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 8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无极哥哥,你不能娶她们,你要娶我!”周子菡歪着脑袋想了想,坚定地说道。

    “子菡啊,如果你最好最好的朋友,也要嫁给我,我娶谁呢?”赵无极继续顽抗着。

    “这个,我最好最好的朋友是何文玉,我明天去问问她,是不是也喜欢无极哥哥。”小姑娘认真地说道。

    “我是说,你以后以后某天某天认识的一个最好最好的朋友,也要嫁给我。那无极哥哥该怎么办?”赵无极的问题越来越深奥了。

    “无极哥哥,哪有以后以后,某天某天的用词啊,不就以后吗?”小女孩不同意了。

    “好吧,以后。”赵无极不得不被小女孩给打败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再说,我不是先认识的无极哥哥吗?凡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就告诉她,我要嫁给无极哥哥,如果她们要和我抢,我就不和她们交朋友。”小女孩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啊。

    这时。周雪不得不出面了:“周子菡,你知道嫁是啥意思吗?你会挣钱、煮饭、洗碗、持家吗?”

    “妈妈,我长大了不就挣钱了吗?”周子菡小腿一翘,说道。

    “赵书记,我们在县政府门口下。”有了周子菡,李苹也严肃起来了。

    “好了。周子菡,你刚才的问题,哥哥这儿没有答案,你也没有答案。等你大学毕业,你就会找到答案的,好不好?”

    “好,我信无极哥哥。”周子菡似乎吃定了赵无极一样。

    糟了。这真成了信春哥,得永生了。赵无极郁闷得连周雪住在县政府宿舍哪儿,也没来得及问,就把车停下了,而且,两个大美女似乎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什么也没交待,拉着孩子就走了。

    当赵无极重新在县委大院停好车,回到家里坐着,回忆刚才的经历。顿有一种春梦了无痕,春花雪月无疾而终的感觉。

    人生的荒诞不过如此。

    ……

    14日说上班,其实也就是做准备。15日,赵无极才算得上是正式上班。上班之后,因为文达去了工业局等单位帮自己借各类资料。赵无极便去办公室,找来一份去年卢江县的全年总结,就是在每年的人代会上念的那个《政府工作报告》。

    在其位,谋其政,赵无极要看看卢江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个报告,赵无极在人代会上是听过的。但因为当时事不关己,还考虑不到那儿去,便没有特别注意。赵无极要考虑的事情确实太多,当时,他的精力肯定是放在凤山。凤山的什么数据,他都能一口道出。

    上午10点钟,文达从工业局中抱回来几大包材料,工业局局长刘红新和局办主任申长永两人还帮忙报了一些。

    “哎呀,赵书记,您老要资料,要数据,打一个电话就行了嘛。您看,让文秘书多累的。”刘红新放下材料,连脸上的汗都没来得及擦,急忙说道。

    “刘局长,申主任,辛苦了。来,请坐。文达,你给两位领导开两瓶汽水。”见到工业局局长来了,赵无极热情地招呼道。不管怎样说,自己上台之后,这是第一个来拜访自己的局长嘛。

    “哎呀,谢谢,谢谢,申主任,你帮帮忙。”刘红新今年已经59岁,马上就要退休了。而申长永则只有44岁,但申长永显然还不太理解刘红新带他到赵无极这儿来的深意。

    昨天下班前,申长永被几个企业的厂长和书记拉去喝酒去了,酒席之间,企业领导对这个新来的副书记似乎不太感冒啊,他当时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去搞搞文艺,搞搞宣传不就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来管工业呢,这工业,是那么好管的?

    刚才,局长刘红新叫他帮忙送材料,送就送吧。领导一张嘴,下面跑断腿,这样的事,又不是没干过。他之所以愣神,没想到帮忙,到不是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平时就不合格,他是被赵无极的高大阳光帅气给惊呆了,因为申长永的女子,正在读中专学校,打电话经常问他老爸,看到赵无极没有,如果看到了麻烦他给我签个名啊。

    “哎,文秘书,我来,我来。”申长永的反应也很快。虽然官方用人上说是通讯员,但下面的人哪个会那么认真,跟着领导的,不是秘书是啥?申长永自己在工业局,还时常被人称之为申秘书呢。

