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 9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在罗雷兹汇报之时,赵无极也思考到了这事的后果。这个突然刺杀事件,不论是赵无极中枪,或者是雷根总统死于非命,都将在华米两国之间制造分歧与隔阂,两国合作之路将更为艰难,世界局势将更加动荡。

    就在这时,布置在四周的安全特工传来消息:“刚才进行刺杀的,是一名外表为黄皮肤,个子在一米六五左右的亚裔人。”

    “亚裔人?”赵无极内心笑了笑,没有任何表面的置疑。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利益足够,什么人不会干出这样的事?再说,肤色是可以通过化妆改变的。

    “立即通知中情局戴维斯和联帮调查局杰弗逊,一定要抓住凶手!同时调出卫星资料,查一查这段时间附近的可疑人物和车辆。”

    “是。我这就去办。”罗雷兹迅速从身边抓出一个警卫,在他身边耳语了几句。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米国真的行动起来,其效率还是顶呱呱的。

    米国的卫星是个好东西,据说安南丛林中一个士兵正在抽烟的姿态都能被卫星拍得异常清晰,何况米国人最为关注的白宫周围的环境了。

    不过,丛林因为人员少,人的活动比较醒目,容易分辨;而白宫附近交通四通八大,人满为患,真要想找出凶手,难度不比在安南丛林找出士兵更低。

    “赵无极先生,我代表我个人,谢谢您刚才的仗义出手,不过,这个仪式接下来该怎么办?”雷根总统很镇定,并没有被刺杀所吓倒。

    “您授予了我荣誉,该我发表致谢感言了。”赵无极怎么可能放弃宣传自己主张的机会,哪怕就是纽约发生了原子弹爆炸,赵无极都会无所畏惧,要把该讲的话讲完。

    第374章记者招待会

    赵无极还要继续,雷根总统感谢其救命之恩,自然要继续相陪,只是,白宫新闻发言人海伦女士因为是女性,此时身体还有些发抖,只得由国务卿亚戈尔接过话筒:“下面,有请来自华夏的赵无极先生致答谢词!”

    赵无极走到话筒边,稍为整理了一下情绪,便开始了他米国之行的第一次发言:“女士们,先生们,雷根总统和米国人民赠我玫瑰和友谊,可有人却送来了火枪与子弹!这一事件说明,人类因为利益、信仰的分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已经水火不相容,少数极端分子不惜挺而走险,诉诸武力!但是,诸位见证,雷根总统没有被吓倒,他依然面带微笑,为了友谊而来的华夏青年也没有被吓倒,他们的身板依然挺直!而我相信,伟大的米国人民也不会被这种恐怖主义所吓倒!”

    这一段,算是赵无极的开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华夏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甚至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陶瓷,其制作工艺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但其他国家的工艺大师们并没有完全掌握;与陶瓷同为孪生姐妹的景泰蓝制作工艺,更是享誉世界;此外,华夏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与普通的艺术门类并不相同,她不但直指人心,怡养性情,更有无数的数据证明:长期练习这些艺术,还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对老年人来说,就意味着长寿。”

    这一段,算是在介绍华夏文化。

    “女士们,先生们。我只是华夏深厚历史文化的的学习者、传承者。如果说我做出了一点成绩,那也是华夏的山水与文化养育我的结果。在华夏,像我这样的人至少有成千上万,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坚守着自己的传承,为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作出自己的努力;当然,在伟大的米利坚合众国,同样也有大批为文化而坚守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智者,他们是我们由现在回到过去。体验历史的引领者。”

    而这一段,算是解释了赵无极与华夏文化的关系,以及对米国文化的赞扬。

    “女士们,先生们。当今世界技术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任何技术发明都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唯有文化,才是人类不朽的创造,才是人类的皈依,才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如果说,以工业技术和技术革新为代表的物质力量,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那么,以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历史传承、风俗习惯为代表的文化。则是人类生活最柔软最温馨的部分,它主要集中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软实力!”

    重生者赵无极,再加上确实学了一些东西,弄出点颇有新意的观点,也不是太难。

    “此次,受雷根总统和米国政府之邀,我能访问米国,并获得雷根总统亲自颁发的‘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荣誉称号,这并不是我个人的光荣。它是整个华夏青年的光荣,是华夏文化走向世界的见证,是米国人民开放自由心态的真实体现,是华夏与米利坚两个伟大的民族,开始从文化、习俗领域加深了解的划时代事件!

