去的车队因为无人配合,所以方才已经被指挥中心调到三水镇这边了。

    这些车队并非单纯的帮着撤离人员,还要从物资集中地运输抢险物资到江堤,然后回程才帮着运输人员撤离,所以根本不可能在二郎乡那边做过多的停留,白白浪费时间。

    陈子华脸上闪过一抹诧异,这种情况他还真没有预料到,以钱宝银的精明,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这不是睁着眼睛往枪口上撞么?迟疑了两三秒钟,陈子华把目光转向了军分区政委丁磊,这时候丁磊也已经坐到了陈子华身边,同样听到了何素业的汇报,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那丝狐疑。

    “报告!上游洪峰已经形成,第一道洪峰将于明日晚上十时抵达我市堰湖区,目前堰湖区水位已经达到警戒水位,还在继续上涨!”旁边突如其来的报告声让陈子华和丁磊神情都是一紧,陈子华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转到了地图上,嘴里却问道:“堰湖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堰湖水位也已经接近警戒水位!若是大雨继续持续下去的话……”

    胳膊疼痛,还贴着膏药,今天实在敲不动键盘,明天补偿吧,先更这么多了

    第二卷蓝山攻略第三百六十二章自掘坟墓

    第三百六十二章自掘坟墓

    指挥中心的数十名接线员不时将各种汇聚过来。虞思静却能始终挑拣出最关键的情况及时汇报给陈子华和丁磊,做这个工作,显然是非常出色的,便是负责协调的市委办副秘书长何素业,都要跟他差上一大截子,经常忙忙碌碌的却抓不住重点。

    虞思静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汛情通报,对陈子华道:“陈书记,这次昌江上游降水剧增,洪峰提前形成,对咱们的撤离计划是个严重的考验,原计划的时限跟实际情况有着比较大的出入,现在还伴随着大雨,若是三水镇和二郎乡的撤离执行的不彻底,恐怕会出事情。”

    陈子华接过报告看了一眼,转头对丁磊道:“只好采用抛石固堤的办法,延长时间,但是,岸崩、管漏等险情随时都会出现,尤其是二郎乡那段江堤,十几公里,几乎全都是豆腐渣工程。一旦超过警戒水位,随时都有崩溃之虞。”

    丁磊神情郑重的说道:“我马上调部队赶赴二郎乡江堤,不过,这样一来,帮助撤离群众的部队就要受到影响,你得想办法,加快撤离速度,运输上,也得想想别的途径。”

    陈子华沉吟道:“三水镇这边有张惠和丁丹妮同心协力,撤离工作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现在关键是二郎乡那边……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都跑去拍马屁去了,第一线的乡镇干部若是不能控制局势,恐怕不但不能尽快撤离,还会滋生出不少治安问题,”顿了顿,陈子华大声吩咐道:“刘局长,你立即带着市局的人去二郎乡,调集警力和区县的武警,维持治安秩序。”

    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浚站起来大声应道:“是!”随即二话不说,转身就匆匆下楼,今天的情势他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如今是关键时刻,无论是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那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在开玩笑,所以,一接到命令,立即出发。唯恐迟了会出现什么纰漏似的。

    丁磊放下电话,回过头来道:“陈书记,咱们要不要去二郎乡看看?”

    指挥中心这边获得的消息都是二郎乡江堤上的部队提供的,对于二郎乡那边的撤离工作,丁磊说实话,丝毫没有信心,直到现在,那边的撤离还处于无序之中,看不到乡镇基层的组织工作,这样的效率对于处在第一线抢险的部队官兵来说,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后方的群众没有撤离,江堤上的部队官兵就得竭尽全力的保障江堤的安全,这不单要付出难以计数的物资,还要承担官兵的生命代价。

    陈子华沉默了有半分钟的时间,转过头道:“你在这里坐镇吧,我下去看看,何秘书、黄书记以及成书记都跟我一起。”这里虽然是指挥中心,但陈子华这次抢险的主力几乎全部都是军队,留下丁磊在指挥中心协调最是合适不过,通过他来指挥部队要比自己亲自指挥还要灵活方便。去二郎乡处理撤离的工作,有他去,足够了。

    丁磊显然也能看得出其中的利弊,因此没有分辨,沉声应了下来,自己在指挥中心坐镇协调,保持与陈子华之间的通讯畅通,随时交换汛情的变化情况。

    陈子华与丁磊又讨论了一些细节,这才让何素业联系丁丹妮和张惠,将洪峰可能提前抵达的消息传达了下去,命令丁丹妮必须组织一切力量,在明天傍晚前将三水镇的群众彻底撤离危险地带,来不及赶往华坪县和山阳县的,先就近安置,待人员全部撤离之后再转移。

    这次撤离原本是非常有序的,因为提前已经在山阳县和华坪县设置好了灾民安置点,所以开始撤离的时候,都是用部队的车辆直接运往这两个安置点的,然后车队从这两个安置点的仓库装上抢险救灾用的草袋以及矿泉水、方便面等等,再运回江堤上交给部队。

    但洪峰突然提前,虽然不一定第一波就冲毁江堤,可陈子华却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调整步骤,让区县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鼓励群众自主搬迁到邻近的乡镇,只要撤离三水镇这个江边的低洼地带,然后等待洪水过境之后在安置。

    规定的时间比市委市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整整提前了一天,而帮助运输的车队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要抽调一部分去运输抢险物资和部队官兵。丁丹妮与张惠的撤离工作突然加重起来,与原先预计的情况相比,显然出入太大,这对他们两人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考验。

    陈子华这时候却已经不管堰湖区这边了,既然已经全部交给了张惠和丁丹妮,就采取了用人不疑的态度,何况,他还随时掌握着这边的工作进展,时限上也留有几个小时的余地。

    出了指挥中心,车队绕过三水镇,直奔二郎乡,这次没有打算去临江区的区政府,毕竟需要撤离的地方只有二郎乡一个乡镇而已,而且也只是沿江的低洼地带,约莫几十个村子,据估算,总共需要撤离的人口,还不到五万,与三水镇相比,少了将近一半,而?(:

    ) ( 重生之官屠 http://www.xshubao22.com/2/239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