    “没关系的,马上就好。”文达已经取出两瓶,并拿好了启子,轻轻一按,一瓶打开的水就放在了刘红新的面前。

    “刘局长,我还说过几天去你们局里调研呢,既然你来了,我们就聊几句吧。有些情况,可能像你这样的老同志才知道。”赵无极递过去一支烟,然后掏出打火机给刘局长点上。

    这个,还闹得刘局长有点手忙脚乱的。

    “申主任,自己抽啊。”赵无极这是尊老,至于申主任虽然也40出头了,但在赵无极看来,也算是年轻人嘛。

    “谢谢赵书记。”申长永此时,算是恢复了正常。

    “赵书记,请问。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刘红新手忙脚乱是半真半假,因为他也要思考答案。

    “刘局长,你觉得卢江的工业生产形势如何,好不好?”赵无极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难答的,因为说好肯定有道理,说不好,肯定也有道理。是说好呢,还是说不好呢,刘红新第一次见到赵无极,并不知道赵无极的喜好、性格,因此,非常难答。

    “赵书记,恕我直言,卢江的工业生产形势,不好,真的不好!”刘红新抽了一口烟后,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把这句话说出口。

    “嗯,原因呢?”赵无极继续问道。

    “根据企业反应,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就是现在的市场非常乱,有计划内物资,有计划外物资,像我们卢江的工厂,规模肯定不及梓州和平原的大,因此,在物资供应上非常紧张;小申知道,我们工业局,为了多要一点计划内物资,找市工业局甚至省工业厅,一年要跑好多次,但效果一点也不好;第二个原因,就是卢江的企业多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建的老企业,有些企业还是梓州大企业的配套企业,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多,譬如设备老化陈旧,譬如技术落后……哎,县上这两年,对工业的投资是越来越少了。”

    “第三个原因也是钱,不知是什么原因,以前吧,企业去找银行贷款,企业还给贷,而现在呢,银行不但不给贷了,还要让企业把以前的钱还上?赵书记,这借钱该还,但是,这企业动不动就要养几百几千口人,既然都借钱过日子了,又哪找钱来还呢?”

    当刘红新说到这儿时,坐在旁边的申长永的嘴角露出了一点点浅笑。赵无极确实也没看向申长永的那个方向,但是,却捕捉到了这个微妙的笑容。难道,刘红新说的是假的?

    “如果想把卢江的工业搞起来,刘局长,你觉得从县委和政府的角度,我们能做些什么?”赵无极又问道。

    “哎,赵书记,一言难尽啊。原来的刘友志书记,在这个位置上干了4年,后来的刘达军书记,干了不到1年,也升官走了。

    赵书记,说实在的,卢江的工业不好搞啊,卢江没什么特别的资源,据说省上就确定的是农业县,卢江也没有大企业,上级部门也不太重视;而卢江县也拿不出多少钱来帮助企业发展,所以……赵书记,说真的,你这么年轻,真不应该来趟这趟浑水。”

    “呵呵,刘局长这个观点很有新意,你说说,卢江工业这趟浑水,到底有多浑?”赵无极依然笑着,但刘红新明显感觉到赵无极语气中的严厉的杀气!

    “赵书记,我的意思是,卢江的工业真的不好搞,稍有条件的领导干部,都不愿意分管这个的。”刘红新知道那个“浑水”一词失言了。

    第327章工业之痛

    “谢谢刘局长的关心。不过,刘局长,你也知道有句话叫事在人为吗?虽然我对卢江工业目前的情况还不了解,但我对卢江工业的评价却要比你乐观一些!还希望刘局长以后支持我的工作,我们一起,努力把卢江的企业搞上去!”

    “那是,那是!赵书记以后有事,尽管吩咐,工业局一定冲在最前面!”刘红新拍着胸脯说道。

    将刘红新二人送走,赵无极对文达说,“轻工局,二轻局,你打电话叫他们把材料送过来就行,用不着再跑了。”

    “是。赵书记。”文达将拿回来的资料,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堆放在赵无极的办公桌上,便回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这两个老官油子!”赵无极自嘲地笑了笑,他哪会听不出刘红新话中的意思。他是关心自己这个县委副书记?错!他是代表企业来“谈判”的,甚至是来“要挟”县委和县政府的,如果不给拨款,如果银行不给贷款,想叫企业起死回生,我们可没那个本事,要不,赵书记你来?

    也可以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下马威”:我们就这个样子了,你能怎么着?

    至于转换思路,改革管理体制?凭什么我要改革,就这个样子,不是很好嘛,企业干部拿着高工资,吃香的喝辣的,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岂不是说要把自己的享受给改掉?