    我相信。接下来我和我们的代表团在米国的活动,一定会让米国青年领略到什么叫华夏灿烂的文明,一定会让米国人民领略到华夏人的聪明智慧以及一颗颗热情而包容的心!谢谢大家,谢谢总统先生,我的致辞到此结束。”

    其实,在赵无极刚开始讲友谊与玫瑰,火枪与子弹时,无数的长枪短炮就放到了赵无极向面前,同时,记者们正在飞快地记录。这些观点,即便对于米国青年来说,也是闻所未闻,它们是那么的新奇而富有新意,而且又是那么的得体,完全说到了现场记者们的心坎上了。

    至于雷根总统和米国官员,在惊叹于赵无极对英语熟练的驾御力之余,更惊叹于赵无极对文化的深刻认识,或许,米国政府确实应该在文化上与世界作更多的交流,华夏人不是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嘛。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又怎么能更好地传播米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呢。

    “啪啪啪……”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多数华夏人没有听懂,但在米国人鼓掌之时,华夏人自然也跟着热烈鼓掌!这个赵无极牛啊,走到哪儿都牛啊,不但身手卓绝,为雷根总统挡下了一颗子弹,而且口才也如此之好,天啊,还要不要我们活啊!

    官员代表中的李成运,此时虽然对赵无极依然不服气,但他知道,凭他的家族,是不可能挡住赵无极前进的步伐了。赵无极这样行事,完全就是无迹可寻,想要对付他,普通人还真没的办法。

    “海伦女士,我们想现场对赵无极先生进行提问,请允许。”一个记者大声地说道。

    “对,请赵无极先生召开一个现场记者招待会,我们有很多疑问,需要赵无极先生解释。”另一个记者也起哄道。

    海伦女士刚才因为恐惧,有些害羞,这时,见记者提出如此问题,只得把目光转向国务卿亚戈尔先生,然后又转向总统雷根先生。

    雷根总统也想听听赵无极还有什么高论,便微微地点了点头。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移驾白宫新闻厅,由赵无极先生答记者问。”海伦当然不可能让雷根总统在这白宫的草坪边站得太久,回到新闻厅,有茶水喝,有座位坐,还开有空调,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享受。

    于是,雷根总统在警卫的护卫下,向白宫内撤去。刚才,雷根壮起胆子站在这儿,其实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给赵无极面子,毕竟,赵无极刚才相当于救了他一次。

    至于赵无极,则把这次刺杀看成是重生者的蝴蝶翅膀的作用,到没引起他的特别警觉。至于那个刺客或杀手,等到晚上之时,赵无极自然会上门问候。

    “赵无极先生,公孙言先生,以及各位青年朋友,您们也请进来!”国务卿亚戈尔没忘记自己的礼仪,及时招呼着华夏青年代表团一行。

    因为刺杀这一突发事变,原本安排的雷根总统与赵无极会谈半小时的事情至此落了空,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华夏方面也不好说什么。

    再说,雷根总统与赵无极的会谈也不是什么政治会谈,更不是什么商业会谈,纯粹是以友谊为重的官样文章,不专门会谈也罢,代表团的领队、团长以及驻米大使在这几步路上简单地交换了意见,也觉得无所谓。而且看样子雷根总统并不会离开,可能也要听听赵无极如何答记者问。

    不过,赵无极却很有所谓。

    因为,赵无极有一些比较深刻的想法想与雷根总统交换一下意见,或者说,想影响一下雷根总统的思维。当然,赵无极相信,即便没有会见,赵无极也能通过明天在哈佛大学的演讲间接影响到雷根总统。

    媒体、观众、主角等很快来到新闻厅坐好。雷根总统与国务卿亚戈尔、华夏驻米大使公孙言先生坐在一起,正小声的讲着什么。

    新闻发言人海伦走到主席台,摇了摇麦克风:“有请赵无极先生上台就坐!”