    当然,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也有一部分人,还是想把企业给搞好,但受限于他们的观念、能力,却始终不得要领。原因自然是形势变了。他们这些“计划”时代的产物,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了。这就像过去跳“忠字舞”跳得很好的,突然改跳“交谊舞”,从内到外都无法适应。

    工业局拿过来的材料,只有工业局口径管理的企业的材料。而不含轻工业、第二轻工业,这种机构设置,本身就是扯蛋!不要说地方,仅说中央,八十年代的机械工业部就有七个,排序从第一机械部要排到第七机械工业部。中央都是以这种理念和方式来治理国家,又怎么怪得了下面呢。

    卢江工业企业(不含轻工业和第二轻工业),只有36家,说白了,这些企业就是指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但是。在卢江的统计中,这个区分并不是绝对的。

    在这36家重工业、化学工业中,排名第一的是卢江钢铁厂。在赵无极的记忆中,这个具有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生铁和8万吨钢的企业,后来被一个民营钢铁集团给兼并了。目前,钢铁厂是卢江县的利税大户,仅去年。就为县委政府上缴了800万元利税。约占全县工业利税的三分之一。

    钢铁厂是个大厂,全厂在编和退休人员近万人,其中退休人员4100人,在岗人员5300人,其中一线生产工人3300人,管理、服务、运输、仓储人员2000人左右。拥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人员450人,其中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59人。

    这个人员结构,是典型的吃“大锅饭”的产物。

    排名第二的是化肥厂,生产氢胺,少量生产尿素。其产品主要供应卢江县境内的农业生产。排名第三的是机械厂,其规模比化肥厂稍少,生产矿山机械,主要产品为鼓风机和小型排水机。

    其他类型的工厂,不但规模小。而且分类似乎也不该在工业局,譬如轧钢厂、工业容器厂、仪器厂、五金制件厂、机砖厂、汽车修理厂、化工一厂、化工二厂、水泥厂,这些工厂,规模大的有近千人,规模小的也就二三十人。

    虽然轻工局和二轻局还没把具体资料拿来,但文达已经从县委工业委员会里拿来了全县各类工业企业名录,这个基本名录,虽然没有动态数据,但基本数据却比较完整。

    看到轻工业企业一栏,赵无极稍为露出了一点笑脸容,赵无极的笑容不是因为这些企业效益好,而是这些企业,相对而言,比较有前途,因为卢江和附近市县,能为之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同时,市场销售方面的工作也非常好做。

    赵无极最为感兴趣的是卢江县制药厂,该厂拥有工人640人,其中退休工人120人,拥有各类技术人员41人,虽然卢江制药厂目前是生产西药的,而且只为大制药厂生产原料药,但并不影响赵无极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庞大制药集团的信心。制药行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产品附加值高,属于“高精尖特”产业,后世,西川有几大制药集团都是华夏著名企业和品牌,说明西川非常适合发展制药产业。

    卢江食品厂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企业,卢江食品厂,与卢江肉联厂不同,这个企业,竟然是生产饼干、桃酥等食品的。厂子的规模也非常小,只有员工120人。

    卢江丝厂在卢江县,亦是一个大型企业,有员工1500余人,华夏的丝绸产业,一直受外贸形势的影响,因为丝绸虽然原产于华夏,但后来的华夏人并不特别喜欢穿丝绸。因此,这个行业的企业,最后建立在苏杭一带,那里的蚕丝质量,比西川的更高。

    卢江还有一个印刷厂。这个厂,如果纯粹搞印刷,前途未必明朗,因为后世的大印刷厂,大多集中于大城市,譬如平原市,几张市民报,就可以养活一个印刷集团。卢江的印刷厂,要想搞活,必须走以包装为主印刷为辅的路子,可以改名为“印刷包装厂”,为工业企业提供产品包装。

    卢江,毕竟只是一个县,因此,更高级的譬如电子电器、精密机器、钟表行业等,在卢江属于空白。

    赵无极重点解剖了卢江钢铁厂、卢江机械厂、卢江化肥厂、卢江丝厂这四根“台柱”,在某种意义上。卢江的这四个工厂,是卢江工业的旗帜,是卢江人民引以为自豪的骄傲,但是,这种骄傲没有过几年。现在就陷入了举步为艰的境况。

    这些厂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是数不胜数,但有些基本的问题却是共有的。

    第一,产品质量差,产品品种单一。卢江钢铁厂生产的螺纹钢,如果只比梓州钢厂低100块钱1吨。别人都不愿意接手,普遍售价要低150—200元/吨,问题的关键就是质量不好。化肥厂生产的氢胺,只有本县的农民使用,邻县的农民根本就不会买,而只要家居邻县附近的。则去买邻县的化肥。

    虽然化肥也属于调拨物资,但在两县交邻的地区,也有互相买他地产品的现象。机械厂现在是半停产半生产,其鼓风机只能销往梓州几个山区县的小矿山,国有大矿或省属矿山以上,连卢江生产的鼓风机看都不看一眼。

    至于丝厂,因为检验标准全国一样。毕竟,是用于出口的嘛。但是,生产出来的生丝及丝织产品,合格品竟然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一等品竟然只有百分之四十。理论上讲,丝厂要赚钱,一等品必须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且合格品必须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蚕茧的价格并不便宜,都是几块钱一斤甚至十几块钱一斤。在这个时代的物价下,农民养蚕,还是可以挣到钱的。

    第二,债务负担重。绝大部分企业负债率达60%以上,有的。甚至资不低债,靠举债度日。以钢铁厂为例,钢铁厂虽然每年能给卢江带来1000万元以上的利税,但其银行负债达12亿,如果要按规定支付利息,就要支付掉8000万元以上,钢铁厂之所以看起来很红火,是因为地方政府强迫银行停止了利息支付,否则,不只是钢铁厂要破产,就是银行也要破产。

    钢铁厂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全厂的固定资产折旧之后,还不足12亿元,造成这一恶果的,是几年之前的卢江县领导,盲目进口了一套大型设备,结果与国有设备严重不配套,勉强生产后,造成了一次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了30余人,伤残了近百人。这套设备的引入,造成了当时的县长垮台,从而给了副县长蔡国安的机会。

    当时作为县委副书记的蔡国安,利用本地家族力量,强行将事故压了下去,从而成就了蔡国安的政绩,让其一跃而成卢江县长。而那台引进的达3亿华夏币的设备,因为主要控制器件的烧毁,最后成了一堆废铁,一直裸露在钢铁厂的围墙之内。而这3亿,全部是银行贷款。伤了元气的卢江钢铁厂,从此一蹶不振!

    第三,则是管理不科学,以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经营。这种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行政手段”既指政府的胡乱干预,同样也指企业内部的“行政手段”。因此,这个时候的企业管理体制,依然是行政管理体制那一块。

    譬如卢江钢铁厂,因其规模,被上级确定为县团级单位,但其内部机构却是按市一级政府来设定的。厂党委之下,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办公室;党委书记至少一正三副;此外,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都有专门的科室,每个科室至少3…5人。

    厂部这边,就更多了。厂长一正三副或五副,厂办公室,还有下设的秘书科、综合科、机关服务科;计划调拨处、物资处、生产处、技术处、安全处、销售处、运输处、车辆管理处等,如果后世的人穿越到那个时代,看到企业内部的那些办公室牌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

    第328章美亚航运

    此外,像技术落后什么的,赵无极都认为是次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技术落后的产品其实也是有市场的,并不是人人都用得起先进的东西。譬如后世,那些平面液晶彩电,是城里人用的,而老式彩电,则大量销往农村。

    后世华夏成了世界工厂,产品销往全世界,也不是说这些产品的技术就先进,他们最多也只能说适用、实用,譬如制作一件衣服,又需要多少新技术?

    刚才钢铁厂的问题还没说完,除了上面那些部门外,还有职工医院、子弟中学、子弟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劳动服务公司,甚至还在自己的饲养基地和蔬菜基地。

    这样办企业,还叫企业吗,这叫政府啊,把什么事都管完了。

    所以,卢江也好,华夏也好,工业发展不起来,企业搞不好,绝不是技术落后了,人笨了,也不是华夏人天生就喜欢生产次品,天生就喜欢山寨。

    说到底,华夏的工业之痛,或者说发展之痛,归根到底是机制之痛,体制之痛!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句:当社会上的假冒伪劣一天不禁绝,当山寨产品一天还在大行其道,当X二代还在装B横行,华夏的机制与体制就还存在着问题。

    上午12点前,轻工局、二轻局把他们所属的企业资料都抱了过来,赵无极去机关食堂简单地吃了个饭,继续回到办公室研究这些文件。

    赵无极是不需要午休的,但是,他也没忘了关照文达,他让文达在自己的休息间休息。在让文达休息之前,他给了文达2000块钱。主要是让文达负责给汽车加油、出差住宿伙食安排以及临时购置花费。因为文达午休后,赵无极就要让他去买几个文件夹回来,原来配的文件夹只有2个,对于其他领导干部来说,是足够了。但赵无极是个变态,两个文件夹是绝对不够用的。