    “赵无极先生,我是《北美青年报》的记者艾丽丝,能介绍一下您自己吗,譬如你的家庭以及您的成长经历?”赵无极刚刚坐稳,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美女记者就率先问道。

    赵无极是青年,而且是访米青年,或许因为如此,媒体同仁们才给了她第一个机会。

    “谢谢艾丽丝小姐,我今年24岁,而且生日就在米国独立日的前一天,所以说起来我与米国非常有缘分。按您们米国人的说法,虽然目前我已经工作,能够自食其力,但却还没有组建自己独立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华夏普通的公务人员,是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值得尊敬的长者,我的母亲此前是一位教师,现在在我家乡的教育部门从事一般管理工作,我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对我的要求就相当严厉;我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两岁,目前在会夏京都大学就读;此外,我还有一个未婚妻,在我们家乡一所小学担任教师工作,我们两人非常恩爱。只要我有时间,每天晚饭后,我都要陪他在老家的县城逛街,看夜景、路灯、行人以及城市的变化。”

    “关于我的成长经历,其实也没什么值得说道的。我们华夏有个词,叫顿悟,顿悟从词源上讲它是来自于佛教的词汇,讲的是对生活的体悟与感悟,顿悟,就是突然想清楚了,突然之间获得了灵感。或许,我的成长可以用顿悟来解释。”

    “赵无极先生,您好。我是来自泛米电视台的记者马克。斯潘,刚才我们的摄像头拍下了您在子弹飞来的瞬间奋力掷出金质奖章的画面,我的问题是:您当时的行为是出于一种本能,或者是一种自信的技能?竟然将子弹拦截住了!

    而且,我们还发现,您在掷出金币奖章的瞬间,您就用您高大的身躯掩护住了我们的雷根总统,您能否解释一下,您为什么能做出后面的这一行为,是您天然胆子大吗?或者是您判断精准,相信并没有后续子弹射来?”

    第375章技术不是万能的

    “马克。斯潘,你真是俺赵无极的知音啊,我正愁怎么样泻染刚才的英雄壮举,你这就递上话来了,好久到华夏来,我请你喝烈性酒啊。”

    不过,赵无极却不能表现出这种兴奋,而是缓缓说道:“这个问题,一言难尽。我掷出金质奖章,是来自于我平时的训练,诸位应该知道,华夏五千年文化传承,就包括它的国术,也即米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称之为武术的东西,但我们称它为国术。譬如,米国人引以为傲的是您们的篮球技术,而我们引以为傲的则是我们的国术,当然,这类值得骄傲的东西每个民族都有很多!”

    “华夏的国术,既是练体之术,又是技击之术,练到高深处,普通人概莫能敌!刚才,刺客的子弹袭来之时,我一共使用了华夏国术中的两种技能,一种是听风辩器,也就是说,即便我闭着眼睛,在掷出金质奖章时也能击中射来的子弹,这个,是靠的耳朵和感觉;另一种叫飞蝗石,在地上随便捡一块鹅卵石随手掷出,闭着眼睛都能击中目标,这是飞蝗石的最高境界。”

    “至于我用身体护住雷根先生,则是出自于本能了。至于有没有子弹射来,我还真不知道。不过,至少在0。1秒之内没有子弹射来,我还能判断出来,毕竟,我会听风辩器嘛。”

    “啪啪啪……”米国记者团一听赵无极如此精彩的回答,立即鼓起了巴巴掌,而雷根总统、国务卿亚戈尔以及罗雷兹等卫士,也纷纷鼓起掌来。

    因为赵无极的解释,回答了他们两个最关键的疑问。

    “赵无极先生。您能否现场给我们演示一番,你的听风辩器以及飞蝗石绝技?”马克。斯潘继续问道。

    “这个……国务卿先生,我可以演示一番,但是,损失的公物得由马克。斯潘赔偿。”因为赵无极发现新闻大厅里挂着很多灯光。他准备通过敲掉其中的几盏灯,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赵无极先生,您准备怎么演示?”国务卿亚戈尔反问道。

    “我的随身行李中,有华夏独有的黑白围棋子,这个新闻大厅后排,有四盏小灯。您们用手帕蒙着我的眼睛,我可以用四枚黑白子直接将四盏灯给打下来,但是,这个费用得由马克。斯潘先生出。”

    “赵无极先生,真如您所说,这四盏灯的费用由我来支付。如何?”亚戈尔看了后排那四盏灯,至少在30米的空间之外了。白宫新闻厅,不可能是个小房间的。

    同时,亚戈尔招来新闻厅的服务员,请他给白宫后勤处打电话,询问新闻大厅后排的四盏吊灯需要多少钱。

    除了昨天见识过赵无极飞蝗石绝技的常雨春、邱芸等几人外,其他人都露出疑惑的神色。这个赵无极像个耍把式的,会不会失手啊,如果失手了,岂不糗大发了?刚才,随手一掷金质奖章已经立下不世功勋,再表演有什么意义?

    华夏人中,惟有大使公孙言先生一脸平静,因为他接到国内的明确指示:在米期间,不管赵无极有什么表现,都要相信他。绝对不要干涉!

    赵无极曾经说过,他的技艺不是用于表演的,而是用于杀人的。但是,在米国,他却不得不通过这种表演的方式。以证实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他的表演也仅限于“武技”,至于修士的境界,那是绝对不能显露一点点的,那是镇国之宝,怎么能轻易示人呢?

    赵无极要用手帕蒙着眼睛进行表演,因此,无论是华夏人还是米国人,都给纷递来手帕。不过,赵无极拒绝了华夏人的手帕,而接受了最先提问的那位美女记者艾利丝的手帕。

    早有常雨春送来了赵无极需要的4枚白色围棋子,至于新闻厅,此时更是灯火大开,所有能够留下影像和声音的机器都已经打开,准备录下这个神奇的画面。

    赵无极将带有香味的手帕围着眼圈扎了一圈,当所有人都证明赵无极的视线确实被挡住之后,赵无极才说道:“我的攻击,将从左至右,注意观察!”他话一说完,四枚白棋子就瞬息出手,“嗖嗖嗖嗖……”几声之后,就见那四盏吊灯中间的铁丝吊线突然从中间断裂,而吊灯以很优美的自由落体运动落到了桌椅之上,然后传来哗啦哗啦的破碎声!

    赵无极并没有攻击吊灯,而是攻击的悬挂着吊灯的线,显然,赵无极这一招的表现,比他直接攻击吊灯要难得多!

    “啪啪啪……”这一轮掌声,华夏青年代表团的成员最为努力,因为这不是英语,这是华夏神奇的功夫,那些没有见到赵无极如何惩治黑田道场武士的代表团成员,终于彻底相信赵无极是一个武林高手了。

    “赵无极先生,您这一手华夏国术实在太神奇了!”雷根总统也是一直关注着这一情节的,作为一国总统,他自然知道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异术,通过刚才的观察,他才觉得,赵无极以金质奖章迎击飞来的子弹,并不是侥幸,而是一手真实的功夫。

    不过,赵无极这一手,也仅仅是“飞蝗石”神技,至于他的听风辩器之术,却不太好展示。不过,大家也相信了他的说法。总不能让罗雷兹真的向赵无极开枪,由赵无极用个类似于洋铲的东西前来抵挡吧,那个游戏,还是算了,因为它实在太危险。

    “下面,请记者们继续提问。”海伦女士见总统先生、国务卿先生和华夏大使先生三人都回到了座位上,示意记者招待会继续。

    不过,因为赵无极这一臭屁的展示,让整个记者招待会完全转变了风向。

    “赵无极先生,我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凯恩,请问赵无极先生,您的这一手飞蝗石神技,需要训练多久才能具有如您这般实力?”

    “最少十年。”

    “我是纽约时报记者施坦利夫,请问赵无极先生,当您的飞蝗石遇到热兵器时,谁的胜算更大一些呢?”这个记者,显然思考得要深一些。

    不过,赵无极并不买账:“施坦利夫先生的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谁的胜算大,武器虽然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即便在空旷的草原或沙漠,一支双管猎枪也未必有我的飞蝗石好使,它还得看武器使用者本身的素质,也得看周围的环境对谁更为有利。

    譬如刚才,如果手握一支狙击步枪的人与我一样,都用手帕蒙着面,在一间大厅里对峙,我想,十个狙击手也不是我的对手!但是,如果是在大街上、马路上相遇,而且距离又在我的飞蝗石打击之外,我也只有逃命的份。毕竟,肉体是不能与子弹相抗衡的。”

    “哈哈哈……”听懂了赵无极语言的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不过,赵无极在此显然打了埋伏。十支狙击步枪会让他逃命?其他人也许会,但赵无极绝对不会。空手接子弹的事情,赵无极又不是没有做过,再加上他身上有一块能抗击筑基期修士全力一击的法器,普通的枪弹根本不奈何不了赵无极。

    “赵无极先生,我是华尔街金融时报的记者珍妮,我刚才注意到您的致词,您说到技术革新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而文化的东西却能长久传承,这是不是意味着,您并不看重技术的力量,而特别看重文化的力量?”