    下午4点整,赵无极便将全县的企业资料全部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此时,他已经无话可说。机制与体制问题,急是急不来的;而且,这个还涉及到政治。赵无极目前并不想在这方面作什么建言,也许自己的建议,首长看得懂,但其他首长反对,反而给自己设置了路障。

    不过,对于赵无极来说。今天有一件好事在等着他。

    陈昌健在香城港成立的“生命健康顾问公司”,开业10天左右就卓有成效,目前,已经签订有7份保养治疗协议,当然,这些协议,都是与陈洪元陈老爷子关系特别密切。对陈洪元信得过的人,才会这么快搞定的。

    至少,在这些需要保养治疗的人及其他们的亲人看来,陈洪元陈老爷子,断不至于会骗他们那么几千万或一亿左右的米金。而且,这份协议非常仔细,是一份非常规范的保养治疗协议。治疗前,病人的病情、体症是什么状况,治疗后能达到什么状况,非意外情况下。能活多少年,都有个明确规定,如果明显不符,陈家是要承担责任的。

    当然,这个能活多少年。是赵无极给的数字,一般的人,已经找到他治疗时,状态肯定已经不好,或者现实医疗技术无法解决,那么,只是延寿的话就以5年为限。

    譬如,一个80岁的老头身体各方面还不错,但患了癌症晚期,已经无药可医,那么,这样的人赵无极就只能包5年寿命。这个,只收其中一部分钱;譬如治疗之钱或延寿之钱;但如果一个60岁的老头子患了癌症晚期之病,根据身体情况,就有可能延10年到15年甚至更长,不过,费用也是有变化的。

    总之,年龄、病情、病人选择三个变数合在一起,就是赵无极收费的标准,其中病人选择是指“治疗”、“保养”、“治疗与保养”三者选一,而不是病人选择活多少年。活多少年,赵无极也只能保证正常年境,你钱再多,赵无极也不愿意把你弄到120岁以上。

    陈昌健所签7份协议中,有三份非常急,要求尽快实施保养治疗,这3份协议中,有2份是海外华人,1份是米国一位富商。

    2份海外华人的协议,比较典型的一份是狮城百货公司老板,现年75岁,名叫吕馥源,此老掌握着狮城百货集团47%的股份,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董事长。

    而狮城百货集团,是狮岛国第一商业集团,拥有资产67亿米元,也就是说,吕馥源手上,掌握着31。5亿米元的巨额财富。在某种意义上,此老也是狮城百货的创始人,只是去年突患脑溢血引发中风和偏瘫,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而此老不但商业天赋极高,就是威望也极高,吕馥源病了这一年多,狮城百货的市值已经缩水了20%,这就是老人病后,人们不看好狮城百货啊!

    虽然连治疗带保养共要收取4。725亿米元,奇特的是,不止是吕馥源的子女股东,就是其他的股东都表示愿意支持吕馥源治疗,而且,其他股东还愿意支付其中的1。725亿元。

    第二份是亚马国华裔,资产相对较少,因此对方愿意直接支付2000万米元的治疗费,至于保养,因为该老刚好70岁,治好后,注意保养,再活一个五六年也还行。

    米国人那份协议,对赵无极颇有意义,因为这家伙是个犹太老头,他名下的资产,至少有120个亿,但是,他在治疗协议上只写了13亿米元,即他只愿意最多支付2亿米元。

    这个名叫恩斯特。莱茵德尔的老家伙,今年只有61岁,年轻时努力打拼,挣下了惊天家业,但却落下了一身综合性疾病,主要病情是身体机能严重衰退、老化,像个七十多岁的老头。

    本来,对这样要钱不要命的老头,赵无极是不太想理他的。但是,一来架不住这老头钱多啊,二来赵无极通过“人肉搜索引擎”,查到了这老头正有一家名叫“美亚航运”的公司想要转让,因为其精力不济,管不过来了,这家“美亚航运”其价值达26亿美元,这个老头的控股就达59%,即15。34亿米元。

    尼媒,这个15。34亿米元,不正是这家伙前来保养治疗所需要的花费吗?而赵无极,不是正想涉足航运业吗?

    另外,这老头与其他犹太人一个德行,只认钱不认人,只认钱不认祖国,所以,无所谓对华夏好不好,再加上米国也是与华夏建交之国,因此,陈昌健在报上这三个比较急躁的家伙的名字后,赵无极让陈昌健在电话边等了5分钟,最后答应15日晚上去香城港治疗。

    下午下班前,赵无极前去给胡永生请假,说晚上要离开卢江,胡永生看着赵无极等着下文,赵无极只得说,“不好意思,书记,这是秘密任务。”

    这个,是不太好给胡永生详细说的。赵无极身负秘密任务,能够给胡永生打个招呼,已经算很不得了啦。

    在离开胡永生办公室后,赵无极拨通了京都骆明的电话,只告诉了骆明一句:“今晚,我要去香城港给病人治疗,请在适当时候报告首长。”

    这个通告,也是必要的。赵无极绝对相信,自己在香城港或世界所有地方,首长要打听自己的事,绝对可以打听到。报告与不报告,其中的差别非常大。

    治疗当然要收钱,这个赵无极不相信首长不清楚。但具体收了好多钱,赵无极却不能当着面给首长说,大家最好是心照不宣。要是首长说,国家差钱,你还是回国多投点资吧,或者借点给国家用用,以后国家有钱了还你?

    如果这样,赵无极可就亏惨了。

    下班后,赵无极与李馨欣两人相约去吃卢江美味烧腊吃了一碗卤肉面,赵无极便独自一人回到了家里,等了半个小时,灵识中没发现人什么人跟踪自己,便利用夜色,从窗户上飞身上顶楼,然后跃上“银鹰一号”,升空到2万米的高空后,便以3000公里的速度,向香城港飞去。

    上次,赵无极在香城港制造的轰动新闻,到今天为止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新义安在查到大陆来的几人开办了一个“理想国际(香城港)国际集团”之后,向华炎立即命令手下的家政服务公司、快递公司、保安公司等,都去“理想国际”谈业务,价格比同行低三分之一都行,如果能够签订协议,之后的服务态度要好,服务质量要好,绝对不能出任何错漏,谁出错漏,就把谁丢进海里喂鱼。

    如果发现有其他帮派的人要骚扰该公司的人,新义安公司的人要立即出手增援,打抱不平,总之,想方设法都要让“理想国际”的人记住新义安的好。

    向家几兄弟,对二哥如此作派,很不以为然,难道,新义安还怕大陆仔?不得已之下,向华炎才把父亲向前关于“异人”的说法告诉他几个兄弟,再加上那晚,另外两个兄弟也见识过“异人”的风采,这时,向华胜与向华强两兄弟,才意识到,那天他们能捡回一条命,是多么的侥幸!

    第329章风云未散

    最初,这两人的想法,与很多黑帮大佬的想法一样,那银衣金面人虽然很厉害,但根本就不敢动自己兄弟等人,尼媒,敢动吗?俺们可有10万兄弟呢,就是港府,也不能说动就动呢。

    但是,在明白那人是“异人”之后,向家兄弟终于彻底服气了。别人不杀你,根本就是别人不屑于杀你,而不是别人怕杀你!

    另一个有如过街老鼠一般的人,就是郭家的二公子郭立年。本来,郭立年一艘3000万港币的游轮爆炸了也就爆炸了,那算什么呢,根本就撼动不了郭家的船王地位。

    但是,郭立年好死不活地得罪了大陆来的几个人,而郭家又与向家多少有些关系,在第三日郭家就找到向家,希望两家联手,对几个大陆仔下手,毕竟,郭家也有点血性,输人不输面嘛。

    郭家也是比较有力量的,郭家要对付几个大陆仔,那还真是分分钟的事情,但问题是那游轮说爆炸就爆炸了,这个,总要查清楚吧。如果游轮爆炸是自然爆炸,与大陆仔无关,那么,他们就可把大陆仔立即拿下,这时,郭家才不会在乎陈家呢,郭家在香城港的地位,好像比陈家还是要强那么一点点吧。

    但是,如果游轮爆炸与大陆仔有关,那郭家就得好好的思量一番了,能够神不知鬼不觉,而且出手异常狠辣的弄掉一艘游轮,这手段,这神通,郭家自认为自己还办不到。

    而且,当时的情况非常诡异。郭二少与大陆仔发生纠纷不到一分钟,游轮就爆炸了,如果说大陆仔预先要对付郭家,那大陆仔就不会是那么几个人,说不定大陆仔的力量早就埋伏在郭家的身边了;如果是现说现爆炸。那么,以这种神鬼莫测的手段,郭家还敢对付那几个大陆仔吗?