    “不,珍妮小姐,我想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技术革新各领风骚三五年,是指某一单项技术最多只能领先世界三五年,我这句话的真正本意是,技术革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台,一直引领着这个世界的发展。我想,自瓦特改良蒸汽机以来的人类历史,或者说人类科技史,无不证明了我的这一观点。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革新在给人类带来便利之后,同样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古代华夏人发明了火药,西方殖民者用它来装备火枪,从而也给世界其他民族带来了血腥;机械工业的进步,取代了人力与畜力,加快了物质生产的步伐,但同时,它也给地球带来了更大范围的破坏;当今时代,地球环境的恶化,与技术进步也脱不了干系。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技术进步带来的,不一定是进步,有可能是倒退;不一定是富裕,有可能是贫穷;不一定是幸福,有可能是痛苦!

    如果我们把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类好处,理解为金钱。那么,华夏有一段话,值得诸位深思,这段话说:金钱可以买金钱可以买来药品,不可以买来健康;金钱可以买来书本,不可以买来知识;金钱可以买来钟表,不可以买来时间;金钱可以买来仆人,不可以买来忠诚;金钱可以买来朋友,不可以买来友情;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不可以买来温暖;金钱可以买来婚姻,不可以买来爱情……

    至此,我的意思非常明确,米国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更应该明白,技术不是人类惟一的灵丹妙药,技术的进步并不能包医百病!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米国更应该承担起道义和精神的责任,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状态,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选择!以增强世界各国在文化上的认同感!”

    第376章您相信有外星人吗?

    这段话,带有敲打米国之意!

    再过几年,熊国发生巨变之后,米国这种唯我独尊的思想将达到极致,不管华夏是个什么状态,米国都有可能改变策略,动不动举起米国价值观的大棒对其他国家指手划脚。

    而米国最大的仪仗,则是他超强的军事实力。

    “赵无极先生,我是米国国际通讯社的记者杜雷特,刚才,您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雷根总统给你颁发的青年形象大使荣誉,请问你对米国的观感如何,你是否认同米国的价值观,或者说,你在未来某一天,会不会申请移民米国?”

    “杜雷特先生看来是个热爱米国的人,这个,我表示充分理解。关于米国的观感,我只能说,米国非常发达,非常强大!但是,不知杜雷特先生是否读过一些历史著作?我最近写作了一套书,名叫《大国崛起》,就是讲的有关国家强大的问题。

    华夏有句古话,叫人无百样好,花无百日红,与我刚才讲的各领风骚三五年类似,米国今天的国际霸主地位,也仅仅是二战结束时确立的,才短短几十年时间,有什么值得好骄傲的?何况,米国在经济上还遭到了倭国和欧洲的狙击,米国人的日子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好过!

    因此,我以为米国应该从这种繁华、强大中看到危机,而不是沉缅于自己过往的荣光。

    至于米国的价值观,杜雷特先生,你不觉得米国的价值观就是米国人也未必都认同吗,譬如印地安人,譬如少数族裔?

    至于移民米国。呵呵,不知杜雷特先生为何如此自信,见一个人就要问对方是否移民米国!”

    赵无极本想还要“回敬”对方几句,但海伦女士却突然宣布:“答记者问现在结束!有请赵无极先生和华夏访问团到会客厅休息,稍等会儿。总统先生还要与您们会谈并合影留念!”

    这个突然结束的消息,是雷根总统暗示海伦女士宣布的。在雷根总统看来,赵无极今天的所有表现都堪称优秀,不要说救了自己一命,就是赵无极阐述的有关米国的一些观点,虽然未必都正确。但也充满着智慧,值得米国人好好思量。

    此外,赵无极得体的措词、敏锐的感知,都让雷根有种感觉,那就是今天米国人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24岁的华夏青年。而是一位年富力强的华夏高官。

    因此,他提议答记者问暂时结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止了赵无极传播他的理念。而作为总统自己,自然还有些问题要与赵无极交谈。因为珠峰巨碑事件,因为刚才的暗杀行动,雷根总统都必须从赵无极这儿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看法。

    “赵无极,好样的。等这次访米结束后。我会向国内报告,为你请功!”待米国人一离开,公孙言先生就对赵无极说道。

    赵无极刚才用英语回答的那些问题,作为米国通的公孙言大使自然能够全部听懂,作为外交部北美司司长的何章杰,只能简单地听懂;即便智商高达230的美女邱芸,也只是部分听懂了,因为她的语言天赋,太在乎面,而没有深入。至于其他人。当然只有看大使先生的脸色行事了,大使先生一微笑,他们就知赵无极讲得好,大使先生一鼓掌,他们就知道赵无极讲得特别好。

    “公孙大使。作为一个华夏青年,而且作为党的干部,这是我应该做的。”赵无极谦逊地说道。对于请功之类的事,赵无极并不太感冒。要说功劳,他的功劳还小了?