    就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郭家家主郭山槐带着郭二少等人,前去向家拜访。因为向家也死了一个少爷,去拜访一番也是礼节哈。

    当郭家家主郭山槐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之后。向家三兄弟和所有活着的五虎十杰,像看一个死人一般看着郭立年,“尼媒,你欺负了别人竟然还活着?你真是命大啊!”

    不过,向华炎却明白,郭二少只是在公众场合以语言侮辱对方。而自己的儿子却真正动用力量把别人绑到了屯门,这二者也是有区别的。

    于是,向华炎便向郭山槐说道:“郭兄,你真幸运,你的儿子还活着。而我的儿子,只是因为绑架了大陆来的那两个妹纸,整个屯门基地300人啊。包括我的儿子长风、以及陈耀兴和猪头细,都被一声爆炸给弄得平平了。你说,你不该感到幸运吗?”

    “郭兄,如果你们还想报仇,那么,我敢说,你们郭家灭门的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向华胜也威胁道。

    “难道,对方的来头非常大?”郭山槐不甘心地问道。

    “呵呵,来头非常大,能有多大?就是倭国的黑龙会、山口组。米国的黑手党,我向家兄弟也从未怕过。因为,我向家虽然在香城港扎根,但他们也有基地啊。可是,我们得罪的人。你在哪里去找?因为,他压根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向华强有些悲怆地说道。

    “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会是哪儿的人?”郭山槐早年也是一个码头仔,靠几兄弟打拼,拼出了一个船王,对自己家族的力量还是很信奉的,但他们却没有向前那种见识,有些东西,他们并不知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总之,我们向家是肯定惹不起的,因为,我们还想多活几天呢。”向华炎见自己兄弟几人说到这种程度,郭山槐便不想再说什么了,当然,“异人”的消息,向氏是绝对不能向外说的。

    “异人”,并不喜欢被世俗界关注,他们喜欢的是清静的生活。新义安也只能通过帮助“理想国际”,以求结个善缘,一旦向家能够得到“异人”的认可,那向家就飞黄腾达了。

    “嘿嘿,向兄,你不会是被吓倒了吧,再说,谁也不能证明,贵公司屯门基地就是那个所谓惹不起的人动的手呢?”郭山槐也不是吓大的,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让他退缩回去。这就是所谓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性格。

    “郭兄,如果我是你,我立即把郭二少的腿打断,不要让他再去生事了。这样说吧,如果你郭家要去对付那几个大陆来的人,你猜,谁会率先向你们郭家动手?”向华炎掌握的情况,远比郭家多得多。

    “谁?不会是你们向家吧?”郭山槐气势一涨,反问道。

    “呵呵,我向家会动手,但还没有资格率先向你们郭家动手,我们会跟着那一家行动的,那一家说打哪,向家二话不说,就跟着打哪!”

    “你是说……”郭山槐有些心动。

    “解铃还待系铃人,我向家什么都没说。”向华炎端起茶杯,说道。

    “好,郭某告辞!”看着向华炎端茶送客,郭山槐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话了。

    这事,到这儿也不会起什么风浪。但是,上次赵无极离开香城港时,委托陈昌健帮忙照顾一下童紫馨等人,同时还派了一个远亲涂文海过去帮“理想国际”。

    而涂文海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就向陈昌健汇报了“理想国际”目前面临的困难,其中讲到,赵无极要办的公司,董事长是童紫馨,另外还有三位股东,但并没有赵无极的名字;同时,还讲到理想国际目前正在大量招人,什么人都缺,惟独它的两位股东毛文礼和仇亮先生的身手非常好,目前二人既是股东又是童小姐和李小姐的保镖。

    “文海,你觉得他们的身手有多厉害?”陈昌健对于能打之人,还是非常看重的,身边如果有一个高手,安全系数要大得多。

    香城港虽然是个讲法制的地方,但差不多每年,都要发生富翁或家人被绑架勒索事件,遇到这种事,大家也只有花钱买平安了。

    “具体的,我不知道。昨天在摆放家俱时,那个办公室的墙上有一枚钉进去了的钉子,大约还露在外面一公分左右,估计是以前的老板挂画历什么的,搬运工人说去拿钳子将其钳出来,其中一个叫仇亮的人,二话不说,伸出两根指头,轻轻一拉,那钉子就出来了,我大致估计了一下,那钉子钉在墙内的长度,至少有10公分长。”

    “文海,你明天上班就邀请童小姐,我明天下午请理想国际的几人吃饭,帮我问一下他们喜欢吃什么,然后帮我订一个餐厅,一定要清静一点的地方。”

    “是的,陈总。”涂文海高兴地答应道。在他看来,他的命运,与“理想国际”并无关系,而与陈家才有关系。

    “不,文涛。从现在起,你要叫我表哥。因为你现在是‘理想国际’的副总裁。”陈昌健纠正道。

    “不是叫我临时去帮忙的吗?”涂文涛有些委屈地说道。

    “呵呵,你呀你。临时帮忙,也要让理想国际走入正轨才行吧。行了,你在哪个公司,都不会亏待你的。”陈昌健安慰道。

    次日下午,陈昌健早早地就开着两辆豪车,到观塘广场去接童紫馨等人。

    童紫馨等人,当然没有拒绝陈昌健的邀请,因为赵无极走之前给几人交待的事项里,就有一条凡有什么小事,都可以找陈家的人帮忙。这不,别人来请吃饭,怎么能不赴约呢。

    这两三天,在法务部主任刘源甫找来的助手的帮助下,几人也学了一些香城港的礼仪,同时也学会了几句简单的粤语,比较奇特的是,毛文礼和仇亮两个大老爷们,学粤语竟然比童紫馨和李秀琴还快,这让大小两个美女好一阵郁闷。

    除了邀请童紫馨等人外,陈昌健还邀请了另一家与华夏关系非常好的华商,说有大陆朋友来投资,小聚一聚,而且,陈昌健故意将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意在与童紫馨等人聊一会儿,明面上是增进友谊,实际上是了解情况。

    因为,他与赵无极在一起,除了说正事外,关于赵无极何许人也,他是一句话也没问出来。至于他父亲陈洪仁,更是对赵无极讳莫如深,还说,你不该知道的就不要问。

    这几个初出江湖的家伙,哪是陈昌健这个老鬼的对手,看起来温文尔雅,实际上狡诈如狐。不到一个小时的谈话里,陈昌健得到了几条极为重要的信息:第一,赵无极决定来香城港投资,此前并没准备多少钱,他是准备来拍卖货物的,谁知,他出去一个晚上,就说挣了上亿米金(这就是陈家的钱啊)!后来,拍卖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第二,毛文礼和仇亮两人,很爽快地说,他们确实会功夫,而且赵无极是他们的师父,他们的功夫都是赵无极教的。陈昌健装成很在兴趣的样子,想知道二人到底有多厉害,仇亮当即将桌上的一个金属小牌架给轻轻一揉,就揉成了一个铁饼。

    陈昌健是识货之人,他立即就明白了,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拳脚功夫,一定是华夏最最神秘的内功。

    第330章郭氏不得不强势而上

    第三,则是最让陈昌健心惊的,那就是赵无极从陈家拿来的钱,其中大约一半划到了她的女朋友名下,另一半划到了他女朋友的表姐即童紫馨的名下;至于赵无极的两个弟子,则各点了0。5%。

    这个消息,顿时让陈昌健肃然起敬起来,虽然大家都不会明说,但所有圈内人都懂,那就是,这个童紫馨绝不是内地一个普通教师那么简单!也许,这样一个绝世美女,要不了两年,就要他陈昌健顶礼膜拜了!

    因此,陈昌健假装起身上卫生间,立即找来一个服务员,交给他一张金卡名片,将原来订的大包间,换成酒店最豪华的包间,一定要临海,要能看到维多利亚港湾风景,同时,又加了两个大菜,显得更加气派、隆重。

    这顿饭,陈昌健问了很多,也介绍了香城港很多情况,并把自己家里所有的电话都告诉了童紫馨等人,只要有事,打这些电话,就一定能找着人。

    至于原来他准备请来彼此认识的另一位富商,陈昌健则只说,童紫馨她们四人,是大陆故人的朋友,特意请来聚聚的,至于这几个人真正的背景,陈昌健从此讳谟如深,绝不在人前谈起。

    次日上午,陈昌健向已经回到大陆的父亲打电话,汇报宴请的经过。陈洪仁在电话中沉默了好久,才告诉了陈昌健:“既然这样,我也不满你了。吴冕首长的卫队长,只是赵无极的第四个徒弟,赵无极还有一个大徒弟,在卢江帮他打理生意。目前,所有政局大佬。都想把自己的孙子孙女送到赵无极手下当?(:

    ) ( 重生之超级强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4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