    “哎,要是每个华夏人,都有如你这般自信,在米国人面前侃侃而谈,华夏的事情就好办了。”公孙言感叹了一句。

    赵无极理解公孙言的感慨,所谓弱国无外交,很多人到了米国这们的国家,又怎么可能腰杆更得起来!

    “公孙先生,华夏会好起来的,我们要向前看。”赵无极安慰道。

    ……

    一刻钟后,米国方面通知可以举行会见了。这是个形式,双方都已经见了面,还产生了过命的交情,还“会见”个啥呢?只不过,或许米国人也认为外交无小事,还是弄得非常正规。

    “欢迎赵无极先生,欢迎大使先生,欢迎何章杰先生,欢迎郁正葱先生……”雷根总统站在会谈室门内,与进门的人一一握手。

    华夏方面,参与会谈的,就只有这四个人,当然,翻译等工作人员除外。

    “谢谢总统先生,谢谢国务卿先生,谢谢海伦小姐……”

    米国方面,并未追求外交对等,他们,只有三个人,当然,服务人员以及警卫人员全部是米国方面的。

    “赵无极先生,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表示感谢,刚才,如果不是您的神勇表现,米国可能已经大乱了!”雷根总统开场说道,这也是正式的感谢。

    “总统先生太客气了。这里,我给您带来了一件礼物,就是我写作的《大国崛起》,目前只出版了三卷,其中后面有两卷,可要专门写到米国的崛起,到时,还请总统先生多提意见。”赵无极说着,从随行翻译那里要来一套精装图书,赵无极双手奉上。

    “谢谢,谢谢。有空我一定拜读。不过,我不会华语,只有请翻译帮我的忙了。”雷根接过书后,说道。所谓会见,这算是第一个环节:礼尚往来!

    赵无极送这个礼物,并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最初与米国方面的联络人员说好了和程序。

    “谢谢总统先生的欣赏。”赵无极再感谢了一句。

    “赵无极先生,您对刚才发生的刺杀事件有什么看法?”这个,显然是雷根很想了解的内容,赵无极作为神奇的高手,说不定有特殊的见解。

    “总统先生,我此前讲过,这个世界充满着纷争。我无意指责米国政府,但显然米国的一些做派加重了这种纷争的程度,因此,刺客或杀手的背后,肯定是对米国政府极度不满的人操纵的,而绝不是什么精神病分子。”

    赵无极这话确有所指,雷根总统第一次遇刺,最后竟然是无罪释放。在赵无极看来,不管精神病也好,神经病也好,敢于拿枪向另一个人开枪的,应该一律有罪,这也是一种人道主义。

    “另外,这个刺客背后的势力,并不喜欢看到华夏与米国走得更近。虽然子弹是对着总统先生飞来的,但如果总统先生真的中弹,受害的绝不止米国,还包括华夏。”

    赵无极又补充了一句。

    赵无极这一句,显然得到了三位米国人的首肯,亦同时得到了公孙大使的肯定。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刺杀行为,有时也没什么背景,就是某个狂妄分子想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从而搞出来的东西。但是,即便真实情况是那样的,赵无极也不能那样说,因为那样说对华夏对自己根本就没好处。

    “赵无极先生,您相信有外星人吗?”突然,雷根总统问了一个赵无极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赵无极根本用不着思考,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不过,赵无极并没有慌张,他故作“苦笑”了一番:“总统先生,世界上无数的科学家、文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您觉得有答案吗?而且,我似乎听说,米国有个神秘的51区,似乎正在研究外星飞船的残骸呢?请问,米国有51区吗?”。

    “不过,我还是想听听您的看法。”雷根总统根本就没脸红,而是直接问道。米国有个51区,是米国的秘密,外界有猜测,那自然是外国的事,米国来个死不承认就行了,这就是政治家,也是政客,他们的话,是相信不得的。

    “好吧。我说说我的看法。”赵无极知道这个问题避不过,“首先,我们得确定宇宙有多大?像太阳这类恒星以及地球这类行星有多少?这一点,科学家那里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其次,我们得确定‘外星人’的概念,‘外星人’到底指什么,是长得像我们一样的动物?或者是指指智慧生物?此外,自从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后,科学家们还提出了‘智脑’的概念,那么,这个智脑是不是生物,它算不算人?这些问题既是道德问题又是逻辑问题,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原则。”

    “第三,从现有科学事实以及理论推测,我倾向于有外星人。第四,如果外星人已经到达地球,那么可以肯定,外星人的技术比我们发达。这有如我们地球人哪天光临了一个生物星球时,因为我们能到达他们那儿,而他们不能到达我们这儿,因此,地球人就比我们所到达的那颗星球发达!”

    “最后一点,也是我的疑问:不知有没有谁见过外星人的模样?似乎,米国的好来坞设计了很多外星人的形象,也不知哪一种是真实的?”

    “呵呵,大使先生,赵无极先生很了不起啊,这说明,贵国这些年来的变化确实喜人!”雷根虽然没得到想要的信息,但他也从赵无极的回答中,看到了赵无极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用“透彻”来形容。

    第377章军舰鸟(加更求票!)

    其实,但凡科学家,绝大部分都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也即有外星人!但是,这个明知道“有”的结果,却无法求证!这也是各地的UFO一旦出现,人们都会津津乐道的原因。

    “呵呵,谢谢总统先生褒奖,赵无极先生只是华夏众多青年的杰出代表。目前,华夏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华夏与米国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对于米国商人来说,亦是难得的赚钱机会。”

    公孙言作为外交官,也是很懂得借势的。

    “嗯,我听说与赵无极先生同机抵达米国的,还有一个华夏工商业考察团,我会建议商务部门认真与华夏考察团接触,专门研究在华投资问题。”

    看似雷根总统很大度,很开放,但仔细分析一下,发现他什么也没说。

    “谢谢总统先生。”虽然雷根总统话中神马有用的信息也没有,但公孙言却不得不感谢一句。

    “赵无极先生,您那枚金质奖章,是否可以交给我做一个纪念,至于发给您的奖章,我们再委托企业另行制造?”最后,雷根总统对刺杀事件依然念念不忘,似乎,他是想拿着这个被子弹打变型的金质奖章去抓捕罪犯,亦或是要拿着这个东西去警告某些人?

    “没问题。”赵无极从衣服荷包中摸出金质奖章,恭敬地递给雷根总统。

    要抓罪犯?赵无极觉得米国人可能还没有那个能力。此时,在“银鹰一号”跟踪下,那名亚裔男子(确实是亚裔男子)已经行使在华盛顿到纽约的高速公路上,再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要融入世界最大的都市。而米国的特工和警察还在华盛顿附近像苍蝇一般乱窜,因此,米国人抓到罪犯的机会基本为零。

    ……

    青年形象大使荣誉仪式,以及与雷根总统的会谈,让华夏青年代表团及三名主要官员兴高采烈。觉得开了一个好头。

    因此,大家在回宾馆的路上,一直叽叽喳喳地说过不停,特别是段希文,对于赵无极的武功十分好奇,总是问这问那。譬如“你一次可以发射多少围棋子呀”、“是白棋子更趁手还是黑棋子更趁手呀”、“我们可不可以学呀”等等,显得单纯而幼稚。

    当然,也有不说话作沉思状的,陶成蹊就是这个样子。在此次代表团中,除领队和团长,就数陶成蹊年龄最大。职务最高,从某种意义上讲,陶成蹊也是访问团中最成熟的人。赵无极的神奇表现,到不是武功方面,而是熟练的英语能力以及发表讲话时的那番气质、见识,深深地折服了他。

    如果不是对赵无极算是知根知底,他根本就不会相信。赵无极会出生和生长于一个小县城,虽然赵无极的父亲也是一个官员,但在中央大佬看来,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罢了,这样的家庭,能培养出如此逆天的人才?

    此后,赵无极还有三场重要的活动,一场演讲,一场图书首发式,一场演唱会。说起这些活动,陶成蹊就没有信心,这些事,是自己能够做下来的?

    当然,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常雨春。因为师徒关系,赵无极的一举一动他都随时关注着的,当子弹袭来之时,谁也没有注意,他当然也没注意,但他的注意力却在赵无极身上,只见赵无极突然之间把奖章掷了出去,同时大喊“有刺客!”然后就把雷根总统保护在自己的身后,赵无极在那一瞬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常雨春的脑海里!

    作为武者的常雨春,从赵无极的系列动作中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的师父赵无极已经无惧子弟的威胁,既然能够用奖章精准地击中飞来的子弹,那么,他的黑白子同样能够精准地击中来袭的子弹,后来师父蒙着眼睛将四盏吊灯击落,也证明了常雨春的猜测。

    有高兴的,自然就有不高兴的。访问团内的李成运,就是一个不高兴的人。从访问团出国前的培训开始,李成运就觉得自己不顺畅,因为说了两句赵无极,被陶成蹊从饭局之中开除,回家后给自己的父亲李正谦一说,李正谦还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不善于团结同志,并要求他找机会多向赵无极请教,不说二人成为朋友,至少不能得罪赵无极。

    天啊,难道世界真的变了?让自己向一个乡巴佬学习请教,还不如打一顿自己算了。因为,自己看到赵无极那个样子,俺就特别不爽啊!

    当然,李成运的不高兴,只是小孩子脾气,只要不来惹赵无极,赵无极并不会与其一般见识。不要说李成运,就是李成运他爸李正谦,只要不惹赵无极,赵无极也其也会相安无事的,你当你的部长,我当我的县委副书记得了,有如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相交最好。

    这个世界真正不高兴的,是一个叫织田信二的倭国人,这就是在华盛顿白宫草坪附近开枪刺杀雷根总统的家伙。

    织田信二与倭国著名的人物织田信长只差一个字,但二者根本没什么关系。

    织田信二从小就是个孤儿,至少在8岁之前从没体会过人间的温暖。某一天,一个叫金次郎的倭国人从海外归来,通过村长要收养织田信二,金次郎准备了好多礼物给村长,同时亦给织田信二买了一身崭新的衣服。

    村长说,你跟着金次郎先生去吧,你的好日子来了。那时,织田信二什么都不懂,就跟着那个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大叔走了。

    这一走就是“十年八载不回还”,直到二十岁,织田信二才有了出头之日。

    金次郎将织田信二带到了一座岛上,一座极小的岛,岛上只有3家渔民,以及上百名像金次郎这样的中年人,当然,也有几岁到十几岁不等的少年。

    3家渔民的任务,就是给金次郎的团体供应鱼虾之物,或者偶尔送金次郎等人离开小岛。

    “欢迎来到军舰鸟!”

    “欢迎来到魔鬼岛!”

    比他先到的孩子们以这种语言作为欢迎仪式。

    后来,织田信二慢慢明白,这是一个叫“军舰鸟”的团体。织田信二在这个团体中,除了强度极高的军事训练外,就是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学习英语、华语和其他各类语言,当然,还有无止无境的“洗脑”教育。

    圣战!这是织田信二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大东亚圣战!为大倭帝国圣战!为天皇庇下圣战!这三句口号是每天吃饭、训练、睡觉时必须大声喊出的口号。

    随着织田信二的成长,昔日的伙伴们要么被毒蛇毒虫咬死,要么被自己杀死,他们渐渐地变少了,织田信二活了下来,而活下来的人,只有那群曾经活蹦乱跳的人的三分之一。织田仁二,一个曾经懵懂的人,渐渐拥有了一颗坚定的心,学会了一身杀人的本事!

    满20岁那年,是织田信二“出师”的一年,长年不在岛上的金次郎再次出现在织田信二的身边。

    “经过12年的训练,以及随时随地的考评,恭喜你,织田信二,你已经出师。现在可以接受任务,以及可以享受人生的快乐了!不要怪我无情,也不要怪教官无情,这个世界,本就弱肉强食。”

    “我们的组织,名叫军舰鸟。军舰鸟你知道吗?它的第一特性就是速度,有如闪电一般的速度;第二,就是迅猛,以敌猝不及防的勇猛将敌击杀;第三,就是抢劫,从同类中,同伴中抢食!”

    “今天你出师了,值得恭喜!但军舰鸟的纪律你应该知道,我们就不多说。你的出师考核,一共有三?(:

    ) ( 重生之超级强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